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公告:漢文大藏經網站已停止更新,請前往下列大藏經網站查閱經文

一般電腦和需要較多功能的使用者,建議瀏覽 cbetaonline

手機、平板與專注閱讀的使用者,建議瀏覽 deerpark

 

J40nB494_006 雨山和尚語錄 第6卷

CBETA 電子佛典集成 » 嘉興藏 (J) » 第 40 冊 » No.B494 » 第 6 卷 ▲上一卷 ▼下一卷 前往第

 

雨山和尚語錄卷第六

住維揚天寧禪寺語

[0546c04] 元旦晚參。年新月新。日新時新。盈眸物物皆真。銀臺燭花報喜。玉樓絲管生春。真真觸處無非是要津。人人自謂是千佛一數。所以前堂裏稱揚篤切。後堂裏禮拜殷勤。南無無量壽。南無大能仁。但能一念迴光照。原是當人淨法身。忽有箇不受人瞞底漢出來道。長老你恁麼道。也是鸚鵡慕西秦。天寧便熱炙盞子與茶他喫。且道是賞伊罰伊。良久云。參。

[0546c11] 解制日。兩序請上堂。問。聖制告圓。如何是放行一句。師云。緊峭草鞋。進云。若不上來。焉知端的。師云。索頭猶在天寧手裡。進云。大眾若到諸方。記取和尚此語。師云。切忌[跳-兆+孛]跳。乃云。去年十月十五日結。諸人離諸方來。作麼與天寧相見。今年正月十五日解。諸人別天寧去。作麼與諸方相見。若向這裡道得箇親切句。九十日內知你無虛棄底工夫。不然前廊下。後架上。不惟蹉過天寧。湘之南。潭之北。抑且忽略諸方有分。有般底聞恁麼道。便云天寧相見秪在這裡。諸方相見亦秪在這裡。若與麼。何異屋裏販揚州。雖然。天寧見處也要諸仁共知。一塵一佛國不是諸人相見處。一葉一釋迦亦不是諸人相見處。要得鼻孔遼天。待你踏破草鞋來。我開粥過夏。與汝款款地商量。

[0546c24] 興化縣李遇元兄弟薦亡請小參。師豎拂子云。此是從上諸聖用不盡底。諸仁要心領神解。但不得以聖名凡號。男相女形而分別之。古人雖巧指善譬。正按傍提。道個是甚麼。會也無。是傷鹽傷醬了也。那堪更說生後生前。腳頭腳底。何異蒸砂作飯。刻木為檀。不見道。真如淨境界。一泯未嘗存。既一泯不存。則覓生尚不可得。更說甚死耶。覓真尚不可得。更說甚妄耶。既生死真妄俱不可得。則全體住在如來大覺場中。那待坐法空座。衣忍辱衣。然後方稱塵中大自在人。德善道人秉心慈善。生前受戒於寶華。登佛位。死後乞法於山野。期透祖關。復豎拂子云。諸仁者。即今祖關設。且作麼說透底道理。遂擲拂子。喝一喝云。掉臂徑行是性燥漢。

