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公告:漢文大藏經網站已停止更新,請前往下列大藏經網站查閱經文

一般電腦和需要較多功能的使用者,建議瀏覽 cbetaonline

手機、平板與專注閱讀的使用者,建議瀏覽 deerpark

 

X21n0375_002 盂蘭盆經疏孝衡鈔 第2卷

CBETA 電子佛典集成 » 卍續藏 (X) » 第 21 冊 » No.0375 » 第 2 卷 ▲上一卷 ▼下一卷 前往第

 

佛說盂蘭盆經疏孝衡鈔卷下

[0539b10] 【疏】四正解經文。於中復二。初釋題目。

[0539b11] 【鈔】疏科分二。初翻譯時主又二。初通敘三譯。

[0539b12] 【疏】述曰。此經總有三譯。一晉武帝時。剎法師翻云盂蘭盆經。

[0539b14] 【鈔】舊本云剎法師。蓋傳寫之誤。藏本云西晉三藏竺法護譯。梵語曇摩羅剎。此云法護。今略云剎也。

[0539b16] 【疏】二惠帝時。法炬法師譯云灌臘經。應此文云。具飯百味五果汲灌盆器香油錠燭等故。三舊本別錄。又有一師翻為報恩經。約所行之行而立名故。

[0539b19] △二正指此本。

[0539b20] 【疏】今所釋者即初譯也。

[0539b21] △二正釋經題二。初能說之佛。

[0539b22] 【疏】義淨三藏云。頒自我口。暢之彼心。以教合機。故稱佛說。

[0539b24] △二所說之法二。初釋所詮三字復二。初別明三字。

[0539c02] 【疏】盂蘭是西域之語。此云倒懸。盆乃東夏之音。仍為救器。若隨方俗應曰救倒懸盆。

[0539c04] 【鈔】盆乃東夏之音。即今大宋翻經者言。舊云盆佐那。略言盆也。新云門佐羅。亦云門佐曩。華言救器。如前釋。若言骨拏迦翻為盆。非經之本意也。

[0539c06] 二總顯行相。

[0539c08] 【疏】斯由尊者之親。魂沈闇道。載饑且渴。命似倒懸。縱聖子之威靈。無以拯其塗炭。

[0539c10] 【鈔】闇道之言雖通於三塗。今明鬼趣。載。則也。且。兼也。皆語詞。塗炭者。鬼趣危苦。如陷泥墜火。無救之者。

[0539c13] 【疏】佛令盆羅百味。式貢三尊。仰大眾之恩光。救倒懸之窘急。即從此義以立經名。

[0539c15] △二釋能詮經字二。初隨文釋義。

[0539c16] 【疏】經者。正明為綫。義曰契經。綫能貫華。經能持緯。謂所詮之義。似緯似華。能持之文能持能貫。今順此方典誥是以目之為經。借義助名仍加契字。

[0539c19] 【鈔】經者。法苑云。西域呼汲索。衣綫。席經。聖教。皆名素怛纜。此有六義。藏教攝三。謂綫。經。聖教。聖教謂律與論。以是經中一分義故。皆名素怛纜。天親慈恩各四義釋。如前錄。佛地二義。雜心五義。由此多義故但言經。不言綫等。疏棄通經而取局綫。違自引論寐之胡甚。

[0539c24] △二指同餘論。

[0540a01] 【疏】此釋符佛地論二義中貫穿之義。(如上釋)雜心論五義中結鬘之義也。(餘四者。涌泉。出生。繩墨。顯示也)

[0540a03] 【鈔】五義者。一出生義。令生出苦故。二涌泉義。義味無盡故。三顯示義。明因果相故。四繩墨義。去邪取直故。五結鬘義。如綫貫花集諸義故。

[0540a05] △二釋經本文二。初科判經文復二。初總科一經二。初科經三分。

[0540a08] 【疏】次解本文分三。一序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

[0540a09] △二指古規模。

[0540a10] 【疏】以三分之興。彌天高判。冥符西域。今古同遵。

[0540a11] △二別科序分二。初信起科復二。初釋證信意。

[0540a12] 【疏】初序分中諸經多有二序。一證信序。謂如是之法我從佛聞。標記說時說處分明。大眾同聞非謬。以為證據令總信受。經無豐約非信不傳。由是經初必須證信。故智度論云。說時方人令生信故。

[0540a16] △二釋發起意。

[0540a17] 【疏】二發起序。發明生起正宗之法。如淨名寶蓋。法華毫光之類。

[0540a19] 【鈔】說維摩經時。寶積等五百長者各獻一蓋。佛受。合成一蓋。略有四義。一由佛神力合多為一。欲令施者生不思議想故。二合蓋現土。發起施者脩淨土業無上心故。三明諸法無定。或多為一。多不定多。或一為多。一不定一。悟實相者未曾一多。四表諸長者。現在同悟無生。未來同成佛故。廣如彼疏。說法華時。佛於眉間放白毫相光。疏云眉者。面首之媚。表所說勝一乘宗媚。間謂兩中。表說中道。白為眾色之本。顯此法是三乘之源。放光破闇。警覺羣機也。

[0540b04] △二通別科。

[0540b05] 【疏】然證信亦云通敘。諸經皆同故。亦云經後序。佛說法時而未有故。發起亦云別序。諸經各別故。亦云經前序。佛先自發起方說正宗故。

[0540b08] △二隨科解釋。

[0540b09] 【疏】初證信序者。

[0540b10]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540b11] 【鈔】疏科二。初說佛因由復二。初總敘問答。

[0540b12] 【疏】述曰。則佛臨滅度時。阿難請問四事。佛令置此言也。

[0540b14] 【鈔】大術經說。佛受波旬請。將入涅槃。阿難悲咽。優波離等。教示阿難請問佛滅度後所為之事。謂問四事(云云)

[0540b16] △二別敘四事。

[0540b17] 【疏】所問四事。佛一一答。謂一依四念處(謂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二以戒為師。三默擯惡性比丘。

[0540b19] 【鈔】戒為師者。訓匠軌範名師。師有二種。謂人與法。如來在日以佛為師。佛滅度後以法為師。軌則儀範依戒法故。別解脫戒為汝等師。惡性比丘梵壇治之。梵。淨也。壇。法也。以清淨法默擯治之。作一羯磨。七眾不得共語。故云梵壇治之。

[0540b24] 【疏】四一切經初。皆云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某處。與某眾若干人俱。

[0540c02] △二釋經文義二。初顯經闕異復二。初顯經所闕又二。初敘述餘經。

[0540c04] 【疏】諸經多具六種成就。文或闕略義必具之。謂一信。二聞。三時。四主。五處。六眾。六緣不具。教則不興。必須具六。故云成就。

[0540c07] 【鈔】依佛地論通敘有五。一如是我聞為信成就。總聞令生信故。二一時之言為時成就。三佛為教主成就。四在舍衛國等為處所成就。五與某等眾若干人俱為眾成就。此略第五。文具應云。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目犍連四輩弟子俱等也。然今疏主。依般若燈論作六種成就。故云如是者信成就也。文窄旨隱。行相難知。指陳何法令生信乎。所宗既殊。可從佛地。

[0540c14] △二指此經闕。

[0540c15] 【疏】今經闕於列眾也。

[0540c16] △二顯經所異二。初指陳標異。

[0540c17] 【疏】又聞成就為初。異餘經者。各是譯人之意。

[0540c18] △二釋其所以三。初餘經四字正倒。

[0540c19] 【疏】謂或云。如是之法我從佛聞。或云我於佛邊聞如是法。皆是指法之詞也。

[0540c21] 【鈔】或云如是我聞。或云我聞如是。佛地論云。應知說此如是我聞。意避增減異分過失。謂如是法我從佛聞。皆離增減異分過失。乃至云。是故聞者應正聞。如理思惟當勤修學。真諦三藏依微細律。明阿難陞座集法藏時。身如真佛具諸相好。下座之時還復本形。集法藏傳亦云。眾生三疑。一疑佛大悲從涅槃起更說妙法。二疑更有佛。從他方來住此說法。三疑阿難轉身成佛為眾說法。為除彼疑。指如是法。我昔侍佛親所曾聞故云如是我聞。

[0541a06] △二此經不言我意。

[0541a07] 【疏】不云我者。意彰聖人皆證無我理故。

[0541a08] △三餘經言我之意。

[0541a09] 【疏】餘經有者。即阿難自指五蘊假者。不同情計之我。亦無過也。

[0541a11] △二隨文正釋五。初釋聞如是又二。初釋聞字。

[0541a12] 【疏】聞謂耳根發識。聽彼外聲。

[0541a13] 【鈔】佛地論云。聞謂耳根發識。聽受所說佛教音聲若但聞聲可唯在耳。若緣名句便在意中。瑜伽亦云。聞。謂比量。廢別耳意。總言聞也。

[0541a15] △二釋如是。

[0541a16] 【疏】次云。如是者。信成就也。夫信者言是事如是。不信者言是事不如是。故肇公云。信順之詞也。

[0541a18] 【鈔】法華疏云。如是者感應之端。如以順機受名。是以無非立稱。眾生以無非為感。如來以順機為應。傳法聖者。欲顯名教出於感應。故建言如是。

[0541a20] △二顯一時言二。初正釋一時復二。初二義正釋。

[0541a22] 【疏】一時者。師資合會說聽究竟總名一時。簡異餘時也。

[0541a24] 【鈔】一時者。佛地論中二義釋之。一說者聽者。剎那相續。說聽究竟。法席事畢。總名一時。二說者聽者。共相會遇。無前無後。說聽同時。故名一時。配疏應云。說聽究竟。總名一時。師資合會。名一時也。

[0541b03] △二以義釋成。

[0541b05] 【疏】謂如來說經時有無量。不能別舉。一言略周。故但云一。諸方時分延促不定。故總言一時。

[0541b07] 【鈔】即以疏云。年月春秋等無量時也。若一一別舉則成繁雜。若止定一時。則不能普應諸方凡聖利鈍機宜。為欲普應一切機故。總言一時。意取說聽事訖。名一時也。其中具含長短等義。利根時短。悟解速故。鈍根時長。悟解遲故。若舉年月等。不應利根。若舉須臾等。不應鈍根。若舉四時十二時等。不應四洲諸天機故。由此但總言一時也。諸方下。釋成次上無量時義。意說四洲諸方時分不定。凡聖利鈍延促不定也。

[0541b15] △二會釋例難二。初牒前例難。

[0541b16] 【疏】然諸經中不指定時。指定處者。

[0541b17] △二會釋文意二。初指慈恩解。

[0541b18] 【疏】有解招難故不用之。

[0541b19] 【鈔】有解招難。如玄贊疏云。問。處中有淨穢。隨機定說處。時中凡聖殊。何容不定說。答。說處標淨穢。淨穢可定知。(標舍衛等。十地菩薩謂是淨土。聲聞等眾謂是穢土。一處見異。淨穢雙彰也)說時有短長。凡聖不可準。一會機宜。有利有鈍。長時短時。如何定準。(一時之言具含長短。利根謂短。悟解速故。鈍根謂長。悟解遲故)故處可定說。而時但總言一時也。

