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卷

卍新纂大日本續藏經 第21冊
No.367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淺註(第4卷-第8卷) (5卷)
【清 來舟集】
第 7 卷

下一卷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淺註卷第七

△三彌勒疑佛往語重問蘭若修證。

因佛阿蘭若品中。反復發明三根修證之益。加之樂遠離行菩薩。又復代佛宣揚。廣示勝益。以致彌勒騰疑。亦代眾申請。故有此科。分二。一品題。

波羅蜜多品第八

梵語波羅蜜多。此云到彼岸。借喻得度為名。然彼岸對此岸言。如此岸有苦。彼岸有樂。假如有人。欲捨苦求樂。須乘船筏渡過大河。方達彼岸受諸快樂。良以此岸喻生死。彼岸喻涅槃。大河喻煩惱。六度喻船筏。是以如來經中廣明六度。種種法門。葢為眾生業果相續。不得解脫。如在此岸受苦。所以佛命依布施等六法。遵教修行。能除六獘。能出生死。能達涅槃。如乘船渡河。得到彼岸矣。又六度各有三種。臨文自見。

△二經文二。一彌勒疑問二。一經家敘置。

爾時彌勒菩薩摩訶薩白佛言。

事從因起。教借緣興。若非彌勒示問。佛雖真慈。何由說示。

△二正陳疑問四。一疑佛今說。

世尊。以何因緣。慇懃稱讚住阿蘭若修菩薩行。而不稱讚住於餘處修菩薩行。

餘處指蘭若之外者。如城市聚落有人烟之處也。然佛不虗示。示必有由。故以何因為問。

△二引昔證今。

如來一時。在靈鷲山。為諸菩薩。廣說法要。而作是言。菩薩或時止婬女家。親近屠者。示教利喜。無數方便。饒益眾生。為說妙法。令入佛道。

一時者。指前師資會合。說聽緣聚之時也。山以靈鷲稱者。以形勢為名也。鷲是鳥名。山形似鷲鳥之頭。亦名鷲頭峰。而不名鷲頭名靈鷲者。尊稱也。以山本非靈。而靈者佛聖也。然佛與菩薩。多在此山說法。因人靈而彰山靈也。諸菩薩即大乘機。法要即大乘法。葢法即眾生心。而心攝一切法。故云法要。廣說者。如一字法門海墨書而不盡是也。或時下。是彌勒於廣說之中。略提一二句。證明與今說相反。婬女及屠者。為西域下賤之家。人若親近。易從染習。却教菩薩止之近之。何其優游放曠。至於絃歌酒肆。無所不可。皆菩薩行。而示教利喜。無數方便者。如順行逆化。無非饒益眾生。至於世諦語言皆為妙法。令人依之向之。令入佛道(昔之所說者為深位菩薩。具足無量神通智慧者說之也。何所不可。如婬房酒肆無非解脫之場。劍樹刀山。普現色身三昧。是知菩薩之名雖同。而菩薩之神力智力不同也。然非彌勒不知。所以故問者。葢為疑者請之也)

三今昔相違。

世尊今日為新發意。所說妙法。而不如是。

新發意者。為初發菩提心大凡夫也。即五百長者。及智光父子等。所說妙法者。即以前諸品。種種觀門。皆不出蘭若修證。與昔相反。故云而不如是。

四為眾申請。

然我等類。親於佛前。得聞深法。無有疑惑。惟願如來。為未來世求佛道者。演說甚深微妙真理。令菩薩行無復退轉。

然我下。述自無疑。惟願下。為後人請之。甚深等。即今昔不違之意。

△二如來決答二。一正釋疑問三。一長行廣示五。一標定兩種菩薩。

爾時佛告彌勒菩薩摩訶薩。善男子。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求菩提道。有二菩薩。一者在家。二者出家。

在家名菩薩者。即深位賢聖。示居士身。行菩薩道。如淨名等是也。出家者。即初心大凡。心雖有餘。而定力不足。所以必居蘭若。遠離塵事。庶無恙也。所謂弱羽直可纏枝。嬰兒猶應傍母。豈得與深位中菩薩。同日而語耶。

△二略敘二種差別。

在家菩薩。為欲化導。婬室屠肆。皆得親近。出家菩薩則不如是。

為欲下。即隨類現身。同事攝化。所謂先以欲鈎牽。後令入佛會。皆不可思議者也。出家者。纔出塵緣。道力未堅。若再入市廛。恐遭登伽之難。故云則不如是(登伽之難者。楞嚴經。阿難尊者。因平等行慈不擇微賤。被摩登伽女婬術所加。遂遭大難)

△三分敘二種品格。

然此菩薩。各有九品。上根三品皆住蘭若。無間精進。利益有情。中下二根諸菩薩等。隨宜所住。方處不定。或住蘭若。或居聚落。隨緣利益。安隱眾生。

各者。即在家出家皆有九品。上根等。言雖通在家。今且約出家初心者說。令其離塵不染也。無間下。即所作之工夫也。專住曰精。直往曰進。不可間斷。故曰無間精進。以其自能操守進道。而孰不從化哉。故云利益有情。中下二根隨宜者。謂隨其所當宜者則住。故云方處不定。或住下正明不定。隨緣下二句。明自行化他二利也。然三根雖皆有利他之德。葢上根者速就。中下者少疎。此科皆約初心者說。深位菩薩不在此例(各有二字。通在家出家。應知言通意別。多在出家何也。若在家。上根三品既住蘭若。無間精進。何為在家。以其言活意決。學者知之)

△四承前叮嚀令觀。

如是行門汝應觀察。

如是二字。指上在家出家三根九品。操持為行。能入為門也。汝指彌勒。傍及大眾。遠及未來諸眾生等。應觀察三字。為勸勉辭。所謂佛既說之。汝應行之。又觀字有二義。若去聲呼。即無分別始覺之智屬修慧。若平聲呼。即有分別心存想深究。故曰觀察即思慧。今約初心人說。既云觀察。應即思慧。義亦兼修。

△五廣明出家勝法六。一深位不拘其處。

復次善男子。出家菩薩。修習佛道。得無漏真實之法。隨緣利樂一切有情。

既明得無漏等。是得理之人。不同初學。所以隨緣利樂等。意在不拘其處。何必一定蘭若耶。

△二未得須求勝緣。

若有佛子。未得真智。住於蘭若。要得親近諸佛菩薩。若有值遇真善知識。於菩薩行必不退轉。以是因緣。諸佛子等。應當至心。求見一佛及一菩薩。

蘭若中修證。正為初機者說。既云未得真智。乃我法二執未亡。尚在有漏。非靜處不能攝心。故云住於蘭若。非聖師難發真智。故云要得親近。假若不遇聖師。必須參拜明眼真善知識。覿面指示。令其能行。使菩提道心。必不退轉也。以是者。躡上值遇聖師等之因緣。諸佛子等下。結勸應求。然求之必欲至心者。葢非至心不能感動也。然既云至心求見。則感應道交。或靜中現身說法。或夢中授與真訣。所謂眾生心水淨。諸佛影現中。

△三指名勸當修學。

善男子。如是名為出世法要。汝等咸當一心修學。

成佛之心眾生皆具。但得其緣者隨緣悟入。不得緣者向外馳求。然汝等既具此心。既聞此法。又遇勝緣。豈得不修。故我世尊極口勸勉。一心修學。一心者。諸事頓斷。正念參究。所謂用心一處。無事不辦也。

△四蘭若易證菩提。

復次善男子。出家菩薩厭離世間。住阿蘭若。省用功力。得圓滿八萬四千波羅蜜行。速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下正答彌勒之問也。以前問。云何稱讚蘭若不讚餘處。故今答之。意謂餘處即是世間。五欲擾心。難以進道。正是菩薩厭惡欲離。又何足以讚乎。是知厭世為出家之緣。修證為出家之本。須要蘭若為修行之處。然處所幽靜。道果易成。故曰省用功力。得圓滿下。謂眾生有八萬四千塵勞。今用定慧觀察。忽然頓空。則塵勞轉為智種。生死化為涅槃。其阿耨菩提覿面現成。故曰速證。

△五徵釋易滿三度。

所以者何。若捨名利。住山林者。於身命財。必無悋惜。永無繫屬。自然易滿三種波羅蜜多。

所以者躡前。唯何字為徵起。意謂阿耨菩提。必待住蘭若而後速證者何也。若捨下釋。謂既捨在家名利。居住山林者。必輕生重道。以證為期。觀身如草上之霜。命若風中之燭。財帛似空裏浮雲。故曰必無悋惜。是故身命財帛。無能繫累於心。所以菩提易成。故云自然等。三種波羅蜜多者。即下文檀度。及親近真實三種也。應知阿耨菩提為智果之總相。三種波羅蜜為菩提之別相。又菩提為自利。三種兼利他。故徵意在彼。答意在此。又前云圓滿八萬四千波羅蜜行。此但三種者。以略該廣也(山林中幽靜。即是阿蘭若)

△六因問重明諸度二。一彌勒問施。

彌勒菩薩白佛言世尊。住阿蘭若出家菩薩。不畜財寶。以何因緣能得圓滿檀波羅蜜。

此問極當。謂菩薩修證以六度為因。六度之中檀度為首。且檀能攝六。今從佛教。身住蘭若。又不畜財物。將欲行檀。而何所施乎。若檀度不行。則六度不滿。既因行不足。果何證哉。故問云以何因緣等。

△二如來廣示四。一正答檀度。

佛告彌勒菩薩摩訶薩。善男子。住阿蘭若出家菩薩。入於聚落。所乞之食。先以少分施於眾生。又以餘分施於所欲。即得名為檀波羅蜜。以自身命供養三寶。頭目髓腦施來求者。即得名為親近波羅蜜。為求法者說出世法。令發無上菩提心故。即得名為真實波羅蜜。善男子。是名出家菩薩。成就布施波羅蜜多。

此科佛意。謂布施何必財寶。只表心無悋惜。但解脫處即是布施。然修證雖在蘭若。乞食須當聚落。將所乞之食。若遇饑餓眾生。自未食時。先以少分施之即布施也。(此有兩說。一既得食。偶遇貧餓之人。以憐愍不忍。自雖未食。先當分食以濟之。一者救人。一者結緣。乃修行人慈悲為本。亦理之當然也。二既云少分。即是念供之次。出食施於鬼神。然鬼神即是眾生)又以下。先明未食之前。此明之後。餘分即所食之餘也。施於所欲者。即饑者欲食。渴者欲飲之人。亦當然也。即得下結名。華梵准前。即前科三種之一檀度也。以自身命等。謂有道可求。而不知有身等。上供三寶。下施求者。然布施之中。身命為重。結名曰親近者。相期之謂也。葢有脫塵之志者。親於道而不親於身。近於理而遠於事者也。又君子非不實愛於身。但較之於道不能兩全。只得難捨處能捨。乃菩薩行也。此即前科三種之二也。然既以親理近道。豈得不高登彼岸乎。故此結名為親近波羅蜜。為求法者下。謂利而後利他。為檀度中之勝者也。良以求法者必有出世之心。而應求者必說出世之法。令彼發菩提心。亦必成無上道。是則兩利之功無以加矣。結名真實彼岸者。謂名義相當。達理之謂也。即前三種之三也。以下諸度。皆本名為一。凡不惜身命皆曰親近。凡所利他通曰真實。皆准此。

△二開明諸度九。一戒度。

復次善男子。出家菩薩住阿蘭若故。修十二頭陀之行。若行步時。看二肘地。不損眾生。即得名為持戒波羅蜜。堅固禁戒不惜軀命。即得名為親近波羅蜜。為求出世。說法教化。令發無上菩提之心。即得名為真實波羅蜜。善男子。是名出家菩薩。成就持戒波羅蜜多。

十二頭陀。如五卷調伏科中解。二肘地者。佛一肘三尺六寸。人一肘一尺八寸。今約人言。謂人之二肘三尺六寸也。具戒比丘。行不傍觀。前不遠望。凡行步時。看二肘地。為不敢損傷微細昆蟲。可謂慈悲之至也。然猶不獨慈悲一種。且專住一心不生妄念。進步安詳。又啟人敬心。所謂有威可畏。有德可尊。即得下結名。以上三聚戒中約攝律儀戒說。堅固禁戒者。氷霜皎潔菩薩戒也。不惟身不違犯。且對境逢緣亦不動心。所謂如渡海者愛惜浮囊。故云堅固。不惜軀命者。如梵網經說。為法滅身。請法不懈。及燒身燒臂燒指。若不燒身臂指供養諸佛。非出家菩薩等。即得下結親近之名者。謂親尊佛戒近敬於理。能達彼岸故。此即攝善法戒也。為求下。初句欠一者字。是為求法之人。亦如梵網云。見後新學菩薩。有從百里千里。來求大乘經律。應如法為說等。令彼聞者。發菩提心。以利他之德。歸功於。故為真實波羅蜜。此為利樂有情戒也。善男下總結可知(此乃皆約大乘菩薩戒說)

