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公告:漢文大藏經網站已停止更新,請前往下列大藏經網站查閱經文

一般電腦和需要較多功能的使用者,建議瀏覽 cbetaonline

手機、平板與專注閱讀的使用者,建議瀏覽 deerpark

 

X34n0638_005 法華經玄贊要集 第5卷

CBETA 電子佛典集成 » 卍續藏 (X) » 第 34 冊 » No.0638 » 第 5 卷 ▲上一卷 ▼下一卷 前往第

 

法華經玄贊要集卷第五

[0262b03] 次下四種種性。兩般聖教。初般若後勝鬘。且般若者。

[0262b04] 言依有非無等者。癈立也。依有種性。名依有。不依無種姓。名非無。一人身中。具有三乘種姓。名通性。此四種姓中。三乘定姓。一个通性。是不定性。故名通也。別者。三乘人各自別有種姓。名別。別有三。通性有一。名四種種性也。定性不定性。各自差別。名類異也。

[0262b09] 言又大般若等者。引教也。大般若經中。有一菩薩。名善勇猛。白佛言世尊。願為我等。為具宣說如來境智。問何名境智。答智即如來後得智根本智也。境即是真俗二諦。根本智緣真諦境。後得智緣俗諦境。境智即是智境也。又有解。眾生三乘根性名境。佛後得名智。何故名境智。又云三乘所起本後二智。對如來後得智名境。境即是智也。此般若經中。觀照實相二種般若。即是法華經中。知見性相。菩提涅槃。如為知見性。智為知見相。總名知見也。都有四類人。三乘定性及不定性。得聞如來境智。

[0262b19] 言若有情類等者。地有二義。一生空理所依名地。二生長功德名地。聲聞人初二三果。第四果。證擇滅理。總名地也。不局在初果名地也。

[0262b22] 言於獨覺乘等者。緣覺之人。一異證悟。但言出離。出離即是得果也。何以聲聞言自無漏地。緣覺云出離。答翻譯家避重言失也。

[0262c01] 言於無上乘性決定等者。此前所引三乘定性人也。

[0262c02] 言若有情等者。第四段一類不定性人也。問爭知是不定性人。答聞大乘法。迴趣無上乘。故知是不定性也。此是見道前七方便人。曾發二心。曾修二行。聞大般若經。迴心向大。名漸悟。此間疏。快感法師義。所以疏言。雖未證入性利生。意顯是見道前凡夫。若是決定性聲聞。聞法後。便入見道。取自乘初果。得法眼也。緣是不定性人。無容暇取小乘初果。便行菩薩行。所以疏言。而於三乘性不定者。聞此法。發無上心。此具性發心。名漸悟。

[0262c11] 言諸論雖說等者。通妨。問前來堪法師義。不許前三果人受變易。迴向大名漸悟。今准佛地論顯揚論。則許前三果人受變易。迴心修行。方名漸悟。今此疏中引經。唯說凡夫。莫違地佛地論。答迴心之中。有兩類人。一聖二凡。聖人迴心。具二義。一者聖迴心。二者受變易。二者凡夫迴心。凡夫之人。只具一義。唯有迴心。闕於入聖受變易義。佛地論中說迴心。約受變易者說。今此疏中云說迴心。約不受變易者。各據一義。亦不相違。所以疏言。諸論雖說聖亦迴心。此二句通論佛地論。今疏中說不受變易。下分疎此道理也。疏中凡夫迴心有二類。一者悲增。二者智增。事須迴心了入見道。取却初果等。然後受變易。迴心修菩薩行。以怖長時無窮生死。二者悲增。見道前迴心了。修菩薩行。更經二大阿僧祇劫。至第八地。方受變易。問其受變易為一度受。為多迴受。答非一迴受。謂聖者迴心去。命擬長時修道。願我所有無漏定願。資本親生之業。令得十劫二十劫等。隨長短分限。時節既漏。更當如是發願資。乃至成佛。

[0263a05] 言此經被彼等者。即是迴心凡夫。言大乘定性者。即是三乘定性中大乘也。聲聞定性。即妙莊嚴品中者。及不定性。即是下八品正宗中。不定性聲聞也。

[0263a08] 言如引等者。即指前文中三種種性兩般聖教中文也。即妙莊嚴品。問疏主言如前引。莫是取破疑執中義兼為三中指者。是定性有學初果之人。問何以知不指義兼為三中無學。答顯般若經是第二時空教。尚上自定性聲聞。得自乘果。何妨妙法蓮華經更妙勝。又是第三時教。何妨定性聲聞得法眼淨。是小乘初果也。若聞般若經相例總是得果益。則取妙莊嚴品為勝也。若取義兼為三中定性無學聞法華經。但是不愚法益。豈有聞法華經空不愚法休去耶。故知疏主但指得果益也。

[0263a18] 言然無被獨覺者。問一教之內。若無被獨覺者。如何經言諸求三乘人。如何言發聲聞辟支佛心。又言求聲聞者。求辟支佛者。求佛道者。答經文有者。則約緣覺凡夫說。既言發聲聞辟支佛心。又言求三乘人。勢盡是凡夫也。疏言不被。則約定性緣覺得果者說。並不見有似他定性聲聞。遠塵離垢。得法眼淨者。得果益則無也。若爾何成破二。若不被緣覺。何名破二乘執人。答破二約凡夫說。若簡所不被。約得果者。經會則無也。

[0263b03] 言有無雙彰等者。癈立也。但說四乘定性。不說不定性。名以通從別。以由癈也。癈却通不說。名以通從別。唯說四乘定性。名從別也。

[0263b05] 言又勝鬘等者。引文也。

[0263b06] 言大地者。譬如大地持四重檐。

[0263b07] 逆罪對。四疑及正見對。戒見對者。若唯於戒壞見不壞。現身續。若見壞戒不壞。容後身續。其戒見俱壞。現當不續。見戒俱不壞。非此中收。次意樂加行對者。加行壞意樂不壞。容現身續。有二俱壞。現當不續。有俱不壞。非此所收。三謗法逆罪對者。有逆罪非謗。容現身續。如闍王等。有謗非逆。容後身續。如富闌那等。有謗逆俱有。如善皇等。現當不續。有謗逆俱無。如舍利弗等。非此所收。疑及正見對者。疑者疑世間出世間因果。於此推度。心不決定。遂生猶預。生決定時。便續善根。先續生得善。後續加行正見。續者於九品善。有說漸續頓續者。相云。云何若逢善友。能巧為說法。令彼生解。必是頓續(初世分別了)。後約緣分別者。如仙舉國王。知五百婆羅門信惡友緣。而生邪見。遂即煞之。便入地獄。憶三種事。一知從人中來。二知由惡友教。三知由斷善。遂生悔心。悔心即出。不受生甘露國。此即名為緣力斷善根。地獄生時續。若入地獄經本有。具受苦。後方續。此即名為因力斷善根。地獄死時續。問邪見斷善。但是一法。如何續善前後有異。答緣力斷時。發心不猛。故於前時地獄生時續。因力斷善業即堅窂。故於後時地獄死時續(四何時續了)

[0263c03] 言二者怜慜一切眾生等者。問如初地菩薩去。不造新業。此菩薩設令身中無數恒沙故業。由不更造新業。故業合應有盡。若盡如何不入涅槃。處在生死。答分段惑業盡。還受變易身。由此不入涅槃。若爾受變易。與佛化生何別。答佛身微妙。眾生不見。別起一化身。令眾生見。由此與佛異。若言在前七地中受分段身者。即有如前故業應盡之妨。若就八地受變易解者。即與佛無殊之妨。進退思擇。多是地前菩薩造生業。無盡期故。問何名大悲得聖菩薩。乃至八地名大悲故。地前又成過去。既云無始。前七地中。用無始業。資感生死。足得無窮。非如二乘猒生死苦之不受(此解善)。問何故喚大悲菩薩。作斷善根闡提之人。答以彼無種姓故。究竟無成佛。不入菩提涅槃。發願導眾生界盡。我即涅槃。眾生界法爾無盡。所以菩薩常不入涅槃。與彼無種性人。道理相似。所以喚大悲菩薩。作斷善根人也。

[0263c19] 言以知諸法等者。問如何菩薩不入涅槃。答疏云言以知諸法等。諸抄云。菩薩不入涅槃。而有二意。一知生死涅槃本來平等。菩薩言一切眾生身與涅槃別。菩薩不妨捨生死入涅槃。菩薩見生死本來平等。二見自身及眾生。元來在涅槃中。二者菩薩向眾生。起同體大悲。觀一切眾生。即是我身。名同體。所以不捨也。又問菩薩何事畢竟不成佛耶。答菩薩大悲。化盡眾生界。我即入涅槃。眾生法爾無盡。故菩薩永不成佛。問如觀音授記經云。補阿彌陀佛。地藏菩薩十輪經。當來成佛。乃至文殊亦有授記。如何說畢竟不成佛。又問菩薩數數造善不成佛。若凡夫數數造惡。應不入地獄。據此而言亦得成佛。賀云。不成佛。約悲門說。言成佛者。約智門說。是故成與不成。亦無乖返。安國云。據菩薩悲心如此。非是不成佛也。菩薩發願不成佛。猶如剔火杖。火杖本來剔撥柴薪盡。誰知柴薪未盡火杖先無也。故金剛般若經云。我皆令入無餘涅槃。非皆入盡。

[0264a12] 言此經被聲聞及如等者。賀云。此法華經。被定性聲聞。不定性聲聞。及如來乘性菩薩。一闡提中。大悲菩薩也。非被獨覺及斷善者。然定性聲聞。聞於一乘不愚法故。不定性三乘。迴心向大故。如來乘種性。求佛智故。大悲闡提。化眾生故。獨覺之人。不聞教故。斷善之人。有邪見故。佛不為說(楞伽五性了)

[0264a18] 言有無並說等。初癈立也。有性無性。總說名有無。並說不定性與定性。總說名通別類異。現斷是有種性。畢無是無種性。現斷則現在雖斷。當來却續。畢無者畢竟永無。現斷則是以時邊。即是現有當非有。當有現非有。盡是有種性人。若是現當非有。及畢竟是無種性人。

[0264a24] 言莊嚴論云有五種等者。引教文也。初四同楞伽者。即是三乘定性。及不定性。此四乘中。除獨覺不被也。餘三皆被。第五無性人中。唯取時邊。時邊中唯取大悲菩薩。餘現當非有及畢竟者。悉皆不被也。

[0264b04] 言第五有二種等者。故大莊嚴論本頌云。一向行惡行。是現在斷善根者。謂屠兒魁膾煞生無惡不造者。亦設齋等。第二普斷諸白法。被惡知識相勸。歸依外道斷善。名普斷諸白法。白法者。即是善法。此兩句是有種性人斷善者。第五三無有解脫分者。謂不求三乘出離。第四真是無種性人也。少善亦無因。唯有人天善根。名少善。不樂廣修故。不與三乘果為因。亦無三乘聖種為因。故名亦無因。前三句即時邊。後一句即畢竟。由此約因約果。更作四句分別。一因成果不成。謂大悲菩薩。二果成因不成。謂有種性斷善根人。三因果俱不成。謂無種性人。及二乘定性。四因果俱成。謂大智菩薩。并不斷善根成佛者也。

[0264b16] 言此經被前四等者。及第五性者。即無種性人。又時邊中。除大悲菩薩。餘現無當有及畢竟者。悉皆不被。前四之言。指楞伽經也。

[0264b19] 言依有及無等者。癈立也。亦立名也。攝釋三說。一者不成。是無種性人。於佛果菩提。永更不成。故言不成。向上當成兩字。是本字屬對。助向下不成之語。二者當成。是有種性人。雖現未成。當可成故。名為當成。不成者。即是無種性人。三者當成不成。總屬無種姓人。佛果菩提。是當成之法。斷却善。當來之法不成故。合名當成不成。又云依有及無當成不成者。當成兩字成上。依有不成兩字成上。依無議曰。前三說既非聖言。隨意總得。然就理長如來。第二解初及第三。恐非疏意。相國云。當成謂有性。現雖未成。當可成故。不成謂無性。及二乘定性者。一性字不許有二乘。定性及無性對彼申宗。量云。二乘之果。是有法。實有定性故。宗。因云。乘所被故。猶如大乘。大乘所被。大乘是實有。定性二乘所被。同彼大乘是實有。量云。所說無性是有法。決定是有故。是宗。因云。聖所說故。猶如有性。有性聖所說。有性是實有。無性聖所說。同彼有性是實有。

[0264c12] 言瑜伽有說等者。引教也。同前者。同前莊嚴論。被三乘定性及定性。此四乘中。唯除獨覺不被。故云前四同前也。第五唯一者。謂無種性之中。唯被時邊中大悲菩薩。故言唯一。餘現無當有。及畢竟無性。此經不被也。

[0264c17] 言此經被彼與前莊嚴同者。被根也。即是三乘定性。此四乘中。除獨覺不被。餘皆被。第五無性人中。唯取時邊。時邊中唯取大悲菩薩。且楞伽第五是有性。現當非有是。莊嚴論第五。時邊是有性。畢竟即是無性。瑜伽第五。唯是無性。莊嚴論中。時邊雖是有性。教亦不被彼。現斷善根故。

[0264c23] 言若以一乘為宗等者。初結正為人也。化度問既以一乘為宗。即合唯被菩薩。何故流通分兼被聲聞。答正宗分中。唯說一乘。即被菩薩。雖正宗中即為聲聞。迴心向大得記。即名菩薩。故三周正說。正是一乘。流下。非正說一乘之處。緣妙莊嚴品中。傍利益聲聞。是流通故。亦即正宗對不定性。故言一乘。流通分對定性故。此中如一乘章中真實體。四十年前。所有小乘教理行果。至法華會上。並以迴心歸大。迴心以五門分別。一出體。二釋名。三迴心人。四迴心處。五迴心緣。體者。問八識之中。是何識迴。為是集起賴耶。為是緣慮。答且如前之五識。但能任運緣其前境。無計度分別。第七末那。一向內緣。賴耶見分為我我所。若是集起者。集諸種子。起現行故。並不能入觀出觀等。非此等心。今者迴心。即是第六意識緣慮名心。謂昔妄執小乘。計劣為勝。妄執不捨。即是第六。能為今日。既遇大乘。知昔非是究竟。悟今是其真實。便迴小果。歸向大乘。故知見道。第六意識緣慮心。一云迴第六生空智。二云迴第六識。及同時心心所二十一法。兼取五識相應心心所等。二釋名者。迴改迴易。拔昔日第六意識證生空智。今日改作法空智。名之為迴三迴心人者。且如初果人。欲界人天。各有七生。合此二小生。合為一大生。名為七生。第四迴心處。初果人生。上即六欲天。下來生三洲。北俱盧是難處故。且如向南洲死。生四天王天。乃至如是次第死。生他化自在天等。並許迴心。東西二洲。准此應知。十五心向。時既速疾。故不得迴心。若世俗向。亦許迴心。上流般那含。生於上界。分為兩類。樂慧之者。生五淨居。樂定之者。生無色界。不是迴心處。中般之人。謂居中有。便般涅槃。亦無迴義。以次生梵王天及無想天。亦不得迴心。五迴心緣者。身上具三乘種性。欲迴心向大。事須遇緣得二乘。果若數數遇二乘。即不得心。若遇菩薩大乘緣。即許迴心也。大乘人天乘教。是緣也。

