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54n2128_044 一切經音義 第44卷
■ CBETA 電子佛典集成 » 大正藏 (T) » 第 54 冊 » No.2128 » 第 44 卷 ▲上一卷 ▼下一卷 前往第 卷
一切經音義卷第四十四
[0597c05] 音菩薩本行經三卷 玄應
[0597c06] 法集經六卷 慧琳
[0597c07] 觀察諸法行經四卷 慧琳
[0597c08] 菩薩處胎經五卷 玄應
[0597c09] 弘道廣顯經四卷 玄應
[0597c10] 施燈功德經一卷 玄應
[0597c11] 央崛摩羅經四卷 玄應
[0597c12] 無所有菩薩經四卷 慧琳
[0597c13] 明度五十校計經二卷 慧琳
[0597c14] 中陰經二卷 玄應
[0597c15] 大法鼓經二卷(無字音)
[0597c16] 文殊問經二卷 玄應
[0597c17] 文殊問署經一卷 玄應
[0597c18] 千佛因緣經一卷
[0597c19] 如來祕密藏經二卷
[0597c20] 月上女經二卷 玄應
[0597c21] 佛地經一卷 玄應
[0597c22] 大七寶陀羅尼經一卷 玄應
[0597c23] 遺教經一卷 慧琳
[0597c24] 出生菩提心經一卷 玄應
[0597c25] 滅十冥經一卷 玄應
[0597c26] 摩尼羅亶經一卷 慧琳
[0597c27] 異出菩薩本起經一卷
[0597c28] 月明菩薩經一卷 慧琳
[0597c29] 心明經一卷 慧琳
[0598a01] 善夜經一卷 慧琳
[0598a02] 德光太子經一卷 玄應
[0598a03] 商主天子經一卷 慧琳
[0598a04] 差摩婆帝經一卷 慧琳
[0598a05] 魔逆經一卷 慧琳
[0598a06] 諸法最上王經一卷 慧琳
[0598a07] 佛印經一卷 慧琳
[0598a08] 文殊般涅槃經一卷 慧琳
[0598a09] 鹿母經一卷 慧琳
[0598a10] 鹿子經一卷 慧琳
[0598a11] 賢首經一卷 慧琳
[0598a12] 受持七佛經一卷(無字音)
[0598a13] 大意經一卷
[0598a14] 堅固女經一卷
[0598a15] 離垢慧菩薩問禮佛經一卷 慧琳
[0598a16] 右遶佛塔經一卷 慧琳
[0598a17] 造塔功德經一卷 慧琳
[0598a18] 寂照三摩地經一卷 慧琳
[0598a19] 有德女問經一卷 慧琳
[0598a20] 大乘四法地經一卷(無字音)
[0598a21] 不增不減經一卷 慧琳
[0598a22] 記法住經一卷 玄應
[0598a23] 佛為海龍王經一卷(無字音)
[0598a24] 妙色王經一卷(無字音)
[0598a25] 大乘流轉經一卷 慧琳
[0598a26] 師子素馱經一卷 慧琳
[0598a27] 泥洹後灌臘經一卷 慧琳
[0598a28] 八部佛名經一卷 慧琳
[0598a29] 右五十三經八十二卷同此卷音。
菩薩本行經上卷
[0598b02] 軍持(正言捃稚迦謂雙口澡灌也或譯云瓶也)。
[0598b03] [火*((巨-匚)/丑)]穀(又作炒[取/火][烈-列+(甬-用+((巨-匚)@十))]三形同初狡反方言[取/火]火乾也)。
[0598b04] 牂[羊*(一/ㄠ)](祖郎反羊三歲日牂牂然盛貌也下丁奚反[羊*(一/ㄠ)]羖[羊*(一/ㄠ)]羯羊也經文作[牛*(一/ㄠ)]丁禮反觸也[牛*(一/ㄠ)]非經用)。
[0598b05] 來抴(又作曳同余世反說文抴引也謂牽引也)。
[0598b06] 羯羠(因几反聲類[騬-北+比]羊也徐廣曰羯羠並犍羊)。
[0598b07] 慍心(於問反慍怒也說文慍怒也蒼頡篇慍恨也)。
[0598b08] 璣鄯尼(居衣反下音市戰反龍子名也)。
[0598b09] 刖其(魚厥五骨二反刖猶割也經文作刓五桓反齊也)。
[0598b10] 上旋(似緣反旋轉也經文作矩俱禹反方曰矩矩則也矩非此義)。
[0598b11] 邪旬(或云闍維或云闍毗同一義也正言闍鼻多義是焚燒也)。
中卷
[0598b13] 災禍(又作烖灾[木*火]三形同則才反說文夭火曰災也)。
[0598b14] 蜥蝪(斯歷反下以石反在草曰蜥蝪經文作[虫*亦]非也)。
[0598b15] 金拂(敷勿反廣雅拂除也謂除去塵土也拂拭也經文從巾作怫或作[弗*毛]非也)。
