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公告:漢文大藏經網站已停止更新,請前往下列大藏經網站查閱經文

一般電腦和需要較多功能的使用者,建議瀏覽 cbetaonline

手機、平板與專注閱讀的使用者,建議瀏覽 deerpark

 

X35n0642_001 觀音經玄義記會本 第1卷

CBETA 電子佛典集成 » 卍續藏 (X) » 第 35 冊 » No.0642 » 第 1 卷 ▲上一卷 ▼下一卷 前往第

 

No. 642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玄義記會本卷第一

[0027a06] 觀音玄義記卷第一

[0027a07] 宋四明沙門知禮述

[0027a08] 知禮俯伏惟念早秊慕學投迹寶雲遇授法師講說此品神根既鈍遂數諮疑先師念我學勤不辭提耳故所說義粗記在心昔同聞人今各衰朽慮乎先見不益後昆共勉不才抄錄於世但疑識暗謬有所傳圓宗哲人刊正是望時天禧五年歲在辛酉八月一日絕筆故序。

[0027a14] 觀音玄義卷上

[0027a15] 觀音玄義從略標之具存應云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玄義以其序中及以正文具明人法故且略標言玄義者能釋之義門也玄者幽微難見之稱義者深有所以也斯蓋大師以三昧力徹法性際深見今品人法之意也應知名等五義皆悉幽微七方便人智莫能見卷上者既有兩軸乃以上下而甄別之。

[0027a22] 次示能說之人。

[0027a23] 隋天台智者大師說

[0027a24] 即天台智者既是門人記錄所說故不敢正斥其法諱也天台山者即大師棲身入寂之所故以此處顯其人也若山之得名居之所自入滅相狀滅後靈異具於大本及輔行別傳等文今不備述智者者即隋帝求受菩薩大戒訖師云大王迂遵聖禁宜號總持王曰地持經云傳佛法燈即是智者師既傳燈可號智者自此凡上書疏皆云弟子總持和南智者言大師者斯乃帝王大人所師故稱也非同今時補署之號說者悅也縱樂說之辯悅妙悟之懷異乎諸師採摭經論著述疏章消解經文也故大忍法師覩智者說法對眾歎云此非文疏所載乃是觀機縱辯般若非鈍非利利鈍由緣豐富適時是其利相池深花大鈍可意得。

[0027b13] 門人灌頂記

[0027b14] 記錄乃是章安尊者解行靈異始終事迹本傳具彰。

[0027b15] 釋文為二初釋序文二初敘真應益物二初正明真應二初示二身妙用三初明體妙故二用泯亡二初法融應泯。

[0027b18] 夫法界圓融像無所像。

[0027b19] 法界圓融者色心依正以即性故趣指一法徧攝一切諸法徧攝亦復如是法法互徧皆無際畔乃以無界而為其界此之法界無不圓融即百界千如百如千界也是故得云唯色唯心唯依唯正若不爾者即非圓融觀音證此以為本體全此妙體而起應像以法界應赴法界機亦是以法界機感法界應法界無二能所自忘感應尚忘體用寧異故雖設應無應可存故云像無所像。

[0027c03] 二真如下性淨真忘。

[0027c04] 真如清淨化無所化。

[0027c05] 真如清淨者起信論云真如者所謂心性不生不滅是故一切法從本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唯是一心故名真如又云此真如體無有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亦無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既不可破立自絕言想則與河沙煩惱本不相應故曰清淨觀音證此而為本體即以此體示諸眾生令觀行知或真似見此知見者成伏斷益若其未有此知見者但能三業精進成機亦離眾苦悉得名化此皆真身益物相也問同緣曰應欻有名化此二種身皆非智德今何以化而為真身答欻有之化即化現化也今對像論化取化轉化也所以者何上言於像則應化皆像自實報下至他獄身皆盡若欲化轉凡賢入聖須示真智若非真身不能化轉言化無所化者據性平等忘於化功雖令九道皆趣涅槃而無眾生得滅度者平等真法界佛不度眾生終日化物終日無化。

[0027c22] 二雖像下明用忘故二益周故徧二初顯益周。

[0027c23] 雖像無所像無所而不像。

[0027c24] 色心諸法雖無生性因緣和合法爾而生觀音妙證同諸法性雖無形相眾機扣之無像不現此由絕於垂應之念故能徧應法界群機其猶明鑑無念而現故云無所而不像。

[0028a04] 二化無下冥益徧。

[0028a05] 化無所化無所而不化。

[0028a06] 以上雖字貫此句初雖中實性不可變化不變而變迷悟宛然觀音順理雖知不變常以真智化一切凡成不二聖此則由無化物之念故徧令他革迷成悟其猶磁石無念而吸故云無所而不化。

[0028a10] 三故無下遮照相即結二身德相二初應身相。

[0028a11] 故無在無不在化應九道之身。

[0028a12] 中道法界雙遮二邊故無所在當體雙照故無不在化應九道之身者此中云化作欻有釋并應成二顯益相足也問經云應以佛身得度即現佛身今那云九答佛界身者有通有局局在妙覺智相之身三千實相以究盡故尚非等覺心眼觀見況乎下地及凡小耶通則三教果頭之相及以圓教凡聖所見雖分麤妙皆名佛身然是隨機應現之相是其事識或是業識之所見故雖是佛身而通二乘菩薩界攝經文從通故云現十今文從局故云九道。

[0028a22] 二處有下真身德。

[0028a23] 處有不永有寂入不二之文。

[0028a24] 通以九界名之為有以其皆有業報故也應身雖乃處在其中而其真智自冥極理故云寂入不二之旨前即真身而垂應相此即應相而示真身。

[0028b03] 二是以下明兩用攝生。

[0028b04] 是以三業致請蒙脫苦涯四弘為誓使霑上樂。

[0028b05] 上明真應兩用既然今示與拔攝生之相初二句明真身拔苦次二句示應身與樂佛答前問三業顯機感乎冥應七難二求及以三毒盡諸苦際故云蒙脫苦崖佛答後問三業顯應赴其冥機三土眾生十重獲益終歸祕藏故云使霑上樂然其四誓非專與樂雖在此明實通上句以上三業即能感之因此明四誓是能應之本上下互顯彼此無虧應知三業亦通冥機現在雖無宿生須具。

