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07n0004_022 長部經典(第15卷-第23卷) 第22卷
■ CBETA 電子佛典集成 » 南傳 (N) » 第 7 冊 » No.0004 » 第 22 卷 ▲上一卷 ▼下一卷 前往第 卷
二二 大念處經
[0275a04] [P.290] 一
[0275a04]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住拘樓國,名劍磨瑟曇之拘樓人市鎮。於其處,世尊告諸比丘曰:「諸比丘!」彼等比丘應諾世尊:「世尊。」世尊如是曰:
[0275a06] 「諸比丘!為眾生之清淨,為度憂悲,為滅苦惱,為得真理,為證涅槃,唯一趣向道,即四念處。
[0275a08] 如何為四念處,諸比丘!比丘於此,於身觀身而住,精勤,正知正念,捨離世間之欲貪、苦惱,——於受觀受而住,精勤,正知正念,捨離世間之欲貪、苦惱,——於心觀心而住,精勤,正知正念,捨離世間之欲貪、苦惱,——於法觀法而住,精勤,正知正念,捨離世間之欲貪、苦惱。
[0275a12] [P.291] 二
[0275a12] 然,諸比丘!比丘如何於身觀身而住耶?
[0275a13] 諸比丘!於此,比丘往森林,往樹下,往空閒處而結跏趺坐身正直,思念現前。彼正念而入息,正念而出息,或長入息,而知:『我在長入息。』又長出息者,知:『我在長出息。』又短入息,知:『我在短入息。』又短出息者,知:『我在短出息。』修習:『我覺知全身而入息。』修習:『我覺知全身而出息。』修習:『我止身行而入息。』修習:『我止身行而出息。』
[0276a04] 諸比丘!恰如熟練之轆轤匠或轆驢之弟子,或長轉(轆轤)者,知:『我在長轉。』或短者,知:『我在短轉。』諸比丘!比丘如是在長入息者,知:『我在長入息。』或長出息者,知:『我在長出息。』短入息者,知:『我在短入息。』短出息者,知:『我在短出息。』修習:『我覺知全身而入息。』修習:『我覺知全身而出息。』修習:『我止身行而入息。』修習:『我止身行而出息。』
[0276a09] [P.292] 如是,或於內身之觀身而住;又於外身之觀身而住;或於內外身,觀身而住。或於身,觀生法而住;又於身,觀滅法而住;又於身,觀生滅法而住。尚又對於智識所成及憶念所成,皆會『有身』之思念現前。彼當無所依而住,且亦不執著世間之任何物而住。
[0276a13] 諸比丘!比丘如是,於身觀身而住。
[0276a14] 三
[0276a14] 復次,諸比丘!比丘於行者,知:『我在行。』又於住者,知:『我在住。』於坐者,知:『我在坐。』於臥者,知:『我在臥。』又此身置於如何之狀態,亦如其狀態而知之。
[0277a03] 如是,或於內身,觀身而住;於外身,觀身而住;又於內外身,觀身而住。或於身,觀生法而住;於身,觀滅法而住;又於身,觀生滅法而住。尚又智識所成,憶念所成,皆會『有身』之思念現前。彼當無所依而住,且亦不執著世間任何物而住。諸比丘!比丘如是,於身觀身而住。
[0277a07] 四
[0277a07] 復次,諸比丘!比丘不論行往歸來,亦由於正智而作;彼觀前、顧後,亦由於正智而作;彼於屈、於伸,亦由正智而作;彼於著僧伽梨(袈裟)衣、鉢,亦由於正智而作;彼於食、飲、咀嚼、嘗味亦由於正智而作;彼於大、小便,亦由於正智而作;彼於行、住、坐、臥、醒、語、默,亦由於正智而作。
[0277a11] [P.293] 如是,或於內身,觀身而住;於外身,觀身而住;又於內外身,觀身而住。或於身,觀生法而住;於身,觀滅法而住;又於身,觀生滅法而住。尚又智識所成,憶念所成,皆會『有身』之思念現前。彼當無所依而住,且不執著世間任何物而住。諸比丘!比丘如是,於身觀身而住。
[0278a01] 五
