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5n1509_011 大智度論 第11卷
■ CBETA 電子佛典集成 » 大正藏 (T) » 第 25 冊 » No.1509 » 第 11 卷 ▲上一卷 ▼下一卷 前往第 卷
[0136a07] 【經】
[0136a07] 佛告舍利弗。
[0136a07] 【論】
[0136a07] 問曰:
[0136a07] 般若波羅蜜是菩薩摩訶薩法,佛何以故告舍利弗而不告菩薩?
[0136a09] 答曰:
[0136a09] 舍利弗於一切弟子中,智慧最第一,如佛偈說:
「一切眾生智, 唯除佛世尊;
欲比舍利弗, 智慧及多聞,
於十六分中, 猶尚不及一。」
[0136a14] 復次,舍利弗智慧多聞,有大功德。年始八歲,誦十八部經,通解一切經書義理。是時,摩伽陀國有龍王兄弟:一名姞利,二名阿伽羅。降雨以時,國無荒年,人民感之,常以仲春之月,一切大集至龍住處,為設大會,作樂談義,終此一日。自古及今,斯集未替,遂以龍名以名此會。此日常法,敷四高座:一為國王,二為太子,三為大臣,四為論士。
[0136a22] 爾時,舍利弗以八歲之身,問眾人言:「此四高座,為誰敷之?」眾人答言:「為國王、太子、大臣、論士。」是時,舍利弗觀察時人婆羅門等,神情瞻向,無勝己者,便昇論床,結跏趺坐。眾人疑怪,或謂愚小無知,或謂智量過人。雖復嘉其神異,而猶各懷自矜,恥其年小,不自與語,皆遣年少弟子傳言問之。其答酬旨趣,辭理超絕!時諸論師歎未曾有,愚智大小一切皆伏。王大歡喜,即命有司封一聚落,常以給之。王乘象輿,振鈴告告宣示一切,十六大國,六大城中無不慶悅。
[0136b03] 是時,告占師子,名拘律陀,姓大目揵連,舍利弗友而親之。舍利弗才明見重,目揵連豪爽最貴。此二人者,才智相比,德行互同;行則俱遊,住則同止;少長繾綣,結要終始。後俱厭世,出家學道,作梵志弟子。情求道門,久而無徵,以問於師。師名刪闍耶,而答之言:「自我求道,彌歷年歲,不知為有道果無耶?我非其人耶?而亦不得!」
[0136b11] 他日其師寢疾,舍利弗在頭邊立,大目連在足邊立,喘喘然其命將終,乃愍爾而笑。二人同心,俱問笑意。師答之言:「世俗無眼,為恩愛所侵。我見金地國王死,其大夫人自投火[卄/積],求同一處,而此二人行報各異,生處殊絕。」是時二人筆受師語,欲以驗其虛實。後有金地商人,遠來摩伽陀國,二人以疏驗之,果如師語,乃憮然歎曰:「我等非其人耶?為是師隱我耶?」二人相與誓曰:「若先得甘露,要畢同味。」
[0136b20] 是時,佛度迦葉兄弟千人,次遊諸國,到王舍城,頓止竹園。二梵志師聞佛出世,俱入王舍城,欲知消息。爾時,有一比丘,名阿說示(五人之一),著衣持鉢,入城乞食。舍利弗見其儀服異容,諸根靜默,就而問言:「汝誰弟子?師是何人?」答言:「釋種太子厭老、病、死苦,出家學道,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我師也。」舍利弗言:「汝師教授為我說之!」即答偈曰:
[0136c02] 舍利弗言:「略說其要!」爾時,阿說示比丘說此偈言:
[0136c06] 舍利弗聞此偈已,即得初道,還報目連。目連見其顏色和悅,迎謂之言:「汝得甘露味耶?為我說之!」舍利弗即為其說向所聞偈。目連言:「更為重說!」即復為說,亦得初道。
[0136c09] 二師與二百五十弟子,俱到佛所。佛遙見二人與弟子俱來,告諸比丘:「汝等見此二人,在諸梵志前者不?」諸比丘言:「已見!」佛言:「是二人者,是我弟子中,智慧第一、神足第一弟子。」大眾俱來,以漸近佛,既到稽首,在一面立,俱白佛言:「世尊!我等於佛法中欲出家受戒!」佛言:「善來比丘!」即時鬚髮自落,法服著身,衣鉢具足,受成就戒。過半月後,佛為長爪梵志說法時,舍利弗得阿羅漢道。所以半月後得道者,是人當作逐佛轉法輪師,應在學地,現前自入諸法,種種具知,是故半月後得阿羅漢道。如是等種種功德甚多,是故舍利弗雖是阿羅漢,佛以是般若波羅蜜甚深法,為舍利弗說。
[0136c23] 問曰:
[0136c23] 若爾者,何以初少為舍利弗說,後多為須菩提說?若以智慧第一故應為多說,復何以為須菩提說?
[0136c26] 答曰:
[0136c26] 舍利弗佛弟子中智慧第一;須菩提於弟子中,得無諍三昧最第一。無諍三昧相,常觀眾生不令心惱,多行憐愍。諸菩薩者,弘大誓願以度眾生,憐愍相同,是故命說。
[0137a01] 復次,是須菩提好行空三昧,如佛在忉利天,夏安居受歲已,還下閻浮提。爾時,須菩提於石窟中住,自思惟:「佛從忉利天來下,我當至佛所耶?不至佛所耶?」又念言:「佛常說:若人以智慧眼觀佛法身,則為見佛中最。」是時,以佛從忉利天下故,閻浮提中四部眾集,諸天見人,人亦見天。座中有佛,及轉輪聖王、諸天大眾,眾會莊嚴,先未曾有!須菩提心念:「今此大眾,雖復殊特,勢不久停,磨滅之法,皆歸無常。」因此無常觀之初門,悉知諸法空無有實;作是觀時,即得道證。
[0137a12] 爾時,一切眾人皆欲求先見佛,禮敬供養。有華色比丘尼,欲除女名之惡,便化為轉輪聖王及七寶千子,眾人見之,皆避坐起去。化王到佛所已,還復本身,為比丘尼最初禮佛。是時,佛告比丘尼:「非汝初禮,須菩提最初禮我。所以者何?須菩提觀諸法空,是為見佛法身,得真供養,供養中最,非以致敬生身為供養也。」以是故言須菩提常行空三昧,與般若波羅蜜空相相應。以是故佛命令說般若波羅蜜。
[0137a22] 復次,佛以眾生信敬阿羅漢諸漏已盡,命之為說,眾得淨信故。諸菩薩漏未盡,若以為證,諸人不信。以是故,與舍利弗、須菩提,共說般若波羅蜜。
[0137a25] 問曰:
[0137a25] 何以名舍利弗?為是父母所作字?為是依行功德立名?
