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54n2128_024 一切經音義 第24卷
■ CBETA 電子佛典集成 » 大正藏 (T) » 第 54 冊 » No.2128 » 第 24 卷 ▲上一卷 ▼下一卷 前往第 卷
一切經音義卷第二十四
[0457a17] 音信力入印法門經五卷 慧琳
[0457a18] 度諸佛境界智光嚴經一卷 慧琳
[0457a21] 大方廣佛花嚴修慈分經一卷 慧琳
[0457a22] 大方廣如來不思議境界經一卷 慧琳
[0457a23] 大方廣入如來智德不思議經一卷 慧琳
[0457a24] 大方廣普賢經一卷 慧琳
[0457a25] 大乘金剛髻珠菩薩修行分經一卷 慧琳
[0457b01] 莊嚴菩提心經一卷 慧琳
[0457b02] 大方廣菩薩十地經一卷 慧琳
[0457b03] 諸菩薩求佛本業經一卷 慧琳
[0457b04] 菩薩本業經一卷 玄應
[0457b05] 兜沙經一卷 玄應
[0457b06] 大方廣佛花嚴經入法界品四十二字觀門經一卷 慧琳
[0457b08] 菩薩十住行道經一卷 慧琳
[0457b09] 菩薩十住經一卷 玄應
[0457b10] 顯無邊佛土功德經一卷 無字
[0457b11] 漸備經五卷 玄應
[0457b12] 十住經五卷 玄應
[0457b13] 等目菩薩所問經二卷 玄應
[0457b14] 如來興顯經四卷 玄應
[0457b15] 度世經六卷 玄應
[0457b16] 羅摩伽經三卷 玄應
[0457b17] 大方廣佛花嚴續入法界品(或有本無續字)。
[0457b18] (若依新入藏目此中間有北本涅盤經四十卷又有南本涅盤經三十六卷涅盤經荼毘分二卷大般泥洹經六卷方等般泥洹經二卷已上五經八十六卷共有音義兩卷以次後第二十五第二十六即是)。
[0457b20] 四童子經三卷 慧琳
[0457b21] 大悲經五卷 慧琳
[0457b22] 方廣大莊嚴經十二卷 慧琳
[0457b23] 已上二十八經計六十九卷同此卷音。
信力入印法門經
卷第一
[0457b26] 闌楯(上音蘭下音順前音義大般若中已具釋經從木作欄木名也非經義也)。
[0457b27] 首楞嚴(梵語三昧名也上勒登反俗字也說文正體作[棱-土+ㄓ]木柧也從木夌聲首楞嚴者古譯云甚[涳-工+((嘹-口)-(日/小))]也義亦未盡柧音孤也)。
第二卷
[0457c03] 拔濟(上辦八反顧野王云拔引而出之也考聲云抽也救也說文擢也從手犮聲犮音盤鉢反犮字從犬而[必-心]經文從[乏-之+(犮-乂+又)]作拔者非也)。
[0457c05] 猗覺分(上意宜反字書云美也加也左傳嘆辭也說文從犬奇經猗俗用字也)。
[0457c06] 羼提(上察限反梵語也唐言忍辱也)。
第三卷
[0457c08] 鍼孔(執滛反廣雅曰鍼刺也說文所以用縫衣也從金咸省聲也今從十作針俗字也)。
第四卷(無字可音訓)
第五卷
[0457c11] 噭喚(上古吊反顧野王云噭呼也說文吼也從口敫聲下歡貫反考聲云喚呼也喚音同)。
度諸佛境界智光嚴經
[0457c13] 蹋臘驃(上徒合反下必曜反梵語羅漢名也)。
[0457c14] 不[遢-羽+ㄆ](吐內反經從艮作退俗字也言不[這-言+(日/(石-口+又))]者決定勇進之義也八地已上總名不退說文云日行遲也從日從久從辵會意字也或作[這-言+內][逡-ㄙ+日]並古字也又音衰)。
[0457c16] 踰城(庾朱反孔註尚書云踰越也廣雅渡也或作逾義同說文從足俞聲俗作踰也)。
[0457c17] 鬣毛(廉輙反顧野王云馬項上長毛也又云凡獸定長毛皆為之鬣說文鬣髦也從髟鼠聲或從毛作[毯-炎+(臘-月)]或從犭作獵義皆同髟音必遙反鼠音同上)。
佛花嚴經入如來德智不思議境界經
上卷
[0457c21] 迦葉波(梵語大迦葉名也葉音攝波字經文作簸是簸箕也去聲於梵語不順也今宜改為波)。
[0457c22] 牟侯利(梵語不切訛也正梵音云謨護律多時分名也古云須臾或云謨忽也)。
[0457c23] 婆羅訶摩(梵語即梵天名也)。
[0457c24] 伽留荼(梵語虜質不玅也古曰迦婁羅即金翅鳥也)。
[0458a01] 舍迦囉(梵語古云帝釋天主名也)。
[0458a02] 修迷留(亦梵語蘇迷盧山名或云須彌此云玅高山)。
下卷
[0458a04] 鞞瑠璃(上陛迷反梵語寶名也舊曰毘瑠璃今略曰瑠璃也)。
[0458a05] 柘羅迦波利(上音之夜反外道名也)。
[0458a06] 阿迦尼沙詫(詫音宅嫁反梵語上界天名此云非想非非想處天也)。
[0458a07] 打皷時(彼西國一日一夜分為八時或十五時皆打皷為節候亦如此國漏刻鍾皷等)。
[0458a08] 奢迦夜牟尼(即釋迦牟尼也)。
