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公告:漢文大藏經網站已停止更新,請前往下列大藏經網站查閱經文

一般電腦和需要較多功能的使用者,建議瀏覽 cbetaonline

手機、平板與專注閱讀的使用者,建議瀏覽 deerpark

 

B09n0040_002 集量論略解 第2卷

CBETA 電子佛典集成 » 補編 (B) » 第 9 冊 » No.0040 » 第 2 卷 ▲上一卷 ▼下一卷 前往第

 

卷二

自義比量品

[0363a04] 次解自義比量品。分二:一立自宗,二破異執。

[0363a05] 初又分二:一、總說比量,二、別說自義比量。

[0363a06] 今一、總說比量:

[0363a07] 言「比量二」者,謂比量有自義比量與他義比量。下各別解釋,分為二品。

[0363a08] 二、別說自義比量。有二:(一)說比量義,(二)辨比量支。今(一)說比量義(細科從略):

[0363a09] 自義

    三相因見義  果如前境及  性不同彼二  自相非所顯  所取異是餘  見等門顯示
    非詮說自性  由名了知故  顯示餘行相  是二種意識  亦見非總故  非爾表總故
    以信語能立  亦障碍所餘  若謂成不異  否異亦有故  信語不欺誑  同故即比量

[0363a13] 言「自義」者,謂自義比量。其定義,謂由具足三相之因,觀見所欲比度之義。因三相如下文廣說。其量果亦如前現量品所說。由所取、能取二相二種了解而明量果。若爾二者,有何差別?曰:由「境及性不同。彼二。」現量之境,謂自相;比量之境,謂共相。前品已說。現量之自性是無分別覺,比量之自性是有分別覺。問:何故比量分二,非現量耶?曰:此亦由所取境各異故。現量之境是自相,「自相非所顯」。故不可分為二也。若現量之境義,能施設名言,即由彼聲,應成比量。故現量之自相境,不可以名言也。或曰:於現量之境義,亦見有比量轉。如由色比所觸也。曰:雖有見此,然比量趣彼義,非如現量。「是餘」。是由先見為因,乃比度所觸。謂於彼色,捨離現量行相,由色之總比度觸之總。其現觸之差別,非可顯示故。是故二量之所行境,非是一也。若謂:如於見等,說名見等故。如何說現量境,不可顯示耶?曰:此不相違。「見等門顯示,非詮說自性。」此僅由見、聞、覺、知等因由門,詮說彼義。非由自性詮說。謂於眼識所見之義,次由意識了知為青,說此是青。(此段文,信慧譯為他問:「唯於眼識所見之義,次由意識了知為青,說此是青。」即是比量亦能緣自相境之意。次答文為:雖同緣一色,但眼識現量是緣其自相,意識比量是由名了知,但緣共相,即餘行相也。)此復,「由名了知故,顯示餘行相,是二種意識。」(自了知即自義比量,宣說即他義比量。)謂先由眼識領受遮非青義(遮其非青,返詮是青)。次由意識得知是青,立青名言。故說二種意識。前云:「自相非所顯」,故所了解之體性即自相,是現量之境。其總相乃比量之境,為言說所說。若謂:不應說一切比量皆是共相有境(皆緣共相)。何以故?「亦見非總故。」言非總者,謂所見風等自性,由觸等比度也。如云:所觸者,非所見之觸等。曰:「非爾,表總故。」非是比度彼風等。以是表示為觸等功德之所依故。或非比度,風等自性差別,僅是於彼實之總,表示為觸等之所依實故。若謂:由一切之後成。(按:本論中無此頌。)謂排除一切之後,即成比度風等自性。如云:所觸者,非所見之觸等。曰:不爾。彼有不成故。遮返亦同故。若風等成就者,不返,亦有。(餘本為:返則非有。意謂若成就有,則應永無非有也。)舍棄由與功德差別系屬比度功德之總,而以功德之差別比度實之差別。此是不能成立為有也。(觸是德句之差別,風是實句之差別。以有觸而比度有風,是錯誤,不能成立。按比度有理,以狹證寬,不能以寬證狹。以有別德可比有總德,以有德可比有實,以德依實故。然不能比某一別實,除非是唯一所依之實。但觸屬多種實,不能比度定有風也。)遮返亦同故者,謂若遮觸,非地等所有,則亦能遮非風所有。不見功德之差別。謂是風所有,非地等所有也。若唯以不見,而遮見故,亦不應理。唯以可見有對有碍,比度意之功德故(意德是無觸),不能成立必無所觸。要由可見比可見故,由不可見比不可見故。其所觸者,唯是可見也。又彼功德屬多法故,此當屬誰,成為疑因。故遮一切,比度有風,不應道理。復次,「以信語能立,亦障碍所餘。」謂此若比度實總已,捨棄比度於彼有。(以有觸德,比度有實已,不進而比度有風。)而改以信解語量,遮於餘實有,而成立於風有。若是風有,如是亦定餘有。是故說有風等,唯由教成立耳。「若謂成不異」者,謂若說:教與比量等,成不異故,比量亦應緣自相境者。曰:「否。異亦有故。」有說:由是世間所共許故,不應更說譬喻。是為聲教異於比度之差別。如是若由共許故不應說譬喻者,如由烟比火,有義之比量,亦應成為聲量也。餘有說:聲量是將聲義計為不異,非直比度其義,是其差別(意為比量則比度實義也)。若爾,聲計為不異,當說如何比度其義。若謂樹聲所詮義,即實聲已了之義,非是餘義。然由異門,了知從非實返。雖由樹聲,已能了知從非實返,然是由義了知,非由聲了知也。若爾,則除樹等詞外,餘聲亦應說為量。以作用聲,亦能由義,了知彼義也。(即不說彼名,以義了知彼義。如不說實名,以樹聲了知是實。如是不說樹名,以楊柳等聲,亦能了知是樹也。)又有說:唯語是聲,唯由彼聲自性,了達義故。是為聲量與比量之差異。此中意說:離聲之因,是為比量。聲量無有系屬,其不共境,當以二相比度觀察,謂可見義與不見義。於可見義,謂顯示其名。於不見義,則唯是分別,非能了達義之差別(即說聲量亦不能緣自相也)。若天趣等聲,不能詮唯義者(意謂說天趣等極不現見事之言教,若不能詮說天趣等事),如何成為比量耶?曰:「信語不欺誑,同故,即比量。」謂受持可信解之語言,亦不欺誑相同故,即說為比量。(對於超越根境之極不現事,唯依可信解之聖言量,乃能了知。非是現、比二量之境故。由信受彼言教,依之修行,即能得彼果,全無欺誑。故說彼言教亦是比量。非彼言教能詮彼事自相也。)如說:諸名業之義,以現量為先故。此等亦當破比度最勝等自性。是故比量之境,非是自相。

