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公告:漢文大藏經網站已停止更新,請前往下列大藏經網站查閱經文

一般電腦和需要較多功能的使用者,建議瀏覽 cbetaonline

手機、平板與專注閱讀的使用者,建議瀏覽 deerpark

 

J31nB269_004 金剛般若經疏論纂要刊定記會編 第4卷

CBETA 電子佛典集成 » 嘉興藏 (J) » 第 31 冊 » No.B269 » 第 4 卷 ▲上一卷 ▼下一卷 前往第

 

金剛般若經疏論纂要刊定記會編卷第四

[0695a06] ○二發起序。

[0695a06] ●疏二初敘意。

[0695a07] 謂乞食威儀離於邪命是為持戒戒能資定定能發慧故以戒定發起般若正宗。

[0695a09] 戒能等者以戒是防非止惡義定是寂靜不動義慧是明照揀擇義但能防非心即不動心若不動慧乃分明世出世法無不鑒照其猶海中欲現萬像必要水清欲求清水無過水靜欲得水靜勿令起波止波如戒水靜如定水清如慧所現萬像如一切法喻中則水若不起波則水靜水靜則水清水清則現萬像法中則心不起非則心寂心寂則照知萬法法上但唯一心喻上但唯一水法喻相對義則昭然故經云尸羅不清淨三昧不現前此則戒資定也圓覺云一切諸菩薩無閡清淨慧皆依禪定生此則定發慧也。

[0695a20] ●二隨釋二如疏列。

[0695a21] ○文二初戒。

[0695a22] 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

[0695a24] 分七節釋一化主成實論說具上九號為物欽重故曰世尊天上人間共所尊故。

[0695a26] 具上九號者以佛有十號世尊當第十故云具上九號十號者一如來二應供三正遍知四明行足五善逝世間解六無上士七調御丈夫八天人師九佛十世尊。

[0695a30] 二化時食時辰時當日初分求乞易得不惱自他乞已歸園正當巳時如常齋法。

[0695b02] 當日初分者謂一日夜十二時總成四分一初分即寅卯辰諸天食時二中分即巳午未人法食時三晡分即申酉戌神鬼食時四夜分即亥子丑畜生食時今言辰時即初分之後際也唐周二譯皆言日初分斯則時勝也此時則乞求不難以太早太遲皆難得故若非時乞食欲施即無不施又愧便成惱他乞之不得亡餐又饑是惱自也。

[0695b10] 三化儀著僧伽梨衣持四天王所獻缽。

[0695b11] 佛有三衣一安陀會即五條名下品衣亦名行道作務儭身等衣二鬱多羅僧即七條名中品衣亦名入眾說法衣三僧伽梨即九條乃至二十五條名上品衣亦名福田衣製像水田見生福故入王城聚落即著此衣今以入城乞食故著也天王缽者梵語缽多羅此云應量器是過去維衛佛缽入涅槃後龍王將在宮中供養釋迦成道龍王送至海水上四天王欲取化為四缽各得一缽以奉如來如來受已重疊四缽在於左手以右手按合成一缽此是紺琉璃石缽持用乞食也佛出行化須著衣持缽者為離苦樂二邊故諸在家者好尚錦綺華潔衣服寶器增長放逸太著樂邊出家外道苦行尼乾裸形手捧飯食致招訶醜太著苦邊佛處中行故著衣持缽也。

[0695b26] 四化處園在城東南五六里自外之內為入處廣人多曰大。

[0695b28] 園是所住處國是所化處之往也今行化故出祗園入舍衛也處廣等者準西域記國周六十餘里內城周二十里故云處廣智度論云居家九億故曰人多。

[0695c02] 五化事佛為欲顯頭陀功德令放逸者慚愧以同事攝故自乞食瓔珞女經說化佛身如全段金剛無生熟二藏今所乞者利益他故故淨名云為不食故應受彼食。

[0695c06] 此釋經中乞食兩字頭陀下或曰佛為教主何須乞食故此釋也頭陀此云抖擻抖擻煩惱故然頭陀有十二種事謂常乞食阿蘭若乃至樹下坐露地塚間坐等今則一也若行此事獲大功德佛現斯軌令人效之頭陀既獲功德放逸足明尤過世尊尚自乞食餘人豈合懈怠慚恥愧悚自然行之同事攝者則四攝法之一也又佛自乞食準纓絡經說有十意一止苦故謂盲得見二得樂故謂一瞻一禮生無量福三除慢故謂眾生見之不生我慢四滿缽願故富欲施多缽則為空貧欲施少缽則為滿五鬼神供養故六障閡者見佛故老病貧賤悉皆得見佛也七示天王所獻缽故八作軌模故九絕誹謗故十令弟子不畜八不淨物故有此十意故自乞食瓔珞女下通難前引經難今所下釋通淨名下但證上乞食不食之義。

