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公告:漢文大藏經網站已停止更新,請前往下列大藏經網站查閱經文

一般電腦和需要較多功能的使用者,建議瀏覽 cbetaonline

手機、平板與專注閱讀的使用者,建議瀏覽 deerpark

 

T17n0721_024 正法念處經 第24卷

CBETA 電子佛典集成 » 大正藏 (T) » 第 17 冊 » No.0721 » 第 24 卷 ▲上一卷 ▼下一卷 前往第

 

正法念處經卷第二十四

觀天品第六之三四王天之三

[0136b23] 「復次,比丘觀四天王三地住處,一一業果具觀察已,觀第四處。彼以聞慧觀:三箜篌天有十種地。何等為十?一名乾陀羅;二名應聲;三名喜樂;四名探水;五名白身;六名共娛樂;七名喜樂行;八名共行;九名化生;十名集行。是為三箜篌天十地住處。比丘如是分別觀察彼業果報,以何業故生此天處?即以聞慧見:箜篌天修行善業,生彼天中,得相似果。第一地處名乾陀羅,眾生何業生於此天?若有眾生信心修身,以園林地或甘蔗田,或菴羅林、美果之林施與眾僧,令僧受用。此人命終生乾陀羅天,受無量樂。以天栴檀、牛頭栴檀以塗其身,無量天女圍遶娛樂,種種莊嚴、種種色貌,善知歌舞戲笑之法,遊戲園林及諸華池,遊戲受樂。身服天衣,華鬘自嚴,心相愛樂,其華香氣熏百由旬,天諸玉女聞此香氣皆大歡喜,百倍縱逸,瞻仰天子欲情無厭,無量種法百倍恭敬。如是天子心意恣逸,欲樂自娛。有諸河流:一名寶流河;二名波流河;三名金流河;四名酒流河;五名美流河;六名流沫笑河。如是諸河,鵝鴨鴛鴦出眾妙音,於河兩岸多有園林,其林欝映,眾鳥雜色七寶莊嚴,出和雅音,甚可愛樂。諸天女眾出妙歌音,聞眾鳥聲,百倍增欲,不樂餘音。聞已歡喜受無量樂,七音具足,柔軟相應。河中眾鳥、天女歌戲,飲天甘露,無有醉亂,與諸天女歡娛受樂於眾寶山——金、毘琉璃、頗梨山峯。園林池河流泉蓮花、眾鳥嚴飾。復與天女遊於青色毘琉璃地,種種眾華遍覆其地,於此地中遊戲受樂。以善業故,天樂成就。

[0136c24] 「如是比丘以聞智慧,觀天樂已,而說頌曰:

「『五根常受樂,  欲境所誑惑,
  欲火未曾有,  須臾間厭足。
  一一諸境界,  處處見天女,
  一切勝境界,  欲火焰熾然。
  若合若離散,  或說或憶念,
  以天女因緣,  火起燒天人。
  火法和合有,  不合則不生,
  若合若不合,  欲火常熾然。
  因緣不合故,  火遠則不燒,
  欲火無遠近,  常燒害眾生。
  以意想薪力,  邪憶念所使,
  愛油投欲火,  焚燒愚癡人。
  若以火燒身,  燒已須臾滅,
  名色離散已,  欲火猶不滅。
  欲火燒眾生,  過於火燒人,
  欲火害雖甚,  而人不生厭。
  五根因緣起,  緣於五境界,
  愛風之所吹,  欲火燒眾生。
  從憶念燧生,  由境界增長,
  雖非可見法,  燒人過熾火。
  欲火亦如是,  增長過熾然,
  如是欲所盲,  貪著於欲樂。
  火則有光明,  欲火闇所覆,
  是欲如怨毒,  智人應捨離。』

[0137a21] 「如是比丘觀於欲火焚燒天人,心生悲愍,見其過故,不樂天樂。如是乾陀羅天受種種樂,乃至愛善業盡,從天命終,有餘善業,不墮地獄、餓鬼、畜生,得受人身,多有田封大富饒財,以餘業故。

