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54n2128_025 一切經音義 第25卷
■ CBETA 電子佛典集成 » 大正藏 (T) » 第 54 冊 » No.2128 » 第 25 卷 ▲上一卷 ▼下一卷 前往第 卷
一切經音義卷第二十五
[0463a13] (開元二十一年壬申歲終南太一山智炬寺集)
大般涅槃經音義
卷上
(并序)
[0463a16] 涅槃經者。北涼西主沮渠蒙遜玄始三年請天竺沙門曇無羅讖法師。與沙門慧嵩道朗等同譯也。法師初至未閑漢語。三年習學妙盡方言辭辯如流。富於文藻。故此經文後人莫繼。法師所翻經夾唯有上袟。經既未足。再往于闐求本三譯乃畢其功。至玄始十年方得周備。乃是竆原之極教最後之微言。髻裏明珠金剛寶藏者也。竊謂經為佛母。佛為人師。法藉人弘。人唯法器。即三種般若文字居先。十二真詮修多建首。譬以春池競寶獲珠者必假安徐。依文習義會意者須遵定教比者尋條以求本沿波以討源讎挍經文素無定本。復覽諸家音義梗概相傳。梵語未譯於方言。字體仍含於真偽。遂使挑挑渾於手木。悵帳亂於心巾。[賸-月+舟]草繁於果園要點刪于寫富修脩茲用飾脯天乖悟寤同書解眠翻覆雲匪量寡昧敬慕茲經慮以三點不圓八恒無趣。皮紙骨筆敢盡虔誠。冀握先王之刀更訪新醫之乳。遂觀說文以定字。撿韻集以求音。訓詁多據玉篇傳梵先資金簡。糅為音義兩卷。用為私記時觀案篋未敢流行同意披詳幸無哂誚云耳。
大般涅槃經壽命品第一(慧琳云雲公所製言雖繁[宋-木+儿]有似章疏今取周備不失經意由勝諸家所音此後南本涅槃三十六卷同用此音音義依雲公所製唯陀羅尼及論梵字疎遠不切者慧琳今再依梵本翻譯為正覽者詳焉也)
[0463b12] 大者(蒼頡篇云大巨也遍也周易云大哉乾元萬物之始也經中自釋云所言大者名之為常其性廣愽也)。
[0463b13] 般者(音補末反此梵語也準經翻為入也證也准書定字唯有班槃二音今取梵音穩便借音為鉢)。
[0463b14] 涅槃(此翻為圓寂也謂三點圓伊四德圓果金剛寶藏滿足無鈌斯圓義也長袪二障永清三染正體緣真斯圓寂義也)。
[0463b16] 經者(梵云修多羅此具五義論偈云經緯與涌泉繩墨線貰穿是謂修多羅甚深微妙義今言經者唯初一分義)。
[0463b17] 壽命(上時九反又音時右反說文壽久也命也內釋云壽即分限也命是連持如來壽命依無垢識種上而建立壽即命也)。
[0463b19] 品者(品者類也則篇章之類例也)。
[0463b20] 拘尸那城(梵語西國城名也唐云耎草城在中天竺界周十餘里)。
[0463b21] 阿利羅跋提河(梵語略也正梵音云阿爾多嚩底西國河名也唐云無勝文言謂之布囉拏嚩底唐云有金河此為美稱也)。
[0463b23] 娑羅雙樹(彼國亦云高遠林西域記云四樹特高在河西岸其樹似槲而皮青白葉甚光潤樹汁流出凝結如香如來涅槃處也)。
[0463b25] 將欲涅槃(將音子羊反玉篇云將者進也臨也從肉從寸爿聲爿音匠羊反)。
[0463c01] 等視眾生(視時至反玉篇云視者觀也瞻也)。
[0463c02] 如羅睺羅(此云覆障謂是修羅障月時生也又昔因塞鼠穴遂處胎經六年始生也)。
[0463c03] 為作歸依(為音于偽反作又音子落反)。
[0463c04] 屋舍室宅(屋音瓮谷反說文屋居也何休註公羊云舍止也白虎通云室實也說文宅詫也謂居止託實四義全殊各有所表其南本經謝公為繁重遂改經云世間舍雖似刪繁恐失餘義也)。
[0463c06] 晨[幹-干+舟](上食人反爾雅云晨早也明也釋名云晨申也謂清旦光舒也下知遙反韻英早時也說文旦也從倝舟聲倝音干旦反)。
[0463c08] 頗梨(正云頗胝迦此云水玉狀似水精有赤有白大論云過千年氷化為頗梨珠未詳虛實也)。
[0463c09] 瑪瑙(字書云石之次玉者也其字或作碼碯石類也有翻為石藏寶者以生在石中故也)。
[0463c10] 三千大千(一四天下一日月照臨名一世界即此千世界名一小千一千小千名一中千一千中千名一大千故云三千大千也其數百億億有三等如第四卷釋)。
[0463c12] 號哭(上戶刀反爾雅云號呼也哭也經中有作嘷字是豺狼之聲非此義也)。
[0463c13] 涕泣(上他禮反上聲字王篇云目淚也若作剃音鼻汁非也泣欽立反無聲淚出也)。
[0463c14] 哽噎(古杏反下烏結反氣塞也玉篇云如骨在喉也經文之中有作咽烏見反吞也又音咽咽喉也並非經意也)。
[0463c15] 震動(雙林召集皆有異相初則聲相隨其類音也次有光相面門所出也此則第三動地相也若唯聲無光聾者不聞唯光無聲盲者不見故須動地普召有緣如來密意)。
[0463c17] 一劫(梵云劫波此云分別也劫有三種不同如別章說也)。
[0463c18] 迦旃延(旃音氈此云大剪剃種)。
[0463c19] 薄俱羅(此云善容謂此尊者形儀瓌瑋也)。
[0463c20] 優波難陀(或云拔難陀此云延喜下文尼名同此也)。
[0463c21] 戰棹(徒弔反動也搖也)。
[0463c22] 阿羅漢(此云無生或云殺賊業結斯亡已超三有)。
[0463c23] 逮得(上徒戴反及也經中多作逮字非正)。
[0463c24] 漱口澡手(漱音瘦澡音早玉篇云盪口曰漱在手曰澡在頭曰沐在面曰頮在身曰浴在足曰洗洗音跣頮音悔)。
[0464a02] 波羅奢花(此云赤色花是樹上之花經作華非也)。
[0464a03] 拘陀羅女(此云好腹也)。
[0464a04] 為不斷絕(斷音徒暖反)。
[0464a05] 解未解者(諧賣反散也悟也)。
[0464a06] 優婆塞(此云近事男受持三歸五戒者也)。
[0464a07] 恒河沙(無熱惱池南面流出恒伽河入中印度國便入南海)。
[0464a08] 深樂對治(樂五教反治直梨反)。
[0464a09] 紹三寶種(紹時沼反言繼祠也相承不斷也)。
[0464a10] 既自充足(足音子欲反滿也周備也)。
[0464a11] 復能充足(足音子喻反玉篇云成也益也謂自滿已外成益他人也左傳曰言以足志文以足言是也)。
[0464a12] 闍毘(或闍維或茶毘古云耶旬此云焚燒也)。
[0464a13] 膠香(依樹而生如熏陸白膠之類是也)。
[0464a14] 優鉢羅花(此云青色蓮花是也)。
[0464a15] 拘物頭花(此云黃赤蓮花也)。
[0464a16] 波頭摩花(此云赤蓮花其花莖有毛刺者也)。
[0464a17] 分陀利花(此云白色蓮花也)。
[0464a18] 憍奢耶(五分律云野蠶所作綿撚織為衣)。
[0464a19] 蒭摩(此云細草花是也)。
[0464a20] 轅槅(下音革釋名云車軛也所用軛牛領也)。
[0464a21] 七寶(一金二銀三瑠璃四頗梨五車渠六赤真珠七瑪瑙也)。
[0464a22] 廁瑱(田見反珠玉雜飾也相廁間雜也謂刻鏤寶瑱也從玉經從土作填誤也)。
[0464a23] 駿疾(戍閏反爾雅速也疾也)。
[0464a24] 簫瑟(小彫反說文編管為之像鳳之翼瑟音蝨庖羲造瑟也其瑟長八尺二寸四十五絃黃帝使素女鼓之悲不能止改為七尺二寸二十五絃也)。
