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公告:漢文大藏經網站已停止更新,請前往下列大藏經網站查閱經文

一般電腦和需要較多功能的使用者,建議瀏覽 cbetaonline

手機、平板與專注閱讀的使用者,建議瀏覽 deerpark

 

X20n0364_002 思益梵天所問經簡註 第2卷

CBETA 電子佛典集成 » 卍續藏 (X) » 第 20 冊 » No.0364 » 第 2 卷 ▲上一卷 ▼下一卷 前往第

 

思益梵天所問經簡註卷之二

如來五力說法品第六

[0795a11] 【註】前品梵天聞真聖諦中不得一法而坐道場據實際理地以嘆其功此品述成前解復示以五力說法者據佛事門中以成其德實際理地不受一塵故遠離戲論分別佛事門中不捨一法故方便隨宜前彰其體後彰其用體用具足方盡圓融前文一往以菩薩問答此中特如來自說者方便隨宜乃果地之德因人莫預下文所謂聖說法聖默然惟如來有其餘聲聞辟支皆無是也。

[0795a19] 佛告梵天汝何能稱說是人功德如如來以無礙智慧之所知乎是人所有功德復過于此若人能于如來所說文字語言章句通達隨順不違不逆和合為一隨其義理不隨章句言辭而善知言辭所應之相。

[0795a23] 【註】先述如來實智之德若人信解如來之智讚所不及梵天汝何能稱哉次顯如來權智之道汝復應知然如來或時贊權或時顯實于中文字語言若抑若揚當宛轉消歸和合為一毋強分別徒增戲論當不逆不違善知機變尊依義理于中所指自心是也若不了如來五力說法事在應機執為實有是隨文字若了文字性空徹見自心是隨義理譬如因指識月見月當忘其指若執指為月者非惟不識其指實乃不見其月也循文背旨為害非細故如來稱述梵天而復誨以五力說法于五力說法之中復誡其莫隨文字慈悲之至也。

[0795b10] 知如來以何言說法以何隨宜說法以何方便說法以何法門說法以何大悲說法梵天若菩薩能知如來以是五力說法以是菩薩能作佛事。

[0795b12] 【註】所應知相有五能詮之旨惟一五者為文字一者為義理是二者皆如來之事菩薩之所應知也何謂言說凡如來一代時教大小名相如影如響雖有名言而非實事故名言說何謂隨宜如來教道雖非實事不無稱根獲益如應病服藥故當隨宜所言隨宜者經云聲聞人中說應四諦法辟支佛人中說應十二因緣法菩薩人中說應六波羅蜜是也何謂方便如有眾生不堪出世真乘權說人天小教漸引其心如有眾生怖聞了義大乘權說有餘涅槃暫止化城後文所謂龍王不雨大雨于閻浮地者方便之謂也若不方便彼群小艸木不得遂生如來方便亦復如是何謂法門既欲以方便隨宜化澤群有鋪彰大槩嚴顯法幢所謂戒門空門慧門以及六和五敬三千威儀八萬細行無非法門之事也何為大悲如來藏中一物全無何有方便等四為化眾生故于無中唱出無非大悲建立前四為別後一為總總別相收故有五力若統而論之皆一大悲也。

[0795c07] 梵天言何謂如來所用五力佛言一者言說二者隨宜三者方便四者法門五者大悲是名如來所用五力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及世尊云何名為言說佛言梵天如來說過去法說未來現在法說垢淨法說世間出世間法說有罪無罪法說有漏無漏法說有為無為法說我人眾生壽者法說得證法說生死涅槃法梵天當知是言說如幻人說無決定故如夢中說虗妄見故如嚮聲說從空出故說如影眾緣和合故說如鏡中像因不入鏡故說如埜馬顛倒見故說如虗空無生滅故當知是說為無所說諸法相不可說故梵天若菩薩能知此諸言說者雖有一切言說而於諸法無所貪著以無貪著故得無礙辯才以是辯才若恒河沙劫說法無盡無礙。

[0795c19] 【註】了言說無性則無貪著無貪著故說即無說無說即說說與無說平等故其辨無礙永嘉云說時默默時說大施門開無壅塞。

[0795c23] 諸有言說不壞法性亦復不著不壞法性。

[0795c23] 【註】此釋成無礙之意以法性中非言說非默然故或說或默皆稱法性若執法性實有壞不壞想則成貪著非無礙矣。

[0796a03] 梵天是名如來言說梵天言何謂如來隨宜佛言如來或垢法說淨淨法說垢菩薩于此應知如來隨宜所說梵天何謂如來垢法說淨不得垢法性故何謂淨法說垢貪著淨法故。

[0796a06] 【註】垢法說淨者為顯大乘無性之宗也淨法說垢者為遣二乘滯著之性也是知如來無說所說在隨其機宜而說也。

[0796a09] 又梵天我說布施即是涅槃凡夫無智不能善知隨宜所說菩薩應如是思量布施後得大富此中無法可從一念至一念若不從一念至一念即是諸法實相諸法實相即是涅槃。

[0796a12] 【註】如來本說布施是涅槃有時為破慳悋眾生說布施後得大富凡夫不能善知隨宜之說以謂菩薩布施後得大富若布施後得大富于中有法可從現在至于未來若現在至于未來即屬三世屬三世者是名虗妄非佛所說若從實觀則無法從一念至一念以剎那不可得故是名實相是故說布施即是涅槃。

[0796a19] 持戒是涅槃不作不起故忍辱是涅槃念念滅故精進是涅槃無所取故禪定是涅槃不貪味故智慧是涅槃不得相故。

[0796a21] 【註】不作不起則異彼小乘作止心念念滅則無能忍所忍無所取則不同有為不貪味則遠離躭著不得相則無分別如是六度度諸虗妄故即入實際是名涅槃小乘不作如是說者乃不知如來隨宜說也。

[0796b02] 婬欲是實際法性無欲故瞋恚是實際法性無瞋故愚癡是實際法性無癡故。

[0796b03] 【註】若法性中有貪瞋癡則不容有解脫矣以貪瞋癡是法性故若貪瞋癡是法性者何容轉貪瞋癡而成解脫乎若轉貪瞋癡而成解脫者則知貪瞋癡不實貪瞋癡不實則解脫亦不實以法性無二故由無二故如來於凡夫說離貪瞋癡而求解脫于二乘說了貪瞋癡即是解脫皆如來隨宜說也。

[0796b10] 生死是涅槃無退無生故涅槃是生死以貪著故實語是虗妄生語見故。

[0796b11] 【註】如來隨宜所說稱機順益無非真實凡夫不悟依語生見故成虗妄也。

[0796b13] 虗妄是實語為增上慢人故。

[0796b13] 【註】佛說無為是名實語以二乘躭著不求正覺復以種種方便勸發道心方便即是虗妄不稱實際故能使小乘得益故雖虗妄亦即是實語。

[0796b17] 又梵天如來以隨宜故或自說我自常邊者或自說我是斷邊者或自說我是無作者或自說我是邪見者。

[0796b19] 【註】常邊即是著有斷邊即是著無非有非無即是戲論亦有亦無即是邪見此自斥為外道也。

[0796b21] 或自說我是不信者或自說我是不知報恩者。

[0796b21] 【註】自斥為闡提也。

[0796b23] 或自說我是食吐者或自說我是不受者。

[0796b23] 【註】入耳出口如食即吐即吐故不受自斥為增上慢也。

[0796c01] 如來無有如是諸事而有此說。

[0796c01] 【註】此說有二初則淨法說垢等是隨他意語次則或自說等是隨自意語隨他意語者因問而說也隨自意語者無問而說也因問而說者順機取益故無問而說者激動群機故二者皆非如來有也。

[0796c06] 當知是為隨宜所說欲令眾生捨增上慢故若菩薩善通達如來隨宜所說者若聞佛出世則便信受示眾生善業色身果報故若聞佛不出世亦信受諸佛法性身故若聞佛說法亦信受為喜樂文字眾生故若聞佛不說法亦信受諸法位性以不可說故若聞有涅槃亦信受滅顛倒所起煩惱故若聞無涅槃亦信受諸法無生相無滅相故若聞有眾生亦信受入世諦門故若聞無眾生亦信受入第一義故。

[0796c13] 【註】此由菩薩通達隨宜說故信而不疑。

[0796c15] 梵天菩薩如是善知如來隨宜所說於諸音聲無疑無畏亦能利益無量眾生。

[0796c16] 【註】無疑無畏則自解隨宜也利益眾生則隨宜利他也。

[0796c18] 世尊何謂方便佛言如來為眾生說布施得大富持戒得生天忍辱得端正精進得具諸功德禪定得法喜智慧得捨諸煩惱多聞得智慧故行十善道得人天福樂故慈悲喜捨得生梵世故禪定得如實智慧故智慧得道果故。

[0796c22] 【註】前云禪定得法喜智慧捨諸煩惱對權教行人之所說也此中如實智慧道果等對圓教行人之所說也禪定智慧于方便中如是無定則施戒等亦如是無定前文布施得涅槃等是稱實之說此中布施得大富等是方便之說也。

[0797a03] 學地得無學地故辟支佛得消諸供養故。

[0797a03] 【註】因學而至無學教之所詮也而法性中非學非無學者理之本然也消諸供養者辟支之位也然其證法體空無有消無有不消而云能消能得者方便也。

[0797a07] 佛地得無量智慧故涅槃滅一切煩惱故。

[0797a07] 【註】佛地至真無為實際豈應有得涅槃體是無作安能滅諸煩惱如是說者亦方便也。

[0797a10] 梵天我如是方便為眾生讚說是法。

[0797a10] 【註】上乃顯其方便說相下乃顯其法性之理。

[0797a12] 如來實不得我人眾生壽者亦不得施亦不得慳亦不得戒亦不得毀戒得亦不忍辱亦不得瞋恚亦不得精進亦不得懈怠亦不得禪定亦不得亂心亦不得智慧亦不得智慧果亦不得菩提亦不得涅槃亦不得苦亦不得樂。

[0797a16] 【註】佛為眾生著我著人乃至眾生壽者故方便為說六度度諸虗妄若達虗妄則無我無我則誰慳誰施誰持誰犯無人則誰忍誰惱無眾生則誰精進誰懈怠誰定誰亂誰智誰愚無壽者則誰覺誰迷誰生死誰滅度四者既非則孰苦孰樂于實際中皆無得矣。