[0137a26]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箜篌天所住境界。彼以聞慧觀:箜篌天第二地處名曰應聲。眾生何業生於彼處?彼以聞慧見:有眾生正行善業,為邪見人說一偈法,令其心淨,清涼信佛。是人命終生應聲天,受五欲樂。遊戲天河蓮華池中,金、毘琉璃、頗梨山峯,乾闥婆音。諸天女眾種種莊嚴,歌舞戲笑,端正無比,圍遶天子增長喜樂,遊戲山峯受種種樂。天鬘末香莊嚴其身,無量境界以自娛樂。又遊山峪、金山園林遊戲受樂。有諸金山,所謂瞻婆帝山、無影之山、一切樂山、心意化山,如是等山眾寶莊嚴,金園林莊嚴。諸天眾等,歡喜歌頌遊於山峯,乃至眾水。眾蓮華池,其水清淨涼美淨潔以為莊嚴,眾鳥縱逸出妙音聲。其山住處甚可愛樂,受自業報,遊戲受樂,天女圍遶,種種眾鳥出眾妙音,眾蜂欲音。遊戲天子所住林殿,與眾天女受第一樂。如是地天所受之樂,乃至愛善業盡,從天還退,隨業流轉,受諸生死,或生地獄、餓鬼、畜生。若有餘業,得受人身,生於大姓豪富第一,人所敬重,身口意善,眷屬堅固,奴婢僮客皆悉具足,以餘業故。

[0137b19]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三箜篌天所住之地。彼以聞慧見:箜篌天第三地處名曰喜樂。眾生何業生於彼處?彼以聞慧見:此眾生修行善業,以淨信心施人美飲,或施行人清淨美水,令其安樂;或覆泉井,恐諸蛇毒、蜘蛛虫蟻墮於井中,行人飲之而致苦惱,以是因緣,覆蓋泉井,不求恩分,為福德故。彼人命終生三箜篌天喜樂地中。生彼天已,其身光明如第二日,以善業故,遍身莊嚴。遊戲山峪、泉池流水,與諸天女同心共遊。端正少年無有苦老,無量色聲香味愛觸,受五欲樂。其地山林多有七寶以為林樹,無萎林等。其林眾花未曾萎變,香氣常熏。金影樹林,金枝彌覆,毘琉璃峰以為莊嚴。孔雀眾鳥、俱翅羅鳥七寶羽翼,出美妙音,自觀身相,心生悅樂,所謂雜色羽翼。隨天所念,出美妙音,聞其聲已,各各皆發希有之心——此鳥能知我心所念。隨意出聲,其音美妙,於鳥口中出甘露飲,相續不斷,眾鳥飲之,十倍縱逸,心生歡喜,口出百種功德之音,其音莊嚴功德勝妙。聞種種鳥歌眾妙音,愛欲之心百倍放逸,心生歡樂。「復有眾鳥名[口*(隹/乃)]遊戲,於鈴網內出眾妙音,其音清妙與鈴音合,不可分別,和合出聲,兩倍轉妙。復有眾鳥名曰岸行,住於河岸金蓮華中,流出香飲。復有眾鳥名曰影遊,隨其行處,地則同色。復有眾鳥名曰輪鳥,若此輪鳥遊行所近,令諸天女端正殊妙,過先百倍。無量林中遊戲受樂未曾斷絕,隨念成就第一勝樂,清淨無比。無量天女而自圍遶,遊戲林中或遊山峯,乘空趣於金毘琉璃山頂。眾蓮華池鵝鴨鴛鴦,其水清淨如毘琉璃,香水湛然充滿其中。於遊戲處,眾香流水,諸林香氣悉皆普熏。無量金樹、毘琉璃樹圍遶彼山,其地柔軟,舉足下足蹈之隨平。於此地中,與諸天女遊戲其中,皆共娛樂。目視愛色,無量百千種種妙色,無量百千可愛妙聲,無量百千種種妙香,如是諸根受無量樂,乃至愛善業盡,從此命終,若有餘善,不墮地獄、餓鬼、畜生,得受人身,常得安樂,王所愛重,眾人所念,以餘業故。

