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公告:漢文大藏經網站已停止更新,請前往下列大藏經網站查閱經文

一般電腦和需要較多功能的使用者,建議瀏覽 cbetaonline

手機、平板與專注閱讀的使用者,建議瀏覽 deerpark

 

X71n1420_011 楚石梵琦禪師語錄 第11卷

CBETA 電子佛典集成 » 卍續藏 (X) » 第 71 冊 » No.1420 » 第 11 卷 ▲上一卷 ▼下一卷 前往第

 

佛日普照慧辯楚石禪師語錄卷第十一

舉古下

[0601b15] 舉百丈再參馬祖。侍立次。祖竪起拂子。丈云。即此用離此用。祖挂拂子於舊處。良久云。你他後開兩片皮。將何為人。丈取拂子竪起。祖云。即此用離此用。丈亦挂拂子於舊處。祖便喝。後黃檗到百丈。一日辭欲禮拜馬祖去。丈云。馬祖遷化也。檗云。未審馬祖。有何言句。丈遂舉再參因緣云。我當時被馬祖一喝。直得三日耳聾。黃檗聞舉。不覺吐舌。百丈云。子後莫承嗣馬祖否。檗云不然。今日因師舉。得見馬祖大機之用。且不識馬祖。若嗣馬祖。後喪我兒孫。妙喜云。百丈被喝。直得三日耳聾。黃檗聞舉。不覺吐舌。百丈疑其承嗣馬祖。後因臨濟三度。問佛法大意。三度打六十棒。便與三日耳聾出氣。臨濟始覺如蒿枝拂相似。敢問大眾。既是師承有據。因什麼。用處不同。會麼。曹溪波浪如相似。無限平人被陸沈。師云。百丈竪拂。馬祖一喝。黃檗聞舉。不覺吐舌。臨濟宗興。正法眼滅。父子不傳。神仙秘訣。奈何後代兒孫。盡喚烏龜作鼈。乃喝一喝。

[0601c08] 舉昔有一婆子。施財請趙州和尚。轉大藏經。趙州下禪牀遶一帀云。轉藏畢。人回舉似婆子。婆云。比來請轉一藏。如何和尚只轉半藏。妙喜云。眾中商量道。如何是那半藏。或云再遶一匝。或彈指一下。或咳嗽一聲。或喝一喝。或拍一拍。恁麼見解。只是不識羞。若是那半藏。莫道趙州更遶一匝。直饒百千萬億帀。於婆子分上。只得半藏。設使更遶須彌山。百千萬億帀。於婆子分上。亦只得半藏。假饒天下老和尚。亦如是遶。百千萬億帀。於婆子分上。也只得半藏。設使山河大地。森羅萬象。若草若木。各具廣長舌相。異口同音。從今日。轉到盡未來際。於婆子分上。亦只得半藏。諸人要識婆子麼。良久云。鴛鴦繡出從君看。不把金鍼度與人。師云。這婆子。謂趙州只轉半藏。弄假像真。當時只消道。何不向未遶禪牀時會取。

[0601c22] 舉世尊將諸聖眾。往第六天。說大集經。勑他方此土。人間天上。一切獰惡鬼神。悉皆集會。受佛付囑。擁護正法。脫有不赴者。四天門王。飛熱鐵輪。追之令集。既集會。無有不順佛勅者。各發弘誓。擁護正法。唯有一魔王。謂世尊云。瞿曇我待一切眾生成佛盡。眾生界空。無有眾生名字。我乃發菩提心。薦福懷云。臨危不變。真大丈夫。諸仁者。作麼生著得一轉語。與黃面老子出氣。尋常神通妙用。智慧辯才。到此總用不著。盡閻浮大地人。無不愛佛。到者裏。何者是佛。何者是魔。還有辨得出麼。良久云。欲得識魔麼。開眼見明。欲得識佛麼。合眼見暗。魔之與佛。以拄杖。一時穿却鼻孔。妙喜云。天衣老漢。恁麼批判。直是奇特。雖然如是。未免話作兩橛。若向何者是佛。何者是魔處。便休去。不妨令人疑著。却云欲識魔麼。開眼見明。欲識佛麼。合眼見暗。郎當不少。又云。魔之與佛。以拄杖。一時穿却鼻孔。雪上加霜。妙喜却與釋迦老子。代一轉語。待這魔王道眾生界空。無有眾生名字。我乃發菩提心。只向伊道。幾乎錯喚你作魔王。此語有兩負門。若人檢點得出。許伊具衲僧眼。師云。澤廣藏山。貍能伏豹。二大老。何用多言。只消對魔王道。魔王魔王。你認那箇。作菩提心。還識得也未。設使一切眾生成佛盡。眾生界空。無有眾生名字。你要登心。也未許你在。管取拱手歸降。