[0541b24] △二疏主自解。

[0541c01] 【疏】今詳其意。以處則不過十六國中。遊化住止之處。而有其數。易為標指。

[0541c03] 【鈔】十六國者。仁王經云。毗舍離國。憍薩羅國。乃至瞻波國。今疏云。以處則不過十六國中者。雖依智度論。彼約遊化境界而言。其義局也。然法王自在。天上說法。龍宮集會。於一切處普化六趣。非唯十六國中。招難之言。復歸疏主耳。

[0541c08] 【疏】時則年月春秋寒熱晝夜寅卯須臾等時變異迅速。積數無量。不可說錄難為標指故。

[0541c10] △三彰說教主。

[0541c11] 【疏】佛者。梵語佛陀。此云覺者。謂覺了真妄性相之者也。覺有三義。一自覺我空。簡異凡夫。二覺他法空。簡異二乘。三覺滿俱空。合於本覺名究竟覺。或名大覺妙覺。簡異菩薩。

[0541c15] 【鈔】佛陀。翻為覺者。無漏五蘊假者。有主宰義。故名者也。覺體是慧。覺察斷障。覺了二諦。謂本智覺了勝義真性。後得覺了世俗妄相。此有三覺簡諸凡聖。一者自覺。由證我空無為理故。自覺斷障。簡異凡夫。二者覺他。由證法空無為理故。覺他利物。簡異二乘。三者覺滿。由證人法俱空理故。至究竟位。名為覺滿。依起信論。以無為理。名為本覺。以有為智。名為始覺。由以始覺圓合本覺。名究竟覺。方廣無際。亦名大覺。勝無比等。亦名妙覺。簡異菩薩。彼雖二覺。然在因位。未圓滿故。唯有如來具足三覺。獨名為佛。

[0542a01] △四辨所化處二。初釋二處意復二。初真諦記釋。

[0542a03] 【疏】在舍衛等者。處成就也。

[0542a04] 【鈔】上生疏云。梵語室利羅筏悉底。舊云舍衛國。訛略也。此云豐德城。在中印度。憍薩羅國之都城名也。為簡南憍薩羅。故以都城為國之稱。言豐德者。一足財物。二妙欲境。三饒多聞。四豐解脫。國豐四德。故以為名。所言在者。遊化居止之義。遊化國中。居止園林。故名為在。

[0542a10] 【疏】真諦記云。住處有二。一境界處。(遊歷之境)謂化在俗之流。二依止處。謂統出家之眾。初即舍衛。後即祇園。

[0542a13] △二婆沙釋論。

[0542a14] 【疏】婆沙論云。舉舍衛者。令遠人知。(國是總名)舉祇園者。令近人知(園是別故)

[0542a16] △二釋二處文二。初釋遊化處。

[0542a17] 【疏】舍衛此云聞物。謂具足財寶之物。多聞解脫之人。遠聞諸國。故義淨三藏譯金剛經云。名稱大城。

[0542a19] △二釋居止處二。初別釋園樹名義分三。初園樹名義又二。初釋園樹名。

[0542a21] 【疏】祇樹等者。即祇陀太子所施之樹。給孤長者所買之園。

[0542a23] △二釋施主名。

[0542a24] 【疏】祇陀。此云戰勝。波斯匿王太子也。生時王與外國戰勝。因以為名。

[0542b02] 【鈔】言祇陀者。訛也。正云誓多。此翻為勝。是鉢剌犀那恃特王。舊云波斯匿王訛也。此云勝軍王。彼王之太子也。太子生時隣國怨至。戰而得勝。故為名也。

[0542b06] 【疏】給孤獨者。是臣之號。本名須達多。此云善施。謂給孤獨即是善施。又常行施故名善施。鄉人美之號給孤獨(孤者少而無父也。獨者老而無子也)

[0542b09] 【鈔】梵語蘇達多。舊言須達。訛略也。此云善施。是勝軍王之大臣也。

[0542b10] △二園樹先後。

[0542b11] 【疏】然園是須達所買。樹是祇陀所施。園總樹別先合標園。今以禮別尊卑。故樹先園後。

[0542b13] △三因顯伽藍此方名寺。

[0542b14] 【疏】西國呼寺為僧伽藍摩。此云眾園。以佛教東流初至中國止鴻臚寺賓異域僧。僧既漸多散置別館。存其本號皆曰寺焉。

[0542b17] 【鈔】眾園者。是出家眾所住園故。後漢第二主孝明皇帝時。摩騰竺法蘭初到洛陽。權住鴻臚寺。別剏堂殿安之。二僧移入新居。不忘其本故標寺號。又以白馬經至此而死。建塔葬於寺中。因名白馬寺。僧史略云。至後魏太武帝始光元年。剏立伽藍名為招提。隋煬帝大業年中。改為道場。至唐復為寺也。

[0542b23] △二買園施樹因由二。初敘致因由。

[0542b24] 【疏】其買園施樹者。涅槃經說。須達長者為兒娉婦。詣王舍城。因見佛發心請入舍衛說法。佛令舍利弗隨歸先揀住處。擇得祇陀太子之園。長者問買。太子戲云。側布黃金滿即賣之。長者便欲交付。太子云是戲言。共請斷事之人斷之。被斷令依先語。長者載金側布唯少一隅。太子見其不惜財寶。知佛殊勝。遂施所餘之地置立門屋。施園中樹以為林蔭。

[0542c08] 【鈔】被斷等者。涅槃等說。淨居天子化作斷事之者。斷與須達。於是布金滿地。高敷五寸。壁方十里。少五百步。未滿十里。一庫金盡。更欲取金。太子知意。自思念言。彼尚傾庫修諸福慧。我何所乏而無修建。語須達言。地雖汝主。林樹屬我。共助成功。具陳供佛。餘未徧者五百步地。不須復金。請以見與。我自為佛建立門樓。常使如來經遊出入。須達許之。是時須達七日。成立大房足三百口。禪坊淨處六十三所。冬屋夏房厨坊浴室洗脚之處。大小圊廁。無不具足。所設訖。即執香爐遙請如來。佛時懸知是長者心。即與大眾至舍衛城。祇陀園林須達精舍。即住其中。佛告阿難。園地須達所買。林樹祇陀所施。二人同心共崇勝福。自今後。應謂此地為祇樹給孤獨園。如佛世尊。住王舍城耆闍崛山說法華經。慈恩釋云。城勝餘城。無麗物而不出。法勝餘法。無嘉德而不具。山勝餘山。為好鳥之所棲止。法勝餘法。為上人之所遊心。故知玄妙喻通教理。或教妙如城。含妙理故。理高如山。出二乘故。有所表矣。此在舍衛國。國豐四德。表此經中。孝順設供。苦報恩。四義勝故。樹勝餘樹。為釋子之林蔭。經勝餘經。為孝子之依稟。園勝餘園。布金買而施佛利生。法勝餘法。設勝會而奉僧拔苦。祇陀太子依父王命。修仁蘊德。表佛弟子依法王教。修慈行孝。須達長者濟近遠之孤貧。行孝順者救父母之幽苦。佛所施為。事不虗設。皆有表矣。

[0543a08] △二結歸名號。

[0543a10] 【疏】二人共成精舍請佛居之。故云祇樹等也。

[0543a11] △五議所化眾。

[0543a12] 【疏】闕眾成就者。但文略也。如無常經等。然有其時必具徒眾。故經末云。四輩弟子歡喜奉行。

[0543a14] △二發起序二。初釋其定趣。

[0543a15] 【疏】二發起序者。此經既以孝順拔苦為宗。故託救母之緣而為發起。

[0543a17] △二科經解釋。

[0543a18] 【疏】文分為六。第一目連道滿。第二知恩欲酬。第三攀慕徧尋。第四得見所在。第五慟哭往救。第六惡習現前。今初。

[0543a21] 大目犍連。始得六通。

[0543a22] 【鈔】疏科二。初目連名氏又二。初顯姓釋名。

[0543a23] 【疏】述曰。此人姓大目犍連。唐言採菽氏。彼國上古有仙常食菉豆。尊者。是彼之種族也。名尼拘律陀即樹名也。尊者二親。因祭此樹神而生尊者。故名此也。

[0543b03] 【鈔】法華疏云。梵語摩訶沒特伽羅。大目犍連訛也。此云大採菽氏。上古有仙居山寂處。常採菉豆而食。因以為姓。尊者之母是彼種族。取母氏姓而合其名。得大神通。簡餘卑姓。故名大採菽氏。從父本名俱利迦。亦云拘麗多。舊名俱律陀訛也。

[0543b07] △二呼姓所以。

[0543b09] 【疏】是王舍城中輔相之子。時人貴其種所以稱其氏。

[0543b11] 【鈔】上生疏云。目連是婆羅門種。與舍利弗少為親友。同厭俗塵各求出離。互相謂言。若先嘗甘露必同其味。後舍利弗。王舍城中逢於馬勝為說偈言。諸法從緣生。緣謝法還滅。我師釋迦文。常作如是說。舍利弗聞。即證初果。復為目連說所聞偈。目連聞。復證初果。遂與徒眾二百五十人俱來到佛所。世尊遙見。指告眾曰。彼來之者。我弟子中神足第一。佛呼善來苾蒭。淨修梵行。得離苦際。聞是。鬚髮自落。俗裳自變。戒品清淨。經七日。證阿羅漢果。神通第一。按十二由經云。佛成道後五年度目犍連也。

[0543b21] △二始得六通二。初總釋經意復二。初正釋。

[0543b23] 【疏】始得六通者。始即是初。初得聖道便度二親。本因親而修道故也。

[0543c01] △二釋妨。

[0543c02] 【疏】道雖無異本願各殊。故諸聖者不必皆爾。

[0543c03] △二別釋六通二初釋別名分六。初神境通。

[0543c04] 【疏】六通者。一神境通。智證神境故。亦名如意通。身如其意欲往即到故。

[0543c06] 【鈔】神謂神變。靈妙之德。境謂境界。雨花等事。神所變境。名為神境。境體即神。名為神境。通者。無擁滯義。變現神境之通。名神境通。

[0543c08] △二天眼通。三天耳通。二科合。

[0543c10] 【疏】二天眼通。三天耳通。謂能見能聞。若近若遠。障內障外。色聲等故。

[0543c12] 【鈔】天眼通者。清淨色根照境發識。名之為眼。依天修得。名為天眼。有人趣身。引得天眼。眼屬色界。亦名天眼。謂由天眼引發通故。名天眼通。天耳通準此。

[0543c15] △四宿命通。

[0543c16] 【疏】四宿命通。能知宿世本生本事故。

[0543c17] 【鈔】宿命通。亦名宿住通。宿世所住壽命。本生族望。本所造作。善惡事業。如是一切皆能知故。

[0543c18] △五他心通。

[0543c20] 【疏】五他心通。謂於定散漏無漏心。一切能知故。

[0543c21] 【鈔】他心通者。他人心品。若定若散。有漏無漏。善惡無記。皆能知故。

[0543c22] △六漏盡通。

[0543c23] 【疏】六漏盡通。謂身中漏盡而能知故。

[0543c24] 【鈔】漏盡通者。漏盡身中。得此通故。又知自他漏染盡故。又無為理漏盡顯故。得漏盡名。漏盡之通名漏盡通。六通剋性皆智為體。三乘聖人所得神通。勝劣有異如別處說。