[0265b07] 言一雨所潤等者。標傍被人。即定性聲聞。得初果也。

[0265b08] 言瑜伽等云等者。證傍被人也。等者等取大莊嚴論。論云即是見諦預流果等。等取超得果者。若次第得果者。第十六道類智得初果。若先曾伏却欲界六品俱生惑。至第十六道類智時。便取第二果。乃至第三以不定故。言等言。故知非說一乘之處者。指傍被人也。正宗名正說一乘。流通分名非說。非說一乘。乘即是妙莊嚴品也。

[0265b15] 言為被機宜者。說是經即妙莊嚴也。

[0265b16] 言第二明經宗旨者。標也。既知前來敘經起之意。明能說經人意。未明所說法是何宗體。所以有第二。明經宗宜未。問涅槃經以佛性為宗。維摩經以不二法門為宗。華嚴經以法界為宗。觀經以十六觀門為宗。未審此經以何為宗體。答此經以教理行果為體。體者性也。開權顯實為用。用者業也。用此經以一乘為宗。宗者尊也。問一部經內。何法最尊。答此經以一乘為尊。所以言宗者尊也。宗者主也。以一乘為宗。主者本也。以一乘為本。宗者崇也。宗崇一乘(上得別宗解)。若總宗。宗者眾也。此經以一乘究竟為宗。破二會二為宗旨。旨者意也。即是意旨。意況。意趣。令二乘人。破二會二。歸於一乘。是此經之意也。又宗有二。一者總宗。二者別宗。若總宗義解。有作無作。可貫兩門。世俗勝義。隨應分二。雖知通旨宗義若斯。若隨別所明。一乘正為宗也。

[0265c07] 言此方先德總判等者。初敘古判教不同也。先德即周時遠法師。諫周武帝滅佛法事。身長九尺。著十三幅裙。判如來一代時教。有四宗也。

[0265c10] 言雜心等者。尊者達摩多羅。此云法救。造此論有十一卷。問何名雜心。答雜明理事。故名雜。是五百卷娑婆論之心髓。故名雜心。未造此論前。尊者妙音等五百羅漢。於迦濕彌羅國。造婆娑論五百卷。後有法勝羅漢。造三卷法勝阿毗曇。後法救尊者。以婆娑大廣毗曇大略。故造雜心。離彼廣略。故有頌言。極廣令智屈。極略解不生。是故處中說。莊嚴妙義故。等者等取發智六足俱舍也。

[0265c18] 言立五聚法等者。聚者積聚。積集多法為名。問無為法佛。如何為名聚。答若約法體。眾多義無。為不合名積聚。若約名數。論無為積聚。或從多分為名。亦名積聚。今依小乘。立五聚法。若約大乘。以識為先。萬法唯識。唯識之外。更無別法。小乘心不孤起託境方生。離識之外。條然別有體。實有自性。不立假法。有法有故。必不滅。無法無故。必不生。龜毛兔角。必不生也。無法本無。更何立假耶。立一切法。皆有自性也。立五聚法有體性。即是色心等五位法也。且第一色法。有十一種。謂五根五境。及無表色。二者心法有一。謂六識心王。三心所有法有六位四十六。且第一大地法有十。謂受想思觸欲。慧念與作意。勝解三摩地。遍於一切心。二大善地法有十。謂信及不放逸。輕安捨慚愧。二根及不害。勤唯遍善心。三大不善法有二。謂無慚。無愧。唯遍不善心。四大煩惱地有六。癡。放逸。懈怠。不信。惛沉。掉舉。五小煩惱有十。忿。覆。惱。嫉。惱。害。恨。諂。誑。憍。六不定有八。謂貪。嗔。慢。疑。惡作。睡眠。尋。伺。四不相應有十四。謂得。非得。眾同分。無想定。無想報。滅盡定。命根。四相。名句文五無為有三。虗空。擇滅非擇滅。此論意云。有法有故必不滅無法無故必不生。三世不無。五聚體有。有為法墮三世。總是有。無為法不墮三世。亦是有。問聚義既是薀。前四可立名薀。不攝無為。如何名五聚答前四是有為體。義皆名聚。後一雖無為。名數亦是聚也。

[0266a18] 言二破性宗等者。化度云。但於事總相名有。推求於體。必不可得。唯有總相。破性從相。此成實論師。本是數論弟子。後於經部宗中出家。造成實論。破法有體。唯有相故。唯有總相相狀猶如芭蕉。中無有實。推求於體。必不可得。如聚沫等。唯存相故。此師計四塵為能造。地水等為所造以一切法。皆是於假。

[0266a24] 言破相宗者。非唯體性不可得。如其總相相狀亦不可得。故名破相宗。皆悉空故。

[0266b02] 言四顯實宗者。化度云。依他圓成。有故言有。遍計所執。無故言無。有無俱明。故名顯實。

[0266b04] 言涅槃華嚴等者。緣此經等。顯於中道真實義故。沼云。謂學徒雖順慈氏解深密。不達般若中百論等。依真俗諦。及一切法。空有不有。世俗諦理。遍計所執。情有理無。有為之法。理有情無。依似起性。非有似有。勝義諦法。猶言不及非有非空。寄言詮故。亦有亦空。慈氏偈云。虗妄分別有。於此二都無。此中唯有空。於彼亦有此。故說一切法。非空非不空。

[0266b11] 言此經即是者。問未審此經四宗之中。復是何宗收。答此經即是第四宗也(上敘古說也)

[0266b13] 言且古經論宗等者。斥古。非疏主破。周朝遠法師設教不同。將如來一代時教。判四宗。亦大相似。然攝教不盡。疏主意道。當時遠法師判教時。經論未足。至唐三藏時方得足。如今且就遠法師當時所有經論之中。判教不盡。若烈四宗。攝不盡。立性宗。唯攝得二十部中有部。破性宗。唯攝得經部師宗。餘十八部。復是何宗。並攝不著。疏主意言。古人立四宗。攝不周。非是全非也。故言宗置極多也。

[0266b21] 言舊四阿含等者。阿含者。舊梵語也。新云笈摩。此云淨教。亦云傳教。從真淨法界中流出。故言淨教。上古諸佛。展轉傳來。故言傳教。大論八十五云。契經者。謂四阿笈摩。有四。一雜阿笈摩。謂佛世尊。觀待所化。宣說如來及弟子所說。相應薀處界。相應緣起惑。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聖道支。入息出息等。後結集者。謂令聖教人住。隨其所應。次第安布。當知如是一切相應。略有三想。一是能說。即是如來及諸弟子。二是所說。即薀處等所了知法。三是所為說。諸比丘及天魔等眾。如是一切。粗略標舉。簡廁句集。名雜阿含。二中阿笈摩者。即前相應教法。後以餘相應。處中而說。是名中阿笈摩。三長阿笈摩者。即彼相應教法。更以餘相廣長而說。故名長阿含。四者增一者。即彼相應教。更以一二三等。漸增分數。道理而說。故名增一阿笈摩。如是四種。師弟展轉。傳來于今。由此道理。是故說名四阿笈摩。僧祇者眾義。摩訶者大也。此中明義。與大眾部。以為宗計。此師計無色界。有細業界色。及五根色。以彼經說。見佛母入涅槃。無色界天。傷感心淚下。如春細雨。又說如來雙林滅時。彼天淚下。如員盛雨。此是定果變起。五根依處。扶塵無實根用。彼大眾部。依如上義。遂計無色界有細業果色。前立四宗。不說無色有眼等故。不攝此義。

[0266c19] 言三彌帝者。是上座部義。疏云。三云正。彌帝云慈。是正慈論。賀云。三者是正。彌帝云量。是二十部中。正量部義。謨云。此解恐非疏意。若是正量部義。即是正量部收。何故疏云判為上座部。故知疏主解為正。問若依疏解。何名正量。答但是上座部中。取此義以為定量准繩。故名為量也。何以知是上座部義。答彼論說無中有身。上座部取為據。論頌云。再生汝今過。感位欲往前路。無資粮求住。中間無所止。此師意言。既言中間無有所止。明無中有也。

[0267a04] 言舍利弗阿毗曇等者。舍利弗阿毗曇。簡法勝阿毗曇。阿毗曇者。此云無比。此論准論。慧學為勝。戒定二學。不可比方。故云無比論也。

[0267a07] 言梵網六十二見者。將六十二見。簡大乘梵網經。此二經論說。眼識緣色境時。不帶相分影像。如日舒光親能照境。如鉗物。鉗物不離鉗。是正量部所計之義。謨云。因此略敘相見二分有無。且護法菩薩宗。心心所法。四分合成。具所能緣。無無窮過。非即非離。唯識理成。而正量部竟不立相。清辨菩薩立相不立見。安慧菩薩三分俱無。唯立自證分。唯識第二明四分中。初難陀師量破此等。初破正量所緣是無。後破清辨能緣非有合此雙破。安慧俱遣破。彼論云。若心心所無所緣相。應不能緣自所緣境。許無所緣境故。量云。眼識是法。不能緣色故宗。因云。無所緣故。同喻如耳等。耳等無色相。耳識不觀色。眼識無色相。同彼不緣色。若許眼識無色相。眼識能緣色。眼識無聲相。亦應能緣聲。耳識無色相。應亦能緣色。次破見分無。量云。眼識是有法。不能緣色故。宗。因云。無能緣故。同喻云。如虗空。虗空無能緣。虗空不觀色。眼識無能緣。同彼不觀色。若許無能緣。眼識能緣色。虗空無緣。虗空能觀色。合此二量。破安慧三分俱無也。

[0267b01] 言四分律是法藏等者。此部中說。佛是僧寶中攝。是法藏本計。化度云。四分律等上。並八宗中。法無去來宗。准舊四宗。皆所不攝。所以疏云此等經論復是何宗。

[0267b05] 言然文殊問經等者。中今義也。賀云。一真諦所譯部執論中。總有十八部。於上座部。本末合說。有十一部於大眾部。本末合說。唯有七部。此說謬也。但由真諦相傳。皆說有十八部。若言二十。恐有他非。遂略根本大眾部也。於中復減西山住部。非但違斯舊部執。亦違文殊問經。經云十八及本二。皆從大乘出。第二若依舍利弗問經。從上座部中。出十三部。從大乘部。流出八部。即二十一。亦違經論。譯家謬加也。第三文殊問經二十部者。正說也。彼經下卷云。摩訶僧祇部。分別說有七。體毗履十一。是謂二十部。十八并本二。皆從大乘出。無是亦無非。我說未來起。釋曰。摩訶者大也。僧祇者眾也。即大眾部焉。分別說有七者。明大眾部中。分出七部。并本有八部。體毗履者。此云上座部。十一者。此從上座部中出也。并本十二部。是謂二十部。皆從大乘出者。無別小部法。從大乘分出。破無是者。所立之義。非皆是各各執為究竟之法。故言無是。亦無非此者。所立之義。非皆非也。所執皆是真佛語。故亦無非也。我說未來起者。如來雖則當根而說。聞者不同。故部執競興。如來滅後。百年之內。雖見不同。而法勢強。故部執未分。百年後。法力劣故。諸部芬絃。故名未來起。又人壽二萬歲時。有吉栗吃王。是迦葉佛父。急夢見一張白疊二十人爭。各將一分。至曉將為不詳。問諸臣。無能答者。有一智臣。而白王曰。迦葉如來。具一切種智。王之所夢。必應能解。王遂向佛。說其所由。佛言。非關王今日之事。此乃人壽百歲時。有佛出世。名釋迦牟尼。其佛滅度後。諸弟子等。分其教法。成二十部。王之所夢。事表於斯。謨云。今譯此未來起者。恐乖經意。頌既言未來起。即但以釋迦滅後一百年外。名曰未來。事甚符順。何須遠引。迦葉佛時。雖事體即同。而釋文不善。不爾何置我說言。豈我牟尼却曰說偈也(上明分部了)。第二分部緣由者。有總有別。總即大天五事。別者疏中所烈。然內教大小乘。合二十二宗。且小乘教。依文殊問經及宗輪論者。此二皆敘分部所由。其中巨細非無少異。雖標二教。烈即宗輪。今且依宗輪論說云。如是傳聞。佛薄伽梵。般涅槃後。百有餘年去。世時淹如日久沒。摩竭陀國。俱蘇摩城。王號無優。統攝瞻部。盛百蓋化洽人民。是時佛法初破。謂因四眾共議大天五事。遂有乖諍。大天者。昔末土羅國。有一商主。少聘妻室。生一男子。顏容端正。字曰大天。未久之間。商主遠適他國。展轉貿易。經久不還。其子長大。染穢於母。後聞父還。心既怖懼。與母設計。遂煞其父。彼既造無間業。事漸彰露。便謂其母。展轉逃隱。至波吒釐城。後遇本國所供養無學苾蒭。復恐事彰。遂設計煞彼羅漢。後復見母與餘人交通。復煞其母。雖造三逆。由不斷善根。深生憂悔。何緣當滅。傳聞沙門有滅罪法。遂往鷄園迦藍所。於其門外。有一比丘。徐步經行。誦伽陀曰。若人作重罪。修善除。能照世間苦。如月出雲翳。往詣苾蒭所。慇懃固請。求度出家。還字大天。未久便能念持三藏。言詞請功。善能化導。波吒釐城。無不歸仰。時無憂王聞召請。數入內宮。恭敬供養。而請說法。出在伽藍。不正思惟。夢失不淨。然彼稱羅漢。而令弟子洗所漏衣。弟子自言。羅漢者諸漏盡。師今何容猶有斯漏。大天告曰。天魔所嬈。汝不應恠漏失。有弟子歡喜。矯設方便。次第記別四沙門果。弟子白言。阿羅漢應有證智。如何我等都無自知。大天告言。無知有二。一染汙。無學無。二不染汙。羅漢猶有。此汝輩不能自知。時諸弟子復白師言。曾聞聖者。度疑惑。如何我等於諦實中。猶有疑惑。彼復告言。諸阿羅漢。亦有疑惑。疑惑有二。一隨眠性疑。無學斷。二處非處疑。無學未斷猶有。後弟子。披讀諸經。說阿羅漢。有聖慧眼。於自解脫。能自證知。因白師言。我等若是阿羅漢者。應自知。如何但由師之令入。都無現智能自知之。彼即答言。有阿羅漢。但由他入。不能自知。如舍利弗智慧第一。佛若未記。彼不自知。況由他人。而能自了。故汝於此不應而窮詰。大天彼於中夜。自思惟罪重。當於何處。受諸劇苦。憂皇所逼。數唱苦哉。弟子聞之驚怖。晨朝參問。起居安樂否。大天答言。吾甚安樂。弟子尋白師言。昨夜何唱苦哉。大天答言。我呼聖道。汝不應恠。於後集先所說五惡見事。而作頌言。餘所誘無知。猶預他令入。道因聲故起。是名真佛教。然於後時鷄園寺中。十五日夜。次當大天昇座說戒。彼便自誦所造伽他。爾時眾中學無學。多聞持誦。修靜慮者。聞彼所說。無不驚可。咄哉愚人。寧作是說。此經於三藏。曾所未聞。咸即對之。翻彼頌曰。餘所誘無知。猶預他令入。道因聲故起。汝言非佛教。於是竟夜鬪諍芬絃。無憂王聞。自出詣伽藍。尋白大天。就非就是。大天白王。戒經中說。若滅諍法。依多人語。王遂令僧兩朋別住。賢聖朋內。耆年則多。而僧數少。大天朋內。耆年雖少。而眾數多。王遂從依大天眾。訶伏餘眾。事畢還宮。後隨異見。遂分二部。一上座部。二大眾部。佛初入滅。七葉嚴中。二部結集。界內即有迦葉波。此云飲光。時為上座。界外亦有萬數無學。無別標首。但總言大眾。皆由未生怨王。為大檀越主。種種供養。界內人多。難為和合。所以兩處弘宣。時雖兩處結集。人無異諍。法無異說。及至大天眾乖諍。昔時界外少年之僧。共為一朋。名大眾部。取昔為名。往者界內耆舊之僧。共為一徒。名上座部。結集時迦葉是也。此二乃是根本諍起之先首。言五事者。一餘所誘。二無知。三猶預。四令他入。五道因聲起。問此五事皆空。亦有實否。答准真諦疏。有虗有實。如魔王天女。能以不淨染羅漢。羅漢之人。不斷習氣。無一切智。即為無明所覆蔽。須陀洹人。於三解脫。雖無起疑。於餘事中。猶有疑惑。若鈍根初果。亦有疑惑。不知得不得。問善知識事相。若善友為設。方知得不得。若三寶四諦。得不壞信者。此人雖得須陀洹果。更自觀方知定得聖道。亦有因言顯者。如舍利弗等口誦偈時。即得聖道。若不爾者。名為虗也。既有實。分成兩部(大眾部二上座部)