[0602a21] 舉障蔽魔王。領諸眷屬一千年。隨金剛齊菩薩。覔起處不得。忽因一日得見。乃問云。汝當依何住。我一千年。覔汝起處不得。菩薩云。我不依有住而住。我依無住而住。如是而住。妙喜云。既覔起處不得。一千年隨從底是什麼。金剛齊云。我不依有住而住。不依無住而住。如是而住。互相熱謾。法眼道。障蔽魔王。不見金剛齊則且置。只如金剛齊。還見障蔽魔王麼。恁麼批判。也是看孔著楔。即今莫有知妙喜起處底麼。喝云語作麼。師云。金剛齊道。我不依有住而住。不依無住而住。如是而住。一時被障蔽魔王捉敗了也。雖然。也須扶金剛齊始得。

[0602b08] 舉二十四祖。師子尊者。因罽賓國王。秉劍於前云。師得蘊空否。祖云。得蘊空。王云。既得蘊空。離生死否。祖云。離生死。王云。既離生死。就師乞頭得否。祖云。身非我有。豈況於頭。王便斬之。白乳涌高數尺。王臂自墮。妙喜云。孟八郎漢。又與麼去。師云。似則也似。是則未是。

[0602b14] 舉二十五祖。波舍斯多。因與外道論義。外道云。請師默論。不假言說。祖云。不假言說。孰知勝負。外道云。但取其義。祖云。汝以何為義。外道云。無心為義。祖云。汝既無心。安得義乎。外道云。我說無心。當名非義。祖云。汝說無心。當名非義。我說非心。當義非名。外道云。當義非名。誰能辨義。祖云。汝名非義。此名何名。外道云。為辨非義。是名無名。祖云。名既非名。義亦非義。辨者是誰。當辨何物。如是往反。五十九番。外道杜口信伏。妙喜云。婆舍斯多。何用忉怛。當時若見他道請師默論。不假言說。便云義墮了也。即今莫有與妙喜默論者麼。或有箇衲僧出來道。義墮了也。我也知你向鬼窟裡作活計。師云。我若作二十五祖。纔見外道入門。便連棒打出。豈不丈夫。更待他道請師默論。至於往反五十九番。遠之遠矣。

[0602c04] 舉六祖能大師。因僧問。黃梅意旨。什麼人得。祖云。會佛法人得。僧云。和尚還得否。祖云我不得。僧云。和尚為什麼不得。祖云。我不會佛法。妙喜云。還見祖師麼。若也不見。徑山與你指出。芭蕉芭蕉。有葉無了。忽然一陣狂風起。恰似東京大相國寺裏。三十六院。東廊下壁角頭。王和尚破袈裟。畢竟如何。歸堂喫茶。師云。棒打石人頭。嚗嚗論實事。

[0602c11] 舉牛頭下。安國玄挺禪師。因僧問。五祖云。真性緣起。其義云何。祖默然。時師侍次乃謂。大德正興一念問時。是真性中緣起。其僧言下大悟。妙喜云。未興一念問時。不可無緣起也。時有僧云。未興一念問時。喚什麼作緣起。妙喜云。我也只要你恁麼道。師云。崑崙奴著鐵袴。打一棒行一步。

[0602c17] 舉杭州徑山國一欽禪師。因馬祖遣人送書到。書中作一圓相。師發緘見。遂於圓相中。著一點却封回。後忠國師聞乃云。欽師猶被馬師惑。雪竇云。徑山被惑且置。若將呈似國師。別作箇什麼伎倆。免被惑去。有老宿云。當時坐却便休。亦有道。但與畫破。若與麼。只是不識羞。敢謂天下老師。各具金剛眼睛。廣作神通變化。還免得麼。雪竇見處。也要諸人共知。只這馬師。當時畫出。早自惑了也。妙喜云。馬師仲冬嚴寒。國一孟夏漸熱。雖然寒熱不同。彼此不失時節。忠國師因甚却道。欽師猶被馬師惑。還委悉麼。無風荷葉動。決定有魚行。師云。圓相中著點墨。日月無光。天地黯黑。初未惑欽師。馬師先自惑。累及老南陽。也一場狼籍。良久。平生肝膽向人傾。相識如同不相識。

