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5n1509_017 大智度論 第17卷
■ CBETA 電子佛典集成 » 大正藏 (T) » 第 25 冊 » No.1509 » 第 17 卷 ▲上一卷 ▼下一卷 前往第 卷
[0180b17] 【經】
[0180b17] 「不亂不味故,應具足禪波羅蜜。」
[0180b17] 【論】
[0180b17] 問曰:
[0180b18] 菩薩法以度一切眾生為事,何以故閑坐林澤,靜默山間,獨善其身,棄捨眾生?
[0180b19] 答曰:
[0180b20] 菩薩身雖遠離眾生,心常不捨,靜處求定,得實智慧以度一切。譬如服藥將身,權息家務,氣力平健,則修業如故;菩薩宴寂亦復如是,以禪定力故,服智慧藥,得神通力,還在眾生——或作父母妻子、或作師徒宗長,或天、或人,下至畜生,種種語言,方便開導。
[0180b26] 復次,菩薩行布施、持戒、忍辱,是三事名為福德門。於無量世中作天王、釋提桓因、轉輪聖王、閻浮提王,常施眾生七寶衣服,五情所欲,今世後世皆令具足。如《經》中說:「轉輪聖王以十善教民,後世皆生天上;世世利益眾生,令得快樂。此樂無常,還復受苦。」菩薩因此發大悲心,欲以常樂涅槃利益眾生。此常樂涅槃從實智慧生,實智慧從一心禪定生。譬如然燈,燈雖能照,在大風中不能為用;若置之密宇,其用乃全。散心中智慧亦如是,若無禪定靜室,雖有智慧,其用不全;得禪定則實智慧生。以是故,菩薩雖離眾生,遠在靜處,求得禪定。以禪定清淨故,智慧亦淨;譬如油炷淨故,其明亦淨。以是故,欲得淨智慧者,行此禪定。
[0180c12] 復次,若求世間近事,不能專心,則事業不成,何況甚深佛道而不用禪定!禪定名攝諸亂心。亂心輕飄,甚於鴻毛;馳散不停,駛過疾風;不可制止,劇於獼猴;暫現轉滅,甚於掣電。心相如是不可禁止,若欲制之,非禪不定。如偈說:
「禪為守智藏, 功德之福田;
禪為清淨水, 能洗諸欲塵;
禪為金剛鎧, 能遮煩惱箭;
雖未得無餘, 涅槃分已得。
得金剛三昧, 摧碎結使山;
得六神通力, 能度無量人。
囂塵蔽天日, 大雨能淹之;
覺觀風散心, 禪定能滅之。」
[0180c26] 復次,禪定難得,行者一心專求不廢,乃當得之;諸天及神仙猶尚不能得,何況凡夫懈怠心者!
[0180c28] 如佛在尼拘盧樹下坐禪,魔王三女說偈問言:
「獨坐林樹間, 六根常寂默,
有若失重寶, 無援愁苦毒。
容顏世無比, 而常閉目坐;
我等心有疑, 何求而在此?」
[0181a05]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
「我得涅槃味, 不樂處染愛;
內外賊已除, 汝父亦滅退。
我得甘露味, 安樂坐林間;
恩愛之眾生, 為之起慈心。」
[0181a10] 是時三女心生慚愧而自說言:「此人離欲,不可動也。」即滅去不現。
[0181a11] 問曰:
[0181a12] 答曰:
[0181a12] 却五事(五塵),除五法(五蓋),行五行。
[0181a13] 云何却五事?當呵責五欲。哀哉眾生!常為五欲所惱,而猶求之不已!此五欲者,得之轉劇,如火炙疥。五欲無益,如狗齩骨。五欲增諍,如鳥競肉。五欲燒人,如逆風執炬。五欲害人,如踐惡蛇。五欲無實,如夢所得。五欲不久,如假借須臾。世人愚惑,貪著五欲,至死不捨,為之後世受無量苦。譬如愚人貪著好果,上樹食之,不肯時下;人伐其樹,樹傾乃墮,身首毀壞,痛惱而死。又此五欲,得時須臾樂,失時為大苦;如蜜塗刀,舐者貪甜,不知傷舌。五欲法者與畜生共,有智者識之,能自遠離。
[0181a24] 如說:有一優婆塞,與眾估客遠出治生。是時寒雪,夜行失伴,在一石窟中住。時山神變為一女來欲試之,說此偈言:
[0181b01] 優婆塞兩手掩耳而答偈言:
「無羞弊惡人, 說此不淨言,
水漂火燒去, 不欲聞汝聲!
有婦心不欲, 何況造邪婬?
諸欲樂甚淺, 大苦患甚深。
諸欲得無厭, 失之為大苦;
未得願欲得, 得之為所惱。
諸欲樂甚少, 憂苦毒甚多,
為之失身命, 如蛾赴燈火!」
[0181b10] 山神聞此偈已,即擎此人送至伴中。
[0181b10] 是為智者呵欲不可著。五欲者,名為妙色、聲、香、味、觸;欲求禪定,皆應棄之。
[0181b12] 云何棄色?
[0181b13] 觀色之患,若人著色,諸結使火盡皆熾然,燒害人身。如火燒金銀,煮沸熱蜜,雖有色味,燒身爛口,急應捨之。若人染著妙色、美味,亦復如是。
[0181b16] 復次,好惡在人,色無定也。何以知之?如遙見所愛之人,即生喜愛心;若遙見怨家惡人,即生怒害心;若見中人,則無怒無喜。若欲棄此喜怒,當除邪念及色,一時俱捨;譬如洋金燒身,若欲除之,不得但欲棄火而留金,要當金、火俱棄。如頻婆娑羅王,以色故身入敵國,獨在婬女阿梵婆羅房中。憂填王以色染故,截五百仙人手足。如是等種種因緣,是名呵色欲。
[0181b24] 云何呵聲?聲相不停,暫聞即滅。愚癡之人,不解聲相無常變失故,於音聲中妄生好樂;於已過之聲念而生著。
[0181b27] 如五百仙人在山中住,甄陀羅女於雪山池中浴;聞其歌聲,即失禪定,心醉狂逸,不能自持。譬如大風吹諸林樹,聞此細妙歌聲,柔軟清淨,生邪念想,是故不覺心狂;今世失諸功德,後世當墮惡道!有智之人,觀聲念念生滅,前後不俱,無相及者;作如是知,則不生染著。若斯人者,諸天音樂尚不能亂,何況人聲?
