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公告:漢文大藏經網站已停止更新,請前往下列大藏經網站查閱經文

一般電腦和需要較多功能的使用者,建議瀏覽 cbetaonline

手機、平板與專注閱讀的使用者,建議瀏覽 deerpark

 

N07n0004_016 長部經典(第15卷-第23卷) 第16卷

CBETA 電子佛典集成 » 南傳 (N) » 第 7 冊 » No.0004 » 第 16 卷 ▲上一卷 ▼下一卷 前往第

 

一六 大般涅槃經

第一 誦品

[0021a05] [P.72]

[0021a05]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住王舍城之靈鷲山。其時,韋提希子,摩揭陀王阿闍世欲征伐跋耆人。於此,彼如是言:「彼等雖有如是大神力、大威力,我欲伐此跋耆人,我欲根絕跋耆人,我欲令滅亡跋耆人,我欲令致破滅跋耆人。」

[0021a08]

[0021a08] 於此,韋提希子,摩揭陀王阿闍世,告摩揭陀大臣禹舍婆羅門言:

[0021a09] 「然,婆羅門!汝詣世尊之處,詣已,頂禮世尊之足。而以我言,問無病、無惱、起居輕快、有氣力、安穩樂住,而言:『世尊!韋提希子,摩揭王阿闍世,頂禮世尊之足,問請〔世尊〕無病、無惱、起居輕快、有氣力、安穩樂住!』而又如是言:『世尊!韋提希子,摩揭陀王阿闍世,欲征伐跋耆人,彼如是言:「彼雖有大神力、大威力,我欲伐此跋耆人,我欲根絕跋耆人,我欲令滅亡跋耆人,我欲令致破滅跋 [P.73] 耆人。」』而世尊之所教誡,善憶念,以告我。因世尊不說虛妄〔語〕。」

[0022a01]

[0022a01] 摩揭陀大臣禹舍婆羅門,應諾韋提希子,摩揭陀王阿闍世曰:「唯然。」則裝備莊麗眾多之乘俱,自己登乘莊麗之乘俱,離開王舍城,向靈鷲山出發。乘俱行至可行之地,下乘俱,步行至世尊之處,向世尊問訊,互具交換感銘之語後,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摩揭陀大臣禹舍婆羅門,作如是言:

[0022a05] 「瞿曇!韋提希子,摩揭陀王阿闍世,頂禮瞿曇之足,問請〔世尊〕無病、無惱、起居輕快、有氣力、安穩樂住!瞿曇!韋提希子,摩揭陀王阿闍世,欲征伐跋耆人。彼如是言:『彼雖有大神力、大威力,我欲伐此跋耆人,我將根絕跋耆人,我欲滅亡跋耆人,我欲令致破滅跋耆人。』」

[0022a09]

[0022a09] 其時,尊者阿難,立於世尊之後,為世尊搧扇。於此,世尊言尊者阿難曰:

[0022a10] 「阿難!汝曾聞跋耆人常集會、多集會耶?」

[0022a11] 「世尊!我聞跋耆人常集會、多集會。」

[0022a12] 「然,阿難!跋耆人常集會、多集會之期間,可預期跋耆人之興盛,應無衰亡。 [P.74] 阿難!汝曾聞跋耆人之團結會集、合同共起,為跋耆人所應為之要事耶?」

[0022a14] 「世尊!我聞跋耆人團結會集、合同共起,為跋耆人所應為之要事。」

[0023a01] 「然,阿難!只要跋耆人團結會集、合同共起,為跋耆人所應為要事,則應預期跋耆人之興盛而非衰亡。阿難!汝曾聞跋耆人未制立之〔國法〕,不〔輕易〕制立,已制立者,不〔輕易〕廢棄,尊崇實踐往昔跋耆人所制立之〔國〕法耶?」

[0023a04] 「世尊!我聞跋耆人未制立之〔國法〕,不〔輕易〕制立,已制立者,不〔輕易〕廢棄,尊崇實踐往昔跋耆人所制立之〔國〕法。」

[0023a06] 「然,阿難!只要跋耆人未制立之〔國法〕,不〔輕易〕制立,已制立者,不〔輕易〕廢棄,尊崇實踐往昔跋耆人所制立〔國〕法,則應預期跋耆人之興盛而非衰亡。阿難!汝曾聞跋耆人尊敬、尊崇、供養跋耆人之跋耆大老,而應聽聞彼等之〔訓〕言耶?」

[0023a10] 「世尊!我聞跋耆人尊敬、尊崇、供養跋耆人之跋耆大老,而且應聽聞彼等之〔訓〕言。」

[0023a12] 「然,阿難!只要跋耆人尊敬、尊崇、供養彼跋耆人之跋耆大老,而且聽聞彼等〔訓〕言,阿難!則應預期跋耆人之興盛而非衰亡。阿難!汝曾聞跋耆人無以暴力捉出、拘禁跋耆宗族之婦女、童女耶?」

[0024a01] 「世尊!我聞跋耆人無以暴力捉出、拘禁跋耆宗族之婦女、童女。」

[0024a02] 「然,阿難!只要跋耆人無以暴力捉出、拘禁跋耆宗族之婦女、童女,阿難!則應預期跋耆人之興盛而非衰亡。阿難!汝曾聞跋耆人尊敬、尊崇、奉持〔城〕內外、跋耆人之跋耆塔廟,而且不廢以前之施與、以前所為適法之祭祀耶?」

[0024a05] [P.75] 「世尊!我聞跋耆人尊敬、尊崇、奉持〔城〕內外、跋耆人之跋耆塔廟,而且不廢以前之施與、以前所為適法之祭祀。」

[0024a07] 「然,阿難!只要跋耆人尊敬、尊崇、奉持〔城〕內外、跋耆人之跋耆塔廟,而且不廢以前之施與、以前所為適法祭祀,阿難!則應預期跋耆人之興盛而非衰亡。阿難!汝曾聞跋耆人對阿羅漢,善俱正當之保護、守護、護持耶?使得未來此領內之阿羅漢能來;已來此領內之阿羅漢能安樂而住耶?」

[0024a11] 「世尊!我聞跋耆人對阿羅漢,善俱正當之保護、守護、護持,使得未來此領內之阿羅漢能來,已來此領內之阿羅漢能安樂而住。」

[0024a13] 「然,阿難!只要跋耆人對阿羅漢,善俱正當保護、守護、護持,使得未來此領內之阿羅漢能來,來此領內之阿羅漢能安樂而住,則應預期跋耆人之興盛而非衰亡。」

[0025a01]

[0025a01] 其時,世尊言摩揭陀大臣禹舍婆羅門曰:

[0025a02] 「婆羅門!我,一時,住毘舍離之沙蘭它它廟時,於其處,我為跋耆人,說此七不退法。婆羅門!只要此七不退法存在於跋耆人之間,且跋耆人善奉行此七不退法,則應預期跋耆人之興盛而非衰亡。」

[0025a05] 如是言已,摩揭陀大臣禹舍婆羅門曰:

[0025a06] [P.76] 「嗚呼!瞿曇!唯具一不退法,則可預期跋耆人之興盛而非衰亡,何況言至具七不退法!嗚呼!瞿曇!韋提希子,摩揭陀王阿闍世,依戰爭、外交以外,若不依於離間不和,實不可能征服跋耆人。然,我行矣!嗚呼!瞿曇!我甚忙,多所為事。」〔世尊曰:〕

[0025a10] 「然,婆羅門!當知時宜。」

[0025a11] 於此,摩揭陀大臣禹舍婆羅門,歡悅世尊之言,起座離去。

[0025a12]

[0025a12] 於此,世尊於摩揭陀大臣禹舍婆羅門離去不久,言尊者阿難曰:「阿難!汝往告住王舍城附近之諸比丘,皆會集講堂。」

[0025a14] 尊者阿難應諾世尊曰:「唯然,世尊。」則往告住王舍城附近之諸比丘,皆會集講堂。回詣世尊之處,詣已,敬禮世尊,立於一面,立於一面之阿難白世尊言:「世尊!比丘眾已齊集,請惟知時宜。」

[0026a03] 其時,世尊即從座起而往講堂,坐所設座已,世尊告諸比丘曰:

[0026a04] 「諸比丘!我將宣說七不退法,且諦聽善憶念。」

[0026a05] 諸比丘應諾世尊曰:「唯然,世尊。」世尊如是曰:

[0026a06] 「諸比丘!只要諸比丘常集會、多集會,則應預期諸比丘之興盛而非衰亡。

[0026a07] [P.77] 又,諸比丘!只要諸比丘常集會,相起相盡力於僧伽職務,諸比丘!則應預期諸比丘之興盛而非衰亡。

[0026a09] 又,諸比丘!只要諸比丘依照未制立者不制立,已制立者不廢,實行所制立律法,諸比丘!則應預期諸比丘之興盛而非衰亡。

[0026a11] 又,諸比丘!只要諸比丘恭敬、尊崇、供養年高德重、富於經驗之諸長老,僧伽之師父,僧伽之導師,並聽受彼等忠告,諸比丘!則應預期諸比丘之興盛而非衰亡。

[0026a14] 又,諸比丘!只要諸比丘不生起導致生死輪迴之貪慾,不為此所支配,諸比丘!則應預期諸比丘之興盛而非衰亡。

[0027a02] 又,諸比丘!只要諸比丘仍樂住阿蘭若,則應預期諸比丘之興盛而非衰亡。

[0027a03] 又,諸比丘!只要諸比丘善護其念,使得未來之良善同梵行者能來,已來之良善同梵行能安住,諸比丘,則應預期諸比丘之興盛而非衰亡。

[0027a05] 諸比丘!只要此七不退法存在於諸比丘中,依此七不退法諄諄相教訓,諸比丘!則應可預期諸比丘之興盛而非衰亡。」

[0027a07]

[0027a07] 「諸比丘!我將宣說其他之七不退法,且諦聽,善思念,我當說!」

[0027a08] 彼等諸比丘應諾世尊:「唯然,世尊。」世尊如是曰:

[0027a09] [P.78] 「又,諸比丘!只要諸比丘不喜俗務、不喜沾染俗務,諸比丘!則應可預期諸比丘之興盛而非衰亡。

[0027a11] 又,諸比丘!只要諸比丘不喜愛閒談、不喜愛閒談,諸比丘!則應預期諸比丘之興盛而非衰亡。

[0027a13] 又,諸比丘!只要諸比丘不喜好睡眠、不喜好睡眠、懶惰之期間,諸比丘!則應預期諸比丘之興盛而非衰亡。

[0028a01] 又,諸比丘!只要諸比丘不喜愛社會交往、不好社會交往,諸比丘!則應預期諸比丘之興盛而非衰亡。

[0028a03] 又,諸比丘!只要諸比丘不懷持邪惡欲望、不陷於邪惡欲望,諸比丘!則應預期諸比丘之興盛而非衰亡。

[0028a05] 又,諸比丘!只要諸比丘不與惡人為友、不與惡人為同伴,諸比丘!則應預期諸比丘之興盛而非衰亡。

[0028a07] 又,諸比丘!只要諸比丘不因到達小特殊之境地,而中途停止至〔涅槃〕者,諸比丘!則應預期諸比丘之興盛而非衰亡。

[0028a09] 又,諸比丘!只要此七不退法存在於諸比丘中,依此七不退法諄諄相教訓,諸比丘!則可預期諸比丘之興盛而非衰亡。」

[0028a11]

[0028a11] 「諸比丘!我將宣說其他之七不退法,且諦聽,善思念,我當說!」

[0028a12] 彼等諸比丘應諾世尊:「唯然,世尊。」世尊如是曰:

[0028a13] [P.79] 「諸比丘!只要諸比丘持信心、有慚、有愧、多聞、精進、注意周到、多智慧,諸比丘!則應預期諸比丘之興盛而非衰亡。

[0029a01] 又,諸比丘!只要此七不退法存在於諸比丘中,依此七不退法諄諄相教訓,諸比丘!則可預期諸比丘之興盛而非衰亡。」

[0029a03]

[0029a03] 「諸比丘!我將宣說其他之七不退法,且諦聽,善思念,我當說。」

[0029a04] 彼等諸比丘應諾世尊:「唯然,世尊。」世尊如是曰:

[0029a05] 「諸比丘!只要諸比丘修思念意覺(念覺支)、修擇法覺意(擇法覺支)、修精進覺意(精覺支)、修喜悅覺意(喜覺支)、修靜安覺意(輕安覺支)、修三昧覺意(定覺支)、修捨覺意(捨覺支),諸比丘!則應預期諸比丘之興盛而非衰亡。

[0029a08] 諸比丘!只要此七不退法存在於諸比丘中,依此七不退法諄諄相教訓,諸比丘!則可預期諸比丘之興盛而非衰亡。」

[0029a10] 一〇

[0029a10] 「諸比丘!我將宣說其他之七不退法,且諦聽,善思念,我當說!」

[0029a11] 彼等諸比丘應諾世尊:「唯然,世尊。」世尊如是曰:

[0029a12] 「又,諸比丘!只要諸比丘修無常想、修無我想、修不淨想、修邪念危險想、修捨離想、修心清淨想、修涅槃想,諸比丘!則應預期諸比丘之興盛而非衰亡。

[0029a14] [P.80] 諸比丘!只要此七不退法存在於諸比丘中,依此七不退法諄諄相教訓,諸比丘!則可預期諸比丘之興盛而非衰亡。」

[0030a02] 一一

[0030a02] 「諸比丘!我將宣說其他之六不退法,且諦聽,善思念,我當說。」

[0030a03] 彼等諸比丘應諾世尊:「唯然,世尊。」世尊如是曰:

[0030a04] 「又,諸比丘!只要諸比丘不論於公開場合或私下間,均能於同梵行者表現仁慈之身業;諸比丘!則應預期諸比丘之興盛而非衰亡。

[0030a06] 諸比丘!只要諸比丘不論於公開場合或私下間,均能於同梵行者表現仁慈之口業,諸比丘!則應預期諸比丘之興盛而非衰亡。

[0030a08] 諸比丘!只要諸比丘不論於公開場合或私下間,均能於同梵行者表現仁慈之意業,諸比丘!則應預期諸比丘之興盛而非衰亡。

[0030a10] 諸比丘!只要諸比丘得公平分配及與持戒者,同梵行者分享從僧伽所獲得之規定淨物,乃至鉢中之所有物等,諸比丘!則應預期諸比丘之興盛而非衰亡。

[0030a12] 又,諸比丘!只要諸比丘不論於公開場合或私下間能與同梵行者修習不斷、不壞、不染、不穢、及導致戒定增長,為自由人、智者所稱讚之戒律,諸比丘!則應預期諸比丘之興盛而非衰亡。

[0031a01] 又,諸比丘!只要諸比丘不論於公開場合或私下間,能與梵行者執持導致涅般之聖見,行其可導致完全滅苦之正見,諸比丘!則應預期諸比丘之興盛而非衰亡。

[0031a03] [P.81] 諸比丘!只要此六不退法存在於諸比丘中,依此六不退法諄諄相教訓,則可預期諸比丘之興盛而非衰亡。」

[0031a05] 一二

[0031a05] 世尊住王舍城靈鷲山,與諸比丘宣說如是之法要。即:「有關此是戒、此是定、此是慧。修習戒成就,則定有大利益、大果報;修習定成就,則慧有大利益、大果報;修習慧成就,則心完全由欲漏、有漏、見漏及無明漏等之諸漏解脫。」

[0031a08] 一三

[0031a08] 爾時,世尊於王舍城隨意住已,言尊者阿難曰:「然,阿難!我等往菴摩羅樹園。」

[0031a10] 尊者阿難應諾世尊曰:「唯然,世尊。」於是,世尊與大比丘眾俱,往赴菴摩羅樹園。

[0031a12] 一四

[0031a12] 於此,世尊住菴摩羅樹園之王宮。世尊住菴摩羅樹園之王宮已,向諸比丘宣說如是之法要,即:「有關此是戒、此是定、此是慧。修習戒成就,則定有大利益、大果報;修習定成就,則慧有大利益、大果報;修習慧成就,則心完全由欲漏、有漏、見漏及無明漏等之諸漏解脫。」

[0032a02] 一五

[0032a02] 爾時,世尊於菴摩羅樹園隨意住已,言尊者阿難曰:「然,阿難!我等往那爛陀村。」

[0032a04] 尊者阿難應諾世尊:「唯然,世尊。」爾時,世尊與大比丘眾俱,往赴那爛陀村。於此,世尊住那爛陀之波波利菴婆林。

[0032a06] [P.82] 一六

[0032a06] 爾時,尊者舍利弗詣世尊之處。詣已,頂禮世尊,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尊者舍利弗如是白世尊言:

[0032a08] 「世尊!我於世尊有如是信心:於過去、未來及現在,於任何之沙門、或婆羅門亦無有如世尊之偉大,及更高深之正覺(智慧)。」

[0032a10] 「舍利弗!汝所說如師子吼,是偉大而勇敢,舍利弗!實然,汝說出喜不自勝之言:『我於世尊如是信心:於過去、未來及現在,於任何之沙門、或婆羅門亦無有如世尊之偉大,及更高深之正覺。』舍利弗!汝過去長久之間,知諸阿羅漢、等正覺者。汝是否以汝之心了知彼等之心,知:『彼世尊是如是戒,彼世尊是如是法、如是慧、如是行、如是之解脫耶?』」

[0033a01] 「不然,世尊。」

[0033a02] 「又,舍利弗!未來久長之間,知諸阿羅漢、等正覺者。汝是否以汝之心了知彼等之心,知:『彼世尊有如是戒,彼世尊成就如是法、如是行、如是如是之解脫耶?』」

[0033a04] 「不然,世尊。」

[0033a05] 「又,舍利弗!今我是阿羅漢、等正覺者。汝是否以汝之心了知我心,知:『世尊是如是戒,世尊是如是法、如是慧、如是行、如是之解脫耶?』」

[0033a07] 「不然,世尊。」

[0033a08] [P.83] 「於是,舍利弗!汝是不能以汝之心,了知過去、未來、現在之諸阿羅漢、等正覺者〔之心〕。然者,舍利弗,今何故,汝所說如師子吼、是偉大而勇敢耶?汝何故說出喜不自勝之言:『我於世尊如是信心,言:於過去、未來及現在,於任何之沙門、或婆羅門,亦無有如世尊之偉大,及更高深之正覺(智慧)耶?』」

[0033a12] 一七

[0033a12] 「世尊!我不能了知過去、未來、現在諸阿羅漢、等正覺者〔之心〕,我唯知次第之法。世尊!譬喻國王有城市於邊境,城基城壁與城樓,門皆甚堅固,且唯有一門;其處有聰明、多智熟練之守門者,拒絕不認識之陌生人,唯容許認識者進入。當巡迴彼城之周圍,不見彼城壁相接處,或有裂開之孔隙,可讓小貓出入,彼如是知任何大生物,欲出入此城市,皆應由此門出入。世尊!我知次第之法亦如是。世尊!我知過去之諸阿羅漢、等正覺者。彼世尊由於捨棄能使智慧證悟羸弱之五蓋——貪、瞋、掉悔、睡眠、疑惑,令心善住於四念處,如實修習七菩提分而成就無上之等正覺。世尊!我知未來之諸阿羅漢、等正覺者。彼世尊由於捨棄能使慧證悟羸弱之五蓋,令心善住於四念處,如實修習七菩提分而成就無上之等正覺。世尊!我知現在之阿羅漢、等正覺者世尊,由於捨棄能使智慧證悟羸弱之五蓋,令心善住於四念處,如實修習七菩提分而成就無上之等正覺。」

[0034a09] [P.84] 一八

[0034a09] 於此,世尊住那爛陀波波利菴婆林,為諸比丘宣說種種法要。即:「如是戒、如是定、如是慧。修習戒成就,則定有大利益、大果報;修習定成就,則慧有大利益、大果報;修習慧成就,則心完全由欲漏、有漏、見漏、無漏等諸漏解脫。」

[0034a12] 一九

[0034a12] 爾時,世尊隨意住那爛陀已。言尊者阿難曰:「然,阿難!我等往赴巴吒釐村。」

[0034a13] 尊者阿難應諸世尊:「唯然,世尊。」爾時,世尊與大比丘眾俱,往赴巴吒釐村。

[0034a14] 二〇

[0034a14] 爾時,巴吒釐村之優婆塞等,聞世尊到達巴吒釐村。爾時,巴吒釐村之優婆塞等詣世尊之處,詣已,敬禮世尊,卻坐一面,坐已。巴吒釐村之優婆塞等白世尊言:「世尊慈愍,懇請世尊到我等村上休息堂。」世尊默然而許可。

[0035a03] 二一

[0035a03] 爾時,巴吒釐村之優婆塞,知世尊許可,即從座起,敬禮圍繞世尊,而往休息堂,至已,於休息堂鋪設諸敷具,安置水瓶,并懸掛油燈已,彼等再詣世尊前,詣已,敬禮世尊,卻立一面。立一面之巴吒釐村優婆塞等,如是白世尊言:

[0035a06] 「世尊!休息堂鋪設諸敷具,安置水瓶,并懸掛油燈已,世尊!今請世尊之適宜時。」

[0035a08] [P.85] 二二

[0035a08] 爾時,世尊著下衣,持衣鉢,與大比丘眾俱,往赴休息堂,至已,洗足進入休息堂,靠近中央柱面東而坐。比丘眾亦洗足入休息堂,靠近西壁,繞世尊面東而坐。巴吒釐村之優婆塞等,洗足入休息堂,靠近東壁,向世尊面西而坐。

[0035a11] 二三

[0035a11] 爾時,世尊告巴吒釐村之優婆塞等曰:

[0035a12] 「居士等!此是犯戒行惡之無戒者有五失。何等為五耶?

[0035a13] 居士等!先是犯戒行惡之無戒者,因為放逸懶惰而陷於窮困,此是行惡無戒者之第一失。

[0036a01] 復次,居士等!犯戒行惡之無戒者,惡名遠播。此是行惡無戒者之第二失。

[0036a02] 復次,居士等!犯戒行惡之無戒者,無論參加任何社團,如剎帝利、婆羅門、居士或沙門,彼皆自覺不安,心意不定。此是行惡無戒者之第三失。

[0036a04] 復次,居士等!犯戒行惡之無戒者,死時惱亂不安。此是行惡無戒者之第四失。

[0036a05] 復次,居士等!犯戒行惡之無戒者,身壞死後生於惡生、惡趣、苦趣、地獄。此是行惡無戒者之第五失。居士等!此等實犯戒行惡無戒者之五種失。

[0036a07] [P.86] 二四

[0036a07] 居士等!由戒之修行,此是持戒者之五得,何等為五耶?

[0036a08] 居士等!守戒行善之持戒者,因為勤勉精進,獲大財富,此是守戒行善持戒者之第一得。

[0036a10] 復次,居士等!守戒行善之持戒者,善名遠播,此是守戒行善持戒者之第二得。

[0036a11] 復次,居士等!守戒行善之持戒者,無論參加任何社團,如剎帝利、婆羅門、居士或沙門,彼皆有自信力而心志安泰。此是守戒行善持戒者之第三得。

[0036a13] 復次,居士等!守戒行善之持戒者,死時不惱亂,此是守戒行善持戒者之第四得。

[0037a01] 復次,居士等!守戒行善之持戒者,身壞死後,生於善處天界。此是守戒行善持戒者之第五得。居士等!此等是守戒,持戒者之五得。」

[0037a03] 二五

[0037a03] 爾時,世尊對巴吒釐村之優婆塞等開示法要至於深夜,忠告、鼓勵,使彼等皆大歡喜並使之離去。謂:「居士等!已至深夜,應知時宜。」

[0037a05] 巴吒釐村之優婆塞等應諾世尊:「唯然,世尊。」時,世尊,於巴吒釐村之優婆塞等離去後,即入靜室。

[0037a07] [P.87] 二六

[0037a07] 爾時,摩揭陀大臣須尼陀與禹舍,為防禦跋耆人〔之侵入〕。於巴吒釐村築城塞。其時有眾多之天神,於巴吒釐村計劃數千之宅地。屬於有力天神之宅地;彼等則勸引有力之國王大臣往此處建築住宅。屬於中等天神之宅地,彼等則勸引中等之國王大臣往其處建築住居,屬於下等天神之宅地,彼等則勸引下等之國王大臣往其處建築住居。

[0037a12] 二七

[0037a12] 爾時,世尊以超人清淨之天眼,見彼數千之天神於巴吒釐村構劃宅地。世尊於晨早時分起來,言尊者阿難曰:

[0037a14] 「阿難!在巴吒釐村建築城塞者是誰耶?」

[0038a01] 「世尊!摩揭陀之大臣須尼陀與禹舍,為防禦跋耆人(之侵入),於巴吒釐村建築城塞。」

[0038a03] 二八

[0038a03] 「阿難!摩揭陀大臣須尼陀與禹舍為防禦跋耆人,於巴吒釐村建築城塞,彼等恰與三十三天神談約。如是,阿難!我以清淨超人之天眼,見有數千之天神,於巴吒釐村築劃宅地。屬於有力天神之宅地,彼等則勸引有力國王大臣,往其處建築住居。屬於中等天神之宅地,彼等則勸引中等國王大臣,往其處建築住居。屬於下等天神之宅地,彼等則勸引下等國王大臣,往其處建築住居。阿難!當聖者常往還及 [P.88] 商賈聚集時,此巴吒釐子城則成為大都市及物貨之集散地。然,此巴吒釐子城有三種危險。一即由火,二即由水,三即由朋友之不和。」

[0038a10] 二九

[0038a10] 爾時,摩揭陀大臣須尼陀及禹舍詣世尊之處,詣已,互與世尊問訊,交談禮儀之語後,卻立一面。立於一面之摩揭陀大臣須尼陀及禹舍,如是白世尊言:「願尊者瞿曇與大比丘眾俱,今日赴〔我等住家〕納受供餐。」世尊默然承諾。

[0038a13] 三〇

[0038a13] 爾時,摩揭陀大臣須尼陀及禹舍知世尊之承諾,則各自還家。歸家後即備辦美味之嚼食、噉食已,來白世尊言:

[0039a01] 「世尊!食事已備,請知時宜。」

[0039a02] 爾時,世尊於清晨著下衣,持鉢、衣,與比丘眾俱往赴摩揭陀大臣須尼陀、禹舍之住家。至已,坐於所設之座,時,摩揭陀大臣須尼陀、禹舍,對於以佛陀為上首及比丘僧,親手供奉美味之嚼食、噉食以至滿足為止。時,摩揭陀須尼陀、禹舍見世尊食竟,洗手及鉢,取一低座,坐於一面。

[0039a06] 三一

[0039a06] 對於坐於一面之摩揭陀大臣須尼陀及禹舍,世尊以此偈讚曰:

     任何之智者
     居住於此地
     其處持淨戒
     守護梵行者
     其處有都神
     供養於彼等
     互尊互相敬
     互敬互崇重
      [P.89] 如是慈待彼
     如母抱己子
     為神所惠顧
     則見常幸福

[0040a05] 時,世尊以偈讚摩揭陀大臣須尼陀及禹舍已,即從座起而行去。

[0040a06] 三二

[0040a06] 爾時,摩揭陀大臣須尼陀及禹舍隨世尊後而言曰:「今日世尊從某門出,其門則名為『瞿曇門』,從某渡頭渡河,其渡頭則名為『瞿曇渡』。」於此,世尊所從出門,名為「瞿曇門。」

[0040a09] 三三

[0040a09] 時,世尊走近恆河邊。其時,恆河水漲滿,如烏可飲之程度。欲渡彼岸者,或求舟、或求筏、或結桴。其時,世尊猶如力士之伸屈腕、或屈伸腕間,不見在恆河之此岸,與大比丘眾,俱立於彼岸。

[0040a12] 三四

[0040a12] 時,世尊見求舟、或求筏、或結桴之欲渡河者,世尊遂說(無問自說)偈曰:

     世人結籠筏
     捨深處造橋
     欲渡海湖者
     渡之為智者

第二 誦品

[0042a02] [P.90]

[0042a02] 爾時,世尊言尊者阿難曰:「然,阿難!我等往赴拘利村。」

[0042a03] 尊者阿難應諾世尊:「唯然,世尊。」爾時,世尊與大比丘眾俱,往赴拘利村。至已,世尊住於拘利村。

[0042a05]

[0042a05] 時,世尊告諸比丘曰:「諸比丘!因為未通曉、證悟四聖諦,我與汝等長久以來,流轉於生死。四者何耶?諸比丘!因為未通曉、證悟苦聖諦,我與汝等長久以來,流轉於生死。諸比丘!因為未通曉、證悟苦集聖諦,我與汝等長久以來,流轉生死。諸比丘!……苦滅聖諦……乃至……諸比丘!因為未通曉、證悟達苦滅道聖諦,我與汝等長久以來,流轉於生死。然,諸比丘!通曉、覺知苦聖諦;通曉、覺知苦集聖諦;通曉、覺知苦滅聖諦;通曉、覺知達苦滅道聖諦,則有愛已盡,導有因滅時,從此則無後有。」

[0042a12]

[0042a12] 世尊如是語已,善逝復說偈曰:

      [P.91] 不如實知四聖諦
     故生死流轉道長
     見彼聖道絕有因
     苦根已斷無再生

[0043a03]

[0043a03] 復次,世尊住拘利村,亦對諸比丘如是宣說法要。即:戒如是、定如是、慧如是。修習戒成就,則定有大利益、大果報;修習定成就,則慧有大利益、大果報;修習慧成就,則心完全由欲漏、有漏、見漏、無明漏等之諸漏解脫。

[0043a06]

[0043a06] 時,世尊於拘利村隨意住已,言尊者阿難曰:「然,阿難!我等往赴那提迦。」

[0043a07] 尊者阿難應諾世尊:「唯然,世尊。」爾時,世尊與大比丘眾俱,往赴那提迦村。至已,世尊住於那提迦之繁耆迦精舍。

[0043a09]

[0043a09] 爾時,尊者阿難詣世尊之處,詣已,敬禮世尊,卻坐一面,坐於一面之尊者阿難如是白世尊言:

[0043a11] 「世尊!有名為遮樓比丘死在那提迦。彼趣生於何處,死後之狀態如何?世尊!有名為難陀比丘尼死在那提迦。彼尼趣生何處,死後之狀態如何?世尊!有名為須 [P.92] 達哆優婆塞死在那提迦。彼趣生何處,死後之狀態如何?世尊!有名為善生優婆夷死在那提迦。彼女趣生何處,死後狀態如何?世尊!有名為卡具陀優婆塞死在那提迦。彼趣生何處,死後狀態如何?世尊!有名為迦陵伽優婆塞死在……乃至……世尊!有名為尼迦吒優婆塞死在……乃至……世尊!有名為迦提沙跋優婆塞死在……乃至……世尊!有名為睹達優婆塞死在……乃至……世尊!有名為山睹達優婆塞死在……乃至……世尊!有名為婆頭樓優婆塞死在……乃至……世尊!有名為蘇婆頭樓死在那提迦。彼趣生何處,死後狀態如何?」

[0044a06]

[0044a06] 「阿難!遮樓比丘於此世自身漏盡,了知、實證。到達無漏心解脫、慧解脫而住。阿難!難陀比丘尼斷五下分結,化生天界,於其處滅後不再還此世。阿難!須達哆優婆塞已斷三結,并漸次滅貪、瞋、癡,證斯陀含果,再一次還歸此世,即得苦滅。阿難!善生優婆夷已斷三結,證須陀洹果,不墮惡趣,必到達正覺。阿難!卡具陀優婆塞斷五下分結,化生天界,於其處滅後不再還此世。阿難!迦陵伽優婆塞……乃至……阿難!尼迦吒優婆塞……乃至……阿難!迦提沙跋優婆塞……乃至……阿難!睹達優婆塞……乃至……阿難!山睹達優婆塞……乃至……阿難!婆頭樓優 [P.93] 婆塞……乃至……阿難!蘇婆頭樓優婆塞已斷五下分結,化生天界,於其處滅後不再還此世。阿難!死於那提迦五十人以上之優婆塞皆已斷五下分結,化生天界,於其處滅後不再還此世。阿難!死於那提迦九十人之優婆塞皆已斷三結,并漸次滅貪、瞋、癡,證斯陀含果,再一次歸還此世,即得苦滅。阿難!復有死於那提迦五百人之優婆塞皆已斷三結,證須陀洹果,不墮惡趣,必到達正覺。

[0045a04]

[0045a04] 阿難!人生之死,有何不可思議!然,人之死時,皆來問我,阿難!其令如來疲煩。阿難!於此,我將為汝次第宣說法鏡。此具足之聖聲聞,即可預期各自之未來:『於我地獄已滅,畜生道、餓鬼道及其他惡趣滅,我證須陀洹果,住不退轉法,必到達正覺。』

[0045a08]

[0045a08] 阿難!然者,此具足之聖聲聞,即可預期各自之未來:『於我地獄已滅,畜生道、餓鬼道及其他惡趣滅,我證須陀洹果、住不退轉法,必到達正覺。』所述之法鏡者何耶?阿難!聖聲聞對佛陀具足正信,〔信彼世尊是:〕『阿羅漢、等正覺者、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對於法具足正信:『世尊所善說之法,是現益、應來見、明瞭、導至解脫,令智者各自體證。』 [P.94] 對於僧伽具足正信:『世尊之弟子僧伽,是善正行、正直行、奉法、具足淨戒。世尊之弟子僧伽,是四雙八輩,值得供養、恭敬、禮拜,為世間之無上福田。』聖聲聞是聖者所喜愛,其戒行不缺、不壞、不瑕穢,令人解脫,為聖者所讚嘆,不為其他所污而於三昧增長。