[0028b13] 二故娑下兼明本迹二初示諸名二初今昔因名。

[0028b15] 故娑婆世界受無畏之名寶藏佛所稟觀音之目。

[0028b16] 今堪忍土稱無畏者此經兩出怨賊難中一人唱言諸善男子勿得恐怖汝等應當一心稱觀世音名號是菩薩能以無畏施於眾生乃至云稱其名故即得解脫又勸供養中佛自歎云是觀世音菩薩摩訶薩於怖畏急難之中能施無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號之為施無畏者寶藏等者悲華經云過去散提嵐界善持劫中時有佛出名曰寶藏有轉輪王名無量淨第一太子三月供佛及比丘僧發菩提心若有眾生受三途等一切苦惱若能念我稱我名字為我天耳天眼聞見不免苦者我終不成無上菩提寶藏佛云汝觀一切眾生欲斷眾苦故今字汝為觀世音。

[0028c04] 成下過未果號。

[0028c05] 成種覺號正法明次當補處稱為普光功德。

[0028c06] 成等者千手眼大悲經云此菩薩不可思議威神之力於過去無量劫中作佛竟號正法明如來大悲願力安樂眾生故現作菩薩又觀音三昧經云先成佛號正法明如來釋迦為彼佛作苦行弟子次當等者觀音授記經云觀世音菩薩次阿彌陀後當成正覺名普光功德山王如來補處者猶儲君之義也。

[0028c13] 二其本下結難測。

[0028c14] 其本迹若此寧可測知方便隨緣趣舉一名耳。

[0028c15] 如上經說或成如來或現為菩薩往世正法曾作釋迦之師今日觀音仍補彌陀之處亦如妙德元是能仁九代祖師孫果圓祖猶因位本迹高下安可測量然須用其高下四句以顯諸聖難思之相。

[0028c20] 二今言下敘人法標題二初敘人兼經字二初敘人二初對梵翻名。

[0028c22] 今言觀世音者西土正音名阿耶婆婁吉低輸此言觀世音。

[0028c24] 諸神呪經先稱梵名今文稍略而其華語名多互出此云觀世音餘云觀自在唯千手眼大悲經中云觀世音自在菩薩其義似足然約境智而明別應則今三字詮顯無虧若依今解彰自在。

[0029a04] 二能所下約華釋義二初別釋二初釋二初釋觀字二初中邊妙達。

[0029a06] 能所圓融有無兼暢。

[0029a07] 能所圓融中智也有無兼暢二智也只於一心雙遮雙照於照中時即達二諦故云兼暢是則十界言音即起即觀常遮常照。

[0029a10] 二照窮下修性俱明。

[0029a11] 照窮正性察其本末故稱觀也。

[0029a12] 照窮正性見性德也察其本末見修德也此約妙境顯其妙智本具三千雖即三諦對修故合但云正性修中緣了各有本末合掌低頭緣之本也福德莊嚴緣之末也一句一偈了之本也智慧莊嚴了之末也順修既爾逆修亦然造惡之時慧數諸數豈非其本受苦之時習果報果即是其末若以修性論其本末義復臻極性德三千語本方盡修起三千論末乃窮非上三智莫照斯境非此妙境莫發其智函蓋水乳聊可方之。

[0029a21] 二釋世音。

[0029a22] 世音者是所觀之境也萬像流動隔別不同類音殊唱俱蒙離苦。

[0029a24] 即十界眾生遭苦求救稱名等音也是所觀境者上之境智皆是能觀可譬槌砧此之世音可譬淳樸非前境智觀此世音焉令十界俱脫三障又復應知前之境智即是菩薩難思體用即能應也世音之境乃是眾生由苦成機即能感也此即境智及以感應三字之中悉得成就萬像等釋世類音殊唱帶世釋音俱蒙離苦致感獲益。

[0029b07] 二菩薩下結。

[0029b08] 菩薩弘慈一時普救皆令解脫故曰觀世音。

[0029b09] 可見。

[0029b09] 二此即下總示。

[0029b10] 此即境智雙舉能所合標。

[0029b11] 觀等三字境智也能所者感應也能即能應所即所應豈可重云能照所照。

[0029b13] 二敘經。

[0029b14] 經者由義文理表發織成行者之心故曰經。

[0029b15] 此品既別行於世本多題云觀世音經或云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經故今敘人名後略釋經字言由義者淨名玄義云經由聖人心口故稱為經悉檀致教經由如來心口故名經也又云前聖後聖莫不經此悉檀所說之教而得成道文理等者取經緯義法喻參明文經理緯互相表發織成行者觀智之心也。

[0029b22] 二普門下敘法兼品二初敘法二初消二字。

[0029b23] 普門者普是徧義門曰能通。

[0029b24] 二用一下示十普。

[0029c01] 用一實相開十普門無所障閡故稱普門。

[0029c02] 實相者三千皆實相相圓融而言一者不二義也萬德總稱一乘異名下文十義以示其相一無緣慈悲二無作弘誓三圓修之行四不斷之斷五圓入法門六無記神通七體內方便八施開說法九普供諸佛十普益眾生從願立行自因之果全體起用上供下益原始要終攝諸法盡十皆實相互通徧攝無所障礙。

[0029c09] 二敘品。

[0029c10] 品者類也義類相從故名為品也。

[0029c11] 雖順別行立乎經目然是法華流通一品故今敘之不忘本也中阿含云渠此翻為品取義類同者集為一章也。

[0029c14] 二大部下釋正文二初例部大。

[0029c15] 大部既有五章明義今品例為此釋五意者一釋名二出體三明宗四辯用五教相。

[0029c17] 妙玄五章解釋甚委經之一品妙義豈殊彼但正明五字通目今之所釋一品別題況復坑行故須自立五義分別雖復自立還須符彼開權顯實圓妙之文故釋名則純妙人法顯體則不二理智明宗則難思感應論用則無緣與拔判教則終極醍醐此之五章名總三別教判總別(云云)

[0029c23] 二釋名下釋今文五初釋名四初列章。

[0029c24] 釋名為二一通釋二別釋。

[0030a01] 二通者下示相。

[0030a02] 通者人法合明別者人法各辯。

[0030a03] 三何故下對根。

[0030a04] 何故爾緣有利鈍說有廣略。

[0030a05] 通既是略一往對利別解則廣一往對鈍若其二往須明二持聞持則以廣說為利義持則以略說為利鈍可意得槃特名鈍是就聞也目連稱鈍蓋約義也今之二釋對乎兩根須約義聞互論利鈍四今就下正釋二初通釋二初標列。

