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2n1428_020 四分律 第20卷
■ CBETA 電子佛典集成 » 大正藏 (T) » 第 22 冊 » No.1428 » 第 20 卷 ▲上一卷 ▼下一卷 前往第 卷
[0699c18] ◎爾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六群比丘跳行入白衣舍。諸居士見皆譏嫌言:「此沙門釋子不知慚愧,外自稱言:『我知正法。』如是有何正法?跳行入舍似如鳥雀。」諸比丘聞,其中有少欲知足、行頭陀、樂學戒、知慚愧者,嫌責六群比丘言:「汝等云何跳行入白衣舍?」諸比丘往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以此因緣具白世尊。世尊爾時以此因緣集比丘僧,呵責六群比丘言:「汝所為非,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隨順行,所不應為。云何汝等跳行入白衣舍?」以無數方便呵責已,告諸比丘:「此癡人!多種有漏處,最初犯戒。自今已去與比丘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不得跳行入白衣舍,式叉迦羅尼。」
[0700a04] 比丘義如上。
[0700a04] 白衣舍者,如上。
[0700a05] 若比丘,故作跳行入白衣舍,犯應懺突吉羅。以故作故,犯非威儀突吉羅;若不故作,犯突吉羅。
[0700a07] 比丘尼,突吉羅;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突吉羅。是謂為犯。
[0700a08] 不犯者,或時有如是病、若為人所打、若有賊、若有惡獸、若有棘刺、或渡渠、或渡坑塹、或渡泥跳過者,無犯。
[0700a11] 無犯者,最初未制戒,癡狂、心亂、痛惱所纏。(九竟)
[0700a13] 不得跳行入白衣舍坐,式叉迦羅尼,亦如是。(十竟)
[0700a15] 爾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居士請眾僧欲設飲食,即其夜辦具甘饍好食,晨朝往白時到。時諸比丘,到時著衣持鉢詣居士家就座而坐。時六群比丘在白衣舍內蹲坐,比坐比丘以手觸之,即時却倒露形體。諸居士見之譏嫌言:「此沙門釋子不知慚愧,外自稱言:『我知正法。』如是有何正法?蹲在舍內似如裸形婆羅門。」時諸比丘聞,其中有少欲知足、行頭陀、樂學戒、知慚愧者,嫌責六群比丘言:「汝等云何在白衣舍內蹲坐?」諸比丘往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以此因緣具白世尊。世尊爾時以此因緣集比丘僧,呵責六群比丘言:「汝所為非,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隨順行,所不應為。云何汝等在白衣舍內蹲坐?」以無數方便呵責已,告諸比丘:「此癡人!多種有漏處,最初犯戒。自今已去與比丘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不得白衣舍內蹲坐,式叉迦羅尼。」
[0700b05] 比丘義如上。
[0700b05] 白衣舍者,如上。
[0700b06] 若比丘,故作蹲坐在白衣舍內者,犯應懺突吉羅。以故作故,犯非威儀突吉羅;若不故作,犯突吉羅。
[0700b09] 比丘尼,突吉羅;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突吉羅。是謂為犯。
[0700b10] 不犯者,或時有如是病、或尻邊生瘡、若有所與、若禮、若懺悔、若受教誡,無犯。
[0700b12] 無犯者,最初未制戒,癡狂、心亂、痛惱所纏。(十一竟)
[0700b14] 爾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六群比丘手叉腰行入白衣舍。時諸居士見皆譏嫌言:「沙門釋子不知慚愧,外自稱言:『我知正法。』如是有何正法?如似世人新婚娶得志憍恣。」時諸比丘聞,其中有少欲知足、行頭陀、樂學戒、知慚愧者,嫌責六群比丘言:「汝等云何如是手叉腰行入白衣舍?」時諸比丘往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以此因緣具白世尊。世尊爾時以此因緣集比丘僧,呵責六群比丘言:「汝所為非,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隨順行,所不應為。云何汝等手叉腰行入白衣舍?」以無數方便呵責已,告諸比丘:「此癡人!多種有漏處,最初犯戒。自今已去與比丘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不得叉腰行入白衣舍,式叉迦羅尼。」
[0700c01] 白衣舍如上。
[0700c02] 若比丘,故作叉腰行入白衣舍,犯應懺突吉羅。以故作故,犯非威儀突吉羅;若不故作,犯突吉羅。
[0700c04] 比丘尼,突吉羅;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突吉羅。是謂為犯。