[0797a22] 梵天若眾生聞是法者勤行精進是人為何利故勤行精進不得是法若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辟支佛道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餘涅槃亦復不得。

[0797b01] 【註】若人聞是實相之理為求利益而勤行精進者不解方便之說也若人聞是實相之理了無所得不求利益而勤行精進者是真精進也真精進者非惟六度等不得行而於須陀洹乃至無餘涅槃亦復不可得矣。

[0797b06] 梵天是名如來方便說也菩薩於此方便應勤精進令諸眾生得於法利世尊何謂如來法門佛言眼是解脫門耳鼻舌身意是解脫門所以者何眼空無我無我所性自爾耳鼻舌身意空無我無我所性自爾。

[0797b10] 【註】性自爾則法爾本然逈離詮表前所謂諸法正性者也正性者無得無說無示無識然于無詮表處作如是詮表皆法門之事也。

[0797b13] 梵天當知六入皆是解脫門正行則不虗誑故色聲香味觸法亦復一切諸法皆入是門。

[0797b14] 【註】六入為根塵所入若眼等六根空無我無我所無我則內不依根無我所則外不受塵內外既離則入無所入入無所入是為正行入正行故一切諸法皆入是解脫門解脫門者。

[0797b19] 所謂空門。

[0797b19] 【註】圓含萬有故。

[0797b20] 無相門。

[0797b20] 【註】泯絕諸相故。

[0797b21] 無作門無生門無滅門無所從來門無所從去門無退門無起門性常清淨門離自體門。

[0797b22] 【註】無生故無所從來無滅故無所從去無所從去故無退無所從來故無起何以如此以性常清淨故一切生滅名相離自體故。

[0797c02] 又梵天如來於一切文字示是解脫門所以者何諸文字無合無用。

[0797c03] 【註】一切文字語言皆非解脫之相以文字性空故無合無用無合故妙合解脫無用故如來用是以化眾生皆法門之事也。

[0797c06] 梵天當知如來於一切文字中說聖諦說解脫門。

[0797c06] 【註】文字實非聖諦亦非解脫而如來若不以文字詮示則後世不得聞佛所說也得聞之者皆文字之功矣。

[0797c10] 如來所說法無有垢一切諸法皆入解脫令住涅槃。

[0797c11] 【註】如來善知文字性空即之而用皆入解脫凡夫執著文字依語生解故不成解脫也。

[0797c13] 是名如來說法入於法門菩薩于此法門應當學。

如來大悲品第七

[0797c15] 【註】如來五力說法原是一品何以什師分為二分以五力中具悲智二門故是言說方便隨宜法門屬智門故此中但是悲門故所分也五力說法本屬權智權智之中以悲為主什公若不分出學者不知專務耳。

[0797c20] 世尊何謂大悲佛言如來以三十二種大悲救護眾生何等為三十二一切諸法無我而眾生不信不解如來于此而起大悲一切諸法無眾生而眾生說有眾生如來於此而起大悲一切法無壽者而眾生說有壽者如來於此而起大悲一切法無人而眾生說有人如來於此而起大悲。

[0798a01] 【註】我等四相亦是法性無我亦無由眾生著我等故如來以大悲說有無我也。

[0798a04] 一切法無所有而眾生住於有見如來於此而起大悲。

[0798a05] 【註】無所有者法住法性也法住法性眾生不應住有見不應住無見如來為治有無見故起大悲也。

[0798a07] 一切法無住而眾生有住如來於此而起大悲。

[0798a07] 【註】法無住者如鐘鼓之聲剎那不住前後不交而眾生不知無住而起住相如來大悲破其住著。

[0798a10] 一切法無歸處而眾生樂於歸處如來於此而起大悲。

[0798a11] 【註】一切法如空中華眼病成相元無所有眾生不了佛起大悲。

[0798a13] 一切法非我所而眾生著於我所如來於此而起大悲。

[0798a14] 【註】法非我所因無我故。

[0798a15] 一切法無所屬而眾生計有所屬如來於此而起大悲。

[0798a16] 【註】計有所屬者謂屬過去耶屬未來耶屬現在邪觀如是推求使知無所屬矣。

[0798a18] 一切法無取相而眾生有取相如來於此而起大悲。

[0798a19] 【註】無取相者如水中月可見不可取。

[0798a20] 一切法無生而眾生住於有生如來於此而起大悲一切法無退生而眾生住於退生如來於此而起大悲。

[0798a22] 【註】我等四相既無則無法可住無住則無歸處無歸處則非我所非我所故無所屬無屬則無取無取則無生無生則無退生眾生迷此如來故起大悲也。

[0798b02] 一切法無垢而眾生著垢如來於此而起大悲一切法離染而眾生有染如來於此而起大悲一切法離瞋而眾生有瞋如來於此而起大悲一切法離癡而眾生有癡如來於此而起大悲一切法無所從來而眾生著有所來如來於此而起大悲一切法無所去而眾生著于後生如來於此而起大悲一切法無起而眾生計有所起如來於此而起大悲一切法無戲論而眾生著於戲論如來於此而起大悲一切法空而眾生墮于有見如來於此而起大悲一切法無相而眾生著于有相如來於此而起大悲一切法無作而眾生著于有作如來於此而起大悲。

[0798b12] 【註】眾生妄計有垢淨瞋癡故有退生而如來大悲為說使知無有垢淨瞋癡無有垢淨瞋癡則無生無有退生無生故無所來無退生故無所去無來無去則無有起了無起故則離戲論離戲論故則得三解脫門前則直據法性無諸虗妄名相而起大悲此下據現前業相而起大悲也。

[0798b19] 世間常共瞋恚諍競如來於此而起大悲世間邪見顛倒行於邪道欲令住于正道如來於此而起大悲世間饕餮無有厭足互相陵奪欲令眾生住于聖財信戒聞施慧等如來於此而起大悲。

[0798b22] 【註】此特現前三毒也如來于瞋勸其修忍于癡勸其修慧于貪勸其修施皆大悲所說也以法性無如是事故。

[0798c01] 眾生是產業妻子恩愛之僕於此危脆之物生堅固想欲令眾生悉知無常如來於此而起大悲。

[0798c02] 【註】眾生為恩愛所使如僮僕者顛倒持也何為顛倒妻子及自身本是危脆而生堅固想產業是無常無我而生是我是常想如來故起大悲為說無常不堅等法也。

[0798c07] 眾生身為怨賊貪著養育以為親友欲為眾生作真知識令畢眾苦究竟涅槃如來於此而起大悲。

[0798c08] 【註】身為怨賊者老子云吾有大患一節以吾為有身在有身故有患非怨賊而何身既是怨賊而養此怨賊身者認為父母親友妄生憎愛作輪迴種誠為謬矣既輪迴起于色身有身則眾苦未斷如來欲令眾生畢苦故起大悲也前產業妻子示其依報不實此身為怨賊示其正報元虗問父母親友既是怨賊之種眾生妄認何以五祖山門奉母陸州織履供親大慧求嗣于張公目連救母于地府世尊湧棺說法乃云吾為末世不孝眾生若依此經則朱子無父無君之責不謬若依彼說則重認怨賊親友之非自負答真心世諦不相違故真心絕朕則怨賊之非必然世諦流布則仁義之道不謬仁義之道不謬所以佛祖酬養育之恩怨賊之非必然所以佛祖斥妄認之過然法性中非真心亦非世諦是二者皆大悲之故也。

[0798c24] 眾生好行欺誑邪命自活欲令眾生行於正命如來於此而起大悲。

[0799a01] 【註】正命者有二一者世間二者出世間世間復二在俗則不依士儂工商而行欺誑自活者邪命也出家則不行分衛持鉢而行伎術養身者邪命也出世間者不知時識節而以非分求者邪命也非分者學者不貴用功以求親證親悟專依文字馳騁妙玄所有言說皆非分是謂非分也如父母愛子不知護養多與飲食食傷則死是為夭橫故曰邪命也。

[0799a09] 眾生樂著眾苦不淨居家欲令眾生出於三界如來於此而起大悲。

[0799a10] 【註】不淨居家所為邪命邪求也而眾生不知三界內是苦以邪命邪求躭著不捨佛為是故起大悲也。

[0799a13] 一切諸法從因緣有而眾生於聖解脫而生懈怠我當為說精進令樂解脫如來於此而起大悲。

[0799a14] 【註】法從因緣生法從因緣滅生滅是因緣自性非生滅三乘人不知自性非生滅故于因緣法中妄生取捨不成精進如來所說精進前文所謂諸法正性了無生滅取捨可得遠離戲論分別是佛所說精進之旨故古人云若起精進心是妄非精進若能心不妄精進亦無涯。

[0799a21] 眾生棄捨最上無礙智慧求於聲聞辟支佛道我當引導令發大心緣于佛法如來於此而起大悲。

[0799a22] 【註】前則于因緣中起生滅想不成解脫此則于因緣中起有得想不成無礙智慧而墮于小乘也。

[0799b01] 梵天如來如是於諸眾生行此三十二種大悲是故如來名為行大悲者若菩薩于眾生中常能修集此大悲心則為阿致為大福田威德具足常能利益一切眾生。

[0799b04] 【註】阿致云無生地又云補處地此大悲法門是佛所行之事若能修集即為得無生法忍次補佛處為世福田利益眾生也。

[0799b07] 說是大悲法門品時三萬二千人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八千菩薩得無生法忍。

[0799b08] 【註】問眾生塵勞總則有八萬四千廣則無量此大悲門既是對機之設何獨三十二種不云無量何也答三十二種亦即無量如法華經妙音獲現一切色身三昧觀音證普門解脫其說法亦惟三十二種現身豈三十二身云普云一切耶如云百姓非特百人而又如來三十二相由因中修此大悲而得故勸菩薩亦如是修也。

幻化品第八

[0799b17] 【註】前五力說法于正性中無如是事特由眾生機感所致皆是幻為譬如空中狂華于空本無因彼病目妄見華相若非病目空華不有此品網明發問使知根本智中不容方便其惟幻化而

