N64n0031_015 彌蘭王問經(第14卷-第25卷) 第15卷
■ CBETA 電子佛典集成 » 南傳 (N) » 第 64 冊 » No.0031 » 第 15 卷 ▲上一卷 ▼下一卷 前往第 卷
第六品
第一 行道之過之問
[0027a06] 「尊者那先!菩薩行難行之行作時,其比勤策、努力、煩惱之戰,死魔軍之摧破、節食、難行之行作者是何處皆無。然,菩薩如是亦不滿足少策勵,捨其〔策勵〕心而如是說:『然,予雖依此激烈難行之行作,超越人法,不獲得至上殊勝之聖智見,有至菩提之他道耶?』由此厭離〔難行之行作〕,依他道而達一切知性耶?再以其行道而教導、勸導諸弟子言:
[0028a01] 尊者那先!何故如來教導、勸導自身厭離、不欲行之道於諸弟子耶?」
[0028a02] [P.297] 「大王!爾時與現在之菩薩,若能行者,則達一切知性之行道。大王!然,菩薩完全作極精進斷絕食物。依其斷食而現心之衰弱,依其衰弱而不能達一切知性。彼取各少量之段食,依其行道而不久達一切知性。大王!此是一切如來至獲得一切知智之行道。大王!譬如食物是一切有情之養,依止於食物,一切之有情享受幸福。大王!此是一切如來至獲得一切知智之行道。大王!如來於其時,所以不達一切知智所以之過乃非在策勵,非於努力,非於與煩惱之戰,其過乃在斷食,其行道是時常完具。大王!譬如有人,緊急行路,故彼或為跛者,或為半身不遂,不得步行於平地者。大王!其人是跛者所以之過在於地耶?」
[0028a10] 「尊者!否。尊者!大地時常完具。」
[0028a11] 「大王!如是,如來於其時,不達於一切知智所以之過非在策勵,非在努力,非在與煩惱之戰,其過在斷食。其行道時常完具。
[0028a13] [P.298] 大王!又譬如有人,著污濁之衣,彼欲作洗濯,其過在人。大王!如是,如來於其時,不達於一切知智所以之過非在策勵,非在努力,非在與煩惱之戰,其過在斷食,其行道時常完具。故如來以其行道教導、勸導諸弟子。大王!如是,其行道時常完具無失。」
[0029a03] 「善哉,尊者那先!彼然,予如是認受。」
第二 無障礙之問
[0029a06] 「尊者那先!又依世尊如是說:『諸比丘!好無障礙,喜無障而住!』如何其無障礙。」
[0029a08] 「大王!預流果是無障礙,一來果是無障礙,不還果是無障礙,阿羅漢是無障礙。」
[0029a09] 「尊者那先!若預流果是無障礙……乃至……阿羅漢果是無障礙,何故彼等比丘總說、質問契經、祇夜、記說、偈、自說、如是語、本生、未曾有法、吠陀羅,依新普請、布施、供養而障礙耶?彼等非作勝者斥責之所作耶?」
[0029a12] 「大王!凡彼等比丘之總說、質問契經、祇夜、記說、偈、自說、如是語、本生、未曾有法、吠陀羅,依新普請、布施、供養所障礙者為達無障礙。大王!凡彼等自 [P.299] 性清淨,作宿善於前生者,一心剎那為無障礙。大王!然,凡彼等比丘之有大垢眼者,依此等之加行而為無障礙。大王!譬如某人植種子於田地,隨自己之力、力勢,收割穀類於無柵、牆。某人植種子於田地,入林砍伐木材與樹枝,造作牆、柵而收割穀類。此狀態,彼之求牆、柵是為〔收割〕穀類故。大王!如是,凡彼等自性清淨,作宿善於前生者,一心剎那為無障礙。如收割穀類於無牆、柵之人。又凡彼等比丘之有大垢眼者,依此等之加行而為無障礙,如造作牆、柵而收割穀類之人。
[0030a06] 大王!又譬如菴婆樹頂上有果顆,有神通力之人來摘取其木實。然,無神通力之人,截伐木材與蔓,結繫梯子,依其梯子,登其樹,摘取果實。此時,彼之求梯子是為〔得〕果實故。大王!如是,凡彼等自性清淨,作宿善於前生,一心剎那為無障礙,如有神通力之人摘取樹果。又凡彼等比丘之有大垢眼者,依此等之加行而諦現觀,如人之依靠梯子而摘取樹果。
