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公告:漢文大藏經網站已停止更新,請前往下列大藏經網站查閱經文

一般電腦和需要較多功能的使用者,建議瀏覽 cbetaonline

手機、平板與專注閱讀的使用者,建議瀏覽 deerpark

 

T53n2122_007 法苑珠林 第7卷

CBETA 電子佛典集成 » 大正藏 (T) » 第 53 冊 » No.2122 » 第 7 卷 ▲上一卷 ▼下一卷 前往第

 

法苑珠林卷第七

◎六道篇第四之三

地獄部(此別八部)

  • 述意部
  • 會名部
  • 受報部
  • 時量部
  • 主部
  • 王都部
  • 業因部
  • 誡勗部

述意部第一

[0322a10] 夫論地獄幽酸。特為痛切。刀林聳日劍嶺參天。沸鑊騰波炎爐起焰。鐵城晝掩銅柱夜然。如此之中罪人遍滿。周慞困苦悲號叫喚。牛頭惡眼獄卒凶牙。長叉柱肋肝心碓擣。猛火逼身肌膚淨盡。或復舂頭擣脚煮魄烹魂。裂膽抽腸屠身膾肉。如斯之苦。何可言念。於是沈浮鑊湯之裏。偃仰鑪炭之中。肉盡戈劍之端。骨碎枯形之側。鐵床之上詎可安眠。銅柱之間何宜久附。眼中帶火啼淚不垂。口裏含煙。叫聲難出。如此之處猶為輕者。所以寒氷之內儻遇溫風。炭火之中若蒙涼氣。便為歡樂即復欣然。脫在阿鼻稟形始奇。酸楚鐵牆。縱廣八萬由旬。爆聲震駭臭煙蓬勃。如魚在脂血焦然。間無暫樂觸緣皆苦。動轉不得纏縛甚嚴。東西交過上下通徹。此間劫燒徙寄他方。他方劫盡還歸此處。如是展轉經無量劫。願令修福悉皆懺悔。當願鑊湯清淨變作華池。鑪炭氳化成香蓋。危昂劍樹即是瓊林。蓊欝刀山真如鷲嶺。銅柱變色永竪法幢。鐵網改形方開淨土。牛頭擲刃更受三歸。獄卒棄鞭還持五戒。怨家和解。寧有帶忿之容。債主喜歡。人無含瞋之色。亡頭失首之客。藉此完全。粉骨麋筋之士。因茲平復也。

會名部第二

[0322b06] 問曰。云何名地獄耶。答曰。依立世阿毘曇論云。梵名泥犁耶。以無戲樂故。又無喜樂故。又無行出故。又無福德故。又因不除離惡業故。故於中生。復說。此道於欲界中最為下劣。名曰非道。因是事故。故說。地獄名泥犁耶。如婆沙論中。名不自在。謂彼罪人為獄卒阿傍之所拘制不得自在。故名地獄。亦名不可愛樂。故名地獄。又地者底也。謂下底。萬物之中地最在下。故名為底也。獄者局也。謂拘局不得自在。故名地獄。又名泥黎者梵音。此名無有。謂彼獄中無有義利。故名無有也。問曰。地獄多種。或在地下。或處地上。或居虛空。何故並名地獄。答曰。舊翻地獄名狹處。局不攝地空。今依新翻經論。梵本正音名那落迦。或云捺落迦。此總攝人處苦盡。故名捺落迦。故新婆沙論云。問何故彼趣名捺落迦。答彼諸有情無悅無愛無味無利無喜樂。故名那落迦。或有說者。由彼先時造作增長增上暴惡身語意惡行往彼令彼相續。故名捺落迦。有說。彼趣以顛墜。故名捺落迦。如有頌言。

 顛墜於地獄  足上頭歸下
 由毀謗諸仙  樂寂修苦行

[0322b29] 有說。捺落名人。迦名為惡。惡人生彼處。故名捺落迦。問何故最下大者名無間耶。答彼處恒受苦受。無喜樂間。故名無間。問餘地獄中。豈有歌舞飲食受喜樂異熟。故不名無間耶。答餘地獄中。雖無異熟喜樂。而有等流喜樂。如於施設論說。等活地獄中。有時涼風所吹血肉還生。有時出聲唱言等活。彼諸有情欻然還活。唯於如是血肉生時及還活時。暫生喜樂間苦受。故不名無間也。