[0799b21] 爾時網明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是思益梵天云何聞大悲法而不喜悅思益言善男子若識在二法則有喜悅若識在無二實際法中則無喜悅譬如幻人見幻戲事無所喜悅菩薩知諸法相如是則於如來若說法若神通亦無喜悅。

[0799c01] 【註】網明問佛而佛不之答梵天與答者以正性中不容有答也說容有答何以發明如幻之旨哉故宗門中謂之回互當頭也然所謂識在無二法者方便實際無二性也若實際外聞方便事故當喜悅以方便即是實際何喜悅之有幻人見幻事喻實人見實相是其本分故又幻人無心識故見不為動實際無二相故聞不為喜也。

[0799c09] 又善男子如佛所化人聞佛說法不喜不悅菩薩知諸法相與化無異於如來所不加喜悅於餘眾生無下劣相。

[0799c11] 【註】前則了知實際無二故無喜悅此即了知方便從實際所出故亦無喜悅於佛不加喜知如幻故於眾生無下劣達平等故。

[0799c14] 網明言梵天汝今見諸法如幻相邪梵天言若人分別諸法者汝當問之。

[0799c15] 【註】網明意謂若見諸法如幻則實際外有如幻諸法也若見非幻何以而云幻人見幻事邪雙垂兩意為要緊之問也梵天善答問難別解轉身乃云我不分別諸法如幻不如幻但見實際無二若人分別諸法汝當問之是之謂無礙辨也。

[0799c21] 網明言汝今於何處行梵天言一切凡夫行處吾於彼行。

[0799c22] 【註】網明意曰若諸法即是實相者實相之中不容有行有不行梵天汝於何處修行耶梵天曰汝謂凡夫有行處耶若凡夫有行處即彼行處吾于彼行。

[0800a02] 網明言凡夫人行貪欲瞋恚愚癡身見疑網行我我所等邪道汝於是處行耶。

[0800a03] 【註】身邊見戒取貪瞋癡慢疑謂之十使今備其六而缺于四文略耳。

[0800a05] 梵天言善男子汝欲得凡夫法決定相耶。

[0800a05] 【註】汝謂凡夫決定有貪瞋等法邪。

[0800a07] 綱明言我尚不欲決定得凡夫何況凡夫法。

[0800a07] 【註】若凡夫決定是凡則聖人決定是聖何用修行而轉凡入聖若能轉凡入聖無決定矣凡夫既非決定貪等法安有決定哉。

[0800a11] 善男子若是法無決定者寧有貪欲瞋恚愚癡法耶網明言無也善男子一切法離貪瞋癡相行相亦如是。

[0800a13] 【註】一切法離貪瞋癡則凡夫行相亦離貪瞋癡以其離故吾于彼行而行之矣。

[0800a15] 善男子凡夫行賢聖行皆無二無差別。

[0800a15] 【註】釋上如是之義。

[0800a17] 善男子一切行非行一切說非說一切道非道。

[0800a17] 【註】釋無差別義。

[0800a19] 網明言何謂一切行非行梵天言善男子若人千萬億劫行道于法性不增不減是故言一切行非行。

[0800a20] 【註】於法性中修行如人轉磨雖終日行不離方寸雖不離方寸而亦功成事辦功成事辦故謂之行不離方寸謂之非行。

[0800a24] 何謂一切說非說梵天言善男子如來以不可說相說一切法是故言一切說非說。

[0800b01] 【註】法性中本無言說以因緣故可說因緣者由眾生迷悶不入欲令開悟說彼無說之法使得增進是知如來說法無說而說說而無說也說而無說者不壞法性也無說說者不礙化導也。

[0800b06] 何謂一切道非道梵天言以無所至故一切道非道。

[0800b07] 【註】所言得道者以無所得故得也無所得者不得諸法惟得煩惱性空以性空故至無所至也此三節發起由前云一切法離貪瞋癡將謂離貪瞋癡有一切法故誨以等觀雖一切行不妨無行一切說不妨無說雖無所至而不妨至於性空。

[0800b12] 爾時世尊讚思益梵天言善哉善哉說諸法相應當如是網明菩薩謂梵天言汝說一切凡夫行處吾于彼行者則有行相梵天言我若有所生處應有行相。

[0800b15] 【註】網明意曰一切行雖離貪瞋癡而凡夫實有行貪等相汝于凡夫行處行寧無是乎梵天曰一切行如鏡中像若像入于鏡中可有妍醜等相以鏡中實無像可得何妍醜之有以我尚無生處何云有相。

[0800b20] 網明言汝若不生云何教化眾生梵天言佛所化生吾如彼生網明言佛化所生則無生處梵天言寧可見不網明言以佛力故見梵天言我生亦如是以業力故。

[0800b23] 【註】網明謂菩薩垂形六道教化眾生汝言無所生處豈不教化眾生邪梵天曰吾非不化生但吾生處如佛化生佛化生者不動寂場而徧往六天既云不動而徧豈有生相邪雖無生相以佛力故令彼六天各各見佛如月行碧落無水不現東行東見西行西見法爾如然豈假思議哉凡夫業力未有不然日用不知良可悲矣。

[0800c06] 網明言汝於起業中行耶梵天言我不於起業中行網明言云何言以業力故梵天言如業性力亦如是是二不出于如。

[0800c08] 【註】菩薩證諸法性者業相不現汝言業力故見者得非於起業中行耶梵天曰我言業力故見者業性力也以佛力業力性無二故豈于起業中行如月印千江非有能所亦非神力如是類推法法可知也。

[0800c13] 爾時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若有能入是菩薩隨宜所說中者得大功德所以者何世尊乃至聞是上人名字尚得大利何況聞其所說。

[0800c15] 【註】入是隨宜說中者自證之力也聞名聞說者隨喜之德也。

[0800c17] 譬如有樹不依於地在虗空中而現根莖枝葉華果甚為希有此人行相亦復如是不住一切法而於十方現有行有生死亦有如是智慧辯才世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智慧自在力者其誰不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0800c21] 【註】一切行依于虗妄而有生死等相其由樹依地而長枝葉華果不依地在虗空長枝葉者其喻行不依虗妄而住實相現有生死等業也若人得入隨宜說中即有如是智慧辯才矣。

[0801a01] 爾時有一菩薩名曰普華。

[0801a01] 【註】此菩薩名普華者普者等也華者因也表眾生等有如是因也以身子特讚梵天推功一人故示其眾生等具其德也。

[0801a04] 在會中坐謂長老舍利弗仁者得法性佛亦稱汝於智慧人中為最第一何以不能現如是智慧辯才自在力耶。

[0801a06] 【註】法性平等人孰不有何以獨推梵天汝得智慧第一豈汝不能但自生下劣耳。

[0801a08] 舍利弗言普華佛諸弟子隨其智力能有所說。

[0801a08] 【註】普華云何以不能者逆問之辭也身子順意而答示同不解非不解也縱其辭而盡其辨可謂為眾竭力也。

[0801a12] 普華言舍利弗法性有多少耶舍利弗言無也普華言。

[0801a13] 【註】既無多少則。

[0801a14] 汝何以言佛諸弟子隨其智力能有所說舍利弗言隨所得法而有所說普華言汝證法性無量相耶舍利弗言然普華言汝云何言隨所得法而有所說如法性無量相得亦如是如得說亦如是何以故法性無量故舍利弗言法性非得相普華言若法性非得相者汝出法性得解脫耶舍利弗言不也普華言何故爾耶舍利弗言若出法性得解脫者則壞法性普華言是故舍利弗如仁得道法性亦爾。

[0801a21] 【註】觀身子答辭其墮有三普華問汝既稱智慧第一何以不能現如是辨才而獨推于他人哉身子以智力不逮為答是其墮也若謂智力不逮者法性有多少耶非謂法性多少但隨我所得不逮耳是其二墮也若云所得不逮者汝得法性分限相耶得法性無量相也若得法性無量相者如其所得而說何有不能身子復出難云若法有得應如得而說以法性不可得故我不能如是顯現耳是其三墮也汝言不得法性可離法性得解脫乎若不離法性而得解脫者解脫即是得道得道即得法性不可言不得既得法性不可起分限不作分限豈有彼能而我不逮乎。

[0801b10] 舍利弗言我為聽來非為說也。

[0801b10] 【註】身子被破自知法性平等非獨彼能也但我為聽來非是說時但不悟普華祗欲使人知有未必要人能說身子不解轉為所破者以平等法性無聽無說莫生二見耳。

[0801b14] 普華言一切法皆入法性此中寧有說有聽者不舍利弗言不也普華言若然者汝何故言我為聽來非為說也舍利弗言佛說二人得福無量一者專精說法二者一心聽受是故汝今應說我當聽受。

[0801b17] 【註】普華一味據法性為難者使知二見成謬也身子引佛說為證者滯權迷實也。

[0801b20] 普華言汝入滅盡定能聽法耶舍利弗言入滅盡定無有二行而聽法也。

[0801b21] 【註】普華云汝言我當說汝當聽受似有能所若能所是實則汝入定時有能所不若無能所豈有我說汝聽之理身子云無二行者無能所也無能所故不能聽矣滅盡定者即是滅意根定也所謂圓明了知不因心念不因心念而圓明了知者可謂不起于定而常能聽法也雖常聽法而無能所身子不諳者未證法界定也問既云滅盡意根豈有未盡意根而得定邪答有二分故若意根攀緣是八識相分若意根離攀緣是八識見分身子但滅相分未滅相分若滅見分即入第八地故論曰第八地前纔捨藏難云若未滅見分何名得道答以六識不行七識離攀緣相發一分圓明亦名得道故論曰圓明初發成無漏三類分身息苦輪是其位也身子以分證為答普華依法性為難者使知究竟也。

[0801c12] 普華言汝信佛說一切法是滅盡相不舍利弗言然一切法皆滅盡相我信是說普華言若然者舍利弗常不能聽法所以者何一切法常滅盡相故。

[0801c14] 【註】若一切法皆滅盡相者則身子無有不定之時也無不定故則所云我為聽來者何時也若聽時非定定時非聽應非常定之相若亦聽亦定似同增益若非聽非定似乎戲論進退發明誰是聽者聽既如是說亦如是乃至智慧辨等亦如是舍利弗如是則知一切眾生亦如是既皆如是何獨推功于梵天而自生下劣不盡究竟之道誰之過歟。

