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36n1739_014 新華嚴經論 第14卷
■ CBETA 電子佛典集成 » 大正藏 (T) » 第 36 冊 » No.1739 » 第 14 卷 ▲上一卷 ▼下一卷 前往第 卷
新華嚴經論卷第十四
[0808a05] 第二會六品經。明菩薩信心門。於此一會之中。自有序分正說分流通分。從第十二卷初爾時已下有四行半經。是序分。已下至賢首品。是正說分。賢首品末有三行半經。是流通分。
如來名號品第七
[0808a11] 從此品至賢首品。是第三長科文中。以果成信。信自己心之是佛分。於此一段之中約有六法。以成自心佛果。以令信者入佛果故。
[0808a14] 一佛名號品令信心者信佛名號遍一切世間名知名性離故。
[0808a16] 二四聖諦品。令信心者自信一切世間苦諦即聖諦不別求故。
[0808a18] 三光明覺品。令信心者自以自心光明覺照一切無間無盡大千世界總佛境界自亦同等。以心隨光。一一照之。心境合一內外見亡。初三千大千世界已。次還以東方為首。光至東方十三千世界。照百三千大千世界。如是十方十重倍倍周迴十方圓照。身心一性。無礙遍周。同佛境界。一一作意如是觀察。然後以無作方便定印之。入十住初心生如來智慧家。為如來智慧法王之真子。一如光明所照如經具明。不可作佛光明自無其分。須當自以心光如佛光明開覺其心圓照法界。
[0808a29] 四問明品。令信心者信所信之法門。
[0808b01] 五淨行品。令信心者信菩薩初發心時皆發大願為首。又令信心者便迴無始妄念以成智海無生滅性。
[0808b04] 六賢首品。令信心者信佛神力通化無邊得大自在及信心之福。信此六法名為賢首。以此六法觀行相應名為信心。皆以不動智佛等十智如來是自心之果。以不動智佛為體。餘智為用。至下方明。文殊師利覺首目首等十首菩薩。是修行信心者之身。此品已下至賢首品已來六品經。是長科一部經。中第三以果成信門也。為明初會是舉佛果勸修信諸佛所得。此第二會以果成信。信自心是佛與果佛不異故。至文方明。前之以成佛果將用勸修。此舉佛名號果勸修。十方世界無有一名非佛名者。名體性自解脫故。但隨眾生所聞不同故。此明佛號遍周。即明於一切名無所著故。
[0808b18] 將釋此品略作三門。一釋品來意。二釋品名目。三隨文釋意。
[0808b20] 一釋品來意者。明前之初會。但明如來成等正覺之身及智攝生。未明如來名號攝生廣狹。今此第二會普光明殿。方明佛果名號攝生故。此品須來。又為舉佛果名令生信解故。此品須來。前會明身智遍周。此會明名身及智俱遍周故。初會世主雖問未有其答。此品答前所問。便令後信者之心。令使信佛名身及智普遍法界蔭機利物照俗破迷故。名普光明殿。約德成殿。約殿明德故。此品須來。
[0808b29] 二釋品名目者。於此佛號中。約有五緣。以成佛號。一以法界自體根本智緣以成佛號。二約如來示成正覺自德緣以成佛號。三明如來利生方便緣約位進修以成佛號。四明如來以一切眾生隨根所樂緣以成佛號。五明法界體用平等緣一切諸法總名佛號。
[0808c06] 一以法界自體根本智緣以成佛號者。如下不動智佛無礙智佛滅闇智佛如是十智佛號是也。以此法界根本智上。以施十種之名。以成十種信力。至位方明廣意。大意令眾生達自根本無明本唯如來根本大智。令諸眾生頓識本故。頓作佛故。
[0808c12] 二約如來示成正覺自德緣以成佛號者。即十方諸佛示成正覺。共同十號。所謂如來應供正遍知是。又毘盧遮那是總名。是大智光明照耀種種諸法及種種眾生故。故毘云種種。盧遮那云遍照。