下卷
[0598b17] 騷動(蘇勞反說文騷擾也謂擾動也)。
[0598b18] 萬歧(叉作[邱-丘+支][技/山]二形同巨宜反謂道有攴分者也)。
[0598b19] 晃焴(又作晄古文熿同胡廣反說文晃明也廣雅晃暉也下又作煜同由掬反說文煜燿也埤蒼煜盛貌也)。
[0598b20] 瘡瘢(蒲蘭反蒼頡篇云瘢痕也痕音胡根反)。
法集經第一卷
[0598b22] 羸損(力追反杜注左傳羸弱也賈註國語云羸病也說文瘦也從羊[嬴-女]聲[嬴-女]音騾臥也)。
[0598b23] 曀障(上繄計反毛詩傳曰終風旦曀不日有曀爾雅云陰而風為曀說文從日壹聲也下章讓反考聲云障蔽也說文云障隔也從[阜-(口/十)+(耜-耒)]章聲)。
第二卷
[0598c02] 駿疾(遵峻反郭注穆天子傳云駿馬之美稱也說文馬之良者也從馬夋聲夋音七恂反)。
[0598c03] 膚豓(上甫無反毛詩云膚美也說文云膚皮也從肉從盧省聲也下閻[病-丙+猒]反毛詩云美色日[豊*(太/皿)]左傳云美而[豊*(太/皿)]是也說文從豊從大從血經從色作艷俗字也)。
[0598c05] 虹起(胡東反爾雅云螮蝀虹也禮記季春之月虹始見是也說文從虫工聲螮音帝蝀音凍也)。
[0598c06] 秔糧(上革[彳*魚*亍]反考聲秈稻也聲類不黏稻也說文亦稻屬也從禾亢聲亢音康浪反經從米作粳俗字秈音仙)。
[0598c07] 蠅蟻(上翼繒反鄭箋毛詩云蠅之為蟲也污黑為白污白為黑郭註爾雅云蠅好搖翅也說文蟲之大腹也從虫黽象形黽音猛下宜倚反俗字也正作螘爾雅云蚍蜉也大曰蚍蜉小曰螘說文螘亦蚍蜉也從虫豈聲也)。
第三卷
[0598c10] 矛矟(上莫侯反下雙捉反前音義第三十三卷證契大乘經中已釋訖)。
[0598c11] 戉斧(上音越顧野王云舌者用戉以斬人司馬法云夏執玄戉殷執白戚周書云王左杖黃鉞孔安國云以斧飾斧從戈從[戉-戈]聲[戉-戈]音厥或從金作鉞亦通用也)。
第四卷
[0598c14] 跟踝(上音根下華瓦反) 腨脛(上時[而/火]反下形定反)。
[0598c15] 髀膝(上蒲米反下薪七反) 胸脇(上音凶下[黍/甘]業反)。
[0598c16] 腹肋(上風屋反下音勒) 肘腕(上張柳反下剜灌反)。
[0598c17] 肩臂(上音堅下卑寐反) 頭頰(兼葉反)。
[0598c18] 頸項(上經郢反下巩降反) 髑髏(音獨音婁)。
[0598c19] 窟宅(上坤瓦反) 爪齒(上莊狹反下鴟止反)。
[0598c20] 膓胃(上音長下音謂) 脾腎(上音毗下音慎)。
[0598c21] 心脨(妃吠反) 肪膏(上音方下音高)。
[0598c22] 腦膜(上乃倒反下音莫) 涕唾(上天利反下吐臥反)。
[0598c23] 髓腦(下雖觜反) [筋-月+角]骨(上音斤)。
[0598c24] 齒齗(下音銀) 荷擔(上音何下多甘反從手)。
[0599a01] 稠林(上長流反廣雅稠穊也已上第四卷中文字多說如來三十二相前大般若音義中已具訓釋是故但音而不訓字也)。
第五卷
[0599a04] [倢-┴+山]疾(上潛葉反廣雅健徤方言宋楚之間謂慧為健郭注云慧謂了慧健言便也顧野王云謂口舌聲利往來貌也說文從巾從又從止作[疌-┴+山]文字典說從人疌聲從手非也)。
[0599a06] 糠糟(上音康聲類云[穀-(一/禾)+釆]皮也下臧勞反說文酒滓也二字並從米康曹皆聲)。
[0599a07] 麞鹿(上音章下音祿字書云麞者小鹿之類也有角曰鹿無角曰麞)。
第六卷(無字音訓)
觀察諸法行經第一卷
[0599a10] 捨[捩-犬+乙](烏革反包咸注論語云橫木以縛[捩-犬+乙]是也說文從手戹聲正體作[捩-犬+乙]經作扼俗字也)。
[0599a11] 欲渡者撥(煩發反考聲橃謂縛竹木浮之水上也說文亦海中大船也從木發聲也或從舟作[舟*發]經從竹作筏俗字也)。
[0599a13] 撞弩(濯江反顧野王云撞擊也廣雅[利-禾+夾]也說文云擣也從手童聲)。
第二卷
[0599a15] 阿(取上聲) 波(亦取上聲)。
[0599a16] 遮(作可反) 那(曩可反經文從并非也)。
[0599a17] 陀(取上聲也) 迦(薑佉反又取上聲)。
[0599a18] 蹉(藏賀反) 詫(坼賈反)。
[0599a19] [口*荼](宅下反已上並響梵語聲不合解字)。
第三卷
[0599a21] 不槩(柯亥反鄭註禮記云概平斗斛者也又云量也說文作[木*气]斗斛平也從木既聲今俗音古外反[木*气]音骨說文[木*气]平也從木气聲)。