[0464b02] 八功德水(俱舍論云一甘二冷三耎四輕五清淨六不臭七飲時不損喉八飲已不傷腹也)。
[0464b03] 迦陵伽衣(迦陵伽是國名波和羅是衣名)。
[0464b04] 欽婆羅衣(毛絲雜織是外道所服也)。
[0464b05] 悵悢(上勅亮反玉篇云望也恨也下力尚反廣雅云恨悲也)。
[0464b06] 優婆夷(此云近事女也受持三歸五戒也)。
[0464b07] 毘舍佉優婆夷(毘舍佉是星名此女因星得名五分律云鹿子母是也)。
[0464b08] 唼食(上沓答反俗字也韻略作[口*師]嗍也韻英云淺入口味之也說文作噆形聲字也嗍音雙捉反)。
[0464b09] 却敵(徒歷反玉篇云宛也對也言於城上雷下木石以却怨敵故也)。
[0464b10] 樓櫓(上洛侯反說文云重屋覆也釋名櫓露也上無覆也)。
[0464b11] 所惡(烏路反玉篇云憎嫌也)。
[0464b12] 竅孔(苦吊反說文云空也泥洹經作寮字義亦通音力彫反蒼頡篇云小孔也)。
[0464b13] 羅剎(此云惡鬼也食人血肉或飛空或地行捷疾可畏也)。
[0464b14] 伊蘭(具足應云伊那拔羅此云極臭木也)。
[0464b15] 畫水(橫[虢-寸+?]反玉篇云分界也若音胡卦反形也象也非經義也取前音為正)。
[0464b16] 鵄梟(上昌之反玉篇鵂鶹角鵄之屬其鳥若鳴其民有禍梟音晈堯反說文云不孝鳥也子長大要當食其母始飛也)。
[0464b18] 鵰鷲(上鳥姚反蒼頡篇云金喙鳥也鷲音就黑色多子鳥師曠日南方有鳥其名曰鷲黃頭赤目五色皆備是也)。
[0464b19] 毀呰(呰音紫說文云呰呵也鄭玄曰口毀曰呰也)。
[0464b20] 破壞生死(壞音乖拜反謂加功毀之使破也若音懷拜反任運自破也今義取前正合作[敲-高+(十/(罩-卓+衣))]字)。
[0464b21] 毘舍離(城名在中印度正云吠舍釐周五十里宮城周四五里離車子正云栗呫婆王種也更[這-言+(虎-儿+几)]治也)。
[0464b22] 閻浮提(亦名琰浮亦名贍部閻浮是樹名提州名樹在洲北岸上因樹得名也)。
[0464b23] 當斷其舌(斷音團亂反謂割截)。
[0464b24] 四馬駟(私恣反說文云一乘駕以四馬也論語云齊景公有馬千駟馬四千疋也)。
[0464c01] 縱廣(上子容子用二反謂南北為從也下光朗反謂東西為廣)。
[0464c02] 多羅樹(案西域記云樹形如椶櫚高六七十尺果熟則赤似此國石榴東印度多有國人收取食之也)。
[0464c03] 阿闍世(此云未生怨也亦名婆羅留支此云折指亦名善見)。
[0464c04] 駿疾如(駿戍閏反速疾也又音卒[門@壬]反馬之神駿非此義也)。
[0464c05] 熏修(上許君反切韻火氣也有作薰字音同是香草非此義也修音息由反玉篇治也飾也經有作脩字非也音同是乾肉脯腊非此義亦非本字也)。
[0464c07] 如雹(龐剝反玉篇云陰陽專精凝合為雹也)。
[0464c08] 甘膳(音善謂美食也人中美物皆名珍膳也)。
[0464c09] 琉璃(天竺之名梵云吠琉璃耶此云近山寶謂近迦毘羅城淨三藏云綠色寶也漢書云罽賓所出經云無以琉璃同彼水精也)。
[0464c11] 倚牀(依綺反說文云依也經文多作猗字非也如此國繩牀後有倚背是也)。
[0464c12] 難陀跋難陀(此云歡喜賢歡喜此二龍是兄弟也)。
[0464c13] 毘沙門王(此云多聞即北方天王也)。
[0464c14] 乾闥婆(新云健撻縛此曰尋香即音樂神也)。
[0464c15] 迦婁羅(新經云揭路荼此云妙翅鳥也)。
[0464c16] 緊那羅(或云真陀羅此云歌神其聲美妙正法花云和音天子是也亦云疑神也以頭上有角亦名人非人也)。
[0464c18] 摩睺羅伽(新云莫呼勒伽此云[凶/月]行神即大蟒蛇也)。
[0464c19] 阿修羅(或名阿須倫新云阿素洛此云無酒神亦名非天海龍王經云無酒神常懷惡心共帝釋鬪也)。
[0464c20] 睒婆利(此云大綿神也)。
[0464c21] 陀那婆神(此云陀有那者名施婆者言有此神得有施名)。
[0464c22] 拔提達多(拔提言賢達多名授即賢授王也)。
[0464c23] 羅剎可畏(羅剎梵音翻為可畏唐梵雙彰故也此鬼行速牙爪鋒芒食人血肉故云可畏也)。
[0464c24] 樂香王(樂音五教反愛也)。
[0465a01] 貪色鬼魅(此並羅剎女等奪人精氣者也法華會上早已發心今至雙林復懷悲戀)。
[0465a02] 天諸婬女(婬以招反玉篇云婬遊戲也或作娙五耕反切韻長好貌也或作娙女以心反節是會色之流非前廣自等也三字相似三義亦兼任情取捨後多不取)。
[0465a04] 藍婆女(准法華中十羅剎女有名藍婆此云乘)。
[0465a05] 鬱婆尸女(此云自在)。
[0465a06] 帝露沾(此云麻勝)。
[0465a07] 焚身(佛文反燒也二木以為柴聚其下著火即為焚燒會意字也)。
[0465a08] [梟-木+儿]鴈(附無反五諫反王篇云水鳥也)。
[0465a09] 鴛鴦(苑元反烏郎反又於良反似[梟-木+儿]黃赤色常有疋偶不疋即死)。
[0465a10] 捷闥婆鳥(同前尋香音樂等也)。
[0465a11] 迦蘭陀鳥(此云好聲鳥)。
[0465a12] 俱翅羅鳥(經云從聲得名)。
[0465a13] 婆噫伽(此云樂見)。
[0465a14] 迦陵頻伽(此云妙美聲出於雷山在聲即能遍其聲和雅聽者無厭也)。
[0465a15] 耆婆耆婆鳥(此云命命鳥也)。
[0465a16] 阿僧祇(此云無央數也按華嚴經僧祇品大數總有一百二十從百千百千名一拘胝如是倍倍相承百重已外方是阿僧祇)。
[0465a18] 蓊鬱(上烏孔反下蘊律反玉篇等並云俱盛貌也謂草木叢生也)。
[0465a19] 蔭蔽日光(陰禁反卑世反謂不明也)。
[0465a20] 占婆花(此云黃色花花甚香潔少似此方梔子色也)。
[0465a21] 作倡妓樂(倡音齒羊反玉篇云俳優戲笑也妓渠倚反切韻女樂也埤蒼云妓美女也以女為樂故也經作技字才藝也有作伎字非經義)。
[0465a23] 白鵠白鶴(鵠胡木反玉篇似鵞黃白色又云黃鵠形如鶴色蒼黃詳此經文其林變白何得類於黃鵠應為鶴字何各反)。
[0465b01] 雕文刻鏤(上鳥堯反說文彫琢也玉篇彫飾也)。
[0465b02] 欄楯(上力干反下食允反謂周匝拘欄橫曰欄縱曰楯也)。
[0465b03] 鬱單越國(亦名北俱盧洲此云高上地四方正等人面如之定壽千歲如天快樂佛法不聞名為難處)。
[0465b04] 忉利天(此云三十三天在須彌山頂上四方各有八天王帝釋居中合三十三天也)。
[0465b05] 釋提洹因(具云釋迦提婆因陀羅釋迦云能仁也提婆云天也因陀羅此云主)。
[0465b06] 檀波羅蜜(具足應云檀那波羅蜜多檀那云布施波羅蜜云彼岸多云到謂離相行檀得至涅槃彼岸)。
[0465b07] 曼陀羅花(此云圓花也摩訶曼陀大圓花也亦名適意大適意也)。
