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卷

卍新纂大日本續藏經 第21冊
No.369 解深密經疏 (9卷)
【唐 圓測撰】
第 8 卷

下一卷
 

解深經疏卷第八(經本第四)

地波羅蜜多品第七

或可止觀略故先說。依地起度廣故後釋。來意說。今當釋。

爾時觀自在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菩薩十地。所謂極喜地。離垢地。發光地。焰慧地。極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復說佛地為第十一。如是諸地。幾種清淨義分所攝。

釋曰。第三依文正釋。於此品內。大分為二。初問答正說分。後爾時觀自在下。依教奉持分。前中有二。初長行廣釋。後以頌略說。或可此品即分為三。初長行廣釋。次以頌略說。後依教奉行。雖有兩說。且依前釋。就前長行。復分為四。一廣明諸地。二觀自在菩薩復白佛言世尊是諸菩薩凡有幾種所應學事下。廣明十度。三觀自在菩薩復白佛言世尊此諸地中煩惱隨眠下。別釋依地起度所對治障。四觀自在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說若聲聞乘下。明佛如來說一乘意。所以如是說四段者。依地起度。依度除障。故得一乘果。故說四段。就釋地中。復分為六。一約四種清淨及十一分分別諸地。二釋地名義。三約二十二愚分別諸地。四八種殊勝分別諸地。五約勝生分別諸地。六就三願分別諸地。就初段中。先請。後說。此即第一菩薩請問。文有三節。初明問答者。次如佛下。舉所問教。後如是下。正發問辭。言觀自在菩薩者。發問菩薩名也。謂此菩薩。內具智悲。外觀三業。不作功用。任運自在。觀自在。或約智及境立名。故華嚴云。觀音菩薩。住大悲門。法華云。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相續經云。觀世音。深密經云觀世自在菩薩。□□□光世音菩薩。阿難目佉陀羅尼經云遍見普安菩薩。毗摩詰經[門@視]音菩薩決定總持經云名光世音如來。謗佛經云觀世自在如來。觀音三昧經云。觀音菩薩先成佛。名正法明如來。觀音授記經云。觀音菩薩。補彌陀佛處。號普光功德山王佛也)次言如佛所說等者。舉所問教。謂十地等經。具說十地及如來地。如是諸地等者。正發問辭。問有二意。一問如是十地四清淨中幾種所攝。二問十一分中幾分所攝。

爾時世尊告觀自在菩薩曰。善男子。當知諸地四種清淨十一分攝。

釋曰。自下第二如來正說。於中有二。初標宗略答。後問答廣釋。此即初也。

云何名為四種清淨能攝諸地。

釋曰。自下第二問答廣釋。於中有二。初釋四種清淨能攝諸地。云何名為下。明十一分能攝諸地。前中先問。後答。此即問也。

謂增上意樂清淨攝於初地。增上戒清淨攝第二地。增上心清淨攝第三地。增上慧清淨於後後地。轉勝妙故。當知能攝從第四地乃至佛地。

釋曰。自下第二正答。於中有二。先釋。後結。此即釋也。謂諸清淨。自有四種。如經所說。若依瑜伽第七十九。名為四住。即當此經四種清淨。言增上意樂清淨攝於初地者。梵音阿世耶。此云意樂。此意樂體。諸教不同。若依梁論。無分別智為體。故第九云。樂信即是無分別智。又十一云。無分別智即是清淨意行。若依瑜伽第四十七。勝解為性。故意樂品云。淨信為先。擇法為先。於諸佛法所有勝解。印解決定。是名菩薩增上意樂。若依無性攝論第七。信欲為體。故彼論云。意樂□信及欲為體。世親第七亦同無性。故彼論云。意樂自體。謂欲勝解。欲名希求。信名勝解。大業論亦同。又梁論第九云。於正教中。心決無疑。故名為信。如所信法。求欲修行。故名為樂。然此意樂種數別者。如瑜伽論第四十八。有十意樂。故彼論云。若諸菩薩。先極喜住由十種心意樂。得意樂清淨。何等為十。一者。於一切師長尊重福田。不行虗誑意樂。二者。於同法菩薩忍辱柔和易可共住意樂。三者。勝伏一切煩惱及隨煩惱眾魔事業心自在轉意業。四者。於一切行深見過失意樂。五者。於大涅槃深見勝利意樂。六者。於諸妙善菩提法常勤修習意樂。七者。即於彼修為順故樂處遠離意樂。八者。於諸世間有染尊位利養恭敬無所顧戀意樂。九者。遠離下乘趣證大乘意樂。十者。欲作一切有情一切義利意樂。如是十種無倒意樂依止而轉。是故說為意樂清淨。若廣分別。有十五意樂。如瑜伽論第四十七。若依無性所依論本。增上意樂。有八種相。一資粮故。謂解行地善修福智二種資粮。二堪忍故。謂得上品諦察法忍。(是增上忍或第一法)三所緣故。謂緣大乘深廣聖教。四作意故。謂覺一切法唯有分別。是謂作意。五對治故。謂無分別智。六自體故。謂此意樂以信及欲為自體故。七瑞相故。謂地前地上處於□中見諸佛者即是瑞相。八勝利故。謂了知菩提近以無難得故。廣分別有三行頌長行釋。具說如彼。若依世親所依本。謂有下□。除對治故。言增上戒攝二地者。謂第二地遠離一切微細犯垢。住此地中。性戒具足。極小惡業。當不現行。由斯戒淨攝第二地。若廣分別。如瑜伽論第四十八。言增上心清淨攝第三地者。謂如瑜伽四十八云。於此地中。能得世俗四種靜慮四無色定。及四無量五種神通。具足安住。既多住。復還棄捨諸靜慮等。還來欲界。為諸有情。能作義利。具說如彼。乃至彼云。由內心淨。能發光明。是故說言增上心住。由此義故。增上心淨攝第三地。廣如瑜伽第四十八。言增上慧清淨從第四地乃至佛地者。謂增上慧。攝後八地。從第四地。後後地中。種種慧門。轉勝妙故。第四地覺品相應增上慧住。第五地諸諦相應增上慧住。第六緣起相應增上慧住。第七有加行無相住。第八無加行無相住。第九四無礙解住。第十最上成滿菩薩住。第十一如來住。廣如瑜伽第四十八。問。如何得知第四地上並是慧也。答。如前所列第七十九。四種住中第四住。名增上慧住。故知上約慧辨地。

善男子。當知如是四種清淨普攝諸地。

釋曰。第二攝結。謂四清淨是實功德。地是假名。是則以實攝假。

云何名為第十一種分能攝諸地。

釋曰。自下第二明十一分攝十一地。於中有二。先問。後答。此即第一依教發問。雖十一分與十一地分位無別。而義有異。故瑜伽云。由能攝持菩薩義故。說名為地。能為受用居處義故。說名為住。莊嚴論云。樂住名住。廣說如彼。解云。分者□□義。謂十一住。分段各別。義說為分。依十住婆沙譬喻品云。初地分者。所有諸法。合成初地。名初地分。此即十三住中。許初三住。為十一住。十一住者。如瑜伽論四十七云。謂種性住。勝解行住。極歡喜住。增上戒住。增上心住。覺品相應增上慧住。諸諦相應增上慧住。緣起相應增上慧住。有加行有功用無相住。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無礙解住。最上成滿菩薩住。如來住。廣釋如彼。於此經中。除初二住。依十一住。以分名說。故今此中。以分攝地。

謂諸菩薩先於勝解行地。依十法行。極善修習勝解忍故。

釋曰。自下第二如來正說。於中有二。初依問正答。後善男子下。釋總結。就正答中。釋十一分。即為十一。此釋初分攝極喜地。於中有二。初明地前未入初地。後超過下。超彼地前得入初地。此即初也。然釋於二地。約十一分。自有兩釋。一依梁攝論第十。於一一地。約斷三障得勝功德。釋十一地。而差別者。初之一地斷三種障得十功德。次有九地。各斷三障。得八功德。後之一地。斷三種障。得七功德。以為因緣。明地圓滿。如後對釋。一云。於地地中。隨其所應所修諸行。以為因緣。如極喜地修十法行。及勝解忍。以為因緣。所言分者。謂十一地分段各別。名之為分。就釋初地。文別有二。初明地前修後行因。後明自分圓滿。此即初也。謂諸菩薩者。舉觀行人。謂具性習二種種姓補特伽羅。先於勝解地者。行所依位。謂前所說資粮加行見修究竟五位之內。依前二位。起深信解。名勝解行地。故攝大乘第七卷云。謂得諸地深信解者。於地教法。決定印可真實如是。依十法行等者。依位起行。謂依勝行地。起十正行。十正行者。如瑜伽論七十四云。復次於大乘中有十法行。能令菩薩成熟有情。何等為十。謂於大乘相應菩薩藏攝契經等法。書持供養。惠施於他。若他正說恭敬聽聞。或自翫讀或復領受。受廣音而為諷誦。或復為他廣說開示。獨處空閑思量觀察隨入修相。問。如是十種法行。幾是能生廣大福德道。答一切。問。幾是加行道。答一。謂第九。問。幾淨障道。答一。謂第十。此十正行。廣說如前第四卷記。極善修習勝解忍故者。梁攝大乘第十卷云。菩薩先在願行地中。於十種法行隨願忍得成。由願忍成。過願行地。入正定位。願者十大願。忍者無分別智。真諦記云。於初地得無生願忍十大願成就。准此梁論。勝行即是初地無分別智。今解經意。謂四善根通名為忍。或可增上忍及世第一。名勝解忍(深密經云。信行地修行十種信心。相續經云。解行地菩薩有十法行。善修習菩薩解脫忍)

超過彼地證入菩薩正性離生。彼諸菩薩。由是因緣。此分圓滿。

釋曰。自下第二明自分滿。謂極喜地。由前方便地十法行等因緣力故。超過彼方便地。證入初地正性離生。由是因緣此分圓滿。解云。正性即是無漏聖道。翻邪性故。名為正性。□斷煩惱損害有情。猶如宿食。名之為生。無漏聖道能離見惑。故言正性離生。若廣分別。如瑜伽品記中說。深密經云。過彼信地。入於定聚。相續經云。超昇離生。文雖有異。義不乖違。依大般若。正性離生。有其兩釋。一云。有所得為生。無所得智為正性離生。故大般若四百六十八云。善現白佛言。世尊。證入菩薩正性離生。菩薩以何為生。以何為離生。佛告善現。諸菩薩一切有所得為生。以一切無所得為離生。具說如彼。一云。隨順法愛說名為生。如宿食生能為過患。解空之智能滅彼生。是故說名正性離生。故大般若四百八十四云。菩薩無方便善巧修行六度。墮二乘地。不入菩薩正性離生。時舍利子。問善現言。何法名生。善現答言。生謂菩薩隨順法愛。即此法愛。說名為生。如宿食生能為過患。除遣此故。名為離生。具說如彼。又大般若三十六四百八。大品第四。亦同後釋。廣釋彼經。如智度論第三十一。若依梁論。釋此經者。斷三種障。得十分功德因緣力故。初地圓滿。故第十云。諸地各能滅三障。各得勝功德。初地能滅三障者。一法我分別無明。二惡道業無明。此二無明感方便生死。名麤重報。為滅三障故修正勤。因修正勤。滅三障。得十分圓滿。一入菩薩正定位。二生在佛家。三種姓無可譏嫌。四一切世間行。決定不作殺生行故。五至出世行。所得諸地必無漏故。六得菩薩法如。由得自他平等故。七善立菩薩處。由證真實菩薩法故。至三世平等。由覺了一切法無我真如故。九決定在如來姓中。當來必成佛故。十離壞卵事。由佛道破無明[穀-禾+卵]。於外般涅槃故。菩薩於初地。由見法界遍滿義。得此十分。由此分故。初地圓滿。解云。十一地各滅三障者。即是經中二十二無明。十一麤重。如後廣釋。

而未能於微細毀犯。誤現行中正知而行。由是因緣。於此分中猶未圓滿。

釋曰。自下第二辨第二分攝離垢地。於中有二。初明前分後行未滿。後為今下。明其自分對修圓滿。此即初也。初分時猶有微細誤犯愚故。未能除滅誤犯之失。由此因緣。猶未圓滿。

為令此分得圓滿故。精勤修習便能證得。彼諸菩薩由是因緣此分圓滿。

釋曰。第二明其自分勤修圓滿。謂如瑜伽住品說云。即由如是十種意樂成上品故。極圓滿故。是諸菩薩入證第二增上戒住。如是住中。性戒具足。極惡業道所攝諸惡犯戒。尚不現行。況中上品。廣說如彼。由是因緣。此分圓滿。梁攝論云。菩薩於初地。未有勝能。未能了達菩薩戒中微細犯戒過行故。所以未能者。由三障故。一微細犯過無明。二種種相業行無明。此二無明感方便生死。故名麤重報。為滅三障故修正勤。因修正勤。滅三障。入第二地。得八種清淨功德。一信樂清淨。二心清淨。三慈悲清淨。四波羅蜜清淨。五見佛事佛清淨。六成熟眾生清淨。七生清淨。八威德清淨。於上上地離如如來地。此八功德轉上轉勝。由此分故。二地圓滿。解云。八種清淨。後當廣釋。