[0801c22] 舍利弗言汝能不起於定而說法耶普華言頗有一法非是定耶舍利弗言無也。

[0801c23] 【註】身子曰吾聽法不壞于定則故是汝不起于定能說法不若不起定而說法者說法弄于音文熾然能所豈是定邪汝謂說非定者頗有一法非是定耶若一切法皆定者則汝聽我說曷非定也。

[0802a04] 普華言是故當知一切凡夫常在於定舍利弗言以何定故一切凡夫常在定耶普華言以不壞法性三昧故舍利弗言若然者凡夫聖人無有差別普華言如是如是我不欲令凡夫聖人有差別也所以者何聖人無所斷凡夫無所生是二不出法性平等之相。

[0802a09] 【註】慕果脩因斷集證道身子由是而得解脫不解佛之權說遇便信受思惟取證不知大乘中聖人無煩惱可斷凡夫無煩惱可生無煩惱可生可斷者法性如是也法性中豈有凡聖之差乎。

[0802a13] 舍利弗言何等是諸法平等相普華言如舍利弗所得知見舍利弗汝生賢聖法耶答言不也汝滅凡夫法耶答言不也汝得賢聖法耶答言不也汝見凡夫法耶答言不也。

[0802a16] 【註】賢聖無所生者以煩惱無可斷故不得賢聖法也無煩惱可生故不見凡夫法也。

[0802a18] 舍利弗汝何知見說言得道答言汝不聞凡夫如即是漏盡解脫如漏盡解脫如即是無餘涅槃如舍利弗是如名不異如不壞如應以是如知一切法。

[0802a20] 【註】不異如者凡夫賢聖無差別也不壞如者煩惱解脫同一法也不異故非彼能汝不能非汝能而凡夫不能不壞故非離煩惱而得法性非離法性而得解脫也。

[0802b01] 爾時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譬如大火一切諸皆是燒相如是諸善男子所說法皆入法性佛告舍利弗如汝所言是諸善男子所說法皆入法性。

[0802b03] 【註】所言法性者即是自心譬如大火一切諸皆名燒相喻如自心一切施為皆是用相凡夫不了于自心中妄興取捨譬如畏空窮劫迯走不能出得又如索空窮劫搜尋不能求得自心取捨亦復如是盡其力量不能出自心之外無生死可出無涅槃可入無煩惱可斷無菩提可得故曰古今人事古今物理古今山河古今天地又曰熱則遍天下熱寒則遍天下寒馬祖曰凡所見色即是見心與一切皆是燒相者如合符節也人不能即信者無始妄念所惑也利智如身子尚有未盡豈況他哉直須真參實悟淨盡現流倘得一念相應然後肯心自許。

[0802b15] 爾時網明謂舍利弗佛說仁者於智慧人中為最第一以何智慧得第一乎。

[0802b16] 【註】何智慧者謂三乘中汝何乘得第一耶此謂抅賊破家之問也。

[0802b18] 舍利弗言所謂聲聞因聲得解以是智慧說我於中為第一耳非謂菩薩。

[0802b19] 【註】網明非是不知而問令其自言所得藥乃中病身子順意而答亦非不解為眾竭力禍出私門矣。

[0802b22] 網明言智慧是戲論相耶答言不也網明言智慧非平等相耶答言是網明言今仁者得平等智慧云何說智慧有量答言善男子以法性相故智慧無量隨入法性多少故智慧有量網明言無量法終不作有量仁者何故說智慧有量即時舍利弗默然不答。

[0802c02] 【註】既云智慧平等不應作三乘分別著三乘分別者即是戲論著戲論者不得智慧汝得平等智慧何以說智慧有大小之量也身子以謂智慧無量隨入法性多少故成有量此亦不然前云汝證法性無量相邪答然是知法性亦是無量何云隨入多少何況無量法終不作有量也前普華問汝稱智慧第一何以不能現如是自在之相者使知因心平等也此中網明問汝以何智慧而得第一者使知果位平等也身子于因則曰力之不逮于果則曰隨入法性多少皆不能出其難矣。

菩薩光明品第九

[0802c14] 【註】前由身子自謂智慧不及菩薩于是網明預知其意而重重難斥使自知非故身子默然不知所答宜若知歸然猶疑信相半未即全領故佛令網明放光則知生佛平等豈舍利弗不然乎。

[0802c18] 爾時長老大迦葉承佛聖旨白佛言世尊是網明菩薩以何因緣號網明乎。

[0802c19] 【註】迦葉云飲光以其因中用上色紫磨金莊嚴佛故感光明金色一放光時餘光失相網明放光使普會咸現金色之身無二無別以聲聞自得之智證法未圓故放光則餘失菩薩窮盡平等而法性本具故放光時一眾咸然欲知平等之相故迦葉啟請因緣矣。

[0803a01] 佛告網明善男子現汝福報光明因緣令諸天人一切世間皆得歡喜其有福德因緣者當發菩提心於是網明即受佛教偏袒右肩從右手赤白莊嚴爪指間放大光明普照十方無量無邊阿僧祇佛國皆悉通達其中地獄畜生餓鬼盲聾瘖瘂手足拘躄老病苦痛貪欲瞋恚愚癡裸形醜陋貧窮饑渴囹圄繫閉困厄垂死慳貪破戒瞋恚懈怠妄念無慧少於聞見無慚無愧墮邪疑網如是等眾生遇斯光者皆得快樂無有眾生為貪欲瞋恚愚癡憍慢憂愁懷恨等之所惱也。

[0803a10] 【註】初舉三惡道次舉人類次舉人中果報貪等為因以貪故招裸形貧窮饑渴之報以瞋故招囹圄繫閉之愆以癡故招盲聾瘖瘂之病次舉背反六度之相次舉上慢邪見之由右手者正也爪者骨之餘也謂如上惡道果報得遇正智之餘光即得消除諸過而獲快樂矣。

[0803a16] 其在佛前大會之眾菩薩摩訶薩天龍夜叉乾闥婆等及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眾是諸眾生同一金色與佛無異有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無見頂者皆坐寶蓮華座寶交絡蓋羅覆其上等無差別諸會眾生皆得快樂。

[0803a20] 【註】網明者即根本智也此智人人本具個個不無取譬良難喻之帝網用表其德帝網者帝釋之網也大小于珠相成珠雖大小相收而彼此相攝雖彼此相攝而亦各各不相到用表凡聖根本智慧本來如是平等故曰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特由眾生念隔妄自親疎雖云智慧法性本來平等猶未即信到此放光乃知具足所以惡道眾生無明深厚遇光尚獲分證之功在會大眾福德淵深忽爾身現圓極之相見知此智于我本有不在外求也。

[0803b06] 譬如菩薩入發喜莊嚴三昧。

[0803b06] 【註】菩薩證初地時乍登聖階佛慧開發入是三昧故名歡喜地此諸大眾由網明光明顯發雖非分亦如菩薩得三昧也。

[0803b09] 時諸大眾得未曾有各各相見如佛無異不見佛身為大身為小。

[0803b10] 【註】此所以謂根本智人人具有平等不二者也。

[0803b12] 又以光明力故尋時下方有四菩薩從地湧出。

[0803b12] 【註】菩薩有四表常樂我淨四德也下方從地湧出者表從實際理地湧出也蓋實際理地與根本智相應故為網明光照則彼來也以如來五力說法與普華梵天等唱說弄引皆佛事門中之事也以佛事門中不違實際故為作證明所以來也。

[0803b18] 合掌而立欲共禮佛作是念言何者真佛我欲禮敬。

[0803b19] 【註】根本智中平等不二實際理地無可分別無可分別不知何者是真佛不知是真佛者而孰非真佛乎。

[0803b22] 即聞空中聲曰是網明菩薩光明之力一切大眾同一金色與佛不異。

[0803b23] 【註】上不在天下不依地但曰空中非天非人但曰聲表無相中道也以實際理地雖無分別以中道不礙分別故于空中出聲相告也。

[0803c02] 時四菩薩發希有心作如是言今此會中其色無異一切諸法亦復如是。

[0803c03] 【註】以實相理證明法性根本智平等如是無有異也。

[0803c05] 若我此言誠實無虗世尊釋迦牟尼當現異相令我今得供養禮事。

[0803c06] 【註】祈佛明證欲使眾信也。

[0803c07] 即時佛以蓮華寶獅子座上昇虗空高一多羅樹於是四菩薩頭面禮佛足作如是言如來智慧不可思議網明菩薩福德本願亦不可思議。

[0803c09] 【註】不可思議者謂不違實際而作佛事者也。

[0803c11] 能放如是無量光明。

[0803c11] 【註】發明不可思議也。

[0803c12] 爾時佛告網明菩薩言善男子汝今作佛事令無量眾生住于佛道可攝光明於是網明菩薩即受佛教還攝光明攝光明此諸大眾威儀色相還復如故見佛坐本獅子座上。

[0803c15] 【註】根本智光佛教放即放佛教收即收收放皆依覺心也大眾因光顯現金色者暫時之力也光收則色相還復如故佛坐本座者本分不動也若了本分不動則涅槃無可入生死無可出以本分無可變也所謂長安雖有樂到底不如家。