[0465b08] 曼殊沙等(此云柔耎大柔耎也)。
[0465b09] 散多尼迦(此云寂靜花也)。
[0465b10] 波利質多樹花(此云香遍樹謂根莖枝葉花果皆能普熏忉利諸天也)。
[0465b11] 俱毘陀羅樹花(此云破他)。
[0465b12] 毘摩質多羅(舊云淨心花基法師云綺畫寶飾)。
[0465b13] 至第六天(謂欲界頂即他化自在天是也)。
[0465b14] 上至有頂(既云梵眾是欲界頂)。
[0465b15] 魔波旬(具足梵云稱嚩摩羅波裨旬[稱-禾+示]嚩云天摩羅云障礙波裨旬云罪惡謂此類報生天宮惟勸人造惡令退善根不令生離欲界也)。
[0465b17] 弓弩鎧仗(說文弓者以近竆遠也弩音奴古反怒也又機關所發也鎧音口逮反甲也仗音直兩反刀戟之總名)。
[0465b19] [金*矛]矟矛(上摸侯反說文長二丈建於兵車正應作矛字也稍音山卓反長丈八)。
[0465b20] 金椎鉞斧(椎音直追反即鐵椎也說文呼鐵為黑金鉞禹月反玉篇大斧也正作與我字同)。
[0465b21] 罥索(上決犬反擲繩繼取也古文作[网/繯]字羂索也一名搭索也)。
魔王波旬獻佛陀羅尼曰
[0465b23] 怛儞也(二合)他(去聲引)[擴-黃+(朔-月)](恥賈反下音同)計(一)[糸*奓][糸*奓](摘賈反二字同音)囉(羅字上聲兼彈舌呼)[擴-黃+(朔-月)]計(二)嘮(勞告反彈舌引)嚕(魯字彈舌引下同)[口*(隸-木+士)](音麗兼彈舌引下同三)摩賀(引)嘮(引)嚕(引)[口*(隸-木+士)](引四)[橠-多+可](呵可反上聲引)羅(五)摩(莫可反)羅(六)嚲(多可反引)羅(七)娑嚩(二合引)賀(引八)
[0465c03] 如龜藏六(龜有頭尾四足名為六處若侵惱則藏入殼中眾生六根馳流外境塵賊來侵自守根門如龜藏六也)。
[0465c05] 諛諂(上以朱反下丑冉反周書云面從曰諛三蒼云侫言曰諂經作諭字非也)。
[0465c06] 娑婆世界(亦名索訶此云堪忍由多怨疾聖者於中堪耐勞苦而行濟物也)。
[0465c07] 六種震動(華嚴經云一震二動三吼四擊五起六覺一名動中復有三相且動中有三相者一名為動二名遍動三名等遍動餘五各三成十八相也)。
[0465c09] 摩[醠-央+兮][巢-果+(一/自)]羅(具足云摩[醠-央+兮]什佛羅此云大自在居色究竟天)。
[0465c10] 戰慄(隣一反怖懼也亦是戰寒貌也)。
[0465c11] 殄滅(上徒見反死滅也)。
[0465c12] 文殊師利(此云妙吉祥)。
[0465c13] 無邊身(外觀身分見有去來內視同空莫測邊表)。
[0465c14] 香氣芬馥(扶福反香氣也芬調和也)。
[0465c15] 真金為囱(齒江反在屋曰[窗/心]囱古文[窗/心]字也玉篇囱即[窗/心]牖也)。
[0465c16] 玫瑰為地(玫音枚瑰音回說文云火齊珠也按異物志火[(齋-示+火)-ㄚ+了]珠者狀如雲母色如紫玉光耀如燭散若蟬羽積如氷潔)。
[0465c18] 間無空缺(空取去音)。
[0465c19] [蜣-儿+(鬼-(白-日+田))]蜋(羗良二音郭注爾雅歲將飢則[蜣-儿+(鬼-(白-日+田))]蜋出)。
[0465c20] 蝮蠍(蝮音芳福反三蒼云蝮蛇也色如綬帶有牙最毒江已北名虺音虛鬼反蠍螫也經誤為蝎字此音胡葛反是木中蟲非此義)。
[0465c22] 十六種行惡業者(謂畜養猪羊鷄狗等肥已轉賣經中自說也)。
[0465c23] 及一闡提(闡音昌善反斷善根人也經云信不具故名一闡提云障未來故名為無性畢當得故名為有性也)。
[0466a01] 荊棘(下九力反刺木也並二朿為棘重二朿為棗音早朿音刺)。
[0466a02] 面門所出(如來面門放光召集有緣還從口入既謂還從明知是口也)。
涅盤經卷第二
[0466a04] 純陀(或云准多此云解妙義雙卷泥洹經云華氏子純言姓華名子純也)。
[0466a05] 剎利(或云剎帝利也劫初已來帝王貴種此云田主)。
[0466a06] 婆羅門(善見律云常修淨行愽學多聞高貴人也)。
[0466a07] 毘舍(賣買求利販易之人)。
[0466a08] 首陀(下姓王伇田夫之類也)。
[0466a09] 除去(丘呂反玉篇却也除也又音丘盧反離也往也非此義也)。
[0466a10] 株杌(上竹俱反木根也下五骨反木無枝也又作柮[出*兀]並同)。
[0466a11] 砂鹵(來古反說文云西方鹵地也确薄之地又作沙同)。
[0466a12] [木*承]及([木*承]字無牒韻取丞上聲說文云上舉也救助也)。
[0466a13] 冀得(居致反玉篇云幸也望也謂希望也)。
[0466a14] 無上法雨(雨上聲呼)。
[0466a15] 雨汝身田(雨去聲呼)。
[0466a16] 先已通達(先蘇見反舊也先也)。
[0466a17] 初成道已破四魔(一煩惱魔二陰魔三死魔四天魔)。
[0466a18] 今般涅盤亦破四魔(一無常二苦三無我四者不淨)。
[0466a19] 二牧牛女(牧音莫祿反從牛從支王篇云養飤也)。
[0466a20] 難陀(此云憙也)。
[0466a21] 難陀波羅(此云憙力也)。
[0466a22] 名不虛稱(齒陵反)。
[0466a23] 從義立名(名字平聲)。
[0466a24] 優曇華(此云希有花亦名應瑞也)。
[0466b01] 南無純陀(南無此名歸命純陀既是請主眾乃歸之)。
[0466b02] 蠲除(上古玄反郭璞曰蠲除也)。
[0466b03] 枙(枙有四種一欲二有三見四無明)。
[0466b04] 縛(縛有四一貪二瞋三戒取四身取)。
[0466b05] 如是觀行(二俱去音)。
[0466b06] 若是行者(行去音)。
[0466b07] 輕篾(莫結反侮慢陵人也)。
[0466b08] 爵祿(上子藥反王篇曰王者制祿爵五等謂公侯伯子男又曰祿賞賜也)。
[0466b09] 紹繼(音計嗣續不斷)。
[0466b10] 蒭草(上測俱反所以飼畜獸也)。
[0466b11] 乞匃(音葢行求乞索也)。
[0466b12] 蜂螫(蟲行毒也一音尸赤反是關西音也又音呼各反山東音也又作蛆字知列反東西通用也)。
[0466b13] 其水[漂*寸]疾(漂疋要反水流急也)。
[0466b14] 須臾(玉篇曰須臾俄頃也按俱舍論本行集等云時中最少名一剎那一百二十剎那名一怛剎那六十怛剎那名一羅婆三十羅婆名一牟呼栗多三十牟呼栗多名一晝夜准大集經一日一夜有三十須臾即牟呼栗多是也經云從日出看人影長九十六尺為第一須臾云云也)。
[0466b17] 黿鼉(上魚袁反玉篇曰似鼈而大鼉音徒多反山海經云江水足鼉郭璞曰形似蜥蝪大者長一丈又有鱗取皮可以為鼓也)。
[0466b19] 娑羅娑鳥(此云共行亦云白鶴)。
[0466b20] 阿耨達池(此云無熱惱在雪山中菩薩為龍王居之利物也)。
[0466b21] 先教技藝(藝有六藝謂禮樂射御書數是也)。
[0466b22] 周迴旋轉(旋轉二字並用去音由任運也若創加功即為平上音也)。