[0695c22] 六化等一由內證平等理外不見貧富相二心離貪慢慈無偏利三表威德不懼惡象沽酒婬女等家四息凡夫猜嫌五破二乘分別。

[0695c25] 此釋經中於其城中次第乞已也內證平等等者如理見故心離貪慢等者不貪富好不慢貧拙平等修乞故云慈無偏利也表威德等者謂佛制小乘律不許入惡象家恐彼損害不許入婬女沽酒家恐生染心佛入者表威德勝也息凡夫猜嫌者謂恐增此愛彼故破二乘分別者謂迦葉捨富從貧乞意令生福須菩提捨貧從富乞不欲惱他二人所見互有是非如來異此是非一貫也然上五中初大智二大悲三顯德四息凡五破小。

[0696a05] 七化終然已字義屬下句文連上句飯食字義屬上句文連下句若廣其文令當句中備者應云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飯食訖收衣缽佛若不食他福不滿寶雲經說隨所乞得分為四分一擬與同梵行二擬施貧病乞人三水陸眾生四自食十二頭陀經唯說三分除梵行。

[0696a11] 然已等者和會字之句義也今讀則從文釋則從義若廣下權加數字顯文義兼暢也飯即喫也論語云飯疏食佛若下通伏難應先難云前引瓔珞女經言不食今經何以言食故此釋也有說食欲至口有威德天在側隱形接至他方施作佛事斯則示現而食非真食也由是彼此皆不相違寶雲下顯齋儀也此四事中前二云擬後二不云者以梵行貧病來則與之不來自食後二不然故不云耳十二頭陀經除梵行者以自乞故故不分之。

[0696a21] ○二定。

[0696a22] 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0696a23] ●疏二初正解此文三如疏列。

[0696a24] 分三節釋一併資緣將欲入定須息攀緣衣缽不收心有勞慮故佛示現為後軌也即收大衣著七條。

[0696a27] 此釋經中收衣缽也飯食兩字如前所解訖了畢也須併資緣者以修定時具於五緣謂閑居靜處息諸緣務等佛雖至聖諸習都無實於衣缽不生勞慮若不併除後人倣傚無由得定以佛是教主凡有所作人皆效學故云示現為後軌也。

[0696b03] 二淨身業阿含經說佛行離地四指蓮華承足今示現洗者順世表法為後軌也。

[0696b05] 此釋經中洗足已三字阿含下牒難也又如佛三十二相中有皮膚塵不染相今何用洗耶示現下釋通也此有三意一順世故夫人外歸必恐塵染故須洗足佛順亦爾也二表法故洗去煩惱垢染顯得清淨法身也三為後軌者如資緣說。

[0696b11] 三正入定敷座坐禪者由身端故心離沈掉故魏譯云如常敷座結加趺坐端身而住正念不動唐譯云端身正願住對面念無著云顯示唯寂者於此能覺能說故。

[0696b15] 此釋經中敷座而坐也沈掉等者沈謂昏沈能引睡眠障定增故掉謂掉舉任運攀緣能引散亂亦障定心又於四儀中以臥則昏沈行則掉舉住則疲倦唯坐為勝故不沈掉然昏沈掉舉蓋是凡夫若據如來的無此事今垂軌則蓋為後人或曰經中但言敷座焉知入定耶故次釋云魏譯等則知入定也如常敷座等者謂如來每會說般若皆自敷座具為般若出生諸佛即是佛母表敬般若故自敷座已說八會此當第九儀軌不易故曰如常趺謂足背加謂以一足壓一足結即兩足不散表吉祥故智論云見畫加趺坐魔王尚驚懼何況入道人端身不傾動又為正觀五種因緣是故結加趺坐一由身攝斂速發輕安最為勝故二由此宴坐能經時久不令身速疲極故三由此宴坐是不共法外道他論皆無有故四由此宴坐形相端嚴令他見已極敬信故五由此宴坐佛佛弟子共所開許一切賢聖所稱讚故正觀五種因緣故應結加趺坐端身住者不低不昂不左右傾側也正念者如理而念名為正念念即念慧謂離沈掉有無等不動謂不動於正念也唐譯下亦證同上義正願者即正念也若別說者願是希欲謂希欲住對面念念是所願也然在定前異此則非正願也住對面念者面即是喻念即是法住對兩字通於法喻今法喻之中各闕一事謂法闕所照理喻闕能照鏡鏡對面住面則自彰念對理住理則自現法喻闕者文影略故或可不爾但理觀分明如面目睹現量即水喻亦得無著下顯入定意先牒難併緣入定意在於何於此下釋通於此者論云於法能覺者定通能說者說通也意云定通方得說通以散心說法不能如實從定發言必有當也故下文云云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諸經之中每欲說法皆先入定意皆如此斯亦示現為後軌也若準如來言念何失是故論云顯示等也。

