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5n1509_003 大智度論 第3卷
■ CBETA 電子佛典集成 » 大正藏 (T) » 第 25 冊 » No.1509 » 第 3 卷 ▲上一卷 ▼下一卷 前往第 卷
[0075c13] 【經】
[0075c13] 住王舍城。
[0075c13] 【論】
[0075c13] 今當說。
[0075c13] 問曰:
[0075c13] 何以不直說般若波羅蜜法,而說「佛住王舍城」?
[0075c15] 說方、時、人,令人心生信故。
[0075c15] 云何名「住」?四種身儀:坐、臥、行、住,是名住。
[0075c16] 又以怖魔軍眾、自令弟子歡喜入種種諸禪定故,在是中住。
[0075c18] 復次,三種住:天住、梵住、聖住。六種欲天住法,是為天住。梵天等乃至非有想非無想天住法,是名梵住。諸佛、辟支佛、阿羅漢住法,是名聖住。於是三住法中,住聖住法;憐愍眾生故,住王舍城。
[0075c22] 復次,布施、持戒、善心三事,故名天住。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故名梵住。空、無相、無作,是三三昧名聖住。聖住法,佛於中住。
[0076a03] 復次,四種住:天住、梵住、聖住、佛住。三住,如前說。佛住者,首楞嚴等諸佛無量三昧、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一切智等種種諸慧,及八萬四千法藏度人門。如是等種種諸佛功德是佛所住處,佛於中住。
[0076a08] 「王舍城」者。
[0076a08] 問曰:
[0076a08] 如舍婆提、迦毘羅婆、波羅[木*柰]大城皆有諸王舍,何以故獨名此城為王舍?
[0076a10] 答曰:
[0076a10] 有人言:「是摩伽陀國王有子,一頭,兩面,四臂。時人以為不祥,王即裂其身首,棄之曠野。羅剎女鬼名梨羅,還合其身而乳養之。後大成人,力能并兼諸國,王有天下,取諸國王萬八千人置此五山中。以大力勢治閻浮提,閻浮提人因名此山為王舍城。」
[0076a16] 復次,有人言:「摩伽陀王先所住城,城中失火,一燒一作,如是至七。國人疲役,王大憂怖,集諸智人問其意故。有言:『宜應易處。』王即更求住處,見此五山周匝如城,即作宮殿於中止住,以是故名王舍城。」
[0076a21] 復次,往古世時,此國有王名婆藪,心厭世法,出家作仙人。
[0076a23] 居家婆羅門言:「經書云:『天祀中,應殺生噉肉。』」
[0076a24] 諸出家仙人言:「不應天祀中殺生噉肉。」共諍云云。
[0076a25] 諸出家婆羅門言:「此有大王出家作仙人,汝等信不?」
[0076a27] 諸居家婆羅門言:「信。」
[0076a27] 諸出家仙人言:「我以此人為證,後日當問。」
[0076a28] 諸居家婆羅門即以其夜先到婆藪仙人所,種種問已,語婆藪仙人:「明日論議,汝當助我。」
[0076b01] 如是明旦論時,諸出家仙人問婆藪仙人:「天祀中應殺生噉肉不?」
[0076b03] 婆藪仙人言:「婆羅門法,天祀中應殺生噉肉。」
[0076b04] 諸出家仙人言:「於汝實心云何?應殺生噉肉不?」
[0076b05] 婆藪仙人言:「為天祀故,應殺生噉肉。此生在天祀中死故,得生天上。」
[0076b06] 諸出家仙人言:「汝大不是!汝大妄語!」即唾之言:「罪人滅去。」是時,婆藪仙人尋陷入地沒踝,是初開大罪門故。
[0076b09] 諸出家仙人言:「汝應實語,若故妄語者,汝身當陷入地中。」
[0076b10] 婆藪仙人言:「我知為天故殺羊、噉肉無罪。」即復陷入地至膝,如是漸漸稍沒至腰,至頸。
[0076b13] 諸出家仙人言:「汝今妄語得現世報,更以實語者,雖入地下,我能出汝,令得免罪。」
[0076b15] 爾時,婆藪仙人自思惟言:「我貴重人,不應兩種語。又婆羅門四圍陀法中,種種因緣讚祀天法,我一人死,當何足計!」一心言:「應天祀中殺生、噉肉無罪。」
[0076b18] 諸出家仙人言:「汝重罪人!催去!不用見汝!」於是舉身沒地中。從是以來乃至今日,常用婆藪仙人王法,於天祀中殺羊,當下刀時言:「婆藪殺汝。」
[0076b22] 婆藪之子,名曰廣車,嗣位為王,後亦厭世法,而復不能出家。如是思惟:「我父先王出家,生入地中,若治天下,復作大罪,我今當何以自處?」如是思惟時,聞空中聲言:「汝若行見難值希有處,汝應是中作舍住。」作是語已,便不復聞聲。未經幾時,王出田獵,見有一鹿走疾如風,王便逐之,而不可及,遂逐不止,百官侍從無能及者。轉前見有五山,周匝峻固,其地平正,生草細軟,好華遍地,種種林木、華果茂盛,溫泉、涼池皆悉清淨。其地莊嚴,處處有散天華、天香,聞天伎樂。
[0076c04] 爾時,乾闥婆伎適見王來,各自還去。「是處希有,未曾所見,今我正當在是中作舍住。」如是思惟已,群臣百官尋跡而到。
[0076c07] 王告諸臣:「我前所聞空中聲言:『汝行若見希有難值之處,汝應是中作舍住。』我今見此希有之處,我應是中作舍住。」即捨本城,於此山中住。是王初始在是中住,從是已後次第止住。是王元起造立宮舍,故名王舍城。
[0076c12] 略說王舍城本起竟。
[0076c13] 【經】
[0076c13] 耆闍崛山中。
[0076c13] 【論】
[0076c13] 「耆闍」名鷲,「崛」名頭。
[0076c14] 問曰:
[0076c14] 何以名鷲頭山?
