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公告:漢文大藏經網站已停止更新,請前往下列大藏經網站查閱經文

一般電腦和需要較多功能的使用者,建議瀏覽 cbetaonline

手機、平板與專注閱讀的使用者,建議瀏覽 deerpark

 

T28n1546_007 阿毘曇毘婆沙論 第7卷

CBETA 電子佛典集成 » 大正藏 (T) » 第 28 冊 » No.1546 » 第 7 卷 ▲上一卷 ▼下一卷 前往第

 

阿毘曇毘婆沙論卷第七

雜揵度智品之三

[0044c08] ◎何故祭祀餓鬼則到。乃至廣說。問曰。何故作此論。答曰。欲解佛經故。如經說生聞婆羅門。往至佛所。問佛言。沙門瞿曇。我有親里命過。欲施其揣食。為得食不。佛告婆羅門。此事不定。所以者何。有五道生處。地獄乃至天道。婆羅門若汝親里。生地獄中。即食地獄中食。以自存活。彼云何能受汝所施揣食。生畜生人天中。亦復如是。婆羅門言。沙門瞿曇。若我親里。不生餓鬼中者。所施揣食。誰當受之。佛語婆羅門。欲令餓鬼道中無汝親里者。無有是處。彼經雖說施與餓鬼則到未說所以。今者欲說祭祀餓鬼則到。非餘處故而作此論。彼佛經。是此論根本因緣。諸經中未說者今盡說之。

[0044c22] 以何等故。祭祀餓鬼則到。問曰。為以此道高勝故到。為以下賤故到。若以此道是下賤者。地獄畜生是則下賤。若以此道是高勝者。人天則勝。答曰。應作是說。不以勝到。亦不以賤到。云何能到。答曰。此道自爾乃至廣說。有二事故。祭祀餓鬼則到。一者是業。二者此道自爾。先已說之。猶鴻雁孔雀鸚鵡舍利瞿翅羅共命等諸鳥。而能飛行乃至廣說。然神不勝人。勢不勝人。隨其所欲。而能飛行。於虛空中。久住遊戲。然人欲住虛空。去地四指經須臾間。猶無能者。如彼眾鳥而能飛行。生處自爾此餓鬼道。祭祀則到。生處亦爾。亦如一地獄道中。或有能自識宿命者。如經說地獄眾生作如是念。諸沙門婆羅門。恒如是說。貪欲是將來過患可畏之處。是以當斷貪欲。我等以不能斷貪欲因緣故。今受極劇苦痛極惱。問曰。彼作如是念時。為初生時為中時為後時耶。答曰。初生時非中後時。所以者何。初生之時。未受苦痛。若受苦痛。次前滅事。尚不能憶。況復久遠。問曰。為住何心作如是念。善耶不善無記耶。答曰。住三種心。能作是念。為是意地。為五識身。答曰。意地非五識身。為是威儀為是工巧。為是報心。答曰。是威儀。非是工巧報心。所以者何。彼處無有工巧。以報心是五識地故。為念幾世耶。答曰。一世。於彼處死。來生此間。或有說者。亦能憶念多世。評曰。不應作是說。如先說者好。亦能知他心者。其事云何。答曰。若獄卒杻械種種殺害之器。在前而立。作如是念。彼獄卒意今欲殺我。評曰。不應作是說。若然者人亦能知。可名他心智耶。如是說者好。彼有生處得智。能知此事。為初知為中知為後知耶。答曰。應如前廣說。畜生中亦有能自識宿命者。如經中說。傷佉。汝若是我父都提耶者。可昇此坐。即便昇之。復作是言。汝若是我父都提耶者可食此粳米肉飯。即便食之。復作是言。汝若是我父都提耶者。可示我所寶藏物。即便示之。問曰。作如是念時。為是初為中後耶。答曰。三時俱能。為住何心。答曰。住善不善無記心中悉能。威儀工巧報心亦能。能知幾世耶。答曰。或有說者。能知一世。死彼生此處。或有說者能知多世。何以知之。曾聞有一女人。置其嬰兒。在於一處。有因緣故。餘行不在。時有一狼檐其兒去。時人捕搊而語之言。汝今何故檐他兒去。狼答之言。此小兒母是我等怨家。時人問言。有何怨耶。狼即答言。此小兒母。五百世中常食我兒。我亦五百世中常殺其子。若彼能捨舊怨之心。我亦能捨。時人語其兒母。可捨怨心。兒母答言。我今已捨。時狼觀兒母心。雖口言捨。而心不放。即便害其兒命而去。如此者能知他心。亦識宿命。何時知耶。答曰。初中後悉知。住何心知。答曰。善不善無記悉知。意地知非五識身。威儀工巧報心亦能知。彼經文雖不說。而餓鬼道亦有此智。何以知之。曾聞有一女人。為餓鬼所持。即以呪術而問鬼言。何以惱他女人。鬼答之言。此女人者。是我怨家。五百世中。而常殺我。我亦五百世中。斷其命根。若彼能捨舊怨之心。我亦能捨。爾時女人。作如是言。我今已捨怨心。鬼觀女人。雖口言捨而心不放。鬼即斷其命根。捨之而去。為何時知耶。答曰。廣說如上。諸天道亦有此生處得智。而無現事可說。為何時知耶。答曰。廣說如上。人道中無如此生得智。問曰。何以故無。答曰。非器非田故。復次人中有瞻相智。有覩言相智。彼生得智。為如此智所覆蔽故。復次人中雖無此生得智。而有勝妙者。所謂他心智願智。問曰。為知幾心。答曰。或有說者。地獄還知地獄心。畜生還知畜生心。餓鬼還知餓鬼心。復有說者。地獄還知地獄心。畜生還知畜生心。亦知地獄心。餓鬼還知餓鬼心。亦知地獄畜生心。天盡知五道心。問曰。若畜生不知天心者。施設世界經云何通。如說善住龍王。伊羅拔那龍王。知帝釋心所念。猶如猛健丈夫屈伸臂頃。於自住處沒。在帝釋前立。答曰。此是比智。何以知之。諸天若欲出軍鬪戰之時。善住龍王脊背諸骨。自然出聲。彼作是念。今我脊背聲出。定知諸天必與阿修羅共戰。諸天若欲遊戲之時。伊羅拔那龍王背上自然有香手像現。彼作是念。我今背上。有香手像現。定知諸天欲遊戲園林。餓鬼亦有生得智。能識宿命。如偈說。