而未能得世間圓滿等持等至及圓滿聞持陀羅尼。由是因緣。於此分中。猶未圓滿。

釋曰。自下第三辨第三分攝發光地。於中有二。初明二地後行未滿。後明自地修令圓滿。此即初也。謂彼菩薩雖圓滿增上戒分。而未能得第三地中勝定所攝等持等至及彼圓滿聞持陀羅尼。言等持者。梵音三摩地。此云等持。離沉浮故。名之為等。持心令住一境。故名等持。梵音三摩鉢底。此云等至。等義如前。至謂至極。謂彼寂靜至極處故。名為等至。如是二種皆有漏故。可破壞故。名為世間。然此定名。依瑜伽釋。有其三名。謂三摩呬多。三摩地。三摩鉢底。故彼論云。所言三摩呬多地者。謂勝定地。離沉掉等。平等能引。或引平等。或是平等所引發故。名等引地。有義。此名唯攝一切有心諸定。皆能平等引功德故。不通無心。以前頌中言三摩地俱故。三摩地者。是別境中心數法故。二無心定。不能等引諸功德故。非等引地。若爾何故等引地說。此等引地。略有四種。謂靜慮解脫等持等至。言靜慮者。謂四靜慮。言解脫者。謂八解脫。言等持者。謂空等持。無願等持。無相等持。言等至者。謂五現見等至。(五等至者。一觀內身種種不淨。二觀白骨識於中行。三觀白骨識於中行住今世後世。四觀白骨識於中行不住今世但住後世。五觀白骨識於中行不住今世後世。廣如婆沙第四十卷。瑜伽十二也)八勝處等至。十遍處等至。四無色等至。無想等至。滅盡等至。此無有失。二無心定是等引果。故與其名。實非等引。有義。此名通有心位及無心位所有定體。若有心定。平等能引諸功德故。亦引等根大等故。及離沉掉戒無悔等平等方便所引發故。名為等引。若無心定。雖不能引殊勝功德。而引平等根大等故。是平等定所引發故。亦名等引。若爾何故前頌中言三摩地俱。此無有失。頌中變略。且言彼俱。其實等引非俱。亦是後說等引通無心故。如實義者。等引地名。有通有局。有心無心兩位俱攝。故名為通。後說無想滅盡定。亦是等引地體故。唯在有漏。無漏勝定。非欲界等一切散心。故名為局。以後說言唯靜慮等名等引地。非於欲界一境性。由此等引無悔歡喜安樂所引。欲界不爾。准此上界。若在散心。亦非等引。同欲界故。由此相對得作四句。或等持俱非等引地。謂欲界等散心位中三摩地俱心心所等。或等引地非等持俱。謂定位中三摩地體及無想定滅盡定位所有諸法。或等持俱亦等引地。謂諸靜慮及諸無色有心定位心心所等。除三摩地。或有俱非。謂除上位所有諸法。又三摩地。三摩鉢底。三摩呬多。名有寬狹。三摩地名。目心數中等持一法。通攝一切有心位中心一境性。通定散位。然諸經論。就勝但說空無願等。名三摩地。三摩鉢底。通目一切有心無心諸定位中所有定體。諸經論中。就勝唯說五現見等相應諸定。名為等至。等引地名。通目一切有心無心定位功德。故此地中。通攝一切定位功德。由是總故。偏目地名。然今此中。略辨二名。以彼二名能攝定散有無心故。言陀羅尼者。此云總持。念慧為體。然此陀羅尼。略有四種。如瑜伽論第四十五。故彼論云。云何菩薩妙陀羅尼。當知如是妙陀羅尼。略有四種。一者法陀羅尼。二者義陀羅尼。三者呪陀羅尼。四者能得菩薩忍陀羅尼。云何菩薩法陀羅尼。謂諸菩薩。獲得如是念慧力持。由是力持。聞未曾聞。言未溫習未善通利。名句文身之所攝錄。次第錯綜。次第結集無量經典。經無量時能持不忘。是名菩薩法陀羅尼。云何菩薩義陀羅尼。謂如前說。此差別者。則於彼法無量義趣。心未溫習。未善通利。經無量時能持不忘。是名菩薩義陀羅尼。云何菩薩呪陀羅尼。謂諸菩薩獲得如是等持自在。由此自在。加被能除有情灾患諸呪章句。令彼章句悉皆神驗。無所唐捐。能除非一種種灾患。是名菩薩呪陀羅尼。云何菩薩能得菩薩忍陀羅尼。謂諸菩薩成就自然堅固因行。具足妙慧。獨處空閑。寂無言說。曾無有物。見路而行。知量而食。不雜穢食。一類而食。常極靜慮。於夜分中少眠多寤。於佛所說得菩薩忍諸呪章句。能諦思惟。廣說如彼。具如別章。此中意說。等持等至是修慧因。陀羅尼者是聞思慧因。然彼菩薩。未得等持及等至等發三慧因。由是因緣。於此增上心分。於未圓滿也。

為令此分得圓滿故。精勤修習。便能證得。彼諸菩薩由是因緣此分圓滿。

釋曰。第二明其自分勤修圓滿。謂第三地證得等持等至及陀羅尼因緣力故。此分圓滿。梁論釋云。菩薩於二地未有勝能。未得四定四空三摩提。及聞持陀羅尼具足念力。所以未得者。由三障故。一欲愛無明。二具足聞持陀羅尼無明。此二無明所感方便生死名麤重報。為滅三障故修正勤。因修正勤。滅三障。入第三地。得八種轉勝清淨及四定等。乃至通達法界勝義。由此分故三地圓滿。

而未能令隨所獲得。菩提分法多修習住。心未能捨諸等至愛及與法愛。由是因緣。於此分中。猶未圓滿。

釋曰。自下第四辨第四分攝慧地。於中有二。初明三地後行未滿。後明自地勤修圓滿。此即初也。謂彼菩薩。由二緣故。未得第四覺分圓滿。一者隨所獲得諸道品中未能多住。二者定愛法愛猶未能捨。由此二緣。於此分中。猶未圓滿。

為令此分得圓滿故。精勤修習。便能證得。彼諸菩薩。由是因緣。此分圓滿。

釋曰。第二明其自地修令圓滿。謂第四地證得道品。而後能捨定法二愛因緣力故。此分圓滿。梁朝論云。菩薩於三地。未有勝能。未能隨自所得助道品法中如意久住。未能捨離定愛法愛心清淨住。所以未能者。由三障故。一三摩提愛無明。二法愛無明。此二無明所感方便生死為麤重報。為滅此障。故修正勤。因修正勤。滅三障。入第四地。得八種轉勝清淨。及於助道法中如意久住等。乃至通達法界無攝義。由此分故。四地圓滿。

而未能於諸諦道理如實觀察。又未能於生死涅槃棄捨一向背趣作意。又未能修方便所攝菩提分法。由是因緣。於此分中。猶未圓滿。

釋曰。自下第五辨第五分攝極難勝地。於中有二。初明四地後行未滿。後明自地修令圓滿。此即初也。謂第四地得道品。而三緣故。未得第五地。一者。雖得三十七品。而未能得諸諦道理如實觀察。所言諸諦。如十地經四種聖諦及二諦等。具說如彼。二未得棄捨一向背生死一向取涅槃二種作意。如成唯識。未得生死涅槃無差別道故。三未能修方便所攝菩提分法。問。第四地得道品。如何未修菩提分法。解云。菩提分法。有其二種。一三十七品。如前說。二者方便所攝三種道品。如十地經第五地云。一者無厭足助道。善集功德行助道故。二不烋息精進助道。常求智慧行助道故。三無疲惓助道。集大慈悲行助道故。故前後說。互不相違。由此三緣。於此分中。猶未圓滿。

為令此分得圓滿故。精勤修習便能證得。彼諸菩薩。由是因緣。此分圓滿。

釋曰。第二明自地法修令圓滿。謂五地菩薩。由上所說三緣力故。此分圓滿。梁攝論云。菩薩於四地。未有勝能。修四諦觀。於生死涅槃。未能捨離一向背取心。未能得修四種方便所攝菩提道品。所以未能者。由三障故。一生死涅槃一向背取思惟無明。二方便所攝修習道品無明。此二無明所感因緣生死。名麤重報。為滅此三障故修正勤。因修正勤。滅三障。入第五地。得八種轉勝清淨。及得捨離背取心等。乃至通達法界相續不異義。由此分故。五地圓滿。

而未能於生死流轉如實觀察。又由於彼多生厭故。未能多住無相作意。由是因緣。於此分中。於未圓滿。

釋曰。自下第六辨第六分攝現前地。於中有二。初明五地後行未滿。後明自地修令圓滿。此即初也。謂第五地雖得諦觀。有二因緣。未得第六地。一未能於生死流轉如實觀察緣生道理。二由於彼苦集染中多生厭故。未能多住無相作意。由是二緣。於第六分。猶未圓滿。

為令此分得圓滿故。精勤修習。便能證得。彼諸菩薩。由是因緣。此分圓滿。

釋曰。第二明自地法修令圓滿。謂六地菩薩證得緣生觀故。此分圓滿。梁攝論云。菩薩於五地。未有勝能。於諸行法生起相續如理證故。由多修行厭惡有為法相故。未能長時如意住無相思惟故。所以未能者。由三障故。一證諸行法生起相續無明。二相想數起無明。此二無明感因緣生死。名麤重報。為滅此三障故修正勤。由修正勤。滅三障。入第六地。得八種轉勝清淨及不證諸行生起相續等。乃至通達法界無染淨義。由此分故。六地圓滿。

而未能令無相作意。無缺無間多修習住。由是因緣。於此分中猶未圓滿。

釋曰。自下第七明第七分攝遠行地。於中有二。初明六地後行未滿。後明自地修令圓滿。此即初也。謂第六地得緣起觀。而未能得第七地中純無相觀。於無相觀時無缺減。故言無缺。非有相間。故名無間。故成唯識第九卷云。前五地中。有相觀多。無相觀少。第六地中。無相觀多。有相觀少。第七地中。純無相觀。由是因緣。於此分中。猶未圓滿。

為令此分得圓滿故。精勤修習。便能證得。彼諸菩薩。由此因緣。此分圓滿。

釋曰。第二明自地法修令圓滿。謂七地菩薩而能證得無缺無間無相作意。由是因緣。此分圓滿。梁攝論云。菩薩於六地未有勝能。未能離有為法微細諸相行起。未能長時如意住無間無流無相思惟中。所以未能者。由三障故。一微細相行起無明。二一向無相思惟方便無明。此二無明所感因緣生死。名麤重報。為滅三障故修正勤。由修正勤。滅三障。入第七地。得八種勝清淨。及離有為法微細行起諸法。乃至通達法界種種法無差別義。由此分故。七地圓滿。

而未能於無相住中捨離功用。又未能得於相自在。由是因緣。於此分中。猶未圓滿。

釋曰。自下第八明第八分攝不動地。於中有二。初明前分後行未滿。後明自分勤修圓滿。此即初也。謂七地菩薩而未能於無相住中捨離功用。又未能得於相自在。由是因緣。於第八分。猶未圓滿。

為令此分得圓滿故。精勤修習。便能證得。彼諸菩薩。由是因緣。此分圓滿。

釋曰。第二明自地法勤修圓滿。謂八地菩薩。而能於彼無相住中捨離功用。又復能得於相自在。由是因緣。此分圓滿。梁攝論云。菩薩於七地。未有勝能。未能離功用心得住無相修中。未能於自利利他相中心得自在。所以未能者。由三障故。一於無相觀作功用無明。二於相行自在無明。此二無明所感有有生死。名麤重報。為滅三障故修正勤。因修正勤。滅三障。入第八地。得八種轉勝清淨及離功用心。得住無相修中等。乃至通達法界無增減義。由此分故。八地圓滿。

而未能於異名眾相訓詞差別一切品類宣說法中得大自在。由是因緣。於此分中。猶未圓滿。

釋曰。自下第九明第九分攝善慧地。於中有二。初明前分後行未滿。後明自分勤修圓滿。此即初也。異名者法無礙境。眾相者義無礙境。訓詞差別者詞無礙。境一切品類宣說法中得大自在者。樂說無礙境。故瑜伽論四十三云。一依法異門智。所謂菩薩法無礙慧。二依法相智。所謂菩薩義無礙慧。三依法釋詞智。所謂菩薩釋詞無礙慧。四依法品類句差別智。所謂菩薩辨才無礙慧。謂八地菩薩未得九地四無礙解。故名未能。由是因緣。於第九分。於未圓滿。

為令此分得圓滿故。精勤修習。便能證得。彼諸菩薩。由是因緣。此分圓滿。

釋曰。第二明自地分勤修圓滿。謂第九地得四無礙。故名證得。由是因緣。此分圓滿。梁攝論云。菩薩於八地。未有勝能。未得於正說中具足相別異名言品類等自在。未得善巧說陀羅尼。所以未能者。由三障故。一無量正說說法無量名句味難答巧言自在陀羅尼無明。二依四無礙辨決疑生解無明。此二無明所感有有生死。名麤重報。為滅此三障故修正勤。因修正勤。滅三障。入第九地。得八種轉勝清淨及於正說法中得具足相自在等。乃至通達法界智自在依止義。由此分故。九地圓滿。解云。若依梁論。二種無明障四無礙。謂初無明障三無礙。第二無明障四無礙者。此引瑜伽及此經文。真諦自安。梵本攝論都無此文。又所引文第三無明唯障辨才。故知依四無礙辨才者。譯家謬也。

而未能得圓滿法身現前證受。由是因緣。於此分中。猶未圓滿。

釋曰。自下第十明第十分攝法雲地。於中有二。初明前分後行未滿。後明自分勤修圓滿。此即初也。謂第九地因未滿故。未能現證圓滿法身。真諦釋云。謂第九地因未圓滿。未能證得圓滿三身。由是因緣。於此分中。猶未圓滿。

為令此分得圓滿故。精勤修習。便能證得。彼諸菩薩。由是因緣。此分圓滿。

釋曰。第二明其自分勤修圓滿。謂第十地因圓滿故。而能證得圓滿法身。由是因緣。此分圓滿。梁攝論云。菩薩於九地。未有勝能。未能得正說圓滿法身。未得無著無礙圓滿六通慧。所以未能者。由三障故。一六神通慧無明。二入微細秘密佛法無明。此二無明所感有有生死。名麤重報。為滅此三障故修正勤。因修正勤。滅三障。入第十地。得八種轉勝清淨。及能得正說圓滿法身等。乃至通達法界業自在依止義。由此分故。十地圓滿。真諦釋云。十地圓滿所得三身名圓滿法身。正說法身。從法身出六通慧。慧即是化身。由得業自在化身成就也。

而未能得遍於一切所知境界。無著無礙妙智妙見。由是因緣。於此分中。猶未圓滿。

釋曰。自下別明第十一分攝於佛地。於中有二。初明前分後行未滿。後明自分勤修圓滿。此即初也。謂第十地未得遍知一切境界法空無著妙智妙見人空無礙妙智妙見。由是因緣。於此分中。猶未圓滿。

