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公告:漢文大藏經網站已停止更新,請前往下列大藏經網站查閱經文

一般電腦和需要較多功能的使用者,建議瀏覽 cbetaonline

手機、平板與專注閱讀的使用者,建議瀏覽 deerpark

 

X14n0294_001 楞嚴經說約 第1卷

CBETA 電子佛典集成 » 卍續藏 (X) » 第 14 冊 » No.0294 » 第 1 卷 ▲上一卷 ▼下一卷

 

No. 294-A 楞嚴說約引語

[0614a06] 幽谷朽生。素無前識。因師覺悟。學讀蘂編。晚討竺墳。刳心健相。質成魯誥。自信同源。竊以。虞傳精一。孔絕四母。子思指實相於未發。曾子以定慮易止觀。與彼軻書知性知天萬物備我之說。儒門宗旨。何異西來。乃緇衣之流。專為密藏。始自左於吾儒。互有諍論。豈其然乎。談性術者多矣。未提正印俱落下驂。或有羊亡於塞讀。踵垂於葛藤。戲論相持。卑當勿論。君子博學。而詳說之。將以反說約也。得其宗。一言而終。奚俟喋聒哉。夫庖丁解牛。未甞肯綮。騞然委土。善刀而藏之。斯了義之三昧也。是目也。剪去枝葉。直露本根。會筆受之旨趣。獨取衷於環師。間甞載之毫楮。以醒健忘。而一二同志。謂宜方便初機。請公剞劂。夫芹羮背[暻-京+恭]。野人之恒服。斯之用享。亦澹乎其無味哉。然人人各足。肯自承當。則取之無禁。至約在我。而言說可以盡捐。如來有所說法。不予欲無言。知者不言也。此無說之說。約中之至約者。三教聖人。曾二語哉。

[0614a22] 萬曆丙申獻歲元日

No. 294-B 刻楞嚴述旨.楞伽句義通說二經題辭

[0614b07] 往不。釋褐時。筮仕揚之與化。則聞興邑有畸士。曰陸長庚氏者。譚性命之學。而歸極於仙禪於道。若有聞者。而絕意進取。入山著書。寫其所得。始為南華副墨。則會合三家。而各極其趣。好事者業付之剞劂。海內多歆艶之。家世儒術。或勸之卒業。公車而竟弗卒業也。長庚質敏而好學。或蚤夜以思歆。然有會於心。則起而授簡。其所領悟。有人不及知。而彼獨知之者。然非於世售奇也。感遇師資。身面言說。所見異故。所得當自別耳。夫大道無岐。殊途合轍。分為仙釋。始與吾儒。聖人之教。間有異同。不知出世用世之法。未始不相成也。聖人貴名教。老莊明自然。震旦之旨。不異西來。苟有見於同。即釋即儒。亦佛亦仙。但混濫則茫無適從。分別則疲勞神識。深造而實詣之。則觸處洞然。隨其所入。故長庚於二氏之旨。少以儒術文之。更覺圓融洞徹。方便初機。接引來學。非小補也。夫人之生也。莫不各正性命兼善。而並修之。則玄之又玄。眾妙出焉。故溟涬無光之先。宇宙可以在手。二五妙合之後。萬化可以生身。長庚蓋屢言之。然非長庚氏之私言也。不蓋深味乎其旨。所謂三家之學。一體共倫。非推附而紐合之也。長庚作方壺外史。千萬餘言。於彼契論經歌藏之盡矣。是刻為楞嚴述旨。楞伽句義通說。則迦譯也。述旨以宗古德。通說以為童蒙。皆如禪之要典。既又各於篇端。分章說約。以提挈綱維。開示蘊奧。用心亦良苦哉。庚子杪冬。遠會京邸。以質新得。不分凂淮揚二守刻之。郡齋以公同志。蓋長庚遲莫之年。耄期矣。莫逆之交。睽限南北。又得親見。其利益之及人。亦一大快也。

[0614c10] 萬曆辛丑二月朔旦貞明道人中州對泉李戴仁夫題於端揆公署

No. 294-C 楞嚴經述旨題辭

[0614c18] 楞嚴述旨。述覺皇之旨。重宣其義。而說之也。既有說矣。復重宣之。得無贅乎。曰覺皇邈矣。其說吾不得而聞。當其祗園結集之時。記於阿難。則阿難之楞嚴也。譯之天竺。則般剌密諦之楞嚴也。再譯之烏萇。則彌伽釋迦之楞嚴也。傳之震旦。筆受於平章房公。則平章房公之楞嚴也。皆述也。番梵之語。詰以曲。震旦之文。明以簡。今其言。則如尚書。所謂王若曰。云爾矣。若曰。亦述也。述則何俟於重宣曰。將以自便也。說是經者眾矣。類以見。離經而說之。辭愈煩。而意愈晦。夫客浮於主。則傅不勝咻。況郢書而燕說之乎。經者徑也。循其文而徑人之得旨。斯。不甞謂。釋經之法。如携兒入市。十步一顧。猶恐失之。若荒度海。覧兒去遠矣。且夫多言晦道。多聞溺心。以十證一。不如罕譬之喻也。子曰。予欲無言辭達而矣。易則易知。簡則易了。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覺皇之意。詎不然哉。大禹之行水也。行所無事而矣。梓人之樹木也亦然。故剪其煩。則枝幹條達。疏其壅。則脉絡川流。又不觀庖丁之解牛乎。尋其肯綮。則游刃自利。吾宣楞嚴之義。而重說之。用以自便。而海內達尊。及以同志。謂當公之人人。以請印正。勉就剞劂。或謂。某章句腐儒素無前識。妄倚門牆。窺我室家之好。不亦淺乎。夫夫也。是大我慢。彼自以知識為善耶。不知吾無所知識之不為不善也。若乃騁雄辯。競機鋒。多其訊言。適滋語病。師心自用。轉益無明。安則為之。不復與語。

