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公告:漢文大藏經網站已停止更新,請前往下列大藏經網站查閱經文

一般電腦和需要較多功能的使用者,建議瀏覽 cbetaonline

手機、平板與專注閱讀的使用者,建議瀏覽 deerpark

 

T34n1723_002 妙法蓮華經玄贊 第2卷

CBETA 電子佛典集成 » 大正藏 (T) » 第 34 冊 » No.1723 » 第 2 卷 ▲上一卷 ▼下一卷 前往第

 

妙法蓮華經玄贊卷第二(本)

[0671c20] 經「菩薩摩訶薩八萬人」。

[0671c20] 贊曰:第五聖德難思眾。文有三:一標類舉數,二歎德,三列名。此初也。梵云菩提薩埵摩訶薩埵,略云菩薩摩訶薩。菩薩修行略有二門:一自利,大智為首;二利他,大悲為先。菩提,覺義,智所求果;薩埵,有情義,悲所度生。依弘誓語故名菩薩。以二為境名為菩薩,有財釋也。又覺是所求果,有情是自身,求三菩提之有情者,故名菩薩。或菩提是所求果,薩埵者勇猛義,不憚處、時求大菩提,有志有能,故名菩薩。二皆依主。又菩提即般若,薩埵謂方便,如是二法能利能樂一切有情,故名菩薩,亦菩提亦薩埵。或及初解皆持業釋。摩訶,大也。薩埵,如前。今此菩薩位居八地已上,為簡前小及二乘位,故言摩訶薩。無著《般若論》云:「諸菩薩有七種大故,此大眾生名摩訶薩埵,如菩薩地說。」下大乘章中別當具列。

[0672a09] 經「皆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轉」。

[0672a09] 曰:自下第二歎德,有十三句,論以二門釋:一上支下支門,二攝取事門。支者分義,上支分謂總相,下支分謂別相,故論云:「應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轉者,是總相;餘是別相。」此總相也。無上正覺,體即佛果所有五法,謂淨法界,及四智心品。無著《金剛般若論》說「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顯示菩提、及菩提道」。阿耨多羅此顯菩提自相,解脫相故。三藐三菩提顯示菩提者人平等相,以菩提法故得知是佛。《大智度論》說「智、及智處俱說名般若,菩薩地說菩提、菩提斷皆名菩提」。故阿云無,耨多羅云上,三云正,藐云等。又三云正,菩提云覺,即是無上正等正覺。此有四覺:一無上覺,是總也,即顯菩提、清淨法界。二正覺,簡外道邪覺故。三等覺,簡二乘但了生空偏覺故。四又正覺,簡菩薩,菩薩因覺未滿、果位非正覺故。此顯菩提道即四智品,下一覺字貫通上四,由具下三一切莫過,超遍等喻,真理所覺名無上覺。然諸經論多說真理名無上菩提體,以根本故。今此雙取佛果理、智俱名無上菩提,於此二果俱不退轉。云何不退轉?由具下十因不退轉,故於佛果能不退轉,決定當證念念進修名不退轉。退者失也。轉者動也。八地以上任運進修於大菩提,修習不退無煩惱故,亦復不為一切有相功用所動,名不退轉。由此八地名不動地,相用煩惱不能動故。

[0672b08] 不退有四:一信不退,十信第六名不退心,自後不退生邪見故。二位不退,十住第七名不退位,自後不退入二乘故。三證不退,初地以上即名不退,所證得法不退失故。四行不退,八地已上名不退地,為、無為法皆能修故。今此菩薩皆八地已上故,言於無上正等覺不退轉,定當證故,故不退者非即不轉。

[0672b15] 又不退有二:一已得不退,初地即得;二未得不退,八地方得。無上正覺是未得法故,八地以上能不退轉,情祈正覺心進不動,法駛流中任運轉故,名不退轉,此不退者即是不轉。

[0672b20] 經「皆得陀羅尼(至)轉不退轉法輪」。

[0672b20] 贊曰:下別支分,有十二句,以十種示現分二:初九自利,後一利他。初九又二:初八有為德,後一無為德。初中又二:初五福慧,後三悲智。初五又二:初三內行,後二善緣。初中有三:初一熏修自利,次一利他,後一利法。善緣二中,初一遇緣修行,後一讚美除疑。三悲智中,初一慈悲,後二智慧,此中有三,一住聞法不退轉,謂皆得陀羅尼,陀羅尼者此云總持,總持有二,一攝、二散。攝者持也。此即聞持,聞於文義任持不忘,即所聞之能持名之為攝。聞即總持,體念、慧也。《十地經》云:「八地以上菩薩於一切法能堪、能思、能持。」彼論解云:「堪謂聞慧,思謂思慧,持謂修慧,於一修慧分三用故。」散者施也。此有四種:一法,二義,三能得菩薩忍,四明呪;施與眾生故。此中二種,初是能持,即聞持是;後是所持,餘四種是。復分為二:一自利,聞持等也;二他利,法義等四。因、果別故。

[0672c09] 二樂說不退轉,謂樂說辨才。辨才即是四辨、七辨而樂說故。四辨者即四無礙解:一法無礙解,二義無礙解,此二如次即是解教、理無滯智。三詞無礙,解即解諸方言音無滯智,四辨說無礙解,即說法等七辨無滯智。七辨者:一捷辨,須言即言,無謇吃故。二迅辨,懸河湕泠,不遲訥故。三應辨,應時應機,不增減故。四無疎謬辨,凡說契經不邪錯故。五無斷盡辨,相續連環終無竭故。六凡所演說豐義味辨,一一句言多事理故。七一切世間最上妙辨,具甚深如雷清徹遠聞等五種聲故。四無礙解至〈方便品〉釋,多以後得智及正體智為體外緣起故。

[0672c22] 三說不退轉,謂轉不退轉法輪。法輪是所說,常說此不退轉法故,謂轉如前四位二種不退轉法,名轉不退轉法輪。又《彌勒所問經》云:「說自分功德名轉不退法輪,說外分功德名轉不轉法輪。」又說智名不退,說福名不轉。又說般若名不退,說方便名不轉。又說有為事名不退,說無為理名不轉。此法如輪故名法輪。輪有三義:一圓滿義,八正道等,轂、輞、輻等皆圓滿故。二不定義,佛從見道轉生修道,從修道後生無學道,自得此已復為他說,安置聖道於他身中,如是展轉他得聖已,復為他說,喻輪不定故名為輪。三摧壞義,蟷蜋拒轍輪能摧之,聖道在心能摧煩惱,能摧未伏能鎮已伏,如王輪寶故喻如輪。法輪有五:一輪自性,擇法覺支、正見等是。二法輪因,能生聖道教、聞、思等。三輪眷屬,聖道助伴五蘊諸法。四法輪境,聖道所緣四諦等理。五法輪果,因道所證菩提、涅槃。轉者說也。法既名輪說亦稱轉,今隨所應說八地後行不退位此五法輪,故名為轉。又此五體即是四法。教、理、行、果皆名法輪。轉者動也顯也、運也起也。動宣言教顯揚妙理,運聖道於聲前、起真智於言後,圓摧障惱名轉法輪。下〈方便品〉當具顯示。

[0673a19] 經「供養無量(至)之所稱歎」。

[0673a19] 贊曰:此有三句,初之二句合為第四依止善知識不退轉,供養無量千諸佛,於諸佛所殖眾德本,論名殖眾善根,以己身心業依色身攝取故。菩薩修行莫過身心,今舉殊勝色身之業供養諸佛、深植德本,攝取己之身心一切所有善業。供養有十。〈菩薩地〉說:一現前供養,於對現前佛設利羅及制多等,一切三寶親面供養。二不現前供養,於餘佛制多等作佛等想修不現前供養。三現前不現前供養,現對前時復作是念:「一佛制多等法性即三世十方諸佛制多等法性,故我今者現前供養一佛制多等,即是供養三世十方佛制多等。」修現前不現前供養。四於如是所,唯自供養。五若起悲心以隨力物施貧苦等,願彼安樂令他供養。六俱供養,自既作時復勸教他作此供養。七財敬供養,以華香等敬問禮拜,乃至以珍寶等修財敬供養。八廣大供養,即以財敬長時多妙,乃至淨念迴向菩提,自力集財從他求得,發願想化為百千身,恭敬禮拜,一一化身出百千手持散華香,出百千聲歌讚功德,復出百千妙莊嚴具而為供養,於瞻部洲乃至十方,所有供養普生隨喜,雖少用功而興無邊廣大供養。九無染供養,不以輕慢、矯詐、放逸、不淨等物,修無染供養。十正行供養,若有須臾修四無量,乃至少時信忍離言真如法性,起無分別住無相心,即為守護菩薩淨戒,乃至修行四攝事等。修正行供養,應念此為最上最妙,過前供養百千萬倍不可比喻。修供養時應念:如來是大福田、具大恩德,有情中尊、難遇獨出、眾義依止。如佛既爾,於法、僧亦然。如《幽贊》上卷說。「殖」種也積也立也。眾通平、去二音。

[0673b23] 五斷一切疑不退轉,常為諸佛之所稱歎。「為」者使也被也。由諸菩薩八地上,位至斷於理、事疑盡,煩惱、所知二疑俱盡,故第八地名決定地,乃被諸佛常所稱歎。或由佛歎能斷眾疑,眾疑菩薩住於何位,及所得證。今顯上位及所得證,故除眾疑。

[0673c01] 經「以慈修身(至)到於彼岸」。

[0673c01] 贊曰:此中四句。

[0673c02] 六為何等事說彼彼法,入彼彼事不退轉,謂以慈修身。論云「以大慈悲而修身心」,此釋所由。諸菩薩為何等事,外為他說法,內入證諸法?以大慈悲熏修身心,拔苦與樂故,顯行二利但為慈、悲,不由餘事。慈悲各有三,如下當說。

[0673c07] 七入一切智如實境界不退轉,謂善入佛慧。此言顛倒,應云入如實境界之一切智不退轉,即入觀照智,與下第九別,若依論文便無異也。

[0673c10] 依我空、法空不退轉,通達大智達二我無智也。

[0673c12] 九入如實境界不退轉,到於彼岸窮實性故。

[0673c14] 經。「名稱普聞(至)百千眾生」。

[0673c14] 贊曰:此有二句,合為一句。

[0673c15] 十應作所作住持不退轉,名稱普聞無量世界,故能住持佛法令法不滅。眾生聞名信向修學,能度無數百千眾生,故名應作所作,菩薩所應作謂利眾生故。上來上支。下支門下明攝取事門。論有二釋。論攝取事門者,攝取諸功德事。

[0673c20] 初番釋云:示現諸菩薩住何等清淨地中,因何等方便,何等境界中作所應作故,此為總標。論下牒釋十三句中,應分為三:於無上正等正覺不退轉一句,是住何等清淨地中;次有十句是因何等方便;後之二句是何等境界中所作應作故。論牒釋中唯解初二句標,不釋第三句何等境界中作所應作。地清淨者,八地以上三地,無相行寂靜清淨故,此中以無相理名無上正等正覺故。後三地皆於無相行任運寂靜離障清淨名不退轉,非諸垢染有相等之所退轉故。第二句因何等方便者,有四種:一攝取妙法方便,任持妙法以樂說力為人說故。此攝三句,任持妙法者皆得陀羅尼。由得聞持任持妙法令不捨離,住在自心持之不忘故名任持。以樂說力者樂說辨才故,為人說者轉不退轉法輪,為人說此不退輪故。

[0674a08] 二攝取善知識方便,以依善知識作所應作故。此攝三句,以依善知識者,供養無量百千諸佛,作所應作者,於諸佛所植眾德本,德本即善根,是所應作故,由此常為諸佛之所稱歎。

[0674a13] 三攝取眾生方便,以不捨眾生故。此攝一句,以慈修身,由以大慈悲熏習身心,故能不捨一切眾生,常能救度。

[0674a16] 四攝取智方便,以教化眾生令入彼智故。此攝三句,善入佛慧通達大智到於彼岸,由自有三智能令眾生攝取三智故。自成三智者是諸眾生攝取三智之因,初智知如實智,自利智也。次智是知事智,利他智也。後智是真理智,智實性也。論中唯解此初標二句,不釋何等境界中作所應作。此攝二句,名稱普聞無量世界,是何等境界;能度無數百千眾生,是所應作。由菩薩具三智等故,名聞遠振十方世界,能於此無量世界境界中,度百千眾生作所應作,度眾生者是諸菩薩之所應作故。此初番訖。第二復次云,復有攝取事門,示現諸地攝取勝功德,不同二乘功德,故此二句為總標。

[0674b01] 下自別釋二句者,一示現諸地,二攝取勝功德。不同二乘功德,故十三句中初四句是示現諸地,後九句是攝取勝功德。初四句示現諸地者,皆於無上菩提不退轉一句是第八地故,次二句是第九地,次一句是第十地。故論下釋示現諸地云「八地無功用智不同下上故」,不同下者,下功用行不能動故;不同上者,上無相行不能動故,自然而行故。上者勝行,無相行也;下者劣行,功用行也。唯識釋不動地云「相用煩惱不能動故」,此論解不退轉,謂功用不動,無相行不動,任運進修,空、有雙證,不為二動名不退轉。於九地中得勝進陀羅尼門,具足四無礙解自在故,九地得聞持等滿名為勝進,具足七辨等為他說法。前第三地雖得聞持猶未圓滿,今說滿位,於第十地轉不退轉法輪,得受佛位如轉輪王子,以八九十地同示現諸地故。論自結云「下之九句名攝取功德,上之三地皆同得之」。

[0674b20] 釋第二攝取勝功德者,示現依何處?依何心?依何智?依何等境界行?依何等能辨故?此有五句,論為初標,下自別釋依何處攝三句:供養無量百千諸佛,於諸佛所植眾德本,常為諸佛之所稱歎。論云依善知識處所故。依何心者攝一句,以慈修身,論云我依度眾生心教化,畢竟利益一切眾生故。諸菩薩所作皆云我以度眾生為心故。言我依眾生心,由畢竟能利益一切諸眾生故。依何智者攝三句,善入佛慧、通達大智,到於彼岸。論云依三種智:一授記密智,為眾生說深密義智,記者記別、解釋之義,即佛慧也。二諸通智,以大神通利益眾生智,即通達大智。三真實智,證真如智,即到於彼岸,彼岸即真理故,能到者智證之義。依何等境界行者,名稱普聞無量世界一句也。諸世界有二:一器、二有情,皆是菩薩修行所行之境界。依何等能辦者,能度無數百千眾生。菩薩以三智於彼界中能辦何等事,謂能度眾生,隨合別配後之二句,論乃解云依何等境界行,依何等能辦者,即三種智攝應知者,文意謂以三智於世界境中能辦利益眾生事用故,言三種智攝。此翻意略不能具顯,其意必爾。

