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公告:漢文大藏經網站已停止更新,請前往下列大藏經網站查閱經文

一般電腦和需要較多功能的使用者,建議瀏覽 cbetaonline

手機、平板與專注閱讀的使用者,建議瀏覽 deerpark

 

T85n2816_001 因緣心釋論開決記 第1卷

CBETA 電子佛典集成 » 大正藏 (T) » 第 85 冊 » No.2816 » 第 1 卷 ▲上一卷 ▼下一卷

 

No. 2816 [cf. No. 1654]

因緣心釋論開決記一卷

[1178a25] 將釋此論。先以四門分別。然後釋其正論之文。言四門者。一明造論之主。二明造論之因。三明所述之論為正量不。四辨論所宗。

[1178a28] 初言明造論之主者。謂龍猛大師自利他滿證極喜地。善見緣起甚深法性。善逝受記名稱普聞。具諸德者之所造也。

[1178b02] 二言明造論之因者。謂龍猛大師為欲斷除五德弟子諸疑網故摧滅外道斷常等。見諸僻執故欲令未來根異生利根有情善解緣起明了二諦。速趣無上菩提正因故造斯論 夫欲修行無上菩提正因之者。先須善解緣起緣性雜染淨品明了分別二諦之理。言二諦者。勝義世俗二種諦也 言勝義諦者。諸法性相無生無起非斷非常。超語言道心行處滅。唯聖自證之境界也 言俗諦者。略而言之有其四種。一真實。二非真。三近勝義。四清淨 言真實者。謂內外緣起於勝義諦。雖空無物世俗諦門猶如幻化因緣力故成辨現事。聖見其過。凡愚執實不見其患。耽著造作久處生死因果法也 言非真者。謂陽焰幻化乾城等類。世諦門中不成辨事。凡亦了達不假聖說非真有也 言近勝義者。為欲詮其勝義諦故。諸佛菩薩善知識等。以名句文身施設假立十二分教。彼名句文雖非本事。若無名等不能顯事故名句等名近勝義也 言清淨者。謂諸佛如來所有相好力無畏等廣大功德不同異生不善之業染污煩惱之所生長。唯是白淨出世道法之所生起故言清淨。

[1178b25] 三言所造之論為正量不者。此中有問。如來所說緣起緣性甚深微細。雖可了知唯佛獨證。龍樹大師位階何地。此所造論以為正量而可信受 答。教理二門有證成故。此所造論而無錯謬。以為正量。勿生疑惑 教量證成者。楞伽經云。南天竺國中有名德比丘。厥號名龍樹。能破有無宗。世間中顯我無上大乘法。得初歡喜地往生安樂國 又大雲經說。我滅度後有龍樹苾芻。能摧惡見護我正法。與善行王同時出現。有斯教量而受記。故此師製造以為可信 理證成者。此師在世親證空藏三昧。撝空出寶滿有情願。於山石壁而無障礙。更有勝德文繁不述。如餘處明。以斯現量而推此師非凡。是聖所說言教以為正量。堪可流轉。

[1178c11] 四言辨論所宗者。大師在世大小乘教各無差。互如佛所說依教修行。佛滅度後大小乘教為諸師等情執不同。各成多宗如餘處說。今此論者。所詮之宗非小是大。就大之中復分三宗。一勝義皆空。二應理圓實。三法性圓融。此論所被龍樹菩薩依大般若等住竪立宗故。是故此論勝義皆空宗之攝也。

[1178c18] 後言釋其正論文者。文分為二。一釋論題。二明正論。

[1178c20] 釋題中言因緣心論頌者。夫諸經論所立名者皆有四義。一人。二處。三喻。四義。今此名者約義立也。為此論中。所有一切諸佛菩薩所說緣起廣略二義世及出世雜染還滅。如是等義此中攝盡故立此名 言因緣者。此遮斷常無因等論諸惡見也 言因緣者。為何謂耶。瑜伽及阿毘達磨集二論云。離作用義。從因所生義。離有情義。依他起義。無動轉義。無常義。暫住義。因果相續不斷義。因果相似義。因果種種義。因果各決定義。是緣起義 言心者。緣起緣性即是諸佛祕密心藏真實之境。此論亦明如是義故。故言心也 又言心者。亦是攝辭。此中皆攝諸廣義故 所言論者。教誡學徒故名為論。