[0599a23] 電泡(田見反說文電陰陽相激耀也從雨[電-雨]聲下魄茅反考聲水上浮漚也說文從水包聲)。
第四卷
[0599b01] 鵁鶄(上音交下音精郭註爾雅云似[梟-木+儿]脚高毛冠江東人家畜之云厭火災也山海經蔓聯山有鳥名鵁群飛尾如雌鷄鳴即自呼食之治風說文鵁鶄也並從鳥交青皆聲)。
[0599b03] 嗟慨(上借邪反毛詩傳云嗟者美之也爾雅咨嗟也說文嗟從口差聲下開愛反鄭箋毛詩云慨謂歎息也說文忨慨壯士不得志也從心既聲或從氣作愾有從口作嘅俗字也)。
[0599b05] 調戲(條弔反毛詩傳云調嘲也下希義反郭註爾雅云戲謂相調戲也說文調從言周聲經從手作掉掉謂搖也非此義說文戲字從戈[戲-戈]聲也[戲-戈]音許衣反經作戱俗字也)。
[0599b07] 蹴蹋(秋音反何休注公羊傳云以足逆踏之曰蹴下談盇反埤蒼蹋謂足著地也說文蹋踐也並從足就[日/羽]皆聲[日/羽]音塔)。
菩薩處胎經第一卷
[0599b10] 翅搜(尸豉反下所流反按婆[(土*白*土)/几]釋翅城即天竺城也譯云婆[(土*白*土)/几]此言住處釋翅搜者能也謂能仁住處城也經中或作釋氏瘦城或作舍衛城或云迦維羅衛城或言迦毘羅城皆猶梵言輕重以名釋迦音訛故也)。
[0599b12] 自襞(卑亦反襞褺也廣雅襞屈褺音牒也)。
[0599b13] 儭身(字書或作寴字同且[希-巾+ㄙ]反又差覲反儭至也近也)。
[0599b14] 唼嗽(子盇反下又作欶同所角反通俗文舍吸曰嗽)。
[0599b15] 盖天(諸經作廅天此譯云有光壽天也廅音烏合反)。
[0599b16] 阿波魔那天(或作廅波摩那天此譯云無量光天)。
[0599b17] 阿會豆修天(或作阿波亘修天或作阿波會天也)。
[0599b18] 相[亭*支](又作摚[尚*殳]掁三形同文庾反謂相觸也摚挂也)。
[0599b19] 哊咽(禹六反下於賢反廣雅哊吐也喉也經文作陏音墮誤也)。
[0599b20] [口*(十/田/寸)][口*集](又作[齒*尃]同補各反下子立反說文[口*(十/田/寸)][口*集]味入口貌也)。
第二卷
[0599b22] 鼻[岸-干+言](魚偃反通俗文云緩脣謂之[岸-干+言]磭磭音昌若反今其事也經文作嵃魚產反[山*戔]嵃也嵃字非義也)。
[0599b23] 如篅(市緣反說文判竹圓以盛穀者蒼頡篇篅圓倉也經文作簞音丹竹器名也簞非此義也)。
[0599b24] 蛄蟥(古胡反螻蛄也下胡光反蟥蛢甲蟲也大如虎豆綠色也蛢蒲丁反)。
第三卷
[0599c02] 勸[訧-尢+木](私律反說文[訧-尢+木]誘也經文作恤非也)。
[0599c03] 揖讓(伊入及平推也亦手小舉之也廣雅揖進也)。
[0599c04] 陶冶(徒高反下弋者反陶謂作瓦器也冶鑪銷者也陶化也冶消也)。
[0599c05] 僧那(此譯云鎧甲言以被著飾大鎧也)。
[0599c06] 龜鼉(徒多反三蒼云似蛟而大山海經江水足鼉郭璞云似蜥蜴大者長一文有鱗彩可以為鼓經文從魚作[魚*也]非也)。
[0599c08] 利[此/朿](古文[此/朿]今作[口*束]同子累反字書[此/朿]鳥啄也)。
[0599c09] 攣空(居萬反通俗文汲取曰攣說文抒漏也)。
第四卷
[0599c11] 蟲蝗(胡光胡孟二反螽也謂蝗蟲也小曰蝩大曰蝗云魚子所化作也蝩音鍾經文作蟥非體也)。
[0599c12] 軫宿(之忍反)。
[0599c13] 亢宿(恪浪反)。
[0599c14] 撩擲(又作摷同力彫反謂相撩擲也擲相投也)。
[0599c15] 杖挃(知栗反廣雅桎刺也以指[木*文]刺者)。
[0599c16] 大辟(古文[辟/并][辟/又]二形同[示*卑]尺反辟怯也除也經文作僻隱僻之僻非也)。
[0599c17] [卄/口/又]除(所巖反刈草也詩傳曰[卄/口/又]除草也經文作釤所鑒反大鎌也釤非此用也)。
第五卷
[0599c19] 槍刺(且羊反說文槍距也通俗文剡木傷盜曰槍木[金*截]槍皆作此經文作鏘玉聲也又作鎗非)。
[0599c20] 八藏(在浪反一胎化藏二中陰藏三摩訶衍方等藏四戒律藏五十住菩薩藏六雜藏七金剛藏八佛藏梵本云名篋以藏替之也)。
弘道廣顯三昧經
第一卷(先不訓)
第二卷
[0599c24] 蔚有(於謂反文章貌廣雅蔚數也說文綵繁數也)。
[0599c25] 景風(居影反八風中南方曰景風風動蟲生也)。
第三卷(先不訓)
