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公告:漢文大藏經網站已停止更新,請前往下列大藏經網站查閱經文

一般電腦和需要較多功能的使用者,建議瀏覽 cbetaonline

手機、平板與專注閱讀的使用者,建議瀏覽 deerpark

 

T34n1720_010 法華玄論 第10卷

CBETA 電子佛典集成 » 大正藏 (T) » 第 34 冊 » No.1720 » 第 10 卷 ▲上一卷 ▼下一卷 前往第

 

法華玄論卷第十

論分別功德品生數義

[0443a06] 問曰。經言八生乃至一生。據何義此說。

[0443a06] 答。注經云。體壽量之深玄。神凝絕崖之境。豈感生數差別不同。由強心不一發機處異。故此品位不同以示學人耳。色想既虛滅定可修。入解心開然後乃會。故言八生也。四生者四等意發因此而悟故言四生。三生者居宗化物必資三達故云三生。二生者空有兩冥法門不二故曰二生。一生者微妙之根盡乎一極故曰一生也。

[0443a14] 評曰。壽量雖絕形言悟者必有明珠。既許十地階漸。何妨以生昇降。經既誠言不應曲釋。竊謂不爾後當具陳。光宅云此中約惑品論之。以無明住地惑分九品。能為九生作因。從七地至金剛為五位。一七地。二八地。三九地。四十地。五金剛。於前四位所治各開為二品。金剛為一品。合成九品。一品為一生則是九生。若居六地之前望金剛位具餘九生。今住六地聞經得入七地以斷其一。但餘八品。故云餘八生當得菩提。亦應次此至七六五生。但今對上八數而取其半。故云四生。如是次第除損稱一生。三二一皆遂四天下數而除之。故云四生乃至一生。故下偈頌中復有四三二。如是四天下微塵數菩薩隨數生成佛即此義也。十地中忍餘金剛是一生當得。則四生者是八地終入九地。准向品可知。

[0443b01] 評曰。今請詳斷惑之法。何故七八九十此之四地各斷二品惑。金剛獨斷一品惑耶。尋經論明地斷惑。未見此法亦非所用也。印師釋。十二位中初三種是從初地通至七地。旋陀羅尼是八地。轉不退輪為九地。轉清淨法輪為十地。又其八生者從初地至六地。其四生者是七地終心。三生是八地。二生為九地。一生為十地。亦約惑以明生數。謂四住地惑名為四生。習氣為第五生。三無知即三品為三生。都是八分為八生。故對其次第位如向敘也。

[0443b11] 評曰。印師釋則是二周明十地得益義。從初三位至清淨法輪此一周明十地得益也。從八生至一生復一周明十地得益。但前據所得後約所離。故有兩周而意無異。今謂於文為繁。所以然者。十地得益既無異。但列一便足。何繁再陳耶。譬如已說小乘得法眼淨為一位。後說遠塵離垢復為一位者。義則繁矣。有人言。初發心即是外凡。十信菩薩鐵輪之位此從外凡聞經入十信。次從十信聞經進入十住。十住即是無生法忍。故云入理三昧名為住。生功德名為地。次十住聞經進入十行。十行聞十方佛說一切教能持。即是聞持陀羅尼。十行聞經進至十迴向。樂說之辨。迴向者能迴事向道。次從十迴向進入初地。入初地故能無礙。以無礙行故百法明門旋轉名旋陀羅尼。次不退是二地。清淨為一地。八生為四地。此中言生者了法實相無生。故能發生。此即是正觀開發故名生耳。非是身數得佛近遠故名生也。

[0443c01] 問。既言正觀開發名生。云何有生數耶。此望佛地正觀猶有八過。開發生故云八生也。四生者從四地起至八地。三生者九地。二生者十地。一生者等覺地。此中得悟不定。故從四地至八地不必一一次第也。

[0443c06] 評曰。此釋似次第。但未詳此意。何故初三地不言生。從四地去而言生耶。若從真觀開發為生者。則始於初地終竟法雲皆應爾也。又經論幸有生數之說文。何不依耶。今撿經論有二種生。淨名經云一生得菩提。釋論明三生菩提。此據應身成佛生數多少之義。如彌勒亦是三生。亦是一生。三生者即是人間。次生天上。後下生作佛。一生者據最後生。或云取生天為一生。下生作佛乃示佛身耳。次云生者仁王經云。三十生功德地地三生。初見此說謂。是疑經不足為證。後見地論云。一一地皆有入住滿三分。又見攝大乘論亦同地論說也。又云一地三僧祇劫。入分一僧祇劫。住滿亦爾。以此推之則地地中有三生也。但前據應身後說實行。今用此二文以通上說者。若就應身成佛而言八生者。即八過受生。乃至一生而得菩提。如彌勒一生得佛也。次據實行通者。十地既有三十生。今言八生得佛者。則二十二生已滿。唯餘八生。此人已是八地入分。乃至一生者此是十地住分。餘有滿分一生在耳。故仁王解。十地菩薩云二十九生永已度也。