[0544a03] △二釋通義。

[0544a04] 【疏】六皆無擁。故總名通。

[0544a04] 第二知恩欲酬。

[0544a05] 欲度父母。報乳哺之恩。

[0544a06] 【鈔】疏科二。初子行孝順報恩之相分三。初正顯報恩孝順之相又二。初總釋經文。

[0544a08] 【疏】述曰。度謂度脫。然報恩兩字。但是通標虗位度脫正是其報。乳謂母乳。哺是嚼哺(乳哺如濟食。是恩之實事。度脫如扶輪。是報之實事)

[0544a11] △二別釋三事二。初列三事。

[0544a12] 【疏】然父母有遠近。恩有輕重。報有分全。

[0544a13] △二隨列釋三。初父母遠近分二。初略指遠近。

[0544a14] 【疏】遠者七世乃至多世。近者即生此身。

[0544a15] △二廣明遠世二。初七世父母復二。初依外典說。

[0544a16] 【疏】七世者。外教所宗。人以形質為本傳體相續。以父祖上為七世。故偏尊於父。

[0544a18] 【鈔】偏尊於父者。以說此身是父遺體。皆從父姓矣。

[0544a19] △二依內教說二。初約理正陳。

[0544a20] 【疏】佛教所宗。人以靈識為本四大形質為靈識所依。世世生生皆有父母生養。此身去。乃至七生所生父母。為七世也。

[0544a23] △二會經文意。

[0544a24] 【疏】然寄託之處唯在母胎。生來乳哺懷抱。亦多是母。故偏重母。是以經中但云報乳哺之恩也。

[0544b02] △二多世父母。

[0544b03] 【疏】乃至多世者。於中偏取歸依佛來。所有生身父母。能生我身修道器故。諸佛成道之時。多生父母。皆相會遇聞法獲益。

[0544b06] 【鈔】此指其時分以分輕重。故說後。若無其身不歸依佛。由其父母生於身器。方歸依佛。故恩重也。

[0544b08] △二恩有輕重。

[0544b09] 【疏】恩有輕重者。此生父母最重。餘漸輕也。

[0544b10] △三報有分全二。初雙標分全。

[0544b11] 【疏】報有分全者。侍養一生為分。度脫多生為全。

[0544b12] △二別釋分全。

[0544b13] 【疏】故經云。左肩擔父。右肩擔母。徧行大地。亦不能報恩。故知此生所報為分。設同孟宗董黯董永之類。亦為分也。今經云。欲度父母者。意令得道明其全也。

[0544b17] △二古聖恩深難報之相二。初直顯負恩。

[0544b18] 【疏】若總不報。便是不孝罪人。況加逆事。

[0544b19] △二舉輕況重。

[0544b20] 【疏】且泛論一切人恩。華嚴經云。不知恩者。多遭橫死。觀佛相海經云。有恩不報是阿鼻因。諸恩尚然況於父母。父母之恩。無可校量。

[0544b23] △三父母恩深難報之相二。初引詩顯示。

[0544b24] 【疏】故詩云。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勞。乃至無父何怙。無母何恃。出則銜恤。入則靡至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第十三周幽王好征伐。人民勞苦。孝子不得終養耳)

[0544c05] 【鈔】蓼。音六。蓼蓼者。長大貌也。匪。非也。伊。唯也。勞苦所役心昧目昏。見長大者莪草。謂非莪草而唯蒿草也。哀哀者。苦恨之貌也。哀嗟苦恨。恨不得終養於父母也。父母生我勤劬勞苦。不得終於侍養。所以自恨。銜者。含也。恤。憂也。靡。無也。無父依怙。無母倚恃。我出含憂。我入無至。父兮生我。母兮鞠養。拊拍憐我。畜起悅我。長我知見。覆育我身。顧者。旋視也。而旋視我。反復(音覆)視我。父母出入腹厚於我。我今欲報如是之德。恩如昊天。罔無窮極。而難報之。

[0544c14] △二三藏指陳。

[0544c15] 【疏】故三藏云。父母義高天地。恩深巨海。是以係仰顧腹之恩。思答劬勞之德。

[0544c17] 【鈔】係仰者。係心仰念顧視腹厚之恩也。

[0544c17] △二父母恩重子逆之相二。初引經顯示分三。初父母恩重復二。初略示恩深又二。初養育劬勞。

[0544c20] 【疏】父母恩重經云。父母懷抱。含笑未語。和和弄聲。飢時須食。非母不哺。渴時須飲。非母不乳。云云。十指甲中食子不淨。云云。

[0544c23] 【鈔】恩重經云。佛告大眾。人生在世。父母為親。非父不生。非母不育。是以寄託母胎。十月懷身。歲滿月充。子母俱險。生墮草上。父母養育。臥在欄車。父母懷抱。含笑未語。和和弄聲。饑時須食。非母不哺。渴時須飲。非母不乳。子若饑時。嚥苦吐甘。推乾就濕。非父不親。非母不養。慈母養兒。去離欄車。十指甲中。食子不淨。子飲母乳。八斛四斗。故言云云。

[0545a05] △二恩深難報。

[0545a07] 【疏】計論母恩。昊天罔極。嗚呼慈母。云何可報。云云。

[0545a08] 【鈔】次云。阿難白佛言。世尊。父母之恩如何可報。唯願說之。佛告阿難。若有慈孝之子。能為父母於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時。造盂蘭盆。獻佛及僧。得福無量。能報父母之恩。若復有人。書寫是經。流布世間。受持讀誦。為他人說。當知是人。能報父母之恩。故言云云。

[0545a13] △二廣明恩重二。初母蹔離兒心驚乳溢復二。初引經顯示。

[0545a15] 【疏】至於行來東西隣里。井竈碓磨。不時還家。母忽心驚。兩乳流出。即知我兒。家中憶我。即便還家(反如齧指心痛)

[0545a18] 【鈔】齧指者。先賢傳云。蔡順。字君仲。汝南人也。侍母至孝。曾略出。有客來急須見之。母遂齧指。順乃心痛走歸。後漢時人。彼以母思於子。其子心痛。此以子思於母。其母乳流。故云反如。

[0545a21] △二問答釋疑二。初指經伸問。

[0545a23] 【疏】問。詳此經文淺朴。偏誡貧賤之流。何也。

[0545a24] △二三義釋之。

[0545b01] 【疏】答。君子自孝。故偏誡小人。又君子有簞瓢之貧。何妨碓磨等事。

[0545b03] 【鈔】論語云。子曰。賢哉回也。一簞(笥也)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孔曰。顏淵樂道。雖簞食在陋。不改其所樂也)顏回君子尚有簞瓢之貧。何妨富者而有碓磨之事。

[0545b07] 【疏】又偏敘艱勤之語。始彰鞠養之勞耳。

[0545b08] △二子歡母喜養育忘疲。

[0545b09] 【疏】又云。其兒遙見母來。或在欄車搖頭弄腦。或復曳腹隨行。嗚呼向母。母為其子曲身下就。長舒兩手摩拭塵土。嗚和其口。開懷出乳。以乳乳之。母見兒歡。兒見母喜。二情相交。恩愛愛重。莫復過是。云云。

[0545b14] 【鈔】次下云。二歲三歲。弄意欲行。至於食時。非母不知。父母行來。值他坐席。或得餅果。不敢噉啜。懷歸與子。十來九得。恒常歡喜。一迴不得。嬌啼佯哭。嬌子不孝。必有五摘。孝子不嬌。必有慈順。

[0545b17] △二子長不孝四。初子長忘恩父母繫念。

[0545b19] 【疏】既生長大。朋友相隨。梳頭摩髮。欲得好衣。服蓋其身。弊衣故破。父母自著。新好綿帛。先與其子。至於行來官私急疾。傾心南北。逐子東西。

[0545b22] △二夫妻娛樂疎棄二親。

[0545b23] 【疏】橫簪頭上子漸長大。為與索妻。得他女子。父母轉疏。私房室內。共相語樂。

[0545c01] △三親老無依日夜嗟歎。

[0545c02] 【疏】父母年老。氣力衰微。終朝至暮。不來借問。或復父孤母寡。獨守空房。猶如客人。寄止他舍。常無恩愛。或無襦被。寒凍苦辛。厄難遭之太甚。年老色衰。多饒蚤蝨。夙夜不臥。長吟歎息。何罪宿愆。生此不孝之子。

[0545c07] △四違罵父母喜順妻兒。

[0545c08] 【疏】或時呼喚。瞋目驚怒。盡不從順。婦兒罵詈。低頭含笑。乃至云云。

[0545c10] 【鈔】乃至云云者。彼云。婦復不孝子復五摘。夫妻和合同作五逆。彼時呼喚急疾走使。父母之語十喚九違。盡不從順。罵詈瞋目何不早死。強在地上。父母聞之悲哭懊惱。流淚雙下啼哭目腫。汝初小時非吾不長。但吾生汝不如本無。佛告阿難。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為父母受持讀誦書寫。父母恩重大乘摩訶般若波羅密經。一句一偈一經於耳。所有四重五逆十惡等罪。皆悉消滅。永盡無餘。常得見佛聞法。速得解脫。

[0545c18] △三聞者悲傷。

[0545c19] 【疏】帝釋梵王諸天人民一切眾會。聞經歡喜發菩提心。號哭動地淚下如雨。

[0545c21] 【鈔】發菩提心修行作佛。誓報多生父母之恩皆得道果。

[0545c22] △二釋彼經意三。初母慈子逆。

[0545c23] 【疏】評曰。細思其事。誠哉是言。或有母不如此。兒不如彼者。百中無一也。

[0546a01] 【鈔】或有母不如此初慈後歎。兒不如彼初嬌後逆。而能自幼至長。母慈子孝。兒婦養親者。百中無一也。若百中有一。千中有十。萬中有百。億中有千。孝者甚多也。目觀時事。行孝順者。萬中有一也。

