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卷

國家圖書館善本佛典 第55冊
No.8954 儀註備簡 (10卷)
【明 釋大惠撰】
第 9 卷

下一卷
 

第九卷

一塵有大千經卷

輔行云。言微塵有大千經卷者。寶性論云。有神通人見佛法滅。以大千經卷藏一塵中。後有人破塵出卷。華嚴如來性品云。佛子。譬如有一經卷。如大千界所有一切。無不記錄。二千小千須彌山王乃至色欲天宮等大。皆記其事。(文廣)時有一人出興於世。具足天眼見此經卷在一塵內。作是念言。云何經卷在一塵內。而不饒益一切眾生。我勤方便。破塵出卷。彼人即以方便出卷。佛子。如來智慧。具足在於眾生身中。為惑所覆。不見不知。如來天眼觀。言曰。善哉善哉。云何如來在於身中而不覺知。我當教彼覺悟聖道。令離顛倒。見如來性。即時令彼修八聖道。見如來性。

十法成乗十心成就

妙玄云。畧言為十。謂識一念平等具足。不可思議。傷昏沉。慈及一切。又知此心常寂常照。用寂照心破一切法即空即假即中。又識一心諸心若通若塞。能於此心具足道品向菩提路。又解此心正邪之法。又心及凡聖心。又安心不動不墮不退不散。雖識一心無量功德。不生染着。十心成就。

法者謂眾生心

起信論云。摩訶衍者。總有二義。一者法。二者義。所言法者。謂眾生心。是心則攝一切世間出世間法。依於此心顯示摩訶衍義。何以故。是心真如相。即示摩訶衍體。是心生滅因緣相。能示摩訶衍自體相用故。

表法約理

輔行云。今珠義者第一義天天然理體。即勝寶也。性無雜染。名之為淨。無非佛法。故名為妙。在一剎那。故云芥粟。珠中所雨不增人欲。生一切願。從悕須邊。故名為欲。又理為四弘所緣之境。故名悕須。七寶金銀等。寶不出七。故竝舉之。即譬無作道品寶炬陀羅尼也。真寶名琳。似寶名瑯。真似二寶皆生於珠。即正助二門。不出於理。非自性故非內畜。非他性故非外入。既無自他。即無共離。故但兩句。不云三四。從不謀去。有化他用。非縱故。不謀前後。非橫故。不擇多少。任運施為。名為不謀。稱機設逗。名為不擇。雖五味不同。而秘密不定。故縱而不縱。雖諸教不同。而適時增减。故非多非少。若機若應竝非權非實。故云不作粗妙。觸緣斯現。故云稱意豐儉。多名為豐。少名為儉。益物不窮。故降雨穰穰。穰穰。福也。乃至依正。珠亦雨之。非本無今有故不添。非本有今無故不盡。若自若他。皆不出三諦。下之二喻。擬此可知。單銷譬事。意則可見。故直對理以明體用。珠是色法。世福所感。尚能如是。况復心神不思議境。

心佛眾生三無差別

妙玄云。南嶽師舉三種。謂眾生法。佛法。心法。如經。為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若眾生無佛知見。何所論開。當知佛之知見蘊在眾生也。又經。但以父母所生眼。即肉眼。徹見內外彌樓山。即天眼。洞見諸色而無染着。即慧眼。見色無錯謬。即法眼。雖未得無漏。而其眼根清淨若此。一眼具諸眼用。即佛眼。此是今經明眾生法妙之文也。佛法妙者。如經。止止不須說。我法妙難思。佛法不出權實。是法甚深妙。難見難可了。一切眾生類。無能知佛者。即實智妙也。及佛諸餘法。亦無能測者。即佛權智妙也。如是二法。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是名佛法妙。心法妙者。如安樂行中修攝其心。觀一切法不動不退。又一念隨喜等。普賢觀云。我心自空。罪福無主。觀心無心。法不住法。又心純是法。淨名云。觀身實相。觀佛亦然。諸佛解脫。當於眾生心行中求。華嚴云。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破心微塵出大千經卷。是名心法妙也。

三法各有二造

指要舉華嚴心如工畵師等偈。引輔行釋云。心造有二種。一者約理。造即是具。二者約事。即三世變造等。心造既有二造。經以心例於佛。復以佛例於眾生。故云如心佛亦爾。如佛眾生然。是則三法各具二造。方無差別。

