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公告:漢文大藏經網站已停止更新,請前往下列大藏經網站查閱經文

一般電腦和需要較多功能的使用者,建議瀏覽 cbetaonline

手機、平板與專注閱讀的使用者,建議瀏覽 deerpark

 

T11n0310_096 大寶積經 第96卷

CBETA 電子佛典集成 » 大正藏 (T) » 第 11 冊 » No.0310 » 第 96 卷 ▲上一卷 ▼下一卷 前往第

 

大寶積經卷第九十六

勤授長者會第二十八

[0540a26] 如是我聞:

[0540a26]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阿羅漢,諸漏已盡,無復煩惱得上調伏,猶如大龍,所作已辦,棄諸重擔,逮得己利,盡諸有結。正智解脫心得自在,最上應供,眾所知識。唯有阿難,猶在學地。其名曰:阿若憍陳如、摩訶迦葉、摩訶迦旃延、摩訶阿濕波、舍利弗、大目乾連、摩訶劫賓那、摩訶拘絺羅、摩訶梵頗、羅睺羅、難陀,如是等而為上首。復有菩薩摩訶薩五百人俱,皆得三昧及陀羅尼。

[0540b07] 爾時舍衛大城有一長者名勇猛授,富有財寶倉庫盈溢,金銀琉璃、車馬碯、珊瑚虎珀、摩尼真珠、象馬牛羊、奴婢僕使商估等類,一切眾多。時勇猛授與五百長者遊讌聚會,作是議言:「諸仁者!佛出世難,人身難得,時亦難遇,於佛法中以信出家是事亦難,成比丘性亦復甚難,如法修行是亦為難,知恩報恩少恩不忘是人難得,能於佛法生信樂心是人難得,信樂成就是事復難,莊嚴佛法是事亦難,解脫生死倍復為難。我等為於聲聞辟支佛乘而求滅度,為當發趣最上佛乘。」咸復唱言:「我等寧於無上佛道而趣涅槃。」作是議已,前後圍遶出舍衛城向祇陀林,詣如來所頂禮佛足,右遶三匝却坐一面。

[0540b20] 爾時世尊知而故問,告長者言:「汝等何緣今來我所?」

[0540b22] 時勇猛授與五百長者從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白言:「世尊!我等諸人同時集會作是議言:『佛世難遇,人身難得,乃至解脫生死倍復為難。我等為於聲聞辟支佛乘而求滅度,為當發趣最上佛乘。』咸作是言:『我等寧於無上佛道而趣涅槃。』由此議故,今詣如來、應、正等覺。世尊!菩薩摩訶薩志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應云何學?應云何住?云何修行?」

[0540c01] 佛言:「善哉善哉!汝等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來詣我所。應當諦聽,善思念之。如諸菩薩應學、應住、應所修行,當為汝說。」時諸長者受教而聽。

[0540c05] 佛告長者:「菩薩摩訶薩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勝志樂者,當於一切眾生起大悲心,應廣修行,應勤熏習。是故菩薩於身命財及以妻子、倉庫舍宅、飲食衣服、車乘臥具、花鬘塗香、一切樂具,應無所著。何以故?以諸眾生執著於身而生惡業,由惡業故墮地獄中。若於眾生起大悲心,於身命財則不執著,便生善趣。是故菩薩摩訶薩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勝志樂者,於諸眾生起慈悲已,應修大捨而不求報,不求報者應住戒律,三戒清淨應具忍辱,能忍諸惡應起精進不惜身命,應修一心安住禪定,應修智慧善巧方便,應於我人眾生壽命皆悉捨離。為眾生故,應行布施護持淨戒。為眾生故,應修忍辱發起精進。為眾生故,應入禪定修習智慧善巧方便。」