[0547a07] 晚參。父母未生前一句。百尺竿頭五兩垂。昔日香嚴向這裡打失鼻孔。只因綆短不及深泉。直待擊竹時方云一擊忘所知。驀喝一喝云。劍去久矣。爾方刻舟。

[0547a10] 晚參。僧一清昨來自古杭。云。南澗參堂有一居士過靈隱隨喜。值隱上堂。乃出問。文殊是七佛之師。因甚出女子定不得。隱云。念汝新到。放汝三十棒。罔明是初地菩薩。因甚卻出得。隱云。脫下衣來。更與一頓。士回。舉似南澗。澗哂之。士遂問。文殊是七佛之師。因甚出女子定不得。澗云。老僧出不得。士云。罔明是初地菩薩。因甚卻出得。澗云。靈隱出得。隨召眾云。南澗靈隱荅語現在。諸人試檢點優劣看。須知這則公案從上提唱者甚多。無一人搔著古人癢處。你若向出得出不得處見文殊罔明。則通身墮在毒海。據實而論。靈隱好棒。秪是放不著所在。致令南澗檢點。南澗好語。未免猶存世諦。要且塞天寧口不得。雖然。設有人問。文殊是七佛之師。因甚出女子定不得。只向他道。天寧有三十棒。不打文殊。罔明是初地菩薩。因甚卻出得。云。天寧有三十棒。亦不打罔明。且道畢竟甚麼人合打。驀喝一喝云。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0547a26] 重九日。晚參。今朝正是九月九。世人盡飲茱萸酒。登高吹帽落天風。無端笑破傍人口。爭似林下閒道人。掉臂超諸有。不逾本際而踞正峰。不撥諸塵而入正受。雖然。若據正眼觀來。大棒好與劈脊摟。且道過在甚麼處。良久云。怪他有人身底師僧不如無佛性底業狗。復云。會得者近前來。一眾默然。師云。這裡不是毘耶。因甚卻一齊杜口。遂以竹篦旋風打散。

[0547b03] 晚參。舉昔鏡清問僧。門外是甚麼聲。僧云。雨滴聲。清云。眾生顛倒。迷逐物。僧云。和尚作麼生。清云。洎不。僧云。洎不迷。意旨如何。清云。出身猶可易。脫體道應難。乃云。鏡清淺草裡藏身。這僧平地上遭跌。雖然未見輸贏。及乎被伊倒拶將來。依舊出語存路。何曾離得明月蘆花。今日天寧別資一路去也。待他云雨滴聲。只向他道。觀音菩薩來也。人若相委。管保活卻盡大地死人。

[0547b11] 晚參。見色明心。聞聲悟道。文殊打失眼睛。觀音鑽破耳竅。餬餅饅頭總現成。何用求玄並究妙。君不見。古人有言兮不傳。紅粉轉風流。大抵還他肌骨好。

[0547b14] 無燂孫護法伯仲為先嚴請對靈。小參。問。生本無生。死本無死。請問和尚。即今孫孝翁在甚麼處安身立命。師云。乾坤收不得。日月豈能該。進云。一擊翻身狂頓歇。一輪紅日炤西方。師云。且道孝翁還肯你與麼道麼。僧畫一○相云。大眾向這裡薦取。師便打。乃卓拄杖一下云。若向這裡坐斷報化佛頭去。則不用地水以為先身。火風而作本體。自然孤迥迥寰中獨步。峭巍巍界外橫身。語默悉稟。靈動用。不由他術。吏部孫太翁昔曾得此。故一生秉公持正。學佛知儒。全憑這一著子。記得廿餘年前翁跨鶴來揚。與先師輩主賓相見。比時聲名傳播叢林。自後江南北名山大剎吏部問道之履跡恆滿。當此法運凋零之際。得深心祖道者如翁。相與激揚。豈不為吾門幸事。嗚呼。忽於今秋九月初七日騎鯨上天矣。聞易簣時。乃說偈曰。以不生生焉能生人。以不死死焉能死我。於意云何。無餘滅度。苟非明見三界生死落處。那能如豐城獄底掘得一把劍相似。將是非得失。寵辱憂疑。一斬斬斷。有如此瞥脫哉。諸仁者。翁既得處孤危。用處險絕。當與龐襄陽媲美一時也。所以永嘉大師云。幾回生。幾回死。生死悠悠無定止。自從頓悟了無生。於諸榮辱何憂喜。太翁於常寂光中聞之。必然大笑曰。永嘉老於八百年前抓著我癢處。茲者令嗣伯仲以道事親。特請山僧對靈。且作麼生說個得處孤危的道理。現前一眾要知麼。試看翁生前金湯法塹。柱石 皇家。豈不是他得處孤危處。及時當去。便順因緣而去。如人適城郭之易。豈不是他得處孤危處。或者道得處孤危則固是矣。但用處險絕未免以此致惑。山僧有一轉語。為之解嘲。復卓拄杖云。高山流水知音寡。誰把黃金鑄子期。