[0137a26] 答曰:
[0137a27] 是父母所作名字。
[0137a27] 於閻浮提中第一安樂,有摩伽陀國,是中有大城名王舍,王名頻婆娑羅,有婆羅門論議師,名摩陀羅,王以其人善能論故,賜封一邑,去城不遠。是摩陀羅遂有居家,婦生一女,眼似舍利鳥眼,即名此女為舍利。次生一男,膝骨麁大,名拘郗羅。拘郗羅(秦言大膝也)是婆羅門,既有居家,畜養男女,所學經書,皆已廢忘,又不業新。
[0137b06] 是時,南天竺有一婆羅門大論議師,字提舍,於十八種大經,皆悉通利。是人入王舍城,頭上戴火,以銅鍱腹。人問其故,便言:「我所學經書甚多,恐腹破裂,是故鍱之。」又問:「頭上何以戴火?」答言:「以大闇故。」眾人言:「日出照明,何以言闇?」答言:「闇有二種:一者、日光不照,二者、愚癡闇蔽。今雖有日明,而愚癡猶黑。」眾人言:「汝但未見婆羅門摩陀羅,汝若見者,腹當縮,明當闇。」是婆羅門逕至鼓邊,打論議鼓。
[0137b15] 國王聞之,問是何人?眾臣答言:「南天竺有一婆羅門,名提舍,大論議師,欲求論處,故打論鼓。」王大歡喜,即集眾人而告之曰:「有能難者,與之論議!」
[0137b18] 摩陀羅聞之自疑,「我以廢忘,又不業新,不知我今能與論不?」僶俛而來。於道中見二特牛,方相觝觸,心中作想:「此牛是我,彼牛是彼,以此為占,知誰得勝?」此牛不如,便大愁憂而自念言:「如此相者,我將不如。」欲入眾時,見有母人,挾一瓶水,正在其前,躄地破瓶。復作是念:「是亦不吉。」甚大不樂。既入眾中,見彼論師,顏貌意色,勝相具足,自知不如。事不獲已,與共論議。論議既交,便墮負處。
[0137b28] 王大歡喜:「大智明人,遠入我國!」復欲為之封一聚落。諸臣議言:「一聰明人來,便封一邑,功臣不賞,但寵語論,恐非安國全家之道!今摩陀羅論議不如,應奪其封以與勝者;若更有勝人,復以與之。」王用其言,即奪與後人。
[0137c04] 是時摩陀羅語提舍言:「汝是聰明人,我以女妻汝,男兒相累;今欲遠出他國,以求本志。」提舍納其女為婦。
[0137c06] 其婦懷妊,夢見一人,身被甲冑,手執金剛,摧破諸山,而在大山邊立。覺已白其夫言,我夢如是。提舍言:「汝當生男,摧伏一切諸論議師,唯不勝一人,當與作弟子。」
[0137c10] 舍利懷妊,以其子故,母亦聰明,大能論議。其弟拘郗羅,與姊談論,每屈不如;知所懷子,必大智慧,未生如是,何況出生!即捨家學問,至南天竺,不剪指爪,讀十八種經書,皆令通利,是故時人號為長爪梵志。
[0137c15] 姊子既生,七日之後,裹以白疊,以示其父。其父思惟:「我名提舍,逐我名字,字為憂波提舍。」(憂波,秦言逐;提舍,星名)是為父母作字。
[0137c18] 眾人以其舍利所生,皆共名之為舍利弗(弗秦言子)。
[0137c19] 復次,舍利弗世世本願,於釋迦文尼佛所作智慧第一弟子,字舍利弗。是為本願因緣名字,以是故名舍利弗。
[0137c22] 問曰:
[0137c22] 若爾者,何以不言「憂波提舍」,而但言「舍利弗」?
