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公告:漢文大藏經網站已停止更新,請前往下列大藏經網站查閱經文

一般電腦和需要較多功能的使用者,建議瀏覽 cbetaonline

手機、平板與專注閱讀的使用者,建議瀏覽 deerpark

 

X35n0642_002 觀音經玄義記會本 第2卷

CBETA 電子佛典集成 » 卍續藏 (X) » 第 35 冊 » No.0642 » 第 2 卷 ▲上一卷 ▼下一卷 前往第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玄義記會本卷第二

[0040a12] 觀音玄義記卷第二

[0040a13] 宋四明沙門知禮述

[0040a14] 三福慧三初標示異名。

[0040a15] 三釋福慧者亦名定慧。

[0040a16] 福中之勝不過於定舉勝攝劣則五度備矣。

[0040a17] 二定名下依名釋義二初明二法功能四初定慧之功。

[0040a19] 定名靜愛慧名觀大論云定愛慧

[0040a20] 靜愛觀者由寂靜故能愛攝諸行由觀照故能進諸行愛而不則生凝滯之心而不愛則成散越之慧愛具足方有趣果之功。

[0040a23] 二寂照下福智之德。

[0040a24] 寂照之智無幽不朗如明鏡高堂福德禪定純厚資發如明燈淨油。

[0040b02] 寂照之智者即權實二智也無幽不朗者即無三惑之暗也福德禪定必含諸度及大小諸禪以福資智如油助燈也。

[0040b05] 三亦稱下目足之稱。

[0040b06] 亦稱為目足備得人清涼池池即涅槃。

[0040b07] 清涼池即涅槃者涅槃必須三德具足極在妙覺分通初住。

[0040b09] 四涅槃下莊嚴之名。

[0040b10] 涅槃稱為二種莊嚴莊嚴法身。

[0040b11] 二嚴屬修法身是性性有闕具故使二修有真緣之異如下所辯。

[0040b13] 二釋此下約四教解釋二初明四教。

[0040b14] 釋此定慧自有多種三藏以無常觀理為慧以事中諸禪定為福以定資慧發真無漏天然之理名為法身若通教但以體法異於析法爾若別教以緣修智慧與諸禪定助開中道法身也圓教以實相觀為慧實相寂定為福共顯非定非慧之理名實相法身。

[0040b19] 三藏菩薩雖云觀理伏而未斷且舉諸禪實兼餘度發真必在三十四心若通菩薩體法巧慧理度助之因即發真至佛方竟別人雖信能造之心即是佛性性不具九為惑所覆故須別緣真中二理破通別惑是故名為緣修智慧乃以俗諦諸禪三昧助顯法身圓談性惡了惑實相即為能觀名實相觀定亦如是名實相定復以實相名所顯身即一而三名定慧身即三而一同名實相若昧性惡何預初心。

[0040c04] 二今圓下示圓六即。

[0040c05] 今圓教菩薩從初發心修此不二定慧歷於六即。

[0040c06] 如文。

[0040c07] 三觀音下結指經題二初指經文。

[0040c08] 觀音所以用智光照苦者苦是顛倒迷惑所致智慧是破惑之法故智慧能拔苦華嚴云又放光明名智慧又放光明名無惱思益亦然請觀音云普放淨光明滅除癡闇暝故知前問答應機拔苦是從慧莊嚴以得名後問答住首楞嚴普現色身不起滅定現此威儀安禪千偈讚諸法王故知普門示現從福德受名。

[0040c15] 言智光照苦者經無此文而有其義無量眾生遭苦稱名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觀是智照照即光也觀音妙智即是眾生三道之體眾生迷故顛倒乃生觀音照之解脫斯在頻引三經放光文者若非色者安得云放若定是色那名智慧故知色心其體不二色性即智智性即色豈惟光然一切色然普現色身義準可識又豈獨果事實存因理良由理具方有事用。

[0040c23] 二良以下結歸題目。

[0040c24] 良以福慧因緣故名觀世音普門也。

[0041a01] 四真應三初標名示義。

[0041a02] 四釋真應者真名不偽不動應名稱適根緣集藏名身。

[0041a04] 二身皆有集藏之義真集一切智慧藏於一心應集一切神通藏於一色色心不二通慧一如唯色唯心斯之謂也。

[0041a07] 二若契下對揀是非二初約法示三初法。

[0041a08] 若契實相不偽不動之理即能稱機而應。

[0041a09] 實相之體即是法身能契之智即自受用報此二於今皆名真身法報既冥則能稱機起勝劣等應二譬如下喻。

[0041a12] 譬如攬鏡像對即形。

[0041a13] 攬鏡譬證真即形譬起應。

[0041a14] 三此之下結。

[0041a15] 此之真應不得相離。

[0041a16] 三千俱體為真三千俱用為應此之真應方不相離無謀之說義顯今宗諸家所談難逃作意。

[0041a18] 二若外下就人簡二初簡小外。

[0041a19] 若外道作意修通雖能變化譬如瓦石光影不現豈可以此為應尚未破四住顯偏真理那忽有中道真應若二乘變化修通所得此亦非應譬如圖畫作意乃成了不相似。

[0041a23] 根本有漏禪境不明縱少現通不能益物此簡非應尚未下簡非真也若二乘等者且舉二乘必兼兩教及二菩薩準妙玄意藏通二教皆是作意神通以須滅無常住本不能起應若別接通別惑未斷亦不得應縱令赴物皆名麤應若別初心亦不能應初地初得三觀現前證二十五王三昧法身清淨無思無念隨機即對是不思議妙應也。

[0041b06] 二大乘下示圓人二初明二身。

[0041b07] 大乘不爾得實相真譬得明鏡不須作意法界色像即對即應如鏡寫像與真不殊是時乃名真寂身應。

[0041b09] 得實相真者正語圓住義該別地與真不殊者名質為真聖人應像同機體質證眾生本覺之性用機百界應百界機體本不二安得少殊。

[0041b12] 二菩薩下示六即。

[0041b13] 菩薩從初發心歷於六即。

[0041b14] 三今經下結指經目二初指經文。

[0041b15] 今經前問答明於真寂而不動法界大益觀音從真身得名後問答明隨機廣利出沒多端普門是從應身得名。

[0041b18] 二良以下結題目。

[0041b19] 良以真應因緣故名觀世音普門也。

[0041b20] 五藥珠三初標名示教。

[0041b21] 五釋藥樹王身如意珠王身者藥王療治苦患出柰女經珠是如意之寶。

[0041b23] 柰女經者具云佛說柰女祗域經一卷柰女即維耶離國梵志家柰樹所生顏色端正宣聞遠國因蓱沙王往娉後生一男名曰祇域生時手把針筒藥囊至秊八歲廣通醫術徧行治病後逢小兒擔樵祇域視之悉見此兒五臟腸胃祇域心念本草經說有藥王樹從外照內見人腹臟此兒樵中得無有藥王樹邪即往問兒賣樵幾錢兒曰十錢便雇錢取樵下樵置地闇冥不見腹中祇域思惟不知束中何所為是藥王便解兩束一一取之以著小兒腹上無所照見輒復更取如是盡兩束樵最後有一小枝裁長尺餘試取以照具見腹內祇域大喜知此小枝定是藥王悉還兒樵兒既得錢樵又如故歡喜而去祇域於國徧治病人皆以藥王照視悉見病本然後治之無不愈者今取譬真身拔苦如藥王之治病也珠是如意之寶者如華嚴中得摩尼珠十種瑩治能雨眾寶今取譬應身與樂如摩尼之雨寶也。

[0041c16] 二廣歷下約教辯能二初略指三。

[0041c17] 廣歷諸教明治病得寶。

[0041c18] 隨教淺深益物廣狹以明治病得寶之相。

[0041c19] 二今約下廣明圓二初釋二身二初藥樹身二初喻。

[0041c21] 今約圓教明者如華嚴云有上藥樹其根深入枝葉四布根莖枝葉皆能愈病聞香觸身無不得益。

[0041c23] 根深喻真妙四布喻應廣示理行果教如根等次第信行修四如聞獲益法行修四如觸獲益。

[0042a01] 二菩薩下法。

[0042a02] 菩薩亦如是大悲熏身形聲利物名大藥王身。

[0042a03] 今品初段專明拔苦即是大悲熏於真身與治病義齊也形聲利物且就通說若據經文須在冥益不以形聲合前聞觸意亦在茲。

[0042a06] 二又如下珠王身二初喻。

[0042a07] 又如如意珠能雨大千珍寶隨意而不窮不盡。

[0042a08] 如文。

[0042a09] 二菩薩下法。

[0042a10] 菩薩大慈熏身與眾生樂名如意珠王身。

[0042a11] 即以大慈熏於應身普令得樂與寶義同也問大悲熏真其相如何答真是妙智能破妄惑悲名愍傷能拔他苦同是法身一清淨用耳欲彰照理有利他益故立拔苦之悲熏於破惑之智即顯有悲之智普除眾生妄惑之苦例於大慈熏應與樂同是法身一自在用一用二能故有能熏所熏之義良由應身本是自行證得之法以慈熏故方徧益他然則慈心非不熏真悲心非不熏應真身非不與樂應身非不拔苦欲令易解是故經文寄兩問答分別說也。

