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公告:漢文大藏經網站已停止更新,請前往下列大藏經網站查閱經文

一般電腦和需要較多功能的使用者,建議瀏覽 cbetaonline

手機、平板與專注閱讀的使用者,建議瀏覽 deerpark

 

T29n1558_024 阿毘達磨俱舍論 第24卷

CBETA 電子佛典集成 » 大正藏 (T) » 第 29 冊 » No.1558 » 第 24 卷 ▲上一卷 ▼下一卷 前往第

 

阿毘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四

分別賢聖品第六之三

[0123c20] 已辯住果未斷修惑名為預流生極七返。今次應辯斷位眾聖。且應建立一來向果。頌曰。

 斷欲三四品  三二生家家
 斷至五二向  斷六一來果

[0123c25] 論曰。即預流者進斷修惑。若三緣具轉名家家。一由斷惑。斷欲修斷三四品故。二由成根。得能治彼無漏根故。三由受生。更受欲有三二生故。頌中但說初後緣者。預流果後說進斷惑。成能治彼諸無漏根。義准已成。故不具說。然復應說三二生者。以有增進於所受生。或少或無或過此故。何緣此無斷五品者。以斷第五必斷第六。非一品惑能障得果。猶如一間未越界故。應知總有二種家家。一天家家。謂欲天趣生三二家而證圓寂。或一天處或二或三。二人家家。謂於人趣生三二家而證圓寂。或一洲處或二或三。即預流者。進斷欲界一品修惑乃至五品。應知轉名一來果向。若斷第六成一來果。彼往天上一來人間而般涅槃名一來果。過此以後更無生故。此或名曰薄貪瞋癡。唯餘下品貪瞋癡故。已辯一來向果差別。次應建立不還向果。頌曰。

 斷七或八品  一生名一間
 此即第三向  斷九不還果

[0124a17] 論曰。即一來者進斷餘惑。若三緣具轉名一間。一由斷惑。斷欲修斷七八品故。二由成根。得能治彼無漏根故。三由受生。更受欲有餘一生故。頌中但說初後二緣不說成根。義如前釋。如何一品惑障得不還果。由彼若斷便越界故。前說三時業極為障。應知煩惱亦與業同。越彼等流異熟地故。間謂間隔。彼餘一生為間隔故。不證圓寂。或餘一品欲修所斷惑為間隔故。不得不還果。有一間者說名一間。即斷修惑七八品者。應知亦名不還果向。先斷三四七八品惑入見諦者。後得果時乃至未修後勝果道。仍不名曰家家一間。未成治彼無漏根故。若斷第九成不還果。必不還來生欲界故。此惑名曰五下結斷。雖必先斷或二或三。然於此時總集斷故。依不還位。諸契經中以種種門建立差別。今次應辯彼差別相。頌曰。

