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公告:漢文大藏經網站已停止更新,請前往下列大藏經網站查閱經文

一般電腦和需要較多功能的使用者,建議瀏覽 cbetaonline

手機、平板與專注閱讀的使用者,建議瀏覽 deerpark

 

X21n0368_002 大乘密嚴經疏 第2卷

CBETA 電子佛典集成 » 卍續藏 (X) » 第 21 冊 » No.0368 » 第 2 卷 ▲上一卷 ▼下一卷 前往第

 

大乘密嚴經疏目次

  • 卷第一(但逸此卷)
    • 密嚴會品第一
  • 卷第二
    • 妙身生品第二
  • 卷第三
    • 妙身生品之餘
    • 胎生品第三
    • 顯示自作品第四
    • 分別觀行品第五
    • 阿賴耶建立品第六
  • 卷第四
    • 自識境界品第七
    • 阿賴耶微密品第八

[0127c23] 大乘密嚴經疏目次(終)

No. 368

大乘密嚴經疏第二

釋妙身生品

[0128a07] 何故此品來。謂前品中廣明密嚴淨佛國土中具修淨業諸大菩薩乃得生彼。是故說言妙身生品也。妙身生者。汎釋三義。一十地中所受變易。捨分段死麤重身故。名為妙身。故經言法性生身。二密嚴中所受身者。殊勝微妙。故名妙生。三者如來所變化身說名妙身。此品廣明妙身生義。從所明事得品名故。妙身生品也。

[0128a14] 就釋此品。大分為四。一如實見。對金剛藏。問答辨釋。二普賢眾色菩薩等。對金剛藏。問答明之。三淨居諸天諸大菩薩等。金剛藏前。問答釋之。四會中大眾聞所說法。作禮修行。就初文中。有二問答。初一問答釋修因所成德。後一問答明所依修。初文復二。一如實見問。二金剛藏答。就問文中。復有三節。一嘆問人德。二者欲問修禮儀則。三從而作是言下。發言請問。嘆問人德中。如實見者。嘆內有德。謂於真俗無錯謬故。名實見也。菩薩標位。然此菩薩在家菩薩。所有百姓悉率伏靡。是故說言有大威力。於百姓中能為主故。世中自在。內身端正。以名為其身妙好。其王身服七寶所莊。以是說名上服莊嚴。嘆問人訖。下釋修禮。對佛欲請。故言在於佛前乃至一心恭敬。准文可見。向金剛藏下發言正請。於中先嘆所請人德。後是故我今下。請決所疑。初嘆德中。善能通達自智之境者。嘆智德也。不共二乘名為自智。次嘆證理離亂之德。謂現法樂住文是。次嘆化他德。謂於三乘世間心得無違是也。為大定師於定自在者。嘆其所作自在之義也。能隨順說諸地之相者。嘆說法德。常在一切佛國土中者。嘆淨業成德。為諸上首演深妙法者。嘆持深法德也。下請所修法。初請所行法。後安樂修行下。請所得利也。是故我今等者。結前生後。次說諸聖人下。明所請法。後令我及餘下。結請為說。初文可解。次所請法有其二種。一教道行。二證道行。諸聖人者。初上。眾聖非一。故言諸聖也。不隨他行者。出教道體。不隨小乘狹劣自益。常行平等無緣大悲。以此故言不隨他行。言證道者。無分別智。現證不遙。說言現法。離散動故。名為樂住。此能住行也。內證之境者。是所住理。今如實見所請如是。下結請文。准即可知。自下請法。所請利益。略有四種。一離怨。謂安樂修行趣於佛地文是也。二獲所依身。謂意生身言說身是也。意生身者。證行之果。但由意生。離言說故。則報身是也。言說身者。是教行果應化身是也。三現別德。謂力通自在是也。力者十力。通者六通。自在有八。離言如是。意欲求願一百四十不共佛法。故結說言皆得具足。四不住道。轉所依止者。不住生死。不住實際者。不住涅槃。下引喻況。如眾彩摩尼現眾色像。由不住涅槃故。常在一切佛國土中。為諸菩薩說密嚴行。上來問訖。

[0128c05] 自下答問。於中兩節。初以長行略答前問。後以偈頌廣答所問。就長行中。先嘆問人。後先應覺了下。示道理答。嘆問人中。善哉仁主者。嘆其人好。能請我說等者。嘆請事好。密嚴國人通達人法二無我理。今此仁王正問是事。是故嘆之。下答前問。先應覺了下標宗答。次一切世間釋所以答。後我今下許說勅聽。初文可見。次第二文諸分別境是心之相者。此舉大乘唯識道理法無我宗。諸分別境者。六塵非一。故說為諸。分齊各別。名為分別。以上聲唱。是心相者。心有三種。一本覺真心。如是六塵。真心緣起。似有顯現。究尋唯心。心外無法。二妄識心。謂從無明乃至顯識心中。分出見相二分。故言唯識。三者分別事識之心。謂顯識心所現相分。妄執為實。所執實無。故云唯識。是即答前問不隨他行等文也。若能通達人法無我唯識理者。棄捨妄執分別心故。以是故說於境界中捨諸分別。上來表宗答訖。次釋所以答。一切世間是分別見者。謂世間體則是如如。但以無明妄執心故。見有差別。故楞伽云。世間離生滅。猶如虗空華。見世間體者。見者明白通達名見。可謂達世間體是唯如。如是之人。即於所緣六塵之中。得如三昧。釋所以訖。下即許說。我今為汝開示。上說大乘道理。故云彼法也。下即勅聽。准文可知。上來長行表宗答訖。

[0129a03] 自下偈答。就中三節。初四行。廣釋長行中諸分別境是心之相。次七行。釋長行中於境界中於諸分別文。後有七行。釋長行中一切世間是分別見等下文也。初文復二。初一行文。釋長行中諸分別境。後有三行。釋長行中是心之相。初一行中。上兩句出分別境。一切凡夫亂識所緣。名一切世間。如是世間。無而似有現。如熱時焰。下之兩句釋所以。如是不實相云何而得有。故今釋通云無而妄分別生。釋初文訖。下釋長行是心之相。就中。初一行半。明境與心相依而立。後一行半文。釋相依所以。初言覺者。是能緣心。所覺是所緣。謂身生時。依所緣生。故言覺因所覺生。所緣境界不可自現。依心得現。故言所覺依能現。如是兩句。釋相依立。下釋不相離。離一則無二者。離一顯識自體分者。即無見相。更有一釋。若無見分。則無相分。是故說言離一則無二。次喻現示。故言如光共影。顯識如光。見相如影。下明法說。若無見分心。則無相分。故言無心亦無境也。量及所量者。釋差別相。謂見分中多種行解。若善惡無記。漏無漏等。所量境界。亦復如是。違順捨等。准即可知。自下一行半。結通所以。上之兩句。順相結所以。謂見相二分。但依於一心。如是假分別。無有自性。次有兩句。結過所以。謂能所知法各各別者。唯依一心中妄計著有。後有兩句。結通解所以。准文可見。初文釋訖。