[0366a10] (二)辨比量支。分二:(1)能比支,(2)所比支。初又有二:甲、說三相正因,乙、說缺相似因。今甲:

    所比同品有  於無性為無  此亦得能知  依能知時故

[0366a13] 言「所比」者,謂由法差別之有法。若以現量或以比量見彼之後,於彼同類,亦以總相理,於一切品或於一分,成立為有。何以故?以說「唯同品有」,用指定故。而不應說:「同品唯有」故。次說「於無性為無」者,重為決定彼義。於無性處唯為無性。非於所餘,亦非於相違。(唯無所立名為異品。非說餘法或相違法名為異品。)言於所立同類有、及於無(異品)無性。此等是說,由三相因了達有因也。若謂應說能知。曰:不須別說。何以故?曰:「此亦得能知。」既未宣說,如何得耶?曰:「依能知時故。」此中說因,是依能知而說故。此復知者(能知因),要待了知自體,方是能知之因。非如作者(能作者),不待作成故。(故說能知之因時,即亦義說能知之智也。)若三相成就,即說為正因。

[0367a05] 乙、說缺相似因

    一一二二相  非因義義知  聲常所作故  有身非量故  非身所聞故  眼取故無常

[0367a07] 其有一相者,謂若因於所比有(即宗法性),於同品無,於彼無(異品)非無。如立聲常,所作性故。又於同品有,於所比無,於彼無非無。如立聲常,以有身故(有質碍故)。又於彼無為無,於所比無,於同品亦無。如立聲常,非所量故。有二相者,謂若因於所比有,於同品亦有,於彼無非無。如立聲常,非有身故(無質碍故)。又於所比有,於彼無無,於同品非有。如立聲常,所聞性故。又於同品有,於彼無無,於所比亦無。如立聲無常,眼所取故。當知此等以義了知非是因義,即成立為六種似因。

[0367a13] (乙)所比支。分二:甲、正說,乙、釋疑。今甲、正說:

    有許因不亂  餘法為所比  法有法成故  有許繫所比  因於法已成  彼比何餘法
    如是何不許  有法即所比  系屬非有二  如是成六聲  不說義說故  非此因系屬
    因無錯亂者  從法於餘顯  彼成則了解  具彼之有法

[0368a01] 有說:現見烟與火俱轉,非與有火之地方俱轉。故唯火是烟所比度。「法有法成故,有許繫所比。」有餘者說:火與地方,皆是世間已極成性,故火與地方皆非所比。唯彼繫屬是烟所比。且答初說曰:「因於法已成,彼比何餘法。」若於火餘法,有烟因可得者,則彼烟因復當比何法?若謂由火與烟繫屬何義,即憶念彼者。「如是何不許,有法即所比。」若由於火繫屬之地方有烟可得而比度者,何故不許彼火相應之地方即所比耶?非不了知彼處有火也。次答說彼等繫屬是所比者,曰:「繫屬非有二」。若處有烟,則彼處有火。如是言說。非說有火或烟之繫屬等(非說於繫屬有火及烟)。復次,「如是成六聲」。若以繫屬為所比者,則有繫屬之火應說為此處有火之系屬。得第六轉聲。非說於此處有火也。若說於此火繫屬(或繫屬於此火),是以初轉聲說。「不說」。謂不說自法之繫屬,故非如是比度也。若謂「義說故。」由說:於此火,其義已說繫屬者。曰:由前所說道理,即知彼非烟之所比故。「非此因繫屬」。謂此因與無則不生之繫屬,非所顯示。於火則爾。若謂無過,如火、烟相應之地方與無則不生之繫屬,非所顯示。然彼是所比。如是於繫屬亦應爾。曰:應捨彼建立。何以故?曰:「因無錯亂者,從法、於餘顯,彼成、則了解,具彼之有法。」謂火與烟,無則不生之繫屬,要先於餘處顯示之後(先在餘處見到火與烟無則不生之關系),次於別處,雖唯見有烟,以若處有烟,則彼處有火。亦能顯示成立有火。若不爾者,不能顯示各別餘處,所立火與烟,無則不生也。(若先未於餘處成立其不錯亂之關係,則不能於此處見烟即知有火。)故是顯示共同所依。以說:若處有烟,則彼處有火故。是故其因,與法之不錯亂,先於餘處顯示極為應理。故唯法,非是所立。系屬亦非所立。所立(即所比度事)乃以法簡別之有法(如成立「聲是無常」、「某處有火」。非但成立「無常」與「有火」也)。