[0076c14] 答曰:
[0076c14] 是山頂似鷲,王舍城人見其似鷲故,共傳言鷲頭山,因名之為鷲頭山。
[0076c16] 復次,王舍城南屍陀林中,多諸死人,諸鷲常來噉之,還在山頭,時人遂名鷲頭山。
[0076c18] 是山於五山中最高大,多好林水,聖人住處。
[0076c19] 問曰:
[0076c21] 如漚祇尼大城、富樓那跋檀大城、阿藍車多羅大城、弗迦羅婆多大城,如是等大城,多人豐樂而不住;何故多住王舍城、舍婆提大城?
[0076c24] 波羅柰、迦毘羅婆、瞻婆、婆翅多、拘睒鞞、鳩樓城等,雖有住時,而多住王舍城、舍婆提。云何知多住二處?見佛諸經多在二城說,少在餘城。
[0076c28] 佛雖大慈等及,以漚祇尼等諸大城是邊國故不住。
「如日光等照, 華熟則時開;
若華未應敷, 則亦不強開。
佛亦復如是, 等心而說法,
善根熟則敷, 未熟則不開。
以是故世尊, 住三種人中,
利智善根熟, 結使煩惱薄。」
[0077a09] 復次,知恩故,多住王舍城、舍婆提城。
[0077a09] 問曰:
[0077a10] 云何知恩故多住二城?
[0077a10] 答曰:
[0077a10] 憍薩羅國是佛所生地。如佛答頻婆娑羅王偈說:
「有好妙國土, 在於雪山邊,
豐樂多異寶, 名曰憍薩羅。
日種諸釋子, 我在是中生,
心厭老病死, 出家求佛道。」
[0077a16] 又是憍薩羅國主波斯匿王,住舍婆提大城中;佛為法王,亦住此城,二主應住一處故。
[0077a18] 復次,是憍薩羅國,佛生身地,知恩故,多住舍婆提。
[0077a19] 問曰:
[0077a19] 若知恩故多住舍婆提者,迦毘羅婆城近佛生處,何不多住?
[0077a20] 答曰:
[0077a21] 佛諸結盡無復餘習,近諸親屬亦無異想;然釋種弟子多未離欲,若近親屬則染著心生。
[0077a23] 問曰:
[0077a24] 答曰:
[0077a24] 迦毘羅婆弟子多。佛初還國,迦葉兄弟千比丘,本修婆羅門法,苦行山間,形容憔悴。父王見之,以此諸比丘不足光飾世尊,即選諸釋貴人子弟,兼人、少壯,戶遣一人,強令出家。其中有善心樂道,有不樂者,此諸釋比丘不應令還本生處。舍婆提弟子輩不爾,以是故佛多住舍婆提,不多住迦毘羅婆。
[0077b02] 復次,出家法應不近親屬,親屬心著,如火、如蛇。居家婆羅門子為學問故,尚不應在生處,何況出家沙門!
[0077b05] 復次,如舍婆提城大,迦毘羅婆不爾。舍婆提城九億家,是中若少時住者,不得度多人,以是故多住。
[0077b07] 復次,迦毘羅婆城中佛生處,是中人已久習行,善根熟,利智慧,是中佛少時住說法,不須久住,度已而去。
[0077b09] 舍婆提人,或初習行,或久習行;或善根熟,或善根未熟;或利根,或不利根。多學種種經書故,研心令利,入種種邪見網中,事種種師,屬種種天。雜行人多,以是故佛住此久。
[0077b14] 如治癰師,知癰已熟,破出膿,與藥而去;若癰未熟,是則久住塗慰。佛亦如是,若弟子善根熟,教化已,更至餘處;若可度弟子善根未熟,則須久住。
[0077b17] 佛出世間,正為欲度眾生,著涅槃境界安隱樂處故,是故多住舍婆提,不多住迦毘羅婆。
[0077b19] 佛於摩伽陀國尼連禪河側漚樓頻螺聚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成就法身故,多住王舍城。
[0077b22] 問曰:
[0077b22] 已知多住王舍城、舍婆提因緣,於此二城,何以多住王舍城?
[0077b23] 答曰:
[0077b23] 以報生地恩故,多住舍婆提,一切眾生皆念生地。如偈說:
[0077b28] 以報法身地恩故,多住王舍城,諸佛皆愛法身故。如偈說:
[0077c03] 法身於生身勝故,二城中多住王舍城。
[0077c03] 復次,以坐禪精舍多故,餘處無有。如竹園、鞞婆羅跋恕、薩多般那求呵、因陀世羅求阿、薩簸恕魂直迦鉢婆羅。王舍城有五精舍,竹園在平地;餘國無此多精舍。
[0077c07] 舍婆提一處,祇洹精舍;更有一處,摩伽羅母堂,更無第三處。
[0077c09] 婆羅奈斯國一處,鹿林中精舍,名梨師槃陀那。
[0077c10] 毘耶離二處:一名摩呵槃,二名彌猴池岸精舍。
[0077c12] 如是諸國,或一處有精舍,或空樹林。
[0077c13] 以王舍城多精舍,坐禪人所宜,其處安隱,故多住此。
[0077c14] 復次,是中有富那羅等六師,自言我是一切智人,與佛為對;及長爪梵志,婆蹉姓、拘迦那大等,皆外道大論議師;及長者尸利崛多,提婆達多、阿闍貰等,是謀欲害佛,不信佛法,各懷嫉妬!有是人輩故,佛多住此。譬如毒草生處,近邊必有良藥。
[0078a02] 如偈說:
「譬如師子, 百獸之王; 為小虫吼,
為眾所笑。 若在虎狼, 猛獸之中,
奮迅大吼, 智人所可。
「諸論議師如猛虎, 在此眾中無所畏;
大智慧人多見聞, 在此眾中最第一。」
[0078a08] 以是大智多聞人皆在王舍城故,佛多住王舍城。
[0078a09] 復次,頻婆娑羅王到伽耶祀舍中迎佛,及餘結髮千阿羅漢。是時佛為王說法,得須陀洹道,即請佛言:「願佛及僧就我王舍城,盡形壽受我衣被、飲食、臥具、醫藥,給所當得。」佛即受請,是故多住王舍城。
[0078a13] 復次,閻浮提四方中,東方為始,日初出故;次第南方、西方、北方。東方中,摩伽陀國最勝。摩伽陀國中,王舍城最勝,是中有十二億家。
[0078a17] 佛涅槃後,阿闍貰王以人民轉少故,捨王舍大城,其邊更作一小城,廣長一由旬,名波羅利弗多羅,猶尚於諸城中最大,何況本王舍城!