[0674c15] 經「其名曰(至)得大勢菩薩」。

[0674c15] 贊曰:下列名,為二:初列、後結。合有十八菩薩,皆以願行為名,分為七對。此中初三拔苦與樂對。

[0674c18] 曼殊室利云妙吉祥,與眾生樂,是北方常喜世界歡喜藏摩尼寶積佛,聞名能滅四重等罪。又云過去為龍種上智尊王佛,當來亦言成佛,《華嚴經》說在此清涼五臺山,與一萬菩薩俱。阿縛盧枳帝濕伐邏耶云觀自在,觀三業歸依而拔眾生苦,略云觀音。《觀音授記經》云:「阿彌陀佛滅度後次當作佛,名普光功德山王佛。此佛滅已,大勢至菩薩次當作佛,名善住功德寶王佛。」「得大勢」者,所至之處世界振動有大威勢,眾生遇者自然苦息、獲大勝樂,有前二能。

[0674c29] 經「常精進(至)菩薩」。

[0674c29] 贊曰:此二自利他對,自行常勤他利不倦。

[0675a02] 經「寶掌(至)菩薩」。

[0675a02] 贊曰:此三濟貧救對,寶掌濟貧苦眾生,手中出寶。 藥王為大藥樹救治王諸疾。 勇施一人通能二事,勇出財、藥,財、藥俱攝。

[0675a06] 經「寶月(至)菩薩」。

[0675a06] 贊曰:此三導明破闇對,寶月能導智明如月可重。 月光破諸癡暗猶如月光。 滿月能為二事。

[0675a09] 經「大力(至)菩薩」。

[0675a09] 贊曰:此二神通小大對。由作神通警策有緣皆令發意,能動百千世界名大力。 能動無數世界名無量力。

[0675a13] 經「越三界(至)菩薩」。

[0675a13] 贊曰:此二離染進善對,越三二界離染也;越者離度義。颰陀婆羅云賢護,護守善法令不失故。

[0675a16] 經「彌勒(至)菩薩」。

[0675a16] 贊曰:此三世間出世間對。彌勒姓慈,拔離生死世間。寶積、導師引至彼岸出世。寶積引至菩提,菩提法寶積而與之。導師為大導師,引至涅槃圓寂。故此三別合成七對。

[0675a21] 經「如是等(至)八萬人俱」。

[0675a21] 贊曰:此結也。肇公云「此皆菩薩無生身,無生身者無處不生故言無生,無生故塞三界門,無處不生故垂形六道。」

[0675a25] 經「爾時釋提桓因(至)二萬天子俱」。

[0675a25] 贊曰:上明內護五眾,下明外護十眾。於中人非人為二:非人中天、非天為二,天中欲、色界為二。欲界有三:一帝釋,二四王,三自在,此初也。或地居、空居為二,地居中帝釋、四王為二,此初也。梵云釋迦提婆因達羅,釋迦姓也,此翻為能;提婆天也;因達羅帝也。正云能天帝。釋提桓因云天帝釋,俱訛倒也。此在妙高山頂而住,三十三天之帝主,過去字憍尸迦,此云繭兒,名阿摩揭陀,此云無毒害,即摩揭陀國過去帝釋修因之處用為國名,彼國古名致甘露處,即劫初帝釋與阿修羅戰,以山為[禾*(替-曰+貝)][禾*(替-曰+貝)]乳海,得甘露致於此地,因以為名焉。帝釋往昔有三十二人以為同伴,有善法夫人、圓生夫人、歡喜夫人、設支夫人同修勝業,故生天中,有善法堂、圓生樹、歡喜園、阿修羅女、設支夫人,此等因緣如《宗輪疏》。

[0675b14] 經「復有名月天子(至)萬天子俱」。

[0675b14] 贊曰:此四王眾,三光乃是四王天攝,更無別天。有經:觀音名寶意作日天子,即此寶光。大勢至名寶吉祥作月天子,即此名月。虛空藏名寶光作星天子,此名普香。日宮火精作,徑五十一踰繕那。月宮水精作,徑五十踰繕那。星亦水精作,極大者十八乃至小者四俱盧舍,一俱盧舍三里餘,此並空中旋繞四洲。四大天王:東方持國、南方增長、西方醜目、北方多聞。居妙高之半腹第四層級,亦住七金山之頂。三光四天高下去地四萬踰繕那,壽量形相如餘處說。

[0675b26] 經「自在天子(至)三萬天子俱」。

[0675b26] 贊曰:下空居天、夜摩天、覩史多天名自在天子,得異熟果隨意所念勝下二天,下二天果依樹而得,今隨欲得,名為自在。樂變化天、他化自在天名天自在天子,不樂異熟果,樂自樂他變為樂具而受用之,名大自在。又解他化天主名自在天,第四禪主名大自在天。又自在天是帝釋臣,大自在天是帝釋之師,若後二解無四空居欲界天也。

[0675c06] 經「娑婆世界主(至)二萬天子俱」。

[0675c06] 贊曰:此色界天。梵云索訶,此云堪忍,諸菩薩等行利樂時,多諸怨嫉眾苦逼惱,堪耐勞倦而忍受故,因以為名。「娑婆」者訛也。初禪大小等於欲界一四天下,一千初禪始等二禪;二禪為火災頂,一千二禪始等三禪;三禪為水災頂,一千三禪始等四禪;四禪為風災頂,乃是三千大千世界,號為娑婆世界也。故娑婆界主大梵王,即第四禪主。梵摩云寂靜、清淨、淨潔皆得,亦云梵潔也。今唯言梵,但略云爾。「尸棄」者,火災頂即初禪主,火災尖頂故。「光明」者,二禪主小光、無量光、極光淨天主故,等表三禪主也。然《大般若》五百七十云:「堪忍界主持髻梵王」,故尸棄者頂髻也,即持髻梵王是堪忍界主,梵王之別名;光明是餘禪主。

[0675c22] 經「有八龍王(至)眷屬俱」。

[0675c22] 贊曰:下明非天眾,有五:初龍眾也。第一名喜,次名賢喜,此二兄弟善應人心,風不鳴條、雨不破塊,初能令人喜,後性賢令喜,故以為名。「娑伽羅」者,即醎海之龍。「和修吉」者,此云九頭,繞妙高,食細龍之類也。「德叉迦」者,此云多舌,舌有多故,或由嗜語故名多舌。「阿那婆達多」者,此云無熱惱,無熱惱池之龍,離三熱惱故。一非火沙所爍,二無風吹衣露形,三無妙翅鳥所食。無此三種所生火惱,名無熱惱。《華嚴經》云:「大地菩薩為此池龍,興大悲雲蔭覆一切眾生,離苦法門而得自在,於鱗甲中流出諸水日夜無竭,濟瞻部洲諸有情類。」「摩那斯」者,此云慈心,《華嚴經》云:「將降雨時先雲七日,待眾事了,然後始雨,故名慈心。」「優鉢羅」者,此云紅蓮華,居池為名。

[0676a10] 經「有四緊那羅(至)眷屬俱」。

[0676a10] 贊曰:梵云緊捺洛,此云歌神,「緊那羅」訛也。初歌四諦,次歌緣起,次歌六度,後歌一乘;或初三種歌三乘之教行,後一歌一乘之理果,故名持法;或歌一乘教、理、行、果如次配之,隨佛所說一會之法所宜歌故,如世樂音歌君德故。

[0676a17] 經「有四乾闥婆王(至)眷屬俱」。

[0676a17] 贊曰:「樂」音五孝反。梵云末奴是若颯縛羅,此云可意音,亦名如意音。樂者令人愛樂也。《正法華》云:「一名柔軟天子,二名和音天子也。」梵云健闥縛,此云尋香行,即作樂神。「乾闥婆」訛也。西域由此呼散樂為健闥縛,專尋香氣作樂乞求故。樂中有二類:一非絲竹也,鼓磬之類;二是絲竹,簫箏之輩。非絲竹之下者名樂,上者名樂音;絲竹之下者名美,上者名美音。或此同前歌神音曲,如次同彼。

[0676a27] 經「有四阿修羅王(至)眷屬俱」。

[0676a27] 贊曰:梵云阿素洛,此云非天。索洛者,天之異名;阿之言非,以多諂詐無天行故名曰非天,如人不仁亦名非人。《瑜伽》、《佛地論》說為天趣攝,《雜心》名鬼趣,《正法念經》是鬼畜趣,《伽陀經》說鬼畜天三。有云羅睺阿修羅是師子兒,畜生所攝。今依大乘《瑜伽》為正。此有五類,一極弱者在人間山地中住,即今西方山中有大深窟,多是非天之宮。以下四類《十地經》說。二妙高山北大海之下二萬一千由旬有羅睺宮。三次下二萬一千由旬有勇健宮。四次下二萬一千由旬有華鬘宮。五次下二萬一千由旬有毘摩質多羅宮。准此已下八萬四千深於須彌矣,與《起世經》相違,彼說須彌東西去山一千由旬外有毘摩質多宮,縱廣八萬由旬,七重城等是別聚落,亦復無失。羅睺此云執日,非天與天鬪時,將四天王天先與其戰。日月天子放盛光明射非天之眼,此為非天箭鋒,以手執日障蔽其光,故云執日。今為第四應知,初列婆稚者,舊云被縛,非天前軍為天所縛。正云跋稚迦,此云團圓,《正法華》中最勝是,即當勇健。次執日後與天鬪時,有勇健力。陀縛義,此非被縛。「佉羅騫馱」者,佉騫皆去聲,馱平聲呼,古云廣肩膊,形貌更大,次勇健後,當華鬘是。梵云吠摩質呾利,此云綺畫,明文其身,或云寶錦用冠其服。云「毘摩質多羅」訛也。此為最大天帝釋之婦公、舍支之父,說此因緣如《宗輪疏》。

[0676b27] 經「有四迦樓羅王(至)眷屬俱」。

[0676b27] 贊曰:梵云揭路荼,此云妙翅鳥,羽色妙不唯全金故。舊云「迦樓羅翻為金翅鳥」皆訛謬也。《增一阿含》說:「佛告諸比丘:有四生妙翅鳥,謂卵、胎、濕、化。有四生龍亦卵、胎、濕、化。比丘當知,若卵生鳥欲食龍時,上鐵叉樹自投於海,是時此鳥以翅闢水令兩向分,而取卵生龍出而食之。設欲取胎生龍等,鳥即喪亡。如是胎生鳥唯食胎、卵二生龍;濕生鳥食前三生龍,於化生龍,設欲食者鳥即喪亡。化生鳥能食四生龍。設使龍身而事佛者,是妙翅鳥不能食噉。所以者何?如來恒行慈、悲、喜、捨四等之心,是四等心有大筋力、有大勇猛,不可阻壞,故妙翅鳥不能食之。故諸比丘當行四等之心。」今此次第即四生鳥。亦云大威德者,諸龍怖故威德廣大,大身兩翅相去三百三十六萬里,大滿腹恒食飽,如意頷下有珠。

[0676c17] 經「韋提希子(至)眷屬俱」。

[0676c17] 贊曰:此人王眾,佛以住此王城說法故獨舉之。梵云吠題呬弗呾多,古云思惟子,今云吠是勝義,題呬云身,即東毘提訶之名。彼毘提訶男聲中呼,此吠題呬女聲中呼。此是山名,亦是彼山中神名,從彼乞得因以為名,「韋提希」訛也。梵云阿社多設咄路,此云未生怨,「阿闍世」訛也,未生以前已結怨故;亦名折指,由造逆業,聞小乘經懺悔已後,猶墮拍毱地獄,後得獨覺果。《涅槃經》云:「闍王不遇耆婆,來月七日當墮地獄,聞大乘經懺悔已後不墮地獄。」又有經云,懺悔已後得柔順忍。以母標名,故言韋提希子阿闍世王。《涅槃經》等具陳其事。

[0677a02] 經「各禮佛足退坐一面」。

[0677a02] 贊曰:列眾中第二明其儀軌。尊敬情深,各禮佛足方受正法退坐一面。

[0677a05] 經「爾時世尊(至)尊重讚歎」。

[0677a05] 贊曰:眾成就中文段為二:上來列眾,此明佛所威儀。論解眾成就中有四,上已解三,此為第四。「四眾」者,古云魔、梵、沙門、婆羅門,此說色欲二天之勝、人中上首。故顗師云:一影響眾,在座默然;二發教眾,如鶖子與彌勒三請是;三當機眾,稟教悟解;四結緣眾,時未悟解結後因緣。又有四眾,謂聲聞、菩薩,並客、舊二眾。古人疏有多義,然此後文。又觀四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為四,周迴曰圍,坐匝稱繞,進財行為供,有攝資名養,修謹曰恭,崇仰曰敬,敬甚曰尊,尊深曰重,是理談美曰讚,觸事諭德曰歎。論解有四:一眾圍繞,二前後,三供養恭敬,四尊重讚歎。論牒經同此經之中少前後義,今准應言。爾時世尊為諸四眾前後圍繞,供養恭敬尊重,讚歎文方具足。其前後者,各見佛對其前為之說法,即以面向為前,所不向為後,望一一人皆有前後,不以方處為前後也。

