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公告:漢文大藏經網站已停止更新,請前往下列大藏經網站查閱經文

一般電腦和需要較多功能的使用者,建議瀏覽 cbetaonline

手機、平板與專注閱讀的使用者,建議瀏覽 deerpark

 

X51n0824_010 成唯識論觀心法要 第10卷

CBETA 電子佛典集成 » 卍續藏 (X) » 第 51 冊 » No.0824 » 第 10 卷 ▲上一卷 ▼下一卷 前往第

 

成唯識論觀心法要卷第十

[0436c24] 上來修習位中。三釋十重障。初標起。二正釋竟。

[0436c24] 三結屬二。初正結二障所攝。二申明二障斷義。今初。

[0437a03] 此十一障(皆即煩惱所知)。二障所攝。

[0437a04] △二申明二障斷義二。初斷種現位。二斷種頓漸。今初。

[0437a06] 煩惱障中見所斷(之)(子)於極喜地見道初斷。彼障(之)現起(者)地前伏。修所斷(之)(子。)金剛喻定現在前時一切頓斷。彼障(之)現起(者)地前漸伏。初地以上。能頓伏盡令永不行(猶)。如阿羅漢(一般)由故(作)(之)(或于)。前七地中雖暫現起。而不為失(若)。八地以上。畢竟不行。

[0437a11] ○所知障中見所斷(之)(子)於極喜地見道初斷。彼障(之)現起(者)地前伏。修所斷(之)(子)於十地中漸次斷滅(直至)。金剛喻定現在前時。方永斷盡。彼障(之)現起(者)地前漸伏。乃至十地方永斷盡。八地以上(若與)。六識俱者。不復現行(以)。無漏觀心及(生空智)果相續。能違彼(第六識中俱生所知障之現行)(若與)。第七(識)俱者。猶可現行(須是)。法空智果起位方伏。前五轉識設未轉依(由)。無漏(觀之所)伏故。障不現起。

[0437a19] 此正釋伏斷二障種子現行之位也。

[0437a20] 雖於修道十地位中。皆不斷滅煩惱障種。而彼(煩惱)(無堪任性)亦漸斷滅。由斯故說二障麤重。一一皆有三位斷義。

[0437a23] 此釋伏難也。難曰。所知障種。於十地中漸次斷滅。可云三位皆有斷義。若夫煩惱障種。其分別者是見道頓斷。其俱生者則是金剛喻定頓斷。但有二位斷義。何云亦有三位斷義耶。答釋可知。言三位者。一通達位。二修習位。三究竟位也。

[0437b04] 雖諸位中。皆斷麤重。而三位顯。是所偏說。

[0437b05] 亦釋伏難也。難曰。若麤重言。但指無堪任性。則資糧加行位中。亦有斷麤重義。何故不說耶。答釋可知。初斷種現位竟。

[0437b07] △二斷種頓漸。

[0437b08] (問)斷二障種。漸頓云何(答)。第七識俱(之)煩惱障種。三乘將得無學果時。一剎那中三界頓斷。所知障種。將成佛時。一剎那中一切頓斷(以其)。任運內起。無麤細故。

[0437b11] ○餘六識俱(之)煩惱障種(若屬)。見所斷者。三乘見位真見道中。一切頓斷(若屬)。修所斷者。隨其所應(或有)。一類二(于)。三界九地(俱生煩惱。)一一漸次九品別斷(復有)。一類二乘。三界九地(俱生煩惱)合為一聚九品別斷(其在)。菩薩要起金剛喻定。一剎那中三界頓斷。所知障種。初地初心頓斷一切見所斷者(若夫)。修所斷者(則)。後於十地修道位中漸次而斷。乃至正起金剛喻定一剎那中。方皆斷盡(以彼六識相應之所知障)。通緣內外麤細境生。品類差別有眾多故(所以不容頓斷)

[0437b20] 此正明所斷種也。下復明能斷之道。

[0437b21] 二乘根鈍(故于)。漸斷(六識俱生煩惱)障時。必各別起無間解脫(二道若夫)加行勝進(則可)。或別或總。

[0437b23] 若前之勝進。即為後之加行。則名為總。或不同時。則名為別也。

[0437c01] 菩薩利根(故于)漸斷(六識俱生所知)障位。非要別起無間解脫(二道。即于)剎那剎那(之中)能斷證故(所以)。加行等四(道于)剎那剎那前後相望。皆容具有。

[0437c04] 念念能斷。即無間道。念念能證。即解脫道。不住解脫。即為勝進。此位勝進。又復即是後位加行。正加行時。又於後位若障若理能斷能證。是故念念之中。望前即為解脫為勝進。望後即為加行為無間也。三釋十重障竟。

[0437c08] △四釋十真如。

[0437c09] 十真如者。一徧行真如。謂此真如。二空所顯。無有一法而不在故。

[0437c11] 初地無間道中。深觀我法二空。永斷異生性障。故於解脫道中所證真如。名曰徧行。謂於五位百法。一一無實補特伽羅。亦無實法。無實補特伽羅。名為生空。亦名我空。亦名為人無我。無有實法。名為法空。亦名為法無我。了知我法俱不可得。乃顯唯識實性。此性不妄。故名為真。此性不改。故名為如。異生凡夫從無始來。妄執實我實法。雖此真如無所不在。日用不知。二乘雖斷我執。而猶不知法空所顯真如無所不在。仍於有為無為定作二解。又或妄執色不相應及無為法不即唯識。唯有大乘種性之人。先信解此唯識理。發起深固大菩提心。於資糧加行位中。強觀諸法皆悉無性。令二空觀漸熏漸著。乃至通達位中。頓斷分別二障種子。方實觸證真如法界之理。徧於五位百法無所不在。故遂能得百法明門。於彼一一法中。具證真如無所不徧之性。當知真如性本自徧。非今始徧。但由此位初證真如本徧之體。獨得徧行之名。諸位。不過隨德立稱。更無有二如也。依此徧行真如實義。故云初地具足一切諸地功德。依後隨德立稱之義。故云初地不知二地。乃至等覺菩薩。不知如來舉足下足事等。金剛經云。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夫無為法。豈有差別。證無為法。仍有差別。如淺深皆大海。而入海仍論淺深。如丈尺顯虗空。而虗空原非丈尺。此徧行真如。喻如哉生明之新月。見月之全體大用。不異望後圓月。亦不即望夜圓月。思之思之。

[0438a13] 二最勝真如。謂此真如。具無邊德。於一切法最為勝故。

[0438a15] 秖是二空所顯五位百法徧行真如之理。本來具無邊德。本來最勝。但由無始迷惑。而為邪行所障。令此勝德不得顯現。今由菩薩了知法性無染。隨順修行尸波羅蜜。斷邪行障。是故全性所起三聚淨戒妙無作體。具足無邊功德。於一切法最為勝也。經云。心無盡故。戒亦無盡。當知所緣無邊故。戒亦無邊。如不殺戒。徧於五位百法得不殺德。如不盜戒。徧於五位百法得不盜德。如不邪婬戒。徧於五位百法得不邪德。如不妄語戒。徧於五位百法得不妄德。乃至十善。一一皆爾。又徧於五位百法有斷惡德。即徧於五位百法有生善德。亦徧於五位百法有度生德。斷惡名律儀戒。即成法身斷德。生善名攝善法戒。即成報身智德。度生名饒益有情戒。即成化身恩德。又復即是法身般若解脫三德。當知舉真如全體而為三聚淨戒。仍舉三聚淨戒。一一無非真如全體。是故橫悉無邊。豎悉最勝。無有一法而不無邊。無有一法而不最勝也。

[0438b08] 三勝流真如。謂此真如所流教法。於餘教法極為勝故。

[0438b10] 亦只二空所顯五位百法真如之理。雖復四句皆不可說。而有四悉檀因緣故。亦可得說。但由無始闇鈍所障。不能契理契機。稱性演說。今由菩薩善巧增益聞思修慧勝定總持。斷闇鈍障。故於真如流出正智。於正智中流出後得智。於後得智中流出大悲心。於大悲心流出十二部經。極為勝妙。若餘二乘凡夫等所說教法。非證真如之所流出。故不為勝。

[0438b18] 四無攝受真如。謂此真如。無所繫屬。非我執等所依取故。

[0438b20] 亦只二空所顯五位百法真如之理。本來無所繫屬。本非我執我愛我慢我癡等之所依所取。但由無始以來。微細煩惱現行所障。不能達其本無攝受。今由菩薩善修無漏菩提分法。斷此微細煩惱現行障。真如本無繫屬之性。方得顯現。名無攝受真如。

[0438c02] 五類無別真如。謂此真如。類無差別。非如眼等類有異故。

[0438c04] 亦只二空所顯五位百法真如之理。本來無有生死涅槃差別。但由無始迷惑。妄有生死。對彼生死。權立涅槃。依此虗妄緣起生死涅槃。妄生欣厭。名為下乘般涅槃障。今由菩薩深觀平等四諦。斷此。類無差別之真如理。方顯現也。言非如眼等類有別者。謂真如不變隨緣。則有五位百法類別。且如同一色法。而根與塵別。又如同一根法。而眼與耳別。此皆依他起性。如幻事等。元非實我實法。既非實我實法。則同一真如體性。所謂隨緣不變。眼即非眼。耳即非耳。何得更有類別哉。故曰。真俗兩智。行相互違。合令相應。名難勝地也。若依文解義。妄謂眼等一向類別。真如一向無別。則行相仍互違矣。讀者思之。

[0438c17] 六無染淨真如。謂此真如。本性無染。亦不可說後方淨故。

[0438c19] 亦只二空所顯五位百法真如之理。在生死而無染。證涅槃非新淨。但由無始迷惑。妄成流轉。因於流轉。權說還滅。流轉名染。還滅名淨。執此染淨以為實有。名麤相現行障。今由菩薩深觀平等緣起。斷此障。本無染淨之真如理。方顯現也。

[0438c24] 七法無別真如。謂此真如。雖多教法種種安立。而無異故。

[0439a02] 亦只二空所顯五位百法真如之理。依之安立種種教法。而此真理。本來無異。相即無相。空有兩融。但由不達相本無相。作意勤求無相。名細相現行障。今由菩薩善修稱性方便。滿足一切佛法。斷此細相現行障。法無別之真如妙理。方顯現也。

