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15n0300_001 楞嚴經纂註 第1卷
■ CBETA 電子佛典集成 » 卍續藏 (X) » 第 15 冊 » No.0300 » 第 1 卷 ▲上一卷 ▼下一卷 前往第 卷
[0140a05] 界師纂註舊本。余十年前曾見之。去秋晤於南翰官舍。所示今本。則改竄已十五六。蓋取諸家之說。芟夷煩冗。會歸精約。而間附己意。不但作聖經孝子。且為諸師忠臣。其功顧不卲歟。雖然。楞嚴有顯密。經首云。即時如來敷座宴安。為諸會中宣示深奧。法筵清眾得未曾有。迦陵仙音徧十方界。如來有示。清眾有得。音聲普聞。而無一字。此密楞嚴也。慶喜殷勤啟請。如來妙辯演說。此顯楞嚴也。顯以詮密。則十卷經文已為註脚。註脚之下又添註脚。入海算沙。竟亦何益。對盲者說天如蓋如雞子。其理不得不然。有目者則仰面一觀而已。界師約諸家之意。蓋不獨為盲者設。而所望於有目者尤至。願與善讀楞嚴之士共勉之。
No. 300-B
[0140b08] 歲戊寅。予於山中讀楞嚴。時諸名衲畢集。予訊經中如是世界因動有聲因聲有色義。酬者悉枝蔓。幻居上人獨謂予曰。動為業本。一切諸法本自寂滅。一念心動。六亂橫生。其言因動有聲因聲有色。謂一涉於有。則法法皆有耳。予灑然異之。乃上人於此經朝夕探索不已。逮甲午。越十有七年。其所纂註。四易藁而成。以示予於秣陵。且謂予曰。曩子所問。予所告者。何獨一章之旨。實囊括全經矣。夫因動有聲。顛倒眾生因之輪轉也。入流亡所。觀音大士以之圓通也。蓋心本無心。相元無相。而眾生不覺一念妄動。由塵發知。妄見於心。因根起相。妄見於相。由是而七趣昏擾。沒溺長夜。動也。若達相見無性。猶若交蘆。則內無能推之心。外無所現之相。由是而動靜二相。了然不生。空所空滅。寂滅現前。亡也。動則見空見色。故曰迷妄有虗空。依空立世界也。亡則空色皆真。故曰一人發真歸元。十方虗空悉皆銷殞也。是故七徵之所破者。破此動也。八還之不可還者。還此亡也。動則聽不越聲。視不踰色。一身且胡越。亡則陰入處界莫非妙圓。地水火風不相陵滅。殫二十五聖之所證。窮五十五位之所詣。皆盡此動。竟此亡耳。故曰。入於如來妙莊嚴海。圓滿菩提歸無所得。予曰。歸無所得。又何以見。何以修。何以證也。曰。動則有苦。非見無所得。修無所得。證無所得。無以息苦也。雖在十地。猶有學佛煩惱。況具縛哉。予聞之。若喝者之得泠風。上人命予卒讀其書。意或有所異同乎。予掩卷曰。子既已示我矣。見狻猊而復欲試其猛力。不亦過計乎。註之得於長水溫陵者十之七。得於泐潭孤山諸家者十之二。得於上人之獨見者十之一。諸師名號不復錄。以融而為一。則經旨脉絡相屬。讀者為便。且諸師所說。世習見之。讀可自見也。此上人所語予者。卒之卷未嘗展也。
[0140c14] 萬歷甲午十月晦日那羅延窟學人瞿汝稷槃談撰
[0141a08] 夫楞嚴三昧。本然清淨。匪由悟得。豈藉修成。然智鏡長昏。捨妙悟何能大朗。心珠久翳。假圓修始得廓清。是以慶喜因邪染而詢最初方便。世尊依妄緣而詰因地發心。見相生心。誠為迷真認妄。徵心辯見。實乃破妄顯真。雖顯真而破妄。仍會妄以歸真。破斥重重。意使知真識妄。會通法法。欲其了妄即真。故當機聞微妙開示。而倒想銷亡。真心頓悟。滿慈聆第一義諦。而所知障蔽。疑問風生。清淨本然。世界眾生。因迷妄起。如空澄寂。浮虗華相。從翳幻生。悟之則清淨本然。迷之則山河大地。背覺合塵。執諸相而致相傾相奪。滅塵合覺。圓一性而得互徧互容。迷真妙覺明。山河大地從茲頓現。得妙空明覺。有為習漏何當復生。迷方既悟。不復更迷。幻翳若除。空華永滅。金出鑛豈重為鑛。木成灰何再生枝。聞斯而真妄先後之見應銷。達此而悟迷始終之疑永息。於是。雖知法從妄有。未明妄何所因。故先引達多照鏡狂走。喻妄想因無所在。次勸滿慈不分別法。令狂心歇即菩提。而當機復疑菩提之心。合從因緣而得。故世尊重引達多之事。明非假藉而成。繼此顯無戲論法。結責多聞。勸修無漏。由是得執銷心悟。獲天王宅。求造入門。然詣大涅槃。要依本發心路。入佛知見。須假攝伏根門。故初審因地發心。令以湛旋其生滅而伏還元覺。次審煩惱根本。教依根逆彼業流而循順圓通。擊鍾顯常。悟聞性則不執常為斷。綰巾示結。解狂心即得妙證無生。一六亡義雖知。圓通本根未悉。故先敕諸聖說修行方便。次命文殊選真實圓通。宣清淨明誨以攝初心。演祕密伽陀令銷宿習。於是遠客識歸家之路。旅人得賜屋之門。五十五位。由是路以趣登。單複十二。假斯門而證入。然則真如界內。雖亡悟修之迹。生滅門中。豈礙解入之名。文殊請示經題。實為流通大法。世尊精研界趣。意在禁遏迷情。繼復詳辯陰魔。盡芟見刺。塞迷津之邪徑。啟法殿之正階。圓滿菩提。歸無所得。兩忘真妄。一契果因。究竟窮源。斯經為最。余始窺會解。頗信於佛旨無遺。久翫經文。漸覺於聖心未盡。潛神默究。稍獲端倪。由是搜諸家之章疏。纂眾解之精微。明宗趣而辯析異同。會問答而申明隱略。其猶捧土何增萬仞。掬水豈益九淵。不揆闇短。妄擬會通。採集羣言。目為纂註。所冀依文了義。頓悟常住真心。如說修行。速證楞嚴三昧。