[0615a18] 萬曆二十九年歲次辛丑夏五月八十二翁淮海陸西星庚書於潞河舟中

No. 294

楞嚴經說約品目

第一卷淨字集

徵心品第一

[0615b12] 阿難初以見相愛樂之緣心。為舍身學道之原念。因地不真矣。宜其魔境現前。不自解脫。斯皆緣念之妄。潛滋暗長。於隱微之中。使汝迷惑。心目為咎。佛為提獎阿難。使之直窮心目。阿難反覆思惟。終認識神。為自性。佛與重重推破。謂此覺了能知之心。皆屬虗妄。皆非真心。此經起教之端。徵心第一。

辨見品第二

[0615b20] 阿難因前七徵。番番不得懇請。求詣真際。佛為決擇真妄。言汝今者執攀緣心。以為自性。如前見我勝相。便生愛樂。不知此是識精元明。攬於目。發於心。能緣諸物。緣物而迷。反遺真性。因舉掌飛光。問汝何見。阿難答言。我用眼見。是以能見在眼。能推為心。而不知皆是前塵緣影。虗妄想像。惑汝真心。幻起幻滅。故佛既咄其非真。且以八還破之言。此見精緣物。物過即還。譬如旅寓宿亭。終非久住。須知見有見性。非眼能見。見前塵者。塵滅亦滅。俱屬幻妄。了此緣塵。不受搖惑。自無輪轉。然且未指真心。權與辨見。

第二卷極字集

真性常住第三

[0615c09] 阿難自知無始以來。失却本心。妄認緣影。但以現前生滅。新新不住。云何得如常住真心不受變滅。佛因波斯匿王之問。權以河水之見。牗其所明。若謂童[髟/老]異年。見河如昨。此見不變。則不滅可知。阿難因言。此之見精。必我真性。即爾常住。云何謂我遺失。佛言。汝見顛倒。故遺失也。因以垂臂為喻。言臂體本一。因上下而改觀。則汝無同異中。熾然成異者。非汝顛倒之見致然乎。不知生佛法身本原不二。緣妄迷真。號稱顛倒。晦昧為空。結暗為色。結想成身。內搖外逸。昏擾擾相。局於色身之內者。今將認為自心。豈知妙明真心。圓褁十虗。如彼澄清百千大海。獨認一漚。以為全海。獨非迷邪。知是則心與緣心。真妄自判。其如阿難。見以緣心聽法。復請決疑。佛言。汝以緣心聽法。認為真心。必須離我聲塵。別有聞性。乃為真心。今因聲而有。離聲而無。終非旅亭長住不還之主人。正如天無二月。揑日成者。揑止則無。必非真月。是知諸可還者。自然非汝。不汝還者。非汝而誑。汝若不還。自然常住。

分別外道品第四

[0616a04] 阿難承上佛言。覺徧十方。真性常住。問。此何異外道所說之真我。我佛與大慧言。彼外道常說自然。我說因緣。非彼境界。今觀覺性自然。非生非滅。似非因緣與彼自然。云何開示。佛言。所謂自然者。言有自而然也。有自而然。則所謂自者。必有體性。唯此妙明真心。潛天而天。潛地而地。本無方所。亦非倚着於物。而後能者。既無方所。其將以明為自乎。以空為自乎。既無倚着。其將因物而有乎。其將緣物而住乎。是故非因非緣。亦非自然。非不自然。無非也。故不非。無是也。故非是。離一切相。而不容於斷滅。即一切法。而不容於執着。性體如是。本非外道言說之所揣摩。而世間人謂。我於明暗空塞。皆能有見性。在是矣。不知皆屬緣塵。終非見體。必須離塵見見。亦復當知見見之時。見非是見。蓋見見之見。乃離物之見。而非着物之見也。夫真見之體。尚自離見。又豈因緣自然和合等。諸言說之所能及哉。故下品遂言見妄。

見妄品第五

[0616a22] 覺緣諸物。而起分別。是謂見妄。如人目有眚病。而見燈光圓影。五色重疊。然目雖有眚。而能見其有眚病者。則我本覺明心。本來無病。不受眚病者也。眚病若除。真覺自復。然則汝見世間山河大地國土眾生種種虗妄。亦可謂無始見病之所成。何以故。同無實故。又以三種別業同分妄見。進退合明。一人目眚。燈影圓生。一國瘴惡。灾變同起。見影見灾。同歸無實。例彼大千世界。國土眾生。同自覺明無漏妙心。依真起妄。同歸見病。無能除者。若能遠離一切諸和合緣。及不和合法。則能除滅諸生死因。圓滿菩提不生滅性。而本覺為之常住矣。