[0439a07] 八不增減真如。謂此真如。離增減執。不隨染淨有增減故。即此亦名相土自在所依真如。謂若證得此真。現相現土俱自在故。

[0439a10] 亦只二空所顯五位百法真如之理。隨緣不變。故非染淨所能增減。不變隨緣。故現相土無不自在。但由不達性無增減。猶於真如而有趣向。名無相中作加行障。今由菩薩善得無功用道。深證無生法忍。斷此加行障。隨緣不變之體任運顯現。名不增減真如。不變隨緣之用任運顯現。名相土自在所依真如。當知五法百法之中。隨拈一法。皆不增減。皆相土自在也。相約現身。土約器界。

[0439a18] 九智自在所依真如。謂若證得此真如。於無礙解得自在故。

[0439a20] 亦只二空所顯五位百法真如之理。以一一法皆真如故。所以隨一一法。皆能總持一切所詮之義。隨一一法。皆能總持一切能詮之名句字。隨一一法。皆能總持一切言音訓釋。隨一一法。皆能徧逗一切眾生機宜。巧說無盡。令得四益。是故名此真如為智自在所依也。但由所知障故。不達一義一切義。一切義一義。不達一法一切法。一切法一法。不達一言音一切言音。一切言音一言音。不達義義法法言言各具四教四門。一一門中各具四悉。遂於利樂有情事中不樂勤行。名利他中不欲行障。今由菩薩以無量智。思量觀察一切法行。如實了知一切稠林。斷此不欲行障。真如顯現。依之而發四無礙解。無不自在也。

[0439b09] 十業自在等所依真如。謂若證得此真如。普於一切神通作業總持定門皆自在故。

[0439b11] 亦只二空所顯五位百法真如之理。隨一一法。皆是真如不變全體。皆具真如隨緣大用。重重無盡。無盡重重。一切神通。一切事業。一切總持。一切定門。性即真如。本無分劑。但由微細所知障故。未證能所不可思議。未證體用不可思議。猶於無分劑中而存分劑。名為於諸法中未自在障。今由菩薩智慧圓滿。斷此障。真如圓顯。普於諸業得自在也。問曰。前第十障後云。猶有俱生微所知障。及有任運煩惱障種。金剛喻定現在前時。彼皆頓斷入如來地。此中胡不別明佛地所證真如。答曰。真如尚不名一。云何有十。前約十地分證。故隨勝德。假立十名。至於圓滿菩提。歸無所得。則一切名義。皆悉究竟。無勞別立異名矣。

[0439b24] 雖真如性。實無差別。而隨勝德。假立十種。雖初地中。達一切。而能證(之十勝)行。猶未圓滿。為令圓滿(十勝行故依于)後後建立(十名)

[0439c03] 此總結十真如義。兼釋伏難也。難曰。有為之法。可有數量。真如既非有為。安得有十。釋曰。但隨勝德假立十名。其實無差別也。難曰。真如既無差別。則初地證無差別性。名為徧行真如。何須建立後九。若初地所證不即後九。何名徧行。若初地所證即後九。何須再證。釋曰。所證理體。雖頓達。而能證事行。猶未圓滿。為滿勝行。建立十名耳。初明十地因竟。問曰。能所不二。理事相即。今胡得云所證理圓。能證事行猶未滿耶。答曰。能所不二。亦不定一。理事相即。亦不相濫。若以事從理。以理攝事。則初地中。亦能具足諸地功德。而又不妨仍是初地。若以理從事。以事顯理。則後後位。乃能漸顯本來法性。而又不妨仍自平等。大佛頂經云。理則頓悟。乘悟併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當知頓漸二悟同名為頓。以即事之理。理仍無差別故。頓漸二修。同名為漸。以即理之事。事仍有初後故。予於佛頂文句。辨之頗詳。幸細尋之。

[0439c19] △二明轉依果三。初來意。二正釋。三簡示。今初。

[0439c21] 如是菩薩於十地中。勇猛修行十種勝行。斷十重障。證十真如。於二轉依。便能證得。

[0439c23] △二正釋二。初明位別。二明義別。今初。

[0439c24] 轉依位別。略有六種。一損(染)力益(淨)(名之為)轉。謂初(資糧)(加行)位。由習勝解取慚愧故。損本識中染種勢力。益本識內淨種功能。雖未斷障種實證轉依。而漸伏(二障)現行。亦名為轉。二通達轉。謂通達位。由見道力。通達真如。斷分別生(之)二障麤重。證得一分真實轉依。三修習轉。謂修習位。由數修習十地行故。漸斷俱生二障麤重。漸次證得真實轉依(然)。攝大乘(論)(又)通達轉在前六地(者。謂彼以)(相)無相(二)觀通達真俗。間雜現前。令真非真現不現故。說修習轉在後四地(者。謂)純無相觀長時現前。勇猛修習斷餘麤重。多令非真不顯現故。

[0440a11] 前六地中。或以有相觀通達俗諦。則令非真現而真不現。或以無相觀通達真諦。則令真現而非真不現。故名間雜現前。餘可知。

[0440a14] 四果圓滿轉。謂究竟位。由三大劫阿僧企耶。修習無邊難行勝行(故至)。金剛喻定現在前時。永斷本來一切麤重。頓證佛果圓滿轉依。窮未來際利樂無盡。

[0440a17] 阿僧企耶。亦云阿僧祇。此翻無數。起信論云。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劫故。無有超過之法。問曰。大佛頂經云。狂心頓歇。歇即菩提。何藉劬勞肯綮修證。又云。不歷僧祇獲法身。又云。識陰若盡。則汝現前諸根互用。從互用中。能入菩薩金剛乾慧。如是乃超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四加行心。菩薩所行金剛十地。等覺圓明。入於如來妙莊嚴海。經論明文。何其碩異。答曰。依文解義。三世佛冤。豈不聞十世古今。始終不離當念。一剎那際三昧。智入三世而無往來乎。法華五十小劫謂如半日。長入短也。瞿目仙人執善財手。於無量佛所無量劫中修菩薩行。短攝長也。是故若唯約理。則長短並空。若唯約事。則長短各異。若約理事不二。則互奪兩忘若約理事交徹。則長短互在。今由理不礙事。故雖頓悟同於善財。而一生之中。三祇具足。亦未甞有所超過。復由事不礙理。故雖積行猶如釋迦。而塵點劫來。猶如今日。亦未甞出於剎那。且善財雖云一生圓滿。而彌勒菩薩仍記之云。我成佛時。汝及文殊皆得見我。普賢又導之云。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彼佛眾會咸清淨。我時於勝蓮華生。親覩如來無量光。現前授我菩提記。由此觀之。經所謂頓悟者。悟此時劫原無實性也。論所謂經劫者。經此無實性之時劫也。不悟無性。則厭倦之心必生。不經矌劫。則稱性之修不滿。不悟無性。則不能稱性以起真修。不事真修。則無以除障而顯本性。是故阿難頓獲法身之後。方請入華屋門。觀音超越世出世間。仍居極樂補處。閱經論者。曷深思之。

[0440b21] 五下劣轉。謂二乘位(一則)。專求自利(二則)。厭苦欣寂(三則)。唯能通達生空(所顯)真如(四則唯)。斷煩惱(障)(五則唯能)。證真擇(無為)無勝堪能(所以)。名下劣轉。六廣大轉。謂大乘位(一則)為利他故。趣大菩提(二則)。生死涅槃俱無欣厭(三則)。具能通達二空(所顯)真如(四則)。雙斷所知煩惱障種(五則)。頓證無上菩提涅槃。有(如此)勝堪能(所以)。名廣大轉(今)。此(頌)(之)(正)說廣大轉依(以)。捨二(障)麤重而證得故。

[0440c04] 前之四義。豎約大乘五位而辨。此之二義。橫約三乘勝劣對辨。仍結歸頌意也。蓋下劣轉中。亦有五位四義不同。以非頌所說義。故不辨之。又大乘五位四轉。亦同天台六即之義。資糧。即觀行轉。加行即相似轉。通達修習。皆分證轉。圓滿。即究竟轉。不言名字及理即者。轉義未顯著故。然非名字先轉。何由得入資糧位轉。又若性中不具理轉。何由聞名得生信解。又理轉者。即是轉菩提為所知障。轉涅槃為煩惱障。名字去。即皆轉煩惱障成大涅槃。轉所知障成大菩提。故曰但轉其名無實性。如水成氷。氷還成水也。初明位別竟。

[0440c14] △二明義別三。初總標。二別釋。三結指。今初。

[0440c16] 轉依義別。略有四種。

[0440c17] △二別釋四。初釋能轉道。二釋所轉依。三釋所轉捨。四釋所轉得。今初。

[0440c19] 一能轉道。此復有二。一能伏道。謂伏二障(之)隨眠勢力。令不引起二障(之)現行。此通有漏無漏二道(亦通)。加行根本後得三智。隨其所應。漸頓伏彼(二障現行)

[0440c22] 若有漏六行觀(厭下苦麤障欣上淨妙理)。唯能漸伏俱生煩惱現行。若有漏位中加行智。能頓伏分別二障現行。漸伏俱生二障現行。若無漏根本智。頓伏一切俱生現行。若無漏後得智。漸伏一切俱生現行。又無漏位中加行智。亦漸伏一切俱生現行。

[0441a03] 二能斷道。謂能永斷二障隨眠。此道定非有漏(道及)(智所能以)有漏(道是夙)曾習(又是)。相執所引。未泯相故(以)。加(智)趣求所證(真如)所引(本智。)未成辦故。

[0441a06] 此正簡有漏道及加行智。不能斷惑。唯根本後得二無漏智。乃為能斷道也。相執所引者。謂與第七識中煩惱相依。

[0441a09] 有義。根本無分別智。親證二空所顯真理。無境相故。能斷隨眠。後得不然。故非斷道。

[0441a11] 此辨後得智為能斷道。共有二義。今初義也。言後得不然者。謂變相觀空。不能親證真如故。

[0441a13] 有義。後得無分別智。雖不親證二空真理。無力能斷迷理隨眠。而於安立非安立相。明了現前無倒證故。亦能永斷迷事隨眠。故瑜伽說。修道位中。有出世斷(亦有)。世出世斷道。無(有)(以)世間道(而)能永害隨眠(者。以世間道)是曾習故(又)。相執(所)引故。由斯理趣。諸見所斷及修所斷(之)迷理隨眠。唯有根本無分別智親證理故。能正斷彼。餘修所斷(之)迷事隨眠。根本後得俱能正斷。

[0441a21] 此第二正義也。迷理隨眠者。迷二空理。妄起我法二執。所有分別俱生之種子也。迷事隨眠者。由迷二空。故於事境不能了達。起於貪瞋癡慢諸餘煩惱。所有俱生之種子也。出世斷道。即根本智。世出世斷道。即後得智。純世間道。即有漏道及加行智。餘可知。初釋能轉道竟。