[0803c21] 爾時長老大迦葉白佛言世尊此四菩薩從何所來四菩薩言我等從下方世界來大迦葉言其國何名佛號何等四菩薩言國名現諸寶莊嚴佛號一寶蓋今現在說法。

[0803c24] 【註】國名諸寶莊嚴者一為無量也佛名一寶蓋者無量為一也表中道實相之理依正圓融如是今現在者敵面無諱也。

[0804a03] 大迦葉言其佛國土去此幾何四菩薩言佛自知之。

[0804a04] 【註】前迦葉所問四菩薩一一答有來歷及問佛土去此幾何不以自答而推至千佛者何也以法性土無處所故離遠近相故。

[0804a07] 大迦葉言汝等何故來此四菩薩言是網明菩薩光明照彼我等遇之即聞釋迦牟尼佛名及網明菩薩是故我等今來見佛并網明上人。

[0804a09] 【註】根本智光發明實相也發明實相則證常樂我淨四德是名聞佛及識根本智也故曰由網明光明照故得聞佛名及識上人。

[0804a13] 迦葉白佛言世尊一寶蓋佛現諸寶莊嚴世界去此幾何佛言去此七十二恒河沙佛土。

[0804a14] 【註】七十者七方便也二者有無二門也恒河沙者以沙細不可思議之謂也此法性佛土超出方便有無不可思議處也四菩薩不答而佛為答者以實相自分無可答也。

[0804a19] 大迦葉言世尊是四菩薩從彼發來幾時至此佛言如一念頃於彼不現忽然而至。

[0804a20] 【註】網明放光時不經夕七十二恒河沙土去此極遠菩薩現光而來未審幾時至此恐大眾不悟實際生遠近不逮之疑故問耳佛答一念之頃者使知實際理地彼此不隔也。

[0804b01] 大迦葉言世尊此諸菩薩光明遠照神通速疾甚為希有今網明菩薩光明遠照是四菩薩發來速疾。

[0804b02] 【註】此讚根本智與實相心猛利如是。

[0804b04] 佛言迦葉如汝所說菩薩摩訶薩所行不可思議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及。

[0804b05] 【註】菩薩所依實際猛利如是聲聞辟支佛未窺實際所以不逮此亦因時激勸也。

[0804b08] 爾時長老大迦葉謂網明菩薩言善男子汝現光明照此大會皆作金色以何因緣網明言長老大迦葉可問世尊當為汝說。

[0804b10] 【註】根本智光本來如是何有因緣迦葉既問不可相辜乃云世尊為答者所謂放開一線也。

[0804b13] 即時大迦葉以此白佛佛言迦葉是網明菩薩成佛時其會大眾同一金色咸共信樂一切智慧其佛國土乃至無聲聞辟支佛名唯有清淨諸菩薩摩訶薩會。

[0804b16] 【註】迦葉問以何因緣能令大眾同一金色佛答網明成佛時大眾同一金色亦以根本智無有因緣惟信樂一切智慧而一切智慧者以根本智為一切智所依故一切智依根本智故無有聲聞辟支惟一佛乘也。

[0804b21] 大迦葉白佛言世尊生彼菩薩當知如佛等無有異佛言如汝所言生彼菩薩當知如佛於是會中四萬四千人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願生彼國白佛言世尊若網明菩薩得成佛時我等當生其國爾時長老大迦葉白佛言世尊網明菩薩幾時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言迦葉汝自問網明。

[0804c02] 【註】前迦葉問四菩薩佛土網明金色皆使問佛此中迦葉問佛網明幾時成菩提而亦使問網明彼此回互者不犯當頭也以實際中無佛土可取無因緣可得無菩提可成所謂佛土因緣菩提者皆是方便門中權為接引之名也迦葉示同不解隨人轉作者所謂影響佛事也。

[0804c09] 於是迦葉問網明菩薩言善男子仁者幾時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網明言大迦葉若有問幻所化人汝幾時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幻人當云何答大迦葉言善男子幻所化人無決定相當何所答網明言大迦葉一切諸法亦如幻所化人無決定相誰可問言汝幾時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0804c14] 【註】幻人無決定相者非決定是人徒有幻人名字徒有名字故無可答諸法亦惟名字無決定相諸法既爾菩提亦然菩提既無決定亦無時分可答也無時分可答則直下便是何更問幾時當得邪。

[0804c19] 大迦葉言善男子幻所化人離於自相無意無別無所志願汝亦如是耶若如是者汝云何能利益無量眾生。

[0804c21] 【註】離自相者以幻所化人無自體也自體尚無何有異自體者無異則無別無異無別者無有心識無心識故無有志願于菩提既無志願何能利益眾生也。

[0805a01] 網明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是一切眾生性一切眾生性即是幻性幻性即是一切法性於是法中我不見有利不見無利。

[0805a03] 【註】不說我同幻人有無心識但說菩提性同于幻性若菩提性是實者何容轉煩惱而得菩提邪若菩提為煩惱顯得則知二者同一法性法性之中豈容有利無利耶。

[0805a07] 大迦葉言善男子汝今不令眾生住菩提耶網明言諸佛菩提有住相耶大迦葉言無也網明言是故我不令眾生住于菩提亦不令住聲聞辟支佛道。

[0805a09] 【註】若有住菩提者則有不住我說菩提即是眾生性眾生性即是幻性幻性中無有住無有不住無有住不住者是諸佛菩提之相諸佛于菩提尚無可住豈眾生有住菩提邪。

[0805a14] 大迦葉言善男子汝今欲趣何所。

[0805a14] 【註】既菩提無所得眾生無可利汝今修行欲趣所邪。

[0805a16] 網明言我所趣如如趣。

[0805a16] 【註】如如趣者即是趣無所趣既趣無所趣即趣實際也。

[0805a18] 大迦葉言如無所趣亦無所轉。

[0805a18] 【註】無所趣故則無轉凡入聖之趣也。

[0805a20] 網明言如如無趣無轉一切法住如相故我無趣無轉大迦葉言若無趣無轉汝云何教化眾生。

[0805a21] 【註】若無趣無轉則眾生即住如相若住如相者汝云何言教化眾生邪。

[0805a24] 網明言若人發願則是不能教化眾生若人於法有轉是亦不能教化眾生。

[0805b01] 【註】菩薩教化眾生者了眾生相如故無趣無轉以無趣無轉之道而化眾生不住發願若發願教化眾生則有我人等相故不得名為教化也。

[0805b05] 大迦葉言善男子汝不轉眾生生死耶。

[0805b05] 【註】若無趣無轉者汝不轉眾生生死而趣涅槃耶。

[0805b07] 網明言我尚不得生死何況於生死中而轉眾生。

[0805b07] 【註】我自證生死不可得豈可以生死法而度眾生耶。

[0805b09] 大迦葉言汝不令眾生得涅槃耶網明言我尚不見涅槃何況教化眾生令住涅槃。

[0805b10] 【註】涅槃本無處所我尚不見有住豈能令他有住耶。

[0805b12] 大迦葉言善男子若汝不得生死不見涅槃何故今為無量眾生行於菩提此豈不為滅度眾生耶網明言若菩薩得生死分別涅槃因眾生行菩提此則不應名為菩薩。

[0805b15] 【註】所謂不得生死者性是無生不須滅生不見涅槃者性是寂滅不須見滅若執實有生死可得則違無生之性若分別涅槃則失寂滅之相何也以涅槃名為除滅滅諸相分別故生死涅槃性相如是若因眾生行菩提者則著我人眾生壽者不得名為菩薩。

[0805b21] 大迦葉言善男子汝今於何處行網明言我非生死中行。

[0805b22] 【註】不得生死。

[0805b23] 非涅槃中行。

[0805b23] 【註】不見涅槃。

[0805b24] 亦不以眾生相行。

[0805b24] 【註】不因眾生而行菩提。

[0805c01] 大迦葉如汝所問汝何處行者如佛所化人行處吾於彼行大迦葉言佛所化人無有行處網明言當知一切眾生所行亦如是想。

[0805c03] 【註】迦葉前問欲趣何所則曰當趣如如今問于何處行則如佛化所行趣如如則趣無所趣如佛化所行則行無所行無行無趣者真詣實際也前網明問梵天於何處行答曰凡夫行處吾于彼行今迦葉問網明則答曰佛化所行吾于彼行二問既同二答逈別何以分之梵天者表方便智也以方便智同於俗諦欲顯即俗而真故同凡夫日用也網明者表根本智也以根本智同于實際欲顯非俗非真故同佛所化也。

[0805c12] 大迦葉言佛所化人無貪無恚無癡若一切眾生所行如是相者眾生貪恚癡從何所起網明言我今問汝隨意答我大迦葉汝今寧有貪恚癡不答言無也網明言是貪恚癡盡滅耶答言不也網明言若大迦葉今無貪恚癡亦不盡滅者汝置貪瞋癡於何所耶答言善男子凡夫從顛倒起妄想分別生貪恚癡耳賢聖法中善知顛倒實性故無妄想分別是以無貪恚癡大迦葉於汝意云何若法從顛倒起是法為實為虗妄耶答言是法虗妄非是實也網明言若法非實可令實耶答言不耶網明言若法非實仁者欲于是中得貪恚癡耶答言不也網明言若然何者是貪恚癡能惱眾生者答言善男子若爾者一切從本來離貪恚癡相網明言以是故我說一切法相如佛所化說是法時四萬四千菩薩得柔順法忍。

[0806a01] 【註】前梵天釋凡夫離貪恚癡者以凡夫無決定相故凡夫無決定相則法亦無決定相法無決定故則是法尚非戒定慧何名貪恚癡哉此依俗諦明無性也此中迦葉釋賢聖無貪恚癡者以凡夫從顛倒起妄想分別生貪恚癡賢聖知顛倒實性無妄想分別無貪恚癡此依真諦明無相也俗諦無性者如虗空華如陸地也真諦無相者如水中月如鏡中像也若依顛倒分別則四者皆有凡夫所以迷生死若悟顛倒實性則四者本無聖人所以證涅槃是知真諦俗諦無性無相其旨一也如是問辨真金石之論千古之下惟恐不聞若聞之者偷心盡死疑惑并消達磨所謂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無尚於是也。

菩薩受記品第十

[0806a16] 【註】前品迦葉問網明幾時當得菩提網明乃曰汝問幻人當何所答以幻人無心識無志願菩提亦無時分可得即是此時意不疑也此中復云菩薩授記品何其前後相反若是也金剛經曰如來若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然燈佛即不與我授記而作是言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是知授記者授其無所得記也以菩提無所得故真得菩提記矣前則發明無所得之旨後則受無所得之記所以前後不相違也。

[0806b01] 爾時長老大迦葉白佛言世尊若網明菩薩所見眾生不應復畏墮三惡道若聞網明所說法者魔不得便若為網明所教化者不畏墮聲聞辟支佛道。

[0806b03] 【註】網明所見者謂皆同網明所見自信之力如此則不畏墮惡道也聞其說法而魔不得便者以網明不將文字教人但示實相聞實相故彼不得便也從其所化者純入大乘故不墮二乘也。