[0268c07] 言謂大眾部者。說五薀涅槃。皆假名非真實有。上座部說。五薀及涅槃。皆是實有。故分為二。然大眾部。凡多聖少。所以二百年中猶有乖諍。於此時內。立義不同。又分三部。

[0268c10] 言一一說部者。世出世法。皆無實體。但有假名。意謂。諸法唯一假名。無體可得。既乖本旨。可以別分。名一說部。即持業釋。如呼火時。不燒口等。

[0268c13] 言二說出世部者。此部意明。世間之法。從顛倒生。但有假名。都無實體。出世之法。非顛倒起。道及道果。皆是實有。既乖本宗。所以別分出世部。

[0268c15] 言三胤部者。上古有仙。貪欲所逼。遂於染鷄。後所生強。因名鷄胤部。此部唯弘對法。不弘經律。經律世尊方便言教。出家講經。必起憍慢。憍慢起故不得解脫。唯有對法。是甚正理。即第一時。大眾部中。分出三部也。

[0268c19] 言多聞部者。第五多聞部。此部師多聞精進。速得出要。廣學三藏。深悟佛旨。從德彰名。名多聞部。

[0268c21] 言說假部者。當第六部。意言世出世法。皆有假實。薀實處假亦從所立為名。此部意云。現法之中。道有假處。言假者。如眼根處。七極微成。又如一微上有無常等四義。故名為假。五薀體非聚。故名為實也。

[0269a01] 言制多山部者。梵云制多。此云雲廣。安置聖靈之廟處也。山有制多。山得此名。人依山住者。制多山之北。故從處為第四分也。第二百年滿時。有出家外道。捨本之邪教。歸如來之正法。亦名大天。前第一百年時。有大天比丘為乖諍之旨。今此同前之名。故稱為大天。亦從大眾部中出家。形入僧流。受持具戒。廣學精進。今此大天。與彼大眾部僧。重詳所我大天五事有可不可。因茲乖諦分為三部。一制多山部。即大天所居山。二西山住部。三北山住部。此二部與大天不知。因茲便居山西。山從處立名。如是本末共分九部。其上座部。二百年一味和合。此部根本迦葉住持。復有漏慈度喜。助揚其化。相繼不斷。由是二百年前。殊無乖諍。至三百年初。因迦葉多衍尼子。於上座部出家。先弘對法。後經律既乖本旨。遂有諍興。上座本弘經教。此先弘論。故是相違也。

[0269a16] 言說一切有部者。一切有二。所謂有為。及無為也。有為墮世。無為離世。其體皆有。名一切有。

[0269a18] 言雪轉部者。六轉名部。上座弟子。本弘經教。因說一切有部起。多弘對法。既闕義理。能伏上座。上座既弱。移入雪山。約處為名。名雪山部。攝云上座部漸次而行。如雪因風飄流摩措。從喻為名。名雪轉部。

[0269a21] 犢子部者。律主之姓。上古有仙。居山靜雪。欲染母牛。因而有子。自後仙種。皆犢子姓。部從遠裔。故以為名。

[0269a24] 言法上部者。律主之首。有法可上。或有出眾人上。並名法上部。從人立稱。

[0269b01] 言賢胄部者。賢者部主之名。胄者苗裔之義。是羅漢之苗。故從襲為名。

[0269b02] 言正量部者。權衡刊定。名之為量。量無邪謬。目之為正。此部所立。甚深法義。刊定無邪。自稱正量。從所立法。以為部名也。

[0269b05] 言密林部者。林木蓊繁密。從居處為號。或有釋言。此等四部。釋舍利弗阿毗曇。義有少者。以義足之。後名造論。取經義添。既乖本旨趣。遂即部分。

[0269b08] 言化地部者。部主之身。本是國王。王所統攝國界地。化地上人。故云化地。捨國出家。弘宣佛法。從本為號。號化地部。

[0269b10] 言法藏部者。亦名法密。密是藏義含受正法。如藏之密。從德立名。此部師立五法藏。經律論呪五菩薩本事。既乖化地。遂分宗。

[0269b12] 言飲光部者。梵云迦葉波。此云飲光。婆羅門姓。上古有仙。身光映蔽日月。故云飲光部。是彼之胤。故言飲光。

[0269b14] 言經量部者。此師唯依經為正量。不依律論。即經部。依彼所立。而為部名(分別部了)

[0269b17] 明分部時者。潞云。初大眾部四破本五破。即於二百年初。大眾部中。分出三部。一說部。二說出世部。三鷄胤部。次於大眾部。二百年中。又出一部。名多聞部。三於第二百年中。大眾部中出一部。名說假部。四於二百年末。有出家外道。捨邪歸正。亦名大天。居在制多山。後與天眾。重議首時五事。因茲乖諍。分出三部。一制多山部。二西山住部。三北山住部。上座部經爾許時。一味和合。至三百年初。有少乖諍。流出一部。名一切有部。二次有部中出一部。名犢子。三於犢子部中出四部。一法上部。二賢胄部。三正量部。四密林部。四又於三百年中。有部中出一部。名化地部。五於第三百年。從化地部中出一部。名法藏部。自稱龍眾。我大採菽氏為師。六三百年末。有部中出一部。名飲光部。七四百年初。於有部中出一部。名經量部。自稱慶喜為師。從三百年初。至四百年初。分二十部訖。頌曰。佛滅百年餘。二部本初破。年經侵四百。分部二十終。於中初大眾。四破從成八。初從後各三宗。三二皆唯一。兼本成九部。從初三百年。上座時分七。從三四部分。從單各立宗。法上賢胄正量。飲光密林經量法藏。亦名單立。本未成十一。初分後破。各檀一方行。細分部所由。廣如諸章杪說。

[0269c14] 言二十二宗者。清辨菩薩護法菩薩二宗各別。則云一勝義皆空。二應理圓實二宗也(依教分部出了)

[0269c16] 言今依文判教等者。依文判諸教。云但有三。准義分類分宗。宗乃有八。宗輪論明十一類故。或可但是以類言之。大乘二宗彼類故。亦未必依一十一類說也。

[0269c20] 言一雖多說有者。潞云。多分依彼依他圓成說。諸法有不言遍計。亦是有法者。依圓空者。遍計其中有大眾部經量部。以同大乘。故著多言。言不盡空者。若望生空即不違。若望法空。正相違也。

[0269c24] 言二多說空宗等者。潞云。唯依遍計性。說諸法空。不說依圓亦是空法。所以疏言雖多說空。亦不違有也。

[0270a02] 言三非空非有等者。有為無為。名為有。即是非空。說我及我所。名為空。即是非有。又云前之二時。總談空有。而不定言。今第三時。顯說空有。而定言之。非有不同初總說有。非空不同第二時總說空。非有但是遍計。非空依圓不無。由是第三。名為中道。

[0270a07] 言此等三教如前引文者。問凡所立宗。次憑教理。判三時教。何處有文答疏云此等是即深密經是也。化度問云。此之三教。無非佛言。捨有觀空。何所利益。若唯住有以非空。滯生死而無所證。若唯住空而非有滯涅槃而無所利。謂成無住。空有雙觀。不同凡夫唯住有故。常憎生死。不同二乘常住空故。不行利樂常住涅槃。又云若唯明有行以非空。妄想以之而更長。但習空行而非有。真心無因而不生。故滅妄想於空門。起真心出有府。雙觀空有。方成中道。古詩云。入定觀空有。出定空有吟。還將出入意。返觀空有心。癈有還歸縛。行空復被侵。只教一念裏。迴跨兩邊心。章敬云。深密經文意者。令諸有情知一切法。如是如是。空故非有。如是如是。有故非空。了達諸法非空非有。遠離疑惑。顛倒僻執。隨其種性。起處中行。漸次修滿。隨其所應。永滅諸障。得三菩提。證寂滅等。佛涅槃後。魔事紛起。部執競興。多著有見。龍猛菩薩證極喜地。採集大乘無相空教。造中論等論。究暢真要。除彼有見。聖提婆等諸大論師。造百論等。弘闡大義。由是眾生後著空見。無著菩薩。位至初地。證法光定。得大神通事大慈尊。請說此論。理不無窮。事無不盡。文無不釋。義無不詮。疑無不遣。執無不破。行無不修。果無不證。正為菩薩。令於諸乘境行果等。皆得善巧。懃修大行。證大菩提。廣為有情。常無倒說。兼為餘乘。令衣自法修自乘行。得自乘果。證得如是略說此論所因。辨曰現在未來三。世皆有三時。物性宜然。教起定爾也(上教判了)

[0270b08] 言我法俱有者。問二十部師。皆是羅漢。如何計我為其宗。答攝云。二解。一云是佛在時。涅槃會下。犢子外道苗裔。從古而言。名為有我。自破云。餘之四宗。有我如何。二云習氣我故言何失。問諸部皆然。何獨於此。答此文之五部。昔執我增。今雖得果。習氣強盛。約斯辨計。故不相違。章敬云。此宗立有補特伽羅。非即離薀。謂即薀是我。佛說無我。但遮外道。即離薀我。非預我宗。乃至成佛。此我方盡。又執法有。同薩婆多。是故稱為我法俱有宗。等者。此前六宗。疏云等者不知等語凡攝幾部。諸師所說。非疏本心。今依先師百法記及宗輪論。此中等言。凡攝四部。謂法上賢胄正量密林。兼本為五。准唯識中犢子計。有五法藏。謂三世無為不可說藏。彼執非即離薀我。攝在第五不可說藏。如大乘中。出真如理。立常樂我淨。亦名不可說。三世為三。無為為四。別說不可藏為第五。此不可說。即是所計。非即離我。然能計心。即是法執。若爾現有我見。云何得無學果。答依觀即薀離薀之我為空。得彼無學。不是更計當有此我。得為此宗。若爾餘部皆有法我。何唯犢子部為正此計也。答法執同。餘宗即無如是所計。五薀藏也。不可相例。此言等者。等餘五部。法上賢胄正量密林山經量。以經量部有勝義我。犢子有我。非即離薀有我義齊故。合立一宗。於中非一一皆得齊也。諸宗皆爾。

[0270c07] 言二有法無我宗等者。等餘四部。為謂一切有部多聞雪山飲光。章敬云。此計法有而我言無。此薩婆多計一切法皆是有。宗計現同。故言等也。

[0270c10] 言法無去來等者。等取餘六部。鷄胤制多山西山住化地法藏部。并本部成七。計一切法現在即有。過未即無。不同有宗三世皆有也。此現在剎那法有作用。故名有。過去法滅。未來法未生。所以名法無去來也。

[0270c15] 言四現通假實者。此等等經量并本等二也。此師計現在一念法上通假通實。薀界門中實。處界門中假。麤色是假。細色是實。若大乘宗。即麤色是實。細色假。文微子微等。此師有宗弟子。師資相承。合為第二宗収。以現兼假實故。第四宗攝。不同第二三世皆實也。

[0270c20] 言五俗妄等者。問此後兩部。更不攝餘部。如何言等。答攝云。等等當部之中本末差別。故言等也。此部計俗即是妄。名世間也。真即是實。名出世間也。

[0270c23] 言六諸法假名等者。世間出世間一切諸法。皆無實體。但有假名也。且六宗連帶意者。如同五漸略。一我法但有宗。第二宗師云。前宗大寬。我宗向上。一切法上。都無有我。唯有法也。第三宗。前師雖計有法無我。然法中通三世。猶自太寬。我宗過未無體。只有現在法。第四師云。汝前師現在法上皆實有。亦太寬。我宗現在一念法上通假通實。第五師云。前師總通假實。亦太寬。我宗中俗則妄。真即實。第六師云。前師俗妄真實。亦太寬。我宗諸法但有假名。都無體也。問前未周朝遠法師所不攝者。有四種部類。我今此六宗之中。何宗所取。答舊四阿含。及僧祇律。即是第二宗収。彼有大眾部義。三彌帝論。第二宗收。彼有雪轉部。即上座部義。梵網經六十二見經。第一宗收。彼有正量部義。四分律是第三宗攝。彼有法藏部義也。