能破三諦相着

拾遺記云。非獨空觀於法破相。假中亦能於法破相。何者。以空破相。即真破俗。以假破相。即俗破真。以中破相。雙二邊。此三頓破。名畢竟空。

能立三諦之法

拾遺記云。非獨假觀能立於法。空中二觀亦能立法。何者。以空立法。即俗而真。以假立法。即真而俗。以中立法。雙照二諦。此三頓立。名為妙假。

能妙三諦之法

拾遺記云。非獨中觀於法絕待。空假亦能當處絕待。何者。以空中故。真諦絕待。以假中故。俗諦絕待。以中中故。雙雙照俱待俱絕。此三頓絕。名為圓中。

唯法華別約六時五悔

止觀云。若四種三昧修習方便。通如上說。唯法華別約六時五悔。重作方便。今就五悔明其位次相。先知逆順十心。而繫緣實相。是第一懺。常懺悔。無不懺時。但心理微密。用觀輕微。黑惡覆障卒難開曉。重運身口助發意業。使疾相應。更加五悔耳。輔行釋云。若修四種三昧至重作方便者。明方便來意。四種四昧通用二十五法為通方便。若行法華。別加五悔。不通餘行。故云唯也。若方等中以求夢王為別方便。常行常坐及隨自意。直爾行之。逆順十心。一切通具。

懺悔法

光明句云。懺者。首也。悔者。伏也。如世人得罪於王。伏欵順從。不敢違逆。不逆為伏。順從為首。行人亦爾。伏三寶足下。正順道理。不敢作非。故名懺悔。普賢觀云。端坐念實相。眾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我心自空。罪福無主。是名大懺悔。是名莊嚴懺悔。是名無罪相懺悔。小乗作法者。如毘尼中發露。與學二十僧行摩那埵。或半月作法或對首作法。或責心。但令作法成就。不障僧事。即清淨也。記云。然對治有四法。一治覆藏情過。謂行波利婆沙。此云覆藏。或云別住。謂別住一房。不得與僧同處。設入眾中。不得談論。亦不得答。行此法者。湏滿一百日。不憶元覆藏日數故。乃以百日為限。二治覆藏罪。謂犯覆藏得吉罪。不覆藏。得殘罪。若覆藏者。先懺吉罪。後與別住。三治僧殘情過罪。謂六夜行摩那埵。此云意喜。前雖自意歡喜。亦使眾僧歡喜。由前喜故。與其少日。即六夜也。故名意喜。僧眾歡云。此人改悔成清淨。故云眾僧喜也。四治僧殘謂二十僧中以白四羯磨出罪。然覆藏不經明相。直行摩那埵。然後入眾出罪。或半月作法者。謂行別住時。每至半月說戒。須白眾僧云。我犯僧殘。對首作法者。懺重吉也。責心。懺輕吉也。摩夷論云。故作者。對首一說。誤作者。責心而悔。句云。大乗作法。或八百日。虚空藏塗廁是也。或九十日。般舟是也。或四十九日。大悲懺是也。或二十一日。法華是也。或七日。方等是也。湯等淨身。辛酒禁口。慚愧勤心。旋誦各有遍數等。皆作法懺攝也。取相者。如方等求十二夢王菩薩。或見光。見華。摩頂。虚空藏中唱聲印臂。相起罪滅。雖不正明作法。兼得事用也。無生者。端坐念實相。如日照霜露。觀空緣理。無相最上。雖不正作事相。兼上兩懺也。

後一雖可獨修不進須假前二

要旨云。法雖三種。行在一時。寧可闕於前前。不得於後後。無生最要。取相尚寬。盖妙觀之宗。是大乗之主。滅罪如大地。草木皆枯。顯德如照澄江。森羅盡現。以此理導於事儀。則一禮一旋。罪消塵刼。一燈一水。福等虚空。故口說六根罪時。心存三種懺法。

三懺功能

光明句中。初約性釋。作法懺成。違無作罪滅。而性罪不除。如犯殺生。作法懺成。違無作罪去。而償命猶在。取相懺能滅性罪。性罪去。違無作罪亦去。觀無生懺能滅無明。如覆大地根枝葉等悉盡無餘。記云。無作罪者。昔受佛戒。由作法故。發無作體。若毀犯者。得違逆罪。今由作法。破此罪。言性罪者。即十惡也。不論受與不受。犯之性自是罪。大論云。斬草殺畜二罪同懺。二種違制俱除。而殺畜償命猶存。由以定心想成勝相。熏修力彊。能轉惡業。是故能滅性二罪。如伐下。枝葉。喻性罪。根本。喻無明心也。二約三學釋。又作法滅違戒上罪。取相滅犯定上罪。無生滅犯慧上罪。記云。作法防非。故滅戒罪。取相專意。故滅定罪。無生觀照。故滅慧罪。事非是戒家罪。散亂是定家罪。惑暗是慧家罪。三除三報釋。又作法滅三惡道報障。取相滅人道報障。無生滅三界有漏報障。記云。雖俱報障。而有苦樂。三惡唯苦。違法而得。故作法能除。人道之報半苦半樂。散善所招。故取相能滅。三界天報。望人皆定。無苦唯樂。三漏所感。故無生能滅。別煩惱釋。又作法滅怖畏憂愁之煩惱。亦是破煩惱。取相滅四住之煩惱。無生滅無明之煩惱。記云。怖畏屬思。憂愁屬見。今作法成。位在五品。能伏此惑。指伏為破。取相懺成。在七信位。故滅四住。既見真諦。望中名相。故名取相。無生觀成。位登初住。所除的在根本無明。