[0540c20] 時諸長者復白佛言:「世尊!我等於身及彼妻子一切財寶資生之具,心常愛惜。世尊!菩薩摩訶薩云何觀察,於身命財能無貪悋?」

[0540c23] 爾時世尊告長者言:「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勝志樂者,應觀此身無量過患,微塵積集生住異滅,念念遷流九漏瘡門,猶如毒蛇所住窟穴,其中無主如空聚落,畢竟破壞如坏瓦瓶,惡露盈溢猶如穢器,受諸不淨猶如圊廁,不可觸動猶如惡瘡,貪美為患如雜毒食,不識恩德如未生怨,欺誤於人如惡知識,癡愛為害如友獼猴,斷智慧命猶如殺者,奪諸善法猶如劫賊,常求人便猶如怨讎,無有慈心猶如魁膾,難可承事如暴惡人,如箭著身觸之則痛,如朽腐舍常務修治,如老弱乘難可駈策,如毒蛇篋不可附近,如逆旅館疲苦所集,如孤獨舍無所攝屬,如獄卒伺害,如王者憂國,如邊城警畏,如惡國多災,如破器難持,如祠火無厭,如陽焰虛誑,如幻化惑人,如析芭蕉中無堅實,如水聚沫不可執持,如水上泡速起速滅,如河岸樹臨危動搖,如駛河流終歸死海。」

[0541a12] 復告長者:「次觀此身前後因緣,初從欲愛和合而生,為長養故咽於食,至於生藏痰陰消之。次至黃藏將欲熟時,則變為酢。次至風藏風分汁滓,各別流行成大小便,汁變為血、血變為肉,肉處生脂、脂處為骨、骨中生髓,如是身緣前後不淨。若諸菩薩作是觀時,復應思惟,如此身者三百六十骨聚所成,如朽壞舍。諸節支持,以四細脈周匝彌布,五百分肉猶若泥塗,六脈相繫、五百筋纏、七百細脈以為編絡,十六麁脈鉤帶相連,有二肉繩長三尋半於內纏結,十六腸胃繞生熟藏,二十五氣脈猶如窓隙,一百七關穴如破碎器,八萬毛孔如亂草覆,五根七竅不淨盈滿,七重皮裹六味長養,猶如祠火吞受無厭。如是之身,一切臭穢自性潰爛,誰當於此愛重憍慢?唯應觀察,如借他器、猶車運載、但為養育,至菩提故。」

[0541a28]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是身眾穢器,  猶如貯糞瓶,
 凡夫無智慧,  恃色生憍慢。
 鼻中洟恒流,  口氣常臭穢,
 眼眵蟲遍身,  誰當生淨想?
 如人執持炭,  磨瑩欲令白,
 假使至盡時,  體色終無變。
 設欲淨其身,  傾河以自洗,
 身盡莫能淨,  其事亦如是。」