[0369a03] 乙、釋疑。分二:子、釋能比、所比疑,丑、釋和合繫屬疑。初又分二:一、分釋,B、攝頌。A、分釋:

    於因隨顯法  餘觀察亦轉  因於多法義  非了達一切  決知所系屬  能得離餘法
    由德香妙香  彼差別次第  遮其非實等  漸達青蓮等  若謂如現見  因由表門轉
    應一切不知  或應知一切  若謂由總者  彼亦應成餘  未見所依故  不見無異一
    如此少分理  不成於有因  彼法雖眾多  餘者是能得

[0369a09] 若因能比度所立法者,是否能比一切法差別耶?曰:不爾。彼因只能成立其關係不錯亂者。故因於所立法,尚須觀察。以彼極成之有法,有多種法義。其因非能成立彼一切差別義皆能了知。故曰:「於因隨顯法,餘觀察亦轉。因於多法義,非了達一切。」不了達何等?曰:如以烟比知有火時,不能比知火之燃燒情況及熱度等諸差別義,於彼有錯亂故。若爾,能比知何義?曰:「決知所系屬,能得離餘法。」謂除所系屬者外,餘則非火。其實性、德性等,此等唯能得從非實等返。如火唯得從非火返自系屬法。如是此亦於一切非火處不見,於餘則見也。「由德、香、妙香,彼差別、次第,遮其非實等,漸達青蓮等。」其中由功德性,從非實返(即遮非實。餘亦例知)。香性從非地實返,妙香性從惡香總返,妙香之差別(殊特妙香),從非青蓮等返。一一通達也。(此皆說明:比量等心,是遮餘而緣境。)若非爾者,「若謂如現見,因由表門轉,應一切不知,或應知一切。」若如於火見烟,後時亦如是轉者,則終不能了達。如不見一切火,亦應不了達此火。(總之,以表相緣境,一緣則一切緣,一不緣則一切不緣。都不簡別。)若如所見而了達者,則於明了、猛利(熾熱)等差別,亦應了達也。若遮其非火,以總相轉者,則表相門轉,亦應以彼總相而觀,非以別相觀也。「若謂由總者,彼亦應成餘,未見所依故,不見無異一。」若謂離火,有餘火性是為總者,彼且非有(離火無餘火性)。假使是有,亦無可見。以未見一切所依故(各別火),則由多法所成之二等共法(總)必定非有。諸見總而取者與未取所依者,亦應相同也。(未取別法所依,則必不取能依之總。)若謂取一所依,亦即取一切者(另本為:所一總依,即取一切),彼如所依亦應成多。此復所比量者,唯由少分了達。「如此少分理,不成於有因,彼法雖眾多,餘者是能得。」(第二句按注釋義,應為「而了達有因」。「不成於有因」,不好解。)謂烟唯少分,是從火不錯亂。烟性及灰色性(即烟色)等,是能得彼火者。(即唯烟及烟的別法等,能證有火。)非實性等,有錯亂故。(實性等寬,不能為因,證明有火。)(狹因能成寬宗,寬因不能成狹宗。犯不定過。)

[0370a13] B、攝頌

    諸有因系屬  有因是所解  差別非所解  於彼錯亂故  有因隨系義  所解非彼別
    於彼了解者  了解錯亂故

[0370a16] (有因即宗,彼之系屬,即彼之總法,如實等,轉宗猶寬。如是有因,是此中之所了解,即所比知法,其有因之差別,如火之熱等,則非此因之所了解。烟因於彼差別法,有錯亂故。第二頌義亦相同,有重複之過。信慧釋初頌說:有因之總,是因所了解;其差別,則非因之所解。次頌說:因所系屬義,即因之總法,非能了解有因,即非正因。如所作性之實等。其因之差別義,則是能了解之正因。初頌說宗之總別。次頌說因之總別。似較正確。)

[0371a05] 丑、釋和合系屬疑。分二:A、析疑,B、攝頌。今初:

    系屬雖住二  是因有因俱  如所依能依  非如和合性  因唯有有因  餘唯有因有
    因有因系定  彼違返而住  許因之周遍  彼分是有因  能遍非能了  如有角於牛
    所破各無亂  是觀待系屬  故因於有因  雖遍非作者