[0458a09] 叉拏叉拏間(古曰剎那剎那間譯有巧拙也)。
[0458a10] 寶板(百簡反說文從木從反經文從片作[木*片]非也)。
[0458a11] 娑偷波(梵語訛也正云窣覩波即佛塔也)。
[0458a12] 一摶(音團摶飯食者不用匙筯手摶而食習古虜質也豈得如此國近代易古用匙筯風流雅玅而嚴潔也)。
大方廣入如來智德不思議經一卷
[0458a14] [巢-果+(一/自)]楞嚴(勒登反梵語略也此云甚[涳-工+((嘹-口)-(日/小))]正梵音云儼鼻哩野經順古譯三昧也)。
[0458a15] 消涸(上音霄下音胡各反賈逵註國語涸猶竭也廣雅盡也說文與國語義同從水固聲)。
[0458a16] 洿池(上音烏廣雅洿濁也[涳-工+((嘹-口)-(日/小))]也左傳潢洿行潦之水也說文濁水不流也從水夸聲夸音區)。
[0458a17] 虵衛旃檀(之然反旃檀梵語略也正梵音戰那曩西國香木名也此國本無難為對譯古來但存梵語相傳為名即白檀香水也外國云此香出諸海島山有赤白二種赤者為上性甚涼冷能除熱疾瘡腫有此樹處山中多有大毒虵暑月炎熱之時其虵多在樹上以避熱但虵多者其香殊勝夷人箭射其樹記之待虵蟄之後而採之也)。
大方廣如來不思議境界經一卷
[0458a21] 擢本(撞卓反考聲云連根拔也方言云自關而西或云拔或擢蒼頡篇云抽也說文引從手翟聲也翟音宅翟字上從羽也)。
[0458a23] 布濩(胡故反考聲云布濩多貌也說文云霤下貌也從水蒦聲蒦音泓號反泓音烏萠反也)。
[0458a24] 森蔚(上霜簪反說文云木多而長貌也從三木會意字也下氳律反蒼頡篇云草木盛貌也說文牡蒿也從草慰省聲也)。
[0458b02] 夷敞(昌掌反蒼頡篇曰敞高顯也說文平野高土可遠望也從支尚聲支音普卜反今作文隸書省也)。
[0458b03] [卄/侻]茂(上音銳郭璞註方言云萌芽始生也考聲云草水盛貌也古今正字義同從草侻聲侻音他活反)。
[0458b04] 靃靡(上雖蘂反正逸註楚辭云靃靡者草柔順隨風披敷也說文從雨雔聲經從草作[藿-隹+雔]音霍非也雔音讎也)。
[0458b05] 粖[(暴-(日/共)+夭)/甘](音滿鉢反)。
大方廣佛華嚴經不思議佛境界分經
[0458b07] [糸*囟]耎(上正細字也孔註尚書云細小也說文微也從糸囟聲下而兗反鄭玄註考工記云耎柔耎也古今正字從而犬聲經本作輭通用亦作軟非也)。
[0458b09] 纈麗縛多(上賢結反梵語聲聞舊云離波多訛略也)。
[0458b10] 鄔波拕耶(柁音駄梵語也此云親師云和上者胡語譯不分明也)。
金剛髻珠菩薩修行分經
[0458b12] 蹲踞(上殂論反下居御反考聲云竪膝坐曰蹲申足坐曰踞說文互相訓蹲踞也踞蹲也竝從足尊居亦聲)。
[0458b13] 頑嚚(上瓦開反下魚斤反廣雅頑鈍也考聲愚也左傳曰心不則德義之經為頑口不道忠信之言為嚚蒼頡篇嚚惡也說文從頁元聲嚚從[器-犬]臣聲頁音頡[器-犬]音[病-丙+土]立反)。
[0458b15] 尼揵子(音乾梵語外道名也)。
[0458b16] [米/世/木]穢(上分問反顧野王云凡不絜穢污之物謂之糞也說文棄除也廾推華棄米宮傳說似米而非米有矢字也華音般箕屬也所以推棄糞之器象形也矢音始乃古文[犀-牛+矢]字也推音退雷反[犀-牛+矢]亦音始亦作糞經從土從異作[土/異]不成也)。
[0458b19] 稗子(音敗杜註左傳云草之似穀者也說文未別也從禾卑聲)。
[0458b20] 鑊[月*郤](上黃郭反字書云煮肉器也說文鐫也從金蒦聲鐫音慧圭反蒦音烏號反下正體脚字也)。
[0458b21] 鮎[怡-台+止]魚(上念兼反)。
[0458b22] 貓貍(傳音也正音苗顧野王云似虎而小人家養畜令捕鼠或從犬作猫俗字也下里知反顧野王云亦似虎而小野獸亦猫之類俗謂之野猫好偷人家雞食之說文妖獸也似貙從豸里聲豸音雉貙音丑于反)。
[0458b24] 羆面(鄙宜反爾雅云羆似熊而黃白色郭璞註云脚高猛憨多力能拔木關西呼為猳熊說文義同從熊罷省聲)。
[0458c01] 螭面(勅知反廣雅云龍無角曰螭說文云若龍而黃北方謂之地螻從虫离聲螻勒溝反)。
[0458c02] 慘[屮/工/毋]苦(上楚銘反亦倉感反方言慘殺也考聲甚也說文慘[山/工/母]也從心參聲下同鹿反孔註尚書云[山/工/母]害也考聲痛也恨也惡也說文害人之草也從中從毒經中作毒訛略也坶音哀改反從土從毋母音無也)。
[0458c04] 斒駁(上八蠻反考聲云文雜也鄭註禮記雜色為斒說文駁文也從文扁經本作斑瑞王為斒說文駁文也從文扁聲經本作班瑞玉斒音平免反下邦邈反漢書云白黑雜謂之駁說文馬色不純也從馬爻聲經文從交作駮獸名也非此義俗用誤也)。
[0458c07] 偃蹇(上焉[怡-台+憲]反下居偃反杜註左傳云偃蹇憍傲也說文偃僵也從人匽聲蹇從足從謇省聲匽音同上也)。
[0458c08] 鸜鵒(上具于反下音欲鳥名也似反舌而兩翼白說文從鳥瞿谷皆聲也)。