覺非和合品第六

[0616b10] 阿難先悟本覺妙明。非因緣。非自然矣。而猶未明如是覺元。非和合生。非不和合。此為覺心。餘塵故復與辨覺元者。自本覺而出。乃證道之始覺也。離於根塵。故云妙淨見精。謂之和者。如水和土。無分別也。謂之合者。如蓋合函。無乖離也。一有和合。皆屬妄塵。即非妙淨。然而根境相對。非和則戾。非合則乖。一不和合。則見精雖淨。而不得謂之妙矣。不即不離。方為妙淨。故下顯示藏性。

第三卷光字集

顯示藏性品第七

  • 五陰
  • 六入
  • 十二處
  • 十八界
  • 七大

[0616b21] 夫如來藏中。妙真如性。常住不還。非因緣。非自然。非和。非合。逈出外道思議之表。如上審其真妄。辨其邪正。其義明且盡矣。此復顯而示之。使知真如妙體。周徧法界。陰入處界。頭頭顯露。法法圓明。至後廣舉七大。隨應循發。莫非真如妙體性。一切而不遺。孟子曰。萬物皆備於我矣。於此造悟。然後知如來覺海。廣大無際。而不敢以一漚。窮盡溟渤矣。

造悟讚謝品第八

[0616c05] 說偈讚謝。總括前義。言自無始。迷真妄。認緣影。此想顛倒。何啻億劫。一蒙如來開示。乃知妙覺湛然。藏心周徧。常住不滅。妙明心元。體量如此。從此造悟。今我父母所生之身。何異空中微塵。若存若亡。巨海浮漚。幻起幻滅乎。造悟至此。可謂相悅以解嗒然喪我者矣。讚謝既。復請掃除微細惑障。此為後經張本。蓋致廣大盡精微。乃修道之要務。前此發明心見。顯示藏性。方破見道粗惑。次須決通疑滯。開修證門。以斷修道細惑。詳審盡除。乃登上覺。

第四卷通字集

深窮萬法品第九

[0616c17] 此卷以富那起教。富那說法第一。故藉講明。以通疑滯。蓋人道者。見性為本。了法次之。然雖見性。而不了萬法。則觸途成滯。故躡前發明心見。顯如來藏之後。復假富那。呈疑窮辯。山河大地。諸有為相使法法決了。一無疑滯。然後。進修可順造也。

三種相續品第十

[0616c23] 富那躡前七大之文。未達循發之旨。故有二問。一疑藏性清淨。諸相何生。二疑四大各徧。云何相容。佛答。山河大地。由妄覺生。以故世界虗空。眾生業果。次第遷流。終而復始。二答。色相真空。體非羣相。故能不拒諸相發揮。蓋觀相原妄。無可指陳。眾生背覺合塵。故以色空。相傾相奪。於如來藏中。觀性元真。惟覺妙明。妙覺明心。先非水火。云何責其不相容納。

請窮妄因品第十一

[0617a08] 世界眾生。業果相續。皆由妄覺而生。富那請問。此妄因何而起。自蔽妙明。受此淪溺。佛言。妙覺明圓。本圓明妙。既稱為妄。云何有因。譬彼達多怖頭狂走。了狂無因。無可滅者。汝但不隨世間眾生業果相續。三緣斷故。三因不生。則彼達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何藉劬勞。肯綮修證。

外道因緣自然疑辯品第十二

[0617a15] 阿難躡佛前語。終以多聞。而生見解。若謂三緣斷故。三因不生。明明有箇因緣。狂性自歇。歇即菩提。何藉劬勞。肯綮修證。則是外道自然之說。成第一義矣。蓄此疑辯。請佛開示。不知大修行人。直下明了。自然不復。再加忖度。凡有言說。均為戲論。故佛再以達多狂走之事。兩窮其辨。若謂因緣自然。二說自不相蒙。若謂頭本自然。為何因緣。而怖走狂。怖有因頭。又何甞不自然而有失乎。故知狂之無因者。狂歇即止。不復更論頭。以是知因緣自然皆為戲論。

訶責戲論品第十三

[0617b02] 夫稱生之譚。如來是真語者。是實語者。安得更引人間戲論參合。以求是非是處。蓋此不二法門。非生滅法。若云生滅滅。自然心生。此亦生滅。非菩提也。直使對待盡去。名言兩忘。此句方名無戲論法。若阿難者。雖爾多聞。祇益戲論。不修正定。安能解脫人間憎愛之苦乎。

決定二義品第十四

[0617b09] 阿難因責多聞無功。不逮修習。懇請初地因行。佛為決定二義。一者生死妄本。依於生滅。二者煩惱根本。起於根塵。汝等若以生滅妄心。而求大乘不生滅法者。無有是處。何者。汝身之中。見有四纏。水火風土。相識妄成。五重溷濁。分汝湛圓妙覺明心。是謂生死根本。須以湛圓性成。旋其虗妄生滅。以為因地。又當詳審煩惱根本。凡汝眾生。六根為賊。自劫家寶。織妄成業。今以身中貿遷。世界相涉。通計六根所作功德。各各具有一千二百。於中全缺優劣不等。更當選擇中間。誰為圓通。返窮無始。織妄業流。至不生滅。得循圓通。一門深入。一入無妄。彼六知根一時清淨。

圓六湛品第十五

[0617b22] 云何一門深入。能令六根一時清淨。佛言。汝觀現前六根。為一為六。然觀耳來聽法。口來問義。身起欽承。則又互相為用者。要知圓湛本然。非一非六。由汝無始有明。明覺黏湛發光。浮根流逸。奔於前塵。顛倒淪替。故於圓湛。六一義生。汝若不隨前塵所起知見。隨一根。脫粘內伏。伏歸元真。發本明耀。耀性發明。諸餘五粘。應拔圓脫。是謂明不循根。寄根明發。則汝六根。互相為用。如是浮塵。應念化成無上知覺。