[0141b22] 寓徑山沙門真界述
[0141c08] 釋疑之說。因學法者披閱此經。於奢摩他三摩禪那處。或從古註。或執己見。以理為行。迷見為修。旨意不明。讀今纂註。不能無疑。故此先明宗本。而後略舉數條以釋焉。原夫妙奢摩他三摩禪那者。乃一經之大本。三分之綱宗也。奢摩他者寂靜義也。三摩者明照義也。禪那者明靜不二義也。性體本覺謂之明。覺體本寂謂之靜。明靜不二謂之體。此約明靜之體言也。即究竟堅固之理。亦謂之安住定也。良以明靜之體。俄然晦昧。動念瞥生。即本明而為無明。全本靜而成動念。於是因動以修止。止其動也。因昏以修觀。觀其昏也。止觀功著。昏動自亡。明靜自復矣。此約止觀之用言也。即究竟堅固之行。亦謂之引起定也。經云有三摩提名大佛頂首楞嚴王具足萬行。斯則奢摩他等通於理行明矣。故阿難首問十方如來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禪那最初方便者。意在明究竟堅固之理。而為修行之本。非問進修之行也。蓋十方如來由明此妙奢摩他三摩禪那為最初方便而得成菩提之果。是以阿難即指果體以問初因。豈非意在明究竟堅固之理耶。則最初方便。只可指信解真正。不當復說耳根圓通。且三卷半經皆屬見道。此豈問修。是知初問為見道分之總問也。又阿難請示奢摩他路。意在求示自性首楞嚴妙莊嚴路。非求示止行也。然奢摩他等既通理行矣。以之為自性。非惟不違於理。亦乃發請示者之本意耳。所以世尊放光之後。先指真妄二心。以明生死涅槃根本。後即牒其問意云。汝今欲知奢摩他路願出生死。蓋妄心是無始生死本也。真心是出生死證涅槃本也。既以欲知奢摩他路為願出生死。豈非欲知奢摩他路是欲知自性乎。由是即舉拳以問。意在驗其用心真妄。因其復認能推。即咄而告言。此是前塵虗妄相想。乃至結示云。皆由執此生死妄想誤為真實。故不成聖果。然上所開示。但欲其識妄知真而出生死。文中未嘗論修。故知請示奢摩他路。是求示自性。非求示止也。又阿難聞見見非見。重增迷悶。即復請云。惟願弘慈。施大慧目。開示我等覺心明淨。此欲求釋迷悶得心明淨也。而世尊將欲敷演大陀羅尼諸三摩提妙修行路。告阿難言。汝雖疆記。但益多聞。於奢摩他微密觀照。心猶未了。故於真見體用而生迷悶。蓋真見。體也。寂照。用也。以真見之體。法爾具寂照之用。是則寂而常照。故能照了見精是妄。照而常寂。故見非是見。阿難既於真見體用。二俱不達。而增迷悶。世尊即復指同別二見。重示奢摩他觀照云。本覺明心。覺緣非眚。覺所覺眚。覺非眚中。此實見見。蓋本覺明。心即大陀羅尼也。覺緣非眚等。即諸三摩提妙修行路也。由本覺之體寂而常照。故能覺了諸緣是妄。照而常寂。故不墮於眚中。此實見見之時見非是見。即重示奢摩他觀照。以釋見見非見之迷。令其覺心明淨也。或謂。既云奢摩他觀照。又云諸三摩提妙修行路。豈非示進修止觀。何局于見道耶。答。不然。以此文中是破妄見妄覺。而顯真見真覺。欲阿難知真見真覺之體。法爾具寂照之用而能破妄。故經云汝復應知見見之時見非是見。意在其知而後行。行而破妄也。若阿難知真覺體用。即知大陀羅尼諸三摩提妙修行路。今阿難既不知真見體用。而生迷悶。則於理行二俱不知矣。是以雖云奢摩他觀照妙修行路。而文屬破妄顯真。意在其知理知行。故屬見道不屬修道也。然妙奢摩他三摩禪那既通理行。則見道之所見者見此理也。故云知如來藏妙覺明心。含育如來十方國土等。修道之所修者修此行也。故於修道文中即明止觀二決定義。證果之所證者證此理也。故云是覺始獲金剛心中初乾慧地。即還證佛三摩地。故予謂之一經大本。三分綱宗。而古人所謂依究竟堅固之理。修究竟堅固之行。修究竟堅固之行。還證究竟堅固之理。首楞嚴經大旨如是。
[0142b24] 楞嚴釋疑。
No. 300
[0142c14] 如來果體。其體本然。何假密因。菩薩道用。其用無作。孰為萬行。無因無行。無修無證。無了不了。大小名相一切不立。此真首楞嚴究竟堅固者也。特以眾生如來隱於藏心。非密因不顯。眾生菩薩淪於七趣。非萬行不修。覺皇於是示之以大法。使不迷於小道。而默得乎無外之體。喻之以佛頂。使不滯於相見。而妙極乎無上之致。指如來密因。使明本妙心。知三世諸佛皆依此為初因。明修證了義。使悟究竟法。知一切聖人皆依此而證果。乃至具足菩薩萬行。一切事法。無不究竟至於實相。堅固不壞。故名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首楞嚴。此翻一切事究竟堅固。即一經理行之本。聖凡依正之體也。以未明此體。一切事法宛爾差殊。為法所縛。得此體時。山河大地明暗色空聖凡染淨一切事法當處寂滅。即是常住心性。故云一切事究竟堅固。經即能詮之文。詮。猶筌也。學者能勿執筌為魚。則首楞嚴真經可得矣。纂註者。謂纂集諸家之語。以註釋此經也。夫楞嚴自興福而下。解者凡十有餘家。茲所纂集。則長水溫陵二氏居多。而諸師名氏。則俱隱而不出。蓋以或採多文而會通其意。或用一意而少變其文。或多一兼收。意文俱用。而初無損益。然愚昧間有一得。則亦竊附其間。但取文理直捷貫通。以發明經旨而已。苟無當於經。即其談理幽玄。為文美富。皆無取焉。良以在古固不無千里之蹶。於今亦不無一管之明。以故在昔諸師。且未免入此出彼。黨同伐異。如飲海者各飽一味。照摩尼者自見一色。若曰究盡。則惟佛與佛耳。