[0030a10] 今就通釋為四一列名二次第三解釋四料簡。

[0030a11] 二一列下正釋四初列名三初略標示。

[0030a12] 一列名者十義以為通釋。

[0030a13] 二立名意二初明理超名數。

[0030a14] 所以者何至理清淨無名無相非法非人過諸數量非一二三。

[0030a16] 大師雖用十種義門通釋題目而深體達觀音至人普門妙法本離言說心緣之相故云至理清淨等也故起信云一切言說假名無實但隨妄念不可得故。

[0030a20] 二但妙下名數顯理二初約義示。

[0030a21] 但妙理虗通無名相中假名相說故立無名之名假稱人法雖非數量亦論數量。

[0030a23] 上言至理清淨無名相等蓋約自證絕乎言思也今云妙理虗通假名相說乃據被物設教而談也言虗通者此明妙理無堅住性雖無名數而能徧應一切名數故荊溪云性本無名具足諸名故無說而說說即成教是則離言依言皆順至理聖默聖說俱有大益故起信論問曰若一切法不可說不可念者諸眾生等云何隨順而能得入答曰若知一切法雖說無有能說可說雖念亦無能念可念是名隨順若離於念名為得入今亦如是以十種義無說而說意令學者無念而念。

[0030b09] 二故大下引文證。

[0030b10] 故大論云般若是一法佛說種種名隨諸眾生類為之立異字。

[0030b12] 般若無相即是一法悉檀為物立種種名。

[0030b13] 三今處下正列名二初明中當。

[0030b14] 今處中說略用十義以釋通意也。

[0030b15] 今立十義離於太廣及以太略廣則令智退略則義不周我今處中說令義易明了。

[0030b17] 二十義下正標列。

[0030b18] 十義者一人法二慈悲三福慧四真應五藥珠六冥顯七權實八本迹九緣了十智斷。

[0030b20] 二第二下次第三初標示兩意二初正標示。

[0030b21] 第二次第者此有兩意一約觀明次第二約教明次第。

[0030b23] 約觀約教各有生起次第不亂。

[0030b24] 二約觀下明總該。

[0030c01] 約觀則總初中後心因圓果滿約教則該括漸頓小大諸經。

[0030c03] 若觀若教能總能該觀總三心人法慈悲初心也福慧中心真應至八皆在後心緣了極性示因方圓智斷究盡明果方滿教約五時無不該括華嚴頓也三時漸也復於漸中三藏唯小二酥部大若論法華出前四味以非兼但對帶故也備諸說故今略之。

[0030c09] 二約觀下解釋兩意二初觀次第十初人法二初能冠九雙。

[0030c11] 約觀以人法為初者欲明觀行必有其人人必秉法譬如人受一期果報攬陰成人雖具無量德行必先標名字故以人法居初意亦例此。

[0030c14] 慈悲等九皆以人法而為所依是故品題特標此二故以凡夫假實為譬先有攬陰所成眾生方可論其種種德行人法冠九義豈不然。

[0030c17] 二人法下當科次第二初疑。

[0030c18] 人法居九義之初可爾何意乘以人法為次耶。

[0030c19] 何意乘以人法為次者法是所乘人是能乘理合先說本性所乘方論始覺能乘今何反此。

[0030c21] 二此須下釋。

[0030c22] 此須據經經云以是因緣名觀世音即前辯人後云方便之力普門示現即却論於法人能秉法故言人法也。

[0031a01] 能乘所乘先後無在今有二意先人次法一據經文二從義便人能秉法即其義也。

[0031a03] 二慈悲二初十中次第二二法前後下去諸科例有此二。

[0031a05] 二次慈悲者良由觀音之人觀於實相普門之法達於非人非法實相之理一切眾生亦復如是故華嚴云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此理圓足無有缺減云何眾生理具情迷顛倒苦惱既觀是即起慈悲誓拔苦與樂是故明慈悲也復次若就言說為便初慈後悲亦是就菩薩本懷欲大慈與樂既不得樂次大悲拔苦故初慈後悲若從用次第者初以大悲拔苦後方以大慈與樂又就行者先脫苦後蒙樂故先悲後慈今從前義次第也。

[0031a14] 次於人法論慈悲者大士既觀本性普門之法乃達生佛無差之理而閔迷者枉受眾苦失於本樂故起誓願永期與拔觀境發心正當其次先慈次悲者文有四釋今從語便及以本懷不從用次及以行人故結示云今從前義。

[0031a19] 三福慧中。

[0031a20] 三福慧者初則人法相成此據其信次則慈悲與拔者此明其願欲滿此願必須修行修行不出福慧慧即般若福即五度互相資導以行填願事理圓足若智慧增明則大悲誓滿拔苦義成若福德深厚則大慈誓滿與樂義成故福慧居三也復次言說為便先福後慧若化他本意先欲實慧利益如其不堪方示福德又資故先福導故先慧。

[0031b03] 人法據信者願行之前人觀圓法止且成信依乎忍樂立其四弘若匪行山莫填願海行即福慧義當六度五資於慧慧導於五其猶目足不可互闕五除事障慧消理惑此二功圓則悟理得事矣是知福慧成前慈悲之心起後與拔之用先福次慧亦從語便不據本懷若論資導復何先後。

[0031b09] 四真應者。

[0031b10] 四真應者若智慧轉明則契於法性法性即實相名為法身法身既顯能從真起應真顯應起只由福慧開發故次第四也又若就方便化物先用應後用真今從前義為次第也。

[0031b14] 信願福慧皆在於因因能尅果故成真應福資於慧顯出真身慧導於福顯出應用真應次者若就漸化先示應身接其小器後令入實方示真身亦可先頓次漸則真前應後今不從設化但就真顯應起而立其次故云從前亦是語便。

[0031b19] 五藥珠者。

[0031b20] 五明藥珠二身者先明真應直語證得未涉利人今明兩身俱能益物真身破取相諭如藥應身對萬機類於珠就兩字明次第者與慈悲相似也。

[0031b23] 福慧二行顯發真應故云直語證得未涉利人今明藥珠則示兩身益物相也真身冥理見則三惑皆消即差病益也應身赴物感則眾善普會即雨寶益也言真破取相者既以三智冥理為真豈但能破見思取相應知見思取生死相塵沙取涅槃相無明取二邊相若次不次俱有其義藥珠次中與慈悲相似者藥即同悲珠可類慈彼有四義定乎先後言說本懷即先慈次悲從用就機則先拔後與今之次第似彼後二。

[0031c08] 六冥顯者。

[0031c09] 六明冥顯者前明二身道理即能顯益今辯被緣得冥益或得顯益故次二身後明也。

[0031c11] 前明二身破惑如藥對機如珠機既破惑則顯見真身故云二身即能顯益今辨二身常普被物有見知者俱名顯益不見知者稱為冥益如是說者方盡聖人益物之相二益先後不可定判亦從語便故云冥顯此既易解故不言也。

[0031c16] 七權實中。

[0031c17] 七明權實者前緣得益何意不同良由權巧無方赴機允當不失其宜二智之力故以此為次也先權後實者此就淺深為次也若依文者先以實益次以權度此隨物為次若就佛本意先只為一大事因緣先顯實益眾生未堪後用權度。