[1179a05] 二言明正論者。大門分二。一廣。二略。言廣者。七行頌中前五是也 言略者。後二頌也 就廣之中復分為五。一三攝十二門即初二頌也。二十二支法遞互相生無有始終門即第三頌。三十二支法空故無我門即頌中半頌也。四十二支法離二邊故無轉移門。即頌中始從唯從於空法至不移。五還滅門即頌云智應察也。即彼五中前四是順。後一是逆。如理應思。

[1179a14] 廣略二門之中先明其廣。就廣之中今當第一明三攝十二門。於中文二。先問。後答。言先問者前半頌也。言後答者後一頌半而配文也 先略釋問辭言。此中者。是發起辭即如來所說緣起緣性廣略二教於此中也 言沙門者。即是梵音。此云善學。亦云善寂。即是諸聖及隨彼聖出家眾也。此則通於內外學也 言樂聞者。為遮不信及無樂。欲欲欲雖多此中欲令於緣起義明了聞也 言能聽者。謂耳根不壞了聲義也 言善能憶持者。謂前耳根所聞之義。意識憶持專注一境無忘失也 言能悟者。謂意識憶持所了之義。以惠善觀於聞聲義。無有遣餘悉了知也 言能觀者。而於諸法及出離道功德過失善觀察也。言及具簡棄者。於染淨品功德過失疑網惡作善簡擇故。即前五德二是聞惠。一是恩惠。後二修惠。雖言五德亦具五善之想。捨五惡想如理應思 言來詣師所者。謂五德弟子為求法故來詣龍猛菩薩所也 言於如來教中者。五德弟子非於外道六師等教而有疑惑。唯於如來所說緣起廣略二義心生疑惑故發問也 言婆伽梵者。此云降伏。具謂降四魔具六功德也 問曰。言婆伽梵者。獨如來得。何故呼師為薄伽梵 答。為彼弟子而於師所作如來想。恭敬之辭 又此龍猛住見道位捨諸惡法遠離魔境 經有誠言。如幻一切法。為諸有情說。於彼而無畏。故號為薄伽。龍猛菩薩證極喜地了緣起法如幻化等。具斯德故與理無違 弟子呼師稱薄伽梵者。求何事耶。為愛盡故。求解脫故。非為財利及愛果也 言彼於何所攝者。為彼弟子或於廣義先已了知。而於攝略不善巧。故問攝義也 言今欲樂聞者。雖言樂聞亦攝思修為取果也 後明答辭言。知彼問其真義者。謂龍猛菩薩知彼五德弟子於緣起緣性盡所有性如所有性。真義之中生渴仰無不如法。故試問也 言師即呼曰汝者。為彼弟子先於師所作如來想。稱薄伽梵與彼相應即呼曰汝 言師者。五種師中出家羯磨依止教授也 言汝者。即是子也。子有三種。一身所生。二口所生。三心所生。今取後二 言作此分明者。而語與義無有相違稱彼問答。故言分明 言典功之語者。語無有失而無雜亂。義理分明利益聽眾有果獲也。