[0808c17] 三明如來利生方便緣約位進修以成佛號者。即如下舉十箇根本不動智佛以成十信。舉十箇月佛。下名悉同。號之為月。以成十住。明創契法身本智心得清涼。為明此位菩薩契理惑亡得法性智清涼故。約自得益之法。以成佛號。十行位中以十箇眼佛下名悉同號之為眼。為明十行以智智眼利生攝益故。佛號為眼。以善知根性故。皆是約得益立名為佛。十迴向中以十箇妙佛上名悉同號之為妙。為明十迴向位中菩薩進修漸熟妙智現前故。佛號為妙。十地同妙已上。以明從十信中。自信自心分別之智與一切諸佛根本不動智佛本來是一。以成信心。心外見法不成信心也。從此信已下以三昧力契理會源。名為十住。佛號為月。皆是約修行之人所得之法。以成佛號。安立五位五十箇佛名。五十箇因。五十箇果。為當位具因果故。成一百重因果。為根本五位中本。有五因五果。成一百一十重因果法門。不異法界體。不異十信中所信之法。根本不動智佛以為諸位進修。且約如是。廣意至下本位廣明。是名隨位進修以成佛號。
[0809a10] 四明如來以一切眾生隨根所樂緣以成佛號者。即以對現色身等眾生界。為佛。為天。為神。為主。為仁。為仙。遍眾生界令諸眾生不作惡者。總是不可以自凡情所測也。總是佛名號遍周。
[0809a15] 五明法界體用平等緣一切諸法總名佛號者。為一切諸法及以名言自體性離故。一切法自體性離即法界性。法界性即佛號故。一切法及名言皆是佛號故。為如來稱此一切法自性離之法以成佛故。欲廣引經文證義。為此教文弘廣言煩翳。本作業者難解。但依此經上下自相契會。作業者易解故。如三乘中。亦說根本智後得智。今欲令三乘人迴心。指此金色世界不動智佛。令使直認是自心能分別智本無所動。文殊師利即是自心善簡擇無相妙慧。覺首目首等菩薩。即是自心隨信解中所見之理智。如是三乘之人未迴心者。定當不信。何以故。為立三阿僧祇劫後當得佛故。為直自認身及心總是凡夫。但信佛有不動智等。不自信自心是根本不動智佛與佛無異。以是義故。不成此教法界乘中以根本智為信心。此經信心應當如是。直信自心分別之性。是法界性中根本不動智佛。金色世界是自心無染之理。文殊師利是自心善簡擇妙慧。覺首目首等菩薩是隨信心中理智現前。以信因中契諸佛果法分毫不謬。方成信心。從此信已以定慧進修。經歷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十一地。日月歲劫時分無遷。法界如本。不動智佛如舊。而成一切種智海。教化眾生。因果不遷。時劫不改。方成信也。若立僧祇定實身是凡夫。凡聖二途時劫移改。心外有佛不成信心。如是已上有此五種佛名號不同。
[0809b13] 問曰。名之與號何異。
[0809b13] 答曰。有二同別。何者為二。約父母所生幼稚無德。且作字呼之為名。有德即約德立名。其名可尊。稱之為號。名即下人不得呼稱。其號即下人得呼稱之。故雖有德無德之異。亦總屬名。收為名言所攝故。若約此經佛號。總是約法。約德立名。不同世俗也。
[0809b20] 三隨文釋義者。於此段中義分為二。一長科三十二品經意。第三禪中說十一地一品未來。二科當品經意。從此如來名號品。第二會世主起問。二十八問已下直至向後如來出現品。是世主所問。一終因果所答。總有三十二品經。是答二十八問。故以從普光明智法界佛果報居之殿。舉佛果名號。并舉佛果所行教化眾生。四聖諦法門。并舉法界根本智體佛號不動智佛。以成信修。直至彼如來出現品。三十二品經。是信進修行之一終因果之極也。明此普光明智殿佛果至如來出現品此信進修行因果不二故。又明此始成正覺果德之上起信心修行。至後如來出現品中。明法界無時可隔故。以明法界體中凡夫妄見無量劫。如起信進修行者。依真起行。以為進修。經歷五位行門。無時可移故。若未起信進修行時。常謂已前諸佛先已成佛經無量劫。及其以正信力便見十方無量劫已成佛者。而自身與彼先成佛者。一時成佛無先後故。以是義故。如來始成正覺時。如今凡夫始發菩提心。起行進修自行已滿。畢竟不離如來始成正覺初出現時。為無情量依本法界本無時故。