△二忍度。

復次善男子。出家菩薩住阿蘭若。能滅瞋恚。得慈心三昧。亦無毀辱一切眾生。即得名為忍辱波羅蜜。若為一人。說一句法。令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得名為真實波羅蜜。善男子。是名出家菩薩。成就忍辱波羅蜜多。

能滅嗔恚者。謂他人加辱於菩薩。而不動其心者曰滅瞋也。得慈心三昧者。不惟不嗔。而反生慈愍。憐其彼愚。亦無毀辱下。即所不欲勿施於人也。即得下結名。若為下。以忍辱但能自利。說法又為利他。然為一人說一句非拘辭也。葢為一人既爾。眾多亦然。但令發菩提心為重。結為真實行者。謂既具菩薩之名。實有稱真之行也。善男子下總結其名(此少親近一科必謄錄者遺落。不必穿鑿也)

△三進度。

復次善男子。出家菩薩。為令眾生得成佛故。修精進行。未得成佛。福智羸弱。不貪安樂。不造眾罪。於昔菩薩行苦行中。深生歡喜。翹敬宗仰。常無休息。以是因緣。即得名為精進波羅蜜。棄捨身命。如捐涕唾。一切時中。未嘗懈怠。即得名為親近波羅蜜。遇有緣者。說最上道。令趣無上正等菩提。即得名為真實波羅蜜。由精進心。如是十行。過去不退。現在堅固。未來速滿。善男子。是名出家菩薩摩訶薩。成就精進波羅蜜多。

為令下。出精進之本懷。非獨自為也。以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為無明所覆。業網所纏。不能成佛。故自修精進。先自成佛。而後度之也。未得下。釋先成之意。謂自未成佛。福智羸弱。猶恐眾生癡迷不省難化。故先自成佛。具神通智慧。可以折伏。可以說法。以投機之教。神變之通。眾生可以得度也。不貪下。又轉釋先成之意。有兩說。一者不貪自安樂。二者亦為不造眾罪。故先成之也。於昔下倣古遵行。往菩薩。所行苦行中。深生歡喜。是為投機也。然非精進不能成佛果。非苦行不能顯精進。今欲能行苦行。令精進之愈堅。以精進之堅。必成佛之速。所以翹敬宗仰之。翹者亦勤也。如鳥張翼而望食。敬者恭伏於心。宗者尊取其則。仰者渴慕之誠。故行之必克。所以云常無休息。以是下結名。因緣指宗仰苦行說。棄捨下。即輕生重道。為法忘軀。以一切時未甞懈怠。所以親於理而近乎道。故結云親近等。遇有下。以親近但能自利。此下方能利他。最上道者。如圓頓終實之教也。令趣下。欲承教證果也。然說法必遇有緣者。以易度故。結名真實者。以其說法稱真如實際之說。令彼趣進菩提。亦稱真如實際而證。名實相應。故據實結名也。由精進下。因行成益也。十行者。即十度所行之行也。過去下。正明三世所成大益。謂於過去精進既云苦行。則根深蒂固所以不退。現在精進誓欲度生。志無怯弱故云堅固。未來菩提不待長時。故云速滿。善男子下據實結名。

△四禪度。

復次善男子。出家菩薩住阿蘭若。修習三昧。為攝諸法令不散失。入諸解脫。永斷邊見。現於神通化彼眾生。令得正智。斷煩惱本。入真法界。悟如實道。當趣菩提。以是因緣。即得名為禪定波羅蜜。欲令眾生如我無異。悉得滿足。調伏有情。不捨三昧。不惜身命。修此三昧。即得名為親近波羅蜜。為諸眾生說深妙法。皆令趣向無上菩提。即得名為真實波羅蜜。善男子。是名出家菩薩。成就禪定波羅蜜多。

三昧云正受。禪定之別稱也。諸法即布施持戒忍辱精進。及後五度等。攝者把持義。令不散失者。正明三昧把持之力也。且如布施。若無三昧把持。則涉妄想分別。散作有為功用。縱然獲福皆是有漏。此由三昧攝持。不生妄想。觸向無為。盡成無漏功用。所感者必菩提妙果也。此一種如是。諸度皆然。故曰入諸解脫。然入者契合也。諸者指九度。兼萬法。因三昧攝持。逐境逢緣不為物轉。可謂萬事紛然一心不動。故曰解脫。永斷邊見者。不獨外道斷常為邊見。正顯諸度萬法。未得禪定攝持。未免事理各執一邊。皆屬邊見也。以上且約自利德體也。現於下。依體起用也。謂現身神變。通諸聖凡。皆不測之用也。化彼眾生令得正智等者。起利生之悲也。以自離邊邪自得正智。令他亦爾。以自斷煩惱。亦令他斷。本即無明。為一切煩惱之根本也。入真法界者。即一真妙理。諸佛所證理道場也。悟如實道者。悟即見道。如即真如。實即實相。良以真如實相。為萬法之本體。若悟之。則萬法融為一真。皆為實道也。當趣菩提者。即究竟佛果也。此上皆先自利。而後利他。以是下承上結名。欲令下純約利他。顯慈悲之極也。然受化者令得正智。更有化不及者遂發願言。欲令眾生如我無異。亦迴向眾生也。調伏下。如上雖具利他之慈。迴向之願。似未及親臨。今之調伏方為現身說法也。不捨三昧者即動而靜也。不惜身命者顯利他心切。不以身命為重也。又利他門中不作而作。化利十方作而無作。當體未動。可謂親理近道。故結云親近波羅蜜。為諸下。顯定中說法也。然既在定中。不說而說曰妙法。亦說而無說曰深妙法。皆令下。使彼受化眾生趣向佛果也。即名下。結為真實者。以定中說法稱真如實。故名真實。善男下。總結定名。

△五慧度。

復次善男子。出家菩薩處於空閒。親近供養諸佛菩薩一切智者。常樂聽聞甚深妙法。心生渴仰恒無厭足。善能分別二諦真理。斷除二障。通達五明。說諸法要。能決眾疑。以是因緣。即得名為般若波羅蜜。

處於空閒者。謂以身居止曰處。空閒即是蘭若也。親近下。依前禪定德體。此顯大用全彰。既云親近供養諸佛菩薩。即是不起滅定。現諸威儀。以一身能現百千身。至無量身雲。徧至無量諸佛國土。供養無量諸佛菩薩也。一切智者有兩說。一者即佛菩薩為一切智人。二者一切大心眾生皆為智者。意在不惟供佛。亦供眾生也。然親近供養則獲福。常樂聽聞等。則種慧。然所聽之法。隨類各解為妙法。大機實入為深妙法。圓頓無上為甚深妙法。以求法心勝。故生渴仰。欲法門誓學。故恒無厭足也。善能下。又承慧度說法。即眾生誓度也。二諦真理者。一真諦。乃一性真實之理也。所謂實際理地本無差別。是非雙泯。能所俱寂。指萬像為真如。會三乘為實際(三乘者。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稱真理說。故為真諦也。二俗諦者。顯一性緣起之事也。所謂佛事門中不捨一法。勸臣以忠。勸子以孝。勸國以治。勸家以和。弘善示天堂之樂。懲惡顯地獄之苦。及一切因緣果報等。就世俗發明。故曰俗諦也。然二諦皆云真理者。謂真諦當體即真。俗諦即事而真。二皆不失其至理也。二障。即煩惱障所知障。煩惱能障好事亦名事障。所知是所證之理非障。因於所知理上執著為障。却能障理亦名理障。障者謂遮蔽義。真智不能透脫。從用得名。菩薩以慧度辯才。示其體相。令人斷之也。五明者。有五種。事理透徹無礙。故曰五明。一聲明。聲即聲教。明謂明了。即世間文章算數。建立之法。皆悉明了通達故。二因明。因即萬法生起之本。謂世間種種言論。及圖書印璽。四大五行。萬法之因。悉皆明了故。三醫方明。即醫治之方法也。謂世間種種病患。或癲癎蠱毒。四大不調。鬼神呪詛。寒熱諸病。皆悉明了故。四工巧明。即工業巧妙也。謂世間文辭讚咏。乃至營造城邑。農田商賈。種種音樂。卜算天文地理等。皆悉明了故。五內明。內即佛法內教也。謂以持戒治破戒。以禪定治散亂。以智慧治愚癡。乃至種種染淨邪正生死涅槃對治之法。皆悉明了故。與此五法明了無礙。故曰通達五明。說諸法要者。諸法該盡一切世間出世間法。要者妙也。少能攝多之謂。華嚴云。一切唯心造。以智慧辯才。能會萬法皆歸一心。心即諸法之要也。決眾疑者。疑謂猶豫不決。或疑人疑法等。菩薩急中一言。令彼決斷。得成正信也。下文結。以是善能分別因緣故。即得名為般若波羅蜜。梵語般若。此云智慧。波羅蜜准前。

為求半偈。棄捨身命。不憚眾苦。至大菩提。即得成就親近波羅蜜。

為半偈捨全身。如我世尊。因中捨身供羅剎求半偈。而唯知有法。不知有身也。不憚眾苦至大菩提者。亦如世尊。因中作國王。發願勤求無上菩提。擊皷宣令。四方求法。因拜阿私仙人。採果汲水。拾薪設食。乃至以身而為床座。但知有師。不知有。然彼時資以為因。今成佛果。故云至大菩提。一切菩薩須如是行。以親道疎身。近師遠位。故以結名即得成就等。

於大會中。為人說法。於深妙義無所秘惜。能令發起大菩提心。於菩薩行得不退轉。常能觀察我身。蘭若。及菩提心。真實法身。如是四種無有差別。如是如是。觀妙理故。即得名為真實波羅蜜。善男子。是名出家菩薩。成就般若波羅蜜多。

大會中說法。必具無畏辯才也。深妙義者即佛心法。惟證者方知。所謂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本絕思議。故曰妙義。今却為人說者。以理由言彰。借言顯理故。假若畢竟無說。則慧度無用矣。無所下。秘者謂蘊以自知。惜者護之不說。此皆悋法之愆。乃弘法人之大過也。今云無所秘惜者。在初學要因言以見道。故如其所學而誨人。如其所證而證人。有公物之心。無悋法之過也。能令下四句。成利他之功効也。常能下。令觀察日用之工夫也。欲理事融通。結為真實故。我身即觀自身。為能依蘭若之人。又觀蘭若為我身所依之處。此二皆屬事法也。菩提心。為欲證菩提之心即智。乃成佛之因也。真實法身。謂真如法性為身。乃欲證之果也。此二皆約理說。如是四種。即指上身處因果之四法。無有差別者。因妙智觀察。即事而真。融通無二。所謂三界與我同根。萬法與我一體。故曰如是如是。上如是指法辭。下如是印證辭。觀妙下。結上起下之句。即得下。結真實之名。善男下。結般若之總。

△六方便度。

復次善男子。出家菩薩。住空閒處。常能修習方便勝智波羅蜜多。以他心智。能了有情意樂煩惱。心行差別。應病與藥。悉令除差。自在遊戲。神通三昧。發大悲願。成熟眾生。諸佛之法無不通達。以是因緣。即得名為方便善巧波羅蜜多。

方便者。方者法也。便者利也。菩薩用勝智觀機。以善巧之方。便於利物。亦古佛之舊方。學而行之。故云修習。念念觀察度生之事。而不休息。故云常能。由此自他俱達彼岸。故云波羅蜜多。他心智者。即他人之心念菩薩以智通之。皆能曉解。故云能了有情等。有情者。即一切眾生通稱。以有情識。故依妄識為名也。意樂下。意即他人之心念。樂即他心之歡喜。煩惱即心之愁苦。心行差別。即意路之雜念。此皆約所觀之機言。應病與藥者。病謂眾生之心念。藥謂菩薩之善巧。如多貪眾生令作不淨觀。多嗔眾生令作慈悲觀等。悉令除差者。即修行出苦。如良醫下藥。手到病除。(差字去聲呼病愈也)自在遊戲等。以無私應物。如月落百川曰自在。隨方變現。若風過太虗曰遊戲。皆為奧妙靈通。不離當處。故曰神通。即動而靜故曰三昧。大悲願者方便之本也。成熟眾生悲願之實也。諸佛下二句。法不出權實小大。通達即是究竟明了。以是因緣下承上結名。

為欲饒益諸眾生故。於身命財都不固惜。即得名為親近波羅蜜多。為諸眾生怨親平等。說微妙法。令入佛智。即得名為真實波羅蜜多。善男子。是名出家菩薩。成就方便善巧波羅蜜多。

於身命財都不固惜者。正謂親近於道。尚不知有身命。況財物乎。固謂堅守。惜謂鄙悋。菩薩以大慈悲利生心切。豈肯固守身物。而不為他耶。然世間仁人義士欲成其德者。如荊軻豫讓等。尚不惜身命。況菩薩乎。即得下據德結名。故云親近等。怨親平等者。正是菩薩大忘人事處。以觀佛性平等。豈得怨者疎而親者益乎。說微妙法者大乘教也。令入佛智者大乘果也。以稱真實之行。故結真實之名。善男下總結。