[0441b02] △二釋所轉依。

[0441b03] 二所轉依。此復有二。一持種依。謂根本識。由此能持染淨法(之)(子)與染淨法俱為所依。聖道轉令捨染能淨。餘依他起性。雖亦是依。而不能持種。故此不說。

[0441b06] 餘依他起性。指前七轉識也。

[0441b07] 二迷悟依。謂真如。由此能作迷悟根本。諸染法法依之得生。聖道轉令捨染得淨。餘雖亦作迷悟法依。而非根本。故此不說。

[0441b10] 若論真如隨緣不變。則迷不能染。悟不能淨。今約真如不變隨緣。則迷之為在纏真如。一切染法依之得生。悟之為出纏真如。一切淨法依之得生。故以真如為迷悟依。譬如方雖不轉。而依方故迷。依方故悟也。餘雖亦作迷悟依者。謂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等。一一皆以無性為性。皆即真如。故皆可作迷悟法依。而隨相差別。則非根本。故不說之。二釋所轉依竟。

[0441b17] △三釋所轉捨。

[0441b18] 三所轉捨。此復有二。一所斷捨。謂二障種。真無間道現在現時(所治之)。障(與能)(之智)相違。彼(二障種即)便斷滅永不成就。說之為捨。彼種(既)斷故。不復現行妄執我法。所執我法。不(復)(彼虗)(徧計執)情。亦說為捨。由此名捨徧計所執。二所棄捨。謂餘有漏(善種及與)劣無漏種。金剛喻定現在前時。引極圓明純淨本識。非彼(有漏及劣無漏種所)故。皆永棄捨彼種捨。現有漏法及劣無漏畢竟不生。既永不生。亦說為捨。由此名捨(變易)生死劣法。有義。所餘有漏法種及劣無漏(種。于)金剛喻定現在前時。皆棄捨。與(俱生微細所知煩惱)二障種(子)俱時捨故。有義。爾時(但捨二障種子。)猶未捨彼(有漏善種劣無漏種。以彼)與無間道不相違故(若言爾時即捨者)。菩薩應無(一分變易)生死法故(又)。此位(所持有漏等種若捨)(亦)無所熏(能持之異熟)識故(是則)。住無間道(之時。不應猶名金剛後心菩薩。即)應名(為)佛故(既即名佛)。後解脫道應無用故。由此應知。餘有漏等(種子直俟)解脫道起方棄捨之(以)。第八淨(乃)。非彼(二種之所)依故。

[0441c10] 餘有漏種者。即十地中有相觀俱所修勝行之種也。劣無漏種者。即十地中無相觀俱所修勝行之種也。此二皆能感於變易生死。故名劣法。捨此種時。有兩家解。初義在無間道。次義在解脫道。次義為正也。

[0441c14] △四釋所轉得又三。初總標。二別釋。三總示。今初。

[0441c16] 四所轉得。此復有二。

[0441c17] △二別釋二。初釋所顯得。二釋所得。初又二。初正釋。二料簡。今初。

[0441c19] 一所顯得。謂大涅槃。此雖本來自性清淨。而由客障。覆令不顯。真聖道生。斷彼障故。令其相顯。名得涅槃。此依真如離障施設(名字)故體即是清淨法界。

[0441c22] 客障。即所知煩惱二障也。非本來有。故名為客。然亦不從真如外來。以真如體無外故。但以非我計我。名煩惱障。非法計法。名所知障。此障無體。全是虗妄所以可斷。了障本妄。無可當情。名真聖道。故如明之與闇。定不俱生。非敵對斷也。

[0442a03] 涅槃義別。略有四種。一本來自性清淨涅槃。謂一切(陰處界等。)法相(所依)真如(之)理。雖有客染。而本性淨。具無數量微妙功德。無生無滅。湛若虗空。一切有情。平等共有。與一切法不一不異。離一切相一切分別。尋思路絕。名言道斷。唯真聖者自內所證。其性本寂。故名涅槃。

[0442a09] 一切諸法。皆是因緣所生。觀相元妄。無可指陳。觀性元真。即真如理。所謂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本如來藏妙真如性也。雖有客染者。幻妄稱相。約迷情而言也。而本性淨者。染而不染。離一切相。因緣即空也。具無數量微妙功德者。即一切法。因緣即假也。無生無滅湛若虗空者。離即離非是即非即。因緣即中也。是故真如本淨。則陰入界等一切法無不本淨也。真如具德。則陰入界等一切法無不具德也。真如無生無滅湛若虗空。則陰入界等一切法無不無生無滅湛若虗空也。一切有情。惟其平等共有陰入界法。所以即復平等共有真如。若謂真如與法定一。則真如無差別。諸法亦應無別。或諸法有差別。真如亦應差別。而實不然。故不定一。若謂真如與法定異。則真如非諸法。諸法應有自性。諸法非真如。真如應不徧常。而實不然。故不定異。是故真如離一切有相無相雙亦相雙非相。即諸法亦離一切有相無相雙亦相雙非相也。真如離一切分別。即諸法亦離一切分別也。真如尋思路絕名言道斷。即諸法亦尋思路絕名言道斷也。唯於諸法尋思路絕。名言道斷。故證真如。倘於真如虗妄尋思。安立名言。翻成徧計矣。言自內所證者。以無外故。強名為內。以挾帶故。強名為證。雖聖所證。非是聖所獨有。故云。一切眾生即涅槃雖聖所證。非是聖所獨有。故云。一切眾生即涅槃相。不可復滅也。

[0442b10] 二有餘依涅槃。謂即真如出煩惱障。雖有微苦所依未滅。而障永寂。故名涅槃。

[0442b12] 三乘無學斷煩惱障。證得生空所顯真如。即此真如。依義假名涅槃。以其身智果縛尚在。未滅苦依故名有餘依也。

[0442b15] 三無餘依涅槃。謂即真如出生死苦。煩惱既盡。餘依亦滅。眾苦永寂。故名涅槃。

[0442b17] 身智都泯。永無三界苦因苦果。即此所顯真如之性。依義假名無餘依涅槃也。

[0442b19] 四無住處涅槃。謂即真如(兼復)出所知障。大悲般若常所輔翼。由斯不住生死涅槃。利樂有情。窮未來際。用而常寂。故名涅槃。

[0442b22] 即前本來自性清淨涅槃真如之理。由出二障。方能圓顯。以般若故。不住生死。以大悲故。不住涅槃。以般若即大悲故。利樂有情窮未來際。以大悲即般若故。用而常寂。故復依義假名無住處涅槃也。當知真如不變。舉體隨於染緣。則有煩惱所知二障。而二障隨緣不變。本無自性。故復舉體隨於淨緣。轉成大悲般若二德。以此二德。乃稱性所起。不離本性。故云常所輔翼耳。初正釋竟。

[0442c05] △二料簡七。初約凡聖通簡(至)。七簡頌唯指後三種。今初。

[0442c07] 一切有情。皆有初一。二乘無學。容有前三。唯我世尊可言具四。

[0442c09] 自性清淨涅槃。一切有情皆共有之。所謂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亦所謂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有佛無佛。性相常住。天台依此說六而常即。約性德也。二乘更加有餘無餘二種。然未入滅時。但有有餘而無無餘。入滅後。但證無餘而非有餘。故云容有。惟我世尊。并具無住處義。所謂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三乘因果。歷然不濫。天台依此說即而常六。約修德也。全性起修。故平等不妨差別。全修在性。故差別不妨平等。是謂常同常別法界法門。

[0442c18] △二簡善逝有有餘依。

[0442c19] (問。)如何善逝(尚)(微苦未盡之)有餘依(答)。雖無實依。而現似有(又)。或苦依盡(故)(之為)無餘依。非苦依在(可)。說(為)有餘依是故世尊可言具四。

[0442c22] 苦依盡者。世尊金剛不壞之身。不同羅漢果縛也。非苦依在者。無漏五蘊。盡未來際常住不滅也。此則四涅槃義同時具足。不同二乘甚矣。

[0442c24] △三簡二乘容有前三。

[0443a02] (問。)若聲聞等有無餘依。如何有處說彼非有(又)。有處說彼(二乘)都無涅槃。豈有餘依彼亦非有(耶。答。)然聲聞等智身在時(由)。有所知障(故)苦依未盡。圓寂義隱。說無涅槃。非彼實無煩惱障盡所顯真理(之)有餘涅槃(也。又因)爾時未證無餘圓寂。故亦說彼無無餘依。非彼後時滅身智。無苦依盡(之)無餘涅槃(也又)或說二乘無涅槃者(乃)。依無住處(大涅槃說)不依前三(說也。)又說彼(二乘)無餘依者。依不定性二乘而說。彼纔證得有餘涅槃。決定迴心求無上覺。由定願力留身久住。非如一類(定性二乘竟)入無餘依(也)謂有(一類定性)二乘。深樂圓寂。得生空觀。親證真如。永滅感生煩惱障盡(先)。顯依真理(之)有餘涅槃。彼能感生(之)煩惱(既得)盡故(則)。後有(之)異熟(果)無由更生(所以)。現苦所依任運滅位。餘有為法既無所依。與彼苦依同時頓捨。顯依真理(之)無餘涅槃。爾時雖無二乘身智。而(先)由彼(身智)(得此理。故)(假)說彼有(無餘涅槃)(無餘涅槃)(中)惟有清淨真如。離相湛然。寂滅安樂。依斯說彼(二乘)與佛無差。但無菩提利樂他業。故復說彼與佛有異。

[0443a20] 不定性二乘。即退大取小者。或是通教利根二乘。辦支佛地中。接入別圓。以其未斷故知障種。未得法身應本。故且留分段身。久住世間。上求下化也。定性二乘。即本來習小者。或是藏教鈍根。故不迴心向大。只待此身任運壽盡。永入涅槃。決不更受三有生身也。餘有為法。指彼所知障種。然此論既是以別入通。通含別圓。故仍不壞界內教道。若依釋論。則出三界外有淨土。一切聲聞緣覺出生其中。受法性身。非分段生。法華亦云。是人雖生滅度之想。入於涅槃。而於彼土求佛智慧。得聞是經。唯以佛乘而得滅度。更無餘乘。當知此中所云清淨真如離相湛然。秪是方便有餘但空法性土耳。若有變易生死。非大涅槃也。

[0443b08] △四簡斷所知得無住處。

[0443b10] (問)諸所知障。既不感生。如何斷彼。得無住處(答)。彼能隱覆法空真如。令不發生大悲般若。窮未來際利樂有情。故斷彼時。顯法空理。此理即是無住涅槃。令於二邊俱不住故。

