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32n1635_001 大乘寶要義論 第1卷
■ CBETA 電子佛典集成 » 大正藏 (T) » 第 32 冊 » No.1635 » 第 1 卷 ▲上一卷 ▼下一卷 前往第 卷
No. 1635
大乘寶要義論卷第一
歸命十方無邊際 所住一切世界中
過未現在諸如來 菩薩聲聞緣覺等
[0049c18] 智者當知。人身難得。於剎那間。成諸勝行亦復為難。若於此中不起思惟作利益事。此生虛來。云何能於如來清淨言教。發勤勇心領納聽受。此有二事。謂人身難得。正法難聞。值佛出世復甚為難。
[0049c23] 問此中以何而為印證值佛甚難。答無數經中皆作是說。斯為定量。且依妙法蓮華經云。佛言。諸苾芻。如來應供正等正覺。經於百千俱胝那庾多劫。如是等曠遠世時。或有或無。如來出世斯為甚難。如優曇華時一現爾。決定王經云。佛言。阿難。諸佛出世。彼優曇華。俱時而現。其華如金有淨妙光。開敷異香遍由旬內。是華光明能破冥暗。能令念者即得清淨。能息病苦。能作明照。能去惡香。能施妙香。彼香能息四界增損。其華亦非隨轉輪王遍處皆出。唯金輪王乃可應現。況復破戒諸有情類。唯佛出世是華俱出。此中云何能知彼優曇華於曠遠時或有或無。如有緣起中說。無熱惱大池北面有山名五峯。而彼山上有優曇華林。若佛世尊從兜率天宮沒降生人間入母胎時。彼優曇華而方含蘂。若佛世尊出母胎時。是華增長有開敷相。若佛世尊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時。彼優曇華開敷茂盛。若佛世尊棄捨壽命及緣行時。是華萎瘁。若佛世尊入涅槃時。是華枝葉及以華果。皆悉凋落。其華分量大若車輪。覺智方廣經云。大名稱仙王謂諸仙眾言。諸仁者。若菩薩暫時得值如來出世說法化利。是即相應。華嚴經云。於俱胝劫中值佛出世。聽受正法尊重信奉。此真實見甚為難得。賢劫經云。此賢劫後六十五劫無佛出世。其後有劫號大名稱。彼一劫中有十千佛出現於世。大名稱劫後八十千劫無佛出世。其後有劫號曰星喻。彼一劫中有八十千佛出現於世。星喻劫後經三百劫無佛出世。其後有劫名功德莊嚴。彼一劫中有八萬四千佛出現於世。
[0050a25] 此中問言。云何能知人身難得。答諸契經中皆作是說。如雜阿含經云。佛言。諸苾芻。譬如大地流水充滿有人取木開一孔穴置於水中。是木輕浮隨風飄流。東風西向西風東向。南北所吹亦復如是。有一眼龜居其水內壽命無數百歲。凡經百歲自水一浮投木孔中。諸苾芻。於汝意云何。彼一眼龜如是壽極長遠。百歲一浮可能得值浮木孔邪。諸苾芻言。不也世尊。佛言。諸苾芻。值佛出世說法化度覺了正道得至涅槃亦復如是。斯極為難。或得人身時分具足又復為難。
[0050b07] 此中問言。云何能知時分具足而難得邪。答諸契經中作如是說。如增一阿含經云。佛言。諸苾芻。有八種難。不知時人不應修梵行。何等為八。若佛出世時宣說法要。化度有情使至涅槃。而一類有情在地獄中。此為第一修梵行者時分之難。若佛出世時宣說法要。化度有情使至涅槃。而一類有情在畜生中。此為第二修梵行者時分之難。若佛出世時宣說法要。化度有情使至涅槃。而一類有情在餓鬼中。此為第三修梵行者時分之難。若佛出世時宣說法要。化度有情使至涅槃。而一類有情在長壽天。此為第四修梵行者時分之難。若佛出世時宣說法要。化度有情使至涅槃。而一類有情在於邊惡恚害之處。此為第五修梵行者時分之難。若佛出世時宣說法要。化度有情使至涅槃。而一類有情雖生中國。或聾或瘂根不完具。善說惡說不知其義。此為第六修梵行者時分之難。若佛出世時宣說法要。化度有情使至涅槃。而一類有情生於中國。不聾不瘂六根完具。善說惡說而悉能知。然起邪見顛倒計執。謂無施無利亦無事火。無善作惡作諸業果報。無此世無他世。無父無母。無世間沙門婆羅門。無正趣正道。無阿羅漢智解於此世他世以自通力而證聖果。