[0046a03] 阿難!次第於此法鏡之法,具足此之聖聲聞,即可預期各自之未來:『於我地獄已滅,畜生道、鬼道及其他惡趣滅,我證須陀洹果,住不退轉,必到達正覺。』」

[0046a05] 一〇

[0046a05] 世尊住那提迦之繁耆迦精舍,亦常為諸比丘宣說法要,即:如是戒、如是定、如是慧……乃至……則心完全由欲漏、見漏、無明漏等諸漏解脫。

[0046a07] 一一

[0046a07] 爾時,世尊於那提迦隨意住已,言尊者阿難曰:「然,阿難!我等往赴毘舍離。」

[0046a08] 尊者阿難應諾世尊:「唯然,世尊。」時,世尊與比丘眾俱,往赴毘舍離,至已,世尊於毘舍離,住菴婆波梨林。

[0046a10] 一二

[0046a10] 於彼處,世尊告諸比丘曰:

[0046a11] 「諸比丘!比丘應有正念、正知。此是我對汝之教言。

[0046a12] 諸比丘!何為比丘有正念耶?諸比丘!比丘於此,應該對身觀察身,自覺精進, [P.95] 深慮而住,排除此世間之貪欲、憂悲。對於受……乃至……對於心……乃至……對於法觀察法,自覺精進,深慮而住,排除此世間之貪欲、憂悲。諸比丘!如是為比丘有正念。

[0047a02] 一三

[0047a02] 諸比丘!何為比丘有正知耶?諸比丘!何為比丘有正知耶?諸比丘!比丘於行進履退有正知,於觀前顧後有正知,於伸手屈臂有正知,於著衣持鉢有正知,於食嚼吞飲有正知,於行大小便有正知,於睡眠、醒寤、行、止、坐、聽、言、默有正知。諸是為比丘有正知,諸比丘!比丘應有正念、正知。此是我為汝等之教言。」

[0047a06] 一四

[0047a06] 爾時,遊女菴婆波梨聞:「佛已至毘舍離,住毘舍離我菴婆林。」時,遊女菴婆波梨令備多輛美麗之車乘,自乘一美麗之車乘,與其隨從,離開毘舍離,往赴菴婆林園。車輛至可通行之處,下車而步行詣世尊之處,詣已,敬禮世尊卻坐一面,世尊宣說法要,教示、訓誡遊女菴婆波梨,令之愉快歡喜。

[0047a10] 時,遊女菴婆波梨對世尊所宣說教示、訓誡之法要甚為歡喜,如是白世尊言:「世尊!懇請世尊慈許明日與大比丘眾赴我家受供養食。」

[0047a12] 世尊默然而許。遊女菴婆波梨知世尊之允許,則起座敬禮、右繞世尊而回去。

[0047a13] [P.96] 一五

[0047a13] 住毘舍離之離車人聞:「世尊實已至毘舍離,住毘舍離之菴婆波梨林。」時,彼等離車人,則令備許多輛之美麗車乘,離車人各乘美麗之車乘,離開毘舍離。彼等離車人或喜濃青者,飾濃青色、著濃青色衣、莊嚴濃青色飾品;或喜黃者,飾黃色、著黃色衣、莊嚴黃色飾品;喜紅色者,飾紅色、著紅色衣、莊嚴紅色飾品;喜白色者,飾白色、著白色衣、莊嚴白色飾品。

[0048a04] 一六

[0048a04] 爾時,遊女菴婆波梨與年青離車人之車輛相擊撞。時,離車人語遊女菴婆波梨言:「菴婆波梨!何故汝與年青離車人之車輛相擊撞耶?」

[0048a06] 「貴公子等!我因敬請世尊與大比丘眾俱,至我家供養食。」

[0048a07] 「然,菴婆波梨!與十萬金換讓供養食。」

[0048a08] 「貴公子等!假使以毘舍離之國土與我,我亦不讓此大供養食。」

[0048a09] 時,彼等離車人振手曰:「嗚呼!甚可悲!我等被一菴婆波梨女獲勝。嗚呼!甚可悲!我等被一菴婆波梨女優勝。」

[0048a11] 彼等離車人詣往菴婆波梨林。

[0048a12] 一七

[0048a12] 世尊見彼離車人從遠而來,見已,告諸比丘曰:「諸比丘!凡未曾見忉利天 [P.97] 神之比丘,諸比丘!且觀看此群離車人。諸比丘!注視眺望此群離車人,因此群離車人與忉利天眾無異。」

[0049a01] 一八

[0049a01] 時,彼等離車人,車輛至可通行之處,而步行詣世尊之處,詣已,敬禮世尊,卻坐一面。彼等離車人,坐一面已,時,世尊宣說教示、訓誡之法要,令彼等喜悅。

[0049a03] 時,彼等離車人對世尊所宣說教示、訓誡之法要,至為喜悅而如是白世尊言:「世尊!懇請世尊與大比丘眾俱,慈許明日至我家受供養食。」

[0049a05] 「離車人等!我已許受遊女菴婆波梨,明日之供養食。」

[0049a06] 於時,離車人振手:「嗚呼!我等被一菴婆波梨女獲勝,嗚呼!嗚呼!甚可悲!我等被一菴婆波梨女優勝。」

[0049a08] 時,彼離車人,感激、歡喜世尊之所說,起座,敬禮、右繞世尊而離去。

[0049a09] 一九

[0049a09] 時,遊女菴婆波梨,其夜於自家園,備辦美味之嚼食及噉食,往告世尊:「世尊!供養食已備,請知時宜。」時,世尊著下衣,持衣、鉢與大比丘眾俱,往赴菴婆波梨之家園,至已,坐於所設之座。時,遊女菴婆波梨,對於以佛陀為上首及比丘眾,親手供奉美味之嚼食、噉食,以至辭食滿足為止。

[0049a13] [P.98] 世尊食已,於洗手及鉢時,遊女菴婆波梨取一低座,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遊女菴婆波梨如是白世尊言:「世尊!我此園林,奉獻以佛陀為上首之比丘僧。」

[0050a01] 世尊受納此園林。時,世尊為遊女宣說教示、訓誡之法要,令喜悅,起座而去。

[0050a02] 二〇

[0050a02] 世尊住彼毘舍離之菴婆波梨林時,如是為諸比丘宣說法要。即:如是戒、如是定、如是慧。修習戒成就,則定有大利益、大果報;修習定成就,則慧有大利益、大果報;修習慧成就,則心完全由欲漏、有漏、見漏、無明漏等諸漏解脫。

[0050a05] 二一

[0050a05] 爾時,世尊於菴婆波梨林隨意住已,告尊者阿難曰:「然,阿難!我等往赴竹林村。」

[0050a07] 尊者阿難應諾世尊:「唯然,世尊。」

[0050a08] 時,世尊與大比丘眾俱,往赴竹林村,至已,世尊住於竹林村。

[0050a09] 二二

[0050a09]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曰:「諸比丘!汝等各自行往毘舍離近處,於朋友、知識或知己之處雨安居。我亦當在此竹林村入雨安居。」

[0050a11] [P.99] 諸比丘應諾世尊:「唯然,世尊。」而往毘舍離之近處,於朋友、知識或知己之處入雨安居。世尊亦於竹林村入雨安居。

[0050a13] 二三

[0050a13] 世尊於此入雨安居時,忽患激痛之痢病,幾乎近於絕命。時,世尊注心正念、正知,忍受而無訴苦之言。

[0051a01] 爾時,世尊如是思惟:「若我不告弟子,不教示諸比丘而入滅者,與我不相應。我今依堅強之精進,忍耐此病,以留住彼壽命。」

[0051a03] 爾時,世尊依堅強精進,忍耐此病,以留彼壽命,於是,世尊病癒。

[0051a04] 二四

[0051a04] 爾時,世尊之疾完全痊癒,痊癒已則由住室出,坐於蔭涼處所設之座。時尊者阿難詣近世尊,詣已,敬禮世尊,卻坐一面,坐於一面之尊者阿難,如是白世尊言:

[0051a07] 「世尊!我曾見世尊於健泰時,及見世尊如何忍受苦。世尊!當我見世尊之病、身體衰弱,我神志昏迷不明法、不辨四方,但唯念:『世尊若任何遺教比丘眾,世尊應不入滅。』以聊慰我心。」

[0051a10] [P.100] 二五

[0051a10] 「然者,阿難!諸比丘眾向我眺望何耶?阿難!我所說之法,於內於外悉無區別。阿難!如來所說之法,於弟子是無隱秘、握拳不教。阿難!若有如是思惟:『我引導比丘眾』或『比丘眾依怙於我。』然,阿難!對於比丘眾應何教言。阿難!如來不如是思惟:『我引導比丘眾』或『比丘眾依怙於我』。然,阿難!如來對於比丘眾以留何教言?又,阿難!我已老、衰耄矣!我之旅路將盡、年壽將滿,年齡已八十矣。阿難!猶如舊車輛之整修,尚依革紐相助,勉強而行。阿難!如是,想如來之身體亦復如是。阿難!當如來停止一切憶念,而入於滅受想三昧時,阿難!如來之身體,始為健全安穩。

[0052a04] 二六

[0052a04] 因此,阿難!以自作洲,自作歸依,勿歸依他人,以法為洲,以法為歸依而住,勿歸依他人!阿難!何故以自作洲,自作歸依,不歸依他人;以法為洲,法為歸依而住,勿歸依他人耶?

[0052a07] 阿難!於此,比丘當以身觀察身,精勤自覺不怠,深思而住,排除此世界之貪欲、憂悲,對受……乃至……對心……乃至……對於法觀察法,精勤自覺不怠,深思而住,排除此世界之貪欲、憂悲。如是,阿難!當自作洲,自作歸依,勿歸依他人;以法為洲,法為歸依而住,勿歸依他人。

[0052a11] [P.101] 阿難!於現在或我滅後,若有人自作洲,自作歸依,不歸依他人;以法為洲,以法為歸依,不歸依他人者,阿難!彼等於我比丘眾中,將在最高境地必定樂於修學。」

[P.102] 第三 誦品

[0053a02]

[0053a02] 爾時,世尊於清晨著下衣,持衣、鉢,入毘舍離行乞。於毘舍離行乞已,由行乞歸來,飯食已,告尊者阿難曰:

[0053a04] 「阿難!攜持敷具,將往遮波羅廟,為晝中之休息。」

[0053a05] 尊者阿難應諾世尊:「唯然,世尊。」而持敷具,隨世尊之後而行。

[0053a06]

[0053a06] 於是,世尊赴遮波羅廟,至已,坐於敷設之座。尊者阿難,敬禮世尊,卻坐一面,世尊告一面坐之尊者阿難曰:

[0053a08] 「阿難!毘舍離是一可喜悅之處,憂園廟、瞿曇廟、七聚廟、多子廟、娑羅廟、遮波羅廟亦甚喜樂!

[0053a10] [P.103]

[0053a10] 阿難!若有人修習、多修習四神足,修到充分,積聚至極頂,則如車、如家屋之基礎確實可用,若欲者得壽量留住一劫或一劫以上。然,如來修習四神足已達極頂,如車、如家屋之基礎確實可用。阿難!若欲者,如來之壽量可留住一劫或一劫以上。」

[0053a14]

[0053a14] 尊者阿難對世尊所明細顯示,未能洞察了解,故未曾對世尊懇請:「世尊!願世尊住壽一劫,善逝住壽一劫,為人天之利益、幸福及慈愍此世間。」因其心為魔所覆蔽。

[0054a03]

[0054a03] 世尊如是……乃至……三度告尊者阿難曰:

[0054a04] 「阿難!毘舍離是一可喜悅之處,憂園廟、瞿曇廟、七聚廟、多子廟、娑羅廟、遮婆羅廟亦甚喜樂。

[0054a06] 阿難!若有人修習、多修習四神足,修到充分,積聚至頂點,則如車、如家屋之基礎確實可用,若欲者得壽量留住一劫或一劫以上。然,如來修習四神足已達極頂,如車、如家屋之基礎確實可用。阿難!若欲者,如來之壽量可留住一劫或一劫以上。」

[0054a10] [P.104] 如是尊者阿難對世尊所明細顯示,未能洞察了解,故未曾對世尊懇請:「世尊!願世尊住壽一劫、善逝住壽一劫,為人天之利益、幸福及慈愍此世間。」因其心為魔所覆蔽。

[0054a13]

[0054a13] 爾時,世尊告阿難曰:

[0054a14] 「阿難!汝去,可思時宜。」

[0055a01] 阿難應諾世尊:「唯然,世尊。」則從座起,敬禮、右繞世尊,而去於附近樹下坐。

[0055a03]

[0055a03] 爾時,惡魔於尊者阿難去後不久,即來世尊之處,至已,立於一面。立於一面之惡魔如是言:

[0055a05] 「世尊!世尊今應般涅槃,善逝宜般涅槃。世尊!世尊現在應般涅槃之時。又世尊曾如是言:『惡魔!若我比丘聲聞弟子眾,尚未成為正聞、賢明、善決定、多聞,熟持修多羅,修習法隨法行,既於師所說之法善護持、宣說、令知、確立、開啟、分別、明辨,對生起非難爭論能以正法降伏,及未能宣示妙法之時,惡魔!我將不般涅槃。』

[0055a10] [P.105]

[0055a10] 世尊!現在世尊之比丘聲聞弟子眾,皆已成為正聞、賢明、善決定、多聞,熟持修多羅,修習法隨法行,既於師所說之法善護持、宣說、令知、確立、開啟、分別、明辨,對生起非難爭論能以正法降伏,及能宣示妙法矣。世尊!世尊今應般涅槃,善逝現在宜般涅槃,世尊!現在是世尊應般涅槃之時。

[0055a14] 世尊實曾作如是言:『若我比丘尼聲聞弟子眾,尚未成為正聞、賢明、善決定、多聞,熟持修多羅,修習法隨法行,既於師所說之法善護持、宣說、令知、確立、開啟、分別、明辨,對生起非難爭論能以正法降伏,及未能宣示妙法之時,我將不般涅槃。』

[0056a04] 然,世尊!現在世尊之比丘尼聲聞弟子眾,皆已成為正聞、賢明、善決定、多聞,熟持修多羅,修習法隨法行,既於師所說之法善護持、宣說、令知、確立、開啟、分別、明辨,對生起非難爭論能以正法降伏,及能宣示妙法矣。世尊!今世尊應般涅槃,善逝現在宜般涅槃。世尊!現在是世尊應般涅槃之時。

[0056a08] 世尊實曾作如是言:『若我優婆塞聲聞弟子眾,尚未成為正聞、賢明、善決定、多聞,熟持修多羅,修習法隨法行,既於師所說之法善護持、宣說、令知、確立、開啟、分別、明辨,對生起非難爭論能以正法降伏,及未能宣示妙法之時,我將不般涅槃。』

[0056a12] 然,世尊!現在世尊之優婆塞聲聞弟子眾,皆成為正聞、賢明、善決定、多聞,熟持修多羅,修習法隨法行,既於師所說之法善護持、宣說、令知、確立、開啟、分別、明辨,對生起非難爭論能以正法降伏,及能宣示妙法矣。世尊!今世尊應般涅槃,善逝現在宜般涅槃。世尊!現在是世尊應般涅槃之時。

[0057a02] 世尊實曾作如是言:『我優婆夷聲聞弟子眾,尚未成為正聞、賢明、善決定、多聞,熟持修多羅,修習法隨法行,既於師所說之法善護持、宣說、令知、確立、開啟、分別、明辨,對生起非難爭論能以正法降伏,及未能宣示妙法之時,我將不般涅槃。』

[0057a06] [P.106] 然,世尊!現在世尊之優婆夷聲聞弟子眾,皆已成為正聞、賢明、善決定、多聞,熟持修多羅,修習法隨法行,既於師所說之法善護持、宣說、令知、確立、開啟、分別、明辨,對生起非難爭論能以正法降伏,及能宣示妙法矣。世尊!世尊今應般涅槃,善逝現在宜般涅槃。世尊!現在是世尊應般涅槃之時。

[0057a10] 世尊!世尊實曾作如是言:『若我之梵行未成就、繁榮、廣布、廣為人知、徧說廣傳於人間者,惡魔!我應無般涅槃。』

[0057a12] 然,世尊!現在世尊之梵行已成就、繁榮、廣布、廣為人知、徧說廣傳於人間矣。世尊!世尊今應般涅槃,善逝現在宜般涅槃。世尊!現在世尊應般涅槃之時。」

[0057a14]