 我本求財物  如法或非法
 他人得其樂  今我受苦惱

[0045c18] 問曰。為何時知。答曰。廣說如上。諸天亦有生得智。能自識宿命。如偈說。

 我今祇洹林  恒住諸聖眾
 法王亦在中  今我心歡喜

[0045c22] 問曰。為何時知。答曰。廣說如上。問曰。以何等故人無生得智自識宿命。答曰。非其器。廣說如上。復次為餘法所覆蔽。如性自念前生智。復次人中雖無生得智。自識宿命通。而有勝妙者。所謂宿命通願智彼亦能。雷電興風降雨者。唯畜生能非餘。畜生道中。唯龍能非餘。彼畜生中。能興風降雨。近者是其功用果。所住之處。遠邊外出者。是其威勢果。問曰。為一龍能作如是等事不耶。答曰能作。問曰。若然者。經何以說異耶。如說或有天能雨。或有天能風。乃至廣說。答曰。隨其所樂故。或有樂為雨者樂為風者。乃至廣說。以所樂不同。經說有異。如此等自爾。所欲便果。彼餓鬼道自爾。施其揣食則到。復有說者。五道生處。各有自爾之法。如地獄報色斷便還續。生處自爾。畜生中能飛虛空。餓鬼施揣食則到。人中有勇健念力梵行勇健者。不見果而廣能修因念力者。久遠所作。久遠所說。而能憶念梵行者。能得解脫分達分善根得正決定。天中有自然隨意所須之物。如是等諸道。各有生處自爾之法。復有說者。方土亦有生處自爾之法。如罽賓土秋時牛咽繫欝金花鬘。餘方貴勝。所不能得。如那伽羅國。凡人飲蒲桃酒。東方貴人所不能得。如東方貴勝衣絹凡人衣[疊*毛]。如北方人貴勝衣[疊*毛]凡人衣絹。如諸道諸方各有生處自爾之法。隨意能果。彼餓鬼亦爾。施其揣食。隨意能果。