 此中生有行  無行般涅槃
 上流若雜修  能往色究竟
 超半超遍歿  餘能往有頂
 行無色有四  住此般涅槃

[0124b10] 論曰。此不還者總說有七。且行色界差別有五。一中般涅槃。二生般涅槃。三有行般涅槃。四無行般涅槃。五者上流。此於中間般涅槃故。說此名曰中般涅槃。如是應知。此於生已此由有行此由無行。般涅槃故名生般等。此上流故名為上流。言中般者。謂往色界住中有位便般涅槃。言生般者。謂往色界生已不久便般涅槃。以具勤修速進道故。此中所說般涅槃者。謂有餘依。有餘師說。亦無餘依。此不應理。彼於捨壽無自在故。有行般者。謂往色界生已長時加行不息。由有功用方般涅槃。此唯有勤修無速進道故。無行般者。謂往色界生已經久加行懈息不多功用便般涅槃。以闕勤修速進道故。有說。此二有差別者由緣有為無為聖道。如其次第得涅槃故。此說非理。太過失故。然契經中先說無行。後說有行般涅槃者。如是次第與理相應。有速進道。無速進道。無行有行而成辦故。不由功用得。由功用得故。生般涅槃得最速進最上品道。隨眠最劣故生不久便般涅槃。言上流者是上行義。以流與行其義一故。謂欲界歿往色界生。未即於中能證圓寂。要轉生上方般涅槃。即此上流差別有二。由因及果有差別故。因差別者。此於靜慮由有雜修無雜修故。果差別者。色究竟天及有頂天為極處故。謂若於靜慮有雜修者。能往色究竟方般涅槃。即此復有三種差別。全超半超遍歿異故。言全超者。謂在欲界於四靜慮已具雜修。遇緣退失上三靜慮。以初靜慮愛味為緣。命終上生梵眾天處。由於先世串習勢力。復能雜修第四靜慮。從彼處歿生色究竟。最初處歿生最後天。頓越中間是全超義。言半超者。從彼漸次生下淨居乃至中間能越一處生色究竟。超非全故名為半超。聖必不生大梵天處。僻見處故。一導師故。言遍歿者。從彼漸次於一切處皆遍受生。最後方能生色究竟。一切處死故名遍歿。無不還者於已生處受第二生。由彼於生容求勝進。非等劣故。即由此故不還義滿。必不還生曾生處故。尚不生本處。況有生於下。應知此謂二上流中由有雜修靜慮因故往色究竟般涅槃者。餘於靜慮無雜修者。能往有頂方般涅槃。謂彼先無雜修靜慮。由於諸定愛味為緣。此歿遍生色界諸處。唯不能往五淨居天。色界命終於三無色次第生已。後生有頂方般涅槃。二上流中前是觀行後是止行。樂慧樂定有差別故。二上流者於下地中得般涅槃見不違理。而言此往色究竟天及有頂天為極處者。由此過彼無行處故。如預流者極七返生。此五名為行色界者。行無色者差別有四。謂在欲界離色界貪從此命終生於無色。此中差別唯有四種。由生般涅槃有差別故。此并前五成六不還。復有不行色無色界即住於此能般涅槃名現般涅槃。并前六為七。於行色界五不還中復有異門。顯其差別。頌曰。

 行色界有九  謂三各分三
 業惑根有殊  故成三九別

[0125a12] 論曰。即行色界五種不還總立為三。各分三種故成九種。何等為三。中生上流有差別故。云何三種各分為三。且中般涅槃分為三種。速非速經久得般涅槃。由三火星喻所顯故。生般涅槃亦分三種。生有行等般涅槃故。此皆生已得般涅槃。是故並應名為生般。於上流中亦分三種。超半超等有差別故。然諸三種一切皆由速非速經久得般涅槃故。更互相望無雜亂失。如是三種九種不還。由業惑根有差別故。有速非速經久不同。且總成三。由造增長順起生後業差別故。如其次第下中上品煩惱現行有差別故。及上中下根差別故。此三一一如其所應亦業惑根有差別故。各有三別故成九種。謂初二三由惑根別各成三種。非由業異。後三亦由順後受業有差別故。分成三種。故說如是行色不還業惑根殊成三九別。若爾何故諸契經中。佛唯說有七善士趣。頌曰。

 立七善士趣  由上流無別
 善惡行不行  有往無還故

[0125b04] 論曰。中生各三。上流為一。經依此立七善士趣。有上流法故名上流。由此義同且立為一。何獨依此立善士趣。不依所餘有學聖者。趣是行義。所餘有學皆行善業無差別故。唯此七種皆行善業不行惡業。餘則不然。又唯七種行往上界不復還來。餘則不爾。故獨依此立善士趣。若爾何故契經中言。云何善士謂若成就有學正見。乃至廣說。諸餘有學若就異門亦可說為有善士性。以諸有學於五種惡皆獲得畢竟不作律儀故。不善煩惱多已斷故。立善士趣不就異門約唯行善不行惡故。唯託勝因往上界故。諸在聖位曾經生者。亦有此等差別相耶。不爾。云何。頌曰。