[0042a21] 二此亦下辯六即。

[0042a22] 此亦約六即判位。

[0042a23] 博地具治病雨寶二種之理與佛不殊名字上隨淺隨深能治能雨。

[0042b01] 三就前下結指經目二初指經文。

[0042b02] 就前問答徧救幽戹苦難此從藥王身以得名從後問答稱適所求雨實相雨得涅槃樂此從如意珠王身以得名。

[0042b05] 二故知下結題目。

[0042b06] 故知二身因緣名觀世音普門也。

[0042b07] 六冥顯三初釋名。

[0042b08] 六釋冥顯兩益者冥是冥密顯是彰露。

[0042b09] 二大聖下辯相二初明二益三初示相。

[0042b10] 大聖恒以二益利安一切而眾生及以下地日用不知。

[0042b12] 大聖常以真智冥熏妙色顯被無明隔故益而不知。

[0042b14] 二譬如下舉譬。

[0042b15] 譬如日月照世盲雖不見實荷深恩。

[0042b16] 兩曜喻二益盲者喻無明凡小全在下地分隔眼瞙既有厚薄之殊故不見之相不可一揆。

[0042b18] 三故藥下引證。

[0042b19] 故藥草喻云而諸草木不覺不知只同是一地下品不知上品冥顯兩益如文殊不知妙音神力所作以不知故名為冥益。

[0042b22] 三草二木而皆不知一地一雨下不測上亦通圓人故引妙德不知妙音言以不知故名為冥益者此明二身於不知者皆稱冥益即彰真應於其知者皆稱顯益發智見理於真顯益見身不識但荷冥利真冥應顯可以意思。

[0042c03] 二此亦下明六即。

[0042c04] 此亦約六即判位。

[0042c05] 理同極聖此則不論名字即人所有智行兼他之益彼七方便受而不知況內外凡二益非薄皆知即性故離我能。

[0042c08] 三若就下結指二初指經文。

[0042c09] 若就前問答不見形聲密荷深祐名為冥益聖人之益雖不可知聖欲使知蜫蟲能知如後問答親覩色身得聞說法視聽彰灼法利顯然。

[0042c12] 前論真應各有冥顯斯為盡理今以人法別對二益且隨文爾。

[0042c14] 二故知下結題目。

[0042c15] 故知觀音從冥益得名普門從顯益得名以冥顯因緣故名觀世音普門也。

[0042c17] 七權實三初釋名。

[0042c18] 七釋權實者權是暫用實非暫用。

[0042c19] 暫用則權宜非暫則究竟。

[0042c20] 二略言下辯相二初泛明三種二初總示三種。

[0042c21] 略言權實則有三種一自行論權實自觀中道為實二觀為權二就化他論權實他根性不同或說權為實說實為權不可定判但約他意以明權實也三自行化他合明權實者若自觀三諦有權有實皆名為實化他隨緣亦有權有實皆名為權。

[0043a02] 即唯自唯他及自他共以諸經論所談權實其相不同或言自行有權有實或許化他有權有實或經論說自行之法皆名為實化他之法皆名為權是故今家凡論權實須明此三若不然者稟學之徒則不盡知權實之相於諸經論不免生疑復應了知權實法相或約理事或約理教教行縛脫因果體用漸頓開合通別悉檀皆通自他及自他共今以中觀對於二觀為權實者似用因果而辯三番自修三觀為自行權實若約化他但隨他意四悉適時不可定判若第三番自行三觀有權有實以順智故只稱為實化他之法雖有權實以順情故唯稱為權。

[0043a14] 二用此下徧歷諸教二初略指四教。

[0043a15] 用此三義歷四教。

[0043a16] 隨教淺深明理事等約自約他及自他共義皆不闕。

[0043a18] 二復就下明圓六即。

[0043a19] 復就自行權實明六即判位。

[0043a20] 六通三教即唯在圓復就自行明六權實從因至果義便故也。

[0043a22] 二尋此下別用第三。

[0043a23] 尋此品意是明自行化他論權實。

[0043a24] 前番問答有權實七難二求在權永離三毒是實以由大士用於自行一心三觀觀其音聲今皆解脫故都判為實後番問答十界身說顯有權實以是大士隨差別機示種種應故都判為權此乃判於自行化他以為權實無第三番如何分經兩段而對權實。

[0043b06] 三前問下結歸二初結指經文。

[0043b07] 前問答從自行化他之實智益物後問答從自行化他之權以益物。

[0043b09] 前後皆云自行化他者簡異單自行單化他權實意云前番是自他相對之實後番是自他相對之權。

[0043b12] 二故知下結歸題目。

[0043b13] 故知權實因緣故名觀世音普門也。

[0043b14] 八本迹三初名義。

[0043b15] 八釋本迹者本名實得迹名應現。

[0043b16] 淨名玄義云所言本迹者本即所依之理迹是能依之事事理合明故稱本迹譬如人依住處即有行往蹤跡也住處是所依能依之人有行往之迹由處有迹尋迹得處當知若高若下實得皆本若高若下應現皆迹。

[0043b21] 二若通下解釋二初通凡漸。

[0043b22] 若通途作本迹者世智高凡夫本意難測乃至別教本迹。

[0043b24] 世智高者諸有施作但見蹤跡莫知本意二教賢聖至別似位本所證得下位焉知節節皆可通論本迹。

[0043c03] 二局圓聖二初局分滿二初略示。

[0043c04] 若圓教無始發心初破無明所得法身者名之為本垂形百億高下不定稱之為迹。

[0043c06] 的論其本須破無明證法身體所垂之迹或九界身或現八相。

[0043c08] 二若一下簡判二初簡一往。

[0043c09] 若一往判真應多用上地為真為本下地為應為迹地地傳作此判真本唯據於高應迹唯指於下此義不可。

[0043c12] 二今細下取細明二初約義明二初明本迹通高下。

[0043c14] 今細明本迹則與真應異本是實得始坐道場及初住所得法身即是其本迹為上地之佛及作上地菩薩悉名為迹不可以上地高故稱之為本始得初住目之為迹。

[0043c18] 若知四句釋之方盡一本下迹高初住法身迹為八相上位菩薩八相元是妙覺威儀故云迹高二本高迹下妙覺法身迹為下地及九界相三俱高妙覺法身迹為八相四俱下初住法身迹為九界中四十位本迹高下可以意知。

[0043c23] 二何以下明實得辯是非。

[0043c24] 何以故實不得上地上地非本實得下地下地非迹。

[0044a01] 二故壽下引文證。

[0044a02] 故壽量云隨自意隨他意是本迹意也。

[0044a03] 自意是本他意是述。

[0044a04] 二就本下通六即。

[0044a05] 就本迹明六即。

[0044a06] 五位本迹理皆具足。

[0044a07] 三就前下結歸二初指經文。

[0044a08] 就前問答不可說示但冥祐前人從本地得名後問答殊形異狀應現度脫從迹地得名。

[0044a10] 前以實本益他後以垂迹益他。

[0044a11] 二故知下結題目。

[0044a12] 故知本迹因緣故名觀世音普門也。

[0044a13] 九緣了三初標示名義三初示名義。

[0044a14] 九釋了因緣因者了是顯發緣是資助資助於了顯發法身。

[0044a16] 此之名義修性皆然。

[0044a17] 二了者下辯流類。

[0044a18] 了者即是般若觀智亦名慧行正道智慧莊嚴緣者即是解脫行行助道福德莊嚴。

[0044a20] 類至極果節節名異其體不殊。

[0044a21] 三大論下引論釋。

[0044a22] 大論云一人能耘一人能種種喻於緣耘喻於了。

[0044a23] 緣了之相實同耘種非此二力性田不豐。

[0044a24] 二通論下依教解釋二初諸教皆具。

[0044b01] 通論教教皆具緣了義。

[0044b02] 藏通義立全乖性種別教雖有初心別修唯有圓教修性不二雖云皆具須辯此殊。

[0044b04] 二今正下尅就圓論二初尅辯二因二初明二種因果。

[0044b06] 今正明圓教二種莊嚴之因佛具二種莊嚴之果。

[0044b07] 此中二因且在修類。

[0044b08] 二原此下討二種根本三初總明性德。

[0044b09] 原此因果根本即是性德緣了也此之性德本即有之非適今也。

[0044b11] 前之因果猶在修中今窮其源性具緣了淨名云一切眾生本涅槃相不可復滅本菩提相不可復得起信論明真如二德謂如實空如實不空當宗明三千即空三千即假皆是性德緣了文也。

[0044b15] 二大經下別引文釋二初證釋了因。

[0044b16] 大經云一切諸法本性自空亦用菩薩修習空故見諸法空即了因種子本自有之。

[0044b18] 不明三千徒消一切非空假中莫辯自空如實空性與一切染本不相應一切染者不出三惑自非本性即空假中豈能不應一切染邪乃畢竟空為了因性亦用等者全性起修方見本空。

[0044b22] 二又云下證釋緣因。

[0044b23] 又云一切眾生皆有初地味禪思益云一切眾生即滅盡定此即緣因種子本自有之。

[0044c01] 經云眾生即菩提相及涅槃相或謂理中獨具佛德今文眾生有初地味禪及滅盡定豈非性具天法聲聞法邪既具此二餘諸法界那不具邪又具二定者從二習果及報果說豈不各具性相等邪不以理具而消此文如何欲散便是滅定性德緣因於茲驗矣。