[0046a20] 復次有人長夜有如是欲。有如是念。乃至廣說。彼人長夜有如是欲如是念。所念便果。猶如邊僻聚落中人。為富名故守護家財。多畜牛羊衣服穀米及諸生業之具。為名譽故不施與人。以不施與人故。身壞命終墮餓鬼中。復有說者。有人性親愛眷屬欲饒益之。為眷屬故。如法或不如法求財。及其得時。以慳惜故。於己眷屬尚無心與。況復餘人。以無施心故。身壞命終墮餓鬼中。若在本舍邊不淨糞穢廁溷中住。諸親里等。生苦惱心。作如是念。彼積聚財物自不受用。又不能施人。以苦惱心故。欲施其食。請諸眷屬親友知識沙門婆羅門。施其飲食。爾時餓鬼親自見之。於眷屬財物生己有想。作如是念。如此財物。我所積聚。今施與人心大歡喜。於福田所生信敬心。即時增長捨相應思。以如此業。能得現報。是故施其揣食則到。復有說者。過去世時作如是業。施與則到。其事云何。尊者和須蜜答曰。彼諸餓鬼。以慳惜故有顛倒想有顛倒見。以有顛倒想見故。河見非河。水見非水。於好飲食。見是不淨。彼諸親里。為於此人修布施時。能生信心。則除顛倒。見河是河見水是水見食是食。復有說者。餓鬼有二種。一者樂淨。二者樂不淨。彼樂淨者。以慳惜故。於河等顛倒想。如先說。樂不淨者。見河則乾。於滿器飲食。見其中空。若諸親里。為其人故。修布施時。其鬼見已。於所施物及福田所。生歡喜心。即能增長捨相應思。以是業故。除顛倒想。樂淨者。於河見河。見水是水。器中飲食。見是淨食。樂不淨者。見水滿河。於空器中。見食滿器。以是事故。作如是說。施與餓鬼揣食則到。復有說者。彼餓鬼前世有少善行。於諸飲食。不生倒想。以慳惜故。身心怯弱。以怯弱故。不能往詣諸餓鬼中有威德者所。或有因緣。往詣其所。心不喜樂。所以者何。以自身卑賤故。彼威德餓鬼。以福德因緣。有種種飲食。此鬼身心怯弱故。不敢食之。若諸親里。為其人故。修布施時。其鬼見已。於所施物及福田所。生歡喜心。以此信樂心故。便得勝身心。以得勝身心故。而能往詣諸餓鬼中有威德者所。生喜心樂心。所得飲食。盡能食之。以是事故。施於餓鬼揣食則到。尊者佛陀提婆說曰。不應他作他受。但以彼諸親里為其鬼故修行布施。其鬼若於福田財物。生信敬心。於此果報。亦有其分。以是事故。施與餓鬼揣食則到。非餘道也。問曰。為餓鬼作福。為唯得飲食。亦增益其身耶。答曰。亦得飲食。亦增益身。得飲食如先所說。云何增益其身。其身臭者得香。惡色得好。麁觸得細。無威德身。得威德身。問曰。餘道中亦能得此果報不耶。答曰。若能生信心則得。不能生者則不得。問曰。若諸道中。皆得如是等事。此中何以獨說餓鬼道。不說餘道。答曰。以諸餓鬼為飢渴故。常有悕望飲食之心。以自存活。餘道不必有如是心。是故不說。復有說者。以餓鬼道中常有求心期心。是故施之則到。有五趣所謂地獄畜生餓鬼人天。問曰。五趣體性。為是不隱沒無記為是三種。若是無記者。波伽羅那說云何通。如說趣性是一切使所使。若有三種。則壞諸趣體。云何壞趣體。答曰。地獄眾生。則應成就他化自在天煩惱業。及善他化自在天亦成就地獄眾生煩惱業及不善。應作此說。趣體性是不隱沒無記。問曰。若然者。波伽羅那說云何通。答曰。彼應作如是說。地獄畜生餓鬼人趣體性。是欲界一切遍使。及思惟所斷。諸使所使。天趣體性。是三界一切遍使。及思惟所斷。諸使所使。應如是說。而不說者有何意耶。答曰。彼誦者錯謬故作如是說。復有說者。和合諸趣心。是五行所斷。是以一切使所使。復有說者。趣體性有三種。問曰。若然者。云何不壞趣體性。答曰。若已成就言之則壞。若以現在行言之則不壞。云何現在行言之則不壞。答曰。如地獄畜生餓鬼成就他化自在天煩惱業及善。而不現前行。如他化自在天成就地獄餓鬼畜生煩惱業及不善。而不現在行。評曰。應作是說。地獄體性。是不隱沒無記。何以知之。如尊者舍利弗作如是言。諸長老。若地獄漏現在前。造作地獄苦痛身口意業。所謂身口意曲濁穢果報。生地獄中。生已受彼報。色乃至識。是名地獄趣。諸長老。除此五陰。更無有法名地獄趣。以是事故。知趣體性是不隱沒無記。然以報故五趣差別。此是趣性。今當說趣。所以者何。故名為趣。答曰。趣彼生處。趣彼生相續。是名為趣。

