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公告:漢文大藏經網站已停止更新,請前往下列大藏經網站查閱經文

一般電腦和需要較多功能的使用者,建議瀏覽 cbetaonline

手機、平板與專注閱讀的使用者,建議瀏覽 deerpark

 

X41n0731_001 四分律疏 第1卷

CBETA 電子佛典集成 » 卍續藏 (X) » 第 41 冊 » No.0731 » 第 1 卷 ▲上一卷 ▼下一卷 前往第

 

四分律疏目次

  • 卷第一本
    • 自開發經題至發戒緣竟
  • 卷第一末
    • 自辯受體至正請竟
  • 卷第二本
    • 自正宗分初至比丘四波羅夷法總釋第十持犯
    • 對治
  • 卷第二末
    • 釋四波羅夷法別解中婬盜二戒
  • 卷第三本
    • 自四波羅夷法中殺戒至十三僧殘法第八戒緣
  • 卷第三末
    • 自十三僧殘法之餘至二不定法
  • 卷第四本
    • 自三十尼薩耆法初戒至第四戒
  • 卷第四末
    • 自三十尼薩耆法第五戒至竟
  • 卷第五本
    • 自九十單波逸提法初戒至第二十六戒
  • 卷第五末
    • 自九十單波逸提法第二十七戒至第五十八戒
  • 卷第六本
    • 自九十單波逸提法之餘至第二分律比丘尼十
    • 七僧殘法第七戒
  • 卷第六末
    • 自比丘尼十七僧殘法第八至一百七十八單波
    • 逸提法
  • 卷第七本
    • 釋受戒揵度第一
  • 卷第七末
    • 自受戒揵度第一之餘至說戒揵度第二
  • 卷第八本
    • 自安居揵度第三至第三分律衣揵度第六
  • 卷第八末
    • 自藥揵度第七至瞻波揵度第十
  • 卷第九本
    • 自呵嘖揵度第十一至遮揵度第十四
  • 卷第九末
    • 自破僧揵度第十五至滅諍揵度第十六
  • 卷第十本
    • 自尼揵度第十七至第四分律毗尼增一
  • 卷第十末
    • 自毗尼增一之餘至竟

[0523c02] 四分律疏目次(終)

No. 731

四分律疏卷第一本

[0523c11] 凡欲開發經題。須為三要。言三要者。第一舉宗攝教。第二知教指歸。第三正釋律初題目。言舉宗攝教者。聖教雖眾。略要三種。所言三者。第一修多羅藏。第二毗尼藏。第三阿毗曇藏。言修多羅藏者所謂經。言毗尼者謂諸戒律。言阿毗曇者即是諸論。今茲律典。三藏□中。乃是第二毗尼藏攝。

[0523c17] 第二辨教宗者。此律所明。□義通論。兼詮定慧。故下文言。云何增戒學。所謂□□學增心學增慧學。是名增戒學。良以止作俱戒故。□以宗求。其唯戒學。分別戒學。兩番料簡。第一受戒法門。第二隨戒行相。言受戒者。創發要期。斷惡修善。建志成就。納法在心。目之為受。言隨戒者。受興於前。持心後起。義順受體。說之為隨。就受隨二門。各開為兩。謂受門二者。為彰戒法有為。不能孤起。藉因託緣。然後方發。故明能發之緣。既有其緣。必所得。故次第二所發戒體。言受緣者。寔以位陛聖凡。報殊男女。託緣不同。案此律辨五種受戒。一曰善來。二稱上法。三名三歸。四曰八敬。五者羯磨。斯之五名備如常釋。第二言受體者。據要而論。不出二種。一者作戒。二無作戒。言作戒者。方便身口。造趣營為。稱之為作。二無作者。一發續現。四心三性。始末恒有。不藉緣辨。號曰無作。斯之二種。□□懸防。同稱為戒。若也作戒。以色為體。言無作者。非□□心。第二次辨隨戒二門者。第一專精不犯。第二犯悔。言專精者。上行之流。一往順教。惡離善行。稱曰專精。但持有二種。一明止持。二明作持。言止持者。念智捨等。護防身口。不造諸惡。稱之為止。止而無違。順受光潔。故曰止持。言作持者。奉順聖教。作法作事。對事作法。稱之為作。作而順受。故號作持。第二犯能悔者。不謹之人。放縱身口。違禁興過。不脩善行。汙本所受。名之為犯。慚愧追謝。還令復本。亦名為持。雖非一往善成。然亦毀而還復。第二白法。故名犯能悔持。然犯有二。一者作犯。現違聖教。廣造諸過。稱為作犯。二者止犯。不依教奉修。止而有違。故名止犯。對斯二犯。悔而還復。並稱為持。上來辨教之宗旨。其唯受隨。第三釋經初題。言四分律藏者。是其總名。初分標舉。就總名中。□四分者。為異於餘部。異部餘故。乃是佛涅槃後。五部□一部之別名。言律藏者。為簡於餘藏。簡餘藏故。便是毗尼之都號。然大聖如來。從波羅柰。終訖泥洹。隨根制戒。輕重差殊。緩急有異。佛涅槃後。優波離等撰佛遺言。載傳竹帛。次第任持。乃至毱多。一百餘年。並以秉宗無二。所化眾生不相是非。但為一部大毗尼藏。備傳於世。然優波毱多有五弟子。各執一見。以為揩准。至傳聖教不能均融齊一。於是離分。遂為五典。各自相傳。並流季世。究其宗旨。無非佛說。如破金杖為金用。總別之教。咸可受持。本一今別。義興於此。據斯以論。明四分名者。於五部內。一部之別名。若就能秉。應言曇無德律。此名法護。今約所誦彰名。故言四分。大僧戒本以為初分。尼律下第二分。安居下第三分。房舍下第四分。言律者。行用差分。略論四種。一能外防身口。稱之為戒。內善調伏。名之為律。據果知因。字曰波羅提木叉。此言解脫。故遺教經。戒是正順解脫之本。業結無處。逍然無為。目曰毗尼。此方稱滅。行不自宣。藉教以顯。斯之律典備有四名。不可並班。且標其律。一部之教。蘊積眾旨。故稱為藏。此釋總名。

[0524b18] 言初分等者。四章建首。號之為初。共成一部。所以稱分。卷舒之義。是故名卷。眾軸之始。故曰第一。解前三門中。第二宗歸。昔解開宗五門分別。今以漸頓乃隨中別義。故不別立義門。且就前四。束為受隨。方可就總開別。故今解者。戒宗有二。一曰受戒。二曰隨戒。故地持云。一者受戒。二者隨戒。此二當知。攝受無量淨戒。但受謂要期創發。納法在心。隨據持心次起。義順於初。又受以創發故。對法要期以成。隨次起故。對緣防護以立。故曰受隨二門。若無其受。則行無所起。以有受故。眾行得生。若無隨行。便有戒羸等失。以有隨故。令受光潔。是故須此受隨二法。若釋受隨。可為二門。第一約詮。二就行辨。言約詮者。受戒法聚尼聚少法旨歸彰受。二部戒本及餘揵度。意辨其隨。言就行者。兩門料簡。第一總解緣體。第二別解緣體。言總解者。若受隨相對。始從歸禮。訖至在前而去。是其受門。終盡一形所有二持。是其隨門。若據辨體。第三羯磨一剎那前。判之為受。在前而去故竟於一形。局以屬隨。說相等事義通受隨。然就受中。作及無作是其受體。餘僧界等是其緣也。初五受說。可以准知。次論其隨。隨位有兩。一是專精。二犯能悔。專精復二。義分眾別。言眾法者。所謂護體是其因緣。眾法僧界等能生作行。是增上緣。若就別行。亦以護體為因緣。餘三藏教法善知識等所對違順。是其增上緣也。所成二持作無作。正是隨體。第二若據犯能悔。亦有眾別。能生作行。謂永斷相續。還受持清淨對治護者。是其因緣。僧別懺境及眾法等是增上緣。還成二戒是隨戒體。

[0524c21] 第二別釋。先解受門有二。第一受緣。第二受體。言受緣者。八門解義。第一釋名通局同異。第二受緣總別。第三能秉教人師徒位別。第四教所備者聖凡不等。第五藉緣多少。第六辨此諸緣發戒時節。第七受捨漸頓。第八校量勝劣。八中初門曲復分四。第一列數釋名。第二得名。第三通局。第四諸部同異。初門復三。一者先定受緣廢立。第二緣義既定。次釋其名。三受緣開合。

[0525a05] 言廢立者。先列五名。方定廢立。謂善來上法三歸八敬羯磨等是。立義有三。謂或四五六一人立義。但有四受。無其上法。所以然者。一以義求。謂從他得。故心論云。別解脫調伏。當知從他教。若上法者。云何而言從他教得。二以文證。以無上法人無上法教。以斯二義。故但四受。若爾何故成阿羅漢。即名受具足。答此謂補替減年之處。羯磨開緣。本非上法。故律云。年不滿者。受生疑。聽數胎閏。若修道成羅漢。即名受具。故知開緣。如似曾嫁志性成立開合受戒。論義沙彌勅聽亦爾。據斯推驗。故但四受。若爾十誦沓婆十六成羅漢。何不開受。而要年滿。答此就開緣。彼據常行。故不相類。其猶胎閏。豈容逆數。又如數夏之類。又問若十律常行。要年滿者。曾嫁十二。論義沙彌。亦應待滿。何以聽受。答女以人違志故。與共者同。故可亦爾。胎閏就年數以開。無別受緣。今此曾嫁乃別立一受。故使不義。論類釋妨。准此可知。問若羅漢是開緣非上法者。所以減年戒未開通文無。答胎閏等三。滿則成開。減則制戒。若以羅漢法開。無有不滿。闕於戒本。故不列來。若爾羅漢亦有得不得。開文應有。答此不定有。有即定滿。胎等定有而不定滿。是故不類胎等俱列。然若有者。理是其滿。故並開得戒。又問若羯磨開者。何故母經是名第一。不名羯磨。答此謂羯磨開緣。不名如法羯磨。故言不名羯磨。問羅漢滿故。開文無者。如增上慢癡誑等開。何以文有。答又解或可略無。又復引證。沓婆羯磨邪輸善來。又經多說羅漢沙彌。及採華等明無上法。又問若得四果。不得戒者。五分法身不具邪。答以無漏戒為戒身故。具有五分法身。第二解者。立有上法。故母經云。比丘與尼各有五受。謂建立善根上受具足。故彼文言。有沙彌受戒後生疑。佛開胎閏十四日。並言不滿。佛言得羅漢不。答得。佛言。是建立善根上受具足。多論。自誓中。唯迦葉自誓。即上法一人也。又此律文若修道成羅漢。即名出家受具足。以如此等文。明有上法。若爾五分邪輸重命善來。十誦。沓婆更加羯磨。其義何也。一解。五分俗人道成羅漢。亦得具戒。有二義故。須唱善來。一為除俗相。二釋疑。入來眾善來言下更不發戒。十誦。沓婆義亦應同。問所以知須除疑者。母經說。六群比丘存靜房中評論。迦葉一不如憍陳如善來受戒。又復不如毗舍離耆子三歸受戒。又復不如婆盧波斯那羯磨受戒。云何而與諸比丘等布薩羯磨。迦葉答言。我在多子塔邊。世尊與我建立善根上受具足。為如此義。知有釋疑除相故爾。既先得戒。明有上法。作此解者。非無有妨。如駞驃子。十六成道。豈可四年不犯群品。又復諸經羅漢沙彌。如付法藏。毱多為二虎呪。沙彌八歲成羅漢。採瞻菔華。又育王經。雞頭末寺羅漢沙彌降伏外道。又賢愚經。專頭沙彌本作餓狗。身子與食。出家成道。為報師恩。不受具足。准如斯義。似不得戒。故今更釋四分摩夷。先有方便發戒心。盡智現前。即發具足。五分十誦。先無方便受戒之心。得其果。而不得戒。須加羯磨。命唱善來及羅漢沙彌等文。並是無心求戒故爾。是故上法三緣中。要假內生善心。據如是義不如妨。四分。自有上法。故成五受也。又可部別。所以得知。若也人別。可使為妨。然此律陳如得初果。命唱善來。十誦之中。見諦得戒。又此邪輸善來度。後獲第四。及至五分中俗人成羅漢。方命善來。此等人一。二律既殊。何者定是。以斯推之。故知宗別。未勞在妨。四分所明。意在存五戒。或言六者。取下八比丘中自稱比丘自誓受戒。不然之義。至文釋也。

[0525c16] 第二釋名。言善來者。此人宿植妙因。道根深厚。聞佛說法。契證初果。深厭生死。悕求出家。佛言。善來比丘。即發戒品。故曰善來。亦可此等諸人深厭生死。悕求出家。佛命善來。即發具足。故曰善來。言上法者。性空之理。超出相有。物莫能加。故稱上法無欲。迦葉修道。進得或盡解滿。會增上法。而發具戒。故曰上法。亦可盡無生智。超出學表。會而得戒。故曰上法。故母經中。建立善根上受具足。言三歸者。此等諸人未感如來玄悟見者。但託小聖諸羅漢等。以為良緣。亦深厭三有。悕求出家。母云。諸羅漢等。教令剃髮染衣。表憑寶歸依心成。即發具足。故曰三歸。或曰三語。言八敬者。佛抑女人。不聽在道。波闍聞之。特生厭離。遂自剃髮。倚立祇洹。阿難見。為其三請。如來遙宣敬法。阿難傳授愛道。愛道聞之。遵斯八法。作奉行之意。即發具足。故曰八敬。此八敬名。出在僧祇。五分名八不可越法。誦具二文。稱為八重。母名師法。了論說瞿婁達磨。瞿婁曰尊。達磨是法。謂八尊法。此律所明。八不可過法。今言八敬者。且依他律。言羯磨者。斯等人輩。要假強緣。映彼弱因。方能發戒。緣彼僧眾羯磨言下。而發戒品。隱其能秉。就所秉彰名。故曰羯磨受戒。

[0526a12] 第三受緣開合者。就羯磨受中。隨事別彰。或開為四。比丘與尼眾。各為兩受。比丘二者。一謂十眾。然以中國僧徒繁多。求之易得。要假十僧。內生善心。即發具戒。故曰十眾受戒。二謂五眾。邊地僧少。求之難得。致使億耳受戒。三年始獲。如來曲開五人聽受。故曰五眾受戒。十律。問曰。頗邊地有十人。但取五人成受以不。答得名受具。僧得可呵罪。伽論亦爾。准此似是約處定開故爾。計理亦合。更問白木調內。假儻僧少。不開成受。約處定制故。然文無者略。尼眾二受者。一者二十眾受具。為彰女人或重垢深。善心難生。要假僧尼二十清眾。方發具足。故曰二十眾受戒。二者遣信受具。此女人之中。面貌殊常。若出塔寺。詣僧受具。恐要人陵逼。壞其梵行。聖開尼中作本法竟。差一比丘。往大僧中。代彼乞戒。大僧作法加被。一如常則。使騰僧命。詣寺傳授。於使言下即發具足。故曰遣信。對此釋名。因辨遣使得戒時節。問遣信受者。何時得戒。答使報方得。故下文言。與汝受戒竟。又准媒業使報結罪故爾。又若不待報。得戒得罪者。使義不具。若爾何故教人殺盜。事成得罪。答受及媒業。須知年夏和合二處。故報方成。不同盜殺。若爾戒非羯磨緣生。既假緣生。何容使報方始得戒。故有異釋。三羯磨竟。即發戒品。不待使報。如教殺等。事成得罪。若爾何不類媒耶。答如媒報所媒受戒。殺盜等乃報能教。何得以所類能。如此解時。無問媒殺。俱不報能。能即得罪。故知受門義亦同彼。非謂報竟方始得戒。雖有此釋。義未為盡。以此律文不了說故。如餘三律。並應似是使言下得。故五分中。遣使受戒。婬女半迦尸尼。欲往蘭若住處受具。賊欲逆路伺。取彼女聞不敢去。佛聽遙為受具。尼眾中作本法竟。置受戒人著一處。將十尼僧。往蘭若處。禮僧足。尼羯磨師為從僧乞。乃至白四。和上闍梨將十尼僧。還至本處。呼受戒人。令禮僧足。在羯磨師前。互恐合掌。羯磨師為說僧所作白四令聽。然故如上具說二八兩四。謂八墮法。四喻法。八不可越。四依。乃至餘所未知者。和上當為汝說。祇十大同。不繁並錄。准如是文。明因使得。此律文略。直言汝受具足竟。應具六法。一差使乃伴。二使尼為乞。三戒師作白。四對眾撿問。然文不具者略。五正與羯磨。六使還報知。問隨中諸業。乃有遣使。指印相盡。何為受門無盡等三耶。答受有作法。故三不成。隨無別法。四種皆得。故異緣無作。唯隨非受。又可受隨難易不同。問受隨遣使。似如義等。何因受中。對難方開。隨中諸業。無問難之有無。遣使俱成。答受據根本。總發假緣。有難始開。隨中善惡。就事別起。易故恒得。問受捨相對。得使捨不。答若難易相望。理亦應得。今取面化。故無使捨。又復捨戒。不假餘緣。故無違使。問即此等人可得開聽遣使懺不。答起之惡難除。未生之善易就。故不相類。所以知者。十人二十。足為良驗。又可受本不得清僧就。故開使受。懺容得請。故不開使懺。上來所辨。羯磨離四。問僧邊開五。尼無邊十邪。答文對僧開。所以尼無。若爾百一羯磨亦有不對尼起。尼亦應無。然亦二眾俱秉。邊尼十眾理亦同開。又二十眾者。即以僧十。故言尼有二十眾受戒。今亦以大僧邊五。故尼有邊十。故今立義。邊尼十眾得受。問十二得戒。何以不明。雖有多釋。義未為可。以其文無定數故爾。若取下文。理亦應有。便成女婦二受之別。即是羯磨離六。合則唯五。開便有十。今廢別就通。且從五釋。又伽論十受之中。亦云二部僧及有十人五眾遣信等。故知離成有四。并餘二受。故使離六。然此六受。莫不五人十人二僧攝也。