[0078a20] 復次,是中人多聰明,皆廣學多識,餘國無此。
[0078a21] 復次,有人應得道者,待時、待處、待人。佛豫知釋提桓因及八萬諸天,應在摩伽陀國石室中得道,是故佛多住王舍城。
[0078a24] 復次,其國豐樂,乞食易得,餘國不如。又以三因緣故:
[0078a26] 二者、樹提伽雖人中生,常受天富樂;又多富貴諸優婆塞。
[0078a28] 三者、阿波羅邏龍王善心受化,作佛弟子,除世飢饉故,常降好雨,是故國豐。
[0078a29] 如佛涅槃後,長老摩呵迦葉欲集法,思惟:「何國豐樂,乞食易得,疾得集法?」如是思已,憶王舍城中,頻婆娑羅王約勅常設千比丘食。頻婆娑羅王雖死,此法不斷,是中食易得,易可集法,餘處無如是常供。若行乞食時,諸外道來共論議,若共論議,集法事廢;若不共論,便言諸沙門不如我。如是思惟,擇取最上千阿羅漢,將就耆闍崛山,集結經藏。
[0078b09] 以是三因緣,故知摩伽陀國乞食易得。
[0078b09] 如《阿含》及《毘尼》中說,言毘耶離國時時有飢餓。如《降難陀婆難陀龍王兄弟經》中說,舍婆提國飢餓,餘諸國亦時時有飢餓;摩伽陀國中無是事,以是故知摩伽陀國豐樂,乞食易得。
[0078b15] 復次,王舍城在山中閑靜;餘國精舍平地故,多雜人入出,來往易故不閑靜。
[0078b16] 又此山中多精舍,諸坐禪人、諸聖人皆樂閑靜,多得住中;佛是聖人、坐禪人主,是故多住王舍城。如是等種種因緣,故多住王舍城。
[0078b20] 問曰:
[0078b20] 若住王舍城,可爾。何以不多住竹園,而多住耆闍崛山?
[0078b21] 答曰:
[0078b22] 問曰:
[0078b22] 餘更有四山,鞞婆羅跋恕等,何以不多住,而多住耆闍崛山?
[0078b24] 答曰:
[0078b24] 耆闍崛山於五山中最勝故。云何勝?耆闍崛山精舍近城,而山難上,以是故雜人不來;近城故,乞食不疲。以是故,佛多在耆闍崛山中,不在餘處。
[0078b27] 復次,長老摩訶迦葉於耆闍崛山集三法藏,可度眾生度竟,欲隨佛入涅槃;清朝著衣持鉢,入王舍城乞食已,上耆闍崛山,語諸弟子:「我今日入無餘涅槃。」如是語已,入房結加趺坐,諸無漏禪定自熏身。
[0078c02] 摩訶迦葉諸弟子入王舍城,語諸貴人:「知不?尊者摩訶迦葉今日入無餘涅槃。」
[0078c04] 諸貴人聞是語,皆大愁憂言:「佛已滅度,摩訶迦葉持護佛法,今日復欲入無餘涅槃!」諸貴人、諸比丘晡時皆共集耆闍崛山。
[0078c07] 長老摩訶迦葉晡時從禪定起,入眾中坐,讚說無常:「諸一切有為法,因緣生故無常;本無今有、已有還無故無常。因緣生故無常,無常故苦,苦故無我,無我故,有智者不應著我我所;若著我我所,得無量憂愁苦惱。一切世間中,心應厭求離欲。」
[0078c13] 如是種種說世界中苦,開導其心,令入涅槃。說此語竟,著從佛所得僧伽梨,持衣鉢捉杖,如金翅鳥現,上昇虛空,四種身儀:坐、臥、行、住,一身現無量身,滿東方世界,於無量身還為一身;身上出火,身下出水;身上出水,身下出火。南、西、北方亦如是。
[0079a03] 眾心厭世,皆歡喜已,於耆闍崛山頭,與衣鉢俱,作是願言:「令我身不壞,彌勒成佛,我是骨身還出,以此因緣度眾生。」如是思惟已,直入山頭石內,如入軟埿;入已,山還合。
[0079a07] 後人壽八萬四千歲,身長八十尺時,彌勒佛出;佛身長百六十尺,佛面二十四尺,圓光十里。是時,眾生聞彌勒佛出世,無量人隨佛出家。
[0079a10] 佛在大眾中,初說法時,九十九億人得阿羅漢道,六通具足;第二大會,九十六億人得阿羅漢道;第三大會,九十三億人得阿羅漢道。自是已後,度無數人。
[0079a14] 爾時,人民久後懈厭。彌勒佛見眾人如是,以足指扣開耆闍崛山。是時,長老摩訶迦葉骨身,著僧伽梨而出,禮彌勒足;上昇虛空,現變如前,即於空中滅身而般涅槃。
[0079a18] 爾時,彌勒佛諸弟子怪而問言:「此是何人?似人而小,身著法衣,能作變化!」彌勒佛言:「此人是過去釋迦文尼佛弟子,名摩訶迦葉,行阿蘭若,少欲知足,行頭陀,比丘中第一,得六神通、共解脫大阿羅漢。彼時人壽百年,少出多減,以是小身能辦如是大事。汝等大身利根,云何不作如是功德?」
[0079a24] 是時諸弟子皆慚愧,發大厭心;彌勒佛隨眾心,為說種種法。有人得阿羅漢、阿那含、斯陀含、須陀洹;有種辟支佛善根;有得無生法忍,不退菩薩;有得生天人中受種種福樂。
[0079a28] 以是故,知是耆闍崛山福德吉處,諸聖人喜住處。佛為諸聖人主,是故佛多住耆闍崛山。
[0079b02] 復次,耆闍崛山,是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住處;如《富樓那彌帝隸耶尼子經》中說:「佛語富樓那:『若使三千大千世界劫燒若更生,我常在此山中住。一切眾生以結使纏縛,不作見佛功德,以是故不見我。』」