[0047a17] 已說諸趣總相。一一相今當說。云何名地獄趣。答曰。是地獄分。與地獄眾生為伴。受地獄身處。所得體性。得諸入。得生彼處。得不隱沒無記色受想行識。是名地獄趣。以何等故。名泥梨迦。泥犁迦秦言無有。所以者何。彼中無有喜樂。無氣味無歡喜無利無喜無樂無喜樂。故言無有。復有說者。作增上身口意惡行。故生彼處。彼處生相續。是名地獄趣。復有說者。地獄趣者。是名施設。是想施設。不必如名悉有其義。復有說者。是趣卑下。於五道中更無卑下。如地獄趣。故名卑下。復有說者是趣墮落。如偈說。

 諸墮地獄者  其身盡倒懸
 坐誹謗賢聖  及諸淨行者
 諸根皆毀壞  如彼燋爛魚

[0047b03] 復有說者。泥犁迦。秦言無去處。所以者何。生彼眾生。無有去處。無有依處。無有救處。故名無去處。復以何故名阿毘至。阿毘至秦言無間。亦名淳受苦痛。亦名百釘釘身。亦名六苦觸。復有說者。眾生生彼者。多無處容受。故言無間。不應作是說。所以者何。生餘地獄者多。生阿毘至者少。何以知之。作增上身口意惡業。生阿毘至中眾生少。有作增上身口意惡業者。如眾生少。作增上善行。生有頂中。彼亦如是。復有說者。無有暫樂故名無間。問曰。若然者。餘大地獄中。有意樂為樂受間耶。答曰。雖無意樂。樂受有二種。一者依二者報。一切地獄。無報樂受而有依樂受。阿毘至中。依樂受亦無。何以知餘大地獄中有依樂受。如施設世界經中說。唱活地獄中。有泠風來。吹眾生身。還生血肉。或作是唱。諸眾生活。諸眾生活。爾時眾生即便還活。以是事故。知餘地獄有依樂受。阿毘至中無如是事。故無依樂受。復有說者。生阿毘至中眾生其身雖大。受苦痛時無有間處。故名無間。問曰。地獄為在何處。答曰。或有說者。閻浮提下四萬由旬。有阿毘至地獄。問曰。其餘諸獄。為在上下耶。為在傍邊耶。答曰。或有說者。阿毘至獄。在於中央。其餘諸獄周迴四邊。如今城在其中村落圍繞問曰。此閻浮提縱廣七千由旬。下諸地獄各各廣大。如偈說。