[0271a13] 言七勝義皆空宗等者。謂一切法依世俗諦。有為無為可說。是有勝義門中。有為無為。皆悉是空也。此即南宗勝義空也。謂如來在世。於第二時。說般若等。明諸法皆空。佛滅度後。四百年前。小乘宗盛。四百年後。大士興世。名曰龍猛。廣立大乘勝義空宗。破於小乘有執偏病。往於龍宮。誦出大乘。後依般若。成立空義。雖一切法皆不可言。由性空無。故不可說為有為無。若約勝義體雖是空。世俗可有。後有清辨菩薩。祖述文殊。龍猛尊聖。說一切法。世俗故有。勝義皆空。彼引大般若。設有一法。過涅槃者。我亦說為如幻如化。又云理云。若法有體。自合能生。生現藉緣。明非是有。佛滅四百年來。提婆師龍樹。龍樹師清辨。清辨師文殊。依般若經。造智論及掌珍論。說俗諦門中。心境俱有。勝義門中。心境俱空。菩提涅槃。體亦非有。即以無所得。遺其依圓。故掌珍論云。真性有為空。如幻緣生故。無為無有實。不起似空華。上二句顯有為空。下二句顯無為空。此一頌立二比量。前二句破有為。後二句破無為。初量云。真性有為。是有法。定是空故為宗。因云。以從緣生故。同喻云。猶如幻事。幻事從緣生。幻事體是空。真性有為從緣生。聞彼幻事體是空。又清辨後無為量云。真性無為。是有法。定是空故。為宗。因云。以不起故。同喻云。猶如空華。空華本不起。空華本是空。真性無為亦不起。同彼空華本是空。問清辨菩薩云。真性為是有法。此有為是何宗中有為。若真性有為屬清辨宗。總是空也。若真性有為。屬天親菩薩宗。即非有非空。夫論立義。事須兩宗共許。清辨菩薩言空。天親言非空非有。有法不極成過。如說聲是法。問此聲是何宗中聲。若屬外道聲。是常。若屬佛法弟子宗聲。是無常。又因上從緣生。緣生法是有不空。又同喻上云。猶如幻事。大家眼見耳聞。是有不是空。又現於法上云。空及至法。因與喻並無空義。問清辨何要將真性兩字。向有為法上安著。答清辨云。我簡世間相違過。大家知俗諦門中。有為是有也。又清辨云。亦許俗諦門中。有為是有也。所以安真性之言簡。不是世間俗諦有為也。又云定是空。表真諦門中有為也。問清辨比量若成。應可天親中道理破。答清辨比量。是似比量。非是破真比量也。元來天親中道義極成。次護法菩薩比量破云。真諦有為。是有法。定不空故為宗。因云。以從緣生故。同喻云。猶如俗諦中有為。俗諦有為從緣生。俗諦有為體不空。真諦有為從緣生。同彼俗諦有為不空。量云。真諦有為。是有法。定是有故為宗。因云。以二諦之中隨一攝故。同喻云。猶如俗諦中有為。俗諦有為。向二諦之中隨一攝。俗諦有為體不空。真諦有為。向二諦之中隨一攝。同彼俗諦有為體不空也。

[0271c10] 言應理圓實等者。按世親傳云。佛涅槃後。三百年中。有羅漢。名迦旃延子。先於薩婆多部中出家。後往罽賓國。與五百羅漢。共撰婆娑論。祕不流行。於多時五天不覩。後東天竺國。有婆須陀。聰明大智。往彼習學。記得流行。眾生聞者。執著於有。大乘空義。多皆隱沒。三百年外。有南天竺國龍猛菩薩提婆菩薩。造大智論。釋大品經。造無畏論十萬頌。提婆造百論等。為破小乘外道執我法故。說之為空。時人聞之。多皆著空。後九百年。北天竺富樓沙國。有國師大婆羅門。姓憍尸迦。有其三子。皆名伐蘇畔度。此云世親。雖同一名。號即各別。第三世親。於薩婆多部出家。得無學果。其第一者。有菩薩性。有部亦中出家。後得離欲。思惟空義。不能得入。欲自煞身。有賓頭盧阿羅。在東毗提呵洲。觀見此事。從彼方來。為說小乘空觀。意猶未安。謂理不應心。因即乘通。往兜率天。諮問彌勒。彌勒為說大乘空觀。還下思惟。即便得悟。因名阿僧佉。此名無著。爾後數往兜率陀天。諮問彌勒菩薩大乘經義。為餘人說。聞多不信。即自發願。請彌勒下。說大乘義。令眾生見。皆同信受。即如其願。於夜分時。放大光明。集有緣眾。於阿瑜闍國。說瑜伽論一百卷。其中廣明五分一十七地義。初五十卷明本地分。次三十卷明攝決擇分。次有兩卷明攝擇分。次兩卷攝異門分。後十六卷攝事分。攝事分中。義類不同。為一十七地。五識相應意有尋有伺三三摩地。俱非有心無心等。聞思修所立。是具三乘法。有餘及無餘。是名十七地。亦申十支。一略陳名數支(百法論)。二粗釋體義支(五蘊論是天親造)。三總包眾義支(顯揚論無著造)。四廣包大義支(攝大乘論無著本世親無性釋)。五廣陳體義支。亦名分別名數支(雜集論無著本覺師子安慧二人釋)。六離僻彰中支(辨中邊論彌勒本天親釋)。七摧破邪山支(二十唯識論之)。八高建法幢支(二十唯識論天親本護法菩薩等釋)。九莊嚴體義(莊嚴論彌勒本天親釋)。十攝散歸見支(分別瑜伽論護彌勒造)。始終一部。盡因相應籠綰十支。皆稱五分。一十七地。菩薩壃四。十二賢。離離別位。所以五天菩薩學之者。地雄八國。高僧傳之者。人秀隨所記出。隨解其義經四月夜。十七地論方終。雖同一會。唯有無著。得近彌勒菩薩。餘人但得遙聞。或有見異。時無著菩薩。依深密瑜伽等。說一切法有空不空。申中道宗。破彼空執。世俗諦中。遍計所執。情有理無。依他圓成。情無理有。勝義諦中。一切法體心言路絕非有非空。非由體有。名不可說。又立理云。法若無體。豈因緣生。現說從緣生。明須是有。故彼所造唯識論云。我法非有。空識非無。離有離無。故契中道。慈氏頌曰。虗妄分別有。於此二都無。此中唯有空。於彼亦有此。故說一切法。非空非不空。有無及有故。是則契中道。此中初二句。顯依他上無能取所取。次句顯依他中有圓成實真空妙理。次句顯彼真理上有此依他非一非異故。後句易知。此是中邊頌。虗妄分別有者。謂有所取能取分別也。於此二都無者。謂即於此虗妄分別。永無所取能取二性也。此中唯有空者。謂虗妄分別中。但有離所取及能取空性也。於彼亦有此者。謂即於彼二空性中。亦但有此虗妄分別也。一切法者。謂諸有為法。及無為法。虗妄分別。名有為。二取空性。名無為。依前理故。說此一切法非空非不空。由有空性虗妄分別。故說非空。由無所取能取性故。說非不空也。有故者。謂有空性虗妄分別故。無故者。謂無所取能取二性。及有故者。謂虗妄分別中。有空性故。及空性中。有虗妄分別故。是則契中道者。謂一切法非一向空。亦非一向不空。如是理趣。妙契中道。亦善符般若等經說一切法非空非有(此是世親菩薩釋)。量云。勝義諦中。有為無為。是有法。決定是有故。宗。因云。許真俗二諦中。隨一攝故。同喻云。猶如俗諦中。有為無為。及量亦爾。

[0272b23] 言成實論義等者。正古說也。問亦說八宗了。疏主忽然此間明論未足。古師造章疏。皆依成實論。緣此論是羅什譯。明種子義。分通大乘。古時大乘師造章疏。皆依成實論。小乘師亦依成實論。大乘師認成實論是大乘論。小乘師認成實論是小乘論。古人定不得。疏主聊簡云。成實論義。是經部師宗。現是經部師宗。即小乘論也。問前來四宗中人。判成實論。是立相宗。一切法都無體性。唯有相狀。如何疏主此間判為現通假實宗。現在法上。計有一分實義。莫違著四宗中破性立相宗耶。答疏主兼望料簡道。古人錯判他成實論。向破性立相宗中收。化度云。自古諸德。莫分大小。言大乘。即不同攝大乘等。若言小乘。復破雜心論。於此二宗。迴互不定。今時類例故。此即第四宗。即是小乘經部師義也。與大乘果也。

[0272c13] 言雖差別等者。正結意也。若據少分差別不同。則含有二十二宗。若據全分差別。則合有八宗。化度云。此略攝廣也。謂以八宗攝二十二宗也。

[0272c16] 言然華嚴云者。理教一味。頓漸隨根。謨云。別論頓漸此引五本經一論。出頓漸文。亦云。會前教意。問如來教法。現言一味。更無兩般。如何說有二十二宗八宗差別。恐人疑實有爾許多差別。所以會前二十二宗八宗差別。云如來教法。若不對根說。只是一般教。若將教對根。將根顯教。則有八宗二十二宗。便是漸教頓教。但由眾生悟解不同。得諸果異。今此間會前差別意也。引華嚴經論。證如來法無礙解。於一字一句法上。演說無量無邊教法。菩薩摩訶薩聞一宗法。解一切法。此證教同如來說。無是一般。更無五乘。但由眾生悟解不同。聲聞了悟一半。菩薩雙悟也。

[0273a03] 言無垢稱經言等者。前華嚴經中。證法無礙解。此無垢稱。證聲即詞無礙解。解諸方言音。如來亦無千般萬般音聲說法。只一般言音。四生九類。聞者皆悟解。各見世尊與他作本國言音說法。此上二經。證教同眾生悟解有二也。

[0273a08] 言無量經言我等者。常說諸法不生不滅者。離四相故。不去不來者。離三世故。無彼無此者。離自他故。無得無失者。離增減故。一相無者。真如向上。無差別相故。名一相。無者六塵男女大小等。十種相故。名無相。即無相狀相。非無體相。此約理同得果異故。

[0273a13] 言但由眾生等者。出頓漸所以也。問前來顯時中。早說頓漸。此間又說。莫不重耶。答此間說頓漸。而顯時中。別顯時中。時教上有頓漸。會所被根。此間將根上有頓漸。會能被教。教上元來是一般。亦不說頓漸也。但由眾生悟解證果不同。遂於教上。乃有頓漸也。

[0273a18] 言法華亦言一雨等者。一雨證教同。草木生長。次根異。即是教同根異也。

[0273a20] 言優婆塞等者。即象馬兔三獸。足有長短。力用別故得水淺深不同。此說理同證異。問如何說教之次。此間忽說理耶。答將理同。返證能詮教同。理上本無淺深。自是智證有淺深。如來教是一般。自是眾生悟解差別。

[0273b01] 言攝論亦言等者。末尼即珍也。能雨種種寶物。應眾生願。亦名如意珠。隨意所須皆須。天皷即帝釋幢上之皷。不皷自然而有音聲。帝釋與修羅戰時。皷中出聲。怨未言來。怨去。不受樂交受樂。受樂多即交生厭。如是珠皷是無情。實無有思。能成自事。珠況佛身。珠體現是非情。元無分別任運能隨求者之心。法合佛無加行尋伺。隨一切眾生求者之心。現種種身。將天皷。況如來說法。天皷能隨眾生四般所作事業。如來無加行尋伺。任運能滿眾生隨意樂欲。說三乘教。約教而論。教本無差別。由此即證。教同根異也。

[0273b11] 言故知諸教等者。總結頓漸也。故知諸教本無差別。結頓也。由機不同等者。結漸教也。大即菩薩。小即二乘。頓即直發大心。漸即得勝捨劣也。

[0273b14] 言此經且當大漸等者。屬當頓漸。屬當通別宗。且者是意不盡之語。流通分中。通頓故言且。路府云。現有大漸。亦合有小漸大頓小頓。從聲聞果。取緣覺果。名小漸。有聲聞性緣覺性。不發聲聞心。直取緣覺果。名小頓。此非疏意疏意云。大小乘中。此經當大乘。頓漸教中。此經當漸教。故言大漸之教。

[0273b20] 言此依他等。問此經流通分中。亦通頓教。何故空言通漸教。答疏言此依他誘等。且依八品正宗。化迴心聲聞者說。

[0273b23] 言妙莊嚴王等者。問疏主引妙莊嚴王品中定性聲聞。為證頓教。為證漸教。答有云。疏主共頓教經文。一處引未。證頓教。若爾為是小乘頓教。為是大乘頓教。若是小乘頓教。與半教何別。若是大乘頓教。則前說無文。答但是顯聞法華經。得果差別。亦不妨也。不定性聲聞。迴心向大。取佛果。定性聲聞取小乘初果。又云疏主欲擬引向下流通分中經文云。緣彼流通分中。妙莊嚴王品云得法眼淨。通大乘小乘。恐人疑此一節經文。是大乘法眼淨。疏主所以先聊簡也。所以疏言即初果等。即知是小乘也(此解為正也)。若證頓教漸教上下無文也。

[0273c10] 言壽品中等者。次下引壽品普門品兩品經文。證頓教也。

[0273c12] 言可成頓教者。此一句。疏結前兩品頓教經文。故言可成頓教也。

[0273c14] 言故知頓漸漸等者。結前來通頓漸經文也。問既無別教文。何處得有爾許多差別教典耶。答隨根分。故此通也。疏主意。我此間不同古人。問教上說頓說漸。頓即定頓。漸定漸。今此間一切隨根以分也。謨云。法華經通頓通漸。傍被正被也。故言故知等。三半滿二教。滿宗者。通別兩宗。引文判定。謨言。屬當經宗。賀云。有五重別。一約自利名半。他名滿。二約理解。一唯證生空理名半。兼證法空名滿。三約智解。唯得生空智名半。兼得法空名滿。四約障解。唯斷煩惱障名半。兼斷所知名滿。五約二死解。唯出分段生死名半。兼出變易生死名滿。問何故有作無作二類取。半滿二教之中。唯取滿。不取半耶。既化迴心聲聞。何以不取半教。答今言不取者。唯說小乘是半教。即不取也。今言取者。大小乘雙該即取也。故經通半滿教。故涅槃云。為聲聞說半字。為菩薩說滿字。大可兼小。大強小劣也。

[0274a06] 言生法二空通等者。安樂行品云。又復不行上中下法。有為實不實法。法空也。亦不分別是男是女。生空教也。初周云。唯此一事實。即法空。餘二即非真。生空也。第二周云。牛車是法空。羊鹿是生空。第三周中。化城是生空。寶所是法空。故言通二教攝也。