[0696c20] ●二通前表法二初約大雲廣辨三初標。

[0696c21] 然大聖現跡必有所表。

[0696c22] 大聖即佛體周法界曰大智鑒無昧曰聖現跡者所現之化跡也所表者諸佛所為必不率爾皆以事相表內身心如說如來藏經舉身放光光中現華華萎見佛遂阿難問佛佛為說之如華嚴中說佛菩薩說天說雲須彌山大海等皆有所表斯皆事相為能表法為所表以不徒然故云必也。

[0696c28] ●二釋二初表通序。

[0696c29] 表本覺之佛在五蘊之都覺魔軍本空名為戰勝照心識具德即是給孤求法養神名乞士眾。

[0697a01] 本覺佛對化佛說五蘊都對舍衛國化身佛在舍衛國表本覺佛在五蘊城城中既人物相兼蘊內亦色心具足覺魔等對戰勝也梵音魔羅此云殺者能殺行人慧命故也然有四種一天魔即欲界主二煩惱魔三陰魔四死魔今言覺空者如心經云照見五蘊皆空無無明乃至亦無老死盡也照五蘊空即破陰魔無無明盡破煩惱魔乃至無老死即破死魔餘出世法尚空況天魔耶照心識具德者對給孤獨也上迷本覺之父曰孤下隱妙用之子曰獨今照性本具塵沙功德無所乏少即給孤獨也求法等對比丘乞士義也外則乞食養命內則求法資神。

[0697a13] ●二表別序。

[0697a14] 覺心既發寧棄塵勞將欲遍觀遂入識藏心心數法次第思惟即妄而真皆得法喜法喜無體融合覺心。

[0697a17] 覺心下四句對入舍衛大城也應云覺心既發寧棄塵勞如來出世寧棄群品將欲遍觀遂入識藏將欲教化遂入王城離城邑而教化誰人離心識而觀察何事心心下二句對於其城中次第乞已也乞食不揀貧之與富觀察豈擇心所心王即妄下二句對乞得食也外化人而得食內觀法而生喜法喜下二句對還至本處飯食也食能資身法能益心也。

[0697a25] 思惟假緣亡緣可符真性觀照是跡拂跡返本還源返本還源法空心寂心寂真體般若朗然。

[0697a27] 思惟假緣對著衣持缽亡緣符真對收衣缽也乞食既須衣缽思惟要假因緣入定既併資緣契理須亡念慮觀照下二句對洗足也若欲安坐必須洗去足塵若欲還源必須拂除心念返本下二句對敷座而坐也法空即敷座心寂即而坐敷座方堪人坐法空心始得寂心寂下二句對正宗法也謂安坐始能說經心寂方彰妙慧也。

[0697b04] ●三結。

[0697b05] 欲談般若正宗如是示現發起。

[0697b06] 結可知。

[0697b07] ●二引資聖略明即道液法師疏今摘而用之不全取也文二初正明。

[0697b09] 資聖云夫身有二一偽二真五蘊偽體假衣食以生育法身無相因般若以照成群生保偽遺真諸佛養真棄偽群生既迷真而取偽我乃假偽跡而引真故託乞食之緣將施法喜之化。

[0697b13] 身有二者通論生佛也偽者色身真即法身五蘊等者謂衣以外覆食以內資生則雖因父母存即須假衣食法身等者謂非生因之所生但了因之所了由是色身以食為命法身以慧為命保偽謂執妄合塵遺真謂迷理背覺此皆倒也養真謂悟理合覺棄偽謂達妄背塵也群生下牒前倒者也我乃下示現入城乞食以表法也意令求般若照成法身故云引真也故託下都結表法之意謂示現乞食意在說法耳。