[0079b06] 復次,耆闍崛山清淨鮮潔,受三世佛及諸菩薩,更無如是處,是故多住耆闍崛山。
[0079b08] 復次,諸摩訶衍經多在耆闍崛山中說,餘處說少。何以故?是中淨潔有福德閑靜故;一切三世諸佛住處,十方諸菩薩,亦讚歎恭敬此處;諸天、龍、夜叉、阿修羅、伽留羅、乾闥婆、甄陀羅、摩睺羅伽等大力眾神,守護供養恭敬是處。如偈說:
「是耆闍崛山, 諸佛所住處,
聖人所止息, 覆蔭一切故。
眾苦得解脫, 唯有真法存。」
[0079b18] 復次,是中十方無量智慧福德大力菩薩,常來見釋迦牟尼佛,禮拜恭敬聽法故,佛說諸摩訶衍經,多在耆闍崛山。諸摩訶衍經,《般若》為最大,今欲說故,云何不住耆闍崛山?
[0079b22] 略說住耆闍崛山因緣竟。
大智度共摩訶比丘僧釋論第六
[0079b24] 【經】
[0079b24] 共摩訶比丘僧。
[0079b24] 【論】
[0079b24] 「共」名一處、一時、一心、一戒、一見、一道、一解脫,是名為「共」。
[0079b26] 云何大?一切眾中最上故,一切障礙斷故,天王等大人恭敬故,是名為大。
[0079b28] 云何多?數至五千,故名多。
[0079b28] 云何勝?一切九十六種道論議,能破故名勝。
[0079c02] 如經中說:「舍利弗入城乞食,得已,向壁坐食。是時有梵志女,名淨目,來見舍利弗,問舍利弗言:『沙門汝食耶?』答言:『食。』淨目言:『汝沙門下口食耶?』答言:『不!姊。』『仰口食耶?』『不!』『方口食耶?』『不!』『四維口食耶?』『不!』淨目言:『食法有四種,我問汝,汝言不;我不解,汝當說。』舍利弗言:『有出家人合藥、種穀、殖樹等不淨活命者,是名下口食。有出家人觀視星宿、日月,風雨、雷電、霹靂,不淨活命者,是名仰口食。有出家人曲媚豪勢,通使四方,巧言多求,不淨活命者,是名方口食。有出家人學種種呪術,卜筮吉凶,如是等種種不淨活命者,是名四維口食。姊!我不墮是四不淨食中,我用清淨乞食活命。』是時淨目聞說清淨法食,歡喜信解。舍利弗因為說法,得須陀洹道。」
[0080a02] 復次,「比」名破,「丘」名煩惱;能破煩惱,故名比丘。
[0080a03] 復次,出家人名比丘。(譬如胡、漢、羌、虜,各有名字。)
[0080a04] 復次,受戒時自言:我某甲比丘,盡形壽持戒,故名比丘。
[0080a05] 復次,「比」名怖,「丘」名能,能怖魔王及魔人民。當出家剃頭著染衣受戒,是時魔怖。何以故怖?魔王言:「是人必得入涅槃。」如佛說:「有人能剃頭著染衣,一心受戒,是人漸漸斷結,離苦入涅槃。」
[0080a10] 云何名僧伽?「僧伽」秦言眾;多比丘一處和合,是名僧伽。譬如大樹叢聚,是名為林;一一樹不名為林,除一一樹亦無林。如是一一比丘不名為僧,除一一比丘亦無僧,諸比丘和合故僧名生。
[0080a14] 是僧四種:有羞僧、無羞僧、啞羊僧、實僧。
[0080a15] 云何名有羞僧?持戒不破,身、口清淨,能別好醜,未得道,是名有羞僧。
[0080a17] 云何名無羞僧?破戒,身、口不淨,無惡不作,是名無羞僧。
[0080a18] 云何名啞羊僧?雖不破戒,鈍根無慧,不別好醜,不知輕重,不知有罪無罪;若有僧事,二人共諍,不能斷決,默然無言。譬如白羊,乃至人殺,不能作聲,是名啞羊僧。
[0080a22] 云何名實僧?若學人、若無學人,住四果中、行四向道,是名實僧。
[0080a24] 是中二種僧,可共百一羯磨、說戒、受歲,種種得作。
[0080a25] 是中實聲聞僧六千五百。菩薩僧二種:有羞僧、實僧。以是實僧故,餘皆得名僧。以是故名比丘僧。
[0080a28] 【經】
[0080a28] 大數五千分。
[0080a28] 【論】
[0080a28] 云何名「大數」?少過少減,是名為「大數」。
[0080a29] 云何名「分」?多眾邊取一分,是名「分」。
[0080b01] 是諸比丘,千萬眾中取一分五千人,以是故名「五千分」。
[0080b03] 【經】
[0080b03] 皆是阿羅漢。
[0080b03] 【論】
[0080b04] 「阿羅」名賊,「漢」名破;一切煩惱賊破,是名「阿羅漢」。
[0080b05] 復次,阿羅漢一切漏盡,故應得一切世間諸天人供養。
[0080b06] 復次,「阿」名不,「羅漢」名生;後世中更不生,是名「阿羅漢」。
[0080b08] 【經】
[0080b08] 諸漏已盡。
[0080b08] 【論】
[0080b10] 【經】
[0080b10] 無復煩惱。
[0080b10] 【論】
[0080b10] 一切結、使、流、受、扼、縛、蓋、見、纏等斷除故,名無煩惱也。
[0080b12] 【經】
[0080b12] 心得好解脫,慧得好解脫。
[0080b12] 【論】
[0080b12] 問曰:
[0080b13] 何以說「心得好解脫,慧得好解脫」?