[0466b23] 魁膾(上苦迴反下古外反謂屠割之師也)。
[0466b24] 囹圄(上力丁反下魚呂反玉篇曰所以禁人也又云囚也釋名云囹領守繫者也謂領囚徒禁禦之也)。
[0466c01] 閻浮提(閻浮是樹名提是洲名也故新翻經為贍部洲者是也)。
[0466c02] 離於八難(難用去音)。
[0466c03] 得人身難(難用平音)。
[0466c04] 俾倪(上普米反下五禮反玉篇又作隦堄埤蒼廣雅並云城小牆又釋名云於牆孔中伺候非常之事今詳此字有其二種一者伺候二者垣墻垣墻不合從人伺候豈宜從土若是垣墻應為埤堄若取伺候應作俾倪兩文二義不失諸宗故也)。
[0466c07] [革*(馬-(烈-列)+巾)]鎻(上居奇反馬絡頭也又撿制也下先果戶鑰也)。
[0466c08] 五十七煩惱繫縛(按先明淨相經云五住煩惱輕重不同一住十品則成五十又約七縛一色縛二心縛三三昧縛四智慧縛五神通縛六因緣縛七轉法輪縛是也)。
[0466c10] 醒悟之心(上二字並用去音謂醉除也)。
[0466c11] 愐眩(麫縣二音玉篇云或亂也不明也又作眠玄二音並通)。
[0466c12] 憍慢貢高(今依玉篇自恣為憍淩他曰慢慢前為貢心舉曰高也)。
[0466c13] 頑嚚(五關反下魚巾反蒼頡篇頑鈍也左傳云心不則德義之經曰頑口不道忠信之言謂之嚚也)。
[0466c14] 奉俸祿(房用反玉篇云與也所以奉官也)。
[0466c15] 師範(範音犯謚法曰尊嚴能憚為師楷拭規模曰範也)。
[0466c16] 四十八年(謂釋迦菩薩初出家時就欝頭藍仙習四禪八定即以四禪為四十八定為八年也又釋約十二門[示*平]自行教人讚法美人各有四品為四十八年也)。
[0466c18] 八種術(一治身二治眼三治瘡四治小兒五治鬼六治毒七治胎八占星見注涅盤經)。
[0466c19] 教汝醫法(教音交經中多作毉字非為正體宜著酉也)。
[0466c20] 癡騃(五駭反玉篇無知也仡仡也仡音魚乞反)。
[0466c21] 偶成於字(上五口反爾雅合也遇也)。
[0466c22] 麥[(麩-夫+弋)-來+(土/儿)](蠅即反音義曰諸書並無此字按阮孝緒晉書為弋音[言*弋]是麥穅字無所出也)。
[0466c23] 飲餧調釋(飲於鴆反餧於偽反)。
[0466c24] 除愈(余主反病瘳也有本作瘉瘉病也非經義也)。
第三卷
[0467a02] 身纓長病(纓於盈反纏繞也謂被病纏身也)。
[0467a03] 寢臥(上七錦反眠寐)。
[0467a04] 病篤(丁木反厚也困重)。
[0467a05] 責索無所(側戒側革二反並通說文求也玉篇云徵索宿欠也)。
[0467a06] 摩訶迦葉(此云大飲光是婆羅門姓摩訶言大簡異群小故也)。
[0467a07] 以此二緣(一則聲聞不堪付屬二則菩薩堪能住持也)。
[0467a08] 多羅聚落(多羅此云蘆葦傳云拘尸城東蘆葦村人也)。
[0467a09] 幼稚(直利反稚小也)。
[0467a10] 迦隣提(此云實可愛謂水鳥即鴛鴦之類是也)。
[0467a11] 八大河(一名恒河二名閻摩羅三名薩羅四名拔提五名摩訶六名辛頭七名博叉八名悉陀)。
[0467a12] 太白(此西方金星也)。
[0467a13] 歲星(此東方木星也說文萬物之精上為列宿其歲星越歷二十八宿宣徧陰陽十二月一次也玉篇云律曆書名五星為五步所以歲字從步戍為聲也)。
[0467a15] 天意樹(諸天有樹隨天意轉所求皆遂故得名也)。
[0467a16] 閻浮金(閻浮是樹其樹汁點物成金其金黃赤復如紫焰其價最貴也)。
[0467a17] 不能飛過(過字去音)。
[0467a18] 在屏[序-予+畏]處(屏卑井反[序-予+畏]烏對反謂隱蔽處也)。
[0467a19] 教詔(並用去音三蒼去示誨也)。
[0467a20] [飢-几+氐]餬(上徒奚反下戶姑反蘇中清液也經作醍醐非正體也)。
[0467a21] 抄掠(上初教反下力約反謂強奪取物也若是劫取應作剿剠二字也)。
[0467a22] 搆捋(上鈎豆反下樂适反謂取乳也搆字正體應作[聲-耳+牛][聲-耳+羊])。
[0467a23] 鑽搖(上纂丸反下以招反謂作蘇之法也)。
[0467a24] 此常法稱(稱用去音)。
[0467b01] 云何行想(行字平音)。
[0467b02] 修多羅(此云契經餘經下釋也)。
[0467b03] 班宣(補姦反謂遍布也玉篇亦為頒字)。
[0467b04] 果蓏(魯果反木實為果草實為蓏又云陸生為果水生為蓏也)。
[0467b05] [夢-夕+登]瞢(上徒登反下莫曾反失眠也不明也)。
[0467b06] 常有希望(望平音)。
[0467b07] 眾望都息(望字去音)。
[0467b08] 甜穌八味(一苦二醋三甘四辛五鹹六淡甜中又二一者不苦故甜二者不醋故甜合成八也)。
[0467b09] 爼壞(爼側呂反玉篇云肉几也非經意也應為沮字疾與反毀)。
[0467b10] 三昧(具足云三摩地此云等持謂離沈掉令心住一境性也)。
第四卷
[0467b12] 深邃(私醉反說文云遠也幽深也從穴遂聲也)。
[0467b13] 乳養(乳儒主反玉篇乳生也鳥養子曰孚獸養子曰乳)。
[0467b14] 嬰兒(上伊盈反三蒼云女曰嬰男曰兒釋名始生也又女人[月*(离-禸+目)]前曰嬰投之嬰前而乳養故嬰兒也)。
[0467b15] 多含(胡甘反莊子曰含哺鼓腹蒼頡篇含者含哺也謂其母哺飼其子慮恐不消故生憂念佛知其意舊音作琀胡紺反說文云送終口中之玉也與經意未相應今不取也)。
[0467b17] 夭壽(於矯反說文屈也折也謂不盡天年謂之夭)。
[0467b18] 毫[(牙*ㄆ)/尾](上戶刀反下力私反按孫子筭經十忽為一絲十絲為一毫十毫為一[氂-未+牙]十氂為一分十分為一寸十寸為一尺十尺為一丈十丈為一引是)。
[0467b20] 三種淨肉(一不見殺二不聞殺三不疑殺為已殺等是)。
[0467b21] 十種不淨(依十誦律數一人二龍三師子四象五馬六牛七騾八猴九蛇十狗)。
[0467b22] 九種清淨(就見聞疑各有前方便後起及與正體合成九種)。
[0467b23] 憍奢耶(五分律云絲蠶所作謂家蠶野蠶並是也)。
[0467b24] 要是壞色(懷怪反謂以青黑木闌染令變色也)。
[0467c01] 珂貝(上苦何反廣雅美石次玉也埤蒼瑪瑙也玉篇云貝螺屬也出海中色白如雪所以纓馬膺下補蓋反說文海介蟲也玉篇云古者貨貝而寶龜傳曰貝錦文古者無錢唯傳貝齒且如資財貨賄之字皆從於貝中天五印度見今行用此方殷周廢貝行錢于今不絕)。
[0467c04] 皮革(下耕麥反皮也熟者名韋生者名革也)。
[0467c05] 貯聚(貞呂反杜註左傳云貯蓄也藏也說文積也從貝宁聲也)。
[0467c06] 被般(皮寄反被帶也經有作披開張也非此義也)。
[0467c07] 尼乾子(此云無繫是裸形外道不繫衣食以為少欲知足者也)。
[0467c08] 如猫伺鼠(伺思吏反字林云候也察也)。