是故經言。發心畢竟二不別者。為法界性無三世別故。以三世時無別以無時別故。以智無別故。無別為不異。不動智佛體故。妙慧用無別。不異文殊善簡擇妙慧故。行無別。為從初發心不異十波羅蜜行普賢行而為修行故。大悲無別。常教化故。大願無別。不捨眾生故。四攝無別。四無量心無別。三十七助道品無別。以此十種無別。故云發心畢竟二不別。如是二心先心難。為明入此十種信解者難故。若心外信有他佛得道我是凡夫者。即世間人情量。是此乃不論信進修行。直是生死長流常隨見網。何大苦哉。以此如今第二會及初會。明始成正覺如來出現。後三十二品。又著如來出現。明始終信進修行者。與三世佛一時出現。明法界總一時故。如持寶鏡普臨眾像頓照顯現無前後時故。明於法界根本佛智境界中頓現眾法。不可將情量度量作前後解故。一依彌勒樓閣中境界。初會中始成正覺佛。是舉果勸修。佛出現品中佛。是明諸菩薩進修五位因果行終佛與信位中不動智佛相對故。
[0810a04] 問曰。何故諸品諸菩薩說。唯阿僧祇品隨好品是佛自說。
[0810a06] 答曰。如菩薩加行。如五位煩惱無明。以如來位中不思議菩薩眾。寄成五位菩薩當位。自彰次第法門。即如十慧十林十幢十藏等菩薩是。佛位之內迷法無明。如來自說。如此阿僧祇品隨好品。是佛位之內無明。至佛位內方決此二迷。是故無明住地佛位方終。如勝鬘經說。一分教網。二三乘相似。唯不許二乘及淨土菩薩斷得根本無明。為不了無明是根本智故。以此一乘教以不動智佛為信心。以此所有修行證照眾法不同此經故。此教明當念初心畢竟心總盡以法界中無三世故。三乘定滿僧祇。又三賢十聖進修路別。地上加行地前四資糧等佛果。定滿僧祇。如前以明。此經十住即見道加行資糧一時。何以然。以法界大智用資其行令行無染。以行資糧法界智體使慣習令熟。為明從凡創見如來理智性故。又此五位中修行位位各有佛果。隨位慣習處安立名。別三乘教中前位向後位。但有菩薩果非佛果故。後至位廣明。此法界法門說之經無量劫不延。說之一剎那不促。唯迷之者妄作長短延促之解。即不稱應真之心。自此如來名號品以去。直至如來出現品。總有三十二品經。是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十一地進修因果。以初即後以後即初不二之位故。如大王路其法常爾非故。新體也。如文殊師利頌云。一念普觀無量劫。無去無來亦無住。如是了知三世事。超諸方便成十力。
[0810b05] 二科當品者。於當品中長科為四。一從爾時世尊已下有八行半經。明歎德集眾分。二時諸菩薩作是思惟已下。十四行經。是大眾請法分。三爾時世尊知諸菩薩心之所念已下。四十一行經。明如來神通現法分。四爾時文殊師利已下。至品末已來舉法演說分。
[0810b11] 一從初歎德中二。一歎如來德。二歎菩薩大眾德。從初如來德中。爾時已下兩行經。是序分。敘前初得菩提處并普光明殿。意明二處不異。為不移本處道場而身遍坐一切處故。為菩提場體是法界體故。為普光明殿是法界報居所都故。法報二體性相一真本末因果本末無異故。由斯道理故重敘。古人釋云。由相近故。故須重敘者。經意不然。又云見佛露居龍造普光明殿。此意亦不然。設有此事。是三乘之說。又云菩提場在熙連河邊。與普光明殿相去三里。在菩提場東南。明菩提場是阿蘭若得道之處。普光明殿是報居之宅。一部之經前後通法界品五度重有爾時世尊在者。意明居處是法界如來身及宮殿莊嚴總是法界性相根本智不二故。五度敘意。前會已述。從妙悟已滿下至普見三世於中。有兩行半經。是正歎佛德妙悟已滿。明十智遍周自在故。二行永絕者。為有為無為二行盡故。達無相法取捨盡故。住於佛住者。過去未來三世諸佛共住法界大智大悲故。又如來及十方三世諸佛住五種遍周。一示成正覺遍周。如初會菩提場是也。二依報正報莊嚴及名號遍周。即第二會普光明殿是也。三定體遍周。即十定品是也。