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公告:漢文大藏經網站已停止更新,請前往下列大藏經網站查閱經文

一般電腦和需要較多功能的使用者,建議瀏覽 cbetaonline

手機、平板與專注閱讀的使用者,建議瀏覽 deerpark

 

T85n2797_001 梵網經述記卷第一 第1卷

CBETA 電子佛典集成 » 大正藏 (T) » 第 85 冊 » No.2797 » 第 1 卷 ▲上一卷 ▼下一卷

 

No. 2797 [cf. No. 1484]

梵網經述記卷第一

[0727a27] 發菩提願未。答言已發若依此經。和上問七遮故。下經言。若欲受戒時。法師問言。現身不作七逆罪邪。菩薩法師不得與七逆人現身受戒。七逆者。出佛身血。殺父母殺和上。殺阿闍梨。破羯磨轉法輪僧。殺聖人。若具七遮。即身不得戒。餘一切得受戒。而瑜伽說。不說七遮者。作懺悔亦得戒故。非如聲聞犯邊罪已。更不得受。各據義故不相違。謂。此經中據不懺悔者說作七逆現身不得戒。論中據懺悔亦有受戒義故略不說。第四正作羯磨者。如瑜伽說。自此已後應作如是言。汝如是名善男子。或次第欲於我所受諸菩薩一切學處。受諸菩薩一切淨戒。所謂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如是學處。如是淨戒。過去一切菩薩已具。未來一切菩薩當具。普於十方現在一切菩薩今具。於是學處。於是淨戒。過去一切菩薩已學。未來一切菩薩當學。現在一切菩薩今學。汝能受不。若能受。能授菩薩第二第三亦如是說。能受菩薩第二第三亦如是答。能授菩薩作如是問。乃至第三授淨戒已。能受菩薩作如是答。乃至第三請證。如瑜伽云。受淨戒已。能受菩薩不起于坐。能授菩薩對佛像前。普於十方現住諸佛及諸菩薩。恭敬供養頂禮雙足。作如是白。某名菩薩。今已於我某菩薩所。乃至三說受菩薩戒。我某菩薩已某作證。唯願十方無邊無際諸世界中諸佛菩薩第一真聖。於現不現一切時處。一切有情皆現學者。於此某名受菩薩戒亦為作證。第二第三亦如是。受戒羯磨畢竟。從此無間。普於十方無邊無際諸世界中現住諸佛已入大地諸菩薩前。法爾相現。由此表示。如是菩薩已受菩薩所受淨戒。爾時十方諸佛菩薩。於是法爾之相生起憶念。由憶念故。正智見轉。由正智見。如實覺知。某世界中某名菩薩。某菩薩所。正受菩薩所受淨戒。一切於此受戒菩薩如子如弟。生親善意。眷念憐愍。由佛菩薩眷念憐愍。令是菩薩希求善法倍復增長。無有退減。當知是名菩薩戒。啟白請證如是。已作受菩薩戒羯磨等事。授受菩薩俱起供養。普於十方無邊無際諸世界中諸佛菩薩頂禮雙足。恭敬而退。如是菩薩所受律儀戒。於餘一切所受律儀戒。最勝無上無量無邊大功德藏之所隨逐。第一最上。廣說乃至。一切別解脫律儀。於此菩薩律儀戒。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數分不及一。計分不及一。算分不及一。喻分不及一。鄔波尼殺曇分亦不及一。攝受一切大功德故。

[0727c17] 第二明自誓受戒者。如瑜伽說第四十云。又諸菩薩。欲受菩薩淨戒律儀。若不會遇具足功德補特伽羅。爾時應對如來像前。自受菩薩淨戒律儀。應如是受。偏袒右肩。右膝著地。或蹲跪坐。作如是言。我如是名。仰啟十方一切如來已入大地諸菩薩眾。我今欲於十方世界佛菩薩所。誓受一切菩薩學處。誓受一切菩薩淨戒。謂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如是學處。如是淨戒。過去一切菩薩已具。未來一切菩薩當具。普於十方現在一切菩薩今具。如是學處。如是淨戒。過去一切菩薩已學。未來一切菩薩當學。普於十方現在一切菩薩今學。第二第三亦如是說。說已應起。所餘一切。如前應知。然自受者。必先懺悔。要須得見好相。以此為限。若不得好相。不得戒故。此經下云佛滅度後。欲以好心受菩薩戒時。於佛形像前。自誓受戒。當七日佛前懺悔得見好相。便得戒。若不得好相時。應一以二七三七乃至一年。要得好相。得好相已。便得佛菩薩形像前受戒。若不得好相。雖佛菩薩形像前受戒不得戒。若現先受菩薩戒法師前受戒時。不須見好相。是法師師相授故。不須好相。若千里內無能受戒師。得佛菩薩形像前受得戒而要見好相。

[0728a12] 第六得捨戒緣。此復有二。一者得戒緣。二者捨戒緣。得戒緣者復有二種。一七眾得戒緣。二菩薩得戒緣。七眾得戒有二。一得戒差別。二具戒緣。得戒有二。一具戒。二餘六眾。得具戒者。諸宗不同。餘六眾。依一切有部。顯十種不戒故。十誦律云。佛告諸比丘。十種受具足。一自然。二見諦。三善來。四自誓。五論議。六受重法。七遣信。八乞五德。九乞羯磨得。十三歸。自然得者謂。佛獨覺。正理論云。自然謂智以不從師。證此智時。得具足戒。問。何故不說阿羅漢自然得戒。唯說獨覺得耶。答。獨覺利根自然得戒。阿羅漢鈍根故不說文。此中唯說大獨覺非部行也。問。此自然得戒有表業不。若無表業。云何言無表離表而生。答。有表者是何時表。入觀智時無身語表故。答。入觀前表得此智時。轉成根本能發無表。是故無表亦依表生。問。如何得知。得阿羅漢時。無自然得戒。答。有阿羅漢沙彌等故。如大莊嚴說云。曾昔時寺中有諸羅漢沙彌。乃至廣說。又雜阿含經二十三云。此二沙彌是俱解脫阿羅漢。故知不得。問。自然得戒者先得五戒十戒以不。答。得盡智時一時頓得五戒及具。以利根故。有說。先得五戒後得具戒。如梯橙故。問。何故比丘尼無自然得。答。性行劣故。必無女身成大覺獨覺故。見諦得者。如正理說三十七云。由得入正性離生。謂。五苾芻由證見道得具足戒。問。何故比丘尼無見道得戒。答。此諸女人多過失故。多煩惱故。是故無有見道得戒。問。何故五人見諦得戒。餘苾芻不爾耶。答。此五苾芻。佛初轉法輪。最初得見道。法住增故。問。何故五人最初得道。答。由本願故。如世尊說。我於過去世中作國王。以身血氣施羅剎。即發願言。我當作佛時。先度五人。五羅剎者。今五苾芻是也。又菩薩過去作大魚身五人先見。乃至廣說。善來得戒。如正理云。由佛命善來苾芻。謂邪舍等由本願力佛威加故。薩婆多毘婆沙二論云。三迦葉門徒一千人。舍利目連門徒二百五十人。皆善來得戒。自誓得戒者。如正理說云。由信受佛為大師。謂。大迦葉問。何故餘人無自誓受得耶。答。信解薄故。論議得者。正理論云。善巧酬答所問。謂蘇陀夷。此復云何。彼年八歲。來至佛所。佛問彼言。汝家何在。彼即答言。三界無家。佛知利根。雖年未滿。令僧為授。非答問時。便得具戒。受重法者。正理說云。由敬受八尊重法。謂。大生主為最初也。問。彼大生主。從於誰邊受重法。答。本是佛說。阿難為大生主說。彼大生主論阿難邊受八尊重。如中阿含經二十八說。阿難白佛言。世尊。女人可得第四沙門果耶。因此故。女人得於此正法律中至捨家學道耶。世尊告。止止阿難。莫作是念。若使女人得於此法中捨家者。令此梵行不得久住。阿難。猶如人家多女少男者。此家為得轉興盛耶不也。世尊。如是。阿難。若使女人於此法中捨家學道者。令此梵行不得久住。阿難。猶如稻田及麥田中。有穢草生者。必壞彼田。如是女人捨家學道。令此梵行不得久住。阿難白佛言。世尊。瞿曇彌大愛道。為世尊所饒益。所以者何。世尊。母亡之後。瞿曇彌大愛道掬養。世尊廣說。乃至。佛告阿難。我今為女說八尊師法。謂。女人不當犯女人奉持盡形壽邪。云何為八尊師法。阿難。比丘尼當從比丘受具足。我為女人施設第一尊師法。阿難。比丘應半月。半月從比丘乞受教誡。此為第二若止住處。設無比丘者。不得受夏坐。此為第三比丘尼受夏坐訖。於兩部眾中當三事求見聞疑。此為第四。若比丘不聽聞者。比丘尼則不得聞經律阿毘曇。若聽聞者即得聞。此為第五。阿難。比丘尼不得說比丘所犯。比丘得說比丘尼所犯。此為第六。阿難。比丘尼若犯僧伽婆尸沙。當於兩部眾中十五日行不慢。此為第七。阿難。比丘尼受具足。雖至百歲故當向始受具足。比丘總下意禮拜恭敬承事。此為第八尊師法。爾時阿難。為彼大愛道。說八尊師法時。大愛道受八尊師法而得出家。佛告阿難。若女人不得於此正法律出家學道。正法當住一千年。今失五百歲。餘有五百歲。毘尼母論二亦同此經。此中意說。受八法時得具足戒。如十誦云。優波離問波闍。受八重法。即是出家。成比丘尼。餘尼云。問佛言。應現前作白四羯磨。問。若爾于時尼眾既未滿足。餘者云何得戒。答。如薩婆多論云。十四年前八數度女。十四年後羯磨度之。又彼二云。成道八年後有白四羯磨。又五分云。五百比丘尼亦數法得。又毘尼母云。師法受具。中除憍曇彌五百諸女人。餘一切不得師法受具遣信者。正理論云。由遣使。謂法授尼。五分云。婬女半迦尸。欲往蘭若住處受具戒。賊眾道路同取彼女。女聞此事時不敢去。佛聽遙為受具先尼眾中作本法竟。置受戒人於一處所將十尼眾往蘭若處。禮僧眾足。尼羯磨師。為從僧乞僧羯磨師。乃至為作白四羯磨已。和上闍梨將十尼還至本處所。呼受戒人令禮眾足。乃至廣說。又毘尼母云。尼遣使受戒。中唯有一女。得此女顏容挺特。世所無比。若往者恐惡人抄掠。是佛所聽。今時若有如是比者。可得遣使受戒乞五德者。正理論云。由持律為第五人。謂於邊國羯磨得者。正理云。由十眾。謂於中國此即通僧尼。尼受具中二部各十。所言五十者就極少說。若多若過於理無傷。三歸得者。正理論云。由三說歸佛法僧。謂六十賢部共集受具戒。解云。佛遣無學為說三歸便得具足。毘尼母論二云。佛告憍陳如。若人出家者。當剃除鬚髮。教如是言。我今盡形受歸依佛法僧。我今依佛出家。婆伽婆是我師也。三語受戒如我所說解也。尊者阿若憍陳如遊行到毘梨耆國。復到毘舍離國。毘舍離國中有毘梨耆人。二國族姓子舍在一處。此諸人等皆生念言。阿若憍陳如。於大沙門法中出家。行於梵行。我等就其出家學法共議論已。即便相將詣陳如所。頭面禮足。白尊者言。唯願大德聽我等於如來法中出家修於梵行。阿若憍陳如聽其出家。為說三語受戒。受戒已共詣佛所。陳如白佛言。此族子等。求欲出家為其三語受戒。為得戒不。佛告憍陳如。此諸人等三語受戒。善得其戒。問。何故餘人無三歸得具戒。答。未制已前有三語受具。世尊制後無三語受具。因病比丘無人看侍。往白佛。佛告諸比丘。從今已去斷三語羯磨。於十僧中白四羯磨聽使受具。俱舍順正理三十七顯宗有十種得戒。同此十誦摩得勒迦十種得戒。一自然。二見諦。三問答。四三歸。五自誓。謂大迦葉。六五眾。七十眾。八八重法。九遣信。十二部。謂尼毘無善來。善來以後更與受故。若依法藏部。四分律云。一善來。二上法。謂成無學證有餘滅名為上法。即便得戒。如四分律云。若修道成阿羅漢果即名出家。受具足戒。而經說阿羅漢沙彌者非我所宗。三三歸。四八敬。五羯磨。此說意言。自然是上法攝。見諦是善來攝。問答是羯磨攝。信佛為大師是善來攝。又宗不同。不須會釋。若依大眾部僧祇律云。四種受具足法。自覺具足。二善來。三十眾。如律云。和上十眾內不名受具。合十一人。四分但言十眾。和上在中。四五眾。若依化地部五分律有五種受具足。一自然。二善來。三三歸。四八不可越。五羯磨。又毘尼母論云。比丘有五種受具。一善來。二三語。謂三歸。三白四羯磨。四佛勅聽受具。謂善問答也。五上受具。謂阿羅漢果名上受具。比丘尼亦有五種受具。一隨師教行。謂受八敬法。二白四羯磨。三遣使(如前)四善來。五上受具能成就。不作一切諸惡。又薩婆多論第二云。凡七種受戒者。見道受戒。二善來得戒。三者三語得戒。四者三歸受戒。五者自誓受戒。六者八法受戒。七者白四羯磨。於七種中見諦得戒。唯五人得。餘更無得者。善來得戒。三語三師。佛在世得滅後不得自誓。唯大迦葉一人得。更無得者。八法受戒。唯大愛道一人得更無得者。白四羯磨戒。佛在世得滅後亦得。如是七種得者。問答廣釋。具如彼說。今依大乘十種得戒中。除自然得。餘同一切有部。今大乘中無自然得戒。謂。佛世尊。曾於三大無數劫中。具足三種清淨律儀。非今日得。若大獨覺。雖今已得阿羅漢。而未得具戒。以未受故。如餘阿羅漢沙彌。此亦如是。故瑜伽論五十三說。或復有一。唯自然受。除苾芻律儀。何以故。由苾芻律儀非一切堪受故。若苾芻律儀非要從他受者。若堪出家。若不堪出家。但欲出家者。便應一切隨其所欲自然出家。如是聖教便無軌範。又釋大獨覺有自然得戒。而論說言苾芻律儀。無自然者。多分而說。唯大獨覺有自然得戒。餘必無故。所餘九種皆名從他得。要待他力而得戒故。如薩婆多論云。問。七種戒。幾種他得。幾種目得。答。六從他得。一須分別見諦得戒。以根本而言。以佛說法故。證得聖諦。名從他得。自以忍智。明照真諦。而得具戒。即名自得。准此論文。唯除獨覺。自餘皆從他得。第二得戒緣者。有通有別。通緣者。謂二圓滿。是為通緣。一自圓滿。二他圓滿。自圓滿者。復有五種。一善得人身。謂。成就男得或得女根。二生於中國。三諸根具足。四勝處淨信。謂於如來及毘奈耶得淨信心。五離諸業障。謂能遠離五無間業等。他圓滿者。復有五種。一諸佛出世。二說正法教。三法教久住。四法住隨轉。謂證正法者。即如所證隨轉隨順教授教誡。五他所哀愍。他謂施主。彼於行者起哀愍心惠施資具。具女瑜伽二十一。第二別緣者。若依四分。具四緣得戒。一羯磨者。謂比丘受大戒僧數滿足。二白四羯磨成就教法緣。三得處所者。結界成就。四住比丘法中者。年滿二十。身無遮難。又毘尼母第二云。復有五處白四羯磨受戒滿足。一和上。二阿闍梨。三眾僧具足。四性調順。五諸根具足。無諸障礙。是名五處受戒具足。今依大乘。未見成文。而理言足同。四分律意。身無遮難者。如瑜伽論五十三說。問。由幾因緣。雖樂欲受苾芻律儀。而不應授。答。毘有六因。一意樂損害。二依止損害。三男形損害。四白法損害。五繫屬於他。六為護他故。具說如彼。問。善等三性心何心發戒。答。三性心中皆能得戒。以具緣故。如薩婆多論第一云。問。為善心中得戒。為不善心中得戒。為無記心得戒。為無心中得戒。答。一切盡得。問。善心得戒其義可見。不善無記心云何得戒。答。且如有一先起善心起身語表業白四羯磨時。或起貪等。或無記心。於此心中成就戒色。其義云何。今依大乘。近因等起心相應思上假立表業。此相應思熏成種子。第三羯磨時。雖住不善無記之心。而由具緣力。今彼思種功能增長。依此思種假立無表名為得戒。問。既起不善心。云何善種而得增長。答。由具緣力故。而得增長。問。若自相續緣可言具緣增自種。具緣他所成自種不能長。答。自種不託緣。應言不增長自種。託緣生緣他增自種。問。自種託緣他生緣增自種。亦可解。或他緣起他解除自惑。答。斷惑遣自迷他解不能斷起戒。要託緣他緣得增長(云云)入無心時亦得戒者。如不還沙彌欲受具戒。具其衣鉢詣大眾所。禮拜乞戒白四羯磨。時入滅盡定前因等起思所熏種功能增長。依此假立無表律儀。所餘六眾得戒因緣。隨其所應如理應思。