[0371a09] 若謂系屬,如和合性,俱與二者系屬故。有因之法,亦應為因,因亦應為有因法者。曰:非爾。系屬雖通二處,然因與有因俱時而住,是如能依、所依,各別決定。能依非所依,所依亦非能依。唯由系屬,非能成為所依、能依法,或與能、所依法相共同處。如是亦不成為因與有因也。(要是能依、所依之關係,方成為因與有因。餘則全無成為因與有因之理也。)其和合性(外道所計),如與一法相系,與第二法亦唯如是相系,都無差別。故彼和合性與此系屬,並不相同。(系屬是:火無則烟不生,非烟無則火不生。再者,外道計和合性,是離所和合法,別有實體。佛教所說之系屬,是依所系法兩不相離,假說系屬,並無實體。)言「因唯有有因」者,謂因皆有有因之宗,即說因宗所隨。無有無宗法之因也。其唯火所有之烟,亦能了解火之實等。其火之光明與猛利等則非所了解。故「因唯有有因」。有因宗之外,則無彼因。無火則無烟,故烟唯屬於火也。(頌說「餘唯有因有」,「餘」仍指因法。)又如烟性是能了因,其烟之灰相等亦是能了因。其實性等,則非能了(寬故)。其外計之和合性,則違反因與有因之系屬決定,顛倒而住。若謂因亦可為有因,如所作性與無常性者。曰:「許因之周遍,彼分是有因,能遍非能了,如有角於牛」。雖亦有唯由少分成為因有因者,然非以彼因遍彼宗之理,成為因之支分(不以此為因之條件)。喻如有角雖遍於牛,非以彼能了解牛,而以牛能了解彼能遍也。何以故?曰:「所破各無亂,是觀待系屬,故因於有因,雖遍非作者」。所作性雖遍無常,然由破其常性而能了解。無常是無常,雖遍所作,然由破其非作而能了解所作。由所作性遍無常義,則非有非所作位。故由無常於所作性,破非所作,成所了解,非是能了。

[0372a09] B、攝頌

    所作遍壞滅  非是非所作  由所作義顯  非遍於非常  有角遍於牛  遮於非有角
    如有角遍牛  非遮遣牛義  是中間二頌

[0372a12] (此二頌信慧譯為:

    作性遍壞滅  故非非所作  遍故所作義  未說非無常  有角遍於牛  能遮非有角
    有角性遍牛  非遮非牛義)

[0372a15] 所作性因與無常宗,寬狹相等,亦能遮遣無常中有非所作性,「由所作性義,非遍於非常。」「非遍」二字似有誤。信慧譯為「遍故,所作義,未說非無常。」由所作性遍於無常,亦不顯非無常。即說無常也。第二頌末句,兩譯都通。由有角義寬,既不遮牛義,亦不能遣非牛義。更須研究。

[0373a02] 二、破異執。分五:一破《論軌》所說。《論軌》中說:「見無則不生義,了知彼義,即是比量。」此敘異計義。下逐次破執:

    若見無不生  許唯自行相  不說了知彼  若說於餘者  為如何於何  若於所成義
    何須無不生  見烟等火等  了何餘所比  法義有眾多  了彼如何說

[0373a06] 若謂見無則不生,許唯見無則不生者,則不應說了知彼。若謂此說了知彼,亦說於餘者,則如何說,於何見,均未說明也。若謂於餘處見無則不生義者,則當說見此。「若於所成義」,若增說義字,由是所成立時,故見所成立何義,即許彼是比量者。如是則「何須無不生」,謂前說無則不生,後亦有彼。前說見無則不生義,後了知彼比度彼故(意謂前後不須都說也)。「見烟等火等,了餘何所比。」所比度性,除於火等見烟等譬喻外,復說余何所比義,由無則不生,而了知彼耶?「法義有眾多,了彼如何說。」法之義既有眾多,何者是烟所了分?烟亦由何分令其顯了?皆未宣說也。

[0373a12] 二、破正理派執

[0373a13] 諸正理派者說:「彼前行之比量有三種,謂具前者、具餘者,見總者(亦可譯為前者相應、餘者相應、見總者)。」此敘外計。下逐次破:

    系屬非根取  此說具前者  皆有故非如  錯亂故非具  具餘亦或如  由餘繫不知
    非由於具餘  由餘繫不知  見總亦如是  不得其餘果  若因智是量  差別亦不成

[0374a01] 此中且說:現量前行,不應正理。何以故?曰:「繫屬非根取」。謂因與有因之繫屬,非根識境。因與有因亦非現量。如何能說彼前行者,是為比量?言「具前者」,為由與前相應,言如前者,成為如聲?或謂此中由有前法,故說具彼,而成具聲?彼有何過?曰:「皆有故非如」。謂如比量能緣系屬而領受,後時之因亦能緣所比也。亦不應說:如彼一法前行。由餘系屬,亦能緣謂此如前者也。由彼未見故,未見之比量,不應說如聲。「錯亂故非具」。若謂能具者,說前者於此有。謂果能具前因者,則知彼境之智,亦應成具前者。於因了知果,如是錯亂故,非是能量。即使有因,亦容有障碍故,餘因容未會故,亦不生果。如是且說具前者不應道理。「具餘亦或如」,謂或如餘。若如彼者,則與後現量其境相同之識,亦應如餘。彼亦錯亂故,非是能量。唯色相同,非決定有味亦相同。如是言如餘之如聲,亦不應說。「由餘繫不知,非由於具餘。」若由因具餘果故為具餘者,則彼之智亦應成具餘。如是若未取果,則不能取無則不生之系而比度其因者,然亦見彼。如是由所作等亦應不能比度無常。如前所說諸比量,應不能了達系屬,應說「由餘系不知」,以未見後者故。應以因等之系屬,能比度果等行相之識生。以唯由系屬門,能生因與有因之智,及一切種一切體性,皆是因果種。如是具前與具餘者皆不應理。「見總亦如是。」此亦是由因果之繫屬,比度極不現境故。(此謂如具前、具餘,皆有過失。見總之比量亦如是有過。以是由因果繫屬比度極不現境故。)若一切比量智是能量者,則於所量,「不得其餘果」。因無果是量,不應道理。以作者與所作業,是有果故。「若因智是量」者,此意謂因智是能量,比智是量果。此亦非理。彼非由異境。於餘境為能量,於餘境為量果,此事非有,如前已說。若因智是能量者,「差別亦不成」。前說:比量有具前者與具餘者。此等有因之差別不得成立。以因為境故。諸說:唯具前比量成為三種,緣三世境故。此決定詞(唯字)不應道理。一切比量皆於三世境轉,以說:三世者故。言「如」者品,未說繫屬,分為三種不應道理,如是比量即亦破除。(正理派之三種比量,即以前因比後果,以後果比前因,以因果比不現事。若計比智為能量,則無量果。若計因智為能量,則二智異境。皆成過失。)