[0080b13] 答曰:
[0080b13] 外道離欲人,一處一道心得解脫,非於一切障法得解脫。以是故,阿羅漢名「心得好解脫,慧得好解脫」。
[0080b16] 復次,諸阿羅漢二道心得解脫:見諦道、思惟道,以是故名心得好解脫。學人心雖得解脫,非好解脫。何以故?有殘結使故。
[0080b19] 復次,諸外道等助道法不滿,若行一功德,若行二功德,求道不能得。如人但布施求清淨;如人祀天,言能脫憂衰,能得常樂國中生;亦更有言八清淨道:一、自覺,二、聞,三、讀經,四、畏內苦,五、畏大眾生苦,六、畏天苦,七、得好師,八、大布施——但說第八名清淨道。
[0080b25] 復次,有外道但布施、持戒說清淨,有但布施、禪定說清淨,有但布施、求智慧說清淨。
[0080b27] 如是等種種道不具足,若無功德、若少功德說清淨。是人雖一處心得解脫,不名好解脫,涅槃道不滿足故。如偈說:
「無功德人不能渡, 生老病死之大海;
少功德人亦不渡, 善行道法佛所說。」
[0080c04] 是中應說《須跋陀梵志經》:「須跋陀梵志,年百二十歲,得五神通,阿那跋達多池邊住。夜夢見一切人失眼,裸形,冥中立。日墮、地破,大海水竭,大風起吹須彌山破散。
[0080c07] 「覺已恐怖,思惟言:『何以故爾?我命欲盡?若天地主欲墮?』猶豫不能自了,以有此惡夢故。
[0080c09] 「先世有善知識天,從上來下,語須跋陀言:『汝莫恐怖!有一切智人名佛,後夜半當入無餘涅槃,是故汝夢,不為汝身。』
[0080c12] 「是時,須跋陀明日到拘夷那竭國,樹林中見阿難經行,語阿難言:『我聞汝師說新涅槃道,今日夜半當取滅度!我心有疑,請欲見佛,決我所疑。』
[0080c16] 「阿難答言:『世尊身極,汝若難問,勞擾世尊。』須跋陀如是重請至三,阿難答如初。
[0080c17] 「佛遙聞之勅語阿難:『聽須跋陀梵志來前,自在難問,是吾末後共談,最後得道弟子。』
[0080c19] 「是時須跋陀得前見佛,問訊世尊已,於一面坐,如是念:『諸外道輩,捨恩愛財寶出家,皆不得道,獨瞿曇沙門得道。』
[0080c22] 「如是念竟,即問佛言:『是閻浮提地六師輩,各自稱言我是一切智人,是語實不?』
[0080c24]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
「『我年一十九, 出家學佛道,
我出家已來, 已過五十歲。
淨戒禪智慧, 外道無一分,
少分尚無有, 何況一切智?
[0081a03] 「『若無八正道,是中無第一果,第二、第三、第四果;若有八正道,是中有第一果,第二、第三、第四果。須跋陀!是我法中有八正道,是中有第一道果,第二、第三、第四道果。餘外道法皆空,無道、無果,無沙門,無婆羅門。如是我大眾中,實作師子吼!』
[0081a08] 「須跋陀梵志聞是法,得阿羅漢道。思惟言:『我不應佛後般涅槃。』如是思惟竟,在佛前結加趺坐,自以神力,身中出火燒身而取滅度。」
[0081a11] 以是故,佛言:「無功德、少功德,是助道法不滿,皆不得度。」佛說一切功德具足故,能度弟子。譬如小藥師,以一種藥、二種藥,不具足故,不能差重病;大藥師輩,具足眾藥,能差諸病。
[0081a15] 問曰:
[0081a15] 若一切三界煩惱離故,心得解脫,何以故佛言「染愛離,心得解脫」?