[0526c23] 第二得名。得名有四。善來體境。善謂行者求戒之心。來是聖教故。或可讚歎受名。有心受戒。佛言善來故爾。上法從境。羅漢所緣之理。名為法。與上法相應。得果得戒。故名從境。又可當體受名。建立善根上受具足故。謂盡無生智。歸敬二受。約數就心。羯磨從教。亦可功能。謂名辦事故。

[0527a05] 第三通局。通局有四。一者約時。謂佛現在未來二時。時必假處。謂三天下處。三處中有人。謂報殊男女。四人有位別。其唯凡聖。應作如此料簡。但今解者。凡聖位別。第四門辨時處二法。第八門明。今且就人對報。以辨通局。若依多論。對七受以說。此約五受。但知七中有見諦無上法。律有上法無見諦。然唯多論局多通少。羯磨一通。餘四是局。局四之中。八敬專尼。餘三比丘。若依此律母經等說。通多局少。謂來上羯磨。此三說通。歸敬二局故。八比丘尼中。有善來破結使羯磨等故。問多論三局。僧中何故善來不度女人者。答為止誹謗故。若佛自度女人。外道當言瞿曇本在王宮之中。今雖出家。還度女人。以自娛樂。為息此謗故。若爾何故此律母等善來度女。答此謂宮外女人。若爾宮外女人應無譏染。譏染義齊。何以經論有度不度。故今更解。不是專為止謗。但今解多論局者。偏就愛道等為言。今此律等通者。對餘女說。所以爾者。女性多慢。又是姨母並是宮內。須以敬法往要。即為受法。既八敬得戒。何用善來。多論。據如此義。故說不通。又此律母經。五百釋女咸八敬受。十誦五分。敬局愛道。亦同此局。餘非尊重。又復宮外譏慢義微。敬為隨行。餘受度之。如四分母經明了賢愚摩登耆等。對餘女人。故言善來通被女。是故有人舉此五受。受隨分別。義正當此。問所以得知此經等通者。答此律八尼。母論五受。並有善來。賢愚經。叔尼者。此云自淨生。便白[疊*毛]褁身。故言白淨。善來受戒。明了論中。尼有三受。謂善來羯磨。八尊法受五百。摩登耆女亦並善來。據斯等文。故判為通。多論。自誓唯大迦葉。即是上法為局一。多少為言。又可遠表女人依大僧。故無上法。母經據理。故通尼眾。所以爾者。一以女人有得果之義。又准下文。但言修道成羅漢。不別男女。其猶胎閏。不分兩報。二眾通被。故此亦爾。又八尼中。有破結使尼。故知上法通於二眾。歸敬二局。諸文大同。問所以女人無三歸受。答以不及故。略有二義。一准時以驗。佛成道八年之後。止三歸。興羯磨受。至十四年。女人方始有心出家。明知不及三歸之教。故多論說。十四年前。八敬度女。十四年後。羯磨度之。二以能清人證五百結集。毗尼序中。十力迦葉為阿難和上。明知阿難羯磨受戒。女人出家。阿難啟請。將知所為女眾不及三歸。故無此受。問曰。不及三歸者可爾。若及三歸。頗亦度否。答及亦不度。為以八敬往要故爾。所以知者。當時有善來。不以秉度。故知假及三歸。明亦不度。羯磨亦爾。所以爾者。一為敬要。二須和上。今且舉彼不及。以彰不度。上來所辨對具戒說。若五十八等三歸。恒通女眾。次解八敬局尼者。以僧無敬尼得戒義故。若爾何故不敬僧以受者。答女性多慢。情奢於道。三請方許。須以敬要。丈夫不爾。故闕斯受。計理推覈。三歸八敬始終俱局。善來上法初局以通。故使兩論解義不定。若以此二。羯磨亦然。對須以敬要等。義亦應同。善來始局終通。以愛道等專八敬故。如斯釋者。便五俱局。若爾所以多論判羯磨通。答以對餘二受。善來唯佛秉故。上法執人局法故。一向判局。今羯磨者。大僧故。不同善來。非執人局法。復異上法故。且一相四局一通。理非全通。上來所辨約五受通局。若就十受。多論俱局。離羯磨故。是則二眾數齊有五。若此律母等。善來上法此二說通。自餘八局。局中三僧五專尼眾。今且隱別就通。故言五受通局。

[0527c13] 第四諸部同異。同異為兩。一就諸律。二約諸論。律為其三。先對十誦。受數為十。故彼文言。佛在王舍竹園中。告諸比丘。十種受具足。自然。見諦。自誓。論義。邊五受。重法。遣信。善來。三歸。羯磨等是。昔解。此十種中。六同四分。不須別論。為四不同。事須廣彰。此義為餘。前言六同。同四受。謂除上法。又善來是同。而有初果。不須善來。謂見諦是。八敬能秉全同此律。餘二則異。謂所秉法八數雖齊。彼無罵謗。離第六為二。謂半月半月求說三藏人。令成八也。所被行者。亦狹於此故。十云憂波。問波闍受八重法。即是出家戒。成比丘尼。餘尼云何。佛言。應現前白四。向判六同。此位言耳。

[0527c24] 就四不同中。二門分別。一列數釋名。二得名隱顯。言列數者。謂自誓見諦論義等是。第一釋自然中四句分別。第一釋名。性空之理不為因造。稱為自然。故伽論云。非佛聲聞緣覺人天所造。故曰自然。如來辟支不假師咨。修道進德。惑盡解滿。會自然理。而發具足。故曰自然。第二舉四分以難十誦。問所以佛作自然之名。四分等中。弟子得戒。名上法邪。答一義釋時。為分師徒故爾。又復更釋。佛具二義。一因中不假師託教。二會自然理。故稱自然。弟子得戒。因中假師託教。不具二義。故名上法。是故多論辨佛辟支佛得戒。與見諦得戒。有同有異。一俱是具戒。二同障身口七支。三同無漏心中得。是名為同。而佛辟支是無師得。見諦受者。是從佛得。又此二戒大盡智現前得。見諦得。戒道未知智生得。又二戒無學人得。見諦是學人得。今以上法准於見諦。亦是假師不假師別。故異自然。以此異故。分二受之名。問佛與辟支不假他身教。斯義可爾。豈可不假自身口教耶。答多論言。假自身口教得。佛在樹下結跏趺坐。即身教成就。口自唱言我要不解此坐而得漏盡。即口教成就。為得漏盡。戒亦俱得。問佛得戒者。得何等戒。答謂漏無漏二種戒。又多論問。木叉戒是無漏戒禪戒不。答非無漏等戒。一木叉。佛在世有。不在世無。禪無漏。若佛在不在為。二木叉從教。禪無漏戒不從教。三從他不從他。四木叉通三性。餘二無漏心禪心為。餘心中無。木叉人中為。餘二人天俱為。木叉欲界中有。餘二通二界。色界無色界成就無漏戒。木叉佛弟子為。禪戒外道亦為。第三舉五分以問四分。問四分摩夷道成羅漢。上法得戒。何故五分邪輸俗人得成羅漢。更命善來。答解義為二。一釋俗人得羅漢。亦是得戒。為除俗相。釋疑入眾。須命善來。又解。四分摩夷先為方便祈戒之心。上法得戒。五分所明。先無方便納戒之意。但得無漏。故不得戒。以不得故。理須更受。以其戒是從緣得故。廣如廢立說。問得第四果。得具戒者。下三如何。答二律不同。若如十誦。證下三果。亦得戒品。如見諦是。問證下果時為一切得邪。答得下果時。為得不得。以下三果煩惑未盡。聖解未滿。為心方得。無心不得。若第四果。雖惑盡解滿。亦非一切得戒。如沓婆等是也。若依四分。下三不得。若第四果。為心方得。無不心得。第四舉涅槃以問五分。問俗人修道成阿羅漢者。何故涅槃亦令在家人得三道果。出家人方得四果。答憂婆塞為二種。一者在家。謂受五戒。聞佛說法。得下二果。不證三四。二者出家。謂受八戒。自妻邪行。二俱捨離。聞佛說法。得證三四。經言不得三四者。謂對在家。律言得三四者。對出家者說。經律互彰。理實無妨。尋此解義。不釋前妨。如涅槃言。令在家人得三道果。出家人得四道果。何得判言。經中不得三四者。是其在家。若在家者。以五戒人不斷自妻。豈得三果。既言得三道果。明亦出家。如頻婆娑羅自然增進。成阿那含等。尋此義時。經之與律。並就出家以說。問若俱就出家者。亦得第四。何以言三。答五分據理。故得第四。經就道俗多少為論。故言得三道果。非謂不得第四果耳。如斯釋時。方無違失。言自誓受戒者。謂無欲迦葉。立誓要期。多論云。佛為我師。我是弟子。修伽陀是我師。我是弟子。因斯立誓。即便修漏盡智現前。獲得戒品。從遠緣彰名。故稱自誓受戒。而自誓言下。實未得戒。但此受戒。始終三名。性少煩惱。故稱無欲。迦葉者姓。字畢波羅延。從初立名。名為教授。故善見論云。佛告迦葉。汝當發慚愧心。徹於骨髓。應如是學。故名教授。得佛教授。立誓要期。就中受稱。故云自誓。故遂修應證第四果。發於具足。就故為名。故云上法。若作此釋。乃是十律七同四分。言見諦得戒者。聞佛說法。得無漏解。明智現前。即發具足。故曰見諦受戒。言論義者。謂須陀邪沙彌年始七歲。共佛對談。稱可聖心。因而勑聽羯磨受戒。此從此立目論義得戒。論義之相。如增一阿含廣說。謂問色等。就中受稱。或云勑聽。究理而言名為羯磨。故多論所辨。舉一羯磨。攝十誦中三論義一受。即羯磨以收。即名羯磨。若從餘部。文為多名。伽云問答。見論答問。雜心十受稱為問興。此等名殊。與論義一也。

[0528c21] 第二得名隱顯者。自然從境立目。自誓要期得名。見諦體境。亦可境智。論義遠因作名。隱者為三。謂十二曾嫁十眾二十眾並攝在羯磨中。不別彰名。顯亦為三。以從勝義。故所以耳。如論義一受。智踰二十五人。遣信二眾開緣。為此殊別。故離三受。其十二曾嫁劣於論義。十眾二十僧尼遺行。故此等三合而不離。為斯合離。故十受。

[0529a04] 第二僧祇。成道五年比丘清淨。自是故。漸漸為非。隨事制立。說木叉法。四種受具足法。一自覺具足者。世尊菩提樹下最後心。廓然大悟。自覺妙證。善受具足。第二善來。佛自覺。在王舍竹園。告諸比丘。如來處處度人。汝等亦効如來。廣行度人。諸比丘等亦善來度人。彼律所明。二人共庚。四分餘部善來局佛。彼比丘雖秉善來。不能如法。為世所譏。身子默念。舉以請佛。俱名善來。為如不如。云何令比丘善受具足。皆悉如法。廣列佛與比丘。善來度者。皆名受具足。即制十眾。彼律羯磨本替善來。第三十眾受具足。然復彼律十一眾受。故彼文言。和上十人內不名受具。所以可知。此律但言十人故。通取和上。是以不同。第四五眾受具。與此大同。八敬一受。懸指線經。然彼文中。愛道言佛。為尼制法。我等得廣聞不。佛即具說八數。一禮拜。二學人受戒。三不得罵說比丘罪。四不得先受衣食等。若受越。五毗尼懺。六請教授。七八同此。准斯亦為八敬。但上列數四種受具。為此且言。祇律四受。

[0529a21] 第三次辨五分。為五受具。一自然受戒。唯佛世尊。故五分云。剃髮。作是念。我今為出家。自然具足。若對祇律。因果不同可知。二者善來。能秉同此。所被即異。彼通凡故。三者三歸。此律度俗。似為二三歸法。如論具戒專三歸受。五分為一二三別故。彼律言。一歸比丘。二歸比丘。三歸比丘。第四八不可越法。若論八法。與此無差。所被寬狹。彼局愛道。此兼五百。故下文言。我為汝制八不可過法。若能行者。即是受戒。又愛道言。若世尊說八不可過。我及五百。當共頂受。又下釋疑。佛言。愛道及舍夷諸尼亦得戒。此亦宗殊故爾。五者羯磨大位法同。曲細為異。謂彼尼受為十一眾。以其八敬。專度波闍。故須大僧十人。愛道為和上。度餘釋女三人。一度不得過。僧尼二眾。雖不相足。通相而論。故言十一眾受。若據此律。敬通五百故。即二十眾受。以斯推之。尼三品受。五分四語。善見八語。如餘三律。遣信十二語。此既人一。而受差殊。義在難知。應宗別也。

[0529b14] 第二諸論同異。第一母論。二眾各總即為十。比丘五者。善來。建立善根上受具足。勑聽。三語。羯磨。尼五受者。善來。建立善根上受具足。師法。遣使。羯磨。此之十受。義攝唯七。謂來上羯磨通二眾故。餘四便局三歸。勑聽唯在比丘。師法遣信事專尼眾。三歸師法。如通局中辨。餘二須解。勑聽為男報者。所謂丈夫智慧增強。對談稱愜。故為勑聽。女人暗訥。何為問答。稱可聖心。二來沙彌丈夫與佛形同。進止俱遊。得為論義。勑聽受戒。女人形礙。不得俱遊。隨便問答。為斯二義。闕無此受。遣信唯女者。計其二眾。犯行難齊。並為惡緣。理應通為。但沙彌受戒。當眾進求。不遠遊詣。何勞遣使。尼經二眾。進造僧徒。路為難緣。故開使受。

[0529c02] 第二伽論十受。一無師謂如來。二見諦謂五人。三問答謂須陀夷。四三歸。五自誓。謂迦葉及三說。六五眾。七十眾。八八重。謂波闍等。九遣信。謂法與。十者二部僧。謂尼常行。十中分二。初一是師。餘九弟子。弟子報別。復分為兩。前六唯僧。後三尼眾。若舉此十。對四分辨異者。初三及第五。此四為異。餘六義同。然此六度但同。歸敬羯磨。細論同異可知。比丘未制白四。三語三歸善受具足。若制不得具足。善來者。若前若後。善得具足戒。觀此文時。十中無善來者略尼三種受中八敬遣信。後二部現前白四受得戒。以八敬遣信不得戒。若對十誦。此十但同十誦九受。以離羯磨為十二十。無善來故。所以同九。