[0546a04] △二不孝所以。

[0546a06] 【疏】良由眾生無始無明。迷真執妄。既根本顛倒。故枝末一一皆然。

[0546a08] △三念彼沈淪。

[0546a09] 【疏】禍哉凡愚。云何可度。

[0546a10] 【鈔】禍哉者。驚歎之詞。

[0546a11] 【疏】三攀慕徧尋。

[0546a12] 即以道眼觀視世間。

[0546a13] 【鈔】疏科二。初別釋經文。

[0546a14] 【疏】述曰。觀求生處是天眼通。由證道而得。故云道眼。世間有二。謂三界是器世間。六道是有情世間。

[0546a16] △二總釋經意。

[0546a17] 【疏】然尊者喪親之日猶是凡夫。不知父母生於何道。今成聖果力可追求。故以天眼上下觀視。於三界處尋六道身。得通便觀。故云即也。

[0546a19] 四得見所在。

[0546a21] 見其亡母。生餓鬼中。不見飲食。皮骨連立。

[0546a22] 【鈔】疏科二。初會不言父。

[0546a23] 【疏】述曰。本觀世間。俱尋父母。父生樂處。不假施勞。既非經宗。故此不述。

[0546b01] △二正釋見母三。初總釋經意。

[0546b02] 【疏】母生鬼道屬三塗。復在餓中是鬼之極苦。拔濟苦者唯盂蘭盆。發起正宗意在斯也。

[0546b04] △二別明因果。

[0546b05] 【疏】生餓鬼中是異熟果。酬引業故。不見飲食是等流果。酬滿業故。是慳貪業之果也。皮骨連立是增上果。

[0546b08] 【鈔】此況論五果。一者異熟果。謂有漏善不善法。所招隔世自相續身。異熟無記。謂前世造業今世受果。或今世造業來世受果。異時而熟名為異熟。或因通善惡。果唯無記。異類而熟名為異熟。此上二解異通因果。或善惡業未得果時。興取果用。至得果時。興與果用。取果與果功用有殊。名之為異。復是能熟。變令熟故。異即是熟。異熟之果名異熟果。二者等流果。此有二類。一真等流。善等三性自類相望。種子引種子。種子生現行。現行熏種子。同等流類名等流果。二假等流。果似先業假名等流。實增上果。如由殺生招短命報。不殺招長命報等。故唯識云。謂習善等所引同類。或似先業後果隨轉名等流果。三者離繫果。聖道離繫證無為果。四者士用果。謂諸作者。假諸作具所辦事業。得成就故。此有二師解。一云。謂如農夫假諸作具辦稼穡果。士用之果也。二云。非唯外色。通於色心。如俱舍說但有因。得俱生。無間。隔越。不生。士用果。如心心所。同聚多法。更互為俱有因。更互為俱生士用果。前念一聚。齊等有力。引次後念。為無間士用果。今世造業來世受異熟果。亦名隔越士用果。無漏心聚斷障證滅。亦名不生士用果。無為不生故。五者增上果。因有勝力名為增上。果從彼生。增上之果也。然善惡業。總有三種。一唯感總報。二唯感別報。三通感總別二報。由貪瞋癡發不善業招感地獄鬼畜之果。間斷十善感人趣果。純十善業。感天趣果。總別報業。亦名引業滿業。舊鈔云。問。如何是引滿二業。答。善不善業皆有三品。此復有三。一約境。善則於劣不殺為上。謂蚊蚋等。於勝不殺為下。謂父母等。餘者為中。不善翻此。思之。二約心。於善不善。但猛利心作為上。泛爾心作為下。餘者為中。三約時。亦通善不善業。三時無悔為上。二時無悔為中。一時無悔為下。此善不善業雖通三類。然取有力引生諸趣果者。而為引業。若無勝力引總報果。但於總報之上別別莊嚴者。而為滿業。又凡作業。有加行根本後起三心。亦取強勝有力。名為引業。除別力劣。名為滿業。此中所明慳貪發業。能得四果。除離繫果。感總報業。能引鬼趣。總異熟故。感別報業。慳思恡食。能滿鬼趣饑餓事故。果似先業是假等流。此能感業有增上力。感鬼形狀皮骨連立。是增上果。業有士夫力用之功。招感鬼趣色及心品。是士用果。

[0546c24] △三重廣鬼趣二。初正明鬼趣復二。初引文廣示又二。初正理論說亦二。初鬼類差別復分三。初鬼住處。

[0547a03] 【疏】準正理論。鬼本住在此洲之下五百由旬。縱廣亦爾。有琰魔羅界(一云在此贍部四邊直下等)從此展轉。散取餘方。

[0547a06] 【鈔】由旬。正云瑜繕那。限量義。十六里也。南北曰縱。東西曰廣。梵語琰魔羅王。舊名閻羅王。訛略也。此云靜息王。能善說法。令受苦者息瞋等故。亦名饒益王。眾生受苦不憶舊事。王誨示之令憶舊事。知諸眾生各自作業。各自受苦。不生怨恨。新業不作。故業盡。便得離苦。由此益物。名饒益王。婆沙七十二云。鬼世界主。名琰魔王。鬼趣攝也。瑜伽云。由雜染業。生地獄中。作靜息王。按纂疏云。靜息王者。琰魔王也。此有二類。一大菩薩化作。二實有情。鬼趣所攝。由治罰鬼。兼地獄生。故生地獄。非地獄趣。如人治罰諸畜生等。

[0547a16] △二鬼壽量。

[0547a17] 【疏】以人間一月為一日。乘此積月積年。壽五百歲。

[0547a18] △三鬼流類三。初總有三種。

[0547a19] 【疏】然鬼有三種。一無財鬼。以無福德不得食故。二少財鬼。少得淨妙飲食故。三多財鬼。多得淨妙飲食故。

[0547a22] △二別開九類三。初無財三種分二。初引文顯示。

[0547a23] 【疏】此三種鬼復各有三。無財三者。一炬口鬼。謂火炬炎熾常從口出。由是前生燒壞村柵。焚炙賢良。以此求財墮於地獄。從地獄出墮此鬼中。故正法念經云。若人貪嫉枉奪人財。破人城郭。殺害抄掠。得財奉王大臣。轉增暴。墮熾然餓鬼中。二針咽鬼。謂頭大如山。咽如針孔。由於破齋夜食。盜竊眾僧之食故。故齋法清淨經云。目連路逢數百萬鬼。頭如大山等。三臭口鬼。謂口中腐臭。自惡受苦。以多貪名利。自是非他。讚歎惡人。毀謗賢善故。

[0547b08] △二警誡後人。

[0547b09] 【疏】據此三種。寧吞鐵丸。不食信施。

[0547b10] △二少財三種。

[0547b11] 【疏】少財三者。一針毛鬼。毛利如針。行便自。為貪利故。妄行針灸。及刺畜生。但為求財不愈疾故。二臭毛鬼。毛利而臭。自拔受苦。由於販賣猪羊。烹宰鵝鴨。湯爛刀剝。楚痛難堪。地獄罪終墮斯鬼趣。三大癭鬼。咽垂大癭。自決噉膿。由嫉妒於人。常懷瞋恨故。

[0547b17] △三多財三種。

[0547b18] 【疏】多財三者。一得棄鬼。謂常得祭祀所棄食故。由於罪多福少。少施多慳。棄擲之物方惠施故。二得失鬼。謂常得巷陌所遺食故。以於現財常生慳著。疑欲失者而方捨故。三勢力鬼。謂夜叉羅剎毗舍闍等。所受富樂類於人天。或依樹林。或住山谷。或居靈廟。或處空宮。形竪而行。屬於鬼趣。此等變化多端者。由於因地罪福不精。苦樂之因相雜作故。

[0547c01] 【鈔】夜叉。正云藥叉。翻為勇健。亦云暴惡。飛行空中食噉生類。此雄者也。雌者地行。名羅剎婆。此云可怖畏鬼。毗舍闍。正云畢舍遮。此云醜鬼也。

[0547c03] △三餘指他文。

[0547c05] 【疏】付法藏傳說。僧伽耶舍比丘遊大海邊。見妙宮殿。其家鏁二鬼等。云云。

[0547c07] 【鈔】付法藏傳第六卷說。僧伽耶舍尊者遊大海邊。見七寶宮殿。即往乞食。見鏁二鬼。各著一牀。舍主以食供養比丘。語言大德。慎勿以食與此餓鬼。比丘見鬼饑困。與少許食。鬼得食。即吐膿血。徧流在地。汙其宮殿。比丘怪問。舍主答言。斯鬼前世一是吾息。一是兒婦。我常布施作諸功德。彼恒恚惱。我數教誨。都不納受。因立誓曰。如此罪業。必獲惡報。若受罪時。我當看汝。由是因緣。得斯苦惱。更有多類。如彼說之。

[0547c15] △二歸經所說。

[0547c16] 【疏】今尊者之親。是無財鬼中炬口鬼也(無財。不見飲食故。炬口。食未入口。化為火故)

[0547c18] △二瑜伽論說二。初鬼類差別。

[0547c19] 【疏】又有處說。餓鬼有三種。一外障。得遇水時。即見有人執刀仗等。而障礙故。二內障。口有火炬。或咽如針故。三無障。見河是猛火。或食糞穢。或自割身肉食噉等。

[0547c23] 【鈔】瑜伽論說。餓鬼有三。一外障礙飲食鬼。二內障礙飲食鬼。三飲食無有障礙鬼。

[0547c24] △二歸經所說。

[0548a01] 【疏】今尊者之親。當內障也。

[0548a02] △二法喻釋成。

[0548a03] 【疏】上來諸鬼。皆由自心因行所招。果報必應。譬如影響。由於形聲。

[0548a05] △二勸人省察二。初直勸修善。

[0548a06] 【疏】雖父母至親。不相替代。故諸智者宜各勵心。儻遇善緣不應空過。一朝去世誰為修崇。縱託子孫七分獲一。況無孝子悔恨何追。

[0548a09] 【鈔】言七分獲一者。修福子孫自收六分也。仍須修者運大至誠。仗於三寶威德力故。能令亡者獲一分福。若不至誠全無所獲。隨願往生經說。父母兄弟親族為其亡者修福。七分之中獲一分也。何以故。緣於前世不信道德。故於七分獲一。若以亡者嚴身之具。堂宅園林以施三寶。此福最多。拔地獄苦。往生浮土。

[0548a15] △二指事令省二。初示無仁孝復二。初指陳世事。

[0548a17] 【疏】且濁世凡流鮮懷仁孝。唯憂妻子。豈念幽靈。貧賤者迫以饑寒。富貴者荒於財色。設能追福。厭課者多。竭力罄心。萬中無一。世途目擊豈不昭然。

[0548a20] 【鈔】內心不欲外鼓虗名。謂之厭課。竭罄。皆訓盡也。擊。觸也。

[0548a21] △二引經釋成。

[0548a22] 【疏】故恩重經云。夫妻和合。同作五逆。彼時呼喚急速走使。父母之語十喚九違。不相從順。罵詈瞋目。生存尚爾。歿後可知。

[0548b01] △二子父相承。

[0548b02] 【疏】自既不仁。兒豈能孝。故昔有送父林野。乃持輿迴歸。以古觀今。雖途跡異而心同也。

[0548b04] 【鈔】孝德傳云。孫悟之子。元啟。時年十歲。其祖年老。啟父輿送深山。啟苦諫之。父不從諫。啟收輿返。父曰何用。子曰。後當送父。父遂感之。收親侍養。啟父不孝。送父深山。啟亦效之。收輿送父。上行下效。不孝相承。以古觀今。古今跡異相效心同也。

[0548b09] 【疏】五慟哭往救。

[0548b10] 目連悲哀。即以鉢盛飯。往餉其母。

[0548b11] 【鈔】疏科二。初目連悲哀分二。初疏主潤釋復二。初以義廣釋。

[0548b13] 【疏】述曰。悲哀者。生育恩重如上所陳。死別隔生忽然再見。縱使顏容仍舊。亦可啼泣悲傷。況覩鬼形皮骨連立。喉中烟。腹裏空虗。苦似倒懸。命唯喘息。豈不能碎身擗踊竭氣號咷。恨罪逆之偷安。痛慈親之受苦。