[0443b14] 生死涅槃。本來空寂。由所知障障此法空。所以不能稱性發生大悲般若。如水成冰。今斷彼障。遂能不住生死。不住涅槃。如氷還成水也。

[0443b16] △五簡斷所知不得擇滅。

[0443b18] (問)冰所知障。亦障(無住)涅槃(真理。)如何斷彼(所知障種。)不得擇(無為。答。)擇滅(是)(煩惱)縛。彼(所知障。)(分段生死)縛故(問)。既爾(非縛。則)斷彼(時亦)寧得(無住)涅槃(答)。非諸涅槃皆擇滅攝(若)不爾(者。)性淨(既非擇滅。豈亦)應非涅槃(須知)。能縛有情住(分段)死者。斷此(縛故)說得擇滅無為。諸所知障。不感(分段)生死。非如煩惱能縛有情。故斷彼時。不(名為)得擇滅。然(因)(所知障)故。法空理顯。此理相寂(故亦)。說為涅槃。非(必謂)(無住)涅槃(亦以)擇滅為性(也)(今)(種)圓寂(于)。諸無為(之)中。初後(二種。)即真如(無為。)(間)(種乃)二滅(無為所)攝。

[0443c03] 此正簡示有餘無餘二種涅槃。乃名擇滅無為。若自性清淨涅槃。及無住處涅槃。皆即真如無為也。

[0443c05] (問。)若唯斷縛得擇滅者(則)。不動等二(屬無為。于餘)(無為)(當屬)誰攝(答曰。不動無為。滅受想無為。即)。非擇滅(無為所)攝。說(此二皆是)暫離(有似緣闕不生義)(若夫)。擇滅無為。唯究竟滅。有非擇滅(無為屬)非永滅(者)(又)。或(可)無住處(涅槃。)(是)擇滅(無為所)攝。由(法空智)真擇(之)力。滅(所知)(而顯)得故(是則)。擇滅有二。一滅縛得。謂斷感生(之)煩惱(而)得者。二滅障得。謂斷餘(所知)而證得者。故四圓寂(于)。諸無為(之)中。初一即真如。後三皆擇滅(若夫)。不動等二(或那含及違行地前所入。不過)。暫伏滅者(即是)非擇滅攝(或無學果人所入。即屬)。究竟滅者(亦可)。擇滅所攝。

[0443c14] 此復以六種無為互對簡也。真如即是無為體性。餘五皆是約義立名。如第二卷中所釋。是故不動無為。依入四禪假立。滅受想無為。依入滅定假立。皆屬暫離。非究竟滅。並是非擇滅所攝耳。就非擇滅。元有二義。若本性清淨義。即是永滅。若緣闕所顯義。即非永滅。今不動及受想滅二種無為。既非永滅。即同緣闕所顯義也。或無住處下。更作一解。無住處亦可擇滅所攝。不動等二亦可兩攝。文並易知。

[0443c22] △六簡所知障亦障涅槃。

[0443c23] (問)既所知障亦障(無住)涅槃。如何但說是菩提障(答。如)。說煩惱障障涅槃。豈彼不能為菩提障。應知聖教依勝用說(各別障一)。理實俱能通障二果。

[0444a02] 煩惱亦障無上菩提。所知亦障無住涅槃。但我執招感生死用勝。法執隱覆正智用勝。故云煩惱障障涅槃。所知障障菩提耳。

[0444a04] △七簡頌唯指後三種。

[0444a05] 如是所說四涅槃中。唯後三種。名所顯得。

[0444a06] 自性清淨涅槃。不由斷障所顯得故。初釋所顯得竟。

[0444a07] △二釋所生得三。初總釋。二別釋。三結成。今初。

[0444a08] 二所生得。謂大菩提。此雖本來有能生種。而所知障礙故不生。由聖道力斷彼障故。令從種起。名得菩提。相續。窮未來際。此即四智相應心品。

[0444a11] 本來有能生種。即無始以來法爾所具無漏種子也。即以智慧為性。智慧本即別境心所。由與十一善法。徧行五法。及欲解念定四法同時俱起。故名菩提智品。只此智品。若與第八淨識相應。即名大圓鏡智。照一切法無不盡故。若與第七淨識相應。即名平等性智。達二無我平等性故。若與第六淨識相應。即名妙觀察智。善了諸法自共相等。徧知一切眾生機故。若與前五淨識相應。即名成所作智。能起三輪不思議化。成就利樂眾生事故。八淨識為所依。慧心所為能依。餘二十善心所為助伴。異類合成一聚。故名為品。八識相用有別。故說有四。以其有漏障斷。無漏智起。故名生得。實非本無今有之謂也。思之。

[0444a23] △二別釋二。初正釋智品。二諸門分別。今初。

[0444b01] 云何四智相應心品。一大圓鏡智相應心品。謂此心品。離諸分別。所緣行相。微細難知。不妄不愚(于)一切境相。性相清淨。離諸雜染。純淨圓(滿功)(之)(行)(子所)依持(體)能現能生(自受用等三)(四)(及後三)(之)影。無間無斷。窮未來際。如大圓鏡。現眾色像。

[0444b06] 此智圓融無礙。無所不照。故以大圓鏡為喻也。不緣非量。故不妄。無有迷闇。故不愚。無雜故純。無染故淨。功德現行。皆依於此。功德種子。皆此所持。一切現行。皆此所緣。故能現。一切種子。皆此所持。故能生也。

[0444b11] 二平等性智相應心品。謂此心品。觀一切法自他有情悉皆平等。大慈悲等恒共相應。隨諸(十地大機)有情所樂。示現(他)受用身(及他受用)土影像差別(為)。妙觀察智(之)不共所依。無住涅槃之所建立。一味相續。窮未來際。

[0444b15] 證得十平等故。名為平等性智。如第四卷所明也由與悲智相應。依之建立無住涅槃。性唯無漏。故名一味。餘可知。

[0444b18] 三妙觀察智相應心品。謂此心品。善觀諸法自相共相無礙而轉。攝(藏)(察)無量總持之門。及所發生功德珍寶。於大眾會。能現無邊作用差別。皆得自在。雨大法雨。斷一切疑。令諸有情皆獲利樂。

[0444b22] 諸法自相。謂依他起性。當體各別故。諸法共相。謂圓成實性。同一真如故。又自相。謂心心所色等。各有自體故。共相。謂苦無常空等。無不皆然故。能不忘失。名之為攝。能善照察。名之為觀。功德珍寶。即六度道品。作用差別。即神通妙用。餘可知。

[0444c03] 四成所作智相應心品。謂此心品。為欲利樂諸有情故。普於十方示現種種變化三業。成本願力所應作事。

[0444c06] 佛地經論云。身化復有三種。一現神通化。二現受生化。三現業果化。語化亦有三種。一慶慰語化。二方便語化。三辯揚語化。意化復有四種。一決擇意化。二造作意化。三發起意化。四受領意化。成所作智。能起如是三業化用。此是以用顯體。皆是智上所現相分也。

[0444c12] 如是四智相應心品。雖各定有二十二法。能變所變(子)(行)俱生。而智用增(故但)。以智名顯。故此四品。總攝佛地一切有為功德皆盡。

[0444c15] 二十二法者。每一心王。皆有二十一心所相應也。能變。指內二分。所變。指外二分。有為功德。指稱性所起修德。初正釋智品竟。

[0444c17] △二諸門分別四。初轉得門。二初起門。三緣境門。四作用門。今初。

[0444c19] (四智品。即)轉有漏八七六識(及)相應品如次而得。智雖非識。而依識轉。識為主故。說轉識得。又有漏位。智劣識強。無漏位中。智強識劣。為勸有情依智捨識。故說轉八識而得此四智。

[0444c23] 初此轉下。一約轉識成智釋。次智雖下。二約智依識轉釋。後又有下。三約轉強得強釋也。智雖非識者。識是心王。智是慧心所故。智強識劣者。智則無惡慧而決斷勝。故強。識則有淨分而無染分。故劣也。

[0445a03] △二初起門。

[0445a04] 大圓鏡智相應心品。有義。菩薩金剛喻定現在前時。即初現起。異熟識種。與極微細所知障種俱時捨故。若圓鏡智爾時未起。便無能持淨種(之本)識故。有義。此(須俟)解脫道時初成佛故。乃得初起(以彼)。異熟識種。金剛喻定現在前時猶未頓捨。與無間道不相違故(彼無聞道。但違二障種子)。非障有漏(善及)劣無漏法(此有漏善及劣無漏)。但與佛果定相違故(又若)。金剛喻定無所熏(之異熟)(則)。無漏不(復)(長即)()成佛故。由斯此品。從初成佛。盡未來際相續不斷。持無漏種令不失故。

[0445a13] 釋有二義。第二為正。如文可知。

[0445a14] 平等性智相應心品。菩薩見道初現前位。違(分別我法)執故。方得初起。後十地中(俱生二)。執(猶)未斷故(故于)。有漏等位。或有間斷(直至)。法雲地後。與淨第八相依相續。盡未來際。

[0445a18] 有漏等位者。等於無漏位也。若第六識入法空觀。則此智便得現前。若第六識但入生空觀時。雖名無漏。此智亦不現前。或第六識出觀之後。名有漏位。此智亦不現前。故云或有間斷。直至十地後心。法空智果恒時相續。乃令此智恒無間斷。

[0445a23] 妙觀察智相應心品(有二種別。一者)。生空觀品。二乘見位亦得初起。此後展轉至無學位(方得究竟。其在大乘)。或至菩薩解行地終(初見道時。此智初起)。或至上(七地)位。若(于)非有漏(心時。)(于非入滅盡定)無心時。皆容現起(二者)。法空觀品(惟于)。菩薩見位方得初起。此後展轉乃至上(十地)位。若非有漏(心。又非但)生空智果。或(非入滅定)無心時。皆容現起。

[0445b05] 言此後展轉者。二乘見道之後。若有漏心。則生空觀便不現起。若入滅定。則生空觀亦不現起。故仍有間斷也。菩薩七地前亦然。法空觀品。雖菩薩見道方能有之。然於十地前。或於有漏心中。或於但生空智心中。或於滅盡定中。皆不現起。除此三位。方得現前。故亦有間斷也。