[0143a18] 通敘科判。
[0143a19] 楞嚴一經。自唐至宋。科判疏釋。代有哲人。然其科經。皆執匿王瑠璃異代。謂非一會頓說。其判教。皆局持地耶輸等事。而斷為法華之後。愚竊疑焉。請先質之。夫夜壑負趨。速於反掌。匿王代謝。可唯旦暮。而楞嚴法會。自夏徂冬。此不應執異王疑異會也。法華自燈明已來。諸佛無時不說。菩薩無時不證。持地既曰聞諸如來宣妙蓮華。豈止釋迦歟。又第四經中。稱摩登由神呪力消其愛欲。與耶輸同悟宿因。或得出纏。或蒙授記者。此如來懸示未然也。故下第六經中。性比丘尼聞說偈已成阿羅漢。靈山法會授記耶輸。既出纏授記。皆居說後。得非懸示未然乎。但以或字觀之。蓋可知矣。經言最後垂範者。彼乃結辨魔文當第十卷末。實楞嚴法會最後。非臨滅之最後也。舊引多說。不可縷疏。皆未足為科判準繩。科判失準。則理義自差。今准吾佛設教之序。未知其可也。請陳管見。夫法王說法。有條不紊。初說一乘頓教以立本。即華嚴也。次說三乘漸教以逗機。即阿含方等般若也。後說一乘圓教以顯實。即法華也。楞嚴即般若法華之中。實大乘終極之教。故如來密因。菩薩萬行。修證之法。一切畢竟。自此已往。無復進修。直造一乘圓玅之道。故法華會上。更無地位之說。純談妙法。隨根印可。授記作佛而已。蓋出興大事。於法華至矣盡矣。不可有加矣。法華之後。便說涅槃。扶律談常而終焉。其扶律者所以囑後事。談常者所以示真寂。此獨臨滅遺付之事。非有加於法華也。說者不本扶律之意。輒判楞嚴在法華後。亦稱扶律談常。然則進修既畢而又進修。扶律之後而又扶律。前則加於法華。後則贅於涅槃。是乃倒置枝駢。紊於法王之法矣。夫進修之事。譬稼穡猶耘耨。譬芙蕖猶敷華。既號法華秋穫。涅槃捃拾。則不應穫拾之中又耘耨也。既號法華廢權立實。如華落蓮現。則不應廢落之後又敷華也。以經證之。竛竮之子既領寶藏。復何所求。化城之人既到寶所。復何前進。燈明說法華已。便於中夜涅槃。釋尊說法華已。便於四眾唱滅。復何枝蔓於楞嚴哉。如必楞嚴居後。則阿難既於法華諸漏已盡。而復於楞嚴未盡諸漏。既於法華堪任佛記。而復於楞嚴未全道力。既先領悟妙法。而復不知真際所詣。既已安住佛道。而復為彼所轉溺於婬舍。是皆倒置。理自不然。故判楞嚴在般若之後也。蓋般若之後。慧學方盛。定力未全。人或溺於多聞。失於正受。於是示首楞嚴之大定。資般若之大慧。使定慧均等。學行兩全。而究竟趣於一乘實相。此楞嚴所以作也。論三經大致。無非為一大事因緣。必先藉般若發明。次由楞嚴修證。終至法華印可。然後盡諸佛能事。序固如是也。然導達禪乘。決擇正見。無尚楞嚴矣。其科準常大分為三。初序分。二正宗。三流通。序分分二。初陳時處主伴以證信。次陳阿難示迹以發起。正宗文五。一見道分。初由七徵。以顯常住真心性淨明體。(即第一卷)次由八還。以辨妙淨見精顯如來藏。(第二第三)後即山河萬象。宣勝義中真勝義性。(四初至中)皆使行人明心見性。為修證密因。故名見道分。二修道分。首示初心二決定義。令審因心果覺。又審煩惱根本。為修行真基。(四中至末)次示六根舒結倫次。令解結心。而得妙圓通。為修行真要。(五至六中)此利根修進之一終也。故阿難至此。明了菩提所歸道路。自謂已悟成佛法門。而願度末世。復請安立道場。攝心軌則。遂聞三無漏學。四種律儀。及大神呪。(六中七末)總為修行方便。故名修道分。三證果分。始從凡夫。終大涅槃。歷示增進五十七位。至盡妙覺。成無上道。故名證果分。(七末八中)四結經分。列示五名。結顯大旨也。(八中)五助道分。初明天獄七趣。一唯心造。次明奢摩他中。微細魔事。恐諸行人洗心非正。失錯墮落。故名助道也。(八中十末)夫見道然後修道。修道然後證果。修證事畢。於是結經。楞嚴法要。止此而已。而世尊大慈。復欲持戒眾生謹潔無犯。真修行者不遭枝歧。故說助道之法。為最後垂範。遂入流通而終會焉。此乃一經綸貫。連環不斷。不可判為異會。科為異義也。此其大略耳。隨文消釋。乃盡其詳。然以今視昔。稍多違戾。專門舊學。不免矛盾。惟通人考之。
[0144a18]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至)千二百五十人俱。
[0144a19] 如是之法。我從佛聞。此集者。因佛立言。證法有所授而已。不必他說。一時之語。亦因佛立。諸經通用。故不定指也。佛。具云佛陀。此云覺者。室羅筏。或云舍衛。新翻豐德。以國豐四德。一貨財。二欲境。三多聞。四解脫。祇。具云祇陀。正云逝多。此翻戰勝。太子之名也。生時。父王與外國戰勝。因立美號。即須達為之買園。造立精舍。以施佛者。桓。即林也。比丘含三義。謂乞士。破惡。怖魔也。千二百五十人者。初度陳如等五人。次度三迦葉兄弟兼徒一千。次度舍利弗目犍連各兼徒一百。次度耶舍長者等五十人。經舉大數。故減五人。俱者。師資交際。同聚一時也。此眾並先事外道。勤苦累劫。一無所證。纔遇佛即得上果。故感佛恩。常隨佛化。為常隨眾也。