[0274a11] 言有作無作等者。新云安立。作謂修作。更有可修作。名有作。言無作者。更無可作。名無作且有作四諦者。分段生死為空諦。有漏業煩惱為集諦。有餘無餘涅槃為滅諦。生空智為道諦。無作四諦者。變易生死為苦諦。所知障為集諦。無住涅槃為滅諦。法空智品為道諦。初一重四諦名為作。離此一重四諦外。更有一重四諦可作。名有作。問若約不定性聲聞說。迴心後。更有可作。若約定性聲聞說。只此四諦上。得名無作。答只是定性聲聞自不作。豈得道更無可作耶。此經既一會二歸一。故通兩門。問初地菩薩。雖斷二障證二空理。猶自更有餘九地障未斷理未證。應可初地菩薩。不名無作。答若初地望十地。更有可作。不合名無作。今說第二重四諦外。更無可作。名無作。

[0274a24] 言世俗勝義等者。初釋總名者。世者可壞破義。俗謂顯現隨世流布義。亦名隱顯諦。亦名勝義諦。亦名第一義諦。亦名真諦。問何名諦。答諦者實義。有如實有。無如實無。有無不虗。故名為諦。俗即諦。持業釋。二者勝義諦。無分別智。是出世間。故此最勝。故名為勝。此智所緣境義。名之為勝義。勝義之諦。依主釋。安國云。勝人知故。名為勝義。亦名真諦。二釋別名者。一世間世俗。亦名無實諦。謂軍林瓶瓫等。經云如轉輪王起種種兵。而往討罸。二道理世俗。亦云隨事差別諦。即薀處界等。經云五眾之生滅等。三證得世俗。亦云方便安立諦。謂證四諦理等。經云謂是苦是苦集是苦滅等。四勝義世俗。亦云假名非安立諦。依空顯實是。經云我等內滅自謂為足等是。勝義四者。一世間勝義。亦名體用顯現諦。三科法門是。經云堂舍高危等。喻五薀也。二者道理勝義。亦名因果差別諦。諦謂苦集二諦。世間因果。滅道二諦。出世因果。經云諸苦所因貪欲為本等是。三證得勝義。亦名依門顯實諦。謂二空門所顯真理。經云不如三界見於三界等是。四勝義勝義諦。亦名癈詮談旨諦。即是真法界。離戲論故。經云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等是。此第四亦名第一義諦。出體者。即五法立八諦。一瓶盆。二三科法。三四諦行相。四二空門。五一真法界。初一諦。唯俗非真。假名無實體。最後一諦。唯真非俗。謂癈詮談旨諦。中間三法。亦真亦俗。初三真是。後三俗亦是。所望勝劣別體無來是一。若將此中間三句。若對第一。俗非真。即屬四俗諦收。若對第四。真非故。即屬四勝義諦收。第一真與第二俗。同是三科法為體。第二俗約體。第一真取三科法上用不取體。經通真俗。故言隨應分二。

[0274c05] 言雖知通旨等者。若約通宗說。此經通生空法空。有作無作。世俗勝義。無有不是一乘。若論別義。隨別所明。正將一乘為宗也。問一乘以何為體。答攝云。一乘為宗。取根本方便之教理行果為體。古有四解。一云萬善之因。是此經宗。此經宗歸一乘。一乘既以運載為義。萬善之因。能運行者。至於佛果故。果位修滿。故非運也。乘義不通。故取萬善之因為宗。大品云。是乘提三界中出。至薩婆若海中住。既云中住。明非進義。問此初明因。後門辨果。云何偏以因果為宗。答後彰極果。為成前因。以行一乘之因。得壽量故。舉果成因為宗。二云唯取果乘為宗。夫欲識經宗。直親經題。云妙法者。謂如來靈智體。陶冶塵澤。眾垢斯盡。立以妙名。湛為物軌。所以稱法。因中不得塵澤未盡。不得妙名。故以果位為經宗。所以釋也。迦玄旨始唱。難智慧甚深。多寶讚揚。稱大慧平等。三云具以一乘因果為宗。故以蓮華。不有則。有則果實俱含。此經不說則休。說則因果雙有。故以因果為宗。四云此經以無著為宗。經云眾生處處著。引之令得出。攝云四解總擬。一云唯取萬善為因乘。不取果乘。此解不然。諸佛究竟道。樂利樂他故。即是運載得名乘。何故言果中無運載。又方便品中。論說因果相。開示悟三為果。入佛知見為因。即是因果雙說。何故空取因耶。然大品經云薩婆若海中住者。約自行滿。一相而說。二云唯取果為體。此亦不然。因中無漏願行。何故不取。豈是塵澤不與妙名。經云乘此寶乘。直至道場。正是經宗也。三云其理少通。然不取方便之因。義乃不足。經云汝等所行是菩薩道。道者因義。方便若非是大乘因。云何得言是道菩薩漸得成佛。四云若無著為宗者。何指此經。餘經聖教。豈交人執著也。

[0275a10] 言故下文言等者。證一乘為宗。初如佛不慳大乘故得。經云今我等方知。世尊於佛智慧。無所恡惜。所以者何。我等昔來真是佛子。而但樂小法。若我等有樂大之心。佛則為我說大乘法。次知佛唯以大乘化故得。經云今此經中。唯說一乘而昔等。疏引此文。後法領今得。經云是故說本無心有所希求。今此寶藏自然而至。如佛子所應得者。皆以得之。

[0275a17] 言故此定以等者。准上所引經文。故知此經定以一乘而為宗也。

[0275a19] 言一乘之義者。略指也。下有一乘章。廣分別也。

[0275a20] 言第三解經品得名者。既知經之宗旨。便明經品得名來由。緣何得名妙法蓮華經序亦第一。故此第三解經品得名。

[0275a23] 言且經題目等者。謨作此科判。有何所以。答且經題目。一法二喻。法謂妙法。華謂蓮華。法華既是唐言。根本從他梵語。所以第一名唐梵得名支。第二行果得名支者。即當隨勝中第五勝出分段。體中通取因果理智。以為一乘。開示悟三是果。入佛知見為因。因即是行。故名行果得名支。第三教理得名支者。即是第六引攝殊勝體以詮旨。亦名為一乘。教隨物設。趣妙難知。理假智冥。體深頗測。名教理得名支。第四四流得名支。即真實體中。根本教理行果等。然名依體立。舉體成名。出體既各不同。名於是有異。所以辨三種得名。行果教理四法。然前二說。非全無據。取義未同。末後古人錯解經文。喻寬法狹。所以第五於得名中。有會有破。故有會破得名支。得名既定。故將六離合釋。次第解釋。故有第六離合得名支。故此六支。不同先輩也。且者。此門雙明。且解經題。未說品題。故言且也。

[0275b15] 言薩者正妙之義者。問何以知薩是正妙之義。答疏言故法護等。薩之一字。含得此方兩个。若正妙之義。故二三藏隨本翻譯。答取一義立名也。晉朝竺法護取正簡邪。名正法華經。後秦羅什取妙簡麁。名妙法華。亦攝釋敘天台解。更有真法好法。真即對偽。好即對惡。議曰。真法好法。既非佛言。不可人情而加也。問若薩之一字。含正妙之義。如薩婆多薩迦耶見。復是何義收耶。答薩婆多者。即是有義。薩迦耶見者。即身義。問一種同薩。何故不含正妙之義。答薩字雖同。義即全別。然西方立字。有其二種。一者字界。二者字緣。緣由也。界者體也。且如薩字。含正妙二義。助者。如言婆多助薩。便成有義。迦耶助薩。便成身義。金云。所以竺法護言正。為對內外兩耶。一者。九十六種外道所說名邪。如來說者名正。二者。所執五乘有異。名之為邪。所以者何。答十方世界。尚無二乘。何況有三。今執五乘。乖一乘道理。故稱為邪。今對五耶。說一為正。正直捨方便也。今羅什云妙。為對內外二麤。一者。外道所說無義之語。名為麤。如來所說。稱之為妙。二者。二乘教法。是方便說。理非究竟。名為麤。故攝論云。二乘是麤淺道。對此麤法。故說一乘為妙。攝云兩个三藏相形立名。亦無偏取正。亦無偏取妙也。且五乘對外道。不可空名正不名妙。五乘對一乘。不可唯是麤不是邪。故知外道對五乘。亦得名麤。亦得名邪。五乘對外道。亦得名正。亦得名妙。五乘對一乘。亦得名麤。亦得名邪。一乘對五乘。亦得正。亦得名妙。五乘中。空教大乘。對中道一乘。亦名麤。亦名邪。攝云兩个三藏。道理恰齊。不可強定勝劣。然賢法師見攝云。五乘對外道。亦名妙。問五乘中人天乘。既是麤法。如何說妙。又破云。攝釋既自許二乘方便行。為一乘因。是菩薩道。何得名耶。答謨云。人天乘妙。三乘為邪。共不妨。言人天乘妙者。對外道說。亦名妙。二乘名邪者。若約邪見名邪。二乘則無。若謬解名邪。何妨亦有。故唯識云。今造此論。為於二空有迷謬者。生正解故。迷謂凡夫外道。謬則二乘。既有謬解。何妨有邪。又四十年前。道會修行亦名邪。今日正直捨方便名正。故知兩義燈齊行。盡無勝劣。問二个三藏取妙正。二皆有理。何故羅什偏取妙義。答妙字有三義勝故。一者經有妙言。文無正等稱。如云我法妙難思。又云是乘微妙清淨第一。又云能生淨妙第一之樂。又云聞佛柔耎音。深遠甚微妙。又云此經甚深微妙。諸經中寶。二者妙是讚嘆之詞。勝於正字。經云如是妙法。諸佛如來。時乃說之。又云容顏甚奇妙。三者就義。正摧以正形邪受稱。妙以待麤為名。正則簡邪。妙即簡麤。九十六種外道是邪不是正。佛法五乘。是正不是邪。五乘雖是正猶麤。一乘獨稱妙。問當日佛說者。為復是正法華。為復是妙法華。答如來說者。是妙法華。經云說大乘經。名妙法蓮華。昔時求者亦名妙法蓮華。正狹妙寬。正不如於妙。妙謂殊妙。勝妙。善妙。巧妙。深妙。要妙。經云佛坐道場所得妙法。又云智慧甚深微妙。故如妙字。道理長也。

[0276a17] 言達磨法也者。梵云達磨。此云法也。謂教理行果。唯識論云。法謂軌持。軌謂軌範。可生物解。持謂任持。任持自體。今此法者。約體而云。即真如為法。經云示佛知見故出現於世。涅槃經云。諸佛所師謂法也。妙之法。故名為妙。據用言之。智為法。經云悟佛知見故出現於世。法即妙故。名妙法。先真如法有體無為。後智法者。有體有為。理之與智。並在果位。此取於果。方名法也。因位理智。亦名為法。經云入佛知見故出現於世。此取因行名法也。

[0276b02] 言荼利迦等者。四色之中。當第四也。叡法師序云。一崛摩羅華。未開底華。二迦摩羅華。開華。三奔荼利迦。亦云芬陀利華。正開底華。化度云。蓮華三內分別。一約法聊簡。問如智度。於陸生華中。須曼那華為第一。水生華青蓮華為最上。今者何故取白華以喻法耶。答若喻如來之眼。即青蓮華為最上。若喻一乘法。即取白蓮華為上。故維摩經云。目淨修廣如青蓮。問設喻一乘妙法。何用白蓮華耶。答白是眾色之本。一乘是諸乘之源。經中有七白。一白蓮華。二放白毫光。三駕以白牛。四覆以白疊。五手執白拂。六妙音白銀為葉。七普賢乘六牙白象。有多白言。故舉白華為喻也。二約人聊簡者。問自餘諸華。亦有白者。亦能生果。何不取為喻。乃取蓮華為喻。答四解。一者一華一果。二華果相資。三華果同時。四果居華內。且一華一果者。餘華但著一果。此法不爾。雜修一乘之因。感有多果。感十王果。乃至菩提涅槃果。二華果相資者。餘華或有住華而而果。或雖有果。而非成就。餘法亦爾。或雖修行。而無所證之果。謂外道等持鷄狗戒。或雖所證之果。而無究竟成就。如趣寂聲聞等。身智滅。同太虗空。此經不爾。若有華定有果定成就故。經云佛告藥王。如來滅後。及現在世。四眾八部。聞法華經一偈一句。乃至一念隨喜者。我皆與授記。當得阿耨菩提。三華果同時者。餘華與果。必不同時。此經不爾。教理行果。俱有同時之義。四果居華內者。蓮華之實。藏在蓮華之中。一乘理果。藏教行之內。故取蓮華為喻。三約喻料簡者。問取蓮華為喻。於其妙法。何理相當。答有十義。如釋疏題目處說也。

[0276c05] 言西域呼白等者。問何因知奔荼利迦是白蓮華。答疏言西域呼等。問為復是翻奔荼利迦喚作白蓮。伏不是。答西域人風俗。喚白蓮華。作奔荼利迦。亦不是翻奔荼字作白。荼字作蓮。迦字作華也。但是風俗大家喚也。

[0276c10] 言故新經說等者。四色之中。次第配。亦當第四白色也。

[0276c12] 言蓮者芙蕖秀實者。問何名蓮。答蓮是華之果。秀者出水義。實者結實義。蓮華白月滿足。向水中結實。故言秀實也。芙蕖二字。是華體。況因也。秀實二字。是蓮體。況果也。喻上況芙蕖。華上結實。法中論一乘。因上感果也。秀實俱是果也。芙蕖俱是因也。問秀實者合是結實。何以喚作出水義。答雖然秀實是結實義。不可向水底結實。事須水上結實。正是蓮華結實時。便是蓮華秀實時。出水方能結實。結實之事須出水。正說蓮華結實了。兼說蓮華出水了。但說蓮華結實。便帶得出水義。秀者出水義。實者結果義(上解蓮字)