究竟修因品第十六

[0617c08] 阿難誤認六塵緣影。為自心性。故疑離塵入斷。將誰立因。求無上覺。佛使羅睺擊鐘使驗。根塵雖斷。聞性不斷。若能棄彼生滅根塵。獨守真常。常光現前。根塵識心應時銷落。云何不成無上知覺。以此為因。則七常住果。於是可獲。

第五卷達字集

見結知解品第十七

[0617c15] 躡前二義。文中不見所結。云何知解。總示妄結。依根塵識起。但妄識不立。妄結自解。然根塵與識皆無自性。如彼交蘆。互相依倚。當體全空。既無自性。則隨緣轉變。故於知見立知識之心。則結而為無明之本。知見無知識之妄。則解而入涅槃之門。

宣義說偈品第十八

[0617c21] 前十六句。牒結長行之語。後二十句。躡前解結之文。啟後圓通之旨。

綰巾示結品第十九

[0617c24] 阿難躡前偈文。未解一解六亡之旨。於是如來綰疊華巾。成為六結。告阿難言。此巾六結不同。循顧本根。一巾所綰。則汝六根同一妙明真性。因有妄結。分為六根。義亦如是。汝嫌此結。不能成一。若次第解除。使結不生。則無彼此。尚不名一。六云何成。一解六亡。義亦如是。然欲解此結。云何措手。若左右偏掣。終不能得。若於結心解即分散。於結心解者。知見立知。即名為結。觀於中道。斯即結心。若悟三空。心即無結。如上狂亂。乃根結之由。結解於心。狂亂自歇。

選擇圓通品第二十(二十五菩薩各舉所證)

[0618a11] 前此不說因緣。到此却說因緣。蓋欲選擇六根以了圓行。若謂世出世法。知其本因。隨所緣出。安得謂無因緣。但所謂因緣。非取世間和合粗相。須知六凡四聖。皆由於心。隨無明之染緣。則生九界。隨教行之淨緣。則出佛界。是故從汝心中。選擇六根。根結若除。塵相自滅。諸妄銷亡。不真何待。如二十五菩薩。各舉所證。皆以因緣。而成無學者也。有以六塵悟入者。則憍陳那等也。有以六根悟入者。則阿那律陀等。也有以六識悟入。者則舍利弗等也。有以七大悟入者。則烏芻瑟摩等也。惟觀世音菩薩。則以耳根三慧。得入圓通。故下品特表。以示標準。

第六卷寂字集

特表耳根品第二十一

[0618b01] 圓通二十五門。此最當機。故須特表。一亡前塵。二淨內根。三空觀智。四滅諦理。忽然超越世出世間。獲二殊勝。一者上合諸佛同一慈力。二者下合眾生同一悲仰。圓通之妙。有如此者。得成十四無畏三十二應。成就菩提。斯為第一。

文殊說偈品第二十二

[0618b07] 二十五菩薩。各說最初成道方便。皆言。脩習真實圓通。二十五行之中。易得成就者。莫若耳根。故佛開示此門。特勅文殊。說偈細玩。文殊所揀。是言初心難入。若二十五菩薩。各舉所得。實無優劣。所謂聖性無不通。順逆皆方便也。耳根圓通。又方便中之方便者。故特告阿難及末世眾生。使易得成就耳。又按偈中自餘諸方便。皆是佛威神。即事舍塵勞。非是長修學。今去聖愈遠。加被之力愈微。欲如二十五菩薩之速證。竊恐未易得也。

決定清淨明誨品第二十三

[0618b17] 阿難承佛慈誨。心迹圓明。悲喜交集。欲以是法應世度生。而恐末劫邪師妄談佛法。受其眩惑。易退覺心。難入正定。欲攝其心。入三摩地。未知云何安立道場。遠諸魔事。佛為宣說。修行三決定義。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云何攝心為戒。一曰不婬。二曰不殺。三曰不盜。四曰不妄。是為清淨明誨。持此四種清淨儀律。皎如氷霜。心尚不緣色香味觸。一切魔事云何發生。

第七卷照字集

攝持軌則品第二十四

[0618c03] 前示明誨。內攝也。此示壇儀。外攝也。軌則溫陵多從表法。(見華嚴大論)大要廣大信心。而資以淨智妙行。然後可以嚴成。如來寂滅場地。設像獻享。誦持呪心。一七之中。心身明淨。三七之後。端坐安居。不起於座。自得泥洹。或有未能辦置。持誦不休。亦能隨器。受持受益。

[0618c09] 神呪四百十八以前。但是皈依三寶賢聖。及敘呪功力求願加被之事。至跢姪他。此云即說呪。日下乃秘密心呪。不拘時分。常行一百八遍。此而矣。

修證三摩問品第二十五

[0618c13] 阿難請問。知得正熏修。如是修證三摩。未到涅槃。云何名為乾慧之地。四十四心。至何漸次。得修行目。詣何方所。名入地中。云何名為等覺菩薩。佛以次答。修三摩地者。先識倒因。倒因不生。乃復正性。眾生迷真起妄。眾相競生。起惑造業。以成顛倒。起惑愈甚。則化理愈乖。展轉遷流。世界相涉。變化眾生。而成十二類。蓋自胎卵濕生。至非非想。其類充塞。輪轉不停。一一類中。亦各具有十二顛倒。猶如揑目亂華發生。修三摩者。必須於是本因亂想。立三漸次。方得除滅。