[0443c28] 問。至十地滿則猶是十地。云何言便得佛。

[0443c29] 答。十地滿坐道場故得成佛也。

[0444a01] 問。據後義云何斷惑耶。

[0444a01] 答。攝大乘論云。地地中上中下三品惑。即以入住滿三分治之。故名斷也。

[0444a03] 問。攝大乘論既言。一地經三僧祇劫行行。云何一聞經從八生即至四生耶。

[0444a05] 答。彼論明地地三僧祇劫。此據其極久者耳。復有超生義則不定。如釋迦之超彌勒等也。又此經但明八生得佛乃至四生得佛耳。不云何從八生經得至四生也。

[0444a08] 問。請示其相云何。

[0444a09] 答。一僧祇劫修行方得入分者。今聞經力故或可減一僧祇劫。其義不定可以意知也。

[0444a11] 問。就生義通何得從八生乃至四生耶。

[0444a12] 答。如本是八生人應得菩提。今聞經力故超四生便得佛。如釋迦之超彌勒義。例可知也。

[0444a14] 問。彌勒一生得佛。既是十地位者。八生得佛復是何位人耶。

[0444a15] 答。亦是十地。但十地去佛猶遠。其中劫數猶長。可得有八生。如攝大乘論說。但聞經力故則超於劫數速至佛耳。晚見法華論云。八生一生得菩提者此說初地。為菩提者此八生得入初地。乃至一生得入初地。初地離分段故云菩提。非佛菩提也。

[0444a22] 論得道多少義。

[0444a22] 問自鹿薗已上雙樹已還未有得道。如法華之會何故爾耶請為宣釋。

[0444a24] 答。略就二義明之。一者此經明三引義。一化始終唯有三引。至於法華三引究竟。一者鹿薗已後法華之前。引九十六種外道及餘一切在家眾生。皆入五乘之教謂引邪歸正。二者引五乘之異同歸一乘。即是法華初段。三者引一乘之因入如來法身果。謂第二段。此三引攝一切教。以是義故豫是應悟之徒皆於此經得道也。

[0444b02] 問。此之三引引何等人耶。

[0444b03] 答。皆是宿世曾經稟教。但釋迦見其道緣應熱。為之出世。所以初之一引邪歸正。乃至最後引因得果。故有八生乃至證佛者也。

[0444b06] 問。三引為一人耶三人耶。

[0444b06] 答。具有二義。言一人者宿世曾經稟教。但失父流浪生死。或在家而愛五欲。或墮外道而起諸見。為拔愛見故引邪歸五乘。二者雖於生死中不起愛見。而於五乘復起愛見。為拔五乘中愛見故說乘因。此遂得信悟發菩提心名為因位也。信心已成次為說果德。有無方大用令其歷位修因求此果德。是故第三引因歸果也。此人於三引中破三種煩惱。故初引破生死中煩惱。第二破涅槃中煩惱。又初引破邪法中煩惱。次引破正法中煩惱。又初凡夫煩惱。次破二乘煩惱。又初引破有見。次破空見。如是等皆是破二邊煩惱。然後得中道正信。發菩提心。第三引廣說如來寂然法身無方妙用。破其中道微細煩惱。今從十信入十住。從十住入十行。從十行入十迴向。從十迴向入十地。乃至八生一生得佛。皆是破中道煩惱除一乘之惑也。此皆是約三乘人始終。故開此三引。次引菩薩者。法華之前已發心求佛。聞第二會三歸一無復二乘。則求佛之心堅固。所以云菩薩聞是法疑網皆已除。聞第三引歷位登昇取無上道也。此約始行菩薩有此三也。次明於法華之前已得悟無生者。受記作佛如前云。有佛子心淨。乃至我記如是人來世得作佛。聞法華二引更復進行。故有得聞持樂說乃至八生一生。此略舉三人以示大要。不可曲盡也。以此經具明三引故得道多也。二者諸佛化物唯有二門。一形二教。各二。一者方便二者真實。昔未開二方便顯二真實。故得道少。今開兩權顯於兩實。故得道者皆在法華。

[0444c07] 問曰。得道要是見空。云何聞說壽量而得道耶。

[0444c08] 答。以此責執。無常佛者辭理俱屈。明佛猶是無常。云何見無常而得道耶。又無常猶未了義。云何聞未了義而得已了之解耶。又是無常尚不能令凡夫欣慕二乘改執。豈能令菩薩速證菩提。又佛若是無常者。已信一乘則退起三執。復何猶進得菩提。是故不應得道者。多今所明者此經稱為妙法蓮華。妙法者是即法身。未曾常與無常。言窮慮絕。且為眾生故長短適緣。雖示長短而不動法身。雖不動法身而長短化物。是以經云。善哉世尊。不動真際為諸法立處。如此本迹無有障礙。不可思議。但果地有本迹二身。因中名權實二慧。如來既說兩身。菩薩便悟二慧。是以時會皆得道也。

[0444c22] 問。云何得無生乃至發菩提心耶。

[0444c23] 答。文已明之。今示一勢。既說。寂滅之身故聞者不復生心動念。故名無生忍。本雖垂迹實無所垂。雖無所垂而無所不垂。時會即同糺。雖聞而無所聞。雖無所聞而無所不聞。故名聞持陀羅尼。昔日示短今日現長皆是適緣。故名樂說。短長自在故名無礙。為物陳之稱為辯才。時會得於此悟名樂說無礙辯才。昔指長為短今指短為長。即以長短為非長短。非長短為長短。縱任循環自在無礙。菩薩隨分得悟名旋陀羅尼。如此之身縱任自在不可破壞。菩薩隨分得解名不退輪也。此身出一切凡夫二乘菩薩之上畢竟清淨。菩薩隨分悟解名清淨輪。為如此身發心求佛名菩提心也。