[0129b02] 自下七行。釋長行中於境界中於諸分別。就中兩節。初有四行。法說辨釋。後有三行。引喻顯示。初文復三。初之二句。心從緣起作法為本。次一行半。反流歸本。後有二行。明所得果也。心為法自性者。心者真心。從緣起作一切諸法。然諸所作法。不離真心。以心為體。是故說言心為法自性。及人之所濁者。從真心起無明等法。反迷於心。執為諸法。故言及人之所濁。釋初文訖。下釋反流歸本真心。就中一行明反流位。後有二句。明皈本也。八地菩薩。得雙照觀。方得永捨諸分別心。以是故言入於八地中而彼得清淨。彼者則是所捨分別名為彼也。九地菩薩。依前八地所得雙行。行禪定故。不起分別。雖無分別。行因未滿。是故中位。十地菩薩。所修窮滿。於一切法。覺悟如佛。故言大開覺也。下明歸本。金剛心中。微細過永盡無餘。修行德圓。受法王位。轉依歸本。是故說言法水灌其頂而成世所尊。上來辨釋於境界中捨諸分別訖。自下兩行釋所得果。果有二種。一始有果。二本有果。初三句。釋始有果。始有報身。名為法身。與所證理無二無別。故無有盡。下之兩句。准即可知。下釋本有果。就中二句。釋本有果無盡無壞。下有三句。為德所依。心識即是本有法身如來藏心。亦如是者。准上例釋。始有報身與證同一味故。尚得常住。況乎本有如來藏心可非常也。是故例言亦如是也。無盡者無滅也。無壞者無變也。亦可上二句明空如來藏。下三句釋不空如來藏。餘文可解。不順繁釋。今逐難釋。密嚴諸佛土者。言密嚴者。是純淨土。諸佛土者。雜穢等土。名諸佛淨土。良以真心遍一切處。無不在處。而不可知有無之相。是故說言住不思議。釋法說文訖。自下引喻。喻有兩節。先瓶破喻喻於所治。後火燒喻喻於能治。所治喻中。先一行喻。後半行合。言瓶破者。喻於分別事識心滅。謂觀行者。先捨事識。猶如瓶破。瓶雖破盡。瓦猶現在。猶如麤現意識心亡四惑末那及相續猶在未滅。如瓦現顯。又修行者。進斷相續。不斷等猶在顯識乃至無明。如瓦破壞塵在未亡。又進斷盡無明業識等。唯有真心如來藏性。如塵柝唯有極微。下之兩句。合所引喻。如是結合也。因有漏者。斫摧有漏。到究竟處。唯是如如無漏法在。更無生死而可斷除。有漏之中所有如如。是無漏故。如是喻顯法盡理在也。下喻能治。上之兩句。引喻況示。下一行文。以法結喻。就初文中。如火燒木等者。謂地前中分別無漏除却分別事識心故。如火燒盡木。又修行者進斷後後微細餘障。是故喻言復於餘處然。下法合中。外有疑如是能治為當緣修智為用真修。是故通言唯用緣修。非是真修。以是言於味不動智。味者味著。謂緣修智。以無明為體。仰求味著不動真。今欲簡却真不動智。但取緣修。若通論之。兩智皆得。不滅分齊。轉依離分別。轉者滅也。轉滅所依無明體故。能依緣修亦不得立。故云轉依。離分別者是真修智。若緣修在。與緣修智。共同一處。不可言離。今緣修盡。真智獨存。說言離分別。下有二句。結示處所。准文可知。釋喻文訖。

[0130a04] 自下第三。有七行偈。釋長行中一切世間是分別見等。於中三節。初有三行。釋長行中一切世間是分別見。次有二行。釋長行中見世間體。後有二行。釋長行中即於所緣而得三昧。初三行中。亦有三節。初之一行。約分別世間。明分別見。次有一行。約變易煩惱業因。明分別見。後有一行。就變易果。釋分別見。不生眾品類。示正道理。謂世間法。虗妄分別。妄計為有。本無有。猶如夢境夢心妄有本來不生。分別世間。亦復如是。分別事識妄計故有。是故說言不生眾品類。莫住於世間等二句者。誡勅凡夫。莫著世間。勸捨虗妄分別諸見。住者著也。下句示歸宗。言無我者。如來藏性無住無得。遍充法界。無有一相。故言無我。若欲捨諸見者。須皈無我宗。此則初地所證真如為無我。下釋變易煩惱業因。分別故世間得成。若斷無明乃至相續不斷識等諸分別時。不見世間故。言斷諸相續流無生亦無壞。相續流者。初從無明乃至第六相續識心名相續流。次第流連不斷絕故。名相續流。下之二句示正道理。謂若盡於變易死因一切見者皈無我宗。皈者證也。此即八地無功用行所證真如名為無我。後有一行。釋變易果。言諸患者。變易果報。名之為患。金剛心中末後一念。變易報盡。故言諸患皆息。第二剎那解脫道中證本如滿。故言寂住不思議。由來見等一切諸法如圓時唯淨如如。無有一切可斷除故。淨於一切見中。下句准上。此乃金剛乃至佛果所證真如名無我也。釋初文訖。自下第二釋長行中見世間體。就中兩節。初之一行。明世間體。後有二行。却釋見字。就初行中。上半釋體。下半釋所以。世間種種法者。牒世間相。如是諸相唯如無別法。故出體言本來無我性。無我者如也。下釋所以。有人疑云。現見世間諸法差別。然今釋言唯如無我者。應當諸法斷滅始無。及諸言說能顯真如。故今通言非由擊壞無及喻之所顯。喻者言說之異名。出世間體訖。自下第二。却釋見字。見者推求名見。以緣修智推求世間體是如。故名之為見。於中先喻。後以法合。火無別體。以木為體。焚薪盡。自體隨滅。故言自於是中滅。下兩句合。准即可見。釋第二文訖。自下二行。釋長行中即於所緣而得三昧。就中三節。初兩句出三昧體。次有三句。依定進修。後三句。明所得益也。是名現法樂者。出三昧體。聖人自智境者。嘆三昧深。謂如來藏相應定者非是凡夫小乘所入。是故嘆言聖人自智境。次有三句。明進修行。依初地三昧。進入後地。言依此入諸地。下二句。明所離過。過有二種。一者因過。謂淨除無始惡是也。二者果。謂捨離世依是也。下有三句。所得益。出世而安住者。出世有三處。一出分段世。謂初地中。二出功用世。謂八地中。三出變易世。謂佛果位。如是三處。得安住益。其心轉清淨者。如是藏心名為其心。謂前三位中。隨漸除障。漸顯清淨。既心得淨。恒居佛土。是名所得益也。上來一重問答訖。

[0130c04] 自下一重問答。明皈依處。於中先問後答。既就問文中。金剛自在者。嘆所問人。餘文相現。准即可知。於是以下。答其前問。就中兩節。初以偈頌表宗略答。後長去廣釋所以。初表宗中。有四行偈。判為四節。初兩行偈。釋佛為皈處。次一句者。法為皈處。次有三句。僧為皈處。後有一行。國為皈處。就佛寶中。初一行偈。明佛出過百非之外。後有一行。明佛殊勝故可皈依。初文復二。上兩句。明佛體妙離有無相。下兩句。明所離過。言佛體者。即真如法身。離有無相。妙出百非。契會中道。故名為佛也。下釋離過。蘊樹焚燒者。離內身過也。魔軍咸退殄者。離外怨也。前蘊魔。後即天魔。下釋如來殊勝可依。上兩句釋所到處勝故可皈。次有一句。所覺清淨無垢。如是如故可依。下句結皈可知也。釋佛寶訖。遠離諸分別者。明法寶為依處。離者無也。分別妄想所不及處。名為法故。無諸分別也。下明僧。證於無處所者。初地上。證無中邊真如理故。名為聖僧。如是僧中。簡取勝者。不取下地故。下句言密嚴諸定者。八地上。名為勝者。結句可知。皈依有二種。一修行時所皈依處。所謂三寶。如上所說。二安身時境界依處。如下所說密嚴勝妙剎是也。良以密嚴。八地上菩薩所生。故言勝淨。餘文相現。准即可知。上來表宗略答訖。

[0131a02] 自下第二。廣釋所以。於中三節。初長行釋。次偈頌釋後以長行釋。就初文中。表五章故。文有五節。一住地下。釋諸世間虗妄無實。二世間眾生下至恒無斷絕者。釋世間法唯心所造。三是八種心中至或有一時頓取之者者。釋心起時頓之義。四心性本淨下至而為差別者。釋心常淨不改之義。五阿賴耶識雖與能熏下至而得明現者。釋阿賴耶識雖與諸法同一處在而非一非異。