[0031c22] 前緣不同者蓋所被之機根性差別也權巧無方者即能鑑之智無定方所也或冥或顯破惡生善深淺不同廣狹有異皆由二智逗會無差故於益後須論權實二智前後雖有三義且據淺深為次八本迹中。

[0032a03] 八明本迹者雖復益物權實之巧而巧有優降必是上中下智本迹之殊權實略而且橫今欲細判高下以明次位若其本高所作權實之迹則妙是故次總略之後辯其細妙之能也非木無以垂迹故先明木非迹無以顯本應先迹也。

[0032a08] 巧有優降者謂智有高下也上中下者以妙覺為上等覺為中降此為下前權實鑑機必須雙用故云橫也今本迹約位既論高下人必從本方乃垂迹故云豎也二法前後可見。

[0032a12] 九緣了二初指前順論自他。

[0032a13] 九明了因緣因者上來行人發心修行從因尅果化他利物深淺不同從人法至真應是自行次第藥珠至本迹是化他次第此乃順論未是却討根木。

[0032a16] 如上八雙從微至著皆是順論仍未分配今挹流尋源須明性德而為諸法生起之本。

[0032a18] 二明今却討種子。

[0032a19] 今原其性德種子若觀智之人悲心誓願智慧莊嚴顯出真身皆是了因為種子若是普門之法慈心誓願福德莊嚴顯出應身者皆是緣因為種子故次第九也。

[0032a23] 則逆推真身智慧悲誓觀智之人元以性德了因為種若應身福德慈誓普門之法元以性德緣因為種自行既然以例化他本證實智冥益藥王屬乎了種迹化權智顯益珠王功歸緣種乃以順論却討為次。

[0032b04] 十次緣了論智斷者。

[0032b05] 十明智斷者前明緣了是却討因源今明智斷是順論究竟始則起自了因終則菩提大智始則起自緣因終則涅槃斷德若入涅槃眾行休息故居第十也。

[0032b08] 前既逆推盡乎因德之始今更順說至於果德之終即以始終而為其次過荼無字故十後不論矣二二約下明教次第二初牒章立門。

[0032b11] 二約諸教明次第者又為通別。

[0032b12] 二通義下依門釋義二初通者。

[0032b13] 通義可解。

[0032b14] 五時四教各可論十隨法義立不可深窮且如三藏立十雙者人法則攬陰成人諦緣度法慈悲則聲聞法緣菩薩生緣福慧則聲聞三學菩薩六度真應則五分法身作意通應藥珠則治四住病雨三乘寶冥顯則眾生獲益有見聞不見聞權實則稱真之實隨情之權本迹則自證之本示現為迹緣了則一句了因微善緣種智斷則聲聞四果菩薩頓成三藏尚備通別可知。

[0032b22] 二別今下別二初五味二初釋五初乳二初明具前六義。

[0032b24] 別今當說如華嚴頓教教名大方廣佛華嚴依題初明人法此人秉法必具慈悲菩薩修因居然福慧既入地位必證真應既能利物則辯藥珠物得其益有冥有顯。

[0032c04] 乳即部頓故指華嚴六字別題具法人喻大方廣法也佛是舍那果人也華嚴喻諸地因華嚴果德也只就一題含六義以慈悲乃至真應不出自行因果藥珠冥顯只是化他能所即就中道別論六義也。

[0032c09] 二而未下明闕後四義二初明通別二初明無別。

[0032c10] 而未得別論權實本迹緣了智斷者。

[0032c11] 二通義下許有通。

[0032c12] 通義則有別意則無。

[0032c13] 若以別圓對權實體用論本迹微因之緣了大覺之智斷亦有理存焉。

[0032c15] 二何故下明闕具二初約化始明闕。

[0032c16] 何故爾佛一期化物明於頓漸頓教雖說漸教未彰故不明四意也。

[0032c18] 權實等四說出世意示久遠成却討三因終歸祕藏初成設教別接大機既匪終窮故闕斯意。

[0032c20] 二所以下對具明闕二初對法華。

[0032c21] 所以不明者彼經明小隔於大如聾如瘂覆於此權未顯其實故云久默斯要不務速說故言無權實也言無本迹者彼經未發王宮生身之迹寂滅道場法身之迹未彈指謦欬發久遠所得生法二身之本故言無本迹。

[0033a02] 言小隔於大者傳經三十七云時舍利弗祗園林出不見如來自在莊嚴變化及生意念亦不樂說不能讚歎以聲聞人出三界故此即如聾如瘂之文也以未說為實施權開權顯實故也言無本迹者華嚴初云於菩提道場始成正覺今法華云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謂今釋迦牟尼佛出釋氏宮去伽耶城不遠坐於道場得三菩提然我實成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劫斯是華嚴被廢之文也言彈指謦欬者如神力品釋迦牟尼與分身諸佛出廣長舌相上至梵世一切毛孔放無量光皆悉徧照十方世界滿百千歲然後還攝舌相一時謦欬俱共彈指是二音聲徧至十方諸佛世界地皆六種震動乃至佛告地涌諸菩薩汝等於如來滅後應一心受持讀誦解說書寫如說修行等此乃本門為囑累地涌菩薩通經現斯神力也疏云謦欬者通暢之相彈指者隨喜也蓋表如來遠本之意獲通暢隨喜菩薩聞於遠本增道損生也。

[0033a20] 二言無下對涅槃。

[0033a21] 言無緣了智斷者不明小乘根性及有心之者本自有當住之因當剋智斷菩提本果故言無也。

[0033a23] 言不明小乘根性等者不如涅槃明二乘之人及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悉當作佛故闕後二雙。

[0033b01] 二次約下酪二初大師明闕具二初正明闕具。

[0033b02] 次約三藏教但明人法慈悲福慧三義無真應等七種。

[0033b04] 二何故下明闕具所以。

[0033b05] 何故爾二乘教中但明身滅智那得從真起應既無真應將何益物。

[0033b07] 言二乘教者以三藏菩薩果同二乘如大論中通指阿含為聲聞經耳此教不談妙有之真故身智滅不能起應既無真應豈有藥珠等邪。

[0033b10] 二私難下章安私料簡二初正料簡二初難者。

[0033b11] 私難通論備十別語但三此三若約真諦則隨通義乃具十意何止但三若言是別別應約中道既得有中道人法三種何意無七。

[0033b14] 恐人不了大師立今通別之義故設茲難作說示之由乃約真中設通別難由此二是通別理故。

[0033b16] 二私答下釋者。

[0033b17] 私答通論十意此約三乘別語三科的據菩薩三藏菩薩得有慈悲福慧伏惑之義既伏而不斷故無真應七法。

[0033b20] 不以真諦通對中道別蓋約三乘通對菩薩別若三藏三乘從因至果可就真諦通論十義今釋觀音須在因位此教菩薩因中唯有求佛人法四誓慈悲六度福慧伏惑未斷故不得論真應等七豈唯無於中道之七亦乃未有真諦之七。