[0181c06] 云何呵香?人謂著香少罪,染愛於香,開結使門;雖復百歲持戒,能一時壞之。
[0181c08] 如一阿羅漢常入龍宮,食已,以鉢授與沙彌令洗;鉢中有殘飯數粒,沙彌嗅之大香,食之甚美。便作方便,入師繩床下,兩手捉繩床腳;其師至時,與繩床俱入龍宮。龍言:「此未得道,何以將來?」師言:「不覺。」沙彌得飯食之,又見龍女身體端正,香妙無比,心大染著,即作要願:「我當作福,奪此龍處,居其宮殿!」龍言:「後莫將此沙彌來!」沙彌還已,一心布施、持戒,專求所願,願早作龍。是時遶寺,足下水出,自知必得作龍。徑至師本入處大池邊,以袈裟覆頭而入,即死,變為大龍;福德大故,即殺彼龍,舉池盡赤。未爾之前,諸師及僧呵之。沙彌言:「我心已定,心相已出。」時,師將諸眾僧,就池觀之。如是因緣,由著香故。
[0181c22] 復次,有一比丘在林中蓮華池邊經行,聞蓮華香,其心悅樂,過而心愛。池神語之言:「汝何以故捨彼林下禪淨坐處而偷我香?以著香故,諸結使臥者皆起。」時,更有一人,來入池中,多取其花,掘挽根莖,狼籍而去;池神默無所言。比丘言:「此人破汝池,取汝花,汝都無言;我但池岸邊行,便見呵罵,言偷我香!」池神言:「世間惡人常在罪垢糞中,不淨沒頭,我不共語也。汝是禪行好人而著此香,破汝好事,是故呵汝!譬如白疊鮮淨而有黑物點污,眾人皆見;彼惡人者,譬如黑衣點墨,人所不見,誰問之者!」
[0182a06] 云何呵味?當自覺悟:「我但以貪著美味故,當受眾苦,洋銅灌口,噉燒鐵丸;若不觀食法,嗜心堅著,墮不淨虫中。」
[0182a08] 如一沙彌心常愛酪,諸檀越餉僧酪時,沙彌每得殘分,心中愛著,樂喜不離;命終之後,生此殘酪瓶中。沙彌師得阿羅漢道,僧分酪時,語言:「徐徐!莫傷此愛酪沙彌!」諸人言:「此是虫,何以言愛酪沙彌?」答言:「此虫本是我沙彌,但坐貪愛殘酪故,生此瓶中。」師得酪分,虫在中來。師言:「愛酪人!汝何以來?」即以酪與之。
[0182a16] 復次,如一國,王名月分。王有太子,愛著美味,王守園者日送好菓。園中有一大樹,樹上有鳥養子,常飛至香山中,取好香果以養其子;眾子爭之,一果墮地,守園人晨朝見之,奇其非常,即送與王。王珍此果香色殊異,太子見之便索,王愛其子,即以與之。太子食果,得其氣味,染心深著,日日欲得;王即召園人,問其所由。守園人言:「此果無種,從地得之,不知所由來也。」太子啼哭不食,王催責園人,仰汝得之。園人至得果處,見有鳥巢,知鳥銜來,翳身樹上,伺欲取之;鳥母來時,即奪得果送,日日如是。鳥母怒之,於香山中取毒果,其香、味、色全似前者。園人奪得輸王,王與太子食之,未久身肉爛壞而死。着味如是,有失身之苦。
[0182b03] 云何呵觸?
[0182b03] 此觸是生諸結使之大因,繫縛心之根本。何以故?餘四情則各當其分,此則遍滿身識;生處廣故,多生染著,此著難離。何以知之?如人著色,觀身不淨三十六種則生厭心;若於觸中生著,雖知不淨,貪其細軟,觀不淨無所益,是故難離。
[0182b09] 復次,以其難捨,故為之常作重罪。若墮地獄,地獄有二部:一名寒氷,二名焰火。此二獄中,皆以身觸受罪,苦毒萬端。此觸名為大黑闇處,危難之險道也。
[0182b12] 復次,如《羅睺羅母本生經》中說:釋迦文菩薩有二夫人,一名劬毘耶,二名耶輸陀羅。耶輸陀羅,羅睺羅母也。劬毘耶是寶女,故不孕子。耶輸陀羅以菩薩出家夜,自覺妊身。菩薩出家六年苦行,耶輸陀羅亦六年懷妊不產。諸釋詰之:「菩薩出家,何由有此?」耶輸陀羅言:「我無他罪,我所懷子,實是太子體胤。」諸釋言:「何以久而不產?」答言:「非我所知!」諸釋集議聞王欲如法治罪。劬毘耶白王:「願寬恕之!我常與耶輸陀羅共住,我為其證,知其無罪。待其子生,知似父不,治之無晚!」王即寬置。
[0182b23] 佛六年苦行既滿,初成佛時,其夜生羅睺羅。王見其似父,愛樂忘憂。語群臣言:「我兒雖去,今得其子,與兒在無異!」耶輸陀羅雖免罪黜,惡聲滿國。耶輸陀羅欲除惡名,佛成道已,還迦毘羅婆度諸釋子。時,淨飯王及耶輸陀羅,常請佛入宮食。是時耶輸陀羅,持一鉢百味歡喜丸,與羅睺羅,令持上佛。是時佛以神力變五百阿羅漢,皆如佛身,無有別異。羅睺羅以七歲身,持歡喜丸徑至佛前,奉進世尊。是時佛攝神力,諸比丘身復如故,皆空鉢而坐,唯佛鉢中盛滿歡喜丸。耶輸陀羅即白王言:「以此證驗,我無罪也!」耶輸陀羅即問佛言:「我有何因緣,懷妊六年?」
[0182c08] 佛言:「汝子羅睺羅,過去久遠世時,曾作國王。時有一五通仙人來入王國,語王言:『王法治賊,請治我罪!』王言:『汝有何罪?』答言:『我入王國,犯不與取,輒飲王水,用王楊枝!』王言:『我以相與,何罪之有?我初登王位,皆以水及楊枝施於一切!』仙人言:『王雖已施,我心疑悔,罪不除也!願今見治,無令後罪。』王言:『若必欲爾,小停,待我入還!』王入宮中,六日不出。此仙人在王園中,六日飢渴。仙人思惟:『此王正以此治我。』王過六日而出,辭謝仙人:『我便相忘,莫見咎也!』以是因緣故,受五百世三惡道罪,五百世常六年在母胎中。」以是證故,耶輸陀羅無有罪也。