為令此分得圓滿故。精勤修習。便能證得。由是因緣。此分圓滿。此分滿故。於一切分皆得圓滿。

釋曰。第二明自地分勤修圓滿。謂此佛地證得遍知一切智見。由是因緣。佛地圓滿。佛地圓滿故。十一種分皆得圓滿。梁攝論云。菩薩十地。未有勝能。未得清淨圓滿法身。未能於一切應知境得無著無礙見及智。所以未能者。由三障故。一於一切應智境微細著無明。二於一切應知境微細礙無明。此二無明所感無有生死。名麤重報。為滅此三障故修正勤。因修正勤。滅三障。入第十一如來地。得七種最勝清淨離生清淨。及得清淨圓滿法身無著無礙見智等。由此分故。佛地圓滿。一云。就十一分攝十一地。有三例。初一分中。文有二節。初明前位修行未成。後超過彼地下明自地滿。次彼諸菩薩下九分。例有三段。初結前位滿。次而未能下明後位未滿。後為令下明修令圓滿。後彼諸菩薩下明第十一分。文別有四。一結前位滿。次而未下明後位未滿。次為令下修令圓滿。後此分滿下重結滿。雖有兩說前。說為正。

善男子。當知如是十一種分。普攝諸地。

釋曰。第二總結應知。

觀自在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何緣最初名極喜地。乃至何緣說名佛地。

釋曰。自下第二釋地名義。先問。後答。此即總問諸地名義。

佛告觀自在菩薩曰。善男子。成就大義。得未曾得出世間心。生大歡喜。是故最初名極喜地。

釋曰。自下第二如來正說。釋十一地。即為十一。此釋極喜地。釋有二義。一得自他利。二得無漏心。故十地論第一卷云。成就無上自利利他。初證聖處。故名歡喜。解云。聖處即無漏智。釋此地名。諸教極多。不可具述。以要言之。或以一義釋極喜名。如仁王經。善覺菩薩四天王雙照二諦平等理。攝大乘云。由此最初得能成辦自他義利勝功德故。無性世親攝大乘釋亦同攝論。顯揚第三由正證得無上現觀。住增上喜。故名歡喜。十住婆沙第一卷云。始得善法味。心多歡喜故。或以二義以釋極喜。如即此經十地論等。或以三義。如金光明第一卷云。得出世心。未得始得。大事大用如意所願。故名歡喜。(大事者自利。大用者利他)成唯識論第九卷云。初獲聖性。具證二空。能益自他。生大喜故。若廣分別多信敬等九種念佛等十種離世間境等十種歡喜。如十地論。

遠離一切微細犯戒。是故第二名離垢地。

釋曰。第二辨離垢地。相續深密亦同此經。仁王經云。名為離遠。故彼偈云。離遠開士忉利王。現形六道千國土。金光明云。一切微細之誤破戒過失皆清淨故。名離垢地。十地經云。遠離慳嫉破戒垢心。名離垢地。十地論云。離能起誤心犯戒煩惱垢等。清淨戒具足故。名離垢地。攝大乘云。由極遠離犯戒垢故。世親釋云。性戒成就。非如初地思擇護戒性戒成故。諸犯戒垢遠離故。無性意同世親。顯揚論云。超二乘地。證淨尸羅。對治一切犯戒垢。十住論云。行十善道離諸垢故。成唯識云。具淨尸羅遠離能起微細毀犯煩惱垢故。名離垢地。

由彼所得三摩地及聞持陀羅尼。能為無量智光依止。是故第三名發光地。

釋曰。第三明發光地。謂第三地由得定故。發修慧光。由得聞持陀羅尼故。發聞思慧光。是故第三名發光地。或可假地能與發光為所依止。名發光地。相續經云明地。深密經云光明地。而不說云發光地者。譯家別故。仁王經云名為明慧。故彼偈云。明慧空照炎天王。應形萬國導群生。金光明云。無量智慧光明三昧不可傾動。無能摧伏。聞持陀羅尼為作本故。說名明地。十地經云。無貪瞋等三種善根轉增明淨。故名明地。華嚴十住及善戒經大同十地。攝大乘云。由無退轉等持等至所依止故。大法光明所依止故。名發光地。世親釋云。由此地中與三摩地三摩鉢底。甞不相離。無退轉故。於大乘法能作光明。名發光地。若廣分別。如無性釋。顯揚論云。證得極淨三摩地蘊大智光明之所依止。名發光地。成唯識云。成就勝定大法總持能發無邊妙慧光故。名發光地。大智度論第四十九。名有光地。

由彼所得菩提分。法燒諸煩惱。智如火。是故第四慧地。

釋曰。第四辨慧地。謂諸菩提分法智。燒煩惱薪。故名慧。相續深密意同此經。依仁王經。亦名慧。故彼偈云。慧妙光火精進。兜率天王遊信國。金光明云。能燒煩惱以智慧火增長光明修行道品依處故。名為炎地。十地經云。日夜常放智光明炎故。如摩尼光非餘光滅。故名地。十住華嚴大同十地。十地論云。不忘煩惱薪智火能燒故。名地。(言不忘者俱生煩惱任運相續欲起即智故言不忘也)莊嚴論云。以菩提分慧為自性。以惑智二障為薪自性。此地菩薩能起智慧。燒二障薪。名慧地。攝大乘云。由諸菩提分法焚滅一切障故。名慧地。世親釋云。由此地中安住最勝菩提分法。由住此故。能燒一切根本煩惱及隨煩惱。皆為燼。名焰慧地。無性意同。成唯識云。安住最勝菩提分法。燒煩惱薪。增故。名焰慧地。智度論云增曜地。解云。莊嚴論等。燒二障薪名地。世親釋云。能燒一切根本煩惱及隨煩惱皆為燼者。永斷所智。伏斷煩惱名為燼。不爾便違攝大乘說留惑至惑盡等。

由即於彼菩提分法方便修習。最極艱難方得自在。是故第五名極難勝地。

釋曰。第五明難勝地。謂難修中得自在故。名為難勝。相續同此。深密經云。菩提分法方便修行難勝得勝。名難勝地。仁王經名勝慧地。故彼偈云。

 勝慧三諦自遠明  化樂天王百億國

金光明云。是修行方便勝智自在難得故。見思煩惱不能伏故。名難勝地。十地經。彼地善根。以方便智思量力故。轉勝明淨。下地善根二乘善根世間善根所不能及。名難勝地。十住華嚴及善戒經意同十地。論云。得世間智方便善巧。能度難度故。名難勝地。瑜伽論云。今此地中。顯示菩薩於諸聖諦決定妙智極難可勝。名難勝地。莊嚴論云。於五地中。有二種離。一勤化眾生無惱難。二生不從化心無惱難。此地菩薩能退二難。於難得勝。名難勝地。攝大乘云。由真諦智與世間智更互相違。合此難合令相應故。名難勝地。無性世親意同攝論。顯揚論云。證得極淨緣諦所知諸法微妙慧薀成極難。不住流轉寂靜聖道。名極難勝。十住論云。第五地中功德力盛。一切諸魔不能壞故。名難勝地。成唯識論意同攝論。

現前觀察諸行流轉。又於無相多修作意方現在前。是故第六名現前地。

釋曰。第六辨現前地。謂此地中。現前觀察諸行流轉。又相無相多修作意。令無相觀方得現前。具此二義。名現前地。相續深密意同此經。依仁王經。名為法現。故彼偈云。法現開士自在王。照千億土教一切。金光明經。意同此經。十地經云。得無障礙智門現前。名般若光明現前。華嚴十住善戒經。意同十地經。莊嚴論云。不住生死涅槃。觀慧現前。名現前地。攝大乘云。由緣起智為所依止。能令般若波羅蜜多恒現在前。世親釋云。謂此地中。住緣起智。由此智力。無分別住。最緣般若波羅蜜多。而得現在。悟一切法無染無淨。於第七地。當成有行。於第八地中。當成無行。無性釋論意同世親。十住論云。障魔事諸菩薩道法皆現在前。成唯識論同攝大乘。智度論亦名現前地。

能遠證入無缺無間無相作意。與清淨地共相隣接。是故第七名遠行地。

釋曰。第七解遠行地。謂此地中。無缺無間證入無相。不同六地蹔時現前。又復隣近第八淨地。具斯二義。名遠行地。相續深密意同此經。依仁王經。名遠達地。故彼偈云。遠達無生初禪王。常萬億土教眾生。金光明云。無漏無間無相思惟解脫三昧遠修行故。是地清淨無障無礙。名遠行地。十地經云。得甚深遠離無身口意業轉求勝行。復能利益眾生故。法忍轉淨。名遠行地。華嚴十住及善戒經意同十地。十地論云。善修無相行功用究竟。能過世間二乘出世間道故。名遠行地。莊嚴論云菩薩於七地中。近一乘道。名為遠行。問。誰是遠去。答。功用方便究竟此遠能去。由此遠去故。名遠行地。攝大乘云。至功用行最後邊故。世親釋云。謂此地中。於功用行得至究竟。雖一切相不能動漂。而於無相猶名有行。無性意同。十住論云。去三界遠。近法王位。故名深遠地。成唯識云。至無相住功用後邊。出過世間二乘道去。名遠行地。

由於無相得無功用。於諸相中。不為現行煩惱所動。是故第八名不動地。

釋曰。第八明不動地。謂此地中。功用煩惱皆不能動。名不動地。梁攝大乘。釋此經文。有其三義。故彼論云。相惑功能不能動故。謂此地中。有二種境。一真境名無相。菩薩住此境。一切相及功用所不能動。二俗境名一切相。菩薩住此境。一切煩惱不能動故。名不動地。相續深密意同此經。依仁王經名為等觀。故彼偈云。

 等觀菩薩二禪王  入百億土化一切

金光明云。無相正思惟修得自在。諸煩惱行不能令動。名不動地。若廣分別。如十地經及華嚴等。十地論云。報行純熟無相無間。名為不勤。莊嚴論云。於八地中。有相想及無相有功用想。二想俱不能動。由無此動故名不動地。攝大乘云。由一切相有功用行不能動地。世親釋云。由此地中所有諸相及一切行相皆不能動。無分別智任運流行。無性釋云。謂一切相及一切行皆悉不能動彼心故。第七地中。雖一切相所不能動。不現行故。然不自在任運而轉。有加行故。第八地中。任運而轉。不作加行。無功用故。是名七八二地差別。(梁攝論大乘二復次釋。初同此經。後同新經)十住論云。若天魔梵沙門婆羅門。無能動其願故。名不動地。成唯識云。無分別智任運相續。相用煩惱不能動故。

於一切種說法自在。獲得無罪廣大智慧。是故第九名善慧地。

釋曰。第九明善慧地。罪者過也礙也患也。謂此地中。於一切處種種說法而得自在。獲得無礙廣大智慧。此慧妙善。故名善慧。相續深密意同此經。依仁王經。名為慧光。故彼偈云。慧光開士三禪王。能於千億一時現。金光明云。說法自在無患累故。增長智慧自在無礙。十地經云。如實知眾生三聚相。隨順如是智。名善慧地。華嚴等經意同十地。十地論云。無礙力說法成就利他行故。莊嚴論云。於九地中。四無礙慧最為殊勝。於一剎那。三千世界所有人天異類異音異義問。此菩薩能以一音普答眾問。遍斷眾疑。由此說言名善慧地。攝大乘云。由得最勝無礙智故。世親釋云。由此地中無礙解智。說名為慧。此慧妙善。故名善慧無性釋云。謂得最勝四無礙解無礙智。於諸智中最為殊勝。智即是慧。故名善慧。四無礙者。法義詞辨。由法無礙。自在了知一切句。由義無礙。自在通達一切義理。由辭無礙。自在分別一切言詞。由辨無礙。遍於十方隨其所宜自在辨說。於此地中。最初證得先未曾得無礙解智。故名善慧。十住論云。其慧轉明調柔增上。名善慧地。成唯識云。成就微妙四無礙解。能遍十方善說法故。智度論云。善相地智。

麤重之身廣如虗空。法身圓滿。譬如大雲皆能遍覆。是故第十名法雲地。

釋曰。第十解法雲地。謂我法執所熏種子無堪任故。名為麤重。遍障二空無我理故。是故經云。廣如虗空。其第十地下種法界。法身圓滿。喻如大雲。證法界時。由圓滿法身及修生法身覆隱如空廣大麤重故。名法雲地。相續經云。如虗空等過惡。以如大雲法身周遍覆故。深密經云。眾生煩惱過患之身。如虗雲等。如來成法身猶如大雲。覆眾生界。說法示現。依仁王經。名為灌頂。故彼偈云。灌頂菩薩四禪王。於億恒土化群生。金光明云。法身如虗空。智慧如大雲。能令遍覆一切故。(真諦說云。如虗空者。譬三如如也。虗空有三義。一容受。譬自性法身不礙生死。二無邊。譬顯了法身雖復顯了而未究竟。如空有清淨處有塵霧處。如道內法身通惑解中道也。三清淨無塵霧。譬聖果法身智慧。如大雲者。譬如如智有三。一道前性得。二道內修德。三道後至得。又言遍者。性得如如智遍如如理。滿者。修得如如智滿如如理。覆者。至得如如智覆如如理。境智相覆也。雲即是雨。雨有三義。一能障塵。道前自性智清淨無染義。二能洗垢。道內滅惑除惡義。三能萌牙。道後能出如牙生。又空如法身。雲如應身)十地經云。如大龍王智大法雨。餘地處所不能容受。唯除大海。如是佛子。一切如來秘密雲雨。凡夫二乘九地菩薩皆不能受。唯法雲地菩薩能受。故名法雲地。復次此地菩薩起大慈雲。震大法雷。無畏電光。智慧疾風。善根密雲。種種色身。為雜色雲。說正法雨。破諸魔怨。於一念間。遍世界。澍大法雨。滅除眾生煩惱塵炎。八相成道。度諸眾生。故名法雲地。具說如彼。莊嚴論云。於第十地中。由三昧門及陀羅尼門。攝一切聞熏習因。遍滿阿梨耶識中。譬如浮雲遍滿虗空。能以此聞熏習雲。於一一剎那。於一一相。於一一好。一一毛孔。雨無量無邊法雨。充足一切可化眾生。由能如雲雨法故。名法雲地。攝大乘云。由得總緣一切法智。含藏一切陀羅尼門三摩地門。譬如大雲能如空廣大障故。又於法身能圓滿故。世親釋云。由此地中所有總緣一切法智。譬如大雲。陀羅尼門三摩地門。猶如淨水。此智所藏。如雲含水。又如大雲能虗空。如是總緣一切法智。普能覆滅諸廣大障。又於法身能圓滿者。如大雲起周遍虗空。如是此智。於諸菩薩所依法身。悉能周遍。此中圓滿意說周遍。無性釋云。由得總緣一切法智。總緣一切契經等法不離真如。此一切法共相境智。譬如大雲。陀羅尼門三摩地門。猶如淨水。智能藏彼。如雲含水。有能生彼勝功能故。又如大雲覆隱虗空。如是總緣一切法智。覆隱如空廣大無邊惑智二障。言覆隱者攝義斷義。又如大雲澍清冷水充滿虗空。如是總緣一切法智。出生無量殊勝功能。充滿所證所依法身。(梁攝大乘文雖有異意無異也)成唯識云。大法智雲含眾德水。蔽如空麤重充滿法身故。名法雲地。解云。此有三義。一大法智雲含眾德水譬如大雲。由得總緣一切法智。猶如大雲。陀羅尼門。三摩地門。猶如淨水。智能藏彼。如雲含水。二蔽如雲麤重譬如大雲。由如大雲覆隱虗空。如是總緣一切法智。覆隱如虗空廣大無邊戒智二障。言覆隱者隔義斷義。三充滿法身故譬如大雲。由如大雲澍清冷水充滿虗空。如是總緣一切法智。出生無量殊勝功德充滿所證所依法身。