[0044c07] 三以此下依性立修。

[0044c08] 以此二種方便修習漸漸增長起於毫末得成修得合抱大樹摩訶般若首楞嚴定。

[0044c10] 以此二種者性種也方便等者智行也毫末者類種也由斯性類修成智行乃至二嚴。

[0044c12] 二此一下不論六即。

[0044c13] 此一科不論六即但就根本性德義爾。

[0044c14] 此科正意但明理即非論五位。

[0044c15] 三前問下結指經題二初指經文。

[0044c16] 前問答從了種受名後問答從緣種受名。

[0044c17] 明今二嚴必有其本故從二種受名。

[0044c18] 二故知下結題目。

[0044c19] 故知了因緣因故名觀世音普門也。

[0044c20] 十智斷三初略標。

[0044c21] 十釋智斷者。

[0044c22] 二通途下廣釋二初不二而二明智斷二初約通途明二德言通途者此解兼別以有為無為對智斷故若唯圓說苦集尚無作智斷豈有為然名雖借別其意唯在圓以修妙三觀得成圓斷功因時立此能至果須休息故將無作行暫立有為名斷德稱無為別從道後立此猶教道設是故曰通途此文自二初智德二初列異名。

[0045a05] 通途意智即有為功德滿亦名圓淨涅槃。

[0045a06] 圓淨等者智極故圓惑盡故淨不生不滅名為涅槃。

[0045a08] 二言有下釋有為。

[0045a09] 言有為功德者即是因時智慧有照用修成之義故稱有為因雖無常而果是常將因來名果故言有為功德滿也。

[0045a12] 智雖無作有斷證功故借別教立有為稱因雖無常者涅槃經中因外道輩執因是常成無常果佛用別教以無常因感常住果而對破之故因無常猶在別教將因等者由惑未斷故起智照一分惑滅一分智忘故智無常既有照用故名有為果既惑盡稱理常住更無為作將因名果故令智滿受有為名。

[0045a19] 二斷即下斷德二初列異名。

[0045a20] 斷即無為功德滿亦名解脫亦名方便淨涅槃。

[0045a21] 解脫者不繫名解自在為脫在染不染名之解脫方便等者機生則生是生不生機滅則滅是滅不滅權示生滅不被染礙故此涅槃名方便淨。

[0045a24] 二言無下釋斷義二初簡小。

[0045b01] 言無為者若小乘但取煩惱滅無為斷但離虗妄名為解脫其實未得一切解脫此乃無體之斷德也。

[0045b03] 不知三種世間常住謂煩惱滅便無身心安能自在名無體斷但於虗妄見思解脫未得三千三諦自在。

[0045b06] 二大乘下明大二初正示。

[0045b07] 大乘是有體之斷不取滅無為斷但取隨所調伏眾生之處惡不能染縱任自在無有累縛名為斷德指此名無為功德。

[0045b10] 妙覺三脫名有體斷所言斷者任運斷也有智德了三惑空故處九道惡自相離眾生之心如塗膠手捉物皆粘諸佛之心如淨洗手捉物不粘有智水洗其膠故致令淨用自然不著此智斷德說有次第用無前後以三千法究竟即空名今智德三千之法究竟即假為今斷德三千之法究竟即中是法身德道前道後悉是一心通教尚是雙流圓果豈當分隔。

[0045b18] 二故淨下引證。

[0045b19] 故淨名云不斷癡愛起諸明說又云於諸見不動而修三十七品愛見為侍亦名如來種乃至五無間皆生解脫無所染礙名為一切解脫即是斷德無為也。

[0045b22] 證有體斷見愛業報全體即是性惡法門如富豪人七寶家業凡夫生盲轉動罣礙為寶所傷二乘熱病見是鬼虎避走遠去圓人之眼不盲不病明見是寶自在用與非獨不被損傷恐怖而能以此自給惠他於此證理名為自給以此利物即是惠他今之斷德正在惠他此等皆由體達修惡即是性惡今明究竟體達位也。

[0045c05] 二寂而下約寂照簡非德。

[0045c06] 寂而常照即智德也小乘身滅智既其無身將何入生死而論調伏無礙無染滅智何所照寂。

[0045c08] 常住寂照妙色妙心方名智斷莊嚴之相小乘斷身智俱忘將何永度眾生將何常照寂理。

[0045c10] 二如此下二而不二明三德二初約即三明理極二初明二三不殊。

[0045c12] 如此智斷圓極故法身顯著即是三種佛性義圓也。

[0045c13] 而寂而照即是智斷非寂非照即是法身二德既窮法身乃極亦名究竟三種佛性。

[0045c15] 二法身下明因果無別二初別示三法因果二初法身隱顯。

[0045c17] 法身滿足即是非因非果正因滿故云隱名如來藏顯名法身雖非是因而名為正因雖非是果而名為法身大經云非因非果名佛性者即是此正因佛性也。

[0045c21] 法身一德體非因果而有隱顯者斯由緣了逆順故也緣了逆性而成惑業故使正因非隱而隱名如來藏緣了順性而成智斷故使正因非顯而顯名為法身雖有隱顯體無增減故大經云非因非果。

[0046a02] 二又云下二德修性。

[0046a03] 又云是因非果名為佛性者此據性德緣了皆名為因也又云是果非因名佛性者此據修得緣了皆滿了轉名般若緣轉名解脫亦名菩提果亦名大涅槃果果皆稱為果也。

[0046a07] 是因非果復名佛性佛是果稱豈非果法而為因種是果非因復名佛性性是因稱豈非因法而為果德不以修性緣了銷之此文安解。

[0046a10] 二佛性下總示三法因果二初約義示。

[0046a11] 佛性通於因果不縱不橫性德時名三因不縱不橫果滿時名三德。

[0046a13] 前雖因果互是互非而皆稱佛性驗知緣了通因通果又言佛性非因非果良以正因不即我陰故曰非因緣了不離我陰故曰是因不即故一點在上不離故二點在下是故性三不縱不橫又正因不即智斷故曰非果緣了不離智斷故曰是果不即故一點在上不離故二點在下是故果三不縱不橫故知妙三貫通因果方得名修性不二。

[0046a20] 二故普下引文證。

[0046a21] 故普賢觀云大乘因者諸法實相大乘果者亦諸法實相。

[0046a23] 不達妙三始終該互普賢觀文如何可解。

[0046a24] 二智德下復就二符經文。

[0046b01] 智德既滿湛然常照隨機即應一時解脫斷德既滿處處調伏皆令得度。

[0046b03] 若匪智德常照何能即稱即脫若非斷德徧調安得身說普應。

[0046b05] 三前問下結歸二初指經文。

[0046b06] 前問答從智德分滿受名後問答從斷德分滿受名。

[0046b07] 二故知下結題目。

[0046b08] 故知以智斷因緣名觀世音普門也。

[0046b09] 三問此下貼文為證二初約無文立難。

[0046b10] 問此十義名字出餘經那得用釋此品。

[0046b11] 攬乎別文立其總目釋題十義名出餘經今經全無此文何名攬別為總邪。

[0046b13] 二答大下約有義答通三初明衍義眾經共用二初約法義明。

[0046b15] 答大乘義通眾經共用。

[0046b16] 大乘諸部皆談中道故使義門可以共用。

[0046b17] 二若不下以人師驗。

[0046b18] 若不許此者佛性出涅槃五住二死出勝鬘諸師那得浪用通眾經耶。

[0046b20] 諸師說釋諸大乘經顯理則須論佛性指惑則莫非五住豈以當經無文為責。

[0046b22] 二此品下以二問答貼義無虧。

[0046b23] 此品在文雖無十名總將二問答帖十義意宛然可解。

[0046c01] 十種別名文雖不列以二問答總貼十義明如目擊故曰宛然。

[0046c03] 三今下別點句句證十義二初結前有義開後有文。

[0046c05] 如前今更別點句句來證十義者。

[0046c06] 前云在文無十名者但無次第明示十名若於品中散取諸句則有文有義也。

[0046c08] 二如文下約句對義。

[0046c09] 如文云以何因緣名觀世音又云以是因緣名觀世音即是據人名也後文云普門示現即是明法也有如是等大威神力多所饒益即慈也愍諸四眾即悲也欲知智在說十九說法即智慧也一時禮拜得無量無邊福德之利即福德也自在之業即法身也何故爾法身於一切得自在智慧契此故名為業壽量云慧光照無量久修業所得威神之力巍巍如是如是滿足之名即是真身也普門示現神通力即應身也遊諸國土度脫眾生即藥樹王身也於怖畏急難之中能施無畏即如意珠王身也福不唐捐即冥益也三十三身即顯益也現佛身即實智也現餘身即權智也觀音身即本餘身即迹也又大威神力是本方便力是迹聞是觀世音菩薩名者若有聞是品者即證了因功德不少即緣因不肯受常捨行故及即時觀其音聲觀即智皆得解脫種種調伏眾生八萬四千發心等是利益即斷也。

[0047a01] 自在之業即法身者真應二身亦稱色法應則現色真則冥法名從所契故曰法身理具一切一一融通最自在也業是德業即智德也真身契法名自在業巍巍是重明高累之貌高明如是即滿足也此等理智相合皆真身名義也若運三業無顯應者其福不失須知密有與拔之功即冥益也常捨行者畢竟空智無所受著故屬智德又以即觀音聲屬智皆得解脫為斷此彰二德同時而用應知句句證義不獨示其十義有文亦顯十重二二互具。