此為第七修梵行者時分之難。或復一類有情生於中國。不聾不瘂六根完具。善說惡說而悉能知。又復正見無顛倒計執。謂有施有利乃至有阿羅漢取證聖果。然佛不出世不說法要。此為第八修梵行者時分之難。諸苾芻。當知有一種時分和合應修梵行。謂佛出世宣說法要。初善中善後善。文義深遠純一無雜。具足清白梵行之相。而一類有情生於中國。不聾不瘂六根完具。善說惡說而悉能知。正見具足不起顛倒計執。謂有施有利亦有事火。有善作惡作諸業果報。有此世有他世。有父有母。有世間沙門婆羅門。有正趣正道。有阿羅漢智解於此世他世以自通力而證聖果。是為一種時分和合。大集經月藏品云。諸仁者。時分和合如應時香樹。極為難得。
[0050c18] 此中應問。彼作是說。得人身者云何能得清淨平等清淨所說。答有十種功德。若能圓滿。彼得人身清淨平等。何等為十。如超越下族經云。一者若善男子善女人內發菩提心已即生淨信。二者廣多清淨欲見聖賢。三者樂聞正法。四者不生慳嫉普行大施。五者端身繫念樂涅槃道。六者以無礙心善心廣施。七者信有諸業及諸業報。八者不起分別。九者無求無疑亦無染慧。十者不壞善惡業果。如是十種若了知已。於此命緣諸惡莫作。此中應問。何名為信。答信者謂順向聖賢諸惡莫作。如破染慧經云。諸善法中信為先導。是中信者何義。謂信順義。此能具足如來無障礙智。而能宣說難見難知甚深正法。永斷愛纏。謂無眼無眼滅。無耳鼻舌身意無耳鼻舌身意滅。無住非無住。無意樂非無意樂。具六十種音聲文句。次第語業清淨潔白。其身極淨。其心現種種色相。而佛如來無所不知無所不見。無不成證無不覺了。如來以清淨眼及如來普眼。永斷過失遠離貪愛。破諸癡瞑過於肉眼。而能觀照甚深頂相。宣說無上第一義諦。一切佛法雖復分別。如是佛法而不謗緣起。此名為信。信力入印法門經云。佛言。妙吉祥。何名信力。謂於一切佛法現前印順。信解無疑亦無異求。決定實信業及業報。信心無雜。於空無相無願所作諸行及一切法皆生淨信。謂布施有布施果。持戒持戒果。忍辱忍辱果。精進精進果。禪定禪定果。智慧智慧果。彼如是說是清淨相。於大乘勝解中能生淨信。此說名為信力。若復覺了諸著。是名信根。若根若力。總說名信。又復此中何名信力。信謂印順。能信他聲。云何修菩薩者信他聲邪。所謂聞他教示發菩提心修菩薩行。菩薩依止波羅蜜多。善巧方便及四攝法。一切佛法菩薩法等聲。從他聞已極生淨信。此說名為信力。菩薩藏經云。佛言。舍利子。此修菩薩行者。內發菩提心已即生淨信。廣多清淨欲見聖賢樂聞正法。決定信有諸業及業果報。斷十不善業修十善業。信有沙門婆羅門及正趣正道而復多聞。所聞相應心意和合。超越疑惑不受後有。於諸佛菩薩及聲聞等真善知識。常所親近起愛重心。信彼善知識所說諸業及業果報。知其器已如應為說甚深言論。謂空無相無願無行無生無起之論。無我無人無有情無壽者之論。及緣生論。是諸言論聞已無疑。亦復無執。隨入一切法蘊處界等。悉應無著。信一切法自性皆空。以佛智推求純一不放逸。何名不放逸。謂若諸根起散亂時。應自心調伏他心隨護。月光菩薩經云。若諸有情於三寶中起淨信心。而實難得。譬彼如意珠寶求得亦難。入如來功德智不思議境界經云。聖除蓋障菩薩白妙吉祥菩薩言。有五種法。諸菩薩摩訶薩當生勝解。若此若彼阿僧祇最勝功德而悉獲得。何等為五。一者一切法空。二者一切法無對治。三者一切法無生。四者一切法無滅。五者一切法不可記說。如是五種當生勝解。如閻浮提地過微塵等數諸威儀道及作用處。如來悉無發悟亦無分別。然隨眾生心意。若時非時一切常轉。諸菩薩摩訶薩於此當生勝解。星賀騷那儞緣起經云。世尊釋迦牟尼如來。為化度有情作利益故。於殑伽沙數劫中歷修諸行現成正覺。諸菩薩摩訶薩於此應生信解。又世尊釋迦牟尼如來。於燃燈佛所得授記別。於其中間歷修勝行。遍入諸佛境界。經無邊際劫。乃至于今現成正覺。於此應生信解。又世尊釋迦牟尼如來。見殺釋種因緣為化度有情作利益故。經無邊際劫歷修勝行現成正覺。於此應生信解。是故當知。一切有情若發菩提心。此為難得。