[0445a08] 次隨喜義。

[0445a08] 問。隨喜有幾種耶。

[0445a08] 答。隨喜有二種。一通隨喜謂若見若聞若覺若知他所作福。皆隨而歡喜謂通隨喜。二者別隨喜者。且據聞法華經隨而歡喜。故名別隨喜。論大小隨喜。

[0445a12] 問。大小乘隨喜有何異。

[0445a12] 答。隨喜正是菩薩法門。故菩薩五悔中有隨喜義。但小乘隨分有之耳。又小乘明喜義局唯隨喜三世佛及弟子善根耳。無有隨喜十方三世佛也。大乘明隨喜三世十方佛及弟子善根故廣也。又小乘但有隨喜迹身功德。不知法身常恒。故無隨喜法身功德也。又小乘隨喜功德不迴向薩婆若。大乘用隨喜功德趣一切智也。又小乘隨喜是有漏心。非是理中觀行。大乘隨喜通漏無漏。始行人隨喜是有漏。深行隨喜即是波若正觀。無得無依。故是無漏。又小乘隨喜生身菩薩功德。無有隨喜法身功德。以小乘法中不說菩薩得法身。故論自他隨喜。

[0445a25] 問。隨喜是自行。化他門。

[0445a25] 答。正是化他門。所以然者。菩薩本為教化眾生令作福德。而眾生能作者菩薩歡喜。故是化他門。若自欲除嫉妬煩惱求福德故起隨喜。是自行門也。

[0445b01] 論二經隨喜。

[0445b01] 問。法華明隨喜與大品明隨喜何異。

[0445b02] 答。大品正說無得隨喜。隨喜即是波若。故論主云。佛欲令須菩提就隨喜門說波若。故明隨喜。

[0445b04] 問。云何就隨喜說波若耶。

[0445b05] 答。知能隨喜之心。及所隨喜之福無得無依。不能不所。非二非不二。如此歡喜心即是波若。又以波若心隨喜故隨喜即是波若。

[0445b07] 問。前境福德為所。菩薩之心為能。有此能所可名隨喜。今云不能不所云何名隨喜。

[0445b09] 答。論主云此中應用波若及傴和。以波若故知能所未曾能所。以傴和故雖未曾能所而能所宛然。能所不動無能所。無能所不動能所而不失能所。無能所如鏡中像非像非不像。欲言其像像非真有。欲言非像事像既形。非二非不二亦爾。以波若故非二。方便力故非不二。故言非二非不二也。

[0445b16] 問。法華明隨喜云何耶。

[0445b17] 答。波若但取無所得隨喜。法華通明得無得隨喜。何以知之。直明一因一果能信受不逆。即是隨喜。不開得無得二也。

[0445b19] 問。大品何故開得無得。而法華不開耶。

[0445b20] 答。波若為破有得住著。故明無得隨喜。有所得不動不出不能至佛。故非波若也。法華合取者。此敘諸佛出世大意。說一切教皆為開一正道。故低頭舉手之善皆入一乘也。又五乘人謂四乘善根不作佛。佛乘善根方作佛。為破此病故明一切善皆作佛也。

[0445b26] 問。若一切善法作佛者。一切善皆能動出耶。

[0445b27] 答。一切善亦能動出。所以然者。由有所得善相資故然後生無所得善。有所得善是無所得遠緣。以此言之亦有動出之義也。

[0445c01] 問。若爾與大品相違。

[0445c02] 答。波若明不動不出者。但取近緣不取遠緣。何以知之。動為順忍出為無生忍。有所得非此二忍耳。亦得是二忍之前遠緣也。

[0445c05] 問。二經得相成不。

[0445c05] 答。正相成也。大品雖明無所得善。要須藉有得為遠緣。法華雖明得無得皆入一乘。若欲出三界至佛道。要須無得也。又大品雖用無所得。要須識三乘是權一乘為實。故求佛之心乃得堅固。法華雖知一乘為實三乘為權。要須破有所得心。學無所得觀。方能動出以成佛道也。

[0445c11] 問。所隨喜福能隨喜心云何同異。

[0445c12] 答。凡有四句。一所隨喜福劣。能隨喜心勝。如二乘有所得人作福。菩薩無所得心隨喜也。二所隨喜福勝。能隨喜心劣。如諸佛菩薩所作福有得人隨喜之。三者俱勝。同是無得。四者俱劣。同是有得。若隨喜法華者則法華唯勝不劣。能隨喜通勝劣。隨人位行深淺而隨喜也。

[0445c19] 論同異。

[0445c19] 問。隨喜與四等喜.七覺中喜.五受喜.四禪喜何異。

[0445c20] 答。四等中喜謂慶前人脫苦得樂。隨喜門通隨一切聖凡所作功德而喜。此義不同。但四等要是定心。今通定散。又四等中喜但據脫苦果故喜。今通隨喜因果也。七覺中喜是無漏隨喜門。通漏無漏禪杖中喜是定心。但是喜受。今通也。五受中喜是果報。今是因門。彼是自悅今是慶他。彼是無記今是善法也。