五石五芝

光明句記云。五石。謂白瑛。紫瑛。石膏。鍾乳。石脂。五芝。謂五色芝也。

坐法

禪波羅密云。初至繩床。即前安坐處。每令安隱。久久無妨。次當正。若半跏坐。以左置右上。牽來近身。令左指與右齊。右指與左齊。若欲全跏。即上下右[跳-兆+必]置左上。次解寬衣周正。不令坐時脫落。次當安手。以左掌置右手上。重累手相對。頓置左上。牽來近身。當心而安。正身。先當挺動其身并諸支節。作七八反。如似按摩法。勿令手足差異。竟。即正身端直。令脊相對。勿曲勿聳。次正頭。令鼻與臍相對。不偏不邪。不低不昂。平正住。次開口吐胷中穢氣。吐法。開口放氣自恣而出。想身分中百脉不通處。放息隨氣而出盡閉口。鼻中內清氣。如是至三。若身息調和。但一亦足。次當閉口。唇齒纔相拄。舌向上齶。次當閉眼。纔斷外光而。當端身正坐。猶如奠石。無得四支竊爾搔動。是為初入禪定調身之法。舉要言之。不寬不急是身調相。

[打-丁+虎]

輔行云。五扇提羅等者。昔五比丘懶惰懈怠。不修經書。時世榖貴。為人所輕。不供養之。五人議曰。夫人生計。隨其形儀。人命至重。不可守死。各共乞求辦具繩床坐曠野中。掃洒莊嚴。依次而坐。外形似禪。內思邪濁。見者謂聖。因此招供。飽足有餘。有一女人名曰提韋。聞之心喜。莊嚴往詣。禮供請還。五人便許。提韋有十頃園林。流泉浴池。堂舍供養。令住終身。五人又念。夫人生計。種種方宜。求覔財物。雖受施主供給。日富歲貧。迭差一人遊諸聚落。宣告眾人。彼四比丘成阿羅漢。種種稱嘆。諸人聞。賫持供養。如是多年。提韋直心供養福故。經八千刼償其施主。雖復為人。諸根暗鈍。無男女根。名為石女。經爾所刼償施主。佛告匿王。時提韋者今皇后是。五比丘者隨從擔轝五人者是。王曰。何故秪四人耶。佛言。其一人者常在宮中修治厮溷。夫人聞。身毛為竪。夫人師者。使令擔轝如牛馬耶。佛言。此是夫人福德所致。善者受報。惡者受殃。佛解喻。夫人曰。何當罪畢。唯願說之。佛令喚宮中除糞來。湏將至。佛前立。佛言安隱快樂無苦不耶。五人怒曰。佛不知時。晝夜勤苦。鞭打不息。有何樂耶。佛豈不知如此事耶。為更問人。佛言。今身之苦。為比前世苦耶。罪猶未畢。應當懺悔。修善補過。五人聞。忿怒背佛。不聽佛語。佛又化身向其前立。如前慰喻。如是四方四維上下。皆見於佛。稱冤大喚。何見逼耶。佛攝化。告眾人言。夫罪有二種。一者業障。二者報障。提羅具二。故不受化。夫人見。語五人曰。自今後。任意東西。五人曰。我等何愆。而被驅棄。願恕使役。再三不肯。皇后白佛。佛言。時滿當去。故知無德受供。如彼提羅。

十惡

法界次第云。一殺生。斷一切眾生命。故名為殺生。二偷盜。盜取他財物。故名為偷盜。三邪[婬-壬+(工/山)]。於非妻妾而行欲事。故名邪[婬-壬+(工/山)]。四妄語。以言誑他。故名妄語。五兩舌閗搆之言間他。令致得失分。名為兩舌。六惡口。惡言加彼。令他受惱。名為惡口。七語。側語辭。言道理。名為語。八貪欲。引取順情塵境。心無厭足。名為貪欲。九嗔恚。若對違境心生忿怒。名為嗔恚。十邪見。撥正因果。僻信求福。皆名邪見。次此應出四重。五逆。七逆。謗方等經用僧鬘物。作闡提行。十六惡律儀等。諸輕重惡業科目。皆從十惡中離合分別而說者。今欲論諸入道要門具出。

彌勒五悔

彌勒問經。佛告阿難。彌勒往昔不修苦行。但修善巧方便安樂之道。積習無上正等菩提。阿難言。云何名為善巧方便。佛言。彌勒昔行菩薩道時。但晝夜六時勤修五悔。而得菩提。彼經悔文有二十三行。亦無別列五悔辭句。但數數請佛。數數說悔。餘三亦然。如云有罪悉懺悔。是福皆隨喜。我今請諸佛。願成無上智。