[0137c23] 答曰:
[0137c23] 時人貴重其母,於眾女人中聰明第一,以是因緣故稱舍利弗。
[0137c26] 【經】
[0137c26] 「菩薩摩訶薩欲以一切種知一切法,當習行般若波羅蜜。」
[0137c27] 【論】
[0137c28] 問曰:
[0137c29] 答曰:
[0137c29] 智慧門名為「種」。有人以一智慧門觀,有以二、三、十、百、千、萬乃至恒河沙等阿僧祇智慧門觀諸法。今以一切智慧門入一切種,觀一切法,是名「一切種」。
[0138a03] 如凡夫人三種觀,欲求離欲、離色故:觀欲、色界麁惡、誑惑、濁重。
[0138a05] 佛弟子八種觀:無常、苦、空、無我、如病、如癰、如箭入體、惱患。
[0138a07] 十六者,觀苦四種:無常、苦、空、無我;觀苦因四種:集、因、緣、生;觀苦盡四種:盡、滅、妙、出;觀道四種:道、正、行、跡。
[0138a10] 出入息中復有十六行:一、觀入息,二、觀出息,三、觀息長息短,四、觀息遍身,五、除諸身行,六、受喜,七、受樂,八者、受諸心行,九、無作喜,十、心作攝,十一、心作解脫,十二、觀無常,十三、觀散壞,十四、觀離欲,十五、觀滅,十六、觀棄捨。
[0138a15] 復有六種念:念佛者,佛是多陀阿伽陀、阿羅呵、三藐三佛陀,如是等十號。五念如後說。
[0138a17] 世智、出世智,阿羅漢、辟支佛、菩薩、佛智,如是等智慧知諸法,名為「一切種」。
[0138a19] 「一切法」者,識所緣法,是一切法。所謂眼識緣色,耳識緣聲,鼻識緣香,舌識緣味,身識緣觸,意識緣法——緣眼、緣色、緣眼識,耳聲、鼻香、舌味、身觸亦如是,乃至緣意、緣法、緣意識。是名「一切法」,是為識所緣法。
[0138a23] 復次,智所緣法,是一切法。所謂苦智知苦,集智知集,盡智知盡,道智知道,世智知苦、集、盡、道及虛空、非數緣滅,是為智所緣法。
[0138a26] 復次,二法攝一切法:色法、無色法,可見法、不可見法,有對法、無對法,有漏、無漏,有為、無為,心相應、心不相應,業相應、業不相應(丹注云:心法中除思,餘盡相應,業即是思,故除),近法、遠法等。如是種種二法,攝一切法(丹注云:現在及無為是名近法,未來、過去是名遠法)。
[0138b02] 復次,三種法攝一切法:善、不善、無記;學、無學、非學非無學;見諦斷、思惟斷、不斷。復有三種法:五眾、十二入、十八界。持如是等種種三法,盡攝一切法。
[0138b05] 復有四種法:過去、未來、現在法、非過去未來現在法;欲界繫法、色界繫法、無色界繫法、不繫法;因善法、因不善法、因無記法、非因善不善無記法;緣緣法、緣不緣法、緣緣不緣緣法、亦非緣緣非不緣緣法。如是等四種法,攝一切法。
[0138b10] 有五種法:色、心、心相應、心不相應、無為法。如是等種種五法,攝一切法。
[0138b12] 有六種法:見苦斷法、見習、盡、道斷法、思惟斷法、不斷法。如是等種種六法。乃至無量法攝一切法。是為一切法。
[0138b15] 問曰:
[0138b15] 諸法甚深微妙不可思議,若一切眾生尚不能得知,何況一人欲盡知一切法?譬如有人欲量大地,及數大海水渧,欲稱須彌山,欲知虛空邊際,如是等事皆不可知,云何欲以一切種知一切法?
[0138b20] 愚癡闇蔽甚大苦,智慧光明最為樂!一切眾生皆不用苦,但欲求樂。是故菩薩求一切第一大智慧,一切種觀,欲知一切法。是菩薩發大心,普為一切眾生求大智慧,是故欲以一切種知一切法。如醫為一人、二人,用一種、二種藥則足;若欲治一切眾生病者,當須一切種藥。菩薩亦如是,欲度一切眾生故,欲知一切種一切法。如諸法甚深微妙無量,菩薩智慧亦甚深微妙無量。先答破一切智人中已廣說,如函大蓋亦大。
[0138b29] 復次,若不以理求一切法,則不可得;若以理求之,則無不得。譬如鑽火以木,則火可得;析薪求火,火不可得。如大地有邊際,自非一切智人,無大神力,則不能知;若神通力大,則知此三千大千世界地邊際。今此大地在金剛上,三千大千世界四邊則虛空,是為知地邊際。欲稱須彌山,亦如是。欲量虛空,非不能量,虛空無法,故不可量。
[0138c09] 【經】
[0138c09]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菩薩摩訶薩云何欲以一切種知一切法,當習行般若波羅蜜?」
[0138c11] 【論】
[0138c11] 問曰:
[0138c11] 佛欲說般若波羅蜜故,種種現神變,現已即應便說,何以故令舍利弗問而後說?
[0138c13] 答曰:
[0138c13] 問而後說,佛法應爾。
[0138c13] 復次,舍利弗知般若波羅蜜甚深,微妙無相之法,難解難知。自以智力種種思惟:「若觀諸法無常,是般若波羅蜜耶?不是耶?」不能自了,以是故問。
[0138c17] 復次,舍利弗非一切智,於佛智慧中譬如小兒。
[0138c18] 如說《阿婆檀那經》中:
[0138c18] 佛在祇洹住,晡時經行,舍利弗從佛經行。是時有鷹逐鴿,鴿飛來佛邊住,佛經行過之,影覆鴿上,鴿身安隱,怖畏即除,不復作聲。後舍利弗影到,鴿便作聲,戰怖如初。
[0138c22] 舍利弗白佛言:「佛及我身,俱無三毒,以何因緣佛影覆鴿,鴿便無聲,不復恐怖?我影覆上,鴿便作聲,戰慄如故?」
[0138c25] 佛言:「汝三毒習氣未盡,以是故,汝影覆時恐怖不除。汝觀此鴿宿世因緣,幾世作鴿?」
[0138c27] 舍利弗即時入宿命智三昧,觀見此鴿從鴿中來,如是一、二、三世,乃至八萬大劫,常作鴿身;過是已往,不能復見。
[0139a01] 舍利弗從三昧起,白佛言:「是鴿八萬大劫中,常作鴿身;過是已前,不能復知。」
[0139a02] 佛言:「汝若不能盡知過去世,試觀未來世,此鴿何時當脫?」
[0139a04] 舍利弗即入願智三昧,觀見此鴿,一、二、三世,乃至八萬大劫,未脫鴿身;過是已往,亦不能知。從三昧起,白佛言:「我見此鴿從一世、二世、乃至八萬大劫,未免鴿身;過此已往,不復能知!我不知過去、未來齊限,不審此鴿何時當脫?」
[0139a09] 佛告舍利弗:「此鴿除諸聲聞、辟支佛所知齊限,復於恒河沙等大劫中常作鴿身,罪訖得出。輪轉五道中,後得為人,經五百世中,乃得利根。是時有佛,度無量阿僧祇眾生,然後入無餘涅槃。遺法在世,是人作五戒優婆塞,從比丘聞讚佛功德,於是初發心,願欲作佛。然後於三阿僧祇劫,行六波羅蜜,十地具足,得作佛,度無量眾生已而入無餘涅槃。」
[0139a17] 是時,舍利弗向佛懺悔,白佛言:「我於一鳥尚不能知其本末,何況諸法!我若知佛智慧如是者,為佛智慧故,寧入阿鼻地獄受無量劫苦,不以為難。」
[0139a21] 如是等,於諸法中不了故問。
[0139a24] 【經】
[0139a24] 佛告舍利弗:「菩薩摩訶薩以不住法住般若波羅蜜中,以無所捨法具足檀波羅蜜,施者、受者及財物不可得故。」
[0139a26] 【論】
[0139a26] 問曰:
[0139a27] 答曰:
[0139a27] 有人言:無漏慧根是般若波羅蜜相。何以故?一切慧中第一慧是名般若波羅蜜;無漏慧根是第一,以是故,無漏慧根名般若波羅蜜。
[0139b01] 問曰:
[0139b02] 答曰:
[0139b02] 菩薩雖未斷結,行相似無漏般若波羅蜜,是故得名行無漏般若波羅蜜。譬如聲聞人行暖法、頂法、忍法、世間第一法,先行相似無漏法,後易得生苦法智忍。
[0139b06] 復有人言:菩薩有二種:有斷結使清淨,有未斷結使不清淨。斷結使清淨菩薩,能行無漏般若波羅蜜。
[0139b08] 問曰:
[0139b09] 若菩薩斷結清淨,復何以行般若波羅蜜?