[0375a06] 三、破勝論派執

[0375a07] 諸勝論者說:「此是此之果,因、繫屬,集於一義,及相違者,彼等皆從因生。」此敘外計。下破:

    於因果破無  相應知無成  具二故非異  火與烟相應  非由於少分  烟一切能了
    火別成所了  合等亦如是  相違亦有故  因餘總非因  別亦非有因  如餘則一切
    成能了所了  是為攝頌
    縱觀處與時  不能了知因  系屬無別故  餘有故非二  相違則非因  無繫非因覺
    說從因生故  非說皆是因  成立有系念  果等經未表  最後非能顯  無義餘亦成

[0375a14] 初句「於因果破無」,釋中為「從因果無成」。信慧譯為「因果已破故」。此是說,如前破正理派具前、具餘之比量時所說之理,亦破此中所說之因果比量也。彼說:系屬有二,謂相應與和合。此復如火與烟,及牛與角也。此中且說:相應不成,「相應知無成」。即不知相應,唯由憶念無則不生之關係亦能見故。(信慧譯為「非具,知成故」,謂非相應,以不知相應亦能成知故)。於了知火,若不取繫屬,顯示所量之因由,不應道理。唯由知因,能了知故。若謂相應是比度之因者,則火亦應成烟智之因,「具二故」。以相應,俱與火、烟二者相應故。二者俱應成為能顯。若謂:於熱鐵丸與紅火炭位,亦見有無烟之火。若有一例外,即不成正因。以說猶豫即非因。由此例外故,火非能比之因。故火非必與烟相應,烟則必與火相應。彼亦非理。何以故?「非異」故。以彼相應非有差異。如於一法,於第二法亦如是故。(相應既能以烟比火,則亦應以火比烟。相應無異故。)若一非因(火不為因比烟),不應道理。若不取同時系屬,則由何觀察不正因之錯亂?若如無則不生之系屬者,則非二俱為因,唯一是因,極應道理。又「火與烟相應,非由於少分,烟一切能了,火別成所了」。(初句釋中為:「火相應之烟。」)此說火與之繫屬是相應者。即以烟比火,應非由少分比度,應烟之一切分皆是能比度,乃至烟之實性等亦應是能了之因,以無非相應故。又火之猛烈明顯等差別,亦應皆成所了之宗。一切本性皆是相應故。如相應有過失,「合等亦如是」。謂計和合為繫屬亦有過失。牛與有角,亦非能比、所比。或黃牛等別相亦應是所比,有角之總等亦應是能比也。如是,集於一義,亦不應理,如和合說。(如集於一體之頭足等,並非能比、所比也。)「相違亦有故」。謂計相違比量,亦有彼過失。如何有耶?曰:即不現成之四大種,亦應說因與有因(能比、所比)。如是已現成之別與總亦應說互為因與有因,以彼等部分,未有不相違者故。又攝頌曰:「因餘總非因,別亦非有因。如餘則一切,成能了所了」。此結上來所說義。謂因如烟,其餘總,如計烟之實性、德性等,非是能比之因。其所比宗之差別,如火之猛烈、熱等,非是所比有因。若如餘勝論所計,則一切因果等法,皆應成為能了之因與所了之有因,無差別故。

