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公告:漢文大藏經網站已停止更新,請前往下列大藏經網站查閱經文

一般電腦和需要較多功能的使用者,建議瀏覽 cbetaonline

手機、平板與專注閱讀的使用者,建議瀏覽 deerpark

 

X61n1162_002 淨土資糧全集 第2卷

CBETA 電子佛典集成 » 卍續藏 (X) » 第 61 冊 » No.1162 » 第 2 卷 ▲上一卷 ▼下一卷 前往第

 

淨土資糧全集卷之二

淨土起信章

大阿彌陀經疑城胎生分

[0546c10] 佛告彌勒。汝見彼剎有胎生否。對云。見胎生者。何因緣故。彼剎而有胎生。佛言。若有眾生修諸功德。願生彼剎。後有悔心。亦復疑惑。不信有彼佛剎。不信有往生者。亦不信布施作善。後世得福。其人雖爾。續有念心。暫信暫不信。志意猶豫。無所專據。臨命終時。佛乃化現其身。令彼目見。口雖不能言。其心即喜。乃悔。不免作諸善以悔過。故其過差少。亦生彼剎。惟不能前至佛所。方入其剎邊地。見七寶城。即入其中。於蓮華中生。受身自然長大。飲食亦皆自然。其快樂如忉利天人。唯於城中。經五百歲不得見佛。不聞經法不見菩薩聲聞聖眾。無由供養於佛。修習菩薩功德。以此為苦。示其小謫。是故彼剎名為胎生。當知生疑惑者。失大利益。若有眾生。信受經法。奉持齋戒。作諸功德。至心迴向。命終。即於七寶池蓮華中生。跏趺而坐。須臾之間。身相光明。智慧威神。如諸菩薩。安得名為胎生。他方諸大菩薩。發心欲見阿彌陀佛。及諸菩薩聲聞。恭敬供養。命終。往於極樂世界。七寶池。蓮華中化生。自然即時見佛。安得名為胎生。

[0547a04] (還)謹按淨業之人。自古雖有暫信暫疑者。而末法之中。殆又甚焉。何哉。良以淨土法門。經論昭然。觀者烏得不信。及聞六祖愚人願東願西之說。黃檗黃葉止啼之喻。天衣去則實不去之言。楊次公將錯就錯之頌。又烏得不疑。信於彼而疑於此。二者所以相持而無專據也。殊不知六祖三師。實為得道者。豈一無所為。而直為是謗經背聖之談。以啟萬世之疑乎。故蓮師於六祖之說。詳為之辨。天衣之言。深為之解。於楊次公之頌。則曰蘊藉不少。盖有獨觀其深者。胡今人不逆其志而徒泥其詞。遂以為詆訶淨土。豈其然乎。雖然。六祖三師。可信可疑。姑置弗論。獨永明淨土文。有希從昔賢。恭稟佛勑。定不謬誤之語。旨哉斯言。足為定論。更無可疑者。儻猶未釋然。吾將西向合掌曰。疑城之設。正為是人。

[0547a19] 考證

胎生

[0547a19] 蓮池疏云。問。下品之外。復有胎生。為實有否。答。表信力不堅故。實無胎生。如剎帝利。其子犯法。幽之內宮。處以華觀。玩好珍奇。服御俻。但鎻其兩足。不得自在。此胎生喻也。若深自悔責。求離本處。即得往詣無量壽佛所。又菩薩處胎經云。西方去此有懈慢界。國土七寶。其樂無比。發意欲生彌陀佛國。而染著於此。不能前進。亦疑城邊地類也。如是皆由信不切故。

經論昭然

[0547b04] 疏云。經之專談淨土者。如觀無量壽佛經。鼓音王經。後出阿彌陀偈經。大小阿彌陀經是也。復有諸經。雖不專談淨土。其中勸讚往生。如華嚴行願品。以此十願導歸極樂。是也。如法華則云。誦斯經者。當生極樂世界。是也。又如觀佛三昧。十住斷結諸經。帶說淨土。層疊非一。是也。其餘讚詠淨土。為論。如十疑寶王等。為文。如龍舒無盡等。為集。如決疑指歸等。為錄。如淨土自信等。為傳。如淨土略傳等。為偈。如徑路修行等。為賦。如神棲安養等。為詩。如諸家懷淨土等。所有言辭。不可勝載。由此觀之。淨土烏得不信哉。

六祖

[0547b16] 鈔云。壇經曰。東方人造惡。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惡。念佛求生何國。又云。愚人願東願西。後人執此。遂疑六祖說無西方。故為四辯。一曰為門不同。盖晉宋而下。競以禪觀相高。直指單傳之意。幾於晦塞。於時達磨始倡。諸祖繼興。惟欲大明此道。而此道無佛無眾生。今西方者。正開示眾生趣向佛故。此道舉心即錯。動念即乖。今西方者。正教人起心念佛故。此道心境俱寂。今西方者。正以佛國為境。發心求生故。是雖理無二致。而門庭施設不同。隨時逐机。法自應爾。假使纔弘直指。復讚西方。則直指之意。終無由明矣。故六祖與淨土諸師。易地則皆然也。二曰。似毀實讚。盖六祖東西之說。祇是勸人要須實心為善。空願無益。何曾說無西方。正經中必以多善根得生彼國之謂也。惡得云毀。三曰。不為初機盖六祖自云。吾戒定慧。接最上乘人。今初心下凡。以秋毫世智藐視西方。妄說般若。非徒無益而又害之。故壇經者。慎勿示之初機。苟投非器。便落狂魔。誠可嘆惜。四曰。記錄有訛。盖壇經又言西方去此十萬八千里。是錯以五天竺為極樂也。五竺震旦。同為娑婆穢土。何須分別願東願西。而極樂自去此娑婆十萬億土。盖壇經皆學人記錄寧保無訛。古謂盡信書。不如無書者。此也。況西方千佛所讚。今乃疑千佛之言。信一祖之語。佛尚不足信。況於祖乎。則智者當為世人決疑起信。弘讚流通。即是報佛深恩。如其違背聖言。故為魔說。其罪可勝言哉。

黃檗斷際禪師

[0547c19] 黃檗心要曰。如來所說。皆為化人。如將黃葉為金。止小兒啼。決定不實。又云。淨土佛事皆成業。乃名佛障。障汝心故。盖由師傳直指。與六祖同方。正蓮師所謂為門不同。與前壇經均一義也。又何足疑哉。

天衣懷禪師

[0547c24] 師語弟子云。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不觀諸淨土或問讚佛偈乎。心包太虗。量周沙界。盖以十方虗空。無量無邊。被我心量都盧包了。看來十萬億國。在我心中。心無界限。去至何所。狀其易穢而淨。似有所往。豈曰從此向彼。如世間經城過邑之往耶。故曰。去則實不去。

楊次公

[0548a07] 公將化。有頌云。將錯就錯。西方極樂。盖以唯心淨土。自性阿彌。恐修淨業者。但知西方之有淨土阿彌。而不知吾心之淨土。自性之阿彌。故言此以警之。非謂修淨土之錯也。故蓮師謂次公參禪悟性。而復歸淨土。將錯就錯之言。蘊藉不少。

淨土指歸論十種信心

[0548a14] 欲了生死。脩行淨業。當發十種信心。念念不忘。決生淨土。一信佛所說法。金口誠言。真實不虗。二信凡夫在迷。識神不滅。六趣循環不息。三信此土脩行。未得道果。不免輪迴。四信未出輪迴。雖生天上。不免墮落。五信極樂世界眾生生者永無退轉。六信眾生發願。願生淨土。決定往生。七信一稱佛名。能滅八十一刼生死重罪。八信念佛之人。阿彌陀佛神通光明。攝取不捨。九信念佛之人。十方世界恒沙諸佛。同以神力時常護念。十信既生淨土壽命無量。一生當得無上菩提。於此十種。不能深信。生疑惑者。雖念佛而不得往生矣。