天台建立解行

詳解云。定境用觀。一家宗要。必先詳於解行之文。解行詳。境觀明矣。止觀一部。其要在乎解之與行。解則解於諸法本真。行則立行。定境用觀。故十章中。前六章以生妙解。第七方是正修。

了修即性全性起修

不二門云。性雖本爾。藉智起修。由修照性。由性發修。鈔云。性雖具足全體在迷。必藉妙智解了。發起圓修。故云。性雖本爾藉智起修。由此智行方能徹照性德。而此智行復由性德全體而發。若非性發。不能照性。若非徹照。性無由顯。故云由修照性。由性發修。

法藏華嚴皆有別願

輔行云。法藏彌陀因名。於自在王如來所。聞說二百一十億佛剎發願。又觀經云。法藏比丘。為欲攝取諸淨土故。發四十八願。發是願。地為六動。為佛所記大阿彌陀經。為菩薩時發二十四願。云不得是願。終不作佛。願數不同。部異見別。不須和會。華嚴者。新經第十四歷事別願。又如梵網發十大願。十三誓等。

懺悔義廣位位橫論各有三障

光明句云。他師明懺悔位。謂鄙濁凡夫。應須懺悔。離垢清淨者。何用懺悔。故今斥局也。記云。位位不出四土。四土論三障。分叚三障。見思為惑障。有漏業為業障。界內生死為報障。方便三障。塵沙為惑障。無漏業為業障。變易為報障。實報三障。無明為惑障。亦有漏亦無漏業為業障。彼土變易為報障。寂光三障。約分證說。無明為惑障。非有漏非無漏業為業障。變易生死為報障。若究竟寂光。則不論。寂光無報。則不說也。

讀誦品

妙玄云。行者圓信始生。善須將養。若涉事紛動令道芽破敗。唯得內修理觀。外則受持讀誦大乗經典。聞有助觀之力。內外相藉。圓信轉明。十心堅固。金剛般若云。一日三時以恒河身布施。不如受持一句功德。

南嶽為他損

輔行云。南嶽大師。陳州項城武津人也。傳中不云領徒太早。但云有智斷師咨疑禪要。思因為說十地法門。驚異心目。智斷曰。恐師位階十地。師曰。吾是十信鐵輪位耳。應是傳習者異聞。

天台為他損

天台別傳云。今我最後策觀談玄。最後善寂。吾今當入。智朗請云。伏願慈留賜釋餘疑。不審何位。歿此何生。誰可宗仰。報曰。汝等懶種善根。問他功德。如盲問乳。蹶者訪路。告實何益。乃至云。今更報汝。吾不領眾。必淨六根。為他損。只是五品位耳。

三術

止觀云。一莫受莫着。二縮德揚玼。三一舉萬里。內三術。謂空假中。外障是輭賊。謂名譽等。內障是強賊。謂煩惱等。是故內外用術不同。

[車*丸]

法華經云。大慈悲為室。柔和忍辱衣。諸法空為坐。處此為說法。

四安樂行

別行安樂行義云。復次四種安樂行。第一名為正慧離着安樂行。第二名為無輕讚毀安樂行。亦名轉諸聲聞令得佛智安樂行。第三名為無惱平等安樂行。亦名敬善知識安樂行。第四名為慈悲接引安樂行。亦名夢中具足成就神通智慧佛道涅槃安樂行。又南嶽師云。一無着正慧。二口不說過。三敬上接下。四大慈悲。天台師云。止觀慈悲導三業及誓願。身業有止故。離身麤業。有觀故。不得身。不得身業。不得能離。無所得故。不墮凡夫。有慈悲故。勤修身業。廣利一切。不墮二乗地。有止行故。着忍辱衣。有觀行故。坐如來座。有慈悲故。入如來室。止行離過。即成斷德。觀行無着。即成智德。慈悲利他。即成恩德。恩德資成智德。智德能通達斷德。是名身安樂行。餘口意誓願亦如是。

圓家五品擬對三藏五停心

妙玄云。謂五品是圓家方便。初欲令易解。准小望大。如三藏之五停心。初品圓信法界。上信諸佛。下信眾生。皆起隨喜。是圓家慈停心。徧對治法界上嫉妬。第二讀誦大乗文字。文字是法身氣命。讀誦明利。是圓家數息停心。徧治法界上覺觀。說法品能自淨心。亦淨他心。是圓家因緣停心。徧治法界上自他痴。痴去故行去。乃至老死去。兼行六度品是圓家不淨停心。六蔽初名貪欲。若捨貪欲。欲因欲果皆捨。捨故無復報身。非淨非不淨也。正行六度品。是圓家念佛停心。正行六度時。即事而理。理不妨道。事妨於道。即事而理。無障可論。大意如此。(云云)