[0033c01] 二師云下指師意。

[0033c02] 師云齊教止三。

[0033c03] 只齊三藏別論菩薩前之三義異於二乘不就中道別論三義。

[0033c05] 三生酥。

[0033c06] 若約方等教對小明大得有中道大乘人法至冥顯兩益等六意然猶帶方便調熟眾生故不得說權實等四意。

[0033c09] 部雖四教今對偏小明圓中道人法等六未開權迹及却討等故無別四。

[0033c11] 四熟酥。

[0033c12] 若明般若教雖未會小乘之人會小法皆是摩訶衍但明人法等六意亦帶方便未明權實等也。

[0033c14] 雖會小法未開小人同前二部但明六意。

[0033c15] 五若約下醍醐二初法華二初明部彰八意。

[0033c16] 若約法華教則會小乘之人汝實我子我實汝父汝等所行是菩薩道開權顯實發本顯迹了義決定不相疑難故知法華得明中道人法至本迹八意前諸教所不明法華方說故云未曾向人說如此事今所說者即是今當為汝說最實事也。

[0033c21] 六雖同前不無小異前是隔偏之圓此乃開麤之妙故人理教行咸會一乘權實本迹唯彰此典若約自他及以偏圓論權實者前部非無今所論者為實施權開權顯實會權歸實廢權立實此之權實餘部永無若理事理教教行體用四重本迹不獨今經諸部容有若塵點劫前最初成佛而為實本中間今日示現成佛皆為權迹是名權實本迹本門開竟此身即本迹門說及諸部談皆名為迹是名今本迹此之二重諸經絕議故云諸教不明法華方說。

[0034a07] 二三世下明化滿一期。

[0034a08] 三世諸佛調熟眾生大事因緣究意圓滿備在法華故二萬燈明但說法華息化入滅迦葉如來亦復如是。

[0034a11] 方便品中五佛章內皆先施方便後顯種智方便即四時三教種智是法華一乘是知諸佛化終此典燈明迦葉出於淨土故至法華即入滅度今佛釋迦現於穢土故說涅槃以為贖命。

[0034a15] 二若約下涅槃二初明攝機罄盡。

[0034a16] 若約涅槃即有二種所謂利鈍如身子之流皆於法華悟入八義具足不待涅槃若鈍根弟子於法華未悟者最為此人却討源由廣說緣了明三佛性。

[0034a19] 漸化來法華入者望前鈍復有未入待至涅槃法華猶利然法華破大陣涅槃收殘黨法華為刈穫涅槃是捃拾大化之功在乎靈鷲餘機未盡故至雙林極鈍既昧法華八義須為此人委明佛性一代之機終窮於此。

[0034a24] 二若論下明示法無遺。

[0034b01] 若論性德了因種子修得即成般若究竟即成智德菩提性德緣因種子修得成解脫斷德涅槃若性德非緣非了即是正因若修得成就則是不縱不橫三點法身故知涅槃所明却說八法之始終成智斷十義具足。

[0034b06] 涅槃既攝鈍機故始窮本性終顯極果十義整足故以性三起於修三既修性各三則因果不二雙非緣了即是中道正因之體而此正體必具雙照之德故至修成三點法身也例知緣了亦各具三修德須云三點般若三點解脫等也當知今文為順經題人法二義故立十門始終皆二二即不二中在其中數有虧盈法無增減故止觀云首楞嚴偏舉一法具一切法亦不減少名祕密藏乃至涅槃三法具足法亦不多亦名祕密藏蓋諸經赴緣不同故也。

[0034b16] 二此歷下結中。

[0034b17] 此歷五味論十法次第。

[0034b18] 云此歷五味論十法次第者問前約觀明十法自行化他原始要終實成次第生起不亂今歷五味但明諸部具法多少何名次第生起耶答前約觀中正論修證次第今約教中乃論用與次第明其十法隨於部味次第被機前之四味但三但六後至醍醐具八具十豈非用與次第邪應知前明諸教觀法次第今明觀法隨教次第雖乃約修約用不同而皆得名十法次第也。

[0034c02] 二約四下四教者。

[0034c03] 約四教則可解。

[0034c04] 通論則隨真隨中各有十雙若別論者三藏別就菩薩唯有人法慈悲福慧三雙以未斷惑故無真應等義具如前說例此通教亦就菩薩而可別論真諦六雙以第七地去誓扶餘習神通託生雙流化物得有真應藥珠冥顯之義二乘無此故名為別若其別教行雖次第而可就中明乎六義凡三聖三其相可見法華前圓亦只有六涅槃四數皆知十雙然約重絕不無進不前歷五味含教義故云可解。

[0034c13] 三故知下結歎兩意二初結歎。

[0034c14] 故知十法收束觀教結撮始終商略大意何觀而不攝何教而不收意氣宏遠義味深前後有次第麤細不相違以釋生起意也。

[0034c17] 觀論此十則因有願行果有力能教論此十則論法有始終被機盡利鈍故稟教修觀者何莫由斯道也商略猶較量也以此十義較量一代教觀攝無不盡該修德之極故云意氣宏遠徹性德之本故云義味深邃又橫收四教故云宏遠豎攝五味故云深邃人法至真應自行之前後藥珠至本迹化他之前後緣了與智斷修性之前後三義為麤六義為細乃至八義猶麤十義最細此就略廣以辯麤細若以麤妙釋麤細者諸味純雜可以意得二問法下料簡。

[0035a03] 問法華前教同有六意云何為異答華嚴六意於利人成醍醐於鈍人成乳三藏中三意於利人密去於鈍人成酪方等六意於利人成醍醐於鈍人成生酥般若六意約利人成醍於鈍人成熟酥若法華八意於鈍人成醍醐。

[0035a08] 問意者法華之前別論華嚴方等般若同有六義有異意否雖問三味六意同異答中委出酪味中三及醍醐八以五味中根有利鈍利人部部得入醍醐鈍者隨味次第轉改故華嚴六義高山王機即入地住窮子迷悶見思全在三藏但小故無顯露得大益者若八萬諸天獲無生忍故云密去二乘之人方破見思故但成酪方等中六有褒有貶利者聞褒即得圓益小人被貶冥入通門般若中六意在淘汰利聞圓空得不共益聲聞轉教密破塵沙法華八意調機熟開彼權門即示實理復廢近迹令見本身鈍人皆得一乘利者復增聖道涅槃同味故略不言但為捃拾具說十雙於極鈍根亦獲常益故知四味雖談圓頓機悟淺深至第五時益無差降不稟山門焉知一化機教之相。