[0603a06] 舉鳥窠禪師。因侍者會通一日作辭。師乃問。汝今何往。通云。某甲為法出家。和尚不垂慈誨。今往諸方。學佛法去。師云。若是佛法。吾此間亦有少許。通云。如何是和尚此問佛法。師於身上。拈起布毛吹之。侍者因而有省。大溈秀云。可惜這僧。認他口頭聲色。以當平生。殊不知自光明。葢天葢地。妙喜云。溈山與麼批判。也未夢見鳥窠在。師云。會通於拈起布毛處便喝。免致諸方檢點。我恁麼道。也是為他閒事長無明。

[0603a14] 舉無著和尚。送供往臺山。文殊相迎次。問大德從何方而來。著云南方。文殊云。南方佛法。如何住持。著云。末法比丘。少奉戒律。文殊云。多少眾。著云。或三百或五百。著却問文殊。此間如何住持。文殊云。凡聖同居。龍虵混襍。著云多少眾。文殊云。前三三後三三。妙喜云。當時若見。只向他道。和尚如是住持。直是不易。師云。畢竟前三三後三三是多少。有底道。前三三後三三。我不如你。你自會得好。

[0603a22] 舉南泉示眾云。江西馬祖。說即心即佛。王老師不恁麼。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恁麼還有過麼。時趙州出禮拜了去。有僧問趙州云。上座禮拜了去。意作麼生。州云。汝却問取和尚。僧遂問泉。適來諗上座意作麼生。泉云。他却領得老僧意旨。妙喜云。兩箇老漢。雖然[革*(華-(十*〡*十)+(人*〡*人))]裏動指。殊不知傍觀者哂。師云。南泉趙州。總被這僧一狀領過。

[0603b05] 舉南泉一日問座主。講得什麼經。主云。彌勒下生經。泉云。彌勒什麼時下生。主云。現在天宮未來。泉云。天上無彌勒。地下無彌勒。洞山价舉問雲居。居云。天上無彌勒。地下無彌勒。未審誰與安名。洞山被問。直得禪牀震動。乃云。吾在雲岩。曾問老人。直得火爐震動。今日被子問。直得通身汗流。大陽玄云。如今老僧舉起也。有解問者。致將一問來。乃云地動也。妙喜云。禪牀動。火爐動。地動。即不無這三箇老漢。要見南泉。直待彌勒下生始得。忽有箇漢出來道。天上無彌勒。地下無彌勒。却教什麼人下生。又作麼生對。但向他道。老僧罪過。師云。啼得血流無用處。不如緘口過殘春。

[0603b16] 舉南泉因陸亘大夫云。肇法師也甚奇怪。解道天地同根。萬物一體。泉指庭前牡丹云。大夫。時人見此一株花。如夢相似。妙喜云。若向理上看。非但南泉謾他陸亘大夫一點不得。亦未摸著他脚跟下一莖毛在。若向事上看。非陸亘大夫謾他南泉一點不得。亦未夢見他汗臭氣在。或有出來道。大小徑山。說理說事。只向他道。但向理事上會取。師云。大眾還會麼。你若向天地同根。萬物一體上會。落在肇法師圈[袖-由+貴]裏。若向理事上會。又落在妙喜葛藤中。總無自由分。只如南泉指牡丹。向陸亘道。大夫。時人見此一株花。如夢相似。你畢竟如何會。天寧不惜眉毛。為你諸人。下箇註脚。平蕪盡處是青山。行人更在青山外。

[0603c04] 舉鵝湖問諸碩德。行住坐臥。畢竟以何為道。對云知者是。湖云。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識識。何謂知者是。有對云。無分別是。湖云。善能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安得無分別。有對云。四禪八定是。湖云。佛身無為。不墮諸數。安得四禪八定是耶。舉眾杜口。妙喜云。相罵饒你接觜。相唾饒你潑水。師云。僧投寺裡宿。賊打不防家。

[0603c11] 舉百靈一日。路次見龐居士乃問。昔日南嶽得力句。曾舉向人麼。士云。曾舉來。靈云。舉向甚人。士以手自指云龐公。靈云。真是妙德空生。也贊之不及。士却問靈。得力句是誰得知。靈便戴笠子而去。士云。善為道路。靈一去更不回首。妙喜云。這箇話端。若不是龐公。幾乎錯舉似人。雖然如是。百靈輸他龐老一著。何故。當時不得箇破笠頭。遮却髑髏。有甚面目。見他龐公。師云。百靈戴笠便去。得力句分明舉似來。因甚麼。妙喜老人道。百靈有甚面目。見他龐公。也是扶強不扶弱。有人與妙喜作主。要問作麼生是得力句。速道速道。擬議不來。劈脊便棒。