[0541b09] 於時世尊說此偈已,復告五百諸長者言:「若諸菩薩發勝志樂趣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應觀此身四十四種。何等名為四十四種?一者此身可厭性無和合故,二者此身臭穢膿血常流故,三者是身不堅畢竟敗壞故,四者是身羸弱支節相持故,五者是身不淨穢惡流溢故,六者是身如幻誑惑凡愚故,七者是身瘡門九處常流故,八者是身火然欲火盛故,九者是身為火瞋火猛故,十者是身遍然癡火遍故,十一者是身盲冥貪瞋癡故,十二者是身墮網愛網覆故,十三者是身瘡聚瘡遍滿故,十四者是身不安四百四病故,十五者諸蟲住處八萬戶蟲故,十六者是身無常畢竟歸死故,十七者是身頑癡於法無知故,十八者猶如瓦器生住壞故,十九者是身逼迫多憂惱故,二十者無有救護必壞滅故,二十一者是身險惡諂誑難知故,二十二者如無底坑諸欲難滿故,二十三者如火受薪貪色無厭故,二十四者身無厭足貪受五欲故,二十五者如被捶打隨損害故,二十六者是身不定盛衰增減故,二十七者身隨心轉不正思惟故,二十八者身不知恩必棄塚間故,二十九者身為他食狐狼所噉故,三十者身如機關筋骨相持故,三十一者身不可觀膿血糞穢故,三十二者身不自由依飲食生故,三十三者身妄纏裹終敗壞故,三十四者身為惡友多逆害故,三十五者身為殺者自殘害故,三十六者身為苦器苦所逼故,三十七者身為苦聚五蘊生故,三十八者身為無主眾緣生故,三十九者是身無命離男女相故,四十者是身為空應觀蘊界處故,四十一者是身虛妄如夢中故,四十二者是身不實如幻化故,四十三者身為幻惑如陽焰故,四十四者身為欺誑如影像故。是為四十四種。菩薩作是觀時,所有身命愛欲執著,妻子舍宅飲食衣服、車乘香鬘一切樂具,皆悉厭離無所顧戀,速能成就六波羅蜜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0541c17]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善得人身甚為難,  莫為此身造眾惡,
 畢竟塚間餧狐狼,  勿為惡見生貪愛。
 凡愚迷惑癡狂故,  由愛此身造諸業,
 此身亦復不知恩,  晝夜唯增眾苦緣。
 機關動轉常疲困,  洟唾便利恒充滿,
 飢渴寒熱相煎迫,  何有智者愛此身?
 此身無厭如大坑,  徒能長養眾怨害,
 由此身故常作惡,  於無量劫受諸苦。
 應念定死修勝福,  正信生於佛法中,
 飲食衣服及塗香,  長養此身來已久。
 誰能執持令不壞,  應知無益勿耽迷,
 牟尼世尊難可遇,  無量劫中時出現。
 當於佛法生淨信。  惡道可畏勿隨行,
 設令壽命千億歲,  猶懼無常生厭離,
 何況須臾不可保,  為彼沈淪惡趣中?
 或有惡友來相勸,  人身難得今已得,
 多求財寶受娛樂,  及此盛年恣嬉遊。
 何有求財而樂者?  設得守護猶勤苦。
 如此愚人徒妄言,  是故智者應觀察。
 財物如幻亦如夢,  愚癡眾生被誑惑,
 剎那時得剎那失,  何有智者生愛心?
 譬如幻師幻化事,  乾闥婆城種種色,
 財寶如是誑凡愚,  於虛妄中何有實?
 種種苦惱求財利,  水火王賊常侵奪,
 由此能為眾苦因,  何有智者生愛樂?
 有諸常懷貪愛者,  馳逐財利無厭時,
 能於父母無慈心,  乃至親屬生怨害。
 言語善順心乖違,  造作種種欺誑緣,
 或學邪論邪呪等,  誇衒伎藝如婬女。
 或復諂誑現柔和,  或復剛強示威猛,
 如是無量眾惡業,  莫不皆由財利生。
 珊瑚金玉摩尼珠,  是物本來如泡沫,
 不能了知如幻化,  為此虛誑墜三塗。
 彌勒世尊出現時,  一生次當補我處,
 國界黃金而布地,  是等為從何所來?
 劫盡世間悉燒壞,  須彌河海盡燋枯,
 畢竟磨滅歸虛空,  而此寶物何從去?
 種種惡業求財物,  養育妻子謂歡娛,
 臨命終時苦逼身,  妻子無能相救者。
 於彼三塗怖畏中,  不見妻子及親識,
 車馬財寶屬他人,  受苦誰能共分者?
 父母兄弟及妻子,  朋友僮僕并珍財,
 死去無一來相親,  唯有黑業常隨逐。
 智人終不為親愛,  作諸惡業入阿鼻,
 唯除業盡方得出,  親屬無有能代者。
 閻羅使者唯考業,  不問親緣及友朋,
 汝得人身不捨惡,  極苦今應甘忍受。
 閻羅常告彼罪人,  無有少罪我能加,
 汝自作罪今自來,  業報自招無代者。
 父母妻子無能救,  唯當勤修出離因,
 是故應捨枷鏁業,  善知遠離求安樂,
 於家妻子應生怖,  恒依佛教正修行,
 在家熾然為苦本,  猶如炎鑪甚可畏。
 身心燋熱鎮燒燃,  誰有智者生貪著?
 愛樂修行諸佛教,  無所營求為快樂。
 愚闇凡夫不覺知,  家為苦本橫貪愛,
 於彼皮筋骨肉中,  迷惑妄生夫婦想,
 不能了知如幻化,  凡夫於此生貪著。
 智者能知此過患,  世間欲樂皆捐棄,
 樂法當如求藥想,  應速捨離居家縛。」