[0547c13] 晚參。舉僧問雲門。樹凋葉落時如何。門云。體露金風。乃云。雲門老漢與麼荅話。理上有餘。事上不足。若只與麼流布將去。曹溪路上怎免礙塞殺人。天寧則不然。或有人問。樹凋葉落時如何。只向他道。分付供庫奴。若人辨得。許伊鼻孔遼天。一僧出問。和尚未開口以前。被某甲勘破。師云。向甚處著眼。僧便喝。師云。掠虛頭作麼。僧無語。師便打。

[0547c20] 晚參。田地穩密。是諸人安身處。神通游戲。是諸人立命處。若是個妙協兼通底。直饒石霜道有句無句。如藤倚樹。徒成露布。樹倒藤枯。句歸何處。亦為寐語。只如溈山呵呵大笑歸方丈。且道是田地穩密。是神通游戲。良久云。放待冷來看。

[0547c25] 因事晚參。栴檀林內不存穢草。獅子窟中豈容野犴。直有直評。公有公斷。向魋自外仲尼門。調達難登釋迦岸。似這一類破佛性的闡提。一總貶向法海邊外。永不許與清淨大眾同居。試看今朝與他據款結案。

[0547c29] 晚參。要行便行。要坐便坐。若行若坐。初無兩個。會得者似老牸犁旱田。不會者如大虫看水磨。若要脫體相應。遂擲下竹篦大喝一喝云。切忌把這個認為奇貨。

[0548a03] 早參。溈山牛。趙州狗。有巴鼻。太郎當。無佛性。真稀有。既無佛性。因甚卻道真稀有。眾荅不契。師歸方丈。命知藏代。藏云。金屑雖貴。落眼成翳。師云。見處則有。用處則無。藏云。師又如何。師云。南泉斬貓兒。

[0548a07] 安東法蔭尼上座六十誕辰。請上堂。問。世尊道。觀彼久遠。猶若今日。且道法上座壽量多少。師云。大眾證明。進云。萬年松在祝融峰。師云。那裡得這消息來。進云。有水皆含月。無山不帶雲。師云。分明舉似諸方。乃云。庭前翠柏。屋後蒼筠。頭頭靈活。一一天真。可笑人人盡作境話會。那知千年桃核裡原是舊時仁。一任他霜磨雨洗。日照天臨。不凋之操愈見嚴明。春生也根盤劫石。夏長也葉覆乾坤。道個萬年松在祝融上。屬比擬之語。更說甚六通五眼。四智三身。須知呈瑞在當人。便恁麼去。且道因齋慶讚一句又作麼生。遂大喝一喝云。直截根源佛所印。摘葉尋枝我不能。便下座。

[0548a19] 晚參。僧問。學人正問話時。本來面目在甚麼處。師云。直下看。乃云。盡十方世界是摩訶般若光。光未發時。尚無佛無眾生消息。有般漆桶擬向這裡承當。殊不知早被他解脫深坑埋沒了也。你現前諸人作麼生出脫。眾無對。驀拈竹篦旋風打云。一總將作死馬醫。端午。師誕日。兩序執事請上堂。乃云。五月五日。節屆天中。人人懸艾虎。個個釘桃符。驅萬邪不入其門。逐千災亦遠其戶。雖則防閑有法。未免太勞攘生。爭似天寧這裏只用個塗毒鼓等閒擊著。不惟三賢膽戰。亦且十聖魂驚。震旦雖闊。要一個半個能逃其範圍。無有是處。更有甚德山棒而不飲氣吞聲。臨濟喝乃敢揚威耀武。便恁麼去。轉亢陽為和風甘雨。迴厲氣作景星慶雲。頭頭本地風光。處處太平氣象。是則是。設有個出來問。且道具何三昧。乃得臻此。驀拈拄杖卓一下云。黃河三千年一度清。便下座。

