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26n0011_001 如是語經 第1卷
■ CBETA 電子佛典集成 » 南傳 (N) » 第 26 冊 » No.0011 » 第 1 卷 ▲上一卷 ▼下一卷
[P.1] 如是語經
歸命彼世尊 應供正覺者
一集 第一品
一(一、一、一)
[0173a09] 然,我聞應供已說,世尊說此:「諸比丘!應斷一法。我說汝等不再來之成就者。何者一法?諸比丘!所謂貪法。我說汝等不再來之成就者。」世尊說此義,此處如是說:
「貪焚有情 依貪行惡
勝觀之人 正知斷貪
斷於此世 決不再來」
[0174a01] 我聞世尊說此義。
二(一、一、二)
[0174a04] 我聞應供已說,世尊說此:「諸比丘!應斷一法。我說汝等不再來之成就者。何 [P.2] 者一法?諸比丘!所謂瞋法。我說汝等不再來之成就者。」世尊說此義,此處如是說:
「瞋之有情 依瞋行惡
勝觀之人 正知斷瞋
斷於此世 決不再來」
[0174a09] 我聞世尊說此義。
三(一、一、三)
[0174a12] 我聞應供已說,世尊說此:「諸比丘!應斷一法。我說汝等不再來之成就者。何者一法?諸比丘!所謂癡法。我說汝等不再來之成就者。」世尊說此義,此處如是說:
「癡之有情 依癡行惡
勝觀之人 正知斷癡
斷於此世 決不再來」
[0175a03] 我聞世尊說此義。
四(一、一、四)
[0175a06] 我聞應供已說,世尊說此:「諸比丘!應斷一法。我說汝等不再來之成就者。何者一法?諸比丘!所謂忿法。我說汝等不再來之成就者。」世尊說此義,此處如是說:
「忿之有情 依忿行惡
勝觀之人 正知斷忿
斷於此世 決不再來」
[0175a11] 我聞世尊說此義。
[P.3] 五(一、一、五)
[0175a14] 我聞應供已說,世尊說此:「諸比丘!應斷一法。我說汝等不再來之成就者。何者一法?諸比丘!所謂覆法。我說法等不再來之成就者。」世尊說此義,此處如是說:
「覆之有情 依覆行惡
勝觀之人 正知斷覆
斷於此世 決不再來」
[0176a05] 我聞世尊說此義。
六(一、一、六)
[0176a08] 我聞應供已說,世尊說此:「諸比丘!應斷一法。我說汝等不再來之成就者。何者一法?諸比丘!所謂慢法。我說汝等不再來之成就者。」世尊說此義,此處如是說:
「慢之有情 依慢行惡
勝觀之人 正知斷慢
斷於此世 決不再來」
[0176a13] 我聞世尊說此義。
七(一、一、七)
[0177a03] [P.4] 我聞應供已說,世尊說此:「諸比丘!不通知不徧知一切,不能自彼而拋棄,不斷心者,不能盡苦。然則,諸比丘!通知一切徧知一切,自彼而拋棄,斷心者,得盡苦。」世尊說此義,此處如是說:
[0177a08] 我聞世尊說此義。
八(一、一、八)
[0177a11] 我聞應供已說,世尊說此:「諸比丘!不通知不徧知慢,不能自彼而拋棄,不斷心者,不能盡苦。然則,諸比丘!通知徧知慢,自彼而拋棄,斷心者,得盡苦。」世尊說此義,此處如是說:
「纏慢慢結 諸人喜有
不徧知慢 即將轉生
[P.5] 無慢斷慢 而解脫者
彼伏慢結 越一切苦」
[0178a04] 我聞世尊說此義。
九(一、一、九)
[0178a07] 我聞應供已說,世尊說此:「諸比丘!不通知不徧知貪,不能自彼而拋棄,不斷心者,不能盡苦。然則,諸比丘!通知徧知貪,自彼而拋棄,斷心者,得盡苦。」世尊說此義,此處如是說:
「貪婪有情 依貪行惡
勝觀之人 正知斷貪
斷於此世 決不再來」
[0178a13] 我聞世尊說此義。
一〇(一、一、一〇)
[0179a03] 我聞應供已說,世尊說此:「諸比丘!不通知不徧知瞋,不能自彼而拋棄,不斷心者,不能盡苦。然則,諸比丘!通知徧知瞋,自彼而拋棄,斷心者,得盡苦。」世尊說此義,此處如是說:
[P.6] 「瞋之有情 依瞋行惡
勝觀之人 正知斷瞋
斷於此世 決不再來」
[0179a09] 我聞世尊說此義。
[0179a10] 成就者品第一
[0179a11] 攝頌曰:
貪(一)、瞋(二)及癡(三)、忿(四)、覆(五)、慢為(六)、一切(七),慢(八)貪(九),瞋(一〇)更為二說,謂第一品。
一集 第二品
一一(一、二、一)
[0181a11] 我聞應供已說,世尊說此:「諸比丘!不通知不遍知癡,不能自彼而拋棄,不斷心者,不能盡苦。然則,諸比丘!通知遍知癡,自彼而拋棄,斷心者,得盡苦。」世尊說此義,此處如是說:
「癡之有情 依癡行惡
勝觀之人 正知斷癡
[P.7] 斷於此世 決不再來」
[0182a03] 我聞世尊說此義。
一二(一、二、二)
[0182a06] 我聞應供已說,世尊說此:「諸比丘!不通知不遍知忿,不能自彼而拋棄,不斷心者,不能盡苦。然則,諸比丘!通知遍知忿,自彼而拋棄,斷心者,得盡苦。」世尊說此義,此處如是說:
「忿之有情 依忿行惡
勝觀之人 正知斷忿
斷於此世 決不再來」
[0182a12] 我聞世尊說此義。
一三(一、二、三)
[0183a03] 我聞應供已說,世尊說此:「諸比丘!不通知不徧知覆,不能自彼而拋棄,不斷心者,不能盡苦。然則,諸比丘!通知徧知覆,自彼而拋棄,斷心者,得盡苦。」世尊說此義,此處如是說:
「覆之有情 依覆行惡
勝觀之人 正知斷覆
斷於此世 決不再來」
[0183a09] 我聞世尊說此義。
一四(一、二、四)
[0183a12] [P.8] 我聞應供已說,世尊說此:「諸比丘!我不觀他之一蓋如無明蓋,依彼〔無明〕蓋所覆,眾生長時馳騁流轉生死。何以故?諸比丘!依無明蓋所覆眾生,長夜馳騁流轉。」世尊說此義,此處如是說:
「他無一法 有覆羣生
日夜流轉 如為癡覆
然如捨癡 破除闇聚
更不流轉 亦無他因」
[0184a05] 我聞世尊說此義。
一五(一、二、五)
[0184a08] 我聞應供已說,世尊說此:「諸比丘!我不觀他之一結如愛結,依彼結相應,有情長夜馳騁流轉。何以故?諸比丘!與愛結相應,有情長夜馳騁流轉。」世尊說此義,此處如是說:
[P.9] 「愛為第二 長夜流轉
生此生彼 不超輪迴
知此災禍 愛之生時
無執愛心 比丘遊行」
[0185a01] 我聞世尊說此義。
一六(一、二、六)
[0185a04] 我聞應供已說,世尊說此:「諸比丘!我為有學、未得之人,為續住希求無上安穩之比丘等,作內緣之言者,諸比丘!我不觀他有一緣如如理作意之饒益。諸比丘!如理作意比丘捨離不善,修習善。」世尊說此義,此處如是說:
[P.10] 「正當之作意 有學比丘法
他無斯至要 將為得最善
比丘已正勉 將成苦之滅」
[0185a10] 我聞世尊說此義。
一七(一、二、七)
[0185a13] 我聞應供已說,世尊說此:「諸比丘!我為有學、未得之人,為續住希求無上安穩之比丘等,作外緣之言者,諸比丘!我不觀他有一緣如善知識之饒益。諸比丘!善知識之比丘捨離不善,修習善。」世尊說此義,此處如是說:
「善知識比丘 從順而恭敬
守知識言辭 有正知正念
一切結縛滅 次第將遂願」
[0186a05] 我聞世尊說此義。
一八(一、二、八)
[0186a08] [P.11] 我聞應供已說,世尊說此:「諸比丘!世間有所生一法,為眾生之不利,為眾生之不安樂,為眾生之不義,為不利,為天、人之苦生。何之一法?為破僧伽。即,諸比丘!僧伽之破壞時,有相互諍論事,有相互訶責,又相互凌蔑,又相互棄捨。於此處,若未敬信者則不敬信,又既敬信者為不敬信。」世尊說此義,此處如是說:
「惡者破僧伽 永劫生奈落
悅眾住非法 彼由安穩墮
破僧伽和合 永劫訶奈落」
[0187a01] 我聞世尊說此義。
一九(一、二、九)
[0187a04] 我聞應供已說,世尊說此:「諸比丘!世間有所生一法,為眾生之利,為眾生之 [P.12] 安樂,為眾生之義利,為天、人之樂生。何之一法?為僧伽之和合。即,諸比丘!僧伽和合時,無相互諍論,無相互訶責,無相互凌蔑,無相互棄捨。於此處若未敬信者而起敬信,既敬信者而增敬信。」世尊說此義,此處如是說:
「僧伽和合樂 有和合之德
住法悅和合 不由安穩墮
僧伽為和合 永劫樂天界」
[0187a11] 我聞世尊說此義。
二〇(一、二、一〇)
[0187a14] 我聞應供已說,世尊說此:「諸比丘!於世我以〔自己〕心〔差別智〕分析知有染污心一類人之心,此人死時,如負重擔,〔將生於〕地獄。所以者何?諸比丘!實彼心污染。則,諸比丘!於世一類之有情,因心被污而身壞死後,生於無幸處、惡趣、墮處、奈落。」世尊說此義,此處如是說:
[P.13] 「知世一類人污心 比丘之前佛宣義
彼心污者應死時 將生奈落入地獄
如彼放置所拾物 實因心污行惡趣」
[0188a07] 我聞世尊說此義。
[0188a09] 攝頌曰:
癡(一一)、忿(一二)、及覆(一三)、癡(一四)、欲(一五)、有學(「二」一六、一七),破(一八)、悅(一九)、及人(二〇),以稱品第二。
一集 第三品
二一(一、三、一)
[0191a06] 我聞應供已說,世尊說此:「諸比丘!於世我以〔自己〕心〔差別智〕分析知淨 [P.14] 心一類人之心,此人死時,如捨重擔〔生〕天界。所以者何?諸比丘!彼心之清淨。諸比丘!則因於世一類有情心淨,身壞死後生往善趣、天界。」世尊說此義,此處如是說:
「知世一類人淨心 佛宣此義比丘前
彼心淨者應死時 將生善趣往天界