 經欲界生聖  不往餘界生
 此及往上生  無練根并退

[0125b20] 論曰。若在聖位經欲界生必不往生色無色界。由彼證得不還果已。定於現身般涅槃故。若於色界經生聖者。容有上生無色界義。如行色界極有頂者。然天帝釋作如是言。曾聞有天名色究竟。我後退落當生於彼。毘婆沙師作如是釋。彼由不了對法相故。為令喜故。佛亦不遮。即此已經欲界生者及已從此往上界生諸聖必無練根并退。何緣不許經欲界生及上生聖者有練根并退。以必無故。何緣必無。經生習根極成熟故。及得殊勝所依止故。何緣有學未離欲貪無中有中般涅槃者。以彼聖道未淳熟故。未易能令現在前故。所有隨眠非極劣故。毘婆沙者作如是釋。諸欲界法極難越故。彼尚有餘多所作故。謂應進斷不善無記二煩惱故。及應進得若二若三沙門果故。并應總越三界法故。住中有位無如是能。前說上流雜修靜慮為因能往色究竟天。先應雜修何等靜慮。由何等位知雜修成。復為何緣雜修靜慮。頌曰。

 先雜修第四  成由一念雜
 為受生現樂  及遮煩惱退

[0125c14] 論曰。諸欲雜修四靜慮者。必先雜修第四靜慮。以彼等持最堪能故。諸樂行中彼最勝故。如是雜修諸靜慮者。是阿羅漢或是不還。彼必先入第四靜慮多念無漏相續現前。從此引生多念有漏後復多念無漏現前。如是旋還後後漸減。乃至最後二念無漏次引二念有漏現前無間復生二念無漏。名雜修定加行成滿。次後唯從一念無漏引起一念有漏現前無間復生一念無漏。如是有漏中間剎那前後剎那無漏雜故。名雜修定根本圓成。前二剎那似無間道。第三剎那似解脫道。如是雜修第四定已。乘此勢力隨其所應亦能雜修下三靜慮。先於欲界人趣三洲如是雜修諸靜慮已。後若退失生色界中。亦能如前雜修靜慮。雜修靜慮為三種緣。一為受生。二為現樂。三為遮止起煩惱退。謂不還中諸利根者。為現法樂及生淨居。諸鈍根者。亦為遮退。彼畏退故。如是雜修令味相應等持遠故。諸阿羅漢若利根者。為現法樂。若鈍根者。亦為遮防起煩惱退。雜修靜慮為生淨居。何緣淨居處唯有五。頌曰。

 由雜修五品  生有五淨居

[0126a08] 論曰。由雜熏修第四靜慮有五品故。淨居唯五。何謂五品。謂下中上上勝上極品差別故。此中初品三心現前便得成滿。謂初無漏次起有漏後起無漏。第二品六。第三品九。第四品十二。第五品十五。如是五品雜修靜慮如其次第感五淨居。應知此中無漏勢力熏修有漏令感淨居。有餘師言。由信等五次第增上感五淨居。經說不還有名身證。依何勝德立身證名。頌曰。

 得滅定不還  轉名為身證

[0126a18] 論曰。有滅定得名得滅定。即不還者若於身中有滅定得轉名身證。謂不還者由身證得似涅槃法故名身證。如何說彼但名身證。以心無故。依身生故。理實應言。彼從滅定起得先未得有識身寂靜。便作是思。此滅盡定最為寂靜極似涅槃。如是證得身之寂靜故名身證。由得及智現前證得身寂靜故。契經說有十八有學。何緣於中不說身證。依因無故。何謂依因。謂諸無漏三學及果依彼差別立有學故。滅定非學亦非學果。故不約成彼說有學差別。不還差別麁相如是。若細分析數成多千。其義云何。且如中般約根建立便成三種。下中上根有差別故。約地建立則成四種。往初定等有差別故。約種性建立則成六種。退法種性等有差別故。約處建立成十六種。梵眾天等處差別故。約地離染成三十六。色界具縛乃至已離第四靜慮八品染故。約處種性離染根建立總成二千五百九十二。云何如是。且於一處種性有六。一一種性約離染門差別成九。謂隨何地具縛為初乃至已離八品為後。如是六九成五十四。以十六處乘五十四成八百六十四。以根乘之復成三倍故總成二千五百九十二。諸離下地九品染者。即說名為上地具縛。為成一一地離染數等故。如是乃至上流亦爾。總計五種積數合成一萬二千九百六十。已辯第三向果差別。次應建立第四向果。頌曰。