永斷最極微細煩惱及所知障。無差無礙。於一切種所知境界。現等正覺。故第十一說名佛地。

釋曰。第十一別解佛地。謂一剎那金剛三摩地。為無間道。雙斷微細二障種子。斷煩惱障故名為無差。斷所知障故說名無礙。第二剎那為解說道。於一切種所知境界。現等正覺。即是四智相應心品。名為等覺。言佛地者。佛具五義。地有三義。故佛地論第一卷云。言佛地者。具一切智一切種智。離煩惱障及所知障。於一切法。於一切眾相。能自開覺。一切有情。如睡夢悟。如蓮華開。故名為佛地。謂所依所行所攝。即當所說清淨法界。大圓境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受用和合一味事等。是佛所依所行所攝。故名佛地。解云。言五義者。一具真俗智。二離二種障。三達真俗境。四具自他覺。五離無明故慧得解脫。如睡夢悟。斷貪欲故心得解脫。如蓮華開。具此五義。故名為佛。今此經中。具有四義。一離二障。如經永斷最極微細煩惱及所智障。二具二智。謂生空法空智。如經無差無礙。三達真俗境。如經於一切種所知境界。四具自他覺。如經現等正覺。地三義者。一所依。二所行。三所攝。如說。又佛地經云。有五種法。攝大覺地。謂清淨法界及彼四智。廣說如彼。故今經云故第十一名為佛地。(相續經云。微細煩惱爾炎障斷。得無閡無障爾炎一切種覺。故第十一名為佛地。深密經云。離一切無明微細習氣。離一切境界智障習氣。無障無礙。於一切法中而得自在。故十一名為佛也)若廣分別。如十地論第一卷及梁攝論第十及瑜伽七十九等。

觀自在菩薩。復白佛言。於此諸地。有幾愚痴。有幾麤重。為所對治。

釋曰。自下第三。二十二愚分別諸地。於中有二。先問。後答。此即總問。於十一地有幾愚痴及諸麤重為所對治。然此諸愚十一麤重。諸教不同。謂相續深密瑜伽決擇第七十八。皆與此經同本異譯。金光明經最淨地品。列諸愚名。而不解釋。梁攝大乘天親論第十卷中。二十二愚感十一麤重報。初八愚痴能感四中方便生死。次六能感因緣生死。次六能感有有生死。後二能感無有生死。即彼所感變易果報為麤重報。今詳梁論有三種失。一梵本攝大乘釋無分別。二所列解深密經不辨四種生死。三以所知障不感分段變易二種生死。如成唯識第九卷中廣釋經意。故今依彼釋此經文。其間同異。依文正釋。

佛告觀自在菩薩曰。善男子。此諸地中。有二十二種愚痴。十一麤重為所對治。

釋曰。第二如來正說。於中有三。初總標。次別釋。後善男子下顯說愚意。此即總標。十一地有二十二愚及十一麤重為所治障。

謂於初地有二愚痴。一者執著補特迦羅及法愚痴。二惡趣雜染愚痴。及彼麤重為所對治。

釋曰。自下第二次第別釋。於十一地。各有二愚及一麤重。為十一段。此即初地二愚麤重。能此二愚。依成唯識。自有兩釋。一云。愚及愚品。總說為愚。謂初地二愚。一執著我法。即是此中異生性障。二惡趣雜染愚。即是惡趣諸業果等。應知愚品總說為愚。後准此釋。一云。此中唯說愚痴。故彼復云。或彼唯說利鈍障品俱起二愚。解云。五利俱愚名為執著我法愚。五鈍俱者名為惡趣雜染愚。問。若爾利鈍二惑俱愚。何愚所攝。解云。隨強而說。或可同時義說二愚。問。護法宗。異生性障用何為體。解云。護法自有兩釋。一據實通論。於二障中。分別起者。二乘見道現在前時。唯斷一種。名得聖性。菩薩見道現在前時。具斷二種。名得聖性。二真見道現在前時。彼二障種必不成就。猶明與闇定不俱生。如稱兩頭低昂時等。諸相違法理必應然。是故二性無俱成失。無間道時。無惑種。何用復起解脫道為。斷惑證滅。期心別故。為捨彼品麤重性故。無間道時。雖無惑種。而未捨彼堪任性。為捨此故。起解脫道。及證此品擇滅無為。一云。據實通攝二障。經論意趣。唯所知障。障十地故。唯諸菩薩之所斷故。言麤重者。諸教不同。相續經云十一所治過。深密經云十一對。金光明云依二麤重心。如是諸教。言雖有異。義不相違。依種子說惑無堪任。俱不違故。梁攝大乘。麤重報者真諦自安。非正梵本。成唯識論。自有兩釋。故彼復云。及麤重言。顯彼二種或。二所起無堪任性。如入二定。說斷苦根。所斷苦根雖非現種。而名麤重。此亦應然。後麤重言。例此應釋。

於第二地有二愚痴。一者微細誤犯愚痴。二者種種業趣愚痴。及彼麤重為所對治。

釋曰。第二辨離垢地障。依成唯識。自有兩說。一云。微細誤犯愚。即是俱生一分。二種種業趣愚。即彼所起誤犯三業。一云。或唯起業不了業愚。解云。前義愚及愚品俱說為愚。後復次意。如其次第。一能發業愚。二不了業愚。此上二愚。即十障中耶行障也。釋麤重言。如上說。

於第三地。有二愚痴。一者欲貪愚痴。二者圓滿聞持陀羅尼愚痴。及彼麤重為所對治。

釋曰。第三發光地障。成唯識云。一欲貪愚。即是此中能障勝定及修慧者。彼昔多與欲貪俱故。名欲貪愚。(解云。據實是所知障。而言貪欲者。與貪欲同體故)今得勝定。及修所成。復既永斷。欲貪隨伏。此無始來依彼轉故。二圓滿陀羅尼愚。即是此中能障總持聞思慧者。合說二愚為闇鈍障。

於第四地有二愚痴。一者等至愛愚痴。二者法愛愚痴。及彼麤重為所對治。

釋曰。第四焰慧地障。成唯識云。一等至愛愚。即是此中定愛俱者。二法愛愚。即是此中法愛俱者。所知障攝。二愚斷故。煩惱二愛亦不現行。唯識復云。此即十障中第四微細煩惱現行障。謂所知障中俱生一分第六識俱身見等攝。最下品故。不作意緣故。遠隨現行故。說名微細。(解云。三義釋微細義慮知)彼障四地菩提分法。入四地時。便能永斷。彼昔多與第六識中任運而生執我見等。同體起故。說煩惱名。今四地中。既得無漏菩提分法。彼便永滅。此我見等亦永不行。初二三地。行施戒修。相同世間。四地修得菩提分法。方名出世。故能永害二身見等。寧知此與第六識俱。第七識俱執我見等。與無漏道性相違故。八地去。方不行。七地來。猶得現起。與餘煩惱為依持故。此麤彼細。伏有前後。故此但與第六相應。身見等言。亦攝無始所知障攝定愛法愛。彼定法愛。三地尚增。入四地時方能永斷。菩提分法特違彼故。

於第五地有二愚痴。一者一向作意棄背生死愚痴。二者一向作意趣向涅槃愚痴。及彼麤重為所對治。

釋曰。第五難勝地障。成唯識云。如其次第能厭生死樂涅槃者也。即十障中第五於下乘涅槃障。謂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令厭生死樂趣涅槃。同下二乘厭苦欣滅。彼障五地無差別道。入五地時便能永斷(解云。五地依四諦觀以為方便。入彼四諦染淨因果無差別道。是故能斷皆趣二愚)

於第六地有二愚痴。一者現前觀察諸行流轉愚痴。二者相多現行愚痴。及彼麤重為所對治。

釋曰。第六現前地障。成唯識云。一現觀察行流轉愚。即是此中執有染者。諸行流轉。染分攝故。二相多現行愚。即是此中執有淨者。取淨相故。相觀多行。未能多時住無相觀。(解云。初愚執苦集流轉門。後愚執滅道淨相門)十障中第六麤相現行障。謂所知障中俱生一分。執有染淨麤相現行。彼障六地無染淨道。入六地時便能永滅。

於第七地有二愚痴。一者微細相現行愚痴。二者一向無相作意方便愚痴。及彼麤重為所對治。

釋曰。第七遠行地障。成唯識云。一細相現行愚。即是此中執有生者。猶有流轉細生相故。(解云。執有緣生生滅流轉。據實通滅。且舉初言)二純作意求無相愚。即是此中執有滅者。尚取還滅細滅相故。(解云。執有緣生還滅相也)純於無相作意勤求。未能空中起有勝行。即十障中第七細相現行障。謂所知障中俱生一分。執有生滅細相現行。彼障七地妙無相道。入七地時。便能永斷。

於第八地有二愚痴。一者於無相作功用愚痴。二者於相自在愚痴。及彼麤重為所對治。

釋曰。第八不動地障。成唯識云。一於無相作功用愚。二於相自在愚。令於相中不自在故。此亦攝土。相一分故。八地上。純無漏道任運起故。三界煩惱永不現行。第七識中細所知障猶可現起。生空智果不違彼故。(解云。生空智果者。謂生空智所引後得智及滅定)即十障中第八於無相中作加行障。謂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令無相觀不任運起。前之五地。有相觀多。無相觀少。於第六地。有相觀少。無相觀多。第七中純無相觀。雖恒相續。而有加行。由無相中有加行故。未能任運現相及土。如是加行障八地中無功用道。故若得入第八地時。便能永斷。彼永斷故。得二自在。

於第九地有二愚痴。一者無量說法無量法句文字後後慧辨陀羅尼自在愚痴。二者辨才自在愚痴。及彼麤重為所對治。

釋曰。第九善慧地障。成唯識云。一於無量所說法無量名句字後後慧辨陀羅尼自在愚。於無量所說法陀羅尼自在者。謂義無礙解。即於所詮總持自在。於一義中現一切義故。於無量名句字陀羅尼自在者。謂法無礙解。即於能詮總持自在。於一名句字中現一切名句字故。於後後慧辨陀羅尼自在者。謂詞無礙解。即於言音展轉訓釋總持自在。於一音聲中現一切音聲故。二辨才自在愚。辨才自在者。謂辨無礙解。善達機宜。巧為說故。愚能障此四種自在。皆是此中第九障攝。即十障中第九利他中不欲行障。謂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令於利樂有情事中不欲勤行樂修利。彼障九地四無礙解。入九地時。便能永斷。

於第十地有二愚痴。一者大神通愚痴。二者悟入微細秘密愚痴。及彼麤重為所對治。

釋曰。第十法雲地障。成唯識云。一大神通愚。即是此中障所起事業者。二悟入微細秘密愚。即是此中障大法智雲及所含藏者。即十障中第十於諸法中未得自在障。謂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令於諸法不得自在。彼障十地大法智雲及所含藏所起事業。入十地時。便能永斷。

於如來地有二愚痴。一者於一切所知境界極微細著愚痴。二者極微細礙及彼麤重為所對治。

釋曰。第十一如來地障。成唯識云。一於一切所知境界極微細著愚。即是此中微所知障。二極細礙愚。即是此中一切任運煩惱障種。故集論說。得菩提時頓斷煩惱及所知障。成阿羅漢。及成如來。證大涅槃大菩提故。即十障中。於第十障別開一障。故成唯識復作此言。此地於法雖得自在。而有餘障。未名最極。謂有俱生微所知障及有任運煩惱障種。金剛喻定現在前時。彼皆頓斷。入如來地。廣引諸教。具如別章。

善男子。由此二十二種愚痴及十一種麤重故。安立諸地。

釋曰。自下第三說愚等意。於中有二。初明說愚等意。後讚菩提離諸繫縛。此即初也。謂欲安立十一地故。說諸愚痴十一麤重。

而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離彼繫縛。

釋曰。第二讚無上覺離諸繫縛。於中有二。初佛自說。後菩薩讚。此即佛說。謂妙覺位。遠離諸愚及彼麤重。

觀自在菩薩復白佛言。世尊。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甚奇希有。乃至成就大利大果。

釋曰。自下第二菩薩讚嘆。於中有二初總。後別。此即初總讚。有其二義。一成就大利。即是利他功德。二成就大果。即是自利功德。或可得菩提故名大利。證涅槃故名為大果。或可斷所知障名為大利。斷煩惱障名為大果。

令諸菩薩能破如是大愚痴羅網。能越如是大麤重稠林。現前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釋曰。第二別讚。有其三義。一破諸愚痴。二越諸麤重。三現證菩提。能令菩薩具此三利。愚能羅覆網[悍-干+月]有情。故喻羅網。麤重眾多譬似稠林。又解。就釋二十二愚中。文別有四。一問。二答。三善男子下結。四觀自在下菩薩讚嘆菩提功德。