[0030a11] [P.300] 又譬如,大王!某人行商,單身行於其主之處而收利。某人有財,依財力而增加組員,依組員而收利。此狀態,求組員是為利。大王!如是,凡彼等自性清淨,作宿善於前生者,一心剎那,於六通而得自在。如單身成就其利之人。又凡彼等比丘之有垢眼者,依彼等之加行而作成就沙門位之目的,如依靠組員而成就之人。
[0031a01] 大王!於各別必要之時,總說亦多益,質問亦多益,普說亦多益,布施亦多益,供養亦多益。大王!譬如有人,侍奉於王,與侍臣、武官、軍人、守門者、兵士、與徒眾俱盡任務。彼等為〔王〕而作之生時,有用於一切物。大王!如是,於各別必要之時,總說亦多益,質問亦多益,普請亦多益,布施亦多益,供養亦多益。大王!一切之物若生來清淨,則不需要教導者。大王!一切之物若非生來清淨,則必須聽聞。大王!長老舍利弗積無量阿僧祇劫間之善根,達慧之究竟,雖彼不聞亦不能達於漏盡。故大王!聞者多益。總說亦然,質問亦然。故總說、質問是為無障礙而無為。」
[0031a09] 「尊者那先!問之善解。彼然,予如是認受。」
第三 在家者阿羅漢之問
[0031a12] 「尊者那先!卿等言:『在家達阿羅漢果者有二趣而無他。即即日出家或般涅槃。彼不能越過其日。』尊者那先!若彼即日不得阿闍梨、和尚、衣鉢者,彼阿羅漢自己出家耶?或越過其日耶?或其他有神通力之阿羅漢來,令彼出家耶?或彼般涅槃耶?」
[0032a02] 「大王!彼阿羅漢自己不出家。自己出家者即犯盜。又不越過其日。其他阿羅漢亦無來至,彼即日應般涅槃。」
[0032a04] 「尊者那先!然者,達阿羅漢果者失去生命之故。則阿羅漢果之寂靜性要捨離。」
[0032a05] 「大王!在家者之特相不適當〔於阿羅漢〕,特相不適當時,為相無力故,達阿 [P.301] 羅果之在家者即日出家?或般涅槃。大王!其過非在阿羅漢果,其過於在家者之特相,即特相是無力。大王!譬如食物護一切有情之壽命,亦護持生命,胃弱、消化力微弱時,因不消化而奪命。大王!其過非在食物,其過在胃,即消化力弱。大王!如是,特相不適當時,特相無力故,達於阿羅漢果之在家者即日出家?或般涅槃。大王!此過非在於阿羅漢果,此過於在家者之特相,即特相無力。
[0032a11] 大王!又譬如置重石於小草葉上時,〔草葉〕無力故折倒。大王!如是達於阿羅漢果之在家者,其特相故,不能持阿羅漢果,即日出家?或般涅槃。
[0032a13] 大王!又譬如無力、無能、生卑、無慧之人執持大政,剎那顛落、凋落、顛倒、不能維持主權。大王!如是,達於阿羅漢果之在家者,其特相故,不持維持阿羅漢果,依此理由,即日出家?或般涅槃。」
[0033a02] 「尊者那先!彼然,予如是認受。」
第四 羅瑪沙迦沙婆仙之問
[0033a05] 「尊者那先!又依世尊如是說:『我於前生為人時,不害有情。』然,又言: [P.302] 『為羅瑪沙迦沙婆仙人時,殺戮幾百之有類,從事蘇摩大祭。』尊者那先!若世尊言:『我於前生為人時,不害有情。』然者,『羅瑪沙迦沙婆仙人殺戮幾百之有類,從事蘇摩大祭』之言是邪。若羅瑪沙迦沙婆仙人殺戮幾百之有類,從事蘇摩大祭,然者,『我於前生為人時,不害有情』之言是邪。此亦兩刀性之窮問,向卿提出,此依卿而解。」
[0033a11] 「大王!又依世尊如是說:『我於前生為人時,不害有情。』又:『為羅瑪沙迦沙婆仙人殺戮幾百之有類,從事蘇摩大祭。』然,此是貪欲而亂想,非有思。」
[0033a13] 「尊者那先!此等八人是殺戮有類。何等為八耶?貪者為貪欲而殺戮有類,怒者為瞋恚而殺戮有類,昏昧者為愚癡而殺戮有類,慢者為慢而殺戮有類,貪婪者為貪欲而殺戮有類,無財者為生計而殺戮有類,愚癡者為戲笑而殺戮有類,國王者為禁令而殺戮有類。尊者那先!此等八人殺戮有類。尊者那先!菩薩由本心而作。」
[0034a03] [P.303] 「大王!菩薩非由本心而作。大王!若菩薩從事大祭,由本心而心傾者,
我如何以海為周邊
以海帶所成之大地
欲受誹謗責難耶?