[0458c09] 鋸截(居御反賈逵云以刀有所鋸斷也淮南云非良匠不能以制木也蒼頡篇截物鋸也說文槍唐也從金居聲)。
[0458c10] [病-丙+(戀-心)]躄(上劣圓反顧野王云病也身體拘曲手足拳曲也古今正字義同從疒[烈-列+(ㄠ*言*ㄠ)]亦作攣下并弈反顧野王云躄謂足偏枯不能行也說文作[辟/止]訓同從止辟聲也)。
大方廣佛花嚴經修慈分一卷
[0458c13] 馳騖(下無付反郭璞註穆天子傳騖馬行疾也廣雅騖奔也說文馬亂是也從馬敄聲敄音武)。
[0458c14] 芬馥(上芳文反下馮福反韓詩香氣貌也古今正字從香复聲)。
[0458c15] 菡[卄/閻](上含紺反下談濫反爾雅菡[卄/閻]芙蕖花開也說文云花未開敷曰芙蓉已開敷曰菡[卄/閻]兩字並從草函閻皆聲也經文多作菡萏非也失之遠矣也)。
[0458c17] 晃曜(上黃廣反廣雅晃暉也光也或作晄與上同說文晃明也從日光聲下遙照反廣雅照也說文作燿亦明也從火翟省聲經從日作曜亦通)。
[0458c19] [气@盆]氳(上夫聞反下威雲反文字集略云香氣貌也字綂云陰陽和氣也上形下聲字也)。
[0458c20] 眩瞖(上玄絹反蒼頡篇云視不明也說文目無常主也從目玄聲下伊計反考聲云目瞖也韻英蔽也廣雅障也從目形聲字經從羽作翳非本字義乖也)。
莊嚴菩提心經一卷
[0458c23] 煒[焊-干+(共-八+(傘-(企-止)))](上韋鬼反毛詩傳云煒赤色貌也說文煒盛赤也從火違聲下央業反說文作[焊-干+((傘-(企-止))-┬+ㄎ)]亦盛也從火[日/((傘-(企-止))-┬+ㄎ)]聲詩云[焊-干+((傘-(企-止))-┬+ㄎ)][焊-干+((傘-(企-止))-┬+ㄎ)]震電也經從[(傘-(企-止)+卄)-┬+干]作[膜-旲+((傘-(企-止))-┬+干)][(匕/示)*(入/米)]書字也[日/((傘-(企-止))-┬+ㄎ)]音同上)。
[0459a01] 嬉戲(上喜其反亦喜音蒼頡篇嬉亦戲笑也古今正字樂也從女喜聲下希寄反考聲云戲謔也悅也郭註爾雅云啁戲也說文從戈[戲-戈]聲經從虛作戱俗字也[戲-戈]音希也)。
[0459a03] 嬾憜(上蘭偘反考聲[娕*頁]不勤也說文懈怠也從女賴聲經從心作[悚*頁]亦通下徒臥反廣雅憜亦[娕*頁]也孔註尚書亦懈怠也說文不敬也從心隋聲隋音隨)。
[0459a05] 奮迅(上分問反廣雅奮振也鄭註禮記動也說文翬也從奞在田上經從臼作奮非也下荀俊反廣雅奮迅振羽也爾雅迅疾也說文從辵從卂卂音信辵音丑略反奞音雖翬音暉)。
大方廣普賢菩薩所說經一卷
[0459a08] 雙腨(疎窓反說文雙字從二隹隹是鳥從又又古文手字也有從反作雙非也下船耎反說文蹲足[跳-兆+非]膓也從月耑聲或作踹膞經文從專從足作[跳-兆+專]亦通也)。
[0459a10] 雙膝(新逸反說文正作[桼*力]脛頭節也從卪桼聲也卪音節今經文從肉作膝亦通用字也桼音七也)。
[0459a11] [〦/(刀*ㄚ*(留-刀-田))/肉]中(音齊說文肚齊也下從肉齊聲)。
大方廣菩薩十地經一卷
[0459a13] 薩埵(都果反梵語唐云有情也)。
[0459a14] 跋陀婆羅(梵語唐言賢護此賢劫中千佛之一也)。
[0459a15] 瞻蔔(上之廉反下蒲黑反梵語西國花多澄靖也)。
[0459a16] 嘉瑞(上音加下垂謂反顧野王云王者威德感乎乾坤故天地應之以信瑞說文以玉為信也從玉耑聲音端也)。
[0459a17] 峻險(上荀俊反孔註尚書峻高大也說文作陖陗高也從阜夋聲亦作埈[山/(阿-可+(峻-山))]下希撿反賈註國語云險危也方言高也說文阻難也從[阜-十]僉聲僉音妾廉反)。
諸菩薩求佛本業經一卷
[0459a20] 盡澌(斯漬反方言澌亦盡也經本作賜謂物空盡也說文水也從水斯聲也)。
[0459a21] [饋-(中/一)+臾][遉-├+臾](上逵貴反鄭註禮記云饋[止*帚]也謂進物於尊者也說文餉也從食貴聲下惟季反顧野王云遺猶贈也廣雅與也說文從辵[臾/貝]聲也)。
[0459a23] 因坁(丁奚反帝釋名也或言因提同一義也梵言輕重耳)。
菩薩本業經一卷
[0459b01] 不僑(奇驕反經中多作不驕樂天也)。
[0459b02] 見邸(丁禮反說文屬國舍也蒼頡篇云邸舍也亦通語也)。
大方廣佛花嚴經四十二字觀門經
[0459b04] 阿(取上聲)囉(羅字上聲兼彈舌聲)跛(波可反)左(上聲)曩(鼻中聲)攞(勒可反)娜(那可反)麼(莫可反)拏(儜賈反)灑(沙賈反)嚩(無可反)多(取上聲)野(音也)瑟吒(二字合為一字呼)迦(薑佉反佉取上聲)娑(桑河反)莽(莫朗反)誐(魚迦反迦隹上音)他(取上聲)惹(慈攞反)娑嚩(二字各如前音兩字合為一字)馱(唐賀反)捨(如本音)佉(取上聲)乞灑(二合下灑字沙賈反合為一字經中作訖不切)娑多(二字准上為一字)孃(取上聲)囉他(上字轉舌他字取上聲二合)婆(取去聲)磋(倉可反)娑麼(二合下[怡-台+(└@人)]可反鼻中聲)賀嚩(經中作訶嚩不切亦二字合為一字)哆娑(二合上多可反)伽(取去聲)姹(拆賈反)儜(女耕反鼻中聲也)頗(叵)塞迦(二合)也娑(二合)室者(二合)吒(謫賈反)侘(折賈反借音)