第四卷
[0600a03] 力贔(古文奰[弗/心][弗/大]三形今作[弗*力]同皮冀反說文贔壯大也謂作力怒也詩云不醉而怒曰贔也)。
[0600a04] 輕驫(纂文音徒答反又音風幽反廣雅驫驫走也)。
施燈功德經
[0600a06] 羸痏(古文[病-丙+責][病-丙+束]膌三形同才亦反瘠瘦也)。
[0600a07] 支提(又名脂帝浮圖此云聚相謂累石等高以為相或言方墳或言廟皆隨義釋也)。
央掘魔羅經第一卷
[0600a09] 龜[蝷-虫+土](恥格反莊周云宋人有善不龜之藥者注云其藥能令人手不龜文坼裂者也)。
[0600a10] 烏伏(作句同扶富反謂蓲伏其卵及伏雞等亦作此字今江北通謂伏卵為菢江南日蓲音央富反)。
第二卷
[0600a12] 虓闞(又作唬同呼交反下呼檻反說文虎怒聲也詩云闞如虓彪是也)。
[0600a13] 雄傑(奇哲反詩云邦之傑子傳曰傑特立也英傑也才能也智出千人曰傑也)。
[0600a14] 興渠(此言少訛也借音嫣蠅反出烏茶娑他那國彼土人常所食者也此方相傳以為芸薹者非也嫣音虛延反)。
[0600a15] 童真(是沙彌別名式叉此言學亦云隨順無違梵言究磨囉浮多究磨羅者是彼土八歲以上未冠者童子總名也浮多此云真亦言實也)。
[0600a17] 酣醉(古文佄同胡甘反漢書應劭曰不醉不醒曰酣一云樂酒曰酣也)。
第三卷
[0600a19] 緜纊(古文絖同音曠說文纊絮也小爾雅云纊緜也絮之細者曰纊)。
[0600a20] 津溜(子隣反下力救反津液也蒼頡篇液汁也字書云[泳-永+(堊-王+田)]謂水垂下也)。
第四卷
[0600a22] 維持(翼隹反維猶聯結也亦維持之也維繫也)。
[0600a23] 嬉謔(虛基反下虛脚反嬉戲樂也謔相戲調也)。
[0600a24] 驍捷(古堯反廣雅驍健也亦勇急也)。
[0600b01] 震慴(徒頰之涉反爾雅慴懼也經文作疊非體)。
[0600b02] 俛仰(無辯反俛[伭-〦+一]頭也言閔默不已也)。
[0600b03] 卜筮(時世反筮問也禮記龜為卜箸為筮卜筮者决嫌疑定猶預故疑即筮之字從竹古今之正字)。
[0600b04] 杜門(古文[敲-高+(度-廿+(王*├))]同徒古反國語杜門不出賈逵曰杜塞也塞閉也)。
[0600b05] 瞪矚(直耕反埤蒼直視也下之欲反)。
[0600b06] 顛沛(又作[真*足]蹎二形同都賢反下浦昧反謂偃仆也經文從犬作[狂-王+真]非也)。
無所有菩薩經第一卷
[0600b08] 蠃敱(上盧戈反前音義第三十卷不退轉法輪經第四卷已釋蠃字經從累作螺俗字也古今正字正作蠃)。
[0600b09] 有音(邑今反說文音聲也生於心有節於外謂之音也官商角徵羽聲也又金石絲竹匏土革木也從言含一經從口作暗說文齊宋之間謂兒泣不止曰暗非經義也)。
第二卷
[0600b12] 氣噓(許居反梵語旃陀羅名也)。
[0600b13] 掬於(居六反毛詩傳云兩手曰掬也掬說文從手從[(((嘹-口)-小)-日+干)*匊]省聲[(((嘹-口)-小)-日+干)*匊]音同上或上從勹從米作匊古文作[句-口+八]亦作[(((嘹-口)-小)-日+干)*匊]並通用勹音包也)。
[0600b15] 涌出(容腫反劉兆注公羊傳云涌騰也說文從水甬聲也經從足作踊考聲躍也非經義也)。
第三卷
[0600b17] 承攬(藍敢反考聲攬收也廣雅取也王逸注楚辭持也說文從手覽聲古文作掔亦通)。
第四卷
[0600b19] 壓油(音鴨考聲壓猶鎮也說文從土厭聲厭從厂從[(甘/肉)*犬][(甘/肉)*犬]從[甘/肉]從肰肰音然也經作厭俗字也)。
佛說明度經上卷
[0600b21] 有黠(下閑軋反考聲黠利也方言云慧也說文從黑吉聲也)。
[0600b22] 泥洹(下活官反梵語或云涅盤)。
[0600b23] 群輩(杯妹反宋忠註太玄經云輩猶類也說文從車非聲或從北作軰俗)。
[0600b24] 婬劮(上以針反考聲婦人多慾也文字集略云謂男女野合也左傳貪色曰婬也說文私逸也從女[婬-女]聲下寅質反廣雅云劮亦婬也古今正字從力失聲經並從水作淫泆淫過也泆洩也乖經義誤也)。
[0600c02] 稽首(上溪禮反鄭注周禮云稽首首至地也說文從旨從[禾*尤]省聲也[禾*尤]音兮從禾禾音鷄從禾者非也古文作[(巢-果+(一/自))*旨]從旨從古首字也)。
下卷
[0600c05] 髠頭(上窟昆反考聲髠謂去其髮也說文大人曰髠小兒曰剃從髟兀聲也經作[肆-聿+几]俗字訛略非也髟音必遙反)。