[0276c22] 言華美也華美白華者。疏中有四个華字。最向上字。最向下字。正合作華字。中間兩个字。合作華字。又華有三名。一名華。二名芙蓉。三名芙蕖也。亦名荷華。亦名萡[卄/淡]也。有人呼萡[卄/淡]。作華開敷。總非也。攝釋云。萡[卄/淡]者荷華名。問何名草下作化。名花也。答草喻聲聞行。花喻菩薩行。草化曰華。將草就化。名之曰花。法中論。聲聞未迴心時。所修之行。不名菩薩行。迴心了。聲聞行。總化作菩薩行。草上花開。花上結蓮子。菩薩上招佛果故。草化曰花。問何故草下作幸作華。音呼耶。答草喻聲聞行。華喻菩薩行。華者華美美好之行。喻上說草頭。與向下幸字各別著。不成華字也。法中論。聲聞四十年前所修之行。不成菩薩華美之行。喻上說將草就幸。故成華字。迴心了。曾聲聞行。入菩薩行。總成一乘美好之行。故草下作幸。名華也。問何不草下作化作。花音呼。又何草不下作幸。作華音呼。何故將華字。作花音呼耶。答翻譯之主。深意也。字若作草下化。作花音呼。此花者因義。但能結果。更無餘能。雖是結果之義。失却華向上美好之能。若爾字作草下幸。作華音呼得否。答唯得華上美好之德。失却華上結果之能。所以作華字。作花音呼也。華字則收於美好。花音則攝於結果。花音況萬行。萬行能感果。華字表一乘萬德。一乘萬德。一皆微妙也。爾雅云。其根藕況一切眾生身中本有無漏種子也。其本密即是藕。向上白拗也。況新發意菩薩心種。即是地前有漏修行也。本即是密。俱目白拗。在泥中也。其莖加況出泥水來到清水中。況十地無漏現行。其葉葭云況菩薩四無量心。其華萡[卄/淡]。況二利行也。其實蓮即是蓮華結果也。蓮況四智菩提。蓮中菂喻他受用身。菂中意云。喻自受用身。又云菂況自受用身。意況他受用身。亦有說華況教。華中臺況理。華若不開敷。無由得見臺。教若不踰揚。無由悟道理也。化度問云。蓮華喻此經。由此名為蓮華經。桃華杏華亦是華。應名桃華杏華經。答桃華杏華雖是華。由著水故不喻經。蓮華之者名為華。不著水故堪況經。問蓮華之華不著水。不著水故將喻經。蓮葉亦同不著水。應合亦名蓮葉經。答蓮葉雖然不著水。不能生果不喻經。蓮華體性不著水。由能生果。故況經。問蓮華之體以生果。以生果故不著水。蓮葉不能生其果。應當蓮葉却著水。答不著之義是寬通。蓮華葉俱不著。生果之義是局狹。何妨華生葉不生。問蓮華之用能生果。由能生果得況經。桃杏二華能結果。何得不將來喻經。答生果是寬通。蓮華杏華並生果。不著之義是局狹。何妨杏著蓮不著。問若以不著名為經。蓮葉之性亦不著。若以生果名為經。桃杏華亦生果。答蓮華不著具二義。故得喻斯經。蓮葉桃華闕一邊。以不具故。非經攝也(敘六問不敘六問)

[0277b20] 言素怛攬者。亦云修多羅。亦言修妬路。皆訛也。此是經義。應言契經。今略云契。一則契理。二則契根。舊梵語云修多羅。此翻為線。故攝論云。貫穿縫綴。以為其性。貫穿所說義。可稱為線。攝持所化眾生。目之為經。若線貫華。如經持緯故。又雜心五義。一曰涌泉。義味無盡故。二稱繩墨。指定邪政故。三出生。出生法義故。四顯示。顯示諸道理及善惡故。五結鬘。貫穿諸法故。如線貫華。遇狂風而不散。教貫根理。逢邪見之不移。又如來說為經。弟子奉行為緯。家語云。君王守正為經。臣佐奉行為緯。國語云。經之以天。緯之八地。天六氣為經。地五行為緯。又經者逕也。三乘人成佛逕路。俗書解云。經者常也。百王不易千帝同模名常。昔有人。進益國利人。天子扡得者。是一卷尚書。此是三皇五帝答國利人。名帝也。孔安國尚書序云。伏義神農黃帝之書。謂之三墳。言大道也。少昊顓頊高辛唐虞之書。謂之五典。言常妙道也。若將契字一處解。則有二義。一者契理。二者契根。應為四句分別。一契根不契理。如勝論數論外道五頂子說六句義。雖契根而不契理。二契理不契根。如鶖子為二弟子說浣衣數息觀等。三根理俱契。即佛為弟子說法。四根理俱不契。即外道將神我。向佛弟子邊說。根亦不契。理亦不契。

[0277c18] 言妙法白蓮華等者。問智度論云。地生華中。須鬘那華為勝。水中生者。青蓮華為上。何故唯取白華。答所用不同青蓮華。喻如來眼。白蓮眾色中為勝。故喻此經。欲顯此經文義甚深明白故。

[0277c22] 言所以下云等者。有三義。故取白蓮。一云如來說經。題云妙法奔荼利迦經。佛既親說。不取餘色華。二緣經上下意。合取白華。疏中引三般白。白華白毫白牛。金又引四度。以白疊。手執白拂。妙音白銀為葉。普賢菩薩乘白象。三云白者眾色之根本。如白綾絹等。

[0278a03] 言梵本無別白字者。問既是白華為喻。經題何不安白字。答疏言梵本無等。意言。更不假安白字。但道著奔荼利迦。便是白蓮華。世間人言。王色相似雪如也。色相似練如也。便知是白。不要言白字也(上解唐梵得名了)

[0278a08] 言然此經中等者。指教標宗也。前解盡解色塵向上蓮華。未解法上蓮華。然此得下解法。向上蓮華。教為華。理為蓮。行為華。果為蓮。欲擬將色塵蓮。法華向配。先須定得法上宗旨。所以三師定蓮華宗旨。取義不同。此第一師。唯取行果為蓮華。此師諍却方便品初教理文道。未是正說。但如來後得智中。安立名字章句。名權方便。拂彼二乘未是正說。若是正說。經了。何要鶖子更請。又論云自此下所說。因果相因。即入佛知見。果即開示悟三。若以說教理名經。何言自此下。明知論主簡前教理也。

[0278a18] 言多依因果等者。多依者對前教理。此中三周唯說行果。對前少教理。故名多依。三周之中。初周前三為果。入佛知見為因。初周因果雙說。第二周說因不說果。第三周說果不說因。故名因。故名因果理智也。初周理智雙說。第二周說智不說理。第三周說理不說智。又因果理智者。因中十地證真如。因中理二空理智。名因中智。果中理即法身。智即報身。果中開佛知見。雙說理智。示悟別顯。故言多依(上標行果)

[0278b02] 言開佛知見者。釋行果。此一句標也。問開者是何義。答開者無上義。此悟亦是總約所開。說所開即無上。所開之中。只有法身報身二種。悉皆無上。若正明開義者。出生顯證義。出生菩提。顯證涅槃也。

[0278b06] 言雙歎理智法報等者。釋雙嘆理智。法字解上理字。報字解上智字也。

[0278b08] 言二種無上嘆勝等者。出雙嘆意也。有人問云。開者為是佛自開知見。為是開眾生身中知見。若自開者。佛開文。若開他者。云何經云佛之知見。答三解。一云經文分明。開佛知見。又有便得清淨之言。明知開佛知見。二者開鶖子身中知見。鶖子身中。既有佛性。何妨名佛知見。又言清淨者。約究竟說。三者但是總相。雙開嘆勝。令鶖子忻也。一切眾生身中。有理行二性。無始時來。煩惱障覆。如來為彼。開演宣示。令鶖子忻故。所以嘆勝令忻也。所以經云。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於世。

[0278b18] 言示佛知見者。示者同義。示謂指示。緣鶖子不知自身中有法身。故世尊指示說向道。一切眾生。同有此性。故名同義。經云譬如乳牛有種種色。搆之一處。白色無異。

[0278b22] 言悟佛知見等者。悟者不知義。一性看悟者。正是知義。何名不知。答昔日不知。今日悟昔時不知之事。名位者不知義。經云譬如有人。至親友家等。

[0278c01] 言入佛知見等者。有三解二因也。一與菩提涅槃為因。名二因。二者法身因。報身因。根本智與法身為因。後得智與報身為因。三理智二因者。因中理智。即是其因。名理智二因也。

[0278c05] 言行一乘因等者。釋上理智二因也。

[0278c06] 言等賜牛車等者。引教證也。諸子頓漸二悟菩薩。

[0278c07] 言日夜劫數等者。更經二大阿僧祇劫。常得遊戲。觀空觀有。與諸菩薩及聲聞眾。乘此寶乘。直至道場。

[0278c09] 言滅去化城等者。引入佛知見。所招感果也。兼證理果。為第三周。滅去化城。至寶所故。故三周皆說因果。賀云。二乘之人。迴心向大。滅於所得有餘化城。至於寶所。所指寶所。是一乘果。

[0278c13] 言與辨中邊論三種等者。會他教意。問第一師唯取行果為蓮華者。辨中邊論三種無上。亦是一乘。莫此行果兩法。攝法不盡耶。又如何此說二種無上。彼說三無上耶。答疏云辨中邊論等云。三無上者。一正行無上。謂六度迴向菩提名正行。無上超過二乘名無上。即入佛知見。因乘是也。二所緣無上者。因果理智。對能緣心。總名所緣。即開示悟入。三修證無上。亦通因果。修因理智。證果理智。化度問。此中唯說行果二種。將二攝三。何寬何狹。答相似此經說果。果即開示悟。菩提涅槃。即是彼論中修證無上。此經說入佛知見。即彼論中正行無上。合此因果。對鶖子能緣心。便是所緣無上也。

[0279a01] 言能詮之教等者。簡去能詮也。問既佛從定起。說教理二種。何故初師不取教理耶。答初師云。能詮之教。既是權方便。所以不取。三乘中二乘教不實。故名[打-丁+雚]於三乘中。大乘教教。對理名[打-丁+雚]。但是教名[打-丁+雚]。皆不取緣。未是正說。問所詮理取否。答若喚作教理則不取。改却名字喚作真實乘取也。問取作何用。答欲令二乘行因取果。事須依真實乘也。

[0279a08] 言本論解方便等者。引論成也。此是行果師。引論證成也。自此下。明所說因果。相結論文。因即入佛知見。果即開示悟三。因即華。果即蓮。第二因唯明因華。第三因明果華。因即七地四菩薩行。果即佛位菩提涅槃也。

[0279a13] 言由此正取一乘等者。意言無量義。為菩薩說。因故。故但說教理蓮華。此經與聲聞說。令行因趣果。故以行果為蓮華也(行果了)

[0279a16] 言若依論解無量義等者。初引無量義經蓮華。是教理。會同此經蓮華。亦取教理。後釋此經同方便品初蓮華。是教理。會同無量義經蓮華亦教理。此第二師云。天親菩薩造法華論。解西方無量義經。彼國經有十七个名中。第十六名妙法蓮華。又第十四亦名一乘。彼經是蓮華。蓮華取教理。此經是蓮華。何故不取於教理。彼經是一乘。一乘是教理。何故此經是一乘。不取教理耶。又此經唱諸佛智慧。理甚深。其智慧門。教甚深。正是教理。何故取不取。

[0279b01] 言十七名者。論云此大乘修多羅。有十七名。顯示甚深功德。應知一名無量義經。二名最勝經典。三名大乘方廣。四名教菩薩法。五佛所護念。六諸佛密藏。七諸佛德藏。八諸佛密處。九能生諸佛。十諸佛道場。十一諸佛所轉法輪。十二諸佛堅固舍利。十三諸佛善巧方便。十四宣說一乘。十五第一義諦。十六名妙法蓮華。十七名最上法門。且第十六名妙法蓮華。有二義解其蓮華。蓮華有二義。一出水義。所詮之理。出離二乘濁泥水故。此無量義經。能詮教唯大乘。所詮理唯一真法界。無量義經教下真如理。亦名蓮華。在凡夫身中。我執所覆。猶如蓮華在泥中。二乘斷我執。猶有法執。所覆真如。猶如蓮華在泥水中。糅釋云。羅漢身中法執。由如泥水。有漏功德。猶如濁水。無漏功德。猶如清水。化度云。出水有二義。一頓悟菩薩身中。法空真如理。設有法執。迷覆著彼。自是大乘法執。不是二乘法執濁水。既頓悟菩薩身中真如。不曾被二乘法執染著性。不與二乘法執相應。名出二乘濁水。如本不入水。亦名出水。二者漸悟菩薩。雖有二乘法執相應。法執染不著。亦名出水。如荷葉在水。濕不著也。

[0279b21] 言二開敷義等者。由所詮理勝。故能詮教上。而立勝名也。開者說也。彼說真理。名開真理也。出水是理妙。開敷是教妙。華若不開敷。無由見蓮臺。是華中結子處也。教若不諭揚。無由得悟理。雙結前二。為理妙。後為教妙也。

[0279c02] 言又彼諸名第十四等者。行果師。暗難教理師云。此經名蓮華。亦名一乘。彼經無量義。唯名妙法蓮華。不名一乘。所以法華經蓮華。與無量經蓮華不同。答由此教理師。大忽引文證云。又彼諸名等。汝行果師。莫錯我無量義經解蓮華處有十七名。十七名中。第十四亦名一乘也。

[0279c08] 言欲令菩薩觀機等者。行果師却難教理師云。既說無量義經教理。名蓮華。亦名一乘。若爾蓮華一乘。既是教理。何不但喚作蓮華經。何故要名無量義經。答疏云欲令菩薩等。問何不與菩薩說行果耶。答菩薩自能行一乘因。取一乘果。更不要說行果。此菩薩於自利行中。剎那剎那轉增進故。緣此辨於利他門中。觀根受道。藥病未能精審。以彼利他門中。以教藥為先。與彼菩薩說道。眾生性欲無量。故如來說法。法亦無量。菩薩聞。於一乘教。觀一乘理。所以教理對菩薩。正名無量義。本來佛意。只為說教理。名無量義。更不為餘人。當時緣覺聲聞。在無量義會下坐。耳裏聞著。無量義者從一法生。鶖子等作念云。無量義既是一法生。莫十方世界中二乘。從一乘中分出耶。亦生此心。教理對聲聞名蓮華。問何故名傍。答教理體不傍。以不正為故名傍。因聞獲益故名傍也。所以教理對菩薩正。名無量義。對聲聞傍。名妙法蓮華。問無量義經對菩薩正。名無量義。對聲聞傍。名蓮華。法華會上。法華經對聲聞正。名法華。對菩薩應傍。名無量義經否。答無量義不同法華會。彼無量義會下。有兩類人。菩薩聲聞。若法華會上。正宗為聲聞說。不為八萬大菩薩。不傍名無量義也。行果師又難教理師云。何故將無量義經傍教理。例同此經答教理體不傍。自是聲聞無量義會下。根未熟故。未為正說。所以說傍也。行果師又難云。無量義為菩薩說教理。何不對菩薩名蓮華。但名無量義。答望佛本意。將教理遣菩薩。為眾生說。但名無量義。不名法華。此談佛意疏中。說頓悟菩薩蓮華處。但是因解聲聞蓮華說。有頓悟菩薩。依教觀理。亦有蓮華之義。望佛本意。不為菩薩說蓮華也。量云無量義經。是有法。定說教理故。宗因。出水開敷故。同喻。猶如法華。法華說教理。出水開敷。故名蓮華。無量義經說教理同彼。亦名法華。攝量云。妙法蓮華。是有法。說教理故。宗。因云。出水開敷故。同喻。猶如無量義。無量義經。經說教理。出水開敷故。名無量義。法華今既說理同彼。亦名無量義(上解無量經蓮華是教理會同此經了)