[0035a22] 第三解釋三初略標。

[0035a23] 第三解釋者。

[0035a24] 二人即下廣釋十初人法三初立。

[0035b01] 人即假名所成之人也法即五陰能成之法。

[0035b02] 所言人者陰中主宰也略論四名所謂我人眾生壽者具論十六即於四上加其十二謂命者生者養育者眾數作者使作者起者使起者受者使受者知者見者言假名者自無實體但藉五陰和合而成如攬五指假名為拳是則拳由指得指非拳成拳如於人指如於法能成是實所成是假此之假實就大小教辯常無常小明人法終歸無常大說假實究竟常住如藏通教始從凡地至有餘涅槃皆有假實若入無餘身智既亡假人安寄若別圓教三惑二死盡淨之時人之與法常住自在假人是尊極眾生實法名常住五陰以要言之若云惑盡人法永無斯是小乘亦稱權教若言惑盡人法不滅斯是大乘亦稱實教凡言別圓初後知常蓋知人法不可斷藏通反是故曰不知又復應知假人之號多從依正實法而立如世人稱謂或從形貌或從德業即正報實法立名也或從住處或從統攝即依報實法立名也今觀世音為假名者觀是觀智世音是境此是自他正報豈非實法但以名為觀世音菩薩故判屬人普門既是此人所乘故判屬法若云普門法王子觀世音者即須却判普門屬人觀音屬法蓋由今品以觀智目人是故釋義皆用智慧而對人也須知觀智體是實法既以觀智目人則九雙中悲慧真藥冥實本了智皆是實法目其假人於今知釋下諸文則皆可見。

[0035c03] 二此之下釋二初總示二初示通凡聖。

[0035c04] 此之人法通於凡聖。

[0035c05] 雖漏無漏偏圓因果優劣不同而其假實終無暫闕。

[0035c07] 二若色下各明假實二初凡。

[0035c08] 若色受想行識是凡鄙法攬此法能成生死之人。

[0035c09] 庸常曰凡弊惡曰鄙即六道五陰唯成分段生死人也。

[0035c11] 二戒定下聖二初示相。

[0035c12] 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是出世法攬此成出世聖人。

[0035c13] 既革凡成聖即轉五陰而為五分三乘四教雖權實異皆能轉陰而為法身隨位攬法成其假人。

[0035c15] 二故大下引證。

[0035c16] 故大論云眾生無上者佛是法無上者涅槃是。

[0035c17] 妙覺極位人法二執究竟盡處假名一千皆成四德名無上眾生依陰二千一一四德名無上實法故偏小及圓因位無非本性無上人法但二執未盡而其修得不名無上耳。

[0035c21] 二雖通下委釋二初凡。

[0035c22] 雖通凡聖不無差別上中下惡即成三途之人法上中下善即成三善道之人法故有六趣階差若更細論百千萬品。

[0036a01] 善惡為因人法是果各論三品此約總示其中別業交互感果非算數可及。

[0036a03] 二聖人下聖性德人法何甞改變但以隨機教門示觀致有小大共不共異故於聖中分別其相此二初小三初就有門釋。

[0036a06] 聖人人法亦復不同若三藏有門觀眾生我人如龜毛兔角畢竟不可得但有五陰之法此即人空法不空觀此法無常生滅不住發生煖頂等位即是攬方便之法成似道賢人若發真成聖生方便有餘土攬法性色識等成彼土行人。

[0036a11] 即毗曇中人法觀也言人空法不空者非全不破實法蓋此門觀行破假人時未破五陰且云不空以此二空前後觀故而前後相兩途不同若觀假人如兔角等惑落見諦即於修道觀陰無常破彼思惑若其人執雖被窮逐見惑不破而更度入實法之中於陰生見即須觀陰無常無我破此見惑故法空觀能破二惑乃於節節各有人法若見惑未伏即有漏人法其能伏者即方便人法發真斷結及生有餘皆無漏人法然小教中不說生處今約跨節故生界外如大論云出三界外有淨國土聲聞緣覺出生其中以大乘說身智不滅無漏業牽生彼五陰。

[0036a23] 二若空下就空門釋。

[0036a24] 若空門明有實法之體攬此實法得有假名之人觀三假浮虗會入空平煖頂即攬方便法成似道賢人若發真成無學生方便土攬法性五陰成彼土行人。

[0036b03] 即成實中二空觀也攬陰成人不同有門陰中求我三假浮虗且異實法生滅人既攬陰而有觀乃即法觀人從始至終假實雙破言三假者謂因成相續相待名不殊大義歸小乘大觀三假生即不生亦復無滅令觀三假因緣和合體性不堅大若空華此如雲靄由此觀故會入真空平等之道。

[0036b09] 三餘兩下例二門釋。

[0036b10] 餘兩門人法例此可知。

[0036b11] 亦有亦空門即昆勒論之所申也非有非空門未見論來有人言犢子阿毗曇申此門意未可定用然假人不有四門是同唯論實法四相有異若毗曇明析色存於鄰虗成實析色破於鄰虗昆勒說色亦有亦無第四門意例應雙遣然此四門詮法雖殊諦理是一若不得意四門成諍故大論云若不得般若方便入阿毗曇即墮有中入空門即墮無中又大師云數存鄰虗論破鄰虗此與邪無相濫等若得意者色若麤若細總而觀之無常無我破於見愛得入空平雙亦雙非語似中道理只在空但能從容會入空理節節人法例前可知。

[0036b22] 二摩訶下衍三初明體空通三教。

[0036b23] 摩訶衍中明人法者亦不言人空法不空亦不言體有假用但觀假名陰入等性本自空故大品云色性如我性我性如色性始從初心終于後心常觀人法俱空故大論云菩薩常觀涅槃行道。

[0036c03] 不言人法空不空者異彼毗曇觀人空時未破實法不言體有假用者異彼成實攬實法體成假人用但觀人法本自不生今亦無滅色是五陰之首我是十六之初故各舉一以例其餘人法即空故曰如也觀此二空始因終果若人若法不生不滅名為涅槃常修此觀以行正道應知大品談空義含深淺何者若鈍根者謂但空有即入偏空證其通理若利根人一聞於空知空二邊名見中空屬後二教又此中空復分二種離邊而解此當別理即邊而解乃屬圓理如來巧智善談於空能被三根斷證不等又復應知彼經空義雖通三教今之人法非前二種唯用最後即邊之空淨其二執成圓假實若不爾者非今人法。