 火焰遍滿多由旬  見者恐怖身毛竪
 諸惡眾生常然之  其焰熾盛不可近

[0047c02] 如是地獄一一廣大。云何可受。答曰。此大地形。下廣上狹。其猶穀在地。是故經說大海漸廣轉深。復有說者。阿毘至獄最在其下。次上有火炙地獄。次炙地獄。次大叫喚地獄。次叫喚地獄。次押地獄。次黑繩地獄。次唱活地獄。彼阿毘至獄。縱廣高下二萬由旬。周匝八萬由旬。其餘諸獄。縱廣萬九千由旬。或有說者。其餘諸獄縱廣萬由旬。復有說者。閻浮提下四萬由旬。有阿毘至獄。阿毘至獄。縱廣高下二萬由旬。周迴八萬由旬。火炙地獄。縱廣高下五千由旬。乃至唱活地獄。各各五千由旬。如是七地獄。合三萬五千由旬。餘五千由旬。千由旬青色地。千由旬黃色地。千由旬赤色地。千由旬白色地。五百由旬是白墡。五百由旬是泥。一一地獄。有十六眷屬。云何十六。答曰。一一地獄各有四門。一一門各有四眷屬。一名熱沙上下沒膝地獄。二名惡虫沸屎地獄。有刀道地獄。有雨刀葉地獄。有刀林地獄。如是三種。是第三眷屬。第四名熱灰河地獄。如是門門。各有四種眷屬。阿毘至獄。通己身及眷屬。合有十七。餘七地獄亦爾。都合有一百三十六。諸眷屬地獄中。以種種苦治罪人。正地獄中。以一種苦治罪人。閻浮提下。亦有正地獄。閻浮提地上。唯有邊地獄。或在山上。或在谷中。或在曠野。或在空中。弗婆提瞿陀尼。唯有邊地獄。無正地獄。欝單越。無正地獄。亦無邊地獄。所以者何。彼是淨果報。問曰。以何等故。閻浮提下。有正地獄。餘處則無。答曰。閻浮提人。修善猛利。作不善業。亦復猛利。是故閻浮提。有正地獄。餘處則無。問曰。如餘方亦作五無間諸餘重業。為於何處受其報耶。答曰。於此閻浮提下受。問曰。諸地獄卒。為是眾生。為非眾生耶。若是眾生者。多作不善業。當於何處復受此報。若非眾生者。曇摩須菩提所說偈。復云何通。如說。

 剛強瞋恚人  常樂作諸惡
 見他苦生喜  死作閻羅卒

[0048a11] 答曰。或有說者。是眾生數。問曰。若然者。多作不善業。當於何處復受此報。答曰。即於彼處受報。所以者何。作無間業斷善根。增上邪見者。猶於如受報。況地獄卒。復有說者。非眾生數。以諸眾生罪業因緣故。實非眾生。作眾生像。而現其前。以種種事。治諸罪人。問曰。若然者。曇摩須菩提偈云何通。答曰。此造文頌不必須通。所以者何。造文頌。有增有減。有得有失。若欲通者。其事云何。答曰。諸以鐵鎖繫縛眾生。詣閻羅王所。是眾生數。餘種種治諸罪人者非眾生數。如是說者好。地獄眾生其形云何。答曰。其形如人。言語云何。答曰。初生未受苦痛時。盡作聖語。後受苦痛時。雖出苦痛聲。乃至無有一言可分別者。但有打棒壞裂之聲。