[0144b08] 皆是無漏大阿羅漢(至)拔濟未來越諸塵累。
[0144b09] 此歎德也。初二句總歎。佛子下別歎。所謂住持者。住於中道。任持不失。即無漏義也。言無漏者。不漏落二邊也。善超諸有。則不漏於有。能於國土下。則不漏於空。所謂善超者。即諸有而超諸有故也。所謂妙堪者。能超諸有。而又能於國土從佛轉輪。不滯於空有。故堪遺囑。且又嚴毗尼以弘範三界。示應身而度脫眾生。意非利彼一時。直欲拔濟未來。使皆超諸有塵累。如是則能自利利人。故歎云無漏大阿羅漢也。
[0144b18] 其名曰大智舍利弗(至)優波尼沙陀等而為上首。
[0144b19] 此列名也。舍利。此云鶖。弗即子也。其母名舍利。以其眼黑白分明。轉動流利如之。故連母為名。目犍連。姓也。此云采菽氏。名拘律陀。此云無節樹。摩訶拘絺羅。此云大膝。富樓那。父名。此云滿。彌多羅尼。母名。此云慈。今連父母名。召云滿慈子。須菩提。云空生。生時庫藏皆空。占者云既善且吉。故亦云善現善吉。優波尼沙陀。此云塵性空。諸經列名不同。尚年臘則先陳如。尚聲德則先鶖子。今從尚德之例也。
[0144c04] 復有無量辟支無學(至)文殊師利而為上首。
[0144c05] 辟支。具云辟支迦羅。此云緣覺。以觀十二因緣而覺悟故。此是部行。非同麟喻。麟喻者。喻麟之獨。出無佛世。即獨覺也。部行者。部黨而行。出有佛出。即緣覺也。主伴咸集。故云并其初心同來佛所。屬。值也。自恣。律開三日。七月十四十五十六也。自有愆失。恣任僧舉。曰自恣。九旬禁足。莫由覲佛。故於休夏。咨決心疑。自恣決疑。皆所以考九旬德業也。欽奉如來而稱慈嚴者。慈以恩言。嚴以威言。密義。即密因之義。宣示深奧。所以為楞嚴發起。如法華以無量義為發起也。迦陵頻伽。僊禽也。其音和雅。佛音如之。文殊。此云妙德。表根本智。楞嚴會上為擇法眼。故居上首也。
[0144c17] 時波斯匿王為其父王(至)兼復親延諸大菩薩。
[0144c18] 波斯匿。此云勝軍。即舍衛國王也。諱日。即忌日。宮掖。王之內庭也。於內庭延佛。敬之至也。
[0144c20] 城中復有長者居士(至)一切眾生無量功德。
[0144c21] 此敘其誤墮婬室之由也。受別請者。阿難於眾檀請齋之先。受別請而遠遊未還。不遑僧次也。僧次。謂次第差僧受請也。律制僧遠出侶須三人。一上座。一軌範師。所以嚴行止防誤失也。鉢曰應器。最後檀越。謂未飯僧者。平等之慈。於己等心而化。使彼等心而施。於貪等者於法亦等。俾施者見者得福無量。所以能成無量功德。若摩登者。即穢而微賤。阿難既無揀擇。所以誤墮也。剎帝利。王族。旃陀羅。云殺者。即屠膾婬酒之家。
[0145a06] 阿難已知如來世尊(至)嚴整威儀肅恭齋法。
[0145a07] 此敘平等行慈之意也。須菩提捨貧從富。大迦葉捨富從貧。一為富者易施。一為貧者植因。如來訶之。欲其心無遮限。而息不均之疑謗。故阿難欽仰以肅恭齋法。齋法者。齊整嚴重次第行乞之謂也。或局維摩經。謂非如來訶責。安知如來不訶。獨淨名訶哉。
[0145a13] 爾時阿難因乞食次(至)婬躬撫摩將毀戒體。
[0145a14] 正明誤墮婬室也。摩登伽。義翻本性。即妓女也。娑毗迦羅。此云黃髮外道。所傳幻呪。名先梵天。實妖術耳。婬躬撫摩將毀戒體者。以身逼近。將毀淨戒之體也。後云心清淨故尚未淪溺。則將毀而已。
[0145a18] 如來知彼婬術所加(至)及摩登伽歸來佛所。
[0145a19] 此明說呪往護也。如來常儀。受請齋畢。皆為說法。今既速歸。必有所為。故王臣大眾隨而來也。頂門為無上果。光有百寶色。謂之無畏者。能懾魔外。物無以勝也。世尊不自說呪。而於頂光化佛說者。示此呪乃無為心佛。無上心法也。
[0145a24] 阿難見佛頂禮悲泣(至)退坐默然承受聖旨。
[0145b01] 責躬啟請成菩提之最初方便也。蓋多聞之慧。必資見性。道力乃全。而不為邪攝。今阿難一向多聞。未全道力。故問十方如來得果初因。蓋謂十方如來得成菩提之果。皆依見性為因。故指果體以問初因。正同圓覺文殊啟請一切如來本起因地也。奢摩他。寂靜義也。三摩。明照義也。禪那。明靜不二義也。義雖有三。心體惟一。舉一即三。言三即一。三一俱非。故以妙稱。即自性首楞嚴也。言最初方便者。即請示自性首楞嚴。意在悟此以成密因。故釋題中云。指如來密因。使明本妙心。知三世諸佛皆依此為初因。即斯義也。然此問密因而云最初方便者。以法界性中。尚絕修證。何假密因。今云得菩提明自性皆方便耳。以見修證三分而言。則見道為最初方便。故長水亦指信解真正。為最初方便也。竊觀阿難因問最初方便。而如來下文即反問其當初發心。意在驗因地之真偽。則此最初方便。豈非問得果之初心乎。然得果既由因地。而阿難用妄迷真。是以始則決擇真妄。次則會妄歸真。後宣勝義中真勝義性。以至見道分終。皆是發明自性首楞嚴而已。苟悟此性。則信解真正。而名見道。見道即得最初方便。故知此問為見道分之總。有謂未全道力。是有多聞慧而無正定。故請示止觀及耳根圓通。意在修此以全道力。愚謂多聞而未見道。則力用未全。遂為登伽所攝。故請示自性首楞嚴。意在悟此以全道力。以成最初方便也。請詳。