[0548b04] 惟龍雷居士薦嚴。請上堂。參玄上士須是靈符在手。韜略隨身。法戰場中始稱得一員猛將。若只一味立高岸。說太平話。驀地禾山鼓打。石鞏弓開。要且魄散魂飛。何況四山相逼將來。欲其踢翻生死海。拳倒涅槃山。而後擺手出長安。又庸可得乎。雖然。此蓋其力未充之過。若是個慣批龍鱗。善捋虎鬚的。一彈指。一聲咳。無不具叱吒風雲之勢。何待披忍辱鎧。操智慧刀。與生死魔軍決戰。方謂之祖域爭衡之上將哉。不見昔日菴提遮女問文殊大士曰。明知生是不生之理。為何卻被生死流轉。大士曰。其力未充。乃曰。事存函蓋合。理應箭鋒拄。須還文殊大士。然簡點將來。要且只會得如來禪。若到祖師門下。更買草鞋行腳始得。天寧則不然。設有人問。明知生是不生之理。為何卻被生死流轉。只向他道。不入驚人浪。難尋稱意魚。只此一語。堪為當薦雷公開解脫門。入解脫道了也。更有甚現生罪業。夙世冤愆而不瓦解冰消。且道此去畢竟超昇何界。良久云。九蓮捧足生蓮國。百寶嚴身坐寶臺。

[0548b22] 結夏日。泰州劉忠赤居士請上堂。問。德山入門便棒。臨濟入門便喝。未審和尚如何接人。師云。我這裏沒這閑家具。進云。誰人知此意。令我憶南泉。師云。即今南泉在甚麼處。進云。覿面不識。師打云。未信你在。乃舉昔日雲居祐和尚結夏示眾云。無相光中有一無位真人。出沒三界。流轉五道。不捨十惡業。不墮五蘊身。不除煩惱障。不證大涅槃。不憎毀禁。不敬持戒。不經冬。不過夏。汝等諸人還知去處麼。良久云。九旬陽焰裏。五分法身圓。乃云。大哉雲居安居。美則美矣。要且則明得當時事。那知天寧出世秋晚。人根卑劣。若不就下平高。退席之輩不止五千籌矣。今日聖制初啟。藉檀越請法之誠。只得別翻曲調去也。驀豎拂子云。看。看。有相場中有夥無巴鼻漢。希出三界。望越五道。捨十惡業。了五蘊身。除煩惱障。證涅槃身。憎毀禁如生冤家。敬持戒似活菩薩。那邊取次經冬。這裡隨分過夏。更說五分法身。且待九旬陽焰裏。款款地修為取證。然雖如是。忽有個漢出來道。大小天寧作小乘知見。只向他道。三生六十劫。

[0548c10] 解夏日。懸巖知浴率眾善信請上堂。僧問。臨濟半夏辭黃檗。檗便打。且道意旨如何。師云。正令當行。進云。某甲半夏到天寧。即今終夏也。去即是。住即是。師打云。也不得放過。進云。只此一機。大播天下。師云。且喜汝領話。乃云。九旬告畢。布袋頭開。去者從去。來者任來。諸法原無定相。愚人特地相乖。但能於一剎那中穿得如來鼻孔。一任山遊南嶽。普請天台。究竟未曾動著芒鞋。恁麼稱功圓果滿。諸佛歡喜道奇哉。不然。且待龍華會裡參彌勒。從頭與汝更加錐。