第八卷含字集

三種修行漸次品第二十六

[0619a01] 何謂三種修行漸次。一者斷葷。不食五辛。除其助因。二者斷婬。不行偷劫。刳其正性。禁戒成就。現業自違。於外六塵。不多流逸。旋元自歸。塵既不緣。根無所偶。反流全一。六用不行。身心快然。獲大安隱。從是漸修。隨所發行。安立聖位。是為第三增進修行漸次。

增歷聖位品第二十七

  • 乾慧
  • 四十四心
  • 十地
  • 等覺
  • 妙覺

[0619a09] 前言生滅名妄。故有顛倒二種。滅妄名真。故歷漸次聖位。修三摩者。欲愛乾枯。根境不偶。執心虗明。純是智慧。以其未與法流水接。故稱乾慧。從於此地。漸歷聖位。十信十住。十行十向。加以妙圓四行。躡跡相資。重重增進。至於十地。則超凡入聖。而修習之功。無以復加。故成等覺。若妙覺則優入聖域。成無上道。其實則一乾慧初心。始終成就而。然前稱乾慧。後復稱金剛乾慧者。聖位既登。非此慧力不能斷最後細惑。蕩前位緣影。故特讚稱金剛以美之。非於等覺後心。又立一位也。

第九卷虗字集

精研七趣品第二十八

  • 獄趣
  • 鬼趣
  • 畜生趣
  • 人趣
  • 仙趣

[0619a23] 前於世界顛倒中所說十二類。單示欲界因果之相。尚於界趣。說而未周。今復躡前精研七趣。夫真如妙心。本來周徧。則法界一真。萬物一體。宜無諸趣之異。其如今之見有以。故阿難問言。此趣為復眾生本有。為是眾生妄習。佛言。一切眾生實本真淨。因彼妄見。有妄習生。內分積情。外分發想。(心動於內曰情。意緣於外曰想)當其未舍煖觸之時。一生善惡俱時頓現。莫不從業分趣。隨其情想輕重而感變焉。下從地獄。上至非想。業銷福盡。互有升沉。獄趣則六交有報。本乎十習之因。十習者。本於十惑。習成惡業也。六交者。因乎六根。交起惡報也。受報罪。遇物成形。入諸鬼趣。鬼業既盡。方與世間。冤對相值。化為畜生。填還宿債。酬足復形。乃生人道。人則有修。或有不依正覺。存想固形。別得生理。隨其功行。成十種仙。是為仙趣。或有未能成就禪那。但能疾斷愛欲根本。勤行十善。命終生天。故有天趣。天趣者。隨其功行。相躡增升。若欲界六天。雖出塵勞。微有欲想。相視相抱。亦稱暫交。色界則以禪定感生。不生愛染。都無想念。超生三梵。名曰勝流。故有梵眾梵輔大梵。為初禪三天。二禪則湛寂生光。故有少光無量光音三天。三禪則通於寂滅而生淨樂。故有少淨無量徧淨三天。如是一類。安隱心中。歡喜畢具。但能自利。未得利他。增升至於四禪。則有四根本五不還。是為凡天。四根本者。兼修慈悲喜捨。利他之心乃出生。諸禪三昧之本。故曰根本。是天麤重相滅。淨福性生。故有福生福愛二天。從是天中。有二岐路。直趨廣果。紆往無想。直者不帶異執。直修禪定也。紆者雙厭苦樂。冷舍心也。此四勝流。三患不至雖。非無為真境。而有為功用亦熟。復有五不還天。則下界九品惑盡。不復欲界受生矣。此不還天。彼諸四禪四位天王。獨有欽聞。不能知見。然尚有色質。未盡形累。至無色界。則滅身歸無。乃定性聲聞之所居。或無想外道之別報。或捨厭天人之襍處。其類不一。皆無色蘊。蓋從有頂色邊際中。分岐超出。一為迴心大阿羅漢。言以舍心修定。發明無漏知慧。慧光圓通。斷盡塵惑。便出三界。不住小果。入菩薩乘。故名大阿羅漢。二者隨定趣入。或厭色而依空。報生空處。或厭色空而依識。報生識處。或有空色雙亡。識心都滅。報生無所有處。雖能窮空。不盡空理。幽幽綿綿。若存不存。似盡非盡。報生非想非非想處。如是一類。名不迴心鈍阿羅漢。此皆不了妙覺明心。積妄發生妄。有三界中間妄。隨七趣沉溺。隨趣受生。名數取趣。故有補特伽羅之稱。是皆凡夫業果酬答。答盡人輪。彼之天王。即是菩薩。遊三摩地者。隨行權應。寄位升進。

第十卷空字集

   精研七趣品第二十八(連上虗字集)

  • 修羅趣(此云非天。福力等天。而無天行。為多瞋故)