觀自在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如是諸地幾種殊勝之所安立。

釋曰。自下第四八種殊勝安立諸地。於中有二。先請。後說。此即第一菩薩請問。如是十一地各有幾種之所安立。

佛告觀自在菩薩曰。善男子。略有八種。

釋曰。自下第二如來正說。於中有三。初標數略答。次依數列名。後善男子下。約地分別勝劣多少。此即第一標數總答。於十一地有八種勝。

一者增上意樂清淨。二者心清淨。三者悲清淨。四者到彼岸清淨。五者見佛供養承事清淨。六者成就有情清淨。七者生清淨。八者威德清淨。

釋曰。第二依數列名。相續深密攝大乘第十瑜伽七十五。名字大同。言增上意樂者。如前清淨意樂中說。(相續悕望。深密直心。梁論信樂。瑜伽意樂者。譯家異故)心清淨者。通說八定為心清淨。故諸聖教通說諸定。名為心學。顯揚第三說四靜慮為心淨者。如瑜伽論二十八說。最初能入聖諦現觀正性離生。故偏說為增上心學。悲清淨者。四無量中悲無量也。問。悲與大悲有何差別。答。薩婆多宗。依俱舍論。八因差別。故第二十七云。此與悲異。由八種因。一由自性無礙無瞋。自性異故。二由行相。三苦一苦行相異故。三由所緣。三界一界所緣異故。四由依地。第四靜慮通餘異故。五由依身。唯佛通餘。身有異故。六由證得。離有頂欲。證得異故。七由救濟。事成希望救濟異故。八由哀愍。平等不平等哀愍異故。正理七十五亦同俱舍。雜心第七五義辨異。婆沙第八十。三十五復次。以釋差別。廣說如彼。經部師宗。如成實論。七義以辨。故彼第二十云。問曰。悲與大悲有何差別。答曰。悲名但心憐愍。能成辦事故大悲。所以者何。菩薩見眾生苦。為盡此苦。懃修精進。又於無量劫修習所成。故名大悲。又以智眼見眾生苦。決定發心要當除滅。故名大悲。又多所利益。故名大悲。亦無障礙。故名大悲。所以者何。悲心或念他惡。故生障礙。大悲於種種深惡通無礙。又悲心或有厚薄不等。一切平等故名大悲。又自捨利。但求他利。故名大悲。悲不如是。是名差別。今依大乘。如莊嚴論。六義辨悲大悲差別。故第九卷云。復有六種差別。偈曰。

 非等亦非常  非深亦非順  非道非不得
 翻六非如是

釋曰。翻非大悲六種差別即是大悲。六種差別。一者平等。二者常恒。三者深極。四者隨順。五者淨道六者不得。平等者。於樂受等眾生所有諸受皆知是苦故。常恒者。乃至無餘涅槃亦無盡故。深極者。入地諸菩薩得自他平等故。隨順者。於一切眾生苦如理拔濟故。淨道者。所對治煩惱得斷除故。不得者。得無生忍時。諸法不可得故。大智度論第二十七。亦以六義辨二差別。不同莊嚴。廣如彼說。瑜伽四十四。顯揚第四。俱以四緣辨如來悲得成大悲。而不說彼二種差別。莊嚴亦以四因緣得成大悲。與瑜伽等文意不同。廣如彼說。然此大悲。依薩婆多俱舍論等。唯如來有。若依大乘。智度論第二十七。亦同俱舍。依菩提資粮論第二大智度論第二十莊嚴第九。菩薩亦有大悲。依智度二十七云。復次諸佛心中慈悲名為大。餘人心中名為小。問曰。若爾者。何以言菩薩行大慈大悲。答曰。菩薩大慈者。於佛為小。於二乘為大。此是假名為大。佛大慈大悲真實最大。到彼岸清淨者。六度十度等如下當說。見佛供養承事清淨者。即當十地論中所說三種無餘。一見佛無餘。二供養無餘。三恭敬無餘。故十地論第三卷云。菩薩大願無餘有三。一見一切佛無餘。二一切供養無餘。三一切恭敬無餘。見佛無餘者。見應身報身法身佛。供養有三。一利養供養。謂衣服臥具等。二恭敬供養。謂香華幡蓋等。三者行供養。謂修行信戒行等。恭敬亦有三種。一者給侍恭敬。二者迎送恭敬。三者修行恭敬。或可見佛供養承事清淨者。即十種供養也。故瑜伽論四十四云。菩薩供養如來。略有十種。一設利羅供養。(善戒經云。供養身地持云身)二制多供養。(善戒經云塔地持云支提)三現前供養。(善戒至云現見。地持同瑜伽)四不現前供養。(善戒云不見。地持同瑜伽)五自作供養。(善戒地持皆同瑜伽)六教他供養。(善戒地持亦同瑜伽)七財敬供養。(善戒云利益地持云財物)八廣大供養。(善戒云最勝地持云勝)九無染供養。(善戒云清淨地持云不汙)十正行供養。(善戒云受持。地持云至處道)若諸菩薩親現供養如來色身。是名設利羅供養。若諸菩薩於為如來所造一切。若窣堵波若龕若一若故制多新制多所設諸供養。是名制多供養。若諸菩薩於如來身或制多所。親面對前現囑現見而設供養。是名現前供養。若諸菩薩於如來所若制多所。現前施設供養具時。發起增上意樂俱心淨信俱心。作是思惟。若一如來法性。即是三世一切如來法性。若一如來制多法性。即是十方一切如來制多法性。是故我今供現如來。即是供養其餘三世一切如來。供現制多。即是供養其餘十方一切制多。當知是名菩薩俱供現不現前一切如來及以制多。若諸菩薩於不現前一切如來及以制多。作如來想。普為三世一切如來一切十方如來制多。施設供養。當知是名菩薩唯供不現前佛及制多。此中菩薩唯供現前佛及制多。應知獲得廣大福果。若唯供養不現前佛及以制多。應知獲得大大福果。若俱供養現不現前佛及制多。應知獲得最大福果。為無有上。若諸菩薩於如來所若制多所。欲設供養。唯自手作。不使奴婢等作。不依懈墮諸放逸處。而設供養。是名菩薩自作供養。若諸菩薩於如來所。若制多所。欲設供養。非唯自作。亦勸父母妻子奴婢乃至外道等眾。令於如來若制多所。隨力隨能。作諸供養。當知是名菩薩自他咸共供養。若諸菩薩。現有少分可供養物。興悲愍心。故思施與貧苦少福無力有情。令於如來若制多所持用供養。願彼當來恒受安樂。彼得此物。供養如來及以制多。菩薩於斯自無所供。當知是名菩薩唯教他設供養。此中菩薩若唯自供佛及制多。應知獲得廣大福果。若唯教他。應知獲得大大福果。若能自他俱共供養。應知獲得最大福果。為無有上。若諸菩薩於如來所若制多所。敬問禮拜奉迎合掌。歌頌稱讚五輪皈命。趨遶右旋而為供養。或復奉施無盡財而為供養。是名菩薩財敬供養。若諸菩薩於如來所。若制多所。長時施設即上所陳財敬供養。若現在前不現在前。若自造作教他造作。即以如是所種善根。迴向無上正等菩提。是名菩薩廣大供養。若諸菩薩。於如來所若制多。自手供養。無染污心。而為供養。不於信佛國王大臣諸貴勝前。為財敬故詐設種種虗事供養。是名菩薩無染供養。又諸菩薩。若無財物可設供養。然於所有。或瞻部洲四大洲乃至十方無邊無際諸世界中。上中上品供養如來一切供具。菩薩於彼以淨信俱勝解俱心。周遍思惟。一切隨喜。如是菩薩少用功力而興無邊廣大供養。攝受菩薩廣大資糧。(以上是財供養以下明法供養)若諸菩薩少時少時須臾須臾。乃至下如搆牛乳頃。普於一切蠢動有情。修習慈悲喜捨俱心。於一切行修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於其涅槃修勝利想。於佛法僧修習隨念。少時少時須臾須臾。於一切法發生少分下劣忍智。信解離言法性真如。起無分別無相心住。何況於此若過若增。如是守護菩薩所受尸羅律儀。於奢摩他毗鉢舍那菩提分法精勤修學。亦於一切波羅蜜多及諸攝事正勤修學。是名菩薩於如來所正行供養。如是供養為最第一。過前所說。百倍千倍。乃至鄔波尼殺曇倍。由此十相。應知是名供養如來。若法若僧。隨其所應當知亦爾。具說如彼。若廣分別。如善戒經第六。地持第七。莊嚴第九。智度第三十。婆沙二十九及第三十。成就有情清淨者。即四攝事。故顯揚第三云。成就行者。謂四攝事。總攝說為成就有情行。若入聖教所化有情界。以財法二種攝受義故。此中財攝者。謂助攝受方便令成就故。法攝者。謂正攝受轉及隨轉方便令成就故。如是四攝事。依五種攝行說為攝事。五攝行者。一令附攝。二令受善攝。三令起善正勤攝。四令善成就攝。五令善解脫攝。瑜伽三十七云。當知成就略有六種。一者成就自性。(謂善法種子及數習現行以為自性)二者所成就補特伽羅。略有四種。(謂三乘種性及無種姓人也)三者成就差別。略有六種。(一者謂根。二善根。三智慧。四下品。五中品。六上品)四成就方便有二十七種。(一界增長乃至俱成就等)五能成就者有六種。(一解行地謂地前。二淨意樂地謂初地也。三正行地從二地至七地四決定地謂八地。五決定行地謂九地也。六究竟地謂十地及佛地也)成就人相。謂三乘人。各有三品九品差別相。廣說如彼。生清淨者。謂諸菩薩為利有情受種種生。名生清淨。故瑜伽論三十八云。諸菩薩生略有五種。攝一切生。利益安樂一切有情。何等為五。一者除灾生。(地持云息苦生。善戒經云離苦有)二者隨類生。(地持亦同。善戒經云隨心行有)三者大勢生。(地持云勝生善戒云勝有)四者增上生。(地持亦同。善戒云自在有)五者最後生。(地持亦同善戒云後有)灾生者。謂諸菩薩以大願力或自在力。於飢饉時。作大魚等。以肉給施飢餓眾生。於疾疫時。作大醫王。息一切有情疾疫。於鬪諍時。作大地主。息除鬪諍。名除灾生。維摩經中意亦同此。隨類生者。謂諸菩薩以大願力或自在力。隨生六趣種種類中。隨彼惡行。化令行善。名隨類生。大勢生者。謂諸菩薩稟性生時。所感壽量形色族姓自在富等諸異熟果。一切世間最為殊勝。名大勢生。增上生者。謂諸菩薩始從初地。作轉輪王。王瞻部洲。得大自在。乃至十地。作大自在。過色究竟。一切生處最為殊勝。彼菩薩即由此業增上所感。名增上生。最後生者。謂諸菩薩於此生中。菩提資糧極圓滿。或生剎利婆羅門家。現等正覺。廣作一切佛所作事。名最後生。三世菩薩曾當現生。一切皆此五生所攝。除此無有若過若增。唯除凡地菩薩受生。何以故。此中意取有智菩薩諸所受生為五生故。如是諸生。大菩提果之所依處。令諸菩薩疾證無上正等菩提。名生清淨。具說如彼。善戒經第九。地持第十。大同瑜伽。又解。菩薩受生具四因緣。名生清淨。四種因緣。如下文說。問。地上菩薩離三惡。如何得有除灾生等。答。依變化故作如說。故大般若第三百九十四云。云何菩薩摩訶薩。成就如是一切白淨聖無漏法。而生惡趣受傍生身。佛言善現。於意云何。如來化作傍生身時。是實傍生受彼苦不。善現答言。不也世尊。不也善逝。如來化作傍生身時。非實傍生。不受彼苦。佛告善現。諸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雖成就一切白淨無漏法。而為成就諸有情故。方便受傍生身。由受彼身。如應成就諸有情類。又云。菩薩現受種種傍生等身。雖受彼身。而實非彼。亦不為彼過所染汙。乃至廣說。解云。既云菩薩亦復如是。又云而實非彼。故知變化而非實身。問既是化身同彼如來。何故佛果除生清淨。答。雖於三惡與佛無異。於人天中。菩薩亦有實受生故。於佛果位。除生清淨。謂五生中。初二同佛。後三即與如來有異。威德者即威力也。此如瑜伽第三十七威力品說。彼云。云何諸佛菩薩威力。略有三種。一者聖威力。謂佛菩薩得定自在。依定自在。隨其所欲一切事成。心調柔故。善修心故。是名聖威力。二者法威力。謂諸勝法。有廣大果。有大勝利。是名法威力。此中法者。即是六種波羅蜜多。所謂布施乃至波若。如是諸法有大威力。名法威力。三者俱生威力。謂佛菩薩先集廣大福德資糧。證得俱生甚希奇法。是名俱生威力。又佛菩薩如是威力品類差別。復有五種。一者神通威力。二者法威力。三者俱生威力。四者共諸聲聞獨覺威力。五者不共聲聞獨覺威力。神通威力者。具如彼說。法威力者。謂布施威力乃至波若威力。俱生威力者。謂性能憶念諸本生事。為欲利益諸有情故。不由思擇。於極長時。種種猛利無間大苦。悉能堪忍等。共不共威力者。略由三相。應知不共。一者微細故。二者品類故。三者界故。諸佛菩薩。於無量數諸有情類及無量數威力方便如所應作諸利益事。皆如實知。無不能作。是名微細。一切品類神通威力法威力俱生威力悉皆成就。是名品類。以一切世界一切有情界為威力境。是名為界。聲聞但以二千世界及有情界為神通境。獨覺但以三千世界為神通境。何以故。由彼唯為調伏一身。而修正行。非諸有情。是故最極唯以一界為神通境。除上所說。所餘諸佛菩薩威力。當知麤相與二乘等共。如是諸佛菩薩威力。聲聞獨覺尚不能及。何況所餘一切天人異生外道。善戒經神通品。地持論威力品。大同瑜伽。具上威力故。名威德清淨也。

善男子。於初地中。所有增上意樂清淨。乃至威德清淨。後後諸地。乃至佛地。所有增上意樂清淨。乃至威德清淨。彼諸清淨展轉增勝。唯於佛地。除生清淨。

釋曰。自下第三約地分別勝劣多少。於中有二。初依八殊勝辨其勝劣。後又初地下通約餘德辨其勝劣。此即初也。謂從初地乃至第十。於一一地。皆具八種展轉增勝。若至佛地。唯有七種。除生清淨。解云。佛地除生清淨者。約除灾等五種生說。瑜伽等說五種受生。唯說十地。不通地前及佛地故。又解。謂十地中攝報果。十王報體。通分段變易。皆用地前有漏諸波羅蜜為總別報因。用地上有漏波羅蜜為別報因。無漏波羅蜜為增上緣。並從淨因生。體是勝妙果。故名生清淨。故下文言。極淨善根所集起故。佛俱無故。名除生清淨。