[0057a14] 如是言時,世尊如是言惡魔曰:「惡魔!汝且安心,如來之般涅槃應已不遠。此後三月,如來將般涅槃。」

[0058a02] 一〇

[0058a02] 爾時,世尊於遮波羅廟正念正知而捨壽行。而世尊捨壽行時,有大地震,甚 [P.107] 令〔人〕恐怖、身毛豎立及天雷響烈。世尊知是見已,而說此憂陀那曰:

     生之量無量
     牟尼捨有行
     心喜正念住
     如斷鎧已生

[0058a08] 一一

[0058a08] 爾時,尊者阿難如是思惟:「此是不可思議哉!此是未曾有哉!此是大地震,此甚令〔人〕恐怖、身毛豎立之大地震及天雷響烈。此大地震之出現是何因何緣耶?」

[0058a10] 一二

[0058a10] 於是,尊者阿難詣近世尊,詣已,敬禮世尊,卻坐一面。坐於一面之尊者阿難,如是白世尊言:

[0058a12] 「不可思議哉!世尊。未曾有哉!世尊。此大地震,世尊!此甚令〔人〕恐怖、身毛豎立之大地震及天雷響裂。此大地震之出現,為何因、何緣耶?」

[0058a14] 一三

[0058a14] 「阿難!此大地震之出現,有八因、八緣。八者何耶?阿難!此大地止立於水上,水止立於風,風止立於空。阿難!空中起吹大風時,風起則水動,水動則地動, [P.108] 此為大地震出現之第一因、緣。

[0059a03] 一四

[0059a03] 復次,阿難!有神通、心自在者之沙門或婆羅門;或有大神通大威神力之天神,僅修地想而少修水想時,此地則大震動。此為大地震出現之第二因、緣。

[0059a05] 一五

[0059a05] 復次,阿難!當菩薩住正念正知,離兜率天,入於母胎時,此地則大震動。此為大地震動出現之第三因、緣。

[0059a07] 一六

[0059a07] 復次,阿難!當菩薩住正念正知,出母胎時,此地則大震動。此為大地震出現之第四因、緣。

[0059a09] 一七

[0059a09] 復次,阿難!如來證無上等正覺時,此地則大震動。此為大地震出現之第五因、緣。

[0059a11] 一八

[0059a11] 復次,阿難!當如來轉無上法輪時,此地則大震動。此為大地震出現之第六因、緣。

[0059a13] 一九

[0059a13] 復次,阿難!當如來住正念正知,捨壽行之時,此地則大震動。此為大地震出現之第七因、緣。

[0060a01] [P.109] 二〇

[0060a01] 復次,阿難!當如來完全捨離,於涅槃界入無餘涅槃時,此地則大震動。此為大地震出現之第八因、緣。

[0060a03] 阿難!此為大地震出現之八因、緣。

[0060a04] 二一

[0060a04] 阿難!有八種眾。八者何耶?即:剎帝利眾、婆羅門眾、居士眾、沙門眾、四天王眾、忉利天眾、魔眾、梵天眾。

[0060a06] 二二

[0060a06] 阿難!我憶念往昔曾參加幾百人之剎帝利眾,於其處我未就坐、言說、交談以前,其時,使我之顏色相同於彼等,我之聲音相同於彼等。我宣說教示、訓誡之法要令之歡喜。當我宣示之時,彼等不識我而自問言:『彼宣說者是誰耶?是神或是人耶?』我宣說教示、訓誡,令之歡喜後,我則隱形不見。彼等不知我何時隱形不見而自問言:『彼隱形者是誰耶?是神或是人耶?』

[0060a11] 二三

[0060a11] 阿難!我憶念往昔曾參加幾百人之婆羅門眾……乃至……居士眾……乃至……沙門眾……乃至……四天眾……乃至……忉利天眾……乃至……魔眾……乃至……梵天眾,於其處我未就坐、言說、交談以前,其時,使我之顏色相同於彼等,我之聲音相同於彼等。我宣說教示、訓誡之法要令之歡喜。當我宣示之時,彼等不 [P.110] 識我而自問言:『彼宣說者是誰耶?是神或是人耶?』我宣說教示、訓誡令之歡喜後,我則隱形不見。彼等不知我何時隱形不見而自問言:『彼隱形者是誰耶?是神或是人耶?』

[0061a04] 阿難!此為八眾。

[0061a05] 二四

[0061a05] 阿難!有八勝處。八者何耶?

[0061a06] 二五

[0061a06] 阿難!若有人內觀色想,以視外界之有限、好、壞之諸相,得如實想,遂有:『勝知、勝見其等。』此為第一勝處。

[0061a08] 二六

[0061a08] 若人,內觀色想,以視外界之無限、好、壞之諸相,得如實想。遂有:『勝知、勝見其等。』此為第二勝處。

[0061a10] 二七

[0061a10] 若人內觀無色想,以視外界之有限、好、壞之諸相,得如實想,遂有:『勝知、勝見其等。』此為第三勝處。

[0061a12] 二八

[0061a12] 若人內觀無色想,以視外界之無限、好、壞之諸相,得如實想,遂有:『勝知、勝見其等。』此為第四勝處。

[0061a14] 二九

[0061a14] 若人內觀無色想,以視外界之青色、青相、青映影——猶如烏摩迦華是青色、青相、青映影。又猶如波羅奈衣兩面光滑,表裏精緻是青色、青相、青映影。若如是內觀無色想,以視外界之青色、青相、青映影者,得如實想,遂有:『勝知、勝見其等。』此為第五勝處。

[0062a04] [P.111] 三〇

[0062a04] 若人內觀無色想,以視外界諸相是黃色、黃相、黃映影。猶如羯尼迦華是黃色、黃相、黃映影。又猶如波羅奈衣兩面光滑,表裏精緻是黃色、黃相、黃映影。若如是內觀無色想,以視外界諸相是黃色、黃相、黃映影者,得如實想,遂有:『勝知、勝見其等。』此為第六勝處。

[0062a08] 三一

[0062a08] 若人內觀無色想,以視外界諸相是紅色、紅相、紅映影。猶如般豆時婆迦華是紅色、紅相、紅映影。又猶如波羅奈衣兩面光滑,表裏精緻是紅色、紅相、紅映影者,得如實想,遂有:『勝知、勝見其等。』此為第七勝處。

[0062a11] 三二

[0062a11] 若人內觀無色想,以視外界諸相是白色、白相、白映影。猶如烏沙那斯星(太白金星)是白色、白相、白映影。又猶如波羅奈衣兩面光滑,表裏精緻是白色、白相、白映影。若如是內觀無色想,以視外界諸相是白色、白相、白映影者,得如實想,遂有:『勝知、勝見其等。』此為第八勝處。

[0063a01] 阿難!此為八勝處。

[0063a02] 三三

[0063a02] 阿難!有八種解脫。何者為八耶?

[0063a03] 以色觀色。此為第一解脫。

[0063a04] [P.112] 內觀無色想,以見外界之諸色。此為第二解脫。

[0063a05] 一心『淨』思。此為第三解脫。

[0063a06] 凡超越色想,絕滅瞋恚想,不思念種種想,到達『空無邊』,於空無邊處而住。此為第四解脫。

[0063a08] 凡超越空無邊處,到達『識無邊』,於識無邊處而住。此為第五解脫。

[0063a09] 凡超越識無邊處,到達『無所有』,於無所有處而住。此為第六解脫。

[0063a10] 凡超越無所有處,到達非想非非想處而住。此為第七解脫。

[0063a11] 凡超越非想非非想處,到達滅受想而住。此為第八解脫。

[0063a12] 阿難!此為八種解脫。

[0063a13] 三四

[0063a13] 阿難!往昔我成就無上正覺,住於鬱鞞羅尼連禪河邊之阿輸波羅尼拘律樹下。阿難!其時,惡魔詣我處,至已,立於一面。阿難!立於一面之惡魔如是言我曰:『世尊!世尊今應般涅槃,善逝現在宜般涅槃。世尊!現在是世尊應般涅槃之時。』

[0064a03] 三五

[0064a03] 如是言時,阿難!我如是言惡魔曰:

[0064a04] 『若我比丘聲聞弟子眾,尚未善決定、多聞,熟持修多羅,修習法隨法行,既 [P.113] 於師所說之法善護持、宣說、令知、確立、開啟、分別、明辨,對生起非難爭論能以正法降伏,及能宣示妙法時,惡魔!我當不般涅槃。

[0064a07] 我比丘尼聲聞弟子眾,尚未決定、多聞,熟持修多羅,修習法隨法行,既於師所說之法善護持、宣說、令知、確立、開啟、分別、明辨,對生起非難爭論能以正法降伏,及能宣示妙法之時,惡魔!我當不般涅槃。

[0064a10] 我優婆塞聲聞弟子眾,尚未決定、多聞,熟持修多羅,修習法隨法行,既於師所說之法善護持、宣說、令知、確立、開啟、分別、明辨,對生起非難爭論能以正法降伏,及能宣示妙法之時,惡魔!我當不般涅槃。

[0064a13] 我優婆夷聲聞弟子眾,尚未決定、多聞,熟持修多羅,修習法隨法行,既於師所說之法善護持、宣說、令知、確立、開啟、分別、明辨,對生起非難爭論能以正法降伏,及能宣示妙法之時,惡魔!我當不般涅槃。

[0065a02] 惡魔!我此梵行尚未成就、繁榮、廣布、廣為人知、徧說廣傳於人間時,我當不般涅槃。』

[0065a04] 三六

[0065a04] 復次,阿難!今日於遮波羅廟,惡魔又詣我處,至已,立於一面。阿難!立於一面之惡魔如是言我曰:

[0065a06] 『世尊!世尊今應般涅槃,善逝現在宜般涅槃。世尊!現在是世尊般涅槃之時。 [P.114] 世尊!世尊曾作如是言:「汝,惡魔!我之比丘聲聞弟子眾,尚未決定、多聞,熟持修多羅,修習法隨法行,既於師所說之法善護持、宣說、令知、確立、開啟、分別、明辨,對生起非難爭論能以正法降伏,及未能宣說妙法之時,我當不般涅槃。」然,世尊!現在世尊之比丘聲聞弟子眾,既善決定、多聞,熟持修多羅,修習法隨法行,既於師所說之法善護持、宣說、令知、確立、開啟、分別、明辨,對生起非難爭論能以正法降伏,能宣示妙法矣。世尊!今世尊應般涅槃,善逝現在宜般涅槃。世尊!現在是世尊應般涅槃之時。又世尊!世尊曾作如是言:「惡魔!我之比丘尼……乃至……我之優婆塞……乃至……我之優婆夷……乃至……我於此梵行尚未成就、繁榮、廣布、廣為人知、徧說廣傳於人間時,我當不般涅槃。」

[0066a02] 然,世尊!今世尊之梵行已成就、繁榮、廣布、廣為人知、徧說廣傳於人間矣。世尊!今世尊應般涅槃,現在善逝宜般涅槃。世尊!現在世尊應般涅槃之時。』

[0066a04] 三七

[0066a04] 如是言時,阿難!我如是言惡魔曰:『惡魔!汝且安心,如來之般涅槃已不遠。此後三月,如來將般涅槃。』

[0066a06] 是故,阿難!現在於遮波羅廟如來住正知正念而捨壽行。」

[0066a07] [P.115] 三八

[0066a07] 〔世尊〕如是語時,尊者阿難白世尊言:

[0066a08] 「世尊!願世尊住壽一劫、善逝住壽一劫,為人天之利益、幸福及慈愍此世間。」

[0066a09] 〔世尊曰:〕「阿難!止止,勿懇請如來。阿難!現在非懇願如來之時。」

[0066a10] 三九

[0066a10] 尊者阿難再度白〔世尊〕言:

[0066a11] 「世尊!願世尊住壽一劫、善逝住壽一劫,為人天之利益、幸福及慈愍此世間。」

[0066a12] 〔世尊再度曰:〕「阿難!止止,勿懇願如來。阿難!現在非懇願如來之時。」

[0066a13] 尊者阿難三度白世尊言:

[0066a14] 「世尊!願世尊住壽一劫、善逝住壽一劫,為人天之利益、幸福及慈愍此世間。」

[0067a01] 「阿難!汝信如來之菩提耶?」

[0067a02] 「唯然,世尊。」

[0067a03] 「然者,阿難!汝今何故三度攪煩如來耶?」

[0067a04] 四〇

[0067a04] 「世尊!我親從世尊面前聞,親從世尊面前受:『阿難!若有人修習,多修習四神足,修到充分,積聚至極頂,則如車、如家屋之基礎確實可用,若欲者得壽量留住一劫或一劫以上。今如來成就四神足……乃至……得壽量留住一劫或一劫以上。』」

[0067a08] 「阿難!汝有信仰耶?」

[0067a09] 「唯然,世尊。」

[0067a10] 「然者,阿難!此是汝之惡作、汝之罪過。如來如是對汝明細顯示時,皆未能洞察了解,不對如來懇請:『世尊住壽一劫、善逝住壽一劫,為眾生之利益、幸福,慈愍世間及為人天之利益、幸福。』

[0067a13] 阿難!汝對如來如是懇請至兩次,如來亦不允許,至第三次或將容納。是故,阿難!此是汝之惡作,汝之罪過。

[0068a01] [P.116] 四一

[0068a01] 以前我住王舍城靈鷲山之時,阿難!於其處我亦曾向汝說:『阿難!王舍城與靈鷲山是甚可喜樂之處。阿難!若有人修習、多修習四神足,修到充分,積聚至極頂,則如車、如家屋之基礎確實可用,阿難!如來若欲者得壽量留住一劫或一劫以上。』如是,阿難!如來向汝如是明細顯示之時,汝未能洞察了解,不對如來懇請:『世尊住壽一劫、善逝住壽一劫,為眾生之利益、幸福,慈愍此世間及為人天之利益、幸福。』阿難!汝若對如來懇請至兩次,如來亦不允許,至第三次或將容納。是故,阿難!此是汝之惡作、汝之罪過。

[0068a08] 四二

[0068a08] 阿難!以前我住王舍城尼拘律樹園……乃至住王舍城盜賊谷……乃至……住王舍城毘婆羅山側之薩達槃尼窟……乃至……住王舍城仙人山麓迦羅尸羅窟……乃至……住王舍城之寒林薩婆桑提迦巖……乃至……住王舍城之榻補園……乃至……住王舍城迦蘭陀竹林……乃至……住王舍城耆婆菴羅園……乃至……住王舍城之瑪達屈支鹿苑。

[0068a13] [P.117] 四三

[0068a13] 阿難!於以上之處,我曾對汝言:『阿難!王舍城之靈鷲山、瞿曇尼拘律樹、盜賊谷、毘婆羅山側之薩達槃尼窟、仙人山麓迦羅尸羅窟、寒林薩婆桑提迦巖、榻補園、迦蘭陀竹林、耆婆菴羅園、瑪達屈支鹿苑是可喜樂之處。

[0069a02] 四四

[0069a02] 阿難!若有人修習、多修習四神足,修到充分,積聚至極頂,則如車、如家屋之基礎確實可用,若欲者得住壽一劫或一劫以上。現在如來修習、多修習四神足,已修充分,積聚至極頂,如車、如家屋之基礎確實可用,阿難!如來若欲者得住壽一劫或一劫以上。』如是,阿難!如來向汝明細顯示之時,汝未能洞察了解,不對如來懇請:『世尊住壽一劫、善逝住壽一劫,為眾生之利益、幸福,慈愍此世間及為人天之利益、幸福。』阿難!汝若對如來懇請至兩次,如來亦不允許,至第三次或將容納。是故,阿難!此是汝之惡作、汝之罪過。

[0069a09] 四五

[0069a09] 阿難!我住毘舍離憂園廟時,阿難!於其處我亦曾向汝言:『阿難!毘舍離憂園廟是甚可喜樂之處。阿難!若有人修習、多修習四神足,修至充分,積聚至極頂,則如車、如家屋之基礎確實可用,若欲者得住壽一劫或一劫以上。現在如來修習、多修習四神足,已修充分,積聚至極點,如車、如家屋之基礎確實可用。阿難!如來若欲者得住壽一劫或一劫以上。』如是,阿難!如來向汝明細顯示之時,汝未能洞察了解,不對如來懇請:『世尊住壽一劫、善逝住壽一劫,為眾生之利益、幸福,慈愍此世間及為人天之利益、幸福。』阿難!汝若對如來懇請至兩次,如來亦不允許,至第三次或將容納。是故,阿難!此是汝之惡作、汝之罪過。