[0182c20] 是時,世尊食已出去,耶輸陀羅心生悔恨:「如此好人,世所希有,我得遭遇,而今永失!」世尊坐時,諦視不眴;世尊出時,尋後觀之,遠沒乃止。心大懊恨,每一思至,躄地氣絕;傍人以水灑之,乃得蘇息。常獨思惟:「天下誰能善為呪術,能轉其心令復本意,歡樂如初?」即以七寶名珠,著金槃上,以持募人。有一梵志應之,言:「我能呪之,令其意轉;當作百味歡喜丸,以藥草和之,以呪語禁之,其心便轉,必來無疑!」耶輸陀羅受其教法,遣人請佛:「願與聖眾,俱屈威神!」佛入王宮,耶輸陀羅即遣百味歡喜丸,著佛鉢中。佛既食之,耶輸陀羅冀想如願,歡娛如初。佛食無異,心目澄靜。耶輸陀羅言:「今不動者,藥力未行故耳;藥勢發時,必如我願!」佛飯食訖,而呪願已,從座起去。耶輸陀羅冀藥力晡時日入當發,必還宮中。佛食如常,身心無異。諸比丘明日食時,著衣持鉢,入城乞食,具聞此事,增益恭敬。佛力無量,神心難測,不可思議!耶輸陀羅藥歡喜丸,其力甚大,而世尊食之,身心無異。諸比丘食已出城,以是事具白世尊。佛告諸比丘:「此耶輸陀羅,非但今世以歡喜丸惑我,乃往過去世時,亦以歡喜丸惑我!」
[0183a16] 過去久遠世時,婆羅[木*奈]國山中有仙人。以仲春之月,於澡槃中小便,見鹿麚麀合會,婬心即動,精流槃中。麀鹿飲之,即時有娠。滿月生子,形類如人,唯頭有一角,其足似鹿。鹿當產時,至仙人菴邊而產。見子是人,以付仙人而去。仙人出時,見此鹿子,自念本緣,知是己兒,取已養育。及其年大,懃教學問,通十八種大經。又學坐禪,行四無量心,即得五神通。一時上山,值大雨泥滑,其足不便躄地,破其鍕持,又傷其足;便大瞋恚,以鍕持盛水,呪令不雨。仙人福德,諸龍鬼神皆為不雨。不雨故,五穀、五果盡皆不生,人民窮乏,無復生路。
[0183a28] 婆羅[木*奈]國王憂愁懊惱,命諸大官集議雨事。明者議言:「我曾傳聞仙人山中,有一角仙人,以足不便故,上山躄地傷足,瞋呪此雨令十二年不墮」。王思惟言:「若十二年不雨,我國了矣,無復人民!」王即開募,「其有能令仙人失五通,屬我為民者,當與分國半治。」
[0183b06] 是婆羅[木*奈]國有婬女,名曰扇陀,端正無雙,來應王募,問諸人言:「此是人?非人?」眾人言:「是人耳!仙人所生。」婬女言:「若是人者,我能壞之。」作是語已,取金槃盛好寶物,語國王言:「我當騎此仙人項來!」婬女即時求五百乘車,載五百美女。五百鹿車,載種種歡喜丸,皆以眾藥和之,以眾彩畫之令似雜果;及持種種大力美酒,色味如水。服樹皮,衣草衣,行林樹間,以像仙人;於仙人菴邊,作草庵而住。
[0183b15] 一角仙人遊行見之,諸女皆出迎逆,好華好香供養仙人,仙人大喜。諸女皆以美言敬辭問訊仙人,將入房中,坐好床蓐,與好淨酒以為淨水,與歡喜丸以為果蓏。食飲飽已,語諸女言:「我從生已來,初未得如此好果、好水!」諸女言:「我以一心行善故,天與我願,得此好果、好水。」仙人問諸女:「汝何以故膚色肥盛?」答言:「我曹食此好果,飲此美水,故肥盛如此!」女白仙人言:「汝何以不在此間住?」答曰:「亦可住耳!」女言:「可共澡洗!」即亦可之。女手柔軟,觸之心動;便復與諸美女更互相洗,欲心轉生,遂成婬事,即失神通,天為大雨。七日七夜令得歡喜飲食。七日已後酒果皆盡,繼以山水木果,其味不美,更索前者。答言:「已盡!今當共行,去此不遠,有可得處。」仙人言:「隨意!」即便共出。媱女知去城不遠,女便在道中臥,言:「我極,不能復行!」仙人言:「汝不能行者,騎我項上,當項汝去!」
[0183c05] 女先遣信白王:「王可觀我智能。」王勅嚴駕,出而觀之。問言:「何由得爾?」女白王言:「我以方便力故,今已如此,無所復能。」令住城中,好供養恭敬之,足五所欲,拜為大臣。住城少日,身轉羸瘦;念禪定心樂,厭此世欲。王問仙人:「汝何不樂?身轉羸瘦?」仙人答王:「我雖得五欲,常自憶念林間閑靜,諸仙遊處,不能去心。」王自思惟:「若我強違其志,違志為苦,苦極則死。本以求除旱患,今已得之,當復何緣強奪其志?」即發遣之。既還山中,精進不久,還得五通。
[0183c15] 佛告諸比丘:「一角仙人,我身是也;婬女者,耶輸陀羅是。爾時以歡喜丸惑我,我未斷結,為之所惑;今復欲以藥歡喜丸惑我,不可得也!」以是事故,知細軟觸法,能動仙人,何況愚夫?
[0183c20] 如是種種因緣,是名呵細滑欲。
[0183c21] 除五蓋者。
[0183c21] 復次,貪欲之人,去道甚遠。所以者何?欲為種種惱亂住處,若心著貪欲,無由近道。如除欲蓋偈所說:
「入道慚愧人, 持鉢福眾生;
云何縱塵欲? 沈沒於五情!
著鎧持刀杖, 見敵而退走;
如是怯弱人, 舉世所輕笑。
比丘為乞士, 除髮著袈裟;
五情馬所制, 取笑亦如是。
又如豪貴人, 盛服以嚴身;
而行乞衣食, 取笑於眾人。
比丘除飾好, 毀形以攝心;
而更求欲樂, 取笑亦如是!
已捨五欲樂, 棄之而不顧;
如何還欲得? 如愚自食吐!
如是貪欲人, 不知觀本願,
亦不識好醜, 狂醉於渴愛。
慚愧尊重法, 一切皆已棄,
賢智所不親, 愚騃所愛近。
諸欲求時苦, 得之多怖畏,
失時懷熱惱, 一切無樂時。
諸欲患如是, 以何當捨之?