又初地中所有功德。於上諸地平等皆有。當知自地功德殊勝。

釋曰。自下第二通約餘德辨其勝劣。於中有二。初明勝劣。後明有上無上差別。此即第一明勝劣。謂初地中所有功德。地地皆有。且如十種波羅蜜多地地皆有。而初地中施度殊勝。餘九非勝。第二地中戒度殊勝。餘九非勝。餘諸地中。准此應知。

一切菩薩十地功德皆是有上。佛地功德當知無上。

釋曰。第二有上無上分別諸地。十地功德更有勝上。故名有上。佛地功德無有勝故名無上也。依善戒經第三卷說。無上菩提具七無上故名無上。一者身無上。三十二相莊嚴身故。二者受持無上。自利利他與他樂故。三者具足無上。謂壽命具足。見具足。戒具足。行具足故。四者智慧無上。謂四無礙。五者不可思議無上。所謂具足六波羅蜜故。六者解脫無上。如來能壞二種障故。七者行無上。所謂聖行天行梵行。如來以是無上身故名大丈夫。受持無上故名為大悲。具足無上故名到彼岸。智慧無上故名一切智。不可思議無上故名阿羅呵。解脫無上故名大涅槃。行無上故名三藐三佛陀。具此七故。佛陀功德名無上也。

觀自在菩薩白佛言。世尊。何因緣故。說菩薩生於諸有情最為殊勝。

釋曰。第五約殊勝生分別諸地於中有二。先問。後答。此即菩薩乘前發問。謂前所說生殊勝者。依何義故名為殊勝。

佛告觀自在菩薩曰。善男子。四因緣故。

釋曰。自下第二如來正說。於中有二。初標數略答後別釋四因緣。此即初也。

一者極淨善根所集起故。二者故意思擇力所取故。三者悲愍濟度諸眾生故。四者自能無染除他染故。

釋曰。第二別釋四緣。一者求大菩提極淨善根所集起故。此即瑜伽所說勢力受生也。二故意思擇者。即是願力受生。故莊嚴十三卷云。願力受生者。入大地菩薩。此上二種即是近緣。三悲愍故者。此入生死。四自能無染除他染故。謂地上菩薩能除煩惱所知障故。能除他染。若自有染。不能除他。故維摩云。自疾不能救。那能救諸疾。人又云。若自有縛能解彼縛。無有是處。若自無縛能解彼縛。斯有是處。(十地論同有此釋)問。此說殊勝依何生說。答。如上所說除灾生等五種生說。於理無失。依莊嚴論。菩薩受生。總有四種。故十三卷云。次說菩薩四種受生。偈曰。

 業力及願力  定力亦通力  依此四種力
 菩薩而受生

釋曰。四種受生者。一業力生。二願力生。三定力生。四通力生。業力生者。謂信行地菩薩業力自在。隨所欲處而受生故。願力生者。謂入大地菩薩願力自在。為成熟他。受畜生等生故。定力生者。謂得定菩薩定力自在。捨於上界下受生故。通力生者。謂菩薩得神通力自在。能於兜率天等示現諸相而受生故。今依此經。除初業力。依餘生說。

觀自在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何因緣故。說菩薩行廣大願妙勝願(相續經云。何故發妙願勝願名力願。深密經云。一切妙願勝願殊勝力願也)

釋曰。自下第六約三大願分別十地。於中有二。先問。後說。此即總問發三願緣。然此三願。諸說不同。一云。緣諸眾生名為大願。所緣廣故。上求菩提名為妙願。願妙覺故。即說此一名為勝願。過二乘願及地前故。一云。三願約四緣說。初之二緣顯廣大願。第三一緣顯其妙願。第四一緣顯其勝願。一云。三願同體。隨義說三。所緣廣故名為廣願。勝二乘故名妙名勝。

佛告觀自在菩薩曰。善男子。四因緣故。

釋曰。自下第二如來正說。於中有三。初標數略答。次別釋四緣。後總結四緣。此即略答。四因緣故能發三願。而不別釋三願別相。

謂諸菩薩能善了知涅槃樂住堪能速證。

釋曰。自下第二別釋四緣。此即第一堪證涅槃。此即是其由無分別智不住於生死。

而復棄捨速證樂住。

釋曰。此即第二而捨速證樂。即是常起大悲故。不入於涅槃。

無緣無待發大願心。

釋曰。辨第三緣不緣報恩。不待報恩而起大悲。故深密經云不為報恩而發大心。相續經云無所用無所為也。

為欲利益諸有情故。處多種種長時大苦。

釋曰。顯第四緣。即五生中除灾生。或可隨類生也。

是故我說彼諸菩薩行廣大願妙願勝願。

釋曰。第三總結可知。

觀自在菩薩復白佛言。世尊。是諸菩薩凡有幾種所應學事。

釋曰。自下第二廣釋諸度。於中有十八問。即為十八段。一所學種數多少門。二分別三學相攝門。三分別福智資糧門。四五相修學六度門。五諸度數無增減門。六分別諸度次第門。七六度品類差別門。八波羅蜜多得名門。九諸度清淨種數門。十分別五相五業門。十一最廣大等五相門。十二六度因果無盡門。十三愛度不得度果門。十四諸度威德種數門。十五諸度因果義利門。十六眾生自業過失門。十七般若取法無性門。十八三種波羅蜜多門。此即第一所學種數多少門。先問。後答。此即問也。

佛告觀自在菩薩曰。善男子。菩薩學處略有六種。

釋曰。第二如來正說。於中有二。初標數略答。後依數列名。此即第一標數略答。謂所學事總有六種。

所謂布施持戒忍辱精進靜慮到彼岸。

釋曰。第二依數列名。(深密經云。檀波羅蜜。尸羅。羼提。毗梨耶。禪。般若。波羅蜜者。彼岸梵音。此標唐言)此釋六度總別名義。六到彼岸。是其總名。施戒等者。即是別目。然到彼岸。諸教不同。依瑜伽論。第四十九。以三種義釋到彼岸。一時。二自性清淨。三得妙果。故彼論云。如是十法。最極長時。乃至能圓證自性最極清淨殊勝。能得最極菩提妙果。是故說名波羅蜜多。善戒第九。地持論第十。大同瑜伽。依梁攝論。以三無等釋到彼岸。故第九云。一時無等。謂三大劫。二加行無等。謂四修等。三果無等。即是三身所顯菩提。彼岸皆具此三義故。通稱波羅蜜。具說如彼。(新攝大乘釋皆無此言)依新攝論。即說六度最勝義故名到彼岸。故攝大乘第七卷云。論曰。此諸波羅蜜多。訓釋名言。云何可見。於諸世尊聲聞獨覺施等善根。最為殊勝。能到彼岸。是故通稱波羅蜜多。世親釋云。超諸世間聲聞獨覺施等彼岸。是故通名波羅蜜多。無性第七大同世親。依智度論第十二卷。有五復次釋到彼岸。一云。於施等退。迴向小乘。如舍利弗等。名為此岸。直進不退成辦佛道。名到彼岸。二云。慳等六弊名為此岸。施等六度名到彼岸。三云。有無二見名為此岸。破有無見智名到彼岸。四云。為結使縛所行施等名為此岸。非結使縛所行施等名到彼岸。五云。生死大海名為此岸。涅槃大城名到彼岸。具說如彼。依雜集論第十一卷。以三最勝顯波羅蜜。彼云。一自體最勝。并積習。二方便最勝。三果最勝。積習者謂長時也。具此三義。名到彼岸。又彼復云。最勝所作故。最勝所至故。名波羅蜜多。一切佛菩薩所為所到故。復次到所知彼岸故。名波羅蜜多。安住佛性故。復次濟度自他最極灾橫故。名波羅蜜多。能令自他越度生死大苦海故。釋別名者。如莊嚴論第七卷云。能除貧窮故名施。能令清凉故名戒。由具戒者於境界中熱惱息故。能破瞋恚故名忍。忍破瞋恚能令盡故。能建善故名進。建立善法由此力故。能持心故名定。攝持內意故。能解真法故名慧。曉了第一義故。依攝大乘第七卷云。又能破裂慳恡貧窮。及能引得廣大財位福德資粮。故名為施。又能息滅惡戒惡趣。及能取得善趣等持。故名為戒。又能滅盡忿怒讐。及能善住自他安隱。故名為忍。又能遠離所有懈怠惡不善法。及能出生無量善法令其增。長故名精進。又能消除所有散動。及能引得內心安住。故名靜慮。又能除遣一切見趣諸耶惡慧。及能真實品引知法。故名為慧。世親釋云。以於因時破慳惠施。果時能裂一切貧窮。及於果時。引大財位廣福資粮。故名為施。又於因時息諸惡戒。果時能滅惡趣。及於未來能取善趣。於現在能得等持。故名為戒。如是一切波羅蜜多訓釋言詞。如應當說。及能善住自他安穩者。謂於自身不為忿怒過失所惱。不生他苦。故得安穩。無性釋云。謂於因時能破慳恡。亦能引廣福德資粮。及於果時能裂貧窮。得大財位。故名為施。餘釋別名。其文易了。解云。世親論意。資糧屬果。無性論資粮屬因。餘者皆同。梁論第九意同新論。掌珍第二及勝鬘經釋名少異。恐繁不述。

觀自在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如是六種所應學事。幾是增上戒學所攝。幾是增上心學所攝。幾是增上慧學所攝。

釋曰。自下第二分別三學相攝門。於中有二。先問。後答。此即請問。

佛告觀自在菩薩曰。善男子。當知初三但是增上戒學所攝。靜慮一種。但是增上心學所攝。慧是增上慧學所攝。我說精進遍於一切。

釋曰。第二如來正說。謂隨用說。戒攝前三。以戒資粮是戒自性戒眷屬故。定即心學。般若是慧。諸教皆同。如名可知。精近遍三。策三學故。相續深蜜亦同此經。問。善戒經云。戒攝戒度。心攝定度。慧攝慧度。如何此經與彼有異。解云。相攝有其多義故。今先辨三學。後明相攝同異。言三學者。如世親攝論第一卷云。增上戒者。謂十地中依戒而學。故名增上戒。即諸菩薩所有律儀。於諸不善。無復作心。增上心者。謂在內心。或即依心而學。故名增上心。即諸三摩地。增上慧者。謂趣證慧。故名增上慧。或依慧而學。故名增上慧。即是無分別智。言增上者。是最勝義。故瑜伽論第八云。唯於佛獨有此三。不共外道。如是名為最勝義故。名為增上。具說如彼。廣釋三學。如無性攝論梁論第一顯揚第七瑜伽二十八法集經第六雜阿含第四十。廣辨三學差別。如成唯識第九攝大乘第七第八。後明相攝。諸教不同。依善戒經。戒唯攝戒。定唯攝心。慧唯攝慧。不配餘度。故第九云。六度有三戒。一隨戒戒。二隨心戒。三隨智戒。尸度名為隨戒戒。禪度名為隨心戒。智度名為隨智戒。(此即自性相攝)若依此經相續深密。前三攝戒。是資糧。是戒自性戒眷屬故。靜慮攝心。般若攝慧。精進遍三。三學故。(此即隨用相攝)依莊嚴論。意同此經。故第七云。偈曰。為攝三學故。說度有六種。初三二初一。後二二一三。(解云。初三者。謂初三度。二者謂初三度即是二。一聚二眷屬。尸羅為聚。檀及羼提為眷屬。初一者謂初三及二。即三學中是初一戒學。後二者。即是後二禪度般若度。重二者。謂後二度。如其次第即是心慧二學。一者。謂精進一度。三者謂此一度遍三學也)依瑜伽第四十九。前四攝戒。第五攝心。第六攝慧。故彼論云。由前四度資糧自性眷屬守護。當知圓滿增上戒學。由靜慮度。當知圓滿增上心學。由般若度。當知圓滿增上慧學。具說如彼。地持論第十亦同瑜伽。(此即隨顯相攝)依攝論等。六度一一更互相攝。以此准知。三學一一皆攝六度。故攝論云。如是六屬相決擇。云何可見。世尊。於此一切六度戒有處所以施聲說。如是乃至戒有處所以慧聲說。謂於一切波羅蜜多。修加行中。皆有一切波羅蜜多。互相助成。如是意趣。廣說如彼。(此即助伴相攝)然此諸教攝義不同。故成唯識約四種義。以辨相攝。一自性攝。二助伴攝。三隨用攝。四隨顯攝。故第九云。若自性攝。戒唯攝戒。定攝靜慮。慧攝後五。(約十度門以辨相攝)若辨助伴。皆具相攝。若隨用攝。戒攝前三。資糧自體眷屬性故。定攝靜慮。慧攝後五(約十度行說)精進三攝。遍三故。若隨顯攝。戒攝前四。前三如前。及守護故。定攝靜慮。慧攝後五。解云。唯此諸聖教中。若據一義。故不相違。

觀自在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如是六種所應學事。幾是福德資粮所攝。幾是智慧資粮所攝。

釋曰。自下第三分別福智資糧門。先問。後答。此即請問。

佛告觀自在菩薩曰。善男子。若增上戒學所攝者。是名福德資糧所攝。若增上慧學所攝者。是名智慧資糧所攝。我說精進靜慮二種遍於一切。

釋曰。此即如來正說。謂六度中。初三是福。後一是智。餘二即通二種資粮。釋此經意。如瑜伽論第三十六。彼云。云何為福。謂施戒忍三。云何為智。謂第六般若。精進靜慮通於二分。若依精進。修施戒忍及四無量。名為福分。若依精進。習聞思修所成三慧及蘊等善巧。名為智分。若依靜慮。修習慈等四種無量。名為福分。若依靜慮。修蘊界等種種善巧。名為智分。地持論第一。善戒經第二。世親攝論第六。梁論第八。大同瑜伽。然此福智二種資粮。略釋名義。後辨相攝。言名義者。能生福果。與福為因。名福資粮。能生智果。與智為因。名智資粮。言資粮者。若依梁論。成就義故。名為資粮。故第八云。此福及智。有二種功用。一能助道。二能成道體。由此二故。道得成就。故說此二為通資粮。若依無性攝論。運集義故名為資粮。故第六云。言資粮者。經無量劫所運集故。若依菩提資粮論。有其五義。一者滿義。二者持義。三長養義。四者因義。五具足義。故第一云。言資粮者。是其滿義。由此能滿菩提法故。又以持為義。由此能持菩提法故。又以長養為義。由此長養菩提法故。又以因為義。由此能生菩提法故。又以眾分具足為義。由此具足菩提法故。名為資粮。具說如彼。言相攝者。諸教不同。略有八例。一者。前三是福。後三是智。如無性攝論第六卷云。福資粮者。謂施戒忍三種加行。智資粮者。精進靜慮及聞慧等。智度論第十五云。欲成佛道。凡有二門。一者福德。二者智慧。行施戒忍是福德門。知一切法實相般若是智慧門。般若要因禪定。禪定必須大精進力。二者。初二及第四是福。後二及第三是智。如優婆塞戒經第二卷二莊嚴品云。施戒精進名福莊嚴。忍定智慧名智莊嚴。三者。前二是福。後一是智。三通二種。如莊嚴論第十卷云。問。二聚攝六度云何。偈曰。