四信

文句云。云何四信。畧解三人。廣說二人。觀成一人。信通四人。故言四信也。四信者。一一念信解。未能演說。二畧解言趣。三廣為他說。四深信觀成。妙樂釋云。云何四信者。問意兩兼。一問云何但立四數。二問云何四俱名信。畧解去。釋也。四人通名為信。則二義俱成。攝五成四。不須至五。又名從初得故俱名信。畧解三人者。去通從別。則受別名。廣及觀成。必有畧故。故畧通三人。唯除初信。初無解故。廣說二人。除畧解者。廣局第三。不通前二。觀成一人。復除廣解。不通餘三。除信一事。餘不通四。唯信解四。名為四信。若一念信解。未有下三。乃是初信最局。畧具初信。廣具初二。觀必具三。故後漸寛。但後後者勝於前前。故成後局。

伏忍諸教初心無此氣分

妙玄云。例如小乗伏煗。佛法則有。外道則無。今此伏忍圓教則有。三教則無。

獲旋陀羅尼

妙玄云。若大乗懺悔發初隨喜圓信之心。獲一旋陀羅尼。不可向人說。雖種種分別。亦不可解况後諸位。釋籤云。旋假入空。名之為旋。旋空入假。名百千萬億。中道實相。名為法音。今舉三中之一。以劣况勝。故云一旋。約教竪論雖在六根七信前。今通明之。乃在初心。妙玄云。如經文云。得三陀羅尼。但名似道。未得真道。旋陀羅尼是旋假入真。百千旋陀羅尼是旋真入假。法音方便。正是伏道。未得入中。釋籤云。旋轉也。轉一切法皆悉入空。言百千萬億者。以從數故。故名為假。中道法音。能作內體方便故也。此三秪是一心三觀持一切法。通名總持。此中即是相似三總持也。

十信有百橫竪十乗

妙玄云。以善修平等法界。即入信心。善修慈愍即入念心。善修寂照。即入進心。善修破法。即入慧心。善修通塞。即入定心。善修道品即入不退心。善修正助。即入回向心。善修凡聖位。即入護法心。善修不動。即入戒心。善修無着。即入願心。瓔珞云。一信有十。十信有百。既由十乗入於十信。故今文義理須具對橫竪二意。先竪對。次引瓔珞十信有百。橫對。一一信中言善修者。由緣實相行於五悔策勤精進至五品。得入十信。名為善修。由善修故。相似解起。是故十法在相似位轉名十信心。乃至願心。亦復如是。何者。不思議境。以為信本。慈悲弘誓。藉念力持。心安止觀。功由精進。破於三惑。妙慧方徧。於通無塞。由决定力。元修道品。為求不退。正助無闕。回因向果。不濫次位。方能護法。內外不動。由善防非。於法無由大願力。故得至此名為信心。乃至願心。十法既許初心具修。當知信信皆具十法。是十信有百明矣。

別圓即離不可一混

妙樂云。起信論釋真如門。立二義。一真如不變義二隨緣起滅義。指要云。隨緣對不變說。不變即中道理。本有不改之義。隨緣乃全理成事。轉變造作之義。良由真如不守自性。故受熏變。隨於染淨二緣。故名隨緣。體相者。別教不變。以真如一性如來藏理為當體體。無明差別為所依體。圓教不變。以理造三千為當體體。隨緣以事造三千為當體體。並以一念妄心為所依體。不變即性具三千。相相然為相。隨緣則以真如無明互相熏習。成染淨二用為相。不同他宗一理隨緣。但是合義。不談理具。單說真如隨緣。仍是離義。今家明三千之體隨緣起三千之用。不隨緣時三千然。故差別法與體不二。

謂成妙覺謬之甚矣

妙玄云。有師言頓悟初心即究竟圓極。釋籤云。然華嚴中位兼圓別。人不通曉兩教位意。又復不達圓位始終。直指初心以為妙覺。唯尚頓門成佛速疾。乃成圓教後位徒施。兼成出佛煩重之過。故依舊判。誠為未可。

一切種智

別玄云。一切種智。能於一種智。知一切道。知一切種。一相寂滅相。種種行類能知能解。名一切種智。記云。夫中觀智者。則了一切皆是中道。中則不偏。絕待為義。一法若中。則一切眾生因種。一切佛之道法。無不咸趣。一外有法。不名中也。一法既爾。一切皆然。故云於一種智知一切道知一切種。一相等者。結前所說而成照。雙則一相寂滅。雙照則種種皆知。同時。故名一切種智。