[0697b22] ●二引證。

[0697b23] 故涅槃經云汝諸比丘雖行乞食初未曾乞大乘法食。

[0697b25] 但證法為食義也。

[0697b26] ○第二正宗分。

[0697b26] ●疏二初標列章門。

[0697b27] 二門分別初約無著七種義句以懸判後依天親問答斷疑以科釋。

[0697b29] 二門分別者以一卷經文二論解釋大雲青龍皆二論並行今即不爾何者以無著配十八住處天親斷二十七疑旨趣既殊科段亦異或一疑中有四住五住或一住中有二疑三疑乍合乍離連前帶後以是之故文涉交加理則不必深玄學者以之難解今既別釋庶不相干傳講之流少力多獲耳。

[0697c06] ●二依章隨釋二初依無著懸判三初正示七句二初牒標。

[0697c08] 初中七義句者。

[0697c09] 論述歸敬偈已即云成立七種義句已此般若波羅蜜即得成立義句揀文句也既以一義為一句此經共有七義句也七義句名下文具有於中前六顯示菩薩所作究竟第七顯示成立此法門故然此七句之文教理行果悉圓滿矣於中一二三四是行也五理也六果也七教也齊此懸判一科唯依無著之名記之。

[0697c16] ●二隨釋七如疏列。

[0697c17] 一種性不斷謂護念付囑。

[0697c18] 種性不斷者此非凡夫二乘及權教菩薩意明佛種性不斷也謂護下指經便是釋意謂以小付大囑大化小展轉如是寧有斷絕如人父母付囑子孫云云此是空生之本意故以此事讚佛引起問端也。

[0697c23] 二發起行相謂申請讚許。

[0697c24] 發起行相者既欲種性不斷故須發起修行之相也謂申下指經其實佇聽亦在此攝。

[0697c26] 三行所住處謂十八住從佛正說直至經終是無相行所住處矣。

[0697c28] 行所住處者既有能發必有所發也十八住名義下文廣釋從佛下指經是無下釋名義此即相之無相非一向之無相略見行玄為順本宗故標無相也。

[0698a02] 四對治謂一一住處皆具邪行共見正行二種對治。

[0698a04] 謂一下釋意邪行即不正行也但不順佛道皆名邪行共者不一義見者分別情正行者即離見之正行非純正之正行也二種對治者以正行治邪行是一對治以無分別智治分別見是二對治然邪即全治共中即但治於見不治正行如披砂揀金而去砂不去金今經中但有能治無所治也且如第一住處中不度眾生為邪行度眾生為對治於度眾生時見有眾生是所度見我是能度是分別見度而無度為對治此理實同時義分前後初住既爾餘可例知故論云行諸住處時有二種對治也。

[0698a15] 五不失謂由對治離增減二邊不失中道。

[0698a16] 謂由下釋意離增減者謂執有為增執無為減前墮此二則失中道今皆離之故得不失也如經中即非佛法是勝義諦遮增益邊是名佛法是世俗諦遮損減邊其餘即非是名皆例此也論最後結云菩薩離此二邊故於彼對治不復更失故名不失。

[0698a22] 六地位謂由不失中道成賢聖位信行地淨心地如來地。

[0698a24] 謂由下釋意以二邊邪僻置之不論中道乃是大菩提路故於此中分立地位如往帝都有三路異兩邊皆非中道即正正路之中方可論於遠近遲速等也法中亦爾故經云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信行下分位也於十八住中前十六住是信行地此當三賢依信起行故名信行亦名信解依信起解故第十七住是淨心地此當初地離分別障親證真如故第十八住從第二地已去乃至佛位通名如來地也又以諸家明地位或廣或略廣則五十二位略則泯之全無今則均於廣略去其太甚說三地五位矣。