[0278a01] 復次,諸比丘!比丘於皮覆包充滿種種不淨物之此身,觀察此身,上至頭髮,下至蹠底,知:『於此身有髮、髦、爪、齒、皮、肉、筋、骨、髓、腎臟、心臟、肝臟、肋膜、脾臟、肺、腸、腸間膜、胃、排泄物、膽汁、痰、膿、血、汗、脂肪、淚、淋巴液、唾液、粘液、關節液、尿。』諸比丘!猶如兩口之袋,填進種種穀物,即:稻、粳、綠豆、豆顆、胡麻、糙米,具眼者開解之,得觀察:『此是稻、此是粳、此是綠豆、此是豆顆、此是胡麻、此是糙米。』諸比丘!如是比丘於皮覆包充滿種種不淨物之此身,觀察上至頭髮,下至蹠底,〔知〕:『於此身有髮、髦、爪、 [P.294] 齒、皮、肉、筋、骨、髓、腎臟、心臟、肝臟、肋膜、脾臟、肺、腸、腸間膜、胃、排泄物、膽汁、痰、膿、血、汗、脂肪、淚、淋巴液、唾液、粘液、關節液、尿。』
[0278a10] 如是,或於內身,觀身而住;於外身,觀身而住;又於內外身,觀身而住。或於身,觀生法而住;於身,觀滅法而住;又於身,觀生滅法而住。尚又智識所成及憶念所成,皆會『有身』之思念現前。彼當無所依而住,且不執著世間任何物。諸比丘!比丘如是,於身觀身而住。
[0278a14] 六
[0278a14] 復次,諸比丘!比丘從界(要素)、如存在、如志向而觀察此身,即知:『此身中有地界、水界、火界、風界。』諸比丘!猶如熟練之屠牛者,或屠牛者弟子之殺牛,於四衢道,片片分解已猶如坐,諸比丘!如是比丘!從界、如存在、如志向而觀察此身,〔知〕:『此身有地界、水界、火界、風界。』
[0279a04] 如是,或於內身,觀身而住;於外身,觀身而住;又於內外身,觀身而住。或 [P.295] 於身,觀生法而住;於身,觀滅法而住;又於身,觀生滅法而住。尚又智識所成及憶念所成,皆會『有身』之思念現前。彼當無所依而住,且不執著世間任何物。諸比丘!比丘如是,於身觀身而住。
[0279a08] 七
[0279a08] 復次,諸比丘!比丘恰如得觀遺棄於塚間之死屍,死後經一日二日乃至三日,膨脹成為青黑、腐爛,彼注視此身,〔知〕:『此身不脫如是法(性質),而成為如是者。』
[0279a11] 如是,或於內身,觀身而住;於外身,觀身而住;又於內外身,觀身而住。或於身,觀生法而住;於身,觀滅法而住;又於身,觀生滅法而住。尚又智識所成及憶念所成,皆會『有身』之思念現前。彼當無所依而住,且不執著世間任何物。諸比丘!比丘如是,於身觀身而住。
[0280a01] 八
[0280a01] 復次,諸比丘!比丘恰如得觀遺棄於塚間之死屍,被鳥所啄、或鷹所啄、或鷲所啄、或犬所喰、或豺所喰,乃至各種生類之所喰。彼注視此身,〔知〕:『此身不脫如是法,而成為如是者。』
[0280a04] [P.296] 如是,或於內身,觀身而住;於外身,觀身而住;又於內外身,觀身而住。或於身,觀生法而住;於身,觀滅法而住;又於身,觀生滅法而住。尚又智識所成及憶念所成,皆會『有身』之思念現前。彼當無所依而住,且不執著世間任何物。諸比丘!比丘如是,於身觀身而住。
[0280a08] 九
[0280a08] 復次,諸比丘!比丘恰如得觀遺棄塚間之死屍,由於具有血肉而筋連結於骸骨……乃至……無肉之附著血而筋連結骸骨……乃至……無血、肉,唯筋連結骸骨……乃至……〔關節〕解散,手骨於此處,足骨於彼處,髁骨於此處,腿骨於彼處,盤 [P.297] 骨於此處,背骨於彼處,頭蓋骨在彼處,骸骨散在四方八面。彼注視此身,〔知〕:『此身不脫如是法,而成為如此者。』
[0280a13] 如是,或於內身,觀身而住;於外身,觀身而住;又於內外身,觀身而住。或於身,觀生法而住,於身,觀滅法而住;又於身,觀生滅法而住。尚又智識所成及憶念所成,皆會『有身』之思念現前。彼當無所依而住,且不執著世間任何物。諸比丘!比丘如是,於身觀身而住。
[0281a03] 一〇
[0281a03] 復次,諸比丘!比丘恰如得觀遺棄塚間之死屍,初如螺色之白骨……乃至……經過一年,骸骨堆高……乃至……骸骨粉碎敗壞,彼注視此身,〔知〕:『此身不脫如是法,而成為如此者。』
[0281a06] [P.298] 如是,或於內身,觀身而住;於外身,觀身而住;又於內外身,觀身而住。或於身,觀生法而住;於身,觀滅法而住;又於身,觀生滅法而住。尚又智識所成及憶念所成,皆會『有身』之思念現前。彼當無所依而住,且不執著世間任何物。諸比丘!比丘如是,於身觀身而住。
[0281a10] 一一
[0281a10] 然,諸比丘!如何比丘於受觀受而住耶?