[0051c01] 問發菩提心實為難得。此復云何得發起邪。答多有經說。且依華嚴經云。世間有情若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實為難得。當知菩提心如世間種子。以世間一切善法悉種植故。如一切佛法境界。一切惡作能盡燒故。猶如劫火。一切不善法能銷壞故。猶如大地。一切義能成就故。如摩尼寶王。一切意樂悉圓滿故。猶如賢瓶。拔出生死流故。如勝鉤餌。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乃至一切佛法一切佛功德。皆悉稱讚彼菩提心功德故。如佛塔廟。何以故。此中具有諸菩薩行勝境界故。又復此菩提心出生過去未來現在一切諸佛。善男子。譬如有藥名鐵金光。是藥一兩能化鐵千兩悉使成金。非彼千兩鐵而能壞此一兩聖藥。發菩提心者亦復如是。若能一發。一切智心微妙聖藥善根迴向智所攝受。能令一切業煩惱障悉成一切法一切智金。非彼一切業煩惱障而能染污一切智心。善男子。又如秉一燈炬入於暗室。隨入室中彼百千年積集暗瞑。皆悉破滅洞然明照。發菩提心亦復如是。秉一切智心大光明炬。入於有情心意暗室。隨入其中彼不可說百千劫已來積集一切業煩惱障。無明黑暗皆悉銷除。以大智光出生明照。善男子。又如大龍王頂大如意妙寶王冠。不為他怨敢來侵怖。諸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頂菩提心及大悲心妙寶王冠。不為一切惡趣諸惡敢來侵怖。又如日月淨圓光中極所照曜。是中應現所有一切金銀珍寶華鬘衣服勝妙樂具。總集彼等一切所有。皆不能與如意寶王等其價直。發菩提心亦復如是。極盡三世一切智智法界道場隨所照曜。是中應現一切有情一切天人及彼一切聲聞緣覺。若有漏若無漏。一切善根。皆不能與發菩提心自在寶王等其價直。又如牛羊之乳滿大海中。若師子乳足跡之滴墮海中時。牛羊諸乳不能凝結亦不和合。菩提心亦復如是。不可說百千劫積集諸業煩惱。其猶大海。如來大丈夫師子發一切智心一滴之乳墮海中時。諸業煩惱永盡無餘。所有一切聲聞緣覺解脫亦不和合。又如親近勇猛之人一切怨惡不能侵害。發菩提心者亦復如是。若親近勇猛菩薩一切惡作之怨不能侵害。又如殘缺金剛之寶。雖有所損於眾寶中亦復最勝。而能出過諸莊嚴具。彼金剛寶名亦不殞滅。普能拯濟諸有貧乏。少分菩提心亦復如是。其猶殘缺金剛之寶。雖未圓具。而亦出過一切聲聞緣覺功德莊嚴。彼菩薩名亦不殞滅。能濟貧乏無聖財者。勝軍王問經云。佛言。大王。善哉善哉。汝能於佛法中愛樂希求。如汝大王。現今治化憍薩羅國。利益安樂一切人民。救拔濟度安慰接引使歸正道。而汝若能廣利一切有情。令發一切智心圓滿一切佛法趣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道。斯復大利。又復大王。彼祇陀林常有無數百千聖賢。隱居其中生尊重想。大王。彼諸聖賢於正等覺有所樂欲有信有求有願有稱讚生隨喜心。是諸聖賢若身語意極生信重。何以故。大王。而彼地方有無數百佛出現。無數百轉法輪。無數百聖眾相續得度。如是乃至無數百千俱胝那庾多殑伽沙數諸佛出現。轉正法輪化度聖眾。如是彼諸聖賢。皆悉發生菩提樂欲信求願等。
大乘寶要義論卷第一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32 冊 No. 1635 大乘寶要義論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維習安大德提供之高麗藏 CD 經文,日本 SAT 組織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 参照(6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