[0280a19] 言方便品云諸佛等者。將此經方便品初蓮華。是教理會同無量義。蓮華亦是教理。章敬云。前顯彼經正被菩薩。而取教理。今取顯此經初警聲聞。而舉教理。諸佛智慧理也。其智慧門教也。意顯此為定後法華。前無量義為定前法華。問若無量義經是教理。此經蓮華亦教理。二經何別。答有三義別。一出生攝入別無量義經教理。從清淨法界中流出來。故名出生。法華經名。攝入會彼二乘。同歸一道。故言攝入。二者寬狹不同。法華經能詮教通三乘。所詮智慧通五種。無量義經能詮教唯大乘。所詮理唯一真法界。五種智慧中。唯攝得智性也。三者無量義經。隨眾生欲說。觀根受道說也。此法華經。阿含甚深。即昔三教四十年前。根三教亦三。法華會上。根一教亦一。二經相似。取第二解為正也。所說諸佛智慧為果。能詮教為門。如門為入室之所由。教為顯理之處所。蓮華但說二義因果故。即智詮也。

[0280b11] 言論自釋言等者。初標論文。其證甚深。即五智慧性相伴境。因即所證智。有所證悟。而得此智。名所證智。是所詮家之能詮智。為證甚深。若對所緣。應名能詮智。三周說皆是說方便品初智慧也。

[0280b15] 言欲拂二乘令生等者。論解此經者。即以教理。名為法華。佛從定起。歎於教理二種甚深。欲拂二乘令生驚問。初歎教理。名為法華。故言初也。問方便品初說二種甚深教理時。偏告鶖子。不告菩薩。有何意。答疏言欲拂二乘令生驚問。問拂有何意。答令交生疑。向他道二乘不知。便是拂也。經云假使滿世間等意。徒交請也。若不因佛說二甚深。如何聲聞驚問。若不驚問。因何佛說開示悟入。故知因說二甚深教理。方始驚問。即此教理。名為法華也。說教理時。聲聞心雖未迴。且令聲聞心動。聲聞亦心動。便說此經。引教迴心趣大。與授記也。

[0280c02] 言從無量義處等者。謨云。意顯此經為定後法華也。

[0280c03] 言總攬諸文等者。標宗也。四法總取。離之不足。合則時中總取四法。名總攬。初師偏取行果。攬他教理不著。後師偏取教理。總攬他行果不著。教理行果盡取。故名攬總。由此二義解總攬。一攬他前師文義故。二總攬一部上下諸文。教者其智慧門難解難入。理者諸佛智甚深無量。行者得如是乘。令諸子等日夜劫等。果者諸法寂滅相。說佛智慧故。總攬此文。為法華也。此第三師取前兩師義。總將來商量。名褒貶。問四法既總取為蓮華。何更不引教理。空引行果耶。答有二義。故不引教理也。第一緣此經。多取行果。教理不是正取。故不引也。第二義教理師引文盡周足。所以更不引也。

[0280c15] 言教理妙法等者。疏主指次第二教理師引文。即證甚深為理。妙法阿含甚深為教法。只緣行果師引文不盡。只取三請後經文。不取方便品頭經文。問能詮之教。任許不能取。所詮理中。五種智慧。何得不引來。又從爾時世尊從三昧安詳。至三請來。爾許經文。何得不引。應非是經耶。

[0280c21] 言行妙法者。總標行體。即初地去。無滿因行。名行妙法。

[0280c23] 言論釋入佛知見等者。引論證也。不退轉地者。或是初地證不退。或是八地行不退。此定是無漏行也。無量知業者。即是佛果位中。一切種智。能知種別一切法。故名無量智。無量之智。從境立名。故言無量也。業者。即是能感因。即十地無漏行。正是佛果之因業也。無漏行望佛果為正因。即入佛知見。故言正是也。亦問汝等所行。是菩薩道。云何通。答彼是經意。此釋論文。論亦不退。彼經中作如是說也。今且依論。初去無漏行。名行妙法。行有二般。一宅內行。即地前。宅外即是地上。此約智增菩薩說。二云宅內行。即七地前。宅外行是八地去。此約悲增菩薩說。今取初解。地前地上。以分內外。以聲聞迴心多是智增。故取初解為正。宅內即分段。宅外即變易。變易即無漏。分段即有漏。若地前一大劫。只得言有漏資無漏。不得名為入佛知見。雖聞法華。但得名為教。妙法中收。只得言教車。不得上行車也。經云乘此寶乘。直至道場。即初地上。得登牛車。名寶乘也。地前未得名寶乘。不得登牛車故。故知無漏因行。名為一乘也(上標無漏行了)

[0281a18] 言譬喻品云等者。標有漏行也。下疏主科為如來果化。問何名果。答佛果經故。教所詮故。名為果化。衣裓机案。喻如來神通。智慧功德。望佛本意。擬將果通慧頓受。過與二乘。眾生不交行行。便遣成佛去。長者思念。長子解好惡。即夫著門出去。中小二子癡騃。所以三七日思惟。我將智慧之用机案。頓受與中子成圓覺。出三界耶。以神通之用衣裓。頓受教下品眾生苦抑。通從三界。而救度之耶。交出三界生。向淨土去耶。我緣中小二子。不肯著門出來。夫中子昇机案踰墻出去。少子不解。踰墻向我。衣裓裏褁出去耶。答思而不沒。若欲得出。事須著門。過無有喻墻底道理。若欲得出二種生死宅。事須得一乘教行也。

[0281b06] 言復云唯有一門等者。問大乘寬廣。何言狹小。答如大海雖寬。不宿死屍。亦名為少。今者大乘雖寬。不容聲聞。名之為狹。不容緣覺。名之為少。二種生死。唯有一種大乘教行。而可出雖。故言唯有一門。下疏云喻及合文。合有五門。一唯有一門。二所燒之門。三狹少門。四今在門外。五以佛教門。一唯中大正門。唯大乘之教行。二邊少迮門。唯二乘之行。初三即中大正門後二通二。

[0281b14] 言又云我雖於此等者。謨云。一乘教行。為外道謗毀。名為所燒。即此教行能出二死。名之為門。如來依此教行門中。而出二死。故名安隱得出。問何名安隱得出。答菩薩既被種種打罵。菩薩□□一念悔恨之心。不生苦惱。即名安穩而出。問何名所燒門。答地前一大劫。總名所燒門。一者自燒菩薩修行次第。忽然自退菩提之心。名為自燒。二他燒修行次第。被他毀呰。便即退心。名為他燒。不然即貪名利。三毒在心。亦名為燒。此段疏文。意取地前一大劫有漏修。亦得名入大乘。不得名入佛知見。若不取地前者。一大劫修。應成虗設。既云一稱南無佛。皆以成佛道。故知有漏亦取修行。欲求出離。還只從此所燒門出。不可怕燒而不出也。佛昔地前為常不輕菩薩時。行菩薩行。禮拜四眾等。被增上慢比丘。以杖木瓦石。而打擲之。當時更種種罵詈菩薩。菩薩皆能忍受。故知地前菩薩。被人誹謗。即是所燒也。

[0281c06] 言大乘因行等者。章敬云。釋大行也。雖下疏說教行為門。今之所要。正唯取行也。賀云。修行大乘四攝六度等行。而得出離故。大乘因行。名之為門。問云何是一乘行門。答大乘因行等。即是地前修之行。名之以正。是菩薩行處。若不擬成佛。即不要此行。門中為門過。若擬成佛。事須著此行門過。諸處無過處。此一乘行。正是菩薩所修之行。故言正所行處故。

[0281c13] 言二乘之因悲智等者。章敬明云。釋少行也。此疏主本文之中。解作如來果記。此間解經品得名中。疏主云何科云。一乘之因。悲智所誘。衣裓机案。隨宜出處。兩文相違。諸抄云云多解。溜洲云。此不是疏主解。敘古人義。攝釋亦云。若是□□解。即合前後相承。今既前後相違。故知不是也。又溜洲親承。疏主之後。相傳不謬。府云。衣裓机案。佛果功德。體即悲智。悲智即是能誘。二乘之因是所誘。能誘即是果化。所誘即是二乘之因。二乘之因是悲智家所誘。謨云。衣裓机案。是如來通慧。如來本意。擬將衣裓机案。頓拔中少二子。思而不設。既若不設。共本來不得一種。二乘之人。迴心向大。二乘所修因行。屬大乘行。二乘之人。宅內隱因。宅外隱果。二乘因總是無體。無體之因。似衣裓机案。思而不設。故喚二乘因行。作衣裓机案也。又有解。衣裓机案。是佛果功德。佛本來擬將衣裓机案。接引二乘人出三界。入到淨土耶。望如來說。名果化也。問何以喚作二乘因行。答為二乘設故。名二乘因行。又有解云。長者見是大火從四面起。即大驚怖。長者思念我交長子者。著門出者。中小二子行不得。中子交昇机案。踰墻出去。我將小子向衣裓裏將出去。問机案為復是長者將來。為復是宅中本來有也。答衣裓是長者衣襟。離却長者。無別衣裓。机案但是宅中家具也。法中論世尊交中子。還觀十二緣生四十四智七十七智出宅。今此是隨宜出家故。三乘之人所出分段宅則一般。長子得車。中小二子不得車。中小二子宅內衣裓机案是無體。思而不設。門外羊鹿車是無。只有名字。但以假名字。若欲得擬取初地門中車。事須却著他正門裏出去。不是正出處。故名隨宜也。上來三四解。盡有理。更有諸抄解極多。不能□□保壽況座主諍諸抄。更作一解。准此抄意。即二乘之因。不名衣裓机案。今將二乘之因。同彼大乘。衣裓机案是無。即以衣裓机案無。例二乘因行無也。衣裓机案。謂是神通智慧用故。是此中意況問。若一往疏文奄含。似有此理。若准疏文。二乘之因。名衣裓机案。即是直因。二乘之因。何須言如彼不設。而相例耶。又復大乘通慧之用。有何行相。不配衣裓机案。又前對不定性人。畢竟須歸大乘隱彼之行。

[0282b02] 言無如彼衣裓机案雖思不設者。若爾對彼定性。而不穩之。即應定性二乘之行。得名衣裓机案。若許者還是衣裓机案。名二乘之行。與下果化。還是相違。如何通會。答今正解者。直取二乘因行。名為衣裓机案。准下衣裓机案。有體用。體即神通智慧。用即衣裓机案。果即約體用者。即名二乘因。前即云。智慧之用。衣裓机案。問何故下言果化。答所與是佛果故。故云果。此有三重。第一佛思二乘。不能頓修大行而取果。我與設二乘行令行。取大果不相應。故而不設。即名頓授大果。頓拔彼苦。第二思大乘因化。門狹小故。又不設之。第三故說三乘。而漸化故。衣裓机案。雖是二乘因行。即此因行。是佛神通智慧之用所設。故說通慧。名二乘因也。亦同於一佛乘。分別說三也。意說就根。名衣裓机案。就體名果化也。下云果化。直取通慧體也。又此慧用若就大乘因行。良名為門也。故疏言此云因。下云果。下云果者。一則談體。二則初思所與所與即體也。

[0282b19] 言上來三乘猶居分段等者。簡有漏非□。□是疏主斷身手有力等。三段經文。若約行妙法。有漏無漏總□□准經中道理如此。若准論意。就勝而說。出宅登車無漏行即勝。去佛果近故。若有漏行。去佛果遠故即劣。所以此間聊簡也。所以謨云。譬喻品下。經文作簡所。不取非理也。即是地前頓漸二悟菩薩。二乘有學。未受變易者。由居分段。不與車名。疏牒果化下三段經文。第三一節經文。是二乘因行。復兩節是頓漸二悟菩薩。故言三乘也。今者地前頓悟菩薩。及五果迴心。未受變易者。謂居分段故不與車。此聊簡中。雖總名行妙法。於中地前菩薩不得車。論主不取。但約二乘迴心了。受變易者。說得車不車也。不說迴心了。未受變易者。且將居分段為因。成不得車。宗比量。地前菩薩是有法。以不得車故為宗。因云。居分段故。同喻如五果聖人居分段。五果聖人居分段。故不得車。地前菩薩居分段。同彼五果聖人不得車。若然者便有不定過。為如前菩薩居分段。居分段故。不得車。證後七地前悲增菩薩居分段。居分段故得車。此是隨願宅。第二比量。取受變易。為因成得車。宗量云。初地去菩薩。是有法。定得車故。為宗。因云。變易故。同喻云。猶如八地去菩薩。八地去菩薩受變易。受變易故得車。初地去智增菩薩受變易。同彼八地去菩薩亦得車。此亦不定。為如初地去智增菩薩。受變易故得車。證八地去菩薩。受變易故得車。為如證五果聖人。迴心受變易。故不得車。答二乘之得□教車。哲法師云。車有二種。一者種智車。車體也。二者名教車。車名□□。種智之教。亦名得車。若泛論出宅。得車不得車。應作兩重料簡也。第一出宅不得車。五果聖人迴心受變易者。二不出宅得車。七地前悲增菩薩。三亦出宅亦得車。登地去智增菩薩。及悲智平等者。四不出宅不得車。不定性聲聞迴心了。未受變易者。昇地前頓悟菩薩。是更有四句。一出火出宅不得車。無學迴心。受變易者。煩惱斷盡故出火。受變易故。出宅不得智車。故名不得車。二出火不宅得車。舍利弗無學迴心。煩惱盡故名出火。居分段故不出宅。得授記故。得名教車。三不出火出宅不得車。二乘有學迴心。未斷盡俱生煩惱。故不出火。受變易故出宅。不得法空無漏智。故不得車。四不出火不出宅得車。二乘有學迴心。俱生煩惱在。故不出火。未受變易。故不出宅。聞經得記。得名教車。問論其實理。二乘無學。各據自果。亦有其車。何故今時而言不得。答由彼後得。不能親緣。自解脫道相。故言無車。意令不定性迴心歸大故。而不說其實。亦有對定性人。亦作此說。問二乘之人。不肯修大。可許於彼得智。不與車名。菩薩修大。趣於菩提。何故同言不得車。答雖得因車。未得果車。故言不得。意令速證無上果故。若望名教車。四人皆得。若望智車。皆不得。

[0283a18] 言又云得如是乘等者。此是經文證。前論家行妙法。即是論釋入智見。令證不退轉地。論解入佛知見。唯取登地去無漏行也。若通論一乘體。即因之與果。有漏無漏。皆是行妙法。云諸子者。即頓漸二悟菩薩。俱證初地上。乘此一乘種智。經兩阿僧祇。方至佛位。若二乘者。乘無漏教。及有漏乘。經一大阿僧祇劫。方入初地。如是總名日夜劫數。常得遊戲。行二利行。與諸菩薩及聲聞。三種意生身。乘此寶乘。直至道場佛果位也。菩提涅槃。薀生道處。名為道場。