[0677a25] 經「為諸菩薩(至)佛所護念」。

[0677a25] 贊曰:此即第三如來欲說法時至成就。略有三義:一依人,先為菩薩說大乘經,名「無量義」,後為聲聞方說一乘。二依利,先以一乘利他教理化根熟菩薩,後以一乘自利行果方化初根迴心聲聞。三依法,先談法體後談功能,故未說《法華》已前先說《無量義》,名為時至。「大乘經」者,此是通句,餘是別句。《十二門論》六義名大乘:一出二乘,二佛最大此乘能至,三佛之所乘,四能滅大苦與大利樂,五觀音等大士所乘,六能盡諸法源底。《攝大乘》云「亦乘亦大故名大乘」,即萬行是,或乘大性故名大乘,即真如是,乘運載義。無著《金剛般若論》說七種大,名雖少別,義與對法第十一同。對法云「即此乘性由與七種大性共相應故名為大乘。一境大性,以菩薩道緣百千教為所緣故彼名法大。二行大性,具二利故彼名心大。三智大性,了二無我故彼名信解大。四精進大性,三大阿僧企耶修習百千難行行故,彼名淨心大。五方便善巧大性,由具智悲不住生死及涅槃故,彼名資糧大。六證得大性,成就十力四無畏等諸功德故,彼名果報大。七業大性,窮生死際建立佛事故名為大乘,彼名時大。」乘體根本即真如理,是無相故,與《勝鬘》同。《勝鬘經》云:「一乘即大乘,大乘即佛性,佛性即涅槃界」,末通萬行亦乘亦大。七大性體,通有為故,至一乘章當具顯示。此為總句,「名無量義」等三句,是所說大乘經別名,《正法華》中唯有二句,論牒經有十七名,正合論文應云,為諸菩薩說大乘經,名無量義、最勝經典、大乘方廣、教菩薩法、佛所護念、諸佛祕法、諸佛德藏、諸佛密處、能生諸佛、諸佛道場、諸佛法輪、堅固舍利、善方便、宣說巧一乘、第一義處、妙法蓮華、最上法門。論云:「一無量義者,成就字、義故,以此法門說彼甚深妙境界法故,深妙境界即佛最勝之境界故,能詮教法說彼義故,教亦無量,由此字教及所詮義皆名無量。」《無量義經》云:「以諸眾生性欲無量,故其所說法亦無量,法無量故義亦無量,義無量者從一法生,其一法者即是無相。如是無相,無相不相,無相不相名為實相,菩薩摩訶薩安住如是真實相已,所發慈悲,明諦不虛,於眾生所真能拔苦,苦既拔已復為說法,令諸眾生受於快樂。善男子!菩薩若能如是修一法門無量義者,必得疾成無上菩提。善男子!譬如一種子能生百千萬,百千萬中一一復生百千萬數,如是展轉乃至無量。此經典者亦復如是。從於一法生百千義,百千義中一一復生百千萬數,如是展轉乃至無量無邊之義,是故此經名無量義。」論不唯取所生教理名為無量,無量之體即真智境。體能成就,成就彼字、義故。

[0677c20] 二最勝經典,此於三藏中最勝妙藏故。

[0677c21] 三大乘方廣,無量大乘法門,隨大乘眾生根機之法,此經具有住持成就故。

[0677c23] 四教菩薩法,為化根熟菩薩隨彼法器而能成就,不化二乘等故。

[0677c24] 五佛所護念,依佛有此依餘無故。

[0677c25] 六諸佛祕法,此法甚深唯佛所知,祕是藏義故。

[0677c26] 七諸佛德藏,諸佛功德禪定之藏,在此經故。

[0677c27] 諸佛密處,若根未熟非法器故,而不與之。

[0677c29] 九能生諸佛,聞此法門能成報化身菩提故。

[0678a01] 十諸佛道場,此法門能成無上菩提非餘經故,能顯諸佛法身智故。

[0678a02] 十一諸佛法輪,破諸闇故。

[0678a03] 十二堅固舍利,三佛如來功德法身,此經具有而不壞故。

[0678a04] 十三善巧方便,依此法門得成佛已,復為眾生說天人等五乘之法,成佛智慧巧方便故。

[0678a07] 十四宣說一乘,顯示如來無上菩提究竟之體,二乘非究竟故。

[0678a08] 十五第一義處,此法門即是如來法身究竟住處故,佛之法身名第一義,此法身住處名第一義處。

[0678a10] 十六妙法蓮華,論有二釋:一出水義,以所詮義名華;二華開義,以能詮教名華,即證智甚深、阿含甚深也。出水有二義:一出水義,不可盡出離小乘濁泥水故,此談華體;頓悟菩薩性離泥水,法體性常故不可盡,此談一乘理性,出二乘故名出水。二復有義,蓮華出泥水喻諸聲聞入如來大眾中坐,如諸菩薩坐蓮華上聞說無上智慧、清淨境界證如來密藏,此意說言,菩薩坐蓮華上聞說無上智慧、境界,能證如來甚深密藏,聲聞迴心已去得入大眾中坐,亦如菩薩坐於蓮華聞說慧、境亦證密藏。前解菩薩頓悟體出,此解漸悟後時用出,正以教理化諸菩薩,傍化二乘故作此說。華開義者,眾生於大乘中起懸崖想,心怯弱故不能生信,開示如來淨妙法身令生淨信。

[0678a26] 十七最上法門,攝成就故。攝成就者,攝取無量名句字身,頻婆羅、阿閦婆等偈故。此為根本,攝餘一切名句字義故,名為最上。此乃所詮,是餘能所詮最上法之門,能詮亦是餘能所詮法之門,由攝一切名句字等故。頻婆羅是小乘五十二數中第十八數,阿閦婆是第二十數,此是餘大乘經教偈頌數,此皆能攝故名法門,即是二十千萬億偈。論云「十七句中此是總句,餘是別句。」此經但有三:一無量義體用勝故,二教菩薩法化根熟故,三佛所護念依佛有故,三義增勝故偏說之。

[0678b08] 問:

[0678b08] 其《無量義經》第十六亦名妙法蓮華,今說《無量義經》竟入無量義處三昧,從三昧起方說此經,亦名妙法蓮華,二名何別?

[0678b11] 答:

[0678b11] 有五解:一云蓮華有二時得名,如蓮華未出水時性能出水故,亦名蓮華。彼經亦爾,說彼智慧之性能出於水,性能開敷時猶未化二乘趣一乘故。今者此經正化彼入大乘之位超出二乘,如蓮華出水已亦名蓮華,彼經正名「無量義」,傍名「妙法蓮華」,正逗菩薩,傍令聲聞聞之信解不愚於法後方化入;此經正名「妙法蓮華」,亦得傍名「無量義」,正化聲聞入一乘故,時、位有殊體性無二,故將說此經先入無量義處三昧。二云《無量義經》名「法華」,與此名、體無二。彼時唯教菩薩,未有二乘趣一乘故,說教理所依真如妙理正名「無量義」,傍名「妙法蓮華」,此時化彼二乘趣一乘故,說能依行果正名「妙法蓮華」,如出水故,傍亦得名「無量義」也。三云彼據智慧體名「法華」,此約智慧功能名「法華」,會二歸一故。四云又彼以教理名為蓮華,菩薩已修一乘之因趣一乘果故,不為說行果一乘名為「法華」,由但不知應病與藥之教理故,但說教理名為「法華」。今此會中二乘未能應病與藥,故不為說教理蓮華,但為彼說行果二種,名為「蓮華」,令趣入故。故下經云「乘此寶乘直至道場」,因行華也。「唯以佛之知見示悟眾生等」,果蓮華也。又開示悟入中,論自解云「開者無上義,示者同義,悟者不知義,入者令入不退轉地義」,前三為果、後一為因。《勝鬘》亦爾,唯說一乘因果名一乘故。五云彼以教理二種名為蓮華,此經對彼二乘教理行果竝名蓮華,義周圓故如前已說。前三義釋彼此體同,後二義釋此寬彼狹,由此義故彼《無量義經》唯以二義名為「無量」:一法、二義。論云成就字、義故。字者教法,義者所詮。彼《無量義經》云「以眾生性欲無量故法亦無量,法無量故義亦無量,義無量者從一法生,其一法者即是無相。」然今此經雖初讚理教,後文多以行果名為蓮華實體。上下諸處經文,亦通教理行果故,後解為善。法華既爾,一乘亦然,准此應悉。

[0678c22] 經「佛說此經已(至)身心不動」。

[0678c22] 贊曰:下文第四所依說法隨順威儀住成就,住者依止安處之義。此明依止安處說法所依威儀隨順說法之軌則也;此正應言住說法所依隨順威儀成就。說無量義經訖結加趺坐,表智處深理方可說法,如說《般若》先住對面念後起方說經。坐有二相:一降伏坐,以左押右;二吉祥坐,以右押左。今將說法作吉祥坐。「加」者重也,即交重足坐。有為「跏」者,不知所從。此明依止安處何等軌儀而說於法。今依三種軌儀:一依三昧成就,故入於三昧身心不動是;二依器世間,天雨四華地六動是;三依眾生世間,四眾八部歡喜等是。入定證真、起通警物、眾生喜仰故此分三,不唯安坐名為威儀。梵云三摩地,此云等持,平等持心而至於境,即是定也。云「三昧」者訛也。觀無相理定名無量義處三昧,處謂處所,無量義者無量義教所詮眾義,因真理生故說真理名之為處。論解一依三昧成就有二義:一者成就自在力身心不動故,謂若不入三昧有分別動搖,於此不能證說自在,今入三昧身心不動離於分別動搖,於法便得能證說自在故,云成就自在力,身心不動故。二者離一切障隨自在力故,謂得入三昧離諸定障,隨順於法證說自在,若有定障於證及說不自在故。論次別釋前自在力有二:一隨順眾生不見對治攝取覺菩提分法故,釋初自在力,謂諸眾生不能任運見無漏對治道,思覺方得;今佛亦爾,隨順眾生不能任運見對治道,今亦入定思惟攝取,覺察無漏對治道菩提分故。二為對治無始世來堅執煩惱故,釋隨自在力,堅執煩惱謂分別動搖,分別動搖故是非心起,是非心起故愛恚惑生,愛恚惑生故諸業起,諸業起故眾苦轉,今為治此分別動搖法執之心,故入三昧離堅執惑。論又解云「由入定故能動世界,及知過去無量無邊劫事,不入定者神變不起,不知過去世,示相故也。」

[0679b03] 問:

[0679b03] 佛無不定心,行住恒在定,不起滅定而現威儀,何須今入?

[0679b04] 答:

[0679b04] 有十義:一入出隨緣,動、靜利物故。二若不入定無由放光現諸瑞故,若不入定恐非佛瑞。三欲說法時示審機故。四顯法殊妙故入定觀,令尊重故。五顯慧必由證理入定方能起之,師範後學令修定、慧故。六示定、慧滿,說法示慧滿、入定顯定滿故。七者為末世軌,說法必先自靜心故。八者示善思惟聰明之相,亦令餘人審諦事故。九入定現瑞發三問答故,不爾便無彌勒等問。十顯示三密,入定意密,放光等身密,說法語密故。頌曰:「隨、瑞、審、妙、師,滿、未、思、問、密」。

[0679b15] 問:

[0679b15] 將說《法華》何故須入無量義定?何因不入法華三昧?

[0679b17] 答曰:

[0679b17] 即如將說《般若》亦先入定,《能斷經》云:「端身正願住對面念後方說經」,此亦如是,先入無量義三昧後說《法華》,法華體即無量義故。法華三昧即無量義三昧,《無量義經》為菩薩說,《法華經》為聲聞說;無量義談體,出生無量義,法華談功能,能出二乘,體、能雖殊其實無二,故將說《法華》先入無量義三昧。下文亦有悟法華三昧,不言悟無量義三昧者,但是隨機濟物之要,宜逐便匠生之巧用,名雖有二體實不異。又教、理、行、果異故,如前。又先觀察真如法體,後說因果功能法華。

[0679b29] 經「是時天雨(至)及諸大眾」。

[0679b29] 贊曰:下明器世間有二:一雨華,二動地。今此雨華。「曼陀羅」者,此云適意,見者心悅故。「曼殊沙」者,此云柔軟,華體柔軟亦令見者離諸剛照礦三業故。「摩訶」大也。新翻經云「適意華,大適意華、柔軟華、大柔軟華」,如次即是此之四華,欲明法悅諸人心、調三業也。亦有云天雨為「芋」音。華有五德:一掩蔽臭惡,表聞法已障垢雲銷。二嚴淨國土,表聞法已眾善飾身,故下經云「而此世界悉皆嚴淨」。三敷榮見臺,表佛將欲開闡一乘。四華後菓結,表聞經已後得菩提。五香氣遠騰聞者歡悅,表內德周備名滿十方,眾生聞者莫不崇仰。唯雨此華非餘華者,表聞此經發心歡悅,離執二乘硬強心故。又將開一乘教理行果為其真實,亦開二乘四法以為權迹故。雨四華亦為度四生、興四念住、修四正懃、獲四神足、行四法迹、證四諦理、截四流、斷四繫、去四軛、得四妙智、悟四涅槃、證於四德故。雨此四華不增不減,散佛以申供養,表佛四事已周,及眾以蔭羣生,顯眾當亦成四。

[0679c22] 經「普佛世界六種震動」。

[0679c22] 贊曰:釋迦所王三千大千名佛世界,此皆普動,故言普佛世界皆動,此動處也。下頌中言而「此世界六種震動」,故知唯是動釋迦界非十方界。或此普動與光照同,不爾放光何故乃寬、動界乃狹?下文據近,顯化此界捨權就實故;若依初解唯此界動,明捨權就實故。「震」者動也起也。六動有三。《長阿含》說:一六時動,謂入胎、出胎、出家、成道、轉法輪、入涅槃,今時動者轉法輪時。二六方動,《大般若經》第八袟說:謂東涌西沒,西涌東沒,南涌北沒,北涌南沒,中涌邊沒,邊涌中沒,今或是此。三六相動,《大般若》說,謂動、涌、震、擊、吼、爆,搖颺不安為動,鱗隴凹凸為涌,或六方出沒名涌,隱隱有聲為震。舊云自下昇高為起,今云有所扣打為擊,砰磕發響為吼。舊云令生覺悟為覺,今云出聲驚異為爆。此各有三,名十八相動。《般若經》云「謂動、等動、等極動,乃至爆、等爆、等極爆。」但爾小動名動,諸處通動名等動,遍大傾動名等極動,餘皆准知。今此舉總但名六動,唯是十八變中一振動也。《勝思惟梵天經》說有七因:一驚怖諸魔,二令時眾不起散心,三令放逸者而自覺悟,四令念法相,五令觀說處,六令成就者得解脫,七令隨順問正義。今亦可爾故示動相。

[0680a19] 經「爾時會中(至)一心觀佛」。

[0680a19] 贊曰:此眾生世間有四:一四眾,二八部,三二王,後結歡喜。梵云鄔波索迦、鄔波斯迦者,鄔波近也,迦云事,索是男聲,斯是女聲,以諸男、女成就戒者,堪可親近奉事比丘、比丘尼眾故,云近事男、近事女。古云優婆塞、優婆夷名清信男、清信女,訛也。「夜叉」者,此云勇健,飛騰空中攝地行類諸羅剎也。羅剎云暴惡,亦云可畏,彼皆訛音,梵語正云藥叉邏剎娑。梵云莫呼洛伽,此云大腹,大蟒田蛟腹行之類,「摩睺羅伽」訛也。餘如前說。

[0680b01] 轉輪聖王有四,《仁王經》頌言:「十善菩薩發大心,長別三界苦輪海,中下品善粟散王,上品十善鐵輪王,習種銅輪二天下,銀輪三天性種性,道種堅德轉輪王,七寶金光四天下。」此與餘經三種姓別,亦與《十地經》金輪位異,應會釋之。如《法念經》第二,《瑜伽》第四廣說業果等相,隨其所應感得金、銀、銅、鐵四輪七寶等物而為化也。覩神變之希奇得未曾有,發勝心以冥道歡喜合掌,澄情寂聽故一心,冀發金言故觀佛。