薩伊哈如是了知。
[0034a08] 不說此偈。大王!如是言菩薩見王女姜達韋提,則亂想、散心、愛染。亂想、焦燥之彼,以其錯亂、奔放、動亂之心,令滴入大屠獸之首血,以行蘇摩大祭。大王!譬如狂亂散心者進入炎上之火中,又捉住激怒之毒蛇,又近狂奔大象,又跳入不見岸之海,又蹈入污澤與污沼,又登上棘路,又掉落懸崖,又食不淨之食,又裸體步行,又作其他各種之非行。大王!如是而言菩薩見王女姜達韋提,則亂想、散心、愛染、亂想、焦燥之彼,以其錯亂、奔放、動亂之心,令滴入大屠獸之首血,以行蘇摩大祭。大王!依散心所作之罪,於現法,不為大罪,即使於未來之報,亦不然。大王!此處若某狂人犯殺人罪,卿科如何之刑耶?」
[0035a02] 「尊者那先!對於狂人有何種之刑。予令毆打彼而釋放。此為對彼之刑。」
[0035a03] [P.304] 「大王!如是,對狂人之犯罪者無刑。故對狂人所為無咎,應赦免。大王!如是,羅瑪沙迦沙婆仙人是否見王女姜達瓦提,亂想、散心、愛染,亂想、焦燥之彼,以其錯亂、奔放、動亂之心,令滴入大屠獸之首血,以行蘇摩大祭。然,本心歸於正念之時,再行出家,現五通,生於梵天界。」
[0035a07] 「善哉,尊者那先!彼然,予如是認受。」
第五 六牙象光護之問
[0035a10] 「尊者那先!又依世尊如是說:『象王六牙
欲殺彼而搜索時
見諸仙幢〔相〕袈裟
彼感苦痛斯思惟
善人不污阿羅漢幢』
[0036a01] 然,又言:『為學童光護之時,稱應供正等覺者之迦葉世尊為光頭,稱似而非沙門,以卑劣粗惡之語言而呵責、罵詈。』尊者那先!若菩薩生為畜生時,恭敬袈裟,然者,『學童光護稱呼應供正等覺者之迦葉世尊為光頭,稱似而非沙門,以卑劣、粗 [P.305] 惡之語言而呵責、罵詈』之言是邪。『若學童光護稱應供正等覺者迦葉世尊為光頭,稱似而非沙門,以卑劣、粗惡之語言而呵責、罵詈,然者。象王六牙恭敬袈裟』之言是邪。若生為畜生之菩薩感受劇烈痛苦,恭敬獵師所纏之袈裟,彼是人,住立智徧熟、徧熟覺時,應供正等覺、十力、世間之最高阿闍梨、上上者,有一尋之身光,見最勝最上牛王之迦葉世尊著有光彩迦尸絹之袈裟,如何不恭敬耶?此亦兩刀性之窮問,向卿提出。此依卿而解。」
[0036a10] 「大王!又依世尊如是說:『象王六牙
欲殺彼而搜索時
見諸仙幢〔相〕袈裟
彼感苦痛斯思惟
善人不污阿羅漢幢』
[0037a01] 然,學童光護稱應供正等覺者迦葉世尊為光頭,稱似而非沙門,以卑劣粗惡之語言而呵責、罵詈。然,此為生故,為家故。大王!學童光護無信仰,再生於無淨信之 [P.306] 家,彼之父母、姊妹兄弟、婢僕奴、眷屬之人等以梵天為天,為梵天之崇敬者,彼等言:『婆羅門為最上、最勝。』而誹謗責難、嫌厭其餘之出家者。學童光護聞彼等之言,促陶工迦提加羅欲見師(佛),如是言:『能見光頭、似而非沙門者何。』大王!如甘露若近毒則苦,毒若近甘露則甘。又如冷水若近火則熱,惡人若近善友則善人,善人若近惡友則惡人。大王!學童光護無信仰,再生於無淨信之家,彼生家為盲目,呵責、罵詈如來。大王!如炎炎大火聚有光,若接水則失去光熱,如冷熱之尼群提果為黑。大王!學童光護雖有慧,有信,亦有智之大光明,但再生於無信仰無淨信之家,彼生家為盲目,呵責、罵詈如來。然,親近而知佛德耶?恰如為奴,於勝者之教出家,現通與等至,不生於梵天界。」
[0037a12] 「善哉,尊者那先!彼然,予如是認受。」
[P.307] 第六 迦提加羅陶工之問
[0038a01] 「尊者那先!又依世尊如是說:『陶工迦提加羅之家〔雨期〕全三個月之間,雖無蓋,亦不漏雨。』然,又言:『迦葉如來之房漏雨。』尊者那先!何故,如是積善根如來之房漏雨耶?人可望如來彼之神力。尊者那先!若陶工迦提加羅之家,雖無蓋,亦不漏雨,然者,『如來之房漏雨』之言是邪。若如來之房漏雨,然者,『陶工迦提加羅之家,雖無蓋,亦不漏雨』之言是邪。此亦兩刀性之窮問,向卿提出,此依卿而解。」