[0139b10] 雖斷結使,十地未滿,未莊嚴佛土,未教化眾生,是故行般若波羅蜜。
[0139b11] 復次,斷結有二種:一者、斷三毒心,不著人天中五欲;二者、雖不著人天中五欲,於菩薩功德果報五欲未能捨離——如是菩薩,應行般若波羅蜜。
[0139b15] 譬如長老阿泥盧豆,在林中坐禪時,淨愛天女等,以淨妙之身來試阿泥盧豆。阿泥盧豆言:「諸姊作青色來,不用雜色。」欲觀不淨,不能得觀;黃、赤、白色,亦復如是。時阿泥盧豆閉目不視,語言:「諸姊遠去!」是時天女即滅不現。天福報形,猶尚如是,何況菩薩無量功德果報五欲?
[0139b21] 又如甄陀羅王與八萬四千甄陀羅來到佛所,彈琴歌頌,以供養佛。爾時,須彌山王及諸山樹木、人民、禽獸一切皆舞。佛邊大眾,乃至大迦葉,皆於座上不能自安。是時,天須菩薩問長老大迦葉:「耆年舊宿,行十二頭陀法之第一,何以在座不能自安?」大迦葉言:「三界五欲不能動我;是菩薩神通功德果報力故,令我如是,非我有心不能自安也。譬如須彌山,四邊風起,不能令動;至大劫盡時,毘藍風起,如吹爛草。」
[0139c02] 以是事故,知二種結中一種未斷;如是菩薩等,應行般若波羅蜜。
[0139c03] 是阿毘曇中如是說,復有人言:般若波羅蜜是有漏慧。何以故?菩薩至道樹下乃斷結;先雖有大智慧,有無量功德,而諸煩惱未斷。是故言菩薩般若波羅蜜是有漏智慧。
[0139c07] 復有人言:從初發意乃至道樹下,於其中間所有智慧,是名般若波羅蜜。成佛時,是般若波羅蜜轉名薩婆若。
[0139c10] 復有人言:菩薩有漏、無漏智慧,總名般若波羅蜜。何以故?菩薩觀涅槃,行佛道,以是事故,菩薩智慧應是無漏;以未斷結使,事未成辦故,應名有漏。
[0139c13] 復有人言:菩薩般若波羅蜜,無漏無為,不可見無對。
[0139c15] 復有人言:是般若波羅蜜,不可得相,若有若無,若常若無常,若空若實。是般若波羅蜜,非陰界入所攝,非有為、非無為,非法、非非法,無取無捨,不生不滅,出有無四句,適無所著。譬如火焰,四邊不可觸,以燒手故;般若波羅蜜相,亦如是不可觸,以邪見火燒故。
[0139c21] 問曰:
[0139c22] 答曰:
[0139c22] 有人言:各各有理,皆是實。如經說:五百比丘各各說二邊及中道義,佛言皆有道理。
[0139c24] 有人言:末後答者為實。所以者何?不可破、不可壞故。若有法如毫氂許有者,皆有過失可破,若言無亦可破。此般若中,有亦無,無亦無,非有非無亦無,如是言說亦無,是名寂滅、無量、無戲論法。是故不可破、不可壞,是名真實般若波羅蜜,最勝無過者。如轉輪聖王降伏諸敵而不自高;般若波羅蜜亦如是,能破一切語言戲論,亦不有所破。
[0140a03] 復次,從此已後,品品中種種義門,說般若波羅蜜,皆是實相。以不住法住般若波羅蜜中,能具足六波羅蜜。
[0140a06] 云何名不住法住般若波羅蜜中,能具足六波羅蜜?
[0140a07] 答曰:
[0140a07] 如是菩薩觀一切法,非常非無常,非苦非樂,非空非實,非我非無我,非生滅非不生滅。如是住甚深般若波羅蜜中,於般若波羅蜜相亦不取,是名不住法住;若取般若波羅蜜相,是為住法住。
[0140a13] 問曰:
[0140a13] 若不取般若波羅蜜相,心無所著,如佛所言:「一切諸法,欲為其本。」若不取者,云何得具足六波羅蜜?
[0140a15] 答曰:
[0140a15] 菩薩憐愍眾生故,先立誓願,我必當度脫一切眾生。以精進波羅蜜力故,雖知諸法不生不滅如涅槃相,復行諸功德,具足六波羅蜜。所以者何?以不住法住般若波羅蜜中故。
[0140a23] 問曰:
[0140a23] 檀有何等利益故,菩薩住般若波羅蜜中,檀波羅蜜具足滿?