[0131a10] 就初文中。復有三段。一說是語者。結前生後。次得諸地等下。法說現示。後如繢像中。廣引喻釋。初文可解。得住地者。如實見菩薩得初地故也。諸觀行者者。十地非一。非名諸觀行。餘文可見。下引喻釋。喻有十。一大為四。第一喻者。喻於如上妄計諸法差別之相。二有兩喻。喻諸外道妄計身中有我我所。有四喻。喻因緣生法但虗相立無有實性。四皆是虗偽下。結前所說。釋通疑難。此即初喻。如繢像中而有高下者。壁上畵像。實無高下。然凡小兒。見於壁上大小高下差別相貌。然手摩時。平無高下。真如如壁。諸法如像也。如夢所見下二喻者。喻於外道所計之我。夢中所見端正女色。石女人等。夢身懷任子。畢竟無法。唯夢亂計。外道所計。我亦如是。次有四喻。喻於諸法虗相似有。無有實性。非但無實。就近尋相亦叵得。文現可解。次有二喻。喻於諸法無常速滅。不過剎那。如浮雲影。如奔電光。速滅不住也。下結前所說。釋通疑難。皆是虗偽非實有者。結前所說也。分別所成猶如工造器者。是通疑難文。外有疑。若諸法相非實有者。何故現見各有自性。薩婆多師計如是執。今則通言。汝所見者。分別所成。非自有之。故下喻言猶工造器。工巧之人。依一泥團。造諸器皿。相各不同。尋其別相。唯有一泥。無有別法。上來諸法虗不實訖。

[0131b08] 自下第二。尋推妄法唯心所作。於中有二。初法說。後引喻況。就說中復有四節。一釋八識相依而起。二釋五法。三釋三性。四無我。然經文中。束為兩段。初釋八識相起之義。二釋五法等不離成義。就初文中。世間眾生下至相續而轉者。八識之心相依而起。世間眾生者。簡却外物。但取情道。此即總句。習氣覆心者釋所以。心者本識。雖言諸法皆心所作。心不自作。要待因緣。謂無始習氣。迷覆真心。心隨緣故。生一切法。心識既生。計著種種戲論執著。因茲諸法差別而轉。自下依心生七識也。初言意者。從無明識至相續識。總名為意。能生分別六識心故。意識者。分別意識。餘諸識者五識心也。相續而轉者。轉者起也。如是從細相續立末。中間不絕。是故說言相續而轉。釋初文訖。自下第二。釋法等不相捨離。一處一釋。何故此文來。良以真心不可自變作生死法。要得無明妄想習。始作諸法。諸法亦爾。要依真心。方立自體。欲顯如是。故此文來。言五法者。一名。二相。三分別。亦名妄想。四者正智。五如如。如是五法。與三性法。相攝分齊。諸教不同。若依中邊分別論等。名相二法。遍計性攝。分別依他攝。正智如如圓成性攝。佛性論者。初分別性五法不收。畢竟無故。如是說者。但從他聞三性名字。不識體性及得名所以。若分別性非聖境者。聖必不說。若聖不說三性道理。誰說而有三性道理。又依他者。依誰何他。名依他。性若依依可言自依。何論依他。然汝說言遍計性者是無法故。五法不收者。依他起性。更無所依。依何他名為依他。准此明知不識釋名。若依解深密經。有二復次。釋三性義。初復次云。由遍計性依他始有。故經說云眼翳眩如遍計性。所見毛輪如依他性。准知依他。依遍計性。方得立之。後復次云。由依他性。方有遍計。故經說云。頗胝伽珠。由近青色。似青色現。凡愚不識。執為實青。珠上似青。喻依他性。所執實者。喻分別性。准初復次。分別性者。還收分別。依他性者。名相所收。准後復次。翻前可知。楞伽經中。亦如是說。故彼經云。名相二法。緣起性收。妄想自性。妄想收也。言三性者二門分別。一釋名字。二出體性。言釋名者。一分別性。亦名遍計所執性也。言分別性者。謂虗妄心。搆畫計度。不稱境故。名為分別。就能為名。又此妄心。於所執境。遍計著故。名遍計所執性。非遍計心所執存境名遍計性。此約能所合為名也。有人宣說。所遍計境名遍計。不取能執為遍計性。若如是者。即違道理。良以三性諸聖境界。遍計所執畢竟無法聖。人不見。既不見故。不可宣說三性道理。三性道理諸佛境界。非凡夫境。如何說言畢竟無法為聖境也。佛性論師過在此矣。依他性者。亦名緣起性。亦名依他起性。皆得無傷。依分別他始得有故。名依他性。良以大乘。一切諸法。以心所作。所作諸法。不離於心。以心為體。若無妄心。生死之中。依他起性。不能自起。故諸經中。說十二緣。為依他性。十二因緣。無明為初。故知依他依遍計他。又經說言夢等八喻。喻依他性。若無夢心。夢境不現。依夢有境。明知依他分別有。又人說言。清淨依他。此淨依他。與其正智。為同為異。若言同者。即圓成收。非是依他。若言異者。即從無明。方有餘反。即知不清。若不從無明故言淨者。何處經云十二緣法明為緣有。故知清淨依他性者。浪言無理。出其體者。分別性者。但用分別妄心畫度行解為體。又復人說。妄心所執妄境為體者。此言大謬。過如前述。依他起體。義有兩重。一者從本建立諸法。謂從無明乃至顯識。顯識心中。見相二分。一時分出。所見相。依無明等遍計性故。名依他性。於此義中。見相二分。皆是依他。二者觀行除障入理建立三性。於此義中。但立所取相分為體。良以能取見分心者。不知自共相分塵故。執為心外實有諸法。然意識心所執本質塵者。是顯識作。非意作故。觀行者達無實時。似有相分。猶有非無。據此行義。世間迷徒。說依他起是有不無。圓成實體。准即如常。二無我者。謂蘊中無主宰者。名人無我。於諸法中。無性實義。名法無我。如上所說八識五法三性二無我。一一之法。不能獨立。如水波浪。若無水處波浪不起。有波浪處。必有其水。諸法亦爾。若有法處。必有真如。無有一法獨妄無如。是故說言恒相應。釋法說訖。自下引喻。就中。初喻。後阿賴耶下。合所引喻。如是二文相現可知。

[0132b07] 自下第三。釋八識心起時頓漸。就中兩節。初釋識生頓漸差別。後若於屋宅下。釋頓漸。所以雖無如是若干體異者。明八識同體。同體有二。一如來藏緣起法門。變作諸法。法雖萬差。體唯真心。故言同體。二妄心中顯識前無差別相。流至顯識。忽現見相。以後漸現種種諸法。如是諸法。以顯識為體。故言同體也。而隨緣下。釋識起時有頓漸義。隨緣漸起釋漸起也。或一時生者。是頓起義。如是頓漸識體生起也。心生之時下。釋所取中。亦有頓漸。文現可知。下釋所以。於屋宅等聚集物所。若無偏現者。多分一時頓分別所。若有偏現者。次第而取。是故說言多是一時或次第取。上釋取。若在眠夢下。釋次第取。法若散離不聚集者。多分次第取。於中細論。亦有頓取。是故宣說或有一時頓取之者。如喫熱蜜。若無偏強。身舌二識一時取。若有偏者。先取強者。如是諸文相現可知。上來釋所取中頓漸訖。

[0132b23] 自下第四。如來藏性常不改。一釋真心性常不改。二者隨緣能生法義。又說。前說者釋依持門。後釋緣起。就性常中。先法。後前如來藏心恒在生死而性常淨。凡夫二乘初業菩薩所不了知。是故宣說心性本淨不可思議。此即顯示空如來藏。故勝鬘經云。自性清淨心。煩惱不能染。智慧不能淨也。是諸如來微妙之藏者。釋不空藏。謂如來藏中。本來具足過恒沙等性功德法。而無一法別守自性。如鏡中像。故言微妙也。法說文訖。下別喻引釋。如金在礦。性常清淨真心亦爾下釋緣起。意從心生者。意者。無明乃至相續不斷之識。如是六重總名意。心者。即是如來藏心。亦名真心。亦名梨耶。良以七識。皆心所作。故文說言餘六亦然。如是下結釋應知。上來釋第四段訖。

[0132c12] 自下賴耶雖與諸法同一處在而性不一不異之義。就中有三。一者法說。顯示道理。次引喻況。後合喻法。初文復二。一釋賴耶不一不異。後釋佛性不一不異。初從賴耶下至而同止住者。明不異義。後性恒明潔者。釋不一義。言能熏者有二義。一義釋者。從無明識乃至顯識。名為能熏。熏發真心作生死故。諸心法者。謂從智識及六識等。皆有心王心數相應。是故宣說諸心數法。更有一釋。言能熏者。前心數中。簡取強者。除却微劣無記心法名能。熏就功能故說為熏。諸心法者。就體而言。餘文相現。下釋佛性與諸煩惱不一不異。准上例同。故云亦然。定不定別者有二種。一者正定。謂種性上。二者邪定。謂闡提人。三者不定。准即應知。雖有如是定不定人別。佛性體常清淨無垢。法說文訖。次引喻顯。文可見也。下合喻。先結合喻。後舉法示。如是等文。並現可知。上來長行釋訖。