[0036c16] 二以觀下明緣了通別圓者前明二空未明緣了意雖在圓通人有分今約二空明二佛性故在圓別不涉通門今文既以觀人法空明二因種一言於空須分二種若畢竟空觀於人法顯圓二因若次第空觀於人法即別二因文以無上人法為緣了種亦須善別百界假實為佛涅槃斯為圓觀若唯佛界故屬別也文意在圓別人有分釋此為二初了因中。

[0036c24] 以觀人空即是了因種子者論云眾生無上者佛是佛者即覺覺是智慧始覺人空終覺法空故知觀人空是了因種也。

[0037a03] 以觀人空即了因種者大乘空觀蕩情顯德今經既以智慧目人故人執空則智人顯況觀本空乃顯本智本智即是性德了因故引論文果佛為證則因果不二修性一如故知今文正明圓觀言始覺人空終覺法空者人是覺智不獨自空人執復能空於法執雖云始終非次第觀此由大乘觀性相二空破生法二執顯真俗二諦觀雖不次說有始終故也如大本疏云真諦即法空俗諦即生空俗假真實輔行云若有性執世而非諦破性執乃名世諦故云世諦破性性執破但有名字名之為假假即是相為空相故觀於法性觀理證真名真諦破相空非前後二諦同時為辯性相前後說耳思之思之不見此意徒謂即空(上皆輔行)此明覺智一念之中空人法執有始終義勿迷此語定判屬別說時非行時斯之謂也。

[0037a18] 二緣因中。

[0037a19] 觀法空是緣因種者大論云法無上者涅槃是以生死陰斷涅槃陰興大經云因滅是色獲得常色乃至識亦如是大品云菩薩行般若時得無等等色無等等受想行識當知涅槃是無上法也攬此法成無上之眾生號之為佛故知觀法空是緣因種也。

[0037a24] 觀法空即緣因種者由覺智故法執既亡五陰清淨乃以淨陰而為緣因況了本空乃陰本淨本淨之陰名性緣種故引大論大經極果法空及大品真因法空以顯緣因相當知真因極果既十界圓融則百界五陰皆無上之法攬此等法稱之為佛若以三千言之則眾生一千皆佛之假名陰土二千皆佛之實法故荊溪云三千果成咸稱常樂又云一佛成道法界無非此佛之依正修德既爾性德本然問文中緣了竝云種者其義何耶答夫言種者凡有二義一敵對論種如三道是三德種二類例論種如緣了是智斷種性德法身為修德法身種此二皆取能生之義也若以二空為種即類例義若以二執為種即敵對義今文既云觀人法空即緣了種是類非對若就覺智觀於二空為二因種則取修二類於果二若就性德本自二空為二因種則取理淨類於淨故圓論性種有對有類別無對種學者審思圓教反是學者思之。

[0037b17] 三以觀下明即離唯圓頓二初約六法示三因二初引經標即離。

[0037b19] 以觀人法空即識三種佛性故大經云眾生佛性不即六法不離六法。

[0037b21] 眾生佛性者性德三因也六法者五陰神我也斯蓋本覺常寂常照常非寂照寂是緣因照是了因雙非是正因此三於六不即不離乃不思議不生不滅之六法也立門既妙故別初心不能造趣。

[0037c01] 二不即下據理明即離。

[0037c02] 不即者此明正因佛性非陰非我非陰故非法非我故非人非人故非了非陰故非緣故言不即六法也不離六法者不離眾生空而有了因不離陰空而有緣因故言不離六法也。

[0037c06] 正因不即者正非寂照故不即一切迷時不即我陰人法解時不即修中緣了良以始終無變改故也緣了不離者性德二因既當而寂而照寂是百界實法照是百界假人此之假實能迷能解迷故舉體而為一界假實即非局而局是故二因不離六法若即迷成解轉成修中緣了破於二執顯本寂照百界假實名為二空即非徧而徧故云不離眾生空而有了因不離陰空而有緣因結云不離六法者不動我陰而成二空故也只一覺性具三種德名為三因即三而一即一而三非一非異不縱不橫欲彰祕藏絕乎思說故對六法言非即離人見文中正因不即緣了不離不達妙旨分對而應知一王一數一根一境隨迷隨解從因至果但趣舉一皆名佛性不可謂是不可謂非故云不即六法不離六法亦名一念即空假中中故不即空假故不離義非異途故此觀唯屬圓教。

[0037c22] 二佛從下約三性明分證。

[0037c23] 佛從初發心觀人法空修三佛性歷六即位成六即人法今觀世音未是究竟之人法即是分證之人法。

[0038a01] 言佛從者欲對觀音明分滿故佛於三性六即究滿良由初心能以三觀觀於六法應知三性即是性中三德三觀初發心時須於性三起於修三六位雖殊三性無別是則六即皆是無上人法故下結云二番問答是分釋無上人法也。

[0038a06] 三前一下結文有二初結指經文。

[0038a07] 前一番問答是分釋無上之人稱觀世音後一番問答分釋攬無上之法故稱普門。

[0038a09] 二當知下結歸題目。

[0038a10] 當知人法因緣故故名觀世音普門也。

[0038a11] 可見。

[0038a12] 二慈悲三初標示。

[0038a13] 二釋慈悲者悲名愍傷慈名愛念愍故拔苦念故與樂。

[0038a15] 二菩薩下解釋二初約四誓論功二初明須誓三初須誓意。

[0038a17] 菩薩若但起慈悲心不牢固故須發弘誓加持使堅。

[0038a18] 所言慈悲弘誓者簡於凡小無誓慈悲顯今菩薩有誓慈悲。

[0038a20] 二譬如下舉喻顯。

[0038a21] 譬如工匠造物節廨雖復相應若無膠漆則有零落。

[0038a22] 慈悲攝生如節廨合無誓膠漆拔與不長。

[0038a23] 三誓願下牒喻結。

[0038a24] 誓願如膠亦復如是。

[0038b01] 二悲心下示運心二初二誓明悲。

[0038b02] 悲心愍傷拔於世間苦集因果興兩誓願所謂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量誓願斷此兩誓願從大悲心起。

[0038b05] 今既通示世間之言兼兩三界後出世間亦當例此。

[0038b07] 二以慈下二誓明慈。

[0038b08] 以慈愛故欲與道滅出世因果之樂興兩誓願所謂法門無邊誓願知無上佛道誓願成此兩誓願從大慈心起。

[0038b11] 前拔苦中果重因輕故先拔重今與樂中因顯果密故先與顯斯是菩薩利物之心則與聲聞知苦斷集慕果修因不同故也若瓔珞中明四誓云未度苦諦令度苦諦未解集諦令解集諦未安道諦令安道諦未得滅諦令得滅諦彼經所立四皆利他今文所列三通自行應知語有自他意必雙具。