受報部第三

[0322c10] 如新婆沙論云。問曰。地獄在何處。答曰。多分在此贍部洲下。云何安立。有說。從此洲下四萬踰繕那至無間地獄底。無間地獄縱廣高下各二萬踰繕那。次上一萬九千踰繕那。中安立餘七地獄。謂次上有極熱地獄。次上有熱地獄。次上有大[口*睪]叫地獄。次上有[口*睪]地獄。次上有眾合地獄。次上有黑繩地獄。次上有等活地獄。此地獄一一縱廣萬踰繕那。次上餘有一千踰繕那。五百踰繕那是白墡。五百踰繕那是泥。有說。從此泥下有無間地獄在於中央。餘七地獄周迴圍繞。如今聚落圍繞大城。問曰。若爾施設論說當云何通。如說贍部洲周圍六千踰繕那。三踰繕那半。一一地獄其量廣大。云何於此洲下得相容受。答曰。此贍部洲上尖下闊。猶如穀聚。故得容受。由此經中。說四大海漸入漸深。又一一大地獄有十六增。謂各有四門。一一門外各有四增。一煻煨增。謂此增內煻煨沒膝。二屍糞增。謂此增內屍糞泥滿。三鋒刃增。謂此增內復有三種。一刀刃路。謂於此中仰布刀刃以為道路。二劍葉林。謂此上純以銛利劍刃為葉。三鐵剌林。謂此林上有利鐵剌。長十六指。刀刃路等三種雖殊而鐵林同。故一增攝。四烈河增。謂此增內有熱鹹水。并本地獄以為十七。如是八大地獄并諸眷屬。便有一百三十六所。是故經說。有一百三十六捺落迦。故長阿含經云。大地獄其數總八。其八地獄各有十六小地獄圍繞。如四天下外有八萬天下而圍繞。八萬天下外復有大海。海外復有大金剛山山外復有山亦名金剛(樓炭經云大鐵圍山)二山中間日月神天威光並不照。八大地獄者。一想。二黑繩。三埠壓。四叫喚。五大叫喚。六燒炙。七大燒炙。八無間(樓炭及餘經名有不同者猶翻有訛正大意並同也)第一想地獄十六者。其中眾生手生鐵爪。遞相瞋忿以爪相爴應手肉墮。想以為死。故名其想。復次其中眾生懷害想。手執刀劍遞相斫刺。[利-禾+皮]剝臠割身碎在地。想謂為死。冷風來吹尋復活起。彼自想言。我今已活。久受罪已出想地獄。慞惶求救。不覺忽到黑沙地獄。熱風暴起吹熱黑沙。來著其身燒皮徹骨。身中焰起迴旋周還。身燒燋爛。其罪未畢。故使不死久受苦已。出黑砂地獄到沸屎地獄。有沸屎鐵丸自然滿前驅迫罪人。使把鐵丸燒其身手。復使撮著口中從咽至腹。通徹下過無不燋爛。有鐵觜蟲唼肉達髓。苦毒無量受罪未畢。復不肯死久受苦已。出沸屎獄到鐵釘地獄。獄卒撲之偃熱鐵上。舒展其身以釘釘手足。周遍身體盡五百釘。苦毒號吟猶不復死。久受苦已出鐵釘地獄。到飢鐵地獄。即撲熱鐵上。銷銅灌口從咽至腹。通徹下過無不燋爛。餘罪未盡猶復不死。久受苦已出飢地獄到渴地獄。即撲熱鐵上以熱鐵丸著其口中燒其唇舌。通徹下過無不燋爛。苦毒啼哭。久受苦已出渴地獄到一銅鑊地獄。獄卒怒目捉罪人足。倒投鑊中隨湯涌沸。上下迴旋身壞爛熟。萬苦並至故令不死。久受苦已出一銅鑊至多銅鑊地獄。捉罪人足倒投鑊中。隨湯涌沸上下迴旋舉身壞爛。以鐵鉤取投餘鑊中。悲叫苦毒故使不死。久受苦已出多銅鑊地獄至石磨地獄。捉彼罪人撲熱石上。舒展手足以大熱石壓其身上。迴轉揩磨骨肉糜碎。苦毒切痛故使不死。久受苦已出石磨獄至膿血地獄。膿血沸涌。罪人於中東西馳走。湯其身體頭面爛壞。又取膿血食之通徹下過。苦毒難忍故令不死。久受已乃出膿血地獄至量火地獄。有大火聚。其火焰熾驅迫罪人。手把熱鐵斗以量火聚。遍燒身體苦熱毒痛。吟呻號哭故令不死。久受苦已出量火獄到灰河地獄。縱廣深淺各五百由旬。灰湯涌沸惡氣[火*孛]。迴波相搏聲響可畏。從底至上鐵刺縱橫。其河岸上有劍樹林。枝葉華實皆是刀劍。罪人入河隨波上下。迴澓沈沒鐵剌剌身。內外通徹膿血流出。苦痛萬端故令不死。乃出灰河至彼岸上到劍樹林。被劍割剌身體傷壞。復有豺狼來嚙罪人。生食其肉。走上劍樹。時劍刃下向。下劍樹時劍刃上向。手舉手絕足踏足斷。皮肉墮落。唯有白骨筋脈相連。時劍樹上有鐵觜烏。啄頭食腦。苦毒號叫故使不死。還入灰河隨波沈沒。鐵剌剌身苦毒萬端。皮肉爛壞膿血流出。唯有白骨浮漂於外。冷風來吹尋便起立。宿對所牽不覺忽至鐵丸地獄。有熱鐵丸獄鬼驅使捉之。手足爛壞舉身火燃。萬毒並至故令不死。久受苦已乃出鐵丸獄至斤斧地獄。捉此罪人撲熱鐵上。以熱鐵斤斧斫其手足耳鼻舌身體。苦毒號叫猶不令死。久受罪已出斤斧獄至豺狼獄。有群豺狼競來[齒*齊]齧。肉墮骨傷膿血流出。苦痛萬端故令不死。久受苦已乃出豺狼獄至劍樹獄。入彼劍林有暴風起。吹劍樹葉墮其身上。頭面身體無不傷壞。有鐵觜烏啄其兩目。苦痛悲號故使不死。久受苦已乃出劍樹獄至寒氷獄。有大寒風吹其身上。舉體凍傷皮肉墮落。苦毒叫喚然後命終。身為不善。口意亦然。斯墮想地獄。懷懼毛竪第二黑繩大地獄。有十六小地獄周匝圍繞。各縱廣五百由旬。何故名黑繩。其諸獄卒捉彼罪人。撲熱鐵上舒展其身。以熱鐵繩絣之使直。以熱鐵斧逐繩道。斫罪人作百千段。復次以鐵繩絣鋸鋸之。復次懸熱鐵繩。交橫無數驅迫罪人。使行繩間惡風暴起。吹諸鐵繩歷絡其身。燒皮徹肉燋骨沸髓。苦毒萬端。餘罪未畢。故令不死。故名黑繩。久受苦已乃出黑繩。至黑沙地獄乃至寒氷地獄。然後命終不可具述。餘十六地獄受苦痛事。准前同法。然受苦加重。由惡意向父母佛及聲聞。即墮黑繩地獄。苦痛不可稱計第三[序-予+阜]壓大地獄。亦有十六小地獄圍繞。各縱廣五百由旬。何故名[序-予+阜]壓。有大石山兩兩相對。人入此中山自然合[序-予+阜]壓其身。骨肉糜碎山還故處。苦毒萬端故使不死。復有大鐵象舉身火然。哮呼而來。蹴蹋罪人婉轉其上。身體糜碎膿血流出。號咷悲叫故使不死。復捉罪人臥大石上以大石壓。復取罪人臥地鐵杵擣之。從足至頭。皮肉糜碎膿血流出。萬毒並至餘罪未畢。故令不死。故名[序-予+阜]壓。久受苦已乃出[序-予+阜]壓地獄。到黑沙地獄乃至寒氷地獄。然後命終。但造三惡業不修三善行。即[序-予+阜]壓地獄。苦痛不可稱計。

[0324a13] 第四叫喚大地獄。亦有十六小地獄圍繞。各縱廣五百由旬。何故名叫喚地獄。獄卒捉罪人擲大鑊中。又置大鐵鑊中。熱湯涌沸煮彼罪人。號咷叫喚苦辛痛酸。又取彼罪人擲大上反覆煎熬。久受苦已乃出叫喚。至黑沙地獄乃至寒氷地獄。爾乃命終。由瞋恚懷毒造諸惡行。故墮叫喚地獄。

[0324a20] 第五大叫喚地獄。亦有十六小地獄圍繞(大小同前)何故名大叫喚地獄。取彼罪人著大鐵釜中。久置鐵鑊中熱湯涌沸煮彼罪人。又擲大鐵上反覆煎熬。號咷大叫苦痛辛酸。餘罪未畢故使不死。名大叫喚。久受苦已出大叫喚。乃至寒氷地獄爾乃命終。由習眾邪見為愛網所牽造卑陋行墮大叫喚地獄。

[0324a27] 第六燒炙地獄。亦有十六小地獄圍繞(大小同前)故名燒炙。將諸罪人置鐵城中。其城火然內外俱赤。燒炙罪人。又著鐵樓上。其樓火然內外俱赤。又擲著大鐵陶中。其陶火然內外俱赤。燒炙罪人。皮肉燋爛萬毒並至。餘罪未畢故使不死。故名燒炙。久受苦已出燒炙地獄。乃至寒氷地獄然後命終。為燒炙眾生故墮燒炙地獄。長夜受此燒炙苦。

[0324b06] 第七大燒炙地獄。亦有十六小地獄圍繞(大小同前)何名大燒炙地獄。謂將諸罪人置鐵城中。其城火然內外俱赤。燒炙罪人。皮肉燋爛萬毒並至。有大火坑火焰熾盛。其坑兩岸有大火山。投彼罪人貫鐵叉上竪著火中。然火燒炙皮肉燋爛餘罪未畢故使不死。久受苦已出大燒炙。乃至寒氷爾乃命終。由捨善果業為眾惡行。故墮大燒炙地獄。