[0048a26] 云何名畜生趣。答曰。是畜生趣分。與畜生為伴。乃至廣說。以何等故。名畜生趣。答曰。其形傍故行亦傍。其行傍故形亦傍。故名畜生趣。復有說者。作身口意過行。生彼道中。故名畜生趣。復有說者。畜生者名施設想。施設不必如名盡有其義。復有說者。遍有故名畜生趣。此遍五道中。地獄中有無足者。如能究陀。有二足者。如烏鳩羅那等。有四足者。如狗等。有多足者。如百足等。餓鬼中亦有無足者。如蛇等。有二足者。如烏鳩羅那等。有四足者。有威德者。則有象馬等。無威德者。唯有狗等。有多足者。如百足等。人中亦有無足者。如腹行虫等。有二足者。如鴻雁等。有四足者。如象馬等。有多足者。如百足等。天中四天王三十三天。有二足者。如雁孔雀等。有四足者。如象馬等。自上有二足者。如雁孔雀鳥等。問曰。聞自上諸天。亦乘象馬。今言無者。其事云何。答曰。彼眾生福業因緣故。作非眾生數象馬形。以自娛樂。復有說者。以盲冥故。名為畜生。盲冥者。謂無明也。五道之中。無明多者。莫若畜生。問曰。畜生住處正在何所。答曰。根本住處在大海中。諸渚亦有。其形云何。答曰。其形傍側。亦有形上向者。如毘舍遮。如伊盧薩迦。如闇盧破毱羅緊那羅等。言語云何。答曰。世界初成時。一切眾生。盡作聖語。後以飲食過患。時世轉惡。諂曲心多。便有種種語。乃至有不能言者。云何名餓鬼趣。答曰。是餓鬼分。乃至廣說。以何等故。名卑帝梨。卑帝梨。秦言祖父。或有眾生。最初生彼道中。名為祖父。後諸眾生生彼處。生彼相續者。亦名祖父。是故此趣名為祖父。復有說者。眾生長夜。修行廣布慳貪之心。生彼趣中。故名餓鬼。復有說者。此是名施設。乃至廣說。復有說者。多飢渴故。名曰餓鬼。彼諸眾生其腹如山。咽如鍼孔。於百千歲不聞水聲。亦不曾見。何況得觸。復有說者。被驅使故名曰餓鬼。彼恒為諸天。處處驅使。是故此趣名曰驅使。復有說者。常於他人有悕望故。名曰餓鬼。以如是等緣故。此趣名餓鬼。問曰。此趣住在何處。答曰。或有說者。閻浮提下五百由旬。有閻羅王住處。是根本住處。其餘諸渚亦有。住閻浮提渚者有二種。一有威德。二無威德。有威德者。住花林果林種種樹下好山林中。亦有宮殿在虛空中者。無威德者。住不淨糞穢屎尿之中。弗婆提瞿陀尼。亦有二種。有威德者。無威德者。欝單越唯有威德者。所以者何。彼地清淨果報處。四天王三十三天。唯有威德者。復有說者。閻浮提西。有五百渚。兩渚中間。有五百餓鬼城。其二百五十。有威德者住。其二百五十。無威德者住。是故尼彌轉輪聖王。告御者摩多羅曰。我欲昇天。汝可從是道去。使吾見諸眾生受惡。報者受善報者。爾時摩多羅御者。即如王教。從諸城過。爾時彼王。罪福俱見。有威德者。如諸天子。頭戴天冠。身著天衣。食甘美飲食。各各遊戲。而自娛樂。無威德者。裸形無衣。以髮自覆。手執瓦器。行乞自活。其形云何。答曰。有上立者。有傍側者。或面似猪。如壁上畫像。言語云何。答曰。世界初成。一切眾生。盡作聖語。餘如先說。復有說者。隨其死處。往生彼間。如彼本形。隨彼本語。評曰。不應作是說。所以者何。若從無色界死。來生此趣。可無形無言耶。應作是說。隨彼生處。形言亦爾。