[0140a24] 答曰:
[0140a25] 檀為寶藏,常隨逐人;檀為破苦,能與人樂;檀為善御,開示天道;檀為善府,攝諸善人(施攝善人,與為因緣,故言「攝」);檀為安隱,臨命終時心不怖畏;檀為慈相,能濟一切;檀為集樂,能破苦賊;檀為大將,能伏慳敵;檀為妙果,天人所愛;檀為淨道,賢聖所遊;檀為積善福德之門;檀為立事聚眾之緣;檀為善行愛果之種;檀為福業善人之相;檀破貧窮、斷三惡道;檀能全護福樂之果;檀為涅槃之初緣;入善人聚中之要法;稱譽讚歎之淵府;入眾無難之功德;心不悔恨之窟宅;善法道行之根本;種種歡樂之林藪;富貴安隱之福田;得道涅槃之津梁;聖人大士智者之所行;餘人儉德寡識之所效。
[0140b09] 復次,譬如失火之家,黠慧之人,明識形勢,及火未至,急出財物;舍雖燒盡,財物悉在,更修室宅。好施之人,亦復如是,知身危脆,財物無常,修福及時,如火中出物;後世受樂,亦如彼人更修宅業,福慶自慰。愚惑之人,但知惜屋,怱怱營救,狂愚失智,不量火勢,猛風絕焰,土石為焦,翕響之間,蕩然夷滅。屋既不救,財物亦盡,飢寒凍餓,憂苦畢世。慳惜之人,亦復如是,不知身命無常,須臾叵保,而更聚歛守護愛惜,死至無期,忽焉逝沒,形與土木同流,財與委物俱棄,亦如愚人憂苦失計。
[0140b21] 復次,大慧之人,有心之士,乃能覺悟,知身如幻,財不可保,萬物無常,唯福可恃,將人出苦,津通大道。
[0140b23] 復次,大人大心,能大布施,能自利己;小人小心,不能益他,亦不自厚。
[0140b24] 復次,譬如勇士見敵,必期吞滅;智人慧心,深得悟理,慳賊雖強,亦能挫之,必令如意。遇良福田,值好時節(時:應施之時也。遇而不施是名失時),覺事應心,能大布施。
[0140b28] 復次,好施之人,為人所敬,如月初出,無不愛者;好名善譽,周聞天下,人所歸仰,一切皆信。好施之人,貴人所念,賤人所敬;命欲終時,其心不怖。如是果報,今世所得,譬如樹華。大果無量,後世福也。生死輪轉,往來五道,無親可恃,唯有布施若生天上、人中,得清淨果,皆由布施;象、馬畜生得好櫪養,亦是布施之所得也。
[0140c06] 布施之德,富貴歡樂;持戒之人,得生天上;禪智心淨,無所染著,得涅槃道。布施之福,是涅槃道之資糧也;念施故歡喜,歡喜故一心,一心觀生滅無常,觀生滅無常故得道。
[0140c10] 如人求蔭故種樹,或求華,或求果故種樹;布施求報亦復如是,今世、後世樂如求蔭,聲聞、辟支佛道如華,成佛如果。
大智度論釋初品中檀相義第十九
[0140c16] 問曰:
[0140c16] 云何名檀?
[0140c16] 答曰:
[0140c18] 有人言:有信、有福田、有財物,三事和合時,心生捨法,能破慳貪,是名為檀。譬如慈法,觀眾生樂而心生慈;布施心數法,亦復如是,三事和合,心生捨法,能破慳貪。
[0140c21] 檀有三種:或欲界繫,或色界繫,或不繫。(丹本注云:聖人行施故名不繫)心相應法,隨心行,共心生,非色法,能作緣。非業,業相應,隨業行,共業生,非先世業報生。二種修:行修、得修。二種證:身證、慧證。若思惟斷,若不斷,二見斷:欲界、色界盡見斷。有覺有觀法;凡夫、聖人共行。如是等,阿毘曇中廣分別說。
[0140c29] 不淨施者,直施無所為。或有為求財故施,或愧人故施,或為嫌責故施,或畏懼故施,或欲取他意故施,或畏死故施,或狂人令喜故施,或自以富貴故應施,或諍勝故施,或妬瞋故施,或憍慢自高故施,或為名譽故施,或為呪願故施,或解除衰求吉故施,或為聚眾故施,或輕賤不敬施。如是等種種,名為不淨施。
[0141a08] 復次,為道故施,清淨心生,無諸結使,不求今世後世報,恭敬憐愍故,是為淨施。淨施是趣涅槃道之資糧,是故言為道故施。若未得涅槃時施,是人天報樂之因。淨施者,如華瓔珞,初成未壞,香潔鮮明;為涅槃淨施,得果報香,亦復如是。
[0141a13] 如佛說:「世有二人為難得:一者出家中非時解脫比丘,二者在家白衣能清淨布施。」是淨施相,乃至無量世,世世不失,譬如券要,終無失時。是布施果,因緣和合時便有。譬如樹得時節會,便有華葉果實;若時節未至,有因而無果。
[0141a19] 是布施法,若以求道,能與人道。何以故?結使滅名涅槃。當布施時,諸煩惱薄故,能助涅槃。於所施物中不惜故除慳,敬念受者故除嫉妬,直心布施故除諂曲,一心布施故除調,深思惟施故除悔,觀受者功德故除不恭敬,自攝心故除不慚,知人好功德故除不愧,不著財物故除愛,慈愍受者故除瞋,恭敬受者故除憍慢,知行善法故除無明,信有果報故除邪見,知決定有報故除疑。如是等種種不善諸煩惱,布施時悉皆薄,種種善法悉皆得。布施時六根清淨,善欲心生,善欲心生故內心清淨;觀果報功德故信心生,身心柔軟故喜樂生,喜樂生故得一心,得一心故實智慧生。如是等諸善法悉皆得。
[0141b04] 復次,布施時心生相似八正道:信布施果故得正見,正見中思惟不亂故得正思惟,清淨說故得正語,淨身行故得正業,不求報故得正命,懃心施故得正方便,念施不廢故得正念,心住不散故得正定。如是等相似三十七品善法,心中生。
[0141b10] 復次,有人言:布施是得三十二相因緣。所以者何?