[0529c14] 第三善見八受。一善來。二三歸。三教授。四答問。謂須波迦佛聽受具足。五受重法。六遣使。亦可義言十二語受。七八語。八白羯磨。於此八中。前四第八五局比丘。五六與七此三尼眾。舉此八受。與四分辨異。除其答問。自餘七受同四分五受。比說可知。此即彼論明受寬多。

[0529c20] 第四多論七受。謂見諦。善來。三語。三歸。自誓。八法。白四。然此七中。羯磨通被一切。自餘皆局。善來三歸三語局時。自誓見諦八敬局人。此即離合十誦十受。以為七受。所謂見諦攝自然。羯磨攝三。謂論義五人遣信。餘三還三。謂善來自誓八法。依本立一。及以三歸故六。上來攝十律十受為六。於三歸中。離出三語。故言七受。七受之中。一通六局。局五比丘。一比丘尼。不同四分及夷論等。如前釋。又對四分。此論明受寬多。以攝十中。十受為七故爾。

[0530a05] 第五明了論。說三乘人得戒。合有九種圓德。言圓德者。四萬二千功德。無不具滿。稱曰圓德。故彼偈說。於七依他得圓德。擇二圓德了別相。聲聞人為七圓德。比丘為四。謂善來三歸。略羯磨廣羯磨等是。彼疏解云。略羯磨者。佛初緣時。聞白得戒。故曰略羯磨受。尼為其三。一善來。二遣使者。謂瞿婁達磨。此言八尊法。三廣羯磨。上七聲聞得戒。第八獨覺為量功德至得。九佛無量功德至得。辨其同異。義亦所知。

[0530a13] 第六心論云。律毗婆沙十種得戒。一自起。謂佛初出家時。捨寶衣。貨鹿皮衣。自發正願得戒。二超昇離生。謂五比丘即是見諦。三善來。謂邪舍等。四受師。謂迦葉初出家時。受佛為師。五問樂。六受重法。七遣信。八律師五人。九十眾。十三歸三說。此之十種。即同十誦。然束斯十。總為三受。一若法如來五人受師。此三不從他受。餘七從他中分二。二若眾攝四。十眾邊五遣信問樂等。三若人攝三。謂善來三歸受重等。故廣論為十。要攝唯三。此辨異可知。問此見諦得戒與無漏戒。為何差別。答見諦得戒通三性心。盡於一形無漏戒理觀心為。餘心即無。無漏戒。逕生不失。得果捨因中戒。為此別也。

[0530b01] 第二總別。如昔所論。善來羯磨。說之為總。餘三是別者。今解。善來亦非是總。以呵欲等。非受名故。即不成別。別義不成。總亦不立。故知非總。不同論義為多受名。然人唯一。故得說為。從遠緣彰名。又若善來總者。應開合中分十二受。既不開十二。明知非總。即四受為別。羯磨一總。以從緣彰名。或四或六。而羯磨繞收。故說為總。問羯磨是總。十五等別。若離成別受。即 羯磨名者。舉七毗尼七種非法。總別為妨等釋。不類之義可知。問羯磨受戒既為四緣。何故獨彰羯磨。餘不彰名者何。一釋云。從餘緣彰名。乃為多種。今且隱別就通。以彰羯磨。何足為妨。又作所以解者。何以獨彰羯磨。解為二義。一定不定異。二總別為殊。定不定者。餘三緣不定。如僧數滿足。則為五十等別如界內不別眾中。亦為不定現別三舉得戒受戒。然體是比丘。遠為別義。故知不定。身無遮障。復亦不定。仍為十二七歲。斯乃遮位。開合得戒。此三增減。故言不定。語其羯磨。要文句圓滿。說無增減。方得成就。故說為定。定故標名。言總別者。如僧數滿。為十人五眾。非二十八等。即名數滿。不假結界成就住處盡集。身器清淨。秉法圓具。方名僧數滿。以不攝餘三。故知是別。餘二類然。若論羯磨。要具此四。方成辦事。假餘故總。總故得名。具問兩義。故標羯磨。

[0530b23] 第三秉人。多論判言。見諦自得。餘六從他。彼對七受釋故。今類彼論。以判此五。遠而言之。盡從佛受。以佛出世。為是法故。若以義推。上法得戒。名為自受。餘之四種。是從他得。云何上法名為自受。論云。以根本而言。由佛說法。得證無漏。發於具戒。名從佛受。以義而推。自以盡智明照現前。而得具戒。又名自得。不從他受。故心論云。若法者。佛五比丘受師等。若爾何故心論別解脫調伏。當知從他教。答此據遠因而說。即同多論遠釋故爾。此據具戒。若五戒八戒不言自得。以志力弱故。就從他四中。善來八敬。是佛所秉。名從佛受。三歸羯磨弟子所秉。是從弟子言教下得。問善來受戒。唯佛得秉。非弟子者何。答佛以二義。善來度人。一塵習雙亡。威德力大。能令眾生轉緣入道。如僧祇說。乃至如五歲知法比丘等。二善識根性。應機授藥。故十誦云。諸佛法王。自在義故。一唱善來。無為學地而命終者。諸弟子等。闕此二義。一威德刀劣故爾。如祇比丘。亦秉善來。不能如法。又付法藏經。阿難尊者亦善來度人。但不比佛。第二不善識根性。如涅槃云。舍利弗金師之子。教不淨觀等。以如斯義。弟子不秉。問如來何故遙宣八敬。而度女人。不對化者。為二義。一愛道等緣在兩人。方始發戒。二遠表尼眾依丈夫僧眾。諮稟法訓。具斯二義。阿難傳授。闕無親化。問既為傳授。應名遣使受戒。答八敬一受。彰名不同。亦可名為遣使受戒。故明了論。尼三受中。遣使受者。謂八尊法受。以此文證。故知俱得。但經論互明。又解不爾。女人出家。大聖抑止。阿難為請。因宣敬法。還授波闍。寧容得為對面親度。非謂緣在二人。不對面度。若爾此受誰秉。答為表來世弟子所秉。所以知者。以義而推。當時發戒。乃在阿難言下。故弟子秉。如似羯磨。言從佛出。弟子所秉。故此亦爾。多論言。見諦善來自誓三是佛秉。餘四弟子秉。餘之二受弟子秉者。如來所以不秉三歸等者。三歸等人機根微劣。緣不在佛。如文可知。若語羯磨。多論十義。故佛不秉。一為平等故。與此作師。不與彼為師。違平等化故。二止鬪諍故。為為親疎。便生鬪諍。三為止外道誹謗。四為成三歸。若秉羯磨。即墮僧數。闕無佛歸。五為成四不壞信。六為成六念。七以七事瞻養弟子。諸佛法王不為眾生所須故。八不滅前人功德。如一整富羅等。九不苦惱眾生。不問遐邇。咸就佛故。十為通末代。若秉羯磨。如來涅槃。誰復秉之。若言八敬是阿難秉者。上來三受。弟子所秉。若以聖凡對。能秉分別。唯羯磨通局可知。

[0531a16] 第四所被分別。若此律辨善來受戒。局在聖位。故下文言。見法得果證。初果去。得無漏真解。猒世出家。至順之極。方應善來發具足戒。內凡還。於心所間。非至極之極。故闕不度。又善來言下。正發具足。不證四果。若五分僧祇。與此有異。五分。善來通度凡聖。謂須提那善來受戒。而犯初禁。故知通凡。若依祇律。善來言下。果戒俱得。故與賊期行戒中。五百群賊。王欲刑之。化王令放。說法得道。方命善來。善來言下。如五歲舊比丘。皆成羅漢。故不同此。亦可彼律出家經之。言此等人善來言下得戒得果者。蓋始時得戒。終時得果。非謂言時得阿羅漢。此是總言。若作是釋。亦得戒。上法受者。要第四果。以其或盡解滿故爾。三歸八敬。一義判釋。內凡上。是以多論。此二受法。不羸不捨。故知內凡去。又以義推。三歸受戒。似通外凡。以羯磨無興。為起過人。此乃三歸所度。即言羯磨始興為凡。故為義通。八敬一受。若依十誦五分多論等。專度波闍。即是初果。此律通度五百。波闍初果亦同此律。如下文言。我出世故。令摩訶波闍歸依三寶。乃至知苦盡道。七生人天。便盡苦際。故知聖位。不知五百位在何許。亦可既同一席。准同波闍。義亦無妨。羯磨一受。始興為一。凡興後。三人通被。如涅槃經。淨梵志得初果。羯磨為受。此律蓮華色尼。亦同此例。

[0531b14] 第五藉緣多少。善來受戒。具四緣得。一證初果。文言見法得法。二內為出家善心。文言欲於如來法中出家修梵行。三假對佛形。文云前白佛言。四假佛教。謂聖命善來上法受戒。具三緣發。一假佛教授。如見論說。二為祈戒心。是以餘文羅漢沙彌無出家意故。但得其果。明須為心。三得無漏空解。謂盡智現前。即得具戒。三語受戒亦具三緣。一假弟子形對諸羅漢。二假弟子教。謂口授三歸。言詞無缺。三歸依心成。領前歸。故能得戒。八敬受戒。若佛秉傳授。須具四緣。一假佛八敬之教。二假弟子形。三假弟子教。謂口宣八敬。四奉行之意。故愛道自陳我等頂受。若據弟子秉者。具於四緣。一假佛聽許。二假弟子形。三須為言教。謂宣陳八敬。四遵受之意。羯磨受戒。昔來所辨。具於四緣。如律所說者。妙八比丘中解羯磨比丘。若受大戒者。僧數滿足緣。白四羯磨如法成就者。教法成就依。得處所者。結界成就界內不別眾緣。住比丘法中者。年歲滿足身無遮難緣。若具此四。是大比丘得成戒本。犯戒之人。四中若闕。非大比丘。非其所戒。故須此四方成比丘。即是滅諍五法現前中。除其滅諍。別所為者。具四現前。謂一能秉僧。二所秉法。三秉法處。得界現前。四所為事。謂人現前是。今此受戒。得別所為。故具此四。得能發戒。既具緣發戒是。若比丘義若成所戒。便由具緣。故取此文。解具緣義。不乖道理。此律成文。不順道理。不然之義至下當釋。又破此四訖。引祇六緣者。然祇文解者。亦是釋八比丘文。何意棄此。解比丘義。復引彼說。又復抄引母論五緣。一和上如法。二闍梨如法。三七僧清淨。四羯磨稱文。五界內和合不別眾。此之五緣令不周悉。彼雖為五。舉四緣往收。但三緣攝上三。是第一緣。次一教法緣。次一不別眾緣。何須背斯正義。所不了說。又更有人立五緣得戒。言雖略亦不離此四。對辨是非。寄在禾莖粟柄。更不別理。是非既顯。還歸初解。四緣者是。問善來等受。以心為緣。羯磨一受。何故不爾。答羯磨非不為心。以假外緣作法。從強以辨。故沒因名。又可羯磨四心俱得。恐濫不辨心緣。又准心論。前四以心為緣。羯磨一受。雖文不列。要亦須心。故下文言。眠醉狂等不得戒故。問既言受緣。謂四緣中是何緣。答謂從二緣生。以為祈戒心。四大造及四相故。即是因緣。餘僧界等是增上緣。非二緣者。以非心法故。及二因所生。謂所作共有。第二念無作。應加自分。令三因生。

[0532a06] 第六得戒時節。三門料簡。一得戒時節。二辨重與不重。三解此受緣作法差殊。

[0532a08] 第一先明時節。善來受者。唱善來竟。即發具足。故下文言。乃至得盡苦原。上法受戒。盡智現前時得。以小乘分齊。羅漢梵行立。自然戒淨。故更不從他受戒。問此上法得者。得作無作不。答以非作法但得無作。問既非作戒。何因能發無作戒者。答以非營為。故無其作。以道力故。得無作戒。

[0532a14] 次辨三歸。自為四門。一明時節。二緣境寬狹。三檢難以不。四辨五八二戒分不分。

[0532a16] 第一言時節者。問同用三歸。何故乃為五八十具戒等多少耶。又引母解。更為所加。謂說相是。以相多少故得戒差別。或五八十具等。若爾為說相竟。方得戒邪。答為二解。一釋說相竟方發。故下尼律。度沙彌尼。與三歸竟。始云。次與汝受戒故。謂相竟得。若爾何故母論前三歸依發戒方便。故三結竟。正發於戒。又心論言。三羯磨竟。作及無作根本業道。故知不是說相竟發。若待說相方得戒者。如受具中。未為謂相之前。何時中得。故知此釋定不合理。是故今解。三歸結竟即發五戒。故多論言。欲受五戒先三歸。三歸竟。爾時得五戒。師所以說五戒名者。欲使前人識五戒名字故。其猶白四竟。為說持等。為知故說。五戒既爾。八戒十戒義亦同然。故多論。若受八戒十戒。如五戒說。若爾何故下文次與汝受戒。答謂領隨行。故言受戒。非是受體。體得竟。若爾何故前言更為所加。為五八十具戒等。答此謂心期以說持多少。故令受者期五期十等。隨心所期。三歸雖同。而戒多少。如上所說。三歸處齊。故言為同。而詞句各別。別別持可知。及心期不等。以斯義故。何妨多少。

[0532b11] 第二緣境寬狹。言五戒者。心論云。於一切眾生。一切眾生一切時戒不斷。或十二種。或二十一種。故知五戒亦須普緣。故多論云。於眾生上。可殺不可殺。乃至妄語。下至阿鼻。上至非想。及三千界乃至如來。為命之類。得前四戒。以初受時。一切不殺等。無為齊限。故於眾生。無不得戒。各得十二戒。故於非眾生。得不飲酒戒。以八戒十戒。眾生非眾生得戒類爾。故知八戒十戒並是緣寬。謂生非生數二時差別。十戒出家。故時長期。盡一戒八戒接俗教。所以局日夜。故心論云。具足一日夜離嚴威儀。又一一戒末結沙彌罪。故須普緣。乃可為滿不滿具不具異。若爾何故但列十戒。答以非具位。且就力分。故唯說十。復以惡非義通。故戒戒結罪不得。以說十。即不令分學。其猶大僧。豈可盡說五篇。又如式叉。但六法仍一切應學。故此亦爾。位雖未滿。然咸分學。故普緣也。又復此十。即為具戒體故。

[0532c03] 第三撿難以不者。問五十等戒為遮難發不。答不得戒。若爾何不撿問。答其義有二。若望障不障。但重難等。悉礙諸戒。所以爾者。良以戒是勝法。非淨等對。五十具等。義並同爾。如逆人等受五八十等。咸應不發。故母云。若破五中重戒。受八十具戒。並皆不得。餘戒持望。類亦如是。故知難等。俱障諸戒。第二若望撿不撿。義即不等。然就五十與具。並無難等。具戒制撿。不同不得。故須撿問。五與十聖不制問。不撿得戒。故不問難。其猶和上通具不具。為請不請。又如妨難。大小二房咸不聽作等。就無妨六搩手外。要制處分。小容身屋。直爾聽造。說淨財量。類亦如是。故不問難。問五十可爾。三歸受具何為不問者。未為緣起。無故不問。羯磨初緣南未須問。明知三障亦無撿問。

[0532c16] 第四分受不受分。就中為二。一就戒數。二就其時。言就數者。若十戒具戒悉須具受。方發律儀。諸論同爾。八戒五戒二論為異。多論所明具受方得。若爾何故經言一分二分。乃至滿足優婆塞。答此撿持為多少。故云一分二分等。非謂受中一分等。若依成論。如八戒齋。受二三等。皆得戒故。故彼論問。八戒齋為具受得。分受得。答隨力能力能持。五戒亦爾。論問曰。為人言五戒具受。則得律儀。是事云何。答隨受多少。皆得律儀。但取要為五。