[0467c09] 迸鐵(北孟反謂火星散也)。
[0467c10] 占相星宿(占觀也星有五星宿有二十八宿如大集說也)。
[0467c11] 珊瑚(桑寒反漢書罽賓國出珊瑚說文云珊瑚謂赤色寶生於海底或出山石中也)。
[0467c12] 學諸技藝(奇蟻反才能也藝也此方有六藝謂禮樂射御書數是也西方技藝即習五明是也一者因明二聲明三醫方明四功巧明五者內明前說六十四能不出醫方四巧也)。
[0467c14] 種植(植時力反栽接諸樹)。
[0467c15] 蠱道(上公戶弋者二反謂行蟲毒害人也)。
[0467c16] 呪幻(誦呪驅策幻惑迷人)。
[0467c17] 摴蒲(上勅於反博物志云老子作之用卜今人擲之為戲)。
[0467c18] 滋蔓(上子司反下勿飯反滋益也蔓長也經文作漫莫喚反敗也非經義也)。
[0467c19] 輸頭檀王(此云淨飯王也)。
[0467c20] 摩耶夫人(此云大術玉篇云夫者男之美稱婦因夫德成人故云夫人)。
[0467c21] 漸漸而斷(都暖反)。
[0467c22] 斷諸惡已(斷徒暖反)。
[0467c23] 耶輸陀羅(此云持譽)。
[0467c24] 亭歷子[禾*會](下苦外糠外反)。
[0468a01] 素在後宮(素本也)。
[0468a02] 角力(上古岳反量也試也經作捔字音才古反是古文粗字粗略也全非經義)。
[0468a03] 陶家輪(上大勞反蒼頡篇作瓦之家也舜始為陶又作匋字亦通用也)。
[0468a04] 斷取一切(斷音都管反玉篇純也截也)。
[0468a05] 百億閻浮(此三千大千世界之內合有百億依經說億有三種數法不同若依下數十萬為億計有萬億數有餘也若依上數萬萬為億只有十億數不足今依華嚴經一百洛叉為一億故有百億也)。
[0468a07] 林微尼園(梵云藍軬尼此云樂勝園光是天女名也昔因遊此故得名耳也)。
[0468a08] 入天祠(辭寺二音祭祀之所也)。
[0468a09] 摩[醠-央+兮]守羅(此云大自在居色究竟天也)。
[0468a10] 師子璫(都唐反釋名云穿耳施珠曰璫)。
[0468a11] 悉達太子(梵云悉多此云一切義成也)。
[0468a12] 降伏魔官(官王也主也魔是他化天主故云王)。
[0468a13] 木槍(七羊反距也三蒼云木之兩耑銳曰槍經有作鏘鏘字鈴聲非經義也耑音端)。
[0468a14] 博弈(補各反說文[尸@句]戲也六[筷-夬+尃]十二棊也玉篇云古者烏[十/田/日]作[筷-夬+尃]也下弈音亦自關而東齊魯之間皆謂棊為弈[筷-夬+尃]字從竹經中多作博字訓廣也非經意也)。
[0468a16] 如閻浮提(此云樹洲因樹立名也)。
[0468a17] 東弗于逮(此云勝身洲)。
[0468a18] 西瞿陀尼(此云牛貨洲也其土無錢以牛為貨易也)。
[0468a19] 北欝單越(此云勝所作謂彼人所作皆無我所勝餘三洲也)。
[0468a20] 燈爐(魯姑反盛火器也今按經或有作鑪言燈爐者大小悉滿中油即此方燈盞是也方言有異故耳也)。
第五卷
[0468a22] 有祕密藏(才浪反下三藏字去聲同)。
[0468a23] 何以故如滿月(此下有十七箇藏悉平聲才郎反次有二藏字去音次四字平音)。
[0468a24] 毘伽羅論(外道大論此云無頌)。
[0468b01] 瘡疣(于鳩反皮外之風結也腫也)。
[0468b02] 舌則卷縮(今按玉篇卷字有三音一音九勉反收卷也又音九媛反書卷也又音奇圓反曲縮也此音是經所取也即此卷縮之卷又有三體一作觠字角曲也二作[弓*雚]字弓曲也三作韏字皮縮也經云舌縮宜作卷字也)。
[0468b04] 八大人覺(一少欲二知足三寂靜四精進五正意六正定七正慧八不戲論也)。
[0468b05] 婬怒癡(怒音奴故反三毒也)。
[0468b06] 傅以妙藥(傅音浮務反附也塗藥也經文多作拊字芳甫反拍也非此義也)。
[0468b07] 四百四病(地水火風名四大風輕地重火上水下互相乖反名四毒蛇一大不調百一病生四大不調則四百四病是也)。
[0468b09] 清夷之處(夷平也)。
[0468b10] 卒得凶問(問信也)。
[0468b11] 破而聲[斯/瓦](先奚反通俗云瓦璺聲也璺音問經文誤為嘶說文悲聲也非此義也)。
[0468b12] 如[卄/毗]麻子(布奚反郭璞云如豆也經文多作蜱是蟲名非草也)。
[0468b13] 日暴(蒲冒反曬也晞乾也)。
[0468b14] 振爆(音豹聲類云皮散起也)。
[0468b15] 佉陀羅(此云坑樹也云似苦棟樹此說非也)。
[0468b16] 二十五有(四洲四惡趣及以六欲天無想梵淨居四空及四禪也)。
[0468b17] 婆師花(舊云藤花梵云婆利師迦此云夏至花也)。
[0468b18] 阿摩勒(此云無垢南本經作呵黎勒誤也此方其識淨三藏云菴摩勒迦此云苦澁藥形如小柰若云菴摩羅菴沒羅狀如木苽大如鵞子甘美或生如熟或熟如生故經云生熟難分者也鞞[醠-央+兮]勒者狀如甘子味酸並無正翻也)。
[0468b20] 癰疽(七余反說文云久[病-丙+(雍-〦)]也經文多作蛆字此音子余反謂螂蛆是蜈蚣也又作胆字蠅胆也並非[病-丙+(雍-〦)]疽義也)。
[0468b21] 泛長(上芳劍反說文泛浮也駛疾也或為汎字並通)。
[0468b22] 莖幹(上戶耕反下干旦反說文本也)。
[0468b23] 窄狹(上嘖音下洽音經文作迮通用)。
[0468b24] 門閫(苦本反門限也或作梱亦通用也)。
[0468c01] 四種毒蛇(一者觸毒二嚙毒三氣毒四者見毒)。
[0468c02] 三跳(他吊反旁擲也又音徒彫非今所取也)。
[0468c03] 摩訶波闍波提(此云大愛道是佛姨母亦名大勝生主也)。
[0468c04] 憍曇彌(婆沙論云此王種翻為滅惡為民除患故也彌是女聲為是姨母故以女聲呼之也)。
[0468c05] 穀積下(積子易反禾聚也)。
[0468c06] 瞿師羅(此云妙音聲形長三尺位登初果也)。
[0468c07] 當以五繫(頭及兩手兩足縛在一處也)。
第六卷
[0468c09] 阿竭陀藥(阿云普竭陀云去言般此藥普去眾疾又阿言者無竭陀云價謂此藥功高價直無量)。
[0468c10] 侵嬈(乃了反郭璞曰嬈弄也玉篇云戲相擾弄也)。
[0468c11] 妒憋(篇滅反方言憋惡也郭璞云急性也經文有作弊亦同也從戶)。
[0468c12] 虎豹(百貌反說文似虎圓文也經文有作虎兕辭里反山海經兕似牛蒼黑色郭璞曰兕一角重千斤似犀古音義云皮[革*卬]堪作甲是也)。
[0468c14] 熊(許弓反玉篇云獸似豕山居冬蟄[舌*氐]其掌掌似人掌也)。
[0468c15] 羆(彼宜反爾雅似熊而黃白色郭璞曰長頭高[月*郤]猛憨多力能拔樹木者名羆也)。
[0468c16] 豺狼(上士皆反玉篇云狼屬也山獸也足似狗月令云季秋月豺乃祭獸也)。
[0468c17] 麤澁(所急反有作[淴-勿+(句-口+夕)]非也)。
[0468c18] 憎惡(烏故反嫌也)。
[0468c19] 秔粱(上革阬反下力章反經中多作粳粮二字俗用也)。