[0730b23] 第二得菩薩戒。此有二種。一自誓受得。二從師得。如前已說。又具四緣方得淨戒。一者已發大菩提願。二者遇善友。謂。遇已發大願諸菩薩等。三者遠離七逆。如後又說。四者羯磨成就。如是四緣得菩薩戒。此據從師受者而說。若自受者。唯有三緣。除遇善友。問。菩薩何時發戒。答。第三羯磨時方乃發戒。第二捨戒緣。如瑜伽論五十三說。問。有幾因緣。苾芻律儀受已還捨。答。或由捨學處故。或由犯根本罪故。或由形缺二形生故。或由斷善根故。或由棄捨眾同分故。苾芻律儀受已還捨。答。正法毀壞。正法隱沒。雖無新受苾芻律儀。先已受得當知不捨。所以者何。由於爾時穢惡正起。無一有情。不損意樂。能受具戒。況當有證沙門果者(解云)比丘尼正學勤策男女。當知菩薩亦爾。故不別說。又彼論云。若近事男律儀。當知由起不同分心故。善根斷故。棄捨眾同分故。受已還捨。正法沒時。如苾芻律儀道理當知。近事男律儀亦爾。若近住戒。由日出故。發不同分心故。於中間捨眾同分故。受已復捨。捨菩薩戒。二緣四緣。受已還捨。二因緣者。如瑜似論第四十云。略由二緣。捨諸菩薩淨戒律儀。一者棄捨無上正等菩提大願。二者現行上品纏犯他勝處法。言四緣者。如彼七十五說。又捨因緣略有四種。一者決定發起不同分心。二者若於有識別大丈夫前故。意發起棄捨語言。三者總別毀犯四種他勝處法。四者若以增上品纏總別毀犯。隨順四種他勝處法。由此因緣棄捨菩薩淨戒律儀。若有還清淨受心。應還受得(解云)第一第二是前二中第一所攝。後之二種第二所攝。隨順他勝處者。謂十重中前之大種。如是六種亦共二乘。或可不定故。名隨順。又隨順者。謂隨順他勝處諸方便等。名為隨順他勝處法。具依前釋所言。捨者但捨功能而不捨體。如本業經下云。菩薩戒有受法而無捨有犯不失。問。若捨菩薩戒必捨比丘戒。設捨比丘戒必捨菩薩戒。答。應作四句。有捨菩薩戒而不捨比丘戒。謂。退大菩提心而不捨比丘戒。有捨比丘戒而不捨菩薩戒。謂下中纏犯比丘根本罪。或有俱捨。謂上品纏犯。初四重俱不捨者。謂除前相。如菩薩戒。對比丘律儀。如是菩薩戒。對餘六眾。當知亦爾。