[0548b01] 攷證

決生淨土

[0548b01] 歸元直指曰。昔有明琛能畵蛇。作常山蛇勢。及為蛇論。生身變作蛇。李伯時畵馬。作打輥馬勢。活現馬形。驗此二事。顯明念佛定成佛。一心信淨土。必生淨土矣。

龍舒淨土起信文

[0548b06] 佛與菩薩。憫念眾生沉淪苦海。無由得出。故自以誓願威力。招誘人生淨土。人唯恐不信耳。若信心肯往。雖有罪惡。亦無不生。盖不慈悲不足為佛。不濟度眾生。不足為佛。不有大威力。不足為佛。為其慈悲。故見眾生沉於苦海而欲濟度。為其有大威力。故能遂濟度之心。成濟度之功。此所以為佛也。經云。大醫王能治一切病。不能治命盡之人。佛能度一切眾生。不能度不信之人。盖信者一念也。若人在生。時心念要去。身則隨去。心念要住。身則隨住。是身常隨念。然猶有念欲去。而身被牽繫者。身壞時。唯一念而。一念到處。則無不到。是以一念生淨土。則必生淨土。況佛與菩薩。又招引人往生乎。

[0548b19] 考證

不信之人

[0548b19] 宗鏡錄曰。不信之人。千佛不能救。如華嚴經中說信為手。如人有手。至於寶所。隨意採取。若當無手。空無所獲。如是入佛去者。有信心手。隨意採取道法之寶。若無信心。空無所得。

招引往生

[0548b24] 西資鈔云。得生淨土。是假他力。彌陀願攝。釋迦勸讚。諸佛護念。如彼大海。既得巨舟。仍有良導。加以便風。必速到彼岸也。若無信心。不肯登舟。遲留惡國者。誰之過歟。

[0548c05] 人驟聞淨土之景象。多不信之。無足恠也。盖拘於目前所見。遂謂目前所不見者。亦如此而。故處此娑婆濁世。不信其有清淨佛土。所以生長於胞胎。不知彼有蓮華之化生。壽不過百年。不知彼有河沙之壽數。衣食必由於營作。不知彼有自然之衣食。快樂常襍於憂惱。不知彼有純一之快樂。然則佛之言。不可以目前所不見而不信也。況佛切戒人以妄語。必不自妄語以誑人。世人妄語者。非以規利則以避害。佛無求於世。何規利之有。佛視死生如刀斫虗空。何避害之有。是佛無所用其妄語也。世間中人以上者。猶不肯妄語以喪其行止。況佛乎。故先賢云。佛言不信。何言可信。昔有以忠臣為奸黨者。刻之於石。天雷擊之。今以金寶綵色。鐫刻裝繪。以為輪藏。貯佛之言。供以香華。嚴以神龍。使其言之妄。則又甚於奸黨之。何為歷千百歲而天雷不擊之哉。以其言之誠也。是淨土之說。更無可疑者。況自古及今。修此者感應甚多。尤不可以不信者也。

[0548c23] 考證

雷擊石

[0548c23] 宋徽宗時。蔡京以元祐黨人司馬光等二十餘人。為奸邪。刻於石。而禁錮之。立之端門。而天雷擊仆焉。

[0549a03] 此世界中。人生皆如水泡。生滅不常。幸而至七十者。古來猶稀。人只見眼前老者。不思不待(老而)去者多矣。況世間無非是苦。但不思省。故不覺知。不稱意時。固為苦矣。如或稱意。亦無多時。或自大限。忽然而至。平生罪惡。不止於食肉衣絲。不思則思之誠可畏也。自少至老。自生至死積累既多。纏綿堅固。無由解脫。閉眼之後。不免隨業(緣去)杳杳冥冥。知在何處。或墮地獄。受諸極苦。或為畜生。受人宰殺。或生餓鬼。饑火燒身。或入脩羅。嗔恨所迫。雖有善業。得生天上人間。受盡福報。依舊輪迴。漂流汩沒。無有出期。唯有西方淨土。[宋-木+取]為超脫輪迴之捷徑。色身難得。趂康徤時。辦此大事。當常作念云。吾曾自無始來。輪迴六道。不曾知此法門。故不得出離。今日知之。豈可不即時下手。年高者固當勉力。年少者亦不可因循。命終往生極樂世界。迴視死入陰府。見閻王受恐怖者。不可同年而語矣。

[0549a19] 攷證

隨業緣去

[0549a19] 王居士曰。神者。我也。形者。我所舍也。我有去來。故舍有成壞。且神之來也。何自而來哉。盖隨業緣而來。神之去也。何自而去哉。盖隨業緣而去。業緣者何哉。其所作者。人間之業。神則隨之而生於人間。所作者。天上之業。神則隨之而生於天上。若作阿修羅之業。神則隨之而生於阿脩羅。若作三惡道之業神則隨之。而生於三惡道。是輪迴六趣。無有出期。然則神者。自無始以來。投胎易殻。不得久留於一所。所以然者何哉。以吾所造之業。非久而不盡者。故神之舍於業也。業盡則形壞。形壞。則神無所舍。又隨吾今世所造之業而往矣。譬如人造屋宇。必居其中。人造飲食。必享其味。故造如是業。必受如是報。盖自然之理也。然則吾今世所為。豈可以不慎哉。欲直脫輪迴。永離苦惱者。無如西方淨土。故不可以不修也○淨土指歸曰。善惡二輪。苦樂二報。皆三業所造。四緣所生。若一念心嗔恚邪婬。即地獄業。慳貪不施。即餓鬼業。愚癡暗蔽。即畜生業。我慢貢高。即修羅業。堅持五戒。即人業。精修十善。即天業。證悟人空。即聲聞業。知緣性離。即緣覺業。六度齊修。即菩薩業。真慈平等。即佛業。

[0549b18] 譬如人入大城中。必先覔安下處。却出幹事。抵暮昏黑。則有投宿之地。覔安下處者。修淨土之謂也。抵暮昏黑者。大限到來之謂也。有投宿之地者。生蓮華中。不落惡趣之謂也。又如春月遠行。先須俻雨具。驟雨忽至。則無淋漓狼狽之患。先俻雨具者。修淨土之謂也。驟雨忽至者。大命將盡之謂也。無淋漓狼狽之患者。不至沉淪惡趣。受諸苦惱之謂也。且先覔安下處者。不害其幹事。先俻雨具者。不害其遠行。是修淨土者。皆不妨一切世務。人何為而不修乎。