[0680b11] 經「爾時佛放眉間白豪相光」。

[0680b11] 贊曰:下第五依止說因成就。論有二釋:一云彼諸大眾現見異相不可思議事,如來應為我說,渴仰欲聞生希有心,名依止說因成就,是故放大光明示現諸世界中種種事故。夫佛說法必為濟生,生發希渴之心名為說因,此將說法所依止因,因生希渴而為說故,放光遠照異相難知,大眾覩光遂興正念,佛將為說渴仰冀聞,既生希有之心次應當為說法,是故放光能生眾生渴仰心,故名為說因。二云先示現外事六種震動等,後示現此法門內證深密法故,所以先現神通外事,表佛說此法門乃是由內證深密法;又由內證深密,所以外現神變,神變既彰表佛將說所證之法,故名說因。雖先雨華動地,未是殊絕之能,今放神光希奇更甚,由內證深密故外現難思。由此說因,獨標斯瑞,此中有三:一放光、二照境、三所見,此初也。「眉」者面首之媚,表所說勝大乘完媚。「間」謂兩中,表說中道。「白」為眾色之本,顯此法是三乘之源,所以喻白蓮華、白牛馳駕也。「豪」者長毛,亦有為豪毛也。《觀佛三昧海經》第一云:「太子時舒長五尺,樹下長一丈四尺五寸,成佛已長丈五尺,有十楞現,中外俱空旋之圓卷如秋滿月,分明晈色映雪珂,圍如三寸。」光有七義:一令生淨信知是勝人;二破暗瞑癡愚併蕩;三能導明引出世故;四表內發智光;五濟眾苦,由放光照眾苦息除;六警群情,由覩光明有緣皆至;七令厭色境,諸眾生等貪生死之境久沈生死,覩佛光明遂厭生死之色故佛放光。《涅槃》從面門而放四光,《上生》舉佛身而縱金色,今從眉間放其白光,各有表矣。神境智通有十八變:一振動、二熾燃、三流布、四示現、五轉變、六往來、七卷、八舒、九眾像入身、十同類往趣、十一隱、十二顯、十三所作自在、十四制他神通、十五能施辨才、十六能施憶念、十七能施安樂、十八放大光明。雨四華者自在之變,振六種者振動之變,此放光者流布之變,見六道等示現之變,下〈神力品〉當具顯示。

[0680c23] 經「照於東方(至)阿迦尼吒天」。

[0680c23] 贊曰:第二照境也。一世界者一三千界,照萬八千佛之世界唯照東方者,西域以東為上,表《法華經》唯被佛性大乘機根不被餘性,故不照餘。譬如日出先照高原,佛日亦爾,先照根熟故舉東方,有所表矣。《正法華》中亦照東方,殊無照彼餘方之文。「萬」者數盈滿,「八」者數不足,表此說一乘真實之盈滿,顯彼二乘權迹之不足。又「萬」表涅槃寶所萬德,「八」表菩提牛車八正,由此二體皆一乘故。此經將演此經能至,聞者圓成,故唯照爾不增不減。下照地獄者,表有苦而皆拔;上至天者,勸有樂者而求一乘。慈悲普廣有緣皆照,地獄眾生雖不至會、雖無容預之心,亦照令其苦息。梵云阿鼻至,此云無間。無間地獄,八地獄中此最下故,受苦不輟故名無間。梵云捺落迦,此云苦器,亦云不可樂,亦云非法行處,造非法行處也。在於處處,今言地獄,從本大處以為言耳。梵云阿迦抳瑟揥,此云質礙究竟,阿迦質礙義,抳瑟揥究竟義,阿迦尼訛也。色究竟天有形之頂、光可至處,不照無色彼無處故。「靡」者無也。傍照一萬八千,上下括於五趣無不周遍;振動唯在此界,偏警有緣;放光遂至一萬八千,顯明權實故也。亦如光照五趣皆蒙,緣集聞經唯在四趣。

[0681a20] 經「於此世界(至)六趣眾生」。

[0681a20] 贊曰:下明所照有七:一六趣、二佛、三法、四四眾、五菩薩、六入涅槃、七起塔。此七分三:一覩生死沈淪,二覩三寶出現,三覩滅後行化,欲令欣厭以發心故。此生死沈淪六趣眾生,以六門分別:一釋名、二出體、三開合、四處所、五壽量、六因果相。

[0681a26] 釋名者,六者數名,趣謂所趣。五蘊假者起煩惱業所歸趣處,立以趣名,帶數釋也。《地持》云「所受自然故名為天」,《俱舍》云「光潔自在神用名天」。《涅槃經》云「以多思故名之為人」。《雜心》云「意寂靜故名之為人」。《雜心》云「以從他求,又常飢虛恐怯多思故名餓鬼」。《俱舍》云「以傍行故名為傍生」,或名畜生,畜者育畜之義,人之資具、人所畜養之生,故名畜生。梵云捺落迦,此云苦器,如前已釋。那落迦,此云惡者,造惡之者生苦器中,故名苦器。無地獄名,處所不定,非唯地故。《地持》云「增上可厭」,《雜心》亦云「不可樂故名為地獄」。梵云阿素落,此云非天,前已解訖。

[0681b10] 出體者,六趣皆以第八異熟識而為自體,無覆無記性攝,故《唯識》云「此第八識是界、趣、生,施設本故」。又云「此識足為界、趣、生體,無勞別執有實命根」。又有情流轉五趣、四生,然趣、生之體即異熟識故。

[0681b14] 開合者,六趣總為一,謂一期生死。次開為二,謂善趣、惡趣,分段生死、變易生死。或開為三,謂三界。或開為四,謂四生、四有。四有者:一生有、二本有、三死有、四中有。及四種生死:謂方便生死、因緣生死、有有生死、無有生死。或開為五,謂五趣,除阿素洛。或開為六,如此文等說有六趣。《雜心》非天鬼趣所攝,《瑜伽》、《佛地》天趣所攝,《正法念經》鬼、畜生攝。《伽陀經》中鬼、畜、天攝。今依大乘唯天趣攝,以《瑜伽》、《佛地》為正,行多不實諂詐為先,不同諸天直實行故,名曰非天,如人不仁亦名非人,不言非鬼非畜生故,今此離之故分為六。或開為七,謂七有,五趣及業有、中有。或開為九,謂九有或九有情居。或開為二十五有,如下當說。餘門如下第二卷經火宅頌中當釋。《瑜伽》第四、《正法念經》亦具陳述,此說萬八千界六趣之生於此悉見。

[0681c03] 經「又見彼土(至)修行得道者」。

[0681c03] 贊曰:此覩三寶出現有三:一佛、二法、三僧。僧中有二:一聲聞、二菩薩,此聲聞中有其四眾。論云「修行者未得聖果,得道者已得聖果」,四眾之中有此二類,因目覩佛身耳便聞法,並見彼眾隨佛修行。

[0681c09] 經「復見諸菩薩(至)行菩薩道」。

[0681c09] 贊曰:此菩薩也。「因緣」者是所以義,謂為求出生死速證佛果成就眾生,為此因緣修菩薩道,或為嚴淨佛土成就眾生修菩提分行菩薩道,或為修四攝六度行菩薩道,如是等種種所以。「信解」者,信而且解,住地前位未得聖果。「相貌」者,三業相儀,行菩薩道貌儀也。應為「貌」字,「」「猊」皆非。住於十地已得道果,由種種所由行菩薩道故入二位。又「因緣」者外遇良緣值善友也,善知識者是大因緣故。「信解」「相貌」是內修行,內修行中內心行名信解,身語行名相貌;心觀妙理名信解,捨頭目等名為相貌。「行菩薩道」者,論云「依四攝法教化眾生方便攝取」,故信解、相貌皆是行菩薩道。四攝法者:一布施,如後當釋。二愛語,常說悅意、諦實、如法、別義之語,遠離頻蹙含咲先言,命進問安隨宜慰愈,見有昌盛而不自知覺善法增而申慶悅,說佛法教恒為勝益,於已怨仇起清淨意,於極癡者誓除疑惑,於真福田諂誑惡行都無嫌恨修難愛語,欲除障蓋為說先作,心調善者為說諦法,多放逸者誨令出離,有疑惑者談說決擇,依四淨語起八聖語。三者利行,由愛語故先示正理,隨所學處悲無染心勸導、調伏、安處、建立,能令獲得現利財位、後利出家,俱利離欲、輕安、解脫。習近惡友未植善根,著大財位深極放逸,外道僻執邪見誹謗,常起八纏十惡業者,於此一切皆能開解起大悲心,雖受大苦心無勞倦倍生歡喜,雖處財位最勝第一,而自卑屈如僕如奴,如旃茶羅如孝子等。無染無偽真實哀憐慈愍之心,永不退轉。四者同事,以此義利若勸他學亦自修學,教他知已所修同事,善根堅固不生退轉,令作是念:「此所教我定有利樂,彼自行故。」不爾便言:「汝自不善,何能教我?汝且於他諮受此事。」故須自行。菩薩利他行雖無量,舉此四攝攝一切行,故不論餘,章義如《無垢稱疏》第二卷。

[0682a20] 經「復見諸佛(至)起七寶塔」。

[0682a20] 贊曰:此覩滅後行化,有二:一入滅、二起塔。梵云波利抳縛諵,此云圓寂,即是圓滿體寂滅義,「涅槃」訛也。涅槃以六門分別:一體、二名、三得時、四得人、五能障、六入意。體者,涅槃有四:一自性清淨涅槃、二有餘依涅槃、三無餘依涅槃、四無住處涅槃,此四之體即大般涅槃,有三:一總四之體皆一真如,真如具三方成涅槃,能生圓覺名摩訶般若,體覺性故,在二乘身不生圓覺,非為覺性、不名般若。《大智度論》云:「說智及智處皆名為般若」,故《華嚴》云:「自性清淨心亦名無師智」。二出所知障名為法身,《勝鬘》云:「在纏名如來藏,出纏名法身」,在二乘等不名法身,非功德法所依止故。三眾苦都盡離二死故名為解脫,在二乘等分段死盡,雖離二縛非圓解脫,然二乘者亦微得此,三乘同坐解脫之床,由此二乘亦名得涅槃,然非大涅槃,義不具足故。又依《涅槃經》第二卷,大涅槃要三事具足名入大涅槃。般若能證二空之智,法身即是所證二理,解脫即是由智證理。障盡所得假擇滅,體如伊字三點。涅槃亦爾,由智證法身而得擇滅,法身為本依之有二故,如伊字二點在上、一點在下。別不成者,三事條然有其別體,許別時得理亦不成。三事涅槃不異不一要俱時得方名入故,縱不成者般若為最下品,解脫為次中品,法身為次上品,三法俱時三品而得,此亦不成。竪上下名縱,傍前後名橫。若三別體前後證之理亦不成,由起大智證法身理,離縛解脫,三事不一不異名入大涅槃,非如二乘執三別體有其三品,前後別得,或俱時得,成入涅槃。餘別出體釋名等義如《唯識》第十卷抄。今明彼佛示入無餘,非入大涅槃,初得成佛彼已得故。所應度者此已度訖故入涅槃,其未得度者亦皆為作得度因緣,故起寶塔供養舍利。梵云設利羅,體也。「舍利」者訛。窣覩波云高顯,言「塔」訛也。

[0682b29] 又論本科照境已下文云:「依器世間者,傍照萬八千,竪朗下二界是。眾生世間者,所見六趣眾生是。數種種者,下云示現種種觀故,即餘五所見,觀見此中種種事故。」論開為四:一者食,謂所見佛資長義,任持義是食義,然資長眾生殊勝善法,住持眾生善根不壞,故佛名食。又云是示現依止住食,若爾菩薩八地以上,對法亦名示現住食,應入此攝。又受用義是食義,受用法樂能食故名食。二聞法,如名可知。三修行,謂四眾修行得道,及菩薩行菩薩道者。四者樂,謂所見入滅,生滅滅已彼寂為樂故。又樂有五:一自性樂,二因樂,三苦對治樂,四受斷樂,五無惱害樂。此復有四:一出離、二遠離、三寂靜、四覺法。此入涅槃是後四中寂靜樂也。示現種種觀者,此顯寶塔無數恒沙觀知此故。又觀見此種種事故名種種觀量。種種者解下頌中入涅槃已起七寶塔,寶塔高妙五千由旬等是。又重科所見七事云:「六趣眾生是具足煩惱差別,佛下足六事具足清淨差別,具足清淨差別中有佛、法、弟子差別,示現三寶差別故,弟子中復乘差別、聲聞、菩薩二乘別故,即此清淨中有世界有佛,見三寶者名為有佛,有世界無佛見入涅槃,及為起塔名為無佛。」

法華玄贊卷第二(本)

[0682c26] 保安三年十月十九日移點已了,以興福寺圓如房之本,法隆寺僧覺印為令法久住為之。

妙法蓮華經玄贊卷第二(末)

[0683a05] ◎經「爾時彌勒(至)而有此瑞」。

[0683a05] 贊曰:第六大段大眾現前欲聞法成就。文段有三:初彌勒示相懷疑,次眾人實生心惑,後慈氏雙申兩意。發問先因,彌勒道滿當主因成,現世逢緣不少、植業良多,豈復覩豪光而不知、觀等持而不了,但是示有不知之相,發問以警群情,故名彌勒示相懷疑。眾人以根、地人下,不測大聖之徵祥,觀外相以疑生,故名眾人實生心惑。彌勒挾自他之兩意發問,文殊一人徵先所由,故為第三段也。初中有四:一牒瑞徵因,二舉奇詢答,三推功上德,四謙己方陳,此初文也。妙用無方曰神,神通轉異名變,外應群物立以瑞名,瑞即信也符應也。此問放光有何符應?所以牒說因以為問。

[0683a20] 經「今佛世尊(至)誰能答者」。

[0683a20] 贊曰:此舉奇詢答,牒隨順威儀住以為問。入三昧,三昧理深名不可思議, 動地雨華名現希有事, 或雨華、動地、放光、遠照、外應物機皆名神變。 牒瑞徵因所攝, 唯入三昧名為希有事, 誰能答者詢訪答人。