[0141b11] 施時與心堅固,得足下安立相;布施時五事圍繞,受者是眷屬業因緣故,得足下輪相;大勇猛力施故,得足跟廣平相;施攝人故,得手足縵網相;美味飲食施故,得手足柔軟、七處滿相;施以益命故,得長指、身不曲、大直相;施時言我當相與,施心轉增故、得足趺高、毛上向相;施時受者求之,一心好聽,慇懃約勅,令必疾得故,得伊泥延[蹲-酋+(十/田/ㄙ)]相;不瞋不輕求者故,得臂長過膝相;如求者意施,不待言故,得陰藏相;好衣服、臥具、金銀、珍寶施故,得金色身相、薄皮相;布施令受者獨得自在用故,得一一孔一毛生、眉間白毫相;求者求之,即言當與,以是業故得上身如師子、肩圓相;病者施藥,飢渴者與飲食故,得兩腋下滿、最上味相;施時勸人行施而安慰之,開布施道故,得肉髻相、身圓如尼拘盧相;有乞求者,意欲與時,柔軟實語,必與不虛故,得廣長舌相、梵音聲相、如迦陵毘伽鳥聲相;施時如實語,利益語故,得師子頰相;施時恭敬受者,心清淨故,得牙白、齒齊相;施時實語、和合語故,得齒密相、四十齒相;施時不瞋不著,等心視彼故,得青眼相、眼睫如牛王相。
[0141c05] 是為種三十二相因緣。
[0141c05] 復次,以七寶、人民、車乘、金銀、燈燭、房舍、香華布施故,得作轉輪王,七寶具足。
[0141c07] 復次,施得時故,報亦增多。如佛說:「施遠行人,遠來人,病人,看病人,風寒眾難時施,是為時施。」
[0141c10] 復次,曠路中施故,得福增多;常施不廢故,得報增多;如求者所欲施故,得福增多;施物重故,得福增多,如以精舍、園林、浴池等;若施善人故,得報增多;若施僧故,得報增多;若施者、受者俱有德故(丹注云:如菩薩及佛慈心布施,是為施者;若施佛及菩薩、阿羅漢、辟支佛是為受者故),得報增多;種種將迎恭敬受者故,得福增多;難得物施故,得福增多;隨所有物盡能布施故,得福增多。
[0141c18] 譬如大月氏弗迦羅城中,有一畫師,名千那。到東方多剎陀羅國,客畫十二年,得三十兩金,持還本國。於弗迦羅城中,聞打鼓作大會聲,往見眾僧,信心清淨,即問維那:「此眾中幾許物得作一日食?」維那答曰:「三十兩金足得一日食。」即以所有三十兩金付維那,「為我作一日食,我明日當來。」空手而歸,其婦問曰:「十二年作得何等物?」答言:「我得三十兩金。」即問:「三十兩金今在何所?」答言:「已在福田中種。」婦言:「何等福田?」答言:「施與眾僧。」婦便縛其夫送官治罪,斷事大官問:「以何事故?」婦言:「我夫狂癡,十二年客作得三十兩金,不憐愍婦兒,盡以與他人;依如官制,輒縛送來。」大官問其夫:「汝何以不供給婦兒,乃以與他?」答言:「我先世不行功德,今世貧窮,受諸辛苦;今世遭遇福田,若不種福,後世復貧,貧貧相續,無得脫時。我今欲頓捨貧窮,以是故,盡以金施眾僧。」大官是優婆塞,信佛清淨,聞是語已,讚言:「是為甚難!懃苦得此少物,盡以施僧,汝是善人!」即脫身瓔珞及所乘馬,并一聚落,以施貧人,而語之言:「汝始施眾僧,眾僧未食,是為穀子未種,牙已得生,大果方在後身!」以是故言「難得之物盡用布施其福最多」。
[0142a13] 復次,有世間檀,有出世間檀;有聖人所稱譽檀,有聖人所不稱譽檀;有佛菩薩檀,有聲聞檀。
[0142a15] 何等世間檀?
[0142a15] 凡夫人布施,亦聖人作有漏心布施,是名世間檀。
[0142a17] 復次,有人言:凡夫人布施,是為世間檀。聖人雖有漏心布施,以結使斷故,名出世間檀。何以故?是聖人得無作三昧故。
[0142a19] 復次,世間檀者不淨,出世間檀者清淨。二種結使:一種屬愛,一種屬見。為二種結使所使,是為世間檀。無此二種結使,是為出世間檀。
[0142a23] 若三礙繫心,是為世間檀。何以故?因緣諸法實無吾我,而言我與彼取,是故名世間檀。
[0142a25] 復次,我無定處。我以為我,彼以為非;彼以為我,我以為非。以是不定故,無實我也。所施財者,從因緣和合有,無有一法獨可得者。如絹、如布,眾緣合故成,除絲除縷,則無絹、布;諸法亦如是,一相無相,相常自空。人作想念,計以為有,顛倒不實,是為世間檀。
[0142b02] 心無三礙,實知法相,心不顛倒,是為出世間檀。
[0142b03] 出世間檀為聖人所稱譽,世間檀聖人所不稱譽。
[0142b04] 復次,清淨檀,不雜結垢,如諸法實相,是聖人所稱譽;不清淨,雜結使,顛倒心著,是聖人所不稱譽。
[0142b06] 復次,實相智慧和合布施,是聖人所稱譽;若不爾者,聖人所不稱譽。
[0142b08] 復次,不為眾生,亦不為知諸法實相故施,但求脫生、老、病、死,是為聲聞檀;為一切眾生故施,亦為知諸法實相故施,是為諸佛菩薩檀。
[0142b11] 於諸功德不能具足,但欲得少許分,是為聲聞檀;一切諸功德欲具足滿,是為諸佛菩薩檀。
[0142b13] 畏老、病、死故施,是為聲聞檀;為助佛道,為化眾生,不畏老、病、死,是為諸佛菩薩檀。