如彼放置所拾物 實因有情心清淨」
[0191a13] 我聞世尊說此義。
二二(一、三、二)
[0192a03] [P.15] 我聞應供已說,世尊說此:「諸比丘!勿畏於福,諸比丘!此為樂、希、欲、愛、悅之同義語,此即是福。諸比丘!則我長時行作福時,能知長時之希、欲、愛、悅果報之經驗。七年間修習慈心,七壞成劫間不再來此世。諸比丘!於退轉劫間,正入光音天,於進轉劫間,生於空梵天宮。諸比丘!於此處我正見梵天、大梵天、征服者、不被征服者,見一切之權威者。諸比丘!我已三十六次為諸天主帝釋,更為法法王,戰克四方,使住民得安全,成就七寶轉輪王已幾百次。然對地方王國教說為何?諸比丘!於彼我如是思惟:『今我已為如斯大神力者、如斯大威力者,此於我為如何業果耶?為如何業之果報耶?』於彼我已如是思惟:『今我已為如斯大神力者、如斯大威力者,此於我為三業之果,為三業之果報,為布施、調御、節制之〔果報〕。』」世尊說此義,此處如是說:
[P.16] 「彼學未來樂根福 又修施靜與慈心
三之樂因修此法 無瞋樂界智者生」
[0193a01] 我聞世尊說此義。
二三(一、三、三)
[0193a04] 我聞應供已說,世尊說此:「諸比丘!有一法,若修習多作為者,攝持安住於現法之利與未來〔之利〕。何之一法?為向善法不放逸。諸比丘!若修習此一法多作為者,攝持安住於現法之利與未來〔之利〕。」世尊說此義,此處如是說:
「智者作福不放逸 智者攝持二之利
[P.17] 現法之利未來利 持現觀利智者言」
[0193a09] 我聞世尊說此義。
二四(一、三、四)
[0193a12] 我聞應供已說,世尊說此:「諸比丘!一人於〔一〕劫馳騁流轉者之骸骨、骨之堆積、骨之積聚,如彼毘補羅山之大。若善集彼者,且不被壞者〔可知此〕。」世尊說此義,此處如是說:
「一人一劫所積骨 如山之量大仙宣
摩揭陀耆梨跋提 靈鷲山毘補羅山
比前者高後者大 如山之量大仙宣
聖諦苦與苦之集 苦滅之道超苦事
[P.18] 由觀聖八支之道 最高七度馳騁後
其人已無一切結 為滅苦者大仙宣」
[0194a07] 我聞世尊說此義。
二五(一、三、五)
[0194a10] 我聞應供已說,世尊說此:「諸比丘!有一法,我說犯此之人,無不為惡業。何為一法?諸比丘!彼故為妄語。」世尊說此義,此處如是說:
「犯一法者為妄語 無不犯惡遮他世」
[0194a13] 我聞世尊說此義。
二六(一、三、六)
[0195a03] 我聞應供已說,世尊說此:「諸比丘!如我所知,若眾生知布施、均分之果報, [P.19] 則不與而食將不存,不住懷慳悋之污心。即令彼最後一搏,雖有最後一口食,或有可愛之物,將無不均分。何以故?諸比丘!如我所知,眾生不知如此布施、均分之果,故不與而食,住於懷慳悋之污心。」世尊說此義,此處如是說:
「均分果報有大果 如大仙宣眾生知
以清心拂悋嗇污 適時善施與聖者
與多人飯施應施 施主逝世到天界
行天上者滿欲喜 均分果報無悋嗇」
[0195a11] 我聞世尊說此義。
二七(一、三、七)
[0195a14] 我聞應供已說,世尊說此:「諸比丘!一切之有依福業,不彼慈心解脫十六 [P.20] 分之一值,惟彼慈心解脫光輝卓絕,且為照渡。諸比丘!譬如一切星光不彼月光十六分之一值,惟月光卓絕且為照渡。如是,諸比丘!一切之有依福業,不彼慈心解脫十六分之一值。惟彼慈心解脫光輝卓絕,且為照渡。諸比丘!譬如秋季雨期最後一月,清朗無雲,太陽昇空中,善滅空中一切暗,而光輝照渡。諸比丘!如是,一切之有依福業,不彼慈心解脫十六分之一值,惟彼慈心解脫光輝卓絕,且為照渡。諸比丘!譬如夜至晨時東方之明星,照渡光輝。諸比丘!如是一切之有依福 [P.21] 業,不彼慈心解脫十六分之一值,彼慈心解脫光輝卓絕,且為照渡。」世尊說此義,此處如是說:
「若人無限修慈念 見生依滅有結少
人若有慈無邪心 由彼而得為善人
向一切人有愍情 聖者施行無限福
法治眾生於滿地 王施如仙續遊行
〔馬之供犧人供犧 釘座強飲坐閂房〕
此與善修慈者比 不值十六分之一
[P.22] 不為殺業不使殺 不為征伐不使征
一切眾生使為慈 對於何人亦無怨」
[0197a03] 我聞世尊說此義。
[0197a05] 攝頌曰:
定心(二一)、福(二二)、二利(二三),毘補羅山(二四),知而故妄語(二五),知布施(二六)、修習慈(二七)此七經等,與前二十,此對一法說,集經二十七。
[0197a09] 一集終了,有關二法於下敘之。
二集 第一品
二八(二、一、一)
[0200a07] 我聞應供已說,世尊說此:「諸比丘!成就二法之比丘,於現法住於苦,有患, [P.23] 有惱,有焦慮,身壞死後,惡趣當可期待。何之為二?為不護諸根門及食不知量。諸比丘!成就此二法之比丘,於現法住於苦,有患,有惱,有焦慮,身壞死後,惡趣當可期待。」世尊說此義,此處如是說:
「眼耳鼻舌與身意 比丘不守此等門
食不知量不制根 身之苦受心之苦
日夜燒身又燒心 如此之人住於苦」
[0200a14] 我聞世尊說此義。
二九(二、一、二)
[0201a03] 我聞應供已說,世尊說此:「諸比丘!成就二法之比丘!於現法住於樂,無患, [P.24] 無惱,無焦慮,身壞死後,善趣當可期待。何為二?於護諸根門,食為知量。諸比丘!成就此等二法之比丘,於現法住於樂,無患,無惱,無焦慮,身壞死後,善趣當可期待。」世尊說此義,此處如是說:
「眼耳鼻舌與身意 比丘堅守此等門
食之知量制諸根 身之樂受心之樂
日夜不燒身與心 如此之人住於樂」
[0201a10] 我聞世尊說此義。
三〇(二、一、三)
[0201a13] 我聞應供已說,世尊說此:「諸比丘!此等焦惱有二法。何之為二?諸比丘!此 [P.25] 處某者不作善,不作拂惡,不作護畏;作惡,作頑固,作罪過。彼謂:『我已不作善』而煩惱,『我已作惡』而煩惱。諸比丘!此等為焦惱之二法。」世尊說此義,此處如是說:
「身為惡行 或語惡行
為意惡行 言他惡者
不為善業 多為不善
愚者身壞 生於奈落」
[0202a07] 我聞世尊說此義。
三一(二、一、四)
[0202a10] 我聞應供已說,世尊說此:「諸比丘!此等有不焦惱之二法。二之為何?諸比丘!此處某者作善,作拂惡,作護畏;不作惡,不作頑固,不作罪過。彼謂『我已 [P.26] 作善』而無惱,『我已不作惡』而無惱。諸比丘!此等為不焦惱之二法。」世尊說此義,此處如是說:
「身斷惡行 語斷惡行
斷意惡行 斷言他惡
不為不善 多為善業
賢者身壞 超生天界」
[0203a04] 我聞世尊說此義。
三二(二、一、五)
[0203a07] 我聞應供已說,世尊說此:「諸比丘!成就二法之人如負重擔,如此〔生〕於地獄。何之為二?為惡戒與惡見。諸比丘!成就此等二法之人如負重擔,如此〔生〕於地獄。」世尊說此義,此處如是說:
[0203a12] 我聞世尊說此義。
三三(二、一、六)
[0204a03] [P.27] 我聞應供已說,世尊說此:「諸比丘!成就二法之人如捨重擔,如此〔生〕於天界。何之為二?為善戒與善見。諸比丘!成就此等二法之人如捨重擔,如此〔生〕於天界。」世尊說此義,此處如是說:
[0204a08] 我聞世尊說此義。
三四(一、一、七)
[0204a11] 我聞應供已說,世尊說此:「諸比丘!無勤無愧之比丘不能〔證〕等覺,不能〔證〕涅槃,不能證無上之安穩。諸比丘!有勤有愧之比丘,得〔證〕等覺,得〔證〕涅槃,得證無上之安穩。」世尊說此義,此處如是說:
「無愧懶惰缺精進 無慚不敬惛眠多
如此比丘不努力 無上等覺不得至
[P.28] 有念有定有深慮 努力有愧不放逸
斷除生死之結縛 無上等覺今可至」
[0205a04] 我聞世尊說此義。
三五(二、一、八)
[0205a07] 我聞應供已說,世尊說此:「諸比丘!非為詭詐、矯妄、利養、恭敬、稱譽、勝利,非為眾人如是知我言我,而住於梵行。反而,諸比丘!為律儀,為捨離,而住於梵行。」世尊說此義,此處如是說:
「為捨為律儀 梵行不患打
沈行於涅槃 世尊之所說
如此之大道 大仙步行者
[P.29] 善守師之教 如佛之所示
遵彼之人人 將達滅苦邊」
[0206a01] 我聞世尊說此義。
三六(二、一、九)
[0206a04] 我聞應供已說,世尊說此:「諸比丘!非為詭詐、矯妄、利養、恭敬、稱譽、勝利,非為眾人如是知我言我,而住於梵行。反而,諸比丘!為通知為徧知,而住於梵行。」世尊說此義,此處如是說:
「為通知徧知 梵行不患打
沈行於涅槃 世尊之所說
此之為大道 大仙步行者
善守師之教 如佛之所示
踏彼之人人 將應為苦邊」
[0206a12] 我聞世尊說此義。
三七(二、一、一〇)
[0207a03] 我聞應供已說,世尊說此:「諸比丘!成就二法之比丘,於現法住於快樂、歡喜, [P.30] 對有漏之滅,有如理之努力。何之為二?憂可憂與對憂如理之努力。諸比丘!成就此等二法之比丘,於現法住於快樂、歡喜,對有漏之盡,如理之努力。」世尊說此義,此處如是說:
「對可憂事智者憂 有勤觀慧賢比丘
以此勤靜住無慢 苦盡相應心寂靜」
[0207a09] 我聞世尊說此義。
[0207a10] 品第一
[0207a11] [P.31] 攝頌曰:
兩種之比丘(二八、二九),焦惱不焦惱(三〇、三一),善惡依他世(三二、三三),有勤與無詐(三五、三六),快樂與歡喜,此等共為十。