[0049a02] 人趣云何。答曰。是人分。是人伴侶。乃至廣說。以何等故。名摩[少/兔]奢。摩[少/兔]奢。秦言意。昔有王名頂生。化四天下。告諸眾生。諸有所作意。當善思。當善籌量。當善憶念。時諸眾生即如王教。諸有所作。思量憶念。然後便自有工巧作業種種差別。以人所作先意思故。是故名人。為意如人。先未有此名時。展轉相呼多羅裳伽。亦呼阿婆達荼。復有說者。以修下身口意善業。生彼趣中。故名人趣。復有說者。是名施設。廣說如上。復有說者。慢偏多故。五道之中慢心多者。莫若於人。是故此趣名為人趣。復有說者。此趣能止息意故五道之中能止息意。莫若人趣。所以者何。人能得解脫分善根達分善根。能親近善知識等四法。亦能修行親近善知識等四法。是故此趣名人。問曰。為住何處。答曰。住四天下。亦住八大渚上。所謂一名拘羅婆。二名喬羅婆。三名毘地呵。四名蘇毘地呵。五者奢吒。六名欝多羅曼提那。七名婆羅。八名遮摩羅。彼拘羅婆喬羅婆二渚。是欝單越眷屬。毘地呵蘇毘地呵二渚。是弗婆提。眷屬奢吒欝多羅曼提那二渚。是瞿陀尼眷屬。婆羅遮摩羅二渚。是閻浮提眷屬。復有說者。此二渚是閻浮提。別名三天下。二渚亦如是。復有說者。此諸渚上。盡有人住。但其形短小。此一一渚。有五百小渚以為眷屬。或有人住。或無人住。問曰。人形云何。答曰。其形上立言語云何。答曰。世界初成時。盡作聖語。餘如上說。云何天趣。答曰。天分天伴侶。得天身。乃至廣說。以何等故名天趣。答曰。諸趣中勝故。有何等勝。所謂有勝樂勝吉善勝身勝形體勝。有如是勝故名曰天趣。復有說者。行增上身口意善業。生彼趣中故名天趣。復有說者。此名施設。廣說如上。復有說者。諸天無晝夜。常以光明自照故名天趣。復有說者。以善行因緣故。生彼天趣中。常自遊戲娛樂故名天趣。為住何處。答曰。住須彌山側。四邊水上。繞須彌山。廣萬六千由旬。有杵手天住處。次上萬由旬。遶須彌山。廣八千由旬。是持花鬘天所住之處。次上萬由旬。遶須彌山。廣四千由旬。是常放逸天所住之處。次上二萬由旬。繞須彌山。廣二千由旬。是四天王所住之處。有七種金山。四天王城天民村落悉在其中。此處諸天於下最多。次上四萬由旬。須彌山頂有善見城。縱廣萬由旬。是三十三天所住之處。須彌山頂縱廣幾何。答曰。周匝四萬由旬。離須彌山頂四萬由旬。中間如雲。有焰摩諸天。依地而住。如是次第。上至善見諸天。皆依地住。從善見天。上至阿迦貳吒天。亦依地住。

[0049b22] ◎齊量云何。如須彌山頂量。上至他化自在天。量亦如是。如四天下齊量。初禪地齊量亦如是。如千世界齊量。第二禪地齊量亦如是。如二千世界齊量。第三禪地齊量亦如是。如三千大千世界齊量。第四禪地齊量亦如是。復有說者。如須彌山頂齊量。焰摩諸天齊量。轉大一倍。如是乃至他化自在天。轉大一倍亦爾。如千世界齊量。初禪齊量亦爾。如二千世界齊量。第二禪齊量亦爾。如三千大千世界齊量。第三禪齊量亦爾。第四禪地齊量。則無量無邊。是故於第四禪地。起我見者。是見難斷難捨。復有說者。第四禪地齊量不定。若諸天子。生彼禪中。則有爾許宮殿處所。若其命終處所便滅。是故不定。評曰。如前說者好。彼地無量無邊。問曰。彼第四禪地。三災所不及。云何非是常耶。答曰非常。墮諸剎那故。諸天其形云何。答曰。其形上立。言語云何。答曰。盡作聖語。已說諸趣種種所以。今當復說阿修羅所以。何故名阿修羅。答曰。修羅是天。彼非天故名阿修羅。復有說者。修羅言端政。彼非端政故。名阿修羅。何以知之。世界初成時。諸阿修羅。先住須彌山頂。後光音諸天。命終生須彌山頂上。亦有宮殿自然而出。諸阿修羅。興大瞋恚。即便避之。如是有第二天宮。展轉乃至三十三天。悉滿其上。諸阿修羅。生大瞋恚。捨須彌山頂。退下而住。以瞋恚故。形不端政。以是事故。名不端政。問曰為住何處。答曰。或有說者。須彌山中。有空缺處。猶覆寶器。中有大城。諸阿修羅。在中而住。問曰。若然者。諸龍見阿修羅軍。著金銀琉璃頗梨鎧。手執弓箭種種器杖。從阿修羅城出。此言善通。如說阿修羅言我所住大海同一醎味。此說云何通。答曰。諸阿修羅。村落人民。居在大海。阿修羅王。住須彌山中。復有說者。阿修羅居大海水。以金為地。地上有金臺。縱廣五百由旬。其上有城。諸阿修羅在中而住。問曰。若然者。此經善通。如說諸阿修羅言我住大海同一醎味。此言善通。如說諸阿修羅軍從城而出。乃至廣說。此云何通。答曰。諸天以龍在金山中。用為守邏。是以見之。阿修羅城中。有四種園觀。一名歡喜。二名喜樂。三名大喜樂。四名愛樂。亦有質多羅波吒梨樹。問曰。阿修羅為天趣所攝。為餓鬼趣攝。若是天趣。何以無有得正決定者。若是餓鬼趣者。何以乃與諸天交親。何以復與諸天戰鬪。此經復云何通。如說帝釋作如是說。毘摩質多羅王。汝本是此處天。答曰。或有說者。此是天趣所攝。問曰。若然者。何以無有得正決定者。答曰。為諂曲所覆故。其事云何。答曰。彼阿修羅作如是念。佛偏為諸天。若佛為說四念處。彼作是念。為我等說四念處。必為諸天說五念處。若佛為說三十七助道法。彼作是念。佛為我等說三十七助道法。必為諸天說三十八助道法。以為如是諂曲心所覆故。不能得正決定。復有說者。是餓鬼趣所攝。問曰。若然者。何以與諸天交親。答曰。諸天貪美色故。不為族姓。如舍芝阿修羅女。端政無雙。是以帝釋納之為妻。亦如頭摩緊那羅王女。名曰摩[少/兔]訶利。須陀那菩薩納之為妻。菩薩是天趣。緊那羅是畜生趣。如此皆為美色。不為族姓。以何等故。復與諸天共戰鬪耶。答曰亦有。不如與勝者共鬪。如奴僕亦與其主。而共鬪諍。狗亦與人諍。彼亦如是。此經復云何通。如說毘摩質多羅王。汝本是此處天。答曰。毘摩質多羅王。是帝釋婦公。以尊重恭敬故。作如是言。