[1179b29] 次下又重釋問辭釋論也 言此中十及二故曰為十二者。若十及二不別說者數為二十。有增加過故此言也 問。不言十一。不言十三。定言十二。為何謂耶。若言十一義不具足。若言十三義無所用。有增減過故定十二 又三世因果用十二故。謂從於前際至中際因者無明行識。果謂名色。助因為愛。從於中際至後之因從識至受。果謂生老死。助因取有。住中際者從識至受。故定十二 又十二者。初三即是能引支也。名色六入觸受四法所引支也。愛取有三能成支也。生之一法所成支也。老死即是過失支也。能引支者。顯其遠因。能成支者。即示近因。若無此二生不成故 言支即差別故言差別如車支分故說為支者。除十二支別無差別。即十二支性相業用名不同故立差別義如車支分。若離輪等別無有車。此亦如是。十二支法明性相者。如稻稈經說。何者無明於此六界起於一想一合想常想堅牢想不壞想安樂想眾生名生者養育士夫補特伽羅儒童作者我我所相等。及餘種種無知。此是無明。有無明故於諸境界起貪嗔癡。於諸境界起貪嗔癡者。此是無明緣行。而於諸事能了別者。名之為識。與識俱生四取蘊者。此是名色。依名色諸根。名為六入。三法和合名之為觸。覺受觸者。名之為受。於受貪著。名之為愛。增長愛者。名之為取。從取而生。能生業者。名之為有。而從彼因所生之蘊。名之為生。生已蘊成熟者。名之為老。老已蘊滅壞者。名之為死。臨終之時內具貪著及熱惱者。名之為愁。從愁而生諸言辭者。名之為嘆。五識身受苦者。名之為苦。作意之識受諸苦者。名之為憂。具如是等及隨煩惱者。名之為惱 十二支法明業用者。如阿毘達磨集論說。無明作何業耶。而於諸有迷諸有情。亦與諸行而作緣也。行作何業而於諸趣顯現有情。亦與識作習起緣也。識作何業能持有情業之纏縛。亦與名色而作緣也。名色作何業令諸有情而取於身。亦與六入而作緣也。六入作何業令諸有情圓滿受身觸作緣也。觸作何業令諸有情受用於境受作緣也。受作何業令諸有情趣生受用愛作緣也。愛作何業令諸有情而引於生取作緣也。取作何業取後有故令諸有情而識有取有□□□□□□作緣也。有作何業令諸有情趣向後有生作緣也。生作何業令諸有情次第成就名色六入。而觸及受老死緣也。老死作何業令諸有情數數轉變壽及命也 十二支法釋名者。如稻稈經說。大黑闇故名為無明。造作故名諸行。了別故名識。相依名名色。為生門故名六入。觸故名觸。受故名受。渴故名愛。取故名取。生後有故名有。生蘊故名生。蘊熟故名老。蘊壞故名死。愁故名愁。嘆故名嘆。惱身故名苦。惱心故名憂。煩惱故名惱 言能寂身口故名能仁者。雖不言意能寂身口而從於彼意淨因生。但果清淨知。因淨故而不言也。