得諸禪定樂, 則不為所欺。
欲樂著無厭, 以何能滅除?
若得不淨觀, 此心自然無。
著欲不自覺, 以何悟其心?
當觀老病死, 爾乃出四淵。
諸欲難放捨, 何以能遠之?
若能樂善法, 此欲自然息。
諸欲難可解, 何以能釋之?
觀身得實相, 則不為所縛。
如是諸觀法, 能滅諸欲火;
譬如大澍雨, 野火無在者!」
[0184a25] 如是等種種因緣,滅除欲蓋。
[0184a25] 瞋恚蓋者,失諸善法之本,墮諸惡道之因,諸樂之怨家,善心之大賊,種種惡口之府藏。如佛教瞋弟子偈言:
「汝當知思惟, 受身及處胎,
穢惡之幽苦, 既生之艱難!
既思得此意, 而復不滅瞋,
則當知此輩, 則是無心人!
若無罪報果, 亦無諸呵責,
猶當應慈忍, 何況苦果劇!
當觀老病死, 一切無免者;
當起慈悲心, 云何惡加物?
眾生相怨賊, 斫刺受苦毒;
云何修善人, 而復加惱害?
常當行慈悲, 定心修諸善;
不當懷惡意, 侵害於一切!
若勤修道法, 惱害則不行,
善惡勢不竝, 如水火相背。
瞋恚來覆心, 不知別好醜,
亦不識利害, 不知畏惡道。
不計他苦惱, 不覺身心疲,
先自受苦因, 然後及他人。
若欲滅瞋恚, 當思惟慈心,
獨處自清閑, 息事滅因緣。
當畏老病死, 九種瞋惱除,
如是思惟慈, 則得滅瞋毒!」
[0184b22] 如是等種種因緣,除瞋恚蓋。
[0184b22] 睡眠蓋者,能破今世三事:欲樂、利樂、福德。能破今世、後世、究竟樂,與死無異,唯有氣息。如一菩薩以偈呵眠睡弟子言:
「汝起勿抱臭身臥, 種種不淨假名人!
如得重病箭入體, 諸苦痛集安可眠!
一切世間死火燒, 汝當求出安可眠!
如人被縛將去殺, 災害垂至安可眠!
結賊不滅害未除, 如共毒蛇同室宿,
亦如臨陣白刃間, 爾時安可而睡眠!
眠為大闇無所見, 日日侵誑奪人明,
以眠覆心無所識, 如是大失安可眠!」
[0184c05] 如是等種種因緣,呵睡眠蓋。
[0184c05] 掉、悔蓋者,掉之為法,破出家心。如人攝心,猶不能住,何況掉散?掉散之人,如無鉤醉象,決鼻駱駝,不可禁制。如偈說:
「汝已剃頭著染衣, 執持瓦鉢行乞食,
云何樂著戲掉法? 既無法利失世樂!」
[0184c11] 悔法者,如犯大罪人,常懷畏怖,悔箭入心,堅不可拔。如偈說:
「不應作而作, 應作而不作;
悔惱火所燒, 後世墮惡道。
若人罪能悔, 已悔則放捨,
如是心安樂, 不應常念著!
若有二種悔, 不作若已作,
以是悔著心, 是則愚人相!
不以心悔故, 不作而能作;
諸惡事已作, 不能令不作。」
[0184c21] 如是等種種因緣,呵掉、悔蓋。
[0184c21] 疑蓋者,以疑覆心故,於諸法中不得定心;定心無故,於佛法中空無所得。譬如人入寶山,若無手者,無所能取。如說疑義偈言:
「如人在岐道, 疑惑無所趣;
諸法實相中, 疑亦復如是。
疑故不懃求, 諸法之實相,
是疑從癡生, 惡中之弊惡!
善不善法中, 生死及涅槃,
定實真有法, 於中莫生疑!
汝若生疑心, 死王獄吏縛;
如師子搏鹿, 不能得解脫!
在世雖有疑, 當隨妙善法,
譬如觀岐道, 利好者應逐!」
[0185a06] 如是等種種因緣故,應捨疑蓋。
[0185a06] 棄是五蓋,譬如負債得脫,重病得差,飢餓之地得至豐國,如從獄得出,如於惡賊中得自免濟,安隱無患;行者亦如是,除却五蓋,其心安隱,清淨快樂。譬如日月,以五事覆曀:煙、雲、塵、霧、羅睺阿修羅手障,則不能明照;人心亦如是,為五蓋所覆,自不能利,亦不能益人。
[0185a13] 若能呵五欲,除五蓋,行五法:欲、精進、念、巧慧、一心。行此五法,得五支,成就初禪。
[0185a15] 「欲」名欲於欲界中出,欲得初禪。
[0185a16] 「精進」名離家持戒,初夜後夜,專精不懈,節食,攝心,不令馳散。
[0185a17] 「念」名念初禪樂,知欲界不淨,狂惑可賤,初禪為尊重可貴。
[0185a18] 「巧慧」名觀察籌量欲界樂、初禪樂輕重得失。
[0185a20] 復次,專求初禪,放捨欲樂;譬如患怨,常欲滅除,則不為怨之所害也。如佛為著欲婆羅門說:「我本觀欲:欲為怖畏、憂苦因緣,欲為少樂,其苦甚多。」欲為魔網,纏綿難出;欲為燒熱,乾竭諸樂,譬如樹林四邊火起;欲為如臨火坑,甚可怖畏;如逼毒蛇;如怨賊拔刀;如惡羅剎;如惡毒入口;如吞銷銅;如三流狂象;如臨大深坑;如師子斷道;如摩竭魚開口。諸欲亦如是,甚可怖畏!若著諸欲,令人惱苦。著欲之人,亦如獄囚,如鹿在圍,如鳥入網,如魚吞鉤,如豺搏狗,如烏在鵄群,如蛇值野猪,如鼠在猫中,如群盲人臨坑,如蠅著熱油,如[病-丙+寧]人在陣,如躄人遭火,如入沸醎河,如舐蜜塗刀,如四衢臠肉,如薄覆刀林,如華覆不淨,如蜜塗毒甕,如毒蛇篋,如夢虛誑,如假借當歸,如幻誑小兒,如焰無實,如沒大水,如船入摩竭魚口,如雹害穀,如礔礰臨人。諸欲亦如是,虛誑無實,無牢無強,樂少苦多。欲為魔軍,破諸善功德,常為劫害眾生故出。
[0185b12] 如是等種種諸喻,呵五欲,除五蓋,行五法,得至初禪。
[0185b13] 問曰:
[0185b13] 八背捨、八勝處、十一切入、四無量心、諸定三昧,如是等種種定,不名波羅蜜,何以但言禪波羅蜜?