[0549c05] 世有專於參禪者。云唯心淨土。豈復更有淨土。自性阿彌。不必更見阿彌。此言似是而非也。何則。西方淨土。有理有跡。論其理。則能淨其心。故一切皆淨。誠為唯心淨土矣。論其跡。則實有極樂世界。佛丁寧詳復言之。豈妄語哉。又或信有淨土。而泥唯心之說。乃謂西方不足生者。謂參禪悟性。超越佛祖。阿彌不足見者。皆失之矣。何則。此言其高。竊恐不易到。彼西方淨土。無貪無戀。無嗔無癡。吾心能無貪無戀。無嗔無癡乎。彼西方淨土。思衣得衣。思食得食。欲靜則靜。欲去則去。吾思衣而無衣。則寒惱其心。思食而無食。則饑惱其心。欲靜而不得靜。則羣動惱其心。欲去而不得去。則擊累惱其心。是所謂唯心淨土者。誠不易得也。彼阿彌陀佛。福重山海。力挈天地。變地獄為蓮華。易於反掌。觀無盡之世界。如在目前。吾之福力。尚不能自為。常恐宿業深重。墜於地獄。況乃變作蓮華乎。隔壁之事猶不能知。況乃見無盡世界乎。是所謂自性阿彌者。誠不易到也。然則吾心可以為淨土。而猝未能為淨土。吾性可以為阿彌。而猝未能為阿彌。烏得忽淨土而不修。捨阿彌而不欲見乎。故修西方。見佛而得道則甚易。若止在此世界。欲參禪悟性。超越佛祖為甚難。況修淨土者。不礙於參禪。何參禪者。必薄淨土而不為也。由此言之。唯心淨土。自性阿彌者。大而不要。高而不切。修未到者。悞人多矣。不若脚踏實地。持誦修行。則人人必生淨土。徑脫輪迴。與虗言無實者。天地相遠矣。

[0550a07] 又曰。參禪大悟。遂脫生死輪迴。固為上矣。然至此者。百無二三。若修西方。則直出輪迴。而生死自如。萬不漏一。若不修西方。不免隨業緣去。雖如青草堂。戒禪師。真如喆。惠古。皆汩沒輪迴。誠可畏也。

[0550a11] 攷證

唯心淨土

[0550a11] 淨土指歸曰。欲達唯心淨土。先了諸法互融。世人不解。遂執方寸之心為淨土。以經中佛說國土莊嚴。悉是表顯。皆無實法。自招謗法之咎。須知心外無法。故曰唯心。經云。如百千燈光照一室。其光徧滿。無壞無襍。十方諸佛。九界眾生。色心依正。至於一塵一毛。隨舉一法。皆百千燈中之一燈也。行人一念如在東一燈。彌陀淨土。如在西一燈。以其光徧滿故。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心外無土。土外無心。此即事之理。唯心淨土也。以無壞無襍故。此燈彼燈。不相混亂。心自是心。佛自是佛。淨土自是淨土。即此土眾生。念彼土之佛。而求往生。此即理之事。西方淨土也。雖分事理。實非兩途。若局於西方。而不達唯心。則得事失理。雖未能稱理。佛神力故。亦得往生。雖居下品。亦無退轉。若局自心。而不求西方。則事理俱失。以不求生。故不得往生。此失事也。以不知心外無法故。定執此方寸為心。昧心法圓融之旨。此失理也。

青草堂

[0550b05] 龍舒淨土文云。宋時青草堂。年九十餘。有曾家婦人。常為齋供。及布施衣物。和尚感其恩。乃言老僧與夫人作兒子。一日此婦生子。使人看青草堂。坐化矣。所生子。即曾魯公也。以前世為僧。甞修福慧。故少年登高科。其後作宰相。雖然如此。亦悞矣。不生西方。見佛了生死。乃念區區恩惠。為人作子。則不脫貪愛。永在輪迴。失計甚矣。

戒禪師

[0550b13] 又云。五祖戒禪師。乃東坡前身。此亦大悞也。若前為僧。參禪兼脩西方。則必往生淨土。何至生此世界。多受苦惱哉。聞東坡南行。唯帶阿彌陀佛一軸。人問其故。答云。此軾生西方公據也。東坡至此。方為得計。亦以宿植善根。明達過人。方悟此理也。

真如喆

[0550b19] 又云。有喆老者。坐禪四十年不睡。精苦如此。若修西方。必作不退轉地菩薩。即生死自如矣。不知修此。乃生大富貴處。一生多受苦惱。可哀也哉。或云。喆老之精修。今生多受憂苦。何也。答云。佛言假令百千劫。所作業不忘。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永嘉大師亦云。了則業障本來空。未了應須還宿債。喆老若生西方。則宿債不須還也。

惠古

[0550c03] 又云。有惠古長老。亦名行尊宿也。死而生於宰相家。後生登高科。世固以為榮矣。然亦甚失計也。何則。楞伽經謂世間修行人。如澄濁水。澄之雖清。未去濁脚。攪之復濁。古老之謂也。如生西方。見佛得道。復來生此世間。則刷去濁脚。純為清水。雖攪之不復濁矣。今生富貴家。後生登高科。譬如大象入泥。一步深如一步。奈之何哉。故雖名行尊宿。亦不可不修西方。古老足以鑒矣。

汩沒

[0550c12] 列子云。與齎俱入。與汩俱出○齎。水臍也。從上入下而沒。汩。水泡也。從下汎上而出。故云汩沒。

[0550c16] 按楞嚴經云。有十種僊。皆壽千萬載。數盡復入輪迴。為不曾了得真性。故與六道眾生。同名七趣。是皆輪迴中人也。世人學僊者。萬不得一。縱使得之。亦不免輪迴。為著於形神而不能捨去也。且形神者。乃真性中所現之妄想。非為真實。故寒山詩云。饒汝得僊人。恰似守屍鬼。非若佛家之生死自如。而無所拘也。近自數百年來。學僊者豈止千萬。終皆死亡。埋於下土。欲求長生。莫如淨土。生淨土者。壽數無量。其為長生也大矣。不知修此法門。而學神僊。豈不惑哉。或云。淨土乃閉眼後事。有何證驗。答云。淨土傳備載感應。豈無證驗哉。況神僊者。有所得。則秘而不傳。佛法門唯恐傳之不廣。是其慈悲廣大。未易測量。非神僊之可比也。

[0551a05] (還)謹按往生集云。後魏曇鸞。從陶隱居得仙。經十卷。欣然自得。以為神僊必可致也。後遇僧菩提留支。問云。佛道有長生乎。能却老為不死乎。支云。長生不死。吾佛道也。遂以十六觀經與之。汝可誦此。三界無復生。六道無復往。盈虗消息。禍福成敗。無得而至。其為壽也。有劫石焉。有河沙焉。沙石之數有限。壽量之數無窮。此吾金僊氏之長生也。彎深信之。遂焚僊經而專修觀經。雖寒暑之變。疾病之來。亦不懈怠。一日令弟子高聲念阿彌陀佛。西向叩頭而亡。是時僧俗同聞管絃絲竹之聲。從西而來。良久乃止。蓮師贊曰。黃冠者恒言曰。釋氏有死。神僊長生。今支公謂佛有長生。僊無長生。此論痛快簡當。高出千古。鸞法師捨偽歸真。如脫敝屣。豈非宿有正因者哉。不特此也。又按明宗集云。呂洞賓初參黃龍。言下頓契。乃作偈曰。棄却瓢囊摵碎琴。如今不戀汞中金。自從一見黃龍後。始覺從前錯用心。嗚呼。洞賓得僊道者。而其言尚如此。則僊道之不如佛道。益可知矣。而今人猶不能捨僊求佛。如鸞法師焉。謂之何哉。

[0551b01] 考證

金僊氏

[0551b01] 或問。釋迦佛成道記云。金輪作王。註云。金輪王統治四天下。由是淩虗。周遊四天。一切國土。見金輪飛至。皆自臣伏。以此得名金仙。然歟。否歟。答。恐不重在此。還以法身金剛不壞。故名金僊。雖然。諸佛皆金剛不壞者。何獨以金仙歸之釋迦佛。或者有取於金輪。亦未可知也。