[0700c05] 不犯者,或時有如是病、脇下生瘡、若僧伽藍內、若村外、若作時、若在道路行,無犯。
[0700c07] 無犯者,最初未制戒,癡狂、心亂、痛惱所纏。(十二竟)
[0700c09] 不得手叉腰入白衣舍坐,式叉伽羅尼。手叉腰[身*匡]肘白衣舍妨比坐,亦如是。(十三竟)
[0700c12] 爾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六群比丘搖身行入白衣舍。時諸居士見皆譏嫌言:「此沙門釋子不知慚愧,外自稱言:『我知正法。』如是有何正法?搖身行入白衣舍,如似國王大臣。」時諸比丘聞,其中有少欲知足、行頭陀、樂學戒、知慚愧者,嫌責六群比丘言:「汝等云何搖身行入白衣舍?」諸比丘往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以此因緣具白世尊。世尊爾時以此因緣集比丘僧,呵責六群比丘言:「汝所為非,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隨順行,所不應為。云何汝等搖身趍行入白衣舍?」以無數方便呵責已,告諸比丘:「此癡人!多種有漏處,最初犯戒。自今已去與比丘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不得搖身行入白衣舍,式叉迦羅尼。」
[0700c27] 比丘義如上。
[0700c28] 白衣舍如上。
[0700c28] 搖身者,左右戾身趍行。
[0700c28] 若比丘,故作搖身左右戾身趍行入白衣舍,犯應懺突吉羅。以故作故,犯非威儀突吉羅;若不故作,犯突吉羅。
[0701a02] 比丘尼,突吉羅;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突吉羅。是謂為犯。
[0701a03] 不犯者,或時有如是病、或時為人所打迴戾身避杖、或惡象來、或被賊、或師子惡獸所觸、或逢擔棘刺人,如是事戾身避,或渡坑渠、泥水處於中搖身過;或時著衣迴身看衣齊整不?犯高下耶?不象鼻、多羅樹葉、細襵耶?作如是迴身看者,無犯。
[0701a09] 無犯者,最初未制戒,癡狂、心亂、痛惱所纏。(十四竟)
[0701a11] 不得搖身行入白衣舍坐,式叉迦羅尼,亦如是。(十五竟)
[0701a13] 爾時世尊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六群比丘掉臂行入白衣舍。時諸居士見皆譏嫌言:「此沙門釋子不知慚愧,外自稱言:『我知正法。』如是有何正法?今掉臂行入白衣舍,似如國王、大臣、長者、居士種。」時諸比丘聞,其中有少欲知足、行頭陀、樂學戒、知慚愧者,嫌責六群比丘言:「汝等云何掉臂行入白衣舍?」呵責已往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以此因緣具白世尊。世尊爾時以此因緣集比丘僧,呵責六群比丘言:「汝所為非,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隨順行,所不應為。云何汝等掉臂行入白衣舍?」爾時世尊以無數方便呵責六群比丘已,告諸比丘:「此癡人!多種有漏處,最初犯戒。自今已去與比丘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不得掉臂行入白衣舍,式叉迦羅尼。」
[0701a29] 比丘義如上。
[0701b01] 若比丘,故作掉臂行入白衣舍,犯應懺突吉羅。以故作故,犯非威儀突吉羅;若不故作,犯突吉羅。
[0701b03] 比丘尼,突吉羅;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突吉羅。是謂為犯。
[0701b04] 不犯者,或時有如是病、或為人所打舉手遮、或值暴象來、或師子惡獸盜賊、或逢擔棘刺人來舉手遮,或浮渡河水、或跳渡坑塹、或泥水、或共伴行不及以手招喚,無犯。
[0701b08] 無犯者,最初未制戒,癡狂、心亂、痛惱所纏。(十六竟)
[0701b10] 坐亦如上。(十七竟)
[0701b11] 爾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六群比丘不好覆身行入白衣舍。時諸居士見皆譏嫌言:「此沙門釋子不知慚愧,所著衣服不好覆身行入白衣舍,如似婆羅門。」時諸比丘聞,其中有少欲知足、行頭陀、樂學戒、知慚愧者,嫌責六群比丘言:「汝等云何不好覆身行入白衣舍?」諸比丘往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以此因緣具白世尊。世尊爾時以此因緣集比丘僧,呵責六群比丘言:「汝所為非,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隨順行,所不應為。云何汝等著衣不好覆身行入白衣舍?」爾時世尊以無數方便呵責已,告諸比丘:「此癡人!多種有漏處,最初犯戒。自今已去與比丘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好覆身入白衣舍,式叉迦羅尼。」
[0701b26] 比丘義如上。
[0701b27] 白衣舍者,村落也。
[0701b27] 不好覆身,處處露。