四普賢行教遍周。即離世間品是也。五法界圓滿無礙不思議智用遍周。即法界品是也。以此五種諸佛遍周故。故名住佛所住也。以此義故於此一部之經安立五度。爾時世尊在摩竭提國。唯法界品少異。明重重遍周不離一處一菩提體一法界一根本智一時無前後故。經文恐失其意。五度重敘。令後學者不迷其事故。明此五遍周。總明一際無前後。於一剎那際無二念。說四十年中所轉法輪兜率天猶未下母胎猶未出已入涅槃。得佛平等者。理事無二故到無障處。不可轉法者。明佛常處生死不為業遷故。又能轉不遷之法也。所行無礙者。明佛於生死中皆能同事真俗不礙故。立不思議者。歎佛道滿行終總無功用任運利生。以智自在非想思意議可度量故。普見三世者。眼圓明故。非三世中見三世中眾生事也。從與十佛剎微塵數諸菩薩俱已下至過現未來。於中可有四行經。歎菩薩德與十佛剎微塵數諸菩薩俱者。明從眾圓滿遍法界海故。俱者同時而至無去來故。莫不皆是一生補處者。皆十地菩薩故為十地。經等覺位中。普賢位熟道滿功終方登佛果故名一生也。如瓔珞本業經說。又從初發心住亦名一生菩薩。以初見性根本智不見有生前後際故。名為一生。瓔珞經云。三賢菩薩法流水中任運至佛。悉從他方而共來集者。言他方共來集簡非舊眾。皆是不來而到。不去而遍。又明前會舉果勸修信他佛果。今此第二會明以他佛果行解成其自心信證之道。名從他方而共來集。為從前信佛果中來皆是一生補處者。明於初會信解生至於此會信滿入位便成佛故。如龍女善財等。由是義故。為他方來皆是一生之眾。此乃即是表入法之言從他方來也。迷名他方。悟名曰來。普善觀察諸眾生界法界世界涅槃界已下此三行經。歎所來眾善觀此三種世界無二性故。亦知眾生隨煩惱業。亦知菩薩隨位煩惱行業等事故。餘如經說。
[0811a15] 第二大眾請法分者。時諸菩薩作是思惟已下十四行半經。於中有三十二問。義分為二。一初有四問。問四種佛剎。二成就大菩提心引十方諸佛勸說已下有二十八問菩薩住地佛眼耳等。如是三十二問。直至如來出現品是答。如經具。
[0811a20] 問曰。初會中世主所問與此義多相似。但廣略不同。何故此第二會還復再問如上之問。
[0811a22] 答曰。前會是世主問舉佛果勸修信佛所得。此會是自信自身自心是佛。及入位修行故須再問。前位是普賢入定舉果。此會即明文殊生起入信之初。即明凡夫始信為彰信心麁故不入定說。十住已去始明當位菩薩入定始說。以是義故。前問雖義理少同應緣差別。故異前會信他佛得此會自入信修行也。古人說。前會是請。此會是問。其義不然。前後總是其請。當請是問故。但為勸修與自入法事少殊。如前會。如來修行道滿及過去諸佛已成道者。行滿之果。此第二會舉十方諸佛根本之智凡聖共有之果。即一切處金色世界一切處不動智佛十智佛等是也。明一切諸佛眾生共有此不動智。金色是理法性身也。為信心生滅故言色也。以十色世界表之。即是此會所問。四種佛剎中。佛住佛剎者。明一切諸佛及以一切眾生共所住故。為一切凡聖根本之智。舉令一切眾生信自心是佛所住智故。一切諸佛從此信生。一切凡夫亦從此起。莊嚴佛法性佛剎者。即如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十一地。隨位各有十箇佛號是也。因此自心根本智起信進修行隨位隨行。諸波羅蜜莊嚴。以嚴法身智身。令成熟故。以法身智身用。嚴萬行令行無著。故名莊嚴佛法性佛剎。清淨佛所說法佛剎者。如來示成正覺轉法輪是。體性佛威德佛剎者。神通應現隨根出世者是。明後二佛剎從前二佛剎起信修行成熟故得。以此義故。應知十方諸佛。共此一道而得出生故。應如是知。應如是信解。即得信解成就一如諸佛所信故。得是信者如賢首品說。勝以手擎三千大千世界住於空中經過一劫。明其難信故。亦勝供養十方世界塵數諸佛經過一劫功德。不如如是信心。已下二十八問經自具答。義隱難明者釋之。義顯者如文可知。此三十二問中有問十通十頂。經中但有十通十忍。不見頂名。剩其十忍少其十頂。願佛世尊為諸菩薩亦為我說此兩句結請。自此已下是如來以神力舉法顯答。