[0081a17] 答曰:
[0081a17] 愛能繫閉心,有大力,以是故說;不說餘煩惱。愛斷餘則斷。
[0081a18] 復次,若人言王來,知必有將從;染愛亦如是。又如捉巾一頭,餘則盡隨;愛染亦如是,愛斷則知餘煩惱皆已斷。
[0081a21] 復次,諸結使皆屬愛、見:屬愛煩惱覆心,屬見煩惱覆慧。如是愛離故,屬愛結使亦離,得心解脫。如是無明離故,屬見結使亦離,得慧解脫。
[0081a24] 復次,是五千阿羅漢,應不退法,得無生智,以是故言「心得好解脫,慧得好解脫」,不退故。退法阿羅漢得時解脫,如劬提迦等,雖得解脫,非好解脫,以退法故。
[0081a29] 【經】
[0081a29] 心調柔軟。
[0081a29] 【論】
[0081a29] 若有恭敬供養、瞋恚罵詈撾打者,心等無異;若得珍寶、瓦石,視之一等;若有持刀斫截手足,有持栴檀塗身者,亦等無異。
[0081b03] 復次,婬欲、瞋恚、憍、慢、疑、見,根本已斷故,是謂心調柔軟。
[0081b04] 復次,是諸阿羅漢,欲染處不染,應瞋處不瞋,應癡處不癡,守護六情,以是故名心調柔軟。如偈說:
[0081b10] 諸餘凡人輩,不能守護六情,欲、瞋、慢、癡、疑、見不斷故,不調柔,如惡弊馬。以是故,諸阿羅漢名心調柔軟。
[0081b13] 【經】
[0081b13] 摩訶那伽。
[0081b13] 【論】
[0081b13] 「摩訶」言大,「那」名不,「伽」名罪。諸阿羅漢諸煩惱斷,以是故名不罪。
[0081b15] 復次,「那伽」或名龍,或名象。是五千阿羅漢,諸無數阿羅漢中最大力,是以故言如龍、如象。水行中龍力大,陸行中象力大。
[0081b18] 復次,如善調象王,能破大軍,直入不迴,不畏刀杖,不難水火,不走不退,死至不避。諸阿羅漢亦復如是,修禪定、智慧故,能破魔軍及諸結使賊。罵詈、撾打,不悔、不恚;老死、水火,不畏不難。
[0081b22] 復次,如大龍王從大海出,起於大雲,遍覆虛空,放大電光,明照天地,澍大洪雨,潤澤萬物。諸阿羅漢亦復如是,從禪定、智慧大海水中出,起慈悲雲,潤及可度,現大光明,種種變化,說實法相,雨弟子心,令生善牙。
[0081b28] 【經】
[0081b28] 所作已辦。
[0081b28] 【論】
[0081b28] 問曰:
[0081b29] 答曰:
[0081b29] 信、戒、捨、定等諸善法得故,名為所作;智慧、精進、解脫等諸善法得故,是名已辦。二法具足滿故,名「所作已辦」。
[0081c02] 復次,諸煩惱有二種:一種屬愛,一種屬見。屬愛煩惱斷故名所作,屬見煩惱斷故名已辦。
[0081c05] 復次,色法善見故名所作,無色法善見故名已辦。可見、不可見,有對、無對等二法亦如是。
[0081c07] 復次,不善、無記法斷故名所作,善法思惟故名已辦。聞、思慧成就故名所作,修慧成就故名已辦。種種三法亦如是。
[0081c09] 復次,煖法、頂法、忍法、世間第一法得故名所作,苦法忍等諸無漏善根得故名已辦。
[0081c15] 漏盡故名所作,得共解脫故名已辦。
[0081c15] 一切結使除故名所作,得非時解脫故名已辦。
[0081c17] 自利益竟故名所作,利益他人故名已辦。
[0081c18] 如是等所作已辦義,自在說。
[0081c19] 【經】
[0081c19] 棄擔能擔。
[0081c19] 【論】
[0081c19] 五眾麁重常惱故名為「擔」。如佛所說:「何謂擔?五眾是擔。」諸阿羅漢此擔已除,以是故言「棄擔」。
[0081c21] 「能擔」者,是佛法中二種功德擔應擔:一者自益利,二者他益利。一切諸漏盡、不悔解脫等諸功德,是名自利益;信、戒、捨、定、慧等諸功德能與他人,是名利益他。是諸阿羅漢,自擔、他擔能擔,故名能擔。
[0082a04] 復次,譬如大牛壯力,能服重載;此諸阿羅漢亦如是,得無漏根、力、覺、道,能擔佛法大事擔。以是故諸阿羅漢名能擔。
[0082a08] 【經】
[0082a08] 逮得己利。
[0082a08] 【論】
[0082a09] 行諸善法,是名己利;諸餘非法,是名非己利。
[0082a10] 復次,信、戒、捨、定、慧等諸功德,一切財寶勝故,今世後世常得樂故,能到甘露城故,以是三因緣故名己利。如〈信品〉中偈說:
[0082a16] 復次,若人今世得樂,後世得樂,及涅槃常樂,是名己利;餘非己利。如偈說:
「世知種種無道法, 與諸禽獸等無異。
當求正智要道法, 得脫老死入涅槃!」
[0082a20] 復次,八正道及沙門果,是名諸阿羅漢己利。是五千阿羅漢得道及果,二事俱得,故名己利。以是故言逮得己利。
[0082a23] 【經】
[0082a23] 盡諸有結。
[0082a23] 【論】
[0082a24] 云何欲有?「欲界繫業取因緣,後世能生,亦是業報,是名欲有。」
[0082a26] 結盡者,結有九結:愛結、恚結、慢結、癡結、疑結、見結、取結、慳結、嫉結。
[0082a27] 是結使盡及有,是有盡及結使,以是故名有結盡。
[0082a28] 問曰:
[0082a28] 諸阿羅漢結使應永盡,得一切煩惱離故。有不應盡。何以故?阿羅漢未滅度時,眼根等五眾、十二入、十八持諸有成就故。
[0082b02] 答曰:
[0082b03] 無所妨!是果中說因。
[0082b03] 如佛語:「檀越施食時,與五事:命、色、力、樂、[目*善]。」食不能必與五事,有人大得飲食而死,有人得少許食而活。食為五事因,是故佛言施食得五事。
[0082b07] 如偈說:
[0082b10] 亦如人食百斤金,金不可食,金是食因,故言「食金」。佛言「女人為戒垢」,女人非戒垢,是戒垢因故,言「女人為戒垢」。如人從高處墮未至地,言此人死,雖未死,知必死故,言「此人死」。如是諸阿羅漢結使已盡,知有必當盡故,言「有結盡」。
[0082b16] 【經】
[0082b16] 正智已得解脫。
[0082b16] 【論】
[0082b16] 如摩犍提梵志弟子,舉其屍著床上,輿行城市中多人處,唱言:「若有眼見摩犍提屍者,是人皆得清淨道,何況禮拜供養者!」多有人信其言。諸比丘聞是語,白佛言:「世尊!是事云何?」
「小人眼見求清淨, 如是無智無實道,
諸結煩惱滿心中, 云何眼見得淨道?