△七願度。

復次善男子。出家菩薩入於山林。為諸眾生常能修習願波羅蜜。心恒觀察諸法真性。非有非空。中道妙理。於世俗事悉能辯了。為化有情恒修慈悲。以是因緣。即得名為願波羅蜜。

願者心之所尚。即自他兩利之志向也。心恒下二句。諸法不出十八界。及一切染淨因果等。真性即諸法真實體性。在有情謂佛性。無情謂法性。此為所觀之境也。非有下正明真性之義。謂諸法真實之性。視之無形故非有。隨感則應故非空。有即俗諦。空即真諦。然既云非有非空。則空有不纏。真俗不覊。名為中道。妙理二字。即不纏不覊中道義也。以上皆約觀理說。於世俗下皆約觀事說。俗事即一切善惡邪正差別緣起。菩薩用智辯明。無不了然。此乃菩薩二利之本也。為化有情下。即利他之願也。葢人無慈悲必不能利他。以是下結名(問。慈悲云何為修。答。以念念不忘度生之事。即修也)

以四弘願攝受眾生。乃至捨身不壞悲願。即得名為親近波羅蜜。說微妙法。辯才無礙。若有聽聞畢竟不退。即得名為真實波羅蜜。善男子。是名出家菩薩成就願波羅蜜多。

四弘願。即眾生無邊誓願度。至佛道無上誓願我。乃至下謂身命不顧。悲願不捨。結為親近者。悲願之實也。說微下二句。謂法不在深玄為妙。貴乎合機。所謂即實而權為妙。權不失實為微妙。判決真偽曰辨。用能合理曰才。以明辯才華權實自在。故曰無礙。若有聽聞下。明眾生得益也。然既云不退。足見妙法之真。辯才之實也。結名為真實彼岸者。亦據實立名也。善男子下總結願名。

△八力度。

復次善男子。出家菩薩住阿蘭若。以正智力。善了有情心行黑白。能為眾生說相應法。令入大乘甚深妙義。即能安住究竟涅槃。以是因緣。即得名為力波羅蜜。

力者智之實用也。心行即意識妄念。黑白謂善惡之別稱。葢白為善念。黑為惡念。能為下。謂教與機投曰相應法。如眾生心念黑業。為說地獄三途果報不失。如心念白業。則說戒善因果影響相隨。令入大乘等者。如說世諦語言皆合如來至道。即能安住等者。如說人天小教會歸阿耨菩提。涅槃云究竟者。謂佛果之稱。非死亡之謂也。以善觀心行。說法投機。即智之有力也。故結名曰以是因緣等(涅槃此云圓寂。謂真理。本圓而不缺。妄惑本寂而元無。亦云滅度。謂滅除五住煩惱。度出二種生死)

以正智眼。照見五蘊空寂之理。能捨身命利眾生故。即得名為親近波羅蜜。以妙智力化邪見眾。令斷輪迴生死惡業。趣向常樂究竟涅槃。即得名為真實波羅蜜。善男子。是名出家菩薩。成就力波羅蜜多。

以智為眼。故名智眼。照見二字。即觀照般若也。五蘊不獨一身。該盡色心諸法也。空寂理者有二義。一者緣起性空無物義也。二者即事而真歸如義也。楞嚴云。菩薩於其自住三摩地中。見與見緣並所想相如虗空華。本無所有。即無物義也。又云此見及緣。元是菩提性淨明體。即歸真義也。能捨下。菩薩既以正智能照蘊空。則存泯自由不為物累。以利生為本願。捨身如脫衣。與道相應。故結云親近等。以妙下明利生之實也。妙智即妙觀察智。能觀眾生邪正心行等。復以智力說法教化。令邪見者轉邪。意兼作惡者從善。輪迴生死者。生死約總相說。輪迴約轉變說。謂人中造惡死墮三途。三途報盡。若遇善緣又生人天。如車輪迴轉互有高下。生死為果。惡業為因。令斷者。既聞菩薩教誨。不造生死業因。不受輪迴之果。歸恩於菩薩。故曰令斷。趣向下。謂轉凡成聖也。涅槃為總體。常樂為德相。常謂生死永盡。樂謂眾苦永亡。故云究竟涅槃。即得下。方為智力之真實。故以結名。善男下總結。

九智度。

復次善男子。出家菩薩住阿蘭若。於一切法了知善惡。遠離邪見。攝受正法。不厭生死。不樂涅槃。即得名為智波羅蜜。

智有多種。略言有二。一如理智。二如量智。如理智者。謂以如實之智。徹見實際之理。妙極寂靜。無增無減。是名如實智也。如量智者。謂以究竟通達一切境界。若見眾生乖於理智。則成生死。若見眾生稱於理智。則得涅槃。是名如量智也。今經云。於一切法了知善惡者。即觀察分別不為物瞞也。遠離下正見分明也。以撥無因果斷常謬執。名為邪見。而不為邪惑故曰遠離。以反妄歸真心融萬法名為正法。達法秉持故曰攝受。以上善惡邪正了然。即如量智也。不厭下。謂實際理地生死本空。何厭之有。涅槃本具。何樂之有。所謂涅槃生死等空華。惟一真如。即如理智也。由此智度得達彼岸。故名智波羅蜜。以上雖名智度。且約自利(了知及遠離互有隱顯。然了知即始覺初起照了。不為善惡業轉。故曰了知。遠離即始覺功用。以無間道一念相應。不為邪見所迷。故曰遠離。良以邪見總兼諸惑。善惡亦兼業果。了知則善惡亦兼邪見。遠離則邪見亦兼善惡。了。知則業顯惑隱。遠離則惑顯業隱。二義互兼。乃譯人之巧耳。又攝受正法者。攝謂收攝。受謂容納。即收攝業果等。皆容納於正法。如楞嚴云五陰四科會為妙真如性。皆智之力也)

不愛自身。憐愍眾生。於身命財恒修大捨。即得名為親近波羅蜜。以微妙智。為諸眾生說一乘法。令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是因緣。即得名為真實波羅蜜。善男子。是名出家菩薩。成就智波羅蜜多。

不愛下。謂常人愛身。仁人愍物。庸夫重財。智者重道。今菩薩愍物重道故不愛身。亦復不重財命。是為恒修大捨也。大捨者即冤親平等。捨為人。因親仁重道。故結名親近波羅蜜。以微妙智下。出智之實也。以能達權實一體。故曰微妙。說一乘法者。一佛乘也。為教理二義。令入下。屬行果二義。然非妙智。不能說一乘。非一乘。不能起妙行。非妙行。不能證入菩提妙果。以是下結。謂以是能說一乘令入菩提因緣故。即得名為真實等。善男下。總結成(問。此度。與前慧力二度。其名各異。文義似同。不知何所分別。伏乞教我。答。本為六度。開之為十。應知後五度。皆慧度開出。是以方便。為慧度之權巧。願度為慧之志向。力度。為慧之了達。智度。為慧之究竟。故知開之成五。合之惟慧而。今約開說。大同小異。大同則文義彷彿。小異則未免差殊。且如力度所重者。化邪向正。智度所重者。直說一乘。又力度方照蘊空利物。未顯能所兩忘。智度則不厭生死。不樂涅槃。且令入阿耨菩提。如前慧度圓融互備。無所不通。葢開合之義。學者知。之)

△三隨機廣開八。一重徵八萬四千。

善男子。如是等波羅蜜多。以何義故。說為八萬四千差別。

應知此科。應前蘭若易證菩提科中。佛言菩薩厭離世間住阿蘭若。省用功力。得圓滿八萬四千波羅蜜行。速證菩提。然彼但標定。及釋之截要之談。且說三種十度。至此十度既周。故此重徵曰以何義故說為八萬四千。但彼言行。此言差別。然差別者。即行之差別也。此但徵起。釋在下文。

△二釋明四種差別。

汝等當知。為多貪者。分別演說二千一百波羅蜜多。為多瞋者。分別演說二千一百波羅蜜多。為多癡者。分別演說二千一百波羅蜜多。為等分者。分別演說二千一百波羅蜜多。

貪謂希望無厭。多謂欲境非一。如財色名食睡。色聲香味觸。一切可欲。觸處皆貪故云多。貪為一切眾生通病也。分別演說等者。為對治之法。良以如來說法。如良醫治病。對症之藥。一劑而痊。眾生貪病有多種。故說二千一百以投其病治之也(二千一百等。如賢劫經云。菩薩修習行法。自第一光耀。乃至分舍利。凡三百五十度無極法門。各有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之六度法。共成二千一百度無極。言度無極者。謂事理行滿。度生死流。登涅槃岸。無有窮極也)以上貪既如是。瞋癡等分亦然。等分者。即非貪非瞋非癡時。平懷無念為等分。連上瞋癡各具二千一百。皆言波羅蜜多者。如度貪欲者。以生死為此岸。解脫為彼岸。以二千一百法門為般筏。貪欲如大河。所謂乘二千一百法門之舟船。離生死此岸。度貪欲大河。到解脫彼岸。其瞋癡等分。例此可知。

△三結成根本轉倍。

善男子。於如是等二千一百波羅蜜多。以為根本。轉增上倍。遂成八萬四千波羅蜜多。

轉增上倍等者。一變為十。遂成二萬一千。多貪多嗔等各具二萬一千。共成八萬四千。

△四結為利他法門。

如是等法皆利他行。

應他之病。故為利他。

△五自利調伏之行。

善男子。若有眾生。其性難調。聞是法。心未調伏。即為宣說八萬四千諸三昧門。如是妙法。皆自利行。

其性下。謂知其本性。難以調伏者。菩薩為彼說八萬四千波羅蜜法。令其調伏。聞是下。謂彼眾生雖聞未信。其性未調。其心未伏。即是教不投機。未免別作一種。即為宣說下。所謂換引不換藥。務令彼服。故換轉名目。曰三昧門。三昧云正受。以八萬四千各有當然之理。即是正受。以善合其機。即為妙法。下二句結。皆自利者。不以說法者結名。以受法者結。既能調伏其心。是為彼人之自利也。

△六利他調伏之行。

若有眾生。其性難調。聞是法。心未調伏。即為宣說八萬四千陀羅尼門。如是妙法。皆利他行。

是法指前八萬四千三昧門。再不投機者。又作蜜語陀羅尼說。然有多字一字無字之別。無字者即向上心法。而不容言說。惟證乃知。一字等者。神呪也。如唵字。吽字。為一字陀羅尼。其神妙功効不可思議。多字者。廣如楞嚴尊勝等。次如消灾吉祥等。葢陀羅尼此云總持。謂總一切法持無量義。神呪之名。應眾生病。亦有八萬四千。乃諸佛密意。發彼神識。令彼心通法徧。務令受教。是為妙法利他之行也。門有通意。謂從法入道。如從門入宅(如來說法不出顯密兩種。顯如諸教。密即總持。因機有差別。故法有種種。然教從三慧而入。呪從持誦而靈。及至明心契道。等無差別。所謂歸源性無二。方便有多門。此之謂歟)

△七自敘調伏眾生。

善男子。我為調伏一切有情。說如是法。及以無數善巧方便。現種種相。教化眾生。善男子。以是義故。一切人天。普稱如來名為導師。

我為下明利他之行也。如良御之調馬。亦如巧梓之用木。調謂理其三業。伏謂治其性情。佛為能調伏之師。有情為所調伏之機。說如是法者。即上八萬四千波羅蜜。及三昧門。皆為顯說圓通。八萬四千陀羅尼門。皆為密說圓通。及以無數善巧方便者。又不止八萬四千。充之為無量法門。皆為投機之法。葢不出四悉檀也。法華云。種種因緣。種種譬喻。廣演言教。無數方便。引導眾生。令離諸著。即此謂也。現種種相者。即應天同天。應人同人等。總謂隨類現身。應機說法。皆為教化眾生。善男子下結佛為師。以是一句承上現身說法。種種利益。能感人心。故一切人天。普稱如來名為導師。謂能引導之師也。

△八現未修習除障。

善男子。未來現在諸佛世尊。悉皆修習八萬四千波羅蜜門。八萬四千諸三昧門。八萬四千陀羅尼門。永斷八萬四千微煩惱障。八萬四千微所知障。

未來下會三世一致。諸佛道同。悉皆下。其名數法門皆同前說。永斷下。微煩惱障有八萬四千者。以十使煩惱為根本。隨一使為頭。九使為助。遂成一百。約三世各有一百。共成三百。而現在一百時促不論相助。於過去未來二世二百又各各一一使為頭。九使為助。共成二千。合前現世一百。共成二千一百。又約多貪多瞋多癡等分四種眾生。各有二千一百。共成八千四百。又約四大六衰各有八千四百。總成八萬四千。煩惱頭數甚多。故名微細煩惱障。然所知亦應其數者。如斷一分煩惱。證一分真理。於所證理上。知有所證。故名所知。執著不忘故以為障。隨彼煩惱。故亦有其數也(四大。即地水火風。六衰。即色聲香味觸法。能引識緣慮。衰損善法也)