[0185b15] 答曰:
[0185b15] 此諸定功德,都是思惟修。禪,秦言思惟修。言禪波羅蜜,一切皆攝。
[0185b17] 復次,禪最大如王,說禪則攝一切,說餘定則不攝。何以故?是四禪中智、定等而樂;未到地、中間地,智多而定少;無色界定多而智少,是處非樂。譬如車,一輪強,一輪弱,則不安隱;智、定不等,亦如是。
[0185b21] 復次,是四禪處有四等心、五神通、背捨、勝處、一切處、無諍三昧、願智、頂禪、自在定、練禪、十四變化心、般舟般、諸菩薩三昧:首楞嚴等——略說則百二十,諸佛三昧:不動等——略說則百八,及佛得道、捨壽。如是等種種功德、妙定,皆在禪中。以是故,禪名波羅蜜,餘定不名波羅蜜。
[0185b27] 問曰:
[0185b27] 汝先言呵五欲,除五蓋,行五法,得初禪。修何事、依何道,能得初禪?
[0185b29] 答曰:
[0185c01] 如《禪經》禪義偈中說:
「離欲及惡法, 有覺并有觀,
離生得喜樂, 是人入初禪。
已得離婬火, 則獲清涼定;
如人大熱悶, 入冷池則樂。
如貧得寶藏, 大喜覺動心;
分別則為觀, 入初禪亦然。
知二法亂心, 雖善而應離,
如大水澄靜, 波蕩亦無見。
譬如人大極, 安隱睡臥時,
若有喚呼聲, 其心大惱亂。
攝心入禪時, 以覺觀為惱;
是故除覺觀, 得入一識處。
內心清淨故, 定生得喜樂,
得入此二禪, 喜勇心大悅!
攝心第一定, 寂然無所念,
患喜欲棄之, 亦如捨覺觀。
由受故有喜, 失喜則生憂,
離喜,樂身受, 捨念及方便。
聖人得能捨, 餘人捨為難。
若能知樂患, 見不動大安,
憂喜先已除, 苦樂今亦斷。
捨念清淨心, 入第四禪中。
第三禪中樂, 無常動故苦,
欲界中斷憂, 初二禪除喜,
是故佛世尊, 第四禪中說,
先已斷憂喜, 今則除苦樂。」
[0185c28] 復次,持戒清淨,閑居獨處,守攝諸根,初夜後夜,專精思惟,棄捨外樂,以禪自娛。離諸欲不善法,依未到地,得初禪。
[0186a01] 初禪,如《阿毘曇》說:「禪有四種:一、味相應,二、淨,三、無漏,四、初禪所攝報得五眾。」是中行者入淨、無漏。
[0186a04] 如佛所說:「若有比丘離諸欲及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入初禪。」「諸欲」者,所愛著色等五欲,思惟分別;呵欲,如先說。「惡不善法」者,貪欲等五蓋。離此內外二事故,得初禪。初禪相:有覺、有觀、喜、樂、一心。「有覺、有觀」者,得初禪中未曾所得善法功德故,心大驚悟。常為欲火所燒,得初禪時如入清涼池;又如貧人卒得寶藏。行者思惟,分別欲界過罪,知初禪利益功德甚多,心大歡喜,是名「有覺、有觀」。
[0186a13] 問曰:
[0186a14] 答曰:
[0186a14] 二法。麁心初念,是名為覺;細心分別,是名為觀。譬如撞鐘,初聲大時名為覺,後聲微細名為觀。
[0186a16] 問曰:
[0186a16] 如《阿毘曇》說「欲界乃至初禪,一心中覺、觀相應」,今云何言「麁心初念名為覺,細心分別名為觀」?
[0186a19] 答曰:
[0186a19] 二法雖在一心,二相不俱;覺時,觀不明了;觀時,覺不明了。譬如日出,眾星不現;一切心心數法,隨時受名,亦復如是。如佛說:「若斷一法,我證汝得阿那含。一法者,所謂慳貪。」實應說五下分結盡得阿那含,云何言「但斷一法」?以是人慳貪偏多,諸餘結使皆從而生;是故慳盡,餘結亦斷。覺、觀隨時受名,亦復如是。
[0186a26] 行者知是覺觀雖是善法,而嬈亂定心。心欲離故,呵是覺觀,作是念:「覺觀嬈動禪心,譬如清水,波盪則無所見;又如疲極之人,得息欲睡,傍人喚呼,種種惱亂。攝心內定,覺觀嬈動,亦復如是。」如是等種種因緣呵覺觀。「覺觀滅,內清淨,繫心一處,無覺無觀,定生喜樂,入二禪。」既得二禪,得二禪中未曾所得無比喜樂。「覺觀滅」者,知覺觀過罪故滅。「內清淨」者,入深禪定,信捨初禪覺觀所得利重,所失甚少,所獲大多,繫心一緣,故名內清淨。
[0186b07] 行者觀喜之過,亦如覺觀;隨所喜處,多喜多憂。所以者何?如貧人得寶,歡喜無量;一旦失之,其憂亦深,喜即轉而成憂,是故當捨。「離此喜故,行捨、念、智,受身樂。是樂聖人能得能捨,一心在樂,入第三禪。」「捨」者,捨喜心,不復悔。「念、智」者,既得三禪中樂,不令於樂生患。「受身樂」者,是三禪樂,遍身皆受。「聖人能得能捨」者,此樂世間第一,能生心著,凡夫少能捨者。以是故,佛說行慈果報,遍淨地中第一。
[0186b16] 行者觀樂之失,亦如觀喜,知心不動處,最為第一。若有動處,是則有苦;行者以第三禪樂動故,求不動處。「以斷苦樂,先滅憂喜故,不苦不樂,捨念清淨,入第四禪。」是四禪中無苦無樂,但有不動智慧。以是故,說第四禪「捨念清淨」。第三禪樂動故說苦,是故第四禪中說「斷苦樂」。
[0186b23] 如佛說:「過一切色相,不念別相,滅有對相,得入無邊虛空處。」行者作是念:「若無色,則無飢、渴、寒、熱之苦。是身色麁重弊惡,虛誑非實,先世因緣和合,報得此身,種種苦惱之所住處,云何當得免此身患?當觀此身中虛空。」常觀身空,如籠、如甑,常念不捨,則得度色,不復見身。如內身空,外色亦爾,是時能觀無量無邊空;得此觀已,無苦無樂,其心轉增。如鳥閉著瓶中,瓶破得出,是名空處定。
[0186c03] 是空無量無邊,以識緣之,緣多則散,能破於定。行者觀虛空緣受、想、行、識,如病、如癰、如瘡、如刺,無常、苦、空、無我,欺誑和合則有,非是實也。如是念已,捨虛空緣,但緣識。云何而緣?現前識,緣過去、未來無量無邊識。是識無量無邊,如虛空無量無邊,是名識處定。
[0186c09] 是識無量無邊,以識緣之,識多則散,能破於定。行者觀是緣識受、想、行、識,如病、如癰、如瘡、如刺,無常、苦、空、無我,欺誑和合而有,非實有也。如是觀已,則破識相。是呵識處,讚無所有處,破諸識相,繫心在無所有中,是名無所有處定。
[0186c14] 無所有處緣受、想、行、識,如病、如癰、如瘡、如刺,無常、苦、空、無我,欺誑和合而有,非實有也。如是思惟,無想處如癰,有想處如病、如癰、如瘡、如刺;第一妙處,是非有想非無想處。
[0186c19] 非有想非無想處,有受、想、行、識,云何言非有想非無想?