[0459b13] 已上四十二字但響梵字不合訓釋與前大般若中四十二字大意同。
菩薩十住行道經一卷
[0459b16] 長短(端卵反蒼頡篇云短促也說文云有所短長以矢為正從矢豆聲文字集略或從手作梪與經本同或從寸作[豆*寸]俗字也)。
[0459b18] 柔耎(而兗反訓義已具釋大方廣佛花嚴經不思議佛境界經本從水作濡音儒非也)。
[0459b19] 閈傷(寒但反薜琮云閈猶隔也說文從門干聲經文云益於閈傷十方人故即此文甚俗拙為翻譯閈傷二字其實魯質也)。
[0459b21] 索了無所有(桑落反孔註尚書云索盡也顧野王謂竭盡也鄭註禮記云索猶散也經云過去諸佛法念從何所生索了無所有至於究竟不有不無一切皆空盡無所有)。
菩薩十住經一卷
[0459b24] 邊幅(音福經云邊幅者中邊之義也古人語質)。
顯無邊佛土功德經一卷(無字可訓)
佛說兜沙經一卷
[0459c03] 兜沙(上斗侯反梵語也古譯為業行或云行業)。
[0459c04] 稍稍(霜絞反韻詮云稍稍猶少少也亦漸漸也字書亦數數也或去聲也)。
[0459c05] [怡-台+若]那(而者反梵語訛也正梵音云枳孃曩也)。
[0459c06] 儨提捨洹那(上音質上方佛剎土名也)。
[0459c07] 俱譚滑提(徒南反佛名也經文作譚誤也)。
[0459c08] [廅-去+太]天(烏合反此言有光壽天是第二禪中初天也)。
[0459c09] 須[無/巾]天(音帝經中自音武非也或有作[帶/足]音亦帝從帶從足)。
[0459c10] 軷陀(蒲達反此云賢或云善是王舍城在家菩薩也)。
漸備經
第一卷
[0459c12] 慺慺(力俱反字書慺慺謹敬之貌也)。
[0459c13] 屋宇(古文[宋-木+禹]籀文作[序-予+禹]同于甫反說文宇屋邊檐也釋名宇羽也如鳥羽翼自覆蔽也左傳失其宇注於國則四垂為宇宇亦屋溜也居也)。
[0459c15] 眇眇(綿褾反眇眇遠視貌也亦[涳-工+((嘹-口)-(日/小))]大也經文作玅非經義)。
[0459c16] 篡逆(蒭患反說文逆而奪取曰篡字從厶音私算聲算音桑管反蒼頡篇自營為厶煞君之法理無外聲故字從厶)。
第四卷
[0459c18] 惶[怡-台+(前-刖+(└@人))](又作[合-口+明]同莫荒反[瀟-肅+(└@人)]遽也[(└@人)/明]人晝夜作無日用月無月用火常思明故字從明或田[合-口+明]人思天曉故字從明也)。
[0459c19] 婉孌(力絹反毛詩傳曰婉孌美好貌也亦少貌也)。
第五卷
[0459c21] 勤懿(依利反)。
十住經
第一卷
[0459c23] 櫳檻(力東反下胡[黑*敢]反廣雅櫳牢也檻也圈也圈音渠遠反)。
等目菩薩所問經
上卷
[0460a01] 昺徹(古文昺芮二形今作炳同碧皿反廣雅昺明也徹通也三蒼昺著明也)。
[0460a02] 陶現(徒高反詩曰上帝其陶傳曰陶變也)。
[0460a03] 去藏(才浪反鄭註周禮藏積蓄也如庫藏也經文作[(戊@?)/肉]非體也)。
[0460a04] 督住(又作督同都木反爾雅督正也方言督察也理也)。
[0460a05] 懀然(烏外反)。
[0460a06] 轉霍(呼郭反桉霍倏急疾之貌也霍然忽霍皆是也經文從火作[火*霍]胡沃反說文[火*霍]灼也[火*霍]非此用也)。
[0460a07] 而[相*夬](但此字習謬已久人莫辯正今詳其理義宜作共相二字於經為順)。
[0460a08] 輕佻(聽遼反字書佻輕也廣雅佻佚也爾雅佻偷也注云謂苟且也經文從手作挑抉之挑非體也)。
下卷
[0460a10] 晴陰(又作腥殅二形同自盈反晴謂不雨也聲類雨止曰晴也)。
[0460a11] 四河(一曰名和二曰名拔叉三曰名虵朱四曰名恒其和也流拔叉南流其虵朱東流恒水西流也)。
[0460a12] 焜煌(胡本反下胡光反方言焜煌盛貌也蒼頡篇煌光暉也)。
[0460a13] [生/(丹-、+│)]紅(戚經反東方[生/(月-二+┴)]色也木生火火色丹故從生從丹丹[生/(月-二+┴)]之信必然也經文作[卄/生/(月-二+┴)]華之[卄/生/(月-二+┴)]非也[卄/生/(月-二+┴)]音紫盈反三蒼謂韭之英曰[卄/生/(月-二+┴)]也)。
如來興顯經
第二卷
[0460a16] 丘垤(徒結反方言楚郢以南蟻土謂之垤郢音以井反)。
[0460a17] 鳴呦(於州反詩云呦呦鹿鳴是也經文作[彰-章+唬]非也)。
第三卷
[0460a19] [漠-旲+奔]沆(莫朗反下胡朗反通俗文水廣大謂之[漠-旲+奔]沆)。