[0806b08] 世尊願說網明功德莊嚴國土佛言迦葉是網明菩薩在在國土遊行之處利益無量眾生。

[0806b09] 【註】此釋其能嚴之行也所言在在利益者以根本智無乎不在也孔子曰在天而天在人而人此之謂也。

[0806b12] 迦葉汝見網明所放光明不答言見佛言若三千大千世界滿中芥子尚可算數今網明光明令諸眾生住菩提者不可數也。

[0806b14] 【註】重釋其利眾之多也。

[0806b15] 迦葉是網明菩薩所放光明饒益尚爾何況說法汝今諦聽我當麤略說其功德。

[0806b16] 【註】此釋所嚴之德也。

[0806b17] 迦葉是網明菩薩過七百六十萬阿僧祇劫當得作佛號普光自在王如來應供正徧知世界曰集妙功德。

[0806b19] 【註】阿僧祇云無數時也以根本智出過時分數量之外也佛號普光自在王者此智人人本具故曰普靈明常照故曰光法爾如是不假外求自在如王世界名集妙功德者以根本智不住有無亦復不離有無故曰妙成辦利益故曰功德此佛依正二報皆依根本智得其記也前迦葉問佛是網明幾時當得菩提而云汝自問網明此中佛復與網明授記先不即答迦葉令彼自問其旨安在哉昔者華嚴會上善財童子往妙高峯參德雲比丘七日不見過七日于別峯相見李長者曰第一義門不可相見相見在第二義門此亦如是以實際理地無有授記佛事門中無不授記所謂實際者第一義也所謂佛事者第二義也前所不答者為顯實際也今所與記者為顯佛事也。

[0806c09] 其佛趣菩提樹時國中諸魔魔民悉皆正定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0806c10] 【註】魔向菩提者以一切法趣根本智也。

[0806c12] 其佛國土以真旃檀寶為地地平如掌柔輭細滑如迦陵伽衣處處皆以眾寶莊嚴無三惡道亦無八難。

[0806c14] 【註】地以真旃檀為者旃檀表施以此根本智即是無分別智也以無分別故則捨虗妄分別及虗妄鬪諍捨虗妄分別故地平如掌捨虗妄鬪諍故柔輭細滑以根本智為正以差別智為助皆不違實相故曰處處以眾寶莊嚴一切法趣根本智則一道平等故無三惡八難以根本智離分別之報也。

[0806c20] 其國廣長皆以妙寶蓮華色香以為校飾。

[0806c20] 【註】以根本智縱橫得妙之報也何為縱橫得妙邪以此智不住實際不著有為不住實際故能唱說弄引不著有為故示人實相不住不著如妙蓮華以此為校飾者酬其德也。

[0807a01] 普光自在王如來有無量菩薩僧善脩無量法門得無量自在神通皆以光明莊嚴其身得諸陀羅尼藏無量辯才善能說法光明神力皆悉通達能破魔怨。

[0807a04] 【註】菩薩修無量行者依根本智以為其因也得無量神通者依根本智得其用也神通乃變幻之象象于方便以光明嚴身者不壞根本智光也以此智為諸法之源故得總持之藏得總持藏故得說法辨才復云光明神通皆悉通達者所謂方便實相相容無礙也方便實相相容無礙者其能破魔怨勢必然也。

[0807a11] 慚愧念慧諸妙功德以脩其心。

[0807a11] 【註】慚愧乃七聖財之一也念慧乃五力中之二也蓋此諸菩薩得五根五力七功德財以是而修身者是知依根本智也。

[0807a14] 彼佛國土無有女人。

[0807a14] 【註】以根本智誠實無有虗妄故無女人陰險之人淨名曰善心誠實男是也。

[0807a16] 其諸菩薩皆於寶蓮華中結跏趺坐自然化生。

[0807a16] 【註】以其國無陰險故從中道實相之所化生釋無女人之意耳。

[0807a19] 以禪樂為食。

[0807a19] 【註】以此智與定相應無希望追求故。

[0807a20] 諸所須物經行之處房舍牀榻園林浴池應念即至。

[0807a21] 【註】能依此根本智而修所謂慈悲之室第一義牀總持園林八德浴池應念現前不同漸次修得所以為頓教大乘也。

[0807a24] 迦葉是普光自在王如來不以文字說法但放光明照諸菩薩即得無生法忍其佛光明復照十方通達無礙令諸眾生得離煩惱又其光明常出三十二種清淨法音。

[0807b03] 【註】初云不以文字說法但放光明末云光中出三十二種清淨法音是知諸佛法光明門非音聲輪勿載但學者不得以文字相求不以文字相求則達音聲實相達音聲實相則入法光明門是得無生法忍世尊臨滅度時文殊請再轉法輪世尊云咄文殊不識好惡吾四十九年未曾譚一字汝教我再轉甚麼法輪如此則釋迦何甞以文字教人哉達磨云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二祖問曰我心未安乞師與安磨云將心來與汝安祖云覓心了不可得磨云與汝安心竟如此則達磨自立文字不立文字耶若言不立文字則如此問答從何處得來若言立文字則達磨向二祖道個什麼是知古人說的說個不說的實不曾以文字教人也。

[0807b17] 何等為三十二所謂諸法空無眾生見故諸法無相離分別故諸法無作出三界故。

[0807b18] 【註】此依三解脫門示法光明也。

[0807b20] 諸法離欲性寂滅故諸法離瞋無有礙故諸法離癡無闇冥故。

[0807b21] 【註】示法離三毒也。

[0807b22] 諸法無所從來本無生故諸法無所從去無所至故諸法不住無所依故諸法過三世去來現在無所有故。

[0807b24] 【註】三際三世皆不屬故。

[0807c01] 諸法無異其性一故諸法不生離于報故。

[0807c01] 【註】此依生住異滅四相示法無有也。

[0807c03] 諸法無業業報作者不可得故。

[0807c03] 【註】無業則法中無因也業報作者以法中無業果也。

[0807c05] 諸法不作無所起故諸法無起無為性故諸法無為離生滅故諸法真不從和合生故諸法實一道門故。

[0807c07] 【註】諸法不作則無起無起則無生滅此以真空門中本來如是然雖如是不得作斷滅見故復云是真實以示其妙有也。

[0807c10] 諸法無眾生眾生不可得故諸法無我第一義故。

[0807c10] 【註】我人等相皆無明相諸法正性即是第一義諦第一義諦何有于相。

[0807c13] 諸法鈍無所知故。

[0807c13] 【註】鈍以無記為性法體本來無記故。

[0807c15] 諸法捨離憎愛故諸法離煩惱無有熱故。

[0807c15] 【註】煩惱以嗔熱為性嗔熱起于愛憎若捨愛憎則煩惱離矣。

[0807c17] 諸法無垢性不汙故。

[0807c17] 【註】法性同於虗空本自無體無體則尚不名淨何有垢也。

[0807c19] 諸法一相離欲際故。

[0807c19] 【註】諸欲實際即是法性實際以法性不二故云一相。

[0807c21] 諸法離相常定故。

[0807c21] 【註】所謂一相故雖相離相故常定也。

[0807c23] 諸法住實際性不壞故。

[0807c23] 【註】若起離相之見則不名實際矣若住實際不離于相而甞住于定以法性不壞相故。

[0808a02] 諸法如相不分別故。

[0808a02] 【註】不壞者由法相如故不分別壞與不壞也。

[0808a04] 諸法入法性遍入故。

[0808a04] 【註】所謂不分別壞與不壞者由法性遍入故也壞與不壞皆入法性故。

[0808a06] 諸法無緣諸緣不合故。

[0808a06] 【註】雖云遍入亦不與緣合也。

[0808a07] 諸法是菩提如實見故諸法是涅槃無因緣故。

[0808a07] 【註】涅槃名為斷除分別分別斷除則何因緣之有以上三十二種法門總是一實相正性之門為化眾生用是方便故有多名會而歸之惟一自心名異體同思之可見。

[0808a12] 迦葉普光自在王如來光明常出如是清淨法音亦能令諸菩薩施作佛事其佛國土無有魔事佛壽無量阿僧祇劫。

[0808a14] 【註】光無舌根能出如是法音是法非語言音聲所及也光無心識而能令菩薩施作佛事者是法非心機意識所能也能如是悟入則無魔事得無生地得無生地則壽命無量矣。

[0808a18] 大迦葉白佛言若人欲得清淨佛土者應取如網明菩薩所脩功德具足清淨國土如是迦葉網明菩薩於諸無量阿僧祇佛所隨所願修功德具足故。

[0808a20] 【註】取佛土應如網明當依根本智而修乃能如是所云無量阿僧祇佛所隨所願修功德具足者以實相超越數量之象也佛者覺也能覺自心則知無願之願無脩之修無功德之功德乃名具足耳。

[0808b01] 爾時思益梵天謂網明菩薩仁者得從佛受記網明言一切眾生皆從佛受記。

[0808b02] 【註】若謂我得佛受記而眾生不得者則一切諸法因果不成然酬因報果法爾如是由若影響豈特我得而眾生不得耶。

[0808b05] 梵天言於何事中而得受記網明言隨業受報而得受記。

[0808b06] 【註】隨業受報因果自然不記而記受記系為佛為記者使預知也。

[0808b08] 梵天言汝作何業而得受記網明言若業非身作非口作非意作是業可得示不梵天言不可示也網明言菩提是起作相耶梵天言不也何以故菩提是無為非起作相網明言可以起作相得無為菩提不梵天言不也梵天是故當知若無業無業報無諸行無起諸行是名菩提如菩提性得亦如是如得性受記亦如是不可以起作法而得受記。

[0808b14] 【註】若業從身口意作則是有為可得示之此是殺此是盜等非得菩提記也若業不從身口意所作則是實相故不可示以非起作相故非起作相者乃得受菩提記也菩提云覺覺一切法無所得故佛受無所得記問解此無所得法佛為受記若人造惡業者還記不答亦有記之者如佛記琉璃大王云此人七日後墮地獄等然則眾生造業必招果報未必須記如形直影端聲和響順何在記乎佛欲策進二乘發道心故梵天示同不解而問者使大眾知記無所記也何為記無所記佛以行人之心受與行人之記非有與也如世相士許人貴賤一如所言非為相士有所與也實貴賤出自彼人自身然相士不許彼人亦得貴賤矣但使其預知耳。