三界六道

[0551b08] 三界者。自阿鼻大地獄。至他化自在天。皆名欲界。以有情欲也。上有色界。止有色身。無男女之形。又上有無色界。亦無色身。止有魂識如鬼神。總名三界也○須彌山四傍。謂之四天王天。又上。則謂之帝釋天。又上雲層四重天。總名欲界也。又上雲層十八重天。總名色界也。又上空層四重天。總名無色界也。諸天詳于後○龍舒居士曰。欲明六道。先明十二緣。

十二緣

[0551b16] 初門曰。一念心起。即具十二因緣。出大集經中○又曰。因緣者。十二法展轉能感果。故名因。互相由藉而有。謂之緣也。因緣相續。則生死往還無際。若知無明。不起取有。則三界二十五有。生死俱息。是為出世之要術也。

[0551c01] 十二緣之圖

[0551c02] X61p0551_01.gif

[0551c13] 因情生此十二緣。造成三界六道輪迴之業。不得斷絕。往西方。則情滅而性現。故永劫無輪迴。

[0551c15] 初門。

一無明

[0551c15] 因眼見色而生愛心。即是無明。

二行

[0551c17] 為愛造業。即名為行。

三識

[0551c18] 至心專念。故名為識。

四名色

[0551c19] 識其色行。是名名色。

五六入

[0551c20] 六處生貪。是名六入。

六觸

[0551c21] 因入求愛。名之為觸。

七受

[0551c22] 貪着心。名之為受。

八愛

[0551c23] 纏綿不捨。名之為愛。

九取

[0551c24] 求是等法。名之為取。

十有

[0552a01] 如是法生。是名為有。

十一生

[0552a02] 次第不斷。名之為生。

十二老死

[0552a03] 次第斷故。名之為死。

[0552a04] 龍舒居士曰。無明。謂暗昧真性。行。謂動作。識。謂魂識。名。謂受想行識。色。謂色身。六入。謂六根。觸。謂觸六根者。因暗昧真性故。不能寂然不動。乃生魂識。因有名色。遂有六入。因六入。故有觸。因觸。故受。因受。故愛。因愛。故取。因取。故常有之。因此復受生。因生。故有老死。相牽不斷。故名十二緣。

[0552a11] 三界六道之圖

[0552a12] X61p0552_01.gif

[0552a23] 有十二緣之業。造成三界六道輪迴之報。不得解脫。生西方。則業斷而報空。故永無墜墮。

六道

[0552b01] 又名六趣。趣者到也。言我所作之業。運到彼處也。

一地獄道

[0552b03] 四教儀曰。又名泥犂。而言地獄者。此處在地之下。謂八寒八熱等大獄。各有眷屬。其中最苦者。隨其作業。各有輕重。經劫數等。其最重者。一日之中。八萬四千生死。經劫無量。作上品十惡五逆者。感此道身○佛祖統紀曰。四洲地獄者。南洲有正有邊。東西洲有邊無正。北洲邊正俱無。正獄在地下二萬由旬。邊者。在地上鐵圍山間。三洲人造業。皆來南洲正獄。及東西南洲邊獄。受其苦報。又云。地獄有三種。熱獄八。受燒惱苦。寒獄八。受寒凍苦。三邊獄。受別業報。名輕繫。亦名孤獨○五無間獄。在熱地獄第八者是也。造十惡五逆。墮此獄耳。趣苦無間。舍身生報故。受苦無間。中無樂故。時無間。定一劫故。命無間。中不絕故。形無間。一人多人皆滿故。

二畜生道

[0552b17] 四教儀曰。此道徧諸處。披毛戴角。鱗甲羽毛。四足多足。有足無足。水陸空行。互相。受苦無窮。作中品十惡五逆者。感此道身○僧肇曰。癡慢徧重。多墮畜生。

三餓鬼道

[0552b21] 四教儀曰。此道亦徧諸處。有福德者。作山林塚廟神。無福德者。居不淨處不得飲食。常受鞭打。填河塞海。受苦無量。作下品五逆十惡。感此道身。華嚴疏曰。有三種。重者。饑火節爛。不聞水漿之名。中者。伺求蕩滌膿血糞穢。輕者。時薄一飽。僧肇曰。慳貪無福。多墮餓鬼。

四阿修羅道

[0552c03] 四教儀曰。此翻無酒。或在海岸海底。宮殿嚴飾。常好戰鬪。在因之時。懷猜忌心。雖行五常。欲勝他故。作下品十善。感此道身○法數云。有四類。鬼畜人天也。鬼者。居大海邊。胎生。天中降德貶墜。人趣攝。畜者。居大海邊。卵生。護法乘通行空。鬼趣攝。人者。為人慢強無德。濕生。下劣生海水心。畜趣攝。天者。居半須彌山巖窟。化生。執得世界力無畏。天趣攝。

五人道

[0552c11] 四教儀曰。四洲不同。東弗婆提。壽二百五十歲。南閻浮提。壽一百歲。西瞿耶尼。壽五百歲。北單越。壽一千歲。命無中夭。聖人不生其中。皆苦樂相間。在因之時。行五常五戒。行中品十善。感此道身○長水云。人四生者。毗舍佉母。卵生三十二子。胎生者。常人也。濕生。即奈女從菴羅樹濕氣而生。化生。即劫初之人。二禪福將盡。下生贍部州。是也。旁生具四者。如地行羅剎。及鬼子母。皆是胎生。故知有胎生鬼。餘皆化生也。

六天道

[0552c21] 二十八天不同。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無色界四天也。初欲界六天者。一四王天。居須彌山腹。二忉利天。居須彌山頂。自有三十三天。盖四方各有八天。四八三十二天。帝釋善法堂天。總帥三十二天。共三十三天。總名忉利天也。上二天。單修上品十善。得生其中。三夜摩天。四兜率天。五化樂天。六他化自在天。上四天。空居。修上品十善。兼坐禪未到定。得生其中。次色界十八天者。分為四禪。初禪三天。梵眾。梵輔。大梵也。二禪三天。少光。無量光。光音也。三禪三天。少淨。無量淨。徧淨也。四禪九天。無雲。福生。廣果。上三天。凡夫住處。修上品十善坐禪者。得生其中。無想天。外道所居。無煩。無熱。善見。善現。色究竟。上五天。第三果居處。上之九天離欲初散。未出色籠。故名色界。坐得禪定。故得禪名。三無色界四天者。空處。識處。無所有處。非非想處。上四天。只有四陰。而無色蘊。故得名也。上來所釋。從地獄至非非想天。雖然苦樂不同。未免生而復死。死還生。故名生死。

劫石

[0553a16] 佛祖統紀曰。兜率銖衣拂青石○註云。石廣一由旬。厚半由旬。兜率天人過百年。以六銖衣一拂。至石消盡。乃為一大劫。非轆轤小劫也。

河沙

[0553a20] 恒河沙。恒河。亦云殑伽河。阿耨達池。四面各出一河。東銀牛口。出殑伽河。南北西各出水流入海。惟恒河沙。極細而多。故以此喻壽數之多也。

永明壽禪師戒人勿輕淨土文

[0553b01] 設問曰。見性悟道。便超生死。何用繫念彼佛。求生淨土。答曰。真修行人。應自審察。如人飲水。冷煖自知。今存龜鑑以破多惑。諸仁者當觀自行解。見性悟道。受如來記。紹祖師位。能如馬鳴龍樹否。得無礙辯才。證法華三昧。能如天台智者否。宗說皆通。行解兼修。能如忠國師否。此諸大士。皆明垂言教。深勸往生。盖是自利利他。豈肯誤人自誤。況大雄贊歎。金口丁寧。希從昔賢。恭稟佛勑。定不謬誤也。仍往生傳所載。古今高士事跡。顯著非一。宜觀覽以自照知。又當自度。臨命終時。生死去住。定得自在否。自無始來。惡業重障。定不現前。此一報身。定脫輪迴否。三途惡道。異類中行。出沒自由。定無苦惱否。天上人間。十方世界。隨意寄托。定無滯礙否。若也了了。自信得及。何善如之。若其未也。莫以一時貢高。却致永劫沉淪。自失善利。將復誰尤。嗚呼哀哉。何嗟及矣。