[0460a20] 賄賂(力故反賂遺也謂以物相請謁)。
[0460a21] 騫翥(去言反下之庶反說文騫翥飛舉)。
[0460a22] 掏出(徒勞反通俗文棺出曰掏[按-女+(口/口)]音烏活反)。
度世經
第三卷
[0460a24] [打-丁+(稯-禾)]搣(子公反下音滅捉頭曰椶除毀曰搣經文作總非也)。
[0460b01] 唾濺(又作灒[口*戔]二形同子旦反說文水污灑曰濺也)。
第四卷
[0460b03] 驂駕(忩叅反說文駕二馬也旁馬曰[驂-(彰-章)+(恭-共)]居右為[驂-(彰-章)+(恭-共)]乘者僃非常也經文作參非體也)。
[0460b04] 鴹鴹(按漢書食貨志此亦翔字音同似羊反飛而不動曰翔佯也仿也經文從革作[革*鳥]非也)。
第五卷
[0460b06] 剛靳(上古昂反下居近反剛堅鞭也靳柔肕也)。
[0460b07] 募索(謨故武句二反說文廣求為募)。
[0460b08] 句誄(力水反)。
第六卷
[0460b10] 騙[刀/(冗-几+(〡*├))/(舄-(臼/(白-日)))](疋面反文字集略躍上馬也經文作驕誤也)。
[0460b11] 都較(古文[木*霍]同古學反粗略也廣雅較明也亦比挍)。
[0460b12] [革*奇]絆(又作羇同居猗反猗絡馬頭曰羇羇檢也下音半馬絆也)。
羅摩伽經
上卷
[0460b14] 波毓(由掬反經中多作育字或言劫貝高昌名[疊*毛]也)。
[0460b15] 西阿(於何反詩傳曰曲陵曰阿阿謂山曲隈處也)。
大方廣佛花嚴經續入法界品經
[0460b17] 惛寐(上忽昆反孔註尚書惛亂也廣雅癡也說文不[憭-小+火]也從心昏聲[憭-小+火]音了凋反下彌[辟/肉]反說文臥也從[寐-未+夢]省未聲)。
[0460b18] 流派(拍賣反說文云水流別也從水派聲[脈-月]音同上也反水字也)。
[0460b19] 霈然(普昧反考聲云霶霈雨多貌也)。
[0460b20] 湍激(上湯欒反淮南子流水急也下經鷁反考聲云水奔射也並形聲字)。
[0460b21] 齊歭(直里反顧野王歭躇不前也考聲云說文亦躇也從止寺聲也)。
[0460b22] 壤侘(上而掌反下摘賈反梵語也)。
[0460b23] 咸綜鬼鬽(眉秘反鄭註周禮云鬽所以從其為人與物也葢祭天地之明曰物物之神曰鬽山海經鬽之為物人身黑首縱目說文老物精也從鬼生毛從三或作鬼[示*未]也)。
[0460c01] 詶詛(上周又反下莊助反訓詛兩字互相訓也鄭註周禮云盟詛主於要檐大事曰詛又云訓詛者欲相共惡之也古今正二字字並從言州且皆聲也亦作譸祝詛亦作[樝-木+示]謯今經本作咒咀俗用字也)。
[0460c03] 該練(古孩反國語云該僃也)。
[0460c04] 波濤(唐勞反大波也)。
[0460c05] 沃田(音屋也)。
[0460c06] 依入藏目次第此中有大般涅盤經四十卷南本涅盤經三十六卷闍維分兩卷般泥洹經兩部共八卷已上計八十六卷并法花經共有音義三卷次後第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是為此卷不足取後三經音義添成。
四童子經
上卷
[0460c12] 惋嘆(烏喚反字略云惋嘆驚異也)。
[0460c13] 噢咿(於六反下於祇反埤蒼噢咿內悲也亦痛念之聲古今正字並從口奧伊皆聲也亦作喐)。
[0460c14] 垂嚲(多可反考聲云嚲亦垂貌也經文從足作跢音都賀反跢倒也)。
[0460c15] 蚍蜉(上音毘下音浮爾雅蚍蜉大者螘也螘有赤蟻飛蟻也古今正字並從虫比孚皆聲也)。
四童子三昧經卷中
[0460c17] 鬀除(上梯帝反考聲云鬀削髮也說文鬀髮也大人曰髠小兒日鬀從髟弟聲亦作剃髟音必遙反)。
[0460c18] 傴身(上[圬-土+糸]禹反顧野王云傴身愈曲恭益加也說文[仁-二+(厂@婁)]也從人區聲也)。
[0460c19] 堆阜(上都迴反王逸註楚辭云堆高土也郭璞沙堆也古今正字魁堆也從土隹聲亦作塠下扶有反爾雅云大陸曰阜廣雅山無石曰阜說文作自云大陸山無石也象形也)。
四童子三昧經卷下(無字可音釋)
大悲經
梵天品第一
[0460c23] 傴僂(上[圬-土+糸]禹反下蔞主反愽雅云傴僂曲脊短小也考聲曲腰也說文並從人區婁皆聲也)。
[0460c24] 刑劓(宜器反孔註尚書云劓割也鄭註周禮截其鼻也說文從刀鼻聲或作[利-禾+臬])。
[0460c25] [厂@((甘/肉)*犬)]蠱(上伊琰反王逸註楚辭云厭著也蒼頡篇謂伏人心也說文從厂[(甘/肉)*犬]聲蠱音古杜註左傳云蠱謂惑疾也說文從蟲從皿皿者物之內也亦聲也厂音罕[(甘/肉)*犬]音一[豊*(太/皿)]反從甘從月從犬也)。
[0461a02] 拔鏃(上辨八反考聲云拔抽也顧野王謂引而出之也說文從手犮聲犮音蒲未反俗皆從犮作拔非也下宗速反考聲鏃矢足也顧野王謂箭鏃也說文矢鋒也從金族聲也)。