[0548b18] △二顯經總相。

[0548b19] 【疏】經標總意。但曰悲哀。細察當時。何疑不爾。

[0548b20] △二引古證成。

[0548b21] 【疏】故三藏科云。摧慟。釋云。感激徹於骨髓。號呌動於天地。

[0548b23] △二以飯餉母。

[0548b24] 【疏】鉢飯往餉者。母既氣綿夕漏。厄在朝饑。饑而且渴。理須救濟。濟此之急。飯食為先。故以鉢盛飯。持餉於母。

[0548c03] 【鈔】氣綿夕漏者。夕。夜也。命唯殘喘。氣弱綿微。夜永苦長。漏刻難曉。厄在晨朝。饑火所逼。對上夕漏。且云朝饑。實於朝夕皆饑虗耳。

[0548c06] 【疏】六惡習現前。

[0548c07] 母得鉢飯。便以左手障鉢。右手揣食。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

[0548c09] 【鈔】疏科二。初正釋此文分二。初總釋經意又分三。初業果決定復二。初總明因果。

[0548c11] 【疏】述曰。境隨心變。果藉業成。餓因未除。飽緣寧致。

[0548c12] △二法喻釋成。

[0548c13] 【疏】鬼是炬口。食近口而熾然。水作堅冰。冰近湯而確耳。

[0548c15] △二小聖難移。

[0548c16] 【疏】即知神力不禁業力。除饑要且除慳。故六通往餉而招殃。百味盆維而致苦。

[0548c18] 【鈔】禁。平聲。盆。器也。百味飲食羅列器中。以奉於母。食變成火。故言致苦。

[0548c19] △三驚歎勸思。

[0548c20] 【疏】大哉業熟。可思者焉。

[0548c21] △二別釋經文。

[0548c22] 【疏】今左手障鉢。慳恐餘侵。右手揣食。貪於自給。慳貪猛盛。如此現行。飯食劣緣若何充濟。故化為火。不得食也。

[0549a01] △二結歸序分。

[0549a02] 【疏】上來序分竟。

[0549a02] 自下第二正宗分。文分為二。初目連悲陳苦厄。後如來廣示因緣。

[0549a04] 【鈔】今詳三分。第一序分。序致說經初起之源由。為正宗之漸始。名為序分。第二自此下。至慈愛之恩。為正宗分。正是世尊對機說法。逗令修學進趣本旨。所敬所崇尊主義故。名正宗分。第三末後五句為流通分。說利訖。付囑時機。大眾護持。流通不墜。名流通分。正宗分二。初別示目連救母方便。後普示大眾資親要門。後一復次文是也。初文分二。初目連悲陳苦厄。後如來廣示因緣。

[0549a12] 【疏】今初。

[0549a13] 目連大呌悲號涕泣。馳還白佛。具陳如此。

[0549a14] 【鈔】疏科三。初白佛之意。

[0549a15] 【疏】述曰。子急告父。臣急告君。自力不如。理宜投佛。

[0549a16] △二敘自所得。

[0549a17] 【疏】弟子勤觀四諦。證三明。可以反覆山河。迴轉日月。

[0549a19] 【鈔】三明者。宿住智證明。生死智證明。漏盡智證明。即六通中三通也。為破三際愚故。立此三明。如次能知去來今世三際之境。明了證知不虗謬故。智即證明。名智證明。對三際境。依主可知。

[0549a22] △三正伸哀懇。

[0549a24] 【疏】豈料母縈極苦。命若倒懸。竭其孝誠。盡其神變。而竟不能令除惡報。蹔濟饑腸。所以呌泣奔還。備申哀懇。

[0549b03] 【疏】後如來廣示因緣。且依三藏大分八段。第一彰母罪深。第二明子德劣。第三斥邪無力。第四顯正有能。第五許以救方。第六示其正法。第七孝子領悟。第八慈母獲益。

[0549b07] 【鈔】疏分八段。今束為二。初六如來廣示救母之方。後二眾聞歡喜利益之相。學者隨文。提舉說之。

[0549b09] 【疏】今初。

[0549b10] 佛言。汝母罪根深結。

[0549b11] 【鈔】疏科二。初引經總釋。

[0549b12] 【疏】述曰。有經中說。定光佛時目連名羅卜。母字青提。羅卜欲行。囑其母曰。若有客來。孃當具饍。去後客至。母乃不供。仍更詐為設食之筵。兒歸問曰。昨日客來若為備擬。母曰。汝豈不見設食處耶。從爾來。五百生中慳慳相續。故云罪根深結。

[0549b17] 【鈔】上生疏云。定光佛者。即然燈佛也。

[0549b17] △二釋自經意二。初次第釋經又二。初正釋經文。

[0549b19] 【疏】罪謂身口之業。根謂慳貪之心。多生相續為深。交固難解為結。從慳所起。皆是罪業。非唯彼時。一度妄語。

[0549b22] 【鈔】罪謂身口之業者。唯識等云。能動身思說名身業。能發語思說名語業。審決二思意相應故。作動意故。說名意業。取不善思可怖可厭。名之為罪。又罪者摧也。摧善法故。根謂慳貪之心者。躭著財法。不能惠捨秘恡名慳。於諸未得。有及有具希欲名貪。由此慳貪。引生諸惡慳貪名根。根者。出生義故。而此慳貪近於心故。名慳貪心也。身語意罪。及慳貪根。皆深厚故。皆結縛故。名罪根深結。

[0549c05] △二釋成三事。

[0549c07] 【疏】謂慳貪是苦根。所作是苦業。餓鬼是苦果。為三事也。

[0549c09] △二重釋根義。

[0549c10] 【疏】若準十重戒中。慳亦是業。唯貪為根。起罪業故。

[0549c11] 【鈔】慳恡為自困之本。棄生之因。不慳為自富之源。攝生之首。教示菩薩。攝化眾生。制戒遮慳。故名慳戒。既遮慳。業無由起。翻以無貪。發起施行。攝化眾生。唯識瑜伽說業是思。徧行法數。慳依貪立。隨煩惱數。業體是思。思通三性。故有善惡之業。慳體不爾。無善慳故。許慳是業。違理背教。

[0549c16] △三問答釋妨二。初多生何趣妨復二。初問。

[0549c18] 【疏】同。五百生慳。為人為鬼。

[0549c19] △二答。

[0549c20] 【疏】答。人鬼相間。造受相資。若唯人身不名惡報。若唯鬼身不應造業。或亦為畜。於理無妨。但慳習不除即名相續。

[0549c23] 【鈔】人趣身上造鬼總業。當受鬼報。鬼趣身上造別善業。助鬼身中昔時所作感人趣業。即受人果。故云造受相資。疏反釋云。若唯人身。由善業招不名惡報。非慳業感故。若唯鬼身。不應惡趣造總報業。感人趣果。論說三塗無分別煩惱。不能造業感總報故。畜趣準此。諸趣通論經五百生。

[0550a04] △二偏救青提妨二。初問。

[0550a06] 【疏】問。目連自定光佛世來。所生之母不一。如何偏救彼之青提。

[0550a08] △二答。

[0550a09] 【疏】答。青提與目連緣深。今生復為其母。但救此身所生之母。非謂救彼遠世青提。餘論云云。皆為未達。

[0550a11] 第二明子德劣。

[0550a12] 非汝一人。力所柰何。

[0550a13] 【疏】述曰。汝母慳心。慳於一切。時經多世。事歷多人。豈汝一人力可濟拔。

[0550a14] 第三斥邪無力。

[0550a15] 汝雖孝順聲動天地。天神地祇。邪魔外道。道士。四天王神。亦不能柰何。

[0550a17] 【鈔】疏科二。初總釋經意。

[0550a18] 【疏】述曰。三藏云。縱汝感天靈於上界。激地祇於下方。縱攝邪魔。橫羅外道。統六合以同一家。總八部以為一眾。併其神力。亦不柰可。

[0550a21] 【鈔】六合者。四方上下也。八部者。天龍夜叉等。

[0550a21] △二逐難別釋。

[0550a23] 【疏】外道道士者。外道中之道士也。簡內道中之道士。佛教初傳此方。呼僧為道士故。四天王者。毗沙門等。護持世界者也。

[0550b02] 【鈔】邪魔者。梵語魔羅。此云破壞。破壞勝事。立此號也。名波卑夜。此云惡者。舊云波旬訛也。外道道士者。三乘法外妄生推求。別為途道。名為外道。外道自謂我是道德之士也。姚石書云。始乎漢魏。終洎符姚。皆號眾僧以為道士。至元魏武帝世時。(太建二年)有宼謙之輩。始竊道士之名。私易祭酒之稱。四天王神者。東方持國。南方增長。西方廣目。北方毗沙門。此云多聞也。皆住妙高第四層級。各居一面統御四洲。亦住七金山頂。靈通自在。四皆名神。

[0550b11] 【疏】第四顯正有能。

[0550b12] 當須十方眾僧威神之力。乃得解脫。

[0550b13] 【鈔】疏科二。初正釋此文。

[0550b14] 【疏】述曰。三藏云。一縷不能制象。必假多絲。一人不能除業。必資眾德。

[0550b16] △二通前總釋。

[0550b17] 【疏】今詳前後經文。以邪正一多相對。乃有四句。一正而非多。此不能救。故前非汝一人柰何。二多而非正。亦不能救。即前神祇邪魔外道等也。三亦多亦正。方可救拔。即十方僧也。四不多不正。居然不可。故無經文。

[0550b21] 第五許以救方。

[0550b22] 吾今當說救濟之法。令一切難。皆離憂苦。

[0550b23] 【疏】述曰。今當說者。正是許詞。救濟法者。是所許事。令一切等者。千鈞之弩。不獨為鼷鼠發機。三界之尊。豈偏令汝母離苦。

[0550c02] 【鈔】十鈞者。三十斤為一鈞。計斤可知。機。弩牙也。說文。鼷。謂小鼠也。

[0550c03] ○經言令一切難離苦者。由此標舉生下通別救苦之兩意。別示目連。通示大眾故。

[0550c05] △六示其正法三。初科判經文。

[0550c06] 【疏】第六示其正法。於中分二。初教孝子獻供之法。後教眾僧受供之儀。初復有五。一定勝時。二發勝意。三設勝供。四讚勝田。五獲勝益。

[0550c09] △二釋五段意。

[0550c10] 【疏】謂自恣日為勝時。如春陽之月。孝心為勝意。如精新種子。百味五果等為勝供。如好牛犂。以之供養。如能耕墾。賢聖為勝田。如膏腴之地。存亡父母六親眷屬乃至七代。離苦生天為勝益。如千箱萬斛秋收冬藏。經文意勢豈不然乎。智者詳之如指其掌。

[0550c16] 【鈔】箱。大車也。詩云。乃求千斯倉。乃求萬斯箱。鄭氏注云。求千倉以處之。萬車以載之。斛者。百升為斛。秋既收成。冬則藏稸。喻意可解。豈不然乎者。五段文勢。豈不道理如是乎。意趣不遠。如指其掌中之物。