[0731a08] 第七持犯差別者。略有八門。一品類差別。二共不共差別。三廣大差別。四甚深差別。五止作差別。六因差別。七果差別。八意樂差別。品類差別者。謂聲聞乘唯制律儀戒。今此菩薩具三淨戒。謂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共不共殊勝者。如無性攝論七云。共不共殊勝者。謂諸菩薩一切性罪不現行故。與諸聲聞共相似遮罪。有現行故。與諸聲聞不共。於此學處有聲聞犯菩薩不犯。有菩薩犯聲聞不犯。菩薩具有身語心戒。聲聞唯有身語二戒。是故菩薩心亦有犯非諸聲聞。以要言之。一切饒益有情無罪身語意業。菩薩一切皆應現行。皆應修學。知是應知說名為共不共殊勝。無性釋云。殺盜婬等所生名性罪。斷生草等。非貪等生。說名遮罪。菩薩戒中觀有利益而無罪者。一切應修聲聞。不爾又諸菩薩心亦有犯。非諸聲聞。謂唯內起欲恚害等諸惡尋思不為發起身語二業。一切饒益有情無罪身語意業者。謂能利益安樂有情。不為發自起貪等煩惱。如是一切菩薩應修。又瑜伽論四十一云。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如薄伽梵。於別解脫毘奈耶中。將護他故。建立遮罪。制諸聲聞。令不造作。諸有情類未淨信者。令生淨信。已淨信者。令倍增長。於中菩薩與諸聲聞應等修學。無有差別。何以故。以諸聲聞自利為勝。尚不棄捨將護他行為。令有情未得信者。信信者增長學所學處。何況菩薩利他為勝。當知是天從多分說。若盡道理。於遮罪中亦有不共。且如威儀戒。若見由衣不齊有利益菩薩。此中不整衣如是等類。准此可知。又瑜伽云。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如薄伽梵。於別解脫毘奈耶中。為令聲聞少事少業少希望住建立遮罪。制諸聲聞令不造作。於中菩薩與諸聲聞不應等學。何以故。以諸聲聞自利為勝不願利他。於利他中少事少業少希望住可名為妙。非諸菩薩利他為勝不顧自利。於利他中少事少業少希望住得名為妙。如是菩薩為利他故。從非親里長者居士婆羅門等及恣施家應求百千種種衣服。觀彼有力無力隨其所施。如應而受如說求衣求鉢亦爾。如求衣鉢。如是自求種種絲縷。令非親里為織作衣。為利他故。應畜種種憍世邪衣諸坐臥具事各至百。乃至廣說。廣大差別者。如攝論云。由四種廣大故。一種種無量學處廣大故。二由攝受無量福德廣大故。三由攝受一切有情利益安樂意樂廣大故。四由建立無上正等菩提廣大故。釋曰。種種無量學處廣大者。謂諸菩薩所學尸羅種種品類無量差別。所以廣大。攝受無量福德廣大資糧者。謂此尸羅能攝無量福德資糧。所以廣大。攝受一切有情利益安樂意樂廣大者。謂此尸羅攝諸有情此世他世世出世間捨惡攝善。若因若果饒益意樂。所以廣大。建立無上正等菩提廣大者。謂此尸羅建立大菩提。所以廣大。諸聲聞等無如事是。四甚深差別者。如攝論云。謂諸菩薩由是品類方便善巧行殺生等十種作業。而無有罪。生無量福。速證無上正等菩提。又諸菩薩現行變化身語兩業。應知亦是甚深尸羅。由此因緣。或作國王。示行種種惱有情事。乃至廣說。釋曰。由此品類方便善巧者。謂諸菩薩悲願相應後得妙智。行殺生等十種作業而無有罪等事者。謂愛樂善法增惡不善見諸邪見性說名後三。依止此故行殺等七而無有罪。生無量福。速證菩提。或行前七。不起後三。大數言十。或已伏除。為試彼力故。心暫起不能招苦故。無有罪。能助道故。生無量福。又瑜伽說。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善摧方便。為利他故。於諸性罪少分現行。由是因緣。於菩薩戒無所違犯。生多功德。謂如菩薩見劫盜賊。為貪財故欲殺多眾。或復欲殺大德聲聞獨覺菩薩。或復欲造多無間業。見是事已。發心思惟。我若斷彼惡眾生命。當墮地獄。如其不斷無間業成。當受大苦。我寧殺彼墮那落迦。終不令彼受無間業。如是菩薩意樂思惟。於彼眾生或以善心或無記心。知此事已。為當來故。深生慚愧。以憐愍心而斷彼命。由此因緣。於菩薩戒無所違犯。生多功德。又如菩薩見劫盜賊奪他財物。若僧伽物。窣堵波物。而取多物。執為己有。從情受用。菩薩見已起憐愍心。於彼有情。發生利益安樂。隨力所能逼。而奪取勿令受用。如是財故。當受長夜無義無利。由此因能所奪財寶。若僧伽物還復僧伽。乃至廣說。又如菩薩處在居家。見有母已現無繫屬。習婬欲法繼心菩薩求非梵行。菩薩見已作意思惟。勿令心恚多生非福。若隨其欲便得自在方便安處。令種善根。亦當令其捨不善業。住慈愍心。行非梵行。雖習如是穢污之法。而無所犯多生功德。出家菩薩。為護聲聞。聖所教誡。令不壞滅。一切不應行非梵行。又如菩薩為多有情解脫命難。乃至剜眼等難。雖諸菩薩為自命難亦不正知說於妄語。然為救脫彼有情故。知而思惟故說妄語。以要言之。菩薩唯觀有情義利非無利義自無染心。唯為饒益諸有情故。覆相正知而說異語。說是語時。於菩薩戒無所違犯。生多功德。乃至廣說。決定毘尼經云。佛告憂波離。汝今當知。聲聞乘人有異方便。有異深心。持清淨戒。菩薩乘人有異方便。有異深心。持清淨戒。憂波離。聲聞乘人雖淨持戒。於菩薩乘不名淨戒。菩薩乘人雖名淨戒。於聲聞乘人不名淨戒。云何名為聲聞乘人雖淨持戒。於菩薩乘人不名淨戒。優波離。聲聞乘人不應乃至一念起於一念欲更受身。是則名為聲聞乘人清淨持戒。於菩薩乘最大破戒。名不清淨。解云。謂諸菩薩有利益處。方便受身。起種種欲。攝受有情。出不善處。安置善處。答諸菩薩不以其欲攝受有情。棄捨有情。即是破戒。此中意說。在家菩薩非出家菩薩。出家菩薩為護聖教。是故不得行非梵行。又云。優波離。菩薩乘人。於無量劫堪忍受身。不生厭患。是則名為菩薩乘人清淨持戒。於聲聞乘最大破戒。不名清淨。云何名為菩薩乘人持開通戒。聲聞乘人持不開通戒。優波離。菩薩乘人以初日分有所犯戒。日中分思惟當得一切種智。菩薩爾時不破戒身。以日中分有所犯戒。於日後分思惟當得一切種智。菩薩爾時不破戒身。廣說乃至以後夜分有所犯戒。於日初分思惟。當得一切種智。菩薩爾時不破戒身。以是義故。菩薩乘人持開通戒。聲聞乘人持不開通戒。菩薩不應生大慚愧。亦復不應生大悔纏。優波離。聲聞乘人數數犯罪。即時破失聲聞戒身。所以者何。聲聞乘人。應當持戒斷一切結。如救頭燃。所有深心為涅槃故。廣說乃至。優波離。白佛言。世尊。或有欲相應心而犯於戒。有癡相應心而犯於戒。世尊。菩薩犯戒於欲相應心嗔相應心癡相應心。何者為重。爾時世尊告優波離。若有菩薩如恒河沙劫欲相應心而犯於戒。或有菩薩因一嗔以而犯於戒等住菩薩大乘之道。因嗔犯者當知最重。所以者何。因嗔恚故。能捨眾生。因貪欲故。於諸眾生而生親愛。優波離所有諸結能生親愛。菩薩於此不應生畏。所有諸結能捨眾生。菩薩於此應生不畏。廣說乃至。大乘之人因欲犯者。我說是人不名為犯。因嗔犯者我說是人名為大犯。名大過患。名大墮落於佛法中。是大留難。若有菩薩無有方便。欲相應心而犯於戒。生於怖畏。於嗔犯戒不生怖畏。若有菩薩而有方便。恚相應心而犯於戒。而生怖畏。欲相應心而犯於戒。不生怖畏。又本業經說。嗔心犯戒即便失戒 第五止作差別者。謂聲聞戒多是止持。雖有作持。而止持為宗。若菩薩戒通止作持。言止持者。謂聲聞共戒。言作持者不共聲聞。如不往聽法即有所犯。往聽無犯。又作看病即無所犯。不看即犯。如是等類。作即無犯。止即有犯。復有差別。謂聲聞戒准遮身語。若菩薩戒通遮三業 第六因差別者。謂菩薩於大菩提願。大悲為因。第七果差別者。謂菩薩戒。無上大菩提以為果故 第八意樂差別。不共二乘何等意樂。謂有六種。一無厭意樂。二廣大意樂。三歡喜意樂。四恩德意樂。五無染意樂。六善好意樂。無厭意樂者。謂諸菩薩假使經於殑伽沙等生。是一一生殑伽沙等大劫壽量。於此長時諸資生具常所匱之。三千大千世界滿中盛火恒在其中。行住坐臥。雖能修習一剎那戒。如是修習所有戒聚。究竟滿足。能證無上正等菩提。名為菩薩無厭意樂。廣大意樂者。謂諸菩薩修習戒時。展轉相續。無一剎那有退有斷。乃至究竟坐菩提座。是名菩薩廣大意樂。歡喜意樂者。謂諸菩薩修習戒時。於此所攝諸有情所生大歡喜。是諸有情由此所攝。雖生歡喜。猶不能及。是名菩薩歡喜意樂。恩德意樂者。謂諸菩薩修習戒時。觀此所攝一切有情。於我己身有大恩德。不見己身。於彼有恩由。資助我無上菩提故。是名菩薩恩德意樂。無染意樂者。謂諸菩薩修習戒時。雖於無量諸有情所興大戒福而不希報恩。當來果報是名菩薩無染意樂。善好意樂者。謂諸菩薩修習戒時。所有果報施諸有情。不自為己。又以此福。共諸有情。迴向無上正等菩提。是名菩薩善好意樂(具如對法論十二)

[0733a08] 第八犯已還淨。此有二種。一犯他勝處法。二犯輕垢。如下經說。若有犯十戒者。應教懺悔。在佛菩薩形像前。日日六時誦十重四十八輕戒。發到禮三世千佛。須見好相。若一七日二三七日。乃至一年。要見好相。見好相者佛來摩頂。若見光明花種種異相。便得罪滅。若無好相。雖懺無益。是人現身亦不得戒。而得增益受戒。若犯四十八輕戒者。對手懺悔滅。若依瑜伽論。與此少異。故彼四十說。若用耎中品纏毀犯四種他勝處法。不捨菩薩戒上品纏犯。即名為捨。若諸菩薩毀犯四種他勝處法。數數現行而無慚愧。深生愛樂。見是功德。當知說名上品纏犯。非諸菩薩暫一現行他勝處法。便捨菩薩淨戒律儀。如諸苾芻犯他勝處法。即便棄捨別解脫戒。若諸菩薩由此毀犯棄捨菩薩淨戒律儀。於現法中堪任更受非不堪任。如苾芻住別解脫戒犯他勝法。於現法中不任更受。又彼論四十一說。若諸菩薩以上品纏違犯如上他勝處法。失戒律儀。應當更受。若中品纏違犯如上他勝處法。應對於三補特伽羅。或過是數。應如發露除惡作法先當稱述所犯事。名應作是說長老專志。或言。大德。我如是名違越菩薩毘奈耶法。如所稱事犯惡作罪。餘如苾芻發露悔滅惡作罪法。應如是說。若下品纏違犯。如上他勝處法。及餘違犯。應對於一補特伽羅發露悔法。當知如前若無隨順補特伽羅可對發露悔除所犯。爾時菩薩以淨意樂起自誓心。我當決定防護當來終不重犯。如是於犯還出還淨門上品纏犯他勝法。即失戒者未知犯已。至心悔過戒還生不。答。自有兩釋。一云。不能還生。而大方等陀羅尼經說。若不還生無有是處者。並依下中品纏犯者而說。上品犯者必無還生極惡煩惱而損害故。又彼經中依罪滅義。而密意說言。若不還生無有是處。勸令下劣生歡喜心故。一云。上品纏犯彼戒還生。所以者何。聖教正理為定量故。聖教者如大方等陀羅尼第一說。行此法已。若有眾生。犯五逆罪身有白癩。若不還差無有是處。若菩薩四戒。沙彌戒。式叉沙彌尼戒。比丘戒。比丘尼戒。如是諸戒。若犯一一戒。當一心懺悔。若不還生。無有是處。除不至心。所言理者。謂受戒時有殊勝思熏成種子。依此種子假立無表。若犯他勝法。即彼種子無遮止用。名捨律儀種體不捨。若有犯已至心發露生極悔心後終不犯。何能不起防護功能。既發功能是名為戒。名為還淨。如起邪見斷善根者。後起疑心。或起正見。還續善根。乃至一生離染得果。此亦如是。還起功能遮止惡行。名戒還生。准此教理。雖犯他勝法有還淨理。比丘等戒當知亦爾。如瑜伽論九十九說。最初罪聚雖可還淨。然唯依二補特伽羅非為一切無有差別。此可還淨。是故彼勝不立而還淨聚中。解云。二補特伽羅。謂佛在世時難提比丘。如來滅度後一百年。脇尊者時那陀比丘。此二比丘犯已無覆藏心。許與羯磨還住僧中。具如毘尼母論第三說。由此當知。不捨種體。但捨功能。還生淨戒。餘亦如是。至心悔除功能還生。