[0553b17] 考證

貢高

[0553b17] 淨名經曰。我心憍慢者。為現大力士。消伏諸貢高。令住無上道○僧肇曰。慢心自高。如山峯不停水。菩薩現力士伏貢高心。然後潤以法水。

丞相鄭清之勸修淨土文

[0553b22] 人皆謂修淨土不如禪教律。余獨謂禪教律法門。莫如修淨土。夫真淨明妙。虗徹靈通。凡在智愚。皆具此性。根塵幻境。相與淪胥。生死輪迴。窮劫不斷。故釋氏以禪教律假說方便。使之從門而入。俱得超悟。惟無量壽佛獨出一門。曰修行淨土。如單方治病。簡要直截。一念之專。即到彼岸。不問緇白。皆可奉行。但知為化愚俗淺近之說。其實則成佛道捷徑之途。今之學佛者。不過禪教律。究竟圓頓莫如禪。非利根上器。神領意解者。則未免墮頑空之失。研究三乘莫如教。非得魚忘筌。因指見月者。則未免鑽故紙之病。護善遮惡莫如律。非身心清淨。表裏一如。則未免自纏縛之苦。總而觀之。論其所入。則禪教律。要其所歸。則戒定慧。不由禪教律而得戒定慧者。其唯淨土之一門乎。方念佛時。口誦心惟。諸惡莫作。豈非戒。繫念淨境。幻塵俱滅。豈非定。念實無念。心華湛然。豈非慧。人能屏除萬慮。一意西方。則不施棒喝。而悟圓頓機。不閱大藏經。而得正法眼。不持四威儀中。而得大自在。不垢不淨。無纏無脫。當是時也。孰為戒定慧。孰為禪教律。我心佛心。一無差別。此修淨土之極致也。八功德水。金蓮華臺。又何必疑哉。

[0553c19] 攷證

禪教律不如修淨土

[0553c19] 蓮師疏云。禪教律三宗。無不求生淨土。禪如永明。以宗門柱石。而上上品生。圓照以獨秉單傳。而標名蓮境。教如僧叡。弘輔什師。而蓮華出榻。四明中興台教。而西向坐亡。律如靈芝。生事毗尼。而死生安養。清照大闡律學。而說偈西歸。若廣舉之。不可勝數。以此觀之。三宗之不如修淨土可知矣。

因指見月

[0554a02] 楞嚴經曰。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應當看月。若復觀指。以為月體。此人豈惟忘失月輪。人忘其指。何以故。以所標指為明月故。豈惟忘指。亦復不識明之與暗。何以故。即以指體為月明性。明暗二性無所了故。

鑽故紙

[0554a07] 神贊禪師。一日在窓下看經。蜂子投紙窓求出。師有偈曰。空門不肯出。投窓也大癡。百年鑽故紙。何日出頭時。

得魚忘筌

[0554a10] 筌捕魚竹器。

不施棒喝

[0554a11] 明宗集曰。慈明禪師示眾。以拄杖擊禪床一下。云。大眾還會麼。不見道。一擊忘所知。更不假脩持。諸方達道者。咸言上上機。且道祖師禪。有甚長處。若向言中取則。誤賺後人。直饒棒下承當。孤負先聖。萬法本閑。惟人自閙○善華嚴。問諸禪者曰。甞聞禪宗一喝。能轉凡成聖。今一喝。若能入吾宗五教。是為正宗。若不能。是為邪說。繼成禪師振聲喝一喝。問善曰。聞麼。曰聞。師曰。汝既聞此一喝。是有。能入小乘教。須臾又問曰。汝聞麼。曰不聞。師曰。既不聞。適來一喝。是無。能入始教。遂[(厂@((既-旡)-日+口))*頁]善曰。我初一喝。汝既道有。喝久聲消。汝復道無。道無。則元初實有。道有。則而今實無。不有不無。能入終教。我有一喝之時。有非是有。因無故有。無一喝之時。無非是無。因有故無。即有即無。能入頓教。須知我此一喝。不作一喝用。有無不及。情解俱忘。道有之時。纖塵不立。道無之時。橫徧虗空。即此一喝。入百千萬億喝。百千萬億喝。入此一喝。是謂能入圓教○觀此二事。則德山棒。臨濟喝。皆可類推矣。

戒定慧

[0554b06] 法寶壇經曰。六祖謂志誠曰。汝師說戒定慧行相如何。誠曰。秀大師說。諸惡莫作。名為戒。諸善奉行。名為慧。自靜其意。名為定。祖曰。汝師戒定慧。接大乘人。吾戒定慧。接最上乘人。吾所說法。不離自性。離體說法。名為相法。自性常迷。須知一切萬法。皆從自性起用。是真戒定慧法。偈曰。心地無非自性戒。心地無癡自性慧。心地無亂自性定。不增不減自金剛。身去身來本三昧○永嘉集曰。戒中三。應須具。一攝律儀戒。謂斷一切惡。二攝善法戒。謂修一切善。三饒益有情戒。謂誓度一切眾生。定中三。應須別。一安住定。謂妙性天然。本自非動。二引起定。謂澄心寂泊。發瑩增明。三辦事定。謂水凝清。萬像斯鑒。慧中三。應須別。一人空慧。謂了陰非我。即陰中無我。如龜毛兔角。二法空慧。謂了陰等諸法。緣假非實。如境像水月。三空空慧。謂了境智俱空。是空亦空○此說與秀師同意。但人非上智。當以此二說為始。

正法眼

[0554b24] 明宗集曰。世尊拈花。迦葉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付與迦葉○或問何以謂之正法眼。明宗集曰。人眼內不可容一物。金屑雖貴。入即為害。行人之心。亦猶夫眼。不可一有所著也。若最上乘。則心無所著矣。故謂之正法眼。

蓮池禪師淨土疑辯

[0554c07] 或問淨土之說。盖表法耳。智人宜直悟禪宗。而今只管讚說淨土。將非執著事相。不明理性。答。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曉得此意。禪宗淨土。殊途同歸。子之所疑。當下氷釋。昔人於此。互闡揚。不一而足。如中峯大師。道禪者。淨土之禪。淨土者。禪之淨土。而修之者。必貴一門深入。此數語。尤萬世不易之定論也。故大勢至菩薩。得念佛三昧。而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普賢菩薩。入華嚴不思議解脫。而曰願命終時生安樂剎。是二大士。一侍娑婆教主。一侍安養導師。宜應各立門戶。而乃和會圓融。兩不相礙。此皆人所嘗聞習知。那得尚執偏見。且爾云。淨土表法者。豈不以淨心即是淨土。豈復更有七寶世界。則亦將謂善心即是天堂。豈復更有夜摩忉利。惡心即是地獄。豈復更有刀劍鑊湯。愚癡即是畜生。豈復更有披毛戴角等耶。又爾喜談理性。厭說事相。都緣要顯我是高僧。怕人說我不通理性。噫。若真是理性洞明。便知事外無理。相外無性。本自交徹。何須定要捨事求理。離相覔性。況土分四種。汝謂只有寂光真土。更無實報莊嚴等土乎。若一味說無相話以圖高妙。則心為淨土之說。新學後生。看得兩本經論。便能言之。何足為難。且汝既心淨土淨。隨處淨土。吾試問汝。還肯就犬豕馬牛。同槽而飲噉否。還肯入丘塚。與臭腐屍骸同睡眠否。還肯洗摩飼哺伽摩羅疾。膿血屎尿諸惡疾人。積月累年否。於斯數者歡喜安隱。略不介意。許汝說高山平地總西方。其或外為忍勉。內起疑嫌。則是淨穢之境未空。憎愛之情尚在。而乃開口高談大聖人過量境界。撥無佛國。蔑視往生。可謂欺天誑人。甘心自昧。苦哉苦哉。又汝若有大量力。有大誓願。願於生死海。頭出頭沒。行菩薩行。更無畏怯。則淨土之生。吾不汝強。如或慮此土境風浩大。作主不得。慮諸佛出世難值。修學無由。慮忍力未固。不能於三界險處。度脫眾生。慮盡此報身。未能永斷生死。不忍後有。慮後有既在。捨身受身。前路茫茫。未知攸往。則棄淨土而不生。其失非細。此淨土法門。似淺而深。似近而遠。似難而易。似易而難。他日汝當自知。今但諦信。速宜謹言。毋恣口業。自人。貽苦報於無窮也。