[0533a01] 第二就時者。多論時定。八局日夜。五十具等定盡形受。若依成實論。五戒十戒具戒盡形同爾。八戒隨時長短。故文隨受一月二月等。又問准十誦律。問五人受中。如億耳所見曰亦為分。受晝戒不受夜戒。受夜戒不受晝戒等。八敬受戒說。第八訖時得戒品。羯磨一受。羯磨竟發。諸論大同。然以義說。得位為三。一得四語時。得如沙彌受。及五分初。緣諸釋女。或八語得。如尼遣行。或十二語。如尼遣信。舉斯三位。莫不皆以羯磨竟得。問羯磨竟時得戒者。為善心得。為餘心無心等亦得耶。答依多論。一切盡得。問云何善心發善心得邪。論云。先以善心。禮僧合掌。白四羯磨。起諸論教業。相續善心。戒善成就。是名善心發善心得。又言不善心得者。亦先善心禮僧等。乃至羯磨未竟。忽起瞋等諸心。以藉前方便善心善教因緣力故。發生無作任運而起。與不善心俱。是名善心發不善心得。非不善心能發此戒。問不善心得戒者。如殺盜未成。善心息時。應結究竟。答受戒作故善。雖為惡心違善心。外緣猶善作故。藉前得戒。殺盜作故惡。善心息時。身則成止。更無外緣惡作相助。故非究竟。言無記心得戒。亦先以善心。乃至羯磨未竟之間。忽爾睡眠。亦得戒品。是名無記心得。云何無心者。如那含沙彌。羯磨未竟。忽入滅定。亦藉方便善心教力。故發得戒。與滅定俱。是名善心發無心中得。問無心定何用此戒。一解。為要期出故。又以戒是功德法故。相資故爾。問餘三心中。何以但得無作。不得作邪。答多論。無作望要期故得。從前發作。取當色為體。以從心故。不說為作體。又若德宗。無作非色心故得。藉前方便。說為無作。若言作戒。以色為體。色唯無記。身動口業損益者。是作色。以其當時心既非善。遂無損益之作。故無其作戒。上來所釋依多故爾。若取此宗。唯善心發善心得。不須致難。故下文言。瞋恚人受眠醉狂等。不名受具足。又依餘三律。遣信受戒十二語故。亦具作無作戒。

[0533b09] 第二重不重。善來等五受具戒十戒。各自當分。並不重受。咸以自分辨戒。盡形故爾。是以多論木叉之戒。無其重得。譬如富貴家子。不須重著瓔珞。若爾如二年學戒。若缺戒。何以得重。答言。二歲學者。是學法盡形。非謂別更辨戒體盡形。是故不類。問若五戒當分不得重者。何故四分未利私呵。第二第三受五戒邪。答此人得法歡喜。善心增著。故重歸依。據實而論。更不發戒。又更解時。凡受戒者。乃是身口業善。何因初受。即是善業。第二更受不成善業。既亦善業。故律云。二三重發無妨。若爾出家等戒。亦應重也。答此乃化宜接俗。理隨時心。故容重受。餘出家位定。理不合重。亦可宗別。故使四分得重受。若以具等三位次第相望。以十加五。以多攝少。捨俗趣道。以具加十。滿攝不滿。趣滿足故。並以前二是俗及未滿故。次第增受。問三位互增受者。如殺戒等為重發不。一解。依多亦不重發。謂五外方十。十外方具。如遣所辨。又依心論。一切因一切支。謂三品心得三種戒。即似重發殺盜等戒。以其三時並身口善業故爾。又俱舍亦爾。若成論。約位相望。盡應重發。如一日之中受七善律儀。隨得道處。無作更生。本受不失。勝者受名。以斯義故。豈非重發。

[0533c06] 第三作法差別。四門分別。一起之次第。二說結多少。三對乞和上教授受名為無。四說相為無。第一言次第者。若具戒五受。以彰次第。善來最初。以陳如為首故。三語第二。以百一十弟子。遊方度人。中道失信。遂聽三語。羯磨第三。以息三語。興羯磨故。上法第四。如下文言。年不滿受。受生疑。開以胎等。年猶不足。此沙彌修道成羅漢。即名出家受具足。故知第四。八敬最後。以多論云。八年後。羯磨興世。十四年後。方八敬度女。故知最後。亦可上法非作法故。不須論其次第。餘四如前。若以羯磨對十戒五戒。彰先後者。五戒先制。次興羯磨。十戒最後。以十戒文中稱和上某甲故爾。為羯磨初始制和上故。

[0533c18] 第二說結多少。除其上法。餘四受中。善來八敬。一遍即得。三歸三說。羯磨白四。何故如是。釋言。善來緣強。八敬情重。故一遍得。三歸心慢。故須三說。羯磨一受。秉通凡聖。故須白四。又復前二不結。三歸羯磨。此二須結。仍一三不同者。解言。前二結緣強心重。亦不須結勸。餘二遍多。故亦須結。三歸相別。又人別秉。故加三結。羯磨一法。又是眾秉。故但一結。上來所辨。或可如此。既為四別。寧容一准。若以一法而類餘者。如三歸俱說。羯磨亦爾。然此不類。何須致妨。但作法不同。故為此別。

[0534a04] 第三乞等為無差別者。羯磨對眾。所以須先。容不和可不許受故。類餘一切對眾者。咸須乞法。唯除受日。自餘受法。既非對眾。故闕無乞。羯磨受中。制持攝受。須立和上。餘無可知。遮難緣興。方為教授。撿問行者。故下文自今去。與汝竪立受具足戒。餘受亦爾。又羯磨受中言。與汝受具足戒。三歸但云出家者。此互彰名。故結受言。汝始發心出家。明知是一。善來八敬。雖無受具等名。義亦合為。如善來中我欲修梵行等。即出家等名。八敬前後。若能行者。即是受戒。文雖少殊。其義不別。

[0534a14] 第四說相為無。善來等法。初受之時。並未即說持。唯羯磨一種。因犯後。方制別持。若五戒十戒受。則說相不同受具。以五戒者。對俗化宜。復無制罪名。故不待犯。言十戒者。是制羯磨。說持後方為。故即說持。問何以五戒持一往即制。出家諸戒。要待犯者。解云。五戒接俗。無制罪名種。故得即制。比丘廣教。制罪名種。故要待犯。請雖假請。但興廣教。又須第二犯廣方為說持。雖初犯略。未為犯廣。不制說相。如文可知。

[0534a22] 第七受捨漸頓。先明受漸頓。如昔所判。羯磨一受。亦漸亦頓。餘之四受。頓而非漸。如何羯磨漸頓。先受五戒。次受十戒。後受具戒。是名為漸。若不受五十。直受具戒。得三種戒。說之為頓。問若一時受得三種者。何須漸受。答染習佛法。必須次第先受五戒。如是次第得佛法味。好樂堅固。難可退散。不失次第。不破威儀。如遊大海。漸漸深入。一時受者。既失次第。又破威儀。又復眾生得道時異。故須次第須受。是以多論云。七種受中。唯白四次第。三時得戒。餘六種受。但一時得。無三時次第。今准此律。其義稍異。若辨得不得。五種受戒。俱為頓漸。若論犯不。羯磨制漸。頓犯漸不犯。故下文不與沙彌戒。佛言得戒。眾僧為罪。餘四不制。故頓漸俱得。先解五通漸頓。善來漸者。如那羅陀。上法漸者。下文沙彌開胎閏等不滿。成羅漢得戒者是。三歸無文。義亦無妨。如耶輸伽文。為五戒。故知三歸漸亦無妨。八敬漸者如文。波闍受三自歸後敬而得戒。以斯文證。故知五受俱漸皆頓。若存此釋。與前立義。正持翻對。問一時頓受。得三戒者。其無作體。為一為三。答但發具戒。一無作體。更無餘二無作之體。若爾便是一戒。如何言三。答比丘受得。防殺無作。與沙彌俗人同戒者。其實體一。是以多論立義。據其體。通望三人。始終位別。言得三戒。理實無三。問所以得知。但一無三。答即此論文解次第受中。俗人下品心受得下品五戒。次中品心受沙彌戒。前五戒仍本下品。五戒外發。方為中品。上心受具。本前二品。仍猶下中。五十外發。始為上品。據斯以驗。次第漸受。三時心別。同戒先作。尚不發三。豈況一時受者而得為三。故知漸制望位別作三。非體為三。亦可心論云。一切因一切支得三戒者。三時漸受。受既時別。重發無作。為三體故。若論頓受。受既一時。方可名為望位為三。非體為三。次解捨之。

[0534c05] 漸頓五問料簡。一泛列捨法。第二就捨以明漸頓。三約受以明漸頓。四舉受辨捨多少。五出所捨法體。第一列捨者。且依雜心論。四捨謂若捨及命終斷善二形生等。作法捨者。違本要期故。命終捨者。所依不住故。斷善根者。失本所依故。二形生者。依止別異故。犯重等捨。論主不存。又復涅槃比丘犯重。不能更生善牙種子。如斷多羅。不解我意。說言失戒。又為純陀說四種比丘。乃至第四汙道比丘犯重者是。汙道比丘聞我此說。不解我意。說言不失。准斯義故。不可定說。且依心論。四種捨法。此應廣解。四捨義偏解作法。二門分別。一列捨法十九。定其欣猒。我捨佛等十一猒上捨。次八受居家法等欣下捨。第二收捨盡不盡。對心論以挍寬狹。

[0534c18] 第二就捨辨漸頓者為二。第一定頓漸。二對作法。辨漸頓之方。第一言漸頓者。作法捨含兩。餘三頓失作法。十九沙彌優婆此二是漸。餘等說頓。第二言捨方法者。問受既得三種戒。捨時云何。答義含漸頓。若也要心。三戒俱捨。則頓失三。是名頓捨。若言我作沙彌。但捨具戒。言作優婆塞者。又捨十戒。又言我作三歸人。方捨五戒。名為漸捨。問受之與捨。俱頓並漸。或以漸受頓捨。此三可爾。若本頓受。但得具戒。一無作體。云何漸捨。若得漸捨。便成三體。如何言一。答比丘一時受。防殺無作。通沙彌俗人。共為防非。是故捨時要心捨具。不捨十戒。若與沙彌戒同。隨心則在。故律文言。我作沙彌。以十對五。義亦同爾。故文我作優婆塞。是以論說據體通三人。為共同義故。望位說三。非體為三。如此釋時。頓受漸捨。義亦無妨。故多云。譬如樹葉。夏青秋黃。冬時則白。豈體為殊。隨時異故。樹葉色異。而始終一葉。戒亦如是。當是一戒。隨位異故。若爾便不捨具。答此亦望位名捨。而實不捨具。受亦如是。漸受漸捨。義亦同前。若准心論。一切因一切支。言發戒者。漸受漸捨。各別捨體。不同前釋。若頓受漸捨。亦同前解。以三體別故。

[0535a14] 第三就受漸頓。若據昔解四受。受捨俱頓。羯磨受捨並含漸頓。若如後釋。論其四受。受通漸頓。捨唯局頓。無作法捨。故羯磨一受。受制局漸。捨兼頓。

[0535a17] 第四以受對捨具捨多少。二門分別。一對受辨。二約位聖凡。第一對受者。四受為命終。以形俱故。無三可知。如多論說。無四災患故。羯磨具四。然於作法具含二義。餘三局頓。言約位者。念處前。具足四捨。四現忍去。是色界法。無二根故。然煗頂之中無二形。一忍心。二除二形斷善根。世第一法及見諦不捨初果去。得戒不壞。唯雖為命終。若依多論。四現忍去。亦唯命終。

[0535b01] 第五出所捨體。問凡言捨戒。為捨生戒善。為因義邊為捨無作戒體。答生戒善。為因感果。必然不捨。且捨無作。戒體本受。要期一形。無作任運相續。今心猒捨。使無作戒不相續起。名為捨戒。以理而言。一者戒法。二者戒業。若論捨戒。捨法不捨業。為因義成故。若語得果。捨業不失法。果興因謝故。問不捨生善者。懺悔解義。不應除彼起之惡。答善順理生。惡違理起。順理力強。生不捨。違理力劣。故可悔除。又解懺本。別興對治。抑伏惡業故。使殄捨者。直是厭退。絕彼相續。不欲別為對治。故言不捨。若依心論。初念作戒。現在成第二念。過去成初念無作。現在成第二念。二世成此無捨緣。故為得得。若遇捨緣。非但失體。亦無得得。雖可無得。亦不失因義。

[0535b14] 第八優劣。如多論說。若就灾患為無。四受是勝。羯磨為劣。若取任持佛法利益寬長。羯磨一勝。餘四受劣。言四勝一劣者。羯磨受者。內實凡夫。福德淺薄。感得此戒。多諸灾患。容為厭上厭下。奉持心劣。令戒為羸。餘四受法。內凡去。理解心中。受得斯戒。持心堅固。肥而不羸。二者羯磨。凡夫容為。不樂道法。捨本所受。餘四受法。樂道情慇。理無退捨。三者羯磨容為轉為二形。餘四受法。復無比變。四者羯磨受人。或起邪見。斷捨善根。餘四理解。不斷善根。羯磨一受。或為上四。故稱為劣。餘四受法。無前過非。是以名勝。此對為凡。若為聖人受。亦是其勝。言一勝四劣者。羯磨一受。乃具六義。一是時長。謂通現未。二處遍三方。除單越。三報兼男女。四位該凡聖。五所被無數。六多坐作法。以斯論義。佛法始終。以白四羯磨為宗本。能繼續三寶。作無邊利益。為任持之功莫大羯磨。故說為餘。四受中。善來一受。終盡雙林。自外三受。中間即止。又局閻浮。不該餘二。凡聖位差。報局男女。對前六義。互各闕少。紹繼功微。故稱四劣。此發戒緣竟。

四分律疏卷第一本

四分律疏卷第一末

[0535c14] 第二次辨受體。四門料簡。第一釋名出體二戒先後。第二受隨同異。第三辨發戒緣。三世唯現在心得防三世非。第四所發無作頭數多少。

[0535c17] 第一門中復為三門。一列數釋名。二次辨體。三明先後。初門復二。一列數釋名者。戒相雖眾。義要二種。一曰作戒。二無作。先釋別名作與無作。次解通名所目之戒。言作者。謂方便身口。起動造趣。稱之為作。故心論言。作者身動身方便。言無作者。身動滅。與餘識俱。彼法隨生。名為無作。如善受戒。穢汙無記心現在前。善戒隨生。惡戒亦爾。

[0535c23] 次釋通。名戒者。此作無作俱為懸防。咸稱為戒。依善生依善生經。通為五名。一名為制。制斷一切諸不善故。故名戒。又名迮隘。雖為諸惡。性等容受。故名戒。又名清涼。遮煩惱熱。令不入故。又名為上。能上天堂。至無上道。又名學。調伏心智。故名為戒。此五咸是。義用得名。是故從用立名。稱之為戒。然復五中迮溢。清涼是義名。餘三用名。又依心論。波羅提木叉律儀作時。即彼剎那無作。為七種名。彼一切惡戒對治。名為律儀。二防護惡戒故。入七眾故。名彼羅提木叉律儀。若言防護惡戒者。辨律儀義。入七眾者。翻木叉義。義名解脫。以入七眾數。不為惡眾縛。故名解脫。三於一生眾生所得。故善作故。名為妙行。四得愛果故。思願道故。名為業道。五最初隨順解脫故。名波羅提木叉。六作所起故名業。七名尸羅者。淳善不害心起故。後諸無作為五種名。除波羅提木叉。以非前故。除業道。思故願後。此七名中。第五從果立名。第六從因受稱。餘五義用立名。此等諸名。通作無作故。今從用。且名為戒。

[0536a17] 第二引證。問所以知為作無作者。心論云。第三羯磨一剎那作及無作。根本業道。又根本業無作。或復說。又為作云。身口作。前二為對身口無作。俱不可見無對。多云。初念戒為身口教及無教。第二念唯為無教無為為教。又十住毗婆沙云。律儀善根為二種。一者為作。二者無作。作者是色無作。非色非心。以斯文證。明知戒二。問所以要須作無作者。答若無其作無作無所從生。若無無作。不可一形防非。故須兩戒。此位言耳。如上法得戒。以道力故。得無作戒。

[0536b02] 第二定二戒體。先依多論。並是色法為體。若解此義。可為六門。一為無分別。二為為中三聚分別。三色聚中三色分別。四就色聲中報方便分別。五三性分別。六始終分別。

[0536b06] 先解第一為無分別者。二戒俱是為為法聚。非三無為。

[0536b08] 第二為為法中。三聚分別者。作無作戒。並色法為體。心及四相不相應法。是其戒因。故論云。作及無作假色。是分別色陰。又涅槃經云。以是無作色因緣故。故知唯色。所以然者。良由聲聞力劣。但防身口故。發戒之時。還從身口。獲無作色。以防七支。故作無作。並局是色。