[0070a03] [P.118] 四六

[0070a03] 阿難!我住毘舍離瞿曇廟時……乃至……住毘舍離薩丹婆廟……乃至……住毘舍離婆浮弗陀廟……乃至……住毘舍離沙蘭達達廟……乃至……

[0070a05] 四七

[0070a05] 阿難!我住於遮波羅廟曾對汝言:『阿難!毘舍離、憂園廟、瞿曇廟、薩丹婆廟、婆浮弗陀廟、沙蘭達達廟、遮波羅廟等處甚可喜樂。阿難!若有人修習、多修習四神足,修至充分,積聚至極頂,如車、如家屋之基礎確實可用,若欲者得住壽一劫或一劫以上。今如來修習、多修習四神足,已至充分、積聚至極頂,如車、如家屋之基礎確實可用。阿難!如來若欲者,得住壽一劫或一劫以上。』如是,阿難!阿難!我曾對汝明細顯示時,汝未能洞察了解,不對如來懇請:『世尊住壽一劫、善逝住壽一劫,為眾生之利益、幸福,慈愍此世間及為人天之利益、幸福。』阿難!汝若對如來懇請至兩次,如來亦不允許,至第三次或將容納。是故,阿難!此是汝之惡作、汝之罪過。

[0070a14] 四八

[0070a14] 然,阿難!我豈不如是告汝耶?凡愛好、〔生、死〕別、變異是如此,阿難!任何一法皆不可得,彼生、存在、造作者皆是破壞之法,而不破壞者實無是處。然 [P.119] 者,阿難!如來已棄、捨離、提捨壽命之因行,如來確實決定告述此言:『不久如來將般涅槃,從此三月後,如來將般涅槃。』關於如來之壽命,而取消此言者實無是處。

[0071a05] 然,阿難!我等往赴大林之重閣講堂。」

[0071a06] 尊者阿難應諾世尊:「唯然,世尊。」

[0071a07] 四九

[0071a07] 爾時,世尊與尊者往赴大林重閣講堂。至已,告尊者阿難曰:

[0071a08] 「阿難!汝往告凡住毘舍離附近之諸比丘皆集於講堂。」

[0071a09] 尊者阿難應諾世尊:「唯然,世尊。」則往集凡住毘舍離附近之諸比丘於講堂。詣世尊處,詣已,敬禮世尊,立於一面。立於一面之尊者阿難如是白世尊言:

[0071a11] 「世尊!比丘眾已齊集講堂。世尊!惟請時宜。」

[0071a12] 五〇

[0071a12] 爾時,世尊往赴講堂。至已,坐於所設之座。坐已,世尊告諸比丘曰:

[0071a13] 「然者,諸比丘!我所知及為汝等宣說之法,汝等應善理解、實踐、修習、宣佈,令此梵行,長續久住,此則為眾生之利益、幸福,慈愍此世間及為人天之利益、幸 [P.120] 福。然,諸比丘!我所知及為汝等宣說之法,汝等應善理解、實踐、修習、宣佈、令此梵行,長續久住,此則為眾生之利益、幸福,慈愍此世間及為人天之利益、幸福者何耶?此即:四念處、四精進、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諸比丘!此是我所知及為汝等宣說之法。汝等應善理解、實踐、修習、宣佈。令此梵行,長續久住,即為眾生之利益、幸福,慈愍此世間及為人天之利益、幸福。」

[0072a06] 五一

[0072a06]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曰:「諸比丘!我告汝等,諸行是因緣和合法,皆歸老朽壞滅,當精進不放逸。不久如來當般涅槃,三個月後,如來則般涅槃。」

[0072a08] 世尊言此,善逝言此已,師更曰:

     我命已成熟
     我壽已減少
     捨汝等我往
     獨歸我自己
     諸比丘精勤
     善思持淨戒
      [P.121] 正志心等持
     已善守護心
     精勤住法戒
     捨離生流轉
     以致苦終極

第四 誦品

[0074a02] [P.122]

[0074a02] 爾時,世尊,清晨著下衣,持衣、鉢,往毘舍離行乞。毘舍離行乞食已,由行乞歸來,以如象視,回顧毘舍離,言尊者阿難曰:

[0074a04] 「阿難!此為如來最後之顧視毘舍離。阿難!我等往赴犍荼村。」

[0074a05] 尊者阿難應諾世尊:「唯然,世尊。」時,世尊與大比丘眾俱,往赴犍荼村。爾時,世尊住犍荼村。

[0074a07]

[0074a07]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曰:「諸比丘!因不覺知、不通達四種法,我與汝等如是長久於流轉輪迴。四者何耶?諸比丘!因不知覺、不通達聖戒,我與汝等如是長久於流轉輪迴。諸比丘!因不覺知、不通達聖定,我與汝等如是長久於流轉輪迴。諸比丘!因不覺知、不通達聖慧,我與汝等如是長久流轉輪迴。諸比丘!因不覺知、不 [P.123] 通達聖解脫,我與汝等如是長久流轉輪迴。諸比丘!若有覺知、通達聖戒、聖定、聖慧、聖解脫等四法,則斷盡有欲,滅盡導有之渴愛而永不再生。」

[0074a13]

[0074a13] 世尊言此,善逝言此已,師更如是曰:

     戒定慧無上解脫
     瞿曇證此最勝法
     佛為比丘宣說法
     滅苦導師般涅槃

[0075a04]

[0075a04] 爾時,世尊住彼犍荼村,為諸比丘宣說種種法要。即如是戒,如是定,如是慧。修戒成就,定則有大利益、大果報;修定成就,慧則有大利益、大果報;修慧成就,則心完全由欲漏、有漏、見漏、無明漏等諸漏解脫。

[0075a07]

[0075a07] 爾時,世尊隨意住犍荼村已,告尊者阿難曰:

[0075a08] 「阿難!我等往赴跋提村……乃至……菴羅村……乃至……閻浮村……乃至……負彌城。」

[0075a10]

[0075a10] 尊者阿難應諾世尊:「唯然,世尊。」爾時,世尊與大比丘眾俱,往赴負彌城。

[0075a11]

[0075a11] 爾時,世尊住負彌城之阿難廟。於此處世尊告諸比丘曰:

[0075a12] 「諸比丘!我將宣說四大教法。諦聽,善思念,我當說。」

[0075a13] [P.124] 諸比丘應諾世尊:「唯然,世尊。」世尊如是曰:

[0075a14]

[0075a14] 「諸比丘!若有比丘作如是說:『此是法、此是律、此是導師之教義,我親從世尊面前聽、受。』諸比丘!對此比丘之所說,不應讚歎,亦不應排拒。不讚歎、不排拒而善理解其辭句,相比較、相對照經、律。若此等相比較、相對照而不合經、律時,則其結論應為:『此確實非世尊之教言,而是此比丘之誤解。』如是,諸比丘!汝等應拒絕之。若與經、律相比較、相對照而彼與經、律相合一致者,則其結論應為:『此確實如來之教言,此比丘是善理解。』諸比丘!應受持此為第一大教法。

[0076a07]

[0076a07] 復次,諸比丘!若有比丘如是言:『於某處有僧伽長老及多聞和合僧團之耆舊高德。此是法、此是律、此是師之教言,我親從僧伽長老面前聽、受。』諸比丘!汝對彼比丘之所說,不應讚歎,亦不應排拒。不讚歎、不排拒而善理解其辭句,相比較、相對經、律。若此等相比較、相對照經、律而不合經、律時,則其結論應為:『此確實非世尊之教言,是彼僧伽長老之誤解。』如是,諸比丘!汝等應拒絕之。若此等比較、照對經、律。與經、律相合一致者,則其結論應為:『此確實世尊之 [P.125] 教言,是彼僧伽長老之正解。』諸比丘!應受持此為第二大教法。

[0076a14] 一〇

[0076a14] 復次,諸比丘!若有比丘作如是言:『於某處有多聞、知阿含、持法、持律、持摩夷之眾多長老比丘等居住。此是法、此是律、此是導師之教言,我親從其長老比丘等前聽、受。』諸比丘!汝對彼等長老比丘等之所說,不應讚歎、不應排拒而善理解其辭句,相比較、相對照經、律。若此等相比較、相對照經、律而不相合經、律者,則其結論為:『此確實非彼世尊之教言,是彼長老等之誤解。』如是,諸比丘!汝等應拒絕之。若此等相比較、相對照經、律,與經、律相合一致者,則其結論為:『此確實彼世尊之教言,彼長老等之正解。』諸比丘!應受持此為第三大教法。

[0077a08] 一一

[0077a08] 復次,諸比丘!若有比丘作如是言:『於某處有多聞通達阿含、持法、持律、持摩夷之一長老比丘居住。此是法、此是律、此是導師之所說,我親從彼長老面前聽、受。』諸比丘!汝對彼比丘之所說,不應讚歎、不應排拒而善理解其辭句,相比較、相對照經、律。若此等相比較、相對照經、律而不相合經、律者,則其結論 [P.126] 為:『此確實非彼世尊之教言,是彼長老之誤解。』如是,諸比丘!汝等應拒絕之。若此等相比較、相對照經、律,與經、律相合一致者,則其結論為:『此確實世尊之教言,彼長老之正解。』諸比丘!應受此第四大教法。

[0078a01] 諸比丘!當受持此為四大教法。」

[0078a02] 一二

[0078a02] 爾時,世尊住負彌城阿難廟,為諸比丘宣說種種法語。即:如是戒、如是定、如是慧。修戒成就,定則有大利益、大果報;修定成就,慧則有大利益、大果報;修慧成就,心完全由欲漏、有漏、見漏、無明漏等諸漏解脫。

[0078a05] 一三

[0078a05] 爾時,世尊於負彌城隨意住已而告阿難曰:

[0078a06] 「然,阿難!我等往赴波婆城。」

[0078a07] 尊者阿難應諾世尊:「唯然,世尊。」

[0078a08] 爾時,世尊與大比丘眾俱,往赴波婆城,至已,世尊住波婆城鐵匠子准陀之菴羅林。

[0078a10] 一四

[0078a10] 鐵匠子准陀聞:「世尊確實到達波婆城,住我菴羅林。」時,鐵匠子准陀詣世尊之處。詣已,敬禮世尊,卻坐一面。世尊向坐於一面之鐵匠子准陀宣說教誡、教示之法要,令之歡喜,如是白世尊言:

[0078a13] 「世尊!世尊明日清晨與大比丘眾俱,受納我家之供養食。」世尊默然允許。

[0078a14] 一五

[0078a14] 於此,鐵匠子准陀,受世尊法語之訓戒、教誡、踴躍、歡善而白尊言:

[0079a01] 「世尊!明日與大比丘眾俱,允許受納我家之供養食。」世尊默然允許。

[0079a02] [P.127] 一六

[0079a02] 時,鐵匠子准陀知世尊已允許,起座敬禮世尊,右繞而去。

[0079a03] 一七

[0079a03] 時,鐵匠子准陀,於夜間備調美味之嚼食、噉食及甚多菌茸,往告世尊:「世尊!食事已備,請知時宜。」

[0079a05] 一八

[0079a05] 爾時,世尊於清晨著下衣,持鉢、衣,與比丘眾俱,往鐵匠子准陀之住居。至已,坐於所設之座席,坐已,世尊告鐵匠子曰:

[0079a07] 「汝所備辦之栴檀樹菌茸供奉與我,備其他之嚼食、噉食,供奉與諸比丘!」

[0079a08] 鐵匠子准陀應諾世尊:「唯然,世尊。」則從所備辦之栴檀樹菌茸,供奉世尊,其他之嚼食、噉食供奉諸比丘。

[0079a10] 一九

[0079a10] 爾時世尊言鐵匠子准陀曰:

[0079a11] 「准陀所剩餘之菌茸,應埋藏於洞穴。准陀!我於天界、魔界、梵天界,或沙門、婆羅門及天、人之間。除如來之外,不見有人食此茸物能消化者。」

[0079a13] 鐵匠子准陀應諾世尊:「唯然,世尊。」則從剩餘之栴檀樹菌茸,埋藏洞穴。詣世尊處,詣已,敬禮世尊,卻坐一面。鐵匠子准陀坐於一面時,世尊以法語教示、教誡,令之歡喜,則從座起而離去。

[0080a02] [P.128] 二〇

[0080a02] 爾時,世尊食鐵匠子准陀之供食時,患重症之〔痢〕疾,痢血痛極,幾近於死。其時,世尊攝正念、正智,忍耐而令苦痛消除。

[0080a04] 爾時,世尊言阿難曰:「然,阿難!我等往赴拘夷那竭。」

[0080a05] 尊者阿難應諾世尊:「唯然,世尊。」

     我聞於如是
     食准陀供食
     賢者患重疾
     激痛幾瀕死
     因進旃檀茸
     尊師起重症
     世尊痢瀉後
     我往拘那竭

[0080a14] 二一

[0080a14] 爾時,世尊離道路,往一樹下,至已,言阿難曰:

[0081a01] 「然,阿難!汝從我上衣疊為四重,我極為疲倦,我宜稍息。」

[0081a02] 尊者阿難應諾世尊:「唯然,世尊。」則從〔世尊之〕上衣疊為四重。

[0081a03] 二二

[0081a03] 世尊坐於所敷之座,坐已。世尊告尊者阿難曰:「然,阿難!我甚渴,阿難!我想飲水,汝去取水與我!」

[0081a05] 如是言時,尊者阿難如是白世尊曰:

[0081a06] [P.129] 「世尊!今有五百車乘渡河,水被車輪所攪,流水既成混濁。世尊!彼脚俱多河離此不遠,其水清涼澄潔,得水甚易,令人喜悅。世尊既可飲水,亦可涼冷四肢。」

[0081a08] 二三

[0081a08] 世尊再度告阿難曰:「阿難!我甚渴,阿難!我想飲水,汝去取與我!」

[0081a09] 尊者阿難再度如是白世尊曰:

[0081a10] 「世尊!今有五百車乘渡河,水被車輪所攪,流水既混濁。世尊!彼脚俱多河離此不遠,其水清涼澄潔,得水甚易,令人喜悅。世尊既可飲水,亦可涼冷四肢。」

[0081a12] 二四

[0081a12] 世尊三度告尊者阿難曰:「阿難!我甚渴,阿難!我想飲水,汝去取水與我。」

[0081a13] 尊者阿難應諾世尊:「唯然,世尊。」則持鉢往彼河,彼河水少被車輪所攪,水流混濁。尊者阿難去時,水流澄清不混濁。

[0082a01] 二五

[0082a01] 時,尊者阿難如是思惟:「實然!如來之大威神力,真不可思議!真是稀有。此河水少,實為車輪所攪,水流混濁,我去時,水流轉為澄清不混濁。」則取於鉢,詣世尊處。詣已,如是白世尊曰:

[0082a04] 「世尊!實是如來大威神力!世尊!實不可思議,實是稀有哉。世尊!今彼河水少,被車乘所攪,水流混濁,我去時,水流轉為澄清不混濁。世尊請飲水,善逝請飲水。」

[0082a07] 爾時,世尊則飲水。

[0082a08] [P.130] 二六

[0082a08] 其時,阿羅羅迦羅摩之弟子福貴,由拘夷那竭來至波婆之大道上。

[0082a09] 末羅子福貴見世尊坐於一樹下,見已,則詣世尊之處,詣已,敬禮世尊,卻坐一面。坐於一面之末羅子福貴如是白世尊曰:

[0082a11] 「世尊!彼諸出家者如是平靜心境而住,實不可思議,世尊!實是稀有。

[0082a12] 二七

[0082a12] 世尊!往昔,阿羅羅迦羅摩行於大道,離開道路不遠,於一樹下,為日晝之坐息。世尊!其時,適五百車乘通過阿羅羅迦羅之附近。世尊!其時有一人隨商隊車乘之後而行,來阿羅羅迦羅摩處,至已,如是言阿羅羅迦羅摩曰:

[0083a01] 『尊者!汝曾見五百車乘之駛過耶?』

[0083a02] 『友!我未曾見。』

[0083a03] 『然,尊者!汝曾聞其聲音耶?』

[0083a04] 『友!我未曾聞其聲音。』

[0083a05] 『然,尊者!汝是在睡眠耶?』

[0083a06] 『友!我未曾在睡眠。』

[0083a07] 『然,尊者!汝有無知覺。』

[0083a08] 『友!我有知覺。』

[0083a09] 『然者,尊者,汝既清醒有知覺,五百車乘逼近駛過,不見又不聞其聲音。尊者!灰塵實蔽覆汝之上衣耶?』

[0083a11] 『友!唯然。』

[0083a12] 世尊!爾時彼人如是思惟:『彼諸出家者如是平靜心境而住,於其處清醒有知 [P.131] 覺,五百車乘逼近駛過,不見又不聞其聲音,甚至灰塵覆蔽其身上,實不可思議,實稀有哉!』彼述對阿羅羅迦羅摩之甚深信仰而去。」

[0084a01] 二八

[0084a01] 「福貴!汝如何思惟耶?清醒有知覺,五百車乘逼近駛過,不見又不聞其聲音困難;或是清醒有知覺,天降豪雨,天雷鳴吼,電光閃閃,雷電震裂時,不見又不聞其聲音困難耶?」