[0138a01]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箜篌天。彼以聞慧見:箜篌天第四地處名曰探水。眾生何業生於彼處?彼以聞慧見:此眾生修行善業,信心悲心、潤益之心,見病困者其命臨終,咽喉之中唿唿出聲,餘命未盡,施其漿飲或施其財,以續彼命。是人以此善業因緣,命終生於三箜篌天探水之地,受天快樂。光明威德如帝釋王,諸天女眾周匝圍遶,常受快樂,受自業報,過無量時。見無量林、無量河流,諸天女眾,相隨入林,林名摩利,無量河水蓮華浴池以為莊嚴,天諸音樂出妙音聲。多有天女歡喜娛樂於其林中,多有華果,乾闥婆音、眾鳥之音。其林寶樹:曼陀羅林、俱舍耶林、不破壞林、常歡喜林、正歡喜林、如意香林。如是華香普熏一切,諸天女眾隨天所念,於摩利林既遊戲已,向五華林互相娛樂。

[0138a17] 「其林眾鳥,名曰宿命,見諸天眾而說頌曰:

「『福德可愛樂,  能得勝果報,
  是故應修福,  無及福船筏。
  福德藏無盡,  福德親無上,
  福德如明燈,  亦如慈父母。
  福德至天中,  福能至善道,
  人能修福故,  天上受福樂。
  若人修勝福,  常得生樂處,
  是故應修福,  無及福德樂。
  利益於二世,  愛敬及財物,
  常觀此二因,  是名福德樂。
  福德恒隨身,  如影常不離,
  福為第一樂,  無福無樂報。
  若天福德盡,  退已隨業生,
  世間善惡果,  是故應修福。
  我於天世間,  今受畜生身,
  無福因緣故,  自業之所欺。
  若無福調伏,  常行於惡道,
  其人無安樂,  如沙不出油。
  愚人為心欺,  遠離於福德,
  其人不得樂,  眾苦常不斷。
  是人數數生,  數數還退沒,
  以天行放逸,  彼天樂無常。
  業網繫眾生,  癡愛之所誑,
  無始生死來,  流轉如水輪。
  諸天退沒時,  具受大苦惱,
  地獄眾苦毒,  不得以為比。
  天樂必有退,  如何不覺悟?
  不見死滅故,  貪著世間樂。
  諸世間生滅,  不可以數知,
  而人莫能厭,  為愛之所欺。』

[0138b20] 「時諸天眾聞鳥說法,心少憶念,還復放逸,為心所使,行於愛欲。於彼林中五樂音聲歌舞戲笑,以自娛樂。為放逸火燒境界薪。一一住處、一一園林、一一山峯、一一宮殿、一一華池,與諸天女遊戲其中,受五欲樂。於此天中,受天快樂,乃至愛善業盡,從天命終,隨業流轉。若有餘善,不墮地獄、餓鬼、畜生,得受人身,從生至終,不遭病苦,無有惱亂,人所愛敬,生好國土,離於飢渴,色貌端正,以餘業故。