[0377a03] 又若相應是能比之因者,則應唯由相應便能了解所比。以餘無了知因與有因之功能故。於和合等亦應如是說。

[0377a05] 若謂:此中非是以烟,唯成立火有,以彼已成故。應顯:凡有烟處,彼火相應。若不爾者,言此中者則無義故。如是亦不應說:火亦比烟,或亦火之猛烈等者。若如是者,應宗一分為因也。(按:《理門論》中,先外問云:「如以烟立火,或以火立觸,其義云何?」論主答曰:「今於此中,非以成立火觸為宗,但為成立此相應物。若不爾者,依烟立火,依火立觸,應成宗義一分為因。又於此中,非欲成立火觸有性,共知有故。」)是故因與有因,決定非由相應,唯由無則不生故。「縱觀處與時」。彼觀待處,亦唯是無則不生。謂先於地方,見無火則烟不生故。觀待時亦爾,如鉆木位,若時無火,則爾時不生烟故。是故以烟比火之因,相應非有。和合亦非比度牛有角之因,非現見事故。縱有系屬,亦「不能了知因」。未見系屬,不許為能顯。縱有和合,然了達者,是唯由見無則不生故。故唯此是因。外計集於一義,亦有二種,謂果與餘果,因與餘因。此亦喻如色與觸、手與足等,對此亦應如是說。縱有繫屬,「不能了知因」。集於一義者,任於何處都不現見也。縱有集於一義,然了達者是唯由見無則不生故。此亦如以色比觸,觸亦應能顯色。「系屬無別故」。由集於一義性,無有差別。如由一說其錯亂,則由繫屬,亦應非因也。諸說集於一處唯有二者,「餘有故非二」。見因亦從因集於一義,果亦於果了知,如說未現(大種)及從未現。故說集於一義唯有二種。說決定詞不應道理。外說:相違有四種,謂現見與不現見如是等。曰:此等一切「相違則非因」。如云風和合與降雨相違,此中降雨非因。然彼是無。不降雨與云風和合,相違非有。如是餘亦應說。若謂因以了達為先故,未現前等之了達,則說非因。曰:彼非是因,「無繫非因覺。」無繫屬故非是因覺。以於因覺,全無有因系屬。太過失故。為系屬義,經說:「此是此之因。」此唯說因,不應道理。何以故?以「說從因生故」。所比之智亦應非果。(若從因生,亦是因者,則所比智應非是果。)唯從說因之念,亦應能了解(憶念其因即應了解其宗)。是故觀待憶念之因智,是從因生,非即是因。若謂由是因(能生因)故,說為因(能了因)者。謂於此因之差別(是此宗法能生因之差別),作為因(能了因)名,故如是說者。曰:彼亦非理。何以故?此中「非說皆是因」(非說一切能生因皆是能了因)。此中作者及一切能生,非皆是因(能了),以比量亦從彼言說生也。若不爾者,此中亦應說我及和合等(以外計我等皆是能生因故)。因智非比量之親因,以有念間隔故。以是親因非有。所言「因以了達為先故」,此中「成立有繫念」,非成立有繫屬之了達。如說未成立即非因也。(外計:因以了達為先。其憶念繫屬在因智之後,故比量之親因是念,非因智,更非彼了達也。)若謂唯一繫屬是比量之因者,如是則唯是論中所說。「果等經未表」。(此說:若唯以繫屬為比量之因,則果等應非比量之因。經應未說果等。唯是論中所說也。)若諸論中說云:因性、果性、變易性故。如是說云:於有非是因故。說為無常性與常性之因(能了)。非經所表。則由彼等中,果等隨一皆非有也。若謂如何非有,其所顯、能顯,即因果事者。曰:若許唯能顯為因者,則「最後非能顯」。因之最後謂相應等,應非能顯,以異於因故。復次:「無義、餘亦成」。以餘繫屬亦能了解彼義故。則說:此是此之能顯。謂意識了達為彼比量之因,都無意義。故勝論派之比量,且難以成立也。

[0379a04] 四、破數論派所說

[0379a05] 諸數論者說:「且從一系屬現量,增上成就者,是為比量。其系屬有七種,彼等隨一現量義增上義。非現量決定成就之因,是為比量。因智少有不定,不如其義。為簡別故轉趣後者。從現量之總中,由顯其未決定之別義,而生起差別了解。一切皆是比量。」此即外計。下逐漸破。若如是計,說「從一現量」,不應道理。何以故?

    唯觀自義故  未知達彼故  無別非住二  彼無因有因  不說別從異  隨行非他故
    非他則非五  假使最勝分  亦非能生性  異亦非所生  從彼普得故  最勝等一等
    諸異隨行等  由何而攝持  故此非能顯  如是財有財  亦皆非能顯  餘繫表彼故
    正說為無繫  唯財有財等  是取有因者  除繫餘亦知  應一切能取  能顯所顯事
    是一則非七  非比許是念  指定則非理  復說頌曰:  說七種繫屬  唯二種比量
    前行比量三  此等何所攝  無果故非因  餘繫屬非應  當說有觀察  有亦有觀故
    由餘亦成立  達頂髻義一  異名言非有  不知士夫義