二集 第二品
三八(二、二、一)
[0209a11] 我聞應供已說,世尊說此:「諸比丘!如來、應供、正自覺者多修行二尋思,為安穩尋思與孤獨尋思。諸比丘!如來無害之欣喜且無害之悅樂,諸比丘!如來多修行此無害之欣喜與無害悅樂處之尋思:『我依此威儀,對任何有情與非情,無有害事。』諸比丘!如來有孤獨之欣喜與孤獨之悅樂。諸比丘!如來多修行此孤獨之欣 [P.32] 喜與孤獨悅樂處之尋思:『捨離不善者。』是故諸比丘亦應住於無害之欣喜與無害之悅樂。諸比丘!汝等之中住於無害之欣喜與無害之悅樂,則將多修行尋思:『我等依此之威儀,對任何有情非情,無有害事。』諸比丘!應住於孤獨之欣喜與孤獨之悅樂。諸比丘!汝等之中住於孤獨之欣喜與孤獨之悅樂者則將多修行尋思:『我等捨離所有不善,所有未捨離者。』」世尊說此義,此處如是說:
「耐無可耐如來佛 修行彼之二尋思
一思安穩二孤獨 消暗大仙行彼岸
得利得力無有漏 竭盡渴愛解脫者
[P.33] 惟牟尼得最後身 斷慢老達彼岸者
立於山顛之巖者 下見每人於四方
彼之每有一切眼 賢者登上法之殿
彼無憂者沈於憂 下見生者惱人人」
[0210a13] 我聞世尊說此義。
三九(二、二、二)
[0211a03] 我聞應供已說,世尊說此:「諸比丘!如來、應供、正自覺者有二種之說法差別。何之為二?言:『見惡知惡』,此為第一之說法;言:『由見惡知惡而嫌厭、離、解脫』,此為第二之說法。」世尊說此義,此處如是說:
「愍諸眾生如來佛 見差別教說二法
[P.34] 見惡能知故離心 是為苦之將有終」
[0211a08] 我聞世尊說此義。
四〇(二、二、三)
[0211a11] 我聞應供已說,世尊說此:「諸比丘!無明為到達不善法之先驅,於後有無慚與無愧。然則,諸比丘!明是到達善法之先驅,於後有慚愧。」世尊說此義,此處如是說:
「此世彼世諸惡趣 無明為根望欲累
無慚不敬有惡欲 由彼生惡墮地獄
是故離貪欲無明 生明比丘斷惡趣」
[0212a03] [P.35] 我聞世尊說此義。
[0212a04] 第一誦品
四一(二、二、四)
[0212a07] 我聞應供已說,世尊說此:「諸比丘!甚不足者,乃聖慧不足之眾生,彼等於現法住於苦,有患、有惱、有焦慮,身壞死後,惡趣當可期待。諸比丘!其非不足者非聖慧不足之眾生,彼等於現法住於樂,無患、無惱、無焦慮,身壞死後,善趣當可期待。」世尊說此義,此處如是說:
「以慧不足執名色 見世同天思為真
良慧洞察世未來 生存之亡為正知
[P.36] 有思念者自覺者 羨有慧者最後身」
[0212a14] 我聞世尊說此義。
四二(二、二、五)
[0213a03] 我聞應供已說,世尊說此:「諸比丘!此等二種白法為護世間。何之為二?為慚及愧。諸比丘!若此等二種白法不護世間,在此世母或叔母或外叔母或阿闍梨之妻或師之妻,將無被識〔差別〕,恰如山羊、羊、雄雞、野豬、犬、豺,世間將陷於混亂。是故,諸比丘!此等二種之白法護世間,故有母或叔母或外叔母或阿闍梨之妻或師之妻被識〔別〕。」世尊說此義,此處如是說:
「若人常知慚與愧 白法為根免生死
[P.37] 若人常近慚與愧 增長梵行盡後有」
[0213a10] 我聞世尊說此義。
四三(二、二、六)
[0213a13] 我聞應供已說,世尊說此:「諸比丘!有無生、無有、無作、無為。諸比丘!若無無生、無有、無作、無為,於此處應不能知生、有、作、為之出離。是故,諸比丘!有無生、無有、無作、無為,故應能知生、有、作、為之出離。」世尊說此義,此處如是說:
「生有起作為不定 老死所襲病巢脆
渴愛導因不得悅 安越靜疑出離彼
[P.38] 無生無起無憂染 諸行靜安苦法無」
[0214a06] 我聞世尊說此義。
四四(二、二、七)
[0214a09] 我聞應供已說,世尊說此:「諸比丘!此等有二涅槃。何之為二?為有餘依涅槃界及無餘依涅槃界。諸比丘!有餘依涅槃界為何?諸比丘!於此處應供之比丘已盡漏,住於〔梵行〕,辨應作之事,捨負重擔,證得自義,以盡有結,依正智而解脫。彼五根安立,無傷彼事,故經驗喜與不喜,能感樂與苦。彼為滅貪、滅瞋、滅癡者,諸比丘!說彼為有餘依涅槃界。然,諸比丘!無餘依涅槃界為何?諸比丘!於此應供之比丘已盡漏,住於〔梵行〕,應作已辦,捨負重擔,證得自義,以盡有結,依正智而解脫。諸比丘!然於此生所覺知者已為無喜悅而清涼,諸比丘!說彼為無餘依涅槃。諸比丘!此為二涅槃界。」世尊說此義,此處如是說:
「此等二種涅槃界 具眼者依無依明
初界導者現法有 滅盡〔愛等〕有餘依
[P.39] 他滅未來一切有 成為臨終無餘依
知此無為之道者 盡導有者心解脫
逮達法味悅滅者 彼已捨此一切見」
[0215a08] 我聞世尊說此義。
四五(二、二、八)
[0215a11] 我聞應供已說,世尊說此:「諸比丘!心喜獨居,悅樂獨居,內住於心寂靜與隨順,不離靜慮,成就勝觀,增長空處。諸比丘!心喜獨居,悅樂獨居,內心寂靜與隨順,不離靜慮,成就勝觀,增長空處而住者,可期待二果中之一果,於現法智〔阿羅漢果〕或有煩惱之餘依成不還果。」世尊說此義,此處如是說:
[P.40] 「心靜慎思專念者 勝觀正法離諸欲
悅不放逸安穩者 因得減損近涅槃」
[0216a03] 我聞世尊說此義。
四六(二、二、九)
[0216a06] 我聞應供已說,世尊說此:「諸比丘!有應學者之勝利,有最上之慧,有解脫味,應住於四念處觀。諸比丘!有應學者之勝利,有最上之慧,有解脫味,住於至上四念處觀者,可期待二果中之一果,於現法智〔阿羅漢果〕或如有〔煩惱之〕餘依成不還果。」世尊說此義,此處如是說:
「圓滿有學不斷法 生之滅盡最上慧
彼牟尼持最後身 捨慢老之達彼岸
[P.41] 是故靜慮悅等持 熱心者見生滅盡
擁兵制魔比丘眾 超越為踰生死者」
[0216a14] 我聞世尊說此義。
四七(二、二、一〇)
[0217a03] 我聞應供已說,世尊說此:「諸比丘!應住於覺悟、正念、正知、等持、悅豫、勝觀此等,於諸善法勝觀時宜而住。諸比丘!覺悟、正念、正知、等持、悅豫、勝觀此等,於諸善法勝觀時宜之比丘,二果中被可期待一果,於現法智〔阿羅漢果〕或有煩惱之餘依成不還果。」世尊說此義,此處如是說:
「醒者聞此眠者覺 醒而勝寢醒無畏
[P.42] 醒為正念為正知 使勝觀者悅等持
彼於時宜修正法 集中於心可消暗
是故實而得覺醒 熱心成為有靜慮
生死斷絆賢比丘 無上菩提此將證」
[0217a12] 我聞世尊說此義。
四八(二、二、一一)
[0218a03] 我聞應供已說,世尊說此:「諸比丘!彼等二人以不捨彼,為墮無幸處奈落者。二人者誰?凡非梵行者稱為梵行者,又凡以無根非梵行誹謗修圓滿清淨之梵行者。諸比丘!此等二人以不斷彼,為墮無幸處奈落者。」世尊說此義,此處如是說:
「將言為而不為人 偽言墮落奈落人
[P.43] 此之二人身逝後 他世等為惡業者
頸披袈裟守惡法 惡人惡業生奈落
破戒無慚食團飯 如火灼熱之鐵丸」
[0218a10] 我聞世尊說此義。
四九(二、二、一二)
[0218a13] 我聞應供已說,世尊說此:「諸比丘!依二見所障礙之人與天或執著,或超越,而具眼者得見。然則,諸比丘!執著者為何?諸比丘!喜有,受天與人〔之身〕,享樂有,說彼滅有法時,心不踊躍,不晃耀,不成安穩,不成愛著,如是,諸比丘!或為執著者。然則,諸比丘!超越者為何?為有所惱,慚恥於〔有〕,續為嫌厭,歡 [P.44] 喜有滅。此見真實,身壞死後,被切斷而失,無再度死事,可謂安穩;此最勝,此為真實。諸比丘!如是或者成為超越。諸比丘!具眼者見為何?諸比丘!於此,見存在者為存在,見使存在者為使存在,成為入於存在之嫌惡、離貪、滅盡。諸比丘!具眼者如是見。」世尊說此義,此處如是說:
「若見存在超存在 如實解脫盡有愛
知離有非有之愛 比丘滅於無後有」
[0219a09] 我聞世尊說此義。
[0219a10] 二集終了
[0219a11] 攝頌曰:
二根(二八、二九)二焦惱(三〇、三一),依戒他世二(三二、三三),無愧(三四)二詭詐(三五、三六),可憂此等十(三七)。 [P.45] 尋思(三八)教說(三九)明(四〇),慧(四一)依法(四二)第五。無生(四三)界(四四)獨居(四五),學(四六)及依覺悟(四七),無幸處(四八)及見(四九),被明共十二。
三集 第一品
五〇(三、一、一)
[0222a08] 我聞應供已說,世尊說此:「諸比丘!此等為三不善根。三之為何?為貪不善根、瞋不善根、癡不善根。諸比丘!此等實為三不善根。」世尊說此義,此處如是說:
「貪瞋癡害惡心者 如竹自果自身生」
[0222a11] 我聞世尊說此義。
五一(三、一、二)
[0222a14] 我聞應供已說,世尊說此:「諸比丘!此等為三界。三之為何?為色界、無色界、滅界。諸比丘!此等實為三界。」世尊說此義,此處如是說:
「能識色界者 不停無色界
[P.46] 解脫滅界人 已為捨死者
無漏正自覺 身觸不死界
捨死離依著 現依著之捨
善說此三界 無憂離染道」
[0223a07] 我聞世尊說此義。
五二(三、一、三)
[0223a10] 我聞應供已說,世尊說此:「諸比丘!此等為三受。三之為何?為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諸比丘!此等實為三受。」世尊說此義,此處如是說:
「專念熟慮佛弟子 思念受與受之生