[0138b29]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箜篌天。彼以聞慧見:箜篌天第五住處名曰白身。眾生何業生於彼處?若有眾生識於福田,以淨信心見有佛塔風雨所壞——若僧房舍,以福德心塗飾治補,以正信心知業果報,作已隨喜,復教他人,令治故塔。是人命終生白身天。生彼天者,服白色衣如珂如雪、如拘牟頭華,十六分中不及其一,所住宮殿亦復如是,一切白光,其身鮮白。遊戲諸林、珊瑚樹林出眾妙香,種種樂音歌舞戲笑,受天快樂。入珊瑚林,其林多有眾鳥音聲,光明莊嚴有大勢力,光明赤色,諸色中上。本身鮮白,以樹赤光,身皆赤色。互相瞻視,各作是言:『我等本色皆悉不現,更生異色。此樹色赤,可至餘林。』即與天女入毘琉璃林,其林青色,如閻浮提仰觀虛空,令諸天身皆失白色。其樹青光悉覆天身,所有眾鳥及諸蓮華悉亦青色。時諸天子與諸天女而自圍遶,作天伎樂遊戲歌舞,久受天樂,五欲自娛,經於久時。復詣銀林縱逸遊戲,其銀林中,一切嚴飾皆為白色,白寶蓮華、白寶眾鳥,是白身天。入此林中,猶如乳中見月色像,久住此林遊戲受樂,天眾伎樂不可譬喻。捨此林已,詣眾雜林,其林種種諸樹莊嚴,或有金樹或有銀樹、或琉璃樹,種種色葉以為莊嚴,此天身色亦復如是生種種色。於此林中,與諸天女多時遊戲。復捨此林,詣金山峯,名曰普遍,其金山峯七寶莊嚴,乘彼山頂,悉見須彌山王眷屬六萬金山,須彌山王住在其中。復至普眼山,上彼山已,久時遊戲,多諸流水河池莊嚴周遍園林,多有眾鳥出妙音聲,白身天等於普眼山久受天樂,與諸天女遊戲受樂。捨彼山已,復往上於大圍山頂,復有異天來在此山共集遊戲,時白身天與諸天眾遊戲受樂,天伎樂音甚可愛樂。受樂盡時,如燈油盡,其光則滅,猶如日沒,其明亦滅,天亦如是,業盡還退,隨其本業,生於地獄、餓鬼、畜生。若生人中,其身鮮白如藕絲色,生於北天漢國土等,皆悉好色鮮澤具足,受第一樂,統領人民,以餘業故。

[0139a10]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箜篌天所住之地。彼以聞慧見:箜篌天第六地處名共遊戲。眾生何業生於彼處?彼以聞慧見:此眾生信心持戒,同為法義和合共會,持戒布施。以是因緣,此諸人等,從此命終生共遊戲天。生彼天已,福德成就,皆共一心和合受樂,遊戲行食皆共愛樂,境界悅樂,五樂音聲,戲笑歌舞歡娛受樂。諸天女眾種種莊嚴,種種珍寶莊嚴山地,遊戲其中,受自業果。毘琉璃珠以為欄楯,種種眾寶鵝鴨鴛鴦莊嚴其河,種種寶樹莊嚴河岸,諸天女眾圍遶遊戲。詣真珠河,於其河中無量流飲,清淨香潔,白真珠沙以布其底,真金為泥,多有金魚,無量寶珠莊嚴魚身。其河兩岸,黃金為樹,毘琉璃寶以為其葉;毘琉璃樹,黃金為葉。一切華果妙色具足,華果常敷,眾鳥遊戲,常懷悅樂。聞其音聲皆生愛樂,若以目視,見之心悅。