△四總結證果。

皆詣蘭若菩提樹下。坐金剛座。入金剛定。降伏一切天魔怨。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指未來現在諸佛。既能修習種種法門。能斷種種煩惱。臨證果時皆詣阿蘭若法菩提場中。樹王之下。金剛座上。(樹言菩提者。樹非菩提也。因在樹下成菩提道。樹以道彰。故名菩提。座言金剛者。亦座非金剛。以金剛喻道。佛所證道。其體最堅。如金剛體物不能壞。用能破惑。如金剛之利能破萬物。定亦名金剛者。佛所入定。一切天魔外道皆不能破。如金剛之堅。能降天魔。能制外道。亦如金剛之利也)降伏一切下。謂佛佛成道時。震動魔宮。故羣魔競來種種威嚇。欲破佛定。故名魔怨。佛以定力。令彼恐怖逃遁而去。故曰降伏等。證得下即究竟成佛也。

△二偈頌重宣二。一標章。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二正頌十一。一洪讚三寶。

超過三界大法王。出現世間化羣品。恒河沙等諸菩薩。入佛甘露智慧門。

初句讚佛。以佛能頓超三界。為大法王。謂應機說法。權實並行。於法自在。故名法王。次句出佛本懷。以佛從法身。垂應化身。曰出現世間。化謂教化。羣品即五乘種性之眾生。然佛之所以出現者。葢為教化也。三句明所被之眾。皆是大機。故名菩薩。以人數之多。故以恒沙稱之也。四句即所成之果。智慧乃般若翻過之言有二。一實相般若。即所證之理。二觀照般若。為能證之智。門為通義。謂由智入理。智為能入。從能入得名。故以智慧為入理之門也。甘露云不死之藥。取喻智慧。一證永證。如飲甘露不死也。本是佛智。今化菩薩亦能入之。故曰入佛等。於中法王佛寶。智慧門法寶。諸菩薩僧寶。即大乘三寶也。

△二彌勒啟問。

歷劫得道慈氏尊。以大悲心而啟問。善哉無垢法王子。智慧能開真佛乘。

歷劫得道者。法華云。過去日月燈明時。為求名菩薩。自彼以來至未來成佛。其所經歷之劫數極多。故言歷劫得道。顯行之深也。慈氏即彌勒之華言。以慈悲為姓故云慈氏。二句頌請問。三句頌佛讚。無垢者謂現居補處之尊。惑盡果圓。寄位等覺。在十地之上故尊。以惑盡故名無垢。佛為法王。彌勒能繼述佛事。故名法王子。智慧二字讚詞。謂智慧者方可為眾請問。真佛乘即一佛乘。圓實教法也。開者啟發也。謂由此一問。佛乃演說。歸功於請者。故讚能開。

△三許說誡聽。

我以師子無畏辯。說大乘中趣覺路。汝等一心善諦聽。轉授未來所應授。十方世界可使空。無令斷盡出世道。

師子獸中王。威伏羣類。哮吼時羣獸潛踪。飛禽墮地。今佛自喻。凡佛到處。諸天拱服。百靈皈依。故喻佛為人中師子也。無畏辯者。以佛具四無所畏。四無礙辯。顯正破邪。天魔腦裂。外道潛踪。喻師子哮吼。故曰無畏。次句以言誨道為說。大乘等為所說。凡一切終實了義通為大乘。此經猶如諸大乘中能趣妙覺之路逕也。妙覺即佛果。此經種種觀法。能趣進妙覺。故名覺路。三句誡聽。四句許說。轉授即傳說。將自所證之道。傳授於人故。未來者指後世學人。所應授者有二義。一者即佛本懷。分當誨人故曰應授。二者即所應授與之人令擇機故。末二句釋應授意。謂世界不可空亦可使之令空。惟出世心地觀法無令斷盡。然無人傳授。佛法則滅。叮嚀囑累。故云無令等。

△四分別品格。

將求解脫出世道。不過三根九品類。上根三品諸蘭若。中下隨緣化世間。所求道果等無差。同說真如佛性海。

將求者指未來求道之人。解脫等即心地觀法也。謂能觀心地故能出世。得大解脫。心地為道。次三句准長行。末二句謂根性雖三等。品雖九種。只因人之利鈍不同。所以分別有差。然所求之道果平等無差。如千逕九逵王城不二故。同說下正釋等義。謂所以等無差別者。以佛於三根九品人中所說者同一真如佛性。如大海無邊容納百流。以眾流入海同一醎味。此經亦爾。能會三根九品同入佛性故。

△五真智利益。

獲無漏真大士。隨宜應現濟羣生。開示有空不二門。自利利他無間斷。

初句頌彌勒等。既有請益之心。必有流通之志。故以真大士讚之。獲無漏者。讚自成之道。永無墜落故。次句利他。出真大士義。隨宜者順機相應故。應現者隨感現身故。如觀音三十二應等。以九法界聖凡皆有所求之法。亦有各品之障。或冥感。或顯求。冥應則救苦。顯應則說法。故曰濟羣生。開示下廣上顯濟也。或分釋。或合解。分者如阿含四有。因果條然。般若入空泯相除執。合解者空即有。隨緣義也。有即空。不變義也。空有不著不二門也。第四句結二利之德。以傳佛心印。相續無窮。故無間斷。

△六未得應修。

未得無漏諸佛子。應正勤修三種學。善根迴向施眾生。一心專念佛菩薩。

佛子即發大心之凡夫也。既云未得無漏正在有漏。所以次句勸修。理當曰應。合道曰正。精進曰勤。調理曰修。三種學者。指前即三根。指後即三度。第三句謂不唯自修。更兼迴向。謂迴所得。向於眾生。願一切眾生同得勝益。即施與也。一心下恐道力未堅。對境而墜。須專住一心。求佛菩薩神力加護故。

△七發願常親。

願我常覩佛菩薩。無邊莊嚴功德身。若使恒聞法雨音。普得同霑心不退。以身常處於地獄。非不親近大慈尊。以身常處於輪迴。非不親聞微妙法。以是因緣諸佛子。繫心常念天人師。

無著十八住。有不離佛世時住。亦有願佛教授住。然佛菩薩為聖師攝授。豈不發願常親乎。次句讚佛菩薩相好。如華嚴如來十身相海。皆因中無邊功德莊嚴成就。若使下二句。既願常覩佛身。豈不恒聞法雨。以如來一音說出隨類各解。故曰普得同霑。然法言雨者。比如上天落普雨時。一切草木皆得生長滋茂。終至華果敷實。比人聞佛法能令道心不退。終至阿耨菩提。以身下四句。更發深願。謂寧可我身常處地獄。然地獄為極苦之處。豈可處之。乃虗設之辭。只願常近慈尊之願也。非不親近者。反顯辭。正謂常親也。輪迴即生死。謂寧受生死不捨聞法。末二句總結常親。以是常願覩佛聞法因緣之佛子。定要繫心常念。不可暫忘。天人師亦佛。所謂克誠而感。必欲隨感而應。如月映川。

八廣頌諸度八。一頌檀度。

若有佛子修聖道。發起無上菩提心。厭世住於蘭若中。亦得名修三種度。每日自食先布施。兼將法寶施眾生。三輪清淨是檀那。以此修因德圓滿。當知證獲波羅蜜。唯由心淨不由財。若有染心施珍財。不如淨心施少分。財施即得名檀度。此波羅蜜非二三。

前四句易明。三種度。即前檀度親近真實三種波羅蜜。亦得二字。是例長行之辭。每日下正明檀度。頌前乞食少分施餓眾生等。以沙門不存財。此即財施也。兼將下法施也。三輪下無相施也。即自身與物並受施之人名三輪。清淨指心說。謂不著我相。不著法相。不著受施人相。名為三輪體空。檀那即布施之梵言也。以此修因者。謂乘此檀度為能修之因行。加之三輪清淨之德。檀度始得具足。故曰圓滿。當知二字。警令曉解之辭。以克體入道故曰證獲。得達彼岸故曰波羅蜜。唯由下明布施之實。謂能達彼岸者。雖從布施中得。其所能達者。唯由三輪心淨無相之施方能克證。豈有漏財物能之哉。故不由財。若有下二句。以染淨二心較量其功。染心者希望果報。而所施之珍寶財物盡屬有漏之因。不如下正較量。淨心者不望果報。雖少分之微。而為無漏之施。克證之實。是故染心之施珍寶雖多。有所不及也。財施下會華梵立名。此波下揀後二度。言其是檀度。非第二親近第三真實。故云非二三。此頌長行能得圓滿檀波羅蜜。

能施身命及妻子。如是得名親近度。若有求法善男女。為說一切大乘經。令發無上菩提心。乃名真實波羅蜜。慈悲淨信具慚愧。攝受眾生離於貪。願成如來無上智。財法二施名初度。

初句布施中極盡施也。既不愛身。即親於德而近於道者。故次句立名。若有下二句頌法施之實。男女云善者。情性溫良。為受道之資。法云求者慕道之真。而用心之純也。然既有如是大機。堪為說大乘經。令彼修證。以其人法相宜也。一切者諸大乘之通稱。謂隨機教導。非一槩說與也。令發下正明相宜之效。菩提心言無上者。顯是佛道菩提也。故下句結名真實者。以其不妄曰真。不虗曰實。如此行施方達彼岸也。慈悲下具慚愧德。攝授下明利他行。可謂自生慚愧離貪。亦復令他離貪也。願成下迴向佛道也。財法下結成初度。即檀度也。

△二頌戒度。

堅持菩薩三聚戒。開發菩提離生死。擁護佛法住世間。能悔誤犯真持戒。

三聚者。即大乘攝律儀戒。諸惡莫作。大乘攝善法戒。眾善奉行。大乘利樂有情戒。無生不度。聚者具足也。略則十重四十八輕。廣則三千八萬。至於無量。開發下明持戒之功也。開者退其迷惑。發者引起正智。菩提為智德。離生死即斷德。總上二句因戒成道也。擁護下令法久住也。誤犯者向本無心。事出偶然。過而能悔。即是慚愧。故結名真實持戒者也。凡受戒弟子。以此鑑諸。

△三頌忍度。

伏瞋恚心慈悲觀。當念宿因對怨害。不惜軀命救眾生。是名忍辱波羅蜜。

忍辱能伏自瞋。慈悲能愍他愚。觀謂察其宿因。故曰當念。宿因即前生怨害。今世相對。不免遭辱。彼報宿讐。我當受之也。良以宿因杳冥。愚人莫測。對境互憎。怨害轉深。唯智者不然。凡逆境臨時不動聲色。涵養自如。當念我未負彼。彼來犯我。定非今生。必由前世。所以遭辱不動其念。反責自之非。彼以剛來。我以柔應。彼以辱加。我以笑迎。雖有宿怨。末如我之何也矣。不惜軀命者。承前慈悲為救彼愚之故。眾生即加辱之人。謂彼人若不知慈悲。必欲加害者。為酬宿冤。必不護惜軀命。而反發願救之者。見忍辱之實。慈悲之切也。是名下結成忍度。

△四頌進度。

能行難行不蹔捨。三僧祇劫常增進。不共染污恒鍊心。為度有情求解脫。

難行者苦行也。如投身殞命。為法忘軀。陸沉賤役。身為床座等。葢菩薩為道不知有身。不辭其苦。不厭其勞。故云能行。如是刻刻在念。故云不蹔捨。三僧下不厭時長。轉愈增進也。不共即不同。謂菩薩之精進不與凡夫染著五欲者同。亦不與二乘染著涅槃者同。故恒時修鍊其心者正顯進度也。然鍊者非道家鍊丹之鍊。此乃不著空有。純鍊自心中道了義。為真修鍊者也。為度下顯利他之心盛。必自求解脫。然後令人解脫。似不難矣。乃二利之功。顯真實進度也(問。經中往往言速證。今却又言三祇。未免生疑。答。圓頓之機。念劫圓融。雖歷三祇。猶不離當念。豈可凡情擬度乎)

△五頌禪度。

出入三昧得自在。變化神通遊十方。為斷眾生煩惱因。三摩地門求解脫。

三昧即禪定。自在即安閒。雖言出入無非表定而。然性定不動。實不在出入之間也。應知行住坐臥無非妙定。天眼龍睛覷視不著。始得真實自在也。變化下定中大用也。所謂不離性定現諸威儀。變化如觀音之隨現。神通如淨藏之轉邪。至分形散影。水月化身。不動而昇。不思而徧。十方諸國土無剎不現身。故曰遊十方。為斷下出神通遊戲之故。煩惱言因者。謂煩惱為眾生生死之因。教化門中度生為重。欲令出苦須斷苦因。故曰為斷等。三摩下謂既有利他之心。亦從定中救之令脫也。梵語三摩地。此云等至。謂雙離沉掉曰等。由定達道曰至。亦禪定別稱。以從定入道。又喻為門(三摩一句有兩說。一如註中。但求字改救字說。二以本文有求解脫之求字。似乎在機。謂眾生煩惱即散亂妄想。今欲斷之。雖承菩薩之智通。無非作勝緣。斷之猶須自。非禪定不能解脫。故求之。謂求禪定以脫之也。是知為斷二字。前義為正。求等三字。後義為正)