[0536b14] 第三色聚之中。三色分別。一可見有對色。謂色入。二不可見有對色。謂五根四塵。三不見無對色。謂法入中無作。若言作戒。前二色收。無作戒者。第三色攝。故伽心二論云。身作可見為對。口作不可見為對。身口無作。俱不可見無對。非三為對。故名無對。以無作戒法。入法界中攝。是故非三為對。三為對義。此應廣說。但三色中。義猶寬通。故須局定。論其身作。前二色中。唯色入攝。口作戒者。是聲入收。非餘八色。其二無作。並法入攝。此作無作俱是色陰。

[0536b23] 第四就色聲等中報。方便分別。色雖通報及方便。然身作是方便非報。故心論云。作者身動身方便。口作唯方便。以聲非報法故。問身作是方便。非報者一色者。二色何異答。報與方便。亦一亦異。鼓動報故。而成方便。義言為一。如離水外無別為波。但報酬往因。故是無記。方便現起。體通三性。復是其異。如水濕為性。波以風動為性。以斯異故。唯取方便為作。戒體身口二無作。非報非方便。故涅槃經非異色因。不作異色因果。非異色因。謂非報色。報色是方便色因。報非方便。故言為異。非異色果。謂非方便。方便是報色果。方便非報。故稱為異。故知無作非報非方便。又更一釋。作既方便非報。無作異前。明知非是報色及方便色。然經文未必證成非報非方便義。今解異色因等者。唯就方便色中辨之。如彼經說。菩提王子意疑比丘。餘二性中。所以不名失戒。佛即答言。非異色因。非異色因果。其心雖在惡無記中。本所受戒。不名漏失。言非異色因。謂非受中之作。以彼作者。但一念故。不作異色因果者。謂非隨行之中。及以處中。作與無作。以彼作無作短故。既非此二。仍是比丘。明知為彼受中無作。形俱長故。縱入餘心。不名失戒。故言非異色因非異色因果。

[0536c20] 第五方便色聲等三性分別者。身口色聲是善。非餘兩。故心論云。以善清淨心。動於身口。名善作等。即問初色為二十種。前十二唯無記。後八高下長短方圓正不正通三性。局取善邊。身作戒體。三聲之中。謂除第二因。不受四大聲。如風鈴等。唯無記故。就初因受四大聲第三因俱聲。此二通三性中。亦取善聲邊。為口作體。泛論身口。無作通於二性。今論戒故。是善性攝。

[0537a04] 第六始終分別。此善作中通於始終。取終不取始。謂始從請師。終至羯磨未竟。要心未熟。善而非戒。第三羯磨一剎那頃。要期心滿。思願成就。善而是戒。故局取終。然為人立義。始終通取。為作戒體。若局第三一念者。前兩不如。亦應發戒。故知通取。又身口之體俱色。然當時身止之色為眼所得。口止之業非耳所得。若局取第三當時無聲。可無口作戒體。故須通取方便。淳熟至此。但諸論師剋取論文。第三剎那是作戒體方便非者。令無口戒。亦可唯局。第三不妨。而得口業之體。此即互造。謂因身作得口作業。第二德宗解二戒體。無作戒者。定用非色。非心為體。是故論云。無作非心。為是色。為是心。不相應行邪。答是心不相應行陰所攝。以色等五法是無記性無作非無記故。又色等是惱壞性。無作非惱壞故。故知無作定非色心。但作戒者取文不定。或為取文。色心為體。故論文言。口業者非直音聲。要以心力助成。故知身業亦以心力助成。明知二業色心為體。又引論文。以心為體。故論言。離心無思。無身口業。故知二業用心為體。又解色為身口業體。故論云。身口業依止四大。意業依心。若身業非四大為體性者。意業依心。亦不應以心為體。然意業依心故。即說意業。用心為體。故知身業以四大動為業。業無別體。即用四大作體。口業者。四大相擊。於中出聲。聲成音曲。為所表彰。以為名字句。用此名字句。為口作業。業無別體。用聲作體。是以論云。是法名聲。性法入所攝故。以遠從四大生故名依止四大。即聲成成。故用聲為體。身業近依四大故。即用所依止為體。問若色為作業體者。何故論云。口業者非直音聲。要力以心助成。答此以聲為業體。以心助名成字句。用此名字句。以為口業。心是助業之因。非是業體。問論言離心無思無身口業。而心為思體。身口業亦不離心。亦應用心為身口業體。邪答此破外人義思與心同時別體。故言心即是思。然心不必思。思必是心。故亦破外道身口二業不假心助。故說離心無身口業。問色即無記色陰攝。作戒善惡。性行陰收。如何善惡。用無記法為體。答以不即不離故。不即故作戒。是善惡。色是無記。陰攝不同。以不離故。色動名業動。無別體。用色為體。聲成名字句。此名字句以為口業。此名字句無別體。即用聲為體。是以論云。是法名聲。性法入所攝故。如似四相即於色心。用色心為體。色是色入等四相。及今根是法入攝。此亦同爾。問色等是無記。無作是善惡性。是故不用色為體。作戒亦是善惡性。何因用色為體。答無作問一在後。作戒所依。色滅盡。然始續生。若以色為體。則定是色。若是色者。則是無記。故不以色為體。作戒與所依色。同時而生。體用相依。不即不離。故用無別體。故言作戒用色為體。問第三羯磨竟時。身業為眼意所得可使說。有身作戒體。口業依聲。名句之業。既不為耳意所得。應無口作戒體。答身業依色。然青黃等為眼所得故。即青黃長短等業亦為意所得。即是身作業體。口業依聲。聲雖無記。而是方便不可當為。故不為耳得。以無即業之聲故。此口業非意所得。雖可第三竟時身業為眼意所得。而口業不為耳意所得。俱以遠從要期生故。並有二業之體。亦可身能互造口業或口作得身業等。

[0537c10] 第三二戒先後者。依心論說。似一時得。故文言。第三一念作及無作根本業道。又多云。初念戒為教及為無教。後次第生戒。為無教無為為教。故知一時。然無作三時為非戒者。一者同時無作。是作俱。非今戒體。二是果時無作。無作為二。一是作俱。二是形俱。形俱一種方是戒體。三謂果後。唯局形俱。此是戒體。以其果時為形俱故。明一時得。若依此宗。似先後故。成實云。問曰。云何名為無作。答第二念須名為無作。以作戒為初念。故名無作為第二念。唯羯磨竟。所為無作。是茲戒體。前二時中位是作俱所攝。又善生經方便心異。作時心異。眾緣和合。得名為作。以作因緣。發生無作。作過去。唯為無作。其心雖在惡無記中。本所作業。不名漏失。據斯以辨明先後發。

[0537c23] 第二受隨同異。昔解受隨義一。譬如一楯能捍眾敵。為破斯義。故立此門。受隨二法並作無作。先解無作。無作多種。作俱事在。從用異緣。心俱欲俱。要期助緣。形俱等位。可為三形俱定受前六局。隨要期助緣二通受。隨助緣通受者。如遣信受因使得。故亦為人解。七種無作。二定共無作。三形俱。四要期如日夜及處中要期等。五隨業無作。如隨戒無及作處中隨作業發者是。六事在如塔常橋船等事。在時念念發無作等。七隨用無作。即前事在。為人用時復發無作者是。或可更之助緣互緣無作者。義推不異前七。故但為七。就此七中。形俱定受。要期通二。餘五定隨。

[0538a10] 次辨同異受。隨無作同義為三。謂名體義異。便為六。第一受中無作。義均一品。隨中無作。乃為優劣。第二總別。第三懸對。第四短長。第五三性為無。第六根條兩別。言受中無作一品者。若本上品心受所發無作。心增上故。戒亦上品。或容犯罪。或終至羅漢。更無增減。以其酬本一品心故。中下心受義亦同然。三品為定。故言義均一品。問所防五篇輕重為殊。所以能防體均一品。答受戒之時。一品心中總斷一切惡意。心因既是一品致。所發無作。酬一品心因。故無五品之別。然所防之罪非是一心。備犯五篇。蓋是託事先後而犯。心為濃淡。境為優劣。犯為輕重五品之別。故不相類。問若言一品。何為肥羸。答今言肥羸乃至望隨行。為隨資受。說受作肥。若無隨行。顯受無力。名受為羸。為以肥羸。望隨為無故。戒體猶一品。故羅漢人成就下戒。云何優劣隨中無作。隨事修成。所防罪事。既為五篇之殊。致能治之行。所發無作。亦五品優劣。又後根本上品心。受得上品無作。還起上品心持。持亦上品。若次下心持。持還次下中。下心受持。各為三類。亦如是隨中無作。多品不定。故為優劣。對五篇辨。此優劣者。若就根條。初勝乃至五劣。若自分勝進五勝。乃至初劣。即應五篇次第之義。又可一一篇一一戒。心為增微。事別不等。即有九品之持。故隨無作為斯階降。

[0538b09] 第二總別。受中無作發心。總斷一切惡意。於生非生。數頓得律儀。故稱為總隨行。無作次第漸成不可頓起。故名為別。第三懸對。受中無作懸為防非。未即行持中無作。對事防非。行成皎潔。問懸未為非對。即隨行受為何用。答若無其受隨。不成隨。以共成一治故。第四長短受。是形俱說之。為長持行。無作從修行。發非形俱。故目之為短。第五有無者。受中無作通三性。體唯是善。隨無作者。體非二性。亦不通兩。此據剋性分別。受隨俱善。便二並狹。今約有無。有通不通。受是形俱通。在餘二性中。故說為寬。隨是作俱等局善性中。所以言狹。此就一心。自作為言。若先後心及以教人。餘二性中。隨亦通為。如教相所詮。犯不犯中亦同此狹。故犯行中無不犯行。若通就先後心及教人。犯行中亦為不犯行。此即受隨俱寬。作此解者。然須約以為三。若局善性俱狹。受隨同善性故。若隨中教人等俱寬。以通三性故。若以自作隨行。對受分別。方為寬狹。此准多論。有四五不同。若依實論。不別寬狹長短。然後受中無作。定是長寬。隨無作者。具於二種。以道無作寬長故爾。第六受是根本。隨是枝條。第二次解二作同義有五。謂名體義寬狹長短等不同為四。一一品多品。二總別。三亦懸對。四亦根條。比說可知。既有此殊。豈同昔解。受隨義一。

[0538c07] 第三緣境發戒。若薩婆多。別解脫戒唯緣現在。以過未非眾生故。若防通。根本眷屬不同。禪無漏通於三世。唯局根本。若也曇無德宗。發戒之時。不在過未心得戒。以非眾生數故。現在相續心中發戒以是眾生。然受戒時。要須三世境所為之惡。皆作斷。方能發戒。還防三世境上非。所以然者。過去之境。能生惡心。故論云。如人供養。過去所尊。是亦得福。律儀亦爾。未來之境亦生惡心。故須普緣總作斷意方能發戒。又若過未不發戒者。三世諸佛戒不齊等。以其諸佛戒品齊等故。緣三世以發戒也。問戒防未非。毗尼起。何故得言緣三世境發還防三世非也。答境雖過去。非非過去。以斯義故。猶防未非。

[0538c19] 第四發戒多少。語戒雖眾。不過二種。謂作無作。作過去。唯為無作。一形相續。此無作戒。乃為多品。以所防之惡。既為無量。戒寧是一。故多論云。於一切眾生數非眾生數。而發律儀。言於眾生數者。上至非想。下至阿鼻。可殺不可殺。可誑不可誑等。一一眾生乃至如來就根本而言。不過為身口七惡三因緣故。一貪故起七。二瞋故起七。三癡故起七。三七二十一惡。對防此惡。受戒之時。謂從無貪等三善根心。各得身口七支。合二十一種戒善。乃至三千大千。一一眾生皆亦如是。若十戒五戒得十二種戒故。故心多二論於一切眾生一切時戒不斷。或十二種。或二十一種。故經云。眾生無邊。戒亦無邊。若非眾生數。乃至草草木生種大地。非法衣食等。及一一罪處。本受戒時。要期不作。還得爾所。戒善功德故。善生經云。大地等無邊。戒亦無邊。出家僧尼。佛聖弟子。位尊人天。寔由於此。又准了論。四萬二千福河。謂四萬二千學處一切恒流。其猶河水。洒除破戒煩惱。言四萬二千者。根本戒為四百二十。所以爾者。如婆藪。此律戒為二百。多明輕戒。優婆提舍戒為一百二十一。多明重戒。比丘尼別戒九十九。合成四百二十。是一一戒為攝僧等十功德。一一功德能生十種正行。謂信等五根。無貪等三善根。及身口二護一戒即百。合戒為四百二十。豈非四萬二千。又解無願毗尼者。謂第三羯磨竟時。四萬二千學處一時並起。無一戒不生。故稱無願。據斯以驗。故知戒量不可稱數。問僧尼二眾戒數各別。何以無願毗尼真言四萬二千邪。一解。此據總二眾以說。若取實理。各隨本戒。又釋以轉根義證。俱為四萬二千。受戒法問門竟。自下隨戒寄文中說。

[0539a23] 第三解律題名。言四分者。蓋是一百年後之名。百年前總為一部大毗尼藏。未有此名。若欲料簡分不分義。可為四門。第一如來本制有五意不分之義。二解佛說法及以時節。三解佛去世後五師任持。四解分為五部。

[0539b04] 次解初門。佛從鹿苑。終訖雙林。隨根制戒。少有差殊。良由眾生根器不同。樂聞有異。致聖制輕重緩急。差如祇。父母夫主。不聽輙度。僧殘。此律犯提。又涅槃云。或說偷蘭。以為四重。或說四重。以為偷蘭。何故世尊作不定說。如四錢三角。祇說蘭為夷。此律說夷為蘭。如此律謗二眾俱互並得殘罪。十律謗尼犯吉。此即說殘為吉。吉為殘也。乃至犯不犯等皆有差降。制雖輕重。而各稱根性。奉行之益。以斯文證。明知聖制本有五意。所以不分者。一教主是一。共誰諍競。而得分五。二者所被眾生不相是非。各目體解。隨化差別。以斯二義。總為一部大毗尼藏。又遺教三昧經。佛因羅旬喻比丘現在分僧五部服色者。此乃一部隨機之說。然說未分處眾。且依前文等。

[0539b17] 次解第二如來在世。但說略教。不說廣教。所以爾者。略教法輪。言雖是略。理處包含。通於輕重。是以如來說此總教。通被五種眾生。各稱根性。皆為奉行之益。說略。廣有五差。輕重不等。若為說廣。益利不普。是以見云。一切諸佛但說教授波羅提木叉。不說威德波羅提木叉。略無名種。但名教授。廣有名種。令怖而不造。稱為威德。又戒經云。為無事僧。說是戒經。故知說略。然說之時節。經論不定。依祇。五年前為無事僧。說於略教。五年後因犯制廣。行不清淨。不得聞戒。付諸弟子。說廣略二教。見論。如來成道二十年前。說教授木叉。二十年後。付諸弟子。說威德木叉。若此律十誦增一阿含。十二年前。為無事僧。說是略教。從是後。廣分別說。付諸弟子。蓋隨根同。所見異故。亦可僧祇五年制廣。時節餘文。見論說之時分。所以見論不同者。或可十二二十。此是言到。且從經律十二為正。問五年制廣。便是有事。如何乃言。十二年前為無事僧。答廣教雖興。最初無過。猶名無事。如下正說。文證可知。

[0539c11] 第三五師任持者。大聖化緣既周。眾生感盡。將欲涅槃。以三藏法。付大迦葉。於佛滅後。任持理。行二教。具足無缺。將欲滅度。即以此法。付屬阿難。於雞足山。現十八變。立誓入滅盡定。待彌勒佛出世。阿難有二弟子。一名商那和修。二名末田地。阿難將欲滅度。付此二人三藏教法。付屬竟。在恒水中船上入滅。商那和修在中國教化。末田地在罽賓國流通。商那和修將欲滅度。復以此法。付屬憂波毱多。此人善能說法。度人無量。但無三十二相。時人號為無相好佛。傳通聖教。具足無缺。然此五人皆懷明內朗。體道殊方。任持聖教。秉宗被時。仍令一部大毗尼藏。號八十誦。