[0047a11] 四料簡二初別料簡十初簡人法二初問。

[0047a12] 第四料簡者問人對觀音法對普門者方等有普門法王子標於人名此義云何同。

[0047a14] 彼經具明十法王子觀世音法王子外自有普門法王子既以普門而名於人今釋普門那定屬法二答二初立句二初泛立四句。

[0047a17] 答此應作四句分別人非法法非人人即法法即人。

[0047a18] 句雖有四義實唯二不出相非及相即故如此二義皆通大小今意在大而論小乘即離句者欲示名言須將理定所辯人法若其不以二諦中道甄其權實但言即離何能的顯今之相即。

[0047a22] 二若約下以部對句二初明諸部人法即離四初華嚴。

[0047a24] 若約華嚴次第意地前生死行人未是實相之法此法亦非彼人若作不次第意者人即實相實相即人人法不二也。

[0047b03] 彼經別教緣實相法修次第行未能即以實相之法為觀行人是故人法互不相即圓觀不次即以實相為觀行人是故人法更互相即別則證道方即圓則始終不二。

[0047b07] 二三藏。

[0047b08] 若三藏有門明無假人但實法此法非人若空門攬實法成假人人法兩異若其不離人論法不離法論人此乃是二諦意非中道之人法也。

[0047b11] 此教有門人如兔角故無陰有生滅故實此唯非句空門兩向攬實為假假實不同名互非句既不相離復名互即此教兩門雖談即離人之與法俱非中道。

[0047b15] 三方等。

[0047b16] 若方等對小明大論人法者明小同三藏明大同華嚴。

[0047b18] 四教竝談藏通唯二諦別圓同華嚴。

[0047b19] 四般若下例餘。

[0047b20] 般若涅槃等例爾。

[0047b21] 般若蕩相鈍謂但空同前二諦利分二種同前別圓涅槃四教雖俱知常初心用觀不無差別藏通且須順於二諦別初心人未即圓法。

[0047b24] 二今方下明難屬方等即句。

[0047c01] 今方等中明普門者即大乘意。

[0047c02] 二今明下通難三初正約即句通難。

[0047c03] 今明普門是法何得有法無人彼明普門是人何得但人無法此則人法互舉彼經標人此處標法爾。

[0047c05] 今品前問答觀音屬人能觀所觀豈非法邪若後問答既以普門為所證法此法豈無能證人邪方等既以普門目人能目普門豈可非法論其大意觀音普門皆中道法隨悉檀益將何目人唯圓始終即攬實相而為假人。

[0047c10] 二例如下傍取人物例顯二初以人顯。

[0047c11] 例如小乘明身子智慧第一餘弟子各就餘法門論第一本以智慧斷惑發真無漏餘人無慧那得入道既得道果果知有慧但各舉其初門別稱第一。

[0047c14] 二譬如下舉物喻。

[0047c15] 譬如刀刃斷物必藉於背方有利用諸數如刀背慧數如刀刃。

[0047c17] 三今普下以人法互具結示三初明法具人。

[0047c18] 今普門義亦爾但以緣因之法當普門之名何得無了因之人耶。

[0047c20] 二若拼下明人具法。

[0047c21] 若併從觀音標名者此則通漫欲使世諦不亂互舉別名。

[0047c23] 三如身下以身為例。

[0047c24] 如身具六根但稱為淨眼淨意豈得無餘根邪。

[0048a01] 皆可見矣。

[0048a02] 二簡慈悲二初簡慈悲名相三初明與拔同異二初與拔相兼問。

[0048a04] 料簡慈悲者問若大悲拔苦苦除即是得樂大慈與樂樂至即是拔苦何意兩分。

[0048a06] 苦除即樂如夕盡即曉樂至苦除如燈來闇滅趣舉一種即有二能何以慈悲而分兩法。

[0048a08] 二答通下與拔不俱答。

[0048a09] 答通論如此別則不然譬如拔罪於獄未施五塵身雖免痛根情未娛此但拔苦未名與樂又如施五塵於獄耳眼雖悅不名拔苦為從別義各顯一邊故別說爾。

[0048a13] 一能兼二此就通論對境發心實須別說故舉二喻以彰別相。

[0048a15] 二明喜捨闕具二初問。

[0048a16] 問此中何意不論喜捨。

[0048a17] 二答二初不二是捨。

[0048a18] 答四無量心名雖有四但是三義大經云憂畢叉畢叉名捨捨者兩捨也即是非慈非悲不二之意不二而二即是慈悲。

[0048a21] 四無量心捨無別體奢摩他觀體既是定定能與樂毗婆舍那觀體既是慧慧能拔苦二觀不二即憂畢叉亦名平等捨故不二而二則立慈悲二而不二即是於捨今既明於不二慈悲則含捨故不別立。

[0048b02] 二喜者下苦在闕喜二初約法釋。

[0048b03] 喜者從樂生喜初欲與樂眾生苦重不能得樂則無所可喜若拔苦竟即能得樂還遂本懷故樂後加喜苦後無此故不開喜。

[0048b06] 今明慈悲是立誓願運慈與樂生既苦重即須運悲二俱未遂何喜之有福慧滿時藥珠功畢方與眾生生乎慶喜。

[0048b09] 二如阿下引事例。

[0048b10] 如阿輸加王七日應死雖有五欲之樂憂苦切心又如一身少許痛惱能奪一身之樂故知苦重不得樂也。

[0048b12] 阿輸加王即育王弟不歸三寶見兄飯僧乃生嫌謗育王見愍設計勸之王入溫室詐言紹位方登御座育王出怒其罪當死乃令七日受王五欲使旃陀羅逐日唱死過王問受樂否邪答言我聞幾日當死唯苦無樂王言沙門觀念念滅雖受供養寧有著心阿輸知出家修道得阿羅漢少痛奪樂近事可驗眾生若此故菩薩心未生喜也。

[0048b20] 三問禪下明支等前後二初約前後問。

[0048b21] 問禪支明喜在前樂支在後復云何。

[0048b22] 今論四等慈悲喜捨慈能與樂則樂前喜後何故禪支喜前樂後初禪五支謂覺觀喜樂一心二禪四支謂內淨喜樂一心三禪無喜四禪無樂今約初二皆喜在前樂支在後其意何邪。

[0048c02] 二答禪下約自他答。

[0048c03] 答禪支就從麤入細此中慶彼得樂故喜心在後也。

[0048c04] 自證禪支從麤至細前喜後樂利他四等先與其樂後方慶喜故其次異。

[0048c06] 二復次下簡與拔有無三初外道虗想。

[0048c07] 復次外道修四無量自證禪定作想虗運彼無實益不能令他拔苦得樂雖自獲定虗妄世法報盡還墮不免於苦自他俱無利益。

[0048c10] 四禪四空及四無量十二門禪根本定也通於內外小大聖賢而修證之若諸外道及正信凡夫修慈悲喜捨自證此定虗想眾生離苦得樂於他無益自雖暫益不免退失。

[0048c14] 二若二下明二乘自利。

[0048c15] 若二乘修四無量但自拔苦於他無益自拔分段未免變易身滅智非究竟樂。

[0048c17] 二乘修此雖不益他自拔分段得小涅槃。

[0048c18] 三今菩下明菩薩徧益二初明行超凡聖。

[0048c19] 今菩薩不爾非凡夫行非賢聖行非凡夫者不同自受禪樂非賢聖者不同自拔於苦不同自受樂故即與他樂不同自拔苦故即拔他苦。

[0048c22] 不同凡外隨禪受生異小賢聖但自拔苦葢非生法二種緣慈乃以無緣法界與拔令諸眾生離一切苦得究竟樂。

[0049a01] 二明同時與拔。

[0049a02] 亦是即拔苦是即與樂即與樂亦是即拔苦但分別說之誓願相對前明拔苦後明與樂爾。

[0049a04] 無緣慈悲不二而二用不異時分別令解故各說耳言前明拔苦等者從本懷故先標於慈若從用次先拔後與是故四誓從用為次。

[0049a07] 三簡福慧二初定福智與拔所以二初問。

[0049a08] 料簡福慧者問觀音對智稱之而拔苦普門對福見之而得樂何也。

[0049a10] 二答。

[0049a11] 答智是光明正治闇惑惑是生死苦惱若治闇惑之苦豈不用智解之光故稱智慧人名即拔苦也法是法門門名能通通至涅槃安樂之處初習此法是得樂因後證此法是得樂果故對此普門明其與樂也。

[0049a15] 因修福慧至果則成智斷二德此德與生體性無二故稱觀音智德人名即能顯召本性了種是故能除闇惑苦也若對普門斷德應身即能引起本性緣種是故獲於因果之樂若不爾者何名感應道交。

[0049a20] 二問福下辯福慧一異是非二初約隔異難。

[0049a21] 問福慧相須本不相離若定而無慧者此定名癡定譬如盲兒騎瞎馬必墮坑落塹而無疑也若慧而無定者此慧名狂慧譬如風中然燈搖颺搖颺照物不了故知福慧相資二輪平等堪能運載也若爾何意以智慧拔苦福德與樂邪。

[0049b02] 備舉相資難今隔異。

[0049b03] 二自有下約偏圓答二初立即離四句。

[0049b04] 自有福德是智慧智慧是福德自有福德非智慧智慧非福德大小乘皆備四句。

[0049b06] 大小皆四故知即離名同義異。

[0049b07] 二如六下通偏圓諸教二初明三教即離俱非二初明小衍二初三藏。

[0049b09] 如六度菩薩修般若分閻浮提為七分此是世智不能斷惑此猶屬福德攝即名此福是智故此智是福不斷惑故若聲聞人智慧能斷苦者智慧非福德如餓羅漢也若福德非世智亦非出世智者如白象也。