[0550c20] △三隨科解釋。

[0550c21] 【疏】今初第一定勝時。

[0550c22] 佛告目連。十方眾僧。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時。

[0550c23] 【鈔】疏科二。初釋經本文三。初十方眾僧分二。初別釋僧義又二。初通釋眾和。

[0551a01] 【疏】述曰。梵語僧伽。此云眾和合。謂若眾而不和。如羣商羣吏。及軍眾等。不名僧寶。若和而不眾。如二人同心之類。亦非僧寶。眾而和合。為福之因。方名僧寶。

[0551a05] 【鈔】僧有二種。證理聖者。名理和僧。未證真理具大戒者。名事和僧。三人上方名為眾。眾義狹故。若於身中有和義者。一人兩人亦得名僧。是彼類故。如三千界中麟角聖者。名僧寶故。言二人同心者。易繫辭云。子曰。君子之道。或出或處。或默或語。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解云。君子出處語默不違其中。則其跡雖異。其道必同。如金雖斷而分之。其性不異也。佛教以四人和合成眾。故二人雖和。亦非眾矣。

[0551a13] △二釋成和合。

[0551a14] 【疏】和合者。此有六種。謂身和同事。語和同默。意和同忍。戒和同修。見和同解。利和同均也。儒說小人君子或和或同。今釋子比丘和而同也。

[0551a17] 【鈔】論語云。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何晏解曰。君子心和。然所見異。故曰不同。小人所嗜好者同之。然各爭利。故曰不和。釋子比丘具六和德。同出世道。亦和亦同也。

[0551a20] △二總釋文。

[0551a21] 【疏】今云十方者。法無限局。豈隔親疏。眾僧者。唐梵重標譯人之拙。

[0551a23] 【鈔】譯人拙者。如疏云眾僧受供。蓋取文詞穩順。令人易解。所以華梵雙標。

[0551a24] △二七月十五。

[0551b01] 【疏】七月十五日者。前三月夏安居竟。故可自恣。自恣有三日。或十四十五十六。今舉中間也。

[0551b03] 【鈔】西域記云。坐兩安居。舊云坐夏坐臘。斯皆邊制。非中國之正旨。僧祇亦云兩安居。起世經云。五月十六日。(注云。西域此時安居漢地安居經一月)至八月十五日。安居滿也。(注云。西域此時自恣。漢地經一月)然準四分。五分。十誦及正法念。成佛經。善見。明了毗尼母。薩婆多摩德勒伽論等。或自披讚。或章疏引。或問先德。略有三十餘本教文。皆言夏安居。議曰。印度節氣稍晚。說兩安居。漢地節氣稍早。說夏安居。或隨方應機所說有異。未爽通途。佛制安居。總有三意。一無事遊行。妨修出世事業。二損傷物命。違慈悲心。三招世譏嫌。世譏之云。鼠尚有窟穴。沙門釋子何不知時。佛因制之。然安居有三。謂前中後。四月十六日結前安居。眾僧兩兩相對。各云大德。一心念。我比丘某甲。於某聚落某僧伽藍所大界內。前三月夏安居。房舍破。修治故。(三說)從四月十七日至五月十五日相續結之。為中安居。五月十六日結後安居。其前安居。至七月十五日滿。後二安居。隨前安居自恣。住待日足。方得出界。若四月。前四月結夏。若閏七月。前七月解夏。閏五月六月。亦一百二十日安居。若前安居滿受功德衣。後二安居滿不受功德衣。以不及時無功勞故。然此方僧尼依四分律。具戒住持安居之內。或為三寶事。父母病亡。生善滅惡事等。若當日往還者。但白同意比丘即得出界。要護來日明相。若有經宿乃至七日緣。應作對首法。七日出界。還來此中安居。若七日外緣。應受半月法。若十六日外緣。應受一月法。此二名眾法。須眾僧和合白二羯磨。方得出界。事訖還來安居。至安居日滿。僧尼受歲。解夏自恣。集眾行籌等。同布薩法。但以自恣字。替布薩字。應差二人。各具兩種五德者。謂不愛。不恚。不怖。不癡。知自恣不自恣。此五名自恣德。又知時不以非時。如實不以虗妄。利益不以損減。柔輭不以麤獷。慈心不以瞋恚。此五名舉罪德。意欲無諍。令人懺悔。美德外彰。能善勸喻。離過愍物。故差二人。各具兩種五德者也。上座籌量。令人白二羯磨。差之。索欲。問和。如常。末後答云。差受自恣人羯磨。羯磨者牒云。差受自恣人羯磨。大德僧聽。苦僧時到。僧忍聽。僧差比丘某甲。某甲作受自恣人。白如是。(作白成不。答云成)大德僧聽。僧差比丘某甲。某甲作受自恣人。誰諸長老忍。僧差比丘某甲。某甲作受自恣人者默然。誰不忍者說。僧忍。差比丘某甲。某甲作受自恣人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羯磨成不。答云成)五德受差。至上座前胡跪作和。(答云。單白和僧自恣羯磨)大德僧聽。今日眾僧自恣。若僧時到。僧忍聽和合自恣。白如是。(作白成不。答云成)。令人行草。人別一剪。次第行之。各說偈云。吉祥長者施輭草。如來受成正覺。我等比丘學佛慧。坐草自恣淨三業。行草訖。五德至上座前胡跪告云。一切僧就草坐。偏袒右肩胡跪合掌。(僧皆依唱)次正對僧自恣法。第一五德至上座前。大敷坐具胡跪合掌。上座亦胡跪合掌。眾僧皆隨上座儀式。應云。大德一心念。眾僧今日自恣。我比丘某甲亦自恣。若見聞疑罪。大德長老哀愍故語我。我若見罪。常如法懺悔。(三說)第二五德至第二座前。第一五德復至第三座前。乃至下座皆爾。眾僧說五德至上座前跪云。僧一心自恣竟。便禮而退。若五德及眾僧舉得罪者。依法懺之。律中又云。僧十四日自恣。尼十五日相依問罪。故十六日方得出界。

[0552a12] △三僧自恣時二。初評議僧字。

[0552a13] 【疏】此剩僧字。去之又句闕。亦是譯人之失也。何不云共自恣時。

[0552a15] △二正釋自恣二。初釋名顯意復二。初以義正釋。

[0552a16] 【疏】自恣者。自之過恣他所舉。謂一夏安居九旬加行。不階四果亦得四禪。佛設教門本意如此。正像末法僧等皆然。

[0552a19] 【鈔】佛滅度後有教行證。名為正法。但有教行而無果證。名為像法。唯有其教無行無證。名為末法。記正像法皆一千年。末法一萬年。由度尼故正法減半。或說不減依舊千年。為尼行八敬法故。

[0552a22] △二引經釋妨。

[0552a24] 【疏】雖後五百歲。亦有持戒修福者故(福是定也)

[0552b01] △二重廣行相三。初自恣之意。

[0552b02] 【疏】然將超苦海。謹護浮囊。猶恐當局者迷。必藉傍觀得失。縱不斷惑證果。還希罪滅福生。

[0552b04] 【鈔】謹護浮囊者。涅槃經云。如世有人欲渡大海。得一浮囊。專心保守。不令少損。時有羅剎言。如是浮囊可全乞我。彼人不從。如是乞半。乞如手許。乞如指許。乃至一微塵許。皆不從之。彼復思惟。一塵雖少亦不得與。漸令囊損不能渡海。如是比丘保守五篇淨戒浮囊。亦復如是。乃至不與煩惱羅剎。一微塵許破戒因緣。若有少損。則不能度生死大海也。當局傍觀。碁喻。可知。

[0552b11] △二自恣之詞。

[0552b12] 【疏】故褊袒於眾中白大德長老。或見我過。或聞我罪。或疑我犯。恣任所舉。哀愍語我。我當懺悔。

[0552b14] 【鈔】懺悔者。梵語懺摩。此云悔往。亦云悔過。追悔往之過罪故。

[0552b15] △三自恣之益。

[0552b16] 【疏】如此則身心清淨。猶如瑠璃。禪定解脫。或有之矣。

[0552b18] △二顯福殊勝二。初疏自顯示。

[0552b19] 【疏】供養此者。力用可知。豈不拔濟先亡。資熏現在。

[0552b20] △二引古釋成。

[0552b21] 【疏】故三藏云。比丘受歲之日。大眾自恣之時。僧多獲道於四果。故能濟厄於七代。

[0552b22] 二發勝意。

[0552b23] 當為七世父母。及現在父母。厄難中者。

[0552b24] 【鈔】疏科二。初疏釋經文二。初正釋經文。

[0552c01] 【疏】述曰。當為者能救之心。七世下所救之境。約境明心故云勝也。七世者所生父母。不同儒教取上代祖宗。厄難中者通於存歿。歿則地獄鬼畜。存則病痛枷禁。皆名厄難。

[0552c05] △二別釋疑難。

[0552c06] 【疏】七世父母雖似轉疎。皆是生我修道之器。既蒙鞠育。豈負深恩。

[0552c08] △二引古釋意。

[0552c09] 【疏】故三藏云。天地覆載。既無憚於劬勞。幽顯沈淪。理合答於罔極。

[0552c10] 三設勝供。

[0552c11] 具飯百味五果。汲灌盆器。香油錠燭。牀敷臥具。盡世甘美。以著盆中。供養十方大德眾僧。

[0552c13] 【鈔】疏科二。初別釋經文二。初敷設勝供復二。初釋上五句又二。初次第釋經又分三。初別釋味塵。

[0552c15] 【疏】述曰。具飯百味者。總標也。如人盛饌盤筵。邀命賓客。唯云喫飯。故飯為總。統於百味。百者大數。非定一百。五果者。一核果。如棗杏桃李等。二膚果。如瓜梨柰椹等。三殻果。如胡桃石榴等。四糩果。如蘇荏等。五角果。如蔆豆等。上皆舌所嘗也。

[0552c20] △二通釋四塵。

[0552c21] 【疏】汲灌盆器者。沐浴等所用。并下牀敷臥具。皆身所覺也。香者。鼻所齅也。油錠燭者。照燎等用。眼所見也。亦可香油塗身。亦屬身攝。西域如此。盡世甘美者。亦屬舌也。

[0553a01] △三結指闕具。

[0553a02] 【疏】上來於五欲境中。唯闕聲也。

[0553a03] △二重廣意趣二。初依經釋意。

[0553a04] 【疏】盡世之言。詳其意趣有二種盡。謂富貴則盡世所有。有即須求。貧賤則盡力所及。及則須覔。即知不定少多之物。但在竭盡其心。

[0553a07] △二引俗類顯。

[0553a08] 【疏】亦類彼享于克誠。馨於明德也。

[0553a09] 【鈔】尚書云。鬼無常享。享于克誠。又云。至治馨香。感于神明。黍稷非馨。明德唯馨。彼以克誠之懇。明德之馨。感於鬼神。此以孝誠之懇。戒德之馨。感於聖賢。赴會垂恩。救濟存歿。