若有眼見得清淨, 何用智慧功德寶?
智慧功德乃為淨, 眼見求淨無是事。」
[0082b26] 以是故言「正智得解脫」。
[0082b26] 問曰:
[0082b26] 諸阿羅漢所作已辦,更不求進,何以故常在佛邊,不餘處度眾生?
[0082b28] 答曰:
[0082b28] 一切十方眾生,雖盡應供養佛,阿羅漢受恩重故,應倍供養。所以者何?是阿羅漢從佛得成,受無量功德,知結使斷,信心轉多,是故諸大德阿羅漢,佛邊受功德樂味,供養恭敬,報佛恩故,在佛邊住。
[0082c04] 諸阿羅漢圍繞佛故,佛德益尊。如梵天人遶梵天王,如三十三天遶釋提桓因,如諸鬼神遶毘沙門王,如諸小王遶轉輪聖王,如病人病愈住大醫邊;如是諸阿羅漢住在佛邊,諸阿羅漢圍繞供養故,佛德益尊。
[0082c09] 問曰:
[0082c09] 若諸阿羅漢所作已辦,逮得己利,不須聽法,何以故說般若波羅蜜時,共五千阿羅漢?
[0082c11] 答曰:
[0082c11] 諸阿羅漢雖所作已辦,佛欲以甚深智慧法試。如佛問舍利弗,如《波羅延經》阿耆陀難中偈說:
[0082c16] 「是中,云何學人?云何數法人?」爾時,舍利弗默然。如是三問,三默。佛示義端,告舍利弗:「有生不?」舍利弗答:「世尊!有生。有生者,欲為滅有為生法故,名學人;以智慧得無生法故,名數法人。」是經,此中應廣說。
[0082c20] 復次,若有漏、若無漏,諸禪定未得故欲得,已得欲令堅深故,諸阿羅漢佛邊聽法。
[0082c22] 復次,現前樂故,如《難陀迦經》中說:「以今世樂故聽法。」
[0082c23] 復次,諸阿羅漢在佛邊聽法,心無厭足,如《蜫盧提迦經》中說:「舍利弗語蜫盧提迦:『我法中聽法無厭。』」
[0083a01] 復次,如佛大師,自一心從弟子邊聽法,不應難言阿羅漢所作已辦,何以聽法?譬如飽滿人得好食,猶尚更食,云何飢渴人而言不應食!以是故,諸阿羅漢雖所作已辦,常在佛邊聽法。
[0083a05] 復次,佛住解脫法中,諸阿羅漢亦住解脫法中,住法相應,眷屬莊嚴。如《栴檀譬喻經》中言:「有栴檀林,伊蘭圍之;有伊蘭林,栴檀圍之。有栴檀,栴檀以為叢林;有伊蘭,伊蘭自相圍繞。」佛、諸阿羅漢,亦復如是。佛住善法解脫中,諸阿羅漢亦住善法解脫中,住法相應,眷屬莊嚴。
[0083a12] 佛以大眾圍繞,如須彌山王,十寶山圍繞;如白香象王,白香象圍繞;如師子王,師子眾圍遶。佛亦如是,佛為世間無上福田,與諸弟子圍繞共住。
[0083a16] 【經】
[0083a16] 唯除阿難在學地,得須陀洹。
[0083a16] 【論】
[0083a16] 問曰:
[0083a17] 何以言「唯除阿難」?
[0083a17] 答曰:
[0083a17] 上所讚諸阿羅漢,阿難不在其數。何以故?以在學地,未離欲故。
[0083a19] 問曰:
[0083a19] 大德阿難第三師,大眾法將,種涅槃種已無量劫,常近佛,持法藏。
[0083a21] 答曰:
[0083a21] 大德阿難本願如是:「我於多聞眾中最第一。」亦以諸佛法,阿羅漢所作已辦,不應作供給供養人,以其於佛法中能辦大事,煩惱賊破,共佛在解脫床上坐故。
[0083a25] 復次,長老阿難種種諸經,聽、持、誦利、觀故智慧多,攝心少;二功德等者,可得漏盡道。以是故,長老阿難是學人須陀洹。
[0083a28] 復次,貪供給世尊故,是阿難為佛作供給人;如是念:「若我早取漏盡道,便遠世尊,不得作供給人。」以是故,阿難雖能得阿羅漢道,自制不取。
[0083b02] 復次,處、時、人未合故。何等處?能集法千阿羅漢未在耆闍崛山,是為處;世尊過去時未到;長老婆耆子不在。以是故,長老阿難漏不盡。要在世尊過去,集法眾合,婆耆子說法勸諫——三事合故,得漏盡道。
[0083b07] 復次,大德阿難厭世法少,不如餘人。是阿難世世王者種,端正無比,福德無量;世尊近親,常侍從佛,必有此念:「我佛近侍,知法寶藏,漏盡道法,我不畏失。」以是事故,不大慇懃。
[0083b11] 問曰:
[0083b11] 大德阿難名,以何因緣?是先世因緣?是父母作字?是依因緣立名?
[0083b13] 答曰:
[0083b14] 問曰:
[0083b15] 答曰:
[0083b15] 釋迦文佛先世作瓦師,名大光明。爾時,有佛名釋迦文,弟子名舍利弗、目乾連、阿難,佛與弟子俱到瓦師舍一宿。爾時,瓦師布施草坐、燈明、石蜜漿,三事供養佛及比丘僧,便發願言:「我於當來老、病、死、惱五惡之世作佛,如今佛名釋迦文;我佛弟子名,亦如今佛弟子名。」以佛願故,得字阿難。
[0083b22] 復次,阿難世世立願:「我在釋迦文佛弟子多聞眾中,願最第一,字阿難。」
[0083b23] 復次,阿難世世忍辱除瞋,以是因緣故,生便端正。父母以其端正,見者皆歡喜故,字阿難(阿難者,秦言歡喜)。
[0083b26] 是為先世因緣字。
[0083b26] 云何父母作字?