龍女成佛權實

妙樂云。正示圓果中云。龍女作佛者。問。為不捨分叚即成佛耶。若不即身成佛。此龍女成佛。及胎經偈云何通耶。胎經云。魔釋女皆不捨身不受身。悉於現身得成佛故。經云。法性如大海。不說有是非。凡夫賢聖人。平等無高下。唯在心垢滅。取證如反掌。答。今龍女文從權而說。以證圓經成佛速疾。若實行不疾。權行徒引。是則權實義等。理不徒然。故胎經偈從實得說。若實得者。從六根清淨得無生忍。應物所好。容起神變。現身成佛。及證圓經。既證無生。豈不能知本無捨受。何妨捨此往彼。餘教凡位至此會中進斷無明。亦復如是。凡如此例。必須權實不二以釋疑妨。南方緣熟宜以八相成道。此土緣淺。秪以龍女教化。此是權巧之力。得一身一切身。普現色身三昧也。妙樂言權巧者。不必一向唯作權釋。秪龍女得無生。則約體用而論權巧。非謂專約本迹為權巧也。故權實二義。經力俱成。他人釋此。或云七地十地等者。不能顯經力用故也。

從智證法

釋籤云。意言從證者。證不思議。名住一切佛法。證三種菩提。名住慈悲普覆。證寂照止觀。名住成就萬行。證破三惑徧。名一心三智。證於通無塞。名住佛眼圓見。證無作道滅。名住法身冥益。證助道萬行。名住神通顯益。證圓門實位。名住開顯一乗。證安忍內外。名住嚴淨佛土。證無諸法名住諸地功德。此初住證。轉似為真故也。

五眼洞照

大論三十九云。佛肉眼者。見因緣麤色。乃至亦過人所見。名肉眼者。見形顯色不異於人。人見不遠。所見又倒。如近看小則大。遠看大則小。乃至諸色若遠觀者。則但見於空一顯色。大品云。如來肉眼見於大千。論問曰。如來何故但見大千。答若佛肉眼應過大千。但以風輪為隔障故。不見異界據理盡說。佛肉眼見法界麤色。天眼者。如微塵名為細色。諸天天眼下不見上。梵王不過見於大千。佛見過此。名佛天眼。大品云。佛告須菩提。佛天眼見於尼吒。亦見十方恒沙世界死此生彼。及善惡等論無修相。如那律緣。亦是其事。言過天者。諸天報得。極如梵王。今見十方。尚過那律。何况梵王。是故淨名正呵那律。旁折梵王。慧眼者。言如二乗所見者。且約次第一徃而說。據理亦應云過二乗。二乗但見大千之內麤細色空。佛見法界假中俱空。大品云。云何名菩薩摩訶薩慧眼淨。佛告舍利弗。慧眼菩薩不作是念。有為無為。世出世。漏無漏。一切知見。論云肉眼見不遠。故修天眼。天眼虚誑。故求慧眼。論文既云一切知見。是故即是過二乗也。法眼者。但云如菩薩所見者。如別菩薩行向位中所見者是。亦寄次第。故云假名。假名即是十六門法。據理亦應云過菩薩。任運真化。究竟藥病名佛法眼。大品云。云何名菩薩摩訶薩法眼。佛告舍利弗。法眼人者。隨信隨法。三空五根。此業此果。受某身。生某處。某菩薩退不退。得記不得記等皆當知之。論云。菩薩摩訶薩初發心時。雖得肉天慧眼等。以見眾生種種不同。云何能得如是實法。故求法眼引導令入。故名法眼。佛眼者。但云見法實相。從勝為名。大品云。云何佛眼。佛告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求佛道時。入金剛三昧。得一切種智成就力無所畏。十八不共。知一切法。(云云)是名菩薩摩訶薩得菩提時佛眼淨相。論云。有人言十住菩薩得佛眼。與佛無別。如徧吉文殊。具佛功德。而不作佛廣度眾生。是故生疑。故說佛眼徧見十方。是菩薩於餘菩薩名大。於佛猶不徧知徧聞等也。

斷最後窮源微細無明

起信論云。如菩薩地盡滿足方便。一念相應。覺心初起。心無初相。以遠離微細念故。得見心性。心性即常住。名究竟覺。

道窮妙覺位極於茶

妙玄云。妙覺地者究竟解脫無上佛智。故言無所斷者。名無上士。此即三德不縱不橫究竟後心大涅槃也。一切大。理大。誓願大。莊嚴大。智斷大。徧知大。道大。用大。權實大。利益大。無住大。即前十觀成乗。圓極竟在於佛。過茶無字可說。(云云)。故盧舍那佛名為淨滿。一切皆滿也。妙宗云。究竟者。始覺道窮本覺理極。本始既冺。無以名焉。強稱妙覺。大品般若四十二字。字字互具諸位功德。南嶽用對圓頓教中四十二位。初住阿字中四十字對至等覺。最後茶字。當於妙覺。今此極位。乃究竟具諸功德。(云云)

無上士

觀經云。次約喻稱嘆。如十五日月。圓滿具足。眾星中王。最上最勝。威德特尊。是名究竟佛義。次以例諸號明難說。佛有無量德。應有無量號。舉一蔽諸。華嚴有萬號。又經有萬號。三世諸佛通有十號。淨名三號。以刦壽說不能盡。何况諸號耶。