[0811c03] 第三如來神通現法分者。於此分中義分為二。一明隨類現法。二明約初信心。
[0811c05] 一隨類現法者。隨五位之中菩薩之類。各現十種佛住。十住十行十向十地十一地中。各有隨位佛果名號是。隨一切國剎一切眾生之類。各現名號不同。如下文殊師利所說佛號者是。
[0811c10] 二明約初信心者。即此當一品及通一部。總為信心。總信五位中因果。心無疑滯方可以行。如有教說。譬如有人過五百由旬嶮道。先知通塞。然後行往。喻如十信。菩薩於信心之中先知五位進修通塞。預以願行防之。以信自心分別之性本是一切諸佛不動智體。用防邪見。外取他境故。以隨位妄謂散動障真智故。以禪波羅蜜防之。以隨位第八住第八行第八迴向第八地智增滯寂。障真無作大悲故。以一百四十大願防之。以樂生死障真智故。以四念處觀等三十七助菩提分法防之。及十諦觀及十十二緣生觀防之。以十波羅蜜利益眾生恐不弘廣故。以四攝四無量法防之。以自求樂果教化眾生不周廣故。起十迴向。加以大願大慈大悲。不捨一切惡道地獄人天。遍生其處以防自樂。違菩提心有所得故。以是義故。十信之心總通五位迷皆成信。若自信徹趣求無法不達。若也疑心不除豈成信也。如此品舉佛果門。至賢首品舉佛神通及佛所行業行。使之初信心者信徹故。始名信心。今此一部之經。頓舉五位因果諸佛果門。總成信已入位修行。方始不迷理智。如人造食五味一時頓熟。方始食之。從初食時五味同食。乃至食竟其味不離五也。明五位因果。十信總明。時亦不移。本末為信。三世一際故。畢竟佛果不離初信之法。如依樣畫像等喻可知。於此神通示法門中總有四十一行經。長科為十一段。第一爾時世尊知諸菩薩已下一行半經。明如來知眾所念以神通現法。
[0812a11] 第一東方過十佛剎塵已下三十九行半經。總明十方菩薩來集十方。自有分劑。不煩更科。於此十方菩薩來眾之中。義分為十。一舉佛剎方面。二舉佛剎遠近。三舉世界名色。四舉佛名號。五舉上首菩薩之名。六明大眾之數。七明大眾來已致敬。八明隨方化座。九明座之名目。十明大眾昇座而坐。
[0812a18] 一舉佛剎方面者。在東方。東方者為震卦。為春生。為初明長男。為頭首。為青龍。為吉慶。為震動。明法事作業動用之初故。道俗通以用之故。先舉東方為首故。方者法也。但取方法之義。動用之始。非如世所見執。東西南北可得之方。一切處東方。一切處南方。但取其法故。餘准此。
[0812a25] 二舉佛剎遠近者。過東方十佛剎微塵數世界之外。此有四義。一明十為圓數為明遠近無盡。二明令信心者知佛境廣大令自心弘博。三明佛境界遍周如鏡中像互參無礙。四明未起信心者以十佛剎塵況喻處迷。十無明未達。自障佛境界。而不現前故。舉塵表迷故。如涅槃經云。釋迦淨土過西方三十二恒河沙世界之外。總是表法之數。如會釋已述。此云十佛剎微塵數世界之外來者。明隔十無明中。一一無明有無量正使業習主伴相熏煩惱。過於世界塵數。莫知涯際。能障智境故。言十佛剎微塵數世界外也。來者明從迷入信。故號為來。言彼世界中有佛號不動智者。為明不動智佛是十方凡聖共有根本之智。明於此智能起信心故。號之為來。此不動智佛。一切眾生常自有之。若取相隨迷即塵障無盡。若一念覺迷達相即淨若虛空。但為隨迷稱外悟處言來。而實佛剎本無遠近內外等障。亦無去來。無邊佛剎不出毛孔微塵之表。今致遠近意。令初信心者心廣大故。言其從彼世界中來又明從迷入悟故言為來故有佛號不動智者。明是信者自根本智故。由有此智故。一切眾生而能發菩提心故。以根本智體能了迷性起信解故。起彼迷境。稱之曰來。如起信論云。不思議業相者。以依智淨相能作一切勝妙境界。所謂無量功德之。相常無斷絕。隨眾生根自然相應。種種而現得利益故。