[0445c27] 問。前人自作福今隨喜之。有何益耶。

[0445c28] 答。釋論云。如人賣香有人買香。復有人在邊亦得聞香。隨喜亦爾。不動身口亦得福也。

[0446a02] 論惑障。

[0446a02] 問。隨喜破何等惑。

[0446a02] 答。直言隨喜正破嫉妬。若法華明隨喜亦破嫉妬。又破不信一乘壽量義也。波若中隨喜即是波若。此破有所得心也。

[0446a06] 六千功德義。

[0446a06] 有人言一切善法不出十善。始自不殺及不邪見。持一不殺戒以不盜等九事莊嚴之。則一一善皆具十善。十善便成百善。此百善有自行化他讚嘆隨喜。故成四百。將此四百配五種法師。五種法師各有四百。合成二千善。此二千善各有上中下三品。便成六千。但三根用強故有千二百。三根用弱故有八百也。

[0446a13] 評曰。此釋意具五種法師乃具六千耳。一一法師無六千也。而經云。若讀誦乃至書寫者。不必要具五師方有六千。能讀能解如說修行亦得六千。但此義難明未可專釋也。注經云。始乎十善一善具十善即成百善。復約自行化他歎人美法即成四百。各有三品成千二百。眼等三根助道用弱。但得中下二品故唯八百。意等三根於通化用強。具於三品。故得千二百也。

[0446a21] 評曰。注意不必具五法師。則勉前妨也。有人言。例如百福莊嚴。百福者就十善之中有行十止十。合成二十。各有五品如大經云。下.中.上.上中.上上。故成百善名為百福。今亦爾。十善為十。約自行化他歎人美法故成四十。約五法師故成二百。行善二百止善亦二百。故成四百。止行各有五品。故成二千。約三業明之。一業二千故成六千。既有六根應一根各一千便成六千。但用有強弱故有千二百及八百耳。有人言。如上法師品中三事。慈悲心為室。柔和忍辱為衣。諸法空為座。此三事各有二千。故成六千。如以慈悲心行十善。一善還以十善莊嚴。故成百善。自行化他等四故成四百。約五種法師便成二千。慈悲心既爾。忍辱與空亦然。故成六千。有人言。依仁王經明十信菩薩。一一信具十成百。自行化他等四有四百。約五法師成二千。據上慈悲等三事為六千也。

[0446b10] 問。何故不六根功德等耶。

[0446b11] 答。如前云。三根用強三根用弱。故多少不同。三根用強者意根為五法師之本故強。舌亦具五法師。由舌故能讀能說。又由他舌故能授之令得受持書寫。故備五法師矣。

[0446b14] 問。眼耳云何強弱。

[0446b15] 答。生盲之人不得書讀二事。而能誦說受持乃至得道。生聾之人不可示語都無五種法師。故耳強眼弱也。

[0446b17] 問。身等三根有何功德而得八百。

[0446b18] 答。互相資持故餘根得用即是功德。

[0446b19] 問。何位行菩薩得六千功德耶。

[0446b20] 答。下云未得無漏法性身。而有此功德用。當知是八地以下人也。有人言。十信菩薩有此用也。法華論云是地前人也。

[0446b22] 問。云何名六根淨耶。

[0446b23] 答。如文所明。有此勝用故名為淨。又此經明權實二智真應兩身。皆是無礙之法。菩薩悟無礙之法。故今得無礙。故名六根淨也。

[0446b26] 問。云何權實真應無礙。

[0446b27] 答。如前說。長為短用。短為長用。長短為非長短用。非長短為長短用。此是如來究竟自在無礙之身。即有究竟自在無方之大用。始行之人得分此悟。故六根自在也。

[0446c01] 問。諸部皆云。香到鼻方知。云何此經言遙聞香耶。

[0446c03] 答。有人言。道理則到根方知。今假經力則遙聞也。

[0446c04] 問。若道理色可見聲可聞。今假經力則應聞色見聲耶。若色不可聞聲不可見者。到者不可遙聞遙者不可到知也。

[0446c06] 答。明中色定可見。闇中色不可見者。何故人眼晝則見夜不見。穴鳥夜見而晝不見乎。若言眼有光故夜能見者。晝何不見耶。又如弱水不昇毛而昇鐵。金剛破餘物而水銀所壞。誰定強弱耶。故知諸法無有定性隨意而轉。到不到亦然也。又今約事釋者。菩薩分得二智。以實智故知六根六塵空無所有。如華嚴中明眼入三昧耳。出正受觀眼無生。無自性說空寂滅無所有。以權智故有六根之用。約權智能知香義。故說鼻遙聞香也。非鼻根能遙聞。餘亦例然也。