[0603c22] 舉龐居士問馬祖。不昧本來人。請師高著眼。祖直下覰。士云。一種沒弦琴。唯師彈得妙。祖直上覰。士乃作禮。祖歸方丈。士隨後入云。弄巧成拙。妙喜云。馬大師。覰上覰下不無。爭奈昧却本來人。居士雖禮拜。也是渾崙吞箇棗。馬師歸方丈。士隨後乃云。弄巧成拙。救得一半。師云。說甚麼救得一半。三十年後。換手椎去在。

[0604a05] 舉趙州因僧問。學人乍入叢林。乞師指示。州云。喫粥了也未。僧云。喫粥了也。州云。洗鉢盂去。其僧因此契悟。雲門云。且道有指示無指示。若言有。趙州向伊。道箇什麼。若言無。這僧為甚悟去。妙喜云。雲門大似阿修羅王。攪動三有大城。諸煩惱海。復喝云。寐語作麼。師云。諸仁者。要見雲門則易。要見妙喜則難。誵訛在什麼處。劍去久矣。你方刻舟。

[0604a12] 舉趙州因僧辭。州問什麼處去。僧云。諸方學佛法去。州竪起拂子云。有佛處不得住。無佛處急走過。三千里外。逢人不得錯舉。僧云。與麼則不去也。州云。摘楊花摘楊花。妙喜云。有佛處不得住。生鐵秤錘被蟲蛀。無佛處急走過。撞著嵩山破竈墮。三千里外。逢人不得錯舉。兩箇石人鬬耳語。恁麼則不去也。此話行天下。摘楊花摘楊花。唵摩尼達里吽[口*發]吒。靈隱岳舉妙喜語了云。妙喜老人盡力道。只道得到這裏。還知香山落處麼。鐵山崩倒壓銀山。盤走珠兮珠走盤。密密鴛鴦閒繡出。金針終不與人看。師云。妙喜老祖。唱之於前。天寧遠孫。和之於後。門前種萵苣。萵苣生火筯。火筯開蓮華。蓮華結木瓜。木瓜忽然攧落地。撒出無數無數脂麻。何也。且要入拍。

[0604b01] 舉趙州與文遠論義。鬬劣不鬬勝。勝者輸胡餅。遠云。請和尚立義。州云。我是一頭驢。遠云。某甲是驢胃。州云。我是驢糞。遠云。我是糞中蟲。州云。汝在彼中作什麼。遠云。我在彼中過夏。州云。把將胡餅來。妙喜云。文遠在驢糞中過夏。面赤不如語直。趙州貪他少利。嬴得箇胡餅。檢點將來。也是普州人送賊。畢竟如何。鵝王擇乳。素非鴨類。師云。當時文遠待趙州老漢道。我是一頭驢。便道輸却胡餅了也。老漢取胡餅。就手奪却便行。

[0604b10] 舉長沙一夕翫月次。仰山云。人人盡有這箇事。祇是用不得。沙云。恰是倩汝用去。山云。你作麼生用。沙乃與一踏踏倒。山起來云。爾直下似箇大蟲。妙喜云。皎潔一輪。寒光萬里。靈利者。葉落知秋。闒茸者。忠言逆耳。休不休。小釋迦有陷虎之機。老大蟲却無牙齒。當時一踏豈造次。驀然倒地非偶爾。眾中還有緇素得二老出者麼。良久云。設有。也是掉棒打月。師云。小釋迦云。你作麼生用。岑大蟲便與一踏。盡謂高超物外。獨步寰中。天寧忍俊不禁。也擬冷處著把火。二大老如斯吐露。於建化門頭。足可觀光。若是這箇事。料掉無交涉。

[0604b21] 舉甘贄行者。入南泉設齋。黃檗為首座。行者請施財。檗云。財法二施。等無差別。行者羿錢出去。須臾復云請施財。檗云。財法二施。等無差別。行者乃行。妙喜云。一等是隨邪逐惡。雲居羅漢。却較些子。師云。恁麼恁麼。扶起甘贄。推倒黃檗。不恁麼不恁麼。扶起黃檗。推倒甘贄。只如恁麼中不恁麼。不恁麼中却恁麼。又作麼生。師子咬人。韓獹逐塊。