[0324b14] 第八無間地獄。亦有十六小地獄圍繞(大小同前)名阿鼻地獄。此云無間地獄。何名無間。獄卒捉彼罪人剝取其皮從足至頂。即以其皮纏罪人身著火車上。輪碾熱地周迴往反。身體碎爛皮肉墮落。萬毒並至故使不死。又有鐵城四面火起。東焰至西西焰至東。南北上下亦復如是。焰熾迴遑間無空處。東西馳走燒炙其身。皮肉燋爛苦痛辛酸。萬毒並至。罪人在中久乃開門。其諸罪人奔走往趣。身諸支節皆火焰出。走欲至門門自然閉。餘罪未畢故使不死。又其中罪人舉目所見。但見惡色。耳聞惡聲。鼻聞臭氣。身觸苦痛。意念惡法。彈指之頃無不苦時。故名無間地獄。久受苦已從無間出。乃至寒氷地獄爾乃命終。為重罪行生惡趣業。故墮無間地獄。受罪不可稱計。名八大地獄。各歷十六。受罪如前。

[0324c01] 又觀佛三昧海經云。阿鼻地獄者。縱廣正等八千由旬。七重鐵城七層鐵網。有十八隔子周匝七重。皆是刀林。復有七重劍林。四角有四大銅狗。廣長四十由旬。眼如掣電牙如劍樹。齒如刀山舌如鐵剌。一切身毛皆然猛火。其煙惡臭。有十八獄卒。口如夜叉。六十四眼。散迸鐵丸。狗牙上出高四由旬。牙端火流燒前鐵車。輪輞出火鋒刃劍戟燒阿鼻城。赤如融銅。獄卒八頭六十四角。角頭火然火化成鋼。復成刀輪。輪輪相次在火焰間滿阿鼻城。城內有七鐵幢。火涌如沸。鐵融流迸涌出四門。上有十八釜沸銅涌漫滿城中。二隔間有八萬四千鐵蟒大蛇。吐毒火中身滿城內。其咜哮吼如天震雷。雨大鐵丸。五百夜叉。五百億蟲。八萬四千觜頭上火流如雨。而下滿阿鼻城。此蟲若下猛火大熾。照八萬四千由旬獄上。衝大海水沷燋山下。貫大海底形如車輪。若有殺父害母罵辱六親。命終之時銅狗化十八車。狀如寶蓋。一切火焰化為玉女。罪人遙見心喜欲往。風刀解時寒急作聲。寧得好火安在車上。然火自曝即便命終。在金車上瞻玉女者。皆捉鐵斧斬截其身。屈申臂頃直落阿鼻。從上隔下如旋火輪至於下隔。身體隔內。銅狗大吼。嚙骨唼髓。獄卒羅剎捉大鐵叉叉頭令起。遍體火焰滿阿鼻獄。閻羅王大聲告勅曰。癡人獄種。汝在世時不孝父母邪慢無道。汝今生處名阿鼻獄。如是展轉經歷大苦。說不可盡。地獄一日一夜受罪。如閻浮提六十小劫。如是大劫。具五逆者受罪五劫。復有眾生犯四重禁。虛食信施誹謗邪見。不識因果斷學般若。毀十方佛偷僧祇物。婬妷無道逼掠淨戒尼姊妹親戚造眾惡事。此人罪。報臨命終時。此等罪人經八萬四千大劫。復入東方十八隔中。如前受苦。南西北方亦復如是。身滿阿鼻獄。四支復滿十八隔中。阿鼻地獄有十八小地獄。小地獄中各有十八寒氷地獄。十八黑暗地獄。十八小熱地獄。十八刀輪地獄。十八劍輪地獄。十八火車地獄。十八沸屎地獄。十八鑊湯地獄。十八灰河地獄。五百億劍林地獄。五百億剌林地獄。五百億銅柱地獄。五百億鐵機地獄。五百億鐵網地獄。十八鐵窟地獄。十八鐵丸地獄。十八尖石地獄。十八飲銅地獄。如是阿鼻大地獄中。有此十八地獄。一一獄中。別有十八隔小地獄。始從寒氷乃至飲銅。總有一百四十二隔地獄。各有造業不同。然歷此獄受苦皆遍。

[0325a19] 又起世經云。佛告諸比丘。阿毘至大地獄中。亦有十六諸小地獄。而為眷屬。以自圍繞。各廣五百由旬。所有眾生有生者出者住者。惡業果故。自然出生諸守獄卒。各以兩手執彼地獄諸眾生身。撲置熾然熱鐵地上。火焰直上。一向猛盛面覆於地。便持利刀從脚踝上。破出其筋手捉挽之。乃至頂筋皆相連引。貫徹心髓痛苦難論。如是挽已令駕鐵車馳奔而走。其車甚熱光焰熾然。所行之處純是洞然。熱鐵險道去已復去。隨獄卒意無暫時停。欲向何方稱意即去。隨所去處獄卒挽之。未曾捨離。隨所經歷銷鑠罪人。身諸肉血無復遺餘。往昔人非人時所作業者一切悉受。以不善報故從於東方有大火聚。忽爾出生。熾然赤色極大猛焰一向焰赫。南西北方四維上下。各各如是。諸大火聚之所圍繞。漸漸逼近受諸苦痛。從於東壁出大火焰。直射西壁到已而住。從於西壁出大光焰。直射北壁。從於北壁出大光焰。直射南壁。從下於上自上於下。縱橫相接上下交射。熱光赫奕騰焰相衝。爾時獄卒以諸罪人。擲置六種大火聚內。乃至受於極嚴切苦。命亦未終。彼不善業未畢未盡。於其中間具足而受。此阿毘至大地獄中諸眾生等。以諸不善業果報故。經無量時長遠道中。受諸苦已地獄四門還復更開。於門開時諸眾生等聞聲見開。向門而走作如是念。我等今者必應得脫彼人如是大馳走時。其身轉復熾燃猛烈。譬如壯夫執乾草炬逆風而走。彼炬既然轉復熾盛。彼諸眾生走已復走。彼人身分轉更熾然。欲舉足時肉血俱散。欲下足時肉血還生。及到獄門其門還閉。既不得出其心悶亂。覆面倒地遍燒身皮。次燒其肉復燒其骨。乃至徹髓烟焰洞然。其烟蓬[火*孛]其焰炎赫。煙焰相雜熱惱復倍。彼人於中受極嚴苦。惡業未滅一切悉受。此阿毘至。大地獄中。於一切時無有須臾暫受安樂如彈指頃。如是次第具受此苦。世尊告諸比丘。作如是言。汝應當知。彼世中間別有十地獄。何等為十。一頞浮陀地獄。二泥羅浮陀地獄。三阿呼地獄。四呼呼婆地獄。五阿吒吒地獄。六搔揵提迦地獄。七憂鉢羅地獄。八波頭摩地獄。九奔荼梨地獄。十拘牟陀地獄何因何緣名頞浮陀地獄耶。此諸眾生所有身形猶如泡沫。是故名為頞浮陀地獄。復何因緣名泥羅浮陀地獄。此諸眾生所有身形譬如肉段。是故名為泥。羅浮陀地獄。復何因緣名阿呼地獄。此諸眾生受嚴切苦逼迫之時。叫喚而言阿呼阿呼。甚大苦也。是名為阿呼地獄。