又云依本覺故而有不覺故。又云依於智故生其苦樂。如起信論廣明。意明一切眾生迷根本智而有世間苦樂法故。為智無性故。隨緣不覺苦樂業生。為智無性故。為苦所纏。方能自覺根本無性。眾緣無性萬法自寂。若不覺苦時以無性故。總不自知有性無性。如人因地而倒因地而起。一切眾生因自心根本智而倒。因自心根本智而起以是義故。如來於此一乘之經。頓彰本法為金色世界。明法身白淨無染頓彰本智號不動智佛。頓彰文殊師利。是自心妙擇之慧。餘九箇世界九箇智佛九箇菩薩。是隨自信解修行位上進修增勝。法身隨行異名故。從斯自心本不動智佛自覺之上。見道入位。起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十一地加行。進修法身智身。大願大慈大悲四攝四無量十波羅蜜三十七助道分法。從初發心根本法身本不動智體上。用資萬行悲願參融。互為資熟。法身資行。使令無染。行資法身。使令純熟。五位中各各立十箇佛果十箇菩薩。明隨位進修中約自行得處佛果菩薩行果立名故。非他佛號。非他菩薩而立其名。隨智佛果。隨其行果。五位之上因果各有五十。共為一百。通本五位有五箇因果。共為一百一十城之法門故。此答前菩薩問四種佛剎中佛住佛剎莊嚴法性清淨佛剎。從此二佛剎上。得示成正覺佛剎神通自在佛威德佛剎。是故前會世主所問是他毘盧遮那佛得自在之果。此第二會菩薩所問是自修行者佛剎菩薩行之因果。從之已後直至如來出現品。是五位勝進菩薩加行自力一終之位。明此品。是信心進趣之果。至出現品是修行位極之因果之相。於自心根本佛智上而生信進修行故。此不動智是一切諸佛一切眾生之地。以此智故而作眾生。以此智故隨迷作眾生時。於六道中。隨天上人間及惡道中。皆有隨眾生依正之果報也。隨業麁細不同。以此智故隨覺悟時。成就三乘及法果圓滿一乘佛果依正妙報。若無此智無是虛空。亦非眾生。亦非諸佛故。
[0813a03] 問曰。一切眾生本有不動智。何故不自應真常淨。何故隨染。
[0813a05] 答曰。一切眾生以此智故而生三界者。為智無性。不能自知。是智非智。善惡苦樂等法。為智體無性。但隨緣現。如空中響應物成音。無性之智。但應緣分別。以分別故癡愛隨起。因癡愛故即我所病生。有我所故自他執業便起。因執取故號曰末那。以末那執取故名之為識。因識種子生死相續。以生死故眾苦無量。以苦無量方求不苦之道。迷不知苦者不能發心。知苦求真者還是本智。會苦緣故方能知苦。不會苦緣故不能知苦。知苦緣故。方能發心求無上道。有種性菩薩。以宿世先已知苦發心。信解種強者。雖受人天樂果。亦能發心求無上道。是故因智隨迷因智隨悟。是故如人因地而倒因地而起。正隨迷時名之為識。正隨悟時名之為智。在纏名識。在覺名智。識之與智本無自名。但隨迷悟而立其名。故不可繫常繫斷名也。此智之與識但隨迷悟立名。若覓始終如空中求迹。如影中求人。如身中求我。依住所在故。新長短處所之相終不可得也。如此無明及智無有始終。若得菩提時無明不滅。何以故。為本無故更無有滅。若隨無明時不動智亦不滅。為本無故亦更無滅。但為隨色聲香所取緣。名為無明。但為知苦發心緣。名之為智。但隨緣名之有。故體無本也。如空中響。思之可見。
[0813b01] 三舉世界名色者。世界名金色。為明金體白淨無染。舉之況喻法身無性體無垢染故。如世間西方金為白色也。體白色黃。明應真菩薩內契白法外現黃相。黃色者。是應真之氣。許父云。五色之中黃色為最。人面如黃瓜。內有賢行。經云。應真菩薩皆真金色。又明金色世界者。明信心之位。雖信自身心是法身智身白淨本來無染。為信是生滅有漏心故。是色心也。舉東方為首者。明東方是初。明為萬物發生震動之首故。故取之表法。況喻十信之初首也。在方無方。但舉其法以況其理。表其體用故。如牛王龍王等況佛德也。
[0813b12] 問曰。以東方表法況喻十信初首者。如金位在西方。何故東方為金色世界。以表法身為金色。顯根本智為不動智。