[0604c04] 舉溈山。同百丈入山作務。丈云。將得火來麼。溈云有。丈云在甚處。溈把一枝柴。吹兩吹度與。丈云。如蟲御木。妙喜云。百丈若無後語。洎被典座謾。師云。百丈却因後語。被人覰破。帶累典座。隨邪逐惡。天寧幸是無事。汝等諸人。來這裏覔箇什麼。一盲引眾盲。相牽入火坑。以拄杖一時趕散。

[0604c10] 舉黃檗示眾云。汝等諸人。盡是噇酒糟漢。與麼行脚。何處有今日。還知大唐國裏無禪師麼。時有僧云。只如諸方匡徒領眾。又作麼生。檗云。不道無禪。只是無師。妙喜云。且道是醍醐句毒藥句。師云。殺人刀活人劍。具眼者辨取。

[0604c15] 舉黃檗一日。因南泉問。定慧等學。明會佛性。此理如何。檗云。十二時中。不依倚一物始得。泉云。莫便是長老見處麼。檗云不敢。泉云。漿錢且置。草鞋錢教誰還。檗休去。妙喜云。路逢劍客須呈劍。不是詩人不獻詩。師云。又是逢便宜。又是落便宜。

[0604c20] 舉仰山因僧問。法身還解說法也無。山云。我說不得。別有一人說得。僧云。說得底人。在甚麼處。山乃推出枕子。溈山聞乃云。寂子用劍刃上事。妙喜云。溈山正是憐兒不覺醜。仰山推出枕子。是漏逗。更著名字。喚作劍刃上事。悞他學語之流。便恁麼承虗接響。流通將去。妙喜雖則借水獻花。要且理無曲斷。即今莫有傍不肯底。出來。我要問你。推出枕子。還當法身說法也無。師云。這僧問法身說法。蹉過也不知。仰山推出枕子。又何曾見。大小溈山。將錯就錯。配作劍刃上事。縛作一束。秤上秤來。八兩半斤。如無輕重。若也當時。纔見這僧道法身還解說法也無。便驟步歸方丈。豈不是出格宗師。免得天下衲僧貶剝。

[0605a08] 舉仰山因問香嚴。師弟近日。有悟道頌。試舉看。遂舉擊竹頌。山云。此是閒時搆置。又舉一偈云。去年貧未是貧。今年貧始是貧。去年貧尚有卓錐之地。今年貧錐也無。山云。你只得如來禪。不得祖師禪。又呈一偈云。吾有一機。瞬目視伊。若人不會。別喚沙彌。山云。且喜師弟會祖師禪。妙喜云。溈山晚年好則劇。教得一棚肉傀儡。直是可愛。且作麼生是可愛處。面面相看手脚動。爭知語話是他人。師云。師兄師弟。去年今年。論什麼道。說什麼禪。總是掉棒打月。何異掘地討天。禪禪。也無妙也無玄。莫把封皮作信傳。

[0605a18] 舉香嚴示眾云。如人在千丈懸崖。口[銜-金+缶]樹枝。手無所攀。脚無所踏。忽有人問西來意。不對則違他所問。若對則喪身失命。當恁麼時。作麼生即是。時有虎頭上座云。上樹即不問。未上樹請和尚道。嚴呵呵大咲。妙喜云。吞得栗棘蓬。透得金剛圈。看這般說話。也是泗洲人見大聖。師云。香嚴老人。曲說方便。虎頭上座。未辨端倪。若論激揚此事。三生六十劫。

[0605b01] 舉靈雲見桃花悟道。有頌。三十年來尋劍客。幾回落葉又抽枝。自從一見桃花後。直至於今更不疑。舉似溈山。山云。從緣得入。永不退失。汝善護持。次舉似玄沙。沙云。諦當甚諦當。敢保老兄未徹在。妙喜云。一家有事百家忙。師云。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直饒百鍊精金。不免入爐再煅。

[0605b07] 舉睦州見僧來云。見成公案。放你三十棒。僧云。某甲如是。州云。門前金剛。為什麼竪拳。僧云。金剛尚乃如是。州便打。妙喜云。雖然無孔笛撞著氈拍板。直是五音調暢。六律和諧。子細檢點將來。未免傍觀者哂。且道誰是傍觀者。良久云。不得動著。動著打折驢腰。師云。睦州與這僧。二俱作家。二俱不作家。還有人辨得出麼。