[0133a03] 自下頌偈廣釋前義。就中總有一百二十六行半文。判為兩節。初四十六行半。答品初頭如實見問。後七十九行。廣釋偈前長行所說。就初文中。復有九節。一者八行半。嘆如實見問。二者十三行半。答長行中不隨他行。三者一行半。答長行中現法樂住問。四者一行。答長行中轉所依止不住實際問。五有一行。釋獲意生身等。六有三行。答長行中內證之境。七有四行。牒前頌文逐難重釋。八有三行。以大乘理示諸外道。九十一行半。答長行中安樂修行趣於佛地。

[0133a12] 初文復三。初有一行。嘆問如理。次有一行。勸王為他傳說所聞。後六行半。明聞法所得益。前兩節文相現可見。第三節中。初之二句。表宗略示益。後或作下。依宗廣示益也。若人聞法者。謂十信中創聞此法也。漸淨阿賴耶者。種姓以上。解一切法無我之理。漸伏法執。法執伏故。阿賴耶漸現。故言漸淨。謂從種姓乃至金剛。始得究竟。故言漸也。下別解釋。就中三節。初二行半。釋由聞法故於三界中受勝果報。次有一行。由聞法故得不住道。雖在生死恒樂相應。後二行半。由聞法故成無上果。初文復三。初之半行。人中作王。次有一行。作欲天王。後有一行。色無色界定處為王。或為人中王。諸粟散王。轉輪王者。有四輪王。一領閻浮提。二領二天下。三領三天下。四領四天下。如仁王說。下釋欲天。欲天有四。此唯舉四。就勝說故不舉四天。超越說故不說化樂。餘文可見。下釋上二界。上兩句准即可知。無想眾生者。謂無想天也。受諸禪定樂者。大乘法中。無想天中亦有心識。但微細故。凡天二乘不知有之。以有識故。受禪定樂也。次釋不住平等之道。初之句表不住宗。後有三句。釋不住所以。初表宗句。准即可知。如師子吼者。以不住道為眾說法。如師子王吼無所畏。眾定皆自在者。雖在生死為眾說法。而不染著生死之過。於禪定中自在無礙。若在地獄。如三禪樂。以是故言喜樂相應。下釋成勝果。初之一行方法。後一行半釋所得果。密嚴純淨土。難行不可得。故言一心求密嚴。淨土三界之外。要發菩提心爾乃得往生。故言不染著三界。釋行方法訖。下有兩句。釋行方便果。文相可見。下顯正果。上之二句。示得果相。言轉依者。轉者滅也。轉滅變易依故言轉依。獲安樂者。轉所成果無餘涅槃變易苦。名為安樂。離喧動過。說為寂靜。超四相故。名為安住。次有兩句。天人所敬。下有二句。表位殊勝。文相可見。上來嘆王問訖。

[0133b20] 自下答前長行問中不隨他行問。就中兩節。初有三行。略表外宗過。略示正理。後有十行半。廣破外所執。就三行中。初之一行。表外道宗有過不中。後有二行。略示正理。非如外道等二句表宗。此云外道。亦取二乘。總名外道。故總非言非如外道說。壞滅為涅槃。外道二乘。皆住此說諸法皆有。以修行力滅却始無。法盡無處名為涅槃。故示過。同有為死有復生過。外人難言。有為之法未被對治。死有復生過。我修對治力。死而不還生。以是義故。所難非我故。故復難言。諸法本來無。非滅始無有。然汝妄想故。滅却始無有。法無妄計有。即成一重過。無法計滅無。亦成二重過。計有計無。兩俱過故。言同有為死有復生過。釋初文訖。下有二行。略示正理。於中一行半。示正道理。後有二句。結示前過。言十業者。十善業道。諸行體故。說為十善。體雖十業。隨心強弱。三品不等。三乘差別。就三乘中。菩薩最勝。勝者方修十地行滿得三沾果。是故說言得解脫智慧如來微妙身。下即結過。文現可知。初文釋訖。自下第二。牒宗廣破。於中三節。初有五行。牒外人宗。廣破邪執。次有二行半。示正道理。後三行文。逐難重破。就初文中。有三過失。一有一行。釋眾生有始有終過。次有二行。釋通外救亦言與過。後有二行。於解脫樂永失不證過。初文復二。初一行設諸眾生有始有終難。一行釋通外救。初一行中。上二句。牒宗設難。難眾生盡。下兩句。有始終難。難佛地論師特違此文不可依行。牒宗設難訖。下有二行。釋通外救。外人救云。我計眾生有盡有始。更有何過失。故經釋通。若汝救云眾生有終有初際者。與汝二過。一與非眾生而作眾過失。與後欲奪故云應有非生法而始作眾生。此即縱與。下即奪取。佛法道理。無有非眾生而生眾生界。初過如是。更與一過。汝若救言。眾生界盡。盡得解脫。有何過失。此即牒過。下即與過。是故說言佛無爾焰法。爾焰者梵音。此云如幻虗偽之法。又外人救云。佛無爾炎。有何過失。故即通言。則無能覺。若有爾焰。則有能覺智慧之心。既無爾炎。對何所覺。而有能覺。既無能覺。覺所得果。涅槃亦無。通難與過訖。下即釋通於解脫樂永失不證過。初一行半牒彼宗。後二句與過。初文復三。上二句法說表宗。次二句引喻示現。後二句結合所以。就喻文中。種燋者。喻於有餘涅槃之界。薩婆多云。入有餘時。煩惱業等。體性猶在。治道力故。不能生後。同類法故名斷除之。非體成無如種燋。體雖有在。不能生後也。燈滅等喻。入無餘涅槃之時。能治所治一切皆盡。如燈油盡燈亦隨滅。餘文相現。准即可知。下有二行半正道理。就中三節。初有一行半。出定行體性。次有半行。釋智慧行。後有半行。釋所得益。初文上半出定行體性。次半行定用自在。復有半行。不著二邊中道之相。言遍處者十遍也。言諸禪者。根本四禪未來中間名為諸禪無色者。四無色定。無想定者。亦名滅盡定。如是諸定。釋名出體諸義分別。如常可知。逆順入定者。義門有五。一者順入。從初禪入至非想出。二者逆入。從非想入至初禪出。三者順起。入初禪定。超越二禪入第三禪。超越第四禪入空處定。超越識處入無所有。如是超入乃至非想。是名順超。言逆超者。從非想入。超下而入。從上向下。有此別耳。順逆超者。從初禪入。超入三禪却入二禪。超入四禪却入三。如是順而却入下地至非想故。名順逆超。如是順逆時。不作功用。名定自在。定自在故。十力六通皆得自在。如是名為定用自在。次釋中道。於彼不退還者。彼者指前所說定也。不退還者。菩薩在有而不失定。名不退還。恒不沉沒者。菩薩在定。起大悲心。化眾生故。恒行不住中道行者。乃得涅槃。非是滅法名為涅槃。下釋智慧。審知諸法相者。知法達底。故云審知。諸法但是妄分別計。尋即叵有。如幻如化。離有無相。名諸法相。菩薩十地。名為諸地。於中出入及住自在。為善巧。下二句者。釋門得益。文現可見。如是行者。始得密嚴成佛涅槃。非外道計壞滅法始有涅槃。示正理訖。自下第三。逐難重破示過失。就中有三。初之一行。示彼生死不出過。次有一行。三和四緣所生之果不成過。後有一行。內外諸法相生因義不成過。就初行中。上句牒外道計。下兩句示過失。文現可知。第二行中。三和合者。一根二塵三者觸也。因等者四緣也。眼者眼根。色者色塵。餘根名內。餘塵名外。如是眾緣和合所生六種識等。亦滅無去。即成邪見也。故言亦壞也。第三行中。內外法者。內謂內身。外謂木艸。其內身者。從少至大。從大至老。於其中間。念念相生。物者從種生芽。從芽生莖。乃至華菓。若汝說言壞有成無者。如是世間現見諸物。皆悉相違。與過文訖。