△六頌慧度。

若欲成就真智慧。親近菩薩及如來。樂聞出世妙理門。修達三明斷二障。

真智即是般若。初句標定。下句正釋。要遇勝師引導故云親近。必欲出世。須假妙法軌持為門。始能入道。必聽師教故曰樂聞。是知修行人得遇真師難。得聞妙法難。不假親近樂聞奚可得乎。然則妙理言門者。以門為成佛之達道。如清涼云。得其門也等諸佛於一朝。失其旨也徒修因於曠劫。果若得門會旨。修達三明。能斷二障。則不難矣(三明謂天眼明。宿命明。漏盡明。二障者。即煩惱障。所知障也)

△七頌方便度。

能知眾生心差別。隨病與藥令服行。慈悲善巧應根宜。方便利生度羣有。

能知者必觀察屬慧。心差別是眾生意念不一。如念何事。思何事。修何事等。乃知機也。隨病下喻應機說法也。病喻眾生惑業。藥喻菩薩法門。服者即是吃藥。行者即是遵行。喻中服藥者病痊。法中能行者障盡。慈悲下釋隨病與藥者即是善巧方便。羣有。即是眾生也。

△八頌智力兼願。

觀一切法真句義。不著中邊離有無。淨智無間會真如。二利均平周法界。智力能了眾生性。為說相應種種法。智力能入眾生心。令斷輪迴生死本。智力能分黑白法。隨應取捨各了知。生死涅槃本平等。成就有情離分別。

初句觀即能觀之智。一切法為所觀之教理。教法為三乘之權。真義會一乘之實。句即名言。屬能詮。真義為句中之旨趣。為所詮。不著下謂會得句中之義。必不著二邊。亦不執中道。離有無三字。釋上不著。以有即常見。無即斷見。釋上邊字也。然既離二邊。中亦不立。是為真智照真理。當體周徧。何論中邊哉。故曰不著等。淨智下成上二句義。智言淨者以無分別為淨。葢能觀不唯句中之義不著中邊。而仍徧觀一切萬有諸法。會融無間。皆為常住真如也。二利者。謂菩薩既會真如自利。復能以此利他。令其皆會真如。方為真實二利。故曰均平。周法界者有兩說。一者由自他既利。皆證周法界之真如。約所證理說。二則菩薩既會此道。便能周徧法界均利眾生。此約處說。智力能了下。明有分別智。能照眾生情性種相體用差別故。為說相應等者。即應以聲聞乘得度者。說應四諦法等。故云種種。入眾生心者。合機曰入。由智力應機說法。能與眾生心念相合故。令斷下。謂既知心念不同。皆是妄想。能招生死。為輪迴本。故為說法令其離妄絕根。故云永斷。能分黑白法者。分謂分別。黑白即善惡二業。而惡業為黑成辦三途。善業為白成辦人天。隨應取捨者擇其可度也。各了知者皆能曉了本末也。生死下二句結智力勝德。謂法性平等本無二體。因眾生橫起無明。轉成業識。然業識之體半真半妄。迷之即有生死。悟之即是涅槃。遂成二法。今以智力照之。法性之中求一涅槃尚不可得。況生死乎。故曰本平等。成就下。謂既云平等實無分別。因有情之妄念自生分別。故菩薩與之說法。令彼離之。即是真覺全體也。佛歸功於菩薩故云成就等。以上智力二度原為一體。開之成二。合之則一。今合之也。然十度缺願者。凡文中有趣向之志。發心度生。皆為願度。隱而不顯者。以佛為法王於法自在故。開合隨便無不可也。以上頌諸度竟。

△九隨機廣開。

如是十種殊勝行。攝入八萬四千中。隨其品類勝法門。乃名菩薩波羅蜜。

初句牒定十種。次句謂略之則為十度。廣之則為八萬四千。今以廣攝略故云攝入等。隨其品類者有兩說。一者如長行。為多貪者分別演說二千一百。後三亦然。則共成八萬四千。皆為對治殊勝法門。二者以眾生品格不同。惑業亦異。如貪重者令行檀度。以布施度慳貪。惡業重者令行戒度。以戒能治惡等。至於八萬四千各隨其類。無非應病之藥。故云勝法門。乃名下結歸彼岸。如其若廣若略。皆令離生死。證涅槃。高登彼岸矣(攝入下一句。解中雖云以廣攝略。其文不順。義亦隱暗。假若以略攝廣。如檀度能攝六。若以廣攝略。向所未聞。縱然強釋。終是不順。若改作能攝八萬四千門。謂以十度能收多門。文義皆順。何也。以長行有八萬四千波羅蜜。頌中無之。葢攝入十度之中也。若不敢違經。仍作以廣攝略亦可。不若顛拈倒用。且作以略攝廣理長。或辯之不當。請高明者另出手眼)

△十自他廣利。

八萬四千三摩地。能滅眾生散亂心。八萬四千總持門。能除惑障銷魔眾。

三摩地即止觀之梵言也。古德謂方便隨緣止。亦禪定之別名也。能滅等者。即三摩之勝用也。散亂心即八萬四千煩惱。三摩治之亦應其數也。總持即前陀羅尼之華言。謂護善遮惡。故名總持。能除惑障。能銷魔眾。以總持神應。故云能除。其八萬四千疊數。同長行解中說。

△十一總結流通。

大聖法王方便力。三種法要化眾生。教網垂於生死海。置彼人天安樂處。

十界獨尊為大聖。權實自在為法王。雖皆稱佛。一顯人中之尊。一顯法中之主。方便力指上十度八萬等。皆是善巧作用。隨機開演。故三種法要正明方便。即上波羅蜜三昧門陀羅尼開合不等。以投機為要。必受教者廣。故曰化眾生。皆方便之力用也。教網者。佛以五乘聖教收羅眾生。故九界聖凡不出如來範圍之內。故以網喻。垂於下。以上施下曰垂。凡佛用處皆為垂示。以眾生生死深遠猶如大海。佛於生死海中說法度生。如大海中散網取魚也。置彼下。置謂安置。人天等五字作三解。人天為三界內善道。雖未離生死。現不墮三塗重苦。且令善根不退。然後再將人天善道受化眾生安置於安樂之處。葢安樂處即界外涅槃。再次究竟至於無上菩提。方為大安樂處也。應知化眾生三字則通。謂通於九界聖凡。以佛較之皆曰眾生。故人天二字則拘。但拘於人天兩道故。總言界內有分段生死。界外有變易生死。是以現身三土。(謂他受用土。方便有餘土。凡聖同居土)法用四悉。(即四悉檀。謂悉者徧也。檀者施也。佛以四法。徧施有情。一世間悉檀。歡喜益。二為人悉檀。生善益三對治悉檀。破惡益。四第一義悉檀。入理益)或用三昧門之顯說。或用陀羅尼之密義。以此顯密圓通。究竟皆達彼岸矣。

△三聞品獲益。

爾時世尊說是法時。八萬四千忉利天子。斷諸界障。證歡喜地。無數百千六欲天子。悟無生忍。得陀羅尼。十六大國王。得聞持陀羅尼。無量四眾。聞菩薩行。或得不退地。或得三昧門。或得陀羅尼。或得大神通。或有菩薩證得三地。乃至十地。踊躍歡喜。無量百千諸人天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復退轉。八千人天。遠塵離垢得法眼淨。

諸界障者即異生性障也。自三賢加行之內凡。始入初地。斷異生性障。證徧滿真如。得大歡喜。從得道時立名曰歡喜地。悟無生忍者。或云初住得大總持。無生無滅。忍可於心。以下隨機各解。證入不同。皆如本文。遠塵離垢等。亦准前解。以上正釋疑竟。

△二再答轉問二。一品題。

功德莊嚴品第九

佛答彌勒所問。廣明四德。莊嚴自身。故立品名。

二經文四。一彌勒示問三。一述承佛語。

爾時彌勒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住阿蘭若。功德成就。當得作佛。

此出佛言。為生疑之本。彌勒述之。下申疑問。

△二徵起疑問。

菩薩云何修諸功德。而能住是阿蘭若中。

云何二字為疑問辭。此中諸字有二義。一諸者多也。因前文佛說三種法要。開之各有八萬四千。皆為勝功德故。意謂蘭若中人道力未充。功行未備。云何能行八萬四千差別法門。此解。承前疑之故問也。二者不承前。但不知而問。謂佛說功德成就當得作佛。不知云何修諸功德。此說諸字輕。但作助語辭。即如修何等功德。方能住是蘭若當得成佛。前後照應二義皆通。據佛答處。後義為正。

△三哀請求示。

惟願世尊。為我解說。

△二如來開示四。一總答一德堪住。

爾時佛告彌勒菩薩摩訶薩言。汝善男子當修學者。但有一德。是人應住阿蘭若處求無上道。

總答標住。

△二徵釋一德源委。

云何為一。謂觀一切煩惱根源即是自心。了達此法。堪能住止阿蘭若處。

觀者為究察之智。一切下所察之惑。煩惱總為五住地。(即見一切住地。欲界住地。色界住地。無色界住地。無明住地)開之則為八萬四千。根源即是自心者覿面指出也。心有二種。一真心。即常住妙明不動周圓妙真如性。為生佛共具之體也。然既曰真心。而却為煩惱本者。以其倐然不覺。妄依真起。種種煩惱依之而生。若離真心煩惱何有。如塵依鏡起。離鏡無塵故。二者妄心。然妄亦有二。一即阿賴耶識。為諸識根本。其體半真半妄。半真即是真如。半妄即是無明。謂依賴耶轉生二分。一轉相見分。二現相相分。連上賴耶為無明三細。因見分帶出相分境。而相分遂能顯現。見分不覺自心所現。將謂心外實有。反生取著。遂有能所激動心海。則諸識浪起。轉生六粗。(一智相。為法執俱生。二相續相。即法執分別。三執取相。即我執俱生。四計名字相。即我執分別。五起業相。即造作有漏諸業。六業繫苦相。即是六道果報)楞伽云。藏識海常住。境界風所動。種種諸識浪。騰躍而轉生。由是一切煩惱皆從此起。故為煩惱根源也。二即第六意識。見思諸惑皆因此生。故知真妄二心皆為煩惱根源也。了達此法者。以返妄歸真之智為能了達。此法即指自心為所了達。如大智慧人。照了妄惑本空。意識轉為妙觀察智。賴耶轉成大圓鏡智。復乎本真。當體是佛。堪能下。謂若有如是等機。堪能不負住阿蘭若。何必備修諸度。所謂識得一。則萬事畢矣(問。法相宗中說。轉八識相應心品。成鏡智。轉第六識相應心品。成妙觀察智。識體但能轉染成淨。此解但云轉識成智。不亦違乎。答。相宗貴乎分別。性宗貴在融通。便云轉識成智有何不可。古德亦有此說。勿得以相難性。達義可也。若謂必定分別纔是。佛說三界唯心。且道一心之外諸識諸品在甚麼處)

△三再徵法喻反釋。

所以者何。譬如狂犬。被人驅打。但逐瓦石。不逐於人。未來世中。住阿蘭若。新發心者。亦復如是。若見色聲香味觸法。其心染著。是人不知煩惱根本。不因五境從自心生。即此名為。未能善住。阿蘭若處。

狂犬逐石。人所共知此為喻未來下法合。新發心者。即舉心住靜修行常人。言未來者。在如來滅後末法之中也。亦復如是者。總例前喻。若見下。根能對境。正合逐石。其心染著者。如眼對色。引起眼識及同時意識。遂分別諸色。耳對聲時。引起耳識。及同時意識。流逸奔聲。餘四亦然。以逐境攀緣。與夫狂犬逐石。等無異也。是人下。釋逐境攀緣意。言其煩惱根本。即是自心。色聲等五境。亦是自心。由不知故。只作心外實有五境。妄生取著。所謂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即此下。謂如是之人。雖有好靜之心。不識其本。名為未能善住者也。應知不因五境之因字不穩。恐是知字之誤。若必作因看。無味之甚也。今作知字為正。言其是人不知煩惱根本。即是自心。此句但斥不識心。亦復不知五境亦是自心。(五境。即色聲香味觸也)不言法塵者。以是五境泄落緣影。不出五境故。而不言五境即是自心。却言從自心生者。謂真心隨緣轉變相分境。然境依心現。全境即心。譬如影依鏡現。全影即鏡。由不知故。所以自心見分。取著自心相分。總不達二皆唯心。只作心外別有。作如是見解故不為善住者也。

△四結前起後廣釋三。一結前。

以是因緣。樂住寂靜。求無上道。

△二開後。五一深究迷倒根本。

一切菩薩摩訶薩等。若五欲境現前之時。觀察自心。應作是念。我從無始。至於今日。輪迴六趣。無有出期。皆自妄心。而生迷倒。於五欲境。貪愛染著。如是菩薩。名為堪住阿蘭若處。

但發菩提心者。皆稱菩薩。言摩訶薩者。謂菩薩中之大菩薩也。此但稱呼而。實指初心者說。非深位者可比。如說大心大量大德大人。皆稱呼也。若五下。是佛教與作觀察法。五欲境。即是五塵。若其色等現前時。必與眼等對。正對之時。猛然觀察自心。應作下。即觀察義。無始下。妄心指業識言。而生迷倒者。即轉生意識分別。以不識自心即迷。心外取法即倒。故於五欲境。貪愛染著者。皆是妄心為根本也。如是下。結名堪住。良以經文必有隱意。意謂既識妄心取著。則不得逐境攀緣。然心不逐境。則心境自空。二執自斷。可為利智之機方可與蘭若相應。故得堪住。假若不出隱意。顯文則缺。與下科相反。思之。