[0605b14] 舉臨濟侍德山次。山云今日困。濟云。這老漢寐語作麼。山便打。濟掀倒禪牀。雲峯悅云。奇怪諸禪德。此二員作家。一拶一捺。略露風規。大似把手上高山。雖然如是。未免傍觀者哂。且道誰是傍觀者。喝一喝下座。妙喜云。雲峯與麼批判。大似普州人。徑山若見。縛作一束。送在河裏。不見道。蚌鷸相持。俱落漁人之手。師云。眾中道。德山臨濟。好手手中呈好手。紅心心裏中紅心。殊不知。用盡自心。笑破他人口。

[0605b22] 舉臨濟垂問。有一人。論劫在途中。不離家舍。有一人。離家舍不在途中。阿那箇合受人天供養。妙喜云。賊露。師云。天共白雲曉。水和明月流。

[0605c01] 舉保壽問胡釘鉸云。莫是胡釘鉸麼。胡云不敢。壽云。還釘得虗空否。胡云。請和尚釘破來。壽便打。胡云。莫錯打某甲。壽云。汝向後遇多口阿師。與汝點破在。胡後到趙州。舉前話問。不知某甲過在甚處。州云。只這一縫。尚不奈何。釘鉸於此有省。妙喜云。直饒釘得這一縫。檢點將來。亦非好手。可憐兩箇老禪翁。却對俗人說家醜。師云。胡釘鉸。元不知這一縫。當時趙州。若不與賊過梯。便是踏破百二十緉草鞋。也未瞥地在。雖然釘鉸明得。也較保壽三千里。

[0605c10] 舉三聖問雪峯。透網金鱗。以何為食。峯云。待汝出網來。却向汝道。聖云。一千五百人善知識。話頭也不識。峯云。老僧住持事繁。妙喜云。一人麤似丘山。一人細如米末。雖然麤細不同。秤來輕重恰好。徑山今日。真實告報諸人。切忌鑽龜打瓦。師云。透網金鱗。以何為食。待汝出網來。却向汝道。衝開碧落松千尺。截斷紅塵水一溪。

[0605c17] 舉南院因僧問。赤肉團上。壁立千仞。豈不是和尚恁麼道。院云是。僧便掀倒禪牀。院云。你看這瞎漢亂做。僧擬議。院打出。妙喜云。吾今為汝。保任此事。終不虗也。師云。這僧敢在毒虵頭上揩痒。蒼龍頷下批鱗。誰不賞他大膽。只是末上少了一著。自出洞來無敵手。得饒人處且饒人。

[0605c23] 舉興化一日云。克賓維那。爾不久為唱導之師。賓云。我不入這保社。化云。會了不入。不會不入。賓云。總不與麼。化便打。乃云。克賓維那。法戰不勝。罰錢五貫。設饡飯一堂。至明日興化自白槌云。克賓維那。法戰不勝。不得喫飯。即便趂出。雲居舜云。大冶精金。應無變色。其奈興化令行太嚴。不是克賓維那。也大難承當。若是如今汎汎之徒。翻轉面皮。多少時也。妙喜云。雲居抝曲作直。妙喜道。要作臨濟烜赫兒孫。直須翻轉面皮始得。師云。克賓法戰不勝。興化據令而行。稱提臨濟宗風。揭示正法眼藏。棒頭出孝子。佛法無人情。當時將謂茅長短。燒却元來地不平。

[0606a10] 舉石頭因藥山問。三乘十二分教。某甲麤知。嘗聞南方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實未明了。伏望和尚慈悲指示。頭云。與麼也不得。不與麼也不得。與麼不與麼總不得。汝作麼生。山佇思。頭云。汝因緣不在此。江西有馬大師。子往彼去。應為汝說。山至彼准前請問。馬師云。我有時教伊揚眉瞬目。有時不教伊揚眉瞬目。有時教伊揚眉瞬目是。有時教伊揚眉瞬目不是。山於是有省。便作禮。馬師云。子見箇什麼道理。山云。某甲在石頭時。如蚊子上鐵牛。馬師云。汝既如是。宜善護持。妙喜云。好箇話端。阿誰會舉。舉得十分。未敢相許。師云。藥山只知蚊子上鐵牛。不知鐵牛叮蚊子。露柱親遭一口。燈籠無地藏身。嚇得馬大師。變作老妙喜。我且問你。話端從甚麼處說起。相罵饒你插觜。相唾饒你潑水。