[0325c10] 復何因緣名呼呼婆地獄。此諸眾生為彼地獄極苦逼時。叫喚而言呼呼婆呼呼婆。是故名為呼呼婆地獄。

[0325c13] 復何因緣名阿吒吒地獄。此諸眾生以極苦惱逼切其身。但得唱言阿吒吒阿吒吒。然其舌聲不能出口。是故名為阿吒吒地獄。

[0325c16] 復何因緣名搔揵提迦地獄。此諸眾生地獄之中。猛火焰色如搔揵提迦華。是故名為搔揵提迦地獄。

[0325c19] 復何因緣名優鉢羅地獄。此諸眾生地獄之中。猛火焰色如優鉢羅華。是故名為優鉢羅地獄。

[0325c22] 復何因緣名拘牟陀地獄。此諸眾生地獄之中。猛火焰色如拘牟陀華。是故名為拘牟陀地獄。

[0325c25] 復何因緣名奔荼梨迦地獄。此諸眾生地獄之中。猛火焰色如奔荼梨迦華。是故名為奔荼梨迦地獄。

[0325c28] 復何因緣名波頭摩地獄。此諸眾生地獄之中。猛火焰色如波頭摩華。是故名為波頭摩地獄。

[0326a02] 又三法度論經云。地獄有三。一熱二寒三邊。熱地獄者。依薩婆多部有八大地獄。一等活。亦名更活。或獄卒唱生。或冷風吹活。兩緣雖異令活一等。名等活地獄。二名黑繩地獄。先以繩絣後以斧斫。三名眾合地獄。亦名眾磕兩山下合以磕罪人。四名呼呼地獄。亦名叫喚地獄。獄卒逼趁叫呼而走。五名大呼。亦名大叫喚地獄。四大火起欲逃無路。故名大叫喚地獄。六名熱地獄。亦名燒然。火鐵狹近於中受熱。七名眾熱地獄。亦名大燒然。山火相爆丳炙罪人。八名無擇地獄。亦名無間。一投苦火永無樂間。既苦無間何所可擇。此八地獄在閻浮洲重壘而住。依三法度論云。前二有主治。次三少主治。從三無主治。然此八為本。一一各有十六圍。一面有四。四四而合。總有十六。通本為十七。八箇十七。合有一百三十六所。罪人於中受熱惱苦。第二寒地獄亦八。一名頞浮陀地獄。由寒苦所切肉生細皰。二名泥賴浮陀地獄。由寒風吹通身成皰。三名阿吒吒地獄。由脣動不得唯舌得動。故作此聲。四名阿波波地獄。由舌不得動唯脣得動。故作此聲。五名嘔喉地獄。由脣舌不得動以唯喉內振氣。故作此聲。六名欝波羅地獄。此是青蓮華。此華葉細由肉色細圻似此華烈日而開。七名波頭摩地獄。此是赤蓮華。由肉色大圻似此華開。八名分陀利地獄。此是白蓮華。由彼骨圻似此華開。前二從身相受名。次三從聲相受名。後三從瘡相受名。故俱舍論云。於此八中眾生極寒所逼。由身聲瘡變異。故立此名。依三法度論云。前二為可叫。次四不可叫。從三不叫。此八在洲間著鐵圍山底。仰向居止。罪人於中受寒凍苦。第三邊地獄者。依三法度論云。亦三。一山間。二水間。三曠野。受別業報。此應寒熱雜受。若論壽報命有延促。

[0326b08] 又立世毘曇論云。世尊說。有大地獄名曰黑闇。各各世界外邊悉有。皆無覆蓋。此中眾生自舉手眼不能見。雖復日月具大威神。所有光明不照彼色。諸佛出世大光遍照。因此光明互得相見。住在兩山世界鐵輪外邊名曰界外。是寒地獄。於兩山間有十名。一名頞浮陀。乃至第十名波頭摩。彼中眾生傍行。作向上想猶如守宮。鐵輪外邊常作傍行。是其身量如頞多大。因冷風觸其身圻破。譬如熟瓜。如行葦林被大火燒。爆聲吒吒。如是眾生被寒風觸。骨破爆聲吒吒遠徹。因是聲故互得相知。有諸眾生此中受生。若有眾生於此間死多往生彼。寒水地獄在鐵輪外。若餘世界有眾生死應生寒氷地獄。多彼世界鐵輪外生。兩界中間其最狹處。八萬由旬。在下無底向上無覆。其最廣處十六萬由旬。

時量部第四

[0326b25] 如起世經云。佛言。如憍薩羅國斛量胡麻。滿二十斛。高盛不概。有一丈夫。滿百年已取一胡麻。如是次第滿百年已。復取一粒擲著餘處。擲滿二十斛胡麻盡已。爾所時節我說其壽猶未畢盡。且以此數略而計之。如是二十頞浮陀壽為一泥羅浮陀壽。二十泥羅浮陀壽為一阿呼壽。二十阿呼壽為一呼呼婆壽。二十呼呼婆壽為一阿吒吒壽。二十阿吒吒壽為一搔揵提迦壽。二十搔揵提迦壽為一憂鉢羅壽。二十憂鉢羅壽為一拘牟陀壽。二十拘牟陀壽為一奔荼黎迦壽。二十奔荼黎迦壽為一波頭摩壽。二十波頭摩壽為一中劫。

[0326c09] 又那先比丘問佛經云。如世間火不如泥犁中火熱。如持小石著世間火中至暮不消取大石著泥犁火中即消。亦如有人作惡死在泥犁中數千萬歲其人不死。亦如大蟒蛟龍等以沙石為食即消。如人懷胎腹中有子不消。此並由善惡業力致使消與不消。如人所作善惡隨人如形影隨身。人死但亡其身不亡其行。譬如然火夜書火滅字存火至後成。今世所作行後世成之。

[0326c18] 又如鉢頭摩地獄中火焰熾盛。罪人去此火一百由旬。火已燒炙。若去六十由旬。罪人兩耳已聾無所聞知。若去火五十由旬。其罪人兩目已盲無所復見。如瞿波利比丘已懷惡心謗舍利弗目揵連。身壞命終墮此鉢頭摩地獄中。

[0326c24] 又如起世經云。波頭摩地獄所住之處。若諸眾生離其處所一百由旬。便為彼獄火焰所及。若離五十由旬。所住眾生為彼火薰皆盲無眼。若離二十五由旬。所住眾生身之肉血燋然破散。謂於梵行出家人邊生污濁心故。損惱心故。毒惡心故。不利益心故。無慈心故。無淨心故。自受斯殃。是故於一切梵行人所。起慈身口意業常受安樂。爾時世尊說此伽陀曰。

 世間諸人在世時  舌上自然生斤斧
 所謂口說諸毒惡  還自衰損害其身
 應讚歎者不稱譽  不應讚者反談美
 如是名為口中諍  以此諍故無樂受
 若人博戲得資財  是為世間微諍事
 於淨行人起濁心  是名曰中大鬪諍
 如是三十六百千  泥羅浮陀地獄數
 五頞浮陀諸地獄  反墮波頭摩獄中
 以毀聖人致如是  由口意業作惡故

典主部第五

[0327a14] 如問地獄經及淨度三昧經云。總括地獄有一百三十四界。先述獄主名字處所。閻羅王者。昔為毘沙國王。與維陀始生王共戰。兵力不敵。因立誓願為地獄主。臣佐十八人領百萬之眾。頭有角耳皆悉忿懟。同立誓曰。後當奉助治此罪人。毘沙王者今閻羅王是。十八大臣者今諸小王是。百萬之眾諸阿傍是。

[0327a22] 又長阿含經云。閻浮提南有金剛。內有閻羅王宮。縱廣六千由旬(問地獄經云。住獄間城縱廣三萬里金銀所成)

[0327a24] 晝夜三時有大銅鑊自然在前。若鑊入宮內。王見怖畏。捨出宮外。若鑊出宮外王入宮內。有大獄卒臥王熱鐵上。鐵鉤擗口洋銅灌之。從咽徹下無不燋爛。事竟還與婇女共相娛樂。彼諸大臣同受福者亦復如是。