[0600c06] 剔[髟/頁](上聽的反聲類剔謂剃髮也文字典說從刀易聲亦作[髟/剔])。
[0600c07] 蜎飛(上於緣反前音義第三十五卷菩薩逝經中已釋訖)。
[0600c08] [蝡-大+火]動(如准反前音義第三十五卷長者子逝經中已訓釋)。
[0600c09] 薜茘中(上鼙閉反次犁帝反梵語餓鬼之總名也)。
[0600c10] 拷掠(上音考下涼尚反鄭註禮記云掠謂捶治人也古今正字從手從諒省聲也)。
中陰經上卷
[0600c12] [瘟-囚+太]天(烏合反譯云有光壽經中有作阿波天同一名也謂二禪初天少光天也)。
[0600c13] 須滯天(除例反道行經作須[帶/足]天音徒計丁計二反又作須[病-丙+帶]天音帝樓炭經作嚏天音帝皆梵語訛轉也此譯云善觀天即善見也)。
[0600c15] 瘡疣(字體作肬籀文作默同有流反通俗文體目曰肬經文作痏音位理反蒼頡篇痏歐傷也)。
[0600c16] 斗藪(又作擻同蘇走反方言斗擻走舉也周成難字斗擻[愨-心+豕][愨-心+束]也音都穀反下蘇穀反經文作枓拺二形音同拯策並非字體也)。
下卷
[0600c19] 擲線(文字詁約古文作線今作綫同私賤反所以縫紩者也)。
[0600c20] 劒刎(古文[(利-禾)*勿]同云粉反通俗文勿刻曰刎公羊傳曰公遂刎脰而[(餐-食)-又+人]何休曰刎割也脰音豆也)。
大法鼓經二卷(無字音訓)
大方廣如來祕密藏經二卷(無字音訓)
文殊問經上卷
[0600c24] 多弭(彌氏反) 炮字(父交反) 攞字(力可反三句並梵語也)。
下卷
[0601a02] 底舸(古我反山名律主居之)。
[0601a03] 芿山(而證反亦而[蒸-丞+承]反又作艿律主居之也)。
[0601a04] 舟航(又作杭同何唐反方言自關而東或謂舟為航航渡也濟渡之舟也)。
[0601a05] 罾[絅-口+又](則恒反罾[网-(ㄨ*ㄨ)+又]之總名也樹四植夾水以掛[絅-口+乂]曰罾也)。
[0601a06] 跨上(苦[襾/(革*月)]反跨躡也字林跨渡也)。
[0601a07] [牛*秦]牛(疾津反字略云異牛名)。
[0601a08] 波拕(太何反)。
文殊師利問菩薩署經
[0601a10] 陂諟(彼皮反下匙爾反比丘名也)。
[0601a11] 倪三颰(五禮反下蒲沫反人名也)。
[0601a12] 提胳(公諾反說文腋下也埤蒼在肘後)。
[0601a13] 分畛(之忍反婆羅門名也)。
[0601a14] 僑泉(自宣反經文作[田*水][山/泉]二形非也)。
[0601a15] 黤黮(烏感反下他感反不明也亦深黑也)。
[0601a16] 我齎(又作賫子奚反說文賫持遺也)。
千佛因緣經一卷
[0601a18] 頻蠃(音騾梵語也經作[彖/虫]今俗作螺並非正體)。
[0601a19] 揵連(音上[虔-文+ㄆ]梵語也)。
[0601a20] 跋陀(上蒲未反梵語也)。
[0601a21] 摩睺(下音侯梵語也)。
[0601a22] 優曇鉢(上音憂中音潭梵語也古文云)。
[0601a23] [唬-儿+巾]咷(上皓高反俗字也正作號下道勞反周易云先號咷而後笑也顧野王云大哭也廣雅云鳴也古今正字唬咷大泣也並從口虎兆皆聲也)。
[0601b01] 鎔銅(上欲鍾反下徒東反漢書云猶金之在鎔也又云唯冶之所鑄也說文銅赤金也鎔冶器也二字並從金形聲字也)。
[0601b03] 創疣(楚莊反考聲聲瘡痍也或作瘡說文瘡傷也又刃入肉也從刃一也象形也下有求反蒼頡篇疣病也考聲皮上風結也古今正字從疒尤聲也或作肬又作[黑*尤]有音右者非也)。
月上女經上卷
[0601b06] 脅嚇(方言作[門@兒]同呼隔反謂以威力恐人)。
[0601b07] 呵[口*歇](火曷反廣雅[口*歇]怒也埤蒼云[口*歇]呵也經文作喝乙芥反嘶喝也)。
[0601b08] 雀垛(徒果反謂城上女牆也經文作墮落之墮非體也)。
[0601b09] 寮[窗/心](力彫反蒼頡篇寮空也亦穿也)。
[0601b10] 藻棳(又作[棇-心+儿]同之兌反爾雅梁上楹謂之棳註云侏儒柱也蒼頡篇栭也)。
下卷
佛地經
[0601b13] 眇然([珍-王+弓]縹反廣雅眇莫也眇遠也遠視眇然寂莫不知邊際也)。
[0601b14] 所都(覩胡反字林有宗廟先君之主曰都城郭之城曰都又人之所聚曰都也)。
大七寶陀羅尼經一卷(無字要音)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戒經