[0145c02] 佛告阿難汝我同氣(至)是以渴仰從佛剃落。
[0145c03] 因前啟請十方如來最初方便。故此追問阿難因地發心。以驗其真耶妄耶。何阿難之見皆生滅也。是則見相實有。生滅宛然。緣此發心。安趣常果。故下經云。若於因地以生滅心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滅。無有是處。阿難。此云慶喜。是佛堂弟。故云同氣。同氣。共本也。天倫。兄弟也。
[0145c09] 佛言善哉阿難汝等當知(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
[0145c10] 此先讚其發心。而復令知一切眾生迷真用妄輪轉生死者。欲其因心真直。故令先知眾生輪迴之本。次即牒其問意敕使直心也。蓋以一切眾生。皆由因心不真。輪轉生死。汝今欲研真發明性。當以直心。是則因心須當真直也。然前雖因心不直矣。此復讚之者。蓋愍其迷甚。欲含緩開導故也。
[0145c16] 汝今欲研無上菩提(至)故我發心願捨生死。
[0145c17] 欲其直陳所迷。即牒前請。令直心酬問也。且十方如來。皆以直心出離生死。汝既欲研真發明性。亦當以直心也。汝今下。牒前請問。應當下。敕令直答。十方下。明如來得果之本。問誰愛樂。重徵妄本也。答因心目。正陳妄本也。目即眼根。心即意識。根識虗妄。猶如空華。既執有體。能見能樂。即不知真而用妄想。豈能研真發明性而捨生死哉。故後文云。六為賊媒。自劫家寶。無始虗習。住地無明。皆由根識。生死輪轉。莫不由斯。故下推徵。令知虗妄。
[0146a02] 佛告阿難如汝所說(至)惟心與目今何所在。
[0146a03] 因答心目。遂徵其所在也。心目即塵勞本。若不知心目所在。則不能降伏塵勞。如國被賊侵。發兵討除。若不知賊之所在。賊不能除。今使汝流轉者皆由心目。則心目今何所在。
[0146a07] 阿難白佛言世尊(至)如是識心實居身內。
[0146a08] 此答心目所在。即計心在內也。謂心在內。目在外。自眾生至如來阿難皆然。文互見也。異生有十二類。除土木空散。非心眼倫也。浮根四塵。言眼也。詳見第四卷中。此雖心目雙計。下乃先破其心也。
[0146a12] 佛告阿難汝今現坐(至)故我在堂得遠瞻見。
[0146a13] 將破在內之心。此先引事辨定也。定內外境。欲明在內之心當次第見。定先後見。欲破在內之心不先見內。既辨定已。下乃牒破。
[0146a16] 爾時世尊在大眾中(至)阿難頂禮伏受慈旨。
[0146a17] 上既引事辨定。此應直破在內之心。何先許示首楞嚴三昧耶。答。因前依首楞嚴三昧。問最初方便。故摩頂許示自性首楞嚴。欲其明此。以知妙莊嚴路。以成最初方便也。或謂自性首楞嚴何所示耶。答。阿難所執。皆有在有著局量之心。世尊所破。皆顯無在無著充擴法界之心。豈非示自性首楞嚴三昧乎。苟能悟此。即知妙莊嚴路。以成最初方便也。因其不悟。故下復求開示奢摩他路。奢摩他與此三摩提。皆指自性首楞嚴三昧。路即妙莊嚴路。
[0146b02] 佛告阿難如汝所言(至)住在身內無有是處。
[0146b03] 此破執心在內也。如汝下。復牒前事以反問者。意明心果在內必當先見身中。如人在堂必先見如來也。汝亦下。正破心在身內合見身中。頗。猶可也。引眾以問。決不能也。心胃內藏。縱不能知。爪脉外浮。云何不曉。既不內知。果非在內矣。云何知外者。謂五藏同居。最為親眤。萬象離異。誠謂疏遙。若使不了身中。豈合能知外物。是故下結破。然前文雙呈心目所在。今乃先破妄心。雖曰破妄心。而但言此心無有處所。却不顯言此心是妄者。要引阿難處處推呈。令其情盡而理窮也。由是直至七處徵心之後。始告之曰此非汝心等。然則七處逐破者。且破妄心無所在也。
[0146b15] 阿難稽首而白佛言(至)云何一人能令眾飽。
[0146b16] 復計心在外也。譬如下。設喻以成心不在內而在外義。佛告下。因復計心在外。故復引事以辨定之。謂彼食不能飽此。則外心不能知身矣。宿。預也。食有四種。摶。即段也。有形段可摶取。揀非思食等也。
[0146b20] 佛告阿難若汝覺了(至)住在身外無有是處。
[0146b21] 此破執心在外也。身心相外下。辨非外也。我今示汝下。驗非外也。兜羅。具云兜沙羅。此云霜。佛手柔輭。如兜羅綿。故云兜羅綿手。
[0146b24] 阿難白佛言世尊(至)無障礙者潛根內故。
[0146c01] 此計心潛眼根也。猶如下。設喻以成潛根之計。瑠璃喻根。眼喻於心。眼根色淨。不礙於心。同瑠璃碗不礙於眼。隨照一境。心隨根知。然我下。結成潛根之義。
[0146c05] 佛告阿難如汝所言(至)如瑠璃合無有是處。
[0146c06] 此破潛根也。如汝下。牒計以問。佛告下。明法喻不齊之過。喻見瑠璃。法不見根。縱許見根。根即是境。若是境者。不得言隨。以前文云彼根隨見隨即分別故。
[0146c10] 阿難白佛言世尊(至)名為見內是義云何。