弒無明父斷貪

楞伽云。云何五無間業。所謂弒父母。及害羅漢。破壞眾僧。惡心出佛身血。云何眾生母。謂更受生。貪喜俱。如緣母立。無明為父。生入處聚落。斷二根本。名害父母。彼諸使不現。如鼠毒發諸法。究竟斷彼。名害羅漢。云何破僧。謂異相諸隂和合積聚。究竟斷彼。名為破僧。不覺外自共相。自心現量。七識身。以三解脫無漏惡想。究竟斷彼七識身。名為惡心出佛身血。

境智寂滅

四念處云。能觀之智照而常寂。所觀之境。寂而常照。境寂智亦寂。智照境亦照。一相無相。無相一相。即是實相。實相即一實諦。亦名虚空佛性。亦名大涅槃。如是境智無二無異。如如之境。即如如之智。智即是境。說境及智處。皆名為般若。

隱前三相

文句約四教釋佛。佛者覺也。身長丈六。壽八十。老比丘像。三藏佛自覺覺他。老比丘現尊特身。通教佛自覺覺他。單現尊特坐蓮華臺受職。別教佛自覺覺他。隱前三相等。即圓佛自覺覺他。妙樂云。若隱前三相。從勝而說。非謂太虚而為圓佛。別佛既云單論。即是隱前二相。如目連不窮其聲等。若法華前三佛離明。隔徧小故。來至此經。從劣辯勝。即三而一。他迷一家所明四佛者。以棄舊譯經論故也。如四階成道。三乗共位。瓔珞賢聖。華嚴融門。此四成道。不可孱齊。以由設迹不同。隱實覆本。故開權顯本。方曰不殊。

六即

輔行云。一顯圓銓諸法事理不二。一切凡聖。生佛體同。免生退屈。故明即字。雖全體是。迷悟因果其相有殊。免生上慢故明六字。二革文字暗禪之。文字法師封文滯義。唯守名相。推功上人。自甘退屈。謂為絕分。為此等故。云全體即是。暗證禪人撥棄修行。唯云即心是佛。不辯階位淺深。多濫上聖。起增上慢。為救。故明六位。雖迷悟真似乍分。當處無非理性本具。故即不妨六。六不妨即。一一無異。故事造三千始終不。正由迷解當處點即也。

六種即名皆是事理體不二義

妙宗云。六種即名。皆是事理體不二義。而事有逆順。名字等五。是順修事。唯理性一。純逆修事。此逆順事與本覺理體皆不二。其逆順名自何而立。以知不二。事皆合理。名之為順。其不知者。事皆違理。故名為逆。名字等五。若淺若深。皆知皆順。若初理即。唯迷唯逆。而迷逆事。與其覺理未始暫。故名即佛。

世間常住

妙宗云。世本代謝而言常者。以一切法即真實性。性不改故。故名為常。若謂遷流不得言常。斯謂情見。良以生法即性故常。住異滅法即性故常。即性之常。非常非無常。不可思議。言偏意圓。故可得云。一生一滅無非中道。唯生唯住。唯異唯滅。

無情佛性

金剛錍云。無情佛性。惑耳驚心。今且以十義評之。使於理不惑。餘則例之。一者約身。言佛性者。應具三身。不可獨云有應身性。若具三身。法身許徧。何隔無情。二者從體。三身相即。無時暫離。既許法身徧一切處。報應未嘗離於法身。况法身處二身常在。故知三身徧於諸法。何獨法身。法身若徧尚具三身。何獨法身。三約事理。從事則分情與無情。從理則無情無情別。是故情具。無情亦然。四者約土。從迷情故。分於依正。從理智故。依即是正。如常寂光。即法身土。身土相稱。何隔無情。五約教證。教道說有情與非情。證道說故不可分二。六約真俗。真故體一。俗故分二。二而不二。思之可知。七約攝屬。一切萬法攝屬於心。心外無餘。豈復甄隔。但云有情心體皆徧。豈隔草木獨稱無情。八者因果。從因從迷。執異成隔。從果從悟。佛性恒同。九者隨宜。四句分別。隨順悉檀。說益不同。且分二別。十者隨教。三教云無。圓教徧有。又淨名云。眾生如故。一切皆如。如無佛性。理小教權。教權理實。亦非今意。又若論無情。何獨外色。內色亦然。故淨名云。是身無知。如草木瓦礫。若論有情。何獨眾生。一切唯心。是則一塵具足一切眾生佛性。亦具十方諸佛佛性。

唯色唯聲

四念處引天親唯識論唯是一識。復有分別識。無分別識。分別識者。是識識。無分別者。似塵識。一切法界所有瓶衣車乗等。皆是無分別識。龍云。一切法趣身念處。即是一性色。得有分別色。無分別色。分別色如言光明即是智慧也。無分別色。即是法界。四大所成。皆是無分別色。是色心不二。彼既得作兩識之名。此亦作兩色之說。若色心相對。離色無心。離心無色。若不得作此分別色無分別色。云何得作分別識無分別識耶。若圓說者。亦得唯色唯香唯聲唯味。唯觸唯識。若合論。一一法皆具法界。諸法等故般若等。