[0142b15] 是中應說菩薩本生經,如說《阿婆陀那經》中:昔閻浮提中有王,名婆薩婆。爾時有婆羅門菩薩,名韋羅摩,是國王師,教王作轉輪聖王法。韋羅摩財富無量,珍寶具足,作是思惟:「人謂我為貴人,財富無量,饒益眾生,今正是時,應當大施。富貴雖樂,一切無常,五家所共,令人心散,輕泆不定,譬如獼猴不能暫住;人命逝速,疾於電滅,人身無常,眾苦之藪。以是之故,應行布施。」
[0142b24] 如是思惟已,自作手疏,普告閻浮提諸婆羅門及一切出家人:「願各屈德,來集我舍,欲設大施。」滿十二歲,飯汁行船,以酪為池,米麵為山,蘇油為渠,衣服、飲食、臥具、湯藥,皆令極妙。過十二歲,欲以布施八萬四千白象,犀甲金飾,珞以名寶,建大金幢,四寶莊嚴;八萬四千馬,亦以犀甲金飾,四寶交絡;八萬四千車,皆以金、銀、琉璃、頗梨、寶飾,覆以師子、虎豹之皮,若白劍婆羅寶[車*憲]雜飾,以為莊嚴;八萬四千四寶床,雜色綩綖種種茵蓐,柔軟細滑,以為挍飾;丹枕錦被,置床兩頭,妙衣盛服,皆亦備有;八萬四千金鉢盛滿銀粟,銀鉢盛金粟,琉璃鉢盛頗梨粟,頗梨鉢盛琉璃粟;八萬四千乳牛,牛出乳一斛,金飾其[跳-兆+甲]角,衣以白疊;八萬四千美女,端正福德,皆以白珠名寶瓔珞其身。略舉其要,如是種種,不可勝記。爾時,婆羅婆王及八萬四千諸小國王,并諸臣民豪傑長者,各以十萬舊金錢,贈遺勸助,設此法祠。具足施已,釋提婆那民來語韋羅摩菩薩,說此偈言:
[0142c18] 爾時,淨居諸天現身而讚,說此偈言:
[0142c21] 是時,諸天作是思惟:「我當閉其金瓶,令水不下。所以者何?有施者,無福田故。」
[0142c22] 是時,魔王語淨居天:「此諸婆羅門皆出家持戒,清淨入道,何以故乃言無有福田?」淨居天言:「是菩薩為佛道故布施,今此諸人皆是邪見,是故我言無有福田。」魔王語天言:「云何知是人為佛道故布施?」
[0142c27] 是時,淨居天化作婆羅門身,持金瓶,執金杖,至韋羅摩菩薩所,語言:「汝大布施,難捨能捨,欲求何等?欲作轉輪聖王,七寶、千子、王四天下耶?」菩薩答言:「不求此事!」「汝求釋提婆那民,為八千那由他天女主耶?」答言:「不!」「汝求六欲天主耶?」答言:「不!」「汝求梵天王,主三千大千世界,為眾生祖父耶?」答言:「不!」「汝欲何所求?」是時,菩薩說此偈言:
[0143a09] 化婆羅門言:「布施主!佛道難得,當大辛苦;汝心軟串樂,必不能求成辦此道。如我先語轉輪聖王、釋提婆那民、六欲天王、梵天王,是易可得,不如求此!」
「『假令熱鐵輪, 在我頭上轉,
一心求佛道, 終不懷悔恨!
若使三惡道, 人中無量苦,
一心求佛道, 終不為此轉!』」
[0143a18] 化婆羅門言:「布施主!善哉!善哉!求佛如是。」便讚偈言:
[0143a22] 是時,天雨眾華,供養菩薩。諸淨居天閉瓶水者,即隱不現。
[0143a23] 菩薩是時至婆羅門上座前,以金瓶行水,水閉不下。眾人疑怪:「此種種大施,一切具足,布施主人功德亦大,今何以故瓶水不下?」菩薩自念:「此非他事,將無我心不清淨耶?得無施物不具足乎?何以致此?」自觀祠經十六種書,清淨無瑕。是時,諸天語菩薩言:「汝莫疑悔!汝無不辦!是諸婆羅門惡邪不淨故也。」即說偈言:
[0143b04] 以是故,水閉不下。如是語已,忽然不現。爾時,六欲天放種種光明,照諸眾會,語菩薩而說偈言:
[0143b09] 說是語已,忽然不現。是時,菩薩聞說此偈,自念:「會中實自無有與我等者,水閉不下,其將為此乎?」即說偈言:
「若有十方天地中, 諸有好人清淨者,
我今歸命稽首禮! 右手執瓶灌左手,
而自立願我一人, 應受如是大布施!」
[0143b15] 是時,瓶水踊在虛空,從上來下而灌其左手。是時,婆薩婆王見是感應,心生恭敬而說偈言:
[0143b20] 是時,大婆羅門眾恭敬心生,合手作禮,歸命菩薩。菩薩是時說此偈言:
[0143b24] 說此偈已,一切大地、山川、樹木,皆六返震動。韋羅摩本謂此眾應受供養故與,既知此眾無堪受者,今以憐愍故,以所受物施之。
[0143b27] 如是種種檀本生因緣,是中應廣說。是為外布施。
[0143b29] 如本生因緣說:釋迦文佛本為菩薩,為大國王時,世無佛、無法、無比丘僧,是王四出求索佛法,了不能得。時有一婆羅門言:「我知佛偈,供養我者,當以與汝。」王即問言:「索何等供養?」答言:「汝能就汝身上,破肉為燈炷供養我者,當以與汝。」王心念言:「今我此身危脆不淨,世世受苦,不可復數,未曾為法,今始得用,甚不惜也!」如是念已,喚旃陀羅,遍割身上以作燈炷,而以白疊纏肉,酥油灌之,一時遍燒,舉身火燃,乃與一偈。
[0143c10] 又復,釋迦文佛本作一鴿,在雪山中。時大雨雪,有一人失道,窮厄辛苦,飢寒并至,命在須臾。鴿見此人,即飛求火,為其聚薪然之;又復以身投火,施此飢人。
[0143c14] 如是等頭、目、髓、腦給施眾生,種種本生因緣經,此中應廣說。如是等種種,是名內布施。
[0143c16] 如是內、外布施無量,是名檀相。
[0143c19] 問曰:
[0143c19] 云何名法布施?