[0733c09] 第九明校量勝劣者。謂諸菩薩有漏淨戒超諸世間所有善品。亦過一切聲聞獨覺所有淨戒。及諸功能。如大般若經第五百八十六說。又滿慈子。初發無上正等覺心。一菩薩戒至鄔波尼殺曇分倍亦復為勝。假使世間一切有情皆具成前五神通。彼所有戒於發無上正等覺心諸菩薩眾初發心時。一菩薩戒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乃至鄔波尼殺曇分不及一。復次滿慈子。一切預流一來不還阿羅漢獨覺淨戒。於發無上正等覺心諸菩薩眾初發心時。一菩薩戒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乃至鄔波尼殺曇分亦不及一。爾時滿慈子問舍利子言。云何菩薩有漏淨戒。能勝二乘無漏淨戒。舍利子言。聲聞獨覺無漏淨戒。唯求自利迴向涅槃。菩薩淨戒普為度脫無量有情迴向無上正等菩提。是故菩薩有漏淨戒。能勝二乘無漏淨戒。如日輪出放大光明。熒火等光悉皆隱沒。如是菩薩修行淨戒迴向趣求一切智智。普勝一切聲聞獨覺迴向涅槃所有淨戒。時滿慈子問舍利子言。何緣菩薩有漏淨戒普勝異生聲聞獨覺所有淨戒。舍利子言。菩薩淨戒普為利樂一切有情迴向趣求一切智智。異生聲聞獨覺不爾。是故菩薩有漏淨戒。普勝聲聞獨覺淨戒。又第五百八十七說。滿慈子。如有二人作大方入深山窟求無價寶。彼入未久便見兩邊有諸少價金銀等寶。俱見不取。漸次前行。復見兩邊有多價寶。一見貪著荷負而還。一見不取。更復前進。至極勝處。獲無價寶。恣意持還。多所饒益。如是菩薩作方便。求證無上正等菩提。欲為有情作大饒益。趣入佛法。略有二種。一有菩薩無方便善巧故。雖聞世間種種善法心不貪染。而聞二乘所有功德心便愛味。由愛味故精勤攝受。遠離所求一切智智。退失無上正等覺心。如彼初人。二有菩薩有方便善巧故。初聞世間種種善法。心不貪染。次聞二乘所有功德。亦不愛味。由不愛味故。便不思惟。便不修習方便厭捨。所以者何。此諸菩薩知世善法多諸過患。不能究竟自利利他障礙所求一切智智。聲聞獨覺功德善根。雖出世間而但自利不能普利一切有情。亦障所求一切智智故。不愛味。亦不思惟。不樂修習。由斯超越彼二乘地。勤求無上正等菩提。漸次證得一切智智。如彼後人。

[0734a25] 第二能詮教體者。文義為體。如瑜伽論八十一云。云何為體。謂契經為體。略有二種。一文。二義。文是所依。義是能依。如是二種總攝一切所知境界。廣如雜集記會。第三攝教分齊。復有二種。一攝教分齊。二翻譯時代。第一攝教者。十二分中方廣因緣分攝。三藏之內契經調伏。說心地等契經藏攝。正說戒法是調伏藏攝。二藏之中菩薩藏攝。三時教中第三時攝。了義說故。第二翻譯時代者。諸德相傳云。真諦三藏將菩薩律藏。擬傳東華。南海上船。船將欲沒。省除餘物。猶不能浮。即去律本。船方得進。三藏歎曰。菩薩戒律漢地無緣。深可悲矣。又曇無讖法師。於西涼州。時有沙門法進等。求菩薩戒。請翻戒本。法師曰。此國人等。性多狡猾。又無剛節。豈有堪為菩薩道器。遂不與授。進等苦請不獲。遂於佛像前立誓要期。苦節求戒。七日纔滿。夢見彌勒親與授戒并授戒本。並皆誦得。後覺夢已見參法師。法師覩其相異。乃喟然歎曰。漢地亦有人矣。則與譯出戒本。今別行地持本首安歸命頌是也。此與進夢所誦文義符同。由可知古德有感。聖迹有應。神功莫知。妙用不測者矣。今此經者。於大秦姚興弘始三年。有西方三藏。名鳩摩羅什。此云童壽。誦此菩薩心地一品。于時有沙門道祥等八百餘人。請羅什法師求菩薩戒。遂於逍遙薗。又云。於草堂中。共學士翻譯出經論五十餘部。今此經最後什法師自誦出。而共譯之。惠融等筆受。亦同誦持。仍別錄出此下卷之中偈頌已後所說戒相。別為一卷。名作梵網經盧舍那佛說菩薩十重四十八輕戒一卷。首標受菩薩戒羯磨等云。此羯磨出梵網經律藏品內虛舍那為妙海王及王子受菩薩戒法。

[0734c01] 第四教所被機者。正為菩薩。兼為不定性二乘。彼發心已亦入此戒故。又普為一切有情。無偏黨心故。但所化生取緣不同耳。

[0734c04] 經。我今盧舍那方坐蓮花臺 釋曰 自下第五正釋。本文大判有三。一略歎戒德。二爾時釋迦下廣釋戒相。三佛子善聽下結歎勸持。此即第一略歎戒德有。十一行半頌即分有二。一有六行頌標宗歎德。二有五行半戒德勸持。前中有三。一有兩行半顯身差別。二有兩行半略開戒品。三有一行舉喻歎德。身差別中。復分有三。一有一行半三身差別。二有兩句一時成道。三有兩句攝化歸真。前中有三。此即第一顯本身。此中有說。盧舍那佛是自受用身。千釋迦是他受用身。百億佛是變化身。有說。盧舍那是他受用身。有分限故。餘之二身皆是化身。麁細不同。分為二種。有說。盧舍那及千億佛是他受用。麁細分二。今依初釋。論說。最後身菩薩。在大自在宮。成等正覺故。蓮花藏世界者。此其是也。若不爾者後身菩薩何處成佛。菩薩成佛。唯說依此蓮花藏界。或自在宮。由此應知。舍那遍照自受用身。即餘二身無遍照用。問。若爾云何餘眾得見。答。由佛加被力能令得見。各隨根機所見各別。問。自受用身遍周法界。如何說言俱來至我所。答。隨所化宜。攝化歸真。現似來去。實無去來。問。若爾何故唯百億國。答。隨一千佛化但言百億。理實而言。一一國土入一切佛剎。又一花藏世界一一微塵中。悉現諸佛剎。如天帝網展轉無盡。皆盧舍那轉法輪處故。為簡迦葉餘諸世尊故言我。今又簡餘經化佛所說故言我。今雖諸法無我而顯自在我故言我。今又言說易故。順世間故。離怖畏故。顯具德故。假說我名。又佛有法界大我故說我言。如大乘莊嚴論云。言清淨空無我。佛說第一我。諸佛我淨故。故佛名大我。釋曰。此偈顯示法界大我相。清淨空無我者。此無漏界由第一無我為自性故。佛說第一我者。第一無我。謂清淨如彼清淨如即是諸佛我之自性。諸佛我淨故。故佛名大我者。由佛此我最得清淨。是故號佛以為大我。由此義意。諸佛於無漏界建立第一我。是名法界大我相。方者正也。正坐花上。又方者得坐花座令取正義。蓮花臺者。謂佛依持十八圓滿中依持圓滿。如菩薩藏經說。無量功德眾所莊嚴大寶花王之所建立大宮殿中。無性攝論第十釋云。譬如世間寶莊嚴具眾寶莊嚴。此佛淨土所依大寶紅蓮華王。無量功德眾所莊嚴。如地輪等依風輪等。如是淨土無量功德眾所莊嚴。大寶花王之所建立。此紅蓮華。於眾花中最為殊勝。是故說名大寶花王。或即如來說名大大王大法王故。此紅蓮華是佛依處。從主為名。所建立者。謂佛淨土。依此花王長時相續無有間絕。此句顯示依持圓滿。若依大智論有三花。一人中蓮華。十葉以上。二天上蓮花。百葉以上。三菩薩蓮花。千葉以上。今顯佛蓮花無有限量。如花嚴經說。有大蓮花座。一一花葉皆遍周法界。

[0735b01] 經。周匝千花上復現千釋迦 釋曰。第二他受用身。有一千佛。

[0735b03] 經。一花百億國一國一釋迦 釋曰。第三百億佛。此中百萬為億。若依此經有千葉花。一一花上各有百億國。一四天下以為一國。即有千箇百億。而雜集論言。百俱胝日月。百俱胝蘇彌盧山。為一三千大千世界。同成同壞者。蓋依一花世界而說。理實有一千箇三千大千世界。同壞同成。此據隨化。但言千等。理實一佛化十六界。又由願力說化大千。

[0735b11] 經。各坐菩提樹一時成佛道 釋曰。第二一時成佛道。謂一本身及千百億一時成道菩提名覺。成覺之樹名菩提樹。然七佛成道其樹各別。如長阿含經第一云。毘婆尸佛坐波波樹下成最正覺。尸棄佛坐分陀利樹下成最正覺。毘舍浮佛坐婆羅樹下成最正覺。拘樓孫佛坐尸利沙樹下成最正覺。拘那含牟尼佛坐烏暫婆羅樹下成最正覺。迦葉佛坐尼拘律樹下成最正覺。我今坐鉢多樹下成最正覺。大乘同性經云。此菩提樹王高無邊恒河沙佛剎微塵數世界縱廣正等。云何菩薩往詣樹下成最正覺。如密迹力士經第三說。菩薩六年苦行。到閑靜處流河水際。洗身清淨度河水去。往至他處而獨立。烏有彌迦女。名善蔭。搆于頭牛而取其乳。展轉相飲取後淳湩用煮乳糜在釜跳上數十丈。其女怪以梵志占之。臨成佛者乃應眼耳。時女詣菩薩所。及六百天龍鬼神。各各齎食珍異甘饍詣菩薩所。各自啟曰。唯願垂愍受是供養。于時菩薩受善蔭乳糜服食。亦取一切六方天龍鬼神示現皆食。諸來施者各自見獨受其食。不見他人。爾時菩薩往詣菩提樹。坐樹王下。於其足底生千輻輪相。足出光明。遍照佛國土。一切地獄畜生餓鬼一切眾生苦惱休息。又有一人名日吉安。遙住視菩薩因求好草。手執此草詣菩薩所。以此好草貢與菩薩。稽首足下。即發無上正真道意。爾時菩薩以授好草布佛樹下。時八萬四千天子等。覩菩薩布坐。希奇心中。忻然尋設八萬四千師子之座。是諸天子各不相見。亦不相知。心自念言。菩薩獨處乘師子座成最正覺。時諸人天見彼菩薩或見坐於寶淨蓮花師子之座。或見在地。或在虛空師子座上或見在貝多樹。或見在忉利天上盡度樹下。或見在眾寶樹下。或見在七尺諸佛樹下。乃至或見八萬四千由旬樹下坐。具說如彼。問。如何本身坐菩提樹。答。此菩提樹即蓮花藏界。蓮花藏界即菩提樹。又此唯顯百億釋迦各坐菩提樹一時成佛。非本身佛。亦非千佛。

[0735c21] 經。如是千百億盧舍那本身 釋曰。第三攝化歸真。如是千百億是盧舍那佛之所化。皆以舍那為其本身。

[0735c24] 經。千百億釋迦至俱來至我所 釋曰。第二有兩行半頌。略開戒品有二。一有一行一句本身略開。二有一行一句化佛略誦。此即第一本身略開有二。此即第一聽眾來集。

[0735c28] 經。聽我誦佛戒甘露門即開 釋曰。第二本身略開。言甘露者。即是涅槃。於涅槃中離死所依蘊名為甘露。如是妙戒為涅槃門。以此為依起無悔等。乃至依定發如實惠。得涅槃故。如雜集論第八言。何故此滅復名甘露。離蘊魔故。永離一切死所依蘊故名甘露。又說。由此律儀能速遠離生死苦故。又說。云何身語隨順現行。由能隨順涅槃得故。謂能隨順得涅槃得能引聖道故。所言開者。謂宣示他故。