貧女寶藏力士額珠

妙宗云。初引大迦葉品云。眾生即是佛。何以故。若離眾生。不得三菩提故。如來性品我者。即是如來藏義。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即是我義。如是我義。從本常為無量煩惱所覆。是故眾生不能得見。如貧女人舍內。多有真金寶蔵。家人大小無有知者。時有異人。善知方便。乃至即於其家掘出金藏。又云。譬如王家有大力士。其人眉間有金剛珠。與餘力士捔力相撲而彼力士以頭觸之。其額上珠尋沒膚中。都不自知是珠所在。其處有瘡。即命良醫欲以療治。乃至時醫執鏡以照其。珠在鏡中明了顯現。如來藏經十喻。彼經十文一法。九喻。一是所喻。九是能喻。以所從能。故云十喻。一法者。經云。佛告金剛慧菩薩。我以佛眼觀一切眾生貪瞋癡諸煩惱中。有如來智。如來眼。如來身結跏坐。儼然不動。善男子。一切眾生雖在諸趣。煩惱身中。有如來藏常無染污。德相具足。如我無異。於此文後即舉九事以喻其法。一萎華佛身喻。二巖峰淳密喻。三糠糩粳米喻四糞穢真金喻。五貧家寶藏喻。六庵羅內實喻。七帛金像喻。八貧女貴胎喻。九焦模鑄像喻。帛者。經偈云。譬如持金像。行詣於他國。[裏-〦+六]以穢物。棄之在曠野。天眼見之者。即以告眾人。去穢現真像。一切大歡喜。我天眼亦爾。觀彼眾生類。惡業煩惱纏。生死僃眾苦。又見彼眾生。無明塵垢中。如來性不動。無能毀壞者。土模者。經偈云。譬如大冶鑄。無量真金像。愚者自外觀。但見焦黑土。鑄師量冷。開模令質現。眾穢既除。相好劃然現。我以佛眼觀。眾生類如是。煩惱淤泥中。皆有如來性。闇室下。涅槃經云。如暗室中井。及種種寶。人亦知有。闇故不見。有善方便。燃大明燈。照之得見。是人終不生念是水及寶本無今有。涅槃亦爾。本自有之。非適今也。大智如來以善方便。然智慧燈。令諸菩薩得見涅槃。須知諸喻理兼圓別。若言三障定覆佛性。破障方顯。此猶屬別。若全性成障。障即佛性。以不思議德障消者。則諸喻皆圓。方是今文理即之喻。

三障理全是佛

金光云。凡明觀法。初多就易。易處觀成。無難不曉。大師得意。故以惑業苦三。皆是三因佛性。三障輪之法。謂實。則三障確爾。情虚。則三德圓融。於三德境不損毫微。此三修惡乃名性三。全為妙境即惑業苦。一一通徹法界邊底。是名三道。欲顯此三圓融義故。名從勝立。故云法身般若解脫。但轉其名。不轉其體。其實秪是當體通徹耳。

相似即

妙宗云。相似即是菩提者。以其逾觀逾明。逾止逾寂。如勤射隣的。名相似觀慧。一切世間治生產業。皆與實相不相違背。所有思想籌量。皆是先佛經中所說。如六根清淨位中說。圓伏無明名止。似中道慧名觀。

喻始似本

起信論云。本覺義者。對始覺義說。以始覺者。即同本覺。始覺義者。依本覺故。而有不覺。依不覺故。說有始覺。

稱隨分覺

起信論云。又以覺心源故。名究竟覺。不覺心源故。非究竟覺。此義云何。如凡夫人。覺知前念起惡。故能止後念令其不起。雖復名覺。即是不覺故。如二乗觀智初發意菩薩等。覺於念異。念無異相。以捨麤分別執着相故。名相似覺。如法身菩薩等覺於念住。念無住相。以離分別麤念相故。名隨分覺。如菩薩地盡滿足方便。一念相應。覺心初起。心無初相。以遠離微細。念故。得見心性。心性即常住。名究竟覺。

修善修惡性善性惡

詳解中問。修性善惡其相如何。答。性具佛界為性善。性具九界為性惡。修中佛界為修善。修起九界為修惡。四明云本具三千為性善性惡。緣起三千為修善修惡。(文)問。緣起三千為修善修惡。則三千法體不可斷破。指要云。煩惱生死既是修惡。全體即是性惡法門。故不須斷除及轉也。若云不斷。別行玄又云。闡提斷修善盡。佛斷修惡盡。北峰曰。今言斷者。約即論斷。四明云障體即德。無障可論。斯為斷義。(文)


【經文資訊】國家圖書館善本佛典第 55 冊 No. 8954 儀註備簡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國家圖書館善本佛典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一),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二)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回上層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