[0083b26] 昔有日種王名師子頰,其王有四子:第一名淨飯,二名白飯,三名斛飯,四名甘露飯。有一女,名甘露味。
[0083b29] 淨飯王有二子:佛、難陀。
[0083c03] 甘露味女有一子,名施婆羅。
[0083c03] 是中悉達陀菩薩漸漸長大,棄轉輪聖王位,夜半出家,至漚樓鞞羅國中尼連禪河邊,六年苦行。是時,淨飯王愛念子故,常遣使問訊,欲知消息:「我子得道不?若病?若死?」
[0083c07] 使來白王:「菩薩唯有皮骨筋相連持耳,命甚微弱!若今日、若明日,不復久也。」王聞其言,甚大愁念,沒憂惱海。「我子既不作轉輪王,又不得作佛,一何衰苦,無所得而死!」如是憂惱,荒迷憒塞。是時,菩薩棄苦行處,食百味乳糜,身體充滿;於尼連禪水中洗浴已,至菩提樹下,坐金剛座而自誓言:「要不破此結加趺坐,成一切智;不得一切智,終不起也。」是時,魔王將十八億眾到菩薩所,敢與菩薩決其得失。菩薩智慧力故,大破魔軍。魔不如而退,自念:「菩薩叵勝,當惱其父。」至淨飯王所,詭言:「汝子今日後夜已了。」王聞此語,驚怖墮床,如熱沙中魚。王時悲哭而說偈言:
[0083c24] 是時,菩提樹神大歡喜,持天曼陀羅華,至淨飯王所,說偈言:
[0084a03] 王言:「前有天來言『汝子已了』,汝今來言『壞魔得道』;二語相違,誰可信者?」
[0084a04] 樹神又言:「實不妄語。前來天者詭言已了,是魔懷嫉,故來相惱。今日諸天、龍神華香供養,空中懸繒;汝子身出光明,遍照天地。」王聞其言,於一切苦惱心得解脫。
[0084a08] 王言:「我子雖捨轉輪聖王,今得法轉輪王,定得大利,無所失也。」王心大歡喜。是時,斛飯王家使來,白淨飯王言:「貴弟生男。」王心歡喜言:「今日大吉,是歡喜日!」語來使言:「是兒當字為阿難。」
[0084a13] 是為父母作字。
[0084a13] 云何依因緣立名?
[0084a13] 阿難端正清淨,如好明鏡,老少好醜,容貌顏狀,皆於身中現。其身明淨,女人見之,欲心即動,是故佛聽阿難著覆肩衣。是阿難能令他人見者心眼歡喜,故名阿難。於是造論者讚言:
「面如淨滿月, 眼若青蓮華;
佛法大海水, 流入阿難心!
能令人心眼, 見者大歡喜;
諸來求見佛, 通現不失宜!」
[0084a22] 如是阿難雖能得阿羅漢道,以供給供養佛故,自不盡漏。以此大功德故,雖非無學,在無學數中;雖未離欲,在離欲數中;以是故共數五千中。以實未是阿羅漢故,言「唯除阿難」。
大智度初品中四眾義釋論第七
[0084a28] 【經】
[0084a28] 復有五百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皆見聖諦。
[0084a29] 【論】
[0084a29] 問曰:
[0084b01] 答曰:
[0084b01] 女人多短智慧,煩惱垢重,但求喜樂;愛行多故,少能斷結使,得解脫證。如佛說:「是因緣起法,第一甚深難得;一切煩惱盡、離欲得涅槃,倍復難見。」以是故,女人不能多得,不如比丘。
[0084b05] 優婆塞、優婆夷有居家,故心不淨,不能盡漏,止可得四聖諦,作學人。如偈說:
「孔雀雖有色嚴身, 不如鴻鴈能遠飛;
白衣雖有富貴力, 不如出家功德勝!」
[0084b10] 以是故,諸比丘尼雖出家棄世業,智慧短,是故有五百阿羅漢比丘尼。白衣二眾,居家事懅故,得道亦各五百。
[0084b12] 問曰:
[0084b13] 答曰:
[0084b14] 復次,若別讚,外道輩當呵言:「何以讚比丘尼!」生誹謗故。若讚白衣,當言:「為供養故。」以是故不讚。
[0084b16] 問曰:
[0084b16] 諸餘摩訶衍經,佛與大比丘眾俱,或八千人,或六萬、十萬人俱。是《摩訶般若波羅蜜經》,諸經中第一大。如〈囑累品〉中說:「餘經悉忘失,其罪少少;失般若波羅蜜一句,其罪大多。」以是故,知般若波羅蜜經第一大,是第一經中當第一大會,何以故聲聞眾數少,止有比丘五千,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各五百?
[0084b23] 答曰:
[0084b23] 以是大經甚深難解故,聲聞眾少。譬如王有真寶,不示凡人,示大人信愛者。如王謀議時,與諸大臣信愛智人共論,諸餘小臣則不得入。
[0084b27] 復次,是六千五百人盡得道,雖不盡解甚深般若波羅蜜,皆能信,得無漏四信故。餘經聲聞眾雖大多雜,不盡得道。
[0084b29] 復次,是中先讚千萬阿羅漢中,擇取最勝五千人;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亦爾。勝者難得,故不多。
大智度論卷第三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25 冊 No. 1509 大智度論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維習安大德提供,佛教電腦資訊庫功德會提供,眾生出版社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厚觀法師提供新式標點,其他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 浏览 17746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