[0049b13] 菩薩一位得兩即句羅漢白象得二離句雖有即離同在三藏。

[0049b15] 二若大下大乘。

[0049b16] 若大乘四句者別教地前三十心行行名福德慧行名智慧此慧不能破無明此慧還屬福德攝不破無明故此福是智慧方便治取相故若地前皆名福德地上皆名智慧此智慧非福德福德非智慧。

[0049b20] 約別地前論於四句初以行行對於慧行而為福慧不破無明故俱名福即此二福能破取相復受智名故此福智當兩即句又地前福智無明全在故皆名福地上福智分破無明故皆名智此之福智當兩非句故兩四句非今福智。

[0049c01] 二方等下例二部。

[0049c02] 方等般若帶小明大若帶小福慧如前四句明大福慧如向四句。

[0049c04] 二今此下明圓教開合俱是二初釋二初二而不二三初明相即。

[0049c06] 今此普門名福慧者福即是慧慧即是福福慧不二。

[0049c07] 一心三止為福一心三觀為慧始從理性終乎極果定慧不二是今兩即也。

[0049c09] 二故大下明互具。

[0049c10] 故大論云如是尊妙人則能見般若此慧那得無定得首楞嚴定何曾無慧論云健相三昧能破強敵。

[0049c12] 般若既是尊妙人見驗慧具福尊妙即是上定故也論即大論彼翻首楞嚴為健相也三昧既能破彼強敵驗福具慧強敵即是無明故也。

[0049c15] 三大經下明異名。

[0049c16] 大經云佛性者有五種名亦名般若亦名師子吼亦名首楞嚴亦名金剛佛性等即是定慧具足之名也非禪不慧非慧不禪禪慧不二。

[0049c19] 五名之中般若師子吼是慧楞嚴金剛是定佛性是通名也既是異名彌彰體一是故此五皆雙具之稱復以無妨禪慧以結不二。

[0049c22] 二不二下不二而二。

[0049c23] 不二而二分門別說作定慧二解故釋論解般若明十八空解禪定明百八三昧。

[0050a01] 法雖不二不妨分門各作名數而為解釋。

[0050a02] 二此是下結。

[0050a03] 此是二說二即不二。

[0050a04] 論雖分門別相而說須知禪慧畢竟不二。

[0050a05] 四簡真應二初正簡真應二初立句。

[0050a06] 料簡真應者亦有四句之殊非真非應應而非真真而非應亦真亦應。

[0050a08] 二若非下簡示二初簡前三句非。

[0050a09] 若非真非應此就理可解又就凡夫不見理故非真無用故非應此亦可解應而非真者外道亦得五通同他施化通論亦得是應而不得名真真而非應者二乘人入真斷結身滅智不能起應此亦是通論其真爾。

[0050a14] 且簡凡小實兼通別通教斷同藏二乘地前作意非不謀應圓六根淨雖全性發別惑在故未名真應。

[0050a17] 二亦真下示後一句是。

[0050a18] 亦真亦應者此則別顯中道為真即真而論用為應真應不二不二而二者故言真應爾。

[0050a20] 即真而應世之常談自捨今宗莫窮其妙都為他師不知性惡致令起應不得無謀徒說無緣之慈不究無緣之旨。

[0050a23] 二今依下兼定常間三初一往且分。

[0050a24] 今依文互舉一往言其真應前番問答明真身常益後番問答明應身間益。

[0050b02] 以經二段別對常間。

[0050b03] 二常問下二往互具二初立。

[0050b04] 常間不得相離二鳥俱遊二往為論真身亦恒亦不恒應身亦間亦不間。

[0050b06] 二鳥者大經第八鳥喻品云善男子鳥有二種一名迦鄰提二名鴛鴦遊止共俱不相捨離此品答前云何共聖行娑羅迦鄰提舊解或云娑羅一雙鄰提一雙或云娑羅一隻鄰提一隻或云娑羅翻為鴛鴦章安云然漢不善梵音只增諍競意在況喻取其雌雄共遊止息以喻生死涅槃中俱有常無常在下在高雙飛雙息即事而理即理而事廣如彼疏今喻二身常間兩益不得相離者乃是觀音分證涅槃中常無常二用也。

[0050b15] 二若小下釋二初小。

[0050b16] 若小乘明義例如善吉石窟觀空見佛法身蓮華尼則不見此豈非小乘中真身恒益不恒益義丈六之應亦有見不見此豈非應身有間有不間義。

[0050b19] 真理天然是佛法體善吉觀見常無間然於蓮華尼似如有間故於二聖明常無常斯乃真身自有二益丈六之相於有緣者常得覩之若其無緣同處不見豈非應身亦有二益。

[0050b23] 二大乘下大。

[0050b24] 大乘法身亦爾於理為恒益於情為不恒益應身亦爾此緣滅彼緣興無有斷絕是不間義同質異見是其間義。

[0050c03] 佛法界身未嘗不益於情執者而成間滅真具二也佛應化身隨機生熟出沒無間應身常益也見不見異令應不常又成間益也故知二身各具二益。

[0050c07] 三而今下順文別對。

[0050c08] 而今分別一往前問答屬恒益後問答屬不但益也。

[0050c09] 前文即稱即感別對真身常益之義後文現相生滅別對應身間益之義。

[0050c11] 五簡藥珠二初依義互具。

[0050c12] 料簡藥珠二身者藥有差病拔苦之功亦有全身增命致寶之用故經云若全身命便為得玩好之具也如意珠王非但雨寶亦能治病大施太子入海得珠還治父母眼大品云若人眼痛珠著身上病即除愈故知通具二義。

[0050c17] 但就譬說即顯真應各能與拔斯為盡理矣。

[0050c18] 二若別下就文別對。

[0050c19] 若別據一邊約除患以譬藥證樂以況珠爾。

[0050c20] 前文除苦名為藥身後文與樂名為珠身且順經文作斯別對。

[0050c22] 六簡冥顯。

[0050c23] 料簡冥顯兩益凡有三十六句。

[0050c24] 三十六句者冥顯機應各論四句冥機者過去善能感也顯機者現在善能感也亦冥亦顯機者過現善業共能感也非冥非顯機者過現無善當能生善而能感也冥應者法身也顯應者應身也亦冥亦顯應者二身俱應也非冥非顯應者亦法身但以不見不聞而知而覺為冥應不見不聞不知不覺即雙非應故此二應皆果中法身也識此八相對互對具足而言成十六句約機感應約應赴機各成十六加根本四即三十六若解此意則無生不感無時不應除諸邪見深荷聖恩亦知一切眾生無一不成佛也。

[0051a11] 七簡權實二初定文立難。

[0051a12] 料簡權實二智者前問答實智照真而眾生得脫權智照假而眾生得度度為度權亦度於實脫為脫真亦脫於假。

[0051a15] 真即是實假即是權答文備見四種相也。

[0051a16] 二立句答通二初詳論互具。

[0051a17] 答此亦具四句或因真智解脫於權七難消除二求願滿是也或因真智解脫於實三毒皆離是也或因權智得度於實三十三身得度是也或因權智得度於權於怖畏急難之中得無畏是也或二俱度脫或二俱不度不脫。

[0051a22] 真智冥應脫有淺深七難二求免事中之苦脫權也離三毒根成佛無疑脫障實惑也權智顯應得度不同見身聞法破惑顯理度實也事中怖難得無畏者度權處也機熟之者對此二智得權實理名俱度離淺深障名俱脫機生返此是故俱名不度不脫。

[0051b04] 二據說且分。

[0051b05] 今依文判互出一邊前文脫權後文度實。

[0051b06] 八簡本迹二初本迹俱與拔二初各具二用。

[0051b07] 料簡本迹者通論本迹俱能拔苦與樂故壽量云聞佛壽無量得清淨無漏無量之果報即是從本得樂請觀音云或遊戲地獄大悲代受苦此是從迹拔苦眾生不達本源故流轉苦惱若識本理即於苦而得解脫也眾生若不見迹中施化不能三業種福則無功德之因焉致樂果。

[0051b13] 二非本下相由貼文。

[0051b14] 非本無以垂迹非迹無以顯本前問答是明迹本後問答是明本迹。

[0051b16] 非脫眾苦之迹不顯一真之本故前問答是明迹本非證千如之本莫垂十界之迹故後問答是明本迹。

[0051b19] 二問本下本迹異真應二初問。

[0051b20] 問本迹與真應云何異。

[0051b21] 二答。

[0051b22] 答真應就一世橫辯如諸經所明本迹就三世豎論如壽量所說。

[0051b24] 諸經所說始從地住終至等妙一分真明一分應起豈唯一世實居當念是名橫辯別明本迹如壽量品即今說久遠為本諸經及迹門名說近成為迹既約久近是故名就三世豎論前明觀音多就體用而論本迹今彰部故約久近而明本迹。

[0051c05] 九簡緣了二初約當宗問答四初明善惡法門性德皆具二初問。

[0051c07] 料簡緣了者問緣了既有性德善亦有性德惡否。

[0051c08] 緣能資了了顯正因正因究顯則成果佛今明性具緣了二因乃是性德具於成佛之善若造九界亦須因緣九界望佛皆名為惡此等諸惡性本具不。

[0051c12] 二答。

[0051c13] 答具。

[0051c14] 只一具字彌顯今宗以性具善諸師亦知具惡緣了他皆莫測故摩訶止觀明性三千妙玄文句皆示千法徹乎修性其文既廣其義難彰是故此中略談善惡明性本具不可改易名言既略學者易尋若知善惡皆是性具性無不融則十界百界一千三千故得意者以此所談望止觀文不多不少二明提佛但斷修中善惡二初問。