[0134c01] 自下第四。答前品顯現法樂住問。就中兩節。初一行釋定方便行。後有兩句。正明現法樂住體。定方便中。離於心所得者。所緣境界名為所得。此所取無也。分別不現前者。能取亦無。亦不住其性者。不住能取。所取無理。若得如是行中道者。乃名成就定前方便也。下出定體。若得成就方便行時。無有分別執著之心。故言是時攀緣離。離者無也。寂然心正受者。現法樂住也。

[0134c09] 自下一行。答前長行轉所依止不住實際問。菩薩捨離分別執著妄想心故。說言捨於世間中所取能取見。見者執之。言轉依者。如來藏心依無明等妄想法故。在於生死。由修行力。滅無明等妄想法故。不在生死。故名轉依。轉依菩提離麤重者。無明盡故。能依種子亦不得住。故言離麤重。麤重者種子之異名也。智慧不思議者。答上問中不住實際。菩薩智慧。斷無明等諸虗妄法。證法實際。而不住理。常化眾生。下地人等不可測量。故言不思議也。

[0134c18] 自下第五。答前問中獲意生身問。言十種者。十地之中。各有一身。故言十種。然一一地二種身。一者如來他受用身。名意生身。二者菩薩所受變易之身。名為生身。餘文相現也。

[0134c22] 自下第六。答前問中內證之境問。就中有二。初一行半。小乘所執法明內證。後一行半。大乘法中所說五法中明內所證也。小乘所計中。色謂色聚法。心及心法心聚法也。不相應者。非色非心十四法也。言無為者。謂三無為。如是等法。唯有真心如如法故。云諦觀無別意也。無別異者。如之異名。准即可知。下就大乘差別法中如如所證。列五法名。義如常辨。如是五法。但一如上假施設故。推即唯如故。言皆平等。

[0135a06] 自下第七。有四行偈。逐難重破。亦可當來過。就中四節。初一行偈。捨正取邪過。次一行偈。竪義不成過。次有一行。諸法失相過。後有一行。惡見剩生過。就初文中。上二句。牒前外計。下之二句。顯所致過。固者言守也。自宗。即是大乘唯識名自宗也。不守大乘甚深義趣。此即捨正也。同諸妄分別者。皈邪過也。若不固守大乘正宗。趣逐小乘及外道宗者。仍致誹謗方之罪。是故宣說同諸妄分別也。就第二行竪義不成中。上兩句。牒所破法。下二句。示其過失。言惡習者。違理名惡。習者學習。謂諸外道背正理故。歷代習學終墜泥梨。故言惡習。惡習人等所有癡立。名為分別。五種論者。汎立論者。要具五分。一宗。二因。三者譬喻。四合。五結。是名五論。此即牒舉所破法也。下示過失。譬喻不成立者。於五論中。但舉中間譬喻不成。餘四論者。皆亦不成。喻不成故。一切所立諸義門等。悉相違背。故言諸義皆相違。此即示其竪義不成過訖。次下一行。示一切法斷滅之過。下二句。示斷滅過。五種悉成過者。示他宗過。惑亂於智眼者。諸外道等。以有過宗。於大眾中。欲求名聞。欲求勝他。自是非他所有之義。皆名惑亂於智人眼也。下示過失。翻境違理。名為顛倒。當法順理。名不顛倒。同者共相。異者別相。亦名自相。謂諸有漏皆是苦性有為無常諸法無我。如是等法。說名共相。一切諸法。各不雜亂。名為自相亦別相。如上所說。惑亂智眼故。如是等法。皆失其相。五相雜亂。故名斯壞也。下一行偈。惡見剩生。就中上半示見所依。下有半行。示其過失。如是等見。因何而生。謂捨大乘。依他外道小乘人法。故生諸見。言初際者。計本劫本見等。諸見者。計末見。如是諸見。總有六十二見。謂本劫本見有十八。末劫末見四十四。如是諸見。由捨自宗依他邪宗。而得生起。是故宣說皆從滅壞生。上來逐難重破。遮當來過訖。

[0135b13] 自下三行。示正道理。就中。初勸知眾生無初際義。次有一行半。如來能化所設各殊。後有半行。牒彼外計。反顯有失。如是三文。相現可知。上來示正訖。

[0135b16] 自下第八。答長行中安樂修行趣於佛地。有十一行半。判為五節。初二行半。釋諸人法皆不離識。二二行半顯所行法。三二行半。釋能行人。四一行半。於修行人中。取勝却劣。五有三行半。釋行所得益。初中五句。初有二句。因果一對。次二句境行一對。次三句能所一對。次有二句。人法一對。後有一句。總結釋也。因中強要。故言增上。增上有三。一戒增上。二定增上。三慧增上。如是三學。行中之要。故言增上。解脫亦然者。對因辨果。果亦有三。故言亦然。一者解脫。二者般若。三者法身。就初為名。合為解脫。因果對竟。言四諦者。行所緣境。言神足者。若約因說。四如意足。若就果說。名為神足通。亦名神通。言念處者。因中四念。果中三念。無礙解者。四無礙解。如是諸行。託四諦境而得成故。相對辨之。四緣無色住者。行所依處。然此緣字。欲似錯悞。應註禪字。合應說言四禪無色住。住者八禪是行依處。故名為住。根力等下。辨能依行。根者能生諸聖道故。力者五力。不退名力。不隨緣退。能入聖道。故名為力。言覺支者。七覺分也。如是七覺。在修道位。炎觀心中。容有為他宣說法故。名為諸地。等者等取八聖道分。下辨人法。有為無為者。此即法也。眾聖者人也。如是上辨一切諸法皆識所作依識而住。是故結言皆依識而有。自下第二。辨所行法。言苦法者。謂苦法忍。苦觀智謂苦法智。苦隨生智者。謂比智品。於一苦下。具有三智。餘集滅道下。各有三智。故結釋言亦如是也。下之二句結法釋名可知也。自下二行半。釋能行者。初一句總舉。次一行三句列數名字。後二句結。言第八者。道比智心名為第八。七返生者。得須陀後不起無漏道。七生後末身中乃起無漏。斯三界惑。得羅漢者。各為七生須陀洹也。言家家者。得須陀後。進斷三四品。餘二三身受名為家家。故毗曇云。斷三四品惑。成就彼對治。餘三生二生。是名為家家。須陀果中有是三種。一往來者。名斯陀含。天上人中一往一來。一間滅度者。現般那含離欲果。未至初禪。兩界中間得涅槃者。名為中般。言生般者。受初禪報。即得涅槃。名為生般。言有行者。生初禪。以鈍根故。勤精修行。乃得涅槃。名有行般。無行般者。此人利根。生初禪。不起無漏。言命終時忽起無漏。斷餘障盡而般涅槃。言上流者。以那含身。於上二界。處處受生。名為上流。上流二種。一者樂定。此人流無色界中。二者樂慧。此人流至第四禪時。生五那含。不入無色。是故結言上流於處處然後般涅槃也。下二句結文現可知。自下一行半。取勝却劣。就中一行簡劣取勝。下二句者。示所修法。於諸事中。勤而不息。名為修行。於諦理中。練心務達。名為觀行。觀行有三。下者聲聞。中者緣覺。上者菩薩。是故結言菩薩增上修。功業最殊勝。下示所修法。法有三重。一十一智。謂四諦。法智。比智。等智。他心智。盡智。無生智。如實智。言十二者。前四諦中。各有三智。准前可知。言十六者。四諦各四。亦可知也。自下第五。辨修行得益。益有二種。一因修行滅妄心益。二者禪心不退轉益。初文復三。初有二句。標宗略示。次有二句。釋通疑難。後有一行。釋所以也。此諸修定者者。總舉三乘故說諸言。良以二乘漸滅麤心。而不識知能滅所滅唯是一心。不以知故說言漸滅也。次通疑難外文。疑若言三乘漸滅心者。所滅之心。為真滅耶。為是妄心。是故通言。漸滅心者。但滅麤起分別之心。非是真心。有生滅故。欲滅真心而起修行。是故通言所盡非是心。下通轉執。轉執復云。其所滅心。但是妄心。非真心者。所滅妄心。與真心共同一處耶。是故通言亦非心共住。良以真心與諸妄法不一不異。釋通疑訖。下釋所以。謂妄心本來自無。非滅始無。但以妄心橫計為有。如夢所見。非有為有。且約二乘。其所以先就未來。未來心未至。未至故自空。以自空故不可與真心一處共住。若現在心。假託眾緣。說為現在。所託眾緣。推即本無。如夢所見。緣尚如是。何況所生。故言心緣不和合。言非此者。根名為此。塵名為彼。釋初文訖。下釋第二禪心不動益。就中三節。初二句表宗。次二句釋所以。後二句結示道理。第四禪無心者。第四禪上。唯有微細捨受之心。更無麤顯苦樂等心。以無麤顯分別心故。名為無心。有因不能害者。下地雖有苦樂等心。而不能動捨受靜心。故言不能害。次兩句文相現可知。下結釋之。妄想不自覺者。良以諸法唯一心作。離心叵得。然妄想心。不自知覺唯識道理。妄計諸法離心有性。故言不自覺。喻文可見。上來答前長行問訖。