[0281a11] 諸比丘!比丘於此,若在感樂受,知:『我在感樂受。』在感苦受者,知:『我在感苦受。』在感不苦不樂受者,知:『我在感不苦不樂受。』若在感肉體之樂受者,知:『我在感肉體之樂受。』又在感精神之樂受者,知:『我在感精神之樂受。』或在感肉體之苦受者,知:『我在感肉體之苦受。』又在感精神之苦受者,知:『我在感精神之苦受。』或在感肉體之不苦不樂受者,知:『我在感肉體之不苦不樂受。』又在感精神之不苦不樂受者,知:『我在感精神之不苦不樂受。』
[0282a03] 如是,或於內受,觀受而住;於外受,觀受而住;又於內外受,觀受而住。或 [P.299] 於受,觀生法而住;於受,觀滅法而住;又於受,觀生滅法而住。尚又智識所成及憶念所成,皆會『有受』之思念現前。彼當無所依而住,且不執著世間任何物。諸比丘!比丘如是,於受觀受而住。
[0282a07] 一二
[0282a07] 然,諸比丘!比丘如何於心觀心耶?於此,諸比丘!比丘心貪者,知:『心貪。』
[0282a09] 又心,離貪者,知:『心離貪。』
[0282a10] 又心,瞋者,知:『心瞋。』
[0282a11] 又心,離瞋者,知:『心離瞋。』
[0282a12] 又心,癡者,知:『心癡。』
[0282a13] 又心,離癡者,知:『心離癡。』
[0282a14] 又心,集中者,知:『心集中。』
[0283a01] 又心,散亂者,知:『心散亂。』
[0283a02] 又心,廣大者,知:『心廣大。』
[0283a03] 又心,狹小者,知:『心狹小。』
[0283a04] 又心,有上者,知:『心有上。』
[0283a05] 又心,無上者,知:『心無上。』
[0283a06] 又心,有定者,知:『心有定。』
[0283a07] 又心,無定者,知:『心無定。』
[0283a08] 又心,解脫者,知:『心解脫。』
[0283a09] 又心,未解脫者,知:『心未解脫。』
[0283a10] 如是,或於心,觀心而住;又於外心,觀心而住;又於內外心,觀心而住。或於心,觀生法而住;於心,觀滅法而住;又於心,觀生滅法而住。尚又智識所成及 [P.300] 憶念所成,皆會『有心』之思念現前。彼當無所依而住,且不執著世間任何物。諸比丘!比丘如是於心觀心而住。
[0283a14] 一三
[0283a14] 然,諸比丘!比丘如何於法觀法而住耶?
[0284a01] 於此,諸比丘!比丘於法即五蓋,觀法而住。
[0284a02] 又諸比丘!比丘如何於法即五蓋,觀法而住耶?