[0038a07] 「大王!又依世尊如是說:『陶工迦提加羅之家於〔雨期之〕全三個月間,雖無蓋,亦不漏雨。』然,又言:『迦葉如來之房漏雨。』大王!陶工迦提加羅有戒,為善人,積善根,扶養盲目之老父母。有人,於彼不在中,不請求許准而取去彼家〔草葺之〕茅,葺修世尊之房。彼依取去其茅而獲不動、不搖、確立、宏大、無等之喜,逐漸生無此之喜悅。『嗚呼!世之最上者世尊實信任我。』依此於彼生現法之報。
[0038a12] [P.308] 大王!如來依彼處之變異而不動。大王!如須彌山王即吹幾百千之風,亦不動不搖;最勝極勝之海、大洋即依幾千萬兆之大河,亦不溢出,不變異。大王!如來依彼處之變異而不動。大王!又如來之房漏雨,為哀愍大人聚之故。大王!諸如來見此等二事由,不用自己所化之資具。即(一)『師是此最高應施者』,若布施資具於世尊,則人天由惡趣解脫。(二)『示現神變而希求生計』,他物者無批議。見此等二事由,諸如來不用自己化作之資具。大王!若帝釋令其房不漏雨,或梵天或自然不令其房漏雨,其所作有罪,有過,有失。『此等〔之如來〕為化作而迷操世間』。故應避其所作。大王!諸如來不乞求事物,因不乞求事物而無難。」
[0039a06] 「善哉,尊者那先!彼然,予如是認受。」
第七 世尊是王耶之問
[0039a09] 「尊者那先!又依如來如是說:『諸比丘!我是婆羅門,應於所求。』然,又言:『施羅!我是王。』尊者那先!若依世尊言:『諸比丘!我是婆羅門,應於所求。』 [P.309] 然者,『施羅!我是王』之言是邪。若依如來言:『施羅!我是王。』然者,『諸比丘!我是婆羅門,應於所求』之言是邪。剎帝利或婆羅門〔各為一〕,一生無二種姓。此亦兩刀性之窮問,向卿提出。依卿而解。」
[0039a14] 「大王!又依世尊如是說:『諸比丘!我是婆羅門,應於所求。』又言:『施羅!我是王。』對此,如來是婆羅門且所以為王之理由存。尊者那先!如來是婆羅門且所以為王之理由者如何?大王!於如來除、捨、離、離去、斷、盡、滅、寂、止息一切惡不善法。故如來亦稱婆羅門,名超越猶豫、狐疑、疑惑路而為婆羅門。世尊亦超越猶豫、狐疑、疑惑路,是故稱如來為婆羅門。遠離一切有、趣、生,超脫垢塵,無侶名為婆羅門。世尊亦遠離一切有、趣、生、超脫垢塵,無侶。是故如來稱為婆羅門。是最高、勝妙、最勝、極勝而天住多名為婆羅門。世尊亦最高、勝妙、最勝、極勝而天住多,又是故如來稱為婆羅門。是持讀誦、教授、施受、調御、自制、制御、古昔之勝者、習行之教訓、傳習、傳承名婆羅門。世尊亦持讀誦、教授、施受、 [P.310] 調御、自制、制御、古昔之勝者、習行之教訓、傳習、傳承,又是故如來稱為婆羅門。作大樂住之靜慮名婆羅門。世尊亦作大樂住之靜慮,又是故如來稱為婆羅門。知生一切諸有趣之輪轉名婆羅門。世尊亦知生一切諸有趣之輪轉,又是故如來稱為婆羅門。大王!言婆羅門世尊之此名非依母所作,非依父所作,非依兄弟所作,非依姊妹所作,非依朋友同僚所作,非依親族血族所作,非依沙門婆羅門所作,非依天神所作。言婆羅門諸佛世尊之此名於菩提樹下,摧破魔軍,斥却過去現在未來之惡不善法,解脫之後,獲得一切知智俱獲〔一切知智〕是否現、生施設。又是故如來稱為婆羅門。」
[0041a03] 「尊者那先!何故如來稱為王耶?」