[0136b18] 自下第二廣釋偈前長行略表。就中七節。一者十三行釋八識門。二者七行釋五法門。三者六行釋三性門。四者六行釋二無我門。五者十五行逐難重釋。六者十一行半嘆密嚴土。七有二十一行釋佛如來所現色相。

[0136b23] 初文復四。一者八行半釋阿賴耶。二者一行半釋第七意。三者一行釋第七意與六識俱。四者二行釋賴耶識持諸種子而不失體。初中五節。一者一行半出賴耶體。二有二行舉果勸修定。三有一行半於三界中受生死報為主攝化。四有一行半勸修方便因。五有二行見退更令進。初言定者。八地上無功用定。觀賴耶者。觀者觀達。證之異名。如來藏心名阿賴耶。此即出體。下釋義門。離能所分別者。無取捨相。微妙無所有者。不守自性。轉依而不壞者。性無改轉。在於密嚴中如月恒明顯者。體圓淨義。出體性訖。次有二行舉果勸修。就中。初行舉密嚴果。後行勸修。密嚴諸智者者。密嚴純淨土。不雜凡小乘。唯有大菩薩。通達法空者。故言諸智者也。與佛常共俱者。有師可憑。下有二句。所行可嘆也。舉果勝訖。下勸令修定。於中。上半嘆處殊勝。下半勸修。密嚴定者處者。八地上菩薩始生故。無出入不定之過。是故說言定者處也。下勸中。言相應妙定者。真俗二智不相妨礙。故言相應。離偏著過。故名妙定。餘文相現也。自下第三。於三界中受生死報為主攝化。就中。一行示所生處。後半行文舉能生人。何故不說五那含天者。自有兩釋。一義者。五那含者唯是小乘。難可化故。菩薩不生。所以不舉。更有一釋。菩薩遍出一切生處。然不論者。影略互論。餘文相現也。下一行半。釋密嚴家方便助因。初有二句總舉勸。後有一行。別列所修法。問。何故不說如實耶。答。如實是總。十智是別。於如實智中。分出十智。以別折總。總體叵得。所以不論。餘文可知。自下二行勸退令進。就中。初行嘆王種姓貴。後行勸退令進修。舍君羅帝者。昔日輪王是如實見祖。又甘遮月王者。甘遮是姓。月王是名。亦昔日時轉輪聖王。餘文可見。下勸退令修。上二句法說令修。下二句引喻顯示。謂我為汝說密嚴國中勝妙深行。汝應當求。然汝聞勿懷疑退。如羊被拽。拽退推進。如是等文。准即可知。上來釋賴耶訖。自下第二。釋第七意。意者妄意違理能生生死妄法。故名為意。初句法說。次一行喻。後句合喻。謂眾生身。進退動作。一切事業。及自性住。皆由意力。是故說言意在於身中。下引喻示。引四種喻。各喻一義。初一喻者。喻五蘊身由意力住。言幻獸者。不可自住。由幻力故得住之。此喻蘊體得住之義。亦如幻為樹者。夏熱之時。幻作樹蔭。就下[鳥*占]息。如是五蘊。依意而住。藏護妄意。亦復如是。河者。即是六道為河。言葦荻者。喻於妄意。意隨諸業。六道流河。恒流不息。猶如草木隨流上下。王喻六識。園喻妄意。意識執著忘意為我。又一義釋。王喻妄意。園喻五蘊。准即可知。下結文可知。釋妄想訖。自下第三。意與意識俱起之義。先法。後喻。意者妄意。初從無明乃至相續不斷識來。皆名為第六意識名為識。然通取彼五識心法。然心心法。兩義釋之。若以別相論。但六識中心法共相應起。妄意中無心心法俱相應起義。若就通相。至細論之。從無明下乃至顯識。定無心所。智識相續不斷識中。亦有心法。細不現故。且不論之。下引喻況。如是心法。從妄因緣。聚集似有。推無自性。故喻言道譬如空中雲共聚而無實。意與意識俱起義訖。自下第四。釋賴耶識持諸種子而體不失恒清淨義。於中。初行明能為生死因。後一行體性不失能為涅槃因。初文復二。先法。後喻。又現可見。後一行中。上二句明體不改。下二句為涅槃因果。決定種性者。但有賴耶決定成佛。據此明知。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然有迷者。作如是說。一分眾生無佛性者。應與此難。汝若說言一分眾生無佛性者。我亦難汝一分眾生應無賴耶。經中既說賴耶體決定種性。如是廣破。准義應知。如是經文。與攝論中此界無始時等。意同不異。上來釋八識門訖。

[0137b13] 自下第二。釋五法門。就中三節。初有三行。釋前三法。次有二行。釋其正智。後有二行。明如色。初文復二。初之一行。略釋前三相因起義。後之二行。應明分別差別之相。名因於相生者。名不自有。依相故立。如無火者火名叵有。相從因緣起者。令應說言相從於名生。以火名故。招喚火來。然經文中因緣起者。由名數數薰習力故成名言種子為因能生相等。以是故言從因緣生。問曰。若言名能薰成種子因者。相亦應熏成種子。答曰。非例。名言種子與一切法為正因緣。故能生相。相不能薰成種子故不能生名。名相互為因者。相對相現互為為因說。若為因緣相起義者。名者能為因生諸相。相不能因而生於名。然名二種。一表義名。所謂音聲名味句。但表前法。不能熏成諸法種子。二現境名。謂心心法。緣境執著。薰成種子。為因生相。經家欲簡如是義。故但相從因生。下二句明分別心所緣起處。良以所緣形相別故。能緣之心種種而起。故名分別。謂因明因分別得起。總相如是。下別廣釋七識總名為分別故。於此文中。具明七識。先總。後別。分別從二因者。此即總表。下示二因體。言外相者。是所緣緣。心習氣者。謂因緣法分別心生。非但此二具足四緣乃至分別。然今文中。取勝却劣。故但說二也。下別廣釋。從細分末乃有七識。故言第七末那識。例上可知。故言應知亦然。然末那識有其二種。一法執末那。謂從無明乃至相續。總言妄意末那識心。二者人執。從相續去未倒事識四惑末那起執相續等微細諸法。以為我故。亦名末那也。下釋六識。諸根者。眼等五根。意者意根。緣者六塵。如是諸緣。和合之時。能生五識。就實而言。意識亦生。略不說耳。餘文可見。釋前三法訖。下釋正智。就中。先行釋照俗正智。後行釋照真正智。初文中。言從於如是因而生彼諸果者。因有二義。一者聖人見生死者但從無明妄想故有。有即虗偽。實不可得。知有非有。二知因果亦不違失。謂善生天堂。惡生苦處。故言從如是因而生彼生諸果。下真證。上二句與理不違。下三句了達道理。能證所證平等一味。是故說言真如非異。此者即正智名此。諸理相應生者。真俗境界非一名諸。生者成也。餘文相現。下釋如如。就中。初行釋如如理。後一行者釋所以。此即是諸法究竟真實性者。推諸法相。到究竟處。唯有如如。是故說言究竟真實性。下有二句。釋所離相。一切諸法。如夢所見悟本無。以不生亦不滅故言不生。下釋所以。上二句表宗法說。下二句引喻況示。准文可見。上來釋五法訖。