[0038b17] 二但前下約四教辯相以其立誓須依四諦若不依諦名為狂願何者四既稱諦則能審實迷解之相苦樂之際依此起誓方有拔苦與樂之理儻於法不諦徒興與拔之心終成狂簡之願此有二初例前科。

[0038b22] 但前明人法凡聖不同今辯慈悲大小亦異。

[0038b23] 二若三下明四教依諦立誓須知權實各有事理故以四教明乎諦相生滅無生無量無作皆明菩薩依之起誓初三藏。

[0038c02] 若三藏行人觀分段生老病死八苦即起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若觀分段顛倒結業而起誓願煩惱無量誓願斷欲令眾生觀此因果無常生滅念念流動修於道品即起誓願法門無量誓願知若觀真諦無為之理即起誓願無上佛道誓願成如此慈悲緣有作四諦所起也。

[0038c08] 此教為於迷真重人說世出世二因二果不即真理故互生滅菩薩觀此興有作誓有生可度有惑可斷有法可知有佛可成四皆有作諦使然也問三藏所談滅非真諦今文依滅起第四誓那云真諦無為理耶答滅諦之體是二涅槃雖非真諦能冥於理故云因滅會真道是滅因苦集違理佛既契真故成佛誓觀真而發。

[0038c15] 二復次下通教。

[0038c16] 復次通教觀老死八苦如幻如化眾生顛倒謂為真實即起誓願觀貪恚癡等如幻如化眾生顛倒為之受惱即起誓願觀即色是空即識是空即貪癡等是空非色滅空色性自空空亦不可得而眾生不能即色是空即起誓願又觀涅槃若有一法過涅槃者我亦說如幻化而眾生謂有佛道可求即起誓願是約無生四諦起慈悲誓願也。

[0038c23] 所拔所與二因二果大同前教但以此教所被之機迷真輕故事皆即理四竝如幻不生不滅所謂苦無逼迫相集無和合相道不二相滅無滅相觀此四諦而起四誓諦既如空誓亦如幻言若有一法過涅槃等者大論第五十先引經云諸天子心念應何等人聽須菩提所說須菩提知諸天子心念語言如幻人聽法無聽無聞無知無證乃至云佛亦如幻化涅槃法亦如幻化論釋云一切眾生中佛第一一切法中涅槃第一聞是二事如幻驚疑謂須菩提錯說為聽者悞是故更問須菩提須菩提言以二法皆從妄法生故法屬因緣無有定實須菩提作是念假令有法過勝涅槃能令如幻何況涅槃。

[0039a12] 三別教。

[0039a13] 別教觀假名之法森羅萬象應須分別導利眾生那得沈空取證觀此苦果非止一種即起誓願無量之苦由無量集集既無量治亦無量滅亦無量如此誓願緣界內外苦集因果無量四諦而起誓願也。

[0039a17] 此教為迷中重者雖談無作果不通因故初發心但依無量所詮森羅萬像之法皆為迷於如來藏性而起然此藏性雖不具九而能隨緣變造諸法性隨染緣則起世間無量苦集性隨淨緣則起出世無量道滅故玅玄明別教如來藏者名為妙有為一切法而作依持從是妙有出生諸法等但由苦集定能為障故須別緣道滅對而翻之先以生滅四諦伏於通惑次以無生四諦斷於見愛中以無量四諦破於塵沙後以無作四諦斷於無明此四四諦在于別教皆名無量故云緣界內外苦集因果無量四諦而起願也所以然者蓋知一切迷解之本皆是佛性性無量故諦稱無量前教不爾故不受名圓教雖有無量之義三皆即實故云無作。

[0039b07] 四圓教二初示四誓二初明誓相。

[0039b08] 圓攝觀法界圓融本非違非順非明非闇無明闇故則違違之則有苦集因果智慧明故則順順之則有道滅因果緣此違順因果而起慈悲。

[0039b11] 法界者即十法界也圓融者總論百界別語三千既生佛依正互具互徧故曰圓融非違等者以性奪修千法皆性何修不泯破戒比丘不入地獄清淨行者不入涅槃豈唯地獄涅槃即性抑亦破戒淨行非修非違非順泯苦滅也非闇非明泯集道也無明闇故則違等者上示全修即性是故俱非今論全性起修是故俱立荊溪云性無所移修常宛爾既觀不違而違故起悲願拔其二苦既觀非順而順故起慈願與其二樂由知法界圓融故非違順亦由法界圓融故有違順有違順故起誓非違順故無緣。

[0039b22] 二譬如下明無緣二初喻。

[0039b23] 譬如磁石不作心想任運吸鐵。

[0039b24] 不得前意此喻莫銷。

[0039c01] 二今此下法。

[0039c02] 令此慈悲不作眾生及以法想任運拔苦與樂故名無緣慈悲也。

[0039c04] 正以三慈分緣無緣若依生法則緣有空心若即中方絕緣念以絕念故乃能周徧法界任運與拔大經十四梵行品初云慈有三種一緣眾生二緣於法三者無緣眾生緣者緣一切眾生如父母親想法緣者見一切法皆從緣生無緣者不住法相及眾生相大論二十亦云慈有三種眾生緣者謂緣十方無量怨親中人法緣者謂緣無漏羅漢支佛諸佛聖人破吾我相但觀四緣空五眾法無緣者不住有無唯諸佛有此與涅槃文意大同又大論第五明悲亦有眾生等三故知將三慈悲以對三諦義甚顯了今從勝說但云無緣若得無緣必具生法。

[0039c16] 二菩薩下明六即。

[0039c17] 菩薩從初發心修無緣慈悲歷六即位今此觀音是分證慈悲。

[0039c19] 皆由理具方有事用今全理慈起修德五而觀世音未臻究竟猶處分真欲令眾生知理慈悲修成五即故興兩問以生二答槌砧相扣器諸淳樸。

[0039c22] 三若前下結歸二初結指經文。

[0039c23] 若前一番問答明無緣大悲拔苦一心稱名即得解脫後一番問答從無緣大慈普門與樂皆令得度。

[0040a01] 二故知下結歸題目。

[0040a02] 故知以大慈大悲因緣故名觀世音普門也。

[0040a03] 可解。

[0040a04] 觀音玄義記卷第一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玄義記會本卷第一


【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35 冊 No. 0642 觀音經玄義記會本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tripitaka | about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