[0461a04] 持梢尾(梢音稍交反文字集略云正船頭木也考聲船尾也說文從木肖聲)。
第二卷
[0461a06] 優波毱多(毱音菊梵語比丘名也)。
[0461a07] 罽賓(居刈反漢書云罽賓者古譯訛略也正梵音羯[阿-可+(溼-(泳-永))]弭羅北天竺國也)。
[0461a08] 苷蔗(上音甘下之夜反本草云能下氣治中利大膓止渴去煩熱解酒毒說文蔗藷也從艸庶聲苷或作甘也)。
第三卷
[0461a10] 吞噬(吐根反說文吞咽也從口天聲下時制反王弼註周易云噬齧也說文從口筮聲也)。
[0461a11] 揩揬(上客皆反愽雅云揩摩也下徒骨反愽雅揬衝也古今正字並從手皆突俱聲突字從穴從犬經從[乏-之+(犮-乂+又)]作[穴/犮]非也)。
[0461a13] 瓦礫(下零滴反說文云礫小石也從石樂聲也)。
[0461a14] 鋤治(助疎反顧野王云鋤田器也說文從金助聲亦鉏也)。
第四卷
[0461a16] 慢捍(上蠻諫反孔註尚書云謂輕慢典教也杜註左傳易也顧野王慢易猶輕侮也說文從心曼聲曼音萬經從水作漫音蒲半反非經義下寒爛反考聲扞禦也說文止也版也捍從字旱聲正作扞或從心作忓又從支作[旱*支]並通用也)。
[0461a19] [馬*(中/又)]哉(師事反蒼頡篇云[馬*(中/又)]疾也考聲速也古今正字從馬[中/又]聲也)。
第五卷
[0461a21] 偋廁(蒲定反字林及字綂皆云偋猶僻也說文從人屏聲)。
[0461a22] 株杌(上音誅考聲株謂殺樹之餘也說文木根也從木朱聲下吾骨反說文杌斷也從木九聲或從出作柮)。
[0461a23] 拘睒彌國(睒音攝冉反梵語國名也)。
[0461a24] 螽蟲(上視隆反杜註左傳云螽謂蚣蝑之屬為災蟲也說文螽亦蝗類也從[虫*虫]冬聲下直隆反爾雅云有足曰蟲無足曰豸說文蟲從三虫蜙音仙恭反蝑音胥[虫*虫]音昆虫音暉鬼反)。
大唐新譯方廣大莊嚴經
三藏聖教序
。
[0461b05] 叡唐(營惠反字書云叡聖也賈註國語明也說文從[(├/(同-(一/口)+、))*又]目從谷省聲也古文作睿籀文作壡[(├/(同-(一/口)+、))*又]音殘)。
[0461b06] 御[宋-木+禹](于矩反爾雅云[宋-木+禹]大也尹文子曰四方上下謂之宇文頴註漢書天地之間為[宋-木+禹]內也蒼頡篇[宋-木+禹]邊也說文從宀禹聲或作宇)。
[0461b08] 諒屬(上良尚反爾雅云亦道也郭註云皆謂教噵也顧野王王導亦謂教噵也說文從言京聲言與亦同)。
[0461b09] 幼齡(上幽袖反下歷丁反鄭註禮記云齡天氣齡人壽之數也廣雅齡年也古今字從令齒聲)。
[0461b10] 遽違(渠庶反顧野王云遽猶急也賈逵註國語遽疾也說文從辵豦聲也)。
[0461b11] 舟檝(子[芸/木]反毛詩傳曰檝所以櫂船也考聲檝棹類也說文作楫木咠聲經作檝俗用字櫂音宅効反咠音七入反)。
[0461b12] 大梁(爾雅云大梁昴也案歲星臨昴則乙酉之年也)。
[0461b13] 夷則(上音移七月之律名也)。
[0461b14] 法蠃(盧和反經作[豕/虫]俗字也)。
方廣大莊嚴經序品第一
[0461b16] 騁武(勑領反韓詩云騁施也杜註左傳馳也說文從馬[叟-又+ㄎ]聲[叟-又+ㄎ]音疋丁反)。
[0461b17] 為爪(莊校反說文手足甲也象形經作瓜音寡華反誤也)。
[0461b18] 軒檻(上獻言反王逸註楚辭云軒猶樓板也說文從車干聲下咸黯反郭註山海經云檻闌也顧野王曰闌殿上拘闌也王逸註楚辭檻楯也文從木監聲)。
[0461b20] 詹波迦花(上音諸閻反梵語花名也)。
[0461b21] 拘具羅花(具音瞿遇反梵語花名也經文作且書寫誤也)。
[0461b22] 慳吝(上客艱反下隣鎮反孔註尚書恪惜也郭註方言若謂慳著多惜恨也說文從口文聲古文作[嗹-車+(彰-章)]又作[口*吝]或作悋亦作遴也)。
[0461b24] 虹霓(上胡公反下藝奚反爾雅音義曰虹出盛者為雄雄曰虹闇者為雌雌曰蜺月令季春虹始見說文虹狀似蟲從虫工聲霓青赤白色陰氣也從雨兒聲經從虫作蜺謂小蟬也非經義)。
[0461c02] 沮壞(疾預反毛詩傳曰沮作壞也說文從水且聲)。
[0461c03] 幡[糸*畏]([糸*畏]灰反考聲云[糸*畏]斷色絲於兩紐中而[糸*巾]之也東宮舊事云[糸*畏]五色絲飾也又云色罽也從糸畏聲)。
第二卷
[0461c05] 囹圄(上歷丁反下魚舉反鄭注禮記云所以禁守繫者也說文囹獄也圄守也二字並從口令吾皆聲口音韋)。
[0461c06] 綩綖(上冤遠反下衍氈反已於法華經音義中具釋訖)。
[0461c07] 袨[服-月+舟](玄絹反文字集略盛服也准考聲云袨[服-月+舟]美也字書袨衣服美鮮者也古今正字從衣玄聲也)。
[0461c08] [嗑-去+三]痺(上嬰赤反穀梁傳曰嗌喉不受粒也說文嗌咽也從口益聲下必寐反歸藏痿痺暴厲之疾也說文濕病也從疒卑聲卑音必彌反)。