[0619c24] 欲證菩提。要除三惑。三惑不盡。落於魔道。魔有四種。鬼道以護法力。從卵而生。鬼趣所攝。天道降德墜貶。從胎而生。又有執持世界力洞無畏。能與梵王帝釋爭權者。因變化有。天趣所攝。別有下劣修羅生大海。心沉水冗□。旦遊虗空。暮歸水宿。因濕氣生。畜趣所攝。凡此七趣。皆是昏沉諸有為相。妄想受生。妄想隨業。於妙圓明無作本心。皆如空華。元無所着。但一虗妄。更無根緒。眾生不識本心。受此輪轉。皆由隨順殺盜婬故。若能反此。則既不以有業而沉鬼倫。又不以無業而升天趣。無有無無。二無亦滅。則輪迴之性不起。而真如之性常寂矣。故欲斷妄輪。須修正定。

詳辨魔境品第二十九

  • 陰魔
  • 天魔
  • 心魔
  • 見魔

[0620a14] 前法既終。當機無問。佛復自說真止觀中微細魔事。乃最後深慈。佛言學人修禪飾定。與菩薩羅漢脗合無間。故能銷殞虗空。振裂魔界。是故鬼神及諸天。魔魍魎妖。精於三昧時。咸來惱汝。但彼在塵勞。汝居妙覺。覺悟無惑。雖有神力。無奈汝何。凡汝禪那成就破亂。皆由心中五陰主人。主人若迷。客得其便。

一破色陰現境(其目有十)

[0620a22] 色陰所由。蓋因父母與。三妄交結。堅固妄想。以為其本。學人修觀。銷落諸念。定力雖爾。而色陰未破。如明目處暗。是為色陰。區宇盡則明朗。十方洞開。無復幽黯。是則能超劫濁。(最初一念。空見不分。名為劫濁)現境有十。一者身能出礙。二者體拾蟯蛔。三者空聞密義。四者默現佛境。五者空成寶色。六者暗室如晝。七者身無所覺。八者見能洞觀。九者夜或隔見。十者漸發魔事。此名善境。暫得如是。非為聖證。不作聖心。魔事漸歇。若作聖解。即墮羣邪。

二破受陰現境

[0620b08] 受陰無體。但虗有所明。故曰虗明。妄想以為其本。色陰破盡。內外虗融。見諸佛心。如鏡現像。清淨虗凝。了無形礙。雖具妙體。而未能運用。如魘魅人。是為受陰。區宇盡則魘咎歇。其心離身。反觀其面。去住自由。無復留礙。是則能超見濁。(見濁妄起見覺。泪擾湛性)從此漸發魔事。現境有十。一者抑伏生悲。以招悲魔。二者感激生勇。以招狂魔。三者慧劣自失。枯渴沉憶而招憶魔。四者慧力過定。亡失恒審。招易足魔。五者新證未獲。心生艱險。招憂愁魔。六者身體輕安。無慧自持。招喜樂魔。七者見勝生慢。招我慢魔。八者得少為足。招輕清魔。九者執空撥無。招彼空魔。十者綿味發愛。招欲愛魔。眾生頑迷。逢此因緣。茫不自識。失於正受。當從淪墜。

三破想陰現境(其目有十)

[0620b22] 想陰者。融通妄想。以為其本。受陰破盡。心離其形。如鳥出籠。隨往無礙。譬如有人熟寐寱言。雖無別知而言有章次。是為想陰。區宇盡則於覺明心。如去塵垢。一倫死生。首尾圓照。是人則能超煩惱濁。(憶識誦習。發知現塵)漸發魔事。現境有十。一者貪求善巧。天魔得便。附人說法。遭其迷惑。又或怪鬼成魔。附體惱亂。好言某佛出世。劫火刀兵。二者心愛游蕩。天魔得便。現身化佛。魃鬼附體。好言諸佛應世。三者精思契理。天魔得便。說法開悟。魅鬼附言。佛有大小先後真假男女。菩薩亦然。四者貪求辯拆。天魔得便。附言見在。即佛無別淨居。亦無金色身相。魘鬼附體。好言穢染。以為真淨。五者貪求冥感。天魔得便。化現聖賢。前世知識。厲鬼附體。好言過去因緣佛陀處所。六者貪求靜謐。天魔得便。說法令人各知本業。大力鬼魔附體。好言未然禍福。七者貪求宿命。天魔得便。附言詭異符籙。山林川岳。鬼神附體。好言他方寶藏。十方聖賢潛匿之處。八者想愛神力。天魔得便。變現神異。撮火履氷。透垣越牗。山海諸精。附體擾亂。好言神通自在。九者想愛深空。天魔得便。依空變現。年老精靈附體擾亂。撥無因果。一死永滅。十者想愛長壽。天魔得便。飛精附人。倐忽變易。瞬息萬里。魔眷附體。食吸精氣。厭足生心。去彼人體。弟子與師。多王難。汝當先覺不入輪迴。迷惑不知墮無間獄。

四破行陰禪那狂解(其目有十)

[0620c23] 此後更詳。蓋以禪理精密。必須辯晳。使無迷惑。

[0621a01] 行陰者。念慮之微。陳陳不斷。新新不住。有如瀑布流泉。是謂幽隱妄想。彼善男子想陰盡者。夢想俱無。寤寐恒一。覺明虗靜。猶如晴空。無復麤重前塵影事。但見幽隱之中。熠熠清擾。是謂行陰盡。則擾習消滅。歸於元澄。如波澄為水。無復遷流。超眾生濁。(生滅不停。業運常遷。曰眾生濁)由此凝明正心。魔不得便。故後無復魔事。惟是修禪失趣。狂解妄計。能失正知。墮落外道。其目有十。