[0698b06] 七立名謂由前六智慧堅利位地闊狹故名金剛。

[0698b07] 謂由下釋意謂約三種法上立金剛名一約般若體用名金剛此如金剛堅利二約地位闊狹名金剛此如金剛杵形以信行一僧祇淨心只一剎那佛地二僧祇如金剛杵初後闊中間狹故三約文字名金剛此如畫像也以詮信行地七紙餘經佛地三紙餘文淨心地五行經如彼畫像亦初後闊中間狹故又此三者法喻之上皆展轉而成喻中且根本是堅利金剛因造以成其杵因畫以成其像法中根本是體用般若因修以成其位地因詮以成其文字也又此法喻各三事中一事即實餘二皆虛喻中堅利金剛是實杵形畫像皆虛法中體用般若是實位地文字皆虛以此三事首末相似故立金剛之名然前一是佛本意餘二是菩薩及古德意也由前六等者於中前五堅利第六闊狹闊狹之中含能所詮也。

[0698b22] ●二總指後四。

[0698b23] 後四但約第三句中十八住說無別經文。

[0698b24] 應先問云第三句內說盡經文未知後四如何配攝故此云也謂一一住說對治故於對治處顯不失中道故於不失中立地位故於前六中道立名故云云。

[0698b28] ●三廣釋第三三初正辨十八住處二初牒標。

[0698b29] 十八住處者。

[0698b30] 下文具列十八住名略釋其義兼明對治十二種障便指經文令知科段所屬然每住經文但略標三五字緣以經本科段首尾文勢稍重恐言涉相濫故不標最初之字但取其次異文亦不結終齊至何處意在省約耳向下隨文略敘首末以隔前後。

[0698c05] ●二隨釋十八如疏列。

[0698c06] 一發心住經云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等。

[0698c07] 發心者謂發廣大第一等四種心也經文從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乃至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以大乘菩薩最初法爾合發是心故十八住中居其第一。

[0698c12] 二波羅蜜相應行住不住色布施等。

[0698c13] 經從復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乃至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不住等者等有二意一則等於餘文如上所引二則等於餘義謂等餘戒等五也此則雖是指經便兼釋義則波羅蜜是所應戒等是能應能所兩合故云相應由是但行施戒等不能離相或行離相不行施戒等皆非相應行直於行施戒等處離相離相處行施戒等方得名為相應行也。

[0698c21] 三欲得色身住可以身相等。

[0698c22] 經從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乃至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問色身是相何以離相求之答色身之相是影法身無相是體欲得有相色身須見無相法體未見法體不能現相是故先令見相無相方得色相之身耳此中意在文外故論以此意科也。

[0698c28] 四欲得法身住法身有二一言說法身頗有眾生等因言顯理故二證得法身復有二一智相如來得阿耨等二福相若人滿三千等。

[0699a01] 言說者經從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乃至法尚應捨何況非法問法身非言說何故以言說為法身耶故釋云因言顯理故此有二意一以言說顯於法身法身非言說二文字性離即是法身無別法身耳智相者經從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乃至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則以無相無為法為智相也故起信云以智相無可見故福相者經從須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乃至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斯則以持說此經獲無漏福所感微妙色身名為福相也然是法身之福相福相非法身依主釋也。

[0699a13] ●五中文三初正示此文。

[0699a14] 五於修道得勝中無慢住須陀洹等。

[0699a15] 經從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乃至是樂阿蘭那行得勝者以小乘四果勝於四向等故對劣彰勝也此即以小況大也小人尚猶無過君子豈合有愆由無慢故方得證果故經皆言我不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等。

[0699a20] ●二通敘後段。

[0699a21] 從此至十六住如次對治十二種障意明欲求色身法身須離是障障盡故入十七證道住。

[0699a23] 意明等者敘次第之意也先問云前之四住何不言離障耶故云也意云凡欲修進先須發心發心已則修行故有第一第二發心修行本求佛果佛果唯有二身麤細之間先色後法故有第三第四前修勝行恐有慢心障入聖位故說小果以況大乘令離障進入十迴向位也故從第五方說離障也然此十二障每至一住皆須躡前以辨來意如云雖得無慢猶自少聞故於第六住中對治少聞障他皆倣此以此諸障皆在地前能障見道非是地上故云障盡入證道也然障是所治文在經外住是能治正是經文若相望說之理則明矣。

[0699b04] ●三別結對治。

[0699b05] 今當對治第一慢障。

[0699b06] 然準五蘊論說慢有七九二種但開合之異此約入道人說七者論云一慢於劣謂勝於相似謂等二過慢於相似謂勝於勝謂等三慢過慢謂於勝己計勝彼四邪慢己實無德計己有德五我慢謂於五聚蘊計我我所六增上慢謂於勝妙法中未得謂得七卑劣慢於多分勝計己少分劣今所離者即五六也以證我空故取自果故。