[0553a12] △二釋下一句。

[0553a13] 【疏】著盆中者。譯經訛錯。如何牀等可置盆中。應云著盂蘭盆供會之中也。

[0553a15] △二供十方僧。

[0553a16] 【疏】供養二句者。正明行也。

[0553a17] △二總釋經意二。初疏自釋意。

[0553a18] 【疏】據經本意。但以可受用物。供養大德之僧。不必雕鏤金玉。剪割繒綵。高聳欄架等也。

[0553a20] △二引古釋成。

[0553a21] 【疏】故三藏云。汝須物華四事。盆美八珍(房舍衣服飯食湯藥為四事。食之米麵。味之鹽醋。果之李柰。之芥薑為八珍)歷十方而運想。澄一心而供養。

[0553a23] 四讚勝田。

[0553a24] 當此之日。一切聖眾。或在山間禪定。或得四道果。或在樹下經行。或六通自在教化。聲聞緣覺。或十地菩薩大人。權現比丘在大眾中。皆同一心。受鉢和羅飯。具清淨戒。聖眾之道。其德汪洋。

[0553b04] 【鈔】疏科二。初科指文意。

[0553b05] 【疏】述曰。初二句約人讚時而總標。末二句以威儀讚人而總結。中間人法有其五對。但文不次。

[0553b07] △二依科釋義二。初分對總釋又二。初開為五對釋。

[0553b09] 【疏】謂處有山間樹下對。證有四果六通對。行有自利利他對。(經行自利。教化利他)學有戒定對。(各有其文)人有大小對。亦名權實對(聲聞緣覺。為實為小。十地菩薩。為權為大)

[0553b12] △二束為一對釋。

[0553b13] 【疏】又總束之不出人法。謂三學三乘對也。從初至四果。禪定也。次從或在下至自在教化。智慧也。皆同下三句。淨戒也。三乘。即聲聞緣覺。十地大人也。

[0553b16] △二逐難別釋二。初釋同一心。

[0553b17] 【疏】皆同一心是意和合。謂受供時。皆同運慚愧殷重心。慈悲報恩救濟心。人雖位有凡聖。德有優劣。而所運心一而無異。故云同也。

[0553b20] 【鈔】皆同一心者。疏五義釋。一慚愧心。崇重賢善。輕拒暴惡。二殷重心。殷勤鄭重。離憍慢故。三慈悲心。愍覆眾生。拔苦與樂。四報恩心。念於施主。與福利故。五拔濟心。資益施主。父母等故。經標聖眾。有聖之眾故。疏兼凡夫。於設會處有凡僧故。凡聖總爾。故曰皆同。

[0553c01] △二釋受鉢飯二。初別釋經文又二。初釋經文義。

[0553c03] 【疏】受鉢和羅飯者。鉢中飯也。梵云鉢多羅。此云應量器。和字訛也。今時但云鉢者略也。

[0553c05] 【鈔】鉢和羅者。經音義云。鉢和蘭。此云自恣食。此義為正。順經意故。

[0553c06] △二因會經題。

[0553c07] 【疏】經題云益。即是鉢也。譯時隨俗題之云盆。盆之與鉢。皆是器故。故三藏釋題。翻為救器。

[0553c09] △二總指經意。

[0553c10] 【疏】此一句經。正明自恣大德。受盂蘭盆供也。

[0553c11] 【鈔】此一段經今詳分二。初正示勝田。後指喻歎德。示勝田中初標後釋。當自恣日。赴會聖眾。略示四德。一禪定。謂得四禪及九定故。二聖果。得預流等四道果故。三經行。自喜法樂念利他故。如經布絹之往來。名經行也。四得通。六通自在化眾生故。具此德者。謂聲聞緣覺十地菩薩。菩薩大人位高難見。現比丘相。在大眾中。此三乘人。皆同一心。受自恣飯。後佛歎云。此三乘人。具清淨戒。聖眾道德。深而復廣。如水汪洋。

[0553c20] 【疏】五獲勝益。

[0553c21] 有其供養此等自恣僧者。現世父母六親眷屬。得出三塗之苦。應時解脫。衣食自然。若父母現在者。福樂百年。若七世父母。生天自在化生。入天華光。

[0553c24] 【鈔】疏科二。初科指經文。

[0554a01] 【疏】述曰。此一唱經有兩節意。初一半者。蒙悲願之力而離苦。後一半者。蒙慈願之力而得樂。樂中有存亡之異。

[0554a04] 【鈔】兩節意者。初二句文貫後節意。初節復有離苦得樂二意。如經可知。

[0554a05] △二依科釋義二。初別資歿故分二。初父母親眷復二。初生身父母又二。初依經正釋。

[0554a08] 【疏】初云。此等自恣僧者。指前五對所說也。現世父母者。生此身父母也。非謂未亡名為現世。故指得益。云出三塗。其現在未亡之父母。下自有文云。福樂百年是也。不應重舉。

[0554a12] △二指古說非。

[0554a13] 【疏】三藏錯會。故作異釋。甚非文意。

[0554a14] 【鈔】三藏錯會者。三句破古也。義淨三藏云。云何現在。言出三塗。答。驗因知果故。若爾。次說現在。便是重繁。故錯會也。

[0554a16] △二六親眷屬。

[0554a17] 【疏】六親者。父母兄弟夫妻。(或云男女。不取兄弟)眷屬者。一切姻戚。通於表裏。

[0554a19] 【鈔】六親者。鄭氏注周禮云。父母兄弟妻子也。善見論云。六親有二。一父六親。伯叔兄弟兒孫。二母六親。舅姨兄弟兒孫。皆是同姓義親。不雜餘姓也。眷屬者。親眷明屬。通於表裏。父母枝派也。

[0554a22] △二離苦解脫。

[0554a24] 【疏】出三塗解脫者。總名離苦也。衣食自然者。且翻三塗生於人天。故屬拔苦之文。亦可得樂。屬於後也。

[0554b03] △二普利存亡。

[0554b04] 【疏】若父母下。明存亡得樂。文相可知。天華光者。天上妙華光明也。略快樂之相矣。

[0554b05] 自下第二教眾僧受供養之儀。

[0554b07] 時佛勅十方眾僧。皆先為施主家呪願。願七世父母。行禪定意然後受食。初受食時。先安在佛前。塔寺中佛前。眾僧呪願竟。便自受食。

[0554b10] 【疏】述曰。此中前半淨三業。後半具三寶。前中呪願口業。禪定意業。受食身業。後中塔前是佛。呪願是法。受食是僧。從他受而後食。法律如此。即受字亦屬法也。塔者。邊國訛語。正云堵波。此云高顯處。此中意通殿塔。塔安舍利。殿安佛像。

[0554b15] 【鈔】經家。佛勅眾僧受供儀式。應淨三業然後受食。呪願語業。受食身業。意業為先起身語故。而必有之。故略不言。其禪定意屬所為機。不須雜於眾僧三業。如來在世。眾僧受供安在佛前。如來滅後安塔寺中佛前。供養佛故。眾僧呪願。即是法僧。三寶具矣。呪願雖是僧語。本是佛說。僧但傳之。故屬法寶也。

[0554b22] 【疏】自下大文第七孝子領悟。

[0554b23] 時目連比丘。及大菩薩眾。皆大歡喜。目連悲啼泣聲。釋然除滅。

[0554c01] 【疏】述曰。淨業既成。必知離苦。觀因驗果。聲響不差。故喜而止啼也。如處世刑獄。囑大力人。財賄既行。其心喜。

[0554c04] 【鈔】經言釋然除滅者。釋。解也。憂悲解散。心喜豁然。啼聲除滅也。

[0554c06] 【疏】第八慈母獲益。

[0554c07] 時目連母。即於是日得脫一劫餓鬼之苦。

[0554c08] 【鈔】疏科三。初評議釋經二。初議經闕略。

[0554c09] 【疏】述曰。目連聞經且是受教。施設盆供合在餘時。今說經次便云脫餓鬼者。譯經闕略也。

[0554c11] △二以理潤文。

[0554c12] 【疏】應於正宗終處。敘結集家文云。爾時目連聞是。至七月十五日施設盆供。供自恣僧。其母即於是日得脫一劫餓鬼之苦。則文義俱顯矣。

[0554c15] △二引古釋意。

[0554c16] 【疏】故三藏云。孝子既獻供於此晨。慈母乃除殃於是日。大哉聖力。速疾如斯。

[0554c18] △三指陳餘義。

[0554c19] 【疏】其餓鬼受苦。年劫時分待檢敘之。

[0554c20] 【鈔】此一節經。結集序致。七月十五日目連設供之時。母於是日脫餓鬼苦也。次云目連復白佛言。顯是一會躡前而起。故云復白。不須加文。

[0554c23] 【疏】自下大文第三流通分也。

[0554c24] 【鈔】流通分者。如何世尊於付囑遺法流通分中。普為大眾顯示盆會利益之相。逗令修學奉親行孝。佛心平等。必不於正宗分中開示目連。流通分中遺言示眾。若謂此經前後兩會說者。如何後會抑為流通。進退詳之。定是正宗。故目連云。若未來世一切佛弟子。亦應奉盂蘭盆救度父母。可為爾不(為眾請法救度父母。非是請問受持遺法)佛言。大善快問。我正欲說。汝今復問。乃至廣說設供救親利益之相。(非是付囑。受持遺法)正義。釋者。此經一會正宗分二。初別示目連救母方便。後普示大眾資親要門。初段如前。後段分二。初目連啟請。後世尊為說。說中分二。初讚印許說。後正答所請。答請分三。初教起勝行。二教起行意。三教常設會。隨文提舉可知。

[0555a13] 【疏】流通分中有三。一申請。

[0555a14] 目連復白佛言。弟子所生母。得蒙三寶功德之力。眾僧威神之力故。若未來世一切佛弟子。亦應奉盂蘭盆。救度現在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可為爾不。

[0555a17] 【疏】述曰。說此語時。亦是設供之後。非一席之事。至畢鉢羅窟。方始總集為經也。目連愛其親而及他人。如潁考叔諫莊公也。

[0555a20] 【鈔】潁考叔言。春秋傳廣。略其要云。鄭武公。娶姜氏。生莊公。及共叔段。莊公寤生。驚姜氏。遂惡之。(寐寤而莊生。故驚而惡之)愛共叔段。欲立之。(欲立以為太子)亟請於武公。公弗許。及莊公即位。請京。使居之。謂之京城大叔。(京城。今陽京縣也)大叔完聚。(完城郭。聚人民)繕甲兵。具卒乘(步曰卒。車曰乘)將襲鄭。夫人將啟之。(掩不備曰襲。啟。開也)莊公遣使伐之。大叔出奔共。(音恭。國名也。共國。今汲郡共縣)遂寘姜氏于城頴。(寘置也。城潁。鄭地也)誓曰。不及黃泉無相見也。既而悔之。潁考叔為潁谷封人。(封人。典封彊者)聞之。有獻於公。公賜之食。舍肉。公問之。對曰。小人有母。皆嘗小人之食。未嘗君之羮。請以遺之。公曰。爾有母遺。我獨無也。頴考叔曰。何謂也。公語之故。且告之悔。對曰。君何患焉。若掘地及泉。隧而相見。其誰曰不然。公從之。公入隧中。其樂也融融。(融融。和樂貌也)姜氏出隧。其樂也洩洩。(音曳。舒散貌也)遂為母子如初。君子曰。潁考叔純孝也。(純。猶篤也)愛其母。施(音異)及莊公。