  • 一於圓元中計本末無因
  • 二於圓常中計四偏常
  • 三於自他中計四顛倒
  • 四於分位中計四有邊
  • 五於知見中生矯亂虗論
  • 六於行相續中因計後有
  • 七於陰相滅中因計後無
  • 八於存滅中而計八非
  • 九於後無中計七斷滅
  • 十於後有中計五涅槃

[0621a19] 圓元者。於同生基中。見動元也。(動元即行元)既見有。此遂以一切眾生生滅皆圓。於此不復進窮識陰。止以眼根功德。見彼八萬劫中眾生業流灣環。八萬劫外寂無所見。遂謂本自無因。又八萬劫中。人則生人。鳥則生烏。烏本來黑。鵠本來白。無復遷改。若我本來不成佛。云何更能成佛。是末亦無因也。如斯計度。是為斷見。

[0621b02] 何謂圓常。圓常者。執彼圓元。以為常道。以修習心境二法。故知眾生二萬劫中。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如循連環。本無散失。此撥生滅而計常也。又計地水火風四性常住。修習能知四萬劫中。眾生生滅咸有恒體。此存生滅而計常也。又計心意識中本性恒常。眾生依之循環不失。此認識神而計常也。又計想陰盡。更無生滅想心。流止運轉。理中自然成不生滅。不知行陰即生滅元。是依想滅而計常也。如斯計度。落於常見。

[0621b11] 又於自他計四顛倒。一者妄立神我。凝明不動。為有常性。眾生於我中。自生自死。真無常性。此由自他而分計者也。二者離自本心。徧觀國土。見劫壞處。為無常種性。劫不壞處。為究竟常性。此離心觀土而分計者也。三者觀於心精密運。能起生滅。其不壞者。名為常性。一切生死。從我流出者。名無常性。此以一性而分二計者也。四者以行陰常流。計為常性。色受想等滅盡。無有為無常性。此又於彼四陰而起分計者也。此皆亡失正知。惑菩提性。墮落外道。

[0621b21] 又於分位中。生計度者。墜於四有邊性論。一者三際分位。計過未為有邊。計見在為無邊。二者見聞分位。觀八萬劫前。寂無見聞者為無邊。有眾生處為有邊。三者彼我分位。計我偏知得無邊性。而曾不知彼之知性如我徧否。則我為無邊。彼但為有邊。四者生滅分位。窮行陰空。昔有今無。半生半滅。內根外器。一切皆然。生為有邊。滅為無邊。此皆窮道失趣。展轉妄計。禪那狂解。謬迷若此。

[0621c05] 又於知見中。起四種顛倒。生不死矯亂徧計虗論。外道計天為不死。語不矯亂。方生此天。凡有問者。不敢實答。恐成矯亂。佛言。此之妄計虗論。真矯亂也。其目有四。一者觀化迷理而成矯亂。謂觀萬化。常變生滅增減有無。遂生。異解。為言亦生亦滅亦增亦減。一切問時。互語矯亂。二者觀於滅處。見互互無。執口答無。而成矯亂。三者觀於生處。見各各有。執口答是。而成矯亂。四者觀境有無。其心內亂。兩可其辭混濫應答。而成矯亂。是皆中無所主。妄計虗論。

[0621c15] 又於行相續中。而計後有。以為生滅滅生。相續不絕。發心顛倒。而計云色是我。云我有色。云色屬我。云我在色。如是循環。色受想行有十六相。妄計死後復有。又或旁計煩惱菩提。畢竟循環不相淩奪。是皆於無盡流中。妄起意見。

[0621c20] 又於除滅色受想中。發心顛倒。計死後無。言色受與想既滅盡。無復連綴。陰性消散。死後云何更有諸相。因約四陰現在因亡。後來果滅。因果合論而成八相。死後俱無。從此旁計。涅槃因果。一切皆空。

[0622a01] 又於存滅中。計八俱非行陰存是有相也。色受想滅是無相也。存者終盡。則雖有非有。滅前曾有。則雖無非無。四陰雙計。共成八非。由此旁計諸行一切俱非。死後昏瞢。無可道故。

[0622a05] 又於後後無。訃七斷滅因。行陰念念滅處妄計。設生人天七處。後皆斷滅。七處謂欲界人天二處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及無色也。窮盡七際。皆現前消滅。滅無復。

[0622a09] 又於後後有處。計五涅槃。或以欲界悟圓明理。遂以欲界為轉依處。或以初禪離憂。二禪離苦。三禪極樂。四禪極舍。即轉依涅槃。不知諸天皆屬有漏。非無為果。非究竟處。如上十種狂解。皆是行陰。用心交互。故現斯悟。是謂心魔。自起深孽。眾生不知。以迷為解。自言登聖。大妄語成。墮無間獄。

五破識陰禪那狂解(其目有十)

[0622a16] 識者狂覺影明。原無自體。罔象虗無。顛倒妄想。以為其本。修三摩者。行陰盡。於涅槃天。將大明悟。行滅識見。深達十方十。二種類依正二報。皆識所變。以獲其同。以定慧力。消磨六門。使六用不隔。通隣互用。如吠琉璃。內外明徹。此識陰盡也。是人則超命濁。於中復有狂解十種(吠琉璃寶。能隔山見物)