[0699b14] 六不離佛世時住昔在然燈等離第二少聞障不離佛世則具多聞。

[0699b16] 經從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昔在然燈佛所乃至實無所得云何離障得成住耶次云離第下所離障不離下結成住義於中上句成住下句離障也若離佛世不名住處無佛說法則是少聞便成其障若不離佛世乃成住處常遇佛說法則具多聞便離障也然凡是修行智慧為本欲得智慧必須多聞故依佛住離少聞障也故經云多聞增智慧勤聞第一方問若然者據今經云於法實無所得豈成多聞答此是聞而無聞得而無得無得而得是真得無聞而聞是實聞故成此住。

[0699b27] 七願淨佛土住菩薩莊嚴佛土不等離小攀緣作念修道障緣形相土則小無緣則大契法界故。

[0699b29] 經從須菩提於意云何菩薩莊嚴佛土不乃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離小下所離障攀緣即是作念蓋一義耳緣形等者意云若取色聲等相為土即有分限故名小也以不如法身故若不取相分別不生心境兩亡竟何分限故云大也契法下釋所以也意令忘懷嚴法性土不令生心嚴法相土也故經云不應住色等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偈釋云智習唯識通如是取淨土非形第一體非嚴莊嚴意。

[0699c08] 八成熟眾生住人身如須彌等離捨眾生障若見大小不能濟物。

[0699c10] 經從須菩提於意云何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乃至是名大身成熟者即由教化令眾生成種根熟有所悟證離捨下所離障若捨眾生即不能教化故令離障方成住也若見下反釋所以意言能濟物者蓋為不見大小也故經云佛說非身是名大身豈存大小若見大小則有高下親疏憎愛心既不等寧曰大悲縱使化生但成愛見憎者則去便捨眾生云何成熟反此用意則物無有遺遲速之間皆能成熟也。

[0699c19] 九遠離隨順外論散亂住如恒河中所有沙等離樂隨外論散亂障恒沙寶施不及持經如何外學不修正法。

[0699c22] 經從須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數乃至如來無所說離樂下所離障然隨順外論即是散亂但能遠離即成住也即儒墨文筆除佛教外皆外論也以外論之事是名利源既若求名豈得心無散亂況得之則樂失之則苦苦之則憂樂之則溢由斯業累世世沈淪反推其本皆由隨順外論耳恒沙下舉持經福多以責外學意云持經者功德若此而不修行名利之源是輪迴苦本如何隨順卻乃修學。

[0700a01] 十色及眾生身摶取中觀破相應行住三千世界所有微塵等離破影像相中無巧便障既離散亂與定相應以細末不念二種方便破麤至細泯細至空則除影像之相想。

[0700a05] 經從須菩提於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是為多不乃至是名世界色是依報即外四大身是正報即內五蘊摶取者即和合義也但秦魏譯異耳然摶取約法相應兼人二事相望總有三對一內身色蘊及外器界但合微塵所成名為摶取見有身器為依正執取等即是相應二受等四蘊但合心心所法而成名為摶取見有苦樂受等即是相應三色心和合以成此身名為摶取見有心色即是我人相應行即遷流造作之義觀破之義如下所明離破下所離障影像相者謂色心等法是法界中之影像亦可是業識之影像無巧便者由無善巧方便不能破此影像乃名為障若有巧便破之則成其住也巧便之相彰在次文既離下躡於前住以為方便之本由無散亂則成其定從定方能發慧觀而破之以細下正示二種方便巧便之相也然破色具二破心唯一除細末也以心心所法不可析破故麤色顯著難忘執情析至極微易祛妄念故須具二如下所說相想即心境也心境兩亡故云除也。

[0700a25] 十一供養給侍如來住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等離福資糧不具障不以相見常見法身名為給侍福無邊矣。