[0445b11] 成所作智相應心品。有義。菩薩修道位中(為第六識)。後得(智所)引故。亦得初起。有義。成佛方得初起。以十地中。依異熟識所變眼等非無漏故(設以)。有漏(之)不共必俱同(五)(而)發無漏(五)識。理不相應故。此二於境明昧異故。由斯此品。要得成佛。依(于)無漏(五)根。方容現起。而數間斷(以必待)。作意(緣力方引)起故。

[0445b17] 明昧異者。有漏根識於境昧。無漏根識於境明也。問曰。小乘神通。名為作意。佛地神通。名為無記化化。今云成所作智。作意方起。何異小乘耶。答曰。小乘神通。作意方有。不作意則無。佛果神通。任運恒有。但應機方現。若無前機。不浪起應。故名作意起耳。

[0445b23] 此四種性。雖皆本有。而要熏發。方得現行。因位漸增。佛果圓滿。不增不減。盡未來際(何故不增不減。以其)。但從種生。(復更)熏成種(何不更熏成種)。勿前佛德勝後佛故。

[0445c02] 種皆本有者。性德也。熏發現行者。修德也。因位漸增者。全性起修。無差而差也。佛果圓滿不增不減者。全修在性。差而無差也。所知障如氷。四智品如水。所知障如月之黑。四智品如月之白。氷還成水。濕性何殊。白月漸圓。月體不動。性相不二之旨。於此亦可思矣。二初起門竟。

[0445c07] △三緣境門。

[0445c08] 大圓鏡智相應心品。有義。但緣真如為境。是無分別。非後得智。行相所緣不可知故。有義。此品緣一切法。莊嚴論說。大圓鏡智。於一切境不愚迷故。佛地經說。如來鏡智。諸處境識眾像現故。又此決定緣無漏種及身土等諸影故(但以)。行緣微細。說不可知(猶)。如阿賴耶(識)亦緣俗故(當知)。緣真如故。是無分別。緣餘境故(即是)。後得智攝。其體是一。隨用分二(但以)。了俗由證真。故說為後得(非實有先後也)。餘一分二。准此應知。

[0445c16] 釋有二義。後義為正也。初證二智。必先證真而後了俗。所以說有前後。既在佛地。則念念真俗並照。但約緣真如義。即名為根本智。約徧緣餘境義。即名為後得智耳。餘平等性智。及妙觀察智。亦各一體隨用分二。准此應知。

[0445c21] 平等性智相應心品。有義。但緣第八淨識。如染第七緣藏識故。有義。但緣真如為境。緣一切法平等性故。有義。遍緣真俗為境。佛地經說。平等性智。證得十種平等性故。莊嚴論說。緣諸有情自他平等。隨他勝。解。示現無邊佛影像故。由斯此品通緣真俗(亦是根本後得)。二智所攝。於理無違。

[0446a03] 釋有三義。第三為正也。十平等性。現第四卷中。

[0446a04] 妙觀察智相應心品。緣一切法自相共相皆無障礙。二智所攝。

[0446a05] ○成所作智相應心品。有義。但緣五種現境。莊嚴論說。如來五根。一一皆於五境轉故。有義。此品亦能徧緣三世諸法。不違正理。佛地經說。成所作智。起作三業諸變化事。決擇有情心行差別。領受去來現在等義。若不徧緣。無此能故。然此心品。隨意樂力。或緣一法。或二或多(莊嚴論中)。且(一往)說五根於五境轉(然)。不言唯爾。故不相違(此智)。隨作意生。緣事相境(以)。起(他)業故(唯屬)。後得智攝。

[0446a13] 釋亦二義。後義為正也。三緣境門竟。

[0446a13] △四作用門。

[0446a14] 此四心品。雖皆徧能緣一切法。而用有異。謂鏡智品。現自受用身淨土相。持無漏種。平等智品。現他受用身淨土相。成事智品。能現變化身及土相。觀察智品。觀察自他功能過失。雨大法雨。破諸疑網。利樂有情。如是等門。差別多種。

[0446a19] 二釋所生得中二別釋竟。

[0446a19] △三結成。

[0446a20] 此四心品。名所生得。

[0446a21] 四釋所轉得中。二別釋竟。

[0446a21] △三結示。

[0446a22] 此所生得。總名菩提。及前(所顯得之)涅槃(二皆)。名所轉得。

[0446a23] 二明義別中二別釋竟。

[0446a23] △三結指。

[0446a24] 雖轉依義。總有(能轉道等)四種。而今(頌意)但取(所顯所生之)二所轉得(以)。頌說證得轉依(之)言故。

[0446b02] 二明轉依果中二正釋竟。

[0446b02] △三簡示。

[0446b03] 此修習位(但)。說能證得(義。)(是說)證得(以屬)。因位攝故。

[0446b04] 即四義中初能轉道義也。四釋修習位竟。

[0446b04] △五釋究竟位二。初舉頌。二論釋。今初。

[0446b06] 後究竟位。其相云何。頌曰。此即無漏界。不思議善常。安樂解脫身。大牟尼名法。

[0446b08] △二論釋六。初釋無漏界。二釋不思議。三釋善。四釋常。五釋安樂。六釋解脫身大牟尼名法。初中二。初正釋。二釋妨。今初。

[0446b11] 論曰。前修習位所得轉依。應知即是究竟位相。此(者)謂此前(所說)二轉依果。即是究竟無漏界攝。諸漏永盡。非漏隨增。性淨圓明。故名無漏。界。是藏義。此中含容無邊希有大功德故。或是因義。能生五乘世出世間利樂事故。

[0446b16] 性淨者。簡異二乘。圓明者。簡異十地。五乘者。一人乘。二天乘。三聲聞乘。四緣覺乘。五大乘也。人天是世間利樂事。後三乘是出世利樂事。

[0446b18] △二釋妨二。初釋四智唯無漏妨。二釋佛應無五根等妨。今初。

[0446b20] (問)清淨法界。可唯無漏攝。四智心品。如何唯無漏(答)道諦攝故。唯無漏攝。謂佛功德及身土等。皆是無漏種性所生。有漏法種永捨故。雖有示現作生死身。業煩惱等。似苦集諦。而實無漏道諦所攝。

[0446b24] 作生死身。似苦諦也。業煩惱等。似集諦也。似苦諦。則同形九界。似集諦。則示行逆惡。而皆稱性施設。總屬無漏。所謂三千果成。咸稱常樂。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性惡法門。此為誠證矣。

[0446c03] △二釋佛應無五根等妨。

[0446c05] (問)集論等說。十五界等。唯是有漏。如來豈無五根五識五外界等。

[0446c07] 十五界。即五根果。五識界。五塵界也。五塵名外界者。妄情不執為自身故。隨情說外。非謂在心外也。此因上文說四智心品唯屬無漏而興難問。謂佛若有前十五界。則不應唯無漏攝。若佛唯是無漏。則不應有十五界。以十五界。集論等說唯有漏故。下文有三家答。第三為正。

[0446c13] 有義。如來功德身土。甚深微妙。非有非無。離諸分別。絕諸戲論。非界處等法門所攝。故與彼(集論等)說理不相違。

[0446c16] 此初家答也。雖似有理。而實儱侗無有的義。近時宗門及圓頓教。多墮此見。

[0446c18] 有義。如來五根五境(從首楞嚴等)。妙定生故(但是)。法界色攝(其九界)。非佛(之)五識。雖依此(如來法界所攝色為本質。)(相而緣。)(所變者)(為質者)。細(其體各)。異(故)。非五(塵)境攝(而)。如來(之)五識(亦)。非五識界(攝。以)經說佛心恒在定故。論說五識性散亂故(問曰既如來五識非五識界。則)。成所作智(與)。何(淨)識相應(答曰與)第六(淨識)相應(由觀機而)。起(三類分身之)化用故(問曰。既與第六淨識相應。則)(妙)觀察智性有何別(答曰)。彼(觀察智善)觀諸法自共相等。(成所作智。)唯起化(用。)故有差別(問曰。若然。則)。此二智品應不並生(以)一類二識不俱起故(答曰)。許不並起(亦)。於理無(又或)。同體(而約)用分(則)。俱(起仍)亦非失(又成所作智)。或與第七淨識相應(以其)。依眼等(五)根。緣色等(五)(即)。是平等智(之)作用差別(耳。問曰。此則與平等性智有何差別。答曰。)(即)淨第七(識)他受用身土相者(則屬)。平等品攝。起變化者(則屬)。成事品(問曰。既依五根緣五塵境)。豈不此(成所作智)(如其所應)。攝(歸)五識(亦)(答曰)。非(是)轉彼(五識而)(此智。便謂此智)體即是彼(五識。)如轉生死。言得涅槃。不可涅槃同生死攝。是故於此不應為難。

[0447a10] 此次家答也。雖不似初家一味儱侗。而義多牽強。終違正理。

[0447a12] 有義。如來功德身土。如應攝在(五)(十二)(十八)界中(以)(蘊處界)三。皆通有漏無漏(故。而)集論等說十五界等唯有漏者。彼依二乘麤淺境說。非說一切(也。)謂餘(九界有情)成就十八界中。唯有後(意根意識法塵)(界)通無漏攝(若)。佛(所)成就(十八界)者。雖皆無漏。而非二乘所知境攝。然餘處說佛功德等非界等者(但以)。不同二乘劣智所知界等相故。理必應爾。所以者何(經)。說(一切)有為法。皆(屬五)攝故(又)。說一切(有漏無漏)(皆是十八)。界(十二)處攝故(設使蘊界處外別有佛法。即是第六蘊第十三處第十九界。而)。十九界等(乃是)。聖所遮故(又)。若(謂)(諸)戲論。便非界(處)(攝。)亦不應說即無漏界善常安樂解脫身等。又處處說轉無常(五)蘊。獲得常(住五)(十八)。界(十二)處亦然。寧(可竟)說如來非蘊處界。故(凡)言非(蘊處界等)(但)。是密意說(耳。)(論)說五識性散亂者(乃)。說餘(九界之所)成者。非(說)佛所成(之五識亦散亂也。)故佛身中。十八界等皆悉具足。而純無漏。

[0447b03] 此第三正答也。佛身具足十八界等。故與眾生平等無二。而蘊處界皆純無漏。故顯一一無非法界。是故如來蘊處界等。一一含容無邊希有大功德聚。一一能生五乘世出世間利樂事業。又如來蘊處界等。既皆即無漏界。當知眾生蘊處界等。未甞不具無漏界性。故曰轉無常蘊。獲得常蘊。界處亦然。如轉氷得水。濕性無殊。氷喻九界有漏蘊處界法。水喻佛界無漏蘊處界法。濕喻真如無為實性。與有為法不一不異。此則性相融通。本來無二。分而愈合。旨趣彰明矣。紛紛諍論。豈理也哉。初釋無漏界竟。