[0736a09] 經。是時千百億至四十八 釋曰。第二化佛略誦。此中千佛及百億佛各誦本師戒。

[0736a11] 經。戒如明日月亦如瓔珞珠 釋曰。第三有一行頌舉喻歎德。先喻。後法。此即舉喻。此中日月喻除滅諸惡。瓔珞珠喻修集諸善。饒益有情譬如日月能破諸闇。攝律儀戒離自黑闇。攝有情戒能除他闇。闇有二種。一惡業果闇。二生死闇。此戒能破諸身語惡及惡趣闇。如戒經說。譬如明眼人能避陰惡道。世有聰明人。能遠離諸惡。除生死闇者。由此展轉趣涅槃故。如大智論第十五云。死闇冥中戒為燈明。又如世間有瓔珞珠有其二義。一莊嚴身。戒亦如是。莊嚴行者。如增壹說。戒如瓔珞身現眾好相故。二者能感財寶。戒亦如是。一切妙行因此而起。如大智論云。譬如大地一切萬物有形之類皆依於地。戒亦如是。戒為一切善法住處。若人棄捨此戒。雖居山苦行。食菓服藥。與禽獸無異。或有人但依水為戒。或著草衣。或著木皮衣。受行苦行。空無所得。若有人雖處高堂大殿好衣美食。而能行此戒者。得生好處。乃得道果。又增一經說。夫禁戒者。猶吉祥瓶。所願便剋。諸道品法皆由戒成。此顯攝善法戒。又如意珠有八功德。戒珠亦爾。如薩遮尼揵子經第三說。如摩尼寶有八功德。一於黑夜闇放大光明。能照一百由旬。至於夏日眾生患熱。以摩尼寶放光觸身得清涼故。二轉輪王若行曠野無水之處。眾生飢渴時。摩尼寶即施八味具功德水充足飢渴。三者王有所須一切皆從摩尼寶出。四者彼摩尼寶有八楞。一一楞中出種種光。謂青黃赤白頗梨紅紫。五者彼摩尼寶在所。能令一百由旬所有眾生。必離病苦。當得定心。所作善心。無空過者。六者彼摩尼寶所住境界。無諸毒龍能放毒氣。電風惡雨損害眾生。七者一切山川嵠峪溝澗泉水乾竭悉令還服。樹林草木花菓枯悴能令滋茂。八者彼摩尼寶所在之處。人民無有疾疫諸毒非時死者。至於畜生相噉食者不起害心。具如彼經。如如意珠。戒珠亦爾。有八功德。一除生死闇。二定水充滿。三生長善法。四能放光明。五除身心病。六離法毒害。七憔悴福林令得茂盛。八能令眾生無損害心。

[0736b22] 經。微塵菩薩眾由此成正覺 釋曰。第二顯法。謂由此戒除惡修善得成正覺。

[0736b24] 經。是盧舍那至受持戒 釋曰。第二有五頌半誡聽勸持。此中有五。一有一行頌歎勝勸持。二有兩句勸持傳說。三有三句誡聽。四有兩行三句勸信。五有兩句結勸。此即第一歎勝勸持。上二句歎勝本身所誦此戒勝也。後二句勸持戒法尊重可以以頂戴。

[0736c01] 經。受持是戒已轉授諸眾生 釋曰。第二勸持傳說。欲令此戒盡未來際不斷絕故。轉授餘人。

[0736c04] 經。諦聽我正誦至木叉 釋曰。第三有三句誡聽。屬耳專注。領所說義。名為諦聽。

[0736c06] 經。大眾心諦信至已成佛 釋曰。第四勸信有三。一有三句信已當成佛。二有一行頌信戒具足。三有一行頌信同佛位。此即第一信已。當成佛信此戒故我當成佛。

[0736c10] 經。常作如是信至攝佛戒 釋曰。第二有一行頌信戒具足。由有此戒。所餘聲聞等一切戒品。悉皆具足。諸所有戒皆入此故。由此道理。一切有心皆應受佛戒。又普勸言。一切皆應受。如下經說。但解法師言者。盡受得戒。又一切皆有理佛性故。皆應攝受。

[0736c16] 經。眾生受佛至諸佛子 釋曰。第三信同佛位。謂因戒善合有處當來恒沙功德。於因說果。因同大覺。如涅槃經說。發心究竟二不別。如是應前心難當紹佛位名真佛子。

[0736c20] 經。大眾至我誦 釋曰。第五結聽。

[0736c21] 經。爾時釋迦牟尼至成無上覺 釋曰。自下第二廣釋戒相。有二。先因緣。後告諸下廣釋戒相。前中有四。一成道。二結戒。三放光。四集眾。成道中有四。一顯時。二辨名。三明處。四成道。爾時者顯時。謂已成佛時。正說戒時。已說心地時。釋迦牟尼佛者標名。釋迦姓也。牟尼別名也。佛德號也。釋迦此云能。劫初有王名平等意。姓剎帝利(云此田主)乃至彼有子孫王名茅草王。王有息名大茅草。如佛本行經第五說。大茅草王無子。以其王位付諸大臣。出家成就。四禪具足。五通得成。王仙壽命極長。至年衰老不能遠行。時彼弟子欲往東西求覓飲食。取好軟草安置籠裏盛。其王仙懸樹枝上。畏諸蟲獸來觸。王仙弟子去後有一獵師。遙見王仙謂是白鳥。遂即射之。仙既被射。有雨滴血出墮於地。即便命終。彼弟子來見彼王仙被射命終。復見血滴。焚燒王仙。將骨起塔。時雨滴血生二甘蔗牙漸漸高大。至甘蔗熟。日炙開剖。一莖生一童子。一莖生一童女。端政可喜。世間無雙。時諸弟子念言。今此兩童是王仙種。養護看視。報諸臣知。時諸大臣聞已歡喜。迎二童子。將還入宮。召解相師教教令占相。并遣作名相師云。此既日炙熟甘蔗開而出生故。一名善生。第二復名甘蔗生。又曰。炙甘蔗出亦名日種彼女因緣一種無別故名善賢童子。幼少年立以王女。至長大拜為第一妃王。第二妃絕妙端政生四子。一名金色。二名炬面。三名象眾。四名別成。其善賢妃唯有一子。名曰長壽。端政可喜。其善賢妃。至於王邊白言。大王。我今從大王乞求一願。王言。隨意。從心所欲。妃重白王言。大王自在若與我願不得變悔。王言。我與妃心之所願後若悔者。當令我頭破作七分。妃言。大王四子擯出於國。遣我所生子長壽為王。豈不善哉。至明清旦。王勅四子。今可出去。我治化內不得居住。時四子母母妹及大臣等白王言。乞我等隨王子去。王言。隨意。王子受王勅已向北方到雪山下。至山南面見下。寬平無諸坑坎。舊有一仙。名迦毘羅。在中居止。王子見已。於此造城治化。王召國師言。四子今在何處。答言。大王王子存北方。已生男女。大好治化。能立國計。是故立姓為釋迦。於迦毘羅仙處所住故。因城立名故名迦毘羅城。時三子沒後唯有一子在。名尼拘羅(此云別成)為王。王生一子。名曰拘盧。拘盧王生一子。名瞿拘盧。瞿拘盧王生一子。名師子類。師子類王生四子。一名淨飯。二名白飯。三名斛飯。四名甘露飯。有一女。名甘露味。其淨飯王以紹王位。還在父城。時迦毘城不遠復有一城。名曰天臂城。有一釋種長者。名為善覺。大富多財。如毘沙門王宮殿。無異時彼長者有八女。時王遣使迎取八女。至於宮已即納二女為妃。二女者。第一名意第。八名摩訶波闍波提(此云大惠)自餘六女。而與三弟(第一夫人生於太子)從此立姓名釋迦也。復云能。牟尼此云寂 三初坐菩提樹下明處。四成無上覺以顯成道。

[0737b19] 經。初結菩薩至之法 釋曰。第二結戒。先結。後釋名。此即結戒。謂。成菩提已結菩薩戒不同。聲聞待緣而結。又說心地後結菩薩戒。而言初者未制餘戒故。波羅提木叉者。此云別解脫。別別棄捨身語惡故名別解脫。言孝順者。謂戒功能起淳淨心。愛敬尊親。是謂孝也。如世典云。愛敬盡於事親。而德教加於百姓。又由戒故。遠離惡行。身心不惱。修習善品。名稱普聞。孝之始終故。言孝順父母。除已執見。隨順教令。隨時所須。是謂順也。又忠孝離惡。敬順修善。是謂孝順也。父母養育之恩。師僧導訓之恩。三寶救護之恩。所以於此須孝順也。又孝敬於諸佛。隨順於正教。言至道法者。六度四攝及菩提分法。此戒順彼。所以者何。由無悔等乃至發定惠諸善行故。

[0737c05] 經。孝名戒亦名制止 釋曰。第二釋名。謂遮惡順善。是謂孝也。制伏六根。遮七支惡。名為制止。

[0737c08] 經。即口放無量光明 釋曰。第三放光。欲說戒光明故。所以口放光也。有四因緣。是故放光。一照眾生苦。二生希有以。三感召有緣。四滅生死闇。

[0737c12] 經。是時百萬億至大國王 釋曰。第四集眾有二。先集眾。後聽法。此即眾集。集眾有五。一雜眾如言百萬億大眾。二菩薩眾。三梵眾。四六欲天眾。五國王眾。言梵天者。初靜慮有三天。一梵眾天。二梵輔天。三大梵天。第二靜慮處有三天。一少光。二無量光。三極光淨。第三靜慮處有三天。一少淨天。二無量淨天。三遍淨天。第四靜慮處有九天。一無雲天。二福生天。三廣果天。四無想有情天。并五淨居天。五淨居者。一無煩天。二無熱天。三善現天。四善見天。五色究竟天。過此淨居天。有大自在天。第十地菩薩生於彼天中(如瑜伽)正理二十一云。廣善所生故名為梵。此梵即大故名大梵天。由彼獲得中間定故。最初生故。最後歿故。威德等勝故。名大梵。大梵所有所化所領故名梵眾。於大梵前行列侍衛故名梵輔。自地天內光明最小故名少光。光明轉勝量難測故名無量光。淨光遍照自地處故名極光。淨意地樂受說名為淨。於自地中此淨最少劣故名少淨。此淨轉增量難測故名無量淨。此淨周普故名遍淨。以下空中天所居地如雲密合故說名雲。此上諸天更無雲地。在無雲首故說無雲。更有異生勝福方可往生故說名福生。異生果中此最殊勝故名廣果。離欲諸聖以聖道水濯煩惱垢故名為淨。淨身所止故名淨居。繁謂繁雜。或謂繁廣。無繁雜天中此最初故繁廣。天中此最劣故說名無繁。已善伏除。雜修靜慮。上中品障。意樂調柔。離諸惱熱。故名無熱。或令下生煩惱名熱。此初遠離得無熱名。已得上品。雜修靜慮。果德易彰。故名善現。雜修定障。餘品至微。見極清徹。故名善見。更無餘處。於有色中能過於此。名色究竟。或此已到眾苦所依身最後邊名色究竟(如正理二十一說)第十地菩薩。具足神通。所化自在。於境無滯。名大自在。六欲天者。一四大眾天。二三十三天。三夜摩天(此云時分)四覩史多天(此云知足)五樂變化天。六他化自在天。一一解釋如論應知。十六大國者。如長阿含經第五云。一央伽國。二摩竭國。三迦尸國四居薩羅國。五跋祇國。六末羅國。七支提國。八跋沙國。九居樓國。十解闍羅國。十一阿濕波國。十二娑蹉國。十三薩羅娑國。十四乾陀羅國。十五劍浮沙國。十六阿梨提國。勘又毘婆沙論第一百二十五云。十六大國者。謂央伽國。摩揭國。迦尸國。憍薩羅國。佛栗底國。末羅國。奔達國。蘇噏摩國。頞縛迦國。頞飯底國。葉筏那國。劍跋闍國。俱盧國。般遮羅國。筏蹉國。戍洛西那國。