[0284a03] 於此,諸比丘!比丘或於內貪欲存在者,知:『我於內貪欲存在。』於內貪欲不存在者,知:『於我內貪欲不存在。』彼知未生之貪欲生起,知已生之貪欲滅盡,又知已滅盡之貪欲,於未來不再生起。
[0284a06] 或於內瞋恚存在者,知:『於我內瞋恚存在。』於內瞋恚不存在者,知:『於我內瞋恚不存在。』知未生之瞋恚生起,又知已生之瞋恚滅盡,又知已滅盡之瞋恚,於未來不再生起。
[0284a09] 或於內睡眠(愚鈍)存在,知:『於我內睡眠存在。』或於內睡眠不存在,知:『於我內睡眠不存在。』而知未生之睡眠生起,又知已生之睡眠滅盡,又知已滅盡之睡眠,於未來不再生起。
[0284a12] [P.301] 或於內掉悔存在,知:『於我內掉悔存在。』或於內掉悔不存在,知:『於我內掉悔不存在。』而知未生之掉悔生起,又知已生之掉悔滅盡,又知已滅盡之掉悔,於未來不再生起。
[0285a01] 或於內疑惑存在者,知:『於我內疑惑存在。』於內疑惑不存在者,知:『於我內疑惑不存在。』而知未生之疑惑生起,知已生之疑惑滅盡,又知已滅盡之疑惑,於未來不再生起。
[0285a04] 如是,或於內法,觀法而住;又於外法,觀法而住;又於內外法,觀法而住。或於法,觀生法而住;又於法,觀滅法而住;又於法,觀生滅法而住。尚又智識所成及憶念所成,皆會『有法』之思念現前。彼當無所依而住,且不執著世間任何物。諸比丘!比丘如是即於五蓋法,觀法而住。
[0285a08] 一四
[0285a08] 復次,諸比丘!比丘即於五取蘊法,觀法而住。
[0285a09] 然,諸比丘!比丘如何即於五取蘊法,觀法而住耶?
[0285a10] 於此,諸比丘!比丘〔知〕:『如是色,如是色之生起,如是色之滅盡——如是 [P.302] 受,如是受之生起,如是受之滅盡——如是想,如是想之生起,如是想之滅盡——如是行,如是行之生起,如是行之滅盡——如是識,如是識之生起,如是識之滅盡。』
[0285a13] 如是,或於內法,觀法而住;又於外法,觀法而住;又於內外法,觀法而住。或於法,觀生法而住;又於法,觀滅法而住;或於法,觀生滅法而住。尚又智識所成及憶念所成,皆會『有法』之思念現前。彼當無所依而住,且不執著世間任何物。諸比丘!比丘如是即於五取蘊法,觀法而住。
[0286a03] 一五
[0286a03] 復次,諸比丘!比丘即於六內外處法,觀法而住。
[0286a04] 然,諸比丘!比丘如何於六內外處法,觀法而住耶?
[0286a05] 於此,諸比丘!比丘知眼,知色,知緣其二者生結。而知未生之結生起,又知已生之結滅盡,又知已滅盡之結,於未來不再生起。又知耳,知聲…乃至…知鼻, [P.303] 知香…乃至…知舌,知味…乃至…知身,知觸…乃至…知意,知法,知緣其二者生結。而知未生之結生起,又知已生之結滅盡,知已滅盡之結,於未來不再生起。
[0286a09] 如是,或於內法,觀法而住;於外法,觀法而住;於內外法,觀法而住。或於法,觀生法而住;或於法,觀滅法而住;或於法,觀生滅法而住。尚又智識所成及憶念所成,皆會『有法』之思念現前。彼當無所依而住,且不執著世間任何物。比丘如是,於法觀法而住。
[0286a13] 一六
[0286a13] 復次,諸比丘!比丘即於七覺法,觀法而住。然,諸比丘!比丘如何即於七覺法,觀法而住耶?