[0606a24] 舉洞山示眾云。秋初夏末。東去西去。直須向萬里無寸草處去始得。只如萬里無寸草處。作麼生去。後有舉似石霜。霜云。出門便是草。山聞乃云。大唐國內。能有幾人。妙喜云。師子一滴乳。迸散十斛驢乳。師云。賊是小人。智過君子。

[0606b05] 舉夾山示眾云。百草頭薦取老僧。閙市裏識取天子。雲門云。蝦蟇鑽你鼻孔。毒虵穿你眼睛。且向葛藤裡會取。妙喜云。夾山垛生招箭。雲門認賊為子。雖然如是。知恩者少。負恩者多。師云。百草頭薦阿誰。閙市裏識什麼。

[0606b10] 舉九峯在石霜為侍者。因普會遷化。眾舉首座住持。峯云。須明得先師意始可住。遂問。先師道。如古廟裏香爐去。冷湫湫地去。如一條白練去。口邊生醭去。首座作麼生會。座云。明一色邊事。峯云。未會先師意在。不得住。座云。裝香來。我若不會先師意。香煙起時。脫去不得。及至香煙纔起。首座脫去。峯乃於背上撫云。坐脫立亡。即不無首座。先師意未夢見在。妙喜云。兩箇無孔鐵鎚。就中一箇[宋-木+取]重。師云。首座坐脫立亡。侍者說黃道黑。先師意在鈎頭。須信曲中有直。若在臨濟門下。三十棒教誰喫。纔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0606b20] 舉曹山示眾云。諸方盡把格則。何不與他一轉語。教他不疑去。雲門便問。密密處。為甚不知有。山云。只為密密。所以不知有。門云。此人如何親近。山云。莫向密密處親近。門云。不向密密處親近時如何。山云。始解親近。門應諾諾。妙喜云。濁油更點濕燈心。師云。雪山南面三千里。

[0606c02] 舉乾峯示眾云。舉一不得舉二。放過一著。落在第二。雲門出眾云。昨日有人。從天台來。却往徑山去。峯云。明日不得普請。便下座。妙喜云。乾峯洗面摸著鼻。雲門喫飯咬著沙。二人驀地相逢著。元來却是舊冤家。雖然如是。只許老胡知。不許老胡會。又云。彼此揚家醜。賴遇無傍觀者。師云。兩箇駝子相逢著。世上如今無直人。

[0606c09] 舉雪峯因僧問。古寒泉時如何。峯云。瞪目不見底。僧云。飲者如何。峯云。不從口入。趙州聞僧舉乃云。終不從鼻孔裏入。僧却問。古寒泉時如何。州云苦。僧云飲者如何。州云死。峯聞得乃云。趙州古佛。遂遙望作禮。從此不答話。妙喜云。雪峯不答話。疑殺天下人。趙州道苦。面赤不如語直。若是妙喜則不然。古泉時如何。到江扶櫓棹。出岳濟民田。飲者如何。清涼肺腑。此語有兩負門。若人辨得。許你有參學眼。師云。妙喜老人。可謂人平不語。水平不流。

[0606c18] 舉高亭初往參德山。隔江見德山在江岸坐。乃隔江問訊。山以手招之。亭忽開悟。便迴。更不渡江。遂返高亭住持。妙喜云。高亭橫趍而去。許伊是箇靈利師僧。若要法嗣德山則未可。何故。猶與德山隔岸在。師云。如今眾中商量道。高亭見德山。不與他說話便去。所以妙喜道。猶與德山隔岸在。還曾夢見高亭麼。拈起拄杖云。便好喚回與一頓。且道。是賞伊是罰伊。

[0607a01] 舉玄沙示眾云。諸方盡道。接物利生。忽遇三種病人來。且作麼生接。患盲者。拈搥竪拂。他又不見。患聾者。語言三昧。他又不聞。患瘂者。教伊說又說不得。且作麼生接。若接不得。佛法無靈驗。當時地藏出云。某甲有眼耳。和尚作麼生接。沙云慚愧。便歸方丈。雲門因僧請益。云汝禮拜著。僧拜起。門以拄杖挃之。僧乃退後。門云。汝不是患盲。復喚近前來。僧纔近前。門云。汝不是患聾。門云。還會麼。僧云不會。門云。汝不是患啞。其僧於是有省。妙喜云。這僧雖然悟去。只悟得雲門禪。若是玄沙禪。更著草鞋行脚。師云。玄沙雲門。氣急殺人。彼自無瘡。勿傷之也。