[0446c17] 論觀音與妙音菩薩同異。

[0446c18] 問。觀音妙音弘經何異。

[0446c18] 答。有同有異。同者並以神通應感弘道利人也。又同明菩薩位行門。以菩薩為佛事也。又同就人門說法華也。同是他方大士。來影嚮釋迦共利物弘道也。所言異者略明十一義。一者名題不同。妙音但有人名。觀音人法兩舉也。妙音從能受名。觀音能所合目。觀是能觀之智。世音為所觀之境也。又妙音以德益物。觀音用名為佛事。妙音品不釋妙音之名。觀音品辨觀音之號也。二者所對人異。說妙音對華德文殊。說觀音對無盡意持地也。三者來義有異。妙音東土而來。觀音西方而至。妙音被召而方至臻。觀音不召而來。妙音有來有去。觀音不明來去。妙音則後集。觀音則前來也。四者語默異。妙音則語謂聖說法。觀音默謂聖默然。五者動靜異。妙音現神通。謂不動動方便。觀音不現神通。動不動善巧。六者因果異。妙音品明其往因說現所得果。觀音但明現德不說往因。七者略廣異。妙音現身說法則廣。故有六道之身。觀音則略。故無地獄餓鬼之身也。八者有無異。說妙音無挌量。說觀音則有挌量。說妙音無供養。說觀音則有供養。九者利益異。說妙音則利益多。故他方此土得益。說觀音但利益此土。說妙音利益則深。故有得法華三昧及無生忍。說觀音利益則淺。但云發菩提心。十者妙音不明紹尊。觀音敘其補處。十一者不明妙音已成正覺。觀音則是往古如來。

[0447a17] 論觀音普門義。就觀音略有二十條義。一者人法一雙。二者本迹一雙。三者三輪一雙。四者名德一雙。五者內外一雙。六者智慧功德一雙。七者智斷一雙。八者顯密一雙。九者慈悲一雙。十者二身一雙。十一者權實一雙。十二者三業一雙。十三明三德。十四者淺深。十五明二德。十六神通示現。十七力無畏。十八四等四攝。十九解行。二十悲慧一雙。所言人法觀音則弘道利益之人。普門謂所弘利物之法。非法無以成人。非人無以秉法。人法實無前後。但道不孤運。弘之由人故前明人後辨法也。又此下諸品以菩薩為佛事故先顯人也。

[0447a29] 問。此品何故人法雙題。

[0447a29] 答。為下無盡意之二問。先問人次問法。是故先題人次題法也。就此人法因緣無礙。指人為法指法為人。說此人法為開正道。不人不法即是妙法蓮華也。二者言本迹者。觀音即是法身。以居法身之地觀物根緣也。普門謂應身。法身地照緣故垂應救拔。如華嚴云。金翅鳥王上昇虛空。以清淨眼觀大海龍應命盡者。即以兩翅搏水令兩闢。而撮取之。菩薩以法身智眼觀法界虛空。見眾生應得度者。以實慧方便二翅搏生死海。而度脫之。如云非本以無垂迹。非迹無以顯本。本迹雖殊不思議一。因此本迹為開不本不迹正法蓮華也。次辨三輪者觀音謂他心輪。觀察法界眾生心可度不可度等。普門即神通輪。說法輪觀察既竟或為說法。或為現通。現通生其功德。說法生其智慧。現通滅其苦果。說法生其樂因。現通發其信心。說法生其慧解。亦得互用。又現通多為鈍根。說法多為利根。現通多為在家眾生。說法多為出家眾生。如前說也。四者名德一雙。觀音謂三種名。普門謂三密德。三名者。一觀世音生眾生口業善。二觀世意生眾生意業善。三觀世身生眾生身業善也。普門三密德者。一知他心普。二說法普。三神通普。三名謂生眾生三善。則生善義周也。三密德則應物善盡也。下二問答正明三名三德。攝十方諸佛菩薩名德皆盡。所以受持功德多也。又觀音謂大悲心。普門明大悲事。悲者前則無際。後則無窮。亦無中間。所以前無際者。無始來有眾生則有菩薩悲。故此悲與前際等。後則無邊者。眾生若盡悲心乃息。以眾生不盡故悲心不息也。

[0447c03] 問。後際無盡可然。無始來則有眾生者。亦應無始來有觀音耶。

[0447c04] 答。眾生無始今悲此無始。故無始有悲也。淨名云。從癡有愛則我病生。所以悲心拔癡愛。既其無始。悲心亦無始。故無始亦有悲也。普門謂悲事者。雖有悲心若無悲事則是假相悲。以無實益故非實悲也。今悲心既通悲事亦普遍。拔三世十方之苦。悲事普也。又題名釋名一雙。觀世音者謂標菩薩名。并歎菩薩名用。謂眾生起於三業免脫眾難。普門者則是釋免難。菩薩所以能拔難者。良由有三普故也。