 上界修惑中  斷初定一品
 至有頂八品  皆阿羅漢向
 第九無間道  名金剛喻定
 盡得俱盡智  成無學應果

[0126b22] 論曰。即不還者進斷色界及無色界修所斷惑。從斷初定一品為初。至斷有頂八品為後。應知轉名阿羅漢向。即此所說阿羅漢向中斷有頂惑第九無間道亦說名為金剛喻定。一切隨眠皆能破故。先已破故。不破一切實有能破一切功能。諸能斷惑無間道中。此定相應最為勝故。金剛喻定說有多種。謂斷有頂第九品惑無間道生。通依九地故說此定智行緣別。未至地攝有五十二。謂苦集類智緣有頂苦集各有四行相應有八。滅道法智各有四行相應有八。滅類智緣八地滅一一各有四行相應合三十二。道類智緣八地道總有四行相應有四。以治八地類智品道同類相因必總緣故。如未至攝有五十二中四靜慮應知亦爾。空處二十八。識處二十四。無所有處二十。以依無色無有法智及緣下滅滅類智故。然緣下地對治道者。以同品道互為因故。有說。此定智行緣別。未至地攝有八十種。謂道類智緣八地道亦各別有四行相。應由此於前增二十八。如未至攝有八十種中四靜慮應知亦爾。空處四十。識處三十二。無所有處二十四。復有欲令金剛喻定智行緣別。未至地攝總有一百六十四種。謂滅類智緣八地滅有別有總各四行相。應由此於初增百一十二。如未至攝百六十四中四靜慮應知亦然。空處五十二。識處三十六。無所有處二十四。若就種性根等分別。更成多種。如理應思。此定既能斷有頂地第九品惑。能引此惑盡得俱行盡智令起。金剛喻定是斷惑中最後無間道所生。盡智是斷惑中最後解脫道。由此解脫道與諸漏盡得最初俱生故名盡智。如是盡智至已生時便成無學阿羅漢果。已得無學應果法故。為得別果所應修學此無有故得無學名。即此唯應作他事故。諸有染者所應供故。依此義立阿羅漢名。義准已成前來所辯四向三果皆名有學。何緣前七得有學名。為得漏盡常樂學故。學要有三。一增上戒。二增上心。三增上慧。以戒定慧為三自體。若爾異生應名有學。不爾。未如實見知諦理故。彼容後時失正學故。由此善逝再說學言。如契經中。佛告憺怕。學所應學學所應學。我唯說此名有學者。為令了知學正所學無有退失名有學者故。薄伽梵重說學言。聖者住本性。如何名有學。學意未滿故。如行者暫息。或學法得常隨逐故。學法云何。謂有學者無漏有為法。無學法云何。謂無學者無漏有為法。云何涅槃不名為學。無學異生亦成就故此復何緣不名無學。有學異生亦成就故。如是有學及無學者。總成八聖補特伽羅。行向住果各有四故。謂為證得預流果向乃至所證阿羅漢果名雖有八事唯有五。謂住四果及初果向。以後三果向不離前果故。此依漸次得果者說。若倍離欲全離欲者住見道中名為一來不還果向。非前果攝。如前所說。修道二種。有漏無漏有差別故。由何等道離何地染。頌曰。

 有頂由無漏  餘由二離染

[0127a24] 論曰。唯無漏道離有頂染。非有漏道。所以者何。此上更無世俗道故。自地不能治自地故。自地煩惱所隨增故。若彼煩惱於此隨增。此必不能治彼煩惱。若此力能對治於彼。則彼於此必不隨增故。自地道不治自地。離餘八地通由二道。世出世道俱能離故。既通由二離八地染。各有幾種離繫得耶。頌曰。