[0143c19] 答曰:
[0143c20] 復次,有人言:以諸佛語妙善之法,為人演說,是為法施。
[0143c21] 復次,有人言:以三種法教人:一、修妬路,二、毘尼,三、阿毘曇,是為法施。
[0143c23] 復次,有人言:以四種法藏教人:一、修妬路藏,二、毘尼藏,三、阿毘曇藏,四、雜藏,是為法施。
[0143c25] 復次,有人言:略說以二種法教人:一、聲聞法,二、摩訶衍法,是為法施。
[0143c27] 問曰:
[0143c27] 如提婆達、呵多等,亦以三藏、四藏、聲聞法、摩訶衍法教人,而身入地獄,是事云何?
[0143c29] 答曰:
[0143c29] 提婆達邪見罪多,呵多妄語罪多,非是為道清淨法施,但求名利恭敬供養。惡心罪故,提婆達生入地獄,呵多死墮惡道。
[0144a03] 復次,非但言說名為法施,常以淨心善思以教一切,是名法施。譬如財施,不以善心,不名福德;法施亦爾,不以淨心善思,則非法施。
[0144a06] 復次,說法者,能以淨心善思,讚歎三寶,開罪福門,示四真諦,教化眾生,令入佛道,是為真淨法施。
[0144a08] 復次,略說法有二種:一者、不惱眾生,善心慈愍,是為佛道因緣;二者、觀知諸法真空,是為涅槃道因緣。在大眾中興愍哀心,說此二法,不為名聞利養恭敬,是為清淨佛道法施。
[0144a12] 如說:阿輸伽王一日作八萬佛圖,雖未見道,於佛法中少有信樂,日日請諸比丘入宮供養,日日次第留法師說法。
[0144a15] 有一三藏年少法師,聰明端正,次應說法。在王邊坐,口有異香;王甚疑怪,謂為不端,欲以香氣動王宮人,語比丘言:「口中何等?開口看之!」即為開口,了無所有;與水令漱,香氣如故。王問:「大德!新有此香?舊有之耶?」比丘答言:「如此久有,非適今也。」又問:「有此久如?」比丘以偈答言:
[0144a25] 王言:「大德!略說未解,為我廣演!」答言:「王當一心,善聽我說:我昔於迦葉佛法中,作說法比丘,常在大眾之中,歡喜演說迦葉世尊無量功德、諸法實相、無量法門,慇懃讚歎,教誨一切。自是以來,常有妙香從口中出,世世不絕,恒如今日。」而說此偈:
[0144b04] 于時國王愧喜交集,白比丘言:「未曾有也!說法功德,大果乃爾!」比丘言:「此名為華,未是果也。」王言:「其果云何?願為演說!」答言:「果,略說有十,王諦聽之!」即為說偈言:
「大名聞端政, 得樂及恭敬,
威光如日月, 為一切所愛,
辯才有大智, 能盡一切結,
苦滅得涅槃, 如是名為十。」
[0144b12] 王言:「大德!讚佛功德,云何而得如是果報?」爾時,比丘以偈答曰:
「讚佛諸功德, 令一切普聞,
以此果報故, 而得大名譽。
讚佛實功德, 令一切歡喜,
以此功德故, 世世常端正。
為人說罪福, 令得安樂所,
以此之功德, 受樂常歡豫。
讚佛功德力, 令一切心伏,
以此功德故, 常獲恭敬報。
顯現說法燈, 照悟諸眾生,
以此之功德, 威光如日曜。
種種讚佛德, 能悅於一切,
以此功德故, 常為人所愛。
巧言讚佛德, 無量無窮已,
以此功德故, 辯才不可盡。
讚佛諸妙法, 一切無過者,
以此功德故, 大智慧清淨。
讚佛功德時, 令人煩惱薄,
以此功德故, 結盡諸垢滅。
二種結盡故, 涅槃身已證,
譬如澍大雨, 火盡無餘熱。」
[0144c05] 重告王言:「若有未悟,今是問時,當以智箭破汝疑軍。」王白法師:「我心悅悟,無所疑也。大德福人,善能讚佛。」
[0144c08] 問曰:
[0144c08] 財施、法施,何者為勝?
[0144c09] 答曰:
[0144c09] 如佛所言:「二施之中,法施為勝。」所以者何?
[0144c10] 財施果報,在欲界中;法施果報,或在三界,或出三界。復次,口說清淨,深得理中,心亦得之,故出三界。
[0144c12] 復次,財施有量,法施無量。財施有盡,法施無盡;譬如以薪益火,其明轉多。
[0144c14] 復次,財施之報,淨少垢多;法施之報,垢少淨多。
[0144c15] 復次,若作大施,必待眾力;法施出心,不待他也。
[0144c16] 復次,財施能令四大諸根增長;法施能令無漏根、力、覺、道具足。
[0144c17] 復次,財施之法,有佛無佛,世間常有;如法施者,唯有佛世乃當有耳。
[0144c19] 是故當知法施甚難!云何為難?乃至有相辟支佛不能說法,直行乞食,飛騰變化而以度人。
[0144c21] 復次,從法施中能出生財施,及諸聲聞、辟支佛、菩薩及佛。
[0144c23] 復次,法施能分別諸法:有漏、無漏法,色法、無色法,有為、無為法,善、不善、無記法,常法、無常法,有法、無法。一切諸法實相清淨,不可破不可壞。如是等法,略說則八萬四千法藏,廣說則無量。如是等種種,皆從法施分別了知。以是故,法施為勝。
[0144c29] 是二施願求作佛,則能令人得至佛道,何況其餘!
[0145a01] 問曰:
[0145a01] 四種捨,名為檀。所謂財捨、法捨、無畏捨、煩惱捨。此中何以不說二種捨?
[0145a03] 答曰:
[0145a03] 無畏捨,與尸羅無別,故不說。有般若故,不說煩惱捨。若不說六波羅蜜,則應具說四捨。
大智度論卷第十一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25 冊 No. 1509 大智度論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維習安大德提供,佛教電腦資訊庫功德會提供,眾生出版社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厚觀法師提供新式標點,其他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 瀏覽次數:19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