[0186c20] 答曰:
[0186c20] 是中有想微細難覺故,謂為「非有想」;有想故「非無想」。凡夫心謂得諸法實相,是為涅槃;佛法中雖知有想,因其本名,名為「非有想非無想處」。
[0186c23] 問曰:
[0186c24] 答曰:
[0186c24] 無想有三種:一、無想定,二、滅受定,三、無想天。凡夫人欲滅心,入無想定;佛弟子欲滅心,入滅受定。
[0186c26] 是諸禪定有二種:若有漏,若無漏。有漏,即是凡夫所行,如上說;無漏,是十六聖行。若有漏道,依上地邊離下地欲;若無漏道,離自地欲及上地。以是故,凡夫於有頂處不得離欲,更無上地邊故。
[0187a02] 若佛弟子欲離欲界欲,欲界煩惱思惟斷九種:上、中、下——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0187a04] 斷此九種故,佛弟子若依有漏道欲得初禪,是時於未到地九無礙道、八解脫道中,現在修有漏道,未來修有漏、無漏道。第九解脫道中,於未到地現在修有漏道,未來修未到地有漏、無漏道,及初禪邊地有漏。若無漏道欲得初禪,亦如是。
[0187a09] 若依有漏道離初禪欲,於第二禪邊地九無礙道、八解脫道中,現在修二禪邊地有漏,未來修二禪邊地有漏道,亦修無漏初禪及眷屬。第九解脫道中,於第二禪邊地,現在修二禪邊地有漏道,未來修二禪邊地,初禪無漏及眷屬,二禪淨、無漏。
[0187a15] 若無漏道離初禪欲,九無礙道、八解脫道中,現在修自地無漏道,未來修初禪及眷屬有漏、無漏道。第九解脫道中,現在修自地無漏道,未來修初禪及眷屬有漏、無漏道,及修二禪淨、無漏。
[0187a20] 非有想非無想處離欲時,九無礙道、八解脫道中,但修一切無漏道。第九解脫道中,修三界善根及無漏道;除無心定。
[0187a23] 修有二種:一、得修,二、行修。得修,名本所不得而今得;未來世修自事,亦修餘事。行修,名曾得,於現前修;未來亦爾,不修餘。
[0187a26] 如是等種種諸禪定中修。
[0187a26] 復次,禪定相,略說有二十三種:八味、八淨、七無漏。
[0187a28] 復有六因:相應因、共因、相似因、遍因、報因、名因。一一無漏,七無漏因是相似因;自地中增相應因、共有因。初味定初味定因,乃至後味定後味定因。
[0187b02] 淨亦如是。
[0187b03] 因緣者,如上說。
[0187b03] 初禪無漏定,次第生六種定:一、初禪淨,二、無漏;二禪、三禪亦如是。
[0187b05] 二禪無漏定,次第生八種定:自地淨、無漏;初禪淨、無漏;三禪、四禪亦如是。
[0187b06] 三禪無漏定,次第生十種:自地二,下地四,上地四。
[0187b08] 第四禪、空處亦如是。
[0187b08] 識處無漏定,次第生九種:自地二,下地四,上地三。
[0187b09] 無所有處無漏定,次第生七種:自地二,下地四,上地一。
[0187b10] 非有想非無想處淨次第生六心:自地二,下地四。諸淨地亦如是,又皆益自地味。
[0187b12] 初禪味,次第二種:味、淨。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味,亦如是。
[0187b13] 淨、無漏禪,一切處緣。味禪緣自地中味,亦緣淨;愛無無漏緣故,不緣無漏。
[0187b17] 四無量心、三背捨、八勝處、八一切處,皆緣欲界。
[0187b18] 五神通緣欲、色界;餘各隨所緣。滅受想定無所緣。
[0187b19] 一切四禪中有練法,以無漏練有漏故,得四禪心自在。能以無漏第四禪練有漏第四禪,然後第三、第二、第一禪,皆以自地無漏練自地有漏。
[0187b22] 問曰:
[0187b23] 答曰:
[0187b23] 諸聖人樂無漏定,不樂有漏;離欲時,淨有漏不樂而自得;今欲除其滓穢故,以無漏練之。譬如煉金去其穢,無漏練有漏亦復如是,從無漏禪起入淨禪,如是數數,是名為「煉」。
[0187b27] 復次,諸禪中有頂禪,何以故名「頂」?有二種阿羅漢:壞法、不壞法。不壞法阿羅漢,於一切深禪定得自在,能起頂禪。得是頂禪,能轉壽為富,轉富為壽。
[0187c01] 復有願智、四辯、無諍三昧。願智者,願欲知三世事,隨所願則知。此願智二處攝:欲界、第四禪。四辯者,法辯、辭辯,二處攝:欲界、初禪;餘二辯,九地攝:欲界、四禪、四無色定。無諍三昧者,令他心不起諍,五處攝:欲界及四禪。
[0187c07] 問曰:
[0187c07] 得諸禪更有餘法耶?