[1180a27] 言彼非自性者。次下有十種。外道僻執此次第一也。謂裸形外道執六種法為法自性。一有壽。二無壽。三有漏。四繫得。五持禁戒。六解脫。若不了別此六法者輪轉生死。若了別時而得解脫。或有一類而執有。情微塵昧闇平等自性。即彼士夫為法自性。二言決定者。此是數論外道宗也。謂有一類而執諸法。從彼生者即是彼果。彼即是因。是故因果各各決定人天等趣。不相雜住生死輪轉。三言士夫者。此亦數論宗也。謂有一類執有。眾生及以士夫為諸法因。不了此二久處生死。雖相雜住若了別時即得解脫。士夫者。而有千頌善解法述。或執士夫有大力用。各在有情身內住也。四言相假者。謂有一類外道說言。日月星宿日數即是法因。順彼作業成辨其事。若違彼者即不成就。是故諸法是彼自性。若不了彼久處輪迴。若了別者即得解脫。又言相假者。有諸外道起如是見。立如是論。若有眾生。於殑伽河等沐浴支體。沐浴支體而得清淨。或有一類執獨等成以為清淨。不假善惡而成異熟。但假日月沐浴等法以為清淨。五言自在者。此亦數論宗也。謂有一類說。諸有情其受苦樂不從善惡。雖自在變彼由現見於因果中。世間有情不隨欲轉故作此計。所以者何。現見世間有情於彼因時。欲修淨業不遂本欲。反更為惡。於彼果時。願生善趣樂世界中不遂本欲墮惡趣等。竟謂受樂不遂所欲反受諸苦。由此見故彼作是思。六言時者。此亦數論宗也。謂執有情所受苦樂不假善惡。但待時受苦樂報如夏草青冬即變白。如是等類非由善惡。是時變故。七言自然者。謂有一類計一切法六自然性。一物。二德。三業。四總。五差。六連。若了此六如得解脫。若不了者輪轉生死。或有妄計鐵豆圓。如是等事是准而作皆自然性。八九十言隨欲化主偶過者。此三宗見。是無因論。謂有一類而依世間諸靜慮故見世施主。一期受命恒行布施無有斷絕。從此命終生下賤家。貧窮遺乏。彼作是思定無施。與愛養祠祀。復見有人一期受中恒行妙行。或行惡行。見彼命終。墮於惡趣。生諸那落迦。或往善趣生於天上樂。世界中彼作是思。定無妙行及與惡行亦無善行惡行二業。業果異熟。或復有時見諸因緣空無果報。謂見世間無有因緣欻。或時欻爾大風卒起於一時間寂然止息。或時忽爾暴河彌漫於一時間類則空竭。或時欝爾果木繁榮於一時間颯然衰顇。由如是故起如是等三種見也 言等者。等攝諸餘外道僻執非獨前。十言所生者。與前九文一一相合。言此是因緣所生者。能仁所說內外諸法緣起緣性唯有正因及以助因。別無自性決定等故。

[1180c21] 次下初門第二明答辭釋論也 言此差別十二支法於煩惱業苦遞互相依猶如束蘆於彼三中並皆攝盡者。譬如世間以束蘆等立成其舍獨一不成。如是十二支法三法攝盡和合相依共作雜染淨品因果無獨勝。能闕一不成 言盡者即是無餘義也者。於三法中十二支法無有一法攝不盡故雜染因果遍攝盡。故五德弟子所問之疑悉皆斷故。

[1180c29] 又次下言問曰等者。是下答辭發起文也 言問曰者。五德弟子問師之辭 言何者煩惱。何者是業。何者見苦。此差別之法當於何攝者為軌範。師云。何三法攝於十二。已說分明典功之語我已知辨。十二法中幾煩惱道幾是業道幾苦道攝幾因幾果。我今疑惑請為解釋故生問也。言答曰者。謂師欲斷除弟子疑惑而對答也。言初八九煩惱者。為此三法擾亂有情法義同故。故煩惱攝非體相同。謂無明於事不明了時擾亂心故。愛著事時擾亂心故。取耽於事行行之時擾亂心故。十地經云。三道成就苦諦集諦無明愛取別雜染道而無斷絕。行有二。法業道不斷餘七支。法苦道不斷此論與經義同一也 言二及十見業者。為此二法體相雖殊造作義同故立業名。謂行即從於身口意門造福等業有增後有而作業故 言餘七皆是苦者。為此七法而皆從於業雜染生同一果相。三八苦性故立苦名 經及諸論先列無明末後老死。有何義趣次第如是。為諸有情從無始來不了因果及以真性而有迷惑。從於迷惑而有造作。以行習氣令心顛倒。心顛倒故而於當來續生。名色以相續故六處成就。根成就故而觸於境。即便觸受於境受用。受用境故於現染著未來生愛。以生欲故取求積集。以積集故來生果因有便成就。即有起故而於五趣而受生也。以有生故即有老死。諸有情類從無始來輪轉生死。因果次第如是故也。次第如是。無明等法各各單已為有差別。一一法中皆有差別。謂無明有十九種。一前際無知。二後際無知。三彼二俱無知。四內無知。五外無知。六內外無知。七業無知。八異熟無知。九業異熟無知。十於佛無知。十一於法無知。十二於僧無知。十三於苦無知。十四於集無知。十五於滅無知。十六於道無知。十七於因無知。十八於果無知。十九於處無知。行有三種。謂罪行福行及不動行。識有八種。謂從眼識至賴耶識。名色有二。一圓滿。謂下二界。二不圓滿。謂無色界。六入有六。謂眼根等。而觸有六。謂從眼觸至意觸也。受有十八。謂眼具三至意具三。受有三種。謂三界愛。取有四種。謂欲見禁及我論也。而有十二。謂生果業集死生中有三界五趣。生有四種。謂胎生等髮白面皺等是老差別。死及死性別離壽壞等是死差別 言皆是總攝者。謂大小乘教說有八苦識等七法。但攝其五餘三不說。何故爾耶。為伏此難故言皆者攝三苦也。識等七法云何攝五。謂識名色及以六入即攝五蔭盛苦。受觸二法即攝病苦。生攝生苦。老死即攝老苦死苦 又經說言。三苦八苦。此但攝八三。復云何識名色即六行苦故。觸受二法即苦苦故。生老死二即變苦故 言是故此十二支法於業煩惱中等者。即是頌中十二唯三攝釋論辭也 言唯者。是其遮義。經中所說之法。此中攝盡。更無有餘者。顯論勝能也。此論難思遍攝諸經廣大義故。