△二是人速證菩提。

若有人問。何等有情。於未來世當得作佛。應指是人。於當來世。出三界苦。破四魔軍。速成菩提。入佛智慧。一切世間。天龍八部。阿蘇羅等。皆應供養。

因上科自識妄心。不逐攀緣。成道有分。恐疑者不決。故言若有人問等。此是佛向彌勒說。假若有人問汝。佛度眾生。皆欲成佛。不知何等有情未來成佛。意在有情類廣。皆有佛性。但不知何類何人。而得成就。此疑者。俗漢大約如此。應指下。亦是佛令彌勒。答彼問者之言。是人者。即前能識妄心之人。於當來世。速成菩提。意在既識妄心。妄心則空。妄心空時。即是真心。不從外得。所以成佛。出三下。敘將成之義。三界苦。即生死。四魔軍。即煩惱魔。五陰魔。死魔。天魔。謂佛佛成道。必破四魔。如四魔既破。菩提即成。入佛智慧者。入即合也。謂始覺合乎本覺。成究竟覺。為入自心佛之智慧還成自心之本佛也。一切下。出應供德。謂既能成佛。為世出世間之福田。則一切世間等。皆應供養。以上因識自心。當得成佛。以見住蘭若之功効如此。非惑世偷安假名者可比。

△三勸人供養獲福。

若善男子。及善女人。以清淨心。供養如是住阿蘭若真善佛子。所獲福德。無量無邊。

佛為成之佛。住蘭若識自心者。即當來之佛。為一切眾生之福田。天龍尚應供養。何況於人。故勸供養。獲福無量。

△四例出供母功德。

若復有人。以眾珍寶。供養悲母。所獲功德。亦無差別。

偶爾引例供母功德者。應知世尊。為報四恩故廣說悲母恩重。自彼來。經歷文長。恐人忽略。對此較功。忽然一提。警策於人。身從母有。德從母教。應知悲母。即堂上活佛。父亦如是。子能以珍寶供養。所獲功德。與供佛者無異。所謂在家孝父母。何必遠燒香。

△五徵釋當證菩提。

何以故。是人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轉正法輪。度人天眾。紹三寶種使不斷絕。當為眾生作歸依故。

此科應移於供養父母一科以前。續文曰。供養如是住阿蘭若真善佛子。所獲福德。無量無邊。遂接何以故。是人當得等。徵曰。彼住蘭若之人。雖識自心。無非自利。而能供養者。獲福至於無量無邊者。是何以故。是人下釋。以是人既識自心。則當得阿耨菩提。即未來諸佛一數。其有供養。即是供佛。所以福勝也。將供母一科。移於此後。其文則順。其義亦當。假若不然。在家父母。雖有慈悲。無非恩愛。且不出生死。何至菩提。多是翻譯之後。謄錄者。將徵釋一科遺漏。錯補於供母之後。請具眼者看。

△三廣釋二。一非機莫住三。一邪見貪財莫住。

復次善男子。有二種法繫縛行者。令不堪任。住阿蘭若。一者愛樂斷見邪法。二者愛樂財寶樂具。

有二下標住。一者下。釋愛樂。即邪種之所欲。斷見即撥無因果。邪法。即事火崇水等。良以二見之種子既存於心。二見之現行必發於外。然既曰斷邪。總該五利。即是見惑。二者下即五鈍之貪。然愛樂即貪。義兼五鈍。即是思惑。總言見思之惑。如蠶作繭。自纏自縛。故曰繫縛等。此心不忘。此行常作。縱住蘭若。枉然無益矣。故曰令不堪任住等。應知令字。似佛說與彌勒。凡遇此等。令彼莫住。

△二憍慢惡法莫住。

又善男子。有二種人。不堪居住阿蘭若處。一者具足憍慢。二者惡大乘法。

陵他曰慢。自貴謂憍。憍則不欲苦行。慢則眇視正修。慢能障道。縱住無益。故云不堪。大乘法寶。一言之下。心地開通。立證菩提。求之猶恐不得。惡之必招重苦。然既惡必謗。三途業因。求人身猶恐不得。居蘭若何益。故曰不堪居住。

△三邪見破戒莫住。

又善男子。有二種人。不應居住阿蘭若處。一者邪見。不信佛語。二者身自破戒。策役持戒。如是等人。不應居住阿蘭若處求無上道。

初四句標。一者下釋。如是下結。良以士農工商。皆從其教。信而能行。必克其志。況佛弟子乎。不信佛語。反成邪見。外道同宗。住之何益。二者謂三學戒為根本。持之能生定慧。菩提可期。破之失其根本。徒勞無益。策役下。謂自既破戒。猶不知慚愧。反以驅策役使持戒之人。譬如罪人。欲使官長。真為可笑。不惟無慚。且更加憍傲矣。故下結云。如是等。以其二皆失本。不應居住。然住且不許。況求道乎。嗚呼。凡弘法沙門。理宜自鑑。

△二正機當住二。初四德當住十一。一總持等四德。

復次善男子。具四種德。應當安住阿蘭若處。云何為四。一者名聞總持不忘。二者分明能解妙義。三者正念常不放逸。四者隨順如教而行。善男子。若有佛子。成就如是四種勝德。應當安住阿蘭若處。修菩薩行。求無上道。

復次下標。云何等徵。一者下釋。善男下結。名聞者。名謂名相。如性相五陰六入等。聞即三慧之首。如耳根發識。覽佛教義。持而不忘。即是總持。屬聞慧。能解妙義。即思慧。如聞必參。究其落處。豁然貫通。會得聞中旨趣。是為能解妙義。正念者。即菩提心。念念不忘真如法故。不放逸即是正念。百法云。精進三根。(即無貪。無嗔。無痴)於所修斷。防修為性。對治放逸。成滿一切世出世善事為業。(防修者。於所斷惡。防令不起。於所修善。修令增長)隨順者。隨即不違。順即依從。如佛教導。依而行之。兼上即是修慧。善男子下。總結四種勝德者。即上聞思修三慧。及菩提心。是為成佛之大本。受道之良器。可謂人地相宜。故云應當等。修菩薩行者。且約觀心。良以六度萬行。微細妙門。固有無量。但初心菩薩。焉得廣行。故且專住正念。觀究心地。為能究之智。無上道即所求之果。葢用智遣識。一念不生。不求而求。求即無求。無上妙道。本是自心。非證言證。證亦無證。非同常人妄心用事。故云勝德。

△二慈悲等四德。

復次善男子。出家菩薩。復有四德。莊嚴自身。住阿蘭若。求佛智慧。云何為四。一者大慈。二者大悲。三者大喜。四者大捨。善男子。如是四法。能生一切福德智慧。利益安樂無量眾生。速證無上大菩提法。

標徵釋結。同前。後皆倣此。慈悲喜捨。即四無量心。純是利他之行。如是下。明因行致福。能生等者。以四心利他為功。能成德。所以一切福智。皆由此生也。利益安樂下。正言利他大益。悲能拔苦。即救人利益。慈能與樂。即安樂利益。喜能說法。即教誡利益。捨能等觀。即普恩利益。速證下結。大菩提法。即智斷二德。

△三頭陀等四德。

復次善男子。出家菩薩。復有四德。持戒清淨。能至菩提。云何為四。一者恒住四無垢性。二者常行十二頭陀。三者遠離在家出家。四者永離謟誑嫉妬。善男子。一切菩薩依此四法。永離生死。得大菩提。

菩提為究竟之果。持戒為萬行之基。戒行清淨。則萬行皆成。以承因得果。故曰能至菩提。四無垢性。即飲食衣服床座醫藥四法。隨分不貪不嗔。為無垢性。以不起貪等。則其性自淨矣。故云無垢。十二頭陀。皆如前解。不可間斷。故云常行。遠離下。即是樂遠離行。在家多染五欲。出家或執小乘。若行遠離行者。不惟離諸五欲。亦復不近小乘。(出家小大二乘通稱。亦有出家外道。此離小外也)謟誑嫉妬者。皆隨煩惱。葢謟者。媚於言。誑者詭詐於行。嫉人之好。妬人之能。一有此心。則不足論矣。故曰永離。善男下結。

復次善男子。出家菩薩。復有四法。永離生死。得大菩提。

此文有標無釋。定譯人遺漏。不勞強釋。

△四持戒等四德。

復次善男子。出家菩薩。復有四法。攝一切善。云何為四。一者淨持禁戒。復有多聞。二者入諸三昧。能具智慧。三者得六神通。兼修種智。四者善巧方便。又不放逸。善男子。如是四法。三世菩薩。共所修學。汝等佛子。亦應修習。疾證廣大無上菩提。

戒言禁者。止持也。持言淨者。潔白也。法華云。清淨持禁戒。猶如護明珠。多聞者。以持戒之人。性不昏濁。故佛法入心。永不忘失。即是多聞。三昧者。定之本體。實無多種。今言諸者。以體從用顯。以用有差別。故立諸名。入者。攝用也。謂攝用歸體。名入諸定。能具智慧者。定之觀照也。然定有智慧。如鏡有光。不為物瞞也。得六神通者。定之大用也。六種准前。種智者。即一切種智。道種智。皆佛智也。兼修者。揀但修也。因上得體發用。雖具六通。若不熏修種智。恐墮小乘。故要兼修也。然二乘之智。但除我執。如來之智。必我法二執兼斷。然後得之。斷即是修。故曰兼修。善巧方便。即隨宜利生。不放逸同前。善男下結。三世共修者。是一切聖人通修之法也。是以非戒不能成定。非定不能發慧。非神通不能大用。非多聞不識權實。非善巧不能應機。以自他二利。因果始終。皆從此得。故云共所修學。汝等下勸修。謂三世菩薩共所修學。汝等佛子豈得不然。故云亦應等。

△五布施等四德。

復次善男子。出家菩薩。具四種法。於菩薩行。得不退轉。云何為四。一者布施。二者愛語。三者利行。四者同事。善男子。如是四行。趣菩提路。利生根本。一切菩薩。皆應修學。

布施等四。皆為攝持眾生之法。乃方便權智。善能攝化有情。使其依附。然後導以大乘正道。維摩經云。先以欲鈎牽。後令入佛智。是也。一布施攝。謂菩薩二種布施。攝眾生故。若眾生樂財。即以財施攝之。樂法即以法施攝之。眾生既蒙二施利益。因是生親愛心。依附受道。得住真理。故名布施攝。愛語者。謂菩薩隨順眾生根性。善言慰喻。則一切眾生。樂聞善言。因是生親愛心。依附受道。得住真理。故名愛語攝。三利行者。謂菩薩起身口意善行利益。一切眾生。因是生親愛心。依附受道。得住真理。故名利行攝。四同事者。謂菩薩以法眼明見眾生根性。隨其所樂。分形示現。同其所作。使其各沾利益。因是生親愛心。依附受道。得住真理。故名同事攝。善男下結。云如是四行。純為利他。故云根本。一切下勸修。

△六觀察等四德。

復次善男子。出家菩薩。復具四德。住於蘭若。持戒清淨。莊嚴自身。云何為四。一者觀察自無本性。伏斷二執。證無我故。二者他身亦無本性。於怨親所。離憎愛故。三者身心快樂。心心所法。無分別故。四者得平等智。生死涅槃無差別故。善男子。如是四法。一切菩薩所應修習。汝等佛子。亦當修習。遠趣無上。正等菩提。

持戒清淨。言莊嚴自身者。以心廣體胖。德現於顏色。復有善神衛護。威儀可觀。為修證之本。所謂德潤身矣。觀察等者。即菩薩所作工夫。自無本性者。應知本性。非佛性為本性。以眾生日用。皆認妄識為本性。當體不實。對境則現。所以佛命觀察。堅者為地。濕潤為水。煖相歸火。動轉歸風。病中不能作主。死來不能自留。本性何在哉。凡妄念起時。作如是觀。則我執自伏。種現自斷矣。(伏者。現行不起。斷者。種子亦滅)身亦無本性者。以例他也。謂我既無我。彼豈彼哉。由是我人四相。頓然皆空。則向之怨者不憎。親者不愛。是為持戒清淨。莊嚴自身也。三者下。謂以上二執既空。身不奔馳。則身自在。心不逐境。則心自在。故云快樂。心。即八識心王。所。即心所。以本性既無。分別何有。則王所諸法。應念化為無上知覺矣。四者下。明轉識成智。得平等智者。以我執既空。第七識不緣第八見分為自內我。則七識當處化為平等性智。下句生死涅槃無差別者。由得此智。則觀生死不異涅槃。如空華即是空性。涅槃不礙生死。如空性即是空華。然華空無二。隨見者之不同。謂病目者見華。好眼者不見。若諸佛分上。求空性不可得。華相安在哉。通為一覺。故無差別。如是四德。自利顯。利他隱。善男下結勸。可知(問。前云速證。又云疾證。此結又云遠趣。後文又云經大刧海。然速疾與遠歷相反。是義云何。答。速疾者。由機利觀妙。不涉紆曲。可一生圓曠劫之果。遠者。正顯所證者高遠。不在下位。非遙遠之謂也。又云經歷劫海者。謂眾生無邊。利他心切。不辭長時。誓欲度之等。所謂先悟毗盧性海。後入普賢行門。雖歷劫海。願力攝持。不覺其為時長也。而念劫圓融。有何相反)