[0139a27] 「彼諸天子常懷歡喜,復往詣於本所住處婆求水中,寶樹枝葉如屋如殿,其地柔軟隨足上下,如天青寶,往返遊戲,眾蓮華林以為莊嚴平正廣博,種種眾鳥妙寶莊嚴。或有金地,毘琉璃樹枝如羅網以為宮宅,多眾華香,眾蜂圍遶以為莊嚴。天子天女充滿其中,受天樂報。復往泉水園林浴池,其林眾鳥遊戲水中,其身金色充滿其中,出妙音聲。河泉流水清淨香潔往注金山,出種種音。諸天女等,於其河側,手執金華圍遶天子,娛樂受樂,以華相撲以為喜樂,經於多時。復與諸天詣於欲林,於彼林中,如是一切放逸覆心。其林眾鳥恣於果味,眾蜂色貌如毘琉璃,恣於華味;俱翅羅鳥心常醉逸,猶如春時。河岸眾鳥醉於美飲,如是天子五欲恣意。諸天女眾見諸天子,欲心充滿。如是女人無有餘樂勝於欲樂。如是女人欲味念欲,依止於欲,自性念欲,常念天子,心不捨離,若見天子與諸天女娛樂受樂,百倍惛醉。如是受樂,乃至愛善業盡,從天命終,隨業流轉,墮於地獄、餓鬼、畜生。若生人中,還與眷屬同生一國,同業修福。以餘業故,皆悉巨富,皆行善業,一切皆共同受一業,同處受生。其人善惡皆悉同受,無有差別,以餘業故。

[0139b23]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箜篌天所住之地。彼以聞慧見:箜篌天第七地處名樂遊戲。若人持戒化諸眾生,令心淨信,勸歡喜,或教布施或教持戒、信於福田具功德處。是人命終生樂遊戲天,身具光明,即自思惟:『我以何業來生此處?』即自念知:『我於前世於人中時布施,此人為我知識,同為福德。以是因緣,生此天中。』憶念如是:『沙門知識教化力故,令我布施,發清淨心,是故我今生遊戲天。』即時迴顧,見諸天女如蓮華林,眾妙色相具足莊嚴。見之心著,不復念本毫微之善,生放逸地,愛著五欲,受天觸樂。見諸天女無量妙色,心生戀著,無始流轉,欲火所然,猶如猛火焚燒枯林,欲火所然亦復如是。諸天女眾向諸天子,口出香氣遍其住處,手執蓮華無量莊嚴,詣天子所。天子天女無量欲樂,共相娛樂,受五欲樂。

[0139c10] 「比丘如是觀放逸已,厭離生死,於生死苦大怖畏處,生怯弱心,而說頌曰:

「『苦樂法初起,  則忘久苦樂,
  譬如初日朝,  則無有先日。
  云何天世間,  現在受天樂?
  不知當退沒,  一切皆歸盡。
  如蜜在棘林,  亦如雜毒飯,
  諸樂亦如是,  不覺退沒苦。
  天中上妙欲,  受之無厭足;
  天中諸愛力,  大樂自覆心。
  愛火燒眾生,  求樂不可得,
  若得離愛欲,  一心行為樂。
  無我離欲人,  能至涅槃城,
  是人初後淨,  從樂得樂處。
  若人斷愛結,  令心無遺餘,
  善攝於心意,  不受一切法。
  知應作不作,  彼人常得樂,
  若能斷愛河,  得脫生死流。
  勇健者能度,  必至涅槃城,
  愛者則無樂,  三毒和合故,
  若能解脫欲,  是名清淨樂。』

[0140a02] 「如是比丘觀放逸行天愛火增長,生悲愍心。是時彼天與諸天女詣香烟林遊戲之處,天女圍遶,種種音聲歌舞戲笑娛樂受樂,或行虛空如鳥飛翔天女圍遶,有乘鵝殿、有乘鵝鳥、有行於地,多有天女歌讚音頌,身皆安樂無有疲惓。詣香烟林,見彼林中先住諸天,生大歡喜,和合共集,戲笑音聲第一歡悅。於香烟林無量音聲充滿其中,簫笛箜篌種種鼓樂,天女莊嚴衣瓔珞具,出眾妙聲、歌笑之音,諸河流水出種種音,眾寶色鳥種種形色。天諸歌音,聞者悅樂,遍滿林中,其林多有天諸藥草,鳳鳥泉池華果具足,於此戲處受五欲樂。復與天女眷屬圍繞,詣須彌山辯才峯間,於彼山中眾蓮華池園林具足。