[0468c20] 正法餘八十年(准大集經如來滅後正法住世合得千年計當九百二十年已後則是餘八十年也)。
[0468c22] 前四十年(計從九百二十一年至九百六十年中間四十年是也)。
[0468c23] 冤宛家(苑元反二體並通韻集枉屈也經文多作怨於願反恨也或作惌非也)。
[0468c24] 讎隙(上受由反對也報也隙去逆反璺也裂也經中多誤有作酬勸酒也有作隙者正體字也有作郄地名非也)。
[0469a01] 求請眾僧(請字通於三音若用平聲受賜也若用上聲諮問也若用去聲召喚也今此請僧即當召喚其字正體應作靚並依玉篇也)。
[0469a03] 稊稗(上徒奚反下排賣反)。
[0469a04] 儲君(直於反貯備也蔡邕勸學曰儲副君也)。
[0469a05] 旃陀羅(此云險惡人也即屠兒膾子等是也)。
[0469a06] 篡居(上初患反玉篇云奪也謂強奪寶位也)。
[0469a07] 守羅(來賀反謂遊兵投道以備寇賊)。
[0469a08] 弱冠(古玩反禮云男子二十冠而字之釋名云二十弱冠謂成人冠體尚弱)。
[0469a09] 醒悟(上星定反謂酒解也)。
[0469a10] 躃地(上脾伇反玉篇躃倒也)。
[0469a11] 什物(時立反三蒼云什聚也雜也謂資生之器物也江南名什物此土名五行史記舜作什物陶器於壽丘也)。
[0469a12] 堤塘(上都奚反下徒即反玉篇云堤謂之梁又防也障也葦昭曰積土為封限也)。
[0469a13] 穿穴(玄決反有作決古穴反穿破也)。
[0469a14] 淋漏(上力金反三蒼漉水下也南經有作[滲-(彰-章)+(恭-共)]所禁反潛下義非也)。
[0469a15] 八不淨物(一奴婢僕使二象馬牛羊三田宅[邱-丘+玄]店四居貯陳宿五金銀珍寶六車乘輦輿七販賣市易八畜諸種子是名八種更有一家說如下別釋)。
[0469a17] 迦羅迦樹(此云黑果形似鎮頭)。
[0469a18] 鎮頭迦果(古譯云狀同此方柿子之類也)。
[0469a19] 耘除(禹軍反除草也字從於來力對反玉篇云田器也可以除草經文有作芸與蒷同是草名也形似苜蓿月令云仲春芸始生並非經義)。
[0469a21] 裁有(在災反僅也劣也不欠也廣雅作纔暫也三蒼纔微見也諸書裁纔並用無定體也)。
[0469a22] 衒賣(音縣說文行且賣也廣雅衒詃也或作眩[彳*言*亍]二體通用)。
[0469a23] 併不供養(并詔反兼也經文作并非經義)。
[0469a24] 飢饉(几宜反下音近爾雅云穀梁傳云一穀不昇曰嗛二穀不昇曰飢三穀不昇曰饉四穀不昇曰康五穀不昇曰大浸昇登也成也五穀者麥菽稷麻[禾/米]也見月令)。
第七卷
[0469b03] 有四魔故(謂魔有師徒說邪見經律也謂魔師為弟子為二邪經為三邪律為四經云如是謂者魔經律隨順彼者是魔眷屬也)。
[0469b05] 猶如獵師(竊披忍服眾獸來附因而致害今引況魔)。
[0469b06] 碼碯(如初卷已釋)。
[0469b07] 娉妻(篇併反問婚也說文訪也爾雅娉問也有作[身*(叟-又+ㄎ)]同)。
[0469b08] 釜鍑(上扶武反韻英云爨器也下扶又反言鎮鬲也說文大口釜也鬲音力的反即釜鬲也象三足鼎之形也)。
[0469b09] 治壓(於甲反廣雅壓鎮也經文多作押非本字也)。
[0469b10] 酤酒(上音固廣雅賣酒也經有作沽俗用亦水名也非此義又音古胡反買酒也雖非此義亦通語也)。
[0469b11] 限劑(齊細反三蒼云分齊也)。
[0469b12] 羖羝(上工戶反下丁奚反說文牡羊也三蒼特羊也屈角者)。
[0469b13] 憒[朿-木+大](上工對反說文亂也下女孝反猥雜也其字市下書人作[朿-木+大]會意字也經文多作閙俗字也門中作市不是會意字)。
[0469b15] 箱篋(苦頰反竹器盛衣者也)。
[0469b16] 革屣(所綺反古文作[革*迷][革*麗]二體同也)。
[0469b17] 大致(竹吏反至也說文送詣曰致三蒼云到也與也)。
[0469b18] 違陀天(譯勘梵音云私建陀提婆私建陀此云陰也提婆云天也但建違相濫故筆家誤耳)。
[0469b19] 迦旃延天(是婆羅門大姓)。
[0469b20] 多羅樹(此云重直龍反謂葉葉相次也或云檳榔樹似椶櫚樹)。
[0469b21] 常翹(祇遙反廣雅舉也郭曰翹懸足也)。
[0469b22] 為屐(巨逆反履屬也見說文屐有草有帛者非總用木也)。
[0469b23] 療治(上力照反止病也又療即治也)。
[0469b24] 摩訶棱伽(此云大價衣)。
[0469c01] 樂味(力各反)。
[0469c02] 齅香(上許究反說文以鼻就臭也經文多作嗅字俗傳非正也)。
[0469c03] 嬰孩(於盈反頸下也孩戶來反玉篇云稚小也養在嬰前故有作咳字玉篇云小兒笑也非此義也)。
[0469c04] 拘躄(卑益反說文不能行也)。
[0469c05] [癃-(阿-可)]疲(上力弓反下北可反有作[癃-(阿-可)]跛俗字也)。
[0469c06] 相[打-丁+僕](蒲角反通俗云爭倒也有作僕普卜反小打也)。
[0469c07] 木筩(徒東反郭璞云竹管也說文斷竹也有作筒字徒貢反玉篇云漢元帝吹筒簫是也)。
[0469c08] 利钁(俱籰反說文云大鋤)。
[0469c09] 清淨行處(行平聲)。
[0469c10] [襾/(革*月)]王(補駕反鄭玄曰無祿而王謂之[襾/(革*月)]也)。
[0469c11] 步屈(纂文云吳人以步屈名桑闔方言蠖又名步屈也闔古合字戶合反今詳此蟲即槐蟲之類是也步步屈身要因前足捉物方移後足經喻外道欣上厭下取一捨一不離斷常等見如步屈蟲也)。
第八卷
[0469c14] 造詣(千到反)。
[0469c15] 金篦(閉迷反按荀楷誥幼文字宜作篦相承且用也經文有作錍依撿玉篇音普蹄反薄箭也非經義耳經文作椑非也音卑果名也即椑柹也經又有作琕非也是琕珠字音毘延反)。
[0469c17] 鵞鴈(五諫反玉篇鴻之小者也儀禮曰出如舒鴈爾雅舒鴈鵞也鳫古字也)。
[0469c18] 髣髴(芳往反妃末反謂相似也見不審諦也古文作[耳*方][耳*弗]說文仿佛並同用也)。
[0469c19] 大舶(蒲百反埤蒼大船也大者長二十丈載六七百人者是也)。
[0469c20] 愞弱(奴換反三蒼愞即弱也)。
[0469c21] 寱言刀刀(霓世反通俗文夢語也說文眠言也聲類不覺妄言也經文多作讇按諸字與諂同[佞-二+〦]言也)。
[0469c22] 樘觸(直庚反說文云柱也何承天纂文云樘觸也又作敞[敲-高+(自/(冗-几+丁))]二體同經文多作棠非也)。
次辯文字功德及出生次第