  • 一立真常因成外道種
  • 二計我生彼成徧圓種
  • 三計彼生我成倒圓種
  • 四計物各有情成倒知種
  • 五崇水事火成顛化種
  • 六計永滅依成斷滅種(永滅依外道之涅槃也)
  • 七貪長固身成妄延種
  • 八留欲固命成天魔種
  • 九證滅自休成纏空種
  • 十存覺立證成不化圓種

[0622b08] 夫識由行流。行空則識還元矣。滅生滅。而尚依識元。故於寂滅精妙未圓。但消磨六門。使其根合隔開。互用清淨。亦與十方諸類。覺知通[泳-永+曶]。同入圓元。亦庶乎歸復圓通之性者。若於所歸。立為真常。因地而生勝解。是人則墮因所因執。立所得心。成所歸果。違圓通背涅槃。生外道種。

[0622b14] 又以所歸攬為自體。遂執我能生彼。而實不能。是人則墮能非能執。立能為心。成能事果。生徧圓種。

[0622b16] 又以識元我所依歸。翻計彼能生我。及一切法。遂認生起流出之處。為真常無生之體。在生滅中。早計常住。是人則墮常非常執。立因依心。成妄計果。名倒圓種。

[0622b20] 又計知體徧圓。因知立解。十方草木各有情識。通[泳-永+曶]我知。木死為人。人死為木。未明一體。謬計徧圓。是人則墮知無知執。計圓知心。成虗謬果。生倒知種。

[0622b24] 又以根互用中。得其隨順。計一切法。水火風土。清淨光明。周流成就。皆能圓化。吾身四大。皆彼所屬。勤心崇事。冀生勝果。是人則墮生無生執。立妄求因。求妄冀果。生顛化種。

[0622c04] 又於圓明中。計明中虗。破滅羣化。歸永寂依。不知其非。是人則墮歸無歸執。圓虗無心。成空亡果。生斷滅種。

[0622c07] 又於圓常中。將謂色身同彼精圓。固身長住。是人則墮貪非貪執。立固妄因。趣長勞果。生妄延種(勞謂苦心修煉。勤勞不休)

[0622c10] 又以識為命元。互通三際。識陰若盡。化命亦無。便於定中。化諸欲境。却留塵勞。不令銷盡。欲證真常。而不知其非。是人則墮真無真執。發邪思因。立熾塵果。生天魔種。

[0622c14] 又明眾生受命元由。以生滅由識。精粗由業。故依四諦分別。以苦集為粗偽。以滅道為精真。居滅即休。更不前進。是人則墮定性聲聞。圓精應為因心。成趣寂之小果。得少為足。證於偏真。生纏空種。

[0622c18] 又於圓融清淨覺明。研為深妙。立為果證。而不前進。是人則墮定性辟支。圓覺[泳-永+曶]為因心。成湛明之滯果。生覺圓明。不化圓種。如是十種禪那。中途成狂。因依迷惑。於未足中。生滿足證。皆是識陰。用心交互。故生斯位。修三摩者。識心盡。諸根互用。於互用中。能入菩薩金剛乾慧。圓明精心。於中發化。如淨琉璃內含寶月。如是乃超十信十住十行十向四加行心。菩薩所行金剛十地。等覺圓明。入於如來妙莊嚴海。圓滿菩提。歸無所得。

最後請益品第三十

[0623a04] 阿難問言。五陰相中。五種虗妄。為併銷除。為次第盡。如是五重。詣何為界。佛答五陰妄本。色陰者。堅固妄想。以為其本。凡汝色身。先因父母妄想。汝心非想。則不能於想中傳命。如想酢口水。想高足酸。良由體因妄結。故能與妄通倫。命以想傳。正謂是爾。受陰者。如前所說臨高妄想。能令汝體實受酸澀。則汝現前逆順二境。本皆虗妄。亦能令汝色身。實受損益。故曰虗明妄想以為其本。由汝念慮。使汝色身虗實不倫。而能相使想融之也。心生虗像。形能作成。心形異用而能相應。想通之也。至於寤寐搖變。能使心逐境生境隨心變。想為之也。是故想者。融通妄想。以為其本。化理密移。日夜相代而不自知。此若非汝。云何體遷。此必汝真。汝何無覺。是故行者幽隱妄想。以為其本。又汝以精真湛不搖處。認為恒常。若實精真。不容妄習。今汝能藏昔記。一見不忘。即妄習也。則此精湛不搖之中。念念受熏。納種在識。容妄多矣。當知湛非真湛。特幽潛沉匿而不自覺。譬彼急流之水。望若恬靜。但以急不見流。非無流也。此真憶想之元。容妄之體。故曰。識者罔象虗無。以為其本。直須破盡識陰。消磨六門。使妄習無寄。然後習性可滅。是五受陰者。五妄想成。本無有界。由妄相因。色不自色。因空有色。惟色與空。成色邊際。離不自離。因觸有離。惟觸與離。是受邊際。忘不自忘。因記有忘。惟記與忘。是想邊際。滅不自滅。因生有滅。惟滅與生。成行邊際。湛不自湛。因行不流逸。性入元澄。合乎湛了。成識邊際。此五陰元重疊生起。生因識有。滅從色除。理則頓悟。乘悟併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孤山曰。生則由內造外。從細至粗。如著衣然。故迷理有識。乃至有色。滅則由外至內。從粗至細。如脫衣然。故悟理色盡。乃至識盡。

楞嚴說約(終)


【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14 冊 No. 0294 楞嚴經說約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tripitaka | about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