[0041a04] 「大王!執政治、教世名為王。大王!世尊亦以法治十千世界,教化含天、魔、 [P.311] 梵天之世界,含沙門婆羅之人人。是故如來稱為王。大王!打勝一切之人人,令親族眾歡喜,令敵眾憂愁,有大名望與光榮,有強壯堅固之身材,舉白色無垢之白傘名為王。大王!世尊亦令邪行之魔軍憂,令正行之人天喜,於十千世界有大名望與光榮,有強壯堅固忍辱之身材,以百勝智之骨骼而莊嚴,舉白色無垢最高最勝解脫之白傘,又是故如來稱為王。親近、到來之眾人所敬禮名為王。大王!世尊亦於親近、到來之眾人天所敬禮。又是故如來稱為王。練達,與嘉納、所望,令滿足其欲名為王。大王!世尊亦於身口意之練達,與嘉納、所望無上之一切苦徧脫,令滿足無缺之勝欲。又是故如來稱為王。譴責背命,科罰金,處死刑名為王。大王!於世尊之最勝教亦背命無恥者為非行被輕蔑、輕侮、呵責,由勝者之最勝教所除去。又是故如來稱為王。以古昔之正義、諸王之傳習為教、明正不正,以正義治理,於人人所希望、愛好、熱望,依正義之德而確立王家之統名為王。大王!世尊亦以古昔自存者之傳習為教,明法非法,以法教世,人天所希望、愛好、熱望,依法之德而 [P.312] 弘揚其教。又是故如來稱為王。大王!如來所以為婆羅門且為王之理由有如是多種。極賢之比丘列舉於一劫之間亦不可得。何以喋喋不休耶?應認受略說。」
[0042a05] 「善哉,尊者那先!彼然,予如是認受。」
第八 二佛不出世之問
[0042a08] 「尊者那先!又依世尊如是說:『諸比丘!無此處,不應有,於一世界,二應供正等覺者出世於非前非後,無有是處。』尊者那先!一切如來示三十菩提分法,說四聖諦,令學三學,教不放逸以行道。尊者那先!若一切如來之示是一,說一,學一,教一,何故二如來不出世於一剎那耶?唯一佛之出世,亦生光明於此世,若有第二佛,則依二佛之光明而越生光明於此世。又教誡,是二如來,則容易教誡,教導容易教。予應為無疑耶?請語其理由。」
[0042a14] 「大王!此十千世界運載一佛,運載唯一如來之功德。若第二佛出世,此十千世界無法運載,應震動、動搖、傾、下傾、橫傾、散亂、壞、崩、破滅。大王!如有 [P.313] 一人乘渡船,一人乘時,浮於水面;時於壽、容色、年齡、體重、大小一切肢體之前者相等之第二人來,彼乘其船。大王!其船二人皆運載耶?」
[0043a04] 「否,尊者!震動、動搖、傾、下傾、橫傾、散亂、壞、崩、破滅,沈於水中。」
[0043a05] 「大王!如是,此之十千世界運載一佛,運載唯一如來之功德。若第二佛出世,此十千世界無法運載,應震動、動搖、傾、下傾、橫傾、散亂、壞、崩、破滅。
[0043a07] 大王!又如有人,如實希望食物,食充至咽喉,彼滿腹、滿足、飽滿、膨滿、倦怠,身如棒不彎曲,若更食此多之食物。大王!其人為安全耶?」
[0043a09] 「否,尊者!若同時食,彼當死。」
[0043a10] 「大王!如是,此十千世界運載一佛,運載唯一如來之功德。若第二佛出世,此十千世界無法運載,應震動、動搖、傾、下傾、橫傾、散亂、壞、崩、破滅。」
[0043a12] 「尊者那先!大地因過重法之重擔而震動耶?」
[0043a13] [P.314] 「大王!此處有滿載至緣之寶石二車,由一車取寶石入於他車,其車運載二車之寶石耶?」
[0044a01] 「否,尊者!其轂粉碎,其輻條亦毀,其輞亦潰,其車軸亦毀。」
[0044a02] 「大王!車由於過重寶石之重擔而毀耶?」
[0044a03] 「然,尊者!」
[0044a04] 「大王!如是,大地因過重法之重擔而震動。大王!又此明佛力。二正等覺者之所以不出世於一剎那,更聽其他適當之理由。
[0044a06] 大王!若二正等覺者出世於一剎那,於其眾生諍論,汝等之佛,我等之佛,〔各固執而〕為二派。大王!如二人有力大臣眷屬生諍論,汝等之大臣,我等之大臣,〔各固執而〕為二派。大王!若二正等覺者出世於一剎那,其眷屬生諍論,汝等之佛,我等之佛,〔各固執而〕為二派。大王!此是二正等覺者所以不出世於一剎那之一理由。