[0601b17] 貿易(上矛候反顧野王云貿猶交易也爾雅賣也說文從貝[(一/匚)*八*(一/(巨-匚))]聲也)。
[0601b18] 墾土(康佷反上聲字也蒼頡篇墾耕也方言墾力田也郭注云謂耕墾用力者也古今正字從土豤聲也)。
[0601b19] 媟慢(仙烈反孔注尚書云媟亦慢也方言狎也說文從女枼聲枼音葉也)。
[0601b20] [糸*(車/山)*糸]制(碑媚反顧野王云[轡-口+山]所以制馭馬也說文乘馬具也從[車/山]絲絲與連同意[車/山]音衛經從口作轡非也)。
[0601b21] 輕躁(遭到反鄭注論語云躁不安靜也考聲謂性急說文從足從喿音騷到反)。
[0601b22] 騰躍(上特登反下羊灼反前第三十四卷新譯密嚴經上卷已釋)。
[0601b23] 黑蚖(玩丸反前第三十三卷決定總持經已音釋)。
[0601b24] 霹靂(上疋覔反下零滴反前第三十卷大方廣寶篋經上卷已釋經從足作[跳-兆+辛][跳-兆+(歷-秝+林)]非也)。
[0601c01] 鑽火(祖官反前音義第三十五卷老母經中已具釋)。
[0601c02] 著鎧(上張略反下開改反前音義第三十五卷順權方便經卷中已釋)。
出生菩提心經
[0601c04] 迦蘭陀(或言迦蘭[馬*犬]迦或言羯蘭鐸迦鳥名也其形似鵲鞞紐婆那此云竹林謂大竹林也此鳥多栖此林昔有國王於此睡息蛇來欲螫鳥鳴覺之王荷其恩散食養鳥林主居士遂從此鳥為名名迦蘭[馬*犬]舊安外道後奉如來也)。
[0601c07] 俱致(或言俱[胘-〦+一]此言千萬或言億而甚不同故存本耳)。
[0601c08] [少/兔][莫/二/?](乃侯反下莫胡反)。
[0601c09] 紆伏哆(衣于反)。
[0601c10] 系[履-复+(舟/ㄆ)](下計反已上並梵語)。
滅十方冥經
[0601c12] 憂灼(之若反灼謂憂懼也灼痛也)。
佛說摩尼羅亶經
[0601c14] 羅亶經(中丹爛反經題目梵語)。
[0601c15] 目眩(玄絹反廣雅眩惑也蒼頡篇視不明也形聲字)。
[0601c16] [阿-可+曼]提(梵語也此字取聲不合訓解也)。
[0601c17] 跛蹇(上波我反下居偃反前第三十四首楞嚴三昧經上卷已釋)。
[0601c18] 暍死(上偃歇反說文暍傷熱暑也從日曷聲或作[火*(曷-人+乂)][病-丙+曷]古字也經文從月作[月*曷]非也)。
[0601c19] 洿池(上沃古反廣雅洿深也國語塞泉源而為潢洿賈逵註云大曰潢小者曰洿經文作污俗字亦通又去聲又渦臥反後二音今並不取之也)。
[0601c21] 圂神(魂困反說文云圂廁也從囗豕在其中經文從水作溷非經義也囗音韋也)。
異出菩薩本起經(無字可釋)
月明菩薩經
[0601c24] 親理(力紀反鄭注禮記云理猶性也又云倫類也理分也今多作里二十五家為里方居一里之中也亦通古今正字從玉里聲)。
心明經
[0602a03] 執爨(七亂反鄭注周禮云爨即今炊竈也杜註左傳爨炊也說文齊謂之炊爨文字典說從臼臼象持甑從冂象竈[一*八*一]椎薪內火也臼音躬六反冂音癸營反[一*八*一]音拱也)。
[0602a05] 熈怡(上喜飢反下以之反前音義第三十五卷諸法勇王經已釋也)。
[0602a06] 山[(ㄇ@(人*人))/山](閣即反爾雅云山脊曰[罩-卓+山]也郭注云謂長山背也說文從山网聲經文作崗俗字誤)。
[0602a07] [囗@(儿/口)]灼(上鬼永反蒼頡篇[囗@(儿/口)]大明也彰也考聲象[窗/心]牖開明也象形字也下章若反廣雅灼明也或作焯亦同從火勺聲)。
[0602a09] 愆咎(羗虛反孔注尚書云愆過也顧野王云凡物有過皆謂之愆也說文從心衍聲或作[咒-几+(共/心)]古字亦作[仁-二+(品/言)]也衍音演)。
[0602a10] 羈制(寄宜反前第三十五卷彌勒下生成佛經已釋或作羇又作[革*奇]古字也)。
[0602a11] 潷飯(彬密反廣雅潷[淥/皿]也埤蒼匕去汁曰潷古今正字從水筆聲或作涅亦通經文或作匕飯義同亦去飯汁也[淥/皿]音祿)。
[0602a13] 鞌勒(案寒反考聲云馬鞌也說文鞍馬莊具也從革安聲也經從案作鞍俗字)。
[0602a14] 貲數(上子斯反毛詩傳云貲財也說文貨也從貝此而聲也)。
[0602a15] 罪釁(欣靳反杜注左傳云釁非也隙也前音義第三十二卷無所有希經中已釋)。
佛說善夜經
[0602a17] 謗讟(上傅曠反下徒祿反郭注方言誣謗怨痛也杜注左傳讟誹也說文謗毀也從言旁聲也讟從誩賣聲也賣音育誩音竸也)。