[0187c07] 答曰:
[0187c07] 味定生亦得,退亦得。淨禪生時得,離欲時得。無漏離欲時得,退時得。
[0187c09] 九地無漏定:四禪、三無色定、未到地、禪中間,能斷結使。
[0187c11] 若人成就禪,下地變化心亦成就。
[0187c11] 如初禪成就,有二種變化心:一者、初禪,二者、欲界。二禪:三種。三禪:四種。四禪:五種。
[0187c13] 若二禪、三禪、四禪中欲聞、見、觸時,皆用梵世識,識滅時則止。
[0187c15] 四無量意、五神通、八背捨、八勝處、十一切入,九次第定、九相、十想、三三昧、三解脫門、三無漏根、三十七品,如是等諸功德,皆禪波羅蜜中生,是中應廣說。
[0187c18] 問曰:
[0187c19] 答曰:
[0187c19] 禪是波羅蜜之本。得是禪已,憐愍眾生,內心中有種種禪定妙樂而不知求,乃在外法不淨苦中求樂。如是觀已,生大悲心,立弘誓願:「我當令眾生皆得禪定內樂,離不淨樂;依此禪樂已,次令得佛道樂。」是時禪定得名波羅蜜。
[0187c25] 復次,於此禪中不受味,不求報,不隨報生,為調心故入禪;以智慧方便,還生欲界,度脫一切眾生,是時禪名為波羅蜜。
[0187c28] 復次,菩薩入深禪定,一切天人不能知其心所依、所緣,見、聞、覺、知法中心不動。如《毘摩羅鞊經》中,為舍利弗說宴坐法:「不依身,不依心,不依三界,於三界中不得身、心,是為宴坐。」
[0188a03] 復次,若人聞禪定樂勝於人天樂,便捨欲樂求禪定,是為自求樂利,不足奇也。菩薩則不然,但為眾生,欲令慈悲心淨,不捨眾生。菩薩禪,禪中皆發大悲心。禪有極妙內樂,而眾生捨之而求外樂。譬如大富盲人,多有伏藏,不知不見而行乞求。智者愍其自有妙物,不能知見而從他乞。眾生亦如是,心中自有種種禪定樂而不知發,反求外樂。
[0188a11] 復次,菩薩知諸法實相故,入禪中心安隱,不著味;諸餘外道,雖入禪定,心不安隱,不知諸法實故,著禪味。
[0188a14] 問曰:
[0188a14] 阿羅漢、辟支佛俱不著味,何以不得禪波羅蜜?
[0188a15] 答曰:
[0188a15] 阿羅漢、辟支佛雖不著味,無大悲心故,不名禪波羅蜜,又復不能盡行諸禪。菩薩盡行諸禪,麁細、大小、深淺、內緣、外緣,一切盡行。以是故,菩薩心中名禪波羅蜜,餘人但名禪。
[0188a19] 復次,外道、聲聞、菩薩皆得禪定。而外道禪中有三種患:或味著,或邪見,或憍慢;聲聞禪中慈悲薄,於諸法中,不以利智貫達諸法實相,獨善其身,斷諸佛種;菩薩禪中無此事,欲集一切諸佛法故,於諸禪中不忘眾生,乃至昆虫常加慈念。如釋迦文尼佛,本為螺髻仙人,名尚闍利。常行第四禪,出入息斷,在一樹下坐,兀然不動。鳥見如此,謂之為木,即於髻中生卵。是菩薩從禪覺,知頭上有鳥卵,即自思惟:「若我起動,鳥母必不復來;鳥母不來,鳥卵必壞。」即還入禪,至鳥子飛去,爾乃起。
[0188b02] 復次,除菩薩,餘人欲界心不得次第入禪。菩薩行禪波羅蜜,於欲界心次第入禪。何以故?菩薩世世修諸功德,結使心薄,心柔軟故。
[0188b05] 復次,餘人得總相智慧能離欲,如無常觀、苦觀、不淨觀;菩薩於一切法中,能別相分別離欲。
[0188b07] 如五百仙人飛行時,聞甄陀羅女歌聲,心著狂醉,皆失神足,一時墮地。
[0188b09] 如聲聞聞緊陀羅王屯崙摩彈琴歌聲,以諸法實相讚佛。是時,須彌山及諸樹木皆動;大迦葉等諸大弟子,皆於座上不能自安。天須菩薩問大迦葉:「汝最耆年,行頭陀第一,今何故不能制心自安?」大迦葉答曰:「我於人天諸欲,心不傾動,是菩薩無量功德報聲,又復以智慧變化作聲,所不能忍。若八方風起,不能令須彌山動;劫盡時毘藍風至,吹須彌山令如腐草。」以是故,知菩薩於一切法中,別相觀得離諸欲。諸餘人等但得禪之名字,不得波羅蜜。
[0188b19] 復次,餘人知菩薩入出禪心,不能知住禪心所緣所到、知諸法深淺。阿羅漢、辟支佛尚不能知,何況餘人?譬如象王渡水,入時出時,足跡可見;在水中時,不可得知。若得初禪,同得初禪人能知,而不能知菩薩入初禪。有人得二禪,觀知得初禪心,了了知,不能知菩薩入初禪心;乃至非有想非無想處亦如是。
[0188b27] 復次,超越三昧中,從初禪起入第三禪,第三禪中起入虛空處,虛空處起入無所有處。二乘唯能超一,不能超二;菩薩自在超,從初禪起,或入三禪如常法,或時入第四禪,或入空處、識處、無所有處,或非有想非無想處,或入滅受想定;滅受想定起,或入無所有處,或識處、空處,四禪乃至初禪;或時超一,或時超二,乃至超九。聲聞不能超二,何以故?智慧、功德、禪定力薄故。譬如二種師子:一、黃師子,二、白髮師子。黃師子雖亦能超,不如白髮師子王。如是等種種因緣,分別禪波羅蜜。
[0188c09] 復次,爾時菩薩常入禪定,攝心不動,不生覺觀,亦能為十方一切眾生,以無量音聲說法而度脫之,是名禪波羅蜜。
[0188c12] 問曰:
[0188c12] 如《經》中說:「先有覺觀思惟,然後能說法。」入禪定中,無語、覺觀,不應得說法;汝今云何言「常在禪定中,不生覺觀而為眾生說法」?