[0470a01] 梵經(云阿察囉唐云文字義釋云無異流轉。或云無盡。以名句文身善能演說諸佛秘密萬法差別義理無窮故言無盡。或云常住。言常住者梵字獨得其稱諸國文字不同此例何者如東夷南蠻西戎北狄及諸胡國所有文字並是小聖睿才隨方語言演說文字。後遇劫盡三災起時悉皆磨滅不得常存。唯有此梵文隨梵天王上下前劫後劫皆用一梵天王所說。設經百劫亦不差別故云常住。總有五十字從初有一十二字是翻字聲勢。次有三十四字名為字母。別有四字名為助聲稱呼梵字亦五音倫次喉[月*(遻-(這-言))]齗齒脣吻等聲則迦左[糸*奓]嚲跛五聲之下又各有五音。即迦佉誐伽仰乃至跛頗[應-倠+林][波/口]莽皆從深向淺亦如此國五音宮商角徵羽。五音之內又以五行相參。辯之以清濁。察之以輕重。以陰陽二氣揀之萬類差別悉能知矣。故易曰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即其義也。經言十四音者是譯經主曇無讖法師依龜茲國文字取捨不同用字差別也。若依中天竺國音旨其實不爾。今乃演說列之如右。智者審詳)。
[0470a09] [橠-多+可](阿可反)。
[0470a10] 啊(阿箇反阿字去聲兼引)。
[0470a11] 贀(伊以反伊字上聲)。
[0470a12] 縊(伊異反伊字去聲兼引)。
[0470a13] 塢(烏古反或作鄔亦通)。
[0470a14] 污(塢固反引聲牙關不開)。
[0470a15] 翳(嬰計反)。
[0470a16] [旡/心/ㄆ](哀蓋反引聲正體愛字也)。
[0470a17] 污(襖固反大開牙引聲雖即重用污字其中開合有異)。
[0470a18] 奧(阿告反引聲)。
[0470a19] 暗(菴紺反菴音阿甘反)。
[0470a20] 惡(阿各反正體惡字也)。
[0470a21] 已上一十二字是翻梵字之聲勢也。
[0470a22] (於此十二音外更添四字用補巧聲添文處用翻字之處輒不曾用用亦不得所謂乙上聲微彈舌乙難重用取去聲引力短聲力去聲長引不轉舌此四字即經中古譯魯留盧婁是也後有三十四字名為字母也)。
[0470a24] 迦(居佉反又取上聲)。
[0470b01] 佉(墟迦反佉字取上聲墟音丘於反)。
[0470b02] 誐(魚迦反迦字准上音)。
[0470b03] 伽(渠賀反伽字去聲重)。
[0470b04] 仰(虛鞅反兼鼻音鞅音央兩反)。
[0470b05] 左(藏可反上聲)。
[0470b06] 瑳(倉可反上聲)。
[0470b07] 嵯(慈我反)。
[0470b08] 醝(嵯賀反引聲重)。
[0470b09] 孃(女兩反兼鼻音)。
[0470b10] 絝(陟賈反)。
[0470b11] 姹(坼賈反)。
[0470b12] [奴/糸](紺雅反)。
[0470b13] [木*(共/未)](荼夏反去聲引)。
[0470b14] 拏(儜雅反兼鼻音)。
[0470b15] 嚲(多可反)。
[0470b16] 佗(他可反他字上聲正體他字也)。
[0470b17] [打-丁+(裛-巴+一)](那我反)。
[0470b18] 馱(陀賀反重)。
[0470b19] 曩(乃朗反鼻音)。
[0470b20] 跛(波可反)。
[0470b21] 頗(陂我反)。
[0470b22] 麼(莫我反無鼻音)。
[0470b23] [波/口](婆賀反去聲重)。
[0470b24] 麼(忙牓反鼻音)。
[0470c01] 野(如本字音也)。
[0470c02] 囉(羅字上聲兼彈舌呼之)。
[0470c03] 砢(勒可反)。
[0470c04] 嚩(舞可反)。
[0470c05] 捨(尸也反)。
[0470c06] 灑(沙賈反)。
[0470c07] 縒(桑可反)。
[0470c08] 賀(何駄反)。
[0470c09] 乞灑(二合兩字合為一聲。此一字不同眾例也。已上三十四字名為字母。野字囉字已下九字是歸本之聲從外向內如上所音梵字並依中天音旨翻之。只為古譯不分明更加訛謬疑誤後學。此經是北涼小國玄始四年。歲次乙卯。當東晉義熈十一年。曇無讖法師於姑臧依龜茲國胡本文字翻譯此經遂與中天音旨不同取捨差別言十四音者錯之甚矣。誤除暗惡兩聲。錯取魯留盧婁為數所以言其十四未審如何用此翻字龜茲與中天相去隔遠又不承師訓未解用中天文字所以乖違故有斯錯。哀哉已經三百八十餘年竟無一人能正此失。昔先賢道安法師符秦帝師東晉國德有言曰。譯經有五失三不易也。斯言審諦誠如所論智人遠見明矣。以此觀之失亦過於此說。慧琳幼年亦曾稟受安西學士稱誦書學龜茲國悉談文字。實亦不曾用魯留盧婁翻字。亦不除暗惡二聲。即今見有龜茲字母梵夾仍存。亦只用十二音取暗惡為聲翻一切字。不知何人作此妄說。改易常規謬言十四音。甚無義理其實四字)。
[0470c18] 乙(上)。
[0470c19] 乙(去聲)。
[0470c20] 力力(去聲未曾常用時往一度用補聲引聲之不足。高才愽學曉解聲明能用此四字。初學童蒙及人眾凡庶實不曾用也。其三十四字母譯經者呼為半字。足知不曾師授。胸臆謬說也。凡文句之中有含餘音聲不出口者名為半字。非呼字母以為半字。今且略舉三二以明其義。假令云薩嚩即含囉字在娑嚩二字中間囉聲即名為半字。若梵書即寄囉字一半於嚩字頭上。如言沒馱即母字之末任運含其娜字。娜是半字。梵書即寄娜於馱字之上故娜為半字。如言達麼兩字中間含其囉音。梵文囉字一半寄書麼字之上。囉即名為半字。以是三句例諸他皆倣此其義明矣。奈何根本字母一切文字之源能含眾德之美玅義說不盡而乃謗為半字。足知不解。若言合如此者自身既是半字義不圓滿何能出生一切眾字。以此觀之足知所譯不明。展轉相傳訛謬不可依據。有識梵文學士請勘梵本及問傳學梵僧方知所論一一實爾。梵天所演字母條例分明。今且略說相生次第。用前十二字為聲勢舉後字母一字一字翻之一字更生十一字兼本成十二字如此遍翻三十四字名為一番。又將野字遍加三十四字之下一遍准前一一翻之又成一番。除去野字即將囉字遍加三十四字之下準前以十二字聲勢翻之一字生十二字三十四字翻了成四百八字又是一番。次以攞字嚩字娑字賀字仰字孃字拏字曩字麼字等十二字[廷-壬+(同-(一/口)+巳)]換轉加成十二番。用則足矣。亦須師授方知次第句義文翰攝在十二番中悉皆備足。若展轉相加雖無竆無盡義理相涉聲字乖僻人間罕用。只用前十二番字又以八轉聲明論參而用之。備盡世間一切聲韻種種差別名言依字辯聲。依聲立義字即廻互相加聲義萬差條然有序。繁而不雜。廣而易解。此乃梵天王聖智所傳。五通神仙高才術士廣解略解凡數百家。各騁智力廣造聲論名論數論等終不能說盡其玅。是故前劫後劫諸佛出現世間轉玅法輪皆依此梵文演說方盡其美也。是故大毘盧遮那經中有字輪曼荼羅品持誦此五十餘字功德無量無邊。能令眾生三業清淨決定當成無上菩提)。
第九卷
[0471a13] 迦隣提鳥(梵語此云實可愛鳥)。
[0471a14] 鴛鴦(水鳥也似[梟-木+儿]黃赤色也此鳥有匹偶不匹則不飛故以此鳥於共匹行也)。
[0471a15] 金磺(古猛反說文銅鐵璞石也從石黃聲也鄭玄璞石也云金玉在石未銷鍊日鑛又作研礦並同)。
[0471a16] 盛夏水長(張兩反又作涱音同)。
[0471a17] 虧盈(上丘危反減損也有作虧字非體也)。
[0471a18] 月蝕(音食易云日中則吳月盈則蝕劉熈釋名云日月虧日蝕稍稍侵虧如蟲食草木葉也)。