[0138a07] 自下六行。釋其三性。就中。初一行釋遍計性。次一行半。釋依他性。次一行半。釋圓成。後有二行。釋所得益。初中。上半遍計起時所迷所執。下二句示遍計體。種種諸形相者。謂色心等。各有多種。差別不同名種種。如是諸法。但像似有。而無自性。遍計性。不達虗妄。執為實有。種種諸形相者。此即所計色心諸法也。名句文身者。此即非色非心也。下釋遍計所執自性。如是妄計執著而生。是名遍計所執性也。釋遍計性訖。次釋依他性。上二句釋所依因。次二句所成因。後二句釋得名所以。根境意和合者。正現起時也。意者意識。謂現境名言現在前時。於虗妄法。橫計為實。熏成種子。此即遍計為能熏法。依他起性。從此因生。是故說言熏習成於種。次釋所成因。此所熏種與所熏心。同一無記。然緣和合能生諸識。故知此種與所依心不一異。下釋得名所以。資於互因力者。取彼根境意和時橫計實有遍計執心。為資因力。不取所成種子為因故。解深密經云。如翳眩人所見毛輪。為依他性。釋依他訖。自下第三。釋圓成實性。就中。二句出圓成體。次二句屬當名字。後二句釋圓成性非訖。下釋所得益。益有三種。一上二句釋通達益。次一行得四智益。後半行釋離苦益。若小乘所說。我生盡等四智。對分段麤相而說。今此乘所說四智。對變易生盡道理說。二種生死並盡故。說言解脫一切苦也。眾怖畏者。畏有五種。一者不活畏。資財難得供身不足故。二者死畏。純作惡故畏死後苦。三畏三塗。四者惡名畏。畏失利養故。五大眾威力畏。在大眾中講說法時。身心不安。如是五畏。初地中離。餘文可見。上來三性義門訖。

[0138b11] 自下第四。釋二無我。就中三節。初二行法。次一行半引喻示現。後二行半讚嘆土勝勸令修因。就初文中。上之二句。示無我理。下一行半。釋所得益。生法二無我者。表宗示理觀境。善能明了知者。釋能證智。善者順理。能者巧便。順理巧便。達二無我理。下釋所得益。益有二種。一者能斷煩惱因蓋除滅生死苦報。普燒諸習氣者。斷成就種麤細皆盡故言普燒。永斷分別者。現行煩惱復不現行。故言永斷。下有一行。釋離苦報。文相可見。法說文訖。下引喻示。上二句引喻示現。下一行合所引喻。如是諸文相現可知。下嘆土勝。勸令修因。初一行半。嘆土殊勝。後有一行。勸令修因初中。上二句直嘆土勝。次二句嘆居人勝。後二句嘆資具勝。文相並現。下勸令修因。因有二種。一自利因。如上二句。二者利他。如下二句。言真實觀者。八地上。無功用位。真俗雙照。名真實觀。文現可知。

[0138c02] 自下第五。逐難重釋。就中三節。初十行半。法說逐難釋。次三行半。引喻示顯。後有一行。結勸令知。初文復二。初五行半。釋前五法中第三分別。後有五行。釋八識中意。初文復五節。初一行釋名相為因分別得立。次有一行。明分別所緣。次有一行。出分別因體。次有二行。智識境別。後有半。舉過結示宗。初中。上半釋名所依相。下半依名相故分別得立。若無相處。名即不生。以有相故。名乃得生。是故宣說名生本於相。問曰。若言名生必依相者。兔角之名。因何相生。答曰。兔角名對牛角相。兔角名生。有無相對。而假立故。相非自然有。必託眾緣而生。從緣生故無自性。然分別心不知空。翻執為實。故言種種諸分別皆因相而有也。次有一行。釋分別心所緣境界。上半出所緣。下半能緣心。根謂六根。境者六塵。瓶衣等者。現所受用物。蘊者積集義。謂四塵法。名為蘊法。非是五蘊。如是四塵。所合成法。與分別心。為所緣故。分別從此生。生却了知所緣之境。是故說言了知而簡異。異者分別之異名。此即能緣。下出體因。上二句出能依法。下二句立因與體。若動若非動者。自有兩釋。一義釋云。動者欲界散業。若非動者。上界定業也。更有一義。加行無漏。名為動業。動出三界故。有漏之業。名為非動。不出三界。恒在生死。故分段世間三界差別。變易世間具四生死。是故宣說一切諸世間。如是世間。皆因癡生。以癡為體。況乎分別有非癡生不以癡為體耶。下明識智所緣不同長短等。初行明識所緣善不善。一行明智所緣。善者隨順大乘唯識說名為善。言不善者。翻上應知。有為無為乃至涅槃。如是等法。依大乘教修習所生。正智所知。非亂意識之所能知。是故結言斯為智之境。下結過表。宗如是上所明皆是無常。是故結言念念常遷轉。如是諸法皆不離識。識所作。是故示言皆依識以生。釋分別訖。自下釋意。文有二節。初一行三句。標意體性。後三行一句釋其業用。就體性意有二。一者妄意。謂從無明至相續識。二者染意。謂相續識後未至事識四惑末那忽起執我。妄意是法執。染意是人執。以是分文。亦有二段。初有一行。釋其妄意。後有三句。釋染末那。初文。上半引喻顯示。下半合喻。良以末那迷於藏識。藏識隨迷。恒在生死。如迷於繩。繩似蛇現。若不迷時。繩無似蛇。故下合言當知亦復然。文現可知。下有三句。釋染末那。上二句喻。下一句合。准下業用。其義可知。下有三行一句業用。先釋染意所有業用。後二行釋妄意業用。初中復二。三句釋執賴耶為我我所。下有二句。與意識心同時染根。初文中。言增益我事者。染末那心。但執賴耶。以為我體。不計我所。然言增益於我所者。與意識中計我我所。作根本依。是故宣說增益我所。與意識俱者。同一剎那。故名為俱。與意識心。作染汙根。故說為依。剎那量同。故名而轉謝。餘文相現。下有二行。釋妄意業。文有五節。初有兩句。釋內身中能作事業。次有二句。釋外資具中有攝受用。次有二句。由外資用。所生樂中。攝受不失。次有一句。能持內外。不爛壞失。末後一句。總結示現。如是諸文。並現可知。自下引喻。喻有三喻。夢醫喻。喻妄意心。在空喻者。喻於染意并分別意識。鏡中像喻。喻所取境唯心無境。於中三行廣引喻相。後二句者。結前所說。初文中。言如夢翳等一切境界者。謂妄意中第四顯識中所出相分。名一切境。如是境界。由無明等漸麤力故。故至顯識時忽然顯現相分之境。此明所迷。起種種分別者。智相識後。不知此境自顯識現。相牽於心。心執為外。故起分別。不知唯自心。第二喻中。上三句喻。下一句合。此喻染意并分別事識。無我所處。執計有我。如似空中。脚無蹈處。手無攀著。於中走索遊戲極難。分別之心無我計我。亦復如是。不可安固。是故結合分別亦如是。第三喻中。無法後喻。分別無所依者。分別所計我畢竟無故。言無所依。但行於自境者。自所計我無所有故。無境可行。然言但行自境者。但計息為所行境。計心以外。無境可行。下以喻現。准即可知。下有一行。勸知結示。初二句勸知。下二句結示。言此三者。次前三喻。說為此三。皆識現者。如是三法。於顯識中所出見相。更無餘法。是故宣說皆識現也。此即勸知。下即結示。於斯遠離處者。三處名遠離處。名真實者。法之窮處。即是如如。不可破壞。故名真實。上來逐難重釋訖。