知導滅道止心時 滅受無欲入涅槃」
[0223a14] 我聞世尊說此義。
[P.47] 五三(三、一、四)
[0224a03] 我聞應供已說,世尊說此:「諸比丘!此等為三受。三之為何?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諸比丘!此等為三受。諸比丘!樂受由苦可見,苦受由投槍可見,不苦不樂受由無常可見。諸比丘!比丘之樂受雖由苦見,苦受由投槍見,不苦不樂受由無常見者。諸比丘!正見斷渴愛,退轉結縛,洞察正慢,滅苦處之比丘為聖者。」世尊說此義,此處如是說:
「由苦能見樂 由投槍見苦
賢者由無常 見不苦不樂
此正見比丘 此處解脫受
悟神通賢者 離世成牟尼」
[0224a12] 我聞世尊說此義。
[P.48] 五四(三、一、五)
[0225a01] 我聞應供已說,世尊說此:「諸比丘!此等為三求。三之為何?為欲求、有求、梵行求。諸比丘!此等實為三求。」世尊說此義,此處如是說:
「專念熟慮佛弟子 思念求與求之生
知導盡道止心時 盡求無欲入涅槃」
[0225a05] 我聞世尊說此義。
五五(三、一、六)
[0225a08] 我聞應供已說,世尊說此:「諸比丘!此等為三求。三之為何?為欲求、有求、梵行求。諸比丘!此等實為三求。」
[0225a10] 世尊說此義,此處如是說:
「欲求有求梵行求 貪等見處之堆積
由此執之以為真 解脫盡愛離諸貪
[P.49] 離欲捨求滅見處 盡求比丘無疑欲」
[0225a14] 我聞世尊說此義。
五六(三、一、七)
[0226a03] 我聞應供已說,世尊說此:「諸比丘!此等為三漏。三之為何?為欲漏、有漏、無明漏。諸比丘!此等實為三漏。」世尊說此義,此處如是說:
「專念熟慮佛弟子 思貪漏與漏之生
知導滅道止心時 盡漏無欲入涅槃」
[0226a07] 我聞世尊說此義。
五七(三、一、八)
[0226a10] 我聞應供已說,世尊說此:「諸比丘!此等為三漏。三之為何?為欲漏、有漏、無明漏。諸比丘!此等實為三漏。」世尊說此義,此處如是說:
[P.50] 「盡欲漏捨無明 破有漏無依著
解脫者服魔象 得成為最後身」
[0226a14] 我聞世尊說此義。
五八(三、一、九)
[0227a03] 我聞應供已說,世尊說此:「諸比丘!此等為三愛。三之為何?為欲愛、有愛、非有愛。諸比丘!此等實為三愛。」世尊說此義,此處如是說:
「與欲之世相應 心染有與非有
已結於魔之世 人人不得安靜
迷於生死眾生 死後將赴輪迴
是故應須斷離 有與非有之愛
能使達於漏盡 此世渡彼岸者」
[0227a10] 我聞世尊說此義。
五九(三、一、一〇)
[0227a13] [P.51] 我聞應供已說,世尊說此:「諸比丘!成就三法之比丘,超越魔域,如太陽之光輝。三之為何?諸比丘!於此,比丘成就無學之戒蘊,成就無學之定蘊,成就無學之慧蘊。諸比丘!成就此等三法之比丘,超越魔域,如太陽之光輝。」世尊說此義,此處如是說:
「持戒定慧者 超魔域如日」
[0228a04] 我聞世尊說此義。
[0228a05] 品第一
[0228a06] 攝頌曰:
根界(五〇、五一)及受二(五二、五三),且求二(五四、五五)漏二(五六、五七),愛(五八)更魔之域(五九),始終最上品。
三集 第二品
六〇(三、二、一)
[0230a05] 我聞應供已說,世尊說此:「諸比丘!此等為三福業。三之為何?為布施福業,戒福業,修習福業。諸比丘!此等實為三福業。」世尊說此義,此處如是說:
[P.52] 「未來樂根將學福 又施與靜修慈心
三之樂因修斯法 無瞋樂世智者生」
[0230a09] 我聞世尊說此義。
六一(三、二、二)
[0230a12] 我聞應供已說,世尊說此:「諸比丘!此等為三眼。三之為何?為肉眼、天眼、慧眼。諸比丘!此等實為三眼。」世尊說此義,此處如是說:
「肉眼天眼與慧眼 此等三眼為佛說
肉眼之生天眼道 無上慧眼以智生
得此慧眼比丘眾 此世將脫一切苦」
[0231a03] 我聞世尊說此義。
[P.53] 六二(三、二、三)
[0231a06] 我聞應供已說,世尊說此:「諸比丘!此等為三根。三之為何?為未知根、已知根、具知根。諸比丘!此等實為三根。」世尊說此義,此處如是說:
「勤學有學者 彼行直道者
滅盡煩惱智 由彼有知〔根〕
斯知解脫者 有世之滅盡
解脫成不動 我有無上智
賢者具此根 喜靜道〔涅槃〕
服魔與其象 成得最後身」
[0231a14] 我聞世尊說此義。
六三(三、二、四)
[0232a03] 我聞應供已說,世尊說此:「諸比丘!此等為三時。三之為何?為過去時、未來時、現在時。諸比丘!此等實為三時。」世尊說此義,此處如是說:
[P.54] 「想名之眾生 而立名之上
不識聖名者 為死所絆纏
是故識名者 不思為說者
識者心解脫 觸無上靜道
賢者實畏名 悅靜道〔涅槃〕
住法慎從戒 識者不入數」
[0232a11] 我聞世尊說此義。
六四(三、二、五)
[0232a14] 我聞應供已說,世尊說此:「諸比丘!此等為三惡行。三之為何?為身惡行、語惡行、意惡行。諸比丘!此等實為三惡行。」世尊說此義,此處如是說:
「身為惡行或語惡 為意惡行言他惡
[P.55] 不為善業多不善 愚者身壞生奈落」
[0233a04] 我聞世尊說此義。
六五(三、二、六)
[0233a07] 我聞應供已說,世尊說此:「諸比丘!此等為三妙行。三之為何?為身妙行、語妙行、意妙行。諸比丘!此等實為三妙行。」世尊說此義,此處如是說:
「捨身惡行語惡行 捨意惡捨語他惡
不為不善多為善 賢者身壞生天界」
[0233a11] 我聞世尊說此義。
六六(三、二、七)
[0233a14] 我聞應供已說,世尊說此:「諸比丘!此等為三清靜。三之為何?為身清靜、語清靜、意清靜。諸比丘!此等實為三清靜。」世尊說此義,此處如是說:
[P.56] 「身語意淨三無漏 離一切者持白淨」
[0234a03] 我聞世尊說此義。
六七(三、二、八)
[0234a06] 我聞應供已說,世尊說此:「諸比丘!此等為三寂默。三之為何?為身寂默、語寂默、意寂默。諸比丘眾!此等實為三寂默。」世尊說此義,此處如是說:
「身語意靜三無漏 謂無罪者持寂默」
[0234a09] 我聞世尊說此義。
六八(三、二、九)
[0234a12] 我聞應供已說,世尊說此:「諸比丘!不斷貪欲,不斷瞋恚,不斷愚癡者,諸比丘!此為魔所縛,〔陷於〕不解脫之魔網者,云為惡之傀儡。諸比丘!斷貪欲,斷瞋恚,斷愚癡者,諸比丘!此不為魔所縛,不〔陷於〕魔網之解脫者,謂非惡之傀儡。」世尊說此義,此處如是說:
[P.57] 「貪瞋無明之已去 修為如來梵天者
斷一切者超怒怖 不陷魔網為所縛」
[0235a04] 我聞世尊說此義。
六九(三、二、一〇)
[0235a07] 我聞應供已說,世尊說此:「諸比丘!不斷貪欲,不斷瞋恚,不斷愚癡之比丘、比丘尼,諸比丘!此有波浪,有渦卷,有種種之羅剎,言非渡海者。諸比丘!斷貪欲、斷瞋恚、斷愚癡之比丘、比丘尼,諸比丘!此無波浪,無渦卷,無種種羅剎而渡海,渡於彼岸,立於陸地,言為婆羅門。」世尊說此義,此處如是說:
「貪瞋無明已離者 種種羅剎有怖浪
[P.58] 今已渡過難渡海 脫世斷死止煩惱
已離苦者無後有 彼已逝者不還生
在世清靜修行者 我云死王增困惑」
[0236a01] 我聞世尊說此義。
[0236a02] 第二品
[0236a03] 偈頌曰:
福(六〇)眼(六一)及根(六二)時(六三),行二(六四、六五)為清淨(六六),寂默(六七)貪欲二(六八、六九)最上第二品。
三集 第三品
七〇(三、三、一)
[0237a13] 我聞應供已說,世尊說此:「諸比丘!我見成就身惡行,成就語惡行,成就意惡行,謗聖者,懷邪見,受邪見業之眾生,身壞死後,生於無幸處、惡趣、墮處、奈 [P.59] 落。諸比丘!實我說此,沙門婆羅門之任何者亦未曾聞。諸比丘!我見成就身惡行,成就語惡行,成就意惡行,謗聖者,懷邪見,受邪見業之眾生,身壞死後,生無幸處、惡趣、墮處、奈落。諸比丘!實亦唯我完全知此,完全見,完全理解。諸比丘!我見成就身惡行,成就語惡行,成就意惡行,謗聖者,懷邪見,受邪見業之眾生,身壞死後生無幸處、惡處、墮處、奈落。」世尊說此義,此處如是說:
「此處邪心談邪語 在身有為邪業者
短生學尠為不善 愚者身壞生奈落」
[0238a08] 我聞世尊說此義。
七一(三、三、二)
[0238a11] 我聞應供已說,世尊說此:「諸比丘!我見成就身妙行,成就語妙行,成就意妙 [P.60] 行,不非難聖者,懷正見,受正見業之眾生,身壞死後,生善趣、天界。諸比丘!我實說此,沙門婆羅門之任何者亦未曾聞。諸比丘!我見成就身妙行,成就語妙行,成就意妙行,不非難聖者,懷正見,受正見業之眾生身壞死後,生善趣天界。諸比丘!實唯我完全知此,完全見,完全理解。諸比丘!我見成就身妙行,成就語妙行,成就意妙行,不非難聖者,懷正見,受正見業之眾生,身壞死後生善趣天界。」世尊說此義,此處如是說:
「此處正心談正語 在身有為正業者
多學為善短生涯 賢者身壞生天界」
[0239a06] 我聞世尊說此義。
[P.61] 七二(三、三、三)
[0239a09] 我聞應供已說,世尊說此:「諸比丘!此等為三出離界。何之為三?欲〔界〕,出離此為捨棄;色〔界〕,出離此為無色;所有存在者、已作者、依緣起者,出離此為滅盡。諸比丘!此等實為三出離界。」世尊說此義,此處如是說:
「欲界之出離 知已越色界
勇猛者常觸 一切行之靜
正見之比丘 解脫在此處
賢者悟神明 離世成牟尼」
[0240a02] 我聞世尊說此義。
[P.62] 七三(三、三、四)
[0240a05] 我聞應供已說,世尊說此:「諸比丘!由色無色勝,由無色滅盡勝。」世尊說此義,此處如是說:
「入〔色〕界眾生 停無色界者
不知有滅〔界〕 唯知往他生
認識色〔界〕者 不停無色〔界〕
解脫滅界人 成為捨死者
無漏正自覺 身觸不死界
離依捨依者 無憂離染道」
[0240a13] 我聞世尊說此義。
七四(三、三、五)
[0241a03] 我聞應供已說,世尊說此:「諸比丘!世間有此等三兒存在。三之為何?為優 [P.63] 生、隨生、劣生。然則,諸比丘!優生兒為如何者?諸比丘!此處有兒童之父母,不歸依佛,不歸依法,不歸依僧,不慎殺生,不慎不與取,不慎欲邪行,不慎噓言,不慎飲穀酒及果酒之放逸行為,為犯戒成惡法者;對彼等之子為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慎殺生,慎不與取,慎欲邪行,慎噓言,慎飲穀酒及果酒之放逸行為,為具戒成善法者,諸比丘!如是實為優生兒。然則,諸比丘!隨生兒為如何者?諸比丘!此處有兒童之父母,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慎殺生,慎不與取,慎欲邪行,慎噓言,慎飲穀酒及果酒之放逸行為,具戒,成就善法者;彼等之子亦為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慎殺生,慎不與取,慎欲邪行,慎噓言,慎飲穀酒及果酒之放逸行為。諸比丘!如是實為隨生兒。然則,諸比丘!劣生兒為如何者?諸比丘!此處有兒童之父母,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慎殺生,慎不與取,慎欲邪行,慎噓言, [P.64] 慎飲穀酒及果酒之放逸行為,具戒,成就善法者;然而彼等之子不歸依佛,不歸依法,不歸依僧,不慎殺生,不慎不與取,不慎欲邪行,不慎噓言,飲穀酒及果酒之放逸行為,犯戒,成惡法者。諸比丘!如是實為劣生兒。諸比丘!於世間知此等三兒之存在。」世尊說此義,此處如是說:
「智者欲兒優隨生 不欲劣生損善家
世間兒等具信戒 不吝成為美信士
如同清淨之明月 出於叢雲之上端」
[0242a07] 我聞世尊說此義。
七五(三、三、六)
[0242a10] 我聞應供已說,世尊說此:「諸比丘!於世間存有此等三者。三之為何?為旱魃者,一處降雨者,一切處降雨者。然則,諸比丘!如何人為旱魃者?諸比丘!於此,此種人對一切人非為施與者,〔即〕對沙門、婆羅門、貧民、旅人、乞食、飲物、衣服、乘物、華鬘、香油、香水、臥床、住居、燈明之不與者,諸比丘!如是之人為 [P.65] 旱魃者。然則,諸比丘!如何之人為一處降雨者?諸比丘!於此,此種人對部份人為施與者,對部份人為非施與者,〔即〕對沙門、婆羅門、貧民、旅人、乞食、飲物、衣服、乘物、華鬘、香油、香水、臥床、住居、燈明之與者或不與者,諸比丘!如是之人為一處降雨者。然則,諸比丘!如何之人為一切處降雨者?諸比丘!於此,此種人向一切人施與,〔即〕對沙門、婆羅門、貧民、旅人、乞食、飲物、衣服、乘物、華鬘、香油、香水、臥床、住居、燈明之與者。諸比丘!於世間知有此等三者之存在。」世尊說此義,此處如是說:
「沙門婆羅門 貧者與旅人
[P.66] 不施飯水食 被擬惡旱魃
不施與某者 某者則被施
賢者擬此人 一地降雨者
總憐一切人 約澤乞食人
覺悅與誇讚 彼云多施與
雨雲立昇起 嚴轟空降雨
霽晴路流水 如浸高與低
此世之某者 所為乃如斯
彼以法為集 勉勵得富時
[P.67] 正以飯與水 將悅旅眾生」
[0244a04] 我聞世尊說此義。
七六(三、三、七)
[0244a07] 我聞應供已說,世尊說此:「諸比丘!希求此三樂,智者應護戒。三之為何?謂與我名譽,智者應護戒;謂使我生富,智者應護戒;我身壞死後欲生天界,智者應護戒。諸比丘!希求此等三樂,智者應護戒。」世尊說此義,此處如是說:
「智者應護戒 續求之三樂
彼得譽與富 逝將樂天界
縱然不為罪 如交已犯者
如將被疑罪 更為生非難
所有已犯者 如交為惡友
[P.68] 彼為如斯者 共住實如斯
於交者交 於觸者觸
染污之箭 瀆淨箭束
智者如耀巖 非是為惡友
吉祥草之葉 人喜欲包魚
草亦放惡臭 亦似如交愚
然以葉之人 欲包多揭羅
葉亦如放香 亦似交賢者
是故善與惡 自知葉籠中
[P.69] 智者交善人 不與惡人交
惡被曳奈落 善被導善趣」
[0245a12] 我聞世尊說此義。
七七(三、三、八)
[0246a03] 我聞應供已說,世尊說此:「諸比丘!此〔色〕身毀滅,識為染法,一切依著為無常、苦、轉變之法。」世尊說此義,此處如是說:
「知身之破識移易 見畏依著知生死
最勝寂靜克己者 為待涅槃之時至」
[0246a07] 我聞世尊說此義。
[P.70] 七八(三、三、九)
[0246a10] 我聞應供已說,世尊說此:「諸比丘!世諸眾生界相等、同類相親往,謂劣習之眾生,必交劣習眾生,勝習之眾生,必交勝習眾生。諸比丘!雖於過去時,世諸眾生界相等,同類相親往,謂劣習之眾生,必交劣習眾生,勝習之眾生,必交勝習眾生。諸比丘!劣習眾生,必交劣習眾生,勝習眾生,必交勝習眾生。諸比丘!雖於現在時,世諸眾生界相等,同類相親往。劣習眾生,必交劣習眾生,勝習眾生,必交勝習眾生。」世尊說此義,此處如是說:
「由交杜下生 不交則被芟
[P.71] 如凭木片者 將沉於大海
營生雖正直 將沈於懈怠
應避懈怠者 遠離無精進
禪思之聖者 智者應共住」
[0247a07] 我聞世尊說此義。
七九(三、三、一〇)
[0247a10] 我聞應供已說,世尊說此:「諸比丘!此等三法為導於有學之比丘之退失。三之為何?於此,諸比丘!有學之比丘有喜業,享樂業,耽於事業;有喜談話,享樂談話,耽於談話事;有喜睡眠,享樂睡眠,耽於睡眠。諸比丘!此等三法為導於有學之比丘退失。此等三法為導於有學之比丘不退失。三之為何?於此,諸比丘!有學 [P.72] 之比丘無喜業,無享樂業,無耽於事業;無喜談話,無享樂談話,無耽於談話;無喜睡眠,無享樂睡眠,無耽於睡眠。諸比丘!此等三法為導於有學之比丘不退失。」世尊說此義,此處如是說:
「樂談喜事業 喜眠為不遜
如斯比丘者 不得證菩提
然實無斯務 不耽亦無誇
如斯比丘者 得證正菩提」
[0248a07] 我聞世尊說此義。
[0248a08] 第三品
[0248a09] 攝頌曰:
二見(七〇、七一)出離(七二)、色(七三)、兒(七四)及旱魃擬(七五),樂(七六)及斷滅(七七)世(七八),退失(七九)共為十。
三集 第四品
八〇(三、四、一)
[0249a14] [P.73] 我聞應供已說,世尊說此:「諸比丘!此等有三不善尋思。三之為何?無輕蔑相應之尋思,利養、善稱譽、名聲相應之尋思,希求世利相應之尋思。諸比丘!有此等三不善尋思。」世尊說此義,此處如是說:
「親富譽敬受拘泥 與友共悅絆遠離
捨種種物離童獸 如斯比丘證菩提」
[0250a05] 我聞世尊說此義。
八一(三、四、二)
[0250a08] 「諸比丘!我見由恭敬而已被服〔慢心〕,使心消耗之眾生,身壞死後,生於無幸處、惡趣、墮處、奈落。諸比丘!我見由不被恭敬事而已被服〔憎心〕,使心之消耗眾生身壞死後,生於無幸處、惡趣、墮處、奈落。諸比丘!我見由恭敬、由不被恭敬,由彼之兩者被服,使心消耗之眾生,身壞死後,生於無幸處、惡趣、墮處、 [P.74] 奈落。是故,諸比丘!實我說此,他之沙門或婆羅門無有說:『諸比丘!我見由恭敬已被服,使心消耗之眾生,身壞死後,生於無幸處、惡趣、墮處、奈落。諸比丘!我見由不被恭敬事而已被服,使心消耗之眾生,身壞死後,生於無幸處、惡趣、墮處、奈落。諸比丘!我見由恭敬、由不被恭敬,由彼兩者已被服,使心消耗之眾生,身壞死後,生於無幸處、惡趣、墮處、奈落。』是故,諸比丘!實我完全知、完全見、完全理解者,為如是說:『諸比丘!我見由恭敬而已被服,使心消耗之眾生,身壞死後,生於無幸處、惡趣、墮處、奈落。諸比丘!我見由恭敬、由不被恭敬,由彼兩者已被服,使心消耗之眾生,身壞死後,生於無幸處、惡趣、墮處、奈落。』」
「續有被敬時 又不被尊敬
雖依彼兩者 不動三昧入
[P.75] 入於彼三昧 緻密為勝觀
悅者盡執著 斯謂為善人」
八二(三、四、三)
[0251a12] 「諸比丘!於諸天中,時時生此等三種天聲。三種為何?諸比丘!聖弟子之剃髮、鬚,著黃衣,思將出家為無家時,彼之心專,諸比丘!於諸天中生天聲:『此聖弟子已思與魔鬥。』諸比丘!此於諸天中,時時生第一天聲。復次,諸比丘!聖弟子住於相應,住於行七菩提分法修習時,彼之心專,諸比丘!於諸天中生天聲:『此聖弟子開始與魔鬥。』諸比丘!此於諸天中時時生第二天聲。復次,諸比丘!聖弟子住於現法、自證通達,以盡無漏,無漏心解脫與慧解脫時,諸比丘!彼之心專,於諸天中生天聲:『此聖弟子戰捷,住於征服彼之戰線。』諸比丘!此於諸天中時時生第三天聲。實諸比丘!於諸天中成為生此等三種之天聲。」