[0327a29] 問地獄經云。十八王者。即主領十八地獄。一迦延典泥犁。二屈遵典刀山。三沸進壽典沸沙。四沸典沸屎。五迦世典黑耳。六[山*蓋]嵯典火車。七湯謂典鑊湯。八鐵迦然典鐵床。九惡生典[山*蓋]山。十寒氷(經闕王名)。十一毘迦典剝皮。十二遙頭典畜生。十三提薄典刀兵。十四夷大典鐵磨。十五悅頭典水地獄。十六鐵(經闕王名)。十七身典[月*虫]蟲。十八觀身典洋銅。又淨度三昧經云。復有三十地獄。各有主典不煩具錄。但列五官名字者。一者鮮官禁殺。二者水官禁盜。三者鐵官禁婬。四者土官禁兩舌。五者天官禁酒。

[0327b12] 問地獄經云。閻羅王城之東西南北面列諸地獄。有日月光而不明淨唯黑耳獄光所不照。人命終時生中陰。中陰者已捨死陰未及生陰。其罪人乘中陰身入泥犁城泥犁域者(梁言密條城又云閉城也)是諸罪人未受罪之間。共聚是處。巧風所吹。隨業輕重受大小身。臭風所吹。成就罪人麁醜之形。香風所吹成就福人微細之體。

王都部第六

[0327b21] 如起世經云。當閻浮洲南二鐵圍山外有閻摩王宮殿。住處縱廣正等六千由旬。七重牆壁。七重欄楯。七重鈴網。其外七重多羅行樹周匝圍繞。雜色可觀七寶所成。於其四方各有諸門。一一諸門皆有却敵樓櫓。臺殿園苑華池。有種種美菓彌滿。香風遠薰眾鳥和鳴。王以惡業不善果故。於夜三時及晝三時。自然有赤融銅汁在前出生。其王宮殿即變為鐵。五欲功德皆沒不現。王見此已怖畏不安諸毛皆竪。即便出外。若在宮外即走入內。時守獄者取閻摩王。高舉撲之置熱鐵地上。其地熾然極大猛盛光焰炎赫。撲令臥已即以鐵鉗開張其口。赤融銅汁瀉置口中。時閻摩王被燒脣口。次燒其舌後燒咽喉。復燒大腸及小腸等。次第燋然。從下而出。爾時彼王作如是念。一切眾生以於往昔身作惡行口作惡行意作惡行。并餘眾生同作業者皆受此苦。願我從今捨此身已。更得身時。但於人間相逢受生。於如來法中當得信解剃除鬚髮著袈裟衣。得正信解從家出家。既出家已願得通證。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應作者皆已作訖。更不復於後世受生。發如是等熏習善念。即於所住宮殿還成七寶。猶如諸天。五欲功德現前具足。以三業善便得快樂。又新婆沙論。問諸地獄卒為是有情數。為是非有情數耶。答若以鐵鎖繫縛初生地獄有情往琰摩王所者。是有情數。若以種種苦具於地獄中害有情者。是非有情數。贍部洲下有大地獄。贍部洲上亦有邊地地獄。及獨地獄。或在谷中。或在山上。或在曠野。或在空中。於餘三洲唯有邊地獄獨地獄無大地獄。所以者何。唯贍部洲人造善猛利。彼作惡亦復猛利。非餘洲故。有說。北拘盧洲亦無邊地獄等。是受純淨業果處故。問若餘無大地獄者。彼諸有情造無間業斷善根等。當於何處受異熟耶。答即於此贍部洲下大地獄受。問地獄有情其形云何。答其形如人。問語言云何。答彼初生時皆作聖語。後受苦時雖出種種受苦痛聲。乃至無有一言可了。唯有斫刺破烈之聲。

業因部第七

[0328a04] 如十輪經云。有五逆罪為最極惡。何者為五。故心殺父母阿羅漢。破壞聲聞和合僧事。乃至惡心出佛身血。諸如是等名為五逆。若人於五逆中作一一逆者。不得出家受具足戒。若聽出家則犯重罪。應擯令出。若已有出家具諸威儀者。不應加其鞭杖及諸繫閉。復有四種大罪。同於四逆犯根本罪。何者為四。殺辟支佛。是名殺生犯根本罪。婬阿羅漢比丘尼。是名邪婬犯根本罪。若人捨財與佛法僧。主掌此物而輒用之。是名為盜犯根本罪。若人倒見破壞比丘僧。是名破僧犯根本罪。若人於此四根本罪中犯一一罪。皆悉不聽佛法出家。設使出家不得聽受具足戒。若受具者應驅令出。以有出家威儀法故。不應鞭杖繫閉奪其生命。如是皆犯根本罪。非逆罪也。有根本罪亦是逆罪。有是逆罪非根本罪。有非根本罪亦非逆罪。何者為逆罪亦是根本罪。若人出家受具足戒得見諦道。斷其命根是名逆罪。亦根本罪也。如是眾生於我戒律中應驅令出。何者為根本罪非逆罪。若人在我法中出家。如是凡夫眾生故害其命。若以毒藥。或墮其胎。是名犯根本非逆罪也。若有四方僧物飲食敷具。悉不應與同共利養。若有眾生於佛法僧而生疑心。此中出家乃至見他讀誦。而作留難。乃至一偈。此非根本罪亦非逆罪。是名甚惡近於逆罪。如是眾生若不懺悔除其罪根。終不聽使佛法中出家。設使出家受具足戒。不悔過者亦驅令出。何以故。不信正法毀謗三乘壞正法眼。欲滅法燈斷三寶種。減損人天而無利益墮於惡道。此二種人名謗正法毀訾賢聖地獄劫壽增長。如是諸惡業。已是名根本大重罪也。何者是不威儀根本法罪。若比丘故婬故殺。凡人不與而取。犯故妄語。於此四根本中。若犯一一罪。一切比丘所作法事悉不聽入。四方僧物飲食臥具。皆悉不得共同受用。然帝王大臣一切群官。不應加其鞭杖繫閉刑罰乃至奪命。是名根本罪體性相也。何故名為根本重罪。若人作如是行。身壞命終墮於惡趣。作如是行是惡道根本。是故名為根本罪也。譬如鐵丸雖擲空中終不暫住速疾投地。如是五逆犯四重禁。及二種眾生毀壞正法誹謗賢聖。如是等十一種罪中。若人犯一一罪者。身壞命終皆墮阿鼻地獄。又如正法念經說。阿鼻地獄苦千倍過前七大地獄。壽經一劫。其身長大五百由旬。造四逆人四百由旬。造三逆人三百由旬。造二逆人。二百由旬。造一逆人一百由旬。彼五逆業人臨欲死時。唱喚失糞咽喉抒氣。如是死滅中有色生不見其對。其身猶如八歲小兒。閻羅王然焰鐵羂繫縛其咽。及束兩手。頭面向下足在於上。經二千年皆向下行。多燒焰鬘。先燒其頭。次燒其身。彼六欲天聞彼阿鼻地獄中氣。即皆消散。何以故。以阿鼻獄人極大臭故。