[0548c19] 惟龍李護法薦嚴請上堂。乃云。正覺離名相。隨緣即道場。諸仁者。秪如今日檀越薦親。昨日地府赦罪。且道是正覺離名相耶。是隨緣即道場耶。者裡分析得去。始知罪無實性。赦亦虛名。當人正覺本體原自光明。如十日並照。生死交謝而不變。寒暑迭更以常寧。如此薦親薦得其正。如此報本報得其真。只這真正二字可以繼祖燈。可以維世教。良以凡夫無知。不達自家真正本體。於無生死中妄見生死。於無去來中妄見去來。於無憎愛中妄見憎愛。於無好醜中妄見好醜。既一切妄見則昏迷失性。垢濁纏身。流轉六道而不知。淪墜三途而不覺。不見古佛有云。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幻既無實性。一切善惡諸業亦當體全空。盡大地豈不是一箇大解脫場。茲者惟龍居士痛念令先嚴生平殺業深重。特請山僧說法。以祈澡雪。記得宋時王公韶帥邊時。亦以殺業深重。特請佛印元禪師就上藍說法。元公拈香云。此香為殺人不眨眼上將軍立地成佛大居士。眾稱善。公亦悠然意消。今日天寧則不然。此香為調甫無面目漢。伏願冤業場中成解脫。煩惱海裏得清涼。豈不與元公並駕爭驅於千古上下哉。且正當今日。畢竟生何國土。乃揮拂子云。香雲疊疊承雲馭。咫尺蓮邦信可居。

[0549a11] 中秋示眾。濃雲積霧經旬。忽地天拋片月新。雨後舒光當此夜。風前得旨是何人。靈山話。涉吻唇。曹溪指。隔關津。爭似天寧一句親。但得陰霾都掃盡。清光喜見十分真。

[0549a15] 晚參。諸佛意。祖師禪。釋迦心。明似鏡。達磨口。直如弦。一大藏教。光流東土。千七百則。聲振西乾。說頓說漸。說實說權。談照譚用。談要談玄。從頭一一生按過。都盧不值半文錢。天寧不是抑人揚。亦不是欺聖罔賢。參透其中一句旨。從教鼻孔自遼天。

[0549a20] 歲節晚參。舉昔日僧問鏡清。新年頭還有佛法也無。清云。有。僧云。如何是新年頭佛法。清云。元正啟祚。萬物咸新。僧云。謝師荅話。清云。山僧今日失利。又僧問明教。新年頭還有佛法也無。教云。無。僧云。年年是好年。日日是好日。為甚麼卻無。教云。張公喫酒李公醉。僧云。老老大大。龍頭蛇尾。教云。山僧今日失利。乃云。說有說無。盡非新年頭佛法。且道如何是新年頭佛法。云。蹴踏人人增意氣。謳歌處處樂昇平。忽有箇漢出來道。長老大好新年頭佛法。只向他道。天寧今日得利。

[0549a30] 謝士彥伯仲率子請為先嚴體玉居士對靈。小參。師揮拂子云。天以消長為道。人以生死為場。會得原無罣礙。何處不是家鄉。良由不達此理。動念即乖真常。造惡必沉地獄。為善定往天堂。善惡二俱不染。天然本地風光。孝子欲酬罔極。慇勤勸請敷揚。更不尋枝摘葉。直截為汝提綱。亡者靈臺不昧。便請直下承當。且道此後生何地位。復揮拂子云。即此便超真淨土。紛紛花雨散天香。

[0549b08] 法雲寺華嚴社成義偉珍二大德為師本生闍黎請下火。赤日流金三伏天。蓮車何事忽高遷。縱然竺國清涼在。難慰同人泣斷絃。恭惟本公老闍黎早年社結華嚴。即俗即真為本事。晚歲身端戒品。成人成作歸程。謾云足寄鬧藍。袈裟邊全無半點泥水。縱謂身遠丘壑。拄杖頭卻有十分煙霞。都道本固者生必厚。源遠者流必長。豈期法雲方跡於此方而慧日忽移炤於他處。天寧於公法交四載。道契平生。譯經臺畔雖未共龍象參承。大樹堂前早曾作人天軌範。況持似光風霽月。處人若和氣春風。今者幻緣既滅。真照獨存。且道畢竟得何三昧。驀以火炬打圓相云。從今踏著南詢路。火裡清涼脫體新。

雨山和尚語錄卷第六(終)


【經文資訊】嘉興藏第 40 冊 No. B494 雨山和尚語錄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嘉興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一),LINDEN 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tripitaka | about seo