[0555a21] 攷證

土分四種

[0555a21] 淨土或問曰。先聖有云。唯此一心。具四種土。一曰。凡聖同居。二曰。方便有餘。三曰。實報無障礙。四曰。常寂光也○一凡聖同居者。自分二類。初曰同居穢。次曰同居淨。初同居穢者。娑婆之類是也。居其中者。有凡有聖。而凡聖各二。凡居二者。一惡眾生。即四趣也。二善眾生。即人天也。聖居二者。一實聖。即四果。辟支。通教。六地。則十住。圓。十信。後心。通惑雖盡。報身猶在。皆名實也。二權聖。謂方便實報寂光土中。法身菩薩。及妙覺佛。謂有緣應生同居。皆是權也。是等與凡共住。故云凡聖同居。四趣共住。故云穢土也。次同居淨。且如極樂國。雖果報殊勝。非餘可比。然亦凡聖同居。何以故。雖無四趣。而有人天。以生彼土者。未必悉是得道之人。如經云。犯重罪者。臨終念佛往生。故知雖具惑染。亦得居也。聖居類前可知。以無四惡趣。故名為淨○二方便有餘土者。二乘三種菩薩。證方便道者之所居也。何則。若脩二觀。斷通惑。盡塵沙別惑。無明未斷。捨分段身。而生界外。受法性身。即有變易。所居之土。名有餘者。無明未斷也。名方便者。方便行人之所居也。故釋論云。出三界外有淨土。聲聞辟支佛出生其中。受法性身。非分段生也○實報無障礙土者。無有二乘。純諸法身菩薩所居。破無明。顯法性。得真實果。而無明未盡。潤無漏業。受法性報身。亦名果報國。仁王經云。三賢十聖住果報。是也。以觀實相。法真無漏。所得果報。故名為實。修因無定。色心無礙。故名實報無障礙土。華嚴名因陀羅網世界。是也○四常寂光土者。妙覺極智。所照如如法界之理。名之為國。亦名法性土。真如佛性。非身非土。而說身土。離身無土。離土無身。名其土者。一法二義。普賢現毗盧遮那住處。名常寂光○前二土是應。即應佛所居。第三亦應亦報。即報佛所居。第四但是真淨非應。般若名秘密藏。諸佛如來所遊居處。真常究竟。極為淨土。由是觀之。所謂微塵國土者。唯吾心中之土也。

附因果篇(王龍舒云人有不信因果從而不信淨土故以此篇附之起信)

總論因果

[0555c11] 大阿彌陀經曰。天地之間。五道昭明。業報相生轉相承受。美惡慘毒。皆自當之。孰使如是。理之自然。善人行善。從樂入樂。從明入明。惡人行惡。從苦入苦。從暗入暗。世人昧此。惡道不絕。屍轉其中。世世累劫。無由出離。是為大患。痛不可言唯脩淨土。直得超去。

[0555c16] 宗鏡錄曰。起一念慮知之心。隨善惡而行十道。一。火塗道。二。血塗道。三。刀塗道。四。阿修羅道。五。人道。六。天道。七。魔羅道。八。尼乾道。九。色無色道。十。二乘道。前九種心。是生死。如蚕自縛。後一種心。是涅槃。如麞獨跳。雖得自脫。未具佛法。皆由妄心。迷此真境。

[0555c22] 考證

五道

[0555c22] 六道中去阿修羅。即為五道○宗鐃錄曰。五道由心。心體常淨。雖徧五道。不受彼色。則淪五趣而不墜矣。

十道

[0556a01] 宗鏡錄曰。一者其心念念專貪嗔癡。攝之不還。拔之不出。日增月累。起上品十惡。如五扇提羅者。此發地獄之心。行火塗道。二。若其心念念欲多眷屬。如海吞流。如火焚薪。起中品十惡。如調達誘眾者。此發畜生心。行血塗道。三。若其心念念欲得名聞。四遠八方。稱揚欽詠。內無實德。虗比聖賢。起下品十惡。如摩犍提者。此發鬼心。行刀塗道。四。若其心念念常欲勝彼。不耐下人。輕他珍。如鵄高飛下視。而外揚仁義禮智信。起下品善心。行阿修羅道。五。若其心念念欣世間樂。安其臭身。悅其癡心。此起中品善心。行於人道。六。若其心念念知三惡苦多。人間苦樂相間。天上純樂。為天上樂。折伏麤心。此上品善心。行於天道。七。若其心念念欲大威勢。身口意纔有所作。一切弭從。此發欲界主心。行魔羅道。八。若其心念念欲得利智辯聰。高才勇哲。鑒達六合。十方顒顒。此發智心。行尼乾道。九。若其心念念五塵六欲。外樂盖微。三禪之樂。猶如石泉。其樂內重。此發梵心。行色無色道。十。若其心念念知善惡輪環。凡夫耽湎。聖賢所呵。破惡猶淨慧。淨慧由淨禪。淨禪由淨戒。尚此三法。如飢如渴。此發無漏心。行二乘道○五扇提羅。摩犍提。皆外道人也。魔羅道。尼乾道。皆外道名也。外道有九師。九十五種。此類是歟○調達。即誘阿闍世太子囚執父王。欲行篡逆者也。

[0556b02] 楞嚴經曰。造十習因。受六交報。十習因者。一者婬習。二者貪習。三者慢習。四者嗔習。五者詐習。六者誑習。七者怨習。八者見習。九者枉習。十者訟習。六交報者。一者見報。二者聞報。三者齅報。四者味報。五者觸報。六者思報。此六識造業。所招惡報。從六根出。各各招引惡果。臨終神識墮無間獄。見受明暗二苦相。聞受開閉二苦相。齅受通塞二苦相。味受吸吐二苦相。觸受合離二苦相。思受不覺覺知二苦相。一一受苦無量。

[0556b11] 宗鏡錄曰。十習因既作。六交報寧亡。皆是一念惡覺心。生顛倒想。起對境作因成之假隨情運相續之心。不以智眼正觀。遂陷凡夫業道。雖則一期狥意。罔思萬劫沉身。