[0738b02] 經。合掌至心至於戒 釋曰。第二聽法。

[0738b03] 經。佛告諸菩薩言至自誦佛法戒 釋曰。第二正釋戒相有二。一略歎勸持。二佛告下正釋戒相。前中有二。一略歎勸持。二佛子諦聽下教所被機。前中有三。一勸誦。二歎德。三是故大眾下結勸誦持。前中有二。此即第一顯佛自誦。謂佛世尊憶昔有思。所以常誦。又攝益他。故自誦出。

[0738b10] 經。汝等一切至亦誦 釋曰。第二勸他誦。初發心者。謂十信也。十發趣者。謂十解位決定發趣畢竟不退。名為發趣。如上經說。諸佛當知堅信忍中十發趣心向果。一捨心。二戒心。三忍心。四進心。五定心。六惠心。七願心。八護心。九喜心。十頂心。十長養者。謂十行位修習法空。長養善品。如上經說。諸佛當知。從此十發趣入堅諸忍中十長養心向果。一慈心。二悲心。三喜心。四捨心。五施心。六好語心。七益心。八同心。九定心。十惠心。十金剛心者。謂在十迴向。如上經說。從十長養心入堅修忍中十金剛心向果。一信心。二念心。三深心。四達心。五直心。六不退心。七大乘心。八無相心。九惠心。十不壞心。諸佛當知。從是十金剛心入堅聖忍中十地向果。一體性平等地。二體性善惠地。三體性光明地。四體性爾焰地。五體性惠照地。六體性華光地。七體性滿足地。八體性佛吼地。九體性花嚴地。十體性入佛境界地。第一十發趣中捨心者。一切捨國土城邑田宅金銀明珠男女己身有為諸物。一切皆捨無為無相我人知見假會合成。乃至廣說。戒心者。若佛子戒非非戒無受者十善戒無師說法欺盜。乃至邪見無集者慈良正直正實正見捨喜等。是十戒體性制心八倒。一切性離一道清淨。忍心者若佛子無相惠體性。一切虛空忍一切處。忍名無生行忍。一切處得名如苦忍。乃至廣說。進心者。若佛子。若四威儀。一切時行伏空假會法性。定心者。若佛子。寂滅無相行無量心三昧。凡夫聖人無不入三昧。體性相應。一切以定力故。我人作者受者一切轉見性。是障因緣散風動心靜惠觀一切假合名。乃至廣說。惠心者。若佛子。空惠非無緣知體名心分別一切法假名。乃至以惠為首。修不可說觀惠入中道一諦。願心者。若佛子願大求一切求。大求者謂求無上正等大菩提。一切求者謂求一切行。護心者。若佛子染三寶染一切行功德使外道八倒惡見不嬈正信滅我縛見縛等。喜心者。若佛子見他得樂常生喜悅。頂心者。若佛子是人最上智滅我見輪。此中最上智者。謂無我智滅我見故。一切諸見皆隨寂滅。第二十長養以慈心者。若佛子常行慈心生樂因已。於無我智樂相應觀。入諸受相行識色等大法中無生無住。乃至廣說。此中慈者於無樂有情欲與樂故。樂相應心作意思惟。悲心者。若佛子以悲空無相悲解行道自滅一切苦。於一切眾生無量苦中生智等。此中悲者拔眾生苦。由無緣大悲普於一切怨親及中庸境。修平等心度彼諸苦。喜心者。若佛子悅喜無生心時種性體相道智空空喜心不著我所。喜一切眾生起空入道捨惡知識求善知識。示我好道。使諸眾生入佛法家中。當起歡喜入法位中。捨心者。當生捨心。無造無相空法中。如靈空於善惡有見無見罪福二中平等。一照非人非我所心而自他體性不得為大捨。乃至自身血害手足一切捨而無生心。當修其捨施心者。能以施心財施法施教導一切眾生。內身外身國城男女田宅皆如如相。如語心者。謂入體性愛語三昧第一義諦法語實語皆煩一語調和一切眾生發起善根。利益心者。謂觀行七財前人得利故。益受身命而入利益三昧現一切身口語。同心者。謂法以道性喜劫同空無生法中。以無我智同生無二。而現無量隨類形身入諸六道一切事同。定心者。謂心靜緣於我所法心動轉逆順出入故當入百三昧。惠心者。謂觀邪見結患等轉無決定體性順忍空同故。乃至是心入空空道發無生心。第三十金剛心。信心者。謂一切行以信為首。眾德根本。不起外道邪見之心。結有造業。不受入心。心空故信信寂滅名無相信。念心者。謂當六念。當念佛法僧戒天施第一義諦空無著無解。迴向入法界智惠。深心者謂第一義。於實法空智照有實諦。因緣中道名為實諦。假名諸法我人主者名為世諦。於此二中深深入空。深深解脫。一達心者。謂順忍一切實性無縛無解一切空。空名為通達一切法空。直心者直照取緣神我入無生智。教化一切眾生。轉一切眾生皆薩婆若空直真性直行(直者正也)不退心者。不入一切凡夫地。不起新長養諸見。亦復不起習因相似我人入三界業。獨大乘心者。解脫一空故。一切行心名一乘任用戴用。度三界河。趣入佛海。無想者。妄想解脫照般若波羅蜜無二。一切結業三世法如如。乃至皆同無生空故無相心。如如惠者。謂無量法界無集無受生生生煩惱。而不轉一切法門一切賢所行道一切聖所觀法所有亦如是。一切佛教化方便法義皆集在心中。不壞心者。入聖地智近解脫得道正門明菩提心伏忍順空八魔不壞眾聖摩頂。諸佛勸發入摩頂三昧。放身光照十方佛土入佛儀神出沒自在。第四十地。體性平等地者。謂真法化一切行花光滿足四天果住佛淨土。無量大願辨才無畏生佛家坐佛性地。一切障礙凡夫因果畢竟不受大樂歡喜。從一佛土入無量佛土。從一劫入無量劫。乃至廣說。體性善惠地者。謂清淨明達一切善根。所謂慈捨惡觀四諦法度眾生苦。體性光明地者。謂以三昧解了智知三世一切法門。所謂十二分教。總持辨才心心行空乃至廣說。體性爾炎地者。謂爾炎真俗不斷不常修習覺品。入善權方便化一切眾生。使見佛體性常樂我淨。體性惠照地者。謂此地中有十力品起一切功德行。體性花光者。地如上經說。能於一切世界中十神通明智品。以示一切眾生種種變化天眼明智知三世國土中微塵等一切色分分成六道。以天耳智知十方眾生苦樂音聲。以天身智知一切色非色非男非女形。於一念中遍十方三世國土劫量微塵身。以天他心智知十方三世眾生所行。以天人智知十方三世一切眾生宿世事。以解脫智知十方三世眾生解脫。斷除一切煩惱若多若少。以天定心智知十方三世國土中眾生心定不定。以天覺智知一切眾生已成佛未成佛。知十方佛心中所為說法。以天念智知百劫千劫中一切眾生受命久近。以天願智知一切眾生賢聖十地。三十心中一一行願體性滿足地。謂十八聖人智品下地所不共。謂十八不共法智分。體性佛吼地者。謂入法王位三昧。其智知佛佛吼三昧故。大明定行常現在。可以法藥施一切眾生。為大法師破壞四魔。法身化化入佛境界。體性花嚴地者。如經言。以佛威儀如來三昧自在王定出入無時於十方世界中百億四天下一時成佛轉法輪。體性入佛界地者。謂其大惠空空復空。如虛空平等智法同法性故名如來。爾時生寶蓮花上。一切與受記。歡喜法身手摩其頂。同見同學菩薩異口同音讚歎無二。

[0739c22] 經。是故戒光至非無因故光 釋曰。第二歎德有三。一辨勝因。二光非青等下離相。三諸佛之本原下歎用。此即第一辨勝因。言戒光者。有其二義。一佛世尊常誦持故。欲說戒時有光明出。二所說戒能闍破故。假立光稱以戒能破破戒垢故。有緣者。謂此戒法三無數劫修習圓滿因所生故。非無因故。光者謂遮無因論。又有緣者。佛大慈悲本願因緣力有情感佛增上緣力。是故戒光從佛口出。如是光明必有因緣。非無因緣。而有此光。又欲說菩薩戒光因緣故。光非無因緣。

[0740a04] 經。光非青至非因果法 釋曰。第二離相有三。一非色心。二非有無。三非因果。此復有二。一如是戒法不離法界。非青黃等。謂此戒法從因緣起。猶如幻事。非實有性。故非色心。又非有無者。因緣生故。非定實有。亦非定無。如幻有故。無定性故。非實因果。二此無表戒法處所攝。非青黃等。亦非緣慮心心法攝。無實體性故。言非有而假建立。非如菟角。故言非無非如所執有故。言非有因緣生故。名為非無。體非實有故非實因果。此中應言非因緣果法非無因果。而准可知。略而不說。

[0740a16] 經。諸佛之本原至根本 釋曰。第三歎用。雖非實因果。而能生諸佛菩薩種種功德故。言本原等。

[0740a19] 經。是故大眾至善學 釋曰。第三結勸誦持。有如上說殊勝功能。是故汝等應持善學。

[0740a21] 經。佛子諦聽至第一清淨者 釋曰。第二顯教所被機。此戒寬廣不同聲聞。唯人男女能受具戒。非天龍等能受此戒。今大乘戒。廣攝有情。皆入此戒。問云。何八部受菩薩戒耶。答。若八部中先已發心。亦得受戒。言八部者。謂天龍等八。又四天王各領二部名八。金剛神者。謂金剛密迹力士。雖是菩薩。而願力故受金剛神身。具如金剛密迹經說。變化人者。謂諸龍等變為人受戒。