[0283b03] 言自在無繫者。不生不滅。不為煩惱。及所知障之所繫縛。名自在無繫也。有漏果依善惡業之所求。無漏不爾。故云無依求也。

[0283b06] 言方便品云等者。證前有漏行也。疏主意解。入佛知見。同論家意。取無漏行。若解妙法。准經中道理。兼取有漏行。既言盡行諸佛無量道法。有漏無漏總取。故言盡行也。

[0283b10] 言論云修行甚深者。此論文證前有漏行也。

[0283b11] 言故知佛果等者。總結有漏無漏行。能成之行。亦名法也。意取能成之行。證行妙法也(行妙法也)

[0283b13] 言果妙法等者。謨云。初正取開示悟三。後引理智無上。別證於開。名果妙法。問何名開。答開者出生顯證義。出生菩提。顯證涅槃。若言開者。是無上義。所開即無上。只有菩提涅槃。除此二種。更無餘事。故名無上。若更有法。與此二種法相似。即菩提涅槃不名無上。如一國無二王。方名為尊貴。名開佛知見。

[0283b19] 言同義者。解示佛知見。三乘法身。本來平等。眾生不知。不肯修證。此佛知見之性。三乘同有。平等無別。令其修證故。

[0283b22] 言同義言不知義者。二乘不知究竟唯一佛乘體。體即菩提。故說一乘。令修生長。故名不知解悟佛知見也。此三皆約所開示。所悟之法。名為無上。

[0283c01] 言即是佛果涅槃菩提者。證開佛知見也。

[0283c02] 言下云諸法寂滅相等者。證示佛知見。名一乘。

[0283c03] 言又云說佛智慧故等者。證悟佛知見。亦名一乘。能連即智。名之為悟也。

[0283c05] 言故知佛果正智等者。結佛果正智。總名一乘也(上來四法得名中。約名申正理說)

[0283c07] 言由此總言大乘等者。標妙法具蓮華之德。又解云。此四句亦是四法得名。支即割斷。具取四法。為蓮華道理。

[0283c10] 言俱有出二乘等者。路云。俱有出二乘濁水。便道四法向上。總有出水義。又見道蓮華之德。四法向上。總有開敷義。此解非也。謨云。意對前二偏教理。及以行果。為出水開敷義故。是故言俱有。即教行並開敷。理果俱出水。不言四法俱有出水開敷。未詳所以。不得疏意也。

[0283c16] 言教有能敷等者。教為能敷。理為所敷。法有華上開敷之義。蓮華有開敷之德。由華開而見臺。因教敷而顯理。若無能詮教能敷唱。其所詮理。無由得顯。若不尋於筌蹄。無由獲於魚菟。若不因教。無由悟於理。故疏云尋教詮究玄理等。

[0283c21] 言理有所敷等者。法有華上出水之力。華臺有出離濁水之能。顯理有出二乘之力。此所詮理。對前能詮教故。所以理名所敷。故言出水。出水者真如妙理。性離障垢。故名出水。

[0284a01] 言行有因敷等者。法有華上結果之能。因華方有蓮。因行方得果。故行如華。能趣於果。以行因敷。當得佛果。佛果所敷故。故行能引果。名因敷。十地萬行齊修。名因敷。如華敷即有結實之功。因敷即有感果之用。

[0284a05] 言果有結實等者。顯果能酬因。如蓮結實。有華本希結實。結實則酬於華。行因本欲果成。果滿即酬於行。果若不結實。果即不酬因。果既有結實。所以果得名酬因。即果中感得菩提涅槃三身。塵沙功德具足。故名結實酬因之能也。化度云。亦有疏本云。為因之能。而酬字二義皆得。若言酬者前因故言為者。非但只酬前因。亦能更生後果故。

[0284a12] 言然則法藉等者。問教理行果。得名妙法。何要更將蓮華為喻。答疏言然則等。永云。是顯蓮華喻妙法之意。然則法有四能。必假以喻顯然。四法實是妙法。要假法藉喻明微由著顯。意明法喻相當。喻上既含四法。四法中寧不兼四。皆為成立四法得名。然者。然前教有能敷等義。則者。則此法喻解得名之文。章敬云微謂微隱。著即彰著。塵著。將顯微隱微妙之妙法。必由彰著麤著之蓮華。故言微由著顯。永云。四法道理實是幽微。要假世間蓮華麤著之法為喻。顯得妙法甚深之理。分明著由明也。

[0284a22] 言故假奔荼等者。假者藉也。華以喻因。是開敷義。即教行也。實以喻果。是出水義。即理果也。又云因即入佛知見。萬行果即開示悟三菩提涅槃也。

[0284b01] 言法既囊括等者。囊者袋也。苞含之義。有底曰囊。無底曰[葉-世+宕]。囊即能成眾物。法之一字。含四个義。教理行果俱名法。法含眾義。囊能感物。故稱囊攝括字。德宗名同。至尊之稱。不可指斥。法上四義。如囊攝物。不乖本義。

[0284b06] 言華亦包羅者。所謂萡[卄/淡]披敷。以見蓮(云云)

[0284b07] 言法四義等者。契者當也。秘者幽隱之義。賾者深也。何以得知乎。取不及名探。探之不及名釣。釣之不及名賾。謂此言乎。教契幽賾。深妙之理。故言微詮教也。謨云。契者約也。此亦符會契合之義。秘者。切云。神密也。幽邃之義。易云。探賾索隱。釣深致遠。所詮理深。故曰秘賾。能詮教詮得深理。故曰契秘賾。唯妙法蓮華經教。能詮此理。故教名微詮也。

[0284b14] 言叶幽機等者。叶者合也。幽謂幽微。根謂根宜。即是大乘利根眾生。教下所詮之理。能契合上根眾生之性。玄旨者所詮理也。此理與彼大乘性叶。和合名叶。幽根旨玄者深妙。旨者趣也。

[0284b18] 言尅上乘之奧等者。永云。尅者得也。能也。上乘者。所謂佛果。奧者深也。葉者因義。欲趣上乘佛果。以何行為深業。而能取得分道行。亦不得人天二乘行。亦不得唯有一乘行。即能取得。故言尅上乘之奧業也。

[0284b22] 言圓覺等者。圓謂圓滿。至極之覺名為至覺。十地還。皆未圓滿。唯至佛佛果位。至覺方圓。圓滿佛果真宗名果妙也。下疏云。理凝本有出纏。而號法身。智照雜新生果圓。而稱正覺果妙法也。

[0284c02] 言美無不殫等者。合解都歎四法也。殫者盡也(都官反)

[0284c03] 意言四法。各有斯能美事。無不攝盡。故名殫。故稱為妙。

[0284c05] 言華四義等者。永云。是華名因。言蓮者果也。因中十地萬行齊修。如菡英披敷。披敷者華開皃。華若不開敷。無由見臺蘂。蘂只是華中臺蘂。教若不諭揚。無由得悟理。諭揚說也。況教既諭揚時。方悟於玄理。

[0284c09] 言芙蕖秀出等者。況理也。芙華花者蓮華名。秀者出也。靈沼者。小池水名曰沼。喻二乘生空理。對法空理名沼。二乘之人斷煩惱障。得名靈沼。大乘法空理名芙蕖。秀者出也。大乘初地法空理。超過生空理。如芙蕖秀出於靈沼也。大乘理深廣無涯。如大海也。問既將池沼喻彼小乘之理。云何名靈。答小乘望大乘。雖非究竟。證理斷惑。離生死苦。證其聖果。故名為靈沼。

[0284c16] 言喻理頴超等者。此是獨起也。華秀出而離泥水。況大乘法空理。獨超於少乘理也。又云華體本來離水。況法空理本出濁水。法執之外。此一乘理。逈超二乘羊鹿之少運。

[0284c20] 言舉蘤開而得實等者。蘤者白華之總名。亦是蓮華之別名。白華若開。即得見於蓮實。因行若滿。佛果任運圓成。

[0284c23] 言譬因嚴而果等者。因謂萬行。果謂佛果德。此華不開則。開即必結蓮臺。因中萬行不莊嚴。佛果無由得圓滿。因中萬行既莊嚴。佛果眾相悉圓滿。

[0285a02] 言標實結為華本者。永云。蓮華結實。與華為本。有二。一華與果為本。二者果與因為本。此蓮子是其華本。池中若有蓮子。池上蓮華方得開。池中本無蓮子。憑何池上蓮華得開。故知結實。蓮子為華本也。法中說眾生若有菩提種。當來決定得成佛。識中本無菩提種。憑何當來得成佛。實結者即是今果。一个蓮子落池內。池上一朵蓮華開。一朵蓮子又結實。蓮子却落於池中。三春暖氣眴著時。看即蓮華滿池發。一个眾生若成佛。展轉又說法華經。如是相生無盡時。何異蓮華滿池發。蓮子喻菩提種。蓮臺況佛果。

[0285a12] 言顯佛智為乘原者。佛智者。即佛後得智也。後得智能說三乘五乘教法。名乘原。原者本也因也。莫猒池中蓮子多。了了總是蓮華本。眾生莫猒佛住。世佛智能與佛為因。眾生愛果不行因。當來佛果何處得。世人愛華猒蓮子。明年華從何處來。又蓮華有四。一泥底蓮華。喻凡夫真理。在生死泥中故。二濁水蓮華。喻二乘真理。在法執中故。三出水蓮華。喻頓悟菩薩性。出二乘濁水故。第四結果出水蓮華。喻佛果菩提涅槃也。

[0285a21] 言故假喻蓮華等者。假者。有解。取真假名假。不取喻依。但取喻體名假也。二者。假者假藉也。妙法甚深。事須假蓮華為喻。故言假喻也。斯由此也。此有來由也。

[0285a24] 言准此理應法四等者。有二義。一云法既囊攝四義。華亦包羅四德。法向上四義。似彼蓮華向上四義。故名法四如華。法上有契秘賾之微筌。教也。叶幽根之玄旨。理也。尅上乘之奧業。行也。圓至覺之真宗。果也。華上有萡[卄/淡]。披敷以見蓮。類教踰揚以悟旨。芙蕖秀出於靈沼。喻理類超於少運。舉蘤開而得實。譬因嚴而果滿。標實結為華本。顯佛智為乘原。法向上四義。故名法四。如華亦應為勝。二者准此亦應法四如華者。對前二師立名。准者准此間道理也。蓮華向上。既有四義。何故初師唯取行果。何故第二師唯取教理。若爾應合名為法二如華。此乃喻寬法狹。理必不然。准此間道理。教理行果四法總取。方與他蓮華向上四義。法喻相稱。便為勝也。下方便品疏云。令識昔者教行方便說三。今談乘體理果唯一。聽三乘之教。解一乘之理。行三乘之因。趣一乘之果。故此教理行果。總取為其法華為勝也。天台大師解蓮華有七類。第一有華無果。即是狂華不結子。唐占春光。三二月日。風來吹落。沒人者。外道之從。亦復如是。隨邪造惡。編椽臥棘。五熱炙身。虗設功勞。無利懃苦。如狗逐塊。塊打轉多隨。邪造惡。如開華墮。地獄三塗。如無子果。第二多華一果。如五停心觀別相念觀總相念觀。三果四向總名有學。多法具足。名為多華。同時得羅漢果。名為一果。第三一華一果。如緣覺人。從緣起覺。故名緣覺。觀四時彫變。知色身無常。了八節榮枯。悟世間非久。遂求出離。一坐斷煩惱。名一華。證辟支迦。名曰一果。第四先華後果。即是桃華杏華之屬。即是今時持五戒。來世得人身。今生持八戒。來世感天身。故名先華後果也。第五先果後華。即是葫蘆華。世間有一類人。愛果不修因。懊惱無財物。羨他富貴人。現世布施。現世擬覔富貴。是故名先果後華也。第六一華多果。即是蓮華。一顆蓮子落池中。傍風皷擊。日月照臨。子吐芽芽上著室。室上著葉。葉上開華。華中結果。果中一朵蓮子。十顆二十顆。今年二朵蓮子落池內。來年滿池盡是蓮華發。借問滿池蓮華何處來。因他一顆蓮子得。一个眾生若成佛。教化得無量眾生成佛身。第七因果同時。則況因臺。則況果教。為因理為果華。若不開敷。無由見蓮臺。教若不諭揚。無由得悟理。欲得悟於理。懃讀法華經。欲得見蓮臺。華開必得見。故言同時也(上曰法得各支說)

[0285c15] 言然觀經意雖具等者。是疏主語。商量前來諸師義訖。道理長者短者。長者則留。短者則去。是此問中意。簡要云。重褒貶。褒貶前三師義。此解是親。意言褒前行果師。破方便品初教理。為權方便。第二貶前教理師。將無量義經傍蓮華。為此經正蓮華。第三褒前第三師。取四法為蓮華。謨抄云。會破得名支。却疎遠也。然觀者觀上下經意。故名然觀。經意雖具教理行果。名有四法。方便品初意。彰昔日教權說。云今此會中理實唯一。理實唯一。證四十年前說三也。意彰昔權今實。所以初談教理。然未是正說。法華教權說三。即是其智慧門。理實唯一。即是諸佛智慧也。

[0286a02] 言佛所得法等者。證智慧理也。

[0286a03] 言有所言說等者。證智慧門教也。

[0286a04] 言故以佛智對等者。問唱二種甚深。是何意耶。答疏言故以佛等相對。名對誘者。誘引根法。相當對二乘。前唱智慧及門。又道二乘不知。今二乘人生疑請說。故名對誘。二乘根是所誘。佛意對不定性人。畢竟今歸於大乘。如來智慧及故門是能誘。二乘根性是所對。如來智慧及大乘教法是能對。故名對誘。問唱二甚深教理。本意何耶。答意有三種。一令二乘生疑。二令鶖子請。三令惡人退席。令真聖者。同取一乘。令假聖者。避席而退。由此三意故。以教理二種。取譬言蓮華。

[0286a14] 言拂彼二乘令等者。問為鶖子說權教。說三是何意。答欲佛二乘言陳之中說三意許之中。理實唯一令鶖子等生疑。故名拂。拂彼四十年前心也。意唱教理。名蓮華者。意令拂彼二乘。不是正說也。令真聖者同取一乘。即是請也。及至鶖子三請之後。方許為說一大事因緣。故知但以因果。為法華正體。不取教理為法華也(上中教理為非名蓮華也)

[0286a21] 言三請後許其正說等者。指行果為自意。言此經以行果為蓮華。若取教理。與無量義經何不別。問不別何過。答若同是教理。何要分兩時說。諸現相等。應成虗設。三請後。許其正說。始名蓮華。亦是褒前行。果師。若取方便品初蓮華。蓮華說。更何要請。

法華經玄贊要集卷第五


【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34 冊 No. 0638 法華經玄贊要集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tripitaka | about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