 聖二離八修  各二離繫得

[0127b04] 論曰。諸有學聖用有漏道離下八地修斷染時。能具引生二離繫得。用無漏道離彼亦然。由二種道同所作故。有餘師釋。以無漏道離彼染時。何緣證知亦生有漏離繫得者。有捨無漏得煩惱不成故。謂有學聖以無漏道離彼染時。若不引生同治有漏離繫得者。則以聖道具離八地。後依靜慮得轉根時。頓捨先來諸鈍聖道唯得靜慮利果聖道。上惑離繫應皆不成。是則還應成彼煩惱。此證非理。所以者何。彼聖設無有漏斷得亦不成就上地煩惱。如分離有頂得轉根時及異生上生不成惑故。謂如分離有頂地染後依靜慮得轉根時。無漏斷得既已頓捨。彼地離繫無有漏得。而彼地惑亦不成就。又如異生生二定等。雖捨欲界等煩惱斷得而不成就欲界等煩惱。此亦應然。故不成證。既說聖者二離八修各能引生二離繫得。義准。異生用有漏道唯能引起有漏斷得。并諸聖者用無漏道離見斷惑及有頂修唯能引生無漏斷得。由何地道離何地染。頌曰。

 無漏未至道  能離一切地
 餘八離自上  有漏離次下

[0127b27] 論曰。諸無漏道若未至攝。能離欲界乃至有頂。靜慮中間及四靜慮三無色攝。隨其所應各能離自及上地染。不離下離已故。諸有漏道一切唯能離次下地。非自地等。自地煩惱所隨增故。勢劣故。已離故。諸依近分離下地染。如無間道皆近分攝諸解脫道亦近分耶。不爾。云何。頌曰。

 近分離下染  初三後解脫
 根本或近分  上地唯根本

[0127c07] 論曰。諸道所依近分有八。謂四靜慮無色下邊。所離有九。謂欲八定。初三近分離下三染。第九解脫現在前時。或入根本或即近分。上五近分各離下染。第九解脫現在前時。必入根本非即近分。近分根本等捨根故。下三靜慮近分根本受根異故。有不能入。轉入異受少艱難故。離下染時必欣上故。若受無異必入根本。諸出世道無間解脫前既已說。緣四諦境十六行相義准自成。世道緣何作何行相。頌曰。

 世無間解脫  如次緣下上
 作麁苦障行  及靜妙離三

[0127c19] 論曰。世俗無間及解脫道。如次能緣下地上地為麁苦障及靜妙離。謂諸無間道緣自次下地諸有漏法作麁苦等三行相中隨一行相。若諸解脫道緣彼次上地諸有漏法作靜妙等三行相中隨一行相。非寂靜故說名為麁。由大劬勞方能越故。非美妙故。說名為苦。由多麁重能違害故。非出離故。說名為障。由此能礙越自地故。如獄厚壁能障出離。靜妙離三翻此應釋。傍論已了。應辯本義。盡智無間有何智生。頌曰。

 不動盡智後  必起無生智
 餘盡或正見  此應果皆有

[0128a02] 論曰。不動種性諸阿羅漢。盡智無間起無生智。非更有盡智無學正見生。除不動法餘阿羅漢。盡智無間有盡智生。或即引生無學正見。非無生智。後容退故。前不動種性無正見生耶。有正見生而不說者。一切應果皆有此故。謂不動法無生智後有無生智起。或無學正見。前說四果是誰果耶。此四應知是沙門果。何謂沙門性。此果體是何。果位差別總有幾種。頌曰。

 淨道沙門性  有為無為果
 此有八十九  解脫道及滅

[0128a13] 論曰。諸無漏道是沙門性。懷此道者名曰沙門。以能勤勞息煩惱故。如契經說。以能勤勞息除種種惡不善法。廣說乃至。故名沙門。異生不能無異究竟趣涅槃故非真沙門。有為無為是沙門果。契經說此差別有四。理實就位有八十九。皆解脫道擇滅為性。謂為永斷見所斷惑有八無間八解脫道。及為永斷修所斷惑有八十一無間八十一解脫道。諸無間道唯沙門性。諸解脫道亦是沙門有為果體。是彼等流士用果故。一一擇滅唯是沙門無為果體。是彼離繫士用果故。如是合成八十九種。若爾世尊何不具說。果雖有多而不說者。頌曰。