[0044a11] 大王!二正等覺者不出世於一剎那之所以,聽彼以上其他之理由。大王!若二正等覺者出世於一剎那,言『佛是最高』之言是邪。『佛是最尊』之言是邪。『佛 [P.315] 是最勝』之言是邪。『佛是最優秀』之言是邪。『佛是最上』之言是邪。『佛是最勝』之言是邪。『佛是無等』之言是邪。『佛是無等等』之言是邪。『佛是無類』之言是邪。『佛是無對』之言是邪。『佛是無雙』之言是邪。大王!二正等覺者之所以不出世於一剎那者,此理由亦是卿正所認受。大王!又唯一佛之出世,此是諸佛世尊之自性、本性。何故耶?一切知之佛德大。
[0045a04] 大王!於此世,其他之大者其唯一。大王!地是大,彼是唯一。海是大,彼是唯一。須彌山王是大,彼是唯一。帝釋是大,彼是唯一。魔是大,彼是唯一。如來應供正等覺者是大,彼於此世是唯一。此等於出現之處,其他者則無餘地。大王!故如來應供正等覺者唯一佛出世。」
[0045a08] 「尊者那先!問者以譬喻、理由而善說。無知者若聞之亦生歡喜。況於如予有大慧者乎?善哉,尊者那先!彼然,予如是認受。」
第九 在家出家正行道之問
[0045a12] [P.316] 「尊者那先!又依世尊如是說:『諸比丘!我稱讚在家者出家者兩者之正行道。諸比丘!在家者與出家者皆是正行道者依正行道為主而成就圓滿正理、善法。』尊者那先!若在家者之白衣,享受愛欲,與妻子雜居,受用迦尸栴檀香,著華鬘、香、塗香,受畜金銀,戴黃金多彩之冠而為正行道者成就圓滿正理、善法;又出家者著黃色之袈裟,近於他人之施食,正圓滿四戒蘊,受百五十學處而行,圓滿成就十三頭陀分無餘而為正行道者成就圓滿正理、善法。尊者!在家者與出家者有如何之相異耶?若行業是無果,出家是無利,護學處者無效,持頭陀分者是妄。何以要行苦,非依樂只能得樂耶?」
[0046a06] 「大王!又依世尊如是說:『諸比丘!我稱讚在家者出家者兩者之正行道。諸比丘!在家者與出家者皆為正行道者依正行道為主而成就圓滿正理、善法。』大王!其然。正行道者為最勝。大王!如為出家者,言:『我是出家。』而不為正行道者,彼遠沙門位,遠婆羅門位。況且更是在家白衣者。譬如在家者亦正行道者,成就圓滿 [P.317] 正理、善法。大王!然,出家者是沙門位之主、長。大王!出家者多功德、種種功德、無量功德。出家之功德者不可計量。大王!如願成一切欲望,以摩尼寶之價,言:『摩尼寶之價唯此些。』以財是不得量。大王!出家多功德、種種功德、無量功德,出家之功德不可計量。又大王!言:『大海之波唯此些。』大海之波不可計量。大王!出家者多功德、種種功德、無量功德,不可計量出家之功德。大王!出家者應為之事一切速成就而無長夜。大王!如無節、平、善磨、真直而無垢之箭善放、正飛。大王!出家者應為之事一切速成就而無長夜。」
[0047a03] 「善哉,尊者那先!彼然,予如是認受。」
【經文資訊】漢譯南傳大藏經第 64 冊 No. 0031 彌蘭王問經(第14卷-第25卷)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漢譯南傳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智光法師提供,祥因法師提供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 浏览 127446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