[0542b20] 爾時五百長者聞此法已得無生忍,歡喜踊躍而說偈言:

「慶哉獲大利,  諸利中最上,
 我等於佛法,  皆生欣樂心。
 發趣於菩提,  利樂眾生類,
 以善而養命,  覺慧自安心。
 憐愍諸眾生,  願當成佛道,
 我等皆已發,  無上菩提心。
 金色相莊嚴,  照明於世界,
 樂菩提心者,  當得如來身。
 大心菩提心,  諸心中最上,
 解脫一切縛,  具足諸功德。
 少福諸眾生,  於此無欣樂,
 不觀生死過,  不樂菩提心。
 菩提心功德,  若有色方分,
 周遍虛空界,  無能容受者?
 恒河沙數等,  諸佛剎土中,
 假使布珍寶,  供養於諸佛。
 有能一合掌,  迴向菩提心,
 其福過於彼,  邊際不可得。
 非唯供養福,  餘福亦復然,
 如是菩提心,  最勝仙所說。
 菩提心最勝,  如阿伽陀藥,
 能除一切病,  與一切安樂。
 我見諸眾生,  三火所熱惱,
 智者無量劫,  勤苦常修習。
 如醫王勇猛,  具足菩提行,
 救拔眾生苦,  永離諸憂惱。
 於一切生處,  終不捨是心,
 勤修諸行願,  勇猛求佛法。
 我等得善利,  我等心欣樂,
 今遇釋師子,  當得如來身。」

[0542c23] 爾時世尊即便微笑,從其面門放種種光,青黃赤白紅紫頗黎,照於無量無邊世界,乃至梵世日月威光皆悉隱蔽,還遶三匝從佛頂入。爾時尊者阿難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白言:「世尊!有何因緣現此微笑?如佛所現,非無因緣。」即於佛前而說偈言:

「諸佛最上之導師,  不以無因現微笑,
 哀愍世間利益者,  願說所為之因緣。
 貧乏眾生無法財,  應說最上大乘施,
 能作世間盲冥眼,  願說微笑之因緣。」

[0543a05] 於時世尊告阿難曰:「汝見此五百長者今於我所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

[0543a06] 阿難白言:「唯然已見。」

[0543a07] 佛告阿難:「此五百長者,已於往昔百千億那由他諸佛所,承事供養種諸善根,今聞是法得無生忍。此諸長者,從是已後不生惡趣,於人天中常受快樂。復於來世彌勒佛所,供養恭敬尊重讚歎。及賢劫中一切諸佛,悉皆承事恭敬供養,於諸佛所聽聞正法,受持讀誦為他廣說。過二十五劫,各於諸佛剎中成無上菩提,皆同一字號勝蓮花藏如來、應、正等覺。」

[0543a15] 爾時尊者阿難白佛言:「世尊!希有世尊!希有善逝!當何名此廣大法門?云何奉持?」

[0543a17] 佛告阿難:「是法門名『菩薩瑜伽師地』,亦名『勇猛授長者所問』,如是名號汝當受持。」

[0543a19] 佛說此經已,尊者阿難及諸比丘,五百長者、諸菩薩眾,天、人、阿修羅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大寶積經卷第九十六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11 冊 No. 0310 大寶積經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維習安大德提供之高麗藏 CD 經文,北美某大德提供,CBETA 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tripitaka | about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