[0740b01] 經。佛告諸佛子言至木叉 釋曰。第二正釋戒相。先重後輕。重中有三。一標章。二別釋。三勸持。前中有三。一標章。二勸學。三勸持。此即標章。然十波羅夷略作十門。一釋名。二辨體。三種數。四廢立。五犯境。六輕重。七犯相。八自他。九犯因。十受果。第一釋名。先通後別。通者十是數名。波羅夷者。梵音波羅市迦。此云他勝處。他有四種。一煩惱違性。名之為他。二不善業道。違善戒品故名為他。三魔王名他。損善行故。四惡趣名他。不如意故。若人犯十重。即他所勝他勝依處名他勝處。是依主釋。言別名者。至文當釋。第二辨體者。殺盜婬沽。以不善身業為自性。妄語說過自讚誹謗。如是四種。不善語邪見以為自性。此中妄語即妄語。若謗三寶邪見虛語誑語為自性。說過是麁惡語性。自讚虛誑及麁惡語為自性。慳貪瞋恚如次貪嗔業道為性(此即意業)說過是離間語。且依前釋。第三種數差別者。或有處說四種他勝處。謂後四種。如瑜伽論第四十說。或有處說六重。謂此前六。如優婆塞戒經說。或有處說有八重。謂比丘四重及此後四。如善戒經。或說十重。即如此經及本業瓔珞經說。又于填三藏云。波羅摩吉羅經。此云極淨釘經說。十根本罪。同此經說。而未翻譯。問。何故如是經論不問。答。如來對機制立學處說四六八十。不可會釋。又最後四犯即成重。名他勝處。餘六不爾。於此亦有作而不犯。如前持犯。已廣分別。沽酒說過。通犯不犯。由此道理。前之六種。名隨順他勝。非根本重。而說六重者。為化在家。新學菩薩。漸令遠離對二十四戒假立重名。又善戒經。若諸比丘受具戒已受菩薩戒故。說八重。今此經中通說根本隨順他勝處說十他勝法各據一義乎不相違 第四廢立者。十不善業中。何故重中不說雜穢語。答。過失輕故。問。若殺生者皆是他勝處說。他勝處亦殺生耶。答。應作四句。或有殺生而非他勝處。謂誤殺生。此唯方便。非他勝處。及起慈心。而行殺生。如說國王殺五百婆羅門而無殺罪。亦非他勝。或有他勝而非殺生。謂餘九重。第三句者謂不善心故意殺生而不誤者。第四句除前相。如殺生對他勝處有其四句。乃至說過四句亦爾。問。為利養自讚毀他皆是他勝處。設他勝處亦是為利養自讚毀他耶。答。應作順前句答。若為利自讚毀他皆是他勝處。自有他勝處而非自讚毀他。謂餘他勝處。後之三戒應知亦爾。問。說過與謗僧有何差別。答。說過但說過而不謗無。若謗僧寶撥彼功德而不說過。第五犯境復有五種。一情非情境。二凡聖境。三漏無漏境。四勝劣境。五因果境。第一情非情境者。此十戒中。盜及誹謗通情非情。謗無因果通非情故。餘八有情境。又偷盜罪通情非情。餘九唯有情。又釋。慳貪嗔沽酒亦通二境。謂所對是有情。所沽所慳是非情。故今依前釋。雖有非情。嗔而非他勝。雖行婬死屍而不損他。非他勝處。第二凡聖境者。此十種戒皆通凡聖。沽酒戒中通犯凡聖。未離欲聖者亦有飲故。言凡境者。唯於四趣除捺落迦。第十謗戒通三界天。餘九唯於欲界。第十通凡者。通謗凡聖故。又唯聖非凡。第三漏無漏境者。說過毀他及誹謗戒通漏無漏境餘於有漏境雖有殺人者。而殺色身故。第四勝劣境者。九皆通二境。第十於勝境。第五因果境者。佛地名果。餘即名因。前六種戒唯於因境。後之四種通於因果。又釋。第十通於因果境。餘三因境。以彼不能惱世尊故。第六輕重者。若依業道判輕重者。前四後三是最重。業道性故。說過自讚次重。是麁惡語。業道性故。沽酒最輕。非業道性故。問。前四後三。何者為重。答。第十最重。又前四輕。亦許菩薩行前四故。後四最重。不應行故。問。答爾何故先說殺戒。乃至第十謗戒。答。麁細次第說。相麁先說。相細後說。相非輕重次第。第七犯相者。謂非梵行說過。毀他誹謗始行即犯殺生必持。彼命終已方成他勝。非動加行即成業道。盜妄語亦爾。所餘三種。非初非後。在中成犯。又釋婬說過。毀謗沽酒初行即犯。餘如前說。有言。婬始成犯。殺終成犯。餘於中犯。此不應理。說過等四行即有犯。如何待終。是故前說於理為善。第八自他犯者。慳貪瞋慧非梵行。二種唯自非他。所以者何。慳貪業道必無使他而行犯故。使他行時非自貪故。如貪嗔亦爾。所餘七種皆通自他。問。若自行殺亦教他殺。設教他殺亦自行殺耶。答。應作四句。或自行殺而非教他殺。謂有自殺而非使他故。或有教他殺而非自殺。如遣使殺。而自行餘業。第三句者。謂自行殺。亦使人殺。俱非者。謂除前相。如殺生有四。偷盜欲行沽酒亦爾。皆應作四句。問。若自妄語亦教他耶。設教他妄語亦自妄語耶。答。應作順後句答。若教他妄語必自妄語。教他之時必誑語故。有自妄語而非教他。如妄語戒說過自讚誹謗亦爾。皆作順後句。此依對一境說有對別境四句。問。頗有一時觸殺盜二罪耶。答。有謂使他盜自行殺等。問。頗有一時結殺盜婬三罪耶。答。有謂。遣使殺盜自行欲行。或自行殺盜遣使欲行。問。頗有一人一時觸四罪耶。答。有謂。遣使行殺盜婬行目虛誑語等。問。頗有一時觸五罪耶。答。有謂。遣使殺盜婬沽酒自行妄語。乃至有一時觸九罪。謂。自行慳貪遣使行殺等八。必無一時觸十罪者。謂以貪嗔二唯自犯故自行貪行遣使行餘八除嗔自行嗔時遣使行餘除貪如是等隨應當知。第九犯因者。謂十他勝處由三因犯。所謂貪嗔癡。此中沽酒貪為方便。由貪究竟殺生三為方便。由嗔究竟如殺生瞋恚亦爾。偷盜之為方便由貪究竟如盜欲行慳貪亦爾誹謗三為方便由癡究竟癡增上故。又由究竟由此妄語癡究竟故妄語說過毀他三為方便。於三種中隨一究竟。此中殺由貪方便者。為皮肉故。瞋恚方便者。為報怨等故。由愚癡方便者。為求生天祭祀廟等所餘盜等如應當知。第十受果者。如下經說。若有犯者不得現身發菩薩亦失國王位轉輪王位。乃至當住妙果一切皆失墮三惡道中。二劫三劫不聞父母三寶名字。至文廣說。

[0741b29] 經。若受菩薩至今學 釋曰。第二勸學。

[0741c01] 經。已略說至敬心奉持 釋曰。第三勸持。

[0741c02] 經。佛告佛子至呪殺 釋曰。第二別釋戒相。此即第一不殺學處有八門。一釋名。二制意。三殺緣。四輕重。五得果。六對治。七殺境。八釋本文。釋名者。謂出入息凡名之為生。斷彼相續。令不復生。故名殺生。制止殺業令不生故。名為不殺。是依主釋。第二制意者。略說有十緣。一者。一切有情皆悉愛惜命殺違彼情制立學處。如大智論第十五云。現前眾生各各惜命。是故佛言。莫奪他命。若奪命。世世受苦痛。二者殺為最重故。制不殺。如彼論云。復次殺生罪中最重。何以故。人有死急不惜重寶活命為先。譬如價客入海採寶。垂出大海其船卒壞。珍寶失盡。而自慶言。幾失大寶。眾人怪言。汝失財寶。云何而言幾失大寶。答言。一切寶中人命為重。為命求財。不為財求命。是故世尊十不善業道中殺罪最初。五戒之中殺為第一。三者不殺生得大福利。是故制之。若不殺生。得無怖畏。所以者何。我無害他。他無害我。如論。好殺之人有命之屬皆不憙見。若不好殺。一切眾生皆樂依附。又殺生。人今世後世受種種身心苦痛。不殺之人無此眾難。是為大利。四者生大功德。是故制之。謂。若有人。受不殺戒。從今日不殺一切眾生。是於無量眾中生。以所愛重物施與所得功德。亦復無量。如佛言。有五大施。何等為五。一不殺生。是最大施。不盜不婬不妄語不飲酒亦爾。五者殺違慈定。是故制之。如智論云。行慈三昧其福無量。水火不害。力兵不傷。一切惡毒。所不能中也。六者殺生有十過罪。是故制之。如佛語難提迦優婆塞言。殺生有十罪。一心常懷毒。世世不絕。二眾生增惡眼所不憙見。三常懷惡念思惟惡事。四眾生畏之如見蛇虎。五睡眠時心怖不安。六常有惡夢。七命終之時狂怖惡死。八種短命業。九身壞命終墮泥犁中。十若出為人當在短命。七者違大悲心。是故制之。謂。一切菩薩大悲為本。由此大悲。能超二乘殺遮大悲。令不生長故。八違無畏施。是故制之。九違攝眾生。是故制之。十違本願故。是故制之。菩薩發願言。度諸有情殺違彼願故。第三殺緣者。如集論云。以五緣故分別其戒相。謂事故。意樂故。方便故。煩惱故。究竟故。雜集釋云。殺生事者。謂有情數。意樂者。謂此於彼必害意樂。方便者。謂為害故加刀杖等。煩惱者。謂貪等。究竟者。謂彼眾生由方便故。或無間死。或後時死。解云。此中意言必具五緣。成本業道。隨闕一緣。唯方便業。非根本也。有情數者。謂彼所殺是有情數方成本業。於非有情。雖加刀杖。而非殺生根本業道。闕第一緣故。言彼想等者。亦有二種。一於彼有情起彼有情想。二起害意樂。於彼有情起彼想者。復有二義。一於有情中起有情想。二於彼有情起彼有情想。方便業道。於有情中起有情想者。謂。簡於非情起有情想。又簡於有情起非有情想。所以者何。於非有情起有情想。謂是有情行殺生行。又於有情起非有情想。謂是草木起殺加行而無殺生根本業道想顛倒故。言於彼有情起彼有情想者。謂簡於張起王等想。雖行殺業而非殺生根本業道。以想倒故。如瑜伽論第九說。作用顛倒去。謂如有一於餘眾生思欲殺害。誤殺餘者。當知此中雖有殺生。而無殺生罪。然有殺生種類殺生相似同分罪生。若不誤殺其餘眾生。然於非情加刀杖已謂我殺生。當知此中無有殺生。無殺生罪。然有殺生種類殺生相似同分罪生。如殺生業道。如是不與取等。一切業道。隨其所應作用顛倒應知。解云。此中有三方便罪。一於彼有情起餘有情殺。是重方便。二於有情中起非有情想殺。是中方便。三於非有情起有情殺。是輕方便。不損命故。問。菩薩戒中殺生根本業道皆他勝處。設殺他勝處皆殺根本業道耶。答。自有兩釋。一云。殺他勝處皆殺根本業道。有殺根本業道而非他勝處。謂未受戒者殺。二云應作四句分別。殺生業道。有殺生根本業道。而非他勝處。謂未受戒者殺生業道。自有他勝。而非殺生根本業道。如餘有情起餘有情想而行殺生。此想倒故。非根本業。而違悲愍行殺業故。成他勝處。以諸菩薩於一切有情起大悲心。而於有情無悲愍心起殺害意故。成他勝處有亦根本業。亦波羅市迦。謂具戒者殺生業道。第四句者除前相。第二於彼起害意者。謂簡無殺意。而誤殺眾生。闕第二緣非他勝處。唯是輕方便。第三方便者。謂加刀仗。此簡唯有思念。未發加行。非殺業道。加行未發。彼未死故。問。豈不無加行亦成業道。如仙人意憤而殺諸生故。二十唯識云。意業最重。答。仙人意憤義等教他。彼於有情心無所顧。非人敬彼知有惡心動身為殺彼成業道。問。以何表業令鬼知心。答。彼起意憤身語必變。或由呪呾必動身語。而唯識言。意業重者欲顯諸業意為本故。不謂仙殺唯有意業意憤方便而起殺故。從本勝因名之為重。聖教皆言。殺生業道。是身業故。又釋。此中意憤方便而殺彼生。唯有無表而非表業唯識。論云。意業最重故。唯於意業假立殺無表。言煩惱者。謂貪嗔癡簡善心殺非業道故。諸菩薩住大悲心行殺生非業道故。如昔國王殺五百婆羅國而無殺罪今三煩惱。或具或不具以為方便由嗔究竟 言究竟者。謂所殺者命終之後方成業道。彼命未捨。不成業道。唯是方便。由此道理。彼能殺者。前死俱時死皆不成業。所依異故。第四輕重者有二。一據所殺。二依殺心。據所殺者。如涅槃經第十五說。上殺者父母乃至阿羅漢辟支佛畢竟菩薩。中殺者。謂從凡夫人乃至即那含是名中。下殺者。謂三惡道。解言。畢竟菩薩者。十解以上畢竟不退故。或初地以上殺即那含等不成逆故。名為中殺。殺三惡道非道器名為下殺。問。云何殺地獄。答。據殺意樂故名下殺。不心殺。彼又獄卒等有時殺彼故。前釋為好。瑜伽論說。那落迦等。非自他害故。第二由心者。謂能殺心有三品故。彼殺生業成下中上。第五得果者。謂殺生故墮三惡趣。此彼異熟果殺有上中下。如其次第生那落迦傍生鬼趣中。等流果者。若生人間。得命短促。增上果者。一切外事之少光澤。具如雜集論第七。第六對治者。謂大慈悲。若別說者。如十地經第四言。是菩薩復於一切眾生中生安隱心。愛樂心。慈心。悲心。矜愍心。利益心。守護心。我心。師心。生尊心。釋論云。依增上悲復為念眾生故生十種心。復次此心為八種眾生故生。一者於惡行眾生欲令種善行。如經安隱心故。二者於苦眾生欲令如樂具不盡故。如經樂心故。三於怨憎眾生不念加報。如經慈心故。四者於貧窮眾生欲令遠離彼苦。如經悲心故。五者於樂眾生欲令不放逸。如經憐愍心故。六者於外道眾生欲令現信佛法故。如經利益心故。七者於同行眾生欲令不退轉。如經守護心故。八者於一切攝菩提願眾生取如己身。是諸眾生即是我身。如經我心故。生餘二心者。觀彼眾生乘大乘道進趣集具足功德。如經師心故。生尊心故。總說意者。謂諸菩薩以大悲心乃至命難救眾生苦。是為殺對治。如昔鵝吞玉珠。比丘見而為救彼命。乃至命難而不報知。又如菩薩鹿王愍懷身鹿化彼命死。又如鹿王以身為橋。度諸禽獸。力盡致死。如尸毘王救鴿捨身。薩埵王子救虎捨命。如是等類。不可具述。此即菩薩以大慈悲救眾生苦對治殺心。第七辨境者。有二。一可殺境。二起戒境。可殺境者。除色無色天。一切地獄一切中有。佛及第八地以上菩薩所餘有情。皆可殺境。然不律儀者。於一切有情得殺生罪惡阿世耶無分限故。得戒境者。於一切有情得不殺戒。所以者何。於諸有情起善意樂無分限故。是故此中對一切有情制不殺戒。第八釋本文有四。一唱機。二制戒相。三是菩薩下勸修對治。四而自恣下結業道名。此即第一初相汎論殺生。謂奪彼命如是殺生大小通制而少差別。謂聲聞教於一切時唯制不開。菩薩戒中若有利益開許亦殺。如瑜伽論四十一說。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善權方便為利他故。於諸性罪少分現行。由此因緣。於菩薩戒無所違犯。生多功德。謂如菩薩見劫盜賊。為貪財故。欲殺多生。或復欲害大德聲聞獨覺菩薩。或復欲造多無間業。見是事已發心思惟。我若斷彼惡眾生命當墮地獄。如其不斷無間業成當受大苦。我寧殺彼墮於那落迦。終不令其受無間苦。如是菩薩意樂思惟。於彼眾生。或以善心。或無記心。知是事已為當來故。深生慚愧。以憐愍心而斷彼命。由此因緣。於菩薩戒無所違犯生多功德。問。殺生業道於何時成。為所殺生住死有位能殺生者。成根本業道。為待死後成業道耶。解云。決定死後方成業道。若住死有時成業道者。能殺與所殺俱時捨命。亦應成業道。而不許然。故知死後方成業道。有言。依薩婆多。云如前無異。若依大乘。所殺有情住死有時。能殺生者得成業道。所以者何。過去無體。對何有情得成業道。故知所殺住死有時。能殺生者得成業道。無實眾生及實命根而壞和合故成業道。彌勒所問經論第二卷云。問。無命可殺云何斷命得罪。答。雖無實命。斷和合體。名為殺生。問。害何世蘊名為殺生。過去不可害。已滅無故。未來不可害。未生無故。現在不可害。剎那不住。不待害緣。自然滅故。解云。以現在世刀等緣故。遮未來蘊令不生起。故言殺生。如彌勒所問論云。有人說言。住現在世壞未來世和合蘊體。問。自斷命者成業道不。解云。不成業道。故彌勒所問論云。問。以何義故。自斷命者不得罪報。答。以無可殺者故。此明何義。答。有他人是可殺者。能殺生人得殺生罪。以自殺者無可殺境。即更無殺者故。自斷命不得惡報。問。自殺身者。發起殺心。斷人命根。破壞五陰。捨離人趣。殺業成熟。何故不得殺生罪報。答。若爾阿羅漢人得殺生罪。以死相羅漢自害其身斷己命故。彼阿羅漢亦應獲得斷命之罪。而彼無罪。以離嗔心故。言佛子者。是唱機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得佛法分又紹佛位。經若自殺至呪殺。第二戒相。先舉過。後制戒。前中有三。初有六句。辨殺相。次一句顯殺業。後四句明緣。自殺者。謂自行殺。教人殺者。謂遣使殺。方便殺者。謂藥等殺。又勸殺等。讚歎殺者。謂讚歎言投巖而死心得生天等。呪殺者。謂人誦呪咀鬼神敬彼而殺彼怨又呪死屍令殺怨家。