 初二為福聚  第六即是智  餘三二聚因
 五亦成智聚

釋曰。施戒為福體。波若為智體。忍進定三通為二聚因。由俱作故。五亦成智聚。由智迴向故。具說如彼。四者。前三是福。後一是智。餘通二種。如即此經相續深密地持論第一善戒經第二無性世親攝論第六梁攝論第八瑜伽三十六。五者。前五是福。後一是智。如伽耶經云。助道者五波羅蜜。斷道者般若波羅蜜。又智度論云。五波羅蜜殖諸功德。般若波羅蜜能除著心。六者前。五是福。後一通福智。如涅槃經第二十七獅子吼品云。福莊嚴者。謂從波羅蜜乃至般若。非般若波羅蜜。慧莊嚴者。謂從一地乃至十地。解云。地者即是慧也。故無性攝論第七卷云。法無我智分位名地。七者。前是福。六皆是智。如前所引大莊嚴論云。五亦成智聚者。後由般若能迴向故。一切諸波羅蜜皆成智聚。解云。前五度非但是福。亦通智聚。由智迴向故。八者。施戒及定為福。般若為智。略不配釋忍進二度。如大菩薩藏經般若品云。云何名為二種資粮善巧。謂福及智。云何為福。謂施戒修。云何為智。謂修行般若攝取於智。具說如彼。或可六度皆通福智。一一度中互相助成。各具六故。解云。諸經及論。隨機不同。種種異說。各不相違。

觀自在菩薩復白佛言。世尊。於此六種所學事中。菩薩云何應當修學。

釋曰。自下第四五相修學六度門。先問。後答。此即請問五相修法。

佛告觀自在菩薩曰。善男子。由五種相應當修學。

釋曰。自下第二如來正答。於中有二。初標章舉數。後次第別釋。此即初也(深密經云有五種觀法)

一者最初於菩薩藏波羅蜜多相應微妙正法教中猛利信解。

釋曰。自下第二次第別釋五相。即為五段。此釋第一猛利信解相。如攝大乘即七卷云。謂於諸度相應聖教。雖極甚深。而能信解。解云諸度相應教甚深者。如雜集論第十一云。十二分聖教中。方廣分名菩薩波羅蜜多藏。如經中說。大乘者即是菩薩波羅蜜多藏。又第十二云。復次何緣說方廣分為廣大甚深耶。由一切種智性廣大甚深故。謂此所得一切種智性果最廣大甚深故。因受果名。是故別說方廣分為廣大甚深。

二者次於十種法行。以聞思修所成妙慧精進修行。

釋曰。第二行十法行。十種法行。如前所引瑜伽決擇七十四說。顯揚第二。今釋經文。兩說不同。一云。十種法行即是三慧。故以三慧精進修行十種法行。故相續經作如是說。於彼行十法行聞思修慧。又深密云。有十法行如實修行聞等慧故。一云。三慧正顯其觀。十種法行即是助伴。故辨中邊論第三卷云。頌曰。菩薩以三慧。恒思惟大乘。如所施設法。名作意正行。乃至彼云。作意正行有何助伴。頌曰。此助伴應知。即十種法行。何等為十。頌曰。謂書寫供養。施他聽披讀。受持正開演。諷誦及思修。論曰。於此大乘有十法行。一書寫。二供養。三施他。四若他誦讀專心諦聽。五自披讀。六受持。七正為他開演文義。八諷誦。九思惟。十修習。解云。後說為勝。所以者何。彼論復云。作意正行。由十法行之所攝受。

三者隨護菩提之心。

釋曰。第三護菩提心。謂發菩提心令不退轉。名護菩提心。廣釋發菩提心。如發菩提心經第一廣讚菩提心。如華嚴經五十九。

四者親近真善知識。

釋曰。此釋第四近善知識。如瑜伽論第四十四。彼云。成就八支能為善友眾相圓滿。一者住戒。於諸菩薩律儀戒中。妙善安住無缺無穿。二者多聞。覺慧成就。三者具證。得修所成隨一勝善。逮奢摩他毗鉢舍那。四者哀愍。內具慈悲。能捨自現法樂住。精勤無怠饒益於他。五者無畏。為他宣說正法教時。非由恐怖忘失念辨。六者堪忍。於他輕譏調弄鄙言違拒等事。非愛言路種種惡行。皆悉能忍。七者無倦。其力充強能多思擇。處在四眾說正法時。言無謇澁。心不疲厭。八者善詞。語具圓滿。不壞法性。言詞辨了。廣讚善知識。如法句經及華嚴經五十八。又瑜伽云。由四種相方得圓滿親近善友。一於善友有病無病。隨時供待。恒常發起愛敬淨信。二於善友隨時敬問禮拜奉迎合掌殷勤。修和敬業。而為供養。三於善友如法衣服飲食臥具病緣醫藥資身什物。隨時供養。四於善友。若正依止於如法義。若合若離。隨自在轉無有傾動。如實顯發作奉教心。隨時往詣恭敬承事請問聽受。具說如彼。

五者無間勤修善法。

釋曰。此辨第五無間勤修。如攝大乘說。恒常無間修習六度方得圓滿。此即長無間慇重無餘。四種修中無間修也。依成唯識。更加發心以為五修。辨此經意。說五根者。欲修六度。要具五相。一於度教發勝信解。若不依正教。成耶行故。二信聖教。起十供養。發三種慧。是行體故。三隨護善根。令不退故。四近善知識。藉勝緣故。五無間修。令速滿故。若依攝大乘論。說修有五。一現起加行修。二勝解修。三作意修。四方便善巧修。五成所作事修。又雜集論第十二卷。修略有五。謂依止住持修。依止作意修。依止意樂修。依止方便修。依止自在修。廣說如彼。恐繁不述。

觀自在菩薩白佛言。世尊。何因緣故。施設如是所應學事。但有六數。

釋曰。自下第五諸度數無增減門。有十種度。分之為二。初明六度數無增減。後明四度數無增減。前中有二。先請。後說。此即請問唯六所由。

佛告觀自在菩薩曰。善男子。二因緣故。

釋曰。自下世尊正說。於中有四。一者標數。二者別敘。三者屬當。四者別釋。此即第一標數略答。由二緣故。數無增減(相續經云二事。深密二義者。因緣事義。名異意同)

一者饒益有情故。二者對治諸煩惱故。

釋曰。第二別敘二緣。如經可知。

當知前三饒益有情。後三對治一切煩惱。

釋曰。第三舉前三後三。屬當二緣。謂六度中施戒忍三。饒益有情。精進等三。對治煩惱。

前三益饒諸有情者。謂諸菩薩由布施故。攝受資具。饒益有情。由持戒故。不行損害逼迫惱亂。饒益有情。由忍辱故。於彼損害逼迫惱亂。堪能忍受。饒益有情。

釋曰。自下第四次第別釋。前三饒益。後三對治。此釋前三饒益後三對治此釋前三饒益有情。深密等云。前三種度。如次三益。資世攝受益。不加攝受益。無報怨心益。成唯識云。又前三種饒益有情。施彼資財。不損惱彼。堪忍彼惱。而饒益故。廣如雜集等。

後三對治諸煩惱者。謂諸菩薩由精進故。雖未永伏一切煩惱。亦未永害一切隨眠。而能勇猛修諸善品。彼諸煩惱不能傾動。善品加行。由靜慮故。永伏煩惱。由般若故。永害隨眠。

釋曰。此明後三對治煩惱。謂彼精進非如靜慮永伏一切現行煩惱。非如般若永害一切種子隨眠。而由精進能修諸善。由此諸惑不傾動。善品加行即是精進。能與定慧方便故。說名加行。由靜慮故永伏現惑。由般若故永害種子。故說後三對治煩惱。成唯識云。精進等三對治煩惱。雖未伏滅。而能精勒修對治彼諸善加行。永伏永滅諸煩惱故。廣如雜集等。然此六度唯六所由。乃至有五種。有處一義以釋六數。如優婆塞戒經第一卷云。為除外道六方耶說。故說六度。佛言東方如施。初始出故。南方如戒。以似右故。西方如忍。忍惡於後故。北方如精進。名號勝故。下方如禪。觀察惡道故。上方如慧。無上無生故。又智度論四十六云。何故如來正說六度。不多不少。答。佛為法王。隨眾生機。或時略說。一二三等。或時廣說。如賢劫經八萬四千諸波羅蜜。復次六道眾生皆受身心苦惱。菩薩生大悲心。為滅六道眾生苦故。生六波羅蜜。不多不少。又瑜伽論四十九云。為攝三學故唯說六。初四攝戒。次一攝心。後一攝慧。由此建立波羅蜜多唯有六種。無增無減。或以二義釋無增減。如即此經相續深密梁論第十。或以三義釋無增減。如攝大乘第七卷云。何因緣故。波羅蜜多唯有六數。成立對治所治障故。證諸佛法所依處故。隨順成就諸有情故。廣說如彼。世親無性攝大乘釋亦同本論。又雜集論第十一云。數有二種。一計算數。二決定數。計算數者。謂六波羅蜜。決定數者。謂波羅蜜唯有六不增不減。何以故。諸菩薩道。略有二種。一增上生道。即前三度。二決定勝道。即後三度。具說如彼。(此是初緣)復次羅蜜多是無住涅槃方便故。其數唯六緣。所以者何。前三度故不住涅槃。後三度故不住生死。具說如彼。(第二緣)復次攝益有情故。對治煩惱故。說唯六數。即同此經二意說六。(第三緣)或以四義釋無增減。如成唯識第九卷說。然依彼論。有其三義。一總明十度數無增無減。有其二義。一除十障故。二證十如故。二別明六度數無增減。有其四義。一依三因。為除六種相違障故。漸次修行諸佛法故。漸次成就諸有情故。具如攝論。二約二道。謂增上生道決定勝道。同雜集論初復次釋。三利生除障。即同此經。四不住道。明無增減。謂前三故不住涅槃。以後三故不住生死。具說如彼。解云。攝大乘論唯說前三。謂漸除障。漸行佛法。漸熟有情。雜集唯說後三種意二種道等。成唯識論。通攝二論所說六種。故成四緣。或可唯識開為六緣。開攝論中三因別故。此經二緣。如雜集論及成唯識。尋即可知。三別明四度數無增減。至文當釋。依莊嚴論第七卷中有六行偈。各各皆說立六所由。一者為攝自利三事故。二者為攝二利六事故。三者為攝他利六事故。四者為攝大乘四因故。五者為攝大乘道故。六者為攝大乘三學故。尋文可知。故不繁釋。

觀自在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何因緣故。施設所餘波羅蜜多但有四數。

釋曰。自下第二辨後四度數無增減。所言四者。即十度中後四種度。所謂方便願力及智。於中先請。後說。此即請問唯四所由。

佛告觀自在菩薩。善男子。與前六種波羅蜜多為助伴故。

釋曰。自下第二如來正說。於中有二。初總答說四無增減意。後別釋四度無增減義。此即總答唯四所由。能與六種為助伴故。唯有四種而無增減。故成唯識云。後唯四者。為助前六令滿足不增減故。方便善巧助施等三。願助精進。力助靜慮。智助般若令滿足故。

謂諸菩薩於前三種波羅蜜多所攝有情。以諸攝事方便善巧而攝受之。安置善品。

釋曰。自下第二次第別釋四度。即分為四。此即第一釋方便度助前三度。先釋。後結。後之三度。准此應知。此即正釋方便助三。謂諸菩薩於前三度所攝有情。以諸攝事方便善巧而攝受之。安置善品。然諸攝事通說種種方便攝受。相續深密皆云攝事。不言四故。或可諸攝即四攝事。故梁攝論云。於前三度所攝眾生。由四攝事。安立善處。

是故我說方便善巧波羅蜜多與前三種而為助伴。

釋曰。第二結文可知。

若諸菩薩於現法中煩惱多故。於修無間無有堪能羸劣意樂故。下界勝解故。於內心住無有堪能。於菩薩藏不能聞緣善修習故。所有靜慮不能引發出世間慧。

釋曰。自下第二願助精進。於中有二。先釋。後結。此即釋也。於中有二。初明起願所由。後明願助精進。此即第一起願所由。文有三節。即為三緣。一者菩薩於現法中煩惱多故。於無間修諸善品法。無有堪能。(深密經云於現身中)二者羸劣意樂故。欲界散位勝解故。由此二緣。於內位定無有堪能。梁攝論云。或為願生下界。或由心羸劣。於恒修習及心內位。無有功能。三者於大乘教。不能聽聞。不能緣慮。不能善修習故。所有靜慮不能引發出世間慧。由上三緣故起願度。

彼便攝受少分狹劣福德資粮。為未來世煩惱輕微心生正願。

釋曰。自下第二正明願助精進。於中有二。初明起願。後釋助願精進。此明起願。謂彼菩薩攝受少分布施等福。便作是願。由斯福力。於未來世煩惱微薄。梁攝論云薄少善根。

如是名願波羅蜜多。由此願故。煩惱微薄。能修精進。

釋曰。正明願助精進。如文可知。

是故我說願波羅蜜多與精進波羅蜜多而為助伴。

釋曰。第二總結應知。

若諸菩薩。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為因緣故。轉劣意樂。成勝意樂。亦能獲得上界勝解。