△七度生等四德。

復次善男子。一切菩薩。復有四願。成熟有情。住持三寶。經大劫海。終不退轉。云何為四。一者誓度一切眾生。二者誓斷一切煩惱。三者誓學一切法門。四者誓證一切佛果。善男子。如是四法。大小菩薩。皆應修學。三世菩薩所學處故。

即四弘誓願也。有情即是眾生。以眾生有情識故。依妄識立名也。成熟即是度化。然一切眾生。於五欲每親。淨行疎遠。於生死熟練。於涅槃罔知。今以四願。將欲反之。故云成熟有情。住持者。紹隆不斷義。三寶即佛法僧。寶即重義。以四願中。成佛即住持佛寶。學法即住持法寶。菩薩自身。及所度眾生。即僧寶。經謂經歷。劫海謂時長。不退轉者。誓願所攝。雖歷長時。不覺其長也。誓度眾生者。依苦諦境而發誓也。謂菩薩徧觀六道眾生等類。皆被生死諸苦所逼。故發誓願。欲度脫之。令出三界故。誓斷一切煩惱者。依集諦境而發誓也。謂菩薩諦審煩惱惑業。無量無邊。能招生死苦果。流轉三界。無有窮盡。故發誓願。欲斷除之。亦令眾生皆斷故。誓學一切法門者。依道諦境而發誓也。謂菩薩諦審一切道法。無窮無盡。皆能通至涅槃。自既學。亦令一切眾生共學故。(法門者。即戒定慧等。開之無量。法能軌持。門有通義。謂持諸道法。通入佛位)誓證一切佛果者。依滅諦境而發誓也。謂菩薩諦審菩提之果。最勝無有過上。自成就。普願一切眾生。咸皆成就故。(佛果言一切者。謂菩提涅槃。為一切諸佛共證之果。故云一切佛果)善男下結勸。大小菩薩者。以得道深位地上等覺為大。地前三賢為小。又三賢中入理住行迴向為大。信位及初發心者為小。皆應修學者。正勸。三世所學者。引證。

△八愛樂等四德。

復次善男子。出家菩薩。復有四法。住阿蘭若。持戒清淨。云何為四。一者愛樂空性。空所顯故。二者得無恐怖。證三昧故。三者於諸眾生。起大悲願。四者於二無我。無厭背心。善男子。如是四法。一切菩薩。入聖要門。依此四法。斷二障故。

持戒清淨者。如雜阿毗曇心論。有四種持戒。一希望戒。希即希求。望即期望。謂求生天。及餘善處。堅持禁戒故。二恐怖戒。謂畏墮惡趣。畏惡名稱。堅持禁戒故。三順覺支戒。謂隨順七覺支。莊嚴其心。堅持禁戒故。(七覺支如三藏法數)四清淨戒。謂無漏戒。能離煩惱垢染故。(此即聲聞緣覺。無漏道品。所發之戒也)今云出家菩薩。雖初發心。志同大覺。猶非聲聞緣覺之清淨也。云何下徵。一者下釋。空性即第一義真空實性也。愛樂非情見之愛。為菩提增上之志。謂由有此心。終能克證。故云空所顯故。葢空性人皆本具。世間人為五欲所迷。故不能顯。今則因住蘭若。心地清淨。如雲散空澄。故真空顯現。然真空不動。即是性定。所以戒能生定。斯之謂也。得無下。恐怖有多種。唯二種生死。實為大恐。而三昧亦有多種。唯性定為總體。由持戒清淨。故空性顯現。即是性定。性定之中。無諸生死。故無恐怖。由定所成。故云證三昧故。以上二種。且約自利。於諸眾生。起大悲願者。復能利他。然性定既成。利器備。發大悲願。亦令他成也。二無我者。即人無我法無我。然人法之中。本無有我。但凡夫不了。於無我中。計我極盛。所謂我身我名我衣我物等。於行住坐臥語言之間。乃至我能布施。我能持戒等。因此顛倒。備起一切煩惱生死行業。今菩薩既住蘭若。由戒定發慧。如實照了。五陰之法本空。假名之人何在。故二皆無我也。無厭背心者。揀凡夫及二乘也。謂凡夫迷空著有。二乘厭有著空。凡夫繫生死背涅槃。二乘背生死向涅槃。以二皆各著一邊。不合中道。今菩薩即我無我。即法無我。不厭煩惱。不背生死。理事無礙。空有互融。方是大乘。真二無我。不同凡夫聲聞。有厭背心。善男下結成聖要。言入聖要門者。謂厭有著空。非為聖要。無厭無背。真為要門。依此下結。斷二障者。以空所顯故。則煩惱障斷。大悲無厭。則所知障斷。(聲聞人觀法無我者。觀色等五陰之法。內無主宰即法中無我。非同菩薩五陰亦空。當體實相)

△九捨見等四德。

復次善男子。出家菩薩。復有四法。住阿蘭若。善持禁戒。莊嚴其身。云何為四。一者永捨我見。二者捨我所見。三者離斷常見。四者深能悟解十二因緣。善男子。如是四法。能除毀禁。守護淨戒。莊嚴其身。

我見即我執分別。我所見即法執分別。因二見不忘。永沉生死。今菩薩住阿蘭若。不於身中分別有我。亦不於身外分別我所。我法二執皆空。斷常二見亦滅。深能悟解下。因緣准常。深悟即逆觀窮至無明。能知三世因果。以無明為根本。義含斷無明證真理。如是觀察。是為正見。善男下結除守護。

十觀蘊等四德。

復次善男子。出家菩薩。住阿蘭若。又觀四法。能護禁戒。妙行增修。趣求佛智。云何為四。一者觀察五蘊生滅。二者觀十二處如空聚落。三者觀十八界性同法界。四者於俗諦法無捨無著。善男子。如是四法。一切菩薩所應修學。是故佛子住阿蘭若。一心修習。求無上道。

凡夫五蘊。念念生滅。所謂爪生髮長。氣銷容皺。一剎那間。九百生滅。菩薩如是觀察。知身無常。二者下。觀察根塵十二處。皆因緣和合則生。因緣別離則滅。於中無我。亦無我所。當體全空。如空聚落者。謂落聚中無人故空。喻根塵中無我也。以上二種。皆空觀也。三者下。即融根塵識三。皆歸一真法界。中道純真。中道觀也。四者下。假觀也。以不離俗諦假相。故曰無捨。以雖在俗諦。居塵不染。亦不忘真。故云無著。即假成真。亦中道觀也。善男下結勸。

十一成就等四德。

復次善男子。出家菩薩住阿蘭若。具足四種持戒清淨。莊嚴自身。云何為四。一者成就不見身觀。二者成就不見語觀。三者成就不見意觀。四者遠離六十二見。善能成就一切智觀。善男子。若有佛子。成就如是四種清淨。現身證獲正性離生。乃至速證無上菩提。以是因緣。汝等佛子。觀如是等四種法門。斷四惡道。證四涅槃。盡未來際。度諸有情。令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前三種因戒能生定。定中觀察。自身口意三業。皆因緣成就。以緣生無自性故。皆不可得。然不見三業。惟證一真也。六十二見。總屬見惑。邪見為本。遠離者。謂定中觀察。見依身有。而自三業尚空。既無所依。諸見何在。自然氷釋矣。善能成就下。謂邪見既空。正智自現矣。言一切智者。由證此智。觀一切法。皆是真如。即是正智。善男下。結證勸修。現身下。以其一切邪見既空。則正性現身親證矣。離生即再不受生。親獲法身故。乃至者超略辭。必有經歷位次。又言速證菩提者。謂雖歷諸位。而不住著。如鳥上山。一飛到頂。故云速證。即是頓成。以是下。承上結勸。四惡道。即三途修羅。四涅槃。即常樂我淨。盡未下。即度生成道。不厭長時。上種種功德莊嚴。皆從清淨持戒中來。故勸。

△二八德當住五。一八種三昧。

復次善男子。出家菩薩。住阿蘭若。具足八種三昧清淨。莊嚴自身。云何為八。一者獨坐蘭若。三昧清淨。二者遠離綺語。三昧清淨。三者遠離五欲。三昧清淨。四者調伏身心。三昧清淨。五者飲食知足。三昧清淨。六者遠離惡求。三昧清淨。七者遠離因聲起愛。三昧清淨。八者為眾說法。不求利養。三昧清淨。善男子。應當修習。速證無上正等菩提。

具足下標。云何下徵。一者下釋。善男下結勸。最初出家。為離塵世。故住蘭若。須獨居宴坐。收視反觀。即是三昧。纖塵不著。即是清淨。然三昧即定。清淨即戒。乃定共戒也。遠離綺語者。即口業四過之一。獨坐為身戒。此為口戒。然口業四過。舉一該四。亦定共口戒。故云三昧清淨。五欲者。即是五塵。遠離者。即眼不觀色。返觀自性。耳不聽聲。返聽自性。乃至身不覺觸。返覺自性。亦為定共。故云三昧清淨。後皆倣此。調伏身心者。如身不違犯。則身調伏。意不妄想。則心調伏等。飲食知足。即四無垢性之一。但能隨分。不涉妄想。當體即戒。遠離惡求者。言不當求而求之。是謂惡求。今定中清淨。惡求永斷。故云遠離。因聲起愛者。謂順意之聲。心生染著是謂起愛。今返聞自性。不為聲轉。故云遠離。為眾說法。不求利養者。即慈悲利物。說而無說。不存影相。即是三昧。尚不知有身。豈復求利。即是清淨。善男下結勸。

△二八種智慧。

復次善男子。出家菩薩。住阿蘭若。復有八種智慧清淨。云何為八。一者五蘊善巧智慧清淨。二者十二處善巧智慧清淨。三者十八界善巧智慧清淨。四者二十二根善巧方便智慧清淨。五者三解脫門方便智慧清淨。六者能滅一切煩惱善巧方便智慧清淨。七者能滅隨煩惱善巧方便智慧清淨。八者能滅六十二見善巧方便智慧清淨。善男子。如是八種智慧清淨。汝等菩薩。當勤修習。速證無上正等菩提。

五蘊。即色(五根六塵)(心法領納前境)(心上浮想)(遷流轉動者)識。(第八了別三類性境)皆名蘊者。謂此五種。覆藏佛性。從用得名。良以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總為色心二法。於此三科。開合隨機有三。一為愚於心而不愚於色者。故合色開心說為五蘊。(合色者。將五根六塵。合為一色蘊故。開心者。將一心法。開為受想行識故)又為愚於色而不愚於心者。故合心開色。說為十二處。(合心者。將受想行識。合為一意根。開色者。將一色法。分成五根六塵故)為色心俱愚者。將色心俱開。說十八界(開心者。將一心分為六識意根。開色者。將一色法分為五根六塵)。皆言善巧智慧清淨者。智慧乃自心之靈用也。以未住蘭若時。逐妄迷真。混濁不淨。反墮為妄想分別。今既住蘭若。離諸塵穢。妄想化為智慧。分別即成善巧。然善巧即是權智。到此不唯自利。亦復度生。謂應時接物。方便隨機。不乖於理。猶合於事。如幻人用事。了無情謂。心法俱空。是謂智慧清淨也。二十二根者。即二十二法。五徧行。(謂觸。作意。受。想。思)五別境。(即欲。勝解。念。定。慧)善法十一。(即信。精進。慚。愧。無貪。無嗔。無癡。輕安。不放逸。行。捨。及不害也)意識一。(謂同時心王也)此二十二法。言根者。以隨戒故。戒為入聖之根本。故凡心王用事。此二十一種。皆能隨佐。諸惡不作。眾善奉行。是謂善巧方便。於所用事。心無染著。是謂智慧清淨也。三解脫門。(即空。無相。無作)准前所解。一切煩惱者。不出見思二惑。及根本無明。亦言善巧方便者。謂貪起時。以喜捨對治。嗔起時。以歡喜對治。雖癡為迷惑。亦時時進學。久而生慧。可以對治。慢心動時。以恭謹對治。疑心動時。以決定信對治。惡見起時。以三世因果。善惡報應以對治。如是對治。則一切煩惱轉為正智。自然洞徹融照。遠離分別。故曰能滅。是為智慧清淨也。隨煩惱有二十。謂小隨十。中隨二。大隨八。隨佐心王故。不違根本故。今亦言能滅善巧方便者。無非以相應法對治。令其消滅故。六十二見。解見前文。總以我見為主。依五陰虗妄分別。更約三世斷常。增滿其數。今依戒生定。依定發慧。能令彼見瓦解氷消。善男下結勸。隨煩惱名義。解見前文。