[0701b27] 若比丘,故作不好覆身行入白衣舍,犯應懺突吉羅。以故作,犯非威儀突吉羅;若不故作,犯突吉羅。
[0701c01] 比丘尼,突吉羅;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突吉羅。是謂為犯。
[0701c02] 不犯者,或時有如是病、或時被縛、若風吹衣離體,無犯。
[0701c03] 無犯者,最初未制戒,癡狂、心亂、痛惱所纏。(十八竟)
[0701c06] 坐亦如是。(十九竟)
[0701c07] 爾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六群比丘左右顧視行入白衣舍。諸居士見皆譏嫌言:「此沙門釋子不知慚愧,受取無厭。外自稱言:『我知正法。』如是有何正法?如似盜竊人,左右顧視行入白衣舍。」時諸比丘聞,其中有少欲知足、行頭陀、樂學戒、知慚愧者,嫌責六群比丘言:「汝等云何左右顧視行入白衣舍耶?」爾時諸比丘往世尊所,頭面禮足已在一面坐,以此因緣具白世尊。世尊爾時以此因緣集比丘僧,呵責六群比丘言:「汝所為非,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隨順行,所不應為。云何汝等左右顧視行入白衣舍?」以無數方便呵責六群比丘已,告諸比丘言:「此癡人!多種有漏處,最初犯戒。自今已去與比丘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不得左右顧視行入白衣舍,式叉迦羅尼。」
[0701c24] 白衣舍者,村落也。
[0701c24] 彼左右顧視者,處處看。
[0701c25] 若比丘,故作左右顧視行入白衣舍,犯應懺突吉羅。以故作故,犯非威儀突吉羅;若不故作,犯突吉羅。
[0701c27] 比丘尼,突吉羅;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突吉羅。是謂為犯。
[0701c28] 不犯者,或時有如是病,或仰瞻日時節。或命難、梵行難,左右處處伺求方便道欲逃走,無犯。
[0702a01] 無犯者,最初未制戒,癡狂、心亂、病惱所纏。(二十竟)
[0702a04] 坐亦如是。(二十一竟)
[0702a05] 爾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六群比丘,高聲大喚行入白衣舍。時諸居士見皆譏嫌言:「此沙門釋子不知慚愧,受取無厭。外自稱言:『我知正法。』如是有何正法?高聲大喚如似婆羅門眾。」時諸比丘聞,其中有少欲知足、行頭陀、樂學戒、知慚愧者,呵責六群比丘言:「汝等云何高聲入白衣舍?」諸比丘往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以此因緣具白世尊。世尊爾時以此因緣集比丘僧,呵責六群比丘言:「汝所為非,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隨順行、所不應為。云何汝等高聲入白衣舍?」以無數方便呵責六群比丘已,告諸比丘:「此癡人!多種有漏處,最初犯戒。自今已去與比丘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靜默入白衣舍,式叉迦羅尼。」
[0702a20] 比丘義如上。
[0702a21] 是中不靜默者,高聲大喚、若囑授、若高聲施食。
[0702a22] 若彼故作高聲大喚,犯應懺突吉羅。以故作故,犯非威儀突吉羅;若不故作,犯突吉羅。
[0702a24] 比丘尼,突吉羅;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突吉羅。是謂為犯。
[0702a25] 不犯者,或時有如是病、若聾不聞聲須高聲喚、或高聲囑授、若高聲施食、若命難、梵行難高聲而走,無犯。
[0702a27] 無犯者,最初未制戒,癡狂、心亂、痛惱所纏。(二十二竟)
[0702a29] 坐亦如是。(二十三竟)
[0702b01] 爾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六群比丘,戲笑行入白衣舍。時諸居士見皆譏嫌言:「此沙門釋子不知慚愧、受取無厭。外自稱言:『我知正法。』如是有何正法?戲笑行入白衣舍,如似獼猴。」時諸比丘聞,其中有少欲知足、行頭陀、樂學戒、知慚愧者,嫌責六群比丘言:「云何汝等戲笑行入白衣舍?」時諸比丘往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以此因緣具白世尊。世尊爾時以此因緣集比丘僧,呵責六群比丘言:「汝所為非,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隨順行、所不應為。云何汝等戲笑行入白衣舍?」以無數方便呵責六群比丘已,告諸比丘:「此癡人!多種有漏處,最初犯戒,自今已去與比丘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不得戲笑行入白衣舍,式叉迦羅尼。」
[0702b17] 戲笑者,露齒而笑。
[0702b17] 若比丘,故作戲笑行入白衣舍,犯應懺突吉羅。以故作故,犯非威儀突吉羅;若不故作,犯突吉羅。