釋曰。第三力助靜慮。先釋。後結。此即釋也。於中有二。初釋力度。後釋力助靜慮。此釋力度。謂諸菩薩由三因緣。得勝意樂及得勝解。三因緣者。一親近善友。二聽聞正法。三如理作意。由此三緣。轉劣意樂。得勝意樂。亦能獲得上界勝解。即用二法名之為力。然三緣中。如理作意。相續經內正思惟。梁論亦爾。深密經云。如理思惟者。名異義同。或可此中唐本為正。內正思惟攝在力中。問。此所說意樂勝解有何異耶。解云。相續經云。轉劣悕望。得力悕望。殊勝上界能內一心。准彼經意。轉劣悕望者。於下界劣欲樂。得力悕望者。得欲界勝欲樂。上界能內一心者。即是靜慮也。深密經云。轉彼薄心增長善力。於彼真如法界之中得增上力。是菩薩力波羅蜜得內心定。是故我說力波羅蜜與般若波羅蜜為伴。解云謬結。譯家錯也。今此經云轉劣意樂得勝意樂者。捨劣欲樂得勝欲樂。言亦得者。非唯欲界。亦得上界。如是意樂以為力度。梁論說云。能除羸弱心地。於微妙境得強勝心地者。亦是譯家謬也。問。此力度是後得智。如何欲及勝解為自性耶。解云。自性以慧為體。今依助伴出體。故說欲等。

如是名力波羅蜜多。由此力故。於內心住有所堪能。

釋曰。第二力助靜慮。謂如上說名為力度。由此力故。於內心住靜慮度中有勝堪能。

是故我說力波羅蜜多與靜慮波羅蜜多而為助伴。

釋曰。第二結文可知。

若諸菩薩於菩薩藏能聞緣善修習故。能發靜慮。

釋曰。第四智助般若。先釋。後結。釋中有二。初釋智度。後明智助般若。此即初也。謂於菩薩藏教能聞是聞慧。緣即思慧。善修習者即是修慧。由此能發靜慮。或可聞思能發靜慮。靜慮即是修慧所攝。若廣分別。如梁論說。彼云。菩薩緣菩薩藏文句。所生聞思慧修慧及緣五明智。此智能生如理簡擇真俗境智。此智或在無分別智前。或在無分別智後。是菩薩智波羅蜜。由此智能生定。及引出世般若。故智波羅蜜。是般若波羅蜜助伴。

如是名智波羅蜜多。由此智故。堪能引發出世間慧。

釋曰。第二正明智助般若。如經可知。

是故我說智波羅蜜多與慧波羅蜜多而為助伴。

釋曰。第二結文可知。相續深密大同此經。廣如梁攝論第十卷說。廣釋四度。如善戒經第九地持第十瑜伽四十九。

觀自在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何因緣故。宣說六種波羅蜜多。如是次第。

釋曰。自下第六分別諸度次第門。先問。後答。此即請問六度前後次第所由。略而不辨後四次第。或次前文辨其義。故不說之。

佛告觀自在菩薩曰。善男子。能為後後引發依故。

釋曰。自下如來正說。於中有三。初標章略說。次依宗釋。第三總結。此即如來標章略答我依引發。故說六度。如是次第。謂能為後後依止義故。

謂諸菩薩若於身財無所顧恡。便能受持清淨禁戒。為護禁戒便能忍辱。修忍辱能發精進。發精進能辦靜慮。具靜慮便能獲得出世間慧。

釋曰。此即第二正釋六度前後次第。此當莊嚴引發次第。故莊嚴論第七卷云。前後者。謂依前後得起。何以故。由不顧資財故。受持戒行。持戒行起忍辱。起忍辱能起精進。起精進能起禪定。起禪定能解真法。又攝大乘第七卷云。論曰。何因緣故。如是六種波羅蜜多此次第說。謂前波羅蜜多隨順生後波羅蜜多故。無性釋云。隨順生後波羅蜜多故者。謂於財位不著能守尸羅。具尸便能忍受。能忍受堪耐乖違。故發精進。發精進心便得定。心得定能如實知。故此六種如是次第。世親釋云。如是六度。依生前後說此次第。

是故我說波羅蜜多如是次第。

釋曰。第三總結應知。然六次第諸教不同。或以一義以釋次第。即此經相續深密新攝大乘及二釋論。皆以引發以明前後。或以二義。如梁攝論。一引發次第。同此經等。二持淨次第。論云。前前波羅蜜由後後波羅蜜所清淨故。或以三義。如善戒經第九卷地持論第十瑜伽四十九。一對治故。二生起故。三得果故。具如瑜伽。又以三義。如雜集第十一。一者引發。二者持淨。三者麤細。引發持淨如前應知。言麤細者。於諸行中。施行最麤。故先建立。於忍等行。戒為最麤。故次建立。乃至於慧靜慮為麤。一切行中慧為最細。故最後立。又莊嚴論亦以三義。一者前後。即同引發。二者下上。前者為下。後者為上。三者麤細。即同雜集。故彼偈云。前後及下上。麤細次第起。如是說六度。不亂有三因。或以四義。如成唯識第九卷。一引發。二持淨。三麤細。四易難。或可易難釋上麤細故。成唯識第九卷云。十次第者。謂由前前引後後。及由後後持淨前前。又前前麤後後細。易難修習。次第如是。

觀自在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如是六種波羅蜜多。各有幾種品類差別。

釋曰。自下第七六度品類差別門。先問。後答。此問六度品類差別。

佛告觀自在菩薩曰。善男子。各有三種。

釋曰。自下第二世尊正說。於中有二。初總標六三合有十八。後次第別開六種各三。此即初也。然此品類諸教不同。解深密經相續深密攝大乘論瑜伽七十八。約前六度。各開三類。而不解。瑜伽菩薩地無性世親攝大乘釋梁朝釋論及雜集論。開六各三。而亦解釋。依成唯識。具約十度。前六各三。後四各二。而不解釋。四各二者。方便有二。一迴向方便善巧。二拔濟方便善巧願有二種。一求菩提願。二利樂他願。力有二種。一思擇力。二修習力。智有二種。一受用法樂智。成熟有情智。故今依經且釋前六。其間同異。對文辨釋。

施三種者。一者法施。二者財施。三者無畏施。

釋曰。自下第二次第別釋。釋六種三。即分為六。此即第一布施三品。瑜伽三十九。以九種相釋施三類。彼云。財施者。謂以上妙如法財物而行惠施。調伏慳垢而行惠施。調伏畜積而行惠施。廣說如彼。無畏施者。謂濟拔師子虎狼鬼魅等畏。濟拔王賊等畏。濟拔水火等畏。法施者。無倒說法。稱理說法。勤修學處。如是一切總說九相。此三種名。諸處無異。世親釋曰。法財無畏。如次益他善根身心。以是因緣。故說三種。無性釋論。有二復次。初順瑜伽。後同世親。故不重述。雜集十二十八任持顯六三品。財無畏法如次身心善根任持。同世親說益身心等。依梁釋論。有二復次。彼云。法施利益他心。財施利益他身。無畏施通益身心。復次由財施有向惡者引令皈善。由無畏施攝彼令成眷屬。由法施生彼善根及成熟解脫。由具此義。故說施有三品。

戒三種者。一者轉捨不善戒。二者轉生善戒。三者轉生饒益有情戒。

釋曰。第二明戒三品。名雖稍異意同攝論。成唯識等戒中三品。謂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故瑜伽論四十云。在家出家二分淨戒略有三種。一律儀戒。謂諸菩薩所受七眾別解脫戒。二攝善法戒。謂諸菩薩受別解脫後。所有一切為大菩提。由身語意積集諸善。總說名為攝善法戒。三饒益有情戒。謂諸菩薩於諸有情能引義利。廣說如彼。世親釋云。初是依特為欲建立其餘二戒。由此修集一切佛法證入菩提。復能建立益有情戒。無性釋云。律儀戒者。謂於不善能遠離法防護受持。由能防護諸惡不善身語等業。故名律儀。此即是戒。此能建立後二尸羅。解云。彼論等言。等取意思中戒。釋後二戒。意同世親。梁朝釋論大同世親。又彼復云。此三品戒。即四無畏因。何以故。初戒是斷德。第二戒是智德。第三戒是恩德。四無畏不出此三德故言即四無畏因也。雜集釋云。律儀攝善饒益有情。如其次第。善菩提悲三種任持。

忍三種者。一者耐怨害忍。二者安受苦忍。三者諦察法忍。

釋曰。第三明忍三品。依菩薩地忍品說云。忍有三種。一耐怨害忍。謂諸菩薩從他怨害所生諸苦現在前時。應如是學。如此是我自業過耳。由我先業。今受此苦。廣說如彼。二安受苦忍。菩薩思擇我今為求能引安穩最勝善品。尚應思擇忍受百千拘胝大苦。況少小苦而不忍受。如是如理正思惟故。為求菩提。悉能忍受一切事苦。三法思勝解忍。謂諸菩薩於一切法能正思擇善安勝解。廣說如彼。世親釋云。耐怨害忍。能忍受他所作怨害。安受苦忍。能正忍受所遭眾苦。察諦法忍。堪能審諦觀察諸法。具說如彼。無性釋云。耐怨害忍。是諸有情成熟轉因。安受苦忍。是成佛因。寒熱飢渴種種苦事皆能忍受無退轉故。諦察法忍。是前二忍所依止處。堪忍甚深廣大法故。梁朝攝論大同世親。雜集三忍名同此經。如其次第。不捨有情。捨下劣心。無生法忍。三種任持。

精進三者。一者被甲精進。二者轉生善法加行精進。三者饒益有情加行精進。

釋曰。第四辨精進三。(相續經云。弘誓精進善方便精進利眾生精進。深密經云。發起精進修行善法精進利眾生精進)瑜伽菩薩地精進品云。精進有三。一擐甲精進。謂諸菩薩加行。其心勇悍。先擐誓甲。若我為脫一有情苦。以千大劫等一日夜。處那落迦。經爾所時。證無上覺。假使過此百千俱胝倍數時劫。證無上覺。我之勇悍。亦無退屈。是名菩薩擐甲精進。廣說如彼。二攝善法精進。謂諸菩薩所有精進。能為諸度加行成辦。廣說如彼。三饒益有情精進。如戒品中饒益尸羅中說。攝大乘論釋經五句總攝為三。所謂被甲精進。加行精進。無怯弱無退轉無喜足精進。世親釋云。三精進中其體差別。即經中說有勢有勤有勇堅猛不捨善軛。彼經五句。即是此中三精進體之所解釋。由被甲故最初有勢。由加行故能有精勤。由無怯弱無退轉無喜足故。如其次第。有勇堅猛不捨善軛。乃至廣說。無性第七梁論第九意同世親。恐繁不述。雜集論云。被甲方便饒益。如次善根方便善根圓證善根無盡三種任持。

靜慮三者。一者無分別寂靜。極寂靜。無罪故。對治煩惱眾苦樂住靜慮。二者引發功德靜慮。三者引發饒益有情靜慮。

釋曰。第五明靜慮三。然初品中。有其四句。其相難知。故今依諸經論釋此四句。一無分別寂靜者。離一切虗妄分別及以麤重。故名無分別寂靜。故相續經云離妄想寂靜。又瑜伽云。遠離一切分別。能生身心輕安。二極寂靜者。瑜伽論云。遠諸愛味。泯一切相也。三無罪故者。無性論云。離慢見愛。得清淨故。瑜伽論云。遠離憍舉。又瑜伽云。無罪者。遠離[病-丙+(?/ㄆ)]隨煩惱也。四對治煩惱眾苦樂住。者由此定能治煩惱苦。神通自在。得現法樂。梁朝論云。此定離諸染污故。現世得安樂住。世親論云。由此能安現法樂住。後之二品。如文可知。依瑜伽論靜慮品云。復有三種。一現法樂住靜慮。謂諸菩薩所有靜慮。遠離一切分別。能生身心輕安。最極寂靜。離諸愛味。泯一切相。當知是名菩薩現法住靜慮。二者能引菩薩等持功德靜慮。謂諸菩薩所有靜慮。能引能住種種殊勝不可思議不可度量十力種姓所攝等持。一切聲聞及獨覺等不知其名。何況能入。乃至廣說。三者饒益有情靜慮。謂諸菩薩依止靜慮。於諸有情。能引義利。彼彼事業。與作助伴。能為除苦。能如理說。於諸有情善隨心轉。為物現通。方便引攝。具說如彼。世親論云。安住靜慮者。由此能安現法樂。引發靜慮者。由此能引六種神通。成所作事靜慮者。謂依此故成立所作利有情事。無性論云。安住靜慮為得現法樂住。離慢見愛得清淨故。引發靜慮。為能引發六神通等殊勝功德。成所作事靜慮。為欲饒益諸有情類。以能止息飢儉癈諸怖畏等苦惱事故。雜集論云。現法樂住。引發神通。饒益有情。如次應知三種任。一無厭惓。二諸所思議成滿。三御眾業。梁朝攝論大同世親論。恐繁不述。依莊嚴論。有覺等三。

慧三種者。一者緣俗諦慧。二者緣勝義諦慧。三者緣饒益有情慧。

釋曰。第六明慧三品。瑜伽慧品。有二種三。初三慧者。一能於所知真實隨覺慧。二於五明及三聚中決定慧。三於一切有情義利慧。解云。初一緣真。次一緣俗自利。後一緣俗利他。(五明者。即內明等明論也。三聚者。即是能引義利法聚能引非義利法聚能引非義利非非義利法聚)後三慧者。一能知甚深法無我智。二能知有情調伏方便智。三了知一切所知境界無障礙智。解云。初一法空智。次一人空智。後一雙證二空智。成唯識論。生空法空俱空為三。攝大乘論加行正智後得為三。無性釋云。無分別加行慧。謂真觀前勝方便智。無分別慧。謂真觀智。無分別後得慧。謂現觀邊諸世俗智。能起種種說法等事。雜集論云。緣世俗勝義緣有情慧。如其次第。證入大地。引發佛法。建立佛事。三種任持。六度各各三品差別。廣如梁攝論第九顯揚第三。恐繁不述。如何諸教有此異者。義品非一。各據一義。故不相違。略辨六度體性別者。如成唯識第九卷云。十度性者。施以無貪及彼所造三業為性。戒以受學菩薩戒時三業為性。忍以無瞋精進審慧及所起三業為性。精進以勤及所起三業為性。靜慮但以等持為性。後五皆以擇法為性。說是根本後得智故。具說如彼。廣如別章。

解深密經疏卷第八


【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21 冊 No. 0369 解深密經疏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回上層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