[P.76] 「我見戰勝者 自覺之弟子
諸天亦常譽 業話將稱讚
打勝死之軍 解脫無障礙
讚此氣高者 『汝已捷難捷』
實續有得彼 諸天之稱讚
如服死之力 彼等將讚彼」
八三(三、四、四)
[0252a14] 「諸比丘!天子將歿天身時,顯五前兆:『花鬘萎,衣服破,腋下汗流,體成醜,天子已不欣天之座』。依此,諸比丘!諸天知:『此天子將死』,而以三種語鼓舞之: [P.77] 『君!行於善趣,行於善趣而得善得,得善得君將成善安立。』」被如是言,有比丘如是白世尊言:「世尊!諸天稱為善趣者,為何處耶?又世尊!諸天之稱為善得者,為何物耶?又世尊!諸天稱為善安立者為何事耶?」「諸比丘!唯人間界稱為善趣者。為人得信如來所說之法與律,諸比丘!此為諸天稱為善得者。而其信安立,根深定著,於世間沙門、婆羅門、天魔、梵天或由任何者堅固而無被捨去,諸比丘!此稱為諸天之善安立者。」
「天子天身命終時 諸天勉勵三聲起
君行與人親善趣 人得正法無上信
[P.78] 此外立信定生根 克知正法命不搖
身斷惡行語斷惡 意斷惡行斷言他
身善語善以為行 以意為善不依身
由施依身為大福 使他亦死入梵行
天子死時諸天知 幾度勉勵天子行」
八四(三、四、五)
[0254a03] 「生於世間此三種人為多數人之利,為多數人之樂,為對世中之哀愍,為天人義 [P.79] 樂而生。三之為何?諸比丘!於此,如來、應供、正自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出現於世。佛於始善、中善、終善開闡善法,說具義、具文、具法,明無比類完全清淨梵行。諸比丘!此為生於世間之第一人,為多數人之利,為多數人之樂,為對世中之哀愍,為天人之義樂而生。復次,諸比丘!彼師之弟子有阿羅漢,盡諸煩惱,已無所作,捨重擔,得自義利,離諸有結,依正智而為解脫。彼於始善、中善、終善,說具義、具文、具法,明無比類完全清淨梵行。諸比丘!此為生於世間之第二人,為多數人之利,為多數人之樂,為對世中之哀愍,為天人之義樂而生。復次,諸比丘!彼師之弟子有有學者,多聞修道具戒行,彼於初善、中善、終善,說具文、具義、具法,明無比類完全清淨梵行。諸比丘!此為生於世間之第三人,為多數人之利,為多數人之樂,為對世中之哀愍,為天人之義樂而生。實諸比丘!生於此世間此等三種人,為多數人之利,為多數人之樂,為對世中之哀愍,為天人之義樂而生。」
「師為世大仙 從彼者心厚
[P.80] 有學者克學 多聞且具戒
天人師三人 與光與宣法
開不死之戶 諸人將盡絆
無上之導師 示以攀尋道
善逝之教真 成為苦之終」
八五(三、四、六)
[0255a10] 「諸比丘!應修不淨觀,汝等緊持出入息念於內心之前,就諸行住於無常觀。諸比丘!若住不淨觀,則應於淨界捨貪心,若賢持出入息念於內心之前,則由外無有 [P.81] 碎尋思者,若對諸行住無常觀,則捨離諸無明成為生諸明。」
「思身不淨念呼吸 諸行之靜常熟見
正見比丘實解脫 賢者離世成牟尼」
八六(三、四、七)
[0256a03] 「比丘入於法、隨法,有此隨法,如說明所謂此『入於法、隨法』,彼唯續說法而不說非法,或唯繼續法之尋思而不尋思非法之尋思,滅此兩者而住於忍辱、正念、正知。」
[P.82] 「樂法欣法隨念法 顧法比丘持正法
若行立坐又亦臥 調整內心入安穩」
八七(三、四、八)
[0256a10] 「諸比丘!此等三不善尋思,為作諸闇黑者,不作〔慧〕眼者,作無智,慧盡者,碎〔惡〕之滅者,不資〔煩惱之〕寂滅者。三之為何?諸比丘!欲尋思作諸闇黑,不作慧眼者,作無智者,為慧盡者,碎〔惡之〕滅者,不資煩惱之寂滅者。諸比丘!恚尋思作諸闇黑者,不作慧眼者,作無智者,為慧盡者,碎惡之滅者,不資〔煩惱之〕寂滅者。諸比丘!害尋思作諸闇黑者,不作〔慧〕眼者,作無智者,為慧盡者,碎〔惡之〕滅者,不資〔煩惱之〕寂滅者。實諸比丘!此等三不善尋思作諸闇黑者,不作〔慧〕眼者,作無智者,為慧盡者,碎〔惡之〕滅者,不資〔煩惱之〕寂滅者。諸比丘!此等三善尋思不作諸闇黑者,作〔慧〕眼者,作智者,增長慧者,不碎〔惡之〕滅者,資〔煩惱之〕寂滅者。三之為何?諸比丘!出離尋思不作諸闇黑者,作〔慧〕眼者,作智者,增長慧者,不碎〔惡之〕滅者,資〔煩惱之〕寂滅者。諸 [P.83] 比丘!無恚尋思不作諸闇黑者,作〔慧〕眼者,作智者,增長慧者,不碎〔惡之〕滅者,資〔煩惱之〕寂滅者。諸比丘!無害尋思不作諸闇黑者,作〔慧〕眼者,作智者,增長慧者,不碎〔惡之〕藏者,資〔煩惱之〕寂滅者。然諸比丘!此等三善尋思不作諸闇黑者,作〔慧〕眼,作智者,增長慧者,不碎〔惡之〕滅者,資〔煩惱之〕寂滅者。」
「懷三善尋思 更捨三惡者
彼靜尋伺事 如雨之除塵
尋思之靜心 彼入安穩道」
八八(三、四、九)
[0258a03] 「諸比丘!此等有三內之污,內之敵,內之敵愾心,內之殘忍性,內之反對性。三之為何?諸比丘!貪欲為內之污,內之敵,內之敵愾心,內之殘忍性,內之反對性。諸比丘!瞋恚為內之污,內之敵,內之敵愾心,內之殘忍性,內之反對性。諸比丘!愚癡為內之污,內之敵,內之敵愾心,內之殘忍性,內之反對性。實諸比丘!此等有三內之污,內之敵,內之敵愾心,內之殘忍性,內之反對性。」
「貪者招不義 貪者心跳躍
由內心起畏 而人不自覺
貪者不知義 貪者不見法
[P.84] 貪已服人時 有盲與闇黑
是故捨貪心 應貪不貪者
由彼能捨貪 如由蓮落露
瞋心招不義 瞋使心跳躍
由內心起畏 而人不自覺
瞋者不知義 瞋者不見法
瞋已服人時 有盲與闇黑
是故捨瞋心 應瞋不瞋者
由彼能捨瞋 多羅果落枝
愚者招不義 愚者心跳躍
由內心起畏 而人不自覺
癡者不知義 癡者不見法
愚已服人時 有盲與闇黑
[P.85] 是故捨愚癡 應癡不癡者
彼總斷愚癡 如日昇於闇」
八九(三、四、一〇)
[0259a14] 我聞應供已說,世尊說此:「諸比丘!由三惡法所征服,心消耗之提婆達多,難免永劫住於惡趣、奈落。三之為何?諸比丘!惡欲所征服,心消耗之提婆達多,難免永劫住於惡趣、奈落。諸比丘!惡友所征服,心消耗之提婆達多,難免永劫住於惡趣、奈落。且〔未達〕最上應作之事,僅依此世事,又彼停止修習〔上人法〕,功終於半。實諸比丘!由此等三惡法所征服,心消耗之提婆達多,難免永劫住於惡趣、奈落。」世尊說此義,此處如是說:
「心懷惡欲者 勿生任何世
如復為惡欲 彼應知惡趣
[P.86] 彼提婆達多 我聞謂智者
崇為修身者 譽己高如焰
一切為懈怠 彼惱佛如來
可怖阿鼻獄 彼入四之門
以謂無惡業 背反清靜者
心污失恭敬 只將觸惡果
思將以毒瓶 沾污大海人
以彼應不得 實海較彼大
彼以惡言辭 損害如來者
[P.87] 行正心善佛 彼之言不及
智者作斯友 一切應從彼
成道之比丘 將成苦之滅」
[0261a06] 我聞世尊說此義。
[0261a07] 第四品
[0261a08] 攝頌曰:
尋思(八〇)恭敬(八一)聲(八二),死(八三)世間(八四)不淨(八五),法(八六)闇黑所作(八七),污(八八)提婆達多(八九)以上第四品,此等共為十。
三集 第五品
九〇(三、五、一)
[0263a05] 我聞應供已說,世尊說此:「諸比丘!此等有三勝信。三之為何?諸比丘!於無足、二足、四足、多足、有色、無色、有想、無想、及非想、非非想之諸有情中, [P.88] 應供、正自覺者、如來宣說為勝者。諸比丘!信佛之人為信最勝者,更有信最勝之勝果。諸比丘!於有為、無為之諸法中,離貪宣說為最勝者。彼已離慢無渴、捨執著、斷流轉、盡愛、無貪滅盡之涅槃。諸比丘!信法之人為信最勝者,更信最勝之勝果。諸比丘!於諸僧伽眾中,為四雙者、八輩者如來之弟子僧伽,宣說為勝者。此世尊之弟子僧伽被尊敬、被恭敬、被供養、應被合掌,為世間無上之福田。諸比丘!信僧伽之人為信最勝者,更信最勝之勝果。實此等三之勝信。」世尊說此義,此處如是說:
「信最勝者知勝法 無上應施信勝佛
無貪安靜信勝法 無上福田信勝僧
[P.89] 施與勝者增勝福 勝壽色譽增悅力
賢人勝法與勝者 為天或人悅勝果」
[0264a04] 我聞世尊說此義。
九一(三、五、二)
[0264a07] 「諸比丘!此最後之生活即為托鉢。諸比丘!此托鉢者,手持鉢遊行世間之謂,諸比丘!此賢善男子為〔勝〕義而成行。不曾被王捕者,不曾被盜賊拉致者,不為負債〔而為出家者〕,不為怖畏〔而為出家者〕,不為生息〔增加氣力〕而為者,不只如此,已使陷入生、老、死、愁、悲、苦、憂、惱之苦者為滅苦者。是故,應知此無比類苦蘊之終。諸比丘!若出家之善男子而有切望,對欲而懷劇情,懷恚心, [P.90] 懷邪思,為放逸而無知解,不堅固,懷惑心,有自性根者,譬如,諸比丘!如火葬場之炬火,兩端已燃,其中間塗糞,於聚落不為薪之用,於林間〔不為木材之用〕。同樣,諸比丘!我為此說,此者〔一方〕為捨在家之享樂,而亦〔另一方〕未成滿沙門之勝義。」
「世間人之樂 恰捨沙門義
續被失棄捨 如捨燒場火
破戒無慚者 將食國之飯
灼熱如火焰 不外食鐵丸」
九二(三、五、三)
[0265a08] [P.91] 「諸比丘!若比丘執和合衣之裳由後隨行,將亦踏我足跡,彼若有切望,對欲懷劇情、懷恚心、懷邪思惟,放逸而無知解,不堅固,懷惑心,如有自性根,則彼由我,或我由彼相遠。所以者何?諸比丘!彼比丘不見法,不見法者則不見我。諸比丘!若彼比丘雖住百由旬之處,彼若無切望,對欲不懷劇情,不懷恚心,不懷邪思惟,不放逸而為知解,堅固而為一境心,若有護根,則彼於我或我於彼相近。所以者何?諸比丘!彼之比丘見法,見法者則見我。」