[0140a15] 「其山峯中毘樓勒天王之所住處,無量天女所共圍繞,觀諸眾生所作事業法以非法,幾許眾生行於法行?幾許眾生行於非法?作何業故,利益世間?作何業故,不益世間?以何令彼正法增長,非法減少?云何令魔軍眾減少,勇健阿修羅、惱亂龍等皆悉損減?如是護世天王才山去峯不遠日所行道,毘留勒天王觀其光明:『修行何法有此光明照於世間?』思惟觀日行道光明:若世間人順法修行,擁護正法,如法增長,日光清淨,時節隨順,光明照曜,五穀成熟,人無疾病;若行非法,則日無光明,五穀不登,人民疾病。如是皆由法、非法力得增上果,日之光明,非無因緣。光明無等,行須彌側,故名大明。毘留勒天王因見日已,觀諸世間。彼諸天眾歡喜受樂,見此大明行山峯間光明威德,百倍歡喜。

[0140b02] 「毘留勒天王觀世間已,見天光明威德增勝,心生歡喜而說頌曰:

「『三種作善業,  有三種三因,
  三時三地處,  三功德三果。
  不盜常行施,  而行於正法,
  實忍善相應,  一切天中生。
  具足天莊嚴,  天鬘自嚴身,
  如是天中樂,  皆由善業因。
  若放逸眾生,  不行於善業,
  如是愚癡人,  不得生天中。
  人中作善業,  人作業成就,
  以是業報故,  得生此天中。
  若有愛自身,  欲受於樂果,
  作大福德因,  得生天世間。
  若於諸天中,  受上中下樂,
  如是三種樂,  福德因緣故。
  若人作諸業,  隨業有增減,
  如是隨諸業,  天中受樂報。』

[0140b21] 「時毘留勒天王觀諸天眾說是偈已,與諸天眾遊戲山峯園林浴池華果地處,種種眾鳥出妙音聲。多諸天眾目視山谷,心生愛樂,受六欲樂,貪於六境,放逸遊戲、五樂音聲。於蓮華池遊戲之處,或遊飲河毘琉璃林泉池莊嚴皆共遊戲。乃至愛善業盡,從天命終,隨業受報,墮於地獄、餓鬼、畜生。若生人中,智慧辯才為世導師,人所信受,以餘業故。

[0140c01]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三箜篌天所住之地。彼以聞慧見:箜篌天第八地處名曰共遊。眾生何業生於彼處?彼以聞慧見:此眾生信心修行,持戒布施,法會聽法佐助經營,勸助隨喜深心、善心。以淨信心如是思惟:『此人福德。我亦如是,念當修福。』是人命終生共遊天,隨喜施故,無量境界心生愛樂。其園林中種種音聲遊戲受樂,其池四岸,毘琉璃珠以為欄楯,金華遍覆,種種眾鳥出妙音聲,與諸天女而共遊戲。其園林中,俱翅羅鳥、孔雀莊嚴,與諸天女遊戲受樂。其諸蓮華,琉璃為莖、黃金為葉、金剛為臺,遊戲其中。於美林中眾果具足,與諸天女飲於美味,受五欲樂。或行山峯毘琉璃地,其地平正。或遊山王河泉流水清淨無垢,清凉快樂,與諸天女遊戲其中。或遊渡濟,真珠為沙以布其地,清淨水中而自遊戲。或有樓閣七寶莊嚴高峻廣大。或有伎樂,與諸天女遊戲受樂。或有意樹,寶鈴妙聲以為莊嚴。或有林中,六時具足,與諸親友及天女眾常受快樂。或有七寶以為其地,上此山已,觀餘天眾。如是種種不可譬喻,自業所化,受天快樂。如是諸天愛樂放逸,不知厭足,眼愛無量種種妙色不知厭足,耳鼻舌身意貪於聲香味觸及法,亦復如是。如是六根染愛六境,不知厭足,隨得境界愛心轉增,如火益薪,隨得境界無量增長,愛覆諸天,不識真樂。受如是等無量天樂,乃至愛善業盡,從天命終,若無善業,墮於地獄、餓鬼、畜生。若生人間,同集一眾,或入大海商賈求財,或同一城,或在山中同一村落,或同一業,或復親友,或同一王大富自在,以餘業故。