[0808c04] 梵天言善男子汝不行六波羅蜜然後得受記耶網明言如汝所說菩薩行六波羅蜜而得受記梵天若菩薩捨一切煩惱名為檀波羅蜜於諸法無所起名為尸羅波羅蜜於諸法無所傷名為羼提波羅蜜於諸法離相名為毘黎耶波羅蜜於諸法無所住名為禪波羅蜜於諸法無戲論名為般若波羅蜜。

[0808c09] 【註】前云無作無起是菩提記者破二乘有得執也以大乘中常斥彼有得為非故今菩薩亦得菩提之記豈非得耶故梵天問明使知得無所得故得受記此中所問為破權乘菩薩事度之執也彼云若無起無作得菩提記者豈不行六度乎若行六度還同起作那得云無夫六度者度諸虗妄非是有為故無起作若實有行即名虗妄安得記耶所以者何施不名波羅蜜戒不名波羅蜜乃至智慧不名波羅蜜何以故波羅蜜云度彼岸若施是波羅蜜者一切有為布施應名施度若戒是波羅蜜者一切外道持牛狗等戒應名戒度若忍是波羅蜜者一切賤役奴隷常相曲耐應名忍度若精進是波羅蜜者一切二乘勵精斷集應名進度若禪定是波羅蜜者一切色無色界天皆能攝心應名定度若智慧是波羅蜜者一切世智辨聰皆有通利應名慧度何以有為布施祗生天福牛狗之戒斥為邪見賤役耐忍只是曲意二乘精進不名道心色天禪定不出凡界世智辨聰名例八難所以菩薩行六度不同有為故得受記何為不同有為以捨煩惱為施于法無起為戒於法無傷為忍于法離相為進於法無住為定於法無戲論為智慧如是六度非身行非口說非意思不可作無有起不得生不得滅不可示不可說契心無相得無所得行無所行是則名為菩薩行六度也。

[0809a10] 梵天菩薩如是行六波羅蜜於何處行梵天言無處行也所以者何凡有所行皆是不行若行即是不行若不行即是行。

[0809a12] 【註】行是不行者以六度體是無為也不行是行者虗妄息滅也菩提即是自心若起心動念擬向外求非得菩提但得虗妄網明逆而問之使自辯明知無處矣梵天所以決釋也若了自心一切無著攀緣斯泯網明所以得記如有狂人常在室中忽然狂發謂家在外發心他走出門一步即是離家一步出門百里即是離家百里若能返省退轉一步即是一步到家此中行是不行不行是行宜若是矣。

[0809a21] 梵天以是故當知無所行是菩提如汝所問汝得受菩提記如如法性得受記我所受記亦如是梵天言善男子如如法性無受記網明言諸菩薩受記相皆亦如是如如法性。

[0809a24] 【註】如如法性者法法如是非記不記形直影端理無差謬則非記因果不虗則非不記也。

[0809b03] 爾時思益梵天白佛言世尊菩薩以何行諸佛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0809b04] 【註】前問網明汝作何業而得受記而網明答業非身口意所作乃至六度行是不行不行是行梵天似乎得解何以此中問佛以何行得記還如未悟先後之辭何其違也此為難信之法非佛證成不可取信眾疑未盡故乃問耳。

[0809b09] 佛言若菩薩不行生法不行滅法。

[0809b09] 【註】凡夫識暗常為四相遷流菩薩智深了達實相故四相不行文載生滅二相則含住異之相也。

[0809b12] 不行善不行不善。

[0809b12] 【註】善與不善對待生起若無不善則善從何起若不行善則不善不生以法界性中離對待故下文倣此。

[0809b15] 不行世間不行出世間。

[0809b15] 【註】不行世間即是不行眾生世間與器世間不行出世間即是不行智正覺世間也。

[0809b18] 不行有罪法。

[0809b18] 【註】即是不行不善也。

[0809b19] 不行無罪法。

[0809b19] 【註】不行善也。

[0809b20] 不行有漏法。

[0809b20] 【註】不行世間法也有漏有三謂有漏欲漏無明漏三界二十五有總名有漏欲界六天未斷欲塵名為欲漏無明漏則兼該三乘凡夫全然不識要而言之迷中道理漏落二邊同名有漏。

[0809b24] 不行無漏法。

[0809b24] 【註】不行出世間法也二乘行無漏道但無欲有二漏未盡無明為有法可行未得盡漏故二乘不得受記菩薩不著漏故對待斯絕所以得記也。

[0809c04] 不行有為法不行無為不行脩道。

[0809c04] 【註】所謂不作不起。

[0809c05] 不行除斷。

[0809c05] 【註】所謂不止不滅。

[0809c06] 不行生死不行涅槃不行見法不行聞法不行覺法不行知法。

[0809c07] 【註】法非見聞覺知若行見聞覺知則不得菩提記矣。

[0809c09] 不行施不行捨不行戒不行覆不行忍不行善不行發不行精進不行禪不行三昧不行慧不行行不行知不行得。

[0809c11] 【註】此中不行六度者重拂其相也前云不行知法此中復云不行知文疊出者何也前則不行見覺聞知之知此則不行智所謂智者我能行六度萬行之謂知般若云無知亦無得意同此也。

[0809c15] 梵天若菩薩如是行者諸佛則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所以者何諸所有行皆有所是無所是是菩提。

[0809c17] 【註】若有六度可行則有六度為是若有是者則有可非若有是非不得法性不得法性不名菩提若無所行則無可是無可是則亦無可非無是無非者是名菩提。

[0809c21] 諸有所行皆是分別無分別是菩提諸所有行皆是起作無起作是菩提諸有所行皆是戲論無戲論是菩提。

[0809c23] 【註】菩提云覺覺法實際超過諸法遠離二邊斷除分別故曰菩提若著分別非得菩提矣。

[0810a01] 是故當知若菩薩過諸所行則得受記。

[0810a01] 【註】古人所謂善惡都莫思量自然心入無生湛然常寂義出于此。

[0810a04] 唯然世尊受記者有何義佛言離諸法二相故是受記義不分別生滅是受記義離身口意業相是受記義。

[0810a06] 【註】身口業相有十如來為化人天權分名相二乘不解執此為實故于大乘不堪進趣于是如來特云離身口意業相離身口意業相則不分別生滅不分別生滅則於諸法不起二見不起二見則過去未來未來不去現在不住三世體空十方真寂如是悟入是名受記。

[0810a12] 梵天我念過去有劫名善見我於此劫供養七十二那由他佛是諸如來不見授記又過是劫劫名善化我於此劫供養二十二億諸佛是諸如來亦不見授記又過是劫劫名梵歎我於此劫供養萬八千佛是諸如來亦不見授記又過是劫劫名無咎我於此劫供養三萬二千佛是諸如來亦不見授記又過是劫劫名莊嚴我於此劫供養四百四十萬佛我皆以一切供養之具而供養之是諸如來亦不見授記。

[0810a19] 【註】劫者滯也初云善見見法清淨故云善見執滯能見則不得受記也次云善化者滯其能化次云梵歎滯其我能贊歎也次云無咎者滯其我能潔次云莊嚴者滯其我能行行也有法可見有眾生可化有三寶可讚有身可潔有行可行一皆滯著故皆不得受記也。

[0810b02] 梵天我於往昔供養諸佛恭敬尊重讚歎淨脩梵行一切布施一切持戒及行頭陀離於瞋恚忍辱慈心如所說行勤脩精進一切所聞皆能受持獨處遠離入諸禪定隨所聞慧讀誦思問是諸如來亦不見受記何以故依止所行故。

[0810b06] 【註】前云涅槃惟有名字猶如虗空惟有名字菩提涅槃名異體同亦惟名字體絕所依若依有為非得菩提記也上云善見善化乃至莊嚴皆非得記此中總括六度萬行皆依有為非相應故也。

[0810b11] 以是當知若諸菩薩出過一切諸行則得受記。

[0810b11] 【註】出過諸行者一切有為心念所不及也。

[0810b13] 我若以一劫若減一劫說是諸佛名號不可得盡。

[0810b13] 【註】我于此一時所說劫數佛名皆可得而知之我于一增一減各有萬億年說諸佛名號劫數皆不可得而知之意謂過如是劫供如是佛修如是行皆不得記者重言其依有為所行之過矣。

[0810b18] 梵天我於是後見燃燈佛即得無生法忍佛時授我記言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如來應供正徧知我爾時出過一切諸行具足六波羅蜜所以者何若菩薩能捨諸相名為檀波羅蜜能滅諸受持名為尸羅波羅蜜不為六塵所傷名為羼提波羅蜜離諸所行名為毗棃耶波羅蜜不憶念一切法名為禪波羅蜜能忍諸法無生性名為般若波羅蜜我於燃燈佛所具足如是六波羅蜜。

[0810c01] 【註】前梵天問網明曰若此無行無起無作得授記者菩薩豈不行六波羅蜜邪網明答六波羅蜜即是無相自心若悟無相自心即是具足六波羅蜜是之謂難信之法故梵天重問世尊菩薩以何行故則得受記佛答無所行則得受記若無所行得受記者受記以何為義佛答不分別一法不著生滅離身口意業能如是行者受記之義亦如是也佛恐梵天不信特引過去我依有為而行皆不得記今始於燃燈佛前悟此無想自心乃得記也。

薩婆若品第十一

[0810c12] 【註】前由梵天問受記以何為義佛答不分別二法答其宗義未答趣義此中答其趣義也當知受菩提記以無為為宗流入薩婆若為趣宗者如農士工商各有所宗及其得志成家各有所趣如二乘以生滅四諦為宗以有餘分證涅槃為趣所謂薩婆若者梵語此云無飜具六義故所謂威德熾盛自在等即五不飜中多含不飜也。

[0810c19] 梵天我從初發心來所作布施於此五華布施百分不及一百千分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0810c21] 【註】此則多劫依有為行施不及此無相布施也彼有為施者有我能施有彼所受能所既具即同虗妄此中心契無生則內不見能施之心外不見所施之物內外離相超前之施也。