[0602a19] [門@斲]諍(當遘反。顧野王云稱兵相攻戰曰[門@斲]。蒼頡篇云[門@斲]爭也。通俗文云相牽曰[門@(豆*斤)]字鏡闘竸也纂韻遇敵交爭也。說文兩士相對兵仗其後象形欲相鬥也。從丮戶相對為門亦會意字也。丮音戟用音恭玉反。先賢諸儒見與門字相亂中加斲字為[門@斲]以簡別之也。後代不曉因草[肄-聿+(企-止+米)]又改[斲-斤]為豆。從門從豆從斤作[門@(豆*斤)]行已久矣不可改正也。斲音卓[斲-斤]亦古文卓字)。
德光太子經
[0602a24] 羯隨(或作羯毗或作迦毗或作加毗皆一物也此云好聲鳥也經文從鳥作鴹非也)。
[0602b01] 貧窶(瞿矩反詩云終窶且貧傳曰窶者無禮也字書窶空也)。
[0602b02] [翹-羽+(敲-高)][敲-高+害](又作敲同苦交反下苦害反苦曷二反三蒼敲[敲-高+害]相擊也經文作穘奴飽反槩古代反並非此用也)。
[0602b03] 鸕[慈*鳥](力胡反下音慈爾雅云[慈*鳥]鷧郭璞云即鸕鶿也觜頭如鈎食魚者也中國或名水鴉此鳥胎生從口吐出一產八九子也)。
[0602b05] 鋃鐺(洛當反下都堂反說文銀鐺[瑙-囟+貝]也通俗文錘頭曰銀鐺也)。
商主天子所問經
[0602b07] 疲倦(上被眉反顧野王云疲亦倦也廣雅云病也古今正字云勞也從疒皮聲下權院反廣雅云倦極也勞也顧野王云亦疲也說文從人卷聲也經作惓說文作券並通用)。
[0602b09] 懈怠(古賣反經作[解/心]亦通前音義第三十三卷大乘伽耶山頂經中已釋訖也)。
[0602b10] 缺減(大決反前第三十二卷彌勒下生成佛經中已釋下甲斬反杜注左傳云減輕也韓詩外傳少也古今正字云損也從水咸聲也)。
差摩婆帝經
[0602b13] 名波都拏(音搦加反梵語頻婆娑羅王美人衣名也)。
魔逆經
[0602b15] 陽燧(古文作[隊/火]鐆二形今作[隊/大]聲類或作燧同辭醉反又云檖謂取火於日者也論語鑽燧改灭也古今正字云取灰具也從火遂聲也)。
[0602b17] 搪揬(徒郎反下徒骨反廣雅觸冐榶衝揬也字書揬揩也古今正字二字並從手唐突皆聲)。
[0602b18] 原赦(魚袁反原猶放逸也魏志特原不問罪是也下書夜反三蒼赦舍也周禮掌三赦之法一赦幼小二赦老疾三赦憃愚也說文赦寬免也從攴赤聲也)。
諸法最上王經
[0602b21] 謦欬(上輕[珽-壬+手]反下開改反前第三十三卷不退轉法輪經已釋)。
[0602b22] 簸多龍王(上波我反梵語也)。
佛說佛印三昧經
[0602b24] 禽獸(上及金反前第三十三卷老母經中已釋經從犬作[狂-王+禽]狩非也)。
文殊師利般涅槃經
[0602c02] 阿茂咤(梵語寶名也)。
鹿母經
[0602c04] 弶中(強向反考聲施[(ㄇ@(企-止))/肙]於道曰弶也今獵家施弶以取鳥獸其形似弓也文字典說文從弓京聲經作摾俗字也)。
[0602c05] 烹爼(普羹反烹煮也亦熟也下側呂反字書爼几也古今正字云禮爼也從半肉在且上)。
鹿子經
[0602c07] 煢悸(古文惸[仁-二+(竺-二+宋)]二形同巨營反孔註尚書云煢單也詩傳云煢煢然無所依也又云憂思貌也古今正字從卂熒省聲下渠季反謂心驚不定也亦心動也)。
[0602c09] [吆*刀][吆*刀](又作[ㄠ*刀*欠]同音幽毛詩云[吆*刀][吆*刀]鹿鳴傳曰鹿得草[吆*刀][吆*刀]然而鳴相呼食也古今正字云鹿鳴聲也從口幼聲也)。
佛說賢首經
[0602c11] 颰陀師利(上盤鉢反梵語瓶沙國王夫人也瓶音並冥反)。
[0602c12] 嬉戲(上喜其反蒼頡篇嬉戲笑也說文樂也從女喜聲下希寄反考聲戲謔也詩傳云戲逸豫也爾雅云謔浪笑敖戲謔也字書云嬉也古今正字從戈[戲-戈]聲[戲-戈]音欣衣反)。
受持七佛名號所生功德經一卷(無字音)
佛說大意經一卷
[0602c16] 險阻(上[刀/(刀*刀)/肉]撿反下側旅反顧野王云險難也郭註爾雅阻亦險難也說文並從[阜-(口/十)+(耜-耒)]僉且皆聲經從山作嶮岨非也僉音妾閻反且音即余反)。
[0602c18] 攬束(上藍敢反前無所有菩薩經第三卷已釋訖也)。
[0602c19] [弁/土]土(分問反廣雅云[弁/土]除也說文[云/廾]除也從廾推[(崋-山)-一+(卄*├)][云/廾]米官溥說似米非米古文矢字也經從土作[土/異]或從米作糞非也廾音拱[(崋-山)-一+(卄*├)]音鉢槃反)。