[0447c13] 問。云何用三普耶。

[0447c14] 答。眾生三業向感。菩薩於一一業中隨用三輪。或應通或說法等也。五者內外一雙。觀世音謂菩薩內德。潛眸密照。即知病識藥。普門謂菩薩外德。種種方便充滿十方。救度眾生應病授藥也。六者智慧功德一雙者。觀世音即是智慧。謂知根欲性。普門即是功德救度眾生也。七者智斷一雙。觀音即是菩薩智慧謂之智德。普門即是斷德。大經云。隨所調伏眾生之處名為解脫。今亦爾。遍度眾生令一切解脫。乃是斷德。不如二乘之人自無煩惱名為解脫也。八者顯密一雙。初問答釋觀音名。明顯感密應。顯感者謂眾生三業興感。密應者觀音不現身。不說法而令得解脫也。普門即是密感顯應。顯應觀察其心現身說法。密感者不明眾生三業興感。但有應以言。謂根緣真發故。即為現身說法也。然顯密感應具通四句。可以意知也。初章明密應。後章明顯應。應章雖多不出顯密。今經正明感應。故四句之中但明期二也。非但此品明期義。乃總攝一切眾經應感義也。九者慈悲一雙。觀音即是大悲。謂拔七難三毒等苦。令其得脫。普門即是大慈。說法現身令其得果。十者二身一雙。觀音是藥樹王身。根莖枝葉華菓皆能愈病。普門謂如意珠王身。能與一切樂。二身義出十地論釋文無心能滅物苦。如藥樹王無心而與物樂如意珠王也。十一者謂二智一雙。觀音即是實智。普門即從實智起方便智益物也。十二者三業。觀音謂菩薩意業。普門謂身業口業。十三者三德。觀音謂波若德。以觀察即是智慧智慧名為波若。普門謂現一切身。即是法身。為調伏一切眾生令得解脫。即是解脫也。十四者二益一雙。觀音謂眾生與世間樂拔世間苦。故有七難及無男女難等。即是世間獲益。普門現一切身說一切法令其得度。即是出世間益也。十五者釋二德。觀音即是明菩薩字義門。普門即是實德門。字義門者。釋論云菩薩字有無量義。今釋觀音字有無量功德義。故是字義門。普門明三密實德。故是實德門也。十六者神通示現。觀音六通中他心宿命天眼天耳。普門者謂如意通漏盡通。漏盡通即是說法也。觀音名雖攝四通而文正主天耳通也。示現者可具二句。一者神通非示現。謂天眼天耳宿命也。二者亦示現亦神通。謂他心如意及漏盡。故六通中三是示現。三非示現。所以大品云三事示現。下文即云普門示現。今普門即是三事示現。觀音既是天耳故不名示現。即是示現不示現一雙。十七者觀音是十力。十力是內照故。普門謂四無畏。四無畏外用故也。十八者觀音即是四等。謂慈心欲與樂。悲心欲拔苦。喜心慶脫苦得樂。捨心修於平等。普門即是四攝。攝取眾生。應以布施攝者即以布施攝之。餘亦如是也。十九即是解行一雙。觀音謂智慧智慧解也。普門救度。救度謂行也。二十者悲慧一雙。華嚴云觀音說大悲經光明之行。悲者欲救也。光明之行是智慧能救也。世間父母見子受苦欲救。而無智不能救拔。世醫有智慧能救。無悲心故不欲救。菩薩有悲故欲救。有智慧故能拔也。又始行菩薩欲救而無道力故不能救。二乘有道力能救。無悲故不欲拔也。觀音悲慧合行。悲故欲救智慧故能拔也。

[0448b19] 次論觀音名。觀音可具二義。一者智境合題二者應感雙舉。觀謂能觀之智。世音即所觀之境。故名境智也。觀即是觀察赴應。世音即是眾生機感。故名應感也。

[0448b22] 問。境智為名具幾智耶。

[0448b23] 答。正是實方便智耳。知世間音聲即不有有不聞聞義。既了世間音不有有。即知有不有。若識不聞聞。即知聞不聞。以識不有有不聞聞義。名為實方便。若知有不有名為方便實。不有有豈是有。有不有豈是不有。故非有亦非不有。非實非方便。名為中道觀。故觀音之名具三觀。世諦觀.真諦觀.非真俗中道觀也。

[0448c01] 問。今文但言觀世音耳。何處有三觀。

[0448c02] 答。觀音受記經出觀音所解具三觀音也。又論云。因緣所生法。即是空。即是中道者。明世間音聲即是因緣即空即中道。故具得三觀也。所言世音者。世有三種。一者眾生世間。二者五陰世間。三者國土世間。眾生世間者謂之五陰十二入十八界眾法中生故云眾生。五陰世間。謂能成眾生之法。即是色之與心。三國土世間即是色法為體。謂國土風俗。今菩薩正觀眾生世間。但五陰能成眾生。國土是眾生所託。不得相離。故總名世間也。世音者世間語通。音是世間中之別。子夏毛詩序云。以聲成文謂之音。尋大小經論明音與聲不異。雜心界品云。聲有三種。一因受四大聲。謂有情物聲。二因不受四大聲。謂外物如鐘鈴等聲。三因俱聲。如人吹管等聲。此則但解聲不明音。故知音與聲不異也。成實論云。如人欲聽鐘鈴等聲則以耳就鈴。此品云即時觀其音聲。化城品云迦陵頻伽聲。如是等皆明音不異聲。普者上明觀其聲未必周普。故今明普門。普以周普為義。但普有二種。一心普二事普。凡夫二乘俱無二普。始行菩薩心雖周普而事不普。觀音心事俱普。大悲欲普拔眾眾苦。大慈欲普與物樂。謂心普也。外現一切身說一切聲。謂事普也。門者以心事二普為法門。故云門。又令眾生悟入能通正道。故名為門。