[0811a01] 我從初發心來受戒持戒行頭陀於此常滅戒百分不及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0811a02] 【註】戒者彼三乘所修大小不同所謂五戒十戒比丘二百五十菩薩四百戒等持犯開遮皆名生滅此無相戒者內不見能持之心外不見所犯之律內外一如是謂常滅。

[0811a07] 我從初發心來柔和忍辱於畢竟忍法百分不及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0811a08] 【註】忍法有三一曰苦行忍即自守節厲志二曰調順忍又曰生忍忍惡眾生難調能調此中有三凡見惡人惡獸一則安受二則觀察三則忍耐三曰第一義忍又名無生忍多生所行忍辱屬前二種未忘能所故此中所示畢竟忍法能所兩忘無忍不忍即無生忍也。

[0811a14] 我從初發心來發勤精進於不取不捨精進百分不及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0811a15] 【註】發心來精進者未契無生則心存取捨心悟實相則得失同觀不取不捨則一道平坦。

[0811a18] 我從初發心來禪定獨處於此無住禪定百分不及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0811a19] 【註】獨處禪定者棄有著空厭喧求靜則心非無住若悟實相則空有等觀動靜不二以不二故於空有動靜無所住著是謂常定。

[0811a23] 我從初發心來思惟籌量智慧於此無戲論智慧百分不及一百千分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0811b01] 【註】三乘智慧皆有思量以無明未盡故也若能一念契同元名本有稱性而談皆非戲論古人所謂思而知慮而解皆鬼家之活計即思惟籌量智慧也所謂拈來無不是用處不生疑即無戲論似有異于有為故不之及也於施特曰五華亦同有為之施何以異於前之施也答昔者護明大士以五華獻佛佛為說法得悟無生即與受記所以超前施也豈特超前之施邪由因五華獻佛得悟無生於是圓會六度萬行皆入實際是謂一念具足六波羅蜜也。

[0811b11] 梵天是故當知我爾時具足六波羅蜜。

[0811b11] 【註】爾時者獻華之時也結成六度皆因此時而得成就也。

[0811b13] 世尊云何名具足六波羅蜜梵天若不念施不依止戒不分別忍不取精進不住禪定不二於慧是名具足六波羅蜜。

[0811b15] 【註】梵天意曰佛于無量劫修行六度不名具足何特於此五華獻佛乃名具足六度邪佛答我於無量劫修行六度皆依有為不名具足於此心契無生無生則無為無為則無所不為故名具足也。

[0811b20] 又問具足六波羅蜜能滿足何法佛言具足六波羅蜜能滿足薩婆若。

[0811b21] 【註】波羅蜜云度彼岸由修無相行故得受記得受記故則得具足六度問云得具足六度者度至何所佛答度至妙覺果海指其趣也。

[0811c01] 世尊云何具足六波羅蜜能滿足薩婆若梵天布施平等即是薩婆若平等持戒平等即是薩婆若平等忍辱平等即是薩婆若平等精進平等即是薩婆若平等禪定平等即是薩婆若平等智慧平等即是薩婆若平等以是平等等一切法名為薩婆若。

[0811c05] 【註】妙覺果體一切眾生平等本具良由無明所敝不自知其平等之道妄生分別動念乘真若能迴光返照苟知因心平等則果地亦平等因果平等則一切法無不平等矣。

[0811c10] 又梵天滿足布施相持戒相忍辱相精進相禪定相智慧相是名薩婆若。

[0811c11] 【註】修行未悟本心以謂心外有法有能有所有取有捨有得有失則不得名為滿足波羅蜜若悟本心則知身外無法無是無非無能無所無得無失是故名為滿足波羅蜜故知薩婆若者即是自心一切諸法至此稱為滿足故曰百川眾流至海而極森羅萬象至空而極一切萬法至心而極是此之謂也。

[0811c18] 梵天如是滿足六波羅蜜能滿足薩婆若。

[0811c18] 【註】上云六度滿相名薩婆若者六度趣心為極此云如是滿足六度能滿薩婆若事極理圓心通法遍必然之道也。

[0811c22] 世尊云何當知滿足薩婆若梵天若不受眼不受色不受耳不受聲不受鼻不受香不受舌不受味不受身不受觸不受意不受法若不受是內外入名為滿足薩婆若。

[0812a01] 【註】無相自心本絕狀貌既□滿足非無方所若有方所非無指的若有指的□者是滿足之相佛答此心無相無可指陳但內不受根外不受塵內外既虗中當絕待靈明獨照任運縱橫故云天上天下惟我獨尊即此是名滿足之相。

[0812a06] 我得如是滿足薩婆若於眼無所著於色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無所著是故如來名為無礙知見薩婆若。

[0812a08] 【註】釋前不受眼等入所謂不受根塵非謂離根塵而別求薩婆若但於眼不著于色非是無眼聲等亦如是以根塵性本如故若離根塵而求自心則起斷常邪見故佛為重釋也。

[0812a12] 梵天薩婆若於法無所受何以故以無用故無用即是無所有義無所有即是空如虗空義同虗空相是薩婆若是故於法無所受。

[0812a14] 【註】釋上根塵性如不著不壞之意也何以於眼色等法不受不著謂眼色等法相是無作依心成用依心成用則其體本空運用施為隨心迴轉了心無外故無所受也。

[0812a18] 梵天譬如一切所作皆因虗空而虗空無所依如是諸慧皆從薩婆若出而薩婆若無所依。

[0812a19] 【註】譬如日昇月降斗換星移皆依虗空發現而虗空不因彼等為之增減如是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皆依自心發用而自心不因彼等為之有無不云五陰等法而云智慧者彼等皆具明了功能故。

[0812a24] 梵天白佛言世尊所說薩婆若者為何謂也梵天一切所行是智為真智非諸聲聞辟支佛所及故名薩婆若諸有所行皆能成就故名薩婆若能破一切所念戲論故名薩婆若諸所教勅諸所防制如此眾生所行之法皆從中出故名為薩婆若得諸聖智若學智若無學智若辟支佛智皆從中出故名為薩婆若正行故名為薩婆若能分別一切藥故名薩婆若能滅一切眾生病故名薩婆若能除一切煩惱習氣故名薩婆若常在定故名薩婆若一切法中無疑故名薩婆若一切世間出世間智慧皆從中出故名薩婆若善知一切智慧方便相故名薩婆若。

[0812b10] 【註】上云不受根塵乃直顯絕待一心為名故無所受此中問圓融一心故一切照了一切成辦故曰無所受者則無所不受也以自心本來如是具足若不妙悟一翻不自知其為具足故梵天一一問明使人解了真慈悲法施之大士也。

[0812b16] 爾時思益梵天白佛言未曾有也世尊諸佛如來智慧甚深心無所緣而知一切眾生心心所行世尊薩婆若得如是無量功德其誰善男子善女人不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於是網明菩薩白佛言世尊若有菩薩希望功德利益而發菩提心者不名發大乘心也所以者何一切法無功德利以無對處故。

[0812b21] 【註】無相妙心實無如是閑名因梵天所問佛為方便讚揚如是具足如是出生如是超勝梵天讚歎薩婆若中具足如是功德其誰不發菩提心也網明恐人住相有違實德特為發明使知圓妙自心雖能成辦等不違絕待故曰無功德利以無對處故。

[0812c03] 世尊菩薩摩訶薩不應為功德利故發菩提心但為大悲心故滅眾生諸苦惱故不自憂苦故生諸善法故解脫諸邪見故滅除諸病故捨我所貪著故不觀憎愛故不沒世法故厭患有為故安住涅槃故發菩提心。

[0812c07] 【註】若菩薩自求利益功德發心者著我未忘還同二乘非大乘也若以大悲為心則純是利他之行不知有也所謂聖人無靡所不此之謂矣所謂發大悲者在拔眾生之苦欲拔彼苦當自忘其苦不能自忘則悲不能發矣苦在與樂欲與其樂當為說法令其生善善生則苦滅苦滅則樂至所為生善者使其捨邪見滅諸病離貪著泯憎愛不為世法所沒厭有為住無為皆是離苦得樂之妙善也。

[0812c16] 世尊菩薩不應於眾生求其恩報亦不應觀作與不作又於苦樂心不傾動。

[0812c17] 【註】求其恩報即同功德利益發心之謂也觀作與不作則心存憎愛心不傾動則所謂不自憂苦也若三者經於心則是非成於念是非成于念則其所發大悲乃愛見之悲非無緣之大悲也故網明重重發明使不墮其咎耳。

[0812c22] 世尊何謂菩薩家清淨佛言善男子菩薩若生轉輪聖王家不名家清淨若生帝釋中若生梵王中亦不名家清淨在所生處乃至畜生自不退失善根亦令眾生生諸善根是名菩薩家清淨。

[0813a01] 【註】上云以大悲心生諸眾生善法不自憂苦復恐菩薩于善道惡道起取捨見不以等心而救自損善根故于此特問菩薩家清淨而佛答若生帝釋輪王中苟退善根祗云尊貴不名清淨若生畜生惡道中苟不失善根雖云微賤是名清淨得失既在善根所分則善道惡道無所揀擇也上云六度平等則薩婆若平等此中善惡平等則薩婆若平等慎勿忻厭矣。

[0813a09] 又網明慈是菩薩家心平等故。

[0813a09] 【註】無緣之慈不揀冤親故。

[0813a11] 悲是菩薩家深心念故。

[0813a11] 【註】深心大悲誓欲等救故。

[0813a12] 喜是菩薩家生法喜故捨是菩薩家離貪著故不捨菩提是菩薩家不貪聲聞辟支佛地故。

[0813a13] 【註】問何以知此薩婆若即是自心邪前云不受眼不受色等根塵不受則亦不受識矣根塵識三者既泯即是絕待自心也又云能成就世間出世間聖凡因果者即是圓妙自心也合此二種總名薩婆若者體用不分不雜之像也曰若如此何以不直曰心而云薩婆若者寧有意乎答以心不自名故若心自名似有二物如火不自云火水不自云水等古人云語忌十成者不欲斷絕也機貴迴互者不欲染汙也所以不名心者忌十成也名薩婆若者貴迴互也何謂迴互如世人畏死諱之云崩卒喪等皆忌言死也。

思益梵天所問經簡註卷之二


【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20 冊 No. 0364 思益梵天所問經簡註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tripitaka | about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