[0141a04]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三箜篌天第九住處名曰化生。眾生何業而生彼處?彼以聞慧知:此眾生起大悲心,見有眾生飢饉所逼,投沒深水,欲自喪身,救此溺人,愛之若子,悲心救護。是人命終生於天上,隨此天子所近天女,加趺而坐,從其懷中,忽然化生,時天父母即生子想,天子生已,生父母想。父母愛子亦如閻浮提人。如是天中,從坐化生,愛之彌甚,語天子言:『汝善果報,從我化生,我與汝樂。我今將汝遊戲一切諸園林中,諸蓮華池及遊山頂,金網所覆泉流浴池,樹枝彌覆蓮華池中金色蓮華、眾蜂莊嚴,清淨流水及諸飲河種種美味,恣意共汝遊戲受樂。』天子白言:『我今生此,得善果報,生值父母,我今供養。』時天父母即將天子詣兩閻浮檀林,與諸天女至彼林中,見閻浮檀樹華果欝茂,其香普熏滿五由旬,以華遍散種種妙色,青赤黃紫種種形色長短方圓,以此眾華莊嚴其身如天髮旋。時天父母語其子言:『此兩閻浮檀林歡喜花敷,若風動樹,其華遍散一切天眾。汝今可於此林遊戲,與天女眾而自娛樂相隨遊戲。』

[0141a25] 「說是語已,與諸天眾共入彼林,見眾天鳥,名曰命喚,即以偈頌讚天子曰:

「『善來汝賢士,  從作善業生,
  護持七種戒,  今得如是果。
  持戒果安樂,  天中受果報,
  持戒如船筏,  能度生死津。
  若人戒水淨,  澡浴勇健心,
  閻浮檀金花,  天中自澡潔。
  持戒為種子,  修種種戒行,
  遊戲於天中,  汝今樂成就。
  若人調伏心,  常以戒莊嚴,
  彼人得天處,  受無量快樂。
  若人作善業,  從樂生樂處,
  遊戲於天宮,  持戒增長故。
  乘於尸羅階,  增長於智慧,
  此人至善道,  智慧善業故。
  是故常持戒,  布施智慧財,
  常離於破戒,  避刀火毒。
  如是善護戒,  將人至善道,
  若離於持戒,  則無安樂處。』

[0141b16] 「如是命鳥偈讚天子,令心喜悅。天子聞已,心生歡喜,即與其父共入林中,其林皆以如意之樹以為莊嚴,猶如日光莊嚴奇特,無量百千樹林和合,流泉浴池莊嚴其林,毘琉璃樹真金莊嚴,無量愛樂。初生天子見此林樹,生大歡喜,遊彼林中,見諸天女無所繫屬。時諸天女見此天子獨遊林中,容貌端嚴,未有天女,皆疾走詣此天子所,戲笑歌舞作天伎樂。時彼天子既捨父母,欲心所覆,詣天女眾共相娛樂,歡喜無比。天眾伎樂受樂成就。於金銀、毘琉璃、車、馬瑙寶山峯中,園林浴池,真珠為沙以布其地,天蓮華池種種眾鳥以為莊嚴,與諸天女處處遊行遊戲受樂。一一山中、一一河中、一一流水,與諸天女遊戲受樂。觀察如是希有事已,共天女眾歡娛受樂,乃至愛善業盡,從天命終,隨業流轉,墮於地獄、餓鬼、畜生。若生人中,或作國王或為大臣,為一切人之所愛念,顏貌端正,以餘業故。