[0700a28] 經從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乃至是名三十二相離福下所離障欲入聖道須福資糧如人遠行豈可空往佛為至聖是福之因供養給侍無不獲福即以此福為其資糧若供養得福即是住非障反之則是障非住也不以下或問文云不以相見如來如來尚不得見云何給侍耶故此釋也此即但以智慧隨順相應名為給侍然非謂棄卻相身別侍無相之佛但了相即非相不生執著乃曰相應凡所供養親近恭敬皆名給侍若生執著不順於理雖常見佛不名為見如下文云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華嚴云若人百千劫常隨於如來不了真實義盲瞑不見佛又如佛昔三月升忉利天為母說法後降閻浮有蓮華色比丘尼欲先見佛化作轉輪王隊仗往至佛所佛乃訶之具陳上事時須菩提在於山中亦欲見佛尋復思念空無相理是真法身何用見色相念已復坐竟不往見於是佛告蓮華色言須菩提先見我竟汝在後故知執相迷真對面千里虛心體物天地一家故古人云肝膽雖近情生則隔江山雖緬道契則鄰是知通達妙理方真給侍若斯給侍是侍真佛故所獲福無有邊際也。

[0700b21] 十二遠離利養及疲乏熱惱故不起精進及退失住恒河沙身命布施等離樂味懈怠利養障恒沙命施猶劣受持豈為一身耽著利養身疲心惱而懈怠耶。

[0700b25] 經從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乃至是名第一波羅蜜離樂下所離障然障名有所闕略若取周備不過住名但樂味成障遠離成住且約為障起過有其五重一為身求利二由求利養令身疲乏此復有二一由放逸令身疲乏二求不得身亦疲乏三由身疲故令心熱惱四由心熱惱故不起精進五由不精進故退失功德恒沙命施下釋成對治經苦校量意令改革以見大利故不求小利既不求利身則不疲身既不疲心則不惱心既不惱則起精進既起精進則能受持獲無邊福故知經意為治此障成其住也一身者一報身也意云豈為一報之身終日求名求利求之不足未始稱情縱使多財死為他物持經功德無量無邊盡未來際用之不竭利害若此人何不然無常經云眷屬皆捨去財貨任他將但持自善根險道充糧食。

[0700c12] 十三忍苦住忍波羅蜜割截身等離不能忍苦障無我等相累苦能忍。

[0700c14] 經從須菩提忍辱波羅蜜乃至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離不下所離障此但不忍為障忍之成住也無我下出忍之所以也此有兩意所謂通別通則由無我相雖累遭割截常能忍受別則由無我故能忍由累苦故能忍也。

[0700c19] 十四離寂靜味住當來之世若有人能於此經受持讀誦等離智資糧不具障日三時捨身一一沙數不及信經如何唯專禪定耽寂靜味闕於智慧而不持說。

[0700c23] 經從須菩提當來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經受持讀誦乃至果報亦不可思議離智下所離障若耽寂無智即是障非住若離寂修智即是住非障日三時下指經對治意云欲證聖性非智不階經苦校量意在策發此同華嚴經中訶勸之相彼云法性真常離心念二乘於此亦能得不以此故為世尊但以甚深無閡智然此是對治之別意故須一向而言令人捨定修慧若據究竟通論必須定慧等學涅槃經中說定慧不等不見佛性無明邪見自此而生前第十一住便是定門對治不同故須然也修習之者須兼行之。

[0701a05] 十五於證道時遠離喜動住云何住降等離十一不自攝障我能住降心生喜動動則不能自攝。

[0701a07] 經從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乃至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離十一下所離障謂動不自攝則是障非住若自攝不動則是住非障也論中則云自取障我能下釋也意云由計我故遂起降住勝能之心不覺喜動故不自攝今經既云無一眾生得滅度無法得菩提則不計勝能故能對治也。

[0701a14] 十六求佛教授住於然燈佛所有法得菩提不等離十二無教授障欲入初地須佛教授故約遇佛得無所得而證道矣。

[0701a17] 經從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於然燈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乃至是故名一切法離十二下所離障若無教授則是障非住若得教授則是住非障欲入下釋成住義雖三賢位中亂修六度經一無數劫欲入聖道要佛策發故於資糧位後立加行名其猶鑽火火欲出時倍加功力遇佛然燈佛也得無所得者即然燈與善慧授記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非佛與法故云無得問此說善慧得記進入八地何故將此配地前耶答欲入初地須學八地用心方可得入若學初地竟不能入如人學射可知又將證八地猶須教授欲入見道豈得不然然從第五至此住中每住對治一障此障障於見道今則加行位極對治已盡故云而證道矣。