[0702b20] 比丘尼,突吉羅;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突吉羅。是謂為犯。
[0702b21] 不犯者,或時有如是病,或脣痛不覆齒,或念法歡喜而笑,無犯。
[0702b22] 無犯者,最初未制戒,癡狂、心亂、痛惱所纏。(二十四竟)
[0702b24] 坐亦如是。(二十五竟)
[0702b25] 爾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有居士請眾僧供設飲食,即其夜辦具種種美食,晨朝往白時到。爾時諸比丘,著衣持鉢詣居士家就座而坐,居士手自斟酌種種飲食。六群比丘,不用意受食,捐棄羹飯。時諸居士見已自相謂言:「此沙門釋子不知慚愧、受取無厭。外自稱言:『我知正法。』如是有何正法?云何不用意受食?貪心多受如穀貴時。」時諸比丘聞,其中有少欲知足、行頭陀、樂學戒、知慚愧者,嫌責六群比丘言:「汝等云何不用意受食?」諸比丘往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以此因緣具白世尊。世尊爾時以此因緣集比丘僧,呵責六群比丘言:「汝所為非,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隨順行、所不應為。云何汝等不用意受食而捐棄羹飯?」以無數方便呵責已,告諸比丘:「此癡人!多種有漏處,最初犯戒。自今已去與比丘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用意受食,式叉迦羅尼。」
[0702c15] 比丘義如上。
[0702c16] 若比丘,故作不用意受食,犯應懺突吉羅。以故作故,犯非威儀突吉羅;若不故作,犯突吉羅。
[0702c18] 比丘尼,突吉羅;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突吉羅。是謂為犯。
[0702c19] 不犯者,或時有如是病,或鉢小故食時棄飯,或還墮案上,無犯。
[0702c21] 無犯者,最初未制戒,癡狂、心亂、痛惱所纏。(二十六竟)
[0702c23] 爾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居士請眾僧設飯食,即其夜辦具飲食,晨朝往白時到。爾時諸比丘,到時著衣持鉢往居士家就座而坐。時居士手自斟酌羹飯,六群比丘溢鉢受食捐棄羹飯。時居士見已皆譏嫌言:「此沙門釋子無有慚愧、受取無厭。外自稱言:『我知正法。』如是何有正法?受食溢鉢,似如飢餓之人貪多。」時諸比丘聞,其中有少欲知足、行頭陀、樂學戒、知慚愧者,嫌責六群比丘言:「汝等云何溢鉢受食棄捐羹飯耶?」諸比丘往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以此因緣具白世尊。世尊爾時以此因緣集比丘僧,呵責六群比丘言:「汝所為非,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隨順行、所不應為。云何汝等受食溢鉢棄捐羹飯?」以無數方便呵責六群比丘已,告諸比丘:「此癡人!多種有漏處,最初犯戒。自今已去與比丘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當平鉢受食,式叉迦羅尼。」
[0703a13] 比丘義如上。
[0703a13] 不平鉢者,溢滿。
[0703a13] 若比丘,故作不平鉢受食,犯應懺突吉羅。以故作故,犯非威儀突吉羅;若不故作,犯突吉羅。
[0703a16] 比丘尼,突吉羅;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突吉羅。是謂為犯。
[0703a17] 不犯者,或時有如是病,或時鉢小,或時還墮案上,無犯。
[0703a18] 無犯者,最初未制戒,癡狂、心亂、痛惱所纏。(二十七竟)
[0703a20] 爾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居士,請眾僧欲設飯食,即其夜供辦食具,明日往白時到。時諸比丘,著衣持鉢往居士家就座而坐。時居士手自斟酌種種飲食羹飯,六群比丘取飯過多不容受羹。時諸居士見之皆譏嫌言:「此沙門釋子不知慚愧、受取無厭。外自稱言:『我知正法。』如是何有正法?受飯過多不容受羹,似如飢餓貪食之人。」諸比丘聞,其中有少欲知足、行頭陀、樂學戒、知慚愧者,嫌責六群比丘言:「云何汝等受飯食過多不容受羹?」諸比丘往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以此因緣具白世尊。世尊爾時以此因緣集比丘僧,呵責六群比丘言:「汝所為非,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隨順行,所不應為。云何汝等受飯過多不容受羹?」佛以無數方便呵責六群比丘已,告諸比丘言:「此癡人!多種有漏處,最初犯戒。自今已去與比丘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平鉢受羹,式叉迦羅尼。」
[0703b10] 比丘義如上。
[0703b10] 彼比丘,故作不平鉢受羹,犯應懺突吉羅。以故作故,犯非威儀突吉羅;若不故作,犯突吉羅。比丘尼,突吉羅。