[0607a12] 舉玄沙與天龍。入山見虎。龍云。前面是虎。沙云是汝阿虎。龍歸院乃問。適來山中。未審和尚尊意如何。沙云。娑婆世界。有四種重障。若人透得。許出陰界。妙喜云。也知和尚為人切。師云。畢竟見箇什麼。隨例道虎。蝦跳不出斗。

[0607a17] 舉雲門問直歲。什麼處去來。歲云刈茅來。門云。刈得幾箇祖師。歲云三百箇。門云。朝打三千。暮打八百。東家杓柄長。西家杓柄短。又作麼生。歲無語。門便打。妙喜云。直歲無語。自有三百箇祖師證明。雲門令雖行。要且棒頭無眼。師云。大小雲門。却被直歲勘破。

[0607a22] 舉雲門示眾云。聞聲悟道。見色明心。作麼生是聞聲悟道。見色明心。乃云。觀世音菩薩。將錢來買胡餅。放下手。元來却是饅頭。妙喜拈拄杖云。者箇是色。卓拄杖云。這箇是聲。諸人總見總聞。那箇是明底心。那箇是悟底道。喝一喝云。貪他一粒粟。失却半年糧。復卓一下。師云。汝等諸人。不是不聞聲。因什麼不悟道。不是不見色。因什麼不明心。雲門漝麼提撕。妙喜漝麼判斷。一曲兩曲無人會。雨過夜塘秋水深。

[0607b06] 舉保福因僧問。家貧遭劫時如何。福云。不能盡底去。僧云。為什麼不盡底去。福云。賊是家親。僧云。既是家親。為什麼翻成家賊。福云。內既無應。外不能為。僧云。忽然捉敗。功歸何處。福云。賞亦不曾聞。僧云。恁麼則勞而無功。福云。功即不無。成而不取。僧云。既是成功。為什麼不取。福云。不見太平本是將軍致。不許將軍見太平。妙喜云。絲來線去弄精魂。師云。家無白澤之圖。必無如是妖怪。

[0607b14] 舉法眼問修山主。毫釐有差。天地懸隔。兄作麼生會。主云。毫釐有差。天地懸隔。眼云。與麼又爭得。主云。某甲只與麼。未審和尚作麼生。眼云。毫釐有差。天地懸隔。主便拜。妙喜云。法眼與修山主。絲來線去。綿綿密密。扶起地藏門風。可謂滿目光生。若是徑山門下。更買草鞋行脚始得。何故。毫釐有差。天地懸隔。甚麼處得這消息來。師云。二老漢。不會轉身句。如今忽問天寧。毫釐有差。天地懸隔時如何。向他道。昨日有人問。三十棒趂出院去也。

[0607b23] 舉法眼。有時指凳子云。識得凳子。周匝有餘。後來雲門道。識得凳子。天地懸隔。妙喜云。識得凳子。好剃頭洗脚。雖然如是。錯會者多。師云。莫將閒話當聞話。往往事從閒話生。

[0607c03] 舉修山主示眾云。具足凡夫法。凡夫不知。具足聖人法。聖人不會。聖人若會。即是凡夫。凡夫若會。即是聖人。此語具一理二義。若人辨得。不妨於佛法中。有箇入處。若辨不得。莫道不疑。妙喜云。點鐵化為金玉易。勸人除却是非難。師云。修山主熟處難忘。也是胡地冬抽笋。

[0607c09] 舉法雲因百法座主云。禪家流多愛脫空。雲造前問。承聞座主。講得百法論。是否。主云不敢。雲云。昨日晴今日雨。是甚麼法中收。主無對。雲云。莫道禪家流多愛脫空好。主抗聲云。和尚且道。昨日晴今日雨。是什麼法中收。雲云。四十二時分不相應法中收。主乃屈服。作禮而謝。妙喜云。昨日雨。今日晴。時分不相應。三日後看取。師云。雲自帝鄉去。水歸江漢流。

佛日普照慧辯楚石禪師語錄卷第十一

音切

[0607c20] (呼豪切) 鍼(之林切) 緘(古咸切) 溈(為音) 攧(都年切) 傀儡(上古回切下力回切) 拶(千葛切) 捺(乃曷切) 蚌(步項切) 鷸(余律切) 鉸(古効切) 揩(可皆切) 醭(匹卜切) 摸(莫奴切) 蝦(下加切) 漝(時及切)


【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71 冊 No. 1420 楚石梵琦禪師語錄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蔡寧君大德輸入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tripitaka | about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