[0328b29] 又觀佛三昧海經云。佛告阿難。若有眾生。殺父害母罵辱六親。作是罪者。命終之時揮霍之間。譬如壯士屈申臂頃。直落阿鼻大地獄中。化閻羅王大聲告勅。癡人獄種。汝在世時不孝父母邪慢無道。汝今生處名阿鼻地獄。作是語已即滅不現。爾時獄卒復驅罪人。從於下隔。乃至上隔。經歷八萬四千隔中。攢身而過至鐵網際。一日一夜乃至周遍阿鼻地獄。一日一夜比此閻浮提日月歲數經六十小劫。如是壽命盡一大劫。具五逆者。其人受罪足滿五劫。復有眾生。犯四重禁虛食信施。誹謗邪見。不識因果。斷學般若。毀十方佛。偷僧祇物。婬妷無道。逼略淨戒諸比丘尼姊妹親戚。不知慚愧毀辱所親。造此惡事。此人罪報臨命終時刀風解身。俄爾之間身如鐵華。滿十八隔中。一一華八萬四千葉。一一葉頭身手支節。各在一隔。地獄不大此身不小。遍滿如此大地獄中。經歷八萬四千大劫。此泥犁滅復入東方十八隔中。如前受苦。此阿鼻獄南西北方經十八隔。謗方等經。具五逆罪。破壞僧祇。污比丘尼。斷諸善根。如此罪人具眾罪者。身滿阿鼻獄。四支復滿十八隔中。此阿鼻獄但燒此獄種種眾生。劫欲盡時東門即開。見東門外清泉流水。華菓林樹。一切俱現。是諸罪人從下上走。到上隔中手舉刀輪。時虛空中雨熱鐵丸。走趣東門。既至門閫。獄卒羅剎手捉鐵叉逆刺其眼。鐵狗嚙心悶絕而死。死已生。復見南門開如前不異。如是西門北門亦復如是。如此時間經歷半劫。阿鼻獄死生寒氷中。寒氷獄死生黑暗處。八千萬歲目無所見。受大蟲身婉轉腹行。諸情暗塞無所解知。百千狐狼牽掣食之。命終之後生畜生中。五千萬身受鳥獸形。還生人中。聾盲瘖瘂病癩癰疽貧窮下賤。一切諸衰以為嚴飾。受此賤形經五百身。後復還生餓鬼道中。餓鬼道中遇善知識諸大菩薩。訶責其言。汝於前身無量世時作無限罪。誹謗不信墮阿鼻獄。受諸苦惱不可具說。汝今應當發慈悲心。時諸餓鬼聞是語已稱南無佛。稱佛恩力尋即命終生四天處。生彼天已悔過自責發菩提心。諸佛心光不捨是等。攝受是輩如羅睺羅。教避地獄如愛眼耳。故起世經。世尊說偈言。

 若人身口意造業  作已入於惡道中
 如是當生活地獄  最為可畏毛竪處
 經歷無數千億歲  死已須臾還復活
 怨讎各各相報對  由此眾生更相殺
 若於父母起惡心  或佛菩薩聲聞眾
 此等皆墮黑繩獄  其處受苦極嚴熾
 教他正行令邪曲  見人發善必破壞
 此等亦墮黑繩獄  兩舌惡口多妄語
 樂作三種重惡業  不修三種善根牙
 此等癡人必當入  令大地獄久受苦
 或殺羊馬及諸牛  種種雜獸雞猪等
 并殺諸餘蟲蟻類  彼人當墮合地獄
 世間怖畏相多種  以此逼迫惱眾生
 當墮磑山地獄中  受於壓磨舂擣苦
 貪慾恚癡結使故  迴轉正理令別異
 判是作非乖法律  彼為刀劍轉所傷
 倚恃強勢劫奪他  有力無力皆悉取
 若作如是諸逼惱  當為鐵象所蹴踏
 若樂殺害諸眾生  身手血塗心嚴惡
 常行如是不淨業  彼等當生叫喚處
 種種觸惱眾生故  於叫喚獄被燒煮
 其中復有大叫喚  此由諂曲奸猾心
 諸見稠林所覆蔽  愛網彌密所沈淪
 常行如是最下業  彼則墮於大叫喚
 若至如是大叫喚  熾然鐵城毛竪處
 其中鐵堂及鐵屋  諸來入者悉燒然
 若作世間諸事業  恒多惱亂諸眾生
 彼等當生熱惱處  於無量時受熱惱
 世間沙門婆羅門  父母尊長諸耆舊
 若恒觸惱令不喜  彼等皆墮熱惱獄
 生天淨業不樂修  所愛至親常遠離
 喜作如是諸事者  彼人當入熱惱獄
 惡向沙門婆羅門  并諸善人父母等
 或復害於餘尊者  彼墮熱惱常熾然
 常多造作諸惡業  不曾發起一善心
 是人直趣阿鼻獄  當受無量眾苦惱
 若說正法為非法  說諸非法為正法
 既無增益於善事  彼人當入阿鼻獄
 活及黑繩及兩獄  合會叫喚等為五
 熱惱大熱共成七  阿鼻地獄為第八
 此八名為大地獄  嚴熾苦切難忍受
 惡業之人所作故  其中小獄有十六

誡勗部第八

[0329b28] 如起世經云。佛告諸比丘。有三天使在於世間。何等為三。一老二病三死。有人放逸三業惡行。身壞命終生地獄中。諸守獄者。應時即來。驅彼眾生至閻摩王前。白言。大王。此等眾生昔在人間縱逸自恣。不善三業。今來生此。唯願大王善教示之。王問罪人。汝昔人間第一天使。善教示汝善呵責汝。豈得不見出現生耶。答言。大天。我實不見。王重告言。汝豈不見為人身時。或作婦女。或作丈夫。衰老相現齒落髮白。皮膚緩皺黑黶遍體。狀若胡麻膊傴背曲。行步跛蹇足不依身。左右傾側頸細皮寬。兩邊垂緩猶若牛[古*頁]。脣口乾枯喉舌燥澁。身體屈弱氣力綿微。喘息出聲猶如挽鋸。向前欲倒恃杖而行。盛年衰損血肉消竭。羸瘦尫弱趣來世路。舉動沈滯無復壯形。乃至身心恒常戰掉。一切支節瘦懈難攝。汝見之不。答言。大天。我實見之。時王告言。汝愚癡人無有智慧。昔日既見如是相貌。云何不作如是思惟。我今具有如是老法未得遠離。可作善業使我長夜利益安樂。彼人復答言。大天。我實不作如是思惟。以心縱蕩行放逸故。王又告言。汝愚癡人不修善業。當具足受放逸之罪。此之苦報非他人作。是汝自業。今還聚集自受報也。

[0329c23] 爾汝閻摩王。第二呵之告言。諸人豈不見第二天使世間出耶。答言。大天。我實不見。王復告言。汝豈不見。昔在世間作人身時。若婦女身。若丈夫身。四大和合忽爾乖違。病苦所侵纏綿困篤。或臥大小床上。糞尿污穢。宛轉其中。不得自在。眠臥起坐。仰人扶侍。洗拭抱持。與飲與食。一切須人。汝見之不。彼人答言。大天。我實見之。王復告言。癡人汝見如是。云何不思。我今亦有如是之法未離患法。可作善業令我當來長夜得大利益大安樂事。彼人答言。不也。我實不作如是思惟。以懈怠心行放逸故。王告癡人。汝既嬾墮。不作善業受此惡報。非他人造還自受報。