[0703b13] 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突吉羅。是謂為犯。
[0703b14] 不犯者,或時有如是病,或時鉢小墮食案上,若等受,無犯。
[0703b15] 無犯者,最初未制戒,癡狂、心亂、痛惱所纏。(二十八竟)
[0703b17] 爾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居士請眾僧供設飯食,即夜辦具種種甘饍,晨朝往白時到。時諸比丘,到時著衣持鉢往居士家就座而坐。居士手自斟酌種種飲食及羹。時居士下飯已,入內取羹。比取羹還,六群比丘食飯已盡,居士問言:「飯在何處?」比丘報言:「我已食盡。」時居士與羹已,復還取飯。比取飯還,食羹已盡。居士問言:「羹在何處?」報言:「我已食盡。」時居士即嫌言:「沙門釋子不知慚愧、受無厭足。外自稱言:『我知正法。』如是有何正法?飯至羹未至,飯已盡;羹至飯未至,羹已盡,似如飢餓之人。」諸比丘聞,其中有少欲知足、行頭陀、樂學戒、知慚愧者,嫌責六群比丘言:「汝等云何受飯羹未至飯已盡,羹至飯未至羹已盡?」諸比丘往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以此因緣具白世尊。世尊爾時以此因緣集比丘僧,呵責六群比丘言:「汝所為非,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隨順行,所不應為。云何汝等受飯羹未至飯已盡,羹至飯未至羹已盡?」以無數方便呵責六群比丘已,告諸比丘言:「此癡人!多種有漏處,最初犯戒。自今已去與比丘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羹飯等食,式叉迦羅尼。」
[0703c12] 比丘義如上。
[0703c12] 彼不等者,飯至羹未至飯已盡,羹至飯未至羹已盡。
[0703c13] 若比丘,故作不等羹飯食者,犯應懺突吉羅。以故作故,犯非威儀突吉羅;若不故作,犯突吉羅。
[0703c15] 比丘尼,突吉羅;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突吉羅。是謂為犯。
[0703c17] 不犯者,或時有如是病,或時正須飯不須羹,或時正須羹不須飯,或日時欲過,或命難、梵行難,疾疾食無犯。
[0703c19] 無犯者,最初未制戒,癡狂、心亂、痛惱所纏。(二十九竟)
[0703c21] 爾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居士請眾僧供設飯食,即夜辦具種種多美飲食,晨朝往白時到。時諸比丘,著衣持鉢詣居士家就座而坐,時居士手自斟酌飲食。時六群比丘不次第取食食。時諸居士見已皆譏嫌言:「此沙門釋子不知慚愧、受取無厭。外自稱言:『我知正法。』如是有何正法?不次第受食食,譬如猪狗食,亦如牛驢烏鳥食。」時諸比丘聞,其中有少欲知足、行頭陀、樂學戒、知慚愧者,嫌責六群比丘言:「汝等云何不次第受食?」諸比丘往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以此因緣具白世尊。世尊爾時以此因緣集比丘僧,呵責六群比丘言:「汝所為非,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隨順行、所不應為。云何汝等不次第食?」以無數方便呵責六群比丘已,告諸比丘:「此癡人!多種有漏處,最初犯戒。自今已去與比丘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以次食,式叉迦羅尼。」
[0704a11] 比丘義如上。
[0704a12] 彼比丘,故為不次第取食食者,犯應懺突吉羅。以故作故,犯非威儀突吉羅;若不故作,犯突吉羅。
[0704a14] 比丘尼,突吉羅;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突吉羅。是謂為犯。
[0704a15] 不犯者,或時有如是病,或時患飯熱挑取冷處食,若日時欲過,若命難、梵行難,如是疾疾食無犯。
[0704a18] 無犯者,最初未制戒,癡狂、心亂、痛惱所纏。(三十竟)
[0704a20] 爾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有居士請眾僧欲供設種種羹飯,即夜辦供具,明日往白時到。諸比丘,著衣持鉢往詣其家就座而坐,居士手自斟酌種種飲食。時六群比丘,受食當挑鉢中而食令現空。時居士譏嫌言:「此沙門釋子不知慚愧、受取無厭。外自稱言:『我知正法。』如是有何正法?受食似如牛驢駱駝猪狗,似如烏鳥食無異。」時諸比丘聞,其中有少欲知足、行頭陀、樂學戒、知慚愧者,嫌責六群比丘言:「云何汝等當挑鉢中而食?」時諸比丘往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座,以此因緣具白世尊。世尊爾時以此因緣集比丘僧,呵責六群比丘言:「汝所為非,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隨順行、所不應為。云何汝等受食當挑鉢中而食?」以無數方便呵責六群比丘已,告諸比丘:「此癡人!多種有漏處,最初犯戒。自今已去與比丘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不得挑鉢中而食,式叉迦羅尼。」