[0743c24] 經。殺因殺緣殺法殺業 釋曰。第二顯緣。殺法者。謂依先師法而行殺生。此復云何。此有二。一有外道經書云。殺羊祠天得生天上等。二有外經書說。諸苦行必得生天等。如大莊嚴論第五言。我昔曾聞。有婆伽利人。至中天竺國。王即用彼人為聚落主。於聚落中多諸婆羅門有親近者。為聚落主說婆羅陀書。說陣戰死者命終生天。投火死者亦生天上。又說。天上種種快樂。辭章巧妙而作是說。使聚落主心意駭動。謂必有是。即作火坑聚香薪[卄/積]。作婆羅門會。諸人雲集時。聚落主將欲投火。此聚落主與一釋種比丘先共相識。來至其家。見聚落主。於其家中。種種莊嚴。比丘問言。欲作何等。聚落主言。我欲生天。比丘問言。汝云何去。答言。我投火坑便得生天。比丘問言。汝體知天道不。答言。不知。比丘問言。汝若不知。云何得去。忉利天上。去此三百三十六萬里。無人引導。何由至彼。若天上樂者。彼上座婆羅門。年既老大。貧於財物。其婦又老。何不將去共向天上。主聞此語已。即便前提上座婆羅門手。欲共投火俱向天上。時婆羅門挌不肯去。主見婆羅門不欲入火。即說偈言。

 斯諸婆羅門  樂為殺害事
 是故我捨離  當入於佛法

[0744a19] 比丘知彼心已。即為說法。乃至廣說。如是等書。名為殺法。殺因者。謂貪嗔癡及方便思。殺緣者。謂羅網等。殺業者。謂動身手等。

[0744a22] 經。乃至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殺 釋曰。第二制戒。然此所殺有其三品。謂上中下。如涅槃經十五說。上殺者。父母乃至阿羅漢辟支佛畢定菩薩。中殺者。從凡夫乃至阿那含。是名中殺。下殺者。謂三惡道。此中十解以上菩薩。名畢定菩薩。又初地以上。名為畢定。若殺三品皆他勝處。殺下三果及凡夫人。是重非逆。而下經說殺聖人名逆者。蓋阿羅漢辟支佛畢定菩薩名為聖人。殺三惡趣自有兩釋。一云。殺惡趣非重。如四分云。殺人是波羅夷。一云殺傍生等。是他勝處。所以者何。謂諸菩薩於一切有情平等慈悲無勝劣故。如經說。乃至一切有情命者。如是二釋後釋為善。而四分等是聲聞戒。今顯菩薩戒故不相違。言有命者。瑜伽說。與壽和合現在活故。名為命者。

[0744b09] 經。是菩薩至方便救護 釋曰。第三勸修對治有三心。一慈悲心。二孝順心。三方便救護心。慈悲心者。如花嚴經說。為一一眾生故。阿鼻地獄中無量劫燒煮。心淨如最勝。又大智論第十九言。當觀老病死一切無勉者。當起慈悲心。云何惡加物孝順心者。謂孝上順下而化眾生。言孝上者。謂於有德有恩有情恭敬供養。言順下者。隨順所化種種機宜而饒益之方便。救護者。謂四攝方便。四無量方便。救護眾生。如大乘莊嚴論第九云。如人有一子有德生極愛。菩薩於一切起梵勝過彼。(慈悲為梵勝)又彼十二云。菩薩於眾生似母於子作五饒益。一懷胎。二出生。三長養。四防害。五教語。菩薩亦爾。等心向眾生。二生之於聖地。三長養諸善根。四防護諸惡作。五教習以多聞。又似父於子五種饒益。一下種子。二教工巧。三為娉室。四付善友。五為絕債不為後償。菩薩亦爾。一令信起為聖體種子。二令學增上戒定以為工巧。三令得解脫喜樂以為娉室。四令勸請諸佛以為善友。五為遮諸障礙以為絕債。又似同侶於己作五饒益。一與樂。二與利。三恒與樂。四恒與利。五永不離。菩薩亦爾。又似健奴為主作五饒益。一極諸所作。二得不欺誑。三忍諸打罵。四作事精好。五善巧方便。菩薩亦爾。一成就眾生。二開示出要。三忍諸惡事。四與世間樂。五與出世利。乃至廣說。此中意說。臨其下類似父母恩。上順勝者同於健奴。於其同類顯同侶相。是為菩薩孝順方便救護眾生。以能救護無救有情故。言救護。言無救者。謂孤獨故。如十地論第五卷云。是中無救者。以孤獨故。孤獨無救。喻有九種。一恒常貧窮孤獨無救。二三毒之火熾燃不息孤獨無救。三閉在三有牢固之獄孤獨無救。四當為煩惱諸稠林所覆孤獨無救。五無正觀力孤獨無救。六遠離善法心無喜樂孤獨無救。七失諸佛妙法孤獨無救。八常順世流孤獨無救。九失涅槃方便孤獨無救。廣說如彼解云。菩薩能救如是九種無救有情故。言方便救護。四攝方便者。謂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如瑜伽菩薩地說。

[0744c20] 經。而自恣意至波羅夷 釋曰。第四結罪名。問曰菩薩一念有漏戒有幾許福。答。初發菩提心菩薩一念淨戒。能勝一切二乘淨戒。何況餘者。如大般若經第五百八十六說。又滿慈子。假使世間一切有情皆成就十善業道。彼所有戒。於發無上正等覺心諸菩薩眾初發心時一菩薩戒。百分不及一。乃至鄔波尼殺曇分不及一。廣說乃至。滿慈子問舍利子言。云何菩薩有漏淨戒。唯求自利。迴向涅槃。菩薩淨戒普為度脫無量有情。迴向無上正等菩提。是故菩薩所有淨戒。能勝二乘無漏淨戒。此中勤心守護不殺之戒。如大智論十五說。為持戒故。不惜身命。以護淨戒如一須陀洹。一人生屠殺家年向成人。應當修其家業。而不肯殺。父母與刀并一口羊閉著室中而語之言。若不殺羊不令汝出得見日月光。兒自思惟言。我若殺此一羊。便當終為此業。豈為身故作此大罪。便以刀自殺。父母開門見羊在一面立。兒已命終。當自殺時即生天上。

梵網經述記卷第一      真如本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85 冊 No. 2797 梵網經述記卷第一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林忠鈺大德輸入,北美某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tripitaka | about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