[0471a19] 彗星(隨銳反爾雅云彗星為欃槍也釋名云其星光稍稍似掃彗也人間謂之掃星也)。
[0471a20] 廝下(思移反廣雅命使也字書廝伇也又作[仁-二+斯]同謂賤伇者也)。
[0471a21] 怖遽(渠庶反廣雅怖畏懼也遽疾急也經文有作懅亦通)。
[0471a22] 堆阜(上都[廷-壬+(同-(一/口)+巳)]反有作垖下浮務反並丘陵也)。
[0471a23] 婆羅翅樹(此云白鷺也)。
[0471a24] 尼迦羅樹(此云不黑亦云不時也)。
[0471b01] 佉陀羅(云坑樹其木堅實者是也)。
[0471b02] 密緻(直致反密也又作[糸*(尸@(土/干))]同用也)。
[0471b03] 三十二相(十住婆沙第三卷瑜伽第十九大般若勝天王會及寶女經及菩薩藏經及此經卷具明三十二相文多不載也)。
[0471b05] 八十種好(十住婆沙第七瑜伽四十八卷勝天王會無上依經第二具明此相也)。
[0471b06] 輕蹈之(蹈徒到反玉篇云[跳-兆+名]踐也)。
[0471b07] 不匿(尼力反玉篇云隱也)。
[0471b08] 鬱烝(上於勿反李巡注爾雅云鬱盛氣也下之仍反說文火氣上也)。
[0471b09] 解八種藥(一治身二治眼三治瘡四治小兒五治邪鬼六治毒七治胎病八占星如下耆婆所說)。
[0471b10] 乳哺(蒲布反含食也謂口中嚼食也經有作晡補姑反謂申時食也)。
[0471b11] 創皰(上初良反又作戧剏皆古字也說文創傷也經有作瘡俗字非正也下蒲斅反又作[玸-土+向]同說文面生氣瘡也經文有作疱字非正體也)。
[0471b13] [病-丙+帶]下(當賴反又作[月*帶]同字林女人赤白[病-丙+帶]二病也關中多音帶三蒼下漏病也釋名云下痢重而赤白曰[病-丙+帶]言厲[月*帶]而難差也經文作蜇字與蛆同知列反謂蟲螫也又作哲字智也此之兩字並非經意)。
[0471b15] 抄前箸後(箸忠庶反箸言處也亦云立也)。
[0471b16] 菴羅果(此無正翻狀如木瓜其味香甘經取生熟難分者也)。
[0471b17] 先陀婆(淨三藏云是石鹽也出在信度河邊故以河為名今經云一名四實此喻智臣相時而用)。
[0471b18] 婆羅奢樹(此云赤花樹也)。
[0471b19] 迦尼迦樹(具云尼迦割羅尼迦此云月也割羅此云作也)。
[0471b20] 阿叔迦樹(此云無憂也)。
[0471b21] 波吒羅(吒音竹駕反此翻為重葉樹也)。
第十卷
[0471b23] 祠祀(徐理反爾雅云祭祀也禮記王者為群姓立十祀謂諸侯五祀太夫三祀士二祀庶人一祀或竈小神作譴告者也)。
[0471c01] 輕躁(子到反又作趮同易云處震為躁躁猶動也論語曰言未及而言謂之躁鄭玄曰躁不安靜也)。
[0471c02] 口[(木-(企-止)+((人/人)*(人/人)))/大](所兩反敗也楚人名美敗曰爽也)。
[0471c03] 肴饌(士眷反又作[竺-二+(旲/良)]同說丈饌具食也)。
[0471c04] 悵怏(於亮反說文怏怏不服也蒼頡篇云怏懟恨也)。
[0471c05] 唐捐(徒郎反徒也徒空也捐音以專反玉篇弃也)。
[0471c06] 摩伽陀國(梵語義譯云摩云無也伽陀害也言此國法不行刑戮有犯死罪者送至寒林任其生死又釋云摩者大也伽陀體也謂於五印度此國最大綂攝諸國故云大體)。
[0471c08] 滿足八斛(此摩伽陀國處中諸部之中用於天律以治斗稱餘方不定皆此取則正準孫子筭經云量之所起初起於粟六粟為一圭六十粟為一撮六百粟為一杪六千粟為一勺六萬粟為一合六十萬粟為一升六百萬粟為一斗六千萬粟為一斛此並據佛在世時與周法同若小斗三升是今之一斗也)。
[0471c11] 烏角鵄(言角鵄者此鳥頭上毛竪似角即鵂[(堊-王+田)*鳥]荒鷄之類是也此鳥噉鳥必無同棲之義故佛引為譬喻)。
[0471c12] 七葉花(葉有七差狀似人手其花臭惡也)。
[0471c13] 婆師香(其花芬馥也此云藤花也)。
[0471c14] 浸壞(上精禁反水潛人也壞胡恠反)。
[0471c15] 說十三偈者(凡舉六條誓有六隻偈一偈結成十三也從角鵄訖以是故偈也)。
[0471c16] 怡悅(上與之反爾雅云怡樂也憙也又熈同)。
[0471c17] 姝大(上齒朱反說文好也色美也釋名云趙魏燕代之間謂好為姝也)。
[0471c18] 瓌異(上古[廷-壬+(同-(一/口)+巳)]反又作傀同方美也盛也說文偉也奇也)。
[0471c19] 弊惡(上毘謎反惡性也疾也急性也)。
[0471c20] 吐核在地(核行革反果中實也)。
[0471c21] 渚名拘耶尼(西牛貨洲也)。
[0471c22] 診之(之忍反說文診視也三蒼候也聲類云驗也時用作[訖-乙+小]一也)。
外道九十五種皆趣惡道
[0471c24] (外道者邪見猥雜不堪縷說所行所執各各不同今且略舉數般以明差別所謂勝論數論執我計常五熱炙身編[木*豕]臥棘塗灰掬食翹足裸形自餓投河鷄狗等戒板衣[卄/(└@人)]草赴火投巖矯亂髑髏習諸邪定無利勤苦不得解脫是故經言皆趣惡道瑜伽六七顯揚九十廣辯宗途如彼二論戒禁所執以顯相從總攝論之不過十六如論中頌曰)。
[0472a03] (執因中有果 顯了有去來 我常宿作因 自在等實法邊無邊矯亂 計無因斷空 最勝淨吉祥 名十六異論)
[0472a05] (一因中有果宗 二從緣顯了宗 三去來實有宗 四計我實有宗 五諸皆常論宗 六宿作因論宗 七自在等因宗 八實為正法宗 九邊無邊論宗 十不死矯亂宗十一計無因論宗 十二計七斷論宗 十三因果皆空宗十四妄計最勝宗 十五妄計清淨宗 十六妄計吉祥宗)
[0472a10] 恕己(舒預反蒼頡篇如也大戴禮恕則仁也聲類人者心恕物也)。
[0472a11] 綜習(上子宋反三蒼云綜理也謂機縷持絲文屈緯制經令得開合成於文像學習亦爾功著藝成也)。
[0472a12] 非一切眾生盡依飲食存(按孔子家語曰唯飲而不食者蟬也唯食而不飲者蠶也不食不飲者蜉蝣蠛蠓也亦食亦飲者世間人畜也故知前偈權為眾生既非普遍之言是有餘義也)。
[0472a14] 羸瘠(上力佳反下情亦反又作[病-丙+貴][病-丙+束]膌三體同用說文云瘠瘦也)。
[0472a15] 刺刺(上雌自反草木刺人為朿刀劒矛矟傷人者為刺古文作朿字說文木[卄/(└@人)]也下清亦反廣雅以刃橦也)。
[0472a16] 矛矟(上莫候反下音朔已見前釋在第一卷中)。
一切經音義卷第二十五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54 冊 No. 2128 一切經音義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維習安大德提供之高麗藏 CD 經文,北美某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 瀏覽次數:3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