[0704b12] 若比丘,故為挑鉢中食者,犯應懺突吉羅。以故作故,犯非威儀突吉羅;若不故作,犯突吉羅。
[0704b14] 比丘尼,突吉羅;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突吉羅。是謂為犯。
[0704b15] 不犯者,或時有如是病,若患食熱開中令冷,若日時欲過,若命難、梵行難,疾疾刳鉢中食者,無犯。
[0704b18] 無犯者,最初未制戒,癡狂、心亂、痛惱所纏。(三十一竟)
[0704b20] 爾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有居士請眾僧欲供設種種好食,即夜辦具已,晨朝往白時到。諸比丘著衣持鉢詣居士家就座而坐。爾時居士手自斟酌種種羹飯。爾時六群比丘,自為己索食如似飢餓。時諸居士見已皆譏嫌言:「此沙門釋子不知慚愧、受取無厭。外自稱言:『我知正法。』如是有何正法?」時諸比丘聞,其中有少欲知足、行頭陀、樂學戒、知慚愧者,嫌責六群比丘言:「汝等云何自為己索食?」諸比丘往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以此因緣具白世尊。世尊爾時以此因緣集比丘僧,呵責六群比丘言:「汝所為非,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隨順行,所不應為。汝等云何自為己索食?」以無數方便呵責六群比丘已,告諸比丘:「此癡人!多種有漏處,最初犯戒。自今已去與比丘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不得自為己索羹飯,式叉迦羅尼。」如是世尊與比丘結戒。
[0704c10] 時諸病比丘皆有疑,不敢自為己索食,亦不敢為他索、若他索食與亦不敢食。佛言:「自今已去聽病比丘自為己索食、為他索,若他為己索,得食。自今已去當如是說戒:若比丘不病,不得自為己索飯羹,式叉迦羅尼。」
[0704c15] 比丘義如上。
[0704c15] 彼比丘不病故自為己索羹飯,犯應懺突吉羅。以故作故,犯非威儀突吉羅;若不故作,犯突吉羅。
[0704c18] 比丘尼,突吉羅;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突吉羅。是謂為犯。
[0704c19] 不犯者,若病者自索,若為他索,他為己索,若不求而得,無犯。
[0704c20] 無犯者,最初未制戒,癡狂、心亂、痛惱所纏。(三十二竟)
[0704c22] 爾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有居士請眾僧供設種種羹飯,即夜辦具已,晨朝往白時到。諸比丘著衣持鉢往居士家就座而坐,居士手自斟酌羹飯。時居士與一六群比丘羹已,識次更取羹,比丘於後即以飯覆羹。居士還問言:「羹在何處?」比丘默然。時居士即嫌言:「此沙門釋子不知慚愧、受取無厭。外自稱言:『我知正法。』以飯覆羹如似飢餓人,如是有何正法?」時諸比丘聞已,皆共嫌責六群比丘言:「汝等云何受食,以飯覆羹更望得耶?」爾時諸比丘往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以此因緣具白世尊。世尊爾時以此因緣集比丘僧,呵責六群比丘言:「汝所為非,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隨順行,所不應為。云何汝等以飯覆羹更望得耶?」以無數方便呵責六群比丘已,告諸比丘:「此癡人!多種有漏處,最初犯戒。自今已去與比丘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不得以飯覆羹,式叉迦羅尼。」如是世尊與比丘結戒。
[0705a13] 時有比丘請食,羹污手、污鉢、污衣手巾,有疑,不敢以飯覆羹。佛言:「自今已去聽請食者無犯。欲說戒者當如是說:不得以飯覆羹更望得,式叉迦羅尼。」
[0705a18] 若彼故為以飯覆羹更望得者,犯應懺突吉羅。以故作故,犯非威儀突吉羅;若不故作,犯突吉羅。
[0705a20] 比丘尼,突吉羅;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突吉羅。是謂為犯。
[0705a21] 不犯者,或時有如是病,若請食,或時正須羹,有時正須飯,無犯。
[0705a23] 無犯者,最初未制戒,癡狂、心亂、痛苦所纏。(三十三竟)
[0705a25] 爾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有居士請諸比丘欲設羹飯并種種好食,即夜辦具已,晨朝往白時到。諸比丘著衣持鉢往詣家士家就座而坐,時居士手自斟酌羹飯種種好食。時六群比丘中一比丘得食分少,見比坐分多,即語居士言:「汝今請僧與食自恣,欲與多者便與多,欲與少者便與少。汝居士有愛!」居士報言:「我平等想與耳,何故言我有愛耶?」爾時諸比丘聞,其中有少欲知足、行頭陀、樂學戒、知慚愧者,呵責六群比丘言:「汝云何左右視比坐鉢中耶?」諸比丘往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以此因緣具白世尊。世尊爾時以此因緣集比丘僧,呵責六群比丘言:「汝所為非,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隨順行,所不應為。云何汝等左右視比坐鉢中多少?」以無數方便呵責六群比丘已,告諸比丘:「此癡人!多種有漏處,最初犯戒。自今已去與比丘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不得視比坐鉢中,式叉迦羅尼。」