[0146c11] 此復計心在內。故以見暗為見腑藏也。然則雖云見明名為見外。而所執心體還成在內。以開眼見明不同燈在室外故。腑藏。即五藏六腑也。竅穴。即七竅也。白虎通云。五藏。即心肝脾肺腎。六腑者。即五藏之宮府也。胃為脾之府。膀胱為腎之府。三焦為命之府。膽為肝之府。大小腸為心府肺府也。
[0146c17] 佛告阿難汝當閉眼(至)若不對者云何成見。
[0146c18] 此正破見暗名見內也。汝當下。牒計以問。若與下。隨計難破。謂若暗與眼對。則暗在眼前。不得成內。若謂見暗即見焦腑而成內者。居暗無明。則室中之暗皆汝焦腑矣。若不下。謂未曾見有境不對眼而稱見物者。既不成見。云何成內。
[0146c23] 若離外見內對所成(至)若不見面內對不成。
[0146c24] 此縱破也。眼前之境名外見。身內之境名內對。前以對眼為外。不得成內。今縱離外見而成內對。即是眼能返觀。且合能返觀身中。則開應返觀己面。若不爾者。義不成矣。
[0147a04] 見面若成此了知心(至)名見內者無有是處。
[0147a05] 此曲盡計執以結破也。設汝執言能見面者。汝心及眼應處虗空。以根境相對方成見故。若處虗空。顯是在外。何成在內。又若在空。即同他人。自然不是汝體。汝或執言雖見我面定是我體。則佛亦見汝。應是汝身。又若汝心能見面者。本分身處應無知覺。以在眼根處虗空故。必執兩皆有知。則成兩體。應成兩佛矣。是故下結破。
[0147a12] 阿難言我嘗聞佛開示四眾(至)亦非內外中間三處。
[0147a13] 此計隨所合處也。我嘗下。引佛所說以起計執。心生法生。境從心起也。法生心生。心逐境遷也。以心法相生。則隨境思惟。即是心體。心法合處。即為心在。
[0147a17] 佛告阿難汝今說言(至)若從外來先合見面。
[0147a18] 此牒前所計。以辨體之有無也。設若無體。則空有其名。云何隨合。如十九界七塵。特空名耳。設若有體。當何所在。令挃身而驗。明體實無在也。挃。猶觸也。
[0147a22] 阿難言見是其眼心知非眼(至)若見物者云何名死。
[0147a23] 阿難言下。解上難也。謂心但能知。不可言見。曾不悟能見在心。徒眼不見也。佛言下。因其解難。故舉門喻能見在心。舉死明徒眼不見。
[0147b02] 阿難又汝覺了能知之心(至)心則隨有無有是處。
[0147b03] 此重辨其體。以破隨所合處也。先立四義。下逐義詳辨。若一下。辨非一體。無在。謂無定處。若多下。辨非多體。若徧下。辨非徧體。同前者。當挃一支。四支應覺也。若不下。辨非不徧。四義既非。則不可謂隨所合處心隨有也。
[0147b08] 阿難白佛言世尊(至)復內無見當在中間。
[0147b09] 此計心在中間也。我亦下。引昔所聞。如我下。思惟起計。以為在內。則不見腑藏。以為在外。則身不相知。二義不成。當在根境之中。
[0147b12] 佛言汝言中間中必不迷(至)表體既混心應雜亂。
[0147b13] 因計中間。此就根境以推中位也。身即根。處即境。若在身者下。謂身有中邊二義。在邊。則不得為中。在中。則同前在內。應見內矣。若在處者下。亦推中位無定也。表者標物以表顯也。混亂則無所取中矣。
[0147b18] 阿難言我所說中非此二種(至)當在中間無有是處。
[0147b19] 此破心在中間也。上令別就根境以推中位。此非上二以明根境中間也。佛言下。牒計以問。若兼下。隨計難破。物即塵也。體即根也。若兼二者。則知與無知雜亂。縱使不雜。物非體知。根塵兩立。云何為中。兼二不成下。破不兼不得為中也。不兼根。則非知。不兼塵。則非不知。二義既非。中何為相。是故下結破。
[0147c02] 阿難白佛言世尊(至)則我無著名為心不。
[0147c03] 佛意正顯心本無在。能無住著即名為心。今阿難口說無著。情實有著。故下引出其情而破之也。
[0147c05] 佛告阿難汝言覺知(至)有不著者不可名無。
[0147c06] 因計無著。故舉物象引出其情也。言俱無在者。俱即一切。無在即無著也。為在為無者。謂汝心不著。而彼物象為存在耶。為空無耶。若彼空無。則同龜毛。云何可著。而說不著。若物有在。則為有物。云何無著。故曰不可名無。此皆牒難。下乃結破。
[0147c11] 無相則無非無即相(至)名覺知心無有是處。
[0147c12] 此破一切無著也。物果無相。則同龜毛。物果非無。即自有相。知相有。則心有在。云何得為無著也。上來七番逐破。使有所著心無逃避處。妄情若亡。真心自悟。最初方便。於茲得矣。然則上根利智已合潛悟。而阿難未悟。故於下文重請開示。世尊乃復放光現瑞。示以二種根本。次則舉拳驗見。重詰其心。因其復認能推。然後咄而告之。乃至令其微細揣摩離塵無體等。則是破其妄心無實體也。
[0147c20] 爾時阿難在大眾中(至)傾渴翹佇欽聞示誨。
[0147c21] 此敘沈溺婬舍之由。請示奢摩他路也。蓋當機欲漏未除。為邪染所轉而溺淫舍者。良由不知真際而未詣真際故也。言奢摩他路者。謂前示自性首楞嚴是妙莊嚴路。欲其悟此以知路。今既不悟。故復求示自性首楞嚴妙莊嚴路。故云奢摩他路。意在悟此以知路。非求示止行也。故華嚴云。不能了自心。云何知正道。意顯明心方知正路。義正同此。若理明路正。惡見自滅。故云令諸闡提隳彌戾車。