[0447b13] △二釋不思議。

[0447b14] (二)轉依果。又不思議。超過尋思言議道故。微妙甚深自內證故(故不可思)。非諸世間喻所喻故(故不可議)

[0447b16] △三釋善。

[0447b17] (二轉依果。)(唯)是善(以是)。白(淨)法性故(謂)。清淨法界。遠離生滅。極安隱故。四智心品。妙用無方。極巧便故(此)。二種皆有順益相故。違不善(法之違損相)故。俱說為善(難曰)。論(十二)處等(惟五根與香味觸三塵性是無記。餘通三性)。不唯無記(今言佛四智等亦唯是善)。如來豈無(無記)五根(及香味觸)(無記)境。此中(亦有)三釋。廣釋如前(無漏界中。今第三正釋曰。)一切如來身土等法。皆(是)滅道(二諦所)攝。故唯是善。聖說滅道唯善性故。說佛土等非苦集故。佛識所變有漏不善無記相等。皆從無漏善種所生無漏善攝。

[0447c02] 佛識所變相。自有二種。一者大悲願力。同流九界。變為九界蘊處界相。如其所應。或同無漏。或同有漏。或同小善。或同不善。或同有覆無覆二種無記。而皆無漏善種所生。正是巧用性惡法門。故一切諸法無非佛法也。二者九界有漏不善無記相等以為本質。變起佛識無漏相分。所謂諸佛心內眾生塵塵極樂者也。理具事造兩重三千。同居一念。於此亦可悟矣。

[0447c09] △四釋常。

[0447c10] (二轉依果。)(皆)是常。無盡期故(謂)。清淨法界。無生無滅。性無變易。故說為常。四智心品。所依(法界)常故(永永)。無斷盡故。亦說為常(然而)。非自性常(心四智品)。從因生故。生者歸滅。一向說故。不見色心非無常故。然四智品(亦非無常。)本願力。所化有情無盡期故。窮未來際無斷無盡。

[0447c15] 具明真如與一切法不一不異。今故但言法界是自性常。四智非自性常。即顯常與無常二鳥雙遊之義矣。仍恐迷者執文失旨。故特申明四智非自性常。亦非無常。以雙遮之。既可雙遮。便可雙照。既知四智雙遮雙照。便可例知清淨法界亦必雙遮雙照。何以言之。真如不變隨緣。則有在纏出纏之分。非常即無常乎。真如隨緣不變。原無增減垢淨之別。非無常即常乎。又不變隨緣。故雙照常與無常。隨緣不變。故雙非常與無常。又四智心品為能依。真如法界為所依。如波依水。不一不異。無有水而不波。無有波而非水。波無常即水相無常。水常即波性常矣。乃至理事。性修。體用。不二而二。二而不二。莫不皆然。思之思之。

[0448a03] △五釋安樂。

[0448a04] (二轉依果)(皆)安樂。無逼惱故(謂)。清淨法界。眾相寂靜。故名安樂。四智心品。永離(智)(之)害。故名安樂。此二自性皆無逼惱。及能安樂一切有情。故二轉依俱名安樂。

[0448a08] 體害。即法執。能障所知妙理。故名智體之害也。

[0448a08] 六釋解脫身大牟尼名法二。初釋解脫身。二釋大牟尼名法。今初。

[0448a11] 二乘所得二轉依果。唯永遠離煩惱障縛。無殊勝法。故恒名解脫身。

[0448a13] 二乘二轉依果者。一是擇滅無為。二是生空智品也。但出分段生死苦輪。無有菩提利樂他業。故恒名解脫身。恒。或作但。

[0448a15] △二釋大牟尼名法二。初略明頌義。二廣解法身。今初。

[0448a17] 大覺世尊。成就無上寂默法故。名大牟尼。此牟尼尊所得(菩提涅槃)(轉依)果。永離(所知煩惱)二障。亦(即)(為)法身(法者。謂)。無量無邊力無畏等大功德法所莊嚴故(身者。謂)。體(義)(義)聚義。總說名身。故此法身(總以真如及四智菩提)。五法為性非(但以清)淨法界(一種)獨名(為)法身(也。以)二轉依果。皆(法身所)攝故。

[0448a23] 梵語牟尼。此云寂默。謂永寂二邊。默契中道也。法身總以五法為性。即是體義。合此五法以為法身。即是聚義。下云大功德法所依止故。即是依義。

[0448b01] 二廣解法身三。初明能依之身。二明所依之土。三身土合簡。初中四。初正釋三身。二五法相攝。三三身德別。四自他利殊。今初。

[0448b05] 如是法身。有三相別。

[0448b06] 即法報應三身也。法身名自性身。報身名受用身。應身名變化身。相雖三別。皆名法身。即一而三。即三而一。不縱不橫。不並不別。分而言之。法身是依義。報應二身是體義。三相總名法身是聚義。合而言之。一一皆有體依聚義。

[0448b11] 一自性身。謂諸如來(所證)真淨法界(乃)。受用(身及)變化(身之)平等所依。離相寂然。絕諸戲論。具無邊際真常功德。是一切法平等實性。即此自性。亦名(三身中之)法身(以是)。大功德法所依止故。

[0448b15] 一切法平等實性。所謂有佛無佛。性相常住。悟不能增。迷不能減者也。然於眾生分中。名為在纏真如。亦名本性清淨法身。而於諸佛分中。名為出纏真如。亦名離垢妙極法身。是故諸佛如來無別所證。全證眾生理本而

[0448b20] 二受用身。此有二種。一自受用。謂諸如來。三無數劫修集無量福慧資糧(引生本具無漏種子)。所起(現行四智菩提)無邊真實功德。及(大圓鏡智所變)極圓(滿極清)淨常徧色身。相續湛然。盡未來際。恒自受用廣大法樂。二他受用(身)謂諸如來。由(證自受用故。以)平等智(力)示現微妙淨功德身。居純淨土。為住十地諸菩薩眾。現大神通。轉正法輪。決眾疑網。令彼受用大乘法樂。合此二種。名受用身。

[0448c03] 自受用身。正名報身。等覺以下所不能見。他受用身。亦名報身。亦名勝應。如華嚴經所明盧舍那身。隨十地機。所見不等。故名勝應。即托自受用身以為本質。令彼各各變相而見。不同所示界內分段生身。故亦名報也。純淨土。即實報無障礙土。

[0448c08] 三變化身。謂諸如來由(證自受用故。以)成事智(力)變現無量隨類化身。居淨穢土。為未登地諸菩薩眾(及)。二乘(人。并一切)異生。稱彼機宜。現通說法。令各獲得諸利樂事。

[0448c11] 隨類化身。謂十法界影像身也。淨穢土。謂方便有餘土。及凡聖同居土。或淨或穢。差別無量。初正釋三身竟。

[0448c13] △二五法相攝。

[0448c14] 以五法性攝三身者。

[0448c15] 五法性。即一真法界及四智菩提也。有兩家釋義不同。第二義正。

[0448c17] 有義。初(一真法界。)(大圓鏡智。)攝自性身。經說真如是法身故。論說轉去阿賴耶識得自性身(而)。圓鏡智品(乃)。轉去藏識而證得故。

[0448c19] ○中(平等性妙觀察)二智品。攝受用身。說平等智。於純淨土。為諸菩薩現佛身故。說觀察智。大集會中說法斷疑。現自在故。說轉諸轉識得受用身故。

[0448c22] ○後(成所作)一智品。攝變化身。說成事智。於十方土現無量種難思化故。

[0448c23] ○又智殊勝。具攝三身。故知三身皆有實智。

[0449a01] 此初義也。智殊勝具攝三身者。謂佛三身。皆是智殊勝攝。

[0449a03] 有義。初一(真法界。)攝自性身。說自性身。本性常故。說佛法身無生滅故。說(法身是)證因得。非生因(所生)故。又說法身諸佛共有。徧一切法。猶若虗空。無相無為。非色心故。然(論中)說轉去藏識得(自性身)者。謂由轉滅第八識中二障麤重(然後)。顯法身故(又)智殊勝中說(攝)法身者(謂法身)。是彼(四智所)依止(是)(四智之)實性故(其實)。自性法身。雖有真實無邊功德。而無為故。不可說為色心等物。

[0449a10] 此下皆第二正義也。今先明自性身。唯是一真法界所攝。不應亦是大圓鏡智所攝。一者自性身是本性常。而鏡智非本性常。二者自性身無生無滅。而鏡智無滅有生。三者自性身是了因所了。而鏡智是生因所生(了因。即本文所云證因)。四者自性身無相無為。非色非心。而鏡智有相有為。體是心法。又能持於色法。然說轉去下。通前所引二文可知。

[0449a17] 四智品中真實功德(及)。鏡智所起常徧色身。攝自受用。

[0449a18] ○平等智品所現佛身。攝他受用。

[0449a18] ○成事智品所現隨類種種身相。攝變化身。

[0449a20] 此正釋四智攝後二身之義。然四智心品。皆是自受用攝。平等智品所起。乃名為他受用。非徑以平等智攝他受用。成所作智所起。乃名為變化身。非徑以成事智攝變化身也。

[0449a24] (應)說圓鏡智。是(自)受用佛(以)。轉諸轉識(而)。得受用故。雖轉藏識。亦得(自)受用然()說轉彼(藏識而)顯法身故(所以)。於得受用(之義。)略不說之。又說法身無生無滅。唯證因得。并色心等(今)。圓鏡智品。與此(法身之義)相違。若(使)(自)受用(身攝。)屬何身攝。又(自)受用身。攝佛不(與二乘)(之)有為實德。故四智品實有色心。皆受用攝。又他受用及變化身。皆為化他方便示現。故不可說實智為體。雖說化身(亦是)智殊勝攝。而似智現。或智所起。假說智名。體實非智。但說平等成所作智。能現(他)受用(身及)業化身。不說(他受用及變化)二身。即是二智。故此二智(亦是)。自受用攝。

[0449b11] 此轉釋自受用身總攝四智之義也。先明大圓鏡智既非法身所攝。必應攝屬自受用身。次明他受用及變化身。但是平等成事二智所起。體非二智。故此二智。亦必攝屬自受用身。