[0705b16] 比丘義如上。
[0705b17] 若彼比丘故為視比坐多少者,犯應懺突吉羅。以故作故,犯非威儀突吉羅;若不故作,犯突吉羅。
[0705b19] 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突吉羅。是謂為犯。
[0705b20] 不犯者,或時有如是病,若比坐病、若眼闇,為看得食不得食、淨不淨、受未受,如是無犯。
[0705b22] 無犯者,最初未制戒,癡狂、心亂、痛惱所纏。(三十四竟)
[0705b24] 爾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有居士請比丘僧欲供設種種好食,即夜辦具已,晨朝往白時到。諸比丘著衣持鉢往詣居士家就座而坐,居士手自斟酌種種飲食。有六群比丘受羹飯已左右顧視,不覺比坐比丘取其羹藏之。彼自看不見羹,問言:「我向受羹今在何處?」比坐比丘言:「汝何處來耶?」彼答言:「我在此置羹在前,左右看視而今無。」爾時諸比丘聞,其中有少欲知足、行頭陀、樂學戒、知慚愧者,嫌責六群比丘言:「云何汝受羹左右顧視?」諸比丘往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以此因緣具白世尊。世尊爾時以此因緣集比丘僧,呵責六群比丘言:「汝所為非,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隨順行,所不應為。云何汝等受羹食而左右顧視?」以無數方便呵責六群比丘已,告諸比丘:「此癡人!多種有漏處,最初犯戒。自今已去與比丘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當繫鉢想食,式叉迦羅尼。」
[0705c14] 比丘義如上。
[0705c15] 若比丘故作不繫鉢想食,犯應懺突吉羅。以故作故,犯非威儀突吉羅;若不故作,犯突吉羅。
[0705c17] 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突吉羅。是謂為犯。
[0705c18] 不犯者,或時有如是病,或比坐比丘病、若眼闇,為受取,瞻看淨不淨、得未得、受未受,或看日時,或命難、梵行難,欲逃避左右看視者,無犯。
[0705c21] 無犯者,最初未制戒,癡狂、心亂、痛惱所纏。(三十五竟)
[0705c23] 爾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居士請諸比丘欲設種種多美飲食,即夜辦具已,晨朝往白時到。諸比丘著衣持鉢往居士家就座而坐。時居士手自斟酌飲食,六群比丘大摶飯食令口不受。居士見譏嫌言:「沙門釋子不知慚愧、受取無厭,如似猪狗、駱駝、驢牛、烏鳥食。」時諸比丘聞,其中有少欲知足、行頭陀、樂學戒、知慚愧者,嫌責六群比丘言:「云何大摶飯食乃如是也?」諸比丘往世尊所,頭面禮足却坐一面,以此因緣具白世尊。世尊爾時以此因緣集比丘僧,呵責六群比丘言:「汝所為非,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隨順行,所不應為。云何汝等大摶飯食?」以無數方便呵責已,告諸比丘:「此癡人!多種有漏處,最初犯戒。自今已去與比丘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不得大摶飯食,式叉迦羅尼。」
[0706a11] 比丘義如上。
[0706a12] 若比丘故作大摶飯食,犯應懺突吉羅。以故作故,犯非威儀突吉羅;若不故作,犯突吉羅。
[0706a14] 比丘尼乃至沙彌、沙彌尼,突吉羅。是謂為犯。
[0706a15] 不犯者,或有如是病,或日時欲過,或命難、梵行難,疾疾食無犯。
[0706a16] 無犯者,最初未制戒,癡狂、心亂、痛惱所纏。(三十六竟)
[0706a18] 爾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居士請諸比丘欲供設種種好食,即夜辦具,明日往白時到。諸比丘著衣持鉢詣居士家就座而坐,居士手自斟酌飯食。六群比丘受食,食未至先大張口。居士見已譏嫌言:「沙門釋子不知慚愧、受取無厭。云何食未至先大張口,如似猪狗、駱駝、牛驢、烏鳥?」時諸比丘聞,其中有少欲知足、行頭陀、樂學戒、知慚愧者,嫌責六群比丘言:「汝等云何大張口待食?」諸比丘往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以此因緣具白世尊。世尊爾時以此因緣集比丘僧,呵責六群比丘言:「汝所為非,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隨順行,所不應為。云何汝等大張口待食?」以無數方便呵責六群比丘已,告諸比丘:「此癡人!多種有漏處,最初犯戒。自今已去與比丘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不得大張口待飯食,式叉迦羅尼。」