[0683a26] 經「復作此念(至)我今當問」。

[0683a26] 贊曰:文殊師利等推功上德,「我今當問」者謙己方陳。文殊師利道果久成,示居因末紹佛法王之位,獨得法王子名,已曾親近得遇良緣,供養諸佛深植德本,進財進行名供養故。文殊師利住第四依供養八恒,並前三依合值二十六恒河沙佛故,必應見此希有之相。謙己不知,我今當問。論云:「問於一人,多人欲聞生希有心,是故唯問文殊師利。」心多未了疑出多人,解在非多答唯在一。論云:「示現佛與弟子互相隨順,證、說等法皆不相違。」為現大相因故者,大相謂所說妙法,因謂神變,今現瑞相為說之因。又大相者即現瑞相,瑞相即因,與所說法為因故。又因者所以,問現神變等大相之所以也。何故唯問文殊不問餘人?有二法故推於文殊:一現見諸法,文殊證知諸法故。二離諸因緣,自心成就彼法故。謂文殊師利離諸搆畫,及離比知並從他聞之因緣故,所以推之。示現種種瑞相者,示現彼彼事,事非一故名為彼彼。如彼事現沒住滅,所見六趣眾生現在彼生死中沒,名為現沒;所見佛、法、四眾並諸菩薩,現在彼住名為現住;見佛入涅槃,並為起塔,現在入涅槃,故名現滅。所見七事無不攝盡。或住即現在,滅即沒無,見入涅槃并為起塔名滅沒,所餘五事皆名現住。論以文殊能記彼事,是故問之。文殊師利所作成就因果成就,所作者謂彼所修作法,此有二種:一福德、二智慧,內德滿也。因成就者謂一切智成就。緣即放光、雨華、動地,外德滿故。重復釋言因者相也,謂現大瑞相,此因之果者謂所說大法,文殊外因既滿、內德復圓,故能知佛亦說妙法果,故今推問。

[0683c02] 經「爾時比丘(至)今當問誰」。

[0683c02] 贊曰:眾人實生心惑也。是佛光明牒說因放光,神通之相牒威儀中雨華、動地。外相眾人共覩,所以牒之生疑,入定非眾所知,所以不牒為問,以根、人、地並居下故不能測知佛之入定,既不知入于何定,亦依何處以生疑,故不問也。

[0683c09] 經「爾時彌勒(至)文殊師利言」。

[0683c09] 贊曰:下第三段雙申兩意發問先因有二:初長行,後重頌。長行有二:此初雙申兩意。

[0683c12] 經「以何因緣(至)國界莊嚴」。

[0683c12] 贊曰:此後發問先因。「而有此瑞」,總也。「神通相」者,牒威儀中雨華、動地。「放光明」等,牒說因也。彌勒挾自、他以為問,覩外瑞而共同故,雙牒瑞以生徵,不牒入定以為問;外人不疑入定,下亦不頌入定故也。「悉見彼佛國界莊嚴」者,論總解經意云:「種種佛國土者,示現彼國土中種種差別,示現為化四眾、六趣眾生所現穢國,及淨妙國土無煩惱眾生住處,為化十地菩薩所現淨國。於彼國土佛為上首者,諸菩薩等依佛住故,佛於二國得自在故。」長牒前文,所以所見之中先說佛為上首。凡說重頌有十所由:一為利、鈍兩根,二為前後兩眾,三為直、曲兩樂,四為難、易兩解,五為真、俗兩隨,六為取、捨兩分(長行取善、頌文捨惡)七為標、釋兩則(長行標、頌文釋)。八為智、辨兩殊(長行智無盡、頌中辯無盡)。九為解、持兩異(長行為解法、頌中為持法)。十為說、行兩別(長行為樂說者、頌文為樂行者)。頌此十曰:「利鈍與前後, 直曲難真俗, 取捨及標釋, 智辨解說行。 長行與頌六義不同。廣略或有無, 合離與前後, 文質並隱顯, 是曲直差別。」至下文中一一當顯。

[0684a05] 經「於是彌勒(至)大光普照」。

[0684a05] 贊曰:梵云伽陀,此翻為頌,頌者美也歌也。頌中文句極美麗故、歌頌之故。訛略云偈。此祇焰頌,進詮體義劣於名句,退為所依不及聲文,故於百法不別建立。然以聲上屈曲為體,即名句文更無別性,不同小乘頌依於文及文士者,此乃室盧迦三十二字處中頌也。凡有六十二頌,分之為二:初五十四頌頌前瑞相,後八頌頌正興問。初中復三:初一頌頌前說因中放光能照,次三頌頌前威儀中雨華動地等,後五十頌頌說因中照境所見。此初也,先頌放光、後頌雨華,六不同中前後不同,隨文便故。

[0684a18] 經「雨曼陀羅(至)地皆嚴淨」。

[0684a18] 贊曰:下三頌頌威儀中三事:一頌半雨華,半頌動地,一頌四眾歡喜。此頌雨華,不頌入定,自知不問,眾亦不疑。長行四華,此頌二者,合、離不同,華為栴檀,香風似赤白檀,香氣可遠聞故悅可眾心。地皆嚴淨乃與長行有無不同。

[0684a24] 經「而此世界(至)得未曾有」。

[0684a24] 贊曰:初二句頌動地,後一頌頌四眾歡喜。

[0684a26] 經「眉間光明(至)上至有頂」。

[0684a26] 贊曰:下五十頌頌照境所見,分齊為二:初一頌半頌照境,後四十八頌半頌所見。此頌器世間,即照境也。「皆如金色」顯可重故,光雖白色表一乘為本,所照如金彰一乘可重,或示現諸佛淨土之相,令修一乘外果之因,故如金色,至下當知。下文殊頌中亦現淨土故,或豪雖白、光乃金色。

[0684b05] 經「諸世界中(至)於此悉見」。

[0684b05] 贊曰:下四十八頌半頌所見六事,前七事中不頌入滅。文分為六:初一頌半頌六趣眾生,次半頌頌見佛,次六頌半頌聞法,次一頌半頌四眾,次三十一頌半頌行菩薩道,後七頌頌滅後起塔。此初也,即眾生世間中,具足煩惱差別。生死是總,通惑、業、苦;所趣是別,即六趣果。或所趣果體即生死,以業、煩惱、假者有情為能趣故。經自釋言「善惡業緣受報好醜」,受報好醜是所趣果,善惡業緣為能趣因,由善業為異熟因、貪等為潤緣,受人天好總報;人天好總報,行善眾生所歸處故。由惡業為異熟因、貪等為潤緣,受三惡趣醜總報;三惡趣醜總報行,惡眾生所歸處故,名為所趣。於此悉見中有業、煩惱,名為能趣。外器世間名趣資具,內異熟果名為所趣。如有頌言:「獸歸林藪, 鳥歸虛空, 聖歸涅槃, 法歸分別。」即以所歸為所趣,假者有情以善惡趣為生死所趣。論明具足清淨差別,即數種種。

[0684b25] 經「又覩諸佛聖主師子」。

[0684b25] 贊曰:此半頌明見佛。師子即聖主,聖主即諸佛,以下釋上。無畏自在名師子,冥真洞俗名聖主,眾聖之主即諸佛也。

[0684b29] 經「演說經典(至)開悟眾生」。

[0684b29] 贊曰:下六頌半頌聞法,分二:初三頌半頌聞四辨,後三頌頌聞三乘。此即初也。初半聞義無礙,一頌聞法無礙,一頌聞詞無礙,一頌聞辨才無礙。義深名「微妙」,上乘名「第一」,義無礙解也。教離垢染名「清淨」,善順人心名「柔軟」,法無礙解也。契理名「深妙」,應機名「樂聞」,妙順諸方名各於世界,詞無礙解也。種種因緣法之道理,以無量喻諸譬況也。法喻雙開略有二義:一照明佛法,二開悟眾生,辨才無礙解也。

[0684c11] 經「若人遭苦(至)為說淨道」。

[0684c11] 贊曰:此聞三乘,聲聞、獨覺、菩薩如次配此三頌,「厭」音於艶反,厭淤猶足而不欲復為也。有作「厭」於鹽反,飽也。

[0684c15] 經「文殊師利(至)今當略說」。

[0684c15] 贊曰:此一頌半頌見四眾。因結於前,便明覩彼四眾修行得道相狀眾多。「見聞若斯」結前所見,「及千億事」明見四眾。今此經中宗明一乘,不能具列餘四眾行,故例眾多。「我今略說」,上明聲聞、下明菩薩,即乘差別。

[0684c21] 經「我見彼土(至)而求佛道」。

[0684c21] 贊曰:下三十一頌半頌行菩薩道,分三:初一頌頌種種因緣,次十七頌頌種種相貌,後十三頌半頌種種信解。前長行中以外緣內行說凡至聖階降先後,今頌先依外緣、後明自行,自行以勝劣為前後,相貌者十地無漏有漏雜修,次第修六波羅蜜行,信解者唯有漏修,亂修非次第,勝劣既殊故前後別。然修六度略有三位,見道以前,初劫之中,於一行中唯修一行,亂修有漏即此信解。初地至七地,滿第二劫中,於一行中修一切行,有漏無漏二皆雜修。八地至十地,滿第三劫中,一切行中修一切行,純無漏修,後二劫修即此相貌。《十地經》言:「初地行檀乃至十地而修智度,於餘度中隨力隨分非不修習」,故此相貌即十地修,有次第故、行廣大故。信解即是見道已前,行非勝故、說亂修故。此頌因緣。「恒沙菩薩」者,梵云殑伽,訛略云恒,河神之名,河從彼稱,殑音其矜反,去聲也。經中說恒河沙為喻,無熱惱池出四大河,此即一也。一由沙多;二由世人共為福水,入洗罪滅沒死生天;三雖經劫壞名字常定;四佛多近此宣說妙法;五眾人共委,故多為喻,仍取初出池口方四十里沙以為喻。

[0685a17] 經「或有行施(至)求佛智慧」。

[0685a17] 贊曰:下十七頌頌相貌,中分二:初十五頌頌六度,次習二益圓成。後之兩頌八風不動、三悲接物。頌六度中分六:初六頌施,次二戒,次一忍,次一勤,次二定,後三慧。此施有三:初四外財,次一內外,後一內財。外財四中,一施七寶,次施八珍,次施成度,後施雜物。

[0685a23] 七寶中:一金,《說文》「金有五色,黃為其長,久[卄/墾]生、百練不輕、徙革不違。西方之行出於土,從土左右,所以金字象金在土形」,今亦聲也。二銀,白金也。三珊瑚,紅赤色石脂,似樹形。四真珠,即赤真珠。《佛地論》云:「赤虫所出,或珠體赤名赤真珠」。五摩尼者,如意神珠。既無琉璃,便開珠二。六車,梵云牟娑洛揭婆,青白間色。七馬瑙,梵云遏濕摩揭婆,此云杵藏,或言胎藏者,堅實故也。色如馬腦,故從彼名作馬腦字。以是寶類故字從玉;或如石類,字或從石。此七不同,隨方所重,如《上生疏》。

[0685b06] 次頌八珍:一金剛。二諸珍,帝青、大青之類。三奴,古者罪人,役官入賤為奴,或為仅字。四婢,女之卑稱。五車,輿輪之總名。夏后氏奚仲所作,古音居,言行所以居人,今車舍也,言行者所居如舍。六乘,駕也,謂可乘者,《周禮》「乘,載也」,謂象馬之徒。七寶飾輦,輓車人在前引之。古卿大夫亦乘,自漢已後天子乘之,故今天子皇后所乘車曰輦。八寶飾輿,余據余居二反,《說文》「車輿也」。又車無輪曰輿,乘也載也。有作「輿」,非也。皆以珍嚴,故言「寶飾」。

[0685b16] 次一頌施成度義。《成唯識》云「具七攝受方成度相,若闕便非」。應說頌曰:「安住、與依止, 意樂、及事業, 巧便、向、清淨, 度成由此七。」此中但舉一迴向菩提,餘六准而可悉。「願得佛乘三界第一」即迴向意。次一雜物,「駟」音息利反,古人四馬一乘逐也,可以馳逐;房星四謂之天駟,故人效之。「欄」鈎欄也、門遮也。欄、闌皆得。有作蘭香草也,非此義。「楯」音食尹時名二反,闌檻也。縱曰檻,橫曰楯。「華」音戶華反。依此俗釋,黃帝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常有五色雲氣金枝玉葉止於帝上,有花蘤之形,因而作華蓋,華美之蓋也。據實理釋,西域暑熱,人多持蓋以花飾之,名為花蓋,華是花音也。「軒」音虛言反,安車也。曲輈轓車耳。以物增嚴名為飾也。有作「幰」飾虛偃反,布張車上禦熱名幰。車四馬駕,傍飾欄楯、上施華蓋,張幰嚴飾,以為布施。

[0685c05] 上四外財,次一內外。身等為內、妻子為外。次一唯內,施而心欣。施有五相,至心及信心、隨時、自手施、如法行、捨物,是名施五種,即七攝受中第四事業。不應施亦五相,不淨、亂眾生、惱害眾生物及壞淨心者,皆不應施與。即五相中如法施也。施有五利:親近、恒樂見、宗敬、好名聞、復作後時因,是名施善利。此上皆如《發菩提心經》說。於此施中應起四智:一若有財心不樂施,起覺悟智;二財尠闕心不樂施,起忍苦智;三財悅意心不樂施,起知倒智;四欣世果而行施者,起不堅智。施以無貪及彼所起三業為性,如〈菩薩地〉說。

[0685c18] 經「文殊師利(至)而被法服」。

[0685c18] 贊曰:此二頌戒。戒有三種:一律儀戒,即七眾所受;二攝善法戒,所修三乘一切善法;三饒益有情戒,即利有情三業萬行。《勝鬘經》云:「波羅提木叉毘尼出家受具足為大乘故說」。〈菩薩地〉言:「律儀戒者捨輪王位如棄草葉,出家受具足等,皆名律儀戒」,故此所說即律儀戒。律儀戒為本方有後二,若破律儀三戒俱捨,故四波羅夷皆律儀戒。此明初出家方能受具足等,故說最初律儀戒也。有本言「披法服」,「披」音敷羈反,方言披散也,今亦梙著之義;今正應言「而被法服」,「被」音皮義反,服用被帶之義。出家寬曠猶如虛空,在家迫迮猶如牢獄,故說出家持戒有五利:一十方佛護念,二捨命時歡喜,三持戒者為親友,四功德圓滿,五生生常得戒成其性。《智度論》說「戒為德瓶」,即此第四。頌曰:「護念終歡喜, 戒友功德圓, 生常戒成性, 是名戒五種。」

[0686a08] 經「或見菩薩(至)樂誦經典」。

[0686a08] 贊曰:此一頌忍。讀誦經典、思惟法義、諦察法忍,舉難偏說,攝餘二忍謂耐怨害忍、安受苦忍。

[0686a11] 經「又見薩薩(至)思惟佛道」。

[0686a11] 贊曰:此一頌勤。此通被甲攝善二種,略無利樂有情精進。精進有五:謂被甲、加行、無下、無退、無足,即經所說有勢、有勤、有勇、堅猛、不捨善軛。最初發起猛利樂欲名被甲,次起堅固勇悍方便名加行,次為證得不自輕蔑亦無怯懼名無下,次能忍受寒熱等苦於劣等善不生喜足名無退,次能證入諸諦現觀等欣求後後勝品功德名無足。二乘究竟道欣大菩提故,諸佛究竟道樂利樂他故,初一名被甲,後四名攝善,此中合名「勇猛精進」。