[1181b27] 次下大門第二明十二支法遞互相生無有始終門釋論也 言問曰此義己知彼煩惱業苦云何相生請為解說者。十二支法三道攝者。師作分明典功之語。於中所有盡所有性如所有性。我今無倒皆悉了知彼十二法。何者是因。何者是果。云何相生。所有因果。今欲樂聞請為解說。此顯自能及生起也 言從三煩惱生於二業者。謂從無明而生於行。從於愛取生有故也 言謂上所說苦法者。即至前門文中所謂識名色六入觸受生老死故。謂從於行從識至受五法生故。從有而生生老死故。言所謂諸煩惱者。即無明愛取也。所謂從識至受生於愛取。從生老死生無明。故十二支法遞互相生者。於四緣中各具幾緣而作緣耶。各除因緣緣具餘三緣。無明若生身語行法有色之者。以增上緣而作緣也。若生非色意行法者。等無間緣所緣緣增上緣而作緣也。如是餘支若生有色以增上緣而作其緣。若生非色以所緣緣等無間緣增上之緣而為緣也。如是非色而於有色亦增上緣而為其緣。而於非色亦以等無間緣所緣緣增上緣而為其緣隨。所應知。十二支法何故互相而不作其因緣緣耶。因緣緣者各各自種而顯現故。餘有廣義文繁不述。如瑜伽論 言言有者有其三種所謂欲色無色者。此顯三界有也。欲界者未離欲愛欲名為欲界。色界者已離欲愛欲未離色愛名為色界。無色界者已離欲愛欲及離色愛欲未離無色欲名無色界。欲界有者。所謂十種。一欲界無始時有。二業有。三死有。四中有。五生有。六捺落迦有。七傍生有。八鬼趣有。九人趣有。十天趣有。此名欲有。於中第一第三第五名自性有。業者具引其果義立有義也。中有者而於其果得後有義故名為有也。五趣者而於其果有受用義故名有也。色界有者除三惡道及以人趣餘六是也。無色有者除三惡道人及中有餘五果也。言於中不息而作流輪者。所謂於三有中無時暫住無有始終。煩惱業因增上力故。三界五趣受苦果故。取輪喻者顯不住義也 言彼諸異生世間而自流浪者。謂三有中於中不息。雖作流輪無有作者。唯有異因異果。無有義利自流浪故 言言此者。顯不定義。非如輪轉次第生於諸有。此即不定者。為諸有情三界五趣隨業受生。無次第故。