[0287a01] 於此,諸比丘!比丘或於內念覺支存在者,知:『於我內念覺支存在。』或於內念覺支不存在者,知:『於我內念覺支不存在。』而知未生之念覺支生起,又知已生之念覺支修習成就。
[0287a04] 或於內擇法覺支存在者,知……乃至……修習成就。
[0287a05] 或於內精進覺支存在者,知……乃至……修習成就。
[0287a06] 或於內喜覺支存在者,知……乃至……修習成就。
[0287a07] [P.304] 或於內息(輕安)覺支存在者,知……乃至……修習成就。
[0287a08] 或於內定覺支存在者,知……乃至……修習成就。
[0287a09] 或於內捨覺支存在者,知:『於內捨覺支存在。』或於內捨覺支不存在者,知:『於我內捨覺支不存在。』而知未生之捨覺支生起,又知已生之捨覺支修習成就。
[0287a11] 如是,或於內法,觀法而住;又於外法,觀法而住;又於內外法,觀法而住。或於法,觀生法而住;又於法,觀滅法而住;又於法,觀生滅法而住。尚又智識所成及憶念所成,皆會『有法』之思念現前。彼當無所依而住,且不執著世間任何物。諸比丘!比丘如是即於七覺支法,觀法而住。
[0288a01] 一七
[0288a01] 復次,諸比丘!比丘即於四聖諦法,觀法而住。
[0288a02] 然,諸比丘!比丘如何即於四聖諦法,觀法而住耶?
[0288a03] 於此,諸比丘!比丘如實知:『此是苦。』如實知:『此是苦之集。』如實知:『此是苦之滅。』如實知:『此是到苦滅之道。』
[0288a05] [P.305] 一八
[0288a05] 然,諸比丘!苦諦者何耶?
[0288a06] 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憂、悲、苦、惱、悶是苦,求不得是苦,約略言之,五取蘊是苦。
[0288a08] 復次,諸比丘!生者何耶?於到處之生類中,有諸眾生之生、出產、入胎、轉生、諸蘊之顯現,〔內外〕諸處之攝受,諸比丘!此名為『生。』
[0288a10] 復次,諸比丘!老者何耶?於到處之生類中,有諸眾生之年老、老耄、齒落、頭髮白、皺紋皮膚、壽命短縮、諸根熟衰,諸比丘!此名為『老。』
[0288a12] 復次,諸比丘!死者何耶?於到處之生類中,有諸眾生之消失、散滅、破壞、滅亡、消滅、死歿、命終、諸蘊之破壞、死屍之放棄,諸比丘!此名為『死。』
[0288a14] [P.306] 復次,諸比丘!憂者何耶?諸比丘!有俱若干不幸,被若干苦法所惱、憂、愁、慼、內憂、內愴,諸比丘!此名為『憂。』
[0289a02] 復次,諸比丘!悲者何耶?諸比丘!有俱若干不幸,被若干苦法所惱、嘆、悲、嘆息、悲哀、悲歎、悲痛,諸比丘!此名為『悲。』
[0289a04] 復次,諸比丘!苦者何耶?諸比丘!關於身之苦痛,身之不快,由身觸所生之苦痛及不快之感受,諸比丘!此名為『苦。』
[0289a06] 復次,諸比丘!惱者何耶?諸比丘!關於心之苦痛,於心不快,由意觸所生之苦痛及不快之感受,諸比丘!此名為『惱。』
[0289a08] 復次,諸比丘!悶者何耶?諸比丘!有俱若干不幸,被苦法所惱,失望、沮喪、氣餒、愁悶,諸比丘!此名為『悶。』
[0289a10] [P.307] 然,諸比丘!求不得苦者何耶?諸比丘!於生法之眾生,生如是欲求:『我等實非於生法之下,我等不願意生來。』然,不得此欲求,此為求不得苦也。諸比丘!於老法之眾生……乃至……諸比丘!於病法之眾生……乃至……諸比丘!於死法之眾生……乃至……諸比丘!於憂、悲、苦、惱、悶法之眾生,生如是之欲求:『我等實非於憂、悲、惱、悶法之下,我等不願意憂、悲、苦、惱、悶法之來。』然,不得此欲求,此為求不得苦。
[0290a02] 然,諸比丘!約略而言,五取蘊之苦者何耶?如次之色取蘊、受取蘊、想取蘊、行取蘊、識取蘊,諸比丘!約略而言,此等名為五取蘊之苦。諸比丘!此亦名為苦聖諦。
[0290a05] [P.308] 一九
[0290a05] 然,諸比丘!苦集聖諦者何耶?