「若彼雖隨者 大欲心顛倒
欲求由無欲 清涼不清涼
貪婪由離欲 更應見遠離
解法善學法 斯則為智者
[P.92] 如深池之底 無欲者鎮心
無欲者無欲 清涼者清涼
離欲者離貪 更應見接近」
九三(三、五、四)
[0266a09] 「諸比丘!此等有三火。三之為何?為貪火、瞋火、癡火。實諸比丘!此等為三火。」
「貪之焰染欲 燒人已麻痺
瞋之焰殺生 〔燒〕懷惡心人
癡之焰燒迷 不知聖法者
悅我身之人 此等不知焰
奈落與傍生 修羅餓鬼境
[P.93] 彼等被魔縛 諸苦不得脫
日夜依法者 正自覺之教
常由不淨想 消滅貪之焰
勝人以恩慈 消滅癡之焰
以證所得慧 〔消〕滅癡之焰
賢者消滅彼 日夜不厭倦
無殘越諸苦 無殘為圓寂
有識聖見者 智者依正智
善知生滅者 不行於後有」
九四(三、五、五)
[0267a13] [P.94] 「諸比丘!比丘應以種種方法考察,彼考察彼知解不流於外,〔不使顛倒〕,不安立於內,不取愛等,不怖未來,無有生老死之苦因。」
九五(三、五、六)
[0268a05] 「諸比丘!此等有三欲生。三之為何?為現欲、化樂〔欲〕、他化自在〔欲〕。實諸比丘!此等有三欲生。」
「有現在欲者 向他受用欲
他化自在天 與化樂諸天
智者於欲樂 此處彼處有
天與人捨離 斷除一切欲
[P.95] 切愛喜執著 切斷難越流
無殘為圓寂 無殘越諸苦
有識聖見者 智者依正智
善知生滅法 不行於後有」
九六(三、五、七)
[0269a03] 「諸比丘!與欲之繫縛相應,與有之繫縛相應為再來者,彼歸來此世之生。諸比丘!不被欲繫縛之束縛,不與有之繫縛相應為不還,彼不歸來此世。諸比丘!不被欲繫縛之束縛,不被有繫縛之束縛為阿羅漢〔應供〕,有漏盡。」
「欲絆與生世 兩者纏眾生
[P.96] 生死於輪迴 斷欲未盡漏
纏綿於生世 言為不還者
如是斷輪迴 無慢與後有
能得漏盡者 此世達彼岸」
[0269a11] 第三誦品
九七(三、五、八)
[0269a14] 「諸比丘!戒善、法善、慧善比丘,完全住於此法、律而可謂上人。然則,諸比丘!戒善比丘為如何?諸比丘!此處有有戒比丘住於波羅提木叉律儀之抑制,具足行與行處,對微細罪亦見畏,懷學學處。如是,實諸比丘!為戒善比丘。此為善於 [P.97] 戒者。又法善者為如何?諸比丘!於此,比丘住於相應七菩提分法之修習行。如是,實諸比丘!為法善比丘。此為善於法者。又慧善者為如何?諸比丘!於此,比丘盡諸漏,於現法自以通知,住於實證,到達無漏心解脫、慧解脫。如是,實諸比丘!成為慧善比丘。如是戒善、法善、慧善者完全住於此法、律而言為上人。」
「身語意無惡 言為善戒者
知慚之比丘 善法達正覺
隨念之比丘 言為善法者
知苦捨此世 言為善慧者
無漏之比丘 無惱斷輪迴
一切世間闇 言為皆捨者」
[P.98] 九八(三、五、九)
[0271a01] 「諸比丘!有此等二施,是財施及法施。諸比丘!此等二施中,法施為最勝。諸比丘!此等有二均分,為財均分及法均分。諸比丘!此等二均分中,法均分為最勝。諸比丘!此有二攝益,為財攝益與法攝益。諸比丘!此等二攝益中,法之攝益為最勝。」
「世尊宣均分 勝施言無上
心靜得勝覺 智者常不祀
談善逝之教 聞者心安靜
善逝教厚者 可淨彼勝的」(阿羅漢果為勝的)
九九(三、五、一〇)
[0271a11] 我聞應供已說,世尊說此:「諸比丘!我識婆羅門依法證三明,非唯用口語。然 [P.99] 諸比丘!我識婆羅門依法證三明,非唯用口語為何?諸比丘!於此,比丘隨念種種之宿住,譬如一生、二生、三生、四生、五生、十生、二十生、三十生、四十生、五十生、百生、千生、百千生、幾壞劫、幾成劫、幾壞成劫,我於彼處如是名、如是姓、為如是族,如是〔喫〕食,受如是苦樂,為如是壽限,彼由其處歿已,生於彼處,我於彼處如是名、如是姓、為如是族,如是〔喫〕食,受如是苦樂,為如是壽限,彼由彼處歿而生於此處,如是彼憶相狀而隨念種種宿住,此為彼證第一之明。無明滅而明生,闇黑拂而光明生,彼不放逸、勇猛如捨己而住時。復次,諸比丘!比丘以清淨超人之天眼見眾生之死、生、劣、勝、妙色、惡色、善趣、惡趣之業而知眾生之生。實此等之眾生成就身惡行,成就語惡行,成就意惡行,謗聖者,懷邪見,受邪見之業,彼等身壞死後,生於無幸處、惡趣、墮處、奈落。或實此等眾生成就身妙行,成就語妙行,成就意妙行,不謗聖者,懷正見,受正見之業,彼等身 [P.100] 壞死後,生於善趣、天界。如是以清淨超人天眼……乃至知應眾生……業而生,此為彼證第二明。無明滅而明生,闇黑拂而光明生,彼不放逸、勇猛,如捨己而住時。復次,諸比丘!比丘住於到達實證,於現法以自通知盡諸漏,無漏之心解脫、慧解脫,此為彼證第三明。無明滅而明生,闇黑拂而光明生,彼不放逸、勇猛,如捨己而住時。如是,我非唯用口語,依法識〔證〕三明婆羅門。」世尊說此義,此處如是說:
「非只唯口〔語〕 隨念為宿住
我知婆羅門 天界惡趣知
種種宿住知 天界惡趣見
或者得盡生 神通為牟尼
[P.101] 依此三之明 三明婆羅門
我非只唯口 言彼為三明」
[0273a07] 我聞世尊說此義。
[0273a08] 第五品
[0273a09] 攝頌曰:
勝信(九〇)與生活(九一),和合(九二)火(九三)考察(九四),生(九五)欲(九六)善(九七)施(九八)法(九九),此等共為十。
[0273a12] 三集終了
四集
一〇〇(四、一)
[0275a10] 我聞應供已說,世尊說此:「諸比丘!我為淨手之乞者,最後身之婆羅門,為無上之內科醫、外科醫。汝等為我實子,由口生、由法生,依法為法之後繼者,非財之後繼者。諸比丘!此等有二施,為財施及法施。諸比丘!此等二施中,法施為最 [P.102] 勝。諸比丘!此等有二均分,有財均分及法均分。諸比丘!此等二均分中,法均分為最勝。諸比丘!此等有二攝益,為財攝益及法攝益。諸比丘!此等二攝益之中,法攝益為最勝。諸比丘!此等有二供養,為財供養及法供養。諸比丘!此二供養中,法供養為最勝。」世尊說此義,此處如是說:
「一切有類如來愍 法之供養為不惜
有之彼岸人天到 有情歸命於如來」
[0276a05] 我聞世尊說此義。
一〇一(四、二)
[0276a08] 「諸比丘!此等四為瑣物而易得,且此等為無訶責者。四之為何?衣之糞掃衣為瑣物而易得,且此為無訶責之物。諸比丘!食物之飯團為瑣物而易得,且此為無訶 [P.103] 責之物。諸比丘!坐臥樹下為瑣物而易得,且彼為無訶責之物。諸比丘!作家畜之尿為藥品是瑣物而易得,且為無訶責之物。實諸比丘!此等之四為瑣物而易得,且彼為無訶責之物。是故,諸比丘!比丘依瑣物且易得之物而滿足,我謂此為沙門分。」
「不惡瑣瑣易得物 衣食臥藥心滿足
就此四物心離苦 快樂之敵無能擊
比丘知足不放逸 沙門保法應修者」
一〇二(四、三)
[0277a04] 「諸比丘!我說知者、見者有有漏之盡,非不知者,非不見者。然諸比丘!於知何者、見何者有有漏之盡?諸比丘!此為苦!知者見者為盡有漏者。諸比丘!此為 [P.104] 苦之因,知者見者為盡有漏者。諸比丘!此為苦之滅盡,知者見者為盡有漏者。諸比丘!此為到苦滅盡之道,知者見者為盡有漏者。實諸比丘!如是知者見者有有漏之盡。」
「勤學有學者 能行直道者
滅盡〔煩惱〕上 知根第一智
更知解脫者 勝有解脫智
盡世離輪迴 生智於漏盡
放任懈怠者 無智為愚者
一切絆離脫 不能到涅槃」
一〇三(四、四)
[0278a03] [P.105] 「諸比丘!任何之沙門或婆羅門若『此是苦』不如實知,『此是苦因』不如實知,『此是苦之滅盡』不如實知,『此是到苦滅盡之道』,亦不如實知。諸比丘!我不以彼等為沙門或婆羅門,於諸沙門中不思為沙門,於諸婆羅門中不思為婆羅門,且命終之時,於現法彼等不能以自通知沙門之義、婆羅門之義,未到達實證。是故,實諸比丘!如何之沙門婆羅門若如實知此是苦,如實知此是苦之因,如實知苦之滅盡,如實知苦滅盡之道,諸比丘!以彼等為沙門或婆羅門,且於諸沙門中思為沙門,於諸婆羅門中思為婆羅門,且命終之時,於現法彼等以自通知沙門之義、婆羅門之義,住於到達實證。」
[P.106] 「不知苦與苦之因 何處皆苦無不現
又復不知苦滅道 心慧解脫遺失者
不得根絕生老到 雖然知苦與苦因
何處皆苦無遺者 又知苦滅之行道
能持心慧解脫者 不到生老得根絕」
一〇四(四、五)
[0279a04] [P.107] 「諸比丘!具足戒,具足定,具足慧,具足解脫,具足解脫智見之比丘為說諭者、教授者、說示者、訓誡者、使感動者、使滿足者、正法完全說明者。是故,諸比丘!我告如是比丘眾所聞之事甚為有益,又諸比丘!我告近如是比丘眾甚為有益,諸比丘!我告侍斯比丘眾甚為有益,又諸比丘!我告隨念斯比丘眾甚為有益,又諸比丘!我告模倣斯比丘眾甚為有益。所以者何?諸比丘!對斯比丘眾奉仕尊敬扈從者,若戒蘊雖未圓成,則修習至圓成;若定蘊雖未圓成,則修習至圓成;若慧蘊雖未圓成,則修習至圓成;若解脫蘊雖未圓成,則修習至圓成;若解脫智見蘊雖未圓成,則修 [P.108] 習至圓成。如是,諸比丘!彼等言為教師,言為商主,言為離過患,言為滅闇者,言為與明者,言為榮光輝耀者,言為放光彩者,言為揭炬火者,言為與光者,言為聖者,言為具眼者。」