[0188c15] 答曰:
[0188c15] 生死人法,入禪定,先以語、覺觀,然後說法。
[0188c16] 法身菩薩離生死身,知一切諸法常住,如禪定相,不見有亂;法身菩薩變化無量身為眾生說法,而菩薩心無所分別。如阿修羅琴,常自出聲,隨意而作,無人彈者;此亦無散心、亦無攝心,是福德報生故,隨人意出聲。法身菩薩亦如是,無所分別,亦無散心,亦無說法相。是無量福德、禪定、智慧因緣故,是法身菩薩,種種法音隨應而出。慳貪心多,聞說布施之聲;破戒、瞋恚、懈怠、亂心、愚癡之人,各各聞說持戒、忍辱、禪定、智慧之聲。聞是法已,各各思惟,漸以三乘而得度脫。
[0188c27] 復次,菩薩觀一切法,若亂、若定,皆是不二相。餘人除亂求定。何以故?以亂法中起瞋想,於定法中生著想。
[0189a01] 如欝陀羅伽仙人得五通,日日飛到國王宮中食。王大夫人如其國法,捉足而禮。夫人手觸,即失神通。從王求車,乘駕而出,還其本處。入林樹間,更求五通,一心專至;垂當得時,有鳥在樹上急鳴,以亂其意。捨樹至水邊求定,復聞魚鬪動水之聲。此人求禪不得,即生瞋恚:「我當盡殺魚、鳥!」此人久後思惟得定,生非有想非無想處;於彼壽盡,下生作飛狸,殺諸魚、鳥,作無量罪,墮三惡道。是為禪定中著心因緣。
[0189a10] 外道如此,佛弟子中亦有。一比丘得四禪,生增上慢謂得四道。得初禪時,謂是須陀洹;第二禪時,謂是斯陀含;第三禪時,謂是阿那含;第四禪時,謂得阿羅漢。恃是而止,不復求進。命欲盡時,見有四禪中陰相來,便生邪見,謂:「無涅槃,佛為欺我。」惡邪生故,失四禪中陰,便見阿鼻泥犁中陰相,命終即生阿鼻地獄。諸比丘問佛:「某甲比丘阿蘭若,命終生何處?」佛言:「是人生阿鼻泥犁中!」諸比丘皆大驚怪:「此人坐禪、持戒,所由爾耶?」佛言:「此人增上慢,得四禪時,謂得四道故。臨命終時,見四禪中陰相,便生邪見,謂無涅槃;我是阿羅漢,今還復生,佛為虛誑。是時即見阿鼻泥犁中陰相,命終即生阿鼻地獄中。」是時,佛說偈言:
[0189a28] 是比丘受是惡道苦。
[0189a28] 是故知取亂相,能生瞋等煩惱;取定相,能生著。菩薩不取亂相,亦不取禪定相,亂、定相一故,是名禪波羅蜜。如初禪相,離欲除蓋,攝心一處。是菩薩利根智慧觀故,於五蓋無所捨,於禪定相無所取,諸法相空故。云何於五蓋無所捨?
[0189b05] 貪欲蓋非內非外,亦不兩中間。何以故?若內法有,不應待外生。若外法有,於我亦無患。若兩中間有,兩間則無處。
[0189b07] 亦不從先世來,何以故?一切法無來故。如童子無有欲,若先世有者,小亦應有。以是故,知先世不來,亦不至後世;不從諸方來,亦不常自有;不一分中,非遍身中;亦不從五塵來,亦不從五情出。無所從生,無所從滅。
[0189b13] 是貪欲,若先生,若後生,若一時生,是事不然。何以故?若先有生,後有貪欲,是中不應貪欲生,未有貪欲故。若後有生,先有貪欲,則生無所生。若一時生,則無生者、無生處,生者、生處無分別故。
[0189b17] 復次,是貪欲、貪欲者,不一不異。何以故?離貪欲,貪欲者不可得;離貪欲者,貪欲不可得,是但從和合因緣生。和合因緣生法,即是自性空。如是貪欲、貪欲者異不可得。若一,貪欲、貪欲者,則無分別。
[0189b21] 如是等種種因緣,貪欲生不可得。若法無生,是法亦無滅;不生、不滅故,則無定、無亂。
[0189b24] 若得諸法實相,觀五蓋則無所有,是時便知五蓋實相即是禪實相,禪實相即是五蓋。菩薩如是能知五欲及五蓋,禪定及支一相,無所依入禪定,是為禪波羅蜜。
[0189b28] 復次,若菩薩行禪波羅蜜時,五波羅蜜和合助成,是名禪波羅蜜。
[0189c01] 復次,菩薩以禪波羅蜜力得神通,一念之頃,不起於定,能供養十方諸佛華香、珍寶種種供養。
[0189c03] 復次,菩薩以禪波羅蜜力,變身無數,遍入五道,以三乘法教化眾生。
[0189c04] 復次,菩薩入禪波羅蜜中,除諸惡不善法入初禪,乃至非有想非無想定。其心調柔,一一禪中行大慈大悲;以慈悲因緣,拔無量劫中罪;得諸法實相智故,為十方諸佛及大菩薩所念。
[0189c09] 復次,菩薩入禪波羅蜜中,以天眼觀十方五道中眾生:見生色界中者,受禪定樂味,還墮禽獸中受種種苦。復見欲界諸天,七寶池中華香自娛,後墮醎沸屎地獄中。見人中多聞、世智辯聰,不得道故,還墮猪羊畜獸中,無所別知。如是等種種失大樂、得大苦,失大利、得大衰,失尊貴、得卑賤。於此眾生生悲心,漸漸增廣,得成大悲;不惜身命,為眾生故,懃行精進,以求佛道。
[0189c18] 復次,不亂、不味故,名禪波羅蜜。如佛告舍利弗:「菩薩般若波羅蜜中住,具足禪波羅蜜,不亂、不味故。」
[0189c20] 問曰:
[0189c20] 云何名亂?
[0189c20] 答曰:
[0189c20] 亂有二種:一者、微,二者、麁。微者,有三種:一、愛多,二、慢多,三、見多。云何愛多?得禪定樂,其心樂著愛味。云何慢多?得禪定時,自謂難事已得,而以自高。云何見多?以我見等入禪定,分別取相,是實餘妄語。是三,名為微細亂。從是因緣,於禪定退,起三毒,是為麁亂。味者,初得禪定,一心愛著,是為味。
[0189c27] 問曰:
[0189c28] 答曰:
[0189c29] 愛與禪相似。何以故?禪則攝心堅住,愛亦專著難捨。又初求禪時,心專欲得,愛之為性,欲樂專求,欲與禪定不相違故。既得禪定,深著不捨,則壞禪定。譬如施人物,必望現報,則無福德;於禪受味,愛著於禪,亦復如是。是故但以愛名味,不以餘結為味。
大智度論卷第十七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25 冊 No. 1509 大智度論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維習安大德提供,佛教電腦資訊庫功德會提供,眾生出版社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厚觀法師提供新式標點,其他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 19323 re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