[0556b15] 考證

十習

[0556b15] 楞嚴經云。十方如來。色目行婬。同名欲火。菩薩見欲。如避火坑。色目多求。同名貪水。菩薩見貪。如避瘴海。色目我慢。名飲癡水。菩薩見慢。如避巨海。色目瞋恚。名利刀劍。菩薩見瞋。如避誅戮。色目奸偽。同名讒賊。菩薩見詐。如畏豺虎。色目欺誑。同名劫殺。菩薩見誑。如避。色目怨家。名違害鬼。菩薩見怨。如飲酖酒。色目惡見。同名見坑。菩薩見諸虗妄偏執。如入毒壑。色目怨謗。同名讒虎。菩薩見狂。如遭霹訟習交諠。發於覆藏。同名陰賊。菩薩觀覆。如戴高山。履於巨海。

萬劫沉身

[0556c02] 發隱曰。佛過瓜田。顧阿難言。爪上之土。大地之土。孰為多少。阿難對言。爪土至微。大地無盡。佛言得人身者。如爪上之土。失人身者。如大地之土。又須達為佛營立精舍。蟻子在地。佛告須達。此蟻毗婆尸佛時。在此地。今經七佛。恒受蟻身。尚未能脫。由此觀之。人身難得如爪上土。寧不信然。所以者何。經云。五戒堅持。方得人身。五戒不持。人天路絕。持戒難。則人身不易明矣。況作十習因。又甚於五戒之不持。臨終墮無間獄。受六交報。又不止於人身之難得。萬劫沉身。不亦宜乎。

[0556c13] (還)謹按十道所以廣五道之未備。十習所以補十業之未周。是如因愈繁。則果愈密。業愈重。則報愈深。然則淨業之士。勿以五道無依。十業無犯。而遽自足也哉。唯能觀心實相。則萬緣俱寂。萬法俱忘。無道無業。何戒何犯。所謂不可思議之功德在是矣。惜乎凡夫貪著其事。此佛菩薩所以丁寧告戒也。噫。其可忽諸。

[0556c20] 龍舒淨土文曰。人有不信因果。從而不信淨土者。夫因果烏可以不信乎。經云。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後世果。今生作者是。若不信此語。何不以目前事觀之。人生所以有貧富。有貴賤。有苦樂勞逸。有榮辱壽夭。其禍福種種不同。雖曰天命。天豈私於人哉。盖以人前生所為不同。故今生受報亦不同。而天特主之耳。是以此身謂之報身。報身者。報我前世所為。故生此身也。天何容心哉。世間官府。猶不以賞罰無故而加於人。況天地造化。豈以禍福無故而加於人乎。是知前世所為有善惡。故以禍福而報之也。以其不能純乎善。故不得純受福報。乃有富貴而苦夭者。有貧賤而樂壽者。有榮寵而悴辱者。其為果報。各隨其所為。纖毫不差。故云。種桃得桃。種李得李。未有種麻而得豆。種粟而得黍者。惟種時少。收穫時多。故作善惡時甚小。受禍福之報甚大。故云。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人生為善惡。果報還如此。盖造化自然之理也。

[0557a13] 又曰。人有見目前善惡未有報者。而遂以因果為不足信。殆不知善惡未有報者。非無報也。但遲速耳。佛甞謂阿難云。人有今世為善。死墮地獄者何。今世之善未熟。前世之惡熟也。今世為惡。死生天堂者何。今世之惡未熟。前世之善熟也。熟處先受報。譬如欠債。急處先還。左氏謂欒武子(名書)。有德可以庇其子。故其子黶。雖為惡而可以免。黶子盈為善。而黶之惡乃累之。故盈雖善及於難。止於世間目前可見者言之。善惡之報尚有如此者。況隔世乎。豈可以目前未見果報。而遂不信因果。因以不信淨土也。

[0557a24] (還)謹按此文。前論因果之常。後論因果之變。今人於其常者。忽之而不信。於其變者。藉之以為口實焉。宜其恣行十惡而弗顧也。哀哉。

[0557b03] 考證

一粒萬顆

[0557b03] 藏經云。昔有惡生王遊觀林苑。見一金猫入西南地。遣人發掘。獲一銅盆。盛金錢。漸至五里。皆是金錢。王見奇事。應當問佛。佛即答言。是王宿生福報。昔毗婆尸佛時。有一比丘。於大道衢安鉢。而作是言。若復有人。能捨財寶入此鉢中。當來大富。有一樵人得三文錢。聞此語。生歡喜心。誠心發願。捨入鉢中。去舍五里。轉加歡喜。時樵人。今王是也。緣施三錢。福報獲五里金錢。又得國王位。受福無盡○宗鏡錄云。如阿那律。供辟支佛之一食。後盖空器而百味具足。獲金人而用盡還生。又如金色王。施辟支佛一飯。後滿閻浮提。於七日內。唯雨七寶。一切人民。貧窮永斷。由此三事觀之。餘可類推矣。所謂種一粒。收萬顆。斯言詎不信乎。

晉欒氏

[0557b17] 左傳。晉欒盈被愬出奔。過周。辭于行人曰。昔陪臣書。能輸力於王室。王施惠焉。其子黶。不能保任其父之勞。大君若不棄書之力。亡臣猶有所逃。若棄書之力。思黶之罪。臣戮餘矣。將歸死於尉氏矣○盈奔齊。齊人納諸曲沃。其令尹胥午。伏之而觴曲沃人。午言曰。今日得欒孺子何如。對曰。得之而為之死。猶不死也。皆嘆有泣者○由是觀之。則武子之德。與黶之惡。可槩見矣。黶之汰侈嗜酒。又何足言哉。至於盈之善足以感人。其或泣或嘆者。又可徵也。然則武子之德。足以庇黶。黶之惡。所以累盈。不從可知乎。

[0557c05] 小因果說曰。有脩橋人。有毀橋人。此天堂地獄之小因也。有坐轎人。有荷轎人。此天堂地獄之小果也。觸類長之。皆可見矣。常如是存心以脩淨土。上品上生。復何疑哉。

[0557c09] 宗鏡錄曰。玉食錦袍。鶉衣藜藿。席門金屋。千駟一瓢。皆因最初一念而造。心跡纔現。果報難逃。以過去善惡為因。現今苦樂為果。絲毫匪濫。孰能免之。猶響之隨聲。影之隨形。必然之理也。唯除悟道。定力所排。若處世幻之中。焉有能脫之者。經偈云。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忘。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則才命論云。貧者無立錐之地。刁則田逾千頃。餓者無擔石之儲。李衡則木號千奴。無禮必斃。跖何事而獨壽。行善則吉。託何事而早終。

[0557c18] 考證

才命論

[0557c18] 史記云。孫叔敖盡忠於國。及自沒。其子無立錐之地○漢書云。刁官尚書郎。不修德行。有田萬頃奴婢千人○魏志云。華歆效官清貧。家無擔石之儲○晉書云。李衡植橘千株。號為木奴千頭○莊子云。盜跖從者九千。橫行天下。侵暴諸侯。而享壽考○論語疏云。項託七歲為孔子師。而早夭焉。

[0558a01] 慈心功德錄曰。佛言善惡報應有二種。一者果報。今生作善惡業。來世受苦樂報也。二者花報。今生作善惡業。今生即受苦樂報也。

[0558a04] (還)謹按果報。人所難知者。故冥然罔覺。花報。人所目覩者。而亦悍然不顧焉。謂之何哉。噫。可悲也夫。

論十業善報

[0558a08] 淨名經曰。十善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命不中夭。大富。梵行。所言誠諦。常以軟語。眷屬不離。善和諍訟。言必饒益。不嫉不恚。正見眾生。來生其國。