[0602c21] 蚑行(上妓羇反顧野王謂[塵-土+困]鹿之類跂踵行者也說文亦蟲也從虫支聲或從足作跂[塵-土+困]音君)。
佛說堅固女經
[0602c23] 號[勝-月+舟]堅固如來([勝-月+舟]字昇證反經從女作媵非也)。
離垢慧菩薩問禮佛經序
[0602c25] 闢重關(上脾壁反周易云闢戶謂之乾也說文闢開也從門辟聲下慣頑反前第三十五卷彌勒下生成佛經已釋)。
[0603a02] 德跨(下誇化反顧野王云跨謂舉足也杜注左傳云跨謂過其上也賈注國語云股也說文云渡也又云以跨步之跨也從足夸聲)。
[0603a04] [勝-月+舟]辯(上昇證反考聲云[勝-月+舟]強也說文從力[舟*(券-刀)]聲也[舟*(券-刀)]音沈錦反經從月作勝俗字非也)。
[0603a05] 藉五輪(上寂夜反漢書藉猶假借也從廾五輪者謂左膝右膝左手掌右手掌頭頂是為五輪五處皆須至地[虔-文+ㄆ]誠作禮常以此五處至地禮敬三寶當來成佛之時五處皆有千輻輪相顯現也古字云也)。
[0603a07] 隤運(上徒回反禮記泰山其頹乎考聲壞也說文隤墜下也從[阜-(口/十)+(耜-耒)]貴聲經文從禿作頹非此用)。
[0603a08] 暨龍朔(下其懿反考聲暨及也說文從且既聲經從水作洎肉汁也非經義)。
[0603a09] 已上經首序已下入經文。
[0603a10] 聽許(上剔寧反考聲聽從也說文從[德-彳]耳壬聲也[德-彳]古文德字壬音剔井反)。
右遶佛塔功德經
[0603a12] 倉[稟-禾](林寢反考聲[稟-禾]亦倉也鄭注周禮云藏米曰[稟-禾]說文從人回象屋形中有戶牖也)。
造塔功德經一卷(無字音)
寂照神變三摩地經
[0603a15] 黎呫毘(呫音襜攝反梵語義譯王族公子也)。
[0603a16] 寶[金*丱](下[虢-寸+(百-日+ㄎ)]猛反考聲[金*丱]銅[金*截]等璞也鄭注周禮金玉未成器也亦從丱從金丱音古患反或作鑛或從石作礦並通用也)。
[0603a18] 顰蹙(上脾賓反下晶昱反顧野王顰蹙憂思愁不樂之貌也考聲聚眉也說文從頻卑聲古今正字蹙促也從足戚聲)。
[0603a20] 焚蕩(上扶文反考聲焚謂火燒也說文從火在林下亦聲也下堂浪反孔注尚書蕩除也說文從水[卄/昜]聲[卄/昜]音丑良反)。
有德女所問大乘經
[0603a23] 嶷然(凝棘反考聲嶷然山貌也桂菀珠叢[山/(吳-口+日)]嶷亦山峯貌也說文從山疑聲又音疑今不取[山/(吳-口+日)]音鋤側反)。
[0603b01] 是觸(下衝燭反廣雅觸[穴/犮]也說文觸牴也從角蜀聲經作[角/牛]古字也)。
如來記法住經
[0603b03] 拘尸(舊經中或作拘夷那竭又作究拖那城者以梵言那伽[咑-丁+羅]此云城也譯言上茅城者多有好茅故也)。
[0603b04] 枯槁(古文[歹*高]說文作槀同苦道反槁木枯)。
[0603b05] 阿輸迦(此云無憂或言阿育者訛略也是阿闍世王孫)。
[0603b06] 訕謗(所姧反蒼頡篇云訕誹也廣雅訕謗毀也)。
大乘流轉諸有經
[0603b10] 稠密(上宙流反毛詩傳稠亦密也說文稠多也從禾周聲經從糸作綢是綢繆字非經義也)。
師子素馱娑王斷肉經
[0603b12] 囚縶(下砧立反毛詩傳云縶絆也杜注左傳拘縶也古今正字從糸執聲或作[馬-(烈-列)+中]古字也)。
般泥洹後灌臘經
[0603b14] 貰許(上時夜反顧野王云貰賖也說文貸也從貝世聲也)。
[0603b15] 達嚫(初靳反文字集略云嚫施也從口親聲)。
[0603b16] 栲治(上珂老反考聲云栲擊也說文從木考聲下雉知反考聲云治理也顧野王云修故也說文從水台聲也)。
八部佛名經
[0603b18] 族姓(上藂鹿反爾雅父之從祖昆弟為族父說文從[施-也]從矢經從手作挨俗字也)。
[0603b19] 鈔賊(上炒教反郭注方言云鈔強取物也廣雅云掠也說文從金少聲亦作抄)。
一切經音義卷第四十四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54 冊 No. 2128 一切經音義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維習安大德提供之高麗藏 CD 經文,北美某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 瀏覽次數:2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