[0449b15] 然變化身及他受用。雖無真實心及心所。而有化現心心所法(良以)。無上覺者。神力難思。故能化現無形質法若不爾(但是化現)者。云何如來現貪瞋等(以如來于貪瞋等)。久斷故(又)。云何聲聞及傍生等(亦能)知如來心(以)。如來實心(謂)。等覺菩薩尚不知故。由此經說。化無量類皆令有心。又說。如來成所作智化作三業。又說。變化有依他心(謂)。依他實心(以為本質。而有心心所)相分(假)(起)故。雖(他處)說變化(人)無根心等。而依餘(三乘及異生等所變化人)說。不依如來(所變化人說也。)(餘人雖)化色根心心所法(而)。無根等(實)用。故不說有(若如來難思妙化所變根等。則便有實用故)

[0449c01] 此釋伏難也。難曰。若他受用及變化身。不以實智為體。云何現有心心所用。釋曰。皆是化現而有。又難曰。色有形質。故可化現。心無形質。豈可化現。釋曰。佛力難思。故能化現。若謂是佛實心。非化現者。佛豈實有貪瞋等心。又豈等覺以下所能知哉。由此經說下。連引三文以證。可知。又難曰。若佛果能化作三業。何故復說變化無根心等。釋曰。此依餘所化說。不依如來所化說也。二五法相攝竟。

[0449c08] △三三身德別。

[0449c10] 如是三身。雖皆具足無邊功德。而各有異。謂自性身。唯有真實常樂我淨離諸雜染眾善所依無為功德。無色心等差別相用。自受用身。具無量種妙色心等真實功德。若他受用及變化身。唯具無邊似色心等利樂他用化相功德。

[0449c15] 皆具足無邊功德者。異而不異。三即一也。而各有異者。不異而異。一即三也。自性身如濕性。自受用身如水。他受用及變化身如波。自性身如月體。自受用身如圓滿白月。他受用及變化身如千江月影。觸波之時。全觸水濕。覩月影時。便覩光體。是故智者觀於土木等像。三身宛然。四德無減。以是如來大悲大智。徧入眾生心想。仗因托緣而顯現故。因緣所生。即空假中。無有微塵許法。出於法界外故。皆非徧計所行境故。如彼愚小。計繩為蛇。而繩未甞不即麻故。

[0449c24] △四自他利殊。

[0450a01] 又自性身。正自利攝。寂靜安樂。無動作故。亦兼利他。為增上緣。令諸有情得利樂故。又與受用及變化身為所依止。故俱利攝。自受用身。唯屬自利。若他受用及變化身。唯屬利他。為他現故。

[0450a05] 自性身為增上緣者。法界妙理。生佛體同。由此同體法性。所以佛與眾生得有感應道交之事也。餘皆可知。初明能依之身竟。

[0450a07] △二明所依之土。

[0450a08] 又自性身。依法性土。雖此身土。體無差別。而屬佛法相性異故。此佛身土。俱非色攝。雖不可說形量大小。然隨(受用變化身土等)事相。其量無邊。譬如虗空。徧一切處。

[0450a11] 屬佛法相性異者。謂法性屬佛。名法性身。法性屬法。名法性土。性隨能依所依之相而異。蓋於無能所中而說能所。雖分能所。能所不二也。非色攝者。謂色即是空。故不可說形量大小。而復空即是色。故隨事相。其量無邊。所謂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淨本然。周徧法界。故曰譬如虗空徧一切處。非指太虗以為圓佛也。

[0450a18] 自受用身。還依自土。謂圓鏡智相應淨識。由昔所修自利無漏純淨佛土因緣成熟。從初成佛。盡未來際。相續變為純淨佛土。周圓無際。眾寶莊嚴。自受用身常依而住。如淨土量。身量亦爾。諸根相好。一一無邊。無限善根所引生故。功德智慧。既非色法。雖不可說形量大小。而依所證(二空真如)及所依(自性法)身。亦可說言徧一切處。

[0450b01] 純淨佛土因緣者。無漏種子為因。福慧二修為緣也。法性身土。皆約性德。受用身土。皆約修德。就法性中。能依名身。所依名土。此性德能所。本自不二。不二而二。名為身土。而性德身土。皆為所證。今之修德。乃是能證。就修德中。復約能依名自受用身。所依名自受用土。此修德能所。亦復不二。不二而二。名為身土。又全性起修。全修在性。則性修不二。亦以不二而二。故約性德名法性身土。約修德名受用身土耳。其實二而不二。離法性外無受用。離受用外無法性也。又法性不變隨緣。故迷之者成分段變易二種身土。悟之者成無漏純淨受用身土。此全性起於逆順二修。無差而差。聖凡條別也。法性隨緣不變。故分段變易身土真如之性。不垢不減。無漏純淨身土真如之性。不淨不增。此逆順二修。無不全即在性。差而無差。聖凡平等也。今所明自受用身。即圓滿報身。自受用土。即上品實報無障礙土。並皆圓教究竟果位之相。故是通含別圓法門。

[0450b19] 他受用身。亦依自土。謂平等性智大慈悲力。由昔所修利他無漏純淨佛土因緣成熟。隨住十地菩薩所宜變為淨土。或小或大。或劣或勝。前後改轉。他受用身依之而住。能依身量。亦無定限。

[0450b23] 純淨佛土因緣。謂直心是道場等。具如維摩經中所明。或小或大者。謂初地見百界。二地見千界等。成劣或勝者。謂界外鈍根。次第而見。不能稱性。名之為劣。即實報無障礙穢土。若界外利根。不次第見。頓同法性。名之為勝。即實報無障礙淨土。能依身量亦無定限者。身必稱土。土小則身亦小。土大則身亦大也。

[0450c06] 若變化身依變化土。謂成事智大慈悲力。由昔所修利他無漏淨穢佛土因緣成熟。隨未登地有情所宜。化為佛土。或淨或穢。或小或大。前後改轉。佛變化身依之而住。能依身量。亦無定限。

[0450c10] 此有二種。一方便有餘土。二凡聖同居土也。方便有餘土者。如藏教二乘極果。通教七地。皆斷煩惱。不復受三界生。而所知障未斷。又不能入他受用土。故彼雖作滅度之想。入於涅槃。而出三界外。有此淨土。仍於其中受變易身。又別教七住以上。圓教七信以上。通惑斷。無明未破。亦生此中。故云。隨未登地有情所宜。化為佛土也。就此方便土中。亦有大小。亦分淨穢。如藏教二乘法執重故。則土小而穢。通教七地。法執輕故。則土大而淨。別七住以上。勝於通教所見。十行又勝。十向倍勝。若圓十信。所見尤為勝妙。然此方便若淨若穢。自同居土視之。則總名淨。以非分段生故。凡聖同居土者。有三惡道。則名為穢。如娑婆等。無三惡道。則名為淨。如極樂等。或一向淨。或一向穢。或淨兼穢。或穢兼淨。或淨轉穢。或穢轉淨。淨亦有無量差別。穢亦有無量差別。佛身大小。亦復無量差別不等。具如諸輕所明。此中淨穢佛土因緣者。應折應攝等機為緣。二十五王三昧為因。具如法華玄義所明。二明所依之土竟。

[0451a04] △三身土合簡二。初簡所變同別。二簡能變同別。今初。

[0451a06] 自性身土。一切如來同所證故。體無差別。

[0451a06] ○自受用身及所依土。雖一切佛各變不同。而皆無邊(又復)。不相障礙。

[0451a08] ○餘二身土。隨諸如來所化有情有共不同(若)所化共者。同處同時。諸佛各變為身為土。形狀相似。不相障礙。展轉相雜。為增上緣。令所化(之眾)(于)。自識(上)變現(佛化身土。彼但)謂於一土有一佛身為現神通說法饒益(而不知其實是諸佛所共變也。若復)。於不共者(縱使彼謂見十方佛。實)。唯一(所)(良由)。諸有情類無始時來。種性法爾更相繫屬。或多(有情。唯)屬一(佛所化。)或一(有情。須)屬多(佛所化。)故所化(眾)(法爾)。有共不共(若)。不爾(者。則)多佛久住世間。各事劬勞。實為無益(以)。一佛(即)能益一切生故。

[0451a17] 餘二身土。謂他受用身他受用土。及變化身變化土也。一切眾生。由有我法二執。故使自他不二而二。諸佛斷此執。故於自他二而不二。但因眾生所屬之機有同有別。故佛化用隨而應之。是故若論佛德無量。則決能度盡眾生。若論眾生無緣。則不能受諸佛化。如日光雖無所不照。而覆盆之下便無日光。然眾生未破法執以前。唯受有緣佛化。若破法執。登於圓住別地。則為一切諸佛同體所護念矣。

[0451b01] △二簡能變同別二。初正簡漏無漏別。二約三性結成五觀。今初。

[0451b03] 此諸(三)(四)土若淨若穢(若從諸佛)。無漏識上所變現者。同能變識俱善無漏(以從)。純善無漏因緣所生。是道諦攝。非苦集故(然能變之識雖是無漏。而所變之)。蘊等識相不必皆同(以從。諸佛心內眾生之蘊處界)。三法因緣雜引生故。

[0451b07] 純善無漏因緣者。無垢識中本具十界性相為因。悲智行願及一切眾生機感為緣也。蘊等識相不必皆同者。謂若眾生入二空觀。則其意識法之三界。便與諸佛同其無漏。若復未入二空觀智。則其蘊處界三。一向皆是有漏所攝。而諸佛託此眾生有漏無漏本質。自皆變為無漏相分也。夫佛變淨土。純善無漏。固無論。佛變穢土。乃從眾生三法因緣引生。所以識相不必皆同。然在如來分中。雖現九法界影。而九法界影。亦皆純善無漏所攝。所謂三千果成。咸稱常樂。豈不信哉。

[0451b17] (即此身土若淨若穢。若從九界)有漏識上所變現者。同能變識皆是有漏。純從有漏因緣所生。是苦集攝。非滅道故(然能變識雖唯無記。而所變)。善等(三性之)識相。不必皆同(以從眾生心內諸佛示現隨順善惡無記)。三性因緣雜引生故(所變眾生心內諸佛之)。蘊等(有)(有)異。類此應知(若)。不爾(者。則化現之佛。)應無五(蘊)十二(處)等。

[0451b22] 有漏因緣者。異熟識中本具十界性相為因。與二障俱之聞思修慧及諸福行為緣也。蘊等同異類此應知者。謂若眾生心內諸佛。則蘊處界皆善無漏。若復眾生心內三乘聖眾。則意識法三。屬於無漏。前十五界。仍屬有漏。而眾生託此四聖無漏有漏本質。自皆變為有漏相分也。夫生見穢土。純屬有漏。固無論。生見淨穢兩土及諸佛身。乃從諸佛示現三性三法因緣引生。所以識相不必皆同。然在眾生分中。雖覩佛身土影。而佛身土影。皆是有漏所攝。所謂三千在理。同名無明。豈不信哉。初正簡漏無漏別竟。