「心鎮氣高正生者 知因而知悅之生
照輝正法放光輝 與光與明賢伶俐
為具眼者離過者 持有正智實聞法
[P.109] 賢者深知生之滅 不往後有離生死」
一〇五(四、六)
[0280a06] 「諸比丘!比丘生起渴愛處,此等為四愛生起之因。四之為何?諸比丘!比丘因衣服生起渴愛處。或諸比丘!比丘因團飯生起渴愛處。或諸比丘!比丘因坐臥處生起渴愛處。或諸比丘!因此處之有,彼處之有,比丘生起渴愛處。」
「愛為第二者 長時有流轉
此處彼處有 不超輪迴有
於愛生之時 能知此過患
無愛心不執 比丘將遊行」
一〇六(四、七)
[0281a03] 「諸比丘!於家父母,被子等尊敬,彼等之家同於梵天之家。諸比丘!於家父母 [P.110] 被子等尊敬,彼等之家同於古天人之家。諸比丘!於家父母被子等尊敬,彼等之家同於先師之家。諸比丘!於家父母被子等尊敬,彼等之家同於應受崇拜者之家。諸比丘!所謂梵天者,此乃父母之謂。諸比丘!所謂古天人者,此乃父母之謂。諸比丘!所謂先師者,此乃父母之謂。諸比丘!所謂應受崇拜者,此乃父母之謂。所以者何?諸比丘!父母是子等大照顧者、保護者、養育者、引導此世者。」
「梵天與先師 家庭之父母
子等應供養 愛愍子孫者
如此實智者 飲食與衣牀
[P.111] 塗身與沐浴 以之清洗足
歸命於父母 應與施恭敬
智者為如此 以之事父母
為世所稱讚 逝將樂天上」
一〇七(四、八)
[0282a04] 「諸比丘!婆羅門及居士為卿等之大援助者,彼向卿等供養衣服、團飯、坐臥處、疾病之藥品道具等,諸比丘!雖然卿等亦為婆羅門及居士之大援助者。不論如何?初善、中善、終善指示彼等之法,具義、具文使知無比類圓滿清淨之梵行。如是,諸比丘!相互支持和合,將橫斷瀑流,為正滅苦而住梵行。」
「有家與無家 互相合支持
無此之安逸 為悟正法者
[P.112] 住家衣資具 由有家者濟
危害之避難 由無家者受
有家在家者 善逝為憑藉
信阿羅漢者 聖慧入三昧
於是應修法 往至善趣道
樂往天界者 懷望自成悅」
一〇八(四、九)
[0283a04] 「諸比丘!若比丘眾欺瞞、任性、多言、虛偽、不為專心處者,諸比丘!此非我 [P.113] 比丘。諸比丘!彼比丘由此離法、律,又諸比丘!彼比丘於此之法、律不增長、發達、開發。然,實諸比丘!不欺瞞、不多言、賢慧、不任性,為專心處之比丘,諸比丘!彼等實是我比丘僧。諸比丘!彼比丘僧不離此法、律,諸比丘!彼比丘僧於法、律達增長、發達、開展。」
「詐頑喧虛偽 高傲不專心
正自覺者示 於法不進步
不詐無騷賢 不頑為專心
正自覺者示 於法為進步」
一〇九(四、一〇)
[0284a03] [P.114] 「諸比丘!猶如人於河流樂氣嬉氣前行時,岸邊站立之具眼者曰:『君!君何故從河流樂氣嬉氣前行耶?此河之下有波、有渦、鰐魚棲、夜叉栖、河下有湖水,君!君至其處,死或可受死等之苦。』彼時,諸比丘!彼人聞彼之聲,以手足橫斷水流〔而出〕。實諸比丘!我說此譬喻欲為教之義。此為如斯之義:諸比丘!所謂河流,即此愛之謂。諸比丘!所謂樂氣嬉氣,即此六內處之謂。諸比丘!所謂河下之湖水,即此五下分結之謂。諸比丘!所謂有波,即此忿與絕望之謂。諸比丘!所謂有渦,即此五欲樂之謂。諸比丘!所謂鰐魚棲、夜叉栖,即此女人之謂。諸比丘!所謂橫斷 [P.115] 流,即此出離之謂。諸比丘!所謂手足橫斷水流,即此精進努力之謂。諸比丘!所謂立於岸邊之具眼者,即此如來、應供、正自覺者之謂。」
「如捨諸欲苦與共 來世將有靜安寧
心解脫者有正智 到處解脫觸涅槃
住於梵行識 〔四諦〕識世之終到彼岸」
一一〇(四、一一)
[0285a03] 「諸比丘!比丘若步行時,生欲尋思、瞋尋思、害尋思,諸比丘!若比丘懷彼不斷、不拂、不除、不滅,諸比丘!如斯比丘雖步行亦言為無勤、無愧、因循、常為懶怠,缺精進者。諸比丘!比丘若立時,生欲尋思、瞋尋思、害尋思,諸比丘!比丘若懷彼不斷、不拂、不除、不滅,諸比丘!如斯比丘雖立亦言為無勤、無愧、因 [P.116] 循、常為懶怠,缺精進者。諸比丘!比丘若坐時生欲尋思、瞋尋思、害尋思,諸比丘!比丘若懷彼不斷、不拂、不除、不滅,諸比丘!如斯比丘雖坐亦言為無勤、無愧、因循、常為懶怠,缺精進者。諸比丘!醒臥之時,比丘生欲尋思、瞋尋思、害尋思,諸比丘!比丘若懷彼不斷、不拂、不除、不滅,諸比丘!如斯比丘雖醒臥亦言為無勤、無愧、因循、常為懶怠,缺精進者。然則,比丘若步行時生欲尋思、瞋尋思、害尋思,諸比丘!比丘若不懷彼,以斷、拂、除、滅之,諸比丘!如斯比丘雖步行亦言為熱心、知愧、相續、常勤精進、果斷者。諸比丘!若立時,生欲尋思、瞋尋思、害尋思,諸比丘!比丘若不懷彼,以斷、拂、除、滅之,諸比丘!如斯比 [P.117] 丘雖立亦言為熱心、知愧、相續、常勤精進、為果斷者。諸比丘!比丘若坐時生欲尋思、瞋尋思、害尋思,諸比丘!比丘若不懷彼,以斷、拂、除、滅之,諸比丘!雖坐亦言為熱心、知愧、相續、常勤精進、為果斷者。諸比丘!若臥醒時,生欲尋思、瞋尋思、害尋思,諸比丘!比丘若不懷彼,以斷、拂、除、滅之,諸比丘!如斯比丘雖臥醒亦言為熱心、知愧、相續、常勤精進、果斷者。」
「亦行亦立 亦坐亦臥
基於惡家 懷尋思者
入於惡道 已癡且弱
比丘不勝 不證菩提
亦行亦立 亦坐亦臥
[P.118] 止尋思者 樂尋思止
入於善道 已智且強
比丘已勝 證大菩提」
一一一(四、一二)
[0287a03] 「諸比丘!住具足戒,具足波羅提木叉,住調御波羅提木叉律儀,具足行與行處,雖對微細罪亦見怖畏,應學自學處。諸比丘!住具足戒,住調御波羅提木叉律儀,具足行與行處,雖對微細罪亦見怖畏,對學自學處者,諸比丘!此上當有何所作。 [P.119] 諸比丘!若步行時,比丘已滅貪欲,已滅瞋恚,已滅惛沈、睡眠,已滅掉舉、惡作,已捨疑,為勤精進而為正直,念安立而不惑亂,身靜然而不粗暴,心專心成一境,諸比丘!如斯比丘雖立亦言為熱心、知愧、相續、常勤精進,為果斷者。諸比丘!比丘若立時已滅貪欲,已滅瞋恚,已滅惛沈、睡眠,已滅掉舉、惡作,已捨疑,勤精進而為正直,念安立而不惑亂,身為靜然而不粗暴,心專心成一境,諸比丘!如斯比丘雖立亦言為熱心、知愧、相續、常勤精進,為果斷者。諸比丘!比丘若坐時 [P.120] 已滅貪欲,已滅瞋恚,已滅惛忱、睡眠,已滅掉舉、惡作,已捨疑,勤精進而為正直,念安立而不惑亂,身靜然而不成精暴,心專心成一境,諸比丘!如斯比丘雖坐亦言為熱心、知愧、相續、常勤精進,為果斷者。諸比丘!比丘若臥醒時已滅貪欲,已滅瞋恚,已滅惛忱、睡眠,已滅掉舉、惡作,已捨疑,勤精進而為正直,念安立而不惑亂,身靜然而不成粗暴,心專心成一境,諸比丘!如斯比丘雖臥醒亦言為熱心、知愧、相續、常勤精進,為果斷者。」
「若為步佇與坐臥 〔肢〕可屈伸比丘心
進於前橫後地時 五蘊之法見生滅
[P.121] 如此篤靜住不誇 心為心靜直常學
如斯比丘謂斷除 被人稱為果斷者」
一一二(四、一三)
[0288a10] 我聞應供已說,世尊說此:「諸比丘!如來完全自覺世間,如來為離世間者。諸比丘!如來完全自覺世間因,如來是捨世間因者。諸比丘!如來完全自覺世間滅,如來實證世間之滅者。諸比丘!如來完全自覺世間滅之道,如來修至世間滅之道者。諸比丘!如來完全已自覺與天俱、魔俱、梵天俱、沙門婆羅門之族俱、天及人俱,對世間能見、能聞、能思、能識、能達、能徧求、能回想、能思考,故言為如來。 [P.122] 又諸比丘!如來由完全自覺為無上正等覺之夜,至般涅槃於無餘依涅槃界之夜,於此之間已說一切法語為如而非不如,故言為如來。諸比丘!如來說如、行如;行如,彼之為如說。是故說如,彼之行如;行如,彼之說如,故言為如來。諸比丘!如來與天俱、魔俱、梵天俱、沙門婆羅門之族俱、天與人俱,於世間為征服者、非被征服者,見一切之權威者,故言為如來。」世尊說此義,此處如是說:
「一切世間為如實 徧知一切之世間
已由一切世間離 一切世間無比者
賢者世間勝一切 脫離一切世間累
彼為最上之寂止 彼悟無畏之涅槃
[P.123] 一切無惱盡有漏 切斷輪迴此之佛
一切之業已得亡 滅盡煩惱為解脫
此之應供無上佛 演說勝法獅子吼
與天俱世轉梵輪 天與人信佛之教
御者中之優御者 隱者中之寂靜仙
解脫中之最上者 度脫中之最勝者
羣行歸命大無畏 與天俱世無等者」
[0290a03] 我聞世尊說此義。
[0290a04] 四集終了
[0290a05] 攝頌曰:
婆羅門(一〇〇)四(一〇一)知(一〇二),沙門(一〇三)戒(一〇四)愛(一〇五)梵(一〇六),大之援助者(一〇七)欺騙(一〇八)與諸人(一〇九),步行(一一〇)具足(一一一)世(一一二),此等為十三。
[0290a09] 在於如是語經為一一二經。
【經文資訊】漢譯南傳大藏經第 26 冊 No. 0011 如是語經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漢譯南傳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OCR,智光法師提供,祥因法師提供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 7522 re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