[0148a05] 爾時世尊從其面門(至)皆住本國合掌承聽。
[0148a06] 將顯本明。故先現光瑞。言面門放種種光。即口眼耳鼻眉間之光並放。示此本明於諸根門無所不現也。以無所不現。故齊彰並照。如百千日。普佛世界。即法界也。六震者。表破六識無明感結妄境也。微塵國土一時開現者。本明洞照妄塵不隔也。十方世界合成一界者。智境圓現情量不礙也。菩薩聽眾皆住本國者。心量本周心聞本洞也。了茲光瑞。即悟自性。而知妙莊嚴路矣。六種震動者。即動踊震起吼擊也。搖颺不安曰動。[嶙-山+土]壠凹凸曰踊。隱隱有聲曰震。自下升高曰起。砰磕發響曰吼。打摶擎物曰擊。
[0148a17] 佛告阿難一切眾生(至)而不自覺枉入諸趣。
[0148a18] 此指所迷之眾。示二種根本。令識妄知真。而知妙莊嚴路也。業種者顛倒妄惑也。惡叉果。一枝三子。生必同科。喻惑業苦三。生必同聚也。識精元明。指真精本明也。能生諸緣者。謂依本明而起根身器界等諸緣。所謂元明照生所也。諸緣既立。本明即失。故緣所遺者。即元清淨體。所謂所立照性亡也。眾生由遺本明。日用不覺。枉入諸趣。此由阿難不知真際所詣。請示奢摩他路。故世尊示二種根本。欲其識妄以悟自性首楞嚴。而知妙莊嚴路耳。
[0148b03] 阿難汝今欲知奢摩他路(至)即能推者我將為心。
[0148b04] 牒前請已。即舉拳驗見。重詰其心也。夫欲知奢摩他路而出生死。意在了悟本心。故復舉拳驗見。重詰其心。而阿難塵相未除。復迷真認妄。則昧奢摩他路。而入生死矣。
[0148b08] 佛言咄阿難此非汝心(至)此非我心當名何等。
[0148b09] 此直破能推心也。佛言咄者。嗟其迷重。故叱以語之。此非下。攄其迷執也。矍。驚愕貌。
[0148b11] 佛告阿難此是前塵(至)惟垂大悲開示未悟。
[0148b12] 因斥能推非心。故起無情之怖。以求開示也。此是下。指前能推非真。不應計執。然阿難猶以對境覺知。異乎土木。封為我心。故申驚疑。以求開示。
[0148b15] 爾時世尊開示阿難(至)性一切心而自無體。
[0148b16] 因其怖謂無心。故舉常所說。引物以證元有真心。使知所措也。欲令心入無生法忍者。欲其識生滅以悟不生滅也。三界惟心萬法惟識。故曰諸法所生惟心所現。一切因果。指十界正報。世界微塵。指十界依報。此皆因心成體。其間乃至草葉縷結咸有體性。虗空亦有名貌。何況妙淨明體。安得謂之無心同土木哉。以本自無染曰清淨。染而不染曰妙淨。性一切心而自無體者。謂常住真心能為一切萬法之本性。而自豈無體耶。
[0148c01] 若汝執吝分別覺觀(至)猶為法塵分別影事。
[0148c02] 此依六塵辨無自性也。分別覺觀。即能推心也。若必執此為心。即應離塵有性。如汝下。引事以辨無性也。蓋分別聲塵是動。內守幽閑是靜。動屬前塵。靜屬法塵。若離動靜二塵。畢竟無有自性。故皆為分別影事。內守幽閑。即住著靜境也。
[0148c07] 我非敕汝執為非心(至)其誰修證無生法忍。
[0148c08] 明離塵無體。以破生滅心也。我非敕汝所執定非真心。汝且試將此心微細揣摩。為當離塵有體。為復離塵無體。若此妄心離塵有體。則容是真心。既離塵無體。非妄而何。言前塵分別影事者。謂六塵如形。分別如影。影由形有。故無自體。心因塵有。豈有體耶。既認能推為真。而離塵無體。則汝法身同於斷滅矣。將何修證無生法忍乎。
[0148c15] 即時阿難與諸大眾(至)雖得多聞不成聖果。
[0148c16] 上破生滅。欲其悟不生滅。悟則恍然自得。不悟故默然自失。因其不悟。故以執妄為真不成聖果之言而告之。令識能推非真。以悟無生也。蓋能悟無生。即悟自性首楞嚴。而知妙莊嚴路矣。
[0148c20] 阿難聞已重復悲淚(至)發妙明心開我道眼。
[0148c21] 感佛所發。慨前之失。以請發妙心開道眼也。此問從上執此生死妄想誤為真實之言而起。言二障者。謂所知煩惱也。所知。即緣塵分別之心。隨境生滅。如客之有去來者。煩惱。即性中流動之心。起滅不停。如空中搖動之塵也。總之皆生死妄想。若知寂常心性。則不誤認妄想為真。而妄纏自釋。今由不知心性。為妄想所纏。故請發妙心開道眼也。而世尊即引盲人矚暗以開示者。令知見性是心。了無虧損。以悟寂常心性也。而阿難大眾雖聞說示而畢竟不悟者。良由妄認身心之情未亡故也。是以先令五比丘說客塵。欲其識能緣之心是客塵。而不認妄為真。次屈指飛光。欲其悟所緣身境亦客塵。而不迷真認妄。果能如是。則妄認身心兩情自亡。而寂常心性自悟也。
[0149a11] 即時如來從胷卍字(至)旋至阿難及諸大眾。
[0149a12] 將明妙心道眼。而從胷卍字放寶光者。表由寶明妙心發正知見也。佛胷有卍字。表吉祥萬德所集。其光晃然明。昱然盛。有百千色。表妙心照用具足萬德也。光徧佛界者。示清淨本然也。徧灌佛頂者。表極果所同也。旋及大眾者。示羣靈共有也。此即妙心道眼之真光。在聖不增。處凡不減。但隨量應現耳。