[0555b12] 【疏】二讚請。

[0555b13] 佛言。大善快問。我正欲說。汝今復問。

[0555b14] 【疏】述曰。初句標讚。大善快問者。深契聖心。後二句釋所以。以正欲說。即遇問詞。機感相投。潛通密應。故言快問。佛本意者。欲說孝道最大故。拔苦事重故。盂蘭法勝故。世尊覩眾勝緣機熟。可教化故。

[0555b18] 三答請於中有五。一教起行。

[0555b19] 善男子。若比丘比丘尼。國王太子。大臣宰相。三公百官。萬民庶人。行慈孝者。皆應先為所生現在父母。過去七世父母。於七月十五日。佛歡喜日。僧自恣日。以百味飯食。安盂蘭盆中。施十方自恣僧。

[0555b23] 【鈔】疏科二。初釋孝順之人。

[0555b24] 【疏】述曰。雖貴賤品隔。僧俗道殊。自非化生濕生。無不有父有母。慈烏鸚鵡。尚解思恩。豈況人倫。而不濟拔。

[0555c03] 【鈔】雜寶藏經說。過去世時。雪山之中而有鸚鵡。常採花果稻糓奉盲父母。是時田主案行苗稼。見諸禽蟲剪穀穗處。便設網羅捕得鸚鵡。鸚鵡告言。田主先有好心。言所種穀。要與眾生而共食噉。由是之故咸來採取。如何今日而見網捕。但以種子如父。田似於母。實語如子。田主如王。擁護由。我等如民依之而住。田主聞。即放鸚鵡。佛言。田主者。舍利弗是。盲父母者。今淨飯王摩耶夫人是。取穀鸚鵡者。我身是也。慈烏如常。

[0555c11] △二釋孝順之行二。初總釋孝行又二。初正釋經意。

[0555c13] 【疏】孝子利害。具懸談。既識是非。須依正道。故云應先為所生等也。

[0555c15] △二因辨藏攝。

[0555c16] 【疏】據制令。必為不為。即是違制。故亦當於制教。是以前判。亦屬律藏。

[0555c18] △二縱奪釋成。

[0555c19] 【疏】然佛無悲喜。今於此日示現歡喜者。應機緣也。以佛本出世。只為勸人修行。見人造惡則悲。見人修善則喜。今比丘九旬加行日滿。倍更懇誠。三千界中皆同如此。稱佛本意寧不欣歡。此日設供。其福甚矣。

[0555c24] 【鈔】九旬者。六藝論云。黃帝佐官大撓。造甲子。立干神十。謂甲乙丙丁戊庚辛壬癸。支神十二。謂子丑等。支干合數。干盡為旬。謂甲子乙丑乃至癸酉。而為一旬。餘甲戌等例知。三月安居故成九旬。三千界者。具云三千大千世界。謂四大洲日月乃至初禪。各有一千。以鐵圍山總而圍之。量等二禪。名小千界。復以十箇小千是一萬。百箇小千是十萬。千箇小千是百萬。以鐵圍山總而圍之。量等三禪。名中千界。復以十箇中千是千萬。即此千萬總為。一億。百箇中千是十億。千箇中千是百億。此千中千。即是大千世界。以鐵圍山總而圍之。量等四禪。以大兼小。合此小千中千大千。名為三千大千世界也。

[0556a12] ○經言。善男子者。成就信等諸善根故。比丘者。正云苾蒭。言含五義。一曰怖魔。初出家時魔宮動故。二曰乞士。乞食濟身。乞法資道故。三曰持戒。漸入僧數持淨戒故。四曰淨命。不依於貪邪活命故。五曰破惡。漸依聖道滅煩惱故。尼者。女聲。女具五德。名苾蒭尼。宰相者。宰。主也。相助也。為主割斷。助於君故。三公者。起自周時。謂太師太傅太保也。公。正也。有功之臣。忠正無私。曰公。百官者。百司之官。官。公也。觀也。依公執政。觀察人情。決斷是非也。萬民者。兼有位者萬類人民也。庶人者。庶。眾也。無位之眾。故曰庶人。總有十類。行慈孝者。如經可知。

[0556a23] 【疏】二教發願。

[0556a24] 願使現在父母。壽命百年。無病無一切苦惱之患。乃至七世父母。離餓鬼苦生人天中。福樂無極。

[0556b02] 【疏】述曰。所修必假行門。所獲必由心願。願者心之樂欲。欲得存歿咸安。存者保壽於人閒。常無病惱。歿者遷神於天上。永絕冥塗。行願相資。無所不利。

[0556b05] 三教常作。

[0556b06] 是佛弟子修孝順者。應念念中常憶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慈憶所生父母。為作盂蘭盆施佛及僧。以報父母長養慈愛之恩。

[0556b09] 【疏】述曰。是佛弟子修孝順者。反明非佛弟子及不孝順者。即任不設盆供也。念念常憶者。無終始也。長養是事。慈愛是心。故前起行。及發心願。以報之也。餘文可解。三藏云。父母結愛。既念念不去心。孝子報恩。須年年不絕供。

[0556b14] 【鈔】念念常憶者。孝無終始也。逆推孝行。法爾常規。故無其始。順推孝行。盡未來際。故無其終。所生父。母者。意說其子所有生身父母也。

[0556b17] 【疏】四勸受持。

[0556b18] 若一切佛弟子。應當奉持是法。

[0556b19] 【疏】述曰。智度論云。信力故受。念力故持。今云奉者。即受之義。應當者。勗此二力。

[0556b21] 【鈔】此下流通分也。復分為二。初二句世尊付囑。後三句眾喜奉行。今初。若凡若聖。在家出家。信佛弟子。汝等應當奉行其事。利益存亡。受持其教。領納文義。故經云爾。

[0556c01] 【疏】五喜而奉命。

[0556c02] 時目連比丘。四輩弟子。歡喜奉行。

[0556c03] 【鈔】疏科二。初釋四輩弟子。

[0556c04] 【疏】述曰。四輩者。僧尼士女。或云人天龍鬼。疑故兩存。

[0556c06] △二釋歡喜奉行。

[0556c07] 【疏】然凡厥生靈。皆依恃怙。故父母恩。均於天地。此雖至孝。不得其門。今受神方。信知靈驗。必能除七世之所難。報二親之劬勞。自知心有所之。是以歡喜承命。

[0556c11] 【鈔】自知下。之。至也。四輩弟子聞佛說。自知孝心而有所至。是以顏舒而歡。心悅而喜。承佛勅命。信受奉行。

[0556c13] ○經言。四輩弟子者。藥師經云。比丘比丘尼。清信士清信女。然四眾。四部。四輩。經論常談。疏中二解。初是後非。不須兩存。智生師後名弟。解從師生名子。故名弟子。天親菩薩釋伽耶山頂經云。歡喜奉行。有其三義。一能說人清淨。二所說法清淨。三依學之者。究竟得果清淨。由此三義。歡喜奉行。乃為偈曰。

 盂蘭盆奧旨  略釋讚幽邈
 福利自他親  度苦證常樂

佛說盂蘭盆經疏孝衡鈔卷下(終)

經疏鈔音釋

經疏

剎法師

[0557a05] (舊本作利字悞)

[0557a05] (巨隕切迫也。又音郡)

有解招難

[0557a05] (舊本六慈恩有解。今勘浙本及川本古疏皆無慈恩字。況慈恩法門宗匠。必時人不敢容易指斥。故從而削去)

鴻臚

[0557a07] (下音閭。九寺名也。鴻大也。臚陳序也。言大陳序所須。以禮待外國之賓也)

菉菽

[0557a07] (音綠。叔豆也)

[0557a08] (音撫拍也)

簞瓢

[0557a08] (上音丹。竹器也。下毗消切。蠡也。即匏片持水耳)

弄腦

[0557a08] (舊本作挊義同)

[0557a09] (音儒短衣)

蚤蝨

[0557a09] (音早瑟)

厭課

[0557a09] (上音魘塞也。課責也。當二親齋忌。無至誠脩福。但厭塞人之課責故為之耳)

揣食

[0557a10] (上初委切。私取也。又準藏中本經音義。亦團呼之。攬取也)

[0557a11] (料量也。豈料者不能測量也)

居然

[0557a11] (上音基。語助。出禮記注文)

膏腴

[0557a11] (音高俞肥也)

[0557a12] (音兮名甘口鼠好食牛角)

[0557a12] (音鶻。本下革切。語忌也)

[0557a12] (苦外切。準四分律行事鈔云。糩果柔脩淨。音義指歸云。糩。麤糠也。果子殼如糠。注云。松柏之子也)

蘇荏

[0557a13] (下音稔。說文桂荏蘇也)

[0557a14] (音陵芰也)

[0557a14] (音定燈也)

[0557a14] (音了火也)

汪洋

[0557a14] (深大也)

財賄

[0557a14] (下音晦財也。此喻時人所忌。然疏文盛行。未敢輒改)

潁考叔

[0557a15] (上庾頃切。說文。水出潁川陽城也。鈔申引春秋云潁考叔為潁谷封人。注云。典封疆者。春秋疏正義曰。周禮封人掌為畿封而樹之。鄭玄云畿上有封若今時界也。言潁谷封人。皆以地名封人。蓋封人。職典封疆居在邊邑。潁谷是國之邊邑也。如今之守邊城寨主)

[0557a18] (許六切勉也。勸也。即勸勉信念二力)

今受神方

[0557a18] (結前目連問教)

信之靈

[0557a19] (結前設供獲益)

載則也

[0557a20] (上音再。則也。即是語助。與且字同。不須云荷載)

鉢剌

[0557a20] (下音辢。梵語彈舌呼也)

隋煬

[0557a21] (下音漾。隋朝帝號)

[0557a21] (音青廁也)

[0557a21] (音俄)

和和

[0557a21] (二皆去聲呼之。應聲也)

[0557a22] (厭。去聲。疏音義中音魘。別作一義解。詳義取捨)

[0557a22] (敕六切積也)

[0557a22] (舊本疏中作廂。傳悞。鈔文隨而解釋。今依古疏勘定。改正作箱。故引毛詩并注證之)

易繫辭

[0557a23] (繫音係。聯也。舊本鈔引千字文注解。二人同心。且非經史。況彼人姓管名寧字幼安。又將一人名字分作兩人說之。難為依據。故今從周易繫辭并注文改正耳)

安居

[0557b01] (此段鈔文數處差悞。極害義理。依律中改正。其餘義稍可通。故存舊說)

浮囊

[0557b02] (下奴當切。有底曰囊。無底曰槖。此所引涅槃經有五重乞喻。五篇罪犯。今次第引之配合可解)

至治

[0557b03] (下音雉。舊作理字者。以唐高宗諱治。故作理呼。今依尚書正文也)

亟請

[0557b04] (上音器數也)

完聚

[0557b04] (上音洹兮也)

舍肉

[0557b04] (上音捨置也)

遺之

[0557b04] (上去聲呼贈也)

[0557b05] 上兩卷音釋並依原本略取舍之。


【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21 冊 No. 0375 盂蘭盆經疏孝衡鈔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tripitaka | about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