[0051c21] 問闡提與佛斷何等善惡。

[0051c22] 一闡提者此翻無欲以於涅槃無樂欲故又翻信不具以其不信善惡因果故既無欲無信名斷善盡佛永離五住二死名斷惡盡善惡既是理性本具則不可斷是何善惡提佛斷盡。

[0052a02] 二答。

[0052a03] 答闡提斷修善盡但性善在佛斷修惡盡但性惡在。

[0052a04] 夫一切法不出善惡皆性本具非適今有故云法住法位世間相常若因修有安得常住大經云十二因緣非佛修羅人天等造不是性具何得非造起信云一切法真不可遣故若非性具那得皆真以皆本具故得名為性善性惡復以性具染淨因緣起作修中染淨因緣乃有所生世出世法若具言者本具三千為性善惡緣起三千為修善惡修既善惡乃論染淨逆順之事闡提是染逆之極故云斷修善盡佛是淨順之極故云斷修惡盡若其性具三千善惡闡提與佛莫斷纖毫。

[0052a14] 三明性中善惡不斷所以二初問。

[0052a15] 問性德善惡何不可斷。

[0052a16] 二答二初約理答。

[0052a17] 答性之善惡但是善惡之法門性不可改歷三世無誰能毀復不可斷壞。

[0052a19] 善惡是性性不可改安可斷邪既不可改但是善惡之法門也法名可軌軌持自體不失不壞復能軌物而生於解門者能通可出可入諸佛向門而入則修善滿足修惡斷盡闡提背門而出則修惡滿足修善斷盡人有向背門終不改。

[0052a24] 二譬如下舉譬類。

[0052b01] 譬如魔雖燒經何能令性善法門盡縱令佛燒惡譜亦不能令惡法門盡如秦焚典坑儒豈能令善惡斷盡邪。

[0052b04] 魔燒佛經如提斷修善性善不盡以法合也佛燒惡譜如斷修惡惡法門存即是合也焚典坑儒雙喻二人斷修善惡豈能等合也。

[0052b07] 四明提佛迷達起不起異二初問。

[0052b08] 問闡提不斷性善還能令修善起佛不斷性惡還令修惡起耶。

[0052b10] 二人善惡既皆斷修而存於性何故闡提後起修善如來何故不起修惡。

[0052b12] 二答二初以了達故不起實惡。

[0052b13] 答闡提既不達性善以不達故還為善所染修善得起廣治諸惡佛雖不斷性惡而能達於惡以達惡故於惡自在故不為惡所染修惡不得起故佛永無復惡。

[0052b17] 提以邪癡斷於修善既不能達性善本空故為善染修善得起佛以空慧斷於修惡了達性惡本來清淨惡不能染故泯修惡。

[0052b20] 二以自下以自在故能起權惡。

[0052b21] 以自在故廣用諸惡法門化度眾生終日用之終日不染不染故不起那得以闡提為例耶若闡提能達此善惡則不復名為一闡提也。

[0052b24] 佛能達惡於惡自在現惡攝生不染不起闡提若爾則名佛矣。

[0052c02] 二若依下破他義顯正二初敘他非義二初明他得修失性。

[0052c04] 若依他人明闡提斷善盡為阿棃耶識所熏更能起善棃耶即是無記無明善惡依持為一切種子闡提不斷無明無記故還生善佛斷無記無明盡無所可熏故惡不復還生若欲以惡化物但作神通變現度眾生爾。

[0052c09] 他即陳梁前相州北道弘地論師也又有攝大乘師亦同地人之解他明棃耶是無記無明善惡所依能持一切善惡種子闡提但斷現行之善後為種子熏起於善佛斷此識無惡種熏永不起惡仍釋伏難佛斷惡種如何現惡化諸眾生故釋云但以神變現惡化眾生耳。

[0052c15] 二問若下難他作意同外。

[0052c16] 問若佛地斷惡盡作神通以惡化物者此作意方能起惡如人畫諸色像非是任運如明鏡不動色像自形可是不可思議理能應惡若作意者與外道何異。

[0052c19] 斷惡既盡神變現惡全是作意非同明鑑無念而形雖相州南道弘地論者以法性為依持然不明性具諸惡法門現惡度生亦未能逃作意之咎。

[0052c22] 二今明下明今妙旨二初正明由性具善惡起權實善惡二初正示今義。

[0052c24] 今明闡提不斷性德之善遇緣善發佛亦不斷性惡機緣所激慈力所熏入阿鼻同一切惡事化眾生。

[0053a02] 闡提成佛諸佛現惡若非不斷性善性惡則義不成。

[0053a04] 二以有下結成妙旨。

[0053a05] 以有性惡故名不斷無復修惡名不常若修性俱盡則是斷不得為不斷不常闡提亦爾性善不斷還生善根。

[0053a08] 斷常名通別人緣理斷九以定斷九故昧性惡名為斷見不能忘緣是存修惡名為常見涅槃皆名邪見斯之謂歟斷修存性既離斷常乃絕一切邊邪之義及種種思斯是妙旨庶去滯情。

[0053a12] 二如來下重明由達不達故自在不自在。

[0053a13] 如來性惡不斷還能起惡雖起於惡而是解心無染通達惡際即是實際能以五逆相而得解脫亦不縛不脫行於非道通達佛道闡提染而不達與此為異也。

[0053a17] 現惡達惡豈能染惡惡際實際縛相脫相非道佛道以了達故無有罣礙闡提不爾故永異也。

[0053a19] 十簡智斷二初明二德同時二初舉一法難與拔二用。

[0053a21] 料簡智斷者此是一法異名不得相離如人一體何故從智拔苦從斷與樂。

[0053a23] 既是一法而立異名必無所局何故拔與定屬智斷。

[0053b01] 二然而下約身心從二嚴立稱。

[0053b02] 然而慧解之心稱智無縛礙身稱斷譬如人被縛運力屬智蕭然附外屬斷運力屬心故名智慧莊嚴附斷體散屬色身名福慧莊嚴。

[0053b05] 名從義立不無親疎心解通融屬智身力自在屬斷心則智慧莊嚴身則福德莊嚴此之二嚴宜對拔與。

[0053b08] 二今經下示兩文互舉。

[0053b09] 今經文言說不得一時故互舉智斷。

[0053b10] 智斷二德何曾相離今且各說互相映顯前段明智後段明斷。

[0053b12] 二若深下總結益。

[0053b13] 若深得此十義意者解一千從廣釋觀世音普門義則不可盡也。

[0053b15] 舉此十雙以為義例庶乎行者徧通一切若其然者釋今題目無邊際也。

[0053b17] 第二別釋二初標列。

[0053b18] 第二別釋名者為二先明觀世音次明普門。

[0053b19] 謂分文人法各自解釋也。

[0053b20] 二以何下解釋二初釋觀世音二初結前生後二段。

[0053b22] 以何因緣名觀世音通釋如前別者則以境智因緣故名觀世音。

[0053b24] 二云何下依別委釋二初簡示境智二初標科。

[0053c01] 云何境智境智有二一思議境智二不思議境智思議境智又二一約理外二約理內理外為四。

[0053c03] 思議中理外理內者此與餘文所說有異若四教義以藏通二諦為理外別圓二諦為理內蓋約真諦非是佛性故云理外若淨名玄義以衍門三教皆為理內二諦蓋由通教真諦含中故也今文通以外道及四教起見之徒皆名思議理外境智故引中論以為能破若思議理內境智者既破四性觀理證真正在通教義兼三藏若不思議境智者正唯圓教亦兼別教圓該六即別在後心。

[0053c11] 二一天下釋相二初明思議二初約理外二初立四謂天然相待因緣絕待此四即是四性異名用此名者略有二意一示名言通於邪正須以理惑定其是非且如然天及以絕待本圓極名今在理外故知不可以名定理二名理外不全外外意令內人勿於正法生於性計故立此名定其見過又四句中皆雙撿者蓋以境智俱有自生等過故也初天然中。

[0053c19] 一天然境智只問此境為當由境故境由智故境此智為當由智故智由境故智若由境故境此境是境境即自生境若智由智故智亦是自生智自生名性自爾非佛天人所作照與不照恒是境智故名天然境智。