[0330a07] 爾時閻摩王。第三呵之語言。汝愚癡人。汝昔作人時。豈可不見第三天使世間出耶。答言。大天。我實不見。王復告言。汝人間時。豈不復見。若婦人身。若丈夫身。隨時命終置於床上以雜色衣而蒙覆之。將出聚落。昇帳軒蓋種種莊嚴。眷屬圍繞舉手散髮。灰土坌頭極大悲惱。號咷哭泣舉聲大叫。椎胸哀慟酸哽楚切。汝悉見不。答言。大天。我實見之。時王告言。癡人汝昔既見如此。何不思惟。我亦有死未得免離。今宜作善為我長夜得大利益。彼人答言。大天。我實不作如是思惟何以故。以放逸故。時王告言。汝既放逸。不作善業自造此惡。非他人造得此果報。汝還自受。以此三使教示呵責已。勅令將去。時守獄者。即執罪人兩足兩臂。以頭向下以足向上。遙擲置於諸地獄中。

[0330a23] 夫擁其流者。未若杜其源。揚其湯者。未若撲其火。何者源出於水。源未杜而水不窮。火沸於湯。火未撲而湯詎息。故有杜源之客不擁流而自乾。撲火之賓。不揚湯而自止。類斯而談可得詳矣。厭其果者未若絕其因。怖其苦者豈若懲於惡。因資於果。因未絕而果不窮。惡生於苦。惡未懲而苦詎息。故使絕因之士。不厭果而自亡。懲惡之賢。不怖苦而自離。凡百君子書而誡歟。

[0330b03] 頌曰。

 生來死還送  日往復月旋
 弱喪昏風動  流浪逐物遷
 愚戇失正路  漂沒入重淵
 一墜幽暗處  萬劫履鋒鋋
 六道旋寰苦  三業未會全
 隨流無人救  悽傷還自憐
 歸誠觀物像  方知虛妄筌
 苦海深何趣  思登般若船

感應緣(略引七驗)

  • 晉居士趙泰驗
  • 晉沙門支法衡驗
  • 趙居士石長和驗
  • 漢函谷鬼驗
  • 廬江縣哭
  • 吐蕃國鑊湯驗
  • 唐柳智感判地獄

[0330b17] 晉趙泰。字文和。清河貝丘人也。祖父京兆太守。泰郡察孝廉。公府辟不就。精思典籍有譽鄉里。甞晚乃膺仕終於中散大夫。泰年三十五時。甞卒心痛須臾而死。下屍于地。心煖不已屈申隨人。留屍十日卒咽喉中有聲如雨。俄而蘇活。說初死之時。夢有一人來近心下。復有二人乘黃馬。從者二人扶策泰掖。徑將東行不知可幾里。至一大城。崔崒高峻。城邑青黑狀錫。將泰向城門入經兩重門。有瓦屋可數千間。男女大小亦數千人行列而立。吏著皂衣有五六人。條疏姓字云。當以科呈府君。泰名在二十。須臾將泰與數千人男女。一時俱進。府君西向坐簡視名薄訖。復遣泰南入黑門。有人著絳衣坐大屋下。以次呼名問生時所事。作何罪行何福善。諦汝等辭以實言也。此常遣六部使者。常在人間疏記善惡。具有條狀不可得虛。泰答父兄仕宦。皆二千石。我少在家修學而已。無所事也。亦不犯惡。乃遣泰為水官監。作使將二千餘人。運沙裨岸晝夜勤苦。後轉泰水官都督。知諸獄事給泰馬兵。令案行地獄。所至諸獄楚毒各殊。或針貫其舌。流血竟體。或被頭露髮裸形徒跣。相牽而行。有持大杖從後催促鐵床銅柱燒之洞然。驅迫此人抱臥其上。起即燋爛尋復還生。或炎鑪巨鑊焚煮罪人。身首碎墜隨沸翻轉。有鬼持叉倚于其側。有三四百人立于一面。次當入鑊相抱悲泣。或劍樹高廣不知限極。莖枝葉皆劍為之。人眾相訾自登自攀。若有欣競而身首割截尺寸離斷。泰見祖父母及二弟在此獄中。相見涕泣。泰出獄門見有二人齎文書來。語獄吏言。有三人。其家為其於塔寺中懸幡燒香救解其罪可出福舍。俄見三人自獄而出。已有自然衣服完整在身。南詣一門云名開光大舍。有三重門朱彩照發。見此三人即入舍中。泰亦隨入。前有大殿。珍寶周飾。精光耀目。金玉為床。見一神人。姿容偉異殊好非常。坐此座上。邊有沙門立侍甚眾。見府君來恭敬作禮。泰問此是何人府君致敬。吏曰。號名。

[0330c28] 世尊度人之師。有頃令惡道中人皆出聽經。時云有百萬九千人。皆出地獄入百里城。在此到者奉法眾坐也。行雖虧殆尚當得度。故開經法。七日之中隨本所作善惡多少差次免脫。泰未出之頃。已見千人昇虛而去。出此舍復見一城。方二百餘里。名為受變形城。地獄考治已畢者。當於此城更受變報。泰入其城見有土瓦屋數千區。各有房巷。正中有瓦屋高床。欄檻彩飾。有數百局。吏對校文書云。殺生者。當作蜉蝣朝生暮死。劫盜者。當作猪羊受人屠割。婬妷者作鶴鶩麞麋。兩舌者。作鵄梟鵂鶹。捍債者。為駝騾牛馬。泰案行畢還水官處主者語泰。卿是長者子。以何罪過而來在此。泰答。祖父兄弟皆二千石。我舉考公府辭不行。修志念善不染眾惡。主者曰。卿無罪過。故相使為水官都督。不爾與地獄中人無以異也。泰問主者曰。人有何行死得樂報。主者唯言。奉法弟子精進持戒。得樂報無有謫罰也。泰復問曰。人未事法時所行罪過。事法之後得除以不。答曰。皆除也。語畢。主者開滕篋檢泰年紀。尚有餘算三十年在。乃遣泰還。臨別主者曰。已見地獄罪報如是。當告世人皆令作善。善惡隨人其猶影響。可不慎乎。時親表內外候視泰五六十人。同聞泰說。泰自書記以示時人。時晉太始五年七月十三日也。乃為祖父母二弟。延請僧眾大設福會。皆命子孫改意奉法課勸精進。時人聞泰死而復生多見罪福。互來訪問。時有太中大夫武城孫豐關內侯常共郝伯平等十人。同集泰舍。欵曲尋問莫不懼然。皆即奉法。

[0331b01] 晉沙門支法衡。晉初人也。得病旬日亡。經三日而蘇活說。死時有人將去。見如官曹舍者數處。不肯受之。俄見有鐵輪。輪上有鐵爪從西轉來。無持引者而轉駛如風。有一吏呼罪人當輪立。輪轉來轢之。翻還如此。數人碎爛。吏呼衡。道人來當輪立。衡恐怖自責悔不精進。今當此輪乎。語畢謂衡曰。道人可去。於是仰首見天有孔。不覺爾上昇。以頭穿中。兩手博兩邊。四向顧視見七寶宮殿及諸天人。衡甚踊躍不能得上。疲而復還下。所將衡去人笑曰。見何等物不能上乎。乃以衡付船官。船官行船使為柂工。衡曰。我不能持柂強之。有船數百皆隨衡後。衡不曉捉柂蹌沙洲上。吏司推衡。汝道而失。以法應斬。引衡上岸雷鼓將斬。忽有五色二龍推船還浮。吏乃原衡罪。載衡北行三十許里。見好村岸有數萬家。云是流人。衡竊上岸。村中饒狗互欲嚙之。衡大恐懼。望見西北有講堂。上有沙門甚眾。聞經唄之聲。衡遽走趣之。堂有十二階。衡始躡一階。見亡師法柱踞胡床坐。見衡曰。我弟子也。何以而來。回起臨階以手巾打衡面曰。莫來。衡甚欲上。復舉步登階。柱復推令下。至三乃止。見平地有一井口。深三四丈。塼無隙際。衡心念言。此井自然。井邊有人謂曰。不自然者何得成井。唯見法柱故倚望之。謂衡可復道還去。狗不嚙汝。衡還水邊亦不見向來船也。衡渴欲飲水。乃墮水中。因便得蘇。於是出家持戒菜食。晝夜精思為至行沙門。比丘法橋衡弟子也。