[0379a16] 謂現量「唯觀自義故」。以牛等之總別,俱無耳等轉故(現量唯緣自相)。若言許者,亦非爾。一切耳等轉皆非現量。非如其義故。若謂此於現量之果,說名現量。言「從一現量」者,此中是說,現量之果意之轉趣為現量。則彼之境亦成現量。故無過失。曰:此亦非理。現量唯觀自義故。若現量俱以總別為境者,則應說:緣彼境之意轉亦是現量。然於餘境為量,於余境為果,無如是事,前已廣說。於餘境界立現量名言,亦不應理。其言:「一有系屬現量」,為由何行相門而說?若謂由財等者,非爾。彼與有財相繫屬故。財與財主有系屬故。財等隨生之念則應無義。若由餘行相者,未宣說也。若謂緣因相同者,非爾。若以不緣有繫故,要先取所比上所有之因烟等,後方念彼無火等則不生也。如說:從財與有財等一繫屬,增上成就,是為比量者,不應道理。何以故?曰:「不知,達彼故」。即不了知財與有財等,由了知無則不生即能了解決定彼宗義故。若未緣系屬,則非比量之因。唯有前智,乃是彼能知之因故。若謂一切決定觀待財有財者,非有此不錯亂,故當從繫屬比度也。見繫屬已,說是不錯亂之比量,亦不應理。應唯彼即成能顯故。若繫屬是比量之因者,應唯由彼相,便了知所比。若不爾者,因應無有能知之功能故。此中又應以火比烟,以繫屬「無別」故。(系屬於火於烟,都無差別,既能以烟比火,故亦應以火比烟也。)無則不生,於火與烟等,則無彼繫屬之過失。何以故?曰:彼「非住二」故。唯烟是無火則不生,非火是無烟則不生。故無彼過。如是且說縱有彼等繫屬亦是因。能害所害之事,唯不繫屬。何以故?曰:「彼無因有因」。其能害所害,如鼬與蛇。彼等非因與有因。即使蛇勝鼬敗,亦無相違。如是余亦應知。所言:能比因之繫屬,唯是彼等。作決定詞。試問:若時以隨行諸異,了解最勝等有性等,爾時由何繫屬而了解耶?若謂是因與有因者,此當觀察。為是能生所生?抑是能顯所顯耶?若如初者,則隨行非有,以有因是異性(即三十三諦),因是最勝。「不說別從異」。(不說從異,別有隨行,為因也。)不應說離異之外,別有隨行,為比知最勝等之因也。若謂無過,「隨行非他故」。隨行非離異是他者。曰:「非他則非五」。若不說隨行,待異是他者,則不得成為相應等五種系屬,以彼等無異故。「假使最勝分,亦非能生性,異亦非能生,從彼普得故」。謂能生所生事之系屬,非由最勝等分。唯由有性等亦應能了達諸異也。(「從彼普得故」似說:從隨行為因,應普得能生所生也。)「最勝等一等,諸異隨行等,由何而攝持,故此非能顯。」(最勝等之一性等,是由諸異之隨行等而攝持了知。故非以此能生所生之系屬而為顯了。)何以故?以由諸異之隨行體量等,能了知最勝與士夫(神我)。由彼即成立頂髻者之十義。故彼即能了達最勝有性等之因,非能生所生事也。如最勝有性等,與隨行等,隨順成立。「如是財有財,亦皆非能顯。餘系表彼故,正說為無系。」由餘系屬一分成為因與有因,非由財與有財等。以一切種應成為能取所取,故財等任由何分,皆不見為能顯。故由餘系而說其義。復次,「唯財有財等,能取有因者,除系餘亦知,應一切能取。」若由財分能顯有財,了解有因者,則舍由系屬門緣取,而由餘因,非能詮說財義。否則極超出者,亦應由一切體性而能取有因也。如是且說:最勝與隨行等,非是因與有因之能生所生事也。「能顯所顯事,是一、則非七。」若是能顯所顯事者,則從財有財等異,不應分為七種。若唯彼一種是能顯,則諸餘者應皆非能顯。以與因有因異故。餘系屬可得者應成此之能顯。故餘能比之因,皆無意義。如前已說。亦不說是因與有因之事。何以故?唯能比之因是能顯,非是有因,以有因是所顯故。又謂:同行事之繫屬,謂最勝等與隨行等。「是一則非七。」亦以此答之。若唯彼一同行,是無則不生者。則財與有財等,非同行故,應非比量也。若謂由同行事,有具餘比量者,不爾,彼如何了知諸超根義。是故如是繫屬非比量之因。又說:比量有二種,謂見別與見總。曰:其中「非比許是念」,且不許見別者為比量。何以故?許彼是念故。以捨憶先所領受之念,繫識不謂此即是彼,故非比量。又謂:見總有二種。此中隨一或二,「指定則非理」。為如何指定?若謂:唯見總有二種者,則由因果等應無數數比度。若謂:見總唯有二種者,則財與有財同行,能害所害等系屬,彼等初起應非比量。以彼等非因果初起,亦非取別故。復說頌曰:「說七種繫屬,唯二種比量。前行比量三,此等何所攝。」若謂財主是作者(因),財是所作(果),以是能取所取性故者,非爾,應無餘繫屬故。若許一切皆是能知所知者,以皆是能饒益故,則不決定說云:此等二種,以「無果故」,言「見總有二種」,何是此語之果?若謂:於餘亦有二種者,則應有多種也。又說:具前比量是有錯亂者,亦不應理。以諸有繫屬者無錯亂故。由於因容有障碍等,亦可無果故,由錯亂故非是比量。若謂由是能比之因故,假說因為比量者,亦不應理。何以故?若錯亂者「則非因」故。不能由彼比知彼義,則非彼義之因,是生疑之因故。故於此中假說為比量亦不應理。若謂於因雖容生果智,由了知因錯亂故(信慧譯為:由不知因錯亂故),說為錯亂者,彼亦非爾。以爾時非彼之因故。若時於彼,生不如義之過失,爾時即非彼之比量。若雖不具因與果智,要依賴不錯亂者,則「餘繫屬非應」。如是觀待不錯亂者,彼唯無則不生。故彼是比量之因,非與果繫屬。若謂:有觀慧者之唯具餘,乃是比量,餘唯於因(能了)假說為比量者。如是則彼之一切比量,皆「應說有觀察」。若謂現量,雖亦取總,然於義之差別不決定故。非唯具餘者乃有觀察,「有亦有觀故。」即有因成立者,亦可觀察,此由此成,或不成故。如江河充滿,是不錯亂。雖有觀察,然非由能作所作,是由無則不生故。若謂唯由此具餘見總比量,能正了知超根境者,此不應理。何以故?曰:「由餘亦成立」。若時即由隨行等,能數數了達最勝有性等,爾時由見差別,亦見能了知故,故指定非理也(不應指定唯由具餘見總比量也)。復次,「達頂髻義一。」由具餘比量之支分,了達最勝一有性,亦應正理。以彼事,性即是因故。若謂由異了達彼義,不應理者。曰:不爾,以從彼之隨行等相異性,即是果故。「異名言非有。」若謂非離異法,別有隨行等,即由隨行等成立最勝一性等故,則具餘之因,復何所了解耶?如是則不應說相應有五種。頂髻者亦非有十義也。復次:「不知士夫義」。士夫(神我)之有性,或多性,或異、或不異等,此一切種,比量皆不能知,以士夫非因故。如是應知諸數論者之比量不應道理。(數論所說七種繫屬:一、財與有財事,如王與奴,如最勝與神我;二、自性與轉變事,如酪與乳,如自性與大等;三、果與因事,如車與支,如薩埵等轉變為聲等;四、因相與有因相事,如陶師與瓶,如神我與最勝轉;五、支與有支事,如枝等與樹,如聲等與大種;六、俱行事,如鴛鴦,如薩埵等;七、所害與能害事,如蛇與鼬,如支與有支之薩埵等。每條二喻,一是世間喻,二是論中喻。五種相應,未見明文,尚待研究。頂髻十義:一、有性,二、一性,三、有義性,四、他義性,即為他所用,五、他性,六,非作者,七、合,八、離,九、多士夫,十、住。)(上文信慧譯為:若謂無因果智,是觀待錯亂不錯亂者。「不得餘繫屬」。如是則若時唯待不錯亂,爾時則是說唯無則不生,是比量之因,非因果之繫屬也。於具餘者,亦非於比量有觀察,乃於因也。若謂於因,假說比量者,如是亦言由總,亦現量與決定。彼中是說一切比量皆有觀察,故非唯具餘者方有觀察也。「於有是此觀」,於有因亦當觀為成不成。喻如江河是水充滿,然非無錯亂。若謂唯此具餘見總比量,是了達超根事之因者,彼決定詞亦不應理,「由餘亦成一」。若時以隨行等,數數了達最勝有性等,爾時由見差別,亦見了達故。故決定詞不應道理。復次,「彼能達散義」(頂髻義,此譯為散義)。謂由具餘比量,當能了達最勝唯一有性,以彼有性即是因故。彼亦唯由差別了達應理,非由彼之隨行等,唯諸差別是果故。「非說即差別」。若謂離於諸差別隨行等及最勝,一性等非他者。若如是者,則具餘之因當說何所了達?以是不應說差別五共及零散十義也。復次,「都不達士夫」。士夫之有性、或多性、或異、或不異,具餘比量皆不了知。士夫非因故。)