[0686a22] 經「又見離欲(至)讚諸法王」。

[0686a22] 贊曰:此二頌定。離憒鬧故常處空閑。由安住靜慮故深修禪定,引發靜慮故得五神通。由辦事靜慮故讚諸法王,此三必由離欲方得。

[0686a26] 經「復見菩薩(至)聞悉受持」。

[0686a26] 贊曰:下三頌頌慧。此一加行智,妙達實相故智深,音樂不壞故志固。又思慮遠故智深,不休息故志固。加功能問,聞並能持。

[0686b01] 經「又見佛子(至)而擊法鼓」。

[0686b01] 贊曰:此二頌頌二智。定慧具足,根本後得二智滿故。後得智中以喻講法,講法有四意:一欣樂說法,二化諸菩薩不化二乘,三破十魔眾,四而擊法鼓。擊法鼓者開權顯實,至下當知。魔羅云破壞號也,略云魔。名波卑夜,云惡者,波旬訛也。《雜藏》中佛說魔軍有十,今為頌言:「欲、憂愁、飢渴, 愛、睡眠、怖畏, 疑、毒、及名利, 自高輕慢彼, 汝等軍如是。 一切無能破, 我智箭定刀, 摧坏瓶投水。」或正智擊真如、後智擊俗理,說法發響令眾得聞,此六度中皆具二利。然以布施唯明利他,後慧通彰二利,中四但說自利略無利他之說,實非無也。

[0686b15] 經「又見菩薩(至)不以為喜」。

[0686b15] 贊曰:下二頌八風不動,三悲接物。二頌如次,此八風不動。「宴」音焉見反,安也息也。有作「晏」字,焉反,亦默也。八風者:一利、二衰、三毀、四譽、五稱、六譏、七苦、八樂。今此但舉於四生喜,得財、位、名、利。面讚為譽,背讚名稱,適悅名樂。於此四中菩薩不以為喜,恭敬之言義貫通故。翻此四種衰、毀、譏、苦亦不生憂,身心寂然語言宴默離八風故,此如《瑜伽》第二袟解。

[0686b25] 經「又見菩薩(至)令入佛道」。

[0686b25] 贊曰:此三悲接物。悲謂拔苦,有情緣悲緣有情起,行有多種生亦無窮,偏舉一行濟重苦生,故言放光濟地獄苦,餘二悲行:法緣、無緣,准此亦成,下當具顯。

[0686c01] 經「又見佛子(至)勤求佛道」。

[0686c01] 贊曰:下十三頌半頌地前凡夫信解行道,六度亂脩即為六也。一頌勤、一頌戒、一頌半忍、二頌定、五頌施、三頌慧。此勤也。飲食知量、減劣睡眠,初夜後夜覺悟瑜伽,《遺教》亦言:「初夜後夜亦勿有廢,中夜誦經以自消息,無以睡眠因緣,令一生空過無所得也。」「甞」試也,謂暫為之;今不暫為故言未甞。經行林中,西域地濕疊塼為道,於中往來消食誦經,如經布綃之來去,故言經行。此乃策勵脩四正斷:於已生惡不善法脩律儀斷,於未生惡不善法修斷斷,於已生善法修防護斷,於未生善法修修習斷,以求佛道。故《華嚴》云:「佛子善諦聽, 我說如實義, 或有速出要, 或有難解脫, 若欲求除滅, 無量諸過惡, 應當一切時, 勇猛大精進, 譬如微小火, 焳濕即能滅, 於佛法教中, 懈怠者亦爾。 譬如人鑽火 未出、數休息, 火勢隨止滅, 懈怠者亦爾。 譬如淨火珠, 離緣而求火, 畢竟不可得, 懈怠者亦爾。 譬如明淨日, 閉目求見色, 於佛教法中, 懈怠者亦爾。」由初發心精進為最,信為欲依,欲為精進依故。此但以精進為首,十信心中信後精進故。

[0686c25] 經「又見具戒(至)以求佛道」。

[0686c25] 贊曰:此一頌戒。三業威儀常無缺減,勿輕小罪以為無殃,水渧雖微漸盈大器,深見怖畏及慚愧故。「淨如寶珠」者,一內外無瑕,二戒德圓備,三威光晃曜,四眾所愛樂。由此鵝珠被縛草繫,捨身雁墮知事之前,龍生伊蘭之樹,瓶隨所欲,律儀為本故也。

[0687a03] 經「又見佛子(至)以求佛道」。

[0687a03] 贊曰:此一頌半耐怨害忍。少得謂多得,名增上慢。恃族姓、色力、聰叡、財富、道德、名譽,得高勝他遂行打罵。菩薩以五種觀皆悉能忍:一親屬想,二唯法想,三有苦想,四無常想,五攝受想。頌曰:「應觀彼害者, 親屬、唯有法, 有苦、及無常, 攝受、故應忍。」上來略標,並廣如《幽贊》,恐繁不述。「捶」音之累反,擊也。「打」音頂。

[0687a11] 經「又見菩薩(至)以求佛道」。

[0687a11] 贊曰:此二頌定。所離有四:一戲謂分別戲論,二咲謂談謔,三離自愚癡,四離惡眷屬,離親屬尋故。不離有二:一翻第四親近善緣,二一心除亂翻前三種。故《遺教經》云:「汝等比丘,當離憒閙獨處閑居,思滅苦本。若樂眾者即受眾惱」,廣說如經。

[0687a18] 經「或見菩薩(至)求無上道」。

[0687a18] 贊曰:此五頌施。分三:初三頌四事施,次一頌上妙施,後一頌意樂施。「四事」者,飲食、湯藥、衣服、臥具。「肴」者,而食之曰肴。「肴」也,應作「肴」字。食也啖也。菜之類是。亦云荳實。「膳」具食也。今時美物亦曰珍膳,俗解肴膳肉也。今則不然,菩薩設以供養佛故應為「膳」字,有作「餚饍」非也。「旃檀」者,赤謂牛頭栴檀,黑謂紫檀之類,白謂白檀之屬。上妙施中,父、母,病法師,最後身菩薩;設非證聖者,施果亦無量。又云若有戒足雖羸劣,而能辨說利多人,如佛大師應供養,愛彼善說故相似故,以清淨好園林施。意樂施中有六意樂:一廣大、二無厭、三歡喜、四恩德、五無染、六善好。此中有三:一歡喜、二無厭、三善好,即求無上道前施四事即廣大施,荷彼前恩名恩德施,三時無悔不為染雜名無染施。以飲食施足法食故,不墮飢饉劫故;以醫藥施當得法藥無諸病故;以衣服施得七寶衣,柔和善順具慚愧故;以臥具施當具資緣入空寂舍慈悲室故;以園林施當住覺苑總持園故,及得無漏法林樹故;以華施得七覺華故;以菓施得四聖果故;以浴池施當得捨垢八解池故。

[0687b13] 經「或有菩薩(至)求無上道」。

[0687b13] 贊曰:此三頌慧。初一後得智,法施無盡故。《迦葉經》云:「若恒沙世界,珍寶滿其中,以施諸如來,不如以法施,施寶雖福多,不及一法施,一偈福尚勝,況多難思議。」次一正智,證無相故。「二相」者分別也。無二相者即是餘經不二法門,如彼三類說不二義,地前學作有相無相、利他自利,二智行故,後一加行求正道故。「教」音古孝反,訓也示也。「詔」音諸耀反,導也,謂教導之。詔照也。闇於成事即有所犯,以此示之使照然可見。又有本作「教招」,教無平音,「招」誘進也。

[0687b25] 經「文殊師利(至)供養舍利」。

[0687b25] 贊曰:下第六段有七頌頌起塔。有二:初一頌供養舍利,後六頌造塔供養。後文分三:初三頌造塔嚴飾,次一頌八部供養,後二頌顯造塔殊勝。又七頌分二:初五頌頌長行,後二頌結造塔勝。初中復二:初四頌菩薩供養,後一頌八部供養。菩薩供養復二:初一頌供養舍利,後三起塔。准此頌文,長行應言供養舍利起七寶塔。此初也。

[0687c05] 經「又見佛子(至)寶鈴和鳴」。

[0687c05] 贊曰:此三頌起塔:一頌數,一頌量,一頌嚴。〈菩薩地〉說:「若佛滅後造一或多佛制多等而為供養,當獲無量大福德果,受大梵福,無數大劫不墮惡趣,亦獲無上菩提資糧。」梵云踰繕那,限量義,訛云由旬。《俱舍》頌云:「極微、微、金、水, 兔、羊、牛、隙塵, 蟣、虱、麥、指節, 後後增七倍, 二十四指肘, 四肘為弓量, 五百俱盧舍, 此八踰繕那。」十六里餘,若依餘經乃四十里。 「縱」音即容子用二反,竪也。「廣」橫也。古為從字,切韻唯有縱、蹤、[車*從]三字。有本作「從」,不知所出。俗解南北曰縱,東西曰橫。 「露」謂不覆, 「幔」謂覆也。顯所莊嚴或露或覆,下寶塔品當具釋之。此明報土寶塔之量,上位所見;不爾,此洲詎安多塔?有云幔幕也。在傍曰帷、在上曰幕,幕覆也。露謂覆露,同諸經文,珠交露蓋。有作「縵」字,繒帛無文,非是幔體。「寶鈴和鳴」聲和調也。

[0687c24] 經「諸天龍神(至)常以供養」。

[0687c24] 贊曰:此明八部供養。

[0687c26] 經「文殊師利(至)其華開敷」。

[0687c26] 贊曰:此二頌結造塔勝,因造塔故國界殊特,塔逈高嚴,眾寶綵飾,如天帝釋圓生樹王花開之時,嚴絕比,逈光諸樹,故以為喻。

[0688a01] 經「佛放一光(至)照無量國」。

[0688a01] 贊曰:下大文第二段,有八頌頌請,分二:初四頌牒奇興問,後四頌推事請答。初中復二:初二頌牒近遠兩立奇,後二頌舉見二事問。此初也。初頌牒見近奇,後頌牒見遠奇。

[0688a06] 經「我等見此(至)放斯光明」。

[0688a06] 贊曰:此二頌舉見二事問。初頌牒自他之兩見,後頌舉此彼之被瞻。疑意若斯,放光何故?此被瞻者欣我問故,彼被瞻者希仁答故。

[0688a10] 經「佛子時答(至)演斯光明」。

[0688a10] 贊曰:下推事請答,分四:初一頌推時請答,次一頌推事請答,次一頌舉事極大,後一頌正請彼答。此初也。四眾欣渴冀聞勝道,願決令喜今正是時,凡說法者必逗機故。

[0688a15] 經「佛坐道場(至)此非小緣」。

[0688a15] 贊曰:初頌推二事請答:一妙法、二授記。後頌明事極大,見佛及淨土,此非小緣故。

[0688a18] 經「文殊當知(至)為說何等」。

[0688a18] 贊曰:正請彼答。唯見瞻仁,獨悕仁答。前瞻此彼問答之者雙瞻,此獨瞻仁願決眾之疑網故也。

[0688a21] 經「爾時文殊(至)及諸大士」。

[0688a21] 贊曰:下第七文殊師利答成就。論云:「文殊師利以宿命智,現見過去因果相成就十種事,如現在前,是故能答,非比度非構虛能答也。」論云:「因相者,文殊自見已身於彼彼佛土修行諸行,是今時之因菩提因行故,果者過去所依自體。」論云:「文殊自見已身是過去妙光法師,於彼佛所聞此法門為眾生說,是前前世過去之果,果謂所依自體,非是所見因之果也。彼因者今時佛果之因,彼果者乃是過去無量生因之果。」大分為三:初標名總告,次正答所徵,後有二頌語眾勸知陳佛今說。此即初也。

[0688b05] 經「善男子等如我惟忖(至)演大法義」。

[0688b05] 贊曰:正答所徵也。然依論本,此答之中成就十事:第一現見大義因,即此文是。第二「諸善男子我於過去」下,現見世間文字章句甚深意因。第三「諸善男子如過去無量無邊」下,現見希有因。第四「次復有佛亦名日月燈明」下,現見勝妙因。第五「其最後佛未出家」下,現見受用大因。第六「佛滅度後妙光菩薩持妙法蓮華」下,現見攝取諸佛轉法輪因。第七「日月燈明佛八子皆師妙光」下,現見善堅實如來法輪因。第八「是諸王子供養無量」下,現見能進入因。第九「其最後成佛者名曰燃燈」下,現見憶念因。第十「彌勒當知爾時妙光菩薩」下,現見自身所逕事因。因者所以文殊現量智見其事證其所由,以答彌勒,故說為因。或此十事多居往代,為今時因,故名為因。此十因中總為五對:一義教對,二希勝對,三轉嗣對,四堅進對,五他自對。配經十相如次應知,此中總分為四:一示相籌量答,二舉古成今答,三指陳別事答,四古今相即答。初二後一如文次第,自餘中間七因總為指陳別事,至文當知。今此即示相籌量答。「惟」者思也念也謀也。「忖」者度也。論名現見大義因成就者,

[0688b29] 義者義理,成於八種大義理之所由,所由因也。八大義者,經有五句,論有八句,應言欲說大法,雨大法雨,擊大法鼓,不斷大法鼓,建大法幢,燃大法炬,吹大法螺,演大法義。論中第七方說不斷大法鼓,今以義推故第四說亦不相違。雨大法雨,二皆宇音,或初芋音。吹有二音,昌為尺偽二反,今從初反。「螺」音落過反,水蟲也,或作蠃字。論云:「疑者斷疑,即欲說大法欲破先疑住外凡位令進修故,已斷疑者增長淳熟彼智身故。即雨大法雨,先住內凡而無疑者,滋善萌芽令入聖位欲增善故。」此本論意上下相連鉤鎖相起以釋經文,下皆准知。論云:「根熟者,為說二種密境界,謂聲聞菩薩二密境界,二句示現,即擊大法鼓、不斷大法鼓,以遠聞故次第配之。」即明今者開往聲聞乘為權密境界,顯今所說菩薩乘為實密境界,名二密境界,令根熟者捨權取實,故論云:「入密境界者,令進取上上清淨義故,即建大法幢,建立菩提妙智極高顯故。猶如於幢由知權實有捨有取,行大乘行得菩提智離障淨故。」論云:「進取上上清淨義者,進取一切智現見故,即然大法炬。」既得真智建立菩提,照於真境證涅槃故,如炬照物。論云:「取一切智現見者,為一切法建立名字章句義故,即吹大法,既得真境必須說教義,教詮一切法故,名為一切法建立名字等,如俗作樂,曲終滿位吹大螺吼。今既得果事圓滿位,為他說法亦復如是。」故《涅槃》說「吹貝知時」。論云:「建立名字章句義者,令入不可說證智轉法輪故,即演大法義,說於教者,令所應度入於證智,成轉法輪摧於煩惱。」此八句中分為四對:一破惡進善對,二開權顯實對,三得智證真對,四說法利生對。如是循環名為法輪。自既得果,欲令有情證聖真智破滅煩惱。論既鉤鎖解經,故此相乘為對可披解意。尋釋來由,經有五句唯二對半,有破惡進善、說法利生、開權一門;自餘顯實、得智證真,文對皆闕,仍不次第,讀者應知。