[0331c01] 趙石長和者。趙國高人也。年十九時病一月餘日亡。家貧未能及時得殯。經四日而蘇說。初死時東南行見二人治道。在和前五十步。和行有遲疾。二人治道亦隨緩速。常五十步。而道之兩邊荊棘森然皆如鷹爪。見人甚眾群走棘中身體傷裂地皆流血。見和獨行平道。俱歎息曰。佛子獨行大道中。前至見瓦屋行樓。可數千間。有屋甚高。上有一人。形面壯大著皂袍四縫。臨窓而坐。和拜之。閣上人曰。石君來耶。一別二十餘年。長和爾時意中便若憶此別時也。和相識有馬牧孟承。夫妻先死已積年歲。閣上人曰。君識孟承不。長和曰識。閣上人曰。孟承生時不能精進。今常為我司掃除之役。孟承妻精進居處甚樂。舉手指西南一房曰。孟妻在此也。孟妻開窓見和厚相慰問。遍訪其家中大小安否消息曰。石君還時可更見過。當因書也。俄見孟丞執提箕自閣西來。亦問家消息。閣上人曰。聞魚龍超精進為信。爾何所修行。長和曰。不食魚肉酒不經口。常轉尊經救諸疾痛。閣上人曰。所傳不忘也。語久之。閣上人問都錄主者。審案石君名錄。勿謬濫也。主者案錄云。餘三十年命在。閣上人曰。君欲歸不。和對曰願歸。乃勅主者以車騎兩吏送之。長和拜辭上車而歸。前所行道更有傳館吏民飲食儲跱之具。倐忽至家。惡其屍臭不欲附之。於屍頭立。見其亡妹於後推之踣屍面上。因得蘇活。道人支法山時未出家。聞和所說遂定入道之志。法山者咸和時人也(右三人出冥祥記)

[0332a01] 漢武帝。東遊未出函谷關。有物當道。其身數十丈。其狀像牛。青眼曜精四足入土。動而不徙。百官驚懼。東方朔乃請以酒灌之。灌之數十斛。而怪物始消。帝問其故。答曰。此名為患憂氣之所生。此必是秦家之獄地。不然則是罪人徒作之所聚也。夫酒是忘憂。故能消之也。帝曰。吁博物之士矣。

[0332a08] 廬江腕摐陽二縣境上有大青小青黑。居山野之中。時聞有哭聲。多者至數十人。男女大小如始喪者。隣人驚駭至彼奔赴。常不見人。然於哭地必有死喪。率聲若多則為大家。聲若小者則為小家(右二怪出搜神傳記)

[0332a13] 王玄策行傳云。吐蕃國西南有一涌泉。平地涌出。激水遂高五六尺甚熱。煮肉即熟。氣上衝天像似氣霧。有一老吐蕃云。十年前其水上激。高十餘丈。然始傍散。有一人乘馬逐鹿直赴泉中。自此已來不復高涌。泉中時時見人骸骨涌出。垂[毯-炎+壘]布水須臾即爛。或名為鑊湯。此泉西北六七十里更有一泉。其熱略等。時時盛沸殷若雷聲。諸小泉溫往往皆然。今此震旦諸處多有溫湯。准此亦是鑊湯。故四分律下文佛言。王舍城北有熱湯。從地獄中來。初出甚熱。後流至遠處稍冷。為有餘水相和。所以冷也(右此一驗出西國傳)

[0332a25] 唐河東柳智感。以貞觀初為長舉縣令。一夜暴死。明旦而蘇。說云。始忽為冥官所追至大官府。使者以智感見已謂感曰。今有一官闕。故枉君任之。智感辭以親老。且自陳福業未應便死。王使勘之籍信然。因謂曰。君未當死可權判錄事。智感許諾。謝吏引退至曹。曹有五判官連坐。感為第六。其廳事是長官人坐。三間各有床。案務甚繁擁。西頭一坐處無判官。吏引智感就空坐。群吏將文書簿帳來。取智感署置於案上。而退立階下。智感問之。對曰。氣惡逼公。但遙以案中事答。智感省讀其如人間者。於是為判句文。有頃食來。諸判官同食。智感亦欲就之。諸判官曰。君既權判不宜食此。感從之竟不敢食。日別吏送智感歸家蘇。而方曉。自歸家中。日暝。吏復來迎。至彼而旦。故知幽顯晝夜相反矣。於是夜判冥事晝臨縣職。遂以常。歲餘智感在冥曹。因起至廁。於堂西見一婦女。年三十許。姿容端正衣服鮮明。立而掩涕。智感問是何人。答曰。妾是興州司倉參軍之婦也。攝來此方別夫子。是以悲傷。智感以問吏。吏曰。官攝來有所案問。且以證其夫事爾。智感因謂婦人曰。感長舉縣令也。夫人若被勘問。幸自分疏。無為牽引司倉俱死無益。婦人曰。誠不願引之。恐官相逼耳。感曰。夫人幸勿相牽。可無逼迫之慮。婦人許之。既而智感還州先問。司倉婦有疾否。司倉曰。吾婦年少無疾患。智感以所見告之。說其衣服形貌。且勸令作福。司倉走歸家。見其婦在機中織無患也。不甚信之。後十餘日司倉婦暴疾死。司倉始懼而作福禳之。又興州官二人考滿當赴京選。謂智感曰。君判冥道事。請問吾選得何官。智感至冥曹。以某姓名問小錄事。錄事曰。名簿並封在石函中。檢之二日方可得報。及期來報。仍具二人今年所得官名號。智感以報二人。二人至京選吏部。擬其官皆與報不同。州官聞之以語智感。後問小錄事。覆檢簿云。定如所檢不錯也。既而選人過門下。門下審退之吏部。重名果是冥簿。檢報者於是眾咸信服。智感每於冥簿。見其親識名狀及死時日月。報之使修福多得免。智感權判三年。其部吏來告曰。已得隆州李司戶。授正官以代公。不復判矣。智感至州因告李刺史。李德鳳遣人往隆州審焉。其司戶已亡。問其死日即吏來告之時也。從此遂絕。州司遣智感領囚送京。至鳳州界囚四人皆逃。智感憂懼捕捉不獲。夜宿於傳舍。忽見其故部吏來。告曰。囚盡得矣。一人死。三人在南山西谷中。並已擒縛。願公勿憂。言畢辭去。智感即請人兵入南山西谷。果得四囚。囚知走不免。因來拒抗。智感格之殺一囚。三囚受縛。果如所告。智感今在南任慈州司法。光祿卿柳亨為臨說之。亨為卭州刺史。見智感親問之。然御史裴同節亦云見。數人說如此爾(右一驗出冥報記)

法苑珠林卷第七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53 冊 No. 2122 法苑珠林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tripitaka | about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