[0290a06] 此愛能引導再生,有俱喜、貪,到處為追求滿足,即:欲愛、有愛、無有愛。
[0290a07] 復次,諸比丘!彼愛於何處生起、於何處止住耶?凡於世間有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0290a09] 何者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耶?眼於世間為可愛、可喜也。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身於世間……乃至……鼻於世間……乃至……舌於世間……乃至……身於世間……乃至……意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0290a12] 色於世間……乃至……聲於世間……乃至……香於世間……乃至……味於世間……乃至……觸於世間……乃至……法於世間為可愛、可喜也。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0291a01] 眼識於世間……乃至……耳識於世間……乃至……鼻識於世間……乃至……舌識於世間……乃至……身識於世間……乃至……意識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0291a04] 眼觸於世間……乃至……耳觸於世間……乃至……鼻觸於世間……乃至……舌 [P.309] 觸於世間……乃至……身觸於世間……乃至……意觸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0291a07] 眼觸所生之受於世間……乃至……耳觸所生之受於世間……乃至……鼻觸所生之受於世間……乃至……舌觸所生之受於世間……乃至……身觸所生之受於世間……乃至……意觸所生之受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0291a11] 色想於世間……乃至……聲想於世間……乃至……香想於世間……味想於世間……乃至……觸想於世間……乃至……法想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0291a14] 色思於世間……乃至……聲思於世間……乃至……香思於世間……乃至……味思於世間,乃至……觸思於世間……乃至……法思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0292a03] 色愛於世間……乃至……聲愛於世間……乃至……香愛於世間……乃至……味愛於世間,乃至……觸愛於世間……乃至……法愛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0292a06] 色尋於世間……乃至……聲尋於世間……乃至……香尋於世間……乃至……味尋於世間,乃至……觸尋於世間……乃至……法尋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0292a09] 色伺於世間……乃至……聲伺於世間……乃至……香伺於世間……乃至……味 [P.310] 伺於世間,乃至……觸伺於世間……乃至……法伺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諸比丘!此名為苦集聖諦。
[0292a12] 二〇
[0292a12] 復次,諸比丘!苦滅聖諦者何耶?
[0292a13] 對彼愛之無餘離欲、滅盡、捨離、棄捨、解脫、無染是。
[0292a14] 復次,諸比丘!彼愛於何處捨棄、於何處止滅耶?於世間有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
[0293a02] 何者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耶?眼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耳於世間……乃至……鼻於世間……乃至……舌於世間……乃至……身於世間……乃至……意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
[0293a05] 色於世間……乃至……聲於世間……乃至……香於世間……乃至……味於世間……乃至……觸於世間……乃至……法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
[0293a08] 眼識於世間……乃至……耳識於世間……乃至……鼻識於世間……乃至……舌識於世間,乃至……身識於世間……乃至……意識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
[0293a11] [P.311] 眼觸於世間……乃至……耳觸於世間……乃至……鼻觸於世間……乃至……舌觸於世間……乃至……身觸於世間……乃至……意觸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
[0293a14] 眼觸所生之受於世間……乃至……耳觸所生之受於世間……乃至……鼻觸所生之受於世間……乃至……舌觸所生之受於世間……乃至……身觸所生之受於世間……乃至……意觸所生之受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
[0294a04] 色想於世間……乃至……聲想於世間……乃至……香想於世間……乃至……味想於世間……乃至……觸想於世間……乃至……法想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
[0294a07] 色思於世間……乃至……聲思於世間……乃至……香思於世間……乃至……味思於世間……乃至……觸思於世間……乃至……法思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
[0294a10] 色愛於世間……乃至……聲愛於世間……乃至……香愛於世間……乃至……味愛於世間……乃至……觸愛於世間……乃至……法愛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
[0294a13] 色尋於世間……乃至……聲尋於世間……乃至……香尋於世間……乃至……味尋於世間……乃至……觸尋於世間……乃至……法尋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
[0295a02] 色伺於世間……乃至……聲伺於世間……乃至……香伺於世間……乃至……味伺於世間……乃至……觸伺於世間……乃至……法伺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
[0295a05] 諸比丘!此名為苦滅聖諦。
[0295a06] 二一
[0295a06] 復次,諸比丘!苦滅道聖諦者何耶?
[0295a07] 八支聖道,即:正見、正思、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也。
[0295a08] 然,諸比丘!正見者何耶?
[0295a09] [P.312] 諸比丘!如實知苦、知苦之集、知苦之滅、知至苦滅之道,諸比丘!此名為正見。
[0295a11] 復次,諸比丘!正思者何耶?