[0539c22] 第四分為五部者。依三藏傳云。一百年後分五部。二百年後分為十二部。四百年後分十八部。分五部者。憂波毱多在世末後。育王大集論師。共論佛法。是時諸人各情見不同。為所偏執。毱多不能刊正。遂分此藏。以為五典。如釋論云。毱多即受持十誦。在罽賓國流通。故名罽賓律師。此亦一經所明。大集經云。佛告憍陳如。我涅槃後。我諸弟子顛倒解義。顛倒說法。名曇摩毱多。法名四分。受後三世。及以內外。凡所問難。悉能答對。是故名為薩婆帝婆。此名三世有。法名十誦。說無有我及以受者。轉諸煩惱。猶如死屍。是故名為迦葉毗部。此名解眾生解脫。但有戒本。不作地相。水火風相。虗空識相。是故名彌沙塞部。此名廣解義。法名五分。廣博遍覽五部經書。是故名為婆蘇富羅。此名眾首。法是摩訶僧祇。此名大所持。善男子如是五部。雖名有異。而皆不妨諸佛法界及大涅槃。四分之名。至此方生。分為十二部者。薩婆多部中分出婆蹉。婆蹉部中復出三部。一名法上。二名賢。三名六識。此本末合五。迦葉遺中分出二部。一僧伽提。二淺摩提。本末合三。以三配五合八。彌沙塞部分出一部。名中間見。以二配八。合為十部。曇無德僧祇此二不分。通前合有十二部。分十八部者。但僧祇部中分出六部。一名唯迹。二名彌多。三名施設。四名毗陀。五施羅。六名止施羅。六兼十二。合十八部。文殊問經為二十部。云何分別部。云何根本部。佛言。根本部二。一摩訶僧祇。老少同會。共集律故。二名體毗履。老宿共集。此律一百年後。此二部起於二百歲中。僧祇出七部。一名執一切語言。二出世間語言。三高拘梨柯。是律主姓。四多門。多門智故。五只底柯。六東山。七北山。此三所居處。此七從祇。展轉相生非一時。俱從祇出。於百歲中。從體毗履。出十一部。一一切語言。二雪山律主所居之處。三名犢子是姓。四名法勝。五名名賢。此二是名。六一切所貴為人重故。七芿山是處。八大不可棄。律主初生母棄於井。父追尋之。雖墮不死。九法護名也。十迦葉毗姓。十一修妬路。執此義故。此十一亦展轉從生非一時。合二十部。偈言。摩訶僧祇部。分別出為七。體毗履十二。是謂二十部。十八及本二。悉從大乘出。無是亦無非。我說未來起。此經所明亦不杆五部。辨別故來。

[0540b12] 隨文釋中。文雖浩博。聖凡見異。分釋多種。如增五文毗尼五答。一序謂知時前。二制謂僧戒本。三重制謂尼戒本。四修多羅犍度下是。五隨順修多羅謂調下。又結集文亦以為五。謂比丘律。尼律。犍度。條部。毗尼。增一。以為毗尼藏。今且分三。謂序正流通。定三文者。第一從初至知時來明其序分。第二從毗舍下是其正宗。第三五百結集下是流通分。次釋三名。顯宗由致發起之端。稱之為序正。序正明犯。以不犯輕重等相。被時之益。正當聖意。當於序興。又當機感。故曰正宗。法傳季世。目之為流。流而不擁。名之為通。故曰流通。次釋所以者。說經制戒。必為由藉。故須序。序分既彰。宜宣宗本。故次正宗。正說之文。豈唯現在。亦欲開演大文。流傳像季。末代等聞。企渴同悟。故須流通。

[0540c02] 就前序中。復分為二。初盡偈來正明律主將欲流傳聖教。被及遐代。恐時不信。歸敬三寶。歎戒功能。勸信奉修序。第二蘇羅婆下請制發起序。於斯二序。六門解釋。一明二序意。三義故爾。一人為師徒。謂曇無德如來之別。二時為現未。三經體不同。如來經者。出於金口。曇無德經傳於竹素。以斯三異。得為三經。經故為二。須立二序。第二序名不同。謂就法以辨勸信發起。若也約人。曇無如來雖名為殊。且約前說。第三總別。偈序是別。長行是總。總別可知。第四所明旨異。流演聖教。非信不傳。故此偈序寄歎戒功。勸信奉修。以明序義。蘇羅婆下大聖制戒。非請不陳。故須啟請。以彰發起。第五先後次第。問發起前及在後。謂勸信偈後。迴在前明。所以爾者。人解若發起序。前二種不便。一彰身子請序。隔於勸信。發起不便。二顯曇無勸信不具。若勸信前明。順前兩義。故迴發起。次於後說。又可不勞為妨。理而言之。勸信之偈。乃在流通事後。何以不對正宗等以辨。先後故知。不爾。勸信雖後。位須前明。

[0540c20] 第六隨文釋。偈文分三。初稽首禮三字。是云何敬。敬之儀式。二諸佛下七字。是何所敬。顯所敬境。三今下是何故敬彰其敬意。所謂略廣歎戒。勸信欲解。三文先釋。其義三門分別。一能敬體。二所敬體。三辨敬意。

[0541a01] 第一能敬者。謂律主等行者。身口意業。身業恭敬。口業稱揚讚歎。意業信敬尊重。此就業具成身口意。若局明敬體。其唯信數。

[0541a04] 二所敬體者。即是三寶。謂佛法僧。佛者西音。此方稱覺具一切智。通達諸法。自覺覺人。故名為佛。法者為二義。一就體解法。法名目體。二就用名法。行者軌則。所言僧者亦是西音。此名和合眾。謂四人上。於理於事。絕去違諍。名和合眾。通名寶者。斯之三種。世所珍貴。咸稱為寶。三寶不同。略為別相。一體之異。今此小乘戒律。未證真如法界。故不論一體。就別相中。又分大小。且就小明。如薩婆多說。成佛乃為四階。第一三僧祇劫修為漏四波羅蜜。除禪定般若。為種智因。第二百劫中修相好因。第三最後身出家後修為漏四禪四無色定。斷八地煩惱。始從欲界乃至無所為處。唯除非想所為漏行。欣上猒下。方能斷惑。非想地無上地可欣為漏行。於彼無能。故不得斷。第四菩提樹下修三十四心。次第成佛。三十四者。見諦為十六心。觀欲界四諦。法忍法智。觀上二界。比忍比智。先觀欲界苦。苦法忍苦法智。次觀上二界苦。苦比忍苦比智。此則苦下四心。乃至道諦亦四。是為十六。於此十六心中。四法忍法智不斷煩惱。以欲界煩惱修禪時捨離故。四比忍比智斷非想地一地見諦煩惱。四禪三無色。見諦煩惱先斷故。不須更斷。次斷非想修道煩惱。凡為九品。斷一一品。皆為二心。一無礙道。二解脫道。故為十八。下之八地修道煩惱。修禪定時。斷故。不須更斷。於此三十四心。前三十三是菩薩學心。最後一種佛無學心。隨義以論。具為三。佛無漏五分法身以為法佛。父母生身及報生四陰以為報佛。化作佛身。於餘方施化。以為應佛。若據大乘。此之三種皆是化佛。言大乘三佛者。三僧祇劫滿。金剛心後頓得。當住五陰。是為報佛。真如法界第九淨識。本隱今顯。以為法身。慈悲大願。化作色身。生兜率天。乃至涅槃。為化身佛。今律主所敬。且約小說。次明法寶。異論四種。一是教法。所謂三藏十二部經。二是理法。謂四諦三乘聖人。同觀四諦。入於聖道。三是行法。謂戒定慧等四是果法。謂盡智無生智二種涅槃。次明僧寶。謂四向四果。諸聲聞眾。緣覺菩薩。不在僧數。緣覺出無佛世。無羯磨等法。菩薩獨一。是故非僧。但是法寶所攝。若說為福田。僧義容可爾。非羯磨僧收。

[0541b16] 第三敬意者。初先別明敬佛四意。一佛是教主。將傳聖教。寧不致虔表師諮為在。二報恩供養。三開示僧尼遵奉之儀。四請威加護。敬法三意。一法是所傳之旨。真益軌聚。故亦宜敬。二示遵奉之儀。三請威加護。敬僧三意。一僧有傳持之功。益利於我。報恩供養。二示遵奉之儀。三請威加護。次總敬三意。心論云。開發眾生佛法僧念。成論云。三寶最吉祥故。我經初說。今律主敬者。為演毗尼。是其大意。

[0541b24] 次釋三文。頭頂暨足。身業致。故曰稽首禮。又稽者屈也。首者頭也。故曰稽首也。所禮是何。所謂諸佛眾聖非一。稱之曰諸。宜敬教主。而兼禮餘佛者。顯教道理均化儀無二。諸佛平等。故須齊敬。佛如前解。以上稽首貫下通下二目之為及所及是何。謂是法僧。法如前解。比丘者能成之因。僧者所成之眾。總別合舉。故曰比丘僧。比丘西音。智論有多義。一名乞士。二意故乞。一為資身長道。離邪活命。邪命為四。一者下口。二者仰口。三者方口。四者維口。離此四邪。正命自活。故曰比丘。二為益施主。謂僧田行施。獲反報之福。是故須乞。二名破煩惱。比名破。丘名煩惱。能破煩惱。故名比丘。三曰怖魔。能怖於魔及魔人民。故名怖魔。解比丘竟。僧如前釋。

[0541c13] 次釋何敬。文分為三。初有兩行半偈。略歎戒功。勸信奉修。二今說十句義下廣歎戒益。以彰勸信。三末下半偈正明律主歎勸意申。重更稽首。結竟止彰。就前略中。復分為四。初為半行。總申敬意。為演毗尼。勸時生信。稟化相傳。為久住之益。二次為半行。顯所傳。理非私謬。親承我師毱多之訓。遠稟憂波離之遺誨。傳持為由。證成可信。三為半行。略歎戒要。勸時勅聽。四為一偈。但能順教奉修。獲益不虗。以成耆舊。

[0541c21] 先解初文。於茲吐宣。故曰今演。所演是何。謂毗尼法。毗尼西音。此方稱滅剋滅。由於行教。就功能彰名。故說此教。為毗尼法。毗尼之名。乃為多義。如三藏義說。一能引生。是毗尼義。謂第三羯磨竟時能引生。四萬二千功德。一時並起。二能教身口清淨及正直。是毗尼義。謂離業濁煩惱濁故。名身口清淨。清淨正直。故向涅槃。三為滅義。是毗尼義。性離諸惡。業非不生。故名滅。四引勝故名毗尼。謂引俗入道。引小入大。令凡入聖等。五勝人所行。是毗尼義。謂一切聖人同行此法總攝律教。一切都盡。既為多義。今翻滅者。謂能得於滅。且當第二向涅槃第三滅義。但經教廣略。此律八毗尼。如增二說。祇五毗尼。一略謂五篇戒。二謂廣謂二部戒。三方面如輸奴國聽五事。四堅固如受德衣捨五罪。五應法謂法和合羯磨。夷論五毗尼。謂懺悔隨順滅斷捨毗尼等。明了論九毗尼。一比丘毗尼。如故意出不淨等。二尼毗尼。如獨行等。三二部。如婬盜等。四罪毗尼。謂八緣起所生。如法對治。五惑毗尼。如三界五部惑九。永斷智及滅者。此約滅惑釋毗尼。六觸毗尼。謂十種學處。即沙彌十戒。攝未來事。所以名欲。若受十戒。則不得具足。此戒是具足方便。能攝未來事故名為。七無觸毗尼。正羯磨竟時。四萬二千學處一時並起。無復一戒不生。故名無觸。八一處毗尼。如受戒洗浴等處。為二義。一國土為處。如邊方開等十。二時即為處。如昔三歸得戒。今即不得者。是中就時。謂中國熱時便聽等。九一切處毗尼。如不殺等。一切處共學。伽論為十毗尼。謂比丘比丘尼。具分少分。處一切處。滅三毒滅罪滅諍等。斯等名數。教門廣略。攝此行教。義無不周。今解毗尼。隨舉一數。以消此文。故曰今演毗尼法。眾行之執。稱為正法。法由人弘。人能通法。法在人故。更興不墜。故曰令正法久住。故祇律初云。欲建立佛法。當盡受持此律。二令正法久住者。三不欲為所疑悔。請問他人。四為諸破戒僧尼。犯罪恐怖。為作依怙。五欲遊化諸方。而無礙者。為得此五事利故。篤信男子當盡受持此律。既獲斯五。故得久住。又見論云。持律五事利。一自能持戒。二能斷他疑。三入眾無畏。四建立正法。五正法久住。亦同此說。

[0542b09] 第二憂波為首者。親飡聖說。傳通之初。稱之曰首。及餘者。謂五師皆阿羅漢。具二解脫故。言身證者。問五師傳持中無憂波離名。今此並彰其義何也。答曰。五師善解理行二教。故標其名。憂波但解行教。不達理教。非是具足傳通。故沒名不彰。此律中直欲流通行教。故律主並引證傳為由。顯成可信義。問何故此引憂波戒經云。首舉其七佛。答此列憂波稟承次第故爾。以不親奉佛說故。不引七佛。但戒從此出。不須重引。稟承通說略教。故引七佛。

[0542b18] 次第三於茲宣吐。故言今略說歎戒功能。滅惡生善。出離中勝。稱曰要義咸皆也。飡採之徒。非一曰諸。並為和直之行。稱賢冀仁者齊去詳飡故。言咸共聽。

[0542b21] 次解第四深戒者。解為三種。一明戒善。體幽理玄。津潤無涯。名之曰深。二者能發生。定慧深解。三者能防三業。深重之。故名為深。說必被物。非器不益。一為專精自利故。言為樂持戒者。二為稟行兼益。名曰諷誦。自行善成。剋用屬。名之曰利。開所得。令他獲潤。目之為益。益利非一曰諸。二行具足。以成耆舊。名曰長老。

[0542c04] 自下第二廣歎戒益。上文雖言深要。其狀未顯。難以寄意。故下廣彰深要之相。就中為二。初為三初為三偈。法說戒利。舉宗以勸修。法說相微。理隱難識。自非喻況。無由可曉。是以第二眾山下廣明喻說。戒益殊狀。持則為益。十利功德。剋之不虗。毀則為損。三塗火鑊。必趣不疑。汝等云何不棄損以就益。捨惡以行善。初法說為三。第一半偈。總舉利數。結法屬人。第二兩偈。廣彰利體。第三半偈。結成如來。制戒本意。原在斯益。然戒利塵沙。何限斯十。且就一方化儀。略標二五。故稱為十。詮利之文表彰曰句。句下所詮功德曰義。

[0542c15] 次明第二十利。體相下為正文。不繁廣釋。略屬而令僧喜永安者。第二第三利攝取於僧。初利不信者令信。第四信者增廣。第五斷不持戒者。第六令邪道入正。第八第九利慚媿者第七久住。第十次第三原制戒之意。為在斯益。故今結言。是以世最勝等。

[0542c20] 釋第二喻說。其文為四。初至羅云來。喻嘆戒法能生善滅惡。善調三業。生善滅惡。託教以立。是以第二從所以立王至龍中來。與五篇罪相輕重作喻。既識其相。必能奉持。使惡無不離。善無不積。是以第三師下至久住。正明戒能。生成行益。功能作喻。教行既宣。宜勸崇習。是以第四乳母下勸修勸說喻。就初中文三。初為二偈。喻戒能生善眾德之本。二除結一偈歎。戒能滅惡。然生善滅惡。必由三業。行乃可就。是以第三從夫欲造善下正明善調三業生善滅惡之本。初文為二。初一偈喻戒能生善。次一偈舉前戒益以勸修。初偈上半喻說。下半合說。眾山之中須彌最者。然須彌能持大地。使不傾耶。一切百卉。因之增長。持地中勝。勿過須彌。故稱為最。喻萬行之中戒行功德。能持行者身口大地。離於七支傾邪之過。一切善法因之增長。集生中勝。義同須彌。故為最。故經云。依因此戒。得生諸禪定及滅苦智慧。大海淵廓。潤澤無涯。踰於百川。目之為最。喻戒善理深資潤無窮。超於萬行。喻若於海下舉教以合眾經。合上眾山流戒為第一最。合上須彌大海。若就行論之。定除細亂。慧斷煩惱。所以是勝。根條往別。戒是根本。定慧從生。戒復是勝。約教辨。為餘詮定慧。故二藏勝。若詮本行。毗尼為勝。今言最者。根本故最。夷論云。最為四種。一生善勝名最。二滅惡中勝故最。三依世間戒得出世戒故。四依非心戒。剋於心戒。行要既宣。宜務斯益。是以次偈舉最以勸修。但能奉持。勿替於心。第一勝利。剋之不虗。然若欲求前行中第一最者。非持戒不剋。故言今世。謂現在僧尼。後世謂未來僧尼。當持此禁戒。必獲益不虗。過去僧尼無持戒義。故不勸也。