[0149a19] 告阿難言吾今為汝(至)性淨明心得清淨眼。
[0149a20] 因前請示妙心道眼。故此許建法幢也。幢表摧邪立正。下因見顯心。令悟見性是心。摧伏邪異。得正知見。是謂建大法幢。邪異既摧。知見既正。則妙心獲而淨眼得矣。故前問心眼雙扣。此許心眼雙示也。生佛等有而不可測知。曰妙微密。垢不能染。暗不能昏。曰性淨明。見離眚病。廓然照了。曰清淨眼。
[0149b02] 阿難汝先答我見光明拳(至)例如來拳事義相類。
[0149b03] 妙心道眼。本自無虧。因迷不覺。故此引喻以發明也。閻浮檀樹。果汁入水。沙石成金。赩。赤豔也。眼根例拳。事義不類。而阿難未悟。答言相類。
[0149b06] 佛告阿難汝言相類(至)前塵自暗見何虧損。
[0149b07] 正顯見性無虧也。見暗即見矣。是知盲非無見。特無眼耳。
[0149b09] 阿難言諸盲眼前惟覩黑暗(至)如是見性是心非眼。
[0149b10] 此因不悟性無虧損。故復引明目處暗相對以顯示也。若燈見者下。牒上結明見不由眼也。知見不由眼。則直悟性淨明心本無虧欠。得清淨眼矣。
[0149b13] 阿難雖復得聞是言(至)合掌清心佇佛悲誨。
[0149b14] 上顯見性是心。而大眾未悟。復希開示也。然當機大眾聞佛開示所以不悟者。蓋為認妄為真之情未亡。則寂常心性何由得悟。故下令五比丘說客塵以開示也。
[0149b18] 爾時世尊舒兜羅綿(至)因何開悟今成聖果。
[0149b19] 舉昔說問開悟之因。將使說客塵以開示也。所以示客塵者。令了動心緣想如客如塵。不為其所誤。則寂常心性可知。而菩提聖果可獲也。若以客塵對二障。客即所知。塵即煩惱。主空即寂常也。
[0149b23] 時憍陳那起立白佛(至)名為塵義佛言如是。
[0149b24] 此白客塵。欲眾聞所示。以識去來生滅緣心是客塵之妄。而悟無去來生滅寂常是主空之真也。客塵之喻。客喻所知之麤。塵喻煩惱之細。所知即緣塵分別麤流逸念。煩惱即起滅不停細流注心。言客寄旅亭宿食。喻緣心對境即生緣會而來也。食宿事畢前行。喻緣心離境即滅緣散而去也。主人自無攸往。喻常心不逐境緣去來生滅也。又隙塵搖動不停。喻微細念慮起滅無息。虗空澄清寂靜。喻真性離念湛寂凝然。若眾因所示。而識妄知真。則認妄為真之情忘。二障之纏釋。而寂常心性悟矣。豈聖果有不獲者哉。
[0149c11] 即時如來於大眾中(至)誰為搖動佛言如是。
[0149c12] 因眾不悟寂常心性。而妄認身境之相。如來欲祛迷蕩執。必與當機之人酬唱激揚以發明斯道。故此屈指飛光。師資對揚以顯示也。蓋身有生滅。境有去來。猶客塵也。因不知此。而認以為實。故如來以屈指示境。飛光示身。以搖動開合不住之相意顯客塵。欲其觀所示相。以識身境是客塵之妄。而自祛執情也。寂常本無生滅去來。猶主空也。因其不悟。故復於頭手徵問其見意。令答出見性無動無開合。以顯主空。欲其於所答言。以悟見性是主空之真也。蓋此所顯搖動開合之相。及所答無動無開合言。是垂言象也。意顯客塵主空。是垂言象意也。欲其識妄悟真。即令觀象得意。言下知歸耳。然當機因佛兩徵其見。即隨己所聞解而答。雅合佛心。故印言如是。其所證意。一以印其所言與理順。一使當機大眾於言下而悟心。因眾不悟。故下責之。雖然。而當機於此。既同未悟。不免亦在所責。
[0150a04] 於是如來普告大眾(至)輪迴是中自取流轉。
[0150a05] 上師資對揚以垂言象。欲其識妄悟真。而大眾雖觀象聞言。猶迷真認妄。故此舉悟指迷以責也。言若復者。假眾生對陳那而明悟。故云若復。蓋陳那因悟緣心是客塵之妄而成果矣。假若復有眾生。觀頭自搖動之象。以搖動者為塵。觀佛手不住之象。以不住者為客。即知身有生滅。如隙塵搖動不停。境有去來。猶行客來往不住。如此。即悟身境亦客塵之妄。則不認妄為實矣。此明觀象得意者也。汝觀下。指迷以責。即責觀象聞言不得意者。蓋謂汝既觀阿難頭自動搖。即應知身是塵。聞見無所動。即應悟心是寂。又汝觀我手自開合。即應識境是客。聞見無舒卷。即應悟性是常。云何汝今不悟無動無舒卷之寂常。而猶以動搖生滅之身為身。去來不住之境為境。故云以動為身。以動為境。斯即責眾認妄動而迷不動也。以文中惟責認妄。而影略迷真。故但言云何汝今以動為身等。從始下。謂始因迷妄。而屈指飛光。及至於今。猶迷真認妄。故云從始洎終念念生滅。是則所認身境即生滅境。能認之心即生滅心也。不悟寂常。是失真也。妄認身境。是顛倒也。既認物失真顛倒行事。故於輪迴中自取流轉耳。若能直下照了身境與心。悉從緣有而無自性。如客如塵。則妄認身心之情自忘。而寂常心性悟矣。生死轉迴於此超脫。得不快哉。
【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15 冊 No. 0300 楞嚴經纂註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 3927번 읽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