[0451c08] △二約三性結成五觀五。初示遣虗存實觀。二示捨濫留純觀。三示攝末歸本觀。四示遣相證性觀。五示隱劣顯勝觀。問曰。何故隱劣顯勝。反在遣相證性後耶。答曰。既達真如即識實性。方知真如亦即心所實性。既達識性之外無別真如。方知心所性外亦復無別真如。故遣相者。遣其迷性妄見差別之相。證性者。證其即相無非平等之性也。今初。

[0451c16] 然相分等。依識變現。非如識性(為)依他中實(有之妙俗諦。若)不爾(者。則)唯識理應不(得)(以其)。許識內境俱實有故。

[0451c18] 此遣虗存實觀中。有兩家解。今初即安慧師義。謂相見二分是虗。自證體性是實也。相分等。等於見分。識性。即自證分。

[0451c21] 或識(中)相見(二分。)(皆)從緣(所)生。俱(是)依他起(性。其)(與)(猶)如識(之自體。須知)(之為)(但)。遣(識)(我法。)不遮(識)(相分)(也。若)不爾(者。則根本智所緣)真如(內實相境。)亦應非實。

[0451c24] 此即護法正義。謂遮計所執是虗。四分皆依他起是實也。言虗實如識者。依真勝義。則識體既如幻夢。所變相見二分亦虗。約理世俗。則依他識體不無。所變相見二分亦實。蓋所言唯識者。但以唯字遮彼徧計所執識外我法。非并遮此識內相見也。且如根本實智緣真如時。雖非變帶相狀。許是挾帶體相。若謂相見二分是虗。則本智真如亦應非實矣。豈可乎哉。大佛頂經云。見與見緣。并所想相。如虗空華。本無所有。此約真諦遣相。而安慧師依此立於初義。又云。此見及緣。元是菩提妙淨明體。云何於中有是非是。此約即俗恒真。而護法師依此立於次義。故奘師並存其說。亦以可互發明故也。然執初義者。必失次義。而知次義者。必達初義。故仍以次義為正。

[0452a13] △二示捨濫留純觀。

[0452a14] (問。)內境與識。既並非虗。如何但言唯識。非(言唯見唯)(答)識唯內有。境亦通外。恐濫(徧計所執)外故。但言唯識(又)。或諸愚夫迷執於境。起煩惱業。生死沉淪。不解觀心勤求出離。哀愍彼故。說唯識言。令自觀心。解脫生死。非謂內境如外都無。

[0452a19] 境從心變。心外無境。而愚夫不達唯識。妄生執著。起見起愛。抂受輪迴。故但言唯識。令彼觀心。言觀心者。秪是強觀諸法無實。皆從識變。則能伏滅徧計執情。

[0452a22] △三示攝末歸本觀。

[0452a23] 或相分等。皆(以)識為(體)性。由熏習力。似多分生。

[0452a24] 一秪識性。由熏習力。似有四分生起不同。尅實論之。相見之末。何甞離於識體。故大佛頂經云。本是妙明無上菩提淨圓真心。妄為色空及與聞見。如第二月。誰為是月。又誰非月。

[0452b03] △四示遣相證性觀。

[0452b04] 真如亦是識之實性。故除識性(之外。)無別有法。

[0452b05] 欲知如外無識。先觀識外無如。若知識外無如。方悟如外無識。識外無如者。圓成實性不離依他也。如外無識者。依他無性。即圓成實也。故前頌云。圓成實於彼。常遠離前性。故此與依他。非異非不異。又云。此諸法勝義。亦即是真如常如。其性故。即唯識實性。而後之講者。妄謂法相宗中立凝然不變以為真如。不亦冤乎。

[0452b11] △五示隱劣顯勝觀。

[0452b12] 此中識言。亦攝心所。心與心所定相應故。

[0452b13] 但以勝攝劣。故云唯識耳。非謂離心無別心所也。一一心所。皆具四分依他起性。一一依他。皆與真如非異不異。故得介爾有心。三千具足。若不然者。不墮饒伺。則墮支離。豈大乘中道法義也哉。統論唯識修證法門。總不離此五觀。以對南嶽大乘止觀。如出一轍。初遣虗存實。二捨濫留純。即分別性中止觀也。三攝末歸本。即依他性中止觀也。四遣相證性。即真實性中止觀也。五隱劣顯勝。即密顯染分三性淨分三性。皆可具前四觀。何以言之。若但論心王。則不顯染淨差別。唯兼論相應心所。方知三性各各不同。既於心王得論四觀。亦於心所得論四觀。且如貪瞋癡等。隨舉一法。若遣虗存實。則知所貪外境非有。若捨濫留純。則知內相分境亦虗。若攝末歸本。則知能貪所貪本無二體。若遣相證性。則知貪之實性即真如性。瞋癡慢等。例此可知。惡法尚爾。無記與善益復可知。有漏尚爾。無漏諸法益復可知。故能徧於五位百法。通達三性及三無性。成就真俗不二觀門。此佛祖傳心要訣。法性法相真源。願有智者。慎思明辯而篤行之。勿蹈尋章摘句窠臼。勿招算沙數寶譏嫌。勿殉世諦流布陳言。勿犯鬪諍堅固記莂。庶不負天親護法等諸大菩薩慈力。亦不負戒賢玄奘等師資授受苦心。上第二大科依教廣成分竟。

[0452c12] △三釋結施願分二。初釋結。二施願。今初。

[0452c13] 此論三分成立唯識。是故說為成唯識論。亦說此論名淨唯識。顯唯識理極明淨故。

[0452c15] 此先釋結末釋論也。三分。謂宗因喻三支比量。又略廣位三分。境行果三分。相性位三分。故開蒙曰。有三種三科。一略廣位三科者。初一頌半。略答外難略標識相。次二十三行頌半。廣明識相顯前頌意。後有五頌。明修行之位次。二境行果三科者。前二十五頌。明唯識境。次四頌。明唯識行。後一頌。明唯識果。三相性位三科者。前二十四頌。明唯識相。第二十五頌。明唯識性。後五頌。明唯識位。當知三科即三分也。

[0452c24] 此本論名唯識三十。由(天親大士造)三十頌。顯(于)唯識(之)理乃得圓滿。非(有)增減(於本頌)故。

[0453a02] 此更釋結本宗論也。非略不足以提綱。非廣不足以盡義。非位不足顯修證。故三十頌不容增減。又非境不足以導行。非行不足以尅果。非果不足以證境。故三十頌不容增減。又非相不足辨邪正。非性不足以融空有。非位不足以證性相。故三十頌不容增減。今依此三十頌而釋成之。先廣破我法二執。略明能變唯三。次廣明三能變相。申明所變唯識。既於依他起之心及心所。破其我法二種徧計。即知二空所顯真如。與依他起非異不異。故得真俗理明。性相交徹。依之起行。便可歷五位而證二種轉依。雖十家殊釋。廣有百卷。細繹精搜。揉成十冊。亦於三十本頌。義無增減。可謂入大乘之初門。破邪執之利斧。接權小之巧便。顯性具之前茅矣。初釋結竟。

[0453a15] △二施願。

[0453a16] 依聖教及正理。分別唯識性相義。所護功德施羣生。願共速登無上覺。

[0453a18] 聖教。指能詮之文。正理。指所詮之義。文隨於義。義隨於文。教之與理。何甞有二。但恐依文解義。則為三世佛冤。故既依聖教。仍須正理以為司南。又恐離經一字。則便同於魔說。故既依正理。仍須聖教以為定量也。分別性相義者。若不了性。亦不了相。其相即妄。若不識相。亦不識性。其性即孤。故須性相俱通。方得自他兼利。又性相秪是事理。不達事而理非圓。不了理而事奚立。故今分別此義。令於真俗二諦了了分明。以為起行歷位證果之本。只此一念弘法功德。能報十方諸佛深恩。又復𢌞羣生。以順大悲。願登大覺。以順大智。悲智雙運。即是四弘誓鎧。大乘唯識之正印也。

成唯識論觀心法要卷第十(終)

No. 824-A 跋語

[0453b15] 宗鏡錄云。應須以智慧合其多聞。終不執詮而認指。以多聞度其智慧。免成孤陋而面牆。設有一微塵處未了。此猶有無明在。以不了處為障翳故。何況自身根門之內。日用之中。有無量應急法門。全未明一。若欲為人。憑何剖析。只成自誑。反墮無知。自眼未明。焉開他目。故須三量定其是非。真修匪濫。四分成其體用。正理無虧。然後十因四緣。辨染淨之生處。三報五果。鑒真俗之所歸。若不達三量。真妄何分。若不知四分。體用俱失。又云。一心實相。悉是諸法。諸法所生。皆從現行善惡熏習第八識含藏種子為因。發起染淨差別報應為果。若不微細剖析。問答決疑。何由到一心總別之源。徹八識性相之際。古德謂提綱意在張網。不可去網存綱。舉領意在著衣。不可棄衣取領。故知理事雙明。方通圓旨。教觀齊運。始達一乘。又云。若不因教所指。何由得識自心。設不因教發明。亦須憑教印可。若不然者。皆成自然外道。闇證禪師。直饒生而知之。亦是多生聞經熏種。或乃諸聖本願冥加。嗚呼。永明大師。以法眼嫡孫。悟齊諸祖。而苦心苦口勸誡若此。誰謂成唯識論。非佛祖傳心之要訣耶。予自恨障深惑重。不能折伏現行煩惱。深負出家初心。而性相源頭。頗窺一線。誠或佛祖本願冥加。故亦不敢自私自秘。聊竭隙明。和盤拈出。舉筆于丁亥年三月二十五日。脫稿於本年五月二十五日。凡閱兩月。述成觀心法要十卷。伏願見聞隨喜。不退菩提。若信若疑。咸成妙種。同生極樂淨。先覲阿彌陀佛。還入龍華初會。影響彌勒世尊。盡未來時。廣度含識。眾生皆悉度盡。方證無上涅槃。

[0453c18] 蕅益沙門智旭閣筆故。時年四十有九。

[0453c23] 二白居士蔡屏周。捐貲刻此
唯識心要第十卷。伏願祿壽增崇。福慧昌盛。破執顯理。轉識成智。普與法界有情。同證
唯識妙性。頓悟三身。圓淨四土。覲
彌陀于樂國。輔
慈氏于龍華。

[0454a05] 丁亥仲秋日識于祖堂


【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51 冊 No. 0824 成唯識論觀心法要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tripitaka | about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