[0053c24] 言由故智境由境故智者借彼相待顯此天然。

[0054a01] 二相待者。

[0054a02] 二明相待者若境不自境因智故境智不自智因境故智此即他生義何故爾境自生境既稱為自以境望智智即是他今境從智生豈非他境智亦如是故名相待。

[0054a06] 境待智成智待境立也。

[0054a07] 三因緣者。

[0054a08] 次明因緣境智者若境不由智故境亦不由境故境智境因緣故境智亦如是此即境智因緣共生義共生有二過墮自他性中。

[0054a11] 非是單自單他而成於境乃自他和合方成於境因緣即是自他故也智亦如是此即共性。

[0054a13] 四絕待者。

[0054a14] 次絕待明境智者非境非智而說境智此即離境離智無因緣而辯境智者此是無因緣絕待從因緣尚不可得何況無因緣一往謂絕理而窮之不成絕待。

[0054a17] 單自單他及自他共此待皆絕約無三句情謂一往立絕待名全非絕理。

[0054a19] 二竝是下破二初總約性執斥三初約理外斥。

[0054a20] 竝是理外行心妄想推計。

[0054a21] 上之境智既屬四性不入三諦故云理外。

[0054a22] 二故中下引中論斥。

[0054a23] 故中論云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說無生那得如前四種。

[0054b01] 法離四性那計四邪。

[0054b02] 三計執下約起過斥。

[0054b03] 計執是實餘妄語性實之執見愛生著九十八使苦集浩然流轉不息。

[0054b05] 理外妄想於四計中自執者是實他語者皆妄見惑既盛愛使亦增見愛相添即九十八因茲造業受苦無窮。

[0054b08] 二云何下別示四性過二初自生二初舉過二初約能迷所迷二初能迷諸惑。

[0054b10] 云何執此而生苦集隨執一種境智謂以為是隨順讚歎心則愛著而生歡喜即是貪使若人違逆責毀心則忿怒而生瞋恚即是瞋使貪恚既起豈非癡使我解此境智他所不解以其所執矜傲於人豈非慢使既執此為是今雖無疑後當大疑豈非疑使我知解此法法中計我豈非身見六十二見隨墮一邊豈非邊見如此妄執不當道理豈非邪見執此是實計為涅槃豈非見取果盜謂此為道依之進行豈非戒取因盜十使宛然皆從所執境智上起將此歷三界四諦則有八十八使就思惟歷三界則有九十八使。

[0054b20] 隨執一種即生十使利中有鈍即背上使歷三界四諦成八十八雖徧三界及以四諦隨生一見即能具起一處理顯頓能除滅是名通名利使煩惱若思惟惑界繫不同既非迷理不對四諦但歷三界而成十使足前乃成九十八使。

[0054c01] 二此則下所迷諸法。

[0054c02] 此則集諦結業顛倒浩然方招苦果生死不絕於其境智不識苦集何處有道滅既不識四諦則破世間出世間因果無世出世法故無法寶不識出世果無佛法不識出世因無僧寶賢聖之義一切俱失。

[0054c06] 即四四諦四三寶也。

[0054c07] 二若作下約能執所執二初能執性計二初正判屬計。

[0054c09] 若作如此執自生境智者只是結構生死增長結業過患甚多若非理外境智更將何等為理外耶。

[0054c11] 縱學佛法若執境智自天而然若照不照常是境智我見不忘者唯增生死惑業既盛與彼外外輪回一等也。

[0054c14] 二故大下引大論證。

[0054c15] 故大論云凡夫三種語見慢名字聖人但一種語名字。

[0054c17] 彼論明三種我義云凡夫三種我謂見慢名字學人二種無學一種見即利使初果頓斷故云學人二種慢即鈍使四果方盡故云無學一種但隨世俗分別彼此有名字我言三種語者即三種語我不同也。

[0054c22] 二今凡下所執正教。

[0054c23] 今凡夫見慢取著謬用佛語介爾取著乖理成諍雖傍經論引證文字如蟲蝕木偶得成字尋其內心實不能解是字非字口言境智不解境智以不解故如服甘露則以境智起見傷命早夭故為龍樹所破。

[0055a03] 以見慢心用經論語如蟲蝕字不知是非唯增見慢即不知非以此障理名不知是昧是非故服不死藥而致早夭。

[0055a06] 二今不下結非。

[0055a07] 今不取此為境智以釋觀世音。

[0055a08] 二自生下例三。

[0055a09] 自生境智既爾餘三句亦然。

[0055a10] 若增見慢於百千句起過皆然。

[0055a11] 二二明下約理內二初示相二初明理內。

[0055a12] 二明思議理內境智者亦作上四門名字雖同觀智淳熟不生執見畢故不造新成方便道發生煖頂乃至十六心眼智明覺豁然得悟破諸見惑與理相應譬如盲人金錍抉膜灼然不謬此之真觀名之為智所照之理名之為境以發無漏故稱理內境智。

[0055a17] 於上四種境智之中隨用一種而知本為除於見慢遂加精進研境成智於惑能破名為畢故於智不著名不造新乃成似解而發真證譬如盲人等者大經如來性品云譬如百盲人為治目故造詣良醫是時良醫即以金錍抉其眼膜以一指示之問言見否盲人答言我猶未見復以二指三指示之乃言少見彼經所譬具示三諦方云少見今文但喻抉見思之膜示真諦之指雖非佛性且約見空得稱理內。

[0055b02] 二雖見下斥作意。

[0055b03] 雖見此理終是作意入真故名思議境智也。

[0055b04] 斯境智者雖滅惑證真非唯境唯智思議不絕非今所論。

[0055b06] 二今明下結非。

[0055b07] 今明觀世音亦不從此境智因緣得名也。

[0055b08] 二次明下不思議二初據前破性難。

[0055b09] 次明不思議境智者若自他共無因等四句俱非境智者今諸經論所明或從自生他生共生無因等若不爾者云何辯境智耶。

[0055b12] 四句境智若非云何立於境智況諸經論所明境智不過此四。

[0055b14] 二答經下離性四悉答二初辯相二初四悉檀相二初明赴機四悉二初明四相。

[0055b16] 答經中所明皆是四悉檀赴緣假名字說無四性執若人樂聞自生境智即說境是自境智是自智以赴其欣欲之心或時宜聞自境自智聞必生善或時對治說自生境智說必破惑有時說此令即悟道若無四悉檀益諸佛如來不空說法。

[0055b21] 聖人境智永四執若其眾生於自然境智有歡喜生善破惡入理機者聖乃隨機說言境智自天而然眾生若於相待境智因緣境智絕待境智有四悉檀機聖人一一隨彼機緣為作相待等三種說也各令獲益是故經中作此四種說境智也。

[0055c02] 二雖作下辯離情。

[0055c03] 雖作四說無四種執無執故無見愛眾生聞者如快馬見鞭影即破惑入道故名為智此智所照名之為境。

[0055c06] 聖說境智天然等相永無四執愛見不生故令聞者破惑入道得真境智三悉境智亦復如是。

[0055c08] 二如是下明能顯正法。

[0055c09] 如是通達則識苦集道滅三寶四諦宛然具足。

[0055c10] 若知四種執著過患名識苦集若知四悉被機獲益名識道滅四諦既明三寶則立諸佛之法無不現前。

[0055c13] 二若以下不思議相二再明思議。

[0055c14] 若以智照境入空取證成真諦理內思議境智如前說。

[0055c16] 於四境智離計而修四性既空入空取證雖成理內未泯言思。

[0055c18] 二若不下正明不思議三初約義示。

[0055c19] 若不以果為證知此境智但有名字名為境智是字不在內外中間是字不住亦不不住是字無所有故雖作四句明境智實不分別四句境智雖作四句聞境智實不得四句境智雖體達四句境智實不作四句思量境智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不可四句思惟圖度故名不思議境智。

[0056a01] 問摩訶止觀破見思假節節皆明性相二空不思議境中約法性無明檢四性過荊溪云本自二空為性德境推檢二空為修德境是則思議及不思議各須性相二空之觀今文何故頓乖諸說乃以二空分對兩處答通別二惑同障中道委論觀法皆須二空今既略談名有存沒通惑破處雖具二空小人得之住涅槃相是故且沒相空之名若破別惑從勝而說但存空相而於其中含二空義何者以觀四種境智名字不住四句亦不不住四句屬性不住屬相既了四種境智之名無說無聞不起分別不作思量豈於別理猶計性實今分二空破通別惑且順諸論教道之說小但人空大得二空先人後法良由今文未論觀法且寄次第示妙境智也。

[0056a15] 二金光下引經證。

[0056a16] 金光明云不思議智照不思議智境。

[0056a17] 三此具下指大本。

[0056a18] 此具如大本玄義境智妙中廣說。

[0056a19] 二龍樹下引類。

[0056a20] 龍樹先破一異時方然後釋如是我聞等義今類此先破理外境智後明不思議四悉檀悉檀義如大本玄義。

[0056a23] 大論釋經皆先破計後方示義今明境智亦類彼文先破理外見慢惑心次斥小乘思議之證後方顯示不可思議四悉境智。

[0056b02] 二夫依下正釋境智二初定前後。

[0056b03] 夫依名字為便應先明觀智次辯世境之音若解義為便前明世境次辯觀智如先有境可得論觀若未有境何所可觀譬如鏡鼓後方映擊今從義便先明世音後論觀智也。

[0056b07] 二世者下依義釋二初釋境二初釋世二初釋名義二初示世分三種二初直列三種。

[0056b09] 世者為三一五陰世間二眾生世間三國土世間。

[0056b10] 大論釋百八三昧中至釋能照一切世間三昧云得是三昧故能照三種世間謂眾生世間住處世間五陰世間故一家用義準彼論之三世演法華之十如妙談三千固非常情之所企及。

[0056b14] 二既有下義須至三。

[0056b15] 既有實法即有假人假實正成即有依報故名三種世間也。

[0056b17] 二世是下辯三通十界二初約依正明世間。

[0056b18] 世是隔別即十法界之世亦是十種五陰十種假名十種依報隔別不同故名為世也間是間差三十種世間差別不相謬亂故名為間。

[0056b21] 二各各下約因果明法界。

[0056b22] 各各有因各各有果故名為法各各有界畔分齊故名為界。

[0056b24] 二今就下示妙境二初示妙義二初明三千緣起。

[0056c01] 今就一法界復有十法所謂如是相性究竟等十界即有百法十界相互則有千法如是等法皆是因緣生法六道是惑因緣法四聖是解因緣法大經云無漏亦有因緣因滅無明即得三菩提燈。