 五因立四果  捨曾得勝道
 集斷得八智  頓修十六行

[0128a28] 論曰。若斷道位具足五因。佛於經中建立為果。言五因者。一捨曾道。謂捨先得果向道故。二得勝道。謂得果攝殊勝道故。三總集斷。謂總一得得諸斷故。四得八智。謂得四法四類智故。五能頓修十六行相。謂能頓修無常等故。於四果位皆具五因。餘位不然。故佛不說。若唯淨道是沙門性。有漏道力所得二果。如何亦是沙門果攝。頌曰。

 世道所得斷  聖所得雜故
 無漏得持故  亦名沙門果

[0128b10] 論曰。以世俗道得二果時。此果非唯以世俗道所得擇滅為斷果性。兼以見道所得擇滅於中相雜總成一果。同一果道得所得故。由此契經言。云何一來果。謂斷三結薄貪瞋癡。云何不還果。謂斷五下結。又世俗道所得擇滅。無漏斷得所任持故。由此力所持退不命終故。亦得名為沙門果體。此沙門性有異名耶。亦有。云何。頌曰。

 所說沙門性  亦名婆羅門
 亦名為梵輪  真梵所轉故
 於中唯見道  說名為法輪
 由速等似輪  或具輻等故

[0128b22] 論曰。即前所說真沙門性。經亦說名婆羅門性。以能遣除諸煩惱故。即此亦說名為梵輪。是真梵王力所轉故。佛與無上梵德相應。是故世尊獨應名梵。由契經說佛亦名梵亦名寂靜亦名清涼。即於此中唯依見道。世尊有處說名法輪。如世間輪有速等相。見道似彼故名法輪。見道如何與彼相似。由速行等似彼輪故。謂見諦道速疾行故。有捨取故。降未伏故。鎮已伏故。上下轉故。具此五相似世間輪。尊者妙音作如是說。如世間輪有輻等相。八支聖道似彼名輪。謂正見正思惟正勤正念似世輪輻。正語正業正命似轂。正定似輞。故名法輪。寧知法輪唯是見道。憍陳那等見道生時。說名已轉正法輪故。云何三轉十二行相。此苦聖諦。此應遍知。此已遍知。是名三轉。即於如是一一轉時。別別發生眼智明覺。說此名曰十二行相。如是三轉十二行相諦諦皆有。然數等故。但說三轉十二行相。如說二法七處善等。由此三轉如次顯示見道修道無學道三。毘婆沙師所說如是。若爾三轉十二行相非唯見道。如何可說唯於見道立法輪名。是故唯應即此三轉十二行相所有法門名為法輪可應正理。如何三轉。三周轉故。如何具足十二行相。三周循歷四聖諦故。謂此是苦此是集此是滅此是道。此應遍知。此應永斷。此應作證。此應修習。此已遍知。此已永斷。此已作證。此已修習。云何名轉。由此法門往他相續令解義故。或諸聖道皆是法輪。於所化生身中轉故。於他相續見道生時。已至轉初故名已轉。何沙門果依何界得。頌曰。

 三依欲後三  由上無見道
 無聞無緣下  無厭及經故

[0128c27] 論曰。前三但依欲界身得。得阿羅漢依三界身。前之二果未離欲故非依上得理且可然。第三云何非依上得。由理教故。且理云何。依上界身無見道故。非離見道已離欲者可有超證不還果義。何緣上界必無見道。且無色中無正聞故。又彼界中不緣下故。色界異生著勝定樂。又無苦受不生厭故。非無有厭能得見道。教復云何。由經說故。經言。有五補特伽羅。此處通達彼處究竟。所謂中般乃至上流。此通達言唯目見道。是證圓寂初加行故。由此見道上界定無。

說一切有部俱舍論卷第二十四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29 冊 No. 1558 阿毘達磨俱舍論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維習安大德提供之高麗藏 CD 經文,日本 SAT 組織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tripitaka | about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