[0295a12] 無欲之思,無恚之思,無害之思,諸比丘!此名為正思。
[0295a13] 復次,諸比丘!正語者何耶?
[0295a14] 遠離兩舌,遠離惡口,遠離妄語,遠離綺語,諸比丘!此等名為正語。
[0296a01] 復次,諸比丘!正業者何耶?
[0296a02] 遠離殺生,遠離不與取,遠離邪淫,諸比丘!此等名為正業。
[0296a03] 復次,諸比丘!正命者何耶?
[0296a04] 諸比丘!於此,聖弟子捨邪命,依正命而營〔活〕命,諸比丘!此等名為正命。
[0296a05] 復次,諸比丘!正精進者何耶?
[0296a06] 諸比丘!於此,比丘起堅決心賣力、精進、心勤注意,令不生未生之惡、不善法。起堅決心賣力、精進、心勤注意、遠離已生之惡、不善法。起堅決心賣力、精 [P.313] 進、心勤注意、令生未生之善法。起堅決心賣力、精進、心勤注意,令住已生之善法,令不惑亂、使之增長、充滿、修習、成就。諸比丘!此等名為正精進。
[0296a10] 復次,諸比丘!正念者何耶?
[0296a11] 諸比丘!於此,比丘於身觀身而住,精勤、正智正念而捨離世間之欲、惱;於受……乃至……於心……乃至……於法,觀法而住,精勤、正智正念而捨離世間之欲、惱,諸比丘!此等名為正念。
[0296a14] 復次,諸比丘!正定者何耶?
[0297a01] 諸比丘!於此,比丘去欲、離不善法,有尋有伺,由離生喜、樂,達初禪而住;滅尋伺,內心安靜,心成專一,無尋無伺,由定生喜、樂,達第二禪而住;更捨離喜而住,正念正智,以身感受樂,唯諸聖者說:『捨此而正念樂住』達第三禪而住。其次捨樂離苦,以前所感受之喜、憂皆滅故,而不苦不樂,成為捨念清淨,達第四禪而住。諸比丘!此名為正定。
[0297a06] 諸比丘!此等名為苦滅道聖諦。
[0297a07] [P.314] 如是,於內法,觀法而住;於外法,觀法而住;又於內外法,觀法而住。或於法,觀生法而住;又於法,觀滅法而住;又於法,觀生滅法而住。尚又智識所成及憶念所成,皆會『有法』之思念現前。彼當無所依著,且不執著世間任何物。諸比丘!比丘如是,於四聖諦觀法而住。
[0297a11] 二二
[0297a11] 諸比丘!實不管任何人,七年間如是修此四念處者,得二果中之一果,〔即〕於現法得究竟智,或有餘者,期待不還來。諸比丘!當建立七年間〔之念〕。諸比丘!實不管任何人,於六年間,……乃至……五年間……乃至……四年間……乃至……三年間……乃至……二年間……乃至……一年間,如果修此四念處者,得二果中之一果,〔即〕於現法得究竟智,或有餘者,期待不還來。諸比丘!當建立一年間〔之念〕。任何人七個月間如是修此四念處者,得二果中之一果,〔即〕於現法得究竟智, [P.315] 或有餘者,期待不還來。諸比丘!當建立七個月間之念。實不管任何人,於六個月……乃至……五個月……乃至……四個月……乃至……三個月……乃至……二個月……乃至……一個月……乃至……半個月,如是修此四念處者,得二果中之一果,〔即〕於現法得究竟智,或有餘者,期待不還來。諸比丘!當建立半月間〔之念〕。諸比丘!實不管任何人,於七日間如是修此四念處者,得二果中之一果,〔即〕於現法得究竟智,或有餘者,期待不還來。如敘述:『諸比丘!此為眾生之清淨,為度憂、悲,為滅苦惱,為得真理,為證涅槃,唯一趣向道,即:四念處。』為此而說此經。」
[0298a11] 世尊如是說已,彼隨喜之諸比丘,歡喜世尊之所說。
【經文資訊】漢譯南傳大藏經第 07 冊 No. 0004 長部經典(第15卷-第23卷)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漢譯南傳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OCR,智光法師提供,祥因法師提供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 瀏覽次數:4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