[0706b08] 若比丘故作大張口待飯者,犯應懺突吉羅。以故作故,犯非威儀突吉羅;若不故作,犯突吉羅。
[0706b10] 比丘尼乃至沙彌、沙彌尼,突吉羅。是謂為犯。
[0706b11] 不犯者,或時有如是病,或日時欲過,或命難、梵行難,疾疾食,無犯。
[0706b12] 無犯者,最初未制戒,癡狂、心亂、痛惱所纏。(三十七竟)
[0706b15] 爾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居士請眾僧欲設羹飯種種好食,即夜辦具已,明日往白時到。諸比丘著衣持鉢往居士家就座而坐,居士手自斟酌飯食供養。時六群比丘,受食食含飯語,居士見已譏嫌言:「此沙門釋子不知慚愧、受取無厭。云何含飯語?似如猪狗駱駝烏鳥食。」時諸比丘聞,其中有少欲知足、行頭陀、樂學戒、知慚愧者,嫌責六群比丘言:「汝等云何含飯語?」諸比丘往白世尊。世尊爾時以此因緣集比丘僧,呵責六群比丘言:「汝所為非,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隨順行,所不應為。云何汝等含飯語?」以無數方便呵責六群比丘已,告諸比丘:「此癡人!多種有漏處,最初犯戒。自今已去與諸比丘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不得含飯語,式叉迦羅尼。」
[0706c03] 若比丘故作含飯語者,犯應懺突吉羅。以故作故,犯非威儀突吉羅;若不故作,犯突吉羅。
[0706c05] 比丘尼乃至沙彌、沙彌尼,突吉羅。是謂為犯。
[0706c06] 不犯者,或時有如是病,或時噎而索水,或命難、梵行難,作聲食無犯。
[0706c08] 無犯者,最初未制戒,癡狂、心亂、痛惱所纏。(三十八竟)
[0706c10] 爾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有居士請諸比丘欲設羹飯種種好食供養,即夜辦具,明日往白時到。諸比丘著衣持鉢往至其家就座而坐,居士手自斟酌飲食。六群比丘摶飯遙擲口中,居士見已譏嫌言:「此沙門釋子不知慚愧、受取無厭,如似幻師。」時諸比丘聞,其中有少欲知足、行頭陀、樂學戒、知慚愧者,嫌責如上已,往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以此因緣具白世尊。世尊爾時以此因緣集比丘僧,如上呵責六群比丘,乃至最初犯戒已,告諸比丘言:「自今已去與比丘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不得摶飯遙擲口中,式叉迦羅尼。」
[0706c23] 若比丘故作遙擲飯摶口中者,犯應懺突吉羅。以故作故,犯非威儀突吉羅;若不故作,犯突吉羅。
[0706c25] 比丘尼乃至沙彌、沙彌尼,突吉羅。是謂為犯。
[0706c26] 不犯者,或時有如是病,若被繫縛擲口中食者,無犯。
[0706c28] 無犯者,最初未制戒,癡狂、心亂、痛惱所纏。(三十九竟)
[0707a01] 爾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有居士請諸比丘欲設羹飯種種好食供養,即夜辦具,明日往白時到。諸比丘著衣持鉢往至其家就座而坐,居士手自斟酌飯食。時六群比丘受食不如法,手把飯摶嚙半食,居士見已譏嫌言:「此沙門釋子不知慚愧、受無厭足,食如似猪狗、駱駝、驢牛、烏鳥。」時諸比丘聞,其中有少欲知足、行頭陀、樂學戒、知慚愧者,嫌責已往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以此因緣具白世尊。世尊爾時以此因緣集比丘僧,無數方便如上呵責六群比丘,乃至最初犯戒已,告諸比丘言:「自今已去與比丘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不得遺落飯食,式叉迦羅尼。」
[0707a16] 若比丘故作手把飯摶食半留半者,犯應懺突吉羅。以故作故,犯非威儀突吉羅;若不故作,犯突吉羅。
[0707a18] 比丘尼乃至沙彌、沙彌尼,突吉羅。是謂為犯。
[0707a19] 不犯者,或時有如是病,噉薄餅燋飯,或時噉肉、若芥甘蔗,噉菜、菴婆羅果、梨閻蔔果、蒱桃、蘂葉心,不犯。
[0707a22] 不犯者,最初未制戒,癡狂、心亂、痛惱所纏。(四十竟)
四分律卷第二十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22 冊 No. 1428 四分律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伽耶山基金會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釋本禪法師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 6101 re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