[0448c28] 問。觀世音有幾名。

[0448c28] 答。古經云光世音。今云觀世音也。未詳方言。故為此號耳。若欲釋者光猶是智慧如大經云光明者即是智慧智慧即是觀也。又菩薩智慧光明照於世間故云光也。華嚴云。觀音菩薩說大悲經光明之行。大悲即是功德光明謂智慧。則知光世音不失此意也。羅什注淨名經明有三名。觀世音觀世意觀世身。什今所以作此釋者。見普門品具釋三名。故有三號耳。

[0449a07] 問。何故立三名耶。

[0449a08] 答。立此三名則遍察眾生事盡。眾生唯有三業。菩薩具觀其三業。故立三名也。又隨眾生好樂不同。又眾生或口不能言。或身不能禮。故具說三名。又眾生忌諱不同。故備三名。

[0449a12] 問。何故具觀三業。

[0449a12] 答。欲遍生三業善。故若口稱名乃至身禮拜者。皆為觀音所照。必得脫苦也。

[0449a14] 問。眾生三業興感。三業具幾業耶。

[0449a15] 答。口業稱名具三業。發聲即口業。動舌即身業。經意則意業。身禮拜但身意二業。意存念唯意業也。

[0449a17] 問。菩薩觀者但意業能觀。身口二業亦能觀耶。

[0449a18] 答。菩薩三業無礙皆能觀也。

[0449a19] 問。觀是智慧。意地可能觀耳。身口云何能觀耶。

[0449a20] 答。阿脩羅琴無心尚能應物出聲。天寶無情隨諸天意而走使。況菩薩身口光明不能觀物耶。

[0449a22] 問。既有三名何故今但稱觀世音。

[0449a23] 答。此越舉一名也。二者眾生稱名具動三業。今欲遍生三業善故偏名觀音也。三者娑婆以音聲為佛事。四稱名得自行化他。餘但自行。五者稱名便易。若遭難之時身禮意念為難。六者直稱名尚脫苦。何況意念身禮拜耶。如妙藥但得聞能治病。況意念身觸耶。七者弘猛海惠經明。觀音過去世值空王觀世音佛發願。願未來名觀世音。餘二名無有願也。則觀音名有二。一行二願。行者觀名救苦。願者過去發願也。論脫難不脫難。

[0449b04] 問。稱菩薩名何故有脫苦不脫苦耶。

[0449b05] 答。至心則脫。不至心故不脫。

[0449b05] 問。菩薩自應救之何須至心。

[0449b06] 答。以至心故則罪滅。菩薩方得應之耳。故須至心。二者罪輕則脫苦。罪重則不脫苦。三者習因有厚薄。薄者脫苦厚者不脫苦。四者業有定不定。定者不脫不定者脫。

[0449b10] 問。不定者可稱名。定者應不用稱名。

[0449b11] 答。今雖無益作後世因也。五者有密益顯益。則脫苦者謂顯益。則不脫者謂密益。六者有利益者脫苦。無利益者不令脫也。

[0449b14] 問。稱觀世音復有以神力殺害眾生以不。

[0449b14] 答。如前明以利益為定。餘悉不定。若爾者或令脫火。或令不脫。或故燒殺之也。今稱名而不脫死苦者。此事難知也。

二種次第義釋妙莊嚴等品

[0449b19] 三世諸佛唯有二種次第。一根緣次第。二隨義次第。隨義次第者如先說苦諦次說集諦也。根緣次第者如先說苦諦後說十善等。非四諦之次但隨根緣也。佛說法具此二種次第。而多就根緣次第。諸菩薩造論亦具二種次第。但弟子欲解佛語多依義門次第。擇集佛語次第釋之。

[0449b25] 問。二次第何者為正。

[0449b26] 答。以根緣次第為正。所以然者。佛及弟子說經造論。唯令人悟而教無有定。

[0449b27] 問。叵有定義以不。

[0449b28] 答。如前云。唯以悟人故教則不定。如大經云。三十餘事諍論門皆是如來就根緣說。以此眾生非一國土一種根性一善知識。是故如來不作一說。但令取悟耳。若爾者前說法身壽量。後則明諸菩薩。又前說陀羅尼呪。後說妙莊嚴王本事。根緣次第。不必辨呪居第一。妙莊嚴王為第二。故非義次第。此通釋二十八品經及八萬四千法藏也。

[0449c07] 問。直聞妙莊嚴王本事。云何悟道耶。

[0449c07] 答。佛見根緣說必得道。無論事理及以古今。設不見機雖說妙道於緣無益。

[0449c09] 問。上說妙音來往得悟無生。今聞往古事復得淨眼。然大小二悟要見空然後得道。今說有事云何成聖。

[0449c12] 答。雖質小疑實壯哉大問。成論人云。見空得道。數人云見有成聖。諍論紛然由來久矣。今明如數論等四句皆不得道。何以知之。釋論解波若度中云。不得波若方便力故學阿毘曇墮有見中。學空門墮空見。學有無門墮亦空亦有見中。學非有非無門墮愚癡論。故知四句皆不得道也。若得波若方便學此四句。不墮四見。若爾者善巧學四句四句皆得道。不善巧學四句四句皆不得道。又即此明菩薩往來而得道者。即是善巧方便學有故得道。