[0543a24] 次釋第二滅惡。解興惑喪。萬累斯損。故曰除結無罣礙。凡欲遣縛。信在明慧。但慧興為本。由於淨戒。推功歸本。故曰由此解。然解不虛。剋必須護。持淨戒故。宜之違順。准教以自觀。以此律教。驗一生來。行之淨穢。了了斯現。目曰觀察。猶若懸鏡。高堂好醜。斯故言如鏡照面像。

[0543b06] 次釋第三備具。三種業能生二善。如持犯所說。意成身口善惡之本。故勸審觀。羅云。為輕義婆羅門。三業加惱。忍不反報。到愍前人。我痛須臾間。那汝長苦。何顯持戒中勝故。引以之曉。

[0543b10] 第二罪相輕重中文二。初為二偈。能詮教興作喻。第二次為十偈。與所詮罪相作喻。初文中二。初一偈半喻說。下半合喻。喻中復二。初一行教興所由喻。次半行教興所為喻。此一部律教尊貴可重。為僧尼所欽。喻若於王責。此教興所由故。言所以立王者。由世諍詔者。喻由諸比丘罪。故眾人舉者。喻諸比丘舉過白佛請聖制戒。古昔當法喻三世諸佛咸待犯請。然後制廣古今恒式。故曰當法。次教所為人者。所以立此廣教。戒律王者。為二種人。一為犯能悔人。使識病知藥。懺除對治。殄滅之方。故言犯罪者知法。二為專精不犯人。使順教奉修。對治行立。故曰須法者成就。合喻可知。

[0543b22] 次第二罪相輕重中文二。初為二偈。總喻五篇。第二次為八偈。別喻五篇。總中二偈。前喻後合。喻文中二。初句識病別藥喻。下三句療治得所喻。此一部律教。能詮罪相。輕重分明。故曰如醫觀眾病。下三句中。初之一句立二章門。下二釋成。下四須懺。目之為進。初篇過重。理不可悔。稱之曰止。但進為四義。一殘等枝條。二不定障道。三為從緣殄滅。四現足僧數。是故稱進夷反。前說亦具四義。是故名止。進否合儀。故曰得所。可治釋上進。不可釋上止。次合喻。初句合初句。下三合下三。四事一句。合止得所。不可者捨可救。二句合進得所。可治即進藥。又一義。合者初句。合初三字。四事十三。餘者合眾病二字。不可治合。止得所門可救。不須救合。進得所門。此四事攝。不可治盡不。答一分劑盡。母經就性。四不可治。今約教相。故局此四。即簡蘭提吉等。舉篇非聚。亦是除於二逆。唯僧非尼。則甄觸等。故言四事不可治也。

[0543c14] 次明別喻。初二偈初篇作喻。次為二偈第二篇喻。次為二偈與三四二篇。何故合者。答如四犯畏。為取畏故。怖微者沒名。以增四門。故遂離三四。今明五篇。而三四合者。對不對分。第五之一對中僧別。三四對別故。所以合却。就僧中救不救分。故唯四喻。然初二篇異多故離一。可治不可治。夷有覆不覆別。殘罪覆不覆。盡可懺除。二者懺殘為限。懺夷學悔盡形。三者殘罪覆。懺中重犯。與本日治。夷中重犯。更不聽懺。四足數不足數。別雖俱對僧為多異故。須為兩喻。三四二篇。若據三說。一說之別。應離為二。然同義多。一俱對別人。二同是可懺。三覆與不覆皆聽懺。四並足數。故合為一喻。次釋初喻。前喻後合。初句自行絕分喻。次句眾法絕分喻。次句作法除棄喻。次句穢不在淨喻。若犯初篇。一形永障。絕於慧命。名之曰死。不成治比丘用。名之為屍。屍為五義。如下所辨。為業既重。淨眾不納。故言大海不容受。作白羯磨。駈殯治之喻。疾風所飄。永甄眾外。故言弃之於岸上。合中上二合初句。第三合下三。第四勸持次第二喻。上半喻持。下半喻破。念捨智等。禁防六根。名曰守門。對治行成。畢竟清淨。不為緣壞。稱曰窂固。不懼外非。劫人善財。故言不憂失財物。第二篇行眾法。綱網義同。垣墻遇緣。毀為缺壞。慮失戒財。故曰憂懼。合喻可知。次第三喻。上半喻破。下半喻持。三四兩篇威儀微細。易為壞。義同坏器。遇緣起過。字曰穿漏。覩罪過。恐墜三塗。名曰憂愁。戒行善成。為資身之用。喻若完具。內心躍踴。度所持。喻若眷屬歡憙。此先破後持前。喻先後犯。綺文故爾。次第四喻。第五篇罪惡中之微。喻若飈火。微惡易犯。持宜須禁。故曰慎莫。謂為輕相續善心。如似草木。一念微惡。性是違害。能開不善門。焚燒善心。使不現起。故曰燒盡無為餘。何等五不善門。一能燒人善根。二從惡起。三為聖所呵。四退失道果。五死墮惡趣。

[0544a21] 第三段生成行益中文二。初為二偈。愚智二人喻。第二和合下生成行益。初愚智喻者。為成上生下義。言成上者。明五篇罪過實是可畏。何人不懼。無惡不造。所謂愚夫。何人能畏。患無不離。所謂智人。即是成上畏不畏喻。言生下者。何人不能持。所謂愚夫。何人能持。所謂智人。即是生下。作能持不能持喻也。初偈喻說。下偈合喻。上半偈與愚人不畏喻。下半偈與智人能畏喻。初篇重罪。業障深厚。能喪法身。絕於慧命。可畏之甚。如師子虎吼。愚癡凡夫三毒迷醉。不懼斯惡。故曰醉者不恐怖。此舉重況輕。重既不畏。輕則亡言。解下半偈。突吉羅罪。惡中之微。故曰小獸聲雖微。智人能畏。情生戰競。故曰醒者聞則懼。此舉輕以況重。輕既尚畏。重則云言。次合喻。如是三活人合上醉者。一切惡合師子吼。不懼合上不恐怖。智者合上醒者。於微惡合上小獸聲雖微。當懷於恐畏合上聞則懼。

[0544b12] 第二生成行益中復分為二。初為十偈。與生成自行作喻。第二如先自窂眾下正明能生。撩理僧徒。眾法和合。興建正法行。就初中為五喻。十偈。初為二偈。與受隨相應。對治修行。猶如良藥。能療眾患喻。第二次為兩偈。歎戒如脚足。能涉險道喻。第三次為兩偈。明戒如浮囊。體性上昇。擔負行人。越度三為喻。第四次為二偈。戒如階陛。趣涅槃要路喻。第五次為二偈。正明戒如伎藝。但能修學感果畢。然不墜惡趣喻。次解初偈喻說。下偈合喻。就喻中為四句。初句名正念修戒喻。既正念現前。無惡不離故。次第二句明對治伏業喻。既伏七非。尸羅清淨。能發生定慧。斷除煩惱惑。是故第三句明資成斷結喻。業結既除。逍然無累。剋證大果。以自適神。是故第四次明因圓剋果喻。念智捨等。護本所受。受隨相應。義同和合。對治之行非一。稱之曰眾。治行既成。能滅於惡。目之曰藥。釋猶除也。良猶善也。正念行成。必伏斷七非。故曰除去。不善者。九十八使諸結煩惱。嬰纏行人。[穴/侵]臥生死。名曰病者。尸羅既淨。集生三昧。定心澄靜。剋理觀在心。稱之曰服。解興惑喪。故曰除愈。業結既除。得涅槃道果。以自適神。故曰身康得安樂。次合句別相當。次第二喻。初偈喻說。下偈合上。半喻持。下半喻破。涅槃淨天。出生死之表。稱曰遠路。發意將趣。故曰若欲涉意雖發趣若無戒足。無由可階。故曰當自護其足。下半偈可知。求天若涅槃合上若欲涉遠路。守護戒合上護具足。下半偈破戒。舉持反合第三喻。假名行者。發心欲越生死暴河。故曰如人能度河。受戒之善。體性上昇。擔負行人。使不沉沒。喻若浮囊。護本所受。義同用乎。生死無涯。名曰雖深。受隨相資。對治善成。不懼淪溺。故曰無沒憂。達到涅槃彼岸之果。故言到彼岸。諸佛子合如人欲度河。修行合用乎。禁戒本合浮囊。終不者以一終不括。下二句即合下二。亦可總合。第四喻涅槃正法之堂。蔭覆行人。免生死寒暑喻。若帝釋堂以三十七道品。瑩鏤涅槃正法之堂。故曰彫飾眾寶城。趣果由戒。喻於階陛。賢聖遊履。故曰天人所行。下合可知。第五喻方便正念。修止作二種。持戒之善。名為善學世間也。持戒行成。內為幹正之能曰伎。外為妙用無窮曰藝。眾行非一。故曰一切。既持戒成終。必不墮下趣惡報。猶如世人。為王所念。不墮貧賤。非但不墮三塗。復得道果。以自適神。故曰以是得安樂。合中上半到而別。下半順而總。

[0545a04] 第二生眾法行中文二。初偈能成眾益。次偈聖所嘉美。前中上半喻說。下半法合。若欲秉御護持。必須善眾相得。故曰如先。眾既和密。資成僧用。不為惡眾所壞。故曰窂自。惡在善外。名曰彼軍。伏從正化。故稱為破。下合可知。次偈上半聖所嘉讚。下半久住釋。所以次解。

[0545a10] 大段第四中為二。初八偈舉上行益功能勸修。次二偈舉上教益功能勸說。初二偈戒能養護行人喻。戒善資人。使法身成立曰養。防護行人。使外惡不忓曰護。下釋護義。一切水火者。出所護事。三塗逼惱。如水火難。戒善功德。防護行者。使不墜三塗。故言護使不傷害。合中上半合上半。次言終不墮。合上護使不傷害。畜生等三合上水火難。次為二偈戒能生成真實功德喻。內為剛決護戒之心曰勇。覺察外非罪相輕重曰猛。能破生死曰將。如增一阿含。為五戰夫。一持伏入軍。遙見風塵即怖。二見高幢即怖。三見飛箭即怖。四見他所捉或斷命根。第五人者至死不怖。能壞他軍。比丘亦爾。一為比丘覩見女人。捨戒還家。二或與女調戲。三或與女身手相加捨戒。四或為觸女。起於慾想返戒。五戒為比丘。能觀不淨。便得解脫。四智究竟。今言勇猛。當第五人。善修止作二持之行。名曰善習。持犯相違。義同戰鬪。對治行成。能喪犯戒等業。故曰降伏等。心怖真實功德。寧死不悔。故曰沒死等。次合。佛子合上猛將。善學於戒合二三兩句。五蔭散壞時合上沒死。終不等合前不顧命。次第三崇真捨偽喻。前偈崇真法生真實。資成慧命。故曰是真生。下半引成事為證。次偈捨偽得戒真生。明知捨戒。絕於慧命。故稱為死。恐濫俗死。故言於佛法為死。下半舉損勸持。如世人護命。故曰故如護命。次第四二偈除擁通物喻。上喻下合。上半喻持。下半喻犯。念捨智等。護本所受。故曰得印。行立清昇。不為業羈。故曰無罣礙。犯下四篇。字曰毀缺。若犯初篇。義同全失。次合如文。

[0545b12] 第二舉教益勸說中。初喻下合。佛本制戒。為於二人。一專精人。二犯能悔人。二人非一。故言為一切人。此之二人為業煩惱魔繫羈繫。三為不能出離。如來大悲。為制此戒。教修對治。斷除惡業。故曰降伏諸魔鬼神仙五通人喻佛造設。於呪術。喻五篇戒。為彼慙媿者。合上一切人。不媿合上魔鬼。如來合第三。立禁戒合第四。半月半月說舉益勸說。非合喻。修行之本。皆由慙媿。隨行塵沙。今且論一二慙者。先不作罪即專精人。媿者發露向人即能悔人。耻作惡曰慙。即無惡不離。止行成就。慨善不滿足。修令滿足曰媿。即無善不修。作行成就。內自顧不作惡曰慙。外顧於人不作惡曰媿。慙者羞天。屏不起惡。媿者羞人。露不作罪。反上慙媿。即不媿慙。第三半偈結竟。單意難明。寄意以彰。申壞讚美。立宗勸信。若久談德則廢。所通之法。宜奄情。息歎歸禮。

[0545c03] 自下發起序。就中文二。第一從初訖未來世云何正明請制處所。所以先明者。但以啟請之。來必託處。由事作請之端序。故見論云。爾時身子請佛結戒。是時佛在毗蘭若國。第二從舍利弗下託處興請發起所說。就前段中分文為五。第一至樹下來正明大聖遊化棲託處所。第二從毗蘭若下正明國主聞佛功德信心慶遇。第三從爾時毗蘭若下設敬請佛福田行施。第四從世尊下正彰佛趣彼請而食馬麥。第五大目連下請佛避麤如來抑止。

[0545c12] 就初段中。與者俱義。大比丘者。見論云。一功德大。二果大。三徒眾大。故言為大。至毗蘭若者。五分云。此是邑名。波斯匿王以邑封此波羅門故。佛至此國者。見論多義。一為慈愍白衣故。二為四大故。三為制戒故。四為說法度國主故。那隣羅者。見論云。夜叉鬼名。濵者水涯。洲者水中可居曰洲。曼陀羅者。練木樹。夜叉依此樹故。佛在夜叉樹下。故曰濵洲樹下等。何以佛依樹下。見論云。為人寂靜。故為使弟子倣佛成規住在。樹下。除房舍。惡欲故。亦為安身故。專在此樹下者。此樹茂。兼復近城。往來便易。

[0545c22] 就第二文三。一從初至樹下正明聞佛遊化來至國。二此沙門下出所聞功德十號響班三輪化益。三從善哉下信心慶遇。就第二文中。初明十號。後明三論。言此沙門為如是大名等者。總舉其號。此者其人。沙門者息惡。舉其種性。故曰瞿曇比。是如來名稱功德。然為通利。釋迦彌勒阿閦善德等是其別名。如來等十是其通號。應相須分。故立別名。實德須顯。故為通稱。佛德無量。依德立名。豈局斯十。今據一數。且言十號。所謂如來乃至世尊。今經總舉。言為如是。大名稱凡。召體曰名。表德為字。名實相應曰稱。響班人天曰號。自下別列。十中前五自利德號。後五利他自利。五中分為兩對。初二一對前明道圓。後彰滅極。初如來者。西音多陀阿伽度。此云如來。龍樹論云。乘如實道。來成正覺。此據證通。以解如來。地云。非不如說。故名如來。約教道釋如來滅。經云。乘六波羅蜜。十一空來。就不住通。以解如來。二無所着者。地持云。何一切義故。所以應供義者。大般涅槃。故言滅極。或云阿羅漢者。此言無生。或言無着。無着者如下文。我是世無着。絕二縛故。是故應供。言無所着者。內為大悲故。於空不取證。內智具足故。緣為而不染。空為兩泯。故曰無所着。次三一對。前二解行具。次一果滿。於前二中。等正覺解圓。明行足行圓。等正覺者。契窮法性。平等真照。故曰等正覺。亦名正遍知。遍猶覺。明者三明。行者謂六波羅蜜。行由解立。故曰明行。足者圓果。酬於往因曰足。萬善備修。趣證菩提。故曰善逝。善者好。逝者去。以如來好去。故曰善逝。故持論云。第一上昇。永不復還。故曰善逝。下五利他。上四德能化物。下一為世欽敬。四中初一化生之智。解了世間。次無上士調御丈夫。化生之能。能調物心。次天人師化生之德。師德具足。次一佛者。化他之行。覺行窮滿。善達眾生世間根器利鈍。故曰世間解。進達窮原。人天莫過。能調人天丈夫。伏後聖化。故曰無上士等。言天人師者。能教眾生。斷惡修善。故名為師。如來實是六道之師。人天益多。故曰天人師。善達法界三聚之法。自覺覺人。覺行窮滿。故名為佛。德為時欽。故曰世尊。