[0050b01] 問曰。如拔陀那神女旃陀迦神女旃陀利迦神女伊吒地婆神摩頭建陀神等。為是天趣所攝。為餓鬼趣所攝。若是天趣所攝。何以奪人精氣。亦斷人命。受人祠祀。若是餓鬼趣所攝者。此經云何通。如偈說。

 欝多利莫閙  畢陵伽亦然
 若我見真諦  汝等亦當得

[0050b08] 答曰。或有說者。是天趣所攝。問曰。若然者。何以奪人精氣。亦斷人命。受人祠祀。答曰。彼不奪人精氣。亦不斷人命。不受人祠祀。彼所將眷屬。或有奪人精氣者斷人命者受人祠祀者。復有說者。是餓鬼趣所攝。問曰。若然者如所說偈。云何通耶。答曰。彼有信向諦心故。實不見諦。於諦中愚。何由能見。如摩頭建陀神所說云何通。答曰。此是自高之言。於諸趣中愚。何能見趣差別。但自高故作如是說。如今富者。於奴僕邊。亦自稱高。彼亦如是。是四天王給使。自言我是天生四天王天中。諸依地住神。彼盡餓鬼趣所攝。諸毘舍遮神。緊那羅神。醯樓索迦神。婆樓尼神。奢羅破仇羅神。盡畜生趣所攝。彼雖其形上立。猶有畜生相。或有耳尖。或有著甲。諸夜叉羅剎竭吒富單那鳩槃茶等。盡是餓鬼趣所攝。如說是地獄分是地獄伴侶。命根等心不相應行。此說是地獄眾生。或有說者。不應作是說言。是處所得體性得諸入得。應言是地獄分地獄伴侶。復有說者。應說所以者何。說處所得者諸界得。體性得者諸陰得。諸入得者說內外入得。問曰。若說界陰入得便足。何以復作是說生。地獄眾生。得無記色乃至識。答曰。為說報果故。以報果故。五道差別。

阿毘曇毘婆沙論卷第七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28 冊 No. 1546 阿毘曇毘婆沙論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維習安大德提供之高麗藏 CD 經文,北美某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tripitaka | about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