[0689a12] 經「諸善男子(至)即說大法」。

[0689a12] 贊曰:下現見世文字章句意甚深因者,此說大教故,教是世間戲論名字章句故。意者意況,說教之所以也。即是舉古成今答。文中有三:一舉過去,二結成今,三釋其意。此初也。

[0689a17] 經「是故當知(至)亦復如是」。

[0689a17] 贊曰:此結成今。

[0689a18] 經「欲令眾生(至)故現斯瑞」。

[0689a18] 贊曰:此釋其意。放光何意?欲令聞知難信法故。昔說二真、今談一實,令捨舊極取今新極,故名難信。不但信難,義旨亦難。

[0689a22] 經「諸善男子(至)阿僧祇劫」。

[0689a22] 贊曰:下有八因總為二文:初長行,後偈頌。長行分二:初七因指陳別事答,後一因古今相即答。初文分三:初一讚揚希有答,次一顯後勝妙答,後五委陳同事答。初讚揚希有答,論名現見希有因,無量時不可得故。於中有四:一讚時久遠希,二讚佛名號希,三讚法勝妙希,四讚生利答希。此即初也。論云:「不可思議不可稱不可量者,示現過彼阿僧祇劫不可得故。」梵云阿僧企耶,訛云阿僧祇,言無數也。《俱舍論》說:「第五十二數,從一積十至此數極,名阿僧祇,本數六十,餘八傳忘。」《華嚴經》說百二十數,此乃第一百一十二。劫臘波略名為劫,此云分別,時分分別之義。「不可思議」者,過情計之境。「不可稱」者,過言議境。「不可量」者,非喻算境。今經云「無量」者,過算分喻分。「無邊」者,過時分。「不思議」者,過情計分;即同《般若》過四分也。〈菩薩地〉說劫有二種:「一日夜年數,二阿僧祇劫」。《瑜伽》復說:「或說一增減為一劫,謂飢饉、疫病、刀兵;或有二十劫為一劫,謂梵眾天;或四十為一劫,謂梵輔天;或此六十為一劫,謂大梵天;或此八十為一劫,謂火災劫,少光天數此壽命二劫;或七火方一水災劫,謂極光淨天;或八七火、一七水災方一風災劫,謂遍淨天。數此至不可數為一阿僧祇。」凡經此三大阿僧祇劫修因方得作佛,並賢劫等合有十類劫之差別。古《攝論》文或地前分三,十地各分三,合成三十三阿僧祇劫,七地已前為小,八九十地為中,地前為大。雖有此等劫量不同,今依本論,法華一會所說諸劫多依五種:一夜、二晝、三月、四時、五年。今依無量無邊不可思議之阿僧祇年,非餘大劫也,欲顯諸佛無數大劫時一出故,文殊所見極大遠故。

[0689b28] 經「爾時有佛(至)佛世尊」。

[0689b28] 贊曰:此讚佛名號希。「日月燈明」是別名,「如來」已下是通名。日有二能:一導明、二成就。月有二能:一除熱、二清涼。燈有二能:一破暗、二傳照。顯佛能導迷至覺,成器熟根,除煩惱之熱、得涅槃之涼,永破愚癡、化生傳法,表別名希有也。依《瑜伽》八十三解十號云:一如來、二應、三正等覺、四明行圓滿、五善逝、六世間解、七無上丈夫調御士、八天人師、九佛、十薄伽梵。如來者初總序,是下九號之總序也。《涅槃經》云:「如過去諸佛所說經法,六波羅蜜、三十七品、十一空等來至菩提,故言如來。」且今釋迦,如過去諸佛,依諸教法修六度等行,觀十一空等理,來至菩提果,故言如來,即報身佛。《般若》云:「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即法身佛。《成實論》云:「乘如實道來成正覺故名如來。」義雖略得,非此宗義。論云:「應正等覺,謂永解脫一切煩惱障及所知障故」。

[0689c17] 阿羅漢者,此正云應。《成唯識》云:「應已永害煩惱賊,應無分段生,應受妙供養。」如前本論釋經有十五義,是《瑜伽》及此經但取害煩惱賊名阿羅漢,永斷所知障名為正等覺。故《瑜伽》云:「阿羅漢是共德,正等覺下是不共德。」舊云正遍知,即正覺、等覺、正等覺,如次簡外道、小乘、菩薩三種。

[0689c24] 明行圓滿者,即明行足,明謂三明:一宿住隨念智明,二生死智明,三漏盡智明。行謂遮行、行行。行行謂清淨三業現行正命。又四種增上心法現法樂住是住行,此二是行行攝。密護根門是遮行。此二行及三明皆圓滿,由此如來顯示三不護、無忘失法,由不造過,得世間靜慮,遮自苦行。此中由不造過者,三業清淨故,即三不護密護根門故,無忘失法得世間靜慮,現法樂住,遮自苦行也。故言明行圓滿。

[0690a04] 善逝者,謂於長夜具一切種自利、利他二功德故。逝者往也。謂成菩提已,於生死長夜具一切種二利功德善事往矣。故名善逝。

[0690a07] 世間解者,有情及器二世間中皆善通達故,由悟入有情世間依前後際宿住生死智,依一切時八萬四千行差別故,即知三際眾生心行差別,及善了知器世間等,於東方等十方世界無邊成壞善了知故。又於一切世間諸法自性、因緣、愛味、過患、出離、能趣行等皆善知故,謂知自性果也。因緣,因也,此為總句,餘四四諦如次配之。

[0690a15] 無上丈夫調御士者,舊云無上士調御丈夫,智無等故無過上,故名無上;於現法中佛身具相好,是大丈夫;又多分調御無量丈夫最第一故,極尊勝故,由此後釋。舊云無上士調御丈夫。

[0690a20] 天人師者,以彼天、人解甚深義勤修正行有力能故,餘趣不能故不稱師。

[0690a22] 言佛陀者,謂畢竟斷一切煩惱、所知、並習氣,現等正覺,證得無上正等覺故,即具二智覺自他也。

[0690a24] 薄伽梵者,舊云世尊,坦然安坐妙菩提座,任運摧滅一切魔軍,大勢力故即破四魔。如《佛地論》頌:「自在、熾盛、與端嚴, 名稱、吉祥、及尊貴, 具足如是諸六義,應知總名為薄伽。」薄伽者聲也,梵謂具德,若有為此薄伽聲,自能破四魔,必具六德:一自在義,永不繫屬諸煩惱故;二熾盛義,炎猛智火所燒練故;三端嚴義,三十二相等所莊嚴故;四名稱義,佛之勝名無不知故;五吉祥義,恒起方便利有情故;六尊貴義,世出世間咸尊重故。今名世尊,闕前五義。

[0690b07] 經「演說正法(至)梵行之相」。

[0690b07] 贊曰:下讚法勝妙希。八十三云:「具十德也。一初善,謂聽聞時生歡喜故。二中善,謂修行時無有艱苦,遠離二邊依中道行故。三後善,謂極究竟離諸垢故,及一切究竟離欲為後邊故。」法性離垢故,能學之者亦離垢故,修行究竟得果離垢。故《智度論》云:「讚布施為初善,讚持戒為中善,讚二果報生天淨土名後善。復說聲聞、獨覺、大乘亦名三善。」《寶篋經》云:「知苦斷集名初善,修正道名中善,證滅名後善,是名聲聞初、中、後善;若不捨菩提心,不念下乘,迴向一切智是名菩薩初中後善。」今依《瑜伽》為正。四文巧,此云「其語巧妙」,謂善縎綴名身等故,及八語具皆圓滿故。五妙義,此云「其義深遠」,謂能引發利益安樂故。六純一,此云「純一無雜」,謂不與一切外道共故,唯佛法有、外道所無。七圓滿,此云「具足」,無限量故、最尊勝故,義豐且勝故名圓滿。八清淨,謂自性解脫故,依一剎那自體解脫故,或法自性解脫故。九鮮白,謂相續解脫故,設多剎那亦解脫故,或學之者亦解脫故。十梵行,謂八聖道支滅諦名梵,道諦名行,與滅為因,此具八道名梵行相。當知此道由純一等四種妙相所顯說故,是梵行相此中第六純一無雜、第七具足、第八清、第九白,餘如文可解,准義配同新經所說。

[0690c05] 經「為求聲聞者(至)成一切種智」。

[0690c05] 贊曰:下讚生利益希。有佛出世唯說一法或不說法,今說三乘故名希有。「應」音於興反,又於證反,應當應契,隨其機器說法契應,根、法相當故。眾生根性有下、中、上,總知四諦染淨因果,由最劣故名得聲聞;總知生死十二因緣因果,次勝名得緣覺;能行二利總、別俱知,脩行以六度,究竟作佛,名為菩薩,當成種智。辟支迦佛陀者,此云獨覺,略云辟支佛。

[0690c15] 經「次復有佛(至)姓頗羅墮」。

[0690c15] 贊曰:下第二顯後勝妙答。論名現見勝妙因,以諸佛菩薩自示現受用勝名姓等,故名勝妙。文有四妙,此中有二:一名同妙,二姓同妙。「頗羅墮」者,婆羅門十八姓中之一姓也。

[0690c20] 經「彌勒當知(至)初中後善」。

[0690c20] 贊曰:此有二妙:一號同妙,二法同妙。略說三善貫餘七德。

[0690c23] 經「其最後佛(至)有八王子」。

[0690c23] 贊曰:下第三段委陳同事答。有五因:一受用大因,二攝取諸佛轉法輪因,三善堅實如來法輪因,四能進入因,五憶念因。於中有二:初一因佛在宣揚,後四因滅後行化。

[0690c27] 受用大因者,論云:「是時王子受勝妙樂,各捨出家,復彼大眾於爾許時不生疲倦心故。」此解受用因中文之大意有二受用:一在家受欲樂,二出家受法樂。此文有四:一示相同今,二唱滅異即,三當成佛記,四現入涅槃。

[0691a04] 示相同今有六,無初序分成就,餘六同此序品之事。此下第一同今眾成;第二「是時日月燈明」下同今時成;第三「說是」下同今威儀成;第四「爾時如來放眉間」下同今說因成;第五「彌勒當知爾時會中有二十億菩薩」下同今欲聞成;第六「時有菩薩名曰妙光」下同今答成。同眾成中有二:一在俗、二出家。在俗有三:一標有子,二列八名,三明王化。此初也。法爾諸佛必先有子,後方出家,為降世間受樂者故示現欲樂不可寶故,顯佛能具丈夫德故。

[0691a15] 經「一名有意(至)八名法意」。

[0691a15] 贊曰:此列八名。分為四雙:一大智大悲雙,二了有了空雙,三進善破惡雙,四達偽知真雙,如次配之。

[0691a18] 經「是八王子(至)各領四天下」。

[0691a18] 贊曰:此明王化。無一世界有二輪王,如何今言各領四天下?今解八子相繼統領,非一時也。然以義通,劫減佛興、劫增輪王方出,如何彼佛有子而作輪王?此乃應紹輪帝王四天下,如釋迦佛應為金輪王,非正已受,劫漸減故,由此增至八萬歲儴佉方出。第十劫初減彌勒方出,輪王命長故見彌勒。或此報佛與化佛殊,報佛未必於減劫出,故可有子得作輪王。妙光化八子堅固菩提得入八地,故知報佛亦為菩薩先說無量義竟,為聲聞後說法華,如《鼓音王經》阿彌陀佛有妻子故。

[0691b02] 經「是諸王子(至)亦隨出家」。

[0691b02] 贊曰:下明出家。有三:一形隨真侶,二行出塵中,三得遇良緣,堅修福慧。此初也。捨輪王位如富者脫屣,趣出家如貧人得寶,寬曠無依去羈網故。

[0691b07] 經「發大乘意(至)皆為法師」。

[0691b07] 贊曰:行出塵中也。既發大心恒勤持戒,能宣妙理皆為法師。發心者住定,梵行者持戒,法師者具慧,三藏備矣。

[0691b11] 經「已於千萬佛所殖諸善本」。

[0691b11] 贊曰:得遇良緣堅修福慧也。

[0691b13] 經「是時日月(至)佛所護念」。

[0691b13] 贊曰:第二同時成也。夫說《法華》必先說《無量義》,故名時至,示為菩薩說也。

[0691b16] 經「說是經已(至)身心不動」。

[0691b16] 贊曰:下第三同威儀成。有三:一佛入定,二器世間,三有情世間。此初也。

[0691b19] 經「是時天雨(至)六種震動」。

[0691b19] 贊曰:器世間也。

[0691b20] 經「爾時會中(至)一心觀佛」。

[0691b20] 贊曰:有情世間也。

[0691b22] 經「爾時如來(至)是諸佛土」。

[0691b22] 贊曰:第四同說因成。有三:一放光,二照境,三所見,「如今所見是諸佛土」是也。

[0691b25] 經「彌勒當知(至)樂欲聞法」。

[0691b25] 贊曰:第五同欲聞成。有二:一樂欲聞法,二欲知光緣。此初也。

[0691b27] 問:

[0691b27] 何故釋迦放光現瑞,四眾生疑,樂欲聞法知光緣由,燈明說法乃言菩薩與今不同?