[0461c10] 齒齲(區禹反考聲云齲齒朽鈌也說文齒[蠹-石+虫]也從齒禹聲或從牙作[牙*禹]也)。
[0461c11] 癭癤(上嬰郢反說文癭頸腫也下煎薛反廣雅癤[病-丙+(雍-〦)]也埤蒼痤癤也說文並從疒嬰節皆聲癤或作[病-丙+截])。
第三卷
[0461c13] 嬈害(泥鳥反說文嬈苛也一云擾戲弄也從女堯聲苛音何賈逵註國語苛猶煩也)。
[0461c14] 擐甲(上音患杜注左傳擐貫也賈逵注國語擐衣甲也說文從手從還省聲也)。
[0461c15] 謇訥(上犍偃反方言云謇吃也古今正字從言寒省聲或經文從足作蹇非此義也下奴骨反包注論語云訥遲鈍也說文云難也從言內聲)。
[0461c17] 歔欷(上許居反下欣既反王逸注楚辭歔欷啼貌也何注公羊傳悲也蒼頡篇歔欷泣餘聲也古今正字並從欠虛希皆聲也)。
[0461c19] 捫淚(莫奔反聲類云椚摸也說文撫持也從手門聲)。
第四卷
[0461c21] 門閫(坤本反郭注禮記云閫門限也說文作梱義同從木困聲古今正字從門作閫)。
[0461c22] [〦/(刀*了*(留-刀-田))/貝]書(上濟奚反廣雅云[〦/(刀*ㄚ*(留-刀-田))/貝]送也說文持遺也從貝齊省聲今俗亦作賷謬也)。
[0461c23] 而斃(毘袂反說文斃仆也頓也斷也從死[敝/大]省聲)。
[0461c24] 頞順那(上音阿葛反梵語西國大臣名也)。
[0462a01] 敏捷(上旻殞反孔注尚書敏疾也考聲敏聰悟也亦達也說文從支每聲或從民作敃經從心作慜誤用也下潛[芸/木]反方言捷惠也疾也說文從手疌聲疌音同上)。
[0462a03] 一磔手(張革反廣雅磔猶開也又張也一磔手者張其手取大指中指所極為量也古今正字從石桀聲經本作搩音傑非義也)。
[0462a05] 彫鏤(上鳥聊反下樓豆反顧野王曰彫[雔/乃]刻也廣雅彫亦鏤也賈注國語鏤刻也說文彫琢以成文也從周彡聲鏤剛[金*截]可以刻鏤也從金婁聲正體字經作婁俗字也)。
第五卷
[0462a08] 坏器(配媒反說文瓦未燒曰坏從土不聲)。
[0462a09] 麻枲(思子反考聲枲麻也顧野王云牡麻者枲麻也郭注爾雅枲麻之別二名也說文義同從台水聲水音疋刃反)。
[0462a10] 分析(星亦反孔注尚書析分也說文破木從木斤聲經作柝俗用非也)。
[0462a11] 渤澥(上盆沒反下諧矮反臣瓚注漢書云渤澥海之別名也說文與漢書義並同從水孛解皆聲經從力作渤亦通字音同上矮音嬰買反)。
[0462a13] 其杪(彌小反方言杪木末枝也孔注尚書杪杪微細也文字典說木少聲)。
第六卷
[0462a15] 覺寤(上江學反下五故反廣雅覺知也顧野王云覺謂知曉也蒼頡篇寐覺而有言曰寤毛詩傳云寤亦覺也說文覺亦寤也從見學省聲寤[寐-未+夢]省吾聲經從穴作窹非也[寐-未+夢]音夢)。
[0462a17] 咼斜(快乖反說文咼口戾也從口冎聲冎音寡經從口作咼非也)。
[0462a18] 角睞(來代反廣雅睞邪視也說文目童子不正也從目[木-(企-止)+((人/人)*(人/人))]聲)。
[0462a19] [齒*吉]齒(上間軋反聲類云[齒*吉]齧骨聲也說文齧堅聲也從齒吉聲軋音晏轄反)。
[0462a20] 讇語(上丑冉反莊子云希意道言謂之讇何休注公羊云[佞-二+〦]也鄭玄謂傾身以反也說文讇諛也從言閻聲或作諂也)。
[0462a22] [舂*見]然(丑江反又丑巷反蒼頡篇云[舂*見]視貌也說文視不明也一云直視也從見春聲)。
[0462a23] 躑[跳-兆+屬](上呈戟反下厨錄反顧野王云躑躅舉足而不進也說文注足也一云踦也並從足鄭屬皆聲也亦作躅經作[跳-兆+屬]俗字也)。
[0462b01] [辟-口+肉]傭(竉龍反考聲傭上下均也郭注爾雅傭所謂齊等也說文均直也從人庸聲經從肉作[月*庸]非也)。
第七卷
[0462b03] [炎*毛]毼(上貪敢反詩曰毳衣如[糸*剡]也考聲云[炎*毛]織毛為之也亦作[帛*炎]又作[糸*剡]下寒葛反廣雅云毼謂罽也古今正字並從毛炎曷聲罽音居利反說文[糸*罽]謂西胡毳布也)。
[0462b05] 編椽(上必綿反劉兆云編比連也蒼頡篇編織也說文說簡次也從糸扁聲扁音邊[沔-丏+丐]反下直緣反考聲[木*豕]也古今正字從木[豸*?]聲[豸*?]音吐喚反)。
[0462b07] [革*(苟-口+用)]囊(上排拜反蒼頡篇云[韋*(苟-口+用)]韋皮也顧野王曰所謂吹鑄冶火令熾也文字典說從韋[苟-口+用]聲[苟-口+用]音備亦作[革*(苟-口+用)]排又作[橐-石+非]也)。
[0462b09] 笻竹(上局龍反考聲笻竹名也因山得名在蜀也)。
[0462b10] 皺赧(上側瘦反韻略面皺也文字典說皮寬聚也從皮芻聲經作皺俗字下尼簡反方言[赤*皮]愧也說文[赤*皮]慙也從赤[尸@又]聲芻音楚俱反)。