[0084a04] 二九

[0084a04] 「世尊!若以五百車乘、六百車乘、七百車乘、八百車乘、九百車乘、一千車乘、一萬車乘比較;是有清醒有知覺,天降豪雨,天雷鳴吼,電光閃閃,雷電震裂時,不見又不聞其聲音實更困難。」

[0084a07] 三〇

[0084a07] 「福貴!爾時,我住阿頭菩沙迦羅家。其時天降豪雨,天雷鳴吼,電光閃閃,雷電震裂,菩沙迦羅之二農夫兄弟及四頭牛,皆受〔雷〕所擊殺。福貴!其時,由阿頭出來大群眾,至近被殺之二農夫兄弟及四頭牛之處。

[0084a10] 三一

[0084a10] 福貴!其時,我由菩沙迦羅出,行來菩沙迦羅門外之露地。福貴!其時,彼大群眾來至我居住之處,至已,敬禮我,卻立一面,我問立於一面之彼等曰:

[0084a12] 三二

[0084a12] 『友!何故,集來大群眾耶?』

[0084a13] [P.132] 『世尊!今天降豪雨,天雷鳴吼,電光閃閃,雷電震裂,擊殺二農夫兄弟及四頭牛,故集來大群眾。然,世尊居住於何處耶?』

[0085a01] 『友!我居住此處。』

[0085a02] 『然者,皆不見甚麼耶?』

[0085a03] 『友!不見。』

[0085a04] 『然者,世尊曾聞何聲音耶?』

[0085a05] 『友!我不聞何聲音。』

[0085a06] 『然者,世尊在睡眠耶?』

[0085a07] 『友!我不在睡眠。』

[0085a08] 『然者,世尊清醒有知覺耶?』

[0085a09] 『友!唯然。』

[0085a10] 『然者,世尊清醒有知覺,天降豪雨,天雷鳴吼,電光閃閃,雷電震裂時,不見亦不聞其聲音耶?』

[0085a12] 『友!唯然。』

[0085a13] 三三

[0085a13] 福貴!爾時,彼等如是思惟:『出家者如是平靜心境而住,於其處清醒有知覺,天降豪雨,天雷鳴吼,電光閃閃,雷電震裂時,不見又不聞其聲音,實不可思議,實稀有哉。』彼深信我所述,敬禮、右繞我而去。」

[0086a02] 三四

[0086a02] 如是言已,末羅子福貴如是白世尊言:

[0086a03] 「世尊!我對阿羅羅迦羅摩之信仰,如大風吹飛,如奔流之逝去。世尊之言最佳最殊勝。世尊!猶如扶起倒者,揭露被覆者,於迷者示之以道,如暗中揭來油燈, [P.133] 使具眼者得見諸色。世尊如是種種次第宣示諸法。世尊!我歸依世尊,歸依法及僧伽。世尊!請攝受我,自今日起,以至命終,歸依為優婆塞。」

[0086a07] 三五

[0086a07] 於是福貴語其隨從者曰:

[0086a08] 「汝為我持來一對柔絹金色衣。」

[0086a09] 彼隨從者應諾末羅子福貴:「唯然,尊者。」則持來兩件柔絹金色衣。

[0086a10] 於此,末羅子福貴,則將此兩件柔絹金色衣,奉供與世尊曰:「世尊!請世尊慈愍我,世尊!納受此兩件柔絹金色衣。」

[0086a12] 「福貴!然者,我著一件,一件與阿難。」

[0086a13] 末羅子福貴應諾世尊:「唯然,世尊。」彼則為世尊披上一件,一件亦給阿難披上。

[0087a01] 三六

[0087a01] 於此世尊以法語,教示、教誡末羅子福貴,令之欣悅歡喜。末羅子福貴欣悅歡喜世尊所教示、教誡之法語,起座,敬禮世尊,右繞而去。

[0087a03] 三七

[0087a03] 爾時,尊者阿難,於末羅子福貴離去不久,則從兩件柔絹金色衣,披上世尊身,當世尊披上時,見來其衣甚失光輝。

[0087a05] 時,尊者阿難,如是白世尊言:

[0087a06] 「世尊!如來之膚色,是如此清麗。世尊!我從兩件柔絹金色衣,披上世尊身, [P.134] 當世尊披上時,見來其衣甚失光輝。」

[0087a08] 「阿難!實然。阿難!如來之膚色,於二時極為清麗。二者何耶?阿難!即如來成無上等正覺之夜,及入無餘涅槃界之夜。於此二時,如來之膚色,極為清麗。

[0087a10] 三八

[0087a10] 阿難!今夜最後更,於拘夷那竭末羅族之惒跋單林沙羅雙樹間,如來將般涅槃。然,阿難!我等往赴脚俱多河。」

[0087a12] 尊者阿難應諾世尊:「唯然,世尊。」

     兩件絹金衣
     福貴所持來
     衣披於尊師
     金色則不輝

[0088a03] 三九

[0088a03] 爾時,世尊與大比丘眾俱,往赴脚俱多河。至已,入脚俱多河沐浴,飲水已,往赴菴羅林。至已,〔世尊告〕尊者准陀曰:

[0088a05] 「准陀!汝從我上衣疊為四重而敷之。准陀!我甚疲倦,我欲臥下。」

[0088a06] 尊者准陀應諾世尊:「唯然,世尊。」則從〔世尊之〕上衣疊為四重而敷之。

[0088a07] [P.135] 四〇

[0088a07] 爾時,世尊偃右脇而為師子臥,足與拼疊。正念正知,攝心入於靜慮,其時,尊者准陀坐於世尊之前。

[0088a09] 四一

     水清麗快澄靜
     佛赴脚俱多河
     彼入河甚疲倦
     世間無比如來
     沐浴及飲水已
     比丘眾隨其後
     大師赴菴羅林
     世尊宣說大法
     告准陀比丘曰
     衣疊四重敷之
     准陀為所敦促
     衣疊四重敷地
     尊師至為疲倦
     足拼疊師子臥
     此准陀坐佛前

[0089a10] 四二

[0089a10] 爾時,世尊告阿難曰:

[0089a11] 「阿難!若有人對鐵匠子准陀引起悔憾:『如來食汝最後之供養食,遂於般涅槃。准陀!汝是不吉不利,汝無功德』者。阿難!汝對鐵匠子准陀之悔憾,應如是排除:『友!准陀!我親如來面前聽、受:汝供養如來最後之食,遂於般涅槃,友!汝有大吉大利,汝有功德。此二供養同有異熟果等果報,比其他之供養食,更殊勝、大利益、大果報。二者何耶?食彼供養食後,如來成無上等正覺,又食此供養食, [P.136] 如來入於無餘涅槃界。此二供養食,同有異熟果等果報;比其他之供養食,更殊勝、大利益、大果報。鐵匠子尊者准陀,積下善業、導致長壽;鐵匠子尊者准陀,積下善業,導致生為良好種族;鐵匠子尊者准陀,積下善業,導致安樂;鐵匠子尊者准陀,積下善業,導致善名聲;鐵匠子尊者准陀,積下善業,導致生天界;鐵匠子尊者准陀,積下善業,導致得君王位。』

[0090a07] 阿難!對鐵匠子准陀之悔憾應如是排除之。」

[0090a08] 四三

[0090a08] 爾時,世尊憶念此事,而說偈曰:

     布施增功德
     制心不積恨
     善人捨諸惡
     滅盡貪瞋癡
     彼定證涅槃

第五 誦品

[0091a02] [P.137]

[0091a02] 爾時,世尊告尊者阿難曰:

[0091a03] 「然,阿難!我等往赴希連禪河之彼岸,拘夷那竭末羅族惒跋單之沙羅林。」

[0091a04] 尊者阿難應諾世尊:「唯然,世尊。」爾時,世尊與大比丘眾俱,往赴希連禪河之彼岸,拘夷那竭末羅族惒跋單之沙羅林。至已,〔世尊言〕尊者阿難曰:

[0091a06] 「阿難!汝為我敷牀座於沙羅雙樹間,其頭向北。阿難!我甚疲倦,我欲偃臥。」

[0091a07] 尊者阿難應諾世尊:「唯然,世尊。」則遂於沙羅雙樹間敷設牀座,其頭向北。爾時,世尊足與拼疊,右脇而作師子偃臥,正念正知而住。

[0091a09]

[0091a09] 爾時,沙羅雙樹忽開非時花,花朵滿開,其花為供養如來,紛散、繽落於如來身上;天亦從虛空降下曼陀羅華,為供養如來,紛散、繽落於如來身上;天又從虛 [P.138] 空降下栴檀香末,為供養如來,紛散、繽落於如來身上;天上之鐃管為供養如來,鳴奏於虛空;天上之歌唱為供養如來,亦演唱於虛空。

[0091a13]

[0091a13] 爾時,世尊,告尊者阿難曰:

[0091a14] 「阿難!沙羅雙樹忽開非時花,其花滿開,而為供養如來,紛散、繽落於如來身上;天亦從虛空降下曼陀羅華,為供養如來,紛散、繽落於如來身上;天又從虛空降下栴壇香末,為供養如來,紛散、繽落於如來身上;天上之鐃管為供養如來,鳴奏於虛空;天上之歌唱為供養如來,亦演唱於虛空。

[0092a04] 阿難!如此對如來并非適宜之尊敬供養。阿難!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凡大小之行,皆以法隨法而住,持身正直,隨戒、法而行者,則是對如來最上之尊敬供養。然者,阿難!『法隨法而住,應持身正直,隨戒、法而行。』如是,阿難!應當學。」

[0092a08]

[0092a08] 爾時,尊者優波摩那,立於世尊前,以扇搧世尊。世尊令尊者優波摩那曰:「比丘!去,勿立我前。」

[0092a10] [P.139] 時,尊者阿難如是思惟:「此尊者優婆摩那長久以來,親奉持、常近侍世尊,然,今世尊將涅槃,不悅尊者優波摩那:『比丘!去,勿立我前。』是何因何緣,世尊不悅優波摩那而〔言:〕『比丘!去,勿立我前』耶?」

[0092a13]

[0092a13] 爾時,尊者阿難如是白世尊曰:

[0092a14] 「世尊!尊者優波摩那,長久以來,親奉持、常近侍世尊。然,今世尊將涅槃而不悅尊者優波摩那:『比丘!去,勿立我前。』何因何緣,世尊不悅尊者優波摩那〔而言:〕『比丘!去,勿立我前』耶?」

[0093a03] 「阿難!十方世界眾多諸天雲集來瞻仰如來。阿難!拘夷那竭末羅族之惒跋單沙羅林之周圍十二由旬間,無容一兔毛端,皆為大威神力之諸天佔據。阿難!此諸天埋怨:『我等從遙遠來瞻望如來,阿羅漢、等正覺者、如來之出現於世是甚稀有。於今日之夜最後更,如來將般涅槃。然,此位有力之比丘,遮蔽立於世尊之前,我等於最後更涅槃之時,不得瞻仰如來。』阿難!諸天如是埋怨。」

[0093a08]

[0093a08] 「然,世尊!世尊認為彼等是如何狀態之諸天耶?」

[0093a09] 「阿難!於虛空界之諸天,有地上之俗念者,即散髮而哭,或伸臂而哭,或如破 [P.140] 碎巖石展轉於地上而哭,言:『世尊之般涅槃何其速!善逝之般涅槃何其速!世間之眼目隱蔽何其速!』

[0093a12] 阿難!於地上之諸天,有俗念者,亦散髮而哭,或伸臂而哭,或如破碎巖石展轉於地上而哭,言:『如來之般涅槃何其速!善逝之般涅槃何其速!世間之眼目隱蔽何其速!』彼離欲愛盡之諸天,即正念正知,自攝忍受,言:『諸行無常,不如是者,如何可得!』」

[0094a02]

[0094a02] 「世尊!過去於諸地方住雨安居後,諸比丘皆來瞻見如來,我等得招待、見心積修行諸長老,使晤見敬候世尊。然,世尊般涅槃後,我等不能招待、見心積修行諸長老,使晤見敬候世尊。」

[0094a05]

[0094a05] 「阿難!此有四處,乃具有信仰心之善男子,瞻禮尊敬之處。四者何耶?

[0094a06] 阿難!具有信仰心之善男子於此云:『如來是在此處出生。』是應瞻禮尊敬之處。

[0094a08] 阿難!具有信仰心之善男子於此云:『如來是在此處成等正覺。』是應瞻禮尊敬之處。

[0094a10] 阿難!具有信仰心之善男子於此云:『如來是在此處轉無上法輪。』是應瞻禮尊敬之處。

[0094a12] 阿難!具有信仰心之善男子於此云:『如來是在此處般涅槃。』是應瞻禮尊敬之處。

[0094a14] [P.141] 阿難!此等四處是有信仰心之善男子應瞻禮尊敬之處。阿難!具有信仰心之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應往赴朝禮:『此是如來出生之處』,『此是如來成等正覺之處』,『此是如來轉無上法輪之處』,『此是如來般涅槃之處』。

[0095a03] 阿難!具有信仰心之善男子,朝禮恭敬此等聖跡,凡身滅死後,當生於善處天界。」

[0095a05]

[0095a05] 「世尊!我等對於婦女,應如何自處?」

[0095a06] 「阿難!勿見婦女。」

[0095a07] 「世尊!若見了,應如何自處?」

[0095a08] 「阿難!勿與交談。」

[0095a09] 「世尊!若對我等攀談時,應如何自處?」

[0095a10] 「阿難!是時當自警戒。」

[0095a11] 一〇

[0095a11] 「世尊!我等對如來之舍利(遺體)應如何處理耶?」

[0095a12] 「阿難!汝等對於供養如來之舍利,不必煩慮。然,阿難!當自最善之勞力、善修、當自精勤不放逸,精專而住。阿難!對如來懷有信仰心之剎帝利、婆羅門、居士之智慧者,彼等當供養如來之舍利。」

[0096a01] 一一

[0096a01] 「然,世尊!應如何處理如來之舍利耶?」

[0096a02] 「阿難!如處理轉輪王之舍利;應如是處理如來之舍利。」

[0096a03] 「然,世尊,對轉輪王之舍利是如何處理耶?」

[0096a04] 「阿難!彼等以新布包纏轉輪王之遺體。新布包已,再用真新之麻布包,真新麻 [P.142] 布包已,再用新布包之,如此一重一重包至五百重為止。然後置於有油之金槨,再蓋外重之金槨,再堆上諸香[卄/積],火葬轉輪王之遺體,而於大四衢道,建造轉輪王塔。阿難!如是處理轉輪王遺體之法。」

[0096a08] 「阿難!如處理轉輪王之舍利,亦應如此來處理如來飲之舍利,而於四大衢道,建造如來之塔。若有人於彼處供養華、香、圖繪及禮拜者,當長久獲得利益、安樂。

[0096a10] 一二

[0096a10] 阿難!此有四種人,應該值得為之造塔。四者何耶?

[0096a11] 如來、阿羅漢、等正覺者應值得造塔;辟支佛應值得造塔;如來之聲聞弟子應值得造塔;轉輪王應值得造塔。」

[0096a13] 「阿難!云何理由如來、阿羅漢、等正覺者值得造塔耶?若人思念:『此是彼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之塔』者,阿難!則可使甚多之大眾,內心清淨。彼等於其處既得內心清淨,於身壞命終之後,能生於善趣、天界。阿難!因此理由如來、阿羅漢、等正覺者值得造塔。

[0097a03] [P.143] 復次,阿難!云何理由辟支佛值得造塔耶?若人思念:『此是彼辟支佛之塔』者,阿難!則可使甚多之大眾,內心清淨。彼等於其處既得內心清淨,於身壞命終之後,能生於善趣、天界。阿難!因此理由辟支佛值得造塔。

[0097a06] 復次,阿難!云何理由如來之聲聞弟子值得造塔耶?若人思念:『此是彼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之聲聞弟子塔』者,阿難!則可使甚多大眾,內心清淨。彼等於其處既內心清淨,於身壞命終之後,能生善趣、天界。阿難!因此理由,如來之聲聞弟子值得造塔。

[0097a10] 復次,阿難!云何理由,轉輪王值得造塔耶?若人思念:『此是彼公平好法者轉輪王之塔』者,阿難!則可使甚多大眾,內心清淨,彼等於其處既得內心清淨,於身壞命終之後,能生善趣、天界。阿難!因此理由,轉輪王值得造塔。

[0097a13] 阿難!此四種人,是值得為之造塔。」

[0097a14] 一三

[0097a14] 於此,尊者阿難入精舍,閂鎖門栓,住立涕泣:「我今還學地,未得無學,而慈愍我之導師,將捨離我而般涅槃。」

[0098a02] 爾時,世尊言諸比丘曰:「阿難在何處耶?」

[0098a03] 「世尊!彼尊者阿難入精舍,閂鎖門栓,住立涕泣:『我今還在學地,未得無學,慈愍我之導師,將捨離我而般涅槃。』」

[0098a05] 爾時,世尊告某比丘曰:「比丘!汝以我言往告阿難:『友,阿難!世尊喚汝。』」

[0098a06] [P.144] 彼比丘應諾世尊:「唯然,世尊。」〔彼比丘〕即往阿難之處,至已,如是告尊者阿難曰:

[0098a08] 「友!世尊喚汝。」

[0098a09] 尊者阿難應諾彼比丘:「唯然,友!」〔尊者阿難〕即詣世尊之處,詣已,敬禮世尊,卻坐一面。

[0098a11] 一四

[0098a11] 爾時,世尊如是對坐於一面之尊者阿難曰:

[0098a12] 「止止,阿難!勿悲、勿慟哭。阿難!我往昔豈非如是告汝乎!諸法皆如此,凡一法之生起,則具破壞分離之必然性,要其不壞、不分離則無是處,近親者、可意者之別離亦復如是。阿難!長久以來,汝依慈愛、利行、安樂、無二之無量身業;愛語、利行、安樂、無二、無量之口業;慈善、利益、安樂、無二、無量之意業近侍如來。阿難!汝當善為精勤,可速得漏盡。」

[0099a03] 一五

[0099a03]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曰:

[0099a04] 「諸比丘!於過去世有諸阿羅漢、等正覺者,彼世尊等有殊勝忠誠之侍者,猶如對我之阿難。諸比丘!於未來世諸阿羅漢、等正覺者,彼世尊等有殊勝忠誠之侍者,猶如對我之阿難。

[0099a07] 然,諸比丘!阿難是智慧者,知:『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國王、 [P.145] 國王之大臣、外道及外道弟子於何時,最適宜覲見如來。』

[0099a09] 一六

[0099a09] 諸比丘!阿難!有此四不可思議之稀有法。四者何耶?