[0546b09] 就第二三論中。初神足教化。謂神力善巧。令人生信。於人既信。事須修行。故次修習梵行者。彰其起行。梵名菩薩。是道能到。故曰修習梵行。言彼於諸。天謂天眾。魔謂欲界魔。梵謂初禪去。沙門是正眾。波羅門謂俗眾。於此諸眾。獨證神通。故曰作證等。所說不改。故曰常說。說理非邪。稱為正法。上善等者。見論多解。一謂初中後。言悅契群心。名之為善。二謂戒定慧等。三謂三種菩提等。並稱當益物。故名上中下善。所詮之旨。以之為義。能詮教者。名之為味。理教相應。故曰清淨等。

[0546b19] 第三善哉等者。此國主者慶遇之詞。及眷屬。故曰我等。言得見者。當為所見。故曰得見。言無着人者。所聞德中。且舉一號。具足應言。乃至三論。化益人我。今宜往等者。自申利。我若禮覲。必聞法歡喜。敬養福田。合時多益。故曰宜往問訊等。

[0546b24] 第三設敬請佛中文五。初至一面坐來三業致敬。二時世尊下稱根說法。三聞佛下信心請佛。四時世尊下默許受請。五毗蘭若下遂請歡喜致敬還歸。釋初句中。到共相問訊者。亦應禮敬。又應口言起居。輕利教化。為勞等意業尊重。但此文含故。總言問訊。言一面坐者。見論。身體布地。聽法安故。至宿德所以避。六法等可知。語言莫算。故曰無數方便。令波羅門解心創啟曰開。忽為名化。稱機[怡-台+遺]欲。故曰令得歡喜。第三子句聞法歡喜等者。經家序。國主信敬之情。次即白佛下彰其請詞。謂請佛僧夏興供養。第四受請。所以默受請者。見云。佛應世間人。以身口益。今用忍心。默然受請。為愍眾生。顯佛三業俱益。見佛聞法是身口益。默許受請是其意益。譬如藥樹。根莖枝葉。俱能愈病。如來法王亦復如是。三業俱益。多云。止誹謗故。不發言受。問所以此中默然受請。涅槃經默然不受。發言受供邪。答此中以其佛是應供。請佛者少。故對國主。默然受請。涅槃會上唱言涅槃。又請供者眾。是以發言。受純陀供。寄興常理。為此不同。次第五文見世尊受請者。問佛既默受。非眼識得。所以言見。答覩佛怡悅之色。是故言見。敬戀不。請退還歸。故曰繞而去。

[0546c21] 就第四文中為四。一赴請安。二時為波離國下明得馬麥之所。三時世糓貴下食麥之緣。四爾時比丘下時食馬麥。食麥緣中。一時世乏食。二毗蘭雖請者。魔惑國主。為斯二緣。故食馬麥。何以故者。若波羅門先不請佛。今不供養。未足為疑。然波羅門信心請佛。理應供養。何以今忽不供養故。答為魔所惑。失本信心。故不供養。五分云。非我無物。亦非心悔。魔在我心。故不供養。如何在心。十云。魔惑國主。躭於五欲。內語不出。外語不入。我九十日。五欲自娛。故曰皆是魔波旬所作故。問佛受請時。知魔惑不。見云。佛知若知。何故受請。見云。一夏安居竟。為度國主故。二因受此請。請聖制戒故。三設往餘方。亦不得免。唯此為麥。可依安居故。問魔王所以不惑販馬人邪。見云。魔王去。販馬人後至。問何不更來。見論云。四事不可全弊。一期中供養。二湯藥。三光明。四壽命。正食馬麥其文為四。一往造求食。二次生施念。三如念行施。祗云。五百延馬日給一斗。為一馬王日給二斗。各減其半。以奉佛僧。故曰乃至一斗。四佛僧食異。完未不同。故曰所食各異。十中佛以殘食與阿難。天味加之。故言為異。問佛所以食此馬麥者。答百緣經說。佛為宿因。如來過去作五百婆羅門主。遊行見迦葉佛眾人供養。發言如是好食。宜供養我。此沙門等應與馬麥。身子在中。不可此言。以斯口業。本因魔惑。為緣故食此麥。十云。當佛食此麥時。身子口業。善因故在。不空道山中受毗沙門天王釋夫人供養。

[0547a22] 第五文四。初兩一對直請縱答。次兩一對兼請抑答。問大目連者。神足第一。何不輙以神力迴反大地。取自然粳米。供養眾僧。而請佛者。見云。輙作神通。則與如來並神力。乖弟子法。是以須請除。不在佛前。為利益故。問如來何以止目連者。見論。若聽往者。現在為神力能爾。當來比丘無神力者。值儉乞食人生慢言。佛在世時。弟子持戒具足。神力取彼粳米。以供養眾。今者比丘持戒不具。內無神力。不能取米。供養於彼比丘。更生輕薄。復不少施。以倒見故。死墮地獄。見此無益。故不聽往。遮之義永。故重言止止。

[0547b08] 第二託處興請文四。從初至不久住來。託處思詳。久不久義。既為疑念在心。理須諮決。是以第二從靜處起下如念請問何佛住滅。如來略答。久不久人。雖知其人未解。所以情疑未盡。理須重請。是故第三從舍利弗下問久不久。所由廣答。所以第四舍利弗下乘前答勢。請聖結說。同於四佛久住之益。如來抑許。初文問。身子智惠何不自觀。而問者何。見云。身子自觀。正可知佛。久與不久。未知所以。故須請佛。又可身子神力。觀之不離。為依止如來住。為顯佛尊上。故請佛也。又解所以請者。但舍利弗智拔群表。性樂推審。故思六佛住滅久近。作興請之端。

[0547b19] 第二文二。初請為三。一至退坐經舉請由。二白佛言下次申疑意。三。

[0547b20] 為開示。正顯請詞。謂請佛披演。使我解心啟悟。名之為開。顯在心首。故稱為示。第二佛答。四佛久住。二不久住。十誦。無此請文。五分。佛答惟衛尸棄隨葉。三不久住。拘留拘那含迦葉。此三人住。與此不同。見論。住滅一同。五分祇。身子在舍衛國祇洹林請問久不久事。佛直答言。說九部經。結說故久。不爾疾滅。不辨人之名號。身子即請。

[0547c02] 說九部為聲聞。結說准知。此文似是並請化制二教。

[0547c04] 第三文三。初問住滅所由。二佛告下廣答住滅所以。三以此因緣下結成住。然此三文。問中先問其久。次問不久答。先釋不久。次答其久。結中先結其久。後結不久。文次如是。初門者。身子問言。以何因緣者。謂此六佛同常住等正覺。以何緣故。而為住滅。

[0547c09] 就第二答中。初答第二問不久所由義。二文四。四者初心說。

[0547c10] 二爾時彼佛以下但為說略。三又舍利弗下說略之益。現在流布。四若彼佛滅度下無廣之損。故不久住。二者初二一對止廣說略。次二一對為略現益。無廣後損。先釋初文為二。初明無廣教。二故諸弟子下彰無廣機。釋不說廣意。先總舉二佛化主。無其廣教。故曰乃至不廣。為弟子說法。次別明不說。文二。初舉其二佛所不說法體。第二不為人廣說正彰無其廣教。但正不說中。具為化制二教。明知。所不說法體中。但為十二。闕無制教。謂少結戒訖戒之。言此十二部經者。以聲為經體。佛語語性。故通為名句。味謂色行二陰中攝。翻名釋名者。一修多羅。此言契經。二祇夜謂重誦偈。三和伽羅那此名授記。四伽陀此名不重誦偈。律名偈經。五憂陀那此云無問自說。謂不由諮請。如來自說。律曰句經。六尼陀那此名因緣經。七阿波陀那此云譬喻。律在第十一。八伊帝曰多伽此云本事。謂說他往古。如云拘留孫佛法名甘露皷等。律曰善道經。九闍陀此云本生。謂自陳報。十毗佛略此云方廣。十一阿浮陀達摩此云未曾有。十二憂波提舍此云論議。大小隱顯。故說十二。謂方廣部是菩薩藏。餘十一部是聲聞藏。若大小有無互顯。各有九部。故成十八。謂大乘中除因緣譬喻論義。小乘除方廣授記無問自說。故各九部。大小具義。論云。各具十二。今之所明。小乘十二。第二不為人廣下正彰二佛。不說化教。亦不結戒者。亦無制教。次明無廣機。文言故諸弟子疲猒者。謂此等眾生聞廣嫌繁。佛知疲猒。不為說廣。是其無廣。所以義故。故言法不久住。

[0548a13] 第二但說略中文。初明說略法體。二乃往下說略處言。是應念者。見云。當念無常苦不淨無我。是不應念者。無常莫念。為常不淨。莫念為淨。是應思惟者。三善根應。思是不應。思惟者三不善根莫思。次下一對總結修捨。是應斷者謂第四句。識過須捨是應具足住者謂初句。第三句須念思。故云具足住。此出二佛化教之略。不辨制略。制略教者。不謗亦不嫉等是。隨葉佛略。心莫作放逸等。是拘那含佛略。第二乃往昔時下舉其二佛。說略處所者。此恐畏林。猒惡情猛。入道則易。故依此處。

[0548a23] 第三說略益者。以有略教。佛僧在世。佛法流布。謂略教益。

[0548b01] 第四無廣故。滅中有三。法喻合。法中有四。一滅法人。二出家彰此等人入佛法中。三是故下明滅法之損。四何以故下釋疾滅意。種種名者。見云惑名。曇無德薩婆多等種種姓者。或姓。目連迦葉等種種家者。貧賤富貴等家。然此眾生亦剃髮染衣。入佛法中。故曰出家雖染。佛法無廣可依。各自用意。處當佛法。不相承受。又復根鈍於略不攝。法在。隨緣壞行。是以疾滅不久。所滅法者。謂化制略教等。何以故者。然此等人信心出家。應合興顯。所以疾滅正法。故言何以故。以無廣教線經。任持行者故問。此人出家。何法受戒。人言准義。謂是羯磨。或可如是。喻中亦四。種種華者喻初句散置。案上喻第二出家。風吹則散。喻第三滅法法。何以故者。喻第四無廣教線經。次合喻亦四可知。

[0548b15] 問所以初欲舉滅法之人。兼舉第三在世流布者。答為彰。以無廣故。雖可現益。未來有損。故相對辨。答四佛久住中亦四。一有廣教。二弟子疲猒下亦為說略。三如是舍利弗下有略廣。故明其現益。四若彼佛下以有廣故未來久住。第二說略。但應化宜之略無。制教中略。謂忍辱第一道。乃至一切惡莫作等。不同廣中具有化制。但應是略。言廣略二教者。多種差殊。一定二教少多。二根本支條。三人有利鈍。四罪名輕重等。如下辨。但修多羅中。廣略二教先後不定。以其化生遇感便宣。逢緣即闡。良以眾生利鈍不定。故所以爾。毗尼教中。要先略後廣。以其略。是根本。被於利根行淨人等。一往即說廣。是枝條。被於鈍根犯寄事。故須後制。又四佛先明說廣。亦結亦說。後方說略者。謂對略辨廣。為彰四佛非但說廣。亦說略教。仍不是先廣後略。及戒本中。以廣為宗。故七偈後說終不得。今說在下。謂後說。問涅槃云。迦葉佛法住世七日。此云久住。答經云。七日據利根者說。律彰久住。就鈍根者。論又此住滅。為明興請。理齊廣略。即如五分。見論。三住三滅。又增一阿含。阿難問毗婆尼佛。乃至迦葉。乃至幾時生瑕穢弟子多少。云何說戒。佛答第一。佛一百年前說略。百年後付諸弟子說。於廣略第二佛八十年。第三佛七十年。第四佛六十年。第五佛四十年。第六佛二十年。第七佛十二年。前乘明彌。勒千年之前未有瑕穢。但說一偈。口意不行。惡身亦無所犯當除。此三行速脫生死淵。以此驗之。故知齊廣俱略。

[0548c17] 第四正請中文二。初請就中。先請威儀可知。次白佛下正請。二佛無廣。未來不久。四佛有廣。乃得久住。欲同四佛久住之益。勿同二佛疾滅之損。故曰乃至久住等。今正是時者。謂其正是制廣教時。唯者專獨之義。故曰唯欲也。結戒說戒等者。二部戒本。是其結戒說戒。揵度是說儀軌。餘受戒等。是修梵行法。亦可戒戒之中。各前結戒。酬於此結。各後說戒。及說戒揵度。復答此請餘受安等。是修梵行法。請制斯廣。勿同二佛疾滅之損。同於四佛有久住之益。故曰久住。所以不請。說化教者。梵王請訖。但制教者非俗分故。是以今請。若准祇文。似如俱請。

[0549a04] 第二答請。文三。一立二章門。二釋二門。三結二門。言且止者。止謂抑在交頓。止而非永。故復言且。故是抑門。佛自知時者。許之賖漸。賖謂待犯。漸據隨禁。故是許門。釋此二門。一解句則有六對。便有三釋。唯兩謂初三五釋抑門。二四解六許意。於此三對。釋二門時。宛轉相釋可知。義少不便。今解初二句釋上抑許。第二未得利養下兩對。近釋生漏不生漏。遠釋且止知時意。舍利弗如來未得結戒者。釋上且止。所以未得結者。未犯有漏法故。若漏未起而先制者。見云。二過。一重誹謗想。如我等輩。貴族出家。棄捨財色。奉持戒行。不惜身命。於世名利。無所悕求。云何如來反以木叉。繫縛我等。即是如來。不能善莂世人心器。反生誹謗。獲大重罪。二者於我所制。亦復不生敬重之心。令法則滅。即見此無益。不得先制。故言且止。若犯有漏法者。釋上智時。上言知時者。知何等時。謂知漏法起時。然後結戒者。見云。二益二者。讚歎是好醫師。善治我病。二者於我所制。生敬重之心。令法久住。佛知此時。結戒有益。故言知時。又復若犯有漏。即是生下論起過。文文皆應此。然後結戒者。即是諸戒制廣之文。咸對斯說。欲斷有漏者。便是招生十利。又復下文。如來出世。見眾過失。為諸比丘結戒。以一義利故。攝取於僧等也。此等正宗之文。並應賖漸之益。文言若犯有漏者。教行俱缺。然後結戒。因犯制廣。補前二缺。問云何補教補行。若如來成道。說於略教。利根之徒奉教修行。無所缺犯。教禁群機。有被時之益。鈍根之流違教起非。又不奉修。令教毀壞。無禁時之用。是名教缺。即違教成。犯汙本受。是名行缺。是以如來制彼廣教。彰諸惡之名諸善之體。二教相相成。還令略教有被時之益。義同補教。既聞制廣。呵責示過。悔所犯。永斷相續。起惡業。不能為因。未來苦果畢竟不受。還令戒淨。名為補行。又以廣故。行者識相。護本所受。專精皎潔。踰勝於前。資成不斷。亦名補行。問若漏未起。制廣二過者。略教直陳。所以不待犯請。答有二義。一略教根本法輪。故得直制。仍不待犯廣。是枝條法輪。若根本未壞。何用廣為。是以要待根本既壞。須制枝條。以補墤輪。以此根條兩異。制法不同。二略教所被機根淳熟。調柔易化。故不待犯廣教。所被根鈍。難犯不得。先制要因有犯寄事而結。以此利鈍不同。制法有殊故爾。第二生漏不生漏緣。舍利弗比丘乃至未得利者。近釋不生漏。遠釋且止意。乃者越時節也。若得利養。便生有漏等者。近釋生漏。遠釋知時。乃為結戒者。是乃厈之詞。未有名稱者。近釋不生漏。遠釋且止。若得名稱乃至多財者。近釋生漏。遠釋知時。此言乃者。越為人識等。

[0549b23] 結二可知。

四分律疏卷第一末

[0549c03] 寶永七寅六月冐暑自寫。冀子子孫孫令律法久住於世。往昔 鑑真過海大師傳法礪南山二宗。恰如鳥兩翼。今南山宗廣行于世。法礪一宗傳之者少。非我子孫。豈能流之。有志之徒思之思之。

[0549c07] 位山天安精舍過海末葉沙門慧晃山識之


【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41 冊 No. 0731 四分律疏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tripitaka | about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