[0462b12] 草[蓮-車+壬](狄丁反說文[邁-禺+壬]草莖也從草廷聲)。
[0462b13] 一掬(官郁反古今正字云掬撮也亦曲手捧物也從手匊聲或作[幸*匊]亦作[竺-二+執]古作臼也)。
[0462b14] [穀-(一/禾)+羊]其乳(上鈎候反考聲[穀-(一/禾)+羊]取牛羊乳也古今正字與考聲義同從羊[穀-(一/禾)]聲[穀-(一/禾)]音枯角反)。
第八卷
[0462b16] 網鞔(莫安反按網鞔者如來手足指間相連猶如鵞足也)。
[0462b17] 堆阜(上對雷反聲類云堆小塊也說文正作[阜-十]云小阜也亦作塠經文作堆俗通用字下符有反爾雅高平曰陸大陸曰阜廣雅丘無石曰阜說文正作[阜-十]象形字古作[白-日+(匚@一)]經作阜通用字)。
[0462b19] 闌楯(上音蘭下音順義與軒檻同前第一卷中已釋訖經從木作欄木名也非經義)。
[0462b20] 沙鹵(盧覩反說文西方鹹地謂之鹵從西省象鹽形也)。
[0462b21] 黿鼉(上音元下唐河反說文黿大鼈鼉水蟲也似蚚蝪皮可以冒皷二並從黽元[咒-几+里]皆聲黽音猛[咒-几+里]音那)。
[0462b22] 芥馥(逢福反前方廣華嚴經已釋訖)。
[0462b23] 謇聲(居輦反義已具釋前第三卷中)。
第九卷
[0462b25] 拍頭(烹陌反廣雅云拍擊也釋名拍搏也古今正字以手搏其上也從手白聲搏音補各反)。
[0462c01] 違忤(五故反郭注方言云謂相觸忤也考聲及說文逆也從心午聲也)。
[0462c02] 激矢(尸耳反考聲矢箭也說文弓弩矢也從入象鏑括羽之形古者夷牟初作矢經文作[笑-大+夫]俗字也字書並無)。
[0462c03] 嫈嫇(上厄莖反下麥耕反考聲云嫈嫇下里婦人嬌態貌也嫇嫇亦小人貌也說文嫈小心態也從女熒省嫇從女冥聲)。
[0462c05] 拈搯(上念兼反釋名云拈兩指鉗之也廣雅拈持也下口洽反考聲搯爪搯也埤蒼義同古今正字並從手占舀皆聲舀音討高反)。
[0462c07] 躞蹀(上暹[芸/木]反下恬叶反考聲躞蹀小步貌也許叔重註淮南云蹀蹈也顧野王徐細步也古今正字蹀從足枼聲躞或作燮蹀或作[執/足]反也)。
[0462c09] [山/毒]匳([僉*殳]霑反考聲匳所以[僉*殳]物也或從竹作籢也)。
[0462c10] 親昵(尼栗反郭注爾雅云昵親近也古今正字從日尼聲亦作暱也)。
[0462c11] 矛[矛*(替-曰+貝)](上莫候反下村亂反廣雅[矛*(替-曰+貝)]謂之鋋考聲短矛也古今正字與廣雅義同從矛贊聲)。
[0462c12] 飲吮(旋兗反說文吮嗍也從口允聲)。
[0462c13] 角睞(來代反前第六卷已釋訖)。
[0462c14] 畟塞(上楚力反毛詩傳曰畟畟猶側側也按畟塞人稠也古今正字從田從人反聲反音髓惟反)。
[0462c15] 潰亂(迴對反考聲潰散也蒼頡篇潰煩亂也說文從水貴聲經作澮音古會反非經義也)。
[0462c16] 挫恧(上租臥反郭注考工記挫折也說文挫摧也從手坐聲下女六反方言恧慙也鄭注爾雅云心愧曰恧文字典說從心而聲也)。
第十卷
[0462c19] 淤泥(上於據反顧野王曰淤水中泥也說文澱澤也從水於聲經作淤俗字也)。
[0462c20] [商/貝]侶(上賞章反考工記曰通四方之珍異以資之謂[商/貝]旅鄭玄云販買之客也文字典說從貝商聲亦作商地名也下驢舉反廣雅侶伴也文字典說從人呂聲或作旅)。
第十一卷
[0462c23] 名[跳-兆+專](遄兖反說文[跳-兆+專]謂腓膓也古今正字從足亦作腨腓音[禾*夫]非反也)。
[0462c24] 麤獷(上醋蘇反下虢猛反說文獷猶惡也從犬廣聲也)。
第十二卷
[0463a02] 粇米(革衡反說文秔不黏稻也從米亢聲亦作秔俗作粳或作秔也)。
[0463a03] 該綜(上改來反賈注國語該備也說文以兼備之也從言亥聲下子宋反宋忠注太玄經曰綜紀也說文綜機縷持絲文交者也從糸宗聲也)。
[0463a05] 郁烈(上憂陸反考聲郁香氣貌也古今正字從邑有聲下連哲反)。
[0463a06] 門閫(坤穩反前第四卷中已釋訖也)。
[0463a07] 躄者(俾亦反顧野王曰躄謂足偏枯不能行也說文跛也正從止作云[辟/止]偏音匹鞭反)。
一切經音義卷第二十四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54 冊 No. 2128 一切經音義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維習安大德提供之高麗藏 CD 經文,北美某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 2810 re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