[1182a14] 次下大門第三明十二支法空故無我門釋論也 言問曰何者。是身之自在眾生耶。彼之作用其事。何者。即是下論生起問也。謂師先說三攝十二及以遞互相生之門。唯言十二更無別物。若如是者諸趣有情各各身中皆有自在名為眾生。而即於彼起眾生想。眾共稱侍為彼本無何不宣說。若是有者相性業用其事如何。願師解釋。言自在者謂見聞等也 言諸趣唯因果唯除假名此中無眾生者。謂三界四生及以五趣名為諸趣。即彼諸趣唯從煩惱業因而生苦果。於因果上假立眾生。隨彼假立起眾生想。除彼因果更別無有眾生故也。論文略故。雖言無眾生亦攝受者補特伽羅士夫作者等諸橫計名。故喻伽等論云。離有情義是緣起義。於離有情復無常義。若是無常復暫住義。若是暫住復依他義。若依他義即離作用義。是緣起義等廣如論說 言此是真實義非假立有者。所謂即此無眾生等緣起緣性甚深之義。諸佛出現若不出現性相如是。非同外道妄計。我等假立亦有故。故言真實。言假立之境不成實物者。為有難 言若彼假立眾生有者。假立眾生即是有。故何故汝言此中無眾生耶。為答此難故此言也。

[1182b09] 此下大門第四明十二支法離二邊故不轉移門釋論也。辭此文分二。初法。後喻。此分法也 言論曰若如是者。所謂如前諸趣唯因果此中無眾生。若如是故也 言誰從此世至於他世者。若無我人眾生壽者。誰從此世造善惡業移至他世受善惡報。又若無我至他世者。外道亦言無有他世立斷見論。此何差別 言答曰無有極微等法者。所謂於五蘊中無有少許至他世故也 言雖然者。雖五蘊中無有少法而至他世。唯從於空法還生於空法故也 言唯從於空法還生於空法者。此頌意明因中無有極微等法而至於果故轉有。經云。業者作已滅壞。滅已不住方所。雖然臨終之時各各近住心意中現。如是大王後識滅時。生分之識最初生於人天等趣。無有一法從於此世移至他世。雖然亦現捨壽及初生法也。最後滅識名為捨壽。初生之識名為生法。最後滅者無有至處。初生法者無所從來。何以故。自性寂故。後識後空捨壽。捨壽空業。業自空。初識初空。生者生空。雖然而業不失。是故此論與經義同。餘釋論辭自明不說。

[1182c02] 次下後明喻也 言此中問曰等請辭者。從空生空。微細難知故請喻也。言此答曰等立八喻者。雖詮一義為諸有情根機不等建多喻也 言言蘊者。即色受想行識蘊也。此五蘊相所有廣義。如五蘊等餘論所明。今略辯相。言色蘊者。謂四大種及四大種所造諸色 言受蘊者。謂三領納。一苦。二樂。三不苦不樂。樂謂滅時有和合欲。苦謂生時有乖離欲。不苦不樂謂無二欲。言想蘊者。謂於境界取種種相。此復有三。謂小想大想及無量想。言行蘊者。謂除受想諸餘心法及心不不相應行 言識蘊者。謂於所緣境了別為性。此復有三。一六轉識。二末那識。三阿賴耶識 言相續結者。滅已從彼因所生餘者是也。若因果各別不相雜故因滅果生。如秤高下同一剎那無時隔也。言是故流輪。後虛不妄分別習氣而十法流輪。即是十法苦果虛妄分別習氣。即煩惱業五因法也。

[1182c20] 次下大門第五明還滅門釋論也 言後言應者。即是逆觀。義當知反。彼等釋論辭者。與上論頌智應察相合故。後言應者。當知反彼雜染因果三道法也 此中有問。云何反彼雜染因果三道法耶。為欲顯示真聖之道故。故言應觀諸法無常苦空無我等也 言應觀諸法者。謂觀明流十二法也 言無常者。無明等法滅壞性故 言苦者。無明等□□□□□□□□□□苦性故。言空者無明。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85 冊 No. 2816 因緣心釋論開決記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tripitaka | about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