[0384a11] 五、破觀行派所說

[0384a12] 諸觀行者說:「比量等以現量為前行故。與彼相同,故經未說。諸作釋者隨順語者之意樂,廣為分別。」此敘外計。下逐次破:

    現量前行故  比等經未說  則念欲及瞋  勤等應是量  釋者從餘書  摘出集一處
    宣說比量等  非現量前行  具境無根覺  於境彼非有  具非比量因  有具由自體
    非是能了達  非餘亦非現  於何破比等  如是亦破彼  義二種一定  比量餘虛妄
    黑者家中無  非表於外有  然由家聲義  了知此外有

[0385a02] 其中言「現量前行故,比等經未說,則念、欲及瞋,勤等應是量。」若謂:由有現量前行,已知彼是量,故造語者未說比量等。若如是者,則憶念等亦應成餘量,以是有現量前行故。若是「釋者從餘書,摘出集一處,宣說比量等,非現量前行。」言有現量前行者,若於繫屬或相應等,說為現量者,如有繫屬或二者,不應道理。「具境無根覺,於境彼非有」。諸根是緣不共境者如前已說。繫屬依於多法,如何成無分別根覺之境?有繫屬者,亦要取繫屬性,方為比量等所需。現量則非如是。諸作釋者,多說差別比量,以說見總不見等故。其中和合、集於一義、相違及彼相應等,皆非現量,以彼許有相應之有繫屬者為現量故。告如是許曰:「具非比量因」。具(相應)非火與烟等比量,是二者之因無差別故。應了知一切,前已說訖。「有具由自體,非是能了達。」有具者由自體於任何比量,都不能饒益。「非餘亦非現。」如彼了達,不能饒益比量,如是現量等亦爾,如前已說。此中不應宣說破除比量、隨教(聲量)、稱量(喻量)等。何以故?曰:「於何破比等,如是亦破彼。」此中未少成立自許比量等,以未顯示餘繫屬故。此中少有所說,皆是勝論所許。故如破彼,當知亦破此。當說破除義解及無事解。且破義解:「義二種、一定,比量,餘虛妄。」謂以義了解有二種:一、一向決定,二、非一向決定。其一向決定者,即是比量。一向決定了解者,如由煑熟,了知同器等食亦熟。彼由煑熟之因,能了知故,不異比量。「餘虛妄」者,謂非一向決定之義了解者,非是定量,是疑因故。如云:勤勇所發故無常。若說:非勤勇所發故常者,即不決定。二破無事了解,如有說云:黑者不在家,即表在外。是無事量。曰:「黑者家中無,不表於外有,然由家聲義,了知此外有。」此言黑者家中無,由家聲之結合,以義了知黑者在外,非是由無了知也。若家與外俱無者,應唯說無。故以義了知在外,非餘無事量。「能治品不成,說品為成就。」有說由破他品應許成立自品者,應知以此遣除,亦遣除也。已說自義比量。

集量論略解卷二終


【經文資訊】大藏經補編第 09 冊 No. 0040 集量論略解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藏經補編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一),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二)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tripitaka | about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