[0449c22] 問。云何善巧。

[0449c22] 答。菩薩來者此是不來相來。雖來不來。悟解此來即生二慧。是以得道。

[0449c24] 問。見有得道為作有解故得道。為作空解故得道。

[0449c25] 答。已如前說。作有解即有見。作空解即空見。如是四空皆不得道。識有是空。有雖有而不有。因此得入道。有終非道乃是道門耳。空等亦然。

[0449c29] 正像義 此義總釋諸受記中法住久近。

[0449c29] 問。釋迦佛法住世凡得幾年。

[0450a01] 答。正法千年像法千年末法萬年。出祇洹精舍碑善見毘婆沙中亦有此說。但度女人出家。損正法五百年。有人言都失五百年。正法但五百像法千年。故摩耶經但明千五百耳。中論文亦爾。有人言損正法五百流入像法。便有千五百年。有人言修八敬故正法還復千年。

[0450a08] 問。何故三時復但言像法。

[0450a08] 答。但言像正者攝末法入像也。言末法者開像為二。謂像及末也。

[0450a10] 問。何以知像即末耶。

[0450a10] 答。十二門論云。末世眾生薄福鈍根。即名像為末也。

[0450a11] 問。云何為像正。

[0450a12] 答。此具多義。一者佛在世為正。佛滅後為像。二者未有異部為正。有異部為像。則百十六年後方為像法耳。三者得道多為正。得道少為像。故釋迦前五百年得道多。不得道少。後五百年得道少不得者多。四者破正法未破正法分像正。大經邪正品云。我滅後七百年中是魔波旬漸當破壞我之正法。則六百年未破為正。七百年破為像。五者諸惡法起未起分像正。像法決疑經云。千一百年諸惡法起名像。若千年內惡法未起為正。然千年內雖有惡法起。猶未盛故屬正法也。惡盛為像。六者二千年皆屬正法。萬年轉衰微為像法。七者諸菩薩見如來法無有滅。常見諸佛。則萬二千乃至一切時皆是正法。二乘人見佛法有興衰。故有像正耳。

[0450a27] 問。何故釋迦正法但得千年耶。

[0450a27] 答。過去釋迦佛正法千年住世。而釋迦本作陶師因發願。願我作佛為釋迦。令我正法亦千年住世。以是事故正法但千年。

[0450b01] 問。佛滅度以來凡得幾年。

[0450b02] 答。至今已得一千五百九十六年。

[0450b02] 問。經何故云正法千年住世。復何故千年外別有佛法。

[0450b04] 答。此不相違。所以然者。佛法有二種。一正得二正教。正得者得道人也。正教者佛正法教也。言千年佛法滅者此就正得為言耳。千年內有得道人多。千年外得道人少。故名佛法滅也。正教法者乃至萬年住世也。

[0450b09] 問。佛法滅時有幾因緣。

[0450b09] 答。有七因緣如思益經廣說。

[0450b10] 問。有三大劫三小劫。法華經中身子正法住世三十二小劫。像法亦三十二小劫。何故但言小劫非大劫耶。

[0450b12] 答。應是小劫。所以然者。大劫則無復世界。豈有佛法住耶。而今云三十二劫者此是小劫耳。

[0450b14] 問。三大劫通淨穢土。三小劫但是穢土。若爾身子成佛時皆是淨土。云何有小劫起耶。

[0450b16] 答。外國名劫波。此云分別時節。今但有時節久近。如小劫起盡之數故名小劫耳。實無小劫起也。

[0450b19] 問。小劫時節云何。

[0450b19] 答。從八萬四千歲漸減。至十歲名一小劫。

[0450b20] 問。一大劫唯有八十小劫耳。常不輕品中云。彼佛正法住世如四天下微塵劫耶。

[0450b22] 答。大劫有長短不同。短大劫者但有八十小劫耳。長大劫者其事不定。如娑婆一劫比西方為一日一夜。如是乃有百萬阿僧祇品。如華嚴廣說。以此推之無所疑也。

[0450b27] 論佛入涅槃。釋此經諸佛入滅事。諸佛有六事故入涅槃。一為所應成就。眾生已竟故入涅槃。二者令二乘人捨小涅槃令歸大涅槃故。所以然者。如來捨此身歸法身者。二乘之人亦應捨此身求佛法身也。三者為除眾生輕慢心故。淺識之流取信耳目。謂如來身有生老病死。與己身同。於如來身起輕劣想。是故今明。佛有二身。一反化身捨之入滅。此與人同。二者法身。無生老病死。此與物異。四者為令眾生生渴仰心。若恒見不滅必生厭薄。示現捨滅故生渴仰心。五者令眾生懃加精進悟世非常。諸佛有三種力勝一切人。一父母生身力勝一切人天。二神通力勝一切人。三解脫力勝一切人。雖有三力為無常所滅。故知無常其力最大。因此悟世懃修道。六者為已懃修道者速令成就。是故現滅也。

法華玄論卷第十(終)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34 冊 No. 1720 法華玄論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tripitaka | about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