[0558a11] 僧肇曰。命不中夭。不殺報也。大富。不盜報也。梵行。不婬報也。所言誠諦。不妄語報也。常以輭語。不惡口報也。眷屬不離。善和諍訟。不兩舌報也。言必饒益。不綺語報也。恚嫉邪見。心患之尤者。故別立三善。

[0558a16] (還)謹按恚嫉邪見。失不貪欲。必闕文也。肇云別立三善。其義未詳。或曰。三業不行。邪變三善。未知是否。

論十業惡報

[0558a20] 楞嚴經曰。佛謂想愛女色。心結不離。故有婬慾。則諸世間。父母子孫相生不絕。是等則以欲貪為本。食愛血味。心滋不止。故有食肉。則諸世間卵化濕胎。隨力彊弱。相吞食。是等則以殺貪為本。以人食羊。羊死為人。人死為羊。食餘眾生。亦復如是。死死生生。互來相噉。惡業俱生。窮未來際。若此。則以盜貪為本。汝負我命。我還汝債。以是因緣。窮百千劫。常在纏縛。此殺盜婬三者為之根本。以是因緣。惡業果報。相續不

[0558b05] 華嚴經曰。殺生之罪。能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短命。二者多病。偷盜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貧窮。二者共財不得自在。邪婬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妻不貞良。二者不得隨意眷屬。

[0558b11] 慈心功德錄曰。因果錄云。殺生有三種惡報。一者正報。受三塗身。二者餘報。若生人中。多病橫死。三者冤報。若所殺眾生。在毒虫中。必遭其螫。在人中。必遭其殺。

[0558b15] 又曰。問。昔有眾生常在刀山劍樹之上。支節斷壞痛毒辛酸。何罪所致。佛言。以前世宰殺為業。故獲斯報。昔有眾生。甞被牛頭以鐵叉。叉入鑊中煑之令爛。還即吹活。而復煑之。何罪所致。佛言。前世屠殺眾生。湯灌燖毛。故獲斯報。

[0558b20] 龍舒居士淨土文曰。唐張鍾。殺雞為業。忽見一人著緋。驅群雞來目四畔。兩目流血。受大痛苦。又唐張善和。殺牛為業。臨終。見牛數頭。作人言云。汝殺我。善和大恐。告妻云。便入地獄也(雖有僧勸念阿彌陀佛。即便徃生。此宿有善業所致。不可觀為常法)水懺云。二戒偷。眾生作賊。常在雪山。寒風所吹。皮肉剝裂。

[0558c03] 律儀要略云。經載一沙彌。盜常住菓七枚。一沙彌。盜眾生餅數番。一沙彌。盜眾生。石蜜少許。俱墮地獄。故經云。寧就斷手。不取非財。噫。可不戒歟。

[0558c06] 楞嚴載寶蓮香比丘尼。私行婬慾。自言婬慾非殺非偷。無有罪報。遂感身出猛火。生陷地獄。故經云。婬慾而生。不如貞潔而死。噫。可不戒歟(上身三業惡報)

[0558c09] 華嚴經曰。妄言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多被誹謗。二者為他所誑。兩舌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眷屬乖離。二者親族敝惡。惡口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常聞惡聲。二者言多爭訟。綺語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言無人受。二者語不明了。

[0558c16] 化書口業詩云。人生口業報非輕。莫把邪言作課程。妄言以虗為實事。綺辭增百作千名。血從砭石流無。罪積陰司貫盈。犂舌不須求地獄。眼前公案甚分明。

[0558c20] 考證 本傳云。龜城之民。祝期生。有口才。人小有過惡。則既傳揚之。又增飾之。以無為有。以一為十。以疑似為端的。以偶然為故犯。以不得為優為。以錯悞為情實。至於面折之。眾辱之。所習既久。不知其非。中年得舌黃之疾。使人砭出血。一歲之間。疾五七作。每作。出血一二升。率以為常。一日與其徒。語鬼神奠酹之事。皆訶罵之。忽自以手探舌出。以爪犂之。涎血淋漓。如屠猪狗。觀者千百。乃自宣其過曰。人之口業不可作也。如此月餘。舌枯。遂不能食而死。

[0559a06] 律儀要略曰。經載沙彌輕笑一老比丘。讀經聲如狗吠。而老比丘者。是阿羅漢。因教沙彌急懺。僅免地獄。猶墮狗身。惡言一句。為害至此。故經云。夫士處世。斧在口中。所以斬身。由其惡言。噫。可不戒歟。

[0559a10] 四十二章經曰。佛言。有愚人。聞佛道守大仁慈。以惡來。以善往。故來罵佛。佛默然不答。愍其狂愚使然。罵止。問曰。子以禮從人。其人不納。其禮如何。曰持歸。今子罵我。我亦不納。子自持歸。子身矣。

[0559a14] (還)謹按沙彌之事。則經言豈不信然。噫。以惡口加人。其如此。以妄言綺語兩舌加人。其罪如之何哉。夫惡口加人。人所明知。猶知所避。以妄言綺語兩舌加人。人所不覺。其中人必深。而之不從末減可知矣(上口四業惡報)

[0559a19] 華嚴經曰。貪欲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心不知足。二者多欲無厭。嗔恚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長被他人求其長短。二者常被他人之所惱害。邪見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生邪見家。二者其心諂曲。

[0559b01] 龍舒淨土文曰。有官員二人。求夢於二相廟中。以問前程。其夜一人。夢見有人持簿一扇。揭開版云。此汝同來官人前程也。視之。乃自小官排至宰相。仍有勾者。問勾之者何也。答云。此官人愛財。世間不義取一項。此間勾一項。若急改過。尚可作監司。其人聞。更不敢妄取財。其後果至監司。又何仙姑時。有一主簿家。忽有天書降。不識字畫。往問仙姑。仙姑言。主簿受金十兩。折祿五年。以此觀之。不義之財。誠可畏也。

[0559b10] 又曰。昔有二僧同修行。一人作福而多嗔。一僧常戒之。不從。後多嗔者死。戒之者。附客舟至江上[邱-丘+共]亭。其廟神甚靈。能與人言。謂戒之者曰。我是汝同修行僧。以多嗔故。墮於此為神。有人施絹十疋。可為我作追薦。次於洪州西山上見我。僧如其言。果於西山上。見死蟒一條。長一二里。嗔恨之報如此。

[0559b16] 呂氏集云。昔有一人。與呂公同訪一僧。其僧適臥床上。見一小蛇。從僧頂門出。頃之。復入頂門中。問。何為有此蛇。呂公答云。此人必性毒多嗔恨者。毒化成此蛇。身歿之後。其為蛇無疑矣(上意三業惡報)

[0559b20] (還)謹按上士修行。善無不為。惡無不去。雖不昧因果。於因果奚容心哉。今淨名之善報。所以為求福者告也。華嚴之惡報。所以為懼者告也。其皆中下之信士乎。至於小人。則以不信之心橫於中。無忌憚之行肆於外。撥因果而排罪福。善報不能為之勸。惡報不能為之懲。吾末如之何也。噫。可慨也夫。

[0559c03] 考證

不昧因果

[0559c03] 明宗集曰。百丈禪師時。有一老人隨眾聽法。眾退。唯老人不去。師問汝是何人。曰。某非人也。於過去迦葉佛時。曾在此山。因學人問大修行人。還落因果也無。某云。不落因果。遂五百生墮野狐身。今請和代一轉語。貴脫野狐身。師曰。汝問。老人曰。大修行還落因果也無。師曰。不昧因果。老人於言下大悟。遂脫野狐身。

淨土資糧全集卷之二


【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61 冊 No. 1162 淨土資糧全集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tripitaka | about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