[0056c05] 界有相性至究竟等因果方備十界皆爾則成百法十界互具既成百界則使因果成於千法如是千法不出解惑因緣及以所生世出世法小說無漏因緣但能滅法故令四聖終歸斷大說無漏因緣則能顯法故使四聖終歸常住故引大經證大乘義須了緣起修性皆然皆由理具方有事用故也然復應知今明千法即是三千以約三種釋世間故且一界報須論依正正復假實又如初相如世日者記於此世夭壽賢愚實法也僧俗仕庶假名也衣食田宅依報也豈非初相能表三邪初後既爾中可例知故千法三千但廣略爾今文前明三種世間今說一千因果之法前後相顯其義圓足。

[0056c18] 二是諸下示三諦妙境。

[0056c19] 是諸因緣法即是三諦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故明十種法界三十種世間即是所觀之境也。

[0056c22] 以三千法皆因緣生是故一一即空假中三諦互具非縱非橫故荊溪云三德三諦三千皆絕言思是為妙境。

[0057a01] 二此境下該三法二初約三人分二境。

[0057a02] 此境復為二所謂自他他者謂眾生佛自者即心而具如華嚴云心如工畫師造種種五陰一切世間中莫不由心造。

[0057a05] 一家明觀不出二境四念處心對陰色而分內外此文心對生佛而分自他十不二門以心對彼依正色心而分內外則依報生佛及色陰皆名為外荊溪特會兩處之文立外境也應知生佛依正色心皆是法界無不具足三千三諦故內外自他皆是妙境但為觀境近而復要莫若內心故諸經論多明心法徧攝一切須知徧攝由乎不二故四念處云唯是一識唯是一色萬象之色既許心具千差之心何妨色具眾生成佛是依報成國土廢興豈是他事有不達者但執唯心不許色具而立難云色具三千應自成佛何處曾見草木受記是何言歟是何言歟以說心具義則易明於色示具相則難顯故使教文多明心具欲稟教者因易解難以心例色乃顯諸法一一圓具故云唯色唯聲唯香唯味唯觸況唯心之說有實有權唯色之言非權唯實是故大師為立圓宗特宣唯色乃是吾祖獨拔之談固隱圓宗唯同他說其意何邪唯心之義今非不談以明自心及依正色此之三處各具諸法則令唯心不與他共何者忽若不明萬法互具如何可立心具三千金光明云於一切法含受一切斯之密義深可依憑問大意云色由心造全體是心何教文云心由色造全體是色又義例說心具三千是於無情立佛乘義亦是心攝何關色邪答約能造心攝法易解故順經論以心攝法而為觀境故云色由等也大師既云唯是一色而分二種謂有分別色無分別色意指識心為分別色此色造心有何數量那云一向色不造心既云唯是一色那云不云全體是色又至果時依中現正正中現依剎說塵說因果理同依正何別理性名字有依正不二之相何緣堅執一邊具邪無情佛乘約心具說元是一體從易而觀勿引此文證色不具大師此說令知皆具而今據此唯局在心是得意邪為失意邪欲人生解邪為符我見邪。

[0057b15] 二問自下引二經明各具二初問。

[0057b16] 問自他那得各具十法界。

[0057b17] 前以十界而為世境次明世境有自有他他即生佛自即心乃引華嚴心如畫師造種種陰種種之言豈非生佛故據此文而設今問能造之心可具十界所造生佛云何各能具十界邪以知世人不解三法無差之義謂心為理生佛是事理能造事心隨解緣造佛心隨迷緣造生三不相離名無差別此解違經隱覆圓義故興此問以生後答。

[0057b24] 二答。

[0057c01] 答觀身實相觀佛亦然華嚴云心然佛亦然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豈不各各具三諦境邪。

[0057c03] 先引淨名實相者即諸法實相也約今經意十界諸法皆實相也觀身觀佛實相既然豈不各具十法界邪復引華嚴三無差文以證各具彼經如來林菩薩云心如工畫師造種種五陰一切世間中莫不從心造如心佛亦爾如佛眾生然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經文先示心造一切便以此心而例於佛示佛權造同心實造次復以佛而例眾生示生實造同佛權造權實雖異因果暫殊三皆能造一切世間故得結云三無差別云何却謂一是能造二為所造何得此三無差別邪此是今家消彼經文若明其義更匪他知以今經說因緣果報即是實相因緣是能造果報是所造此之造義既在實相是故造義理本具足以此理造方有事造三法皆爾是故得云理事不二本末相映理既互融事寧隔異三法互具互變互攝深有所以圓頓之旨終極於斯荊溪歎云不解今文如何消偈心造一切三無差別前問那得自他各具十界今答豈不各具三諦故知十界若通若別皆是三諦。

[0057c21] 二釋音二初約口業正釋。

[0057c22] 音者即十法界口業之機也界既不同音亦有異。

[0057c23] 十法界中佛者今既明機須除極果自分證還但是圓機皆名佛界悉可稱名。

[0058a01] 二問下明三業俱機二初問起。

[0058a02] 問眾生各有三業何意但觀音。

[0058a03] 二然通下答釋二初正明俱通。

[0058a04] 然通論皆得常念恭敬得離三毒即是觀世意禮拜供養所求願滿即是觀世身。

[0058a06] 真寂常照豈簡身意唯赴口機。

[0058a07] 二而今下對偏顯圓二初明古偏局六初趣舉。

[0058a08] 而今但言觀世音者舊釋此義為六一趣立者諸名不可累出舉一趣以標名若稱為觀世身者復還問此言何意不名觀世音此則非問。

[0058a11] 二隨俗。

[0058a12] 二隨俗者釋迦所說以音聲為佛事故言觀世音若遊諸國土隨彼所宜。

[0058a14] 三互舉二初正釋。

[0058a15] 三互舉者能觀所觀所觀即眾生色心也今從能觀故但言觀能聞所聞能聞是聖人耳識所聞是眾生音聲今取所聞之音聲舉所聞得能聞舉能觀得所觀從此為名故言觀世音。

[0058a19] 聖標於觀必照生之色心即身意也生標於音必對聖之耳識既聞音聲復觀色心則是聖應三業機也。

[0058a22] 二舊問下通難二初他難。

[0058a23] 舊問能所既爾何不取所觀之色心能聞之耳識以標名稱為聞色心菩薩耶。

[0058b01] 一等互舉何不名為聞色心耶。

[0058b02] 二舊答下古通三初敘古通。

[0058b03] 舊答云菩薩一觀於色心此是應廣眾生之一音此是機狹若從難者則機有兩字應但一字便是應狹機廣故不如所難。

[0058b06] 舉觀為應既色心兩字則彰應廣舉音為機音但一字則是機狹機狹應廣深顯聖德也。

[0058b08] 二今更下今載難。

[0058b09] 今更作難此語應從義理那得逐字菩薩以能觀色心何意不能觀音聲眾生何意但以聲感色心不能感耶若其俱感俱應此逐字為觀則感應齊等若為判其廣狹。

[0058b13] 若逐字者則彰感應有可有不若俱應俱感則不應云應二感一也。

[0058b15] 三今不下今為通。

[0058b16] 今不作此明互舉凡聖感應皆通三業而聖人與意凡夫與聲故言觀世音爾。

[0058b18] 聖三俱應凡三俱感但約與奪互舉口意。

[0058b19] 四義攝。

[0058b20] 四義攝者如發聲必先假意氣觸唇口其音能出口業若成則攝得身意若觀於口業亦攝得身意觀餘不爾故言義攝。

[0058b23] 獨有言音具於三業故云義攝。

[0058b24] 五隱顯。

[0058c01] 五隱顯者身雖禮拜意雖存想未知歸趣何等故名隱若口音宣暢事義則彰故名顯舉顯沒隱故言觀世音。

[0058c04] 六難易二初難急口機易。

[0058c05] 六難易者臨危在戹意則十念難成身則拜跪遲鈍口唱為急故成機從易受名也。

[0058c07] 二又第下誓深宜急稱。

[0058c08] 又第六為有緣觀音昔為凡夫居茲忍界見苦發誓今生西方多還此土既有誓緣急須稱名。

[0058c10] 二今明下引論圓釋二初以覺觀況音聲。

[0058c11] 今明若如前六義皆偏有所舉若依釋論其義即圓何以故出入息是身行覺觀是口行受為心行心覺觀故尚具三業何況發音成聲而不備三業耶。

[0058c14] 且引釋論三業之事無不圓具覺觀纔動與息共成身行既是語本又成口行意業隱細尚能具三身口麤顯各具可知。

[0058c17] 二但舉下明觀音圓感應。

[0058c18] 但舉一觀即備三應但舉一音即備三機而凡情謂聲強智利逐物標名圓義往推悉皆具足。

[0058c20] 大聖一觀非獨具於一種三業須知具足百界三業以全法界而為應故眾生一音圓具亦爾以全法界而為機故斯由大聖照窮正性察其本末難思感應豈以人師凡見測邪。

[0058c24] 觀音玄義卷上

[0059a01] 觀音玄義記卷第二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玄義記會本卷第二


【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35 冊 No. 0642 觀音經玄義記會本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tripitaka | about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