[0701b01] 十七證道住人身長大等攝種性智證遍行真如成法報身故長大矣。

[0701b03] 經從須菩提譬如人身長大乃至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攝種性下釋成住義智體即觀照般若是能證也即妙平二智無分別也以得此智生如來家決定紹佛種故斯則地前加之行智至於初地轉受此名證遍等者體即實相般若是所證也以遍在一切法中故唯識云由此真如二空所顯無有一法而不在故論中則名平等智然有五種平等因緣一麤惡平等二法無我平等三斷相應平等四無希望心平等五一切菩薩證道平等有是五種因緣故名平等智故論云入證道時得二種智一攝種性智二平等智也然所證是理今云智者斯有兩意一準起信論云依此法身說名本覺二則理智冥合能所不殊如珠與光不相捨離成法報身者攝種性智至果得成報身平等智至果得成法身故長大者論即云妙大妙即報身以萬行功德所莊嚴故大即法身真如實理遍一切故。

[0701b21] 十八上求佛地住於中復有六種具足。

[0701b22] 自此已下皆求佛地於中復有六種具足具足者圓滿義謂轉捨二障轉得菩提涅槃攝轉具足也既證聖性生如來家須示佛果功德令其欣趣然其果德雖多以要言之不出依正二報二報之內先明所依若無所依能依何立正報之內不踰福智智引福故先智後福然後別顯三業依次所明。

[0701b29] 一國土淨具足我當莊嚴佛土等此教二地已上諸大菩薩。

[0701c01] 經從須菩提若菩薩作是言我當莊嚴佛土乃至如來說名真是菩薩此教下指位即從二地至於等覺當修道位謂莊嚴之時離能所相名之為淨稱周法界故云具足故經云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0701c06] 二無上見智淨具足有肉眼不等此下皆唯佛果故云無上無上之言貫通下四。

[0701c08] 經從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肉眼不乃至未來心不可得見淨者即五眼也見即無見名之為淨無所不見名為具足智淨者即悉知諸心等知即無知名之為淨無所不知名為具足以智見不別故當一處此下等即指位揀非修道即無學位也下之四段皆合有無上之言故云貫通下四。

[0701c15] 三福自在具足若人滿三千界七寶等。

[0701c16] 經從須菩提於意云何若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乃至以福德無故如來說得福德多問前已頻說施福與此何別答前所說者皆是校量不及受持之福今此說者乃是無住稱性之福非能校量故不同也問佛是果布施是因云何果中即說因行答凡是果德皆彼因成舉彼無住之因以彰稱性之福也言自在者揀有漏之福不自在也若準論中此與智淨合為一段意明福智不相離故則於身中開之為二謂色身具足亦盈六數今則合後開前者意云福之與智迢然不同配攝因果五六有異異須開也相之與好同是一身兼對下語意以成三業故須合也。

[0701c29] 四身具足佛可以具足色身等。

[0701c30] 經從須菩提於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見不乃至是名諸相具足此明如來真應具足如經云即非具足色身明真身也是名具足色身明應身也即非諸相具足明真身也是名諸相具足明應身也。

[0702a05] 五語具足汝勿謂如來說法等。

[0702a06] 經從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乃至是名說法說而無說無說之說是真說法具足者無法可說無所不說是名說法。

[0702a09] 六心具足佛得阿耨菩提為無所得耶乃至應作如是觀。

[0702a11] 然於心中復有六種一念處二正覺三施設大利益四攝取法身五不住生死涅槃六行住淨化度眾生大悲為本故先明念處自未成佛焉能度他故次明正覺自利既滿即合利他故次明施設大利益猶恐滯相故次明攝取法身又恐住空有故次明不住生死涅槃又恐執施化跡故次明行住淨也以此六義別對經文廣如彼論避煩不敘。

金剛般若經疏論纂要刊定記會編第四卷(終)

校訛

  • 第二紙(六行首具字北藏作俱楞嚴寺流通本同誤)
  • 第五紙(十行二北藏作一)
  • 第六紙(三行若北藏作苦)
  • 第十四紙(三行申北藏作由)
  • 第十八紙(十七行北藏脫以字)
  • 第二十紙(八行令北藏作今二十行增北藏作憎)
  • 第二十五紙(十五行念北藏作言)
  • 第二十八紙(八行北藏無心字十四行授北藏作受十九行北藏無所離障三字)
  • 第三十三紙(二行四北藏作曰五行故北藏作大已上流通本皆同誤)

【經文資訊】嘉興藏第 31 冊 No. B269 金剛般若經疏論纂要刊定記會編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嘉興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一),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二)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tripitaka | about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