[0813b15] 答曰。此問甚彰道理如經所說。以信心為胎。至十住之位名初生佛家。今以東方為金色世界者。明金正月胞二月胎三月成形四月生於已五月養於午六月冠帶於未七月相八月王。明十信如胎故。以東方金胎表之。以次南西北四維上下。表十信心修進增勝故。以託事況之。令易解故。如此品文殊師利云。世尊昔為菩薩時。以種種談論方便及地位等而得成就。亦令眾生如是知見而為說法。後諸學者。以能觀察。皆是說此方隅以表法故。當知藉網求魚魚非網也。若無網者。亦不可得魚故。以義思之。至理方成信也。又經云。一切處金色世界一切處不動智佛。一切處文殊師利者。明法身遍一切眾生身心故。總不動智佛總文殊師利故。應如是知如是信解也。明金色世界是信心者。所信之理以為世界之名。亦是因此信故。還當報得所生無染。所居無著。即如西方蓮華色世界是其義。如金色世界此是舉十信初因。如南方妙色世界西方蓮華色世界等。是十信進修之勝用故。此中有十因十果故。十果者。十智佛是。十因者。文殊師利覺首等十菩薩是修行之因。因中得益。即因中之果。即不動智等十箇智佛是。十箇世界是所修之法門。
[0813c11] 四舉佛名號不動智佛者。此明一切諸佛一切眾生根本智體。今先舉之以成初信。此明答前佛住佛剎餘九箇智佛總是從此根本不動智上。進修之名非是他有。十方諸佛。皆同此名號之迹。而起信進修行。經歷五位得示成正覺佛剎及佛威德。佛剎者。如來神通是也。餘意如前已述。
[0813c18] 五舉上首菩薩之名者。名文殊師利。即是十方諸佛無性之中擇法妙慧。一切諸佛皆從此慧簡擇正邪而成正覺故。號文殊為十方一切諸佛之師。亦云佛母。明一切諸佛從此妙慧生故。若無此慧設修解脫。但得二乘及淨土菩薩。非是乘如來乘而成正覺。是故乘此不動智體。文殊妙慧法身妙理大智。從信心上而經歷五位。不離不動智佛文殊妙慧。而成正覺故。號為乘如來乘不思議乘最勝乘無上乘而成正覺故。亦號文殊師利為小男為童子。明一切諸佛從此妙慧善知正法而初生佛家故。故號為童子菩薩。如來去世。文殊師利猶在世間。後當化緣以畢於香山頂上示入涅槃。此是三乘教說。此經云。一切處文殊師利。即明一切處眾生等共有之。今於此經信心之首舉其名號明信心者。信自心妙擇之慧一同於此不移古迹。此是一切諸佛及以眾生根本妙慧凡聖等有。更無異性。如大王路。法則常然。但是諸經但有文殊為問答之首者。皆明法身妙慧之門。以普賢為問答之首者。皆妙智之萬行體用。如二士。是一切諸佛理智妙用萬行之門。依其法門立其名號。現身成化以利眾生故。一切眾生發心之者。皆悉同修。皆悉自有自利利他之行。以為常範。今於教中推在東北方清涼山。文殊師利并一萬菩薩於中住者有三義。一令此界一切眾生忻心有趣善根不絕。二菩薩常住世間。三明隨方顯法示法易解故。前二門可知。第三隨方顯法者。明東北方者取此閻浮一境。東北方此清涼山是也。經推在震旦國。亦曰支提那國。此云思惟。以其國人多所思慮多所計度故。以立其名。即是漢國也。表法明東北是艮卦艮為小男為童蒙。丑寅之間是初明故。像文殊師利菩薩。常以發起凡夫入正信及初見道之童蒙令妙慧明生故。又如蹬山之頂至相盡處故。明如初入正信者創信諸法空故。能信法空妙慧生故。以丑如初信。以寅如初證見道故。卯辰已為進修。午為中道。未申酉戌亥以為同事利生。子為師位。以坎卦為君。為師處愚立範制。法利生故。是故為北方為君為師尊者所居。以明德而治故。
[0814b02] 六明大眾之數者。有十佛剎微塵數。為明身行遍故。一佛剎塵尚自周遍。何況十佛剎塵。明身無盡重重之遍故。
[0814b05] 七明大眾來已致敬者。明師弟法則敬順之儀。
[0814b07] 八明隨方化座者還在於東方故。