[0141c06]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三箜篌天所住之地。彼以聞慧見:箜篌天有第十地名曰正行。眾生何業而生彼處?彼見聞知:若有眾生行於善業,見人亡破、為他抄掠,救令得脫,或於曠野嶮處教人正道,或疑怖處令他安隱,利益眾生,善行三業淨身口意。是人命終生正行天。生彼天已,其身光明猶如滿月,其光明曜,六根常受五欲之樂,常自娛樂,無量天女以為供養。身服天衣及著天鬘,常行遊戲園林華池。入頗梨林,其林皆悉是頗梨樹,普出光明以為嚴飾,華果具足,其葉光澤猶如雲母,果如明鏡其相方正。是時天子入毘留博叉林,見百千身皆悉端正,塗香末香華鬘莊嚴,百倍踊躍,謂餘天眾悉不如己。時毘留博叉入彼林中,觀諸世間。以林勢力,毘留博叉於此林中,見空行夜叉、地行夜叉及閻浮提法、非法相。見增長果。於頗梨樹,見人行法,心則歡喜;見行非法,心則不悅。毘留博叉見法、非法,向帝釋說:『於夜叉所,知閻浮提人若善、不善。』時彼天子於此林中,受五欲樂,乃至愛善業盡,墮於地獄、餓鬼、畜生。若生人中,於法城內生於正見大長者家,大富饒財,以餘業故。

[0141c29]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三箜篌天已,觀四大天王天,名曰行天,遶須彌山王住於宮殿,外道說言:『曜及星宿』。粗略而說,三十六億眾生何業生於彼處?彼以聞慧見:此眾生持七種戒——身戒、口戒:身三種戒,口四種戒——生於彼處,得增上果。以眾生作善、不善業因緣故,現善惡相。日月星宿名曰行天,遶須彌山;虛空持風名曰風輪,為增上緣,轉持日月星宿,遶於須彌山王。於彼天中,二護世天:一名提頭賴吒;二名毘沙門。此諸天眾與二大天王遊四天下,種種摩尼以為宮殿青黃赤白,如前所說。與行天眾遊戲空中,受五欲樂,如意自娛,乃至愛善業盡,墮於地獄、餓鬼、畜生。若得為人,常樂遊行一切國土,設無因緣常遊諸國,或受安樂、或受苦惱,以餘習故、餘戒力故。

[0142a16]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四大天王更無餘地,作如是念:『四天王天無量無邊。』如是盡觀於須彌山四面受樂,右遶遊行。日月遊行遶須彌山,隨在何方,須彌山王則有影現,人說為夜。閻浮提北,名曰風輪,持北方星,輪轉不沒,風輪持故。諸外道等,見此辰星——北斗七星——常現不沒,便謂此星能持一切世間國土。不如實知,不知風力之所持也,如是外道少分有知。比丘如實觀四天王天,厭離生死,見天退苦,觀已厭離,生死無常,一切破壞,一切變動,一切別離,一切業藏,諸業流轉。如是比丘以聞知見。

[0142a27] 「復次,行者內觀於法,順法修行。一切愚癡凡夫貪著欲樂,為愛所縛,為求生天而修梵行,欲受天樂。如是比丘深生厭離,不樂不著、不修不味。觀諸樂已,以聞智慧見:彼比丘能與魔諍,欲度生死海,得第十七地。地神夜叉聞已歡喜告虛空神,空行夜叉聞已歡喜告四天王,如前所說次第乃至無量光天:『閻浮提中某村某邑,某城某國某種姓中,某善男子名字某甲,以信出家,剃除鬚髮而被法服,與魔共戰,欲出諸有。』如是無量光天聞已歡喜,告餘天曰:『閻浮提人順行正法,我今隨喜。此人發心,欲出生死,與魔共戰,持戒正行。欲與魔戰,減損魔軍,增長如來所說正法。』

正法念處經卷第二十四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17 冊 No. 0721 正法念處經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維習安大德提供之高麗藏 CD 經文,北美某大德提供,Jaero Chen 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tripitaka | about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