[0139c01] 自下第六。嘆密嚴國。就中三節。初有七行。嘆密嚴國。次有二行。嘆能教。後二行半。嘆居人勝所居亦勝。初中兩節。初一行半。弟子嘆勝。後五行半。諸佛嘆勝。特進菩薩等者。菩薩眾中神通勝者。名為特進。此即八上菩薩也。及聖目乾者。取小乘中神通第一。如是二人。佛弟子中。無能加者。遍觀十方剎。無過密嚴國。弟子嘆訖。自下諸佛自讚嘆故。明知最勝。文分為二。初一行一句。十方佛等真出言嘆。後四行一句。舉德讚嘆。初言極樂。無量壽國。及現喜亦名妙喜。此即東方妙喜世界。越取下方。故說乃至。如是國中。恒沙諸佛。皆自出言。密嚴國勝。下舉德嘆。自有兩節。初有二行。約自利德。後欲中下。就利他德。外儀嚴切所率伏為威德化。如是威。非修始有。本來自成。故言自然。無始無終。如是淨土。從本以來。唯法身佛所居淨土。未曾凡夫生在彼土。故言本昔如來地以來。諸文相現可知。釋自利訖。欲中施佛事下。釋利他德。謂欲界中諸佛出世。皆從密嚴而來化之。化雖無量。不離密嚴本正定。故說言常依於正定。餘文可知。上來嘆土訖。自下第二。嘆能說教。就中。先嘆此教勝餘教。後仁王下。勸令供養。初文復二。初有一行。嘆此經典諸經之母。後有二句。諸經莫及。可見。下勸令供養。文亦可知。嘆能說教訖。自下第三。居人勝故土亦殊勝。就中。初行出三界而依密嚴住。故知殊勝處。後一行半。此土宮殿勝過餘處。諸佛如來常在此中。故知勝處。文相顯然。不須繁述。

[0140a02] 自下第七。二十一行。如來所現種種身。此即答前及言說身問。大分為三。初一行半。如來所現色相無邊。次十七行半。別明所現種種差別。後有二行。勸令修因往生彼土。初中。上半在定最勝。住定之中。無出入異。故言無上。次有二句。在定起用。難思定者。恒在俗事。而不失定。故維摩言。不起滅定。而現威儀。是名宴坐。下二句所現色等。凡小之人。所不能了。文現可見。自下第二。十七行半。別明所現。就中七節。一者五行半示眾色相。二者一行示不思議力。三者一行為主攝化。四者三行半示現說法。五者一行半示修諸度行。六者二行極樂國人身相圓滿。七者三行示所受用資生自在。初文復二。初有一行。就實解釋極樂國中佛及菩薩色相皆同。後四行半。隨機深淺。各見不同。何故不舉餘方淨土。但舉西方。有何所以。答曰。舉餘淨土。亦得無傷。但依影略互論門故。且舉極樂。又問。何故不嘆密嚴。但嘆極樂。此有何意。答曰。密嚴淨土。是根本土。諸方淨土。皆依密嚴。嘆如上釋。今此文中。但嘆所現始末諸土。以是義故。不嘆密嚴。諸修觀行者。謂觀世音大勢至等。名修觀行者也。色相皆亦然者同也。謂彌陀佛及諸菩薩。悉皆具足三十二相。故云皆亦然。下別釋中。初二行半。釋一佛種種異見。後有二行。於菩薩身各見不同。就見佛中。或見佛身諸相具足。是故宣說或見天中天赫弈含眾彩。於中或有見一色者。或見二色。謂但見訶利色者。或見訶利占波二色。如是乃至具見諸色。或有一類。見苦行身著破衣臥寢草上。或有一類。見如千日光坐蓮華上。於一佛身。如是異見。自下二行。於菩薩身種種異見。言帝青者。帝者帝釋。忉利天王所有青珠。名為帝青。下有一行。見菩薩身。於中一類。見身如輪。或有一類。見身如幢。或見如書文。或有一類。見魚螺等。或有一類。見菩薩光麗色如虹而拖空中。菩薩一身。見有不同。釋所現色訖。自下一行不思議力。文現可見。下一行作人中王治化之儀。准即可知。自下三行半。見說法度人亦不同義。就中三節。初一行說曰境界。白者淨色。白者明白分明之義。先佛所知二諦之境名白境。次有一行。說轉所依身得如幻通身。後一行半。說斷煩惱證涅槃行。如是諸文。文相並現。不須繁釋。自下一行半。示修諸行。一切波羅蜜者。略有三種。一六波羅蜜。二十波羅蜜。三八萬四千波羅蜜門。如賢劫經說。言衍那者。此云無遮。無所簡擇。來者皆供。名無遮。此是檀行。苦行持戒下。明修雜行。文亦可知。自下兩行。極樂國人所受正執。就中。初行釋極樂人報殊勝。後有一行。餘世界人所不能及。初文可解。言瑜伽者。此翻相應。亦云觀行。觀行自在。如目犍連等所不能及。又他方界安樂世界光明世界。如是國人所有通境。比極樂人所知境界。百分不及一。如是校量。文亦可知。自下三行。釋極樂人所受用具。就中初行。資身食具。次有一行。寶珠如意受樂無窮。後有一行。池中蓮華莊嚴無比。餘文並現。准即可知。言牟尼者。此言寂靜。勝自在者。觀世音等諸菩薩眾。名勝自在。自下二行。勸令眾人。於中。初行勸示所修行。示其所得之益。就初文中。上句勸信行。次一句勸修禪定。次一句勸修欲樂。次一句勸修迴向。如上所說。四修因者乃得往生極樂國土。其所得益。文相可見。上來以偈結釋訖。

[0140c09] 自下長行。金剛藏菩薩。自現其身。為眾說法。上來為眾說種種法。然所對人。恐畏不信。不信疑言。如是所說。但有言詞。不見事實。實爾以不有。如是疑故。金剛藏自現其身。為眾說法。令決定信受所說法。故此文來。就中二段。初從爾時至而說於法者。表宗略示。後或說菩薩下。依宗廣釋。初文復三。一者現示微細小身。次或現佛身下。現示大身。後而說於法者為眾說法。如是諸文。相可現知。釋初文訖。

[0140c17] 自下依宗廣分別說。就中六節。一從或說菩薩下至常無變易者。說入證行。二或說菩薩下至所共圍繞者。說隨有行。三或說菩薩下至非觀行者不能得見者。說諸菩薩現種種身歷事諸佛。四或說菩薩下至及般涅槃者。說諸菩薩於十方國現受生身取般涅槃。或說菩薩下至如日如月者。說諸菩薩不住道行。五或說菩薩下至剎那不住者。說諸菩薩以大悲心愍眾生故。在生死苦。無有退還。為眾說法。六或說諸佛下。說諸菩薩為說顛倒心亂眾生。隨其所應。說退治法。初文復三。初從入於諸地下至二無我者。釋所觀法。次從得如幻下至皆不退轉者。釋所成德。後淨所依止下至常無變易者。說轉依義也。如幻三昧者。變現自在。猶如幻化。隨意受身者。是意生身。八種自在。名為自在。以外諸文。並現可知。自下第二。說隨有行。亦有三節。初從善能下至所行之道者。說所觀境。二得首楞下至莫不成滿者。依行所成德。三逮於正覺下至所共圍繞者。成大菩提果也。首楞嚴者。此云徤行定。十幻喻身者。如上所說。十意生身。究竟願者。略有三種。一斷一切惡。二修一切善。三度一切眾生。廣則無量。如華嚴說。餘文可解。自下第三。現種種形歷事諸佛。復有二節。一以願力故下至歷事諸佛者。說諸菩薩現身自在供養諸佛。後是諸菩薩下至不能得見者。說所現身離有無相。以願力者。願波羅蜜名為願也。菩薩以此願波羅蜜。現種種形。往十方供養諸佛。下所現身。離有無相。初法。後喻。法說文現。喻中有二。初喻。後合。文相可見。自下第四。說諸菩薩不住道行。於中有二。初得禪三昧下至般涅槃者。說不住生死。或說菩薩下至如月者。不住涅槃者行。文相可知。自下第五。說諸菩薩在生死苦而無厭退。就中。先法。後喻。並准可知。自下第六。說諸顛倒心亂眾生隨其所應說對治法。文復二節。初即法說。後引喻況。言渴愛者。欲貪煩惱不可滿足。如渴乏人無有知足。分別苦者。散心飄蕩。難可制禁。以是名為分別苦也。以外諸文。相現可見。不須繁述也。

大乘密嚴經疏卷第二


【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21 冊 No. 0368 大乘密嚴經疏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tripitaka | about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