[0099a10] 諸比丘!若有比丘眾往訪阿難,彼等謁見已,則甚喜悅;若阿難為之說法,彼等對其所說之法,則甚喜悅;諸比丘!若阿難默然不語時,比丘眾則不滿足。

[0099a12] 諸比丘!若比丘尼眾……乃至……優婆塞眾……乃至……優婆夷眾往訪阿難,彼等謁見已則喜悅;若阿難為之說法,彼對其所說之法,則甚喜悅;諸比丘!若阿難默然不語時,優婆夷眾則不滿足。

[0100a01] 諸比丘!轉輪王亦有四不可思議之稀有法。四者何耶?

[0100a02] 諸比丘!若剎帝利眾……乃至……婆羅門眾……乃至……居士眾……乃至……沙門眾往訪轉輪王,彼等謁見已,則甚喜悅;若轉輪王為之說法,彼等對其所說之法,則甚喜悅;諸比丘!轉輪王默然不語時,沙門眾則不滿足。

[0100a05] [P.146] 如是,諸比丘!阿難有此四不可思議之稀有法。若比丘眾……乃至……比丘尼眾……乃至……優婆塞眾……乃至……優婆夷眾往訪阿難,彼等謁見已,則甚喜悅;若阿難為之說法,彼等對其所說之法,則甚喜悅;諸比丘!若阿難默然不語時,優婆夷眾則不滿足。

[0100a09] 諸比丘!阿難有此四不可思議之稀有法。」

[0100a10] 一七

[0100a10] 如是言已,尊者阿難如是白世尊曰:

[0100a11] 「世尊!請世尊不在此小都市、如竹籔荒廢之城市般涅槃。世尊!至其他之大都城,猶如瞻婆城、王舍城、舍衛城、娑祗城、憍賞彌城、波羅奈城等,請世尊於此中之一城市般涅槃,於其處有甚多剎帝利之大講堂、婆羅門之大講堂、居士之大講堂、歸依如來之弟子。彼當供養如來之舍利。」

[0101a01] 「阿難!勿作如是言。阿難!勿言此是小都市、如竹籔荒廢之城市。

[0101a02] 一八

[0101a02] 阿難!往昔有名為大善見王,彼是正直好法之轉輪王,具足七寶,征服四邊,安寧人民。阿難!此拘夷那竭,乃大善見王之名為拘舍婆提王都,其王都東西為十二由旬,南北為七由旬。

[0101a05] [P.147] 阿難!此拘舍婆提王都,甚為繁榮、富裕、人民甚多、庶民匯集,又有豐裕之食物。阿難!猶如諸天之名為阿拉加曼陀王城之繁榮、富裕、人民甚多、庶民匯集、又有豐裕之食物。

[0101a08] 阿難!天神甚歡喜此拘舍婆提王都,晝夜充滿十種聲音,猶如象聲、馬聲、兵車聲、大鼓聲、鼓聲、琵琶聲、歌謠聲、跋聲、小鐃聲、及第十『食!飲!歌!』之聲。

[0101a11] 一九

[0101a11] 阿難!汝往告拘夷那竭之末羅族等曰:『瓦世達等!今夜最後更,如來當般涅槃。瓦世達等!勿後來而後悔:「如來於我等村之土地般涅槃,而我等不能得見如來於最後更!」』」

[0101a14] 尊者阿難應諾世尊:「唯然,世尊。」阿難則整下衣,持鉢、衣,以一比丘為伴,而往拘夷那竭。

[0102a02] 二〇

[0102a02] 爾時,拘夷那竭之末羅族人,有要務集合於會議堂。於是,尊者阿難往赴拘夷那竭末羅族之會議堂,至已,告拘夷那竭之末羅族等曰:

[0102a04] 「瓦世達等!如來於今夜最後更當般涅槃。瓦世達等〔提早〕集來!〔提早〕集 [P.148] 來!勿後來而後悔:『如來於我等村之土地般涅槃,而我等不能得見如來於最後更!』」

[0102a07] 二一

[0102a07] 聞尊者阿難如是言已,末羅族等之青年、少女及末羅族之妻子等,皆憂悲苦惱,或有散亂頭髮而哭、伸臂而泣、自投身地上如破碎之巖石,展轉於地面:「如來之般涅槃何其速!善逝之般涅槃何其速耶!世間之眼目隱蔽何其速耶!」

[0102a10] 於是,末羅族等之青年、少女及末羅族之妻子等,憂悲苦惱,而往赴末羅族惒跋單之沙羅林,阿難之處。

[0102a12] 二二

[0102a12] 於此,阿難如是思惟:

[0102a13] 「我若使拘夷那竭末羅族等一一敬禮世尊,恐怕全部敬禮世尊未完畢則天明矣。我使拘夷那竭之末羅族,每一家分排一團,一團一團地,列見敬禮世尊,而言:『世尊!今末羅族某某及妻子、侍從等,頂禮世尊足。』」

[0103a02] 於是,尊者阿難,依此方法,於初更時分,使拘夷那竭末羅族,頂禮世尊完畢。

[0103a03] 二三

[0103a03] 爾時,名為須跋之普行者住於拘夷那竭。普行者須跋聞:「今夜最後更,沙門瞿曇將般涅槃。」

[0103a05] [P.149] 於是,普行者須跋,作如是思惟:「我曾從彼長老、師及弟子普行者處聞言:『阿羅漢、等正覺者、如來之出現於世,甚是稀有。』然,今夜最後更,沙門瞿曇將般涅槃。而我心生疑法。如是,得沙門瞿曇對我說法,使我如法捨疑生信,我當懷思於沙門瞿曇。」

[0103a09] 二四

[0103a09] 爾時,普行者須跋,詣末羅族之惒跋單沙羅林阿難之處,詣已,如是言阿難曰:

[0103a11] 「尊者阿難!我曾從彼長老、師及弟子普行者處聞言:『阿羅漢、等正覺者、如來之出現於世,甚是稀有。』然,今夜最後更,沙門瞿曇將般涅槃。而我心生疑法,如是,得沙門瞿曇對我說法,使我如法捨疑生信,我當懷思於沙門瞿曇。尊者阿難!請引我得謁沙門瞿曇。」

[0104a01] 如是言時,尊者阿難告普行者須跋曰:「止止!友須跋!勿煩攪如來,世尊甚為疲倦。」

[0104a03] 普行者須跋再度……乃至……普行者須跋三度對尊者阿難作如是言:

[0104a04] [P.150] 「尊者阿難!我曾從彼長老、師及弟子處聞言:『阿羅漢、等正覺者、如來出現於世,甚是稀有。』然,今夜最後更,沙門瞿曇將般涅槃。而我心生疑法,如是,得沙門瞿曇對我說法,使我如法捨疑生信,我當懷思於沙門瞿曇。尊者阿難!請引我得謁沙門瞿曇。」

[0104a08] 尊者阿難三度如是言普行者須跋曰:「止止!友須跋!勿煩攪如來,世尊甚疲倦。」

[0104a10] 二五

[0104a10] 世尊聞普行者須跋與尊者阿難之對談。於是,世尊告阿難曰:

[0104a11] 「止止!阿難!勿阻攔須跋。阿難!且使其謁見如來。須跋所問之事,皆因求知之問,非欲煩攪〔我〕。隨我答彼所問,彼當速得理解。」

[0104a13] 爾時,尊者阿難,如是言普行者須跋曰:「友!須跋!請進,世尊已與許可。」

[0104a14] 二六

[0104a14] 爾時,普行者須跋則詣世尊之處。詣已,問訊世尊,互相交換友宜之言後,卻坐一面。坐於一面之普行者須跋如是白世尊曰:

[0105a02] 「瞿曇!彼沙門婆羅門,有僧伽、有弟子,智者而有名聲,為弟子之師、一教之祖、大眾尊敬者,猶如不蘭迦葉、末伽梨憍舍利、阿浮陀翅舍金披羅、波浮迦旃、 [P.151] 薩若毘那梨弗、尼健子等,依彼等自言,以己智而知耶?皆不知耶?對〔諸法〕或其部分知、部分不知耶?」

[0105a06] 「止止!須跋!勿言:彼等以己智而知耶?皆不知耶?對〔諸法〕或其部分知、部分不知耶?須跋!我為汝說法,諦聽,善憶念之,我當說。」

[0105a08] 普行者須跋應諾世尊:「唯然,世尊。」世尊如是曰:

[0105a09] 二七

[0105a09] 「須跋!於任何法、律中,無八支聖道者,其處則無〔第一〕之沙門果、無〔第二〕之沙門果、無〔無三〕之沙門果、亦無〔第四〕之沙門果。須跋!於任何法、律中,有八支聖道者,其處則有〔第一〕之沙門果、有〔第二〕之沙門果、有〔第三〕之沙門果、亦有〔第四〕之沙門果。外道沙門之言論皆是空幻。然,須跋!若諸比丘住此正道者,此世間則不空缺阿羅漢。須跋!

     我歲二十九
     出家求善道
     我出家以來
     已經五一年
     正理正法地
     常作徧遊行
     於此境地外
     則無沙門果

[0106a08] [P.152] 不但無第二沙門果、第三沙門果,亦無第四沙門果。外道沙門之言論皆是空幻。然,須跋,若諸比丘住此正道者,此世間則不空缺阿羅漢。」

[0106a10] 二八

[0106a10] 如是言時,普行者須跋白世尊言:

[0106a11] 「世尊之說法,甚優妙哉!世尊之說法,甚優妙哉!猶如扶起倒者,現露覆蔽者,對迷者示之以道,如於黑暗處持來油燈,使具眼者得見諸物。世尊以如是種種次第說法。世尊!我今歸依世尊、法及比丘僧伽。我願於世尊之處出家,得受具足戒。」

[0106a14] 「須跋!若為其他外道者,願於我法、律中出家求受具足戒,應四箇月別住。四箇月後,諸比丘承諾,則令為出家修行之比丘,得受具足戒。然亦顧慮其性格之差別,由我認許之。」

[0107a03] 二九

[0107a03] 「世尊!若以前曾為外道者,請求於此法、律中出家受具足戒時,應別住四箇月,四箇月後,諸比丘承諾,則令為出家修行之比丘,得受具足戒。然者,我可別住四年,四年後,諸比丘承諾,當為修行之比丘而受具足。」

[0107a06] 爾時,世尊言阿難曰:「然者,阿難!可以令須跋出家。」

[0107a07] 尊者阿難應諾世尊:「唯然,世尊。」

[0107a08] 三〇

[0107a08] 爾時,普行者須跋,如是告尊者阿難言:

[0107a09] 「友!阿難!汝親近導師霑潤〔正道〕,汝得大利益,友!阿難!汝得大利益。」 [P.153] 普行者須跋,於世尊之處出家得受具足戒。受具足戒後不久,尊者須跋,離遠獨居,不放逸,誠心精勤而住,未久,善男子為此由家而出,進入出家之生活,於現世自知、證得完滿之無上梵行。知:「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無更來此生。」

     此尊者須跋
     證為阿羅漢
     彼世尊所化
     最後之弟子

第六 誦品

[0109a02] [P.154]

[0109a02] 爾時,世尊告阿難曰:

[0109a03] 「阿難!若於汝等中,有作如是思惟:『大師之教言滅,我等無復有大師。』阿難!勿作如是見,阿難!依我為汝等所說之法與律,於我滅後,當為汝等之大師。

[0109a05]

[0109a05] 復次,阿難!諸比丘!今以『友!』一詞互相交換稱呼,於我滅後,勿再應用。阿難!年長比丘,應呼年少比丘之姓名,或以『友!』稱之。年少比丘,應呼年長比丘為『大德!』或『具壽!』

[0109a08]

[0109a08] 阿難!於我滅度後,僧團若欲者,小小學處可以捨。

[0109a09]

[0109a09] 阿難!於我滅度後,對闡怒〔秘藏〕比丘,應施行梵壇罰。」

[0109a10] 「世尊!梵壇罰者何耶?」

[0109a11] 「阿難!隨闡怒任意說語,然諸比丘不與之言談,不勸告、亦不教誡彼。」

[0109a12]

[0109a12]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曰:

[0109a13] 「諸比丘!若有比丘心中對於佛、法、僧伽及正道有所疑惑者,諸比丘!當詢問 [P.155] 之。勿以後自為後悔:『我等於大師面前時,我等未得直接向世尊請問。』」

[0110a01] 如是言已,諸比丘皆默然。世尊再度……乃至……世尊三度告諸比丘曰:

[0110a02] 「諸比丘!若有比丘心中對於佛、法、僧伽及正道有所疑惑者,諸比丘!當詢問之,勿以後自為後悔:『我等於大師面前時,我等未得直接向世尊請問。』」

[0110a04] 至三度,諸比丘亦皆默然。

[0110a05]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曰:

[0110a06] 「諸比丘!汝等為尊崇如來,故不發問,諸比丘!應以友人與友人〔之心情〕請問!」

[0110a08] 如是言已,諸比丘亦皆默然。

[0110a09]

[0110a09] 爾時,尊者阿難,如是白世尊言:

[0110a10] 「世尊!誠是不可思議!世尊!實稀有哉!世尊!我深信此比丘僧伽中,無有一比丘對佛、法、僧伽有所疑惑。」

[0110a12] 「阿難!汝之所言是出自淨信。然,阿難!如來亦有如是之智:『在此比丘僧伽中,確實無有一比丘對佛、法、僧伽有所疑惑。』阿難!於五百比丘眾中,則最後之比丘,亦到達預流果、不退轉法、決定現證等覺。」

[0111a01]

[0111a01]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曰:

[0111a02] [P.156] 「諸比丘!今,我告汝等:『諸行皆是壞滅之法,應自精進不放逸。』」

[0111a03] 此是如來最後之遺教。

[0111a04]

[0111a04] 於是,世尊即入初禪;由初禪起而入第二禪;由第二禪起而入第三禪;由第三禪起而入第四禪;由第四禪起而入空處定;由空處定起而入識處定;由識處定起而入無所有定;由無所有定起而入非非想定;由非非想定起而入滅想定。

[0111a07] 爾時,尊者阿難,如是告尊者阿那律言:

[0111a08] 「尊者阿那律!世尊般涅槃矣。」

[0111a09] 「友!阿難!世尊非般涅槃。世尊入於滅想定。」

[0111a10]

[0111a10] 於此,世尊由滅想定起而入非想非非想定;由非想非非想定起而入無所有定;由無所有定起而入識處定;由識處定起而入空處定;由空處定起而入第四禪;由第四禪起而入第三禪;由第三禪起而入第二禪;由第二禪起而入初禪;由初禪起而入第二禪;由第二禪起而入第三禪;由第三禪起而入第四禪;由第四禪起後,世尊直入於涅槃。

[0112a01] 一〇

[0112a01] 世尊入於涅槃時,大地震動、天鼓響鳴。〔世人〕恐怖、身毛豎立。

[0112a02] [P.157] 世尊入涅槃時,娑婆世界之梵天,說偈曰:

     一切諸有情
     皆捨世諸蘊
     大力正覺者
     如來般涅槃

[0112a07] 世尊入於涅槃時,釋提桓因說此偈曰:

     諸行無常
     是生滅法
     生滅滅已
     寂滅為樂

[0112a12] 世尊入於涅槃時,尊者阿那律說此偈曰:

     淨滅諸貪欲
     心安救濟者
     得證般涅槃
     牟尼寂滅時
     決定心不動
     善忍諸痛苦
     猶如燈火滅
     心解脫亦然

[0113a07] 世尊入涅槃時,尊者阿難說此偈曰:

     其時甚恐怖
     身毛皆豎立
     具一切慈悲
     此等正覺者
     入於涅槃時

[0113a13] [P.158] 於世尊般涅槃時,彼未離欲之諸比丘,自投地上,如碎巖石展轉而哭:「世尊般涅槃何其速!善逝般涅槃何其速!世間眼目隱蔽何其速!」

[0114a01] 又,彼已離欲之諸比丘,正念正知而善忍耐:「諸行是無常,如何有〔不滅〕耶?」

[0114a02] 一一

[0114a02] 於此,尊者阿那律告諸比丘曰:

[0114a03] 「止止,友!勿悲傷、勿慟哭。友!世尊往昔豈非如是說乎!凡一切法之生起,則具破壞分離之必然性,要其不壞,不分離則無是處,近親者、可意者之別離亦復如是。友!諸天在譏我等。」

[0114a06] 「尊者阿那律之思惟,諸天是何種類耶?」

[0114a07] 「友,阿難!虛空之諸天有地上之俗念者,則散髮而哭,伸臂而哭,自投地上,如碎巖石展轉而哭:『世尊般涅槃何其速!善逝般涅槃何其速!世間眼目隱蔽何其速!』

[0114a10] 又,離欲之諸天,正念正知而善忍耐:『諸行是無常,如何有〔不滅〕耶?』」

[0114a11] 一二

[0114a11] 爾時尊者阿那律與尊者阿難談論法語以過夜。於此,尊者阿那律告尊者阿難曰:

[0114a13] 「去,友阿難!往拘夷那竭告拘夷那竭之末羅族:『瓦世達等!世尊已般涅槃,想應〔詣往〕之時宜。』」

[0115a01] [P.159] 尊者阿難應諾尊者阿那律:「唯然,尊者。」於晨早著下衣,持鉢、衣,一比丘隨伴而往拘夷那竭。其時,拘夷那竭之末羅族,正為此事會集於講堂。爾時,尊者阿難即往赴拘夷那竭未羅族之講堂。至已,告拘夷那竭之末羅族曰:

[0115a04] 「瓦世達等!世尊已般涅槃,想應〔詣往〕之時宜。」

[0115a05] 聞尊者阿難言已,末羅族等之青年、少女及末羅族之妻子等,皆憂悲苦惱,或有散頭髮而哭、伸臂而哭、自投身地上,如碎巖石,展轉而哭:「世尊之般涅槃何其速!善逝之般涅槃何其速!世間眼目之隱蔽何其速!」

[0115a08] 一三

[0115a08] 爾時,拘夷那竭之末羅族告諸侍從曰:「然者,聚集拘夷那竭中所有之香、花鬘及一切樂器。」

[0115a10] 於是,拘夷那竭之末羅族,持所有之香、花鬘、一切樂器及五百重布,詣往末羅族想跋單沙羅林,世尊之舍利處。詣已,以舞蹈、歌唱、奏樂、香、鬘,恭敬、供養世尊之舍利,並張搭天幕,奉供曼陀羅花鬘。如是彼等度過第一日。

[0115a13] 於是,拘夷那竭之末羅族,如是思惟:「今日太晚非荼毘世尊舍利之時,且明日我等舉行荼毘世尊之舍利。」

[0116a01] 於是,拘夷那竭之末羅族,以舞蹈、歌唱、奏樂、香、花鬘,恭敬、供養世尊之舍利,並張搭天幕,奉供曼陀羅花鬘。如是度過第二日、第三日、第四日、第五日、第六日。

[0116a04] [P.160] 一四

[0116a04] 於第七日,拘夷那竭之末羅族,如是思惟:「我等以舞蹈、歌唱、奏樂、香、花鬘,恭敬、供養世尊之舍利已,向南方,抬至城南,向城外,抬至城外之南方,舉行世尊舍利之荼毘。」

[0116a07] 爾時,八人之末羅族首長,洗頭,著新衣,並思惟:「我等抬舉世尊之舍利。」但不能舉起。

[0116a09] 於是,拘夷那竭之末羅族,如是言尊者阿那律曰:「何因何緣,此等八人末羅族首長,洗頭,著新衣,並思惟:『我等抬舉世尊之舍利。』但不能舉起。」

[0116a11] 「瓦世達等!因汝等有一意向,但諸天有一異意向。」

[0116a12] 一五

[0116a12] 「尊者!諸天之意向者何耶?」

[0116a13] 「瓦世達等!汝等之意向是:『我等以舞蹈、歌唱、奏樂、香、花鬘,恭敬、供養世尊之舍利已,向南方,抬至城南,向城外,抬至城外之南方,舉行世尊舍利之荼毘。』然,瓦世達等,諸天之意向是:『我等以天之舞蹈、歌唱、奏樂、香、花鬘,恭敬、供養世尊之舍利已,向北方,抬至城北,由北門入城市,而抬至城市之中央,再由東門進東方名為天冠寺末羅族廟,於其處荼毘世尊之舍利。』」

[0117a04] 「尊者!聽從諸天之意向。」

[0117a05] 一六

[0117a05] 爾時,天上撒曼陀羅華,於拘夷那竭之全境,即使於廢物堆及垃圾箱亦如是堆至過膝。

[0117a07] [P.161] 於是,諸天與拘夷那竭末羅族,以人、天之舞蹈、歌唱、奏樂、華鬘、香,恭敬、供養世尊之舍利已,抬舉世尊之舍利,向北方,抬至城北,由北門至城市中央,再由東門進東方名為天冠寺末羅族廟,於其處,安置世尊之舍利。

[0117a10] 一七

[0117a10] 於是,拘夷那竭之末羅族,如是言尊者阿難曰:「尊者阿難!我等當如何處理世尊之舍利耶?」

[0117a12] 「瓦世達等!如是處理轉輪王之遺體,對如來之舍利亦應如此。」

[0117a13] 「然,尊者阿難!如何是處理轉輪王之遺體耶?」

[0117a14] 「瓦世達等!彼等以新布包裹轉輪王之遺體,新布包已,再以真新之麻布包之,如是一重一重包至五百重為止,然後置於油之金槨,再蓋外重之金槨,便堆上諸[卄/積];以火化轉輪王之遺體,而於大四衢道,建造轉輪王塔。瓦世達等!如是之方法,處理轉輪王之遺體。

[0118a04] 瓦世達等,如是處理轉輪王之遺體,對荼毘如來之舍利亦應如此,於大四衢道,建造如來之塔。若人於其處供養華、香、圖繪及禮拜者,當長久獲得利益、安樂。」

[0118a06] 一八

[0118a06] 於是,拘夷那竭之末羅族令其眾侍從曰:「聚集末羅族所有之真新麻布。」

[0118a07] 於是,拘夷那竭之末羅族,以新布包世尊之舍利,新布包已,再以真新之麻布 [P.162] 包之,如是一重一重包至五百重,然後置於金槨,再蓋外重之金槨,便堆上諸香[卄/積]遂以世尊之舍利安置於其上。

[0118a10] 一九

[0118a10] 其時,尊者摩訶迦葉,與五百大比丘眾俱,由波婆進行至拘夷那竭之大道。其後尊者摩訶迦葉退出道路,於樹下坐。

[0118a12] 其時,有一邪命外道,持曼陀羅華,由拘夷那竭進行至波婆之大道。

[0118a13] 尊者摩訶迦葉遙見邪命外道向彼行來,見彼邪命外道,如是言曰:「友!知我等之導師耶?」

[0119a01] 「實然,友,我知。由今之七日前,沙門瞿曇般涅槃矣。以是因緣,我得持來此曼陀羅華。」

[0119a03] 其時,未離欲之諸比丘等,或伸臂而哭,自投地上,展轉如碎石而哭:「世尊之般涅槃何其速!善逝之般涅槃何其速!世間眼目之隱蔽何其速!」

[0119a05] 又彼已離欲之諸比丘,正念正知,善於忍耐:「諸行是無常,如何有〔不滅〕耶?」

[0119a06] 二〇

[0119a06] 其時,老年出家,名為須跋,坐彼大眾中;彼老年出家之須跋,如是言彼諸比丘曰:

[0119a08] 「止止,友!勿悲、勿慟哭,我等完全從彼大沙門獲得解脫。『汝等可行此,汝等不可行此。』來壓迫、煩苦我等,從今我等,可為所欲為,其不欲者則不為之。」

[0119a10] 爾時,尊者摩訶迦葉告諸比丘曰:

[0119a11] [P.163] 「止止!勿悲、勿慟哭。友!世尊往昔豈非如是說乎?『凡一切法之生起,則具破壞分離之必然性,要其不壞、不分離則無是處,近親者,可意者之別離亦復如是。』」

[0119a13] 二一

[0119a13] 爾時,四人末羅族之首長,洗頭,著新衣,作如是思惟:「我等點火於世尊之[卄/積]。」然而點火,香[卄/積]不燃。

[0120a01] 於是,拘夷那竭之末羅族,如是言阿那律曰:

[0120a02] 「尊者阿那律!是何因、何緣,四人末羅族首長,洗頭,著新衣,如是思惟:『我等點火於世尊之香[卄/積]。』然而點火,香[卄/積]不燃耶?」

[0120a04] 「瓦世達等!諸天有別意向。」

[0120a05] 「然者,尊者!諸天之意向如何耶?」

[0120a06] 「瓦世達等,諸天之意向是:『彼尊者摩訶迦葉,與五百大比丘眾俱,由波婆進行至拘夷那竭之大道。尊者摩訶迦葉未頂禮世尊之足,點火於世尊之香[卄/積]是不燃著。』」

[0120a09] 「尊者!聽從諸天之意向。」

[0120a10] 二二

[0120a10] 爾時,尊者摩訶迦葉詣往拘夷那竭之天冠寺末羅族廟。詣已,褊袒右肩,合掌三匝右繞香[卄/積],取去足蓋,頂禮世尊足。

[0120a12] 又五百比丘眾亦褊袒右肩,合掌三匝右繞香[卄/積],頂禮世尊足。

[0120a13] [P.164] 如是尊者摩訶迦葉與五百比丘眾俱,頂禮已畢,世尊之香[卄/積]不點自燃。

[0120a14] 二三

[0120a14] 世尊之遺身荼毘後,其皮膚、筋肉、骨節及髓既不見煤煙,亦不見灰,唯舍利〔遺骨〕存在。

[0121a02] 正如酥油燃盡,不見煤煙。如是世尊之遺身荼毘後,其皮膚、筋肉、骨節及髓既不見煤煙,亦不見灰,唯舍利之存在。而此等五百重新布,唯最外圍及最內二重皆盡燃化。

[0121a05] 世尊之遺身火化已,由虛空降下甘霖,以熄世尊之香[卄/積];地湧甘泉,以熄世尊之香[卄/積];拘夷那竭之末羅族,以一切香水熄世尊之香[卄/積]

[0121a07] 爾時,拘夷那竭之末羅族於講堂內,以槍弓作垣圍繞〔世尊之舍利〕,七日中以舞蹈、歌唱、奏樂、華鬘、香,恭敬、供養世尊之舍利。

[0121a09] 二四

[0121a09] 韋提希子摩揭陀王阿闍世聞:「世尊於拘夷那竭般涅槃。」

[0121a10] 爾時,韋提希子摩揭陀王阿闍世,遣使者向拘夷那竭之末羅族〔言:〕「世尊是剎帝利族,我亦剎帝利族;我應值得受一份世尊之舍利,為世尊造舍利塔並興供養。」

[0121a12] 毘舍離之離車族聞:「世尊已於拘夷那竭般涅槃。」

[0121a13] 於是,毘舍離之離車族遣使者向拘夷那竭之末羅族〔言:〕「世尊是剎帝利族, [P.165] 我等亦剎帝利族;我等應值得受一份世尊之舍利,我等為世尊造舍利塔並興供養。」

[0122a01] 迦毘羅城之釋迦族聞:「世尊已於拘夷那竭般涅槃。」

[0122a02] 於是,迦毘羅城之釋迦族遣使者向拘夷那竭之末羅族〔言:〕「世尊是我等種族中最殊勝者,我等應值得受一份世尊之舍利,我等為世尊造舍利塔並興供養。」

[0122a04] 遮羅頗之跋離族聞:「世尊已於拘夷那竭般涅般。」

[0122a05] 於是,遮羅頗之跋離族遣使者向拘夷那竭之末羅族〔言:〕「世尊是剎帝利族,我等亦剎帝利族。我等應值得受一份世尊之舍利,我等為世尊造舍利塔並興供養。」

[0122a07] 毘留提之婆羅門聞:「世尊已於拘夷那竭般涅槃。」

[0122a08] 於是,毘留提之婆羅門遣使者向拘夷那竭之末羅族〔言:〕「世尊是剎帝利族,我是婆羅門,我應值得受一份世尊之舍利,我為世尊造舍利塔並興供養。」

[0122a10] 波婆之末羅族聞:「世尊已於拘夷那竭般涅槃。」

[0122a11] 於是,波婆之末羅族遣使者向拘夷那竭之末羅族〔言:〕「世尊是剎帝利族,我等亦剎帝利族,我等亦應值得受一份世尊之舍利,我等亦為世尊造舍利塔並興供養。」

[0122a13] 二五

[0122a13] 如是言已,拘夷那竭之末羅族,向彼會集之群眾言:

[0122a14] [P.166] 「世尊是在我等之村地入涅槃,我等不能將世尊之舍利分與他人。」

[0123a01] 如是言時,香姓婆羅門向彼會集之群眾言:

     諸卿請聽我一言
     我等佛陀說忍辱
     因分無上人舍利
     不應起殘害鬥爭
     我等應融洽和好
     互相分配為八份
     讓佛塔廣徧四方
     眾生信依具眼者

[0123a10] 「然者,婆羅門!汝且平分世尊舍利為八份。」

[0123a11] 香姓婆羅門應諾會集之群眾:「唯然,卿等。」平分世尊舍利為八份已,如是告彼會集之群眾曰:

[0123a13] 「願諸卿等,能以此瓶與我,我以此造瓶塔,並興供養。」

[0123a14] 彼等將瓶給與香姓婆羅門。

[0124a01] 二六

[0124a01] 畢鉢梨瓦那之莫利耶族聞:「世尊於拘夷那竭般涅槃。」

[0124a02] 於是,畢鉢梨瓦那之莫利耶族遣使者向拘夷那竭之末羅族〔言:〕「世尊是剎帝利族,我等亦剎帝利族,我等亦應值得受一份世尊之舍利,我等亦為世尊造舍利塔並興供養。

[0124a05] 世尊之舍利已全部分盡而無一份。然,即受此灰。」

[0124a06] 是故,彼等遂持灰而歸。

[0124a07] 二七

[0124a07] 爾時,韋提希子摩竭陀王阿闍世,於王舍城為世尊之舍利造塔並興供養。

[0124a08] [P.167] 毘舍離之離車族,於毘舍離為世尊之舍利造塔供養。

[0124a09] 迦毘羅城釋迦族,於迦毘羅城為世尊之舍利造塔供養。

[0124a10] 遮羅頗之跋離族,於遮羅頗為世尊之舍利造塔供養。

[0124a11] 羅摩伽拘利族,於羅摩伽為世尊之舍利造塔供養。

[0124a12] 毘留提婆羅門,於毘留提為世尊之舍利造塔供養。

[0124a13] 波婆之末羅族,於波婆為世尊之舍利造塔供養。

[0124a14] 拘夷那竭之末羅族,於拘夷那竭為世尊之舍利造塔供養。

[0125a01] 香姓婆羅門,造瓶塔供養。

[0125a02] 毘鉢梨瓦那之莫利耶族,於毘鉢造灰塔供養。

[0125a03] 如是八舍利塔及第九之瓶塔,第十之灰塔。

[0125a04] 如是,以往如是說。

[0125a05] 二八

     具眼舍利有八份
     七份供養閻浮洲
     最勝者其他一份
     羅摩村龍王供養
     一牙忉利天供養
     一健陀羅城供養
     迦陵迦王得一牙
     另一牙龍王供養
     其光大耀此國土
     殊勝供養物莊嚴
     如是具眼者舍利
     受諸彼恭敬供養
      [P.168] 天主龍主人主供
     人間長老與供養
     合掌尊敬禮拜彼
     佛是百劫難遭遇


【經文資訊】漢譯南傳大藏經第 07 冊 No. 0004 長部經典(第15卷-第23卷)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漢譯南傳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OCR,智光法師提供,祥因法師提供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tripitaka | about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