△三八種神通。

復次善男子。出家菩薩。住阿蘭若。復有八種神通清淨。莊嚴自身。云何為八。一者。於諸色法。得無障礙天眼。善巧方便。神通清淨。二者。於諸聲境。得無障礙天耳。善巧方便。神通清淨。三者。於諸眾生心心所法。得無障礙他心智。善巧方便。神通清淨。四者。憶念過去生處死處。得無障礙宿住智。善巧方便。神通清淨。五者。能往十方無數佛剎。得無障礙神境智。善巧方便。神通清淨。六者。能知眾生漏盡未盡。得無障礙漏盡智。善巧方便。神通清淨。七者。能滅一切煩惱。得無障礙無漏智。善巧方便。神通清淨。八者。現見自身一切善根。迴向眾生。善巧方便。神通清淨。善男子。如是八種神通清淨。十方菩薩。同所修學。汝等菩薩。亦應修習。速證無上正等菩提。

神通者。乃自性本具之妙用也。凡夫為無明障隔。而不能通。今住蘭若。從戒生定。依定發用。靈妙通神。觸處無礙。故曰神通。以神通自在。令法身不孤。是謂莊嚴其身。然神通雖發於定體。實本於蘭若成就。皆蘭若中功德也。一者下。分別八種。一謂天眼通。諸色法是眼根所對之塵。凡一切山河大地。萬象森羅。形顯二種。以凡夫肉眼。對之有礙。故不為通。今菩薩以無漏戒定。發出妙用。雖寄於眼。實稱性之靈照。故能周徧十方。舉目普視。無有障礙。是為天眼。既以戒定發出。即是善巧方便也。又普見無礙即善巧。用是利他即方便。無障無礙。是為神通。如鏡照相。了無沾染。故云清淨。天眼既爾。天耳亦然。但換色為聲。餘皆准前。三他心通。諸眾生該盡含生。凡意舉念。一切善惡。邪正差別。菩薩具通者。皆能知之。心心所法者。雖為諸識通名。今且約六七二識說。以第七執我。第六計度種種分別。心王既爾。心所亦然。以前五第八。皆隨念分別。不計名言。故且不論。今雖言六七。而計度分別。全在第六。言他心智者。即能知他人之心念也。從用得名耳。以戒定發通為善巧。運通利物為方便。能知他心即神通。無障無礙即清淨。四者宿命通。憶念者。即記憶不忘也。過去者。即前生累世也。生處死處者。不出天上人間。四生六道。受命曰生。捨命為死。言宿住智者。能知宿昔住世之智也。得無障礙者。無落陰之迷也。以戒定發通。即善巧方便。能知宿命。即是神通。無落陰之迷。即是清淨。五者神境通。能往下。雖往十方。頃刻而至。義兼供佛度生。復頃刻而還。雲霧不障。山河不隔。皆不可思議。故名神境智。若論神境二字。即是工巧。謂身上出火。身下出水等。十八種皆可不測。依工巧立名。亦名神境通也。以能運神通即善巧。運通利他為方便。巧超思議曰神通。通而不著即清淨。六者漏盡通。謂能知者。即菩薩之智也。眾生漏盡未盡。即所知之境也。凡我執盡為漏盡。我執尚在為未盡。然能知眾生得無障礙者。即菩薩之漏盡智也。以定能發通為善巧。運通利他即方便。能知眾生即神通。不著通相即清淨。七者滅惑通。一切煩惱。不出見思塵沙無明。為所滅之惑。菩薩一念心空。諸惑頓盡。生死頓亡。如明破暗。了罔沉習。故名無漏智。以依定發通。即善巧。運通利化為方便。頓滅煩惱即神通。心空絕跡即清淨。八者迴向通。現見自身者。即自身所得之道也。以無善不作。熏成無漏之種。故名善根。迴向眾生者。菩薩以公物之心。迴他。普欲眾生共得此道。以定能發通即善巧。迴向他即方便。利物不測即神通。心無所著。即清淨。善男下結勸。十方下乃舉他勸修也。影響不乖。故言速證等。

△四八種清淨。

復次善男子。出家菩薩。住阿蘭若。現身獲得八種清淨。云何為八。一者身業清淨二者語業清淨。三者意業清淨。四者正性清淨。五者正念清淨。六者頭陀清淨。七者離謟清淨。八者一念不忘菩提心清淨。善男子。若有佛子。住阿蘭若。具足如是八種清淨。現身成就無邊善根。不復退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自性澄湛曰清。當體潔白曰淨。不出三業。開為八種。一者身業。身者形體也。即父母之所生。四大之所成。世間人有三種惡業。一者殺生。或自殺。或教人殺。或聞殺歡喜。或身雖未動。舉意欲殺。被此殺業。能障善根。混濁自性。不為清淨。菩薩戒如氷霜。內外潔白。一切輕重殺業。一念不生。何況身動。故曰清淨。二者偷盜。凡一切財物資具。不與而取。或強劫。或竊取。能障解脫。混濁自性。故不清淨。菩薩戒體。皎如氷霜。一切輕重盜業。一念不生。是名清淨。三婬業。一切自婬。教他婬。一念不生。何況身犯。亦如氷霜。故云清淨。以上身業三種也。二者語業。凡一切言語之間。有四種過。故不清淨。一妄言。謂見言不見。不見言見等。凡一切語言不實。皆為口過。二者綺語。謂形容妖儀。摸寫婬態。耻他門戶。誣賢善名。浮薄無德。是為口過。三者兩舌。謂向此說彼。向彼說此。纔間君臣。離他骨肉。謟無德。是為口過。四者惡口。不善之言。斥辱良善。暴戾無德。故為口過。世俗之人。非此則彼。混濁自性。能障實語。故不清淨。菩薩正德。於此四種。一念不生。何況口道。故曰清淨。三者意業。亦有三種。謂貪嗔愚癡。種現熏發。障道污性。故不清淨。菩薩貪心。轉為解脫。嗔心轉為忍辱。愚癡化為智慧。三毒種現俱銷。故云清淨。四者正性。即塵中作主。隨流得妙。不為物轉。是謂正性藻雪皎如。故云清淨。五者正念清淨。冥記不忘曰念。以志在於道曰正念。純真不雜曰清淨。六者頭陀。此云抖擻。塵勞頓息。妄念氷釋。故云清淨。七者離謟。語言稱性。正大無私。謟媚既離。故云清淨。八者一念不忘菩提者。謂正念真如。頭頭合道。則無往而非淨也。善男下結成善根。不退菩提。

△五八種多聞。

復次善男子。出家菩薩。復有八種。多聞清淨。莊嚴自身。云何為八。一者。尊敬和上阿闍黎。多聞清淨。二者。遠離憍慢。生謙下心。多聞清淨。三者。精進勇猛。多聞清淨。四者。安住正念。多聞清淨。五者。為求法者。說甚深義。多聞清淨。六者。不愛自護毀他。多聞清淨。七者。常能觀察一切善法。多聞清淨。八者。聽聞正法。如說修行。多聞清淨。善男子。如是八種。多聞清淨。汝等菩薩。皆應修習。速證無上正等菩提。

多聞者。聞多學廣也。然多聞之人。不為邪障。能生正智。性學澄湛。故云清淨。智能證性。學能潤身。即莊嚴自身也。一者下。正顯多聞之德。和尚是梵語翻力生。舍利弗問經云。夫出家者。捨其父母生死之家。入法門中。受微妙法。葢師之力。生長法身。出功德財。養智慧命。故曰力生。從教導弟子邊立名。功莫大焉。又和尚亦翻近誦。以弟子年少。不離於師。常逐常近。受經而誦。故云近誦。從弟邊立名。又云知有罪。知無罪。從究察弟子持犯立名。然和尚既能生長法身。養智慧命。此恩此德。理宜尊敬故。阿闍黎此云軌範。謂軌持弟子。遵行法範故。有五種。恐繁不錄。亦弟子之學。由師軌範所成。故宜尊敬。因有多聞。不乖正理。不違教義。不妄不漏。故云清淨。二陵他自貴為憍慢。無學之人。空負高心。麤鹵無德。多聞之人。平等合道。退敬他。故云謙下。亦為遠離。三精進下。謂多聞之人。以精進則壯其志。以勇猛必成其功。然雖精進。不致奔馳。雖勇猛。不致鹵莽。即多聞清淨也。四安住正念者。謂多聞之人。棲心中道。舉止合宜。不妄不變。故云清淨。五者既為求法者說甚深義。見多聞之實。無悋法之愆。故云清淨。六者謂多聞之人。於自不愛。有過不護。於他不毀。如理而說。如道而行。即為清淨。七者謂多聞之人。常能觀察一切善法。用作軌持。又能範眾。性不違背。是為清淨。八者謂多聞之人。如其所聞。如師所說。如法修行。亦不著相。即為清淨。善男下結勸。以上如來開示竟。

△三滅後功德二。一修習得不退轉。

爾時世尊。說如是等菩薩行。告彌勒菩薩摩訶薩言。善男子。我涅槃後。後五百歲。法欲滅時。無量眾生。厭離世間。渴仰如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入阿蘭若。為無上道。修習如是菩薩願行。於大菩提。得不退轉。

後五百歲等者。乃如來滅後。正法像法將盡。末法中之數年也。謂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今言後五百歲。乃末法一萬年初之五百歲也。彼時之人。無修無證。但以鬪諍。忘失正念之時也。葢謂法有盛衰不同。故分五五百歲也。第一五百年。解脫堅固。解脫即自在之義。謂諸比丘。於正法初五百年。不攻異學。唯務大乘。利益眾生。解脫自在。堅固不變也。第二五百年。禪定堅固。謂諸比丘。於正法後五百年中。厭離生死。求證涅槃。頓息攀緣。深修禪定。堅固不變。第三五百年多聞堅固。謂諸比丘。於像法初五百年中。少持戒律。怠習禪定。唯尚多聞。依語生解。堅固不變。第四五百年。塔寺堅固。謂諸比丘。於像法後五百年中。少習禪定。喜種福田。修理塔寺。堅固不變。第五五百年。鬪諍堅固。謂諸比丘。於末法初五百年中。不修戒律。唯尚鬪諍。增長邪見。堅固不變也。嗚呼。後五百歲。尚在末法之初。且鬪諍堅固。邪見不堪。此五百年後。又不知何等堅固耶。言法欲滅時者。正是鬪諍堅固之時。無量下。謂雖鬪諍堅固。幸有此經。垂世教化。令諸眾生。見聞讀誦。知在家塵世之苦。慕出家蘭若之行。厭離世間。(如前種種譬喻。言在家之苦。故厭欲離)渴仰如來。本經之教。知蘭若清高。修習觀行。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云。大菩提即佛果智德也。得不退轉者。謂有觀行之真修。願力之所攝。蘭若之可依。菩提之所望。種種有據。所以稱懷遂志。增進工夫。故得不退者。賴有此經也。

△二更遇龍華成佛。

如是發心。無量眾生。命終上生覩史天宮。得見汝身。無邊福智之所莊嚴。超越生死。證不退轉。於當來世。大寶龍華菩提樹下。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如是下。即厭世渴仰修習之人。由修習仰慕。不退其心。命終上生。覩史天宮。覩史即兜率之梵語不同耳。得見汝身者。汝指彌勒。亦由行人願力。經力所加。彌勒攝授。故生於彼。無邊福智之所莊嚴者。既生兜率。必在內院。則相好之福。般若之智。未嘗不具足。故曰莊嚴。超越生死者。以外院有生死。內院無生死。故言超越。證不退轉者。前云於大菩提得不退轉。彼約行不退。既到內院。親見彌勒。承其法力功德。得念不退。當八地位。於當來世。大寶龍華等者。當來指彌勒下生成佛之時。在龍華樹下。三會說法。皆得受記得阿耨菩提者。有兩說。或蒙彌勒授與成佛之記。即是得菩提。或此等無量眾生。既厭世渴仰修習之功。得生內院。又蒙授記。因畢。一剎那間。承記獲果。亦不離龍華樹下。隨記而成。所謂功勳積於累世。成道只在剎那間也。

△四聞品獲益。

爾時世尊。說是法時。二萬五千新發意菩薩。於菩提行。將欲退轉。聞如是法。發堅固心。超十信位。至第六位。三萬八千淨行婆羅門。永斷邪見。得大法忍。及陀羅尼。七萬六千人。皆發無等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新發意者。其志未堅。信若鴻毛。忽上忽下。向日雖慕菩提。猶恐不得。將欲小就。故云退轉。今一聞如是心地觀門。隨機修證。皆得菩提。且有內院休息。龍華成佛。遂發堅固信。一信永信。不復疑矣。故能超證至第六位。即等覺也。然信位一。住位二。行位三。向位四。地上五。等覺六也。淨行婆羅門者。華梵並舉也。以梵語婆羅門。華言淨行故。謂在家齋戒清淨。亦能修行。向日或有外道所惑。將有邪見者。今一聞此法。則邪見氷釋。不復更惑。且得大法忍。及陀羅尼。皆屬地上差別功德。無等等者。菩提心可等一切。更無一法可等此心。即最利之根。發心頓證者也。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淺註卷第七


【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21 冊 No. 0367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淺註(第4卷-第8卷)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回上層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