[0814b08] 九明座之名目者。名蓮華藏師子之座。於此分中義分為三。一蓮華是無染義。此依行之報得也。以法身之行性無染世間故。能開敷理智之果轉明淨故。明因果相資令純熟故。明開敷菡萏莊嚴事法有可觀故。以此法行之華感招此報。蓮華為座。二藏者含藏義。為明以法身理智處世隨行利生普含法界饒益一切多功德。名之為藏。三名師子者。依主得名也。為以法性大智無生滅身處世利人生死無畏。又以正智光明辯才無畏乃至無五怖畏等如師子。
[0814b19] 十明大眾昇座而坐其座以法界為座體。明以從凡契法界體故。以為信進修行方成信故。此是一切十方諸佛果座也。明初信心頓信佛果以為自行所行法故。方成信也。於此段中復為二。一明座廣狹。二明菩薩云何安坐。一明座廣狹者。如法界品云。其師子座包含法界等。如文具明。大意以心性無依定亂體以為座體故。二明菩薩如何安坐者。云結跏趺坐。以會世間眾緣為一法界。名之為結。以一法而稱多緣。名之為跏。及跏趺坐者。是安靜不動威儀之相故。此位主檀波羅蜜中十波羅蜜。
[0814c02] 第二南方已下可四行經。於此段中義分為十。一舉佛剎方面。二舉佛剎遠近。三舉世界名色。四舉佛名號。五舉上首菩薩之名。六明大眾之數。七明大眾來已致敬。八明隨方化座。九明座之名目。十明大眾昇座而坐。
[0814c07] 一舉佛剎方面者。如經云。南方表法。中南者為正。為日為明。為虛無。為离中虛故。即明為緣十信進修了諸法虛無漸增明也。是故文殊覺母啟蒙令信。即逐根。於覺城之東善財入道進修。即南巡諸友。表其南方為正為日為明為虛無之理。是故禮佛皆云南無。明南方虛無也。但虛無之理。是南方之義。是一切處南方。但創首生信。即是一切處東方義也。是故四諦。東西配苦集。南北配滅道。然法無方所。化蒙生解起信。不爾即法性難明。如此品下文云。世尊為菩薩時。以種種談論種種語言。乃至種種信解等而得成就。亦令眾生如是知見。而為說法。具如經說。又南無者。為明正順。正順虛無之理故號南無。某甲佛者。即是了虛無之智人。故稱南無某甲佛。
[0814c22] 二舉佛剎遠近者。云十佛剎微塵數義如前釋。迷云外入法云來。
[0814c24] 三舉世界名色者。名妙色。為第二信。漸增妙故。勝前信心故。為達法虛無即法自妙故。
[0814c26] 四舉佛號無礙智者。明以不動智體進修信心增。明智即無礙。總明自心信位之佛也。非他佛故。佛心眾生心自心。總為一心一性一法界一智慧始成信故。
[0815a01] 五舉上首菩薩之名者。為覺首。為明以文殊妙慧善簡正邪能自覺故。亦於自所覺法覺他故。此位菩薩所覺何法。於此位中其覺為三。一覺自身心本是法界白淨無染。如前金色世界是。二覺自身心分別之性本無能所本來是不動智佛。三覺自心善簡擇正邪妙慧是文殊師利。於信心之初覺此三法。名為覺首。即明是信心之中善覺之行名為覺首菩薩。總須自悟是自所行之法門方成信故。信他而有自無其分不名信故。
[0815a11] 六明大眾之數者。有十佛剎塵義如初釋。
[0815a12] 七明大眾來已致敬者。如前可知。
[0815a13] 八明隨方化座者如前可知。
[0815a14] 九明座之名目者。為明入信成就得於生死之中能無畏故。依主得故。餘義如前。
[0815a16] 十明大眾昇座而坐者。義如前釋。此位主戒波羅蜜為主。餘九為伴。
新華嚴經論卷第十四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36 冊 No. 1739 新華嚴經論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維習安大德提供之高麗藏 CD 經文,北美某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 瀏覽次數:6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