[0691b29] 答:

[0691b29] 此依本位總名四眾,彼說發心並名菩薩。又此舉劣者但言四眾,彼舉勝眾故言菩薩。下頌中云「爾時四部眾乃至是事何因緣」,故知影顯。如經說八子以為眾成,舉勝者故。又彼實是菩薩化言四眾,報身化故;此實是四眾,化身化故。

[0691c06] 經「是諸菩薩(至)所為因緣」。

[0691c06] 贊曰:欲知光因緣推覓答者。「為」音通平、去皆得。

[0691c08] 經「時有菩薩(至)八百弟子」。

[0691c08] 贊曰:第六同答成。有四:一傳燈眷屬,二因說此經,三時節短長,四大眾安樂。此初也。

[0691c11] 經「是時日月燈明佛(至)佛所護念」。

[0691c11] 贊曰:第二因說此經。釋迦說《法華》,因彌勒等問,文殊為答。燈明說《法華》,因大眾樂欲,妙光為答。故頌中言「佛從三昧起,讚妙光令喜」,即因妙光說《法華經》。又釋迦今化四眾樂聞,因鶖子方說;燈明往化菩薩樂聞,因妙光方說。今佛從定起正告鶖子,聲聞眾中隨深智慧與佛相應;彼佛從定起正告妙光,菩薩眾中隨深智慧與佛相應。此為聲聞,彼為菩薩。其《妙法蓮華》亦名「教菩薩法」、「佛所護念」,與《無量義經》名字不殊,但以體義、利頓漸機,所望有異報化事殊,不名無量義,如前已解。然彼示現化諸聲聞亦無有失,或說化身實化聲聞,說餘勝事即說報佛,亦無失也。

[0691c26] 經「六十小劫(至)謂如食頃」。

[0691c26] 贊曰:第三時節短長。論解:既以日月年等為劫,故名為小,不可別生分別。但是佛觀根熟應物時長,眾樂情深亦能久聽翫,法樂之心極,所以謂如食頃,如俗觀碁斧柯便爛。

[0692a02] 經「是時眾中(至)而生懈倦」。

[0692a02] 贊曰:第四大眾安樂,法食資持禪悅生樂,盡業縛之麁重,何得生於懈倦焉。懈懶、倦疲也。有作「惓」,無所從。

[0692a06] 經「日月燈明(至)無餘涅槃」。

[0692a06] 贊曰:上來合是示相同今,此即第二唱滅異即。佛之入滅不同二乘,示現同之言入無餘,所應化了故尋唱滅。沙門息義以得法故,暫爾寧息,亦息惡也。正言室羅磨拏,或室摩那拏,此云功勞,謂修道有多功勞也。婆羅門,淨行義。

[0692a13] 經「時有菩薩(至)即授其記」。

[0692a13] 贊曰:第三當成佛記。有二:一標、二記。此初也。含持眾善故名德藏。

[0692a16] 經「告諸比丘(至)三佛陀」。

[0692a16] 贊曰:此授記也。多陀如義,阿伽度來義,阿羅訶應義,三正義,藐等義。又三正義,佛陀覺義,即是如來、應、正等覺,十號之中初三號也。《增一阿含》云:「佛告比丘:諸佛出世必為五事:一轉法輪,二度父母,三無信之人立於信地,四未發菩薩意令發菩薩意,五授當佛記。」此中亦爾。其佛三號多分依斷、恩、智三德如次以明,故不說餘。

[0692a25] 經「佛授記已(至)入無餘涅槃」。

[0692a25] 贊曰:第四現入涅槃。何故入滅,要於中夜?於生死夜證寂靜故,如《涅槃經》。

[0692a28] 經「佛滅度後(至)為人演說」。

[0692a28] 贊曰:上來合是受用大因,佛在宣揚。自下四因滅後行化,即分為四,此即攝取諸佛轉法輪因,論云「法輪不斷故」。

[0692b03] 經。「日月燈明佛八子(至)三菩提」。

[0692b03] 贊曰:第三善堅實如來法輪因也。論云:「佛滅度後無量時說,故教化之令其堅固,即入八地。」堅固乃是不退義故,不爾如何今已成佛?或入初地得不壞信名堅固故。

[0692b08] 經「是諸王子(至)皆成佛道」。

[0692b08] 贊曰:第四能進入因。論云:「彼諸王子得大菩提故,供養者修財、法行,諸佛者所遇良緣,要遇良緣深修妙行方成佛故。」

[0692b12] 經「其最後成佛者名曰燃燈」。

[0692b12] 贊曰:第五憶念因。論云「為他說法利益他故」。文分為二:一八子成佛,二八百弟子成佛。此初也。理應此文屬前能進入因,但以別明成佛者名,故合入此。

[0692b17] 經「八百弟子(至)故號求名」。

[0692b17] 贊曰:下八百弟子成佛有二:一染因,二淨因。此初也。內妙業不純,外多貪聲譽,故號求名。論云:「汝號求名,示現知過去事故,不爾便成指斥他失。」

[0692b22] 經「是人亦以(至)尊重讚歎」。

[0692b22] 贊曰:此明淨因。福、慧雙植得遇良緣,三業修習財、法供養、身恭敬、意尊重、語讚歎。論云「種諸善根,復示現得彼法具足故。」

[0692b26] 經「彌勒當知(至)汝身是也」。

[0692b26] 贊曰:上委陳同事答,下明古今相即答。自身所[這-言+至]事因也。論云「以文殊自身受勝妙樂故」。此中有二:一即人,二即法。此初也。

[0692c01] 經「今見此瑞(至)佛所護念」。

[0692c01] 贊曰:此即法總結答也。

[0692c03] 經「爾時文殊師利(至)令入佛智慧」。

[0692c03] 贊曰:下有四十三頌,頌前指陳別事古今相即,不頌初二因,後有二頌不入答中。第三語眾勸知,非頌前義,由此還分為二:初四十頌頌指陳別事,後三頌頌古今相即。長行指陳別事有七因分三,今不頌次復有佛等勝妙因,故頌六因,但分為二:初二頌頌讚揚希有,後三十八頌頌委陳同事。讚揚希有中此亦有四:初二句頌時,次二句頌名,次一句頌法,後三句頌生利益。

[0692c13] 經「佛未出家時(至)亦隨修梵行」。

[0692c13] 贊曰:下三十八頌委陳同事中五因分二:初二十九頌頌受用大因佛在宣揚,後九頌頌餘四因滅後行化。初中分四:初二十頌半頌示相同今,次四頌頌唱滅異即,次二頌半頌當成佛記,後二頌頌現入涅槃。初二十半示相同今中有六:初一眾成,次一時成,次二頌半威儀成,次十頌半說因成,次一頌半欲聞成,後四頌答成。此初也。上二句頌在俗,後二句頌出家。

[0692c23] 經「時佛說大乘(至)而為廣分別」。

[0692c23] 贊曰:第二時成。

[0692c25] 經「佛說此經已(至)經名無量義」。

[0692c25] 贊曰:下第三有二頌半威儀成中有二:一頌入定,一頌半器及有情世間。此初也。

[0692c28] 經「天雨曼陀羅(至)即時大震動」。

[0692c28] 贊曰:器及眾生,世間也。此中合有五:入定、雨華、作樂、供養、地動,與長行前後有無廣略不同。「一切諸佛土即時大震動」者,亦唯日月燈明佛國震動,非十方界,前云「而此世界六振動」故,今此燈明佛國一切皆動,化身報身下位非一,可言諸佛。

[0693a06] 經「佛放眉間光(至)萬八千佛土」。

[0693a06] 贊曰:下十頌半說因成有三:二句放光,二句照境,九頌半如今所見是諸佛土。此初二也。

[0693a09] 經「示一切眾生生死業報處」。

[0693a09] 贊曰:下九頌半如今所見中有五:初半頌六趣眾生,三頌見佛,一頌聞法,一頌見四眾,四頌見菩薩,不頌入滅起塔。此初也。處謂所趣報,是業因所歸處故。或處謂道理,善因感善果惡因感惡果,有是理故。或處謂處所,受善惡果之處所也。

[0693a16] 經「有見諸佛土(至)斯由佛光照」。

[0693a16] 贊曰:下三頌見佛分三:一見淨土,一見供養,一正見佛。此初也。釋迦光照皆如金色,日月燈明琉璃頗梨色者,欲顯大乘純一可重故唯金色,眾德圓備故種種色,互影彰故。梵云吠琉璃,略云琉璃,有種種色。頗胝迦云水精,亦云水玉,或云白珠,訛云頗梨,「梨」力私反。《智度論》云:「出山石窟中,過千年氷化為頗梨。」西方暑熱土地無氷,何物化焉?此但石類,處處皆有。

[0693a26] 經「及見諸天人(至)端嚴甚微妙」。

[0693a26] 贊曰:此二頌中初見八部供養,後見佛也。

[0693a28] 經「如淨琉璃中(至)敷演深法義」。

[0693a28] 贊曰:此聞法也。佛放光自映,或眾映佛,此方遙見如琉璃中現金像說法也。

[0693b02] 經「一一諸佛土(至)悉見彼大眾」。

[0693b02] 贊曰:此見四眾。

[0693b04] 經「或有諸比丘(至)說法求佛道」。

[0693b04] 贊曰:此四頌見菩薩種種因緣、信解、相貌、行菩薩道,唯頌信解,亂修行故。一頌勤、戒,欲顯在家、出家並得行菩薩行,故言比丘,或稱菩薩,精進遍策,戒是學本,故初舉之。一頌施、忍,言「等」者,施、忍非一,類有多故。一頌禪定,一頌智慧。

[0693b11] 經「爾時四部眾(至)是事何因緣」。

[0693b11] 贊曰:下一頌半頌第五欲聞成也。長行云「二十億菩薩樂欲聞法」,此言「四部」,互相顯故。前據發心,此未發故。

[0693b15] 經「天人所奉尊(至)唯汝能證知」。

[0693b15] 贊曰:下四頌第六答成。長行有四,此文有二,初二頌因說此經,後二頌時節短長,略無傳燈眷屬大眾安樂。此初也。「適」近也始也。纔從定起能引眾生至菩提位,出世智慧照達真俗名世間眼。

[0693b21] 經「世尊既讚歎(至)悉皆能受持」。

[0693b21] 贊曰:時節短長也。

[0693b23] 經「佛說是法華(至)當入於涅槃」。

[0693b23] 贊曰:上頌示相同今,下四頌頌第二唱滅異即。分三:二頌唱滅,一頌誡勸所化,一頌大眾悲惱。此初也。化緣既終便唱今滅。

[0693b27] 經「汝一心精進(至)億劫時一遇」。

[0693b27] 贊曰:此誡勸所化,精進為出世之根,放逸為生死之本,理須修斷,況乎諸佛億劫方遇,今既得遇而不修斷者哉!故經云諸佛出現樂、演說正法樂、僧眾和合樂,同修勇進樂。

[0693c03] 經「世尊諸子等(至)佛滅一何速」。

[0693c03] 贊曰:大眾悲惱也。世間空虛、眾生福盡故生悲惱。

[0693c05] 經「聖主法之王(至)汝等勿憂怖」。

[0693c05] 贊曰:下二頌半第三當成佛記,有二:一頌勸勿生憂,有當來佛可依投故,示同入滅實常樂故;後一頌半正明授記。此初也。

[0693c09] 經「是德藏菩薩(至)亦度無量眾」。

[0693c09] 贊曰:此授記也。

[0693c11] 經「佛此夜滅度(至)以求無上道」。

[0693c11] 贊曰:第四二頌現入涅槃中:初一頌現入涅槃,後一頌見失良醫精勤慕道。

[0693c14] 經「是妙光法師(至)廣宣法華經」。

[0693c14] 贊曰:上二十九頌頌受用大因佛在宣揚,下有九頌頌餘四因滅後行化,分四:初一頌攝取諸佛轉法輪因,次一頌善堅實如來法輪因,次一頌能進入因,後六頌憶念因。此初也。

[0693c20] 經「是諸八王子(至)當見無數佛」。

[0693c20] 贊曰:此第二善堅實如來法輪因。若依小乘於三無數劫,逆次逢勝觀、燃燈、寶髻佛,初釋迦牟尼初劫初逢釋迦牟尼佛,更逢七萬五千佛。第二劫初逢寶髻佛,更逢七萬六千佛。第三劫初逢燃燈佛,更逢七萬七千佛。第三劫滿百劫修相好業,初逢勝觀佛,即毘婆尸。由翹足讚歎底沙超於九劫,所以經中往往言過去九十一劫有毘婆尸佛。若依大乘,第四依菩薩供養八恒河沙諸佛,始今解涅槃十六分義。古來配在第十地中,今亦未定,只言八恒河沙,何必即是第十地也。真諦釋言:「初劫遇五恒,第二劫逢六恒,第三劫逢七恒河沙佛。」所以今言得入八地,仍言當見無數諸佛。

[0694a06] 經「供養諸佛已(至)轉次而授記」。

[0694a06] 贊曰:此第三能進入因,後得作佛故。

[0694a08] 經「最後天中天(至)度脫無量眾」。

[0694a08] 贊曰:此第四。後有六頌憶念因,分二:初一頌憶八子,後五頌憶八百弟子。此初也。

[0694a11] 經「是妙光法師(至)號之為求名」。

[0694a11] 贊曰:下五頌憶八百弟子,分二:初二頌半憶染因,後二頌半憶淨因。此初也。寶族姓以為貴、愛利譽以為先,所習多廢故號求名,具六失故,如文可知。「懈」音古隘反,懶也倦也。「怠」音徒亥反,亦懈也疲也。或作「駘」亦疲也慢也墮也。第二貪著已得利名,第三更求未得名利。「族」云類也。《周禮》「四閭為族」,鄭玄「百家也」。

[0694a20] 經「亦行眾善業(至)其數無有量」。贊曰:頌淨因,有二:初五句憶淨五因,後五句憶淨二果。

[0694a23] 經「彼佛滅度後(至)今則我身是」。

[0694a23] 贊曰:上四十頌頌指陳別事,下三頌頌古今相即。有三:初一頌即人,次一頌即法,後一頌結成。此初也。

[0694a27] 經「我見燈明佛(至)欲說法華經」。

[0694a27] 贊曰:此即法。

[0694a29] 經「今相如本瑞(至)助發實相義」。

[0694a29] 贊曰:此結成也。放光警覺、有緣皆集,眾見此已深生渴仰,起此神變表法非虛,顯證深密,故名放光助實相義。

[0694b04] 經「諸人今當知(至)充足求佛道」。

[0694b04] 贊曰:上四十三頌頌長行,下之二頌大文第三語眾勸知陳佛今說,有二:初一頌明佛說法雨道芽生令進善也,後一頌明佛說法令求道者疑惑皆除斷滅眾惡。此初也。

[0694b09] 經「諸求三乘人(至)令盡無有餘」。

[0694b09] 贊曰:此斷疑也。此後二頌雨大法雨,說大法也。

妙法蓮華經玄贊卷第二(末)

[0694b12] 保安三年四月四日書了,法隆寺僧覺印之。同年十月廿二日移點了,興福寺圓如房本。法隆寺僧覺印為令法久住為之,以左點可為指南(云云)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34 冊 